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0 20:38:36

古镇文化论文

古镇文化论文篇1

1.1村落选址布局

双洋镇区位于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当中,周边群山连绵起伏,绿水(员当溪与石坑溪)萦绕其间,镇区傍水发展而来,周边是宽阔平坦的良田,一直绵延至山脚下。双洋镇区背后有主山为靠,两侧有山势较低的护龙,前有宽阔的农田为明堂,员当溪与石坑溪蜿蜒流过,远处又有一些不高的小山包,恰好成为朝案。这样的地理环境正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最佳的人居环境———山环水抱,负阴背阳的风水格局。双洋充分利用了这种地形,在乡镇南边的麟山上建塔,形成了传统社会中有利于“发科甲”的布局。

1.2传统建筑分布

双洋镇区由城内、城外、东洋与西洋四个村组成。城内村为宁洋老县城所在地,城周建有城垣与城门,城内原设置有县署、兵营、坛庙、街市、亭塔、桥等,一应俱全,现仅存文庙大成殿与关岳庙、先农坛等。由于生活、生产、交通等方式的变化,城内村整体风貌破坏比较严重,古城的风貌基本丧失殆尽,仅保留了少数古建筑单体。目前古镇整体风貌保留较好的主要是东洋与西洋村。东洋村位于城内村的南部,西洋村位于城内村的西部,三个村正好各位于二水交汇的三面,形成犄角之势,隔河相望。东、西洋村的建筑布局比较疏朗,民居之间一般隔以田畴,鸡犬相闻,充满了田园野趣。道路是随着民居的发展自然发展起来的,蜿蜒曲折,充满了变化。

2双洋的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

2.1耕读为本,重农轻商的理念

在以前“耕读为本”、“耕读传家”是绝大部分双洋人最主要的人生哲学。正是这种“耕读传家”的人生理想使得双洋人形成了崇儒重教的风气。传统社会双洋建有文庙一座,不少家族都设有学堂用于培育本家族子弟,其中以占地面积约480m2的赖氏学堂最为有名。不仅如此,各家族族产中有族产用于奖励考取功名的族人,特别是考中举人、进士、贡士的,还在祖祠大门口竖立石条旗杆加以旌表。科举废除后,各家族有族产的小学毕业生,可领取一定的“书香谷”,参与祭孔时,也可领回一斤祭肉。

2.2崇宗敬祖

祖先崇拜,亦即对自己祖先的敬仰、崇拜和祭祀,这是中国人信仰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双洋人也不例外,当地分祭祖、祭墓两类:祭祖多在古七月半或十月半举行。祭祖时集全姓男丁祠堂拜祭,由族中长辈充礼生唱礼、读祭文。祭毕聚餐,吃剩余物按丁分回。祭墓是祭扫已捡了骨骸,经择地砌石用三合土做成,有墓台、墓碑的祖墓。此外,双洋保留较强聚族而居的传统。各姓族纷纷在城区建祠堂,祠堂供同姓人居住,原来住在乡下的,也多往城里迁,并多在同一角落建屋定居。东洋村吴姓人聚居毗连的三座大院;姓赖的聚居号称“上赖”、“下赖”两座大院;林姓则在东洋尾建屋聚居。西洋村的赖姓、郑姓的住屋也都建于邻近。这种聚族而居的格局,无疑加强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家族认同。

2.3的多元性

双洋百姓信鬼神,但没有皈依一定的宗教。民间除崇拜祖先外,天有“天公”、地有“土地公”、田头有“民主公”、山有“山神"、水有“龙王",几乎生活在神鬼主宰之下。古时,家人生病,少问医吃药,多抬菩萨来家,请神汉跳神乞药。在宗教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道教的道士。道教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由职业道士为人驱鬼、镇邪、消灾、超度。此外,尚有土生土长的宋代名道士曹泗(香寮人),被尊称为“曹泗公”,有“不怕宁洋人,只怕宁洋神”之说,这“神”就指“显赫"的曹泗公。1883年基督教传人宁洋城,建立宁洋堂会。1902年教会在下桥买下原是加工茶叶的茶馆,做礼拜堂,1925年在此办私立维新小学。宁洋教会属闽南基督教北溪支会不时有美籍牧师前来巡视、布道,基督教在双洋、赤水、安坑、徐溪发展有部分信徒,总计不上百人。

2.4节庆习俗

双洋主要的节庆习俗与中原地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也有与众不同的地域风俗,比如正月初九,初九为天公生日,各户有杀鸡、蒸年糕敬“天公”,这天不可挑尿桶浇菜,恐招天怒;立夏日,家家户户立煮面条吃,传说立夏吃面壮身骨;立冬,农户都打糍粑敬土地神,并且相互赠送,以庆丰收;冬至,户户用糯米粉搓丸,泡红糖汤水来敬祖。此外,当地还有迎龙灯、舞炮龙、迎竹马、舞狮、采茶灯、花船、踩高跷等民俗活动,遵循传统的红白喜事的种种仪式礼数。

2.5民间文艺———汉剧团

双洋人喜爱汉剧。1914年城内北门清末拔贡吴世杰创办“大罗天”汉剧班。由老演员赖魁玉、杨地教戏,有30多位农民参加。1923年因故散班停演。至1927年,老演员曹天兴带头捐出大米一石,再组班学戏。除原来“大罗天”老演员外,又吸收一批新人,聘请龙岩人林景前来教戏。戏班更名为“新景天”。后因地方动乱停止活动。抗战胜利后,龙岩汉剧老艺人林阿发(丑角出身)流落双洋定居。一批爱好汉剧的青年,每人出大米5斗,请林阿发教戏,“大罗天”、“新景天”的老演员参加辅导,至1949年才停止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以原来汉剧班基础,组成“宁洋业余汉剧团”。1959年改称“双洋公社文工团”,1960年文工团改组为“文工队”,恢复汉剧演出。“”开始后,剧团行头被烧毁,直至1979年仍由吴厚坤负责恢复汉剧活动,更名为“双洋汉剧团”。1982年剧团整顿后由陈国盛任团长,并吸收10位初中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学戏。从“大罗天”到“双洋汉剧团”历时半个多世纪。在双洋,汉剧没有中断失传,曾出现过新老演员四代同堂演出的景象。汉剧是双洋古镇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现在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双洋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分析

3.1宫庙建筑

文庙创建于明隆庆三年,明万历六年(1578年)改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六年(1867年)陆续重修。该庙原占地面积3000m2,由泮池、戟门、两庑、大成殿、先师殿、崇圣祠与明伦堂等建筑组成。现文庙大部分建筑都被改建为小学校舍,仅余大成殿。大成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400m2,面阔五间,进深14m,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四周回廊,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檐下施以彩画并鎏金。“大成殿”的匾额做成八字三开间的形式,其上覆以小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比较精美。屋顶上以嵌瓷为饰,色彩鲜艳,造型生动。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2书院建筑

旧时私塾有“家塾”和“村塾”之分。村塾是村里人合办的,家塾是姓族自办的。如东洋的赖厝、吴厝,西洋的赖厝、邱厝都在住宅边附建“学堂”,供子弟读书之用。赖氏学堂为西洋重要的学堂,坐北朝南,大门偏在东南面。中轴建筑由下厅、天井、大厅、正厅、后土、围墙组成。大厅前伸出一个拜亭作为学生学习之处,天井中种百年铁树、茶花,环境好。外墙漏窗精美。宅内厅堂为墙体承重,构造简洁,但拜亭的构架极为精美。拜亭五架抬梁,与厅堂前廊的双步檐廊联为一体,施以减柱造,空间较宽敞;减柱部位做成垂花柱,瓜柱、穿枋、随梁枋、坐斗与斗拱的雕刻都很精细,很有艺术表现力。该宅屋顶飞檐翘角,脊中红砖透雕各种纹理,天际轮廓线十分优美。柱础为镜鼓状,简洁大气。挡溅墙部位的彩绘也很细腻,色彩鲜艳。

3.3民居建筑

双洋古镇原有明、清两代民居建筑百余座,现存七十多座,多为清中、后期所建,也有一部分为民国时期的建筑,分布在城内、城外、东洋、西洋村四处,其中尤以东洋、西洋两村,是古民居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民居群落。这些为数众多、保留完整、不同时期的古民居,与其他大量留存至今的公共建筑群一起,较为清晰地折射出双洋古建筑结构特征与历史演变进程。

4双洋古镇的建筑特色

4.1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特色

现存的双洋民居从平面布局上看其主要的民居建筑类型为合院式民居。双洋合院式民居根据开间的大小,有两房一厅的叫“三间起”,四房一厅的叫“五间起”。厅下有天井,左右各有一至二间低于厅檐的小厅,称“东厅”、“角间”。天井以出建围墙,置大门。也有左右两侧多加护厝的。清代建的大院,厅坪外加横厝,设两重大门,大厅有前厅、后厅两进,坪有前坪、后坪,以及后土、围墙等,后土与围墙多为圆弧形,形成了前方后圆的平面格局。这种占双洋古镇传统民居的大部分民居,“光厅暗屋”为其特色,即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婚丧嫁娶的场所,往往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以其体量的高大和地位的突出,明显地成为整体中的重点和核心。左右各两间为卧室,从属于主体部分,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或槛窗取光,室内较暗。各部分之间高低错落,大小相间,纵横交叉。

4.2民居建筑构造特色

双洋民居结构有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木构架的典型特点的两种形式:抬梁式与穿斗式。部分大型民居或宗祠一般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民居型的民居则多采取抬梁、穿斗穿插式构架。双洋民居内部多以以木结构为主要的承重结构,斗拱与房梁接榫无缝,围合的墙体只起围护作用,基本上不承重,体现了“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这种木构架主要采用抬梁、穿斗穿插式的做法,以穿斗式做法为主,主要承重柱落地,而不承重或承重较轻的次要短柱则采用抬梁式的做法,构造手法极具地方特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民居往往在门厅中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做法,而在厅堂或护厝中采用硬山搁檩的做法,直接将檩条搁在山墙上,以墙承重,仅在厅堂的廊檐部位实用抬梁式的木构承重的做法,这样可以节省木材。

4.3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特色

双洋古镇民居建筑注重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彩画装饰随处可见,尤其是民居建筑之中的木雕装饰,数量众多、题材丰富、技艺精湛,难能可贵的是多数保存完整,人物及动物形象等破坏极少。双洋民居细部装饰中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其铺地。民居中细部装饰较少使用砖雕与石雕,而砖雕也只是偶尔出现在民居门额上以及屋脊上。双洋民居内部装饰中木雕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其典型的做法以世昌堂为例,门厅为“凹兜”式,一对垂花柱精美;门厅内明间五架抬梁,减柱造,瓜柱、斗拱、穿枋木雕精美。厅堂为墙体承重,厅堂前廊檐进深三步,施抬梁式构架,廊檐与厢廊中间以小披檐过渡;廊檐下的瓜柱、随梁枋、穿枋、挂落、雀替等部位透雕、浮雕、镂雕花草瑞禽、人物典故等,并施以彩绘,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两侧小披檐下各施一对垂花柱,垂花柱、穿枋上的木雕生动,特别是那一对鳌鱼吐瑞透雕形神具备。窗扇上雕刻草龙盘成的“寿”字纹,构图巧妙。脊梁,太师壁上的月梁状额枋、雀替、坐斗与丁头拱等部位的雕刻与彩画也十分精美。(2)铺地铺地是双洋民居细部装饰中一大特色。自院门入口开始处就会发现用鹅卵石精心拼砌的铺地,在雨坪与天井的中间部位往往拼砌出各种装饰图形,如四碗菱花、“万”字回纹、铜钱纹以及连方纹等纹理,十分精美。

5结语

双洋古镇建筑群文化内涵丰富,其体现出来的耕读文化、宗族文化、书院文化、聚落文化、乡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需要清醒地了解自身的地域文化,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外来文化信息的冲击,尊重地域文脉的真实传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保护我们的地域文化特色。

古镇文化论文篇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周庄古镇旅游带动了我国古镇旅游开发的热潮。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古镇古色古香魅力的吸引,古镇旅游逐渐进入游客的视野,古镇旅游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对古镇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镇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古镇旅游中的社区参与和旅游与古镇文化经济因素的相互影响等方面。国内,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对古镇旅游组织管理的研究和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综上可知,国内外学者对驱动古镇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涉及较少。鉴于此,本文基于自然因素、历史及现代化因素、人为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对黑井古镇的风貌演变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黑井古镇以及同类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二、黑井古镇概况

(一)地理区位

黑井古镇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彝族自治州的“恐龙之乡”―禄丰县,自古以来因盛产盐,故被称为“盐都”。位于禄丰县城的西北部,向东南至禄丰县城距离98Km,东至昆明距离200Km,南至楚雄距离75Km,成昆铁路、龙川江穿越全镇。

(二)景区介绍

黑井古镇历史文化悠久,自汉代开始各种文化在这里渗透,形成了中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多元文化体系,致使黑井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在省内外享誉盛名,至今,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城镇格局;继199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之后,相继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名镇”、国家AAA级景区、省级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旅游文化旅游名镇、云南旅游名镇和全国文明村镇等名誉;根据《旅游资源区划系统表》统计得到,古建筑观光资源占到43%、宗教旅游资源占20%、盐井观光占13%、民族特色11%、其他占13%;其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古镇风貌依旧、历史文脉清晰,被誉为“明清盐文化博物馆”和“明清社会活化石”。

三、驱动古镇风貌演变的影响因素探析

黑井古镇有着优良的旅游资源和发展基础,但是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冲击,古镇古色古香的风貌遭受到了一些破坏,文章就破坏古城风貌的驱动因素做一探析。

(一)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活动,人们的活动也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制约。黑井古镇的各种建筑取材多以本地的红砂石为基本原料。光鲜的红砂石构成了当地美丽的一道风景线,由于红砂石为沉积岩石,质地疏松,加之时间因素,久而久之,许多建筑被风化、侵蚀,如节孝总坊、文庙和当地的民居等。传统的木式建筑也由于保护不善,因年代久远,风化的迹象也日益明显。

(二)历史及现代化因素

现代化因素对古镇的风貌变迁也有着重要影响。

1、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古镇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现代设施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外来文化也使得民俗传统在镇中的保留越来越少。

2、工业化因素的冲击促使了新式盐场的建立,传统的古法制盐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工业化本身无错,但新盐场分散布局、无明确规划,破坏了古镇景观的统一性。

(三)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在古镇风貌演变的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许多庙宇、女龙王李阿召塑像、武家大院古建筑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曾一度将红砂石路面改铺为水泥路面,这极大地破破坏了古镇的古韵风貌。

(四)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现代古镇风貌演变的主要原因。尽管黑井古镇旅游发展较晚,但由于旅游业发展速快较快,一方面,大量游客涌入黑井,对古镇的保护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游客会伴随着污染的增加使景观丧失观赏性,另一方面,旅游规划的不当也会对古镇风貌造成负面影响。

四、结论与谈论

基于驱动古镇风貌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促进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自然因素、历史及现代化因素、人为因素和经济因素分析了黑井古镇风貌的演变。鉴于保护古镇旅游资源的迫切性,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建立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风貌过渡区。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推进。

(三)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四)健全完善六大旅游要素体系

(五)联动区内外交通网络设施

(六)树立“盐文化”旅游品牌,适度营销宣传。

古镇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五凤古镇;转型升级;问题;对策

五凤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在四川金堂与龙泉交界处龙泉山脉中段的沱江之畔,是成都市唯一一个山地古镇。因境内山极屈曲,自北向南而东,一路尖峰拔列,遥望之若冲霄之凤,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五凤古镇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清康熙年间开始兴盛,清中叶已成为川西著名的水陆码头,同时五凤古镇还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贺麟的故乡。[1](P.95)古镇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以来的古建筑群,是成都市10大古镇中最后一个还没有开发的古镇,也是唯一的山地古镇样本。2004年5月,五凤古镇被命名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12月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一、五凤古镇适用的旅游规划理论

(一)修旧如旧理论。这里所说的“修旧如旧”是指在修缮古建筑的同时,又要保留古建筑原有风貌,即“忠实历史,恢复原貌”。这一原理是对五凤古镇中的南华宫、观音堂、贺鳞故居等古建筑最好的诠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五凤古镇内岌岌可危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将其建设成为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景点。[2](P.258)

(二)原真性理论。原真性包括历史原真性,生活原真性和风貌完整性,即不仅要保护单体建筑,还要保护整体风貌环境,包括街区的空间结构,周边环境,与山林,水体和绿化的联系等,不仅保护物质形态,而且保居民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非物质形态。如保持贺鳞故居、老街建筑等原来的特色,不仅可以使游客体验旅游区遗存的历史文化特色,还可以与旅游区遗存的环境相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后发性理论。后起景区引进成熟的管理和技术,学习和借鉴其他古镇景点的成功经验,吸取其不足之处,避免或少走弯路,采取优化的赶超战略,就有可能缩短其成熟时间,较快进入深入发展的阶段。后起的五凤古镇引进和吸收已经成熟的其他古镇景点的的管理和技术设备等,节约了自己开发的大量费用和时间,快速形成盈利能力,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推进自身发展的进程。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旅游开发中。[3](P.102)受旅游业长期开发模式与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许多景区的开发商强调短期内获取最大的投资回报和商业利润,这成为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而五凤古镇在开发之初就强调古镇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古镇的后续发展支撑,处处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

二、基于SWOT理论分析五凤古镇

(一)优势分析

1.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的丰富度是衡量一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规模、丰富程度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旅游景区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科学依据。[4](P.122)迄今为止五凤古镇留有南华宫、三圣宫、贺麟故居等多处独具魅力的历史遗迹。其中,南华宫是五凤古镇内规模最大的公共建筑,距今200多年历史,过去是广东会馆,南派建筑细腻精致的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三圣宫建于清雍正前后,距今200余年历史,是祭奉“三圣”(夏禹、商汤、周文王)的场所;贺麟故居曾是中国“黑格尔之父”贺麟先生的居所。这些历史人文景观资源,是五凤古镇文化产业发展之魂,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宗教文化和名人文化等提升了五凤古镇文化的内涵。

2.周边物产丰富,美食众多,深受游客喜爱。五凤古镇建于沱江边,以沱江河畔的乡土风味菜最具特色,也有不少特色小吃,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贺氏烧鲶鱼、沱江酸菜鱼、沱江仔鲢;五凤古镇四季物产丰富,是成都夏季水果基地,樱桃、崭獭⒈】呛颂摇⒒平鸸等都是古镇的特色水果,其中久富盛誉的是黄金果,深受游客的喜爱。

3.优质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沱江号子”被列入成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沱江号子是船夫们在拉纤时所喊唱的一种劳动号子,是船夫们在急流险滩拉纤时所喊唱的一种劳动歌。千里沱江,浩浩荡荡,流域所在,富庶之乡。传承千载的沱江号子,以磅礴气势,深沉韵律,丰富内涵,彰显了沱江水运事业的繁荣,船工抢滩涉险的惊心动魄以及艰辛。沱江号子反映了沱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和自然风光,也是探究流域历史变迁、社会变革的活化石。

(二)劣势分析

1.五凤溪的知名度远不如其他古镇,也没有一个可以概括其特点的总结语。在四川有很多同类古镇,如黄龙溪古镇,被称为中国十大水乡古镇之一;怀远古镇被称为竹编胜地;街子场古镇被誉为青城后花园;而上里古镇更获得南方丝路古驿站的美称。与这些拥有美名的古镇相比,五凤溪古镇的知名度要低得多。这也成为五凤古镇深度发展的一大瓶颈。

2.成都通往五凤古镇的公交线路较少,发车时间也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成都直达五凤古镇的班车主要是由成都五桂桥车站发出的,全程47公里,每天只有4趟车出发。而且发车时间也相对固定,分别是7:20、10:00、12:20、16:40。这就给游客带来很多不便,使游客的旅游观光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

3.周边无其他景点与之形成网点。许多古镇都可以借助周边景点带来较大客流量,如平乐古镇周边有天台山,上里古镇周边有碧峰峡,街子古镇有都江堰等,游客到这些古镇可以自由选择路线,在观赏古镇之余,还可去周边其他景点游玩。而五凤古镇周边没有其他大型的景点可供游客观赏游玩,缺乏与周边景点资源的联络互动,这也成为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机遇分析

1.政府部门大力宣传推广。在政府大力宣传和推广的前提下,五凤古镇的知名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如2014年1月,五凤古镇荣膺“四川十大旅游古镇”;2014年12月,五凤古镇半边街特色商业街区被成都市政府命名为“成都市特色商业街”等。目前来看,五凤古镇的发展已经处于历史机遇期。

2.交通要道大大缩短旅游时间。正在修建的五洛快速通道,预计2016年上半年建成通车。[5]通车后,从成都到五凤古镇的车程将被缩短到40分钟左右,该古镇的旅游也将“破茧而出”,呈现井喷式发展;五凤古镇与洛带古镇同属龙泉山脉,为打造龙泉山脉旅游环线,从五凤到清水的公路已动工修建,而从清水到洛带的公路也正在整修,整条大道修建完毕后,从五凤到洛带只需25分钟,形成成都―洛带―五凤交相辉映的旅游环线;2008年建成的鸣阳大桥,使成都到古镇只有60公里,大大节约了翻山的路程。

3.相关规划的出台。2008年由四川著名古镇规划专家季富政担纲的五凤古镇保护性发展一期规划,结合龙泉山脉旅游打造及金堂县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机遇,按照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古镇核心区进行整体打造。此后五凤古镇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于2013年10月正式对游客开放,二期工程也于2014年10月开放。对于去过很多其他古镇的游客来说,五凤古镇是他们一个全新的选择。

(四)威胁分析

1.古镇内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而在商品同质化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行为就称为“同质化竞争”。五凤古镇生产的旅游产品与其他地区景点生产的产品很相似,缺乏创新性。2.五凤古镇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为了追求利益而没有重视对古建筑的维护和环境保护,导致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愈多古建筑已经不能恢复原貌。3.与五凤古镇相邻的洛带小镇等旅游景点的推出,吸引了不少游客,也将五凤古镇很大一部分游客分流,这一点是五凤古镇需要愈加重视的一个威胁。

三、五凤古镇转型升级发展对策

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充分发挥其自身资源、市场或者区位优势,挖掘自身特色,进行深度开发,并且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寻找资源和市场的最佳结合点。[3](P.101-102)五凤古镇要进一步挖掘其市场潜力,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多个方面提升自身竞争力。

(一)设计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如码头怀古线路、古镇风情线路、现代农业观光体验线路、“千里沱江入画来”滨河线路、沱江水上娱乐线路,休闲美味度假线路等等。同时,景区可以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与合作,适当增加通往景区的班车,延长班车运营时间。

(二)深入开发古镇旅游特色产品。五凤古镇可以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开展民俗活动,深入挖掘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发周边文化产品,特别是依托文化资源开展具有五凤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在每月的固定时间表演五凤古镇特色的民俗活动以吸引游客,使游客能够融入到五凤的人文环境中去,体验五凤古朴纯真的生活氛围。引导和加强特色土特产品的生产和包装宣传,对旅游商品市场进行集中管理、规范化经营,丰富五凤旅游购物市场。

(三)坚持品牌战略,增强五凤乡村旅游唯一性和独特性。通过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规划打造一批线路品牌、文化品牌、景区品牌、节庆品牌、商品品牌和美食品牌。如凭借半山半街山江共生的独特地理优势打造“山江古镇”品牌;依靠五凤镇规模化、规范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资源打造“水果小镇”、“精品生态水果”旅游品牌,修建生态果园,并按当地水果的生长季节,在每个季节举办水果节,以此来吸引游客。同时重点宣传当地特色水果―黄金果,将它的医药养生等作用作广泛的宣传,并把它打造成当地特色商品。

总的来说,对五凤古镇进行规划时要根据其本身的资源环境特点,防止照搬照抄。同时要对规划区域的环境容量进行合理的预测,防止过度开发资源或游客对环境过度使用。五凤古镇拥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开发产品、设计线路、装潢包装,叫响“文化牌”,可以满足游客多种旅游需求,从整体上增强五凤古镇旅游吸引力,带动全镇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一系列消费,充分发挥产业链的功能,为提高古镇旅游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肖晓,余倩雯.成都金堂县五凤镇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实证研究 [J]. 新经济,2013(11).

[2]马炜,孙美G,李德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及意义[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00).

[3]梁明珠.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原理、案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4]钟泓等.景区规划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

古镇文化论文篇4

1.体验经济时代来临。体验经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形态,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和詹姆士·吉尔摩在其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最早对体验经济做出全面分析。他们认为所谓体验经济,就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通过满足人们的体验而产生的经济形态。它的提出展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孕育着消费方式及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适应体验经济的快慢将成为企业竞争胜负的关键(张承耀,2005)。胡红梅(2007)认为,目前体验经济在经济发达国家是备受关注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旅游业作为最适合“体验经济”的生产和消费工具,其产品也趋向体验化发展,人们对旅游消费过程及其结果的体验都非常重视(刘又堂,2005),旅游消费本质表现为旅游者追求旅游体验,带来旅游消费动机、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出游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王云良,2007)。目前体验式旅游市场尚不成熟,但旅游者、旅游活动以及旅游开发都表现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章尚正,钱晓慧2008),以观光为主流的旅游产品正逐渐让位于新、奇、特的感同身受的参与性体验。

2.古镇旅游的体验化趋势。国内学者关于古镇旅游的相关研究较多,涉及面也较广,主要包括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营销策略、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对策等。邻近大中城市或著名景区的古镇具备了旅游开发的资源、区位条件,在开发时既要研究旅游者心理,又要提高旅游地本身的吸引力,要针对不同需求的旅游者设计出不同的旅游产品(王雪梅,2004)。

蔡家成(2006)认为,古镇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应多种多样,向文化性和体验性趋势发展;古镇旅游的类型存在梯层结构,在时序上呈现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发展趋势,以文化为主要内涵的体验旅游是古镇旅游的最高层次;要努力实现体验旅游的最高层次,根据不同的旅游者提供不同的体验旅游项目。何丽芳(2006)也谈到要深度体验文化,从建筑、环境、文化、民俗四个方面,阐述古镇旅游不能仅停留在最早、最浅表层层次,而是需要崇尚文化、关注游客参与的体验元素加入其中。同时,旅游者获得的体验质量越高,旅游企业从中得到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增加(钱飞霞,2007)。

二、古镇旅游类型

1.以水乡特色为主。此类古镇的典型代表为江浙一带的水乡古镇如乌镇、南浔、同里等,大自然和历史共同造就了江南水乡古镇。这些古镇处于太湖流域的江南平原,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江南古镇建筑的亲水性,临水空间别有情趣;湖泊纵横为耕种渔桑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人口集聚,从而孕育了繁荣的古镇文化。古语有云:“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之所以有魅力,关键是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江南古镇的灵魂。

2.以古建筑群为主。如果说江南古镇是小家碧玉,则此类古镇是邻家大哥,充满了人间烟火的宽容,以古建筑群为主要特色,以安徽宏村、西递、福建泰宁最为典型。皖南古镇背依黄山余脉,周围群山环抱,峰峦叠翠,为一个风光秀美的盆地,完好保存着最有特色的明清古民居群,在中国明清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有着高超的建筑艺术、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方特色;福建泰宁保存着完好的古建筑群,以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和尚书第建筑群声名远扬。

3.以历史文化为主。此类古镇以山西张壁、广西兴安、广东石湾镇为典型,除了优美秀丽的古镇风光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最主要的特点是古镇依靠人工活动而赋予更多文化和历史底蕴,资源更注重历史性,当地遗址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如张壁是中国现存的保存完好的一座融军事、生产、居住、宗教为一体的古代“袖珍”城堡,古镇不大却集中包容了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古文化地道、金代墓葬等许多文物古迹。石湾镇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被称为“南国陶都”,河宕贝丘遗址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4.以民族风情为主。此类古镇与上述类型的最大差别在于文化中融入民俗,以民族风情为主,兼顾秀丽的自然风景,以内蒙古室韦为代表。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周边邻里不同民族的相互交往和融汇,导致了悠久的室韦文化,是蒙古族发祥地,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如今的室韦还保存着古代蒙古族生活生存风貌,寻根、祭拜、观光、考察给古镇旅游又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古镇旅游开发策略

1.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目前古镇旅游产品种类多样,开发日新月异,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旅游产品仍以资源型为主,简单模仿其他地区,导致雷同缺乏特色,如江南水乡古镇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完整规划的指导,开发粗放、经营粗放,竞争方式还处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在开发上缺乏深层次的文化性和体验性,现有许多旅游产品多为初级观光型,不能满足顾客需求,未把旅游经济理解为体验经济。

2.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古镇旅游产品开发必须转换思路,提倡产品策划、个性化服务,重视对体验旅游活动的开发。根据上文古镇旅游的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古镇旅游产品可设计成观光、休闲度假、修学、科考、养生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者,应开发多种选择,以下几例可供参考。

(1)节事体验游。节事的举办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全方位的参与或体验,古镇旅游产品开发可采用这一方式,如南浔有驰名中外的楫里湖丝,明清时代大批丝商的出现,可举办体现丝商文化的节庆,学习前辈们的经商之道,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儒商的理念仍具有借鉴意义。(2)美食养生游。古镇以闲适恬淡的生活为主,其饮食也以健康、养生、原生态为特色,游客可以品尝家常菜,并融入到制作过程中,如江南一带有吃年糕,清明团,端午粽等习俗,参与其制作过程,别有一番乐趣,体验古镇人民的生活生产场景,感受纯朴的水乡文化,将观光、休闲、娱乐、餐馆、体验等结合融为一体。(3)文化展示游。各古镇根据自身文化遗存特色开辟古文化展示区,通过实物或其他方式展示古镇的历史、人文、民俗等,引导旅游者进行古镇历史文化、风情民俗鉴赏,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如石湾的陶瓷文化等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示出来。(4)探幽访古游。在古街古巷中进行探幽访古,感受传统简单的饮食起居,品味古镇的沧桑岁月,感悟人生,发思古探幽之情。如江南水乡古镇可采用这一游览方式,让游客自主地漫步在古街上,感受当年古镇上曾发生过或惊心动魄的事迹,或闲适恬淡的生活气息。(5)民俗风情游。品尝当地风味饮食,参与节庆、庙会、祭祖等民俗活动,或深入当地居民中间,体会民俗风情。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情的古镇室韦,可举办相关节日,让旅游者品尝风味菜,欣赏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体会少数民族的民俗特色。(6)艺术逍遥游。古镇所处环境大多山清水秀,古建筑与山光水色结合在一起,自然与人文交相融合,构成一幅幅优美静寂的图画,可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绘画、摄影等艺术活动。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的宏村古镇则应充分发挥其艺术特色,注入体验元素,吸引爱好艺术的游客和艺术家们前来旅游。(7)轻松度假游。清静的环境,优美的风光,淳朴的民风,对长期居住在都市里的人来说,确是轻松度假、调整身心的好去处,选择有特色的民居客栈住上三五天,在古镇古朴的环境氛围之中或玩,或闭目养神,或在周围散步、登山,使之达到放松心情、舒缓精神的目的。

总之,古老的建筑,古朴的环境、丰富的文化遗存、闲适恬淡的生活状态等,是古镇进行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有关旅游部门应利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采取适宜的体验旅游方式,充分展示古镇旅游资源的魅力,让旅游者更好地对古镇进行欣赏、理解和品味,融入到古镇的文化中去,达到满意的旅游效果。

参考文献:

[1]派恩·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张承耀.体验经济的六大特征[J].嘹望新闻周刊,2005,(7):61.

[3]胡红梅.论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发展[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74-76.

[4]刘又堂.论体验经济与旅游个性化服务[J].社会科学家,2005,(1):147-149.

[5]王云良.论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特征的六大转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6):21-23.

[6]章尚正,钱晓慧.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趋向与旅游开发[J].宿州学院学报,2008,(2):4-8.

[7]王雪梅.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四川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9):116-121.

[8]蔡家成.古镇旅游——由浅入深看体验[J].理论研究,2006,(7):40-41.

[9]何丽芳.古镇旅游:深度体验传统文化[J].湖南林业,2006,(10):30-31.

[10]钱飞霞.浅谈体验视角下楚雄黑井古镇散客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7,(3):63-66.

摘要:古镇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以观光、游览为主的古镇旅游已满足不了旅游者更深层次的需要,他们更多的需要参与和体验。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四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古镇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就旅游产品开发设计提出了相关建议。

古镇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古镇文化 课程架构

一、开发让幼儿走进古镇文化园本课程的意义

1.从开发园本课程资源的理论和需要出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是课改的一项主要任务。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课改的基石,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改革就无从谈起。《纲要》只是对幼儿教育做了原则性的规定,目前并无全国统一的教学用书,因此幼儿园具有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不仅可以积极合理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也可以从办园理念出发借鉴各种课程资源建立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课程体系。因此,充分利用资源,积极开发资源,让幼儿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幼儿教育的大势所趋。

2.从“以幼儿为本”的理念出发。首先古镇文化资源除具有其他课程资源的特点外,又有自身独特的特性。1.浸润性。幼儿每天生活在古镇中,面对古镇特有的风貌,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在身临其境中,这些文化已经走入他们年幼的心里,一提起来,就能说得出,画的出,就能明白事物的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2.生活性。对于所生活的古镇,幼儿可去触摸、欣赏、参观、临摹、描绘、感受,它本就是幼儿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幼儿沉浸其间,受到美的熏陶,操作易行且简便。其次,古镇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只有让幼儿了解家乡的资源和文化,才能在心中埋下爱家乡的种子。鉴于此,古镇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促进幼儿多元发展和园本特色形成。“古镇文化”扩大幼儿的社会活动范围,开阔他们的眼界,增进了幼儿对家乡的了解,促进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与社会等多元发展。

通过“走进古镇”的园本研究与实践,形成幼儿园独特的人文气息,更加深了我园“蹲下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的教育理念。形成我园鲜明的办园特色。

二、让幼儿走进古镇文化的课程架构

(一)课程理念来自于

1.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儿童的学习离不开环境,大自然、大社会是最丰富的活动课堂,幼儿园的课程应以大自然和社会为中心。为我园古镇文化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我们的古镇资源正是以幼儿园所处的社会环境为中心开展活动。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提出要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体魄,农民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按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我们把教育与幼儿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按照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我们创设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的园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1.以“走进古镇”动态教学的形式,促进幼儿社会、情感、认知等多元发展,健全幼儿人格。2.以“走进古镇”动态教学的形式,弥补幼儿教育中单一、静态的传统教学缺陷,实现幼儿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与突破。3.形成以“走进古镇”动态教学的形式为依托的园内特色教学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园本课程。

(三)课程内容(表略)

“走进古镇”课程包括主题活动、领域活动和生活、游戏活动。

(四)课程的实施途径

“走进古镇”课程通过系统活动、深入活动、亲子活动这几个途径,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渠道。

1.系统活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的集体教学活动。在“走进古镇”课程中主要表现为体验式的系统活动及情景式的系统活动:

(1)体验式系统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如我们的十月十庙会非常热闹,庙会上可以看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泥雕、老虎鞋、糖葫芦等等,还有各种小吃,都非常吸引幼儿,让幼儿在逛一逛、看一看、玩一玩中感受古镇的美与文化,使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运用,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2)情景式的系统活动。“走进古镇”教学中表现为应教学需要为幼儿播放古镇的纪录片、有关的视频或创设各种场景等激发幼儿深入思考、讨论,让幼儿爱学、乐学。如上《它山堰主题公园》时,课前请家长带幼儿在双休日走走玩玩,拍些照片,在教学活动时,进行播放,幼儿看到自己或笑或怒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中,兴趣马上就来了……

2.深入活动。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围绕某一主题或领域在教师指导、支持下的深入、持续地一系列活动。在“走进古镇”系列活动中,表现为一组幼儿在教师引领下的主动探究活动。

3.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构建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活动,具有动态、不断发展的特点。它是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促进双方共同成长。

(五)课程的评价

课程评价对课程自身的价值以及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1.对幼儿的评价

(1)活动档案。活动档案主要通过对照片、幼儿作品、主题活动记录等反映出活动实施脉络、实施过程、幼儿在活动中的状态等,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

(2)幼儿成长档案。幼儿成长档案包括幼儿在园的生活、认知方面的记录等,有幼儿作品、照片、文字等形式,有幼儿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家长记录),也有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是由家长、幼儿和教师共同收集整理完成的,有利于反映幼儿的全面发展状况。

(3)家长参与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家长开放日、活动观摩、亲子活动及学期成长档案中。

2.对教师的评价

(1)教学活动评价表。在“走进古镇”课程中,更多地是关注教师教育的实施过程,关注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是否对活动有兴趣。从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策略的运用及教学成果几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2)教师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是教师在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对自己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及实施情况的总结,是教师的一种自我评价。通过总结可以了解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自己今后的规划等。

3.对家长的评价

(1)主题实施中的交流;(2)活动开放;(3)调查问卷;(4)座谈交流

古镇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公共政策;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实践;同里

在近20年,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无论在结构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历史转变,城市建设从传统的政府部门中央指令性模式向多级参与模式转变[1]。这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这也使得传统的以强调技术因素为主的城市规划决策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益属性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除一部分集中在历史城市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分散于全国各地的历史古镇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历史文化古镇中社会利益的分配,包括土地资源和城市空间的利益争夺也逐渐加剧,在保护与发展的语境以及我国镇一级行政体系下,保护规划和实践的最大难点尚不是在于工程技术问题,而在于政府和规划者如何合理利用公共政策维护公共利益,为所有相关利益人创造互惠的赢局。保护实践中“谁来保护、怎样保护”,以及影响保护实践的各种现实因素,特别是政府、开发商和民众在不同时期和阶段中三者之间博弈规则的变化显得格外重要,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公共政策的多样化和重要性。

1. 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实践中的公共政策过程

1.1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过程。

公共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政府为了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公共利益,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整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制定的行为准则。它往往通过法令、条例、规划、计划、方案、措施、项目等形式表达出来。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核心作用与功能在于解决公共问题,协调与引导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通常来说,一个完整的“政策过程”包括确定政策问题、制定政策方案、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监控与政策调整、政策终结[2]。实际上,规划工作的本质就是特定社会条件下,应对当时当地社会需求做出的一种制度安排[3],特别是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或者说规划受政府公共政策影响将显得尤为明显。

1.2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实践中公共政策过程研究的必要性。

1.2.1从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来看,目前我国的城市空间增长主要还是一种外延性的扩展,相应的城市规划也是一种增量规划,以城市建设用地的外扩为主要特征,小城镇容易遭受到特定的危险。作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主体的政府,在市场化背景下其价值观和利益决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文化古镇在当下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命运,一旦其决策出现任何偏差和失误,那么历史文化古镇历史环境将面临着结构破坏、风貌消退甚至彻底消亡的危险。

1.2.2从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来看,镇一级政府处在管理体系的末梢,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因此除了遵守国家行政管理的“一般”原则以外,还决定了它具有其他层次的行政管理体系所不具备的一些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1)自由裁量权力大,这种灵活性使得古镇政府能够比较迅速的作出决策,同时,它也是导致决策失误的诱饵。(2)人力、财力资源有限,镇财政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政府能支配的财政收入非常有限,集资渠道的也较窄,财政实力并不如城市那样雄厚,在人力资源方面也普遍缺乏专家支持。由此可见,镇一级的行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财政体制等方面与城市的行政管理体系仍有一定的差距,在激励有余而约束不足的情况下,自身利益的驱动可能会使地方政府在参与古镇保护活动的过程中,利用自身的特殊优势而忽视或是侵犯其它群体应有的利益,使古镇保护沦为地方政府的一种逐利工具,从而偏离了历史文化保护事业的基本方向。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实践中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性。

1.2.3因此,虽然古镇保护规划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法规存在,但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政府的公共政策过程才能使保护规划产生可操作性,特别是在具体项目操作层面,政策过程往往才是最终决定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好坏的背后作用力。

2. 同里古镇及其保护概况

2.1同里古镇概况。

2.1.1同里镇隶属江苏省吴江市,现辖镇域面积133.15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是江南著名水乡,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由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是太湖流域典型的水乡古镇。东南接318国道,距离虹桥机场80公里,西连苏嘉205省道,距苏州市18公里,吴江6公里,水路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素有“苏淞要涂”之称。

2.1.2同里镇的空间布局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城镇特征,水网密布等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同里镇以河网作为市镇建构的骨架而发展,其空间布局特征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4]:

(1)有机的空间形态。同里古镇的空间形态因借于自然因素,与水体有机结合,不规则但连续性极强。

(2)网络状的空间结构。同里的运河体系条连环通,网络状分布,使得古镇内部景观视线走廊具闭合性与可选择性,内部空间与空间的关系更加多样与紧密。

(3)差异化的空间功能。由于同里历史上一直是官绅雅士的聚居地,使得其空间格局受自上而下“规划意识”的影响,形成了商住分离的功能结构。

(4)匀质的空间界面。从建筑连续所构成的界面看,其比例、尺度、组合方式颇具特色且保留完好。

(5)多样的空间类型。桥头、埠头小型广场或等公共活动的主题空间,提供了多样的视觉体验与心理认知。总的来说,同里的历史价值更多地体现于城市空间之中,而非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之上。这个特征很大程度决定了同里保护规划的重点之一是城市空间关系。

2.2同里古镇及其保护规划相关研究成果。

(1)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阮仪三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关注江南古镇,对古镇作了科学详细的实测、记录和规划,整理出版了以周庄、同里、甪直、南浔、乌镇、西塘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江南水乡》、《江南古镇》等著作[5]。伴随着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研究的深化,形成了较为丰富系统的江南水乡古镇的研究成果,其中对同里古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保护规划、保护与更新、体制和发展、古镇旅游四个方面[6]~[10]。

(2)在保护规划实践方面,同里于1999~2000年开展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确定了不同要素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目标以及相关的措施,价值要素主要涵盖了物质遗产、古镇格局和风貌景观以及非物质遗产三方面。保护区界包含了同里古镇清末民初的镇区建成范围及出入镇区的主要河道两侧的景观范围,保护区总面积57.6公顷。

3. 同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践的政策过程及经验

同里从1982年列入江苏省省级文保单位开始,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见表1),二十多年来的古镇保护制度变迁历程实际上是政府组织下、多方力量参与古镇保护与发展的行为与作用,特别是乡镇政府如何运用各种创新手法,在各方博弈中获得所需的各种政治、经济知识和社会资源,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政策驱动、市场拉动、投资带动的古镇保护、开发和发展之路。回顾同里历史文化名镇管理体制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7]:

3.1第一阶段:吴江市建委主导下的同里景区(1998年之前)。

(1)当时同里古镇是作为太湖景区的景点之一,采用江苏省景区建设办公室垂直领导下的景区管理模式,由吴江市建委直接领导。此阶段主要是对“一园”(退思园)、“两堂”(嘉荫堂、崇本堂)、“三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等景点的古镇保护基础修复工作,其中退思园是修复核心,此时期退思园的知名度远远大于作为一个古镇的同里。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体制和财力上的制约,同里镇并没有多少发展自。

(2)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地方政府获得了相当的自我发展权,其积极性被从分调动,地方基层政府开始成为古镇保护实践中最重要的推动力。1996~1997年间,同里镇政府先后投入约500万元进行旅游景区基础建设,自己开发出一些景点(明清街、世德堂、罗星洲等),修建景区入口处石牌坊,同时为重现水乡风貌,投资300万元重新开挖丁字河、重建三桥,增建泰安桥。1997年4月,同里第一届旅游文化节举行,同里镇的知名度提高,奠定了同里开发旅游的基础,同里旅游发展开始起步。

3.2第二阶段:镇政府主导后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1998~2005年)。

(1)1998年,景区管理体制发生变革,吴江市将包括退思园、两堂(嘉荫堂、崇本堂)在内的几个景点的管理权下放给同里镇政府。同里镇政府从此有了对镇区内所有景点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宣传的权力,可以采用统一的门票,并能获得古镇保护所带来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受益。此次权力下放明晰了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使镇政府拥有了对自己镇区范围内主要景点的管理权以及相应的收益权,将同里镇的保护投入与其产出直接挂起钩来,因此在谋求地方发展激励下的地方政府便大大加强了投入力度。

(2)但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同里镇政府力不从心,也意识到引入新投资主体的必要性。2001年政府在景点的建设中引入了苏州凯达公司,采用政府与企业合作的形式,投资2700万元,建设了珍珠塔景点群,开始多元主体共同投资建设。2003年底组建同里古镇保护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中国首家古镇“保护公司”,开始探索古镇保护企业化运作模式,由政府(同里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技术专家(同济大学旗下同楷公司)、专业化公司(苏州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方联手,打破了古镇保护由政府“包揽”的局面。2005年,同里红旅游商品开发有限公司的成立,同里总公司注册成立8家子公司,依托同里的旅游大品牌及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立运作。虽然同里总公司没有实现政企分离,但子公司已经彻底市场化,这种同里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子公司承包模式实质是将下属经营管理的各项资源分门别类进行公司化运作,也是根据发展旅游的需要,将旅游公司的职能不断细化、专业化的必然结果。

3.3第三阶段:吴江市“区镇合一”管理新体制(2005至今)。

由于同里镇西侧吴江开发区的迅速发展以及吴江市松陵城区向东发展,同里城镇的发展倍受影响。2006年,吴江市政府引进中国世贸集团共同策划和运作,成立由同里镇与港合资的“苏州同里国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同里占合资公司股本的49%,港方按比例注入51%的资金,同里己开放的景点以租赁形式向合资公司转让经营权,该公司每年缴纳包括景区、景点维护以及品牌形象等各项经费,并逐年递增。借助世贸集团的实力、资源及影响,同里历史文化名镇提高了其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4. 从同里的经验看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实践中公共政策过程

4.1制衡——权力下放与上收。

(1)从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变化看同里古镇的保护历程,其存在一个管理权下放和上收的过程,同里古镇保护与开发的管理主体从吴江市建委下放到同里镇政府,而后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同里古镇保护开发的管理者由同里镇政府变更为吴江市同里古镇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在充分调动地方建设积极性的同时,也同里免于完全受市场法则所支配而产生与历史文化名镇价值目标不相符的开发建设。

(2)以放权为核心的转型期中国整体制度环境变迁,使得地方政府既有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强烈愿望,又有谋求自身利益(如地方财政收入、政治业绩)最大化和短期化的追求,同时他们拥有对行政资源、垄断性竞争资源(如土地)的特权,于是与城市中诸多经济发展主体(如开发商、投资商)结成了种种增长联盟[11],同时,我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力量极其微弱。如此一来,多种行政与市场经济利益的趋向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价值判断和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因此,在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中,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内部的权力制衡尤显重要,通过不同级别政府的权力分配和制约将有利于镇政府作出相对正确的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与开发对策。

4.2放眼——区域框架下进行保护。

(1)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孤立的考虑历史文化古镇是不再可能的,还要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总体发展计划,同时,城市的相关总体规划与政府的公共政策也应为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作出适当考量。吴江经济开发区与同里古镇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其行政调整即明确了开发区与同里在产业发展上的不同定位,从根本上减轻了古镇的GDP考核压力,跳出了就古镇论古镇的框架,使得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在区域框架下有了更大发挥空间。

(2)因此,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只能够在城镇框架和地区规划下进行,城镇和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是,一方面城镇要服从于地区更大范围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另一方面,地区需要也应为保护这项紧急工作有所变动。地方政策必须考虑到历史文化古镇的特殊需要,其经济功能的选择必须既不瓦解也不遗弃其历史的本质和结构,所有影响历史古镇的政府部门在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必须协调一致,如工业选址、交通网络和其他地方场所。赋予历史古镇乃至地区发展合理的功能才能保持历史文化古镇的生命力。

4.3联合——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

(1)在历史文化古镇保护中,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占主导,这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也是资源需求的趋势,它打破了各类资源完全按行政原则由中央政府进行配置的局面,各种资源开始逐步按照市场法则在各社会群体中重新分布与流动。同里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实践中,政府引入市场机制,采取由企业管理、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吸收社会、民间的资本和后续使用、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一方面更好的利用物质遗产,发挥其传递历史信息的作用,同时也为遗产的维护筹集了资金。

(2)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政府与开发者扮演不同的角色,政府与开发者之间既是调控与被调控的关系也是合作关系,政府需要依据完善、全面的公共政策和法规来引导市场,逐步分散古镇资源的配置,这不仅为社会资金进入古镇保护提供了条件,也能发挥社会各方群体的协作精神,创造更加多元的价值目标与空间环境。公共政策的制定一方面应限制与防止市场弊端,杜绝市场投机、抬高地价、过度开发、谋求暴利,平衡开发者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另一方面其应鼓励与激发开发者的保护积极性,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减少投资风险,让其有利可图,增强开发者的投资信心,在严格详尽的保护技术指标控制下,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工作中,并从中受益。

5. 结语

规划管理从过去相对单纯的技术管理为主向如何体现作为政府的重要公共政策转型,已为我国越来越多的规划学者和工作者所认同和关注。历史文化古镇是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层面,从公共政策过程视角去认清历史文化古镇保护,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探讨在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背景下保护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弄清楚历史文化古镇保护规划应该做什么,各级规划管理部门应该管什么以及地方政府应为保障规划的实施采取什么相关的公共政策,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古镇保护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童明.城市政策研究思想模式的转型[J].城市规划汇刊,2002(1):4~8.

[2]刘丽霞.公共政策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庭伟.城市发展决策及规划实施问题[J].城市规划汇刊,2000(3):10~17.

[4]廖晓玲.历史文化环境中的城市空间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5]阮仪三,邵甬,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1):1~3.

[6]李铁.同里古镇保护中公众利益保障策略的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王卓娃.同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践研究2000~2005年古镇保护区建设项目及实施工作评析[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万小梅.江南传统名镇建筑环境的评价和探讨——周庄、同里调查[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9]李昕.转型期江南古镇保护制度变迁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0]陈玮.同里古镇现展路径之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古镇文化论文篇7

15 届灯博会期间,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参加经济社会组讨论时,与代表们就多项促进古镇产业集群发展问题展开讨论,谈及古镇灯饰集群发展方向及升级路径时,丘树宏提出可以用世界眼光推广古镇灯饰,在古镇打造出东方的“里昂灯光文化节”。

丘树宏说,古镇灯饰经过30 年的培养和发展,如今已享誉海内外,但目前也面临内忧外患。市政协在2014 年受古镇镇委托,专门作了一个关于古镇灯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大方案,为古镇实现新型专业镇的升级改造提供思路。从调研情况来看,古镇的确是我市目前升级条件最好的一个产业群,未来市政协仍将会持续为古镇提供智力支持,将以往方案细化,助推古镇灯饰产业集群升级。

“个人认为,古镇目前就要学习里昂,打造灯光文化节,这个很有做头,国内很多地方也想做。”丘树宏说,虽然国内有众多地方想学做里昂灯光文化节,但最应该做、也最适合做的就是古镇。古镇灯光文化节的打造,将为整个古镇的灯饰产业转型升级找到一个重要抓手和方向,实现古镇从制造到文化、旅游,再到第三产业的转变。沿着这个思路进行发展,日后更可能实现灯饰制造的外移,使古镇成为灯饰技术文化、品牌科研的中心。

“一旦其他地方做了灯光文化节而古镇没有做,那就是我们失败了。”丘树宏认为,现在古镇多个灯饰综合体正在建设之中,完工以后,古镇的硬件将更上一个台阶,所以古镇自身应加快着手灯光文化节的建设。与此同时,市政府层面也应该牵头推进灯光文化节的打造,使这个灯光文化节得以在更高层面上推进。市政协也将联合古镇提出具体工作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丘树宏还提出,配套灯光文化节的打造,我市也应该从面向世界角度对中山灯饰文化进行宣传推广。目前古镇人已走向海外,但国内外很多人都没有看到古镇灯饰在世界的影响力,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意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里面。如果能够利用国家在世界各地媒体、大使馆,对中山灯饰进行一个宣传,增加世界对中山灯饰的认识,相信将有助于中山灯饰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灯光节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4 年的里昂灯光节,全城设置了75 处灯光演绎点,两个点之间虽说仅相距几百米,但人山人海接踵比肩,原本几分钟的路却要用十多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才能挪动过去。灯光节第二天飘起小雪,然而出于对灯光节的宗教敬仰,以及对灯光设计的尊重,观众们依然虔诚地站在户外认真欣赏,并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从技术上看,除了广场巨型摩天轮安置一个杂技表演——人在空中表演增进立体效果,以及一个墙体前边布置了数百个RGB 彩色点光源外,整个灯光节基本上都是依靠投影在墙体演绎故事情节而已,以至于有朋友调侃称灯光节为“墙体电影节”。

法国里昂灯光节作为一个宗教节日,吸引了全世界灯光大师到此同台竞技,期间吸引全球400 多万人次前来参观,方圆200 公里酒店被抢订一空。从一个区域性宗教节日,逐渐演化为世界性灯光盛会,这给中国灯饰之都——古镇带来什么启示呢?

相比之下,古镇面积47.8 平方公里,人口40 多万;里昂面积48 平方公里,人口也是40 万左右,两者惊人地相似。古镇以灯饰产业闻名全球,里昂以灯光节影响世界。那么,古镇可否借鉴里昂灯光节的模式,通过打造灯都古镇自己的灯光文化节,吸引全球各地的人们前来古镇考察、观光、旅游、采购呢?

众所周知,支撑大卖场要靠吸引零售客户、工程采购等直接买家,这不仅仅在于硬件上的“高大上”,更要在运营管理、文化积淀、宣传推广等方面系统化提升。

目前,古镇豪华大卖场林立,有的卖场直接效仿顺德家具产业的成功模式,斥巨资打造灯饰行业的卢浮宫。众所周知,顺德家具产业的卢浮宫的背后是批零比例业态的外在体现,其零售占60%,批发占40%,大部分消费者、采购商需要体验效果。反观古镇,批零比例中批发约占85%,零售仅仅占15% 不到,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过去古镇灯饰以批发渠道为主,依托于两个生存条件——信息不透明与物流不发达,很多经销商都不知道古镇是源头,只是在邹区、临沂、成都、西安等地拿货回去卖,即使有知道的,受限于物流不发达、销量不足等也很少到古镇拿货。

如今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透明化,经销商、渠道分销商甚至消费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了解到古镇的信息,同时物流发达,尤其是日益兴起的快递业务,一个灯都可以发货。这两个条件的转变促使全国乃至全球的灯饰零售、直接买家往古镇聚集,进而提升零售比例。未来全球各地的消费者会像为了买一个奢侈品的包、买一件名牌服装而远赴迪拜、巴黎等地那样,为了买一盏自己钟爱的灯饰而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灯饰之都——古镇,同时吸引全世界的灯饰厂商前来古镇开设品牌旗舰店。因此,古镇通过打造灯都的灯光文化节,进一步吸引海内外游客买家聚集古镇采购,必将成为加速拉动灯饰批零比例中零售部分上升的有力手段。

古镇举办灯都灯光文化节存在几大优势:首先,在硬件设施方面,古镇拥有星光联盟、华艺国际、光立方LED 城、利和广场、佰盛灯饰广场、国贸酒店、古镇灯饰大厦等灯光秀场地,以及数十家酒店和十里灯饰街。这是其他任何地方斥资数百亿才能打造出来的绝佳灯光秀载体。

其次,在文化积淀方面:A,古镇做灯的历史已有三十多年,文化积淀深厚,提灯走天下,敢为人先的灯文化深入人心;B,古镇是全国年轻人创业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地方,也是老板平均年龄最低的地区之一,弥漫着敢想敢干的创业文化;C,古镇拥有包容兼容的海洋文化,古镇本地人口仅七万多,而常驻于此的外来创业、务工人员却有数十万。

第三,在产业基础方面,古镇背靠灯饰产业集群,拥有深厚的产业资源,可以兴“中国灯饰之都”的大旗,号召里昂灯光节、广州灯光节、南京灯光节、迪拜灯光秀等全球知名设计师前来古镇创意灯光汇演,并特邀照明灯饰行业领袖企业分段负责实现设计师的设计成果,每年评定奖项、进行颁奖等。

古镇文化论文篇8

1、传统历史文化古镇保护方法和模式解析

1.1历史文化古镇保护的基本方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镇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

历史文化古镇的更新与保护主要体现在历史风貌片段的风貌特色保护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要保护和延续其原有的空间结构,体现在传统的道路格局上。基本维持老街原有的肌理、走势、空间尺度等;其次,要保护原有的空间尺度感觉,包括建筑的体量高度、街道的宽度等,这些显示了建筑物与外部空间的关系,体现了城市肌理;第三,要保护空间的接口特征,包括立面符号、装饰主题、窗洞布局大小、色彩、材料等;第四,保护的同时也要更新,包括房屋的结构、构造、基础设施和市民生活设施等,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风貌所做出的更新。

对于历史文化古镇的规划整治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宏观方面的内容,包括保护范围即核心保护区和环境协调区的具体界线的划定、历史街区用地性质的调整、道路交通和社会生活的规划等;第二层是中观方面的内容,包括建筑高度控制、空间环境整治、小品设施布置等,一般以修建性内容为主;第三层次是微观方面的内容,针对历史街区的核心保护区的重点地段整治规划,进行空间、环境和建筑的整治。

1.2历史文化古镇的更新和保护的实践模式

当前,我国有7种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更新的实践模式,包括:安徽池州“肃孝街”模式、云南“束河古镇”模式及早期的经由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等人分类的五种实践模式:上海的“新天地”模式;桐乡的“乌镇”模式;北京的“南池子”模式;苏州的“桐芳巷”模式和福州的“三坊七街”模式。

1)“乌镇”模式

周庄、乌镇、同里、南浔等传统村镇都采用了“修旧如旧”的更新保护模式。虽然传统城镇的整体风貌得到传承,但建筑的时代意义得不到体现,居民对现代生活的渴望被定格在传统建筑形式的外壳里,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居民精神上的空心化,城镇作为生活庇护所的作用在这里被演绎成一种传统生活的表演。

2)福州的“三坊七巷”模式

是对历史建筑大拆大建模式的一种变体,历史建筑被发展成为现代居住环境中一种展品。这种模式的着眼点完全在于大规模商业性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置历史文化于不顾,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措施。

3)苏州的“桐芳巷”模式

房地产开发中对城市格局的因素和传统元素的仿制模式。以“桐芳巷”为代表的“新建街区,风貌延续”已成为苏州古城更新的主要模式。桐芳巷所处的优越的区位条件,是传统的底层高密度住宅能够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房地产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对传统风貌得延续成为可能。对传统的城镇街巷空间结构和界域的沿袭,延续了城市的肌理,这是桐芳巷小区物质更新获得成功的基础。通过人口结构的置换使之成为一种高尚社区。

4)池州的“肃孝街”模式

一种因循于城镇的界域性、采用新旧拼贴与并置的保护与更新模式。“统一”中的“对比”与“协调”是该更新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传统城镇空间肌理的丧失、结构不完整的状态下,城镇的界域性便取而代之、发挥出它巨大的“统一”与“协调”的功能。更新设计能够尊重研究对象的界域特征,并以“新”与“旧”的“包容”和“协调”为出发点,采取相应的更新措施,最后获得成功。

5)上海的“新天地”模式

其主要特点为“存表去里”,是历史街区更新的一个典范。保护历史建筑原有风貌和空间格局,周围建筑的改造必须在尊重历史建筑文脉的基础上进行。采用了功能置换的方法,把原来的居住功能变成经营功能。“新天地”的改造模式把我们的视角从局部城市街区的保护、再利用的技术层面拉回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从城市结构性调整的角度思考历史建筑与环境的保护、重塑、再创造的意义和方式。

6)北京的“南池子”模式

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仿古与再创造相结合的模式。该模式的更新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生活适应性改造;更新自主性的培育;单元式更新——院落的扩大;风貌延续;道路系统的完善。

“南池子”更新是“有机更新”理论的应用和在社会结构方面的理论不足的补充,在延续传统风貌、保护道路结构的前提下,以院落为保护与更新单元,部分保持了原有社会结构的稳定,实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7)云南的“束河”模式

一种“双簧”式的更新表演,古镇以保护为重,新区发展旅游。其更新模式的特点有:“束河模式”的更新原则是以发展促保护,适度发展,全面保护。通过民营企业的投资在保护的基础上作适度的旅游开发。避开历史街区建设的做法,为维护传统城镇的形态完整提供了可能。

1.3更新和保护的实践模式解析

在传统的城镇环境对工业时代不适应的背景下,各种形式的城镇更新努力也就应运而生了。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城镇的界域性在更新中对延续传统风貌起着基础作用。

在成功的更新与保护实践事例中,无论是针对传统的城镇整体风貌的保护(如乌镇模式),或延续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意象的努力(如新天地模式),更新设计中普遍以沿袭城镇的空间肌理作为延续传统风貌的主要手段,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对“城镇界域性”的有意与无意的运用。

2、以院落为单位的更新模式是实现小规模、渐进式更新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持城镇人口结构的稳定

“南池子”模式中,政府采取了鼓励“以院落为单位的自我更新”的政策,这种小规模自我更新方式让百姓自己解决问题,既经济,又不会对原有风貌造成太大破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持了城镇人口结构。

3、区位条件是城镇居住功能的延续。

重新理解历史街区在城市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承担的功能很有必要,恰当的功能定位决定历史街区的更新取向。同样是地处发达城市中心区域,“新天地”与“桐芳巷”却面临着不同的命运。前者“存表去里”,功能置换,被打造成高档商业区;后者“聚落再造”,功能延续,但人口结构置换,成为一种高尚社区,两者在风貌得到保护的同时实现了经济上的突破。

4、经济振兴对城镇的更新有持续性。

历史街区的旅游资源化,是传统的城镇经济的振兴的有效方法之一,但不只是对传统风貌和生活的“缺陷修复”,更应该是生活的进步。

2、余西古镇的保护模式探索

2.1余西古镇概况

2.1.1古镇原有的基本框架

余西古镇位于长江下游,基本保持明清时期余西城“中轴对称,城河相拥”的基本格局。古镇的街巷肌理基本保存完整,主要交通呈“工”字形布局,最突出的是南北长街“龙街”,长422米,街巷两侧当年的商铺旧宅多是仍在(图-1);古护城河沿岸自然风貌仍在;另有古桥、古井多处——这些都保持着古镇原有的基本框架。

2.1.2古城原有的功能格局

原有格局得到反映:龙街两旁原为商铺,现仍零星存有商店;原有的主要宗教场所遗址尚在;原有的私塾精进书院建筑尚存;原有的衙署功能场所的遗址基本保留;核心区内以居住为主,仍存几处大门堂,民居虽为各个时期所建,但89%以上为一层建筑——这些都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古城的原有功能格局。

2.1.3因盐成邑的城镇体系

因盐成邑的城镇体系仍能体现:现存古运盐河和盐码头,原有盐仓、盐店、盐栈等在清末民国张謇建设南通时期随功能转化为棉花行、染坊等,但遗址尚在——这些都较好地体现了余西因盐成邑的城镇体系。

2.2保护建议

2.2.1更新与保护目标

余西古镇更新设计的目标主要是在城镇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优化本镇的功能布局,促进本镇的经济振兴和更新的持久性;在做到满足居民改善居住条件要求的同时,延续历史发展脉络,传承地方盐文化。延续地方肌理、稳定社会网络结构,增加居民的归属感,使其与现代文明有良好的衔接。

2.2.2更新动力

余西居民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着较强的荣誉感。对于自身生存居住环境的改善,提高社区品质,满足居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是余西古镇更新的基本动力。其次,对于该区域的经济振兴和形象改善也是政府部门肩负的责任,将更新改造的目标定位于历史街区风貌得延续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上两点是余西古镇自力更新的基本动力因素。

2.2.3更新与保护措施

古镇保护不仅要保护文物古迹本身,而且还要保护其传统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体现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在更新模式的运用上,采取多种现行模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是要尽量保全传统的城镇格局。恢复历史上的河流格局,规划中进一步疏浚河道,整治河岸两侧的临时建筑,改善环境。恢复环绕古镇四周的水道循环和其与周围运河之间的联系,增加其自净能力。

规划后,古镇实行“人车分流”,古镇的东部是朝向外部的主要人流方向,设置交通转换枢纽,截阻外来车辆,完成车行与步行之间的转换。古镇内部采用步行交通为主,非机动车为辅的交通模式,保留原先的“工”字形老街,并加以修缮维护,包括其走向、街坊的大小、及对道路、河流的适应性特点,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聚落结构的中心支配地位,重建古镇道路恢复其古镇风貌。由于余西经济的衰退,原“工”字型老街的商业功能逐渐丧失,根据“新天地”模式“存表去里”的方法,恢复其原有的商业功能,恢复当地的经济。注意街区内的道路结构组织、空间形态组织、单体的结构关系和建筑的系统关系等,从结构上消除街区内各种元素间的隔裂。古镇用地结构应随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的变化进行调整,同时还应满足古城整体保护和分区保护要求。原则上,规划对位于古城内部的工业仓库和与古城功能不相协调的用地(朱理志小学)进行外迁。

在古镇文化的保护上,以“龙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态理念为素材,遵循城镇规划的原则,形成以“龙城”为骨架的城镇格局。保护两口“龙眼”古井,重建龙头——县衙。给县衙赋予新的功能,即变成余西文化展示馆。根据城内各文化建筑的聚集,划分出六大文化展示区——礼教文化展示区、人文博览展示区、名人故居展示区、休闲娱乐展示区、传统文化展示区、盐文化展示区,进行保护和展示。形成以余西文化展示馆为首,六大展示区为辅的文化保护展示体系。挽救正在衰亡的余西文化。

由于余西古镇的民居大多以院落为单位,结构清晰,且产权明晰,此处的更新保护可以学习北京“南池子”模式,以最小的经济代价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院落单位的尺度基本能够满足现代生活所需居住模式的卫生、安全等等设计方面的要求,同时居民对自有住宅进行更新改造的要求也很强烈,这些都为以院落为基本单元的自力型更新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余西古镇的传统住宅的风貌保存较好,但在立面和屋面的选材上较为繁杂。我们可以在土地权限范围内,保持传统院落结构特点,维持院落单元的界域特点和空间肌理特征,在满足居民对生活进行改善的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地方生活方式与习俗,使用部分旧有材料,借助于现代工程技术及材料进行更新。具体措施有:

1)保持住宅入口、厨房、正房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变。延展南侧外廊,解决户内交通淋雨的问题。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增加卫生设施空间和储藏空间,改善居住环境;扩大居住面积,提高了居住标准。

2)延续地方文脉,使用或部分使用旧的建筑材料,促进余西发展的可持续性。设计中部分沿用传统的一些建筑构件或装饰的做法,加以简化和抽象,重点是在一些马头墙、屋脊、戗檐花砖等部位。

3)设计中沿用传统院落空间结构和布局,保持厢房与正房之间的方位、主次和联结关系,各组成部分的平面尺寸不发生大的变化。因此,院落的构成与尺度不变。设计中结合住户的使用方面的要求,对建筑的空间的平面布局进行适应性调整,相应的会丰富聚落的空间肌理。

历史古镇的美往往突出地表现为历史时期残余的奇妙“拼贴”组合。余西古镇经历了盐运行业的兴盛和衰落,再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契机,余西展现给人们的是其丰富的历史面貌。尊重古镇的历史性特点,让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建筑形态在古镇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并存,自然演绎古镇更新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

3、总结

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效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一些城镇的地域风貌和历史遗产正在失落,部分尚存的古镇、老街在新建筑的挤压覆盖下,正淹没于现代文明之中。国家在一些规模较大,历史悠久,影响范围广的古城镇给予了很大的物质与政策上的帮助,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像余西这样有着一定文化底蕴的小城镇。

面对像余西这样的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规划,面临着历史与未来的双重意义,单一的维持其历史风貌,可能只是推迟了其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治标不治本。我们要做到的是保护优先,而发展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合理的发展区域经济,发扬当地特色文化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此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规划通常要注意下列基本内容。

首先,认识历史遗存,解读城镇空间,分析传统风貌价值。

第二,正确地认识传统的价值,实行有效的保护与更新措施,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第三,如果将历史遗产变为发展的优势和动力,促进城镇全面发展,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发展规划。

上一篇:择业心理范文 下一篇:舞蹈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