地质学基础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4 09:36:03

地质学基础论文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1

[关键词]非地质专业 水文地质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3.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72-02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地下水在与岩石圈、地幔、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其水量与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以及对各个圈层产生的影响,从而服务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1]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水文地质学是该校地质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比较系统、基础理论性很强的地质学课程。

河南理工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地科”专业)主要学习地球科学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具有扎实的地学理论基础,掌握地学信息获取与处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学软件开发,能从事国土资源数字化、遥感及地球信息识别、处理与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笔者去年负责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9级学生的“水文地质学”这门课的教学工作。“水文地质学”是该专业的专业限选课,2009级两个班共54名学生,其中48名学生选择此课。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以后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作为任课教师,搞好非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授课现状分析

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目前,在地科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等和地质学科相关的非地质专业中,水文地质学作为专业限选课,有逐渐被萎缩和淡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同为地质相关专业,课程性质由必修变为限选,二是野外实践教学环节减少或取消,三是学时数减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制订专业教学大纲时,讨论不充分,另外学校资金投入不够。地质学科实践性较强,野外实践花费较高,对于学院而言,实习经费主要花在地质专业的相关课程的实习上,而非地质专业的一些地质基础课程就处于尴尬的境地。

二、非地质专业“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时较少。对于非地质专业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课程,由于缺少相关基础知识,必须拿出较多的时间学习水文地质基础知识,因而学时数需求较大。比如,中国地质大学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50学时,包括实习和实验10个学时,同济大学的“水文地质学实验”13学时,而我校地科专业开设此门课程只有32学时,并无实验和实习课。“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基础知识较多、概念繁杂,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好这门基础课难度较大。二是野外实习与理论学习时间安排有矛盾。地科专业在大一下学期有嵩山地质认识实习,其中一条线路是水文地质实习,而地科专业开设这门课在大四上学期。学生在没有学这门课时就去现场实习,导致老师讲得很多,学生由于没有基础,听得也很茫然。三是教学内容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问题。在编写教学大纲时,是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先将学时确定下来,然后根据学时来编写教学大纲,这就造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时的分配上存在矛盾。

三、教学探索

笔者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基础上,针对地科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上进行探讨,仅供借鉴。

(一)授课内容的选择

1.授课内容重点突出

笔者在授课时参考的教材为《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编)和《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六版,张人权等编)。由于学时的关系,教师不可能采取全篇精讲的方式来教课,只能有所侧重的教授并使学生掌握水文地质学的一些概念,如岩石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的赋存等,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地下水补给与排泄进行重点讲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地下水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比较简单,通俗易懂,让学生自学即可。

2.补充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

鉴于地科专业是地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河南理工大学又为煤炭主体专业为主的高校,多数学生毕业后去煤矿企业就业,所以笔者在授课时加入了煤矿水害防治信息化、相关研究生优秀硕士论文、课题科研报告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增加实验环节

另外,在授课中安排4~6个学时做水文地质学实验,测定岩石的水理性质,如持水度、给水度、孔隙度、容水度等,理解地下水赋存和运移参数及相互关系;测定渗透系数,理解达西定律的物理意义。在实验中,避免“教师说得多,学生做得少”的局面,让学生先回顾相关概念和知识,然后按照实验步骤来做实验,引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提出问题,而后老师解答问题。通过做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

(二)授课方式的多样化

1.“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先提出几个和本节课有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可以集体讨论,如果学生都明白,就稍微一点就过;如果学生想不到,就给予适当的引导,最后讲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彻底明白。引导学生将知识和实例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讲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作用时,可以从灰岩地区泉口出现钙化的原因,提出为什么油田储层地下水中H2S、NH4+浓度较高,而SO42-,NO3-含量很低等问题;在讲地下水与环境的内容时,提出水质引起的氟斑牙、水垢、地面沉降等问题。

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现在高校课程都采取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传递的信息量大,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可以弥补有限的学时满足不了教学任务的情况。但同时应该注意,利用多媒体教学,授课速度容易加快,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要避免“念屏”现象。[2]多媒体不能完全替代课堂板书,课堂教学中应该板书与多媒体结合使用。比如在讲“流网绘制”这一节时,在多媒体上可以列出绘制流网的具体步骤和流网成图,但是如何画流网必须要现场板书演示,教会学生如何根据边界条件确定等水头线或流线,然后根据流线和等水头线正交规则,得到正交网格即流网图。如果只给出步骤和流网成图,学生对流网的绘制还是一头雾水。

3.角色互换法的使用

角色互换即为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3~5人,在每次课下课时,给某一小组布置任务(可以是即将上课的内容,也可以是针对某种现象进行解释等),下次课上课前抽出10~20分钟让他们对任务进行讲解(小组选出代表讲解,其他人辅助解答),之后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进行点评或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产生动力多去查阅资料,多思考,真正达到师生互动,避免一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4.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上主要是注重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要结合现场实践,注重对学生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校处于以煤炭为主要工业的焦作的优势,带学生深入矿区,了解矿区水资源的概况、区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了解地下水的补径排的关系,感性认识煤炭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结合“专门水文地质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等课程的学习,探讨煤矿突水的防治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语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地科”专业比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概念较多,理论性较强,教学难度较大。非地质专业在水文地质课程教学中,要根据不同专业对地质知识的需求选择授课内容[3],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授课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参与教学中来,达到师生互动,最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 注 释 ]

[1] 张人权,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2] 郭会荣,梁杏,孙蓉琳,高云福.《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2

[关键词]基础素质教育 大学生 创新思维 作用

[作者简介]赵辉(1975- ),男,安徽泗县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全程考评模式’的探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GZ17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6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新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优良、勇于创新的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基础素质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基础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目标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知识、理智与情感、身体与心理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素质,还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身心素质及学习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能力等基础素质。基础素质教育的主旨是以学生学习特点及个性发展选择的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它是高校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石。2010年5月2日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人才需要的契合度”,这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基础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工程的基础,必须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尊重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创新素质教育模式,将基础素质教育渗透、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精神和思维能力等智力技能及综合素质。

二、基础素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

1.基础素质教育为创新思维培养提供思想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全面的解放与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就个体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创造力、社会能力及各种潜能的公开和展示。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即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关系从广度而言,不仅是物质关系,还是政治法律、伦理道德、思想关系等。正是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丰富,个人的主体地位才更加充分地显现出来。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化程度,体现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自由个性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素质的自由个性发展;人格、意志、情趣、爱好、特长的个性化发展。作为个体的人都具有自身属性,个体人之间存在差异,只有每一个人不断发展完善自身属性,自觉发挥和运用个人才能,才能在不断超越现实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历史,追求理想的境界。基础素质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科学的批判精神,进一步培养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创新品质,养成身心和谐、视野开阔,思维敏捷、乐于创新,情操高尚、人格健全的自由和谐的人。

2.基础素质教育为创新思维培养提供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包含着批判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其唯物辩证法思想不仅提供了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而且培养了学生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尊重客观事实,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素质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法,从多视角向学生呈现人类基本的重要的思想理论与思维方法,领悟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智慧光辉。同时,借助于对科学理性与非理性思维方法的探讨和启迪,有力地促进大学生全脑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

3.基础素质教育为创新思维培养提供实践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在认识中起着决定作用,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在方法论上,首要就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尊重实践,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基础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为大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历练其独立思考、敏锐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同时,借助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载体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三、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1.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创新思维。教学理念是建构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决定教学内容和方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基础素质教育是一种关于人性的教育,它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力量,进而净化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使其成为有个性、具有思维能动性的、人格健全高尚的人,最终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基础素质教育更重视人文关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价值取向,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尊重人、理解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

基础素质教育要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材施教,创造适宜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空间。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培养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在某种意义上,基础素质教育契合人的本性,它是育人、育心、育德的一种全方位综合教育活动。为此,基础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以教师为本位向以学生为本位的转换,以学科专业为本位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本位的转换。不应把大学生看作只是简单受教育的客体,而应看作积极能动的受教育的主体,启发他们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推动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创新能力。

2.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思维。复合型知识人才是当今时代的需要。高校人才培养应逐步走向“专”“通”相融的道路,学生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素质,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和领军人物,还应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素质,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基础素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含了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等方面。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结构所具有的知、情、意的特点和专业发展的需要,遵照素质教育的规律和能力培养的特点,以哲学、科技、艺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军事等思想理论和思维方法为基础,全面拓展和丰富课程资源,扩大学生学习的可选择范围。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注重人文与科学的融合、人文与专业的对接、人文与职业的互动。注重人才的个性培养,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开阔视野,激发潜能,创新思维,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需要。

实践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要改变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如社会调查、生活体验、公益活动、学术讲座、创业实训、技能大赛等特色化的实践活动形式和载体,逐步形成知识学习与方法探索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使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实践中去思考、去体验、去认识。要不断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他们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启迪创新思维。

3.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沟通和互动的桥梁,科学的教学方法会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教学内容的认同度,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强,富于理想、思维活跃、敢说敢为,心理和思想比较开放,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但对深奥的理论不感兴趣,对热点问题、现实问题敏感。就基础素质教育而言,更需要以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传统的“独唱”为“合唱”,变“无情”为“有情”。因此,教师应以自己对知识的挚爱,对受教育者的关爱,用充满真情、充满热情、充满激情的“情感式教学”“生活式教学”“对话式教学”“自助式教学”“快乐式教学”“项目驱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学科交叉渗透、多视角向学生展示创造性思维与方法的技巧和魅力。不断地优化学生参与机制,努力创造条件让大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让学生“活”起来,尊重质疑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完善管理体制,培养创新思维。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管理育人是重要环节,把基础素质教育融入学校的管理之中,优化服务意识,充满人文关怀,创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环境和管理体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引导、鼓励、扩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权,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积极进取的民主和谐的教育管理环境,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建立科学的基础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发挥培养创新思维的导向作用。采取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学校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统一,注重能力、肯定个性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最后,依据基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应用性课程体系,重视教师和学校党委、团委、学工、宣传等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合作,重视学校和社会及企业合作,构建专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社团导师、社会和企业导师等为骨干的综合育人工作队伍体系以及学生管理和学生代表参议制度等为平台的实践体系,建立高校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贾凤姿.关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文关怀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9).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3

一、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是档案学理论的两个方面,两种形态的理论相互联系,融为一体,共同筑就了档案学的理论体系。相应的,档案学理论研究也就可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两大部分。不可否认,自档案学诞生以来,众多的档案学者以及档案实践工作者,辛勤耕耘,努力探索,建构了一个较为独立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并仍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由于科研环境的改善,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力量投身档案学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都有了一定的进展,研究成果斐然。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从1996年年至今。仅被收录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有关档案的论文就69276篇,在此期间.出版的档案学著作达四十多本,十年间,仅国家社科基金档案类项目就达二十九项。①“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我国出版档案专著30余部,出版档案系列教材2套和单科教材多种,《档案学通讯》和《档案学研究》796篇。"②这些数据自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近年来档案学界的研究热情与投入情况,也是很多学者证明档案学理论研究繁荣与发展的依据。然而,成果的数量并不是衡量研究水平的唯一标准,质量才是关键性的因素。相反,在某种程度上,数量的巨大,也许反而能向我们透露出另一种信息:档案学理论研究中存在浮躁风气,理论研究成果质量不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看到成绩与进步的同时,揭开成果数量众多的面纱.理性冷静地分析档案学理论研究与档案学学科发展的现状。

其实,档案学界并不乏理性的分析者与评价者,当前,学界就有一些学者如胡鸿杰教授、管先海先生、宗培岭教授等都对我国档案学理论与理论研究的情况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中的种种问题。笔者也认为,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情况并不容乐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问题多多,呈现出的是一种与现实不符的繁荣局面。归纳起来,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学科是理论的体系,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基于实践而产生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最终要指导实践,这是一个根本的法则。理论都是抽象的,都是基于现象而对事物规律与本质的总结,但有层次之分。因此,学科的理论体系一般都会有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之分,两者的层次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基础理论研究是对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高度的分析、概括,是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和归纳,而不是对实践和现象的简单描述或复制。基础理论以高度的抽象性、超前性与概括性为特点,对实践与学科的其它分支学科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和普遍性的指导作用。因此,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根本的取向就在于努力超越实践与现象,以最高层次的理论概括,揭示学科的研究对象的本质与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科基础理论的深度体现着学科的成熟度,任何学科要想真正跻身于科学之林,获得社会的承认,就必须要有坚实而深刻的基础理论体系。我国的档案学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场“行政效率改革”运动,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的经验科学的色彩。因而,建构一个完善成熟的基础理论体系,追求理论的深刻一直是档案学学科建设的重点问题,虽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但当前档案学基础理论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深刻性也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科学的标准。和其他学科相比,档案学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包括基本的学科范式建设、学科独具的理论归纳和充满理性自觉的学科发展史认知等等。③虽然,当前档案学界对于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存在着弱化的趋势,重视程度日渐下降,但也还是有一部分学者在关注这一问题,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以《档案学研究》为例,*~*年共载有学术论文204篇,其中档案理论与历史方面的论文达63篇,占论文总数30.9%。④然而,值得遗憾的是,在这些数量众多的成果中,真正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务实探索档案学基本理论的视觉宽广、思想深刻、实事求是的档案学论著和研究成果的数量不容乐观,而那些脱离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实际、盲目引用其他学科和国外档案学理论的论著和所谓“研究成果”俯拾即是。⑤又如胡鸿杰教授所言,“从表面上看,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档案学界的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但是,如果认真将这些‘学术成果’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只有很短的‘保鲜期’。”⑥基础理论研究的浅薄,主要表现在简单移植和引入其它学科的时髦概念与理论.或是针对某一问题的无意义的浅层次的争论,或是对现有理论与观点的反复炒作以及对国外理论的盲目套用。这些现象大量出现在当前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中,以致于有学者曾慨叹,当前档案学界真正做基础理论研究的人太少,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成果太少,有个性有创见的观点太少。基础理论研究不“深”的倾向,只会更加淡化档案学的学术色彩,无法增强其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严密性与阐释力,从而进一步削弱档案学的学术地位与尊严。

第二,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不够务“实”。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彼此分工,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科的健康成长,需要两者的协调统一发展。如果只重视应用研究,而忽视基础研究,那么该学科将永远留在“经验科学’’的层次上,其学科地位也很难得以社会的承认。反之,如果只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而忽视应用理论研究,那么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就不会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普遍的应用.其理论以学科体系也将始终处于畸形状态。

档案学应用理论具有鲜明的实践品质,主要是为档案馆和档案事业建设提供具体的理论支持与指导。因此,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的根本取向在于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尊重档案工作实践的客观发展情况及其实际需要.着力于解决档案工作实践中所出现的较具体的各种理论和认识问题。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不但需要一部分人深入地开展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和夯实学科的理论基础,也需要一部分人能够切实地关注应用理论的研究.力求使学科的理论能够真正转化为可行的实践方案与方法,最大限度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可以这样说,注重对实践问题的关注和应用理论研究一直是档案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传统,在当前的档案学界更加盛行。不但有一部分档案实践工作者一直在思考与总结自身实践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还有一大批高校的研究者投人其中。特别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一系列新的实践问题如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馆、档案网站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等大量涌现,从而引起了很多的学者的关注,学术界出现了大量的相关文章。然而,纵观发表在各种期刊杂志上的有关档案应用理论研究的成果,笔者发现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有些文章仅仅对个别地方或某一具体问题的简单经验总结,或是停留于表面现象的简单描述,根本不具备普遍的借鉴与指导意义,也谈不上理论总结;二是有一部分文章并不是针对于解决某一实际问题而作,严重脱离实践,大而空,所提出的观点或是过于超前,或是不具备现实的可行性,都不能对实践问题的解决有实质性的启发与指导。就以电子文件的管理为例,近十年来,相关的文章可谓不少,但真正对电子文件管理实践起到实质性作用的成果却不多见。再以数字档案馆为例,早几年,随着图书馆界数字图书馆研究之后,档案理论界也掀起了数字档案馆讨论的热潮,然而,当近年数字档案馆建设真正进人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之后,档案理论界却鲜有探讨,一时万马齐喑。再如.有关文件中心的建立与否的争论不知为多少人写文章提供了素材,而实践中却根本不存在这一问题的困惑。总之,当前档案学界对应用理论的研究不务实的风气比较盛行,所谓的研究成果也就成为了飘浮于实践表面的几滴浮油,根本无益于档案工作的实践。以至于很多档案实践工作者对我们的成果都报以嗤之以鼻的态度,根本不予关注,而所谓的研究,也就成为了一种浪费资源和制造“学术泡沫”的庸俗活动,极大地损害了档案学学科与档案学研究者的社会形象。

二、改进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思路

实事上,正是由于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从而造成了当前档案学的“里外不是人”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窘境。档案学既不能凭借自身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结构而树立自身的学术尊严.独立存在于学科体系之林,从而获得整个学界的承认.又不能够为档案实践工作者提供先进有效的理论指导,真正解决档案管理实践中的种种问题,而被档案实践工作者所尊重。因此,对于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存在的这两个问题,笔者表示深深的忧虑。如果不能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不能改变基础理论研究不“深”与应用理论研究不“实”的研究趋势与倾向,档案学理论研究就不可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而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与成绩,也就不能够改变档案学学科所面临的尬尴局面,档案学的学科地位也将进一步走向弱化与边缘化。所以,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必须牢牢把握这样两点:一是基础理论研究要向“深”处走,努力向“上”看,二是应用理论研究要向“实”处走,真正向“下”看。

(一)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要往“深”处走。

造成当前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深”的原因很多,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影响,既与学科自身性质有关,也和档案学理论研究主体的状况分不开。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要往“深”处走,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创造良好的基础理论研究环境。长期以来,对于档案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档案学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环境比较恶劣。一方面是由于有一部分人对档案学基础理论缺乏了解和认识甚至抱有某种偏见,从而导致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无辜地背上了“玄”、“虚”、“空”的恶名,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者也得不到学界的尊重与承认,所做的工作也被认为是一种“务虚”和“无用”的浪费行为。另一方面,开展基础理论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具备长期的理论积淀与丰厚的学术涵养,同时也需要研究者能够坚守僻静的领地,真正作深入持久的潜心研究。因此,做基础理论的研究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想真正做出成果,非常不易。由于受高校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的引导。学界浮躁风气盛行,大量学者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一味追求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这就使得很多学者对基础理论研究望而却步,也有一部分人投机取巧,为了多出成果,不断地转换研究视点,而不专注于某一问题作深入的研究,甚至还有一部分人追求易出成果的时髦领域,从而退出基础理论研究的队伍。基于以上原因,当前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缺乏一个健康的环境,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凝聚力,造成了基础理论研究人员匮乏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因此,当前基础理论环境亟待改善,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吸引和聚集一批固定的研究者,对其作深入专一的探索。

其次,倡导批评与反思精神。学术研究的进步需要争鸣,需要在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的基础上开展学术批评。学术批评实际上是学者应当具有的自觉的批判意识和自省意识在学术活动中的体现。“揭露已经作出的观察中的错误与瑕疵,更精确地观察同样或类似的事实.研究不同种类的材料以便进行比较,更充分地诠释事实,批判或改进归纳推理的办法”,⑦不但是学者做出学术贡献的一种途径与使命,也是学术进步的推进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已明确指出:应大力提倡学术批评,积极推进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自由讨论、相互交流与学术争鸣。基础理论是对学科基本问题的总结,是对学科研究对象最高层次的理论概括,需要不同的研究主体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探究与思考,才能够逐渐走向深刻,真正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框架还不完善,很多概念与理论都值得重新审视,倡导批评与反思精神,张扬学术个性,对于当前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来说,更为迫切。正如覃兆刿先生所言,“这一阶段的档案学呼唤深入的个性研究,需要更多的针对‘档案’这一事物的不同诠注,哪怕表现出众说纷纭,彼此批评,但我认为这种纷呈和这种也许不够平正的作品恰是贡献的本身。因为,只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探索,才能促使档案学共同范式的形成.才能推进学科的成熟。同时,也只有内在学术个性的彰显,才能保持档案学总体上比肩于相关学科的独立个性。”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档案学界学术争鸣的风气不够浓重,档案学者普遍缺乏批评与反思精神,习惯于固守思维定势与原有理论,从而使得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中鲜有开拓性、超越性的成果出现。因此,要使当前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就必须大力倡导批评与反思精神,培养学派,鼓励学术争鸣:

最后,培养集成者与原创者。倡导批评与反思精神,鼓励学术争鸣,是为了能够通过多视角,多层面的探讨.深化我们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使我们的理论更接近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当我们对某一问题作了充分的不同角度的探讨之后,则需要有人能够从更高的层次归纳与集成现有的观点与认识,建构新的理论体系框架。只有通过这一环节,才能够真正达到深化与提升基础理论的目的。遗憾的是,当前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探讨中虽然也产生了一些新观点、新理论,但由于缺少较有功力的集成者,使得很多问题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结论。就以档案定义为例,对档案定义的探讨不乏其人,但却没有达到“越辩越明”的效果,现有的档案定义少说也有数十种,以致于我们对这一学科的基本问题无法有明确统一的认识。在当前我国档案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中,类似的“元问题”混乱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近几年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对某一现有概念与理论反复炒作的现象比较严重,往往是某些学者从外国引入一些概念或理论,国内便掀起讨论的热潮,却少有立足实践与国情,立足我国档案学发展历史而有所创见的原创者。因此,在提倡学术批评与反思的基础上,还须培养一批集成者与原创者,这是确保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向“深”处走的关键所在。

(二)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要往“实”处走。

档案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应该重视应用理论研究,关注实践的问题。但是,单纯的关注还不够,还要向“实"处走,要使应用理论能够真正地发挥启发与指导实践的作用和功能.不能只停留于单纯的“应该这样那样”的指手划脚的价值研究。目前,要改善当前我国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使之向“实”处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改变传统的研究模式。自档案学专业在高等教育中出现之后,大量的档案学教师与研究生就成为了档案学理论研究的主体。而这些身居高校的档案学研究者大多都是高校直接培养的师资,很少有人有过档案工作的经历,与档案工作实践接触甚少。此外,在从事科研的过程中,高校与档案管理机构之间也很少交流与互动,几乎没有什么合作研究项目。应用理论研究关注的是实践问题,也以指导档案工作实践,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价值取向。而这样一种以高校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互不往来的研究模式,使得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也加剧了当前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不“实”的问题。因而,传统的研究模式有待改善,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档案实践工作者参予应用理论研究,改变当前以高校教师为主要的研究主体结构;二是加强高教与档案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促进高校理论工作者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如当前各地的数字档案馆的建设项目.就可以吸收高校档案学者参与,两者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研究。

其次,优化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推广以及我国不断推进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改变了档案事业与档案工作的面貌,新问题、新矛盾大量涌现,强烈地呼唤着理论的关注与回应。大量复杂的现实问题需要从不同理论角度加以审视与探究,许多应用性的项目也需要研究者有一定的技术背景,这一切都对新时期的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队伍大都是在人文知识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知识面狭窄,对技术也知之甚少。这一问题的存在,就使得很多理论工作者无法对实践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也无法深入实践,参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因而,大量的所谓应用研究成果,也都不过是远离实践的“空中楼阁”,或是充斥大量时髦词汇,简单引用当前某些应用学科的观点与理论的文字垃圾.或是对实践问题无关痛痒的价值判定。因此.调整档案学者的群体知识结构,改造我们的学术队伍是克服当前应用理论研究不“实”问题的重要途径。为此,档案应用理论研究者要勇于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和引入成熟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关注;对整个档案学界而言,必须倾力于培养新型的学术研究人才,开放式地吸引其他领域的研究力量,改造档案学术队伍的群体知识结构。⑨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4

[关键词]基础教育;公民素质;显示度

一、背景及意义

提高公民素质是使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有效手段。人才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关键、是基础。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

进入新世纪,不少国家(地区)赋予了公民素质教育新的内涵,更加重视公民素质的提高。例如,欧盟提出的苏哥拉底(socrates)计划,旨在强化“欧洲域”意识(european dimension)、培养积极的世界公民;在日本,公民教育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则为选修课程,其目标在于“培育学生作为公民所需的知识和基本素质”。在国内,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识之士指出,公民教育的欠缺正在制约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理论与现实问题”。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尽管是显然的、公认的事实,但本研究的侧重点不是进行理论的思辨,而是进行实证的调查以及数据的分析处理,并进行初步数学模型的建构。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国内外的调查研究主要关注公民素质的现状和公民教育的重要性。美国教育杂志《phi delta kappa》一项持续33年的调查显示:学校的核心使命在于培养年轻人公民素质的信念,没有随时间变化而动摇;“袁克敏等人围绕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进行了调查,对影响新世纪黑龙江人形象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剖析;何向东等人关于西部公民人文素质的现状调查证明,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正相关性。”

然而,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来看,尚缺少用实证调查的方式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探讨基础教育对提高公民素质所起作用的研究。至少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研究。本研究的概念界定及问卷设计具有独特性、新颖性;调查涉及面广、样本大;数据的类型多,分析处理难度很大。本研究对于应用数学方法和统计工具研究教育问题是大胆的尝试,对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是有益的探索,也为研究其他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基本概念的阐释

(一)公民素质

公民素质是作为一个公民应具备的一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它具有稳定性,代表着个人的品格特征。不同学科、不同学派、不同时代对此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公民素质的构成,有多种划分方式。比如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本研究采用五分法,将公民素质划分为五个维度:思想品德素质(以下简称“思品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以下简称“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以下简称“劳技素质”)。进行这样划分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第一,比较全面,各种素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第二,认同度较高,各种素质的具体内容既包括传统意义上对公民素质的理解,又较好地结合了时展所赋予公民素质新的含义;第三,比较科学,指标体系明确,条目较清晰,便于维度的再划分,便于进行科学测量与评价。

(二)显示度

就目前所查阅的文献,在教育学领域,较少涉及显示度的概念,对显示度的认识也尚无定论。本研究将“显示度”界定为“作用或者重要性的显现程度”,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是指基础教育对于公民素质提高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显示程度以及社会对其了解认同的程度。

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刻画显示度:一是从影响因素的角度,除遗传因素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皆有影响,通过对几个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二是从影响时间(教育年限)的角度,探讨公民所受基础教育的程度与公民素质高低之间的关系;三是从影响范围(五个维度)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各个维度的影响情况。

三、研究假设、思路、方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育人活动,同时也是完善个体的素质结构、提高个体综合素质的活动。为此,本研究的假设是: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所受基础教育年限越多,人的素质越高。

本研究以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量分析基础教育与公民素质提高的相关性,探讨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影响和作用,所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12.0。

四、问卷的编制以及调查样本分析

(一)问卷的编制

问卷的编制以前文所定义的公民素质结构为基础,划分为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以分量表的形式出现。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内容的著名量表基础上,根据理论构架和实践要求自行编制题目。问卷先后共进行两次试测,分别在重庆市的两个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对象共362名,通过试测,剔除题意不明、有歧义且不能满足相关心理测量学指标的题目。所有题目均采用liket5点记分:1表示完全没有、2表示可能没有、3表示说不清、4表示可能有、5表示肯定有。最后确立了包含31个题目的正式问卷,经信度检验,其克伦巴赫α系数=0.852,这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高。在内容效度方面,我们邀请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问卷题目所反映的行为样本的代表性进行判断,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结构效度方面,绝大部分分量表之间呈中等程度相关,符合量表编制的一致性与异质性的要求。

(二)问卷的调查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集中于2007年6-7月,由专门的调查人员,在重庆市选择了颇有代表性的酉阳县、忠县、巴南区、北碚区四地进行,发放调查问卷1832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811份。巴南区属于主城区,北碚区属于主城区,也是城乡结合地区,忠县处于较贫困的农村地区、酉阳县处于贫困的偏远农村山区且是少数民族自治县。

经统计,样本的具体情况如下:从年龄上划分,5~6岁占2.6%,7~17岁占32.2%,18~24岁占13.8%,25~34岁占15.7%,35~44岁占16.2%,45~59岁占14.9%,60岁以上占4.6%;从文化程度上划分,学前占3.7%,小学占11.1%,初中占36.5%,高中占32.4%,大学占14.5%,研究生占1.8%;从职业划分上,学生占34.8%,工人占12.7%,农民占11.0%,干部占8.1%,教师占8.8%,医务工作者占7.5%,商业人员占8.0%,个体户经营者占6.1%,其他占3.0%。

因此,从总体上说,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充分体现了区域、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诸多方面的代表性,过程符合随机抽样的要求,结构较为合理,反映了重庆市公民的基本状况。

五、数据的分析及研究结论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数据处理分析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其中第一、二部分内容是第三部分内容的前提与逻辑基础,第三部分内容是前两部分内容的推演与深化。

(一)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分析及结论

根据调查数据,对公民素质与影响公民素质形成的各项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学校、社会、遗传及其他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5、0.638、0.316、0.114、0.090,且它们与公民素质均成正相关并达到显著水平。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学校与公民素质的相关系数最大,由此说明影响公民素质的首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亦即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结论一:学校教育是提升公民素质的主渠道。

(二)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分析及结论

1.不同学历的公民素质得分总体描述

由表2可以看出,公民的综合素质随学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从学前到小学,综合素质均值增长率为92.47%,从小学到初中增长率为17.68%,从初中到高中增长率为10.19%,从高中到大学增长率为2.53%,从大学到研究生增长率为1.14%。以受过大学教育的对象为参照,基础教育阶段的贡献率58.93%,这充分说明基础教育阶段对公民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由上分析看出,学校教育对提升公民素质有着积极意义,随着公民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公民素质基本上都呈现较稳步增长的态势。

结论二:所受学校教育的年限直接影响公民素质的高低。

2.不同学历公民总体素质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从总体上检验不同学历公民素质的差异。我们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3。 

表3表明,各个层次学历之间的综合素质得分均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21.729,p=0.015)。

为了明确哪些层次之间存在差异,我们进一步作了组间的两两比较,见表4。

表3表明,不同学历层次的公民综合素质之间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表4表明,学前与其他学历层次的公民之间在综合素质存在显著差异,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公民素质存在显著差异,但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之间综合素质的差异不再显著。由此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是明显的;高等教育对公民素质的提高虽也有帮助,但作用不再明显。因此可得到基础教育阶段是其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结论三: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

(三)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初步模型的构建及结论

前文分析表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有显著作用,基础教育是公民素质形成的主要阶段。为了进一步定量刻画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显示度,构建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提高的初步数学模型,在(一) (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作了较深入的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1.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线性关系分析

为更进一步明确教育年限与公民素质的关系,我们根据有效问卷的数据,以“教育年限”为自变量、“公民综合素质得分”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回归方程如下:y=9.543+0.835x,其中y为公民综合素质得分,x为教育年限(各种学历对应的教育年限为:小学6年,初中9年,高中12年,大学16年,研究生19年)。

为了验证该方程式是否具备统计意义,我们对该等式进行了回归模型的有效性检验。表5、表6为方差分析与模型综述结果。 我们知道,当回归系数显著性概率值小于0.05时。回归式具有统计意义。在本次检验中,表5中的f=60.696.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 

表6的模型综述表明,变量x与y的相关系数为r=0.878,说明二者(综合素质和教育年限)关系密切;r2=0.771,说明变量x可以解释变量y的77.1%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受教育年限与公民综合素质的关系可以用如下方程表示:y=9.543+0.835x。这说明学校教育对公民素质的影响表现为直接的正相关。

结论四:所受基础教育的年限与公民素质呈正相关关系。

2.公民综合素质与五种素质间的多元回归分析

本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了解五种素质对公民综合素质的影响程度。

以五种素质得分均值为自变量,以综合素质总分均值为因变量,应用全回归法,结果见表7、表8。

首先对回归方程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由表7得知f=147.275,p=0.000<0.05,所以该回归方程有意义。随后得出回归方程为:y=1.740x1+1.747x2+1 236x3+1.017x4+1.097x5+1.718(系数的大小表明对总分影响程度的大小)。其中,总分为v,法律素质为x1,文化素质为x2,劳技素质x3,健康素质为x4,思品素质为x5,可见,对综合素质影响比较大的是法律素质、文化素质两项,比较低的是健康素质、思品素质两项。

从多元回归方程式可以看出,基础教育对思品素质、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法律素质和劳技素质的作用都是正面的。同时,各种素质对综合素质的影响系数大小不同但是都有显著性意义,这说明基础教育对公民各项素质形成的影响并不均衡,具体表现为:基础教育对法律素质和文化素质形成的影响较强;基础教育对思品素质和健康素质形成的影响较弱。

结论五:基础教育对公民素质各维度的作用都是正面的,但影响不均衡。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5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专业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综合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将受到很大的制约,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较低,转岗再就业能力低,今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限制。因而,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文化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中基本上是处于从属地位,各专业都很重视本专业技能,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对文化基础课重视不够,具体体现在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种类、性质和课时分配上。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文化基础课现象严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有些专业迫于学校规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一些理化基础课,作为素质拓展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一起以选修的形式出现。在教育部、各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中,关于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的内容是比较少的,从地方到国家,文化基础课申报获批的精品课程也是凤毛麟角。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落后的,无论是课程的研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教学的改革,还是学生重视的程度,学校投入的人财物都远不如专业课程,文化基础课程的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2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改革措施

2.1 文化基础课课程设置的改革措施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国外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设置文化基础课程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机器;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学生真正具有应变、生存、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

当今国内职业教育专家纷纷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提倡加大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加强专业课的同时削弱文化基础课。针对这一现状,基础课教师应通过阅读相关专业课教材,听专业课,下企业车间学习,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讨论,了解毕业生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中的反馈信息,寻找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点。通过以上4种途径,了解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专业课程的特点,掌握专业课教学需要哪些文化基础知识,明确文化知识讲授的数量和深度。确定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文化基础课授课计划。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起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效果。

2.2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等。课程标准要力求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要更新传统的思想观念,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提高文化基础课课程教学质量。

2.3 改革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

1)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变化,满足专业需求为专业服务,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所谓加强基础,并不是基础课的学时加得越多、讲得越细越好,而是课堂上要有重点地讲解,启发思想,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应对多变的挑战和机遇,主动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务必展开讨论,在编制授课计划时充分考虑专业教学需求,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主动和各系沟通交流。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文工交融的教材,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基础模块与选项模块相结合,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2)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项目教学法,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再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3)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更新,效果评价恰当。文化基础课程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综合评价,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不断完善评价手段,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类型课程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实施课程评价,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检查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和在教学活动中的导向功能。课程评价要把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3 小结

我国职业教育专家陈庆合教授曾说过,职业教育中,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关系就像“红花和绿叶”,缺少哪一样也不行。只有摆正各自的位置,做好自己的工作,让红花更红,绿叶更绿,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许秀林,董杨琴,黄伟.高职专业基础课能力点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8):35-37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6

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开始日益严重并引起人们的重视,多学科学者开始参与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学科分支,从不同角度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进入70年代后,学科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产生了相对独立和统一的环境学,《环境水文学》就是环境学中环境地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环境学中的水环境部分[1]。相比普通水文学,更加重视水量和水质的统一,使读者能够从水文学和环境学多视角更加系统完整地认识水环境问题中水量和水质的变化规律。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水文情势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反作用于环境,导致水旱灾害等社会问题,因此,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如何预测和防治水旱灾害及水环境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2]。而《环境水文学》解决这些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是未来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3]。

一、课程内容

目前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基础篇。环境和流域管理中的基本水文过程[4],包括降雨、截留和降雪过程,土壤水和渗流过程,蒸发-蒸腾过程,径流过程,地下水变化过程等。

方法篇。常用的水文分析方法及近年来兴起的新技术在《环境水文学》中的应用。

应用篇。涉及不同土地利用对流域水文循环和水环境的影响,包括城镇化[5]、工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和森林植被变化等影响水文情势的人类活动与水文环境变异之间的关系。

二、课程的特点

1.教学内容丰富。该课程包含基础篇、方法篇、应用篇和实践篇,涉及内容非常丰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抓住主线,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水文学基础理论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2.基础要求高。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数学计算、模型编程、流体力学分析、水文地质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内容,要想学好该课程,需要有多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

3.应用性强。《环境水文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应该以“基础篇-方法篇-应用篇-实践篇”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最终目的是将水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落到解决环境问题上来。因此,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需要加强实践环节训练,扩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兴趣不高。课程的基础篇和方法篇涉及内容多且复杂。有些概念还很抽象,如果理论功底不扎实,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较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上课时兴趣不高。

2.没有实践学时。目前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水文学》课程只安排了理论学时,没有实践学时。然而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通过一定的实验或实习学时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让学生边实践边学习,加深对基本理论理解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课程教学实验或实习环节的缺乏,会导致学生综合能力较弱,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且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较差,工作后竞争力不强。

3.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如前所述,《环境水文学》课程对学生的基础要求高,需要学生修完一定量的基础课程后学习起来才更容易掌握。目前我校该课程开设时间和流体力学课程安排同一个学期,没有一定的流体力学分析基础,学习《环境水文学》课程时就会困难重重,学生理解困难,教师授课时需要补充流体力学的内容,会造成课程进度过慢,无法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

四、今后教学改革思考

1.课堂教学要形式多样。避免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单一的讲授式、灌输式授课方式,否则会限制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6]。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角度启发式学生,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时反馈给教师,增加互动后课堂气氛也会活跃起来,同时也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做好引导,防止讨论内容偏离主题。

教学内容可通过图片、动画或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但是,也要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比如演算和推导过程如果用多媒体展示,会导致学生难以跟上推导过程,需要通过慢速板书的形式逐条展示,这样便于学生理解。

2.文献资料查阅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由于课程的内容较多,受课时限制,不能将课程内容一一讲解,需要学生在课后多阅读相关的参考书,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同时,教师可设置一些开放性专题,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组学生课后开展文献资料调研,并将调研成果以PPT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然后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活跃了气氛,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考虑将该环节作为课程考核中的一部分。

3.实践教学环节必不可少。针对上文提到的无实验学时问题,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8~16个实践学时,包括教学参观实习、实地调研及室内实验等环节,形成“基础篇-方法篇-应用篇-实践篇”的教学内容体系。

可联系学校附近的花溪水库,组织学生参观实习,了解水库的功能和对河流水文情势的改变及机理,现场可通过水文监测和水质分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理解水利工程对水文环境的影响。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了解湿地的类型、功能以及如何保护等问题,调研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特征,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河水的水化学组成及湿地对水体的净化功能和能力,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湿地中水文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4.开课时间须调整。如前所述,目前我校《环境水文学》课程的开设时间不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因此需考虑将《流体力学》课程开设时间提前或《环境水文学》课程开设时间推后,让学生有一定的流体力学分析基础后,再进行《环境水文学》课程的学习,这样更加高效。

五、课程考核方式

学生往往根据考试方式来确定学习和复习方式,所以课程的考核方式的选取就显得非常重要。传统单一、死板的闭卷考试模式容易造成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情形,且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学习兴趣,不能真正地用心去学习,学习主动性大打折扣,很难达到课程的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可增加其他环节的考核,激励学生课堂上积极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同时实践能力也必须作为课程考核的环节,基于以上考虑,课程应采取综合方法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可按照理论笔试70%、课堂讨论10%、课后开放性作业10%和课程实践10%的比例进行考核,这种导向真正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人才培养目标。

六、结论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7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一、准确把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点,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否则就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认识课程性质,了解其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思想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和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养生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作为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是在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开设的。各学校基本上是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和中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学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作为中医专业的入门课,《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教学中拥有非常的重要地位。

(二)从课程特点看,《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可见,中医基础理论本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说明中医的形象思维方式属于理性思维范畴,它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不仅文字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同时,中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来源于临床实践,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所以,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中,理论抽象,内容概括性强、带有哲学和方法论的特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较为枯燥,使学生感到乏味而没有兴趣。由此,适应课程性质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二、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使命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明确,否则没有方向和目标就是盲目的改革。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从最终目标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和经络部分的内容都比较抽象,主要依靠教师单调的讲授,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三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当前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兴趣降低。由于没有兴趣导致有的学生上课做其他事情,或者只为完成学分任务要求,而勉强被动学习。四是忽视实验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靠强记硬背地接受理论知识,不善于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而无法达到培养中医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教学改革非常必要,要消除学生学习中的消极现象,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能大大强化教学的生动性,在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2.应用中医理论进行指导、解释实际现象,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专业学习与科研夯实基本功。4.有效掌握临床思维方式,增强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中遭遇的主要问题,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关键的方面。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中医,并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在于其理论性较强,概念过于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板书、口述为主,表达知识信息有限,无法展示动态的知识,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会带来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有许多传统教法无法比拟的长处,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信息量大,有时反而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引导,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恰当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不为学生所欢迎,被时代淘汰。据相关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对中医学科多媒体教学持肯定和赞成态度。由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创新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命课堂’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1]。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诸多,主要因为“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脱离,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割裂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使课堂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2]。实际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近年来的成果大都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有:1.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这种启发式往往也是问题式教学,教师可把课堂提问穿插其中,同时增加讨论与议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2.互动合作式。有人提出组建合作小组,借助小组内不同素质的学生之间互动帮助、互相启发的合作性学习方法,让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自由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和自学能力等。3.PBL教学法。“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医学教育,其核心是采用基础科学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3]。王彤等人指出PBL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良好方法。4.案例式。中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脱离临床实践的理论教学就会带来不良的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杨巧芳等人提出以讲述为主和以问题为主导引入案例分析,并结合进行以案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的案例式教学法。此法能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浓厚的案例情境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实验式。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主动参与操作,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观察、思考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可根据需要吸收以上方法,并进一步创新方法。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特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并且其理论终归要应用于临床实践。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将LBL和PBL相结合,LBL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LBL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虽然可以主动地讲,但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4]。LBL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枯燥过程,不顾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完全舍弃这种传统的模式,有的基础理论比如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等基础理论还是需要教师传授和讲解的。采用LBL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较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其实上面所列举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法,二者不仅在强化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较大影响,而且其本质就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依据中医学的特点,理论教学必然要与临床病案结合,是课程本身所提出的要求。所以,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利用病案资料组织讨论,吸引学生更多投入和参与,才能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巴哈尔・哈德尔等人认为“以病案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病案问题中的各种疑难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处理方案的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与应用专业理论,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5]。实验教学法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王朝阳等人指出实验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实验课是必要的。

综合以上几点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应符合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使命,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问题。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部分教学内容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创新教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有效克服教学中困境的方法。显然,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30-33.

[2]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46-60.

[3]黄素霞,俞方.谈PBL教学模式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2(9):69-70.

[4]吴丽丽,严灿.基于LBL和PBL相结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04):25-28.

地质学基础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日趋明确,对于高职学生品德教育要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道德品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必须高度重视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文简称“基础”课)课程是高职学生必修的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它是帮助高职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在指明高职生的政治方向、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行”最为关键,然而当今高职院校在《基础》课的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育人不足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知与行相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实效性的发挥。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备受相关专家学者与学校领导所关注,实践教学作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课摆脱困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基于该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探寻新型的实践教学方式和机制,大大提高《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已成为当前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重要研究课题。

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

1.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定义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是指高职院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育人目标特别是《基础》课的目标和任务,学生在相关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根据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以现实操作、获取知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书育人活动。实践教学必须以理论知识为依托,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参与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的一切有意义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在实践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大大提高认知能力和思想觉悟,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是个体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过程。

1.2 高职院校《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共同来实现的。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活动,理论教学就是将现成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虽然在理论教学的过程当中会经常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比如讨论法、案例法、演示法等等,这些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都只是在学生自身范围内进行,并不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即实践主体并没有通过物质手段改造客体,因此不能称其为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作为《基础》课教学的基本形式,处于核心地位,这样就容易造成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纯理论式教学。理论教学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主要目的在于传导理念;实践教学更重于强调主体参与社会生活,在生活体验和身体力行的过程当中理解所学文化知识,并逐渐把政治、思想、道德、法制认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纯粹的理论教学模式,忽视实际,没有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感受和个体特征,应当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从而弥补理论教学的局限性。

2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效

高职院校《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加强《基础》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当今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已取得一些成绩,《基础》课实践教学开始受到重视、实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少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组织和实施制度上独具特色。

2.1.1 《基础》课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逐渐得到重视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特别重视学生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有些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学时安排远多于理论教学学时,但对公共课的实践教学只是流于形式。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旨在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逐渐重视,将其并纳入了实际的教学计划。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课有完整的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教案、实践教学的考评办法,并且严格按照这个计划进行教学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1.2 《基础》课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形式灵活多样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形式也多种多样了。实践教学的内容既囊括了国家对高职生思想、道德、法制等方面的要求,还包括学生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等等。在教学形式上,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基础》课实践教学形式。部分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参观相关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走访穷困地区,了解国情、乡情和民情;部分高职院校有组织地参与一些贫困或者边远地区的文明教育活动,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法律咨询等活动;部分高职院校组织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进行短期挂职锻炼,比如让其协助学校相关部门或协助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各项社会福利的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实践教学方式,这些实践教学活动都会对《基础》课的教育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2.1.3 部分高职院校在《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独具特色

各地的高职院校《基础》课研究了很多实践教学的模式,部分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征、专业特色、以及已有的实际经验,创新了自己的实践教学模式,并制订了相关的实施制度,探索出一套适合本院校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其实践目的方面,主要是围绕既定的教学大纲,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提升。在其实践形式上,凭借各自的地理优势、名师优势和专业优势,鼓励学生在本校内实践,开辟校内的第二课堂,同时鼓励学生深入广大城市和农村,体验生活。在其具体的实施机制上,结合各高职院校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办学特色,建立起了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制度、领导制度、基地保障制度和考评制度等。

2.2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断加强和改进《基础》课实践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与《基础》课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还不够完善,在具体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2.2.1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思想认识上有欠缺

高职院校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常常在迎接上级部门检查时赋予实践教学以极高的地位,各级部门、各级领导都声称将实践教学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并将实践教学作为本课程、本学院的特色予以宣传,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并未真正落实起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都更愿意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特色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而对于难以量化的《基础》课实践教学,往往经费投入不到位、后勤得不到保障,这些都是是影响实践教学具体实施的因素。由于高职院校对《基础》课实践教学思想认识上重视不够,最终流于形式。

2.2.2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深度和广度不够

不少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大多选择最容易组织的形式,很多实践教学仅局限于社会调查、演讲、人物访谈等。实践教学深度和广度不够,学生没有参与热情。《基础》课的理论教学是面向全部学生的,实践教学也应该这样,但在实际操作中,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还有不少高职院校,团委、系部、《基础》课的老师各自都在搞社会实践,但相互之间没有联系互动,浪费了人力、物力,最终没有达起到应有的效果。

2.2.3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教与学评价体系

首先,对《基础》课实践教学教师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很难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活动和从事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当今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基础》任课教师理论教学任务已经很重,要抽出人力来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的确困难。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对《基础》课实践项目的评估不够规范、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不合理,大大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其次,在《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缺乏合理的考核方式。部分高职院校在安排《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上很随意,最后仅凭学生完成的社会实践报告给学分,这样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2.2.4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专职教师队伍不足

在高职院校,很多《基础》课的教师缺乏社会历练经验,缺乏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综合素质,由他们组织实践教学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教师在实际的实践教学组织中包揽了所有的环节,从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实施、考评、总结等等;还有的教师把内容告知学生之后,告诉学生怎么做,之后就什么都不管了。有不少《基础》课教师对实践教学不够积极,实践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有的干脆找各种借口不搞实践教学。

2.2.5 社会对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支持力度不够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基地开发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有力保障,重视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推进校企合作,校企联手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目前高职院校却面临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的难题,不少学生面临着无处可去的尴尬境遇。在校内,我们要有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外,我们也要有相对稳定的实践场所,而高职院校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普遍缺乏固定的场所。

3 优化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加强对《基础》课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基础》课的教育成效不够显著让教育者们清醒地看到,伦理道德规范的纯理论灌输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实践教学环节在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高职学生本身就具备实践教学的思想基础,本课程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简单地传授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知识体系,而在于对学生道德、法制观念的确立,正确的观念和合理的行为方式养成等方面的影响。为了保证《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健康有序进行,学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任课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基础》课中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3.2 丰富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高职院校《基础》课要按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延伸课堂,师生互通”的教学思路,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常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达到“提高认识,加强修养,知行统一”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要依据理论教材,结合高职生的个性来完成,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有针对性。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是各高职经常使用的实践教学形式,包括影视欣赏、主题辩论、学生模拟讲课、校园文化主题活动、社团活动以及党团主题活动等形式;校外实践是《基础》课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

3.3 规范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

《基础》课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加强协调,按照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实施,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一般可由学院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对《基础》课中的实践教学总体规划、进行科学指导和监督,并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保障,促进实践教学各个环节、各项内容健康有序地进行。其次是建立有效的物质保障机制。除政策支持外,各高职院校还要建立完备的保障机制,明确组织、经费、目标等方面的制度,使实践教学做到组织有落实,时间有安排,活动有目标,经费有保证。为了提升实践教学的实际效用,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必须严格按照实践教学计划执行,构建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

3.4 提高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准

《基础》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具有计划、协调、组织、监督、评价等重要作用,然而,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缺乏积极性,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整体师资建设仍然滞后。《基础》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各级党委和部门,应当要加强对《基础》课教师的培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使教师的知识不断得到更新,素质不断得到拓展,成为能够胜任实践教学的内行。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以弥补自身的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

3.5 全面打造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

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在于高职本身,还要依托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对于政府而言,《基础》课的实践教学是实现国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除了政府层面的重视以外,我们还需要全社会支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从实践教学范围来看,社会教育比学校教育更为广泛,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从宏观教育力量上来讲,《基础》课实践教学应积极探讨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系统去实施教育,首先要重视家庭的成长教育,其次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最后有力提升学校的“应然”教育。全面打造高职院校《基础》课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教育力量,最终实现《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数字电路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测量学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