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范文

时间:2023-09-24 02:45:07

流行病学篇1

目的 了解三亚市2000~2006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三亚市2000~2006年各类性病报卡12 388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 388例性病患者中,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5 978例,尖锐湿疣2 692例,淋病1 607例,生殖器疱疹1 191例,梅毒884例,软下疳34例,性病性淋巴肉芽肿2例。结论 我市std疫情十分严重,控制疫情应从预防、治疗、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四个环节着手。 【关键词】  性病;流行情况;防治措施

性传播疾病(std)是目前传染病中发病率较高、流行较广泛的一类疾病,同时也是社会危害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其近年流行趋势和规律,以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于2000~2006年三亚市性病疫情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0~2006年三亚市市区及乡镇卫生院上报的性病疫情资料,病种包括淋病、梅毒、尖锐湿疣(ca)、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生殖器疱疹(gh)、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gv)7种性病。人口资料由三亚市统计局提供,采用性病疫情管理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趋势分析 

2000~2006年累计报告性病12 388例,其中淋病1 607例(12.97%)、尖锐湿疣2 692例(21.25%)、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5 978例(48.25%)、生殖器疱疹1 191例(9.61%)、梅毒884例(7.14%)、软下疳34例(0.28%)、性病性淋巴肉芽肿2例(0.001%),年平均发病率为352.97/10万。2000~2006年报告性病例数分别为2 436例、1 781例、1 807例、1 554例、1 772例、1 466例和1 572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12.78/10万、366.47/10万、364.54/10万308.41/10万、350.19/10万、296.44/10万、298.29/10万。自2000年报告性病病例数和发病率呈高发病率趋势。2000年为最高,然后逐渐维持在一定的高发病率状态。

2.2 病种分布 

见表1。在7个法定报告的性病中平均排列前5位的是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尖锐湿疣、淋病、生殖器疱疹、梅毒,其构成比分别为48.25%、21.25%、12.97%、9.61%和7.14%。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一直居首位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尖锐湿疣位居第二,2000年尖锐湿疣其构成比达30.3%,但其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淋病从较高的15.3%逐年下降,梅毒和生殖疱疹所占比例呈相对平稳;但梅毒05、06年所占比例有上升之势。软下疳和性病淋巴肉芽肿发病率均较低,其构成比均在1%以下。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分布 

2000~2006年累计报告性病12 388例,其中男7 332例,占59.19%;女5 056例,占40.81%。男女之比从2000年的1:0.55逐年增长到2006年的1:1.19,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女性比男性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报告的男女之比为1:0.56到2006年的1:3。其它病种均以男病例数为多,并且其比值呈逐年上升之势。表1  三亚市2000~2006年性病构成比分析(略)

2.3.2 年龄分布

 

以10年分阶段,各年龄组均有性病病例报告,历年均以20~2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52.9%,其次是30~39岁年龄组,占31.1%,≥40年龄组构成比逐年下降,占13.2%。

2.3.3 文化程度分布 

各种文化程度均有性病病例报告,历年均以中学文化程度者占比例最高,平均占81.2%,其次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到小学以下文化程度。从构成比来看,中学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势。

2.3.4  职业、婚烟状况和传染方式分布 

报告性病病例以个体和无(待)业人员发病率为最高,占42.6%,其他依次是干职、工人、农民和其他,分别占14.3%、13.4%、6.8%和6.7%,感染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60.6%,其次是配偶和间接途径感染,各占17.0%和16.9%。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占61.6%、其次是未婚,占36.4%。患者主要来自本地,占73.8%。

3 讨论

    三亚市性病发病率自2000年开始呈高发病率的流行特点,其后连续6年呈高发状态的缓慢下降趋势,与全国2005年性病总报告发病率53.87/10万高几倍,与全国报告的性病流行趋势一致,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

   

在性病构成中,ngu近几年来快速增长,与全国疾病谱变化一致,但其上升趋势更高,从2000年的40.8%到2006年的57.0%,与临床诊断经验和水平的提高、对ngu疫情的重视增加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1];尖锐湿疣和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生殖器疱疹和梅毒的构成比呈相对平稳趋势,但梅毒所占比例有缓慢上升之势;在性别分布中,男性多于女性,但在ngu女性发病快速超过男性,这可能与近年检测衣原体、支原体技术的普及有关。年龄分布以20~39岁性活跃人群发病率最高,占84.0%。性病患者中以中学文化程度为主,占81.2%;不同职业和文化层次的人群均有发病,感染性病的人群范围正日渐扩大;病例中2/3是经非婚性接触传染。因此,我们要把推广安全套使用和持续进行健康教育,咨询及行为干预策略和医疗干预策略结合起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控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流行[2]。

【参考文献】

 

[1]吴李梅,许亚平.浙江省2000~2004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4)337~338.

流行病学篇2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随着鸡西市人口的不断增加,麻风病仍然散在发生,麻风病现症病人数不断增加,现对2001~2006年鸡西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低流行状态下有效地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鸡西市麻风病患者名册、病历及麻风病防治管理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鸡西市统计局年鉴。

1.2 方法 按人口平均数计算发现率、患病率,结合新发现病例性别,确诊时年龄、病期、发现方式、型比、传染来源和畸残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诊断、分型和畸残分级标准按《麻风病防治手册》。

2 结果

2001~2006年,鸡西市共发现麻风病患者15例,平均每年发现3例,年平均发现率0.1 5/10万。鸡西市辖鸡冠、恒山、滴道、梨树、城子河、麻山六区,虎林市、鸡东县、密山市,病人发病呈散在性分布。男lI例,女4例,男女性比值:2.75:1。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35、42岁。工人6例(40.0%)、商业服务5例(33.3%)、农民3例(20.0%)、无业1例(6.7%)。

BT型5例,BL型、LL型各4例,TT型、BB型各1例。15例传染来源不明。皮肤科门诊发现13例(86.7%),接触者检查发现2例(13.3%)。病期最短3个月,最长10年,2年以内早期发现病例10例,占66.7%,发病5年后才发现2例,占13.3%。II级畸残4例,占26.7%。完成联合化疗5例,外迁4例,现症6例。

3 讨论

麻风病是一种毁容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曾是一种常见的病,病原菌是麻风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完整的杆菌为直棒状或稍有弯曲,长约2~6微米,长约0.2~0.6微米,无鞭毛、芽孢或荚膜。非完整者可见短棒状、双球状、念珠状、颗粒状等形状。数量较多时有聚簇的特点,可形成球团状或束刷状。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麻风杆菌新的结构。麻风杆菌抗酸染色为红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1小时或紫外线照射2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以瘤型一端病人为例)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黏膜以甚为常见。此外骨髓、、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主要是鼻黏膜)排出体外,其它在乳汁、泪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麻风病的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直接接触传染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病人的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粘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粘膜的接触所致。这种传染情况最多见于和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属。虽然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但这并不排除偶尔接触而传染的可能性。间接接触传染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要比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小,但也不可能忽视。其它传染方式从理论上说,麻风菌无论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成感染。近来有人强调呼吸道的传染方式,认为鼻黏膜是麻风菌的主要排出途径,鼻分泌物中的麻风菌在离体后仍能存活相当的时间,带菌的尘埃或飞沫可以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而致感染。也有人指出,以吮血虫为媒介可能造成麻风的传染。然而,对这些看法尚有争论。而且在麻风的流行病学方面还未能得到证实。

流行病学篇3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监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mps from 2005 to 2013 in Wujin district. Methods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were used for analysis on the evidence and outbreak data of mumps from China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esults A total of 2059 mumps cases were reposed in Wujin district during 2005~2013, with annual average reported incidence of 14.01/lakh.The reported incidence peak occurred during May~July. Up to 45.90% of the cases occurred in children aged 5 to 9 and 57.36% of the total cases were students. The outbreak occurred in the schools and pre-schools,mainly in the primary school (89.28%). Conclusion Dynamic surveillance and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enhanced on focus groups in schools and nurseries,particularly in peak months so as to take early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Mumps;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urveillance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由患者和健康携带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多数患者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5~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成年人感染后常发生脑膜炎炎和卵巢炎等并发症,为了解武进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我们对武进区2005~2013年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疫情和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5~2013年武进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 (包括爆发疫情) 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武进区统计局公布的各年度人口数。

1.2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W S 2 7 0 -2 0 0 7 ) 进行诊断。

1 .3 爆发定义 在1w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性腮腺炎3例以上确定为爆发疫情。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

2 结果

2.1流行强度 2005~2013年武进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05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01/10万, 最高年报告发病率25.39/10万(2012年),最低年发病率为4.62/10万 (2006年),见表1。9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28起,累计报告病例数182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84%。

2 .2 时间分布 2005~2013年武进区流行性腮腺炎全年都有发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每年从3月开始到6月到达高峰,高发月份为5~7月份,共报告942例,占总病例数的45.90%。见图1。

2 .3 人群分布 2005~2013年报告的腮腺炎病例中, 男性1296例 , 平 均年报告发病率为18.00/1 0万, 女性763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为10.30/1 0万,男女性别比为1.75:l。各年龄组均有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9岁,该病例组报告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49.73%,年龄别发病率见图 2。 职业分布:学生占总病例数53.76%,以小学生为主,其次是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分别占23.41%和15.49%。

2 .4 地区分布 2005~2013年,全区16个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湖塘镇(30.09/10万),牛塘镇(23.65/10万)、遥观镇(19.91/10万),最低的为嘉泽镇,为1.37/1 0万。

2.5 2013年随机抽取我区0~40岁社区人群为调查对象,分别采集0~7月龄、8月龄~17月龄、18~2岁、3岁~、5岁~、7岁、10~岁 、15~岁、20岁以上常住人群、20岁流动人群血样品500人份。在500名调查者中, 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302人, 阳性率为60.40%。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21,P

2 .6 爆发疫情报告 2005~2013年全区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28起,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82例,其中城区所在地湖塘镇报告16起。爆发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其中发生在小学25起,幼托机构3起。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危害严重,已成为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可有效防控本病。武进区自2008年5月1日就将麻疹一腮腺炎一风疹三联疫苗 (MMR)纳入扩大免疫规划,之后几年疫情依然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增高。本组资料显 示,2005~2013年平均报告发病 率为14.01/10万, 低于全国22.8/10万的平均水平[1]。2005~2007年我区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率5.71/10万,可能与我区2005年曾在学校群体性接种麻腮二联疫苗,群体性免疫水平较高有关。2008年以后报告发病率升高,可能是2008年5月1日将麻腮风疫苗 (MMR)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和报告更为敏感,另一方面我区人口流动性大,外来流动人口较多,存在不少是流入性病例有关[2]。

武进区从1998年开始使用麻腮风联合疫苗, 但作为自费疫苗,接种率只有70%左右。2008年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 麻腮风联合疫苗免费接种, 接种率一直达95%以上,这与目前我区3~5岁组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较高而7~10岁~15岁组抗体阳性率较低相一致,抗体分析显示20岁以上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可能是疾病流行导致的显性或隐性感染引起的病后免疫。这也与近年我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主要集中在 5~9岁儿童结果相一致,目前武进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仍处在自然流行阶段, 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较低免疫力较低, 学校爆发疫情时有发生,因此这些应是我们今后防控的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建议小学和幼托机构要开展开学前的预检和每日晨检,检查疑似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予以排除,对于临床病例应及时早期给予停课,以免传播给他人。另外需加强新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对外来流动儿童或未接种的儿童要及时补种。除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报告工作外,还应在抓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内人群免费接种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推广相关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在少年儿童和未感染的成人中普遍接种,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强度[4]。

参考文献:

[1]费方荣,冯录召,许真,等.2008 ~2010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J ].疾病监测,2011,26 (9) :691―693.

[2]何奔,林云,王金荣,等.国产麻疹、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 J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 (4):1111―1112.

[3] 李秋玲,刘普林,杜虹,等. 武汉市 2 0 0 6 -2 0 0 9 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 2 (1 ) :7 6―7 7 .

流行病学篇4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儿童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为了与本世纪初曾流行于欧洲的昏睡性脑炎(又称甲型脑炎)相区别,解放后我国卫生部定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起病急,症状轻重不一,从隐性感染、轻症脑膜炎到病情严重的重症脑炎,出现高热、惊厥、昏迷、直至痉挛性瘫痪,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乙脑每年发病约50 000例,其中约1/3 的病例死亡,且乙脑后遗症严重,存活者20%~40%留有神经麻痹和心理改变等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现将其流行病学资料作一综述。

1 流行特征

1.1 地理分布 尽管由乙脑引起的脑炎爆发早在1871年的日本就被报道过,但是直到1924 年日本首次从1例临床病例中分离出乙脑,1935年成功分离出乙脑中山株(Nakayamastrain)。在日本除北海道,其他岛屿均有散发病例。1938年俄罗斯首次发现乙脑感染者;1949年韩国首次报道乙脑的流行;1965年越南北部地区发生大流行(现在每年有1000~3000例);1969年泰国清迈发生乙脑流行(现在每年仍有爆发);尼泊尔首次报道是在20世纪70年代,最近几年爆发了大流行;尽管被证明乙脑在1948年就开始在斯里兰卡传播,但是1985年才开始大流行;1955年在印度南部开始发现JEV,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印度北部发生大流行;1995年在大洋洲的托雷斯海峡首次发现JEV,1997年在新几内亚岛,1998年在澳大利亚均发现乙脑病例,有研究提出:在1989年新几内亚岛就发现了乙脑,而且正是由此传播到托雷斯海峡。

在中国,1935年发生了乙脑大流行,1940年分离到该流行病病毒株,近年来全国每年发病数10 000例上下,病死率高达5%~35%。全国各省除了西藏、新疆、青海,都有乙脑的发生。四川省每年有2000例乙脑病例,90%以上是儿童,1990~1999年发病率在全国排名第8,疫区波及100多个市县,2000 以后全省疫情在全国排名进一步前移,每年全省报病数占全国乙脑报病总数的1/5~1/4 ,成为全国乙脑的重疫区。在1963~1980年,四川省乙脑高发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及四川东北部,后来随着疫苗的广泛使用,巴中地区、南充市、达川地区、广安市、宜宾市和遂宁市等边远贫困地区成为乙脑高发区。

1.2 季节分布 在温带地区,乙脑的流行发生在夏季,而在热带地区,乙脑终年散发,夏秋流行。在日本较大的流行发生在6~9月;在泰国北部较大的流行发生在5~10月,而在泰国的南部终年散发;越南的季节分布如同泰国;尼泊尔在南部平原流行发生在5~7月,其北部平原是在8~9月;印度的北部流行于7~12月,在南部全年都有乙脑病例;菲律宾吕宋岛西部、巴拉望岛、民多罗岛的乙脑流行在4~11月,其他地方则终年散发,以当年的4月至来年的1月最为常见;中国乙脑主要发生在蚊虫开始活动至少18d以后,7、8、9 月发病数占全年病例的90%,华南地区流行高峰为6~7月,华中地区在7~8月,东北地区为8~9月。

这种在热带以及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流行模式,可能与气温、雨量、蚊虫密切相关,在寒冷的地区,蚊子过长时间的幼虫期和外部孵化期降低了乙脑传播率,气温还和病毒的毒力有一定关系。雨量则会影响蚊虫密度。 转贴于

1.3 人群分布 乙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未经流行的地区,发病无年龄差异,但在近年流行过的地区,发病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约占全部病例的80 %以上,3~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这是由于成人大都隐性感染,已获稳固免疫力;1岁以下的婴儿极少发病,是由于母体的抗体通过胎盘传递,其体内的免疫力可维持3~6月。然而近年有报道婴儿可发生乙脑,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婴儿体内来自母亲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力又尚未发育成熟有关。在四川,6岁以下儿童占全部发患者数的71%,10岁以下占95.36%,15岁以下占96.87%,15岁以上占3.13%,50岁以上占0.2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发病率之比为1.32;就职业而言,散居儿童发病率最高(61.51%),其次为学生(16.65%)、农民(3.58%)、工人(0.36%)家务及待业(0.25%)、其他(1.06%)。

2 流行模式

2.1 传播途径 乙脑主要经蚊虫叮咬及吸血传播。其传播媒介是生活在水稻田、沼泽地、水库、水沟里的雌性蚊虫。三带喙库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它的飞行范围是1800~2000米,在黄昏至清晨活动。其他蚊种,如库蚊属的二带喙库蚊、魏仙库蚊、伪杂鳞库蚊、伊蚊属的白蚊伊蚊、东方伊蚊、日本伊蚊、按蚊属的中华按蚊等,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在蚊虫能将乙脑传给宿主之前,病毒在蚊虫体内有一段潜伏期,在此期,病毒先在其肠道内繁殖,然后移行至蚊唾液增殖。蚊可带毒越冬成为长期宿主,这也许和持续感染越冬蚊和病毒可经蚊卵传代有关。蚊虫叮咬猪后,会将病毒传给猪,而猪既是受害者,也可以扩大感染。病毒在没有免疫力的幼猪体内复制,受感染的猪产下的小猪就有很大的概率是病猪或死猪,一项血清学研究表明,人体内抗体的出现与猪总体密度的关系大于与库蚊密度的关系。鸟类,尤其是鹭科,如苍鹭、白鹭,也是能扩大感染的宿主,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地理性传播的自然宿主。家禽和鸭子也会被感染,蛇、鳄鱼、青蛙、蝙蝠、袋鼠的体内也发现了乙脑。人类是乙脑的终末宿主,因为人体内的病毒血症滴度低,持续时间短,且人和人之间的传播还没有证实。牛也因其体内病毒血症滴度低而被认为是乙脑的终宿主。在印度,牛的数量超过猪,蚊虫对牛和猪的感染率是引起流行病学资料不同的主要因素。

2.2 易感人群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流行过后人群中隐性受染相当普遍,说明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每年约有10%的易感人群受到感染,大部分为无症状或流感样症状,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比例介于1∶25~1∶1000 之间。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少见。流行地区人群往往经多次隐性感染而获得持久免疫,故发病多为无免疫力的儿童。

流行病学篇5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254-6450

国内刊号:11-2338/R

邮发代号:2-73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流行病学篇6

流行病学史是指在传染病发生时,利用流行病学特征,根据传染病人的接触史,对病人进行的传染来源的推断或诊断。常用于传染病,尤其是人畜共患传染病的诊断中。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基础。

(来源:文章屋网 )

流行病学篇7

流行环节23起暴发疫情中,2009年大浪和石岩街道、2010年石岩街道分别有一起的暴发疫情传染源尚不清楚,大浪街道另有一起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其余19起的传染源均为首发病例(占82.60%)。2008年沙井有一起暴发疫情的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2009年大浪有一起暴发疫情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其余均为日常的接触性传播(占91.30%),其中有6起为同源日常接触性传播。23起暴发中对11起进行采样,由于回家隔离治疗的患者未采样,所以只能对部分现患病例进行采样。人群对型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到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易感性随年龄增高而降低,但以隐性感染为主,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23起暴发疫情采样结果有10起阳性,1起阴性。阳性中有6起为EV71阳性(占60.00%),4起为CoxA16阳性(占40.00%),有19名患者被检验出EV71阳性,11名患者被检验出CoxA16阳性。流行持续时间最少1天,最多20天,超过最长潜伏期的有6起。3起原因为家长怕患儿在家隔离时间太久影响学习,在患儿未痊愈的情况下提前返园,2起为传染源没有及时隔离,参加公共活动造成传播,1起原因为居住环境通风不良造成。

危险因素分析手足口病在我国已经流行了较长时间,但危险因素研究却相对较少,我国台湾对其做过一定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手足口病与小年龄、上托幼机构、与病例接触、家里孩子数量较多。以上数据从一定程度上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线索。

控制措施及效果2006———2010年手足口病回家隔离治疗的有104人(占66.67%),在医院隔离治疗的有52人(占33.33%)。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现场调查的具体情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部门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方式来控制疫情的蔓延。控制传染源:对有症状病人采取隔离治疗,隔离至痊愈后才能返园,阻止其进入公共场所或参加社交活动,同时对同园未患病的幼儿采取密切观察。切断传播途径:用1000ml/L含氯消毒剂对全园的餐具、玩具、水龙头、门把手、课桌面等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消毒,一日两次,持续一周;保持教室良好的通风环境;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手足口病现已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实行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疾控部门可据此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建立完善的HFMD流行监测系统,开展疫情分析,掌握流行规律,进而预测手足口病流行发展趋势。医疗单位在疾病流行期间要实行预分诊,规范诊疗流程,建立独立感染性疾病科,强化全员培训教育,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降低医院交叉感染风险,防止医源性传播。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指导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加强晨检制度,密切留意幼儿的健康状况,如发现类似症状立即嘱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23起暴发疫情最终都得到了控制,未发现续发病例,说明控制措施有效。

中国也是手足口病多发国家。从历年疫情资料看,我国手足口病多发于4-9月,6-8月份达到高峰,婴幼儿最为易感。宝安区2006———2010年手足口病暴发逐渐增多,这与2008卫生部将手足口病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各地加强对手足口病的监测和报告有关。发病时间高峰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手足口病春夏高发,与邹城市报道的2005———2007两年病例均集中在5-9月份,山东省报道的疫情主要发生于5-7月,上海浦东报道的6月份为发病高峰,7月份下降的情况有差异,这可能与深圳市地处亚热带,进入夏季较早有关。新安街道为发病例数最多的区域,由于新安街道地处宝安区中心地带,人口密度大,感染机会比其他街道大。其中兴华幼儿园由于对首发病例隔离治疗不彻底导致五年间发生3起暴发疫情。2006———2010年3岁组托幼儿童发病相对集中,与该年龄段儿童学习生活集中在托幼机构有关。男女发病比例为1.52:1,可能与男孩喜好活动,接触密切频繁,相互传染的机会大有关,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根据资料分析暴发的影响因素为首先首发病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消毒隔离工作没有做好,其次该年龄段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同伴幼儿一起就餐、玩耍、生活密切接触多。还有部分家长怕小孩在家影响学习,在小孩未痊愈的情况下要求提前返园,导致传染源隔离不彻底。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迄今尚无疫苗和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早发现、早隔离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关键。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方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适时适量对环境、室内常用用品及托幼机构玩具进行消毒,室内通风,勤晒被褥,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等都是预防的重点;另外,对儿童家长、教师也要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教育,使其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搞好环境卫生以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本论文还应探讨手足口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用数据说明哪些措施对防治更有效。但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展开病例对照。但通过冯银彩等报道的幼儿园开展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可知,家长知晓情况和幼师知晓情况干预后幼儿对手足口病预防知识的正确率明显提高,12项目知识指标中分别有9项和7项(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养成良好洗手习惯的幼儿从干预前的76.3%上升到干预后的95.4%。掌握正确洗手方法的幼儿从干预前的35.6%上升到干预后的92.1%。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主要为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及累积效应。目前,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研究以动物试验为多,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

流行病学篇8

1.1患病率 迄今世界上有数十个国家或地区报告了AD患病率资料,不同国家、地区或种族人群患病率相差较大,其中部分差异可能归因于方法学不同,如Hy和Keller分析了21项息病率资料,认为若排除痴呆严重程度各地报告的患病率差异会大大减小。近年发表了一些患病率Meta分析资料。Jorm等早在1987年综合分析了世界上22个现患调查资料,认为65岁以后痴呆患病率每5.1年增加约1倍,AD患病率平均每 4.5年增加1倍,血管性痴呆则每5.3年增加1倍。Hofman等综述了1980~1990年间欧洲12项患病率研究,得出类似结论。Ritchie和Kildea的Meta分析旨在估计非常年老者(80岁以上)痴呆患病率,发现大约90岁时患病率达到顶峰(约40%),Lobo等综合近年欧洲9项患病率研究,结果该地区65岁及以上者AD年龄标化综合患病率为4.4%(血管性痴呆为1.6%)。尽管一些综合分析采用了不完全相同的人选标准,但各自综合的年龄别痴呆患病率非常接近。中国四城市(北京、西安、上海、成都)抽样调查结果65岁及以上居民AD患病率约为5%(按1998年美国人口构成标化)。一般认为,欧美国家65岁及以上人群AD总患病率大约为6%~8%,中国同年龄组居民AD患病率波动于0.1%~6.0%。

1.2发病率 发病率综合分析资料相对较少。Jorm和Jolley的Meta分析涉及23项发病率研究,按地区(欧洲、美国和东亚)综合描述痴呆及其主要亚型的发病率特征。Gao等综合21个发病率资料,总结痴呆和AD发病率随年龄和性别变化的特征。Fratiglioni等分析欧洲7个国家的8项人群随访资料,结果65岁及以上AD综合粗发病率为13.4/1000人年(血管性痴呆为0.34/1000人年)。加拿大男、女性 (65岁及以上)AD发病率分别为5.9/1000人年和7.4/100。人年。澳大利亚悉尼75岁及以上者AD发病率为31/1000人年(男28,女35)。中国上海65岁及以上者AD粗年发病率为7.4‰。规模较大或综合分析资料表明,在低年龄组(如小于70岁)AD的发病率相互间非常接近,高年龄组(如85岁以上)发病率变异较大(主要因样本量较小,估计的精密度较差)。

1.3死亡率和病死率 上海痴呆研究显示AD患者5年病死率为62.2%(血管性痴呆为77.4%),在65~74岁年龄组,AD死亡危险比(RR)为5.4 (95%CI2.0~14.6),接近于肿瘤导致的死亡危险比(RR=5.6, 95%,CI 2.9~10.9),高于心脏病(RR= 1.4)和中风(RR=2.9),由于该年龄组痴呆患病率较低,其死亡归因危险比仅为4.7%;在75岁及以上年龄组,AD与死亡联系的RR为2.8 (95% CI2.1~3.6),随访期间大约25%的死亡者归因于痴呆,肺气肿、心脏病和高血压死亡归因危险比依次为9.3%、5.8%和5.1%。 Katzman等根据上海研究资料认为痴呆是老年人的一种“恶性”疾病。瑞典一个社区人群(≥75岁)AD死亡率为1.9/100人年痴呆患者5年病死率为70%(非痴呆者为35%),AD导致死亡的RR为2.0 (95%CI 1.5~2.7),人群死亡归因危险比为14%。法国一项历时8年的人群队列研究显示AD患者死亡的RR为1.7 (95% CI 1.3~2.2),导致痴呆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RR=2.8,95% CI 1.3~6.2)和脑血管病(RR=1.7,95% CI0.8~3. 7)。痴呆明显缩短患者寿命,不同研究报告痴呆患者的平均存活时间从3~10年不等.根据对发病病例随访的结果,瑞典77岁及以上痴呆患者平均存活3年(非痴呆者为4.2年)。法国65岁及以上痴呆者存活时间平均为4.5年。加拿大老年与健康随访研究发现痴呆患者粗存活时间中位数为6.6年(95% CI 6.2~7.1),但调整存活偏倚(length bias,即由于研究人群中没能包括痴呆发病后迅速死亡者而造成的偏倚)后,痴呆患者存活期中位数缩短为3.3年(95% CI 2.7~4.0),其中患可能AD者平均存活3.5年,患更可能AD者为3.1年,血管性痴呆为3.3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常见伴发病(如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和功能障碍等是影响痴呆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

2 人群分布特征

2.1年龄与性别 尽管有早发性痴呆,但65岁之前AD并不常见,65岁以后AD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几乎呈指数增加,大约每5年增加1倍。如AD患病率从60~64岁组的约1%,增加到65~69岁组的2%,70~74岁组4%,75~79岁组8%,80~85岁组16%,至85岁以上者可达35%~40%。类似地,AD发病率从75~79岁组的大约2.5%增加到80~85岁组的5%, 85岁以上者则可达到近10%。综合分析现患调查资料表明,女性AD总的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之比为1.7:1),但这种性别差异可能随年龄或AD严重程度而异,如欧洲综合分析和北京城区资料均显示,75岁之前AD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80~85岁组以后女性年龄别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综合分析白种人患病率资料发现,AD患病率的性别差异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即现患AD病例中男性多为可疑AD,女性则多为中、重度AD,因此若包括可疑病例,AD患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但若仅包括轻度或中度以上的病例,女性年龄别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尤其在高年龄组,这种现象可能与女性寿命较长以及女性痴呆患者存活期较长有关。AD发病率的性别差异多有争议。发病率综合分析显示,各种类型痴呆总的发病率似无性别差异,但女性AD的年龄别发病率高于男性(特别在高年龄组),如欧洲70~74岁组男女性AD发病率分别为3.0/1000人年和3.8/1000人年,而在90岁及以上者则分别为20.0/1000人年和69.7/1000人年。荷兰Rot-terdam研究未发现90岁以前AD的发病率有任何性别差异,但90岁以后男性AD发病率下降,女性未见下降趋势.中国上海城区以及印度一个农村居民AD发病率未见明显性别差异。最近一项神经病理学研究亦未发现AD特征性病理改变(神经炎性斑和纤维缠结)的流行率有种族和性别差异。

2.2种族差异 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进行的调查未发现非洲裔美国人和白种人痴呆及AD患病率和3年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曼哈顿资料则显示非洲裔和拉美裔美国人A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高于高加索人,与此前在休斯敦退休人员中调查的结果一致。有人把黑人中高发的AD归因于多发的脑血管病,但曼哈顿资料没有显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有种族差异,而且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以及文化程度和APOEε4基因不能解释种族间AD发病率的差异。阿拉伯以色列一个社区居 (60岁及以上)AD粗患病率高达20.5%,作者认为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与如此高的流行率有关。

3 地区分布特征

世界各地报告的各类型痴呆总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变异相对不大,但其主要亚型(AD和血管性痴呆)的分布有明显地区差异。综合分析资料显示北美国家AD患病率稍高于欧洲,亚洲和非洲更低。欧洲地区不同国家AD患病率有明显不同(尤其男性)。同一国家不同地区AD年龄别患病率亦有较大差异,如美国Framingham地区85岁以上男性AD患病率为7%,而波士顿和南加利福尼亚地区则高达50%。综合分析显示东亚国家痴呆和AD发病率低于欧美国家.欧洲地区AD发病率的差异主要在高年龄组(≥80岁),如欧洲北部发病率高于南部地区痴呆主要亚型的比例亦有明显地区和种族差异,在欧美国家白种人中,AD占痴呆病例的60%以上,血管性痴呆仅占10%~30%,而亚洲国家1990年以前的资料多显示血管性痴呆是主要类型,所占比例可高达60 %,近年来的资料表明AD逐渐成为亚洲国家痴呆的主要类型。痴呆不同亚型分布的地区差异可能归因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分布的不同,如亚洲人及非洲裔美国人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流行率较高,而APOEε4携带率较低。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间AD发病率亦有明显差异,如印度北部一个农村社区居民(65岁及以上)AD发病率为3.2/1000人年,采用相同方法调查美国一个农村社区居民AD发病率为19.3/1000人年。Hendrie等报告了对尼日利亚和美国两个社区居民 AD发病率调查资料,结果前者按年龄调整发病率(11.5/1000人年)明显低于居住在美国的非洲裔居民(25.2/1000人年),推测环境或遗传因素是AD发病率差异的潜在决定因素。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居住在夏威夷的日裔美国老年男性AD患病率高于居住在日本本土者,但接近当地欧洲裔美国人的患病率,提示与移居地有关的环境、饮食或生活行为方式等暴露因素可能影响AD的发生。转贴于

4 时间分布趋势

上一篇:办公自动化范文 下一篇:建设工程招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