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理范文

时间:2023-11-11 14:10:22

质量监理

质量监理篇1

1、质量监督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企业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就是依照国家出台的相关产品质量检测规格进行监督管理。监督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工作是否到位不仅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这就要求监督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熟练的掌握各项监督业务和技术规范标准、监管经验,而且还要掌握有关质量管理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政策等。这就要求相关质量监督管理自身要有过硬的素质。但是就目前我国有些企业来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却不容乐观。质量监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企业质量监督检测工作。2、政府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对企业产品监管不到位也是影响企业经济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虽然有比较系统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制度和比较健全的法律法规。但是一旦监督管理部门的自身利益与企业产品质量目标不一致时,就会使产品质量检测监督机构面临道德风险。其次为了发展地区经济,有些地区的监管部门对本地区大型企业的产品质检工作也是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状态。这些都是影响企业产品质量的原因。

二、完善企业经济管理中的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1、加强企业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高企业领导者对企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严把企业产品质量,企业领导者要明白只有企业产品过硬,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产品生产、制造规程,已经发现出现质量有问题的产品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企业的每一个产品达到合格之后在投入市场。确保企业在市场的信誉,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的份额。2、提高质量监督人员自身素质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各项监督业务和技术规范标准、监管经验等。除此之外还要掌握有关质量管理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政策。具体照我国产品质量检查人员相关规定,产品监督管理人员要具备以下几点条件:必须具有国家相关规定的职称证书;必须熟悉国家有关企业产品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和计量工作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企业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有关的规范、规程;必须对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并只有通过考核、取得合格证书之后的人员菜可正式上岗。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监督管理人员,一旦经监督人员检查过的产品流向市场出现问题,严肃处理。3、加大政府的宏观管理加大政府的监督职权,各有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绝不姑息违法、违规的行为。政府要通过宏观层面,建立起一套健全的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全面质量监督管理手段。实现监督管理的信息化、立体化。保证政府机关公平公正的形象。

三、总结

随着十的召开,国家对企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的竞争也日益的激烈,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稳步的发展,在经营管理中就必须不断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保证企业质量监督管理的健康有序开展,以确保企业产品过硬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口碑,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发展和生存的空间。

质量监理篇2

一、争创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加快强市建设步伐

1、积极做好各项争创工作。发挥争创牵头部门作用,做好主题答辩和分答辩材料以及城市宣传影像资料的准备工作;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组织召开预验收部门联席会议,落实部门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加强质量强市宣传工作,依托日报、晚报、网络等宣传媒体,开展“城市质量精神”征集,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宣传城市质量精神的价值取向、目标追求,提升全社会对质量强市的知晓度。

2.组织实施质量强市绩效考核。按照质量强省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出特色,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年度考核。进一步完善全市质量强市绩效考核体系,修订《市质量强市工作目标考核细则》,签订各地年度质量强市工作目标责任状,年底前组织年度考核。

3、加强质量强县(市、区)示范单位建设工作。根据省质量强县(市、区)指导意见,动员县(市、区)开展质量强县(市、区)建设,开展具有各地特色的质量强县(市、区)活动。

4、开展强企、强业达标活动。制定我市强企、强业达标实施意见,全面贯彻市《质量强企建设标准》、《质量强业建设标准》,今年全市5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标准要求,各县(市、区)至少要有一个行业达到标准要求,各县(市、区)要加大质量强企、质量强业推进实施力度,要培育质量强企、质量强业的示范先导区。

5、大力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完善《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年内评审出1-2家市长质量奖,发挥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的标杆带动作用,鼓励企业争创各级质量奖。

6、加大名牌培育力度。围绕促进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培育争创各级名牌,力争全市新增省名牌20个以上;力争在不同产业培育一批区域名牌,促进名牌产品由点向块发展;完善市名牌评价标准,今年全市市名牌新增60个左右;组织专家开展名牌对经济贡献率课题研究,形成名牌对经济发展贡献分析报告。

7、加大对企业质量人才培养力度。加强首席质量官、质量工程师等企业中高级管理层的培训,举办3-4期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联合人社局共同推动质量工程师在企业中的作用,加强关键岗位质量管理人员、检验员和一线员工的培训,举办3-4期关键岗位质量管理人员、检验员和一线员工培训班,不断强化企业一线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员工质量素质。

8、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指导。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政府办、市国资委、市经信委开展国有企业质量工作调研,争取出台我市《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质量工作的意见》;联合市经信委开展中小企业调研,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部署,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争取出台我市《关于加强中小企业质量工作的意见》。

9、深化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按照要求推动质量信用评价向制造业企业覆盖,完成全部生产许可证企业、省名牌企业、省质量奖企业的质量信用建档工作,争取7家以上企业获得质量信用AA级及以上评价。加快完善质量信用管理网络系统,做好信用评价推广使用,适时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将企业质量信用等级作为名牌认定、质量奖评选的重要依据,推动发改、经信、科技、银行、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等环节参考和应用质量信用报告,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激励惩戒机制。

10、积极开展宏观质量分析研究。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围绕五大产业,探索开展《产业质量调研分析报告》专题研究,分析我市重点产业质量状况与发展前景。完成全市的《汽车零配件产业质量发展分析》,组织专家开展服务业满意度调查、城市质量满意度调查活动,推动政府和相关部门解决城市质量发展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做好履职创新、服务创新、监管创新,打造质量管理品牌

11、创新质量管理服务模式。完善全市质量管理专家库,构建质量管理服务平台,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邀请专家团队通过研讨交流、实地走访、现场诊断、建言献策帮助企业解决质量管理中的难题,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12、加强质量工作宣传。利用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运博会、质量月等活动,开展名牌企业贡献分析、汽车产业质量分析报告、卓越绩效高层论坛、各级名牌企业、质量奖企业公布,提升质量强市工作的影响力。

13、开展重点产品、产业的质量提升活动。开展质量安全主体承诺活动,开展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约谈活动。积极落实国家局、省局部署的电线电缆、儿童用品、学生文具、车用汽柴油、林木制品、化肥、节水产品、建筑防水卷材等8类产品的质量提升行动。

三、完善行政许可工作,强化产品监督管理

14、完善行政许可工作。做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行政审批改革对接工作。做好许可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对不符合条件或质量不合格的,督促企业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建议撤销或吊销许可证。

15、充分发挥三级监督抽查作用。突出重点产品监督抽查,将关系健康、安全、节能等重点产品以及历年抽查中发现存在区域性质量问题、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产品,纳入省级监督抽查计划,严格监督抽查不合格后处理工作。

质量监理篇3

关键词:监督档案;规范化;信息化

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是指在工程质量监督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文字、表格及音像资料,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原始记录和重要凭证,也是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督机构和人员开展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规范化管理,对于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体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有积极作用。因此,做好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一、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标准不明确,材料内容参差不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5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要求质量监督机构需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但未对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确。具体到地方,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鄂建[2011]79号)明确了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的立档时间要求及保管期限,但也未对监督档案具体内容提出意见。内容标准的不明确,造成各地质量监督机构在形成监督档案时随意性较大。有的监督档案资料浩繁,有的却寥寥数页;有的把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技术资料甚至工程图纸均收集存档,真正反映监督工作开展的记录却难觅踪影,材料内容不符合要求。(二)囿于实际困难,监督档案资料不同步,不连续。质量监督工作主要在现场展开,在现有的条件下,监督检查记录一般由监督人员在检查结束后回到办公室予以补记,监督记录的同步性较差。同时,随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监督人员的监管任务屡创新高。在一名监督人员同时监管数十项工程的前提下,完全将监督抽查与监督计划逐一对应且同步记录还有一定的实际困难,监督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存在差距。(三)重视程度不够,监督档案资料不规范、不交圈。部分监督人员重实际检查、轻文字记录,往往出现监督记录字迹潦草、内容简单、签证不全等问题。有的监督档案中有针对质量问题的整改通知,却无责任单位的回复报告及现场复查记录;有的在监督记录中提出了监督意见,而后续的检查记录中没有相关的落实情况。(四)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特殊性造成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归档难。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战线长、断面多,有的甚至边拆边建,造成大多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不足,无证施工、先施工后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未经竣工验收备案即投入使用的情况比较普遍。建设行为的不规范给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收集整理造成很大困扰。有的工程介入监管时已经开始施工,前期相关资料难以收集;有的工程已经投入使用但迟迟不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工程档案资料长期滞留在监督人员手中难以移交,随着时间推移难免出现遗失、损毁等情况。

二、加强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明确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相关内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实际,明确工程质量监督档案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资料: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表和质量监督通知书;工程监督工作方案及监督交底资料:工程质量监督计划书、监督交底情况记录、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审查记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记录资料:监督人员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建设各方工程质量行为实施监督所留下的原始记录,是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的核心内容;工程质量验收监督记录资料: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重要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监督记录、竣工验收条件核查记录、竣工验收监督记录等;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监督机构在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向备案机构提交的,对工程基本情况及监督工作进行概述,并提出工程是否符合备案条件的综合评价文件;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相关资料: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情况记录及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工作记录;行政执法资料:对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违反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标准条文的行政处罚工作记录以及需要保存的其他文件资料:监督抽测资料、参建各方项目负责人“两书”资料等。(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组织网络。成立监督档案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档案资料员,建立内部档案管理组织网络。工作中,由专兼职档案资料员对监督人员按时、保质完成工程质量监督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情况进行督促,领导小组定期开展监督档案资料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将监督档案资料管理纳入监督人员岗位考核,以完善的责任体系保障档案工作的开展。(三)规范收集整理程序。编制统一的监督管理用表,规范的填写说明,将现场应该检查什么、记录什么、使用什么样的规范用语等进行明确,通过明确标准、规范要求、适时检查,做到监督工作记录及时、真实、准确、完整、用语规范,实现监督档案资料的同步、连续、规范、交圈。(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开发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与档案部门的对接,在应归档资料处设置节点,监督人员只要在系统内进行操作,生成的资料记录直接以电子文件形式归档。同时,由专兼职档案员督促监督人员补齐以电子文件归档的档案资料纸质版,实现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的同步管理。探索推广手机APP,现场执法在手机上完成,档案资料后台打印,改变事后回忆填写监督记录的工作方式,提高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同步性。(五)提高对工程质量监督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档案法律法规宣贯力度,让监督人员认识到监督档案是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凭证,是履职尽责的重要证明,是工程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后调查认定监督人员能否免责的原始依据,让监督人员从思想上真正重视监督档案,在行动上主动规范完善监督档案。(六)结合市政工程特点完善内部管理。针对部分市政工程受外部因素影响暂停施工或完工后未及时备案的情况,为避免不具备正式移交归档条件的工程质量监督档案长期滞留在监督人员手中造成散佚、损毁,在内部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集中保管制度,明确所有非在建工程的监督档案统一由档案部门集中保管。当某项工程开始续建或具备备案条件时,再由档案部门向监督人员移交,开展后续整理完善工作,实现内部闭合管理。档案管理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做好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无论是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还是档案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工程质量监督档案的形成主体是监督人员,档案部门要牢牢抓住这个核心,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档案意识,通过完善制度、建立网络、明确标准、主动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提升,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档案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更好地发挥监督档案为质量监督工作服务的重要作用。

质量监理篇4

关键词:质量管理;技术能力;人员物质;经费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36-2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保障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为保证环境监测质量而实施的各种管理行为的总和。环境监测活动包括水、气、声、土壤和生态监测等领域,涉及方案设计、点位布设、采样、现场测试、样品运输、药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数据审核、综合分析和评价等所有监测环节。环境监测管理包括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资源保障等多方面内容。

1.1 技术保障

为保证监测活动的规范性和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各领域的监测活动都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体系,规定了各种监测行为的技术要求。到目前,以颁布了20余项监测技术规范以及包括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海水、生物、噪声、土壤和固体废物等环境因素在内的近500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对环境监测活动进行质量控制是监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监测技术规范和监测方法标准不仅是开展各项监测活动的依据,也为实施监测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和保障。采样点位或断面的设定原则、监测环境和工作条件的需求、监测行为的操作技术要求,监测仪器调试的技术指标要求、质量控制手段的选取、质量控制频次的要求、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指标合格性判断依据、实验室用水及化学试剂的基本要求等等,所有的质量控制行为都是以监测技术要求为基本依据的,所以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是监测质量管理的强大精神支撑,是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监测手段和技术也不断进步,对现有方法进行及时论证。清理和修订,尽快填补有机污染监测、在线监测、自动监测、应急监测和快速监测等领域监测方法的空白,加大标准方法的前期可研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快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的研究和转化,开展与监测方法相配套的质控技术研究,建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等,都成为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1.2 能力保障

监测能力是实施环境监测并保证监测质量的基础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监测工作的重视,各种渠道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仪器设备水平得到了较大的加强,大型监测仪器设备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得到了更普及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监测效率,而且为保证监测质量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监测能力远不能满足监测任务的要求,存在仪器设备陈旧老化、数量不足,辅助设施配备不足,手工监测比例大等现象。

近年来,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监督性监测、验收监测、专项监测、监测和应急监测等各方面的监测任务越来越多,监测项目不断增加,监测领域不断扩展,环境监测站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适应当前监测任务需要和技术发展水平的监测能力建设,具备必要的监测能力,不仅是完成日益繁重的监测任务的需要,更是适应新的监测形势的需要,也是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

1.3 人员保障

环境监测人员是监测工作的主体,是保证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持证上岗考核、技术培训和技术练兵活动,为及时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提升质量管理意识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在监测任务增加、监测领域扩展、监测项目增多、监测人员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监测业务需求,监测人员不仅工作强度增加,而且要求他们学习理论知识,增加实践经验和提高技术水平。但从我市监测技术人员现状看,技术力量良莠不齐,技术人员培训、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较少,致使技术人员基础理论、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距离监测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上重视不够,没能选择懂技术、懂管理、有工作经验、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具有一定威望的人员安排负责此项工作。在加强监测能力建设的同时,要重视监测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注重人才引进和再教育机制改革。采取立足现实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实行多条腿走路的方法,为监测工作乃至质量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力量。

1.4 物质保障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需要相关基础作保证。目前,环境监测系统依赖的基准体系主要是国家基准,部分没有国家基准的使用外国基准,主要用于仪器检定、校准和分析测试。专门用于量值溯源和传递的基础配备较弱,相对工作主要依靠技术监督部门和国家环保部标准样品研究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强检仪器有相关资质的计量检定部门实施检定,非强检仪器可由使用或委托具有资质的计量单位实施校准。我国多数环境监测机构对非强检仪器不进行自校准,一是因为不具备校准条件,二是为了减少说清自校准能力和结果审核的麻烦。针对当前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为了加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建立完整、统一的基准体系十分必要。环境标准样品作为量值传递的载体,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物资保障,在分析测试、质量考核、持证上岗考核、仪器校准、方法验证和技术仲裁等多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但目前我国环境标准物资的力度明显不足,存在物资单一、基体简单、种类少、批号少和浓度变化少等问题。加大标准样品的研究力度,制定繁重规划,解决监测工作中的困难,满足监测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已势在必行。

1.5 经费保障机制

近几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大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入,各级监测站仪器设备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监测工作的资金支持也在逐步增加。但是,在环境监测运行经费增加有限的情况下,与日俱增的监测仪器检定和校准价格,较为昂贵的标准样品价格,较高的仪器运转费用等成为经费支出上的难点,有些监测站甚至存在有仪器开不起的情况。因此,少买或不买标准样品、少做或不做质量控制、延长仪器检定或校准周期等都可能减少经费开支的措施,长期如此,势必会影响监测质量。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国家及地方应继续加大投入,并将其纳入固定年度计划,并专项使用。

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制度和办法

根据环境形势发展的需要,2006年和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分别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这些规定、制度和办法的,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进和各项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法规依据。其主要内容有:

(1)强调了环境监测的法律属性。意识重申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他环境监测活动室政府行为;二是规定了环境监测成果的法律效力;三是强调了环境监测活动受法律保护。

(2)明确质量管理和持证上岗考核的职责。正式提出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理念,重申了环境监测站要按建设标准规定达到相应的监测能力,对环境监测人员培训、考核、上岗作出规定,强调了环境主管部门及环境监测站在质量管理和持证上岗方面的责任;明确了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证和质量管理人员及其具体职责。

(3)较为详尽地概述了质量管理的工作范围和重点方面,强调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监测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质量要求;对监测方法、评价标准的选择也提出了规范要求;提出对监测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4)强调了程序化、文件化、制度化金额规范化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要求一切质量管理活动均应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下进行,并按相关要求开展“量值溯源”、“量值传递”、“能力验证、比对和方法验证”等质量管理活动。

(5)明确了持证上岗工作分级管理、考核范围、岗前技术培训、考核程序、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

(6)强调了经费保证问题,提出了惩罚规定。

3 小结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完善质量管理的技术、能力、人员、物质、经费保障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保证监测数据满足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要求的重要措施,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执法和科研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根本前提。

质量监理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事业取得长远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行监督。为保证工程质量,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目前,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执监的快车道。

1.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

1.1 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监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随处可见,拨地而起,智能建筑、通风空调、建筑电梯、建筑节能已广泛采用,内容包含越来越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作业难度越来越大,这样复杂的建筑工程,工程建设的各方必须具有保证质量的行为,否则无法确保工程质量,所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有必要对责任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另外,法律法规也要求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建筑法第十三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各方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建筑工程业绩,划分为不同的资质等级,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等等。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指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可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从而确立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因此受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对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监督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1.2 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管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由于法制不健全,法制意识普遍淡薄,政府监督实行微观监督是必要的、合理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形式,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实现了从单一的实物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监督的转变,将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推向质量责任的第一线,政府质量监督实行宏观的监督管理也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但是,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的责任主体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观念在思想领域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表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暗箱操作、不负责任,工程实体时常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缺陷,因此,我们在注重监管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同时,还必须注重监管工程实体的质量。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2.1建立集体监督机制

建立集体监督机制是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监督执法。应改变现有的监督方法、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一个专业配备两名以上监督人员,并按规定要持证上岗。 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和调查违法行为过程中,推行两人以上为一执法组。 同时规定不同级别的监督文书分别由各科室的监督人员、组长以及站领导按权限范围签发、保证执法检查和处罚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有机结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采取针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大环节当中着重严抓前两大环节,在工程开工前由监督组长、栋号监督员召集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召开质量监督交底会,明确监督管理过程的重点要点。 在做好过程监督和工程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的同时,加强工程质量的事前监督,提高监督工作的预见性、可控性和服务性。当工程质量出现下降的趋势或工程施工到难点部位、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时监督人员应及时到现场提示和指导,以此扭转滞后或事后监督被动应对的局面。事后控制质量监督机构着重于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把关。竣工验收必须经质量监督机构委派监督组成员到场对验收组的组织形式、执行强制性标准、验收程序进行监督。 工程竣工经各参建各方责任单位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对未经验收合格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需及时发出停止使用通知书给业主,情节严重的还要依例对有关责任单位作出相应处罚,以贯切建设工程管理条例实施,提高质量监督机构执法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2.2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

2.2.1 对建设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①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不得将工程肢解发包给几个施工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价格竞标,不得指定分包单位,不得收取质量保证金,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降低工程质量,不得要求施工单位以垫资或贷资为条件发包,不应压缩合理工期。

②建设单位在开工前应当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施工许可等手续。根据工程特点建立项目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并签订监理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应当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设计变更等工作。在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及时办理工程竣工备案手续。

2.2.2 对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勘察、设计任务。积极参加地基验槽、基础、主体结构及有关重要部位工程质量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在验收记录上签章。在施工过程中,签发设计修改变更、技术洽商文件,参加有关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

2.2.3 对监理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①监理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监理任务。项目监理机构应当健全,监理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格。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应当按照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进行监理,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实施旁站;应当对分包单位的资质进行核查;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进行审查和检查;对施工单位的设备、仪器及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持证情况进行检查。

②监理单位应见证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建筑材料的取样和送检;签发质量问题通知单及对整改结果的复查;应当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参与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认真收集、整理监理资料。

2.2.4 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①施工单位必须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接相应的施工任务。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格,主要专业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经过审批后严格执行;施工单位应当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并进行管理;

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配置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对进场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预拌混凝土进行检验、试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进行检验、评定;认真收集、整理施工技术资料。

2.2.5 对检测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

检测单位必须取得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的资质证书。不准超越核准的类别、业务范围承接检测任务。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检测单位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必须符合规范;并认真负责出具检测报告。

2.3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没有高素质的企业,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工程。提高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关键又是企业领导班子和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不管是手工作业或使用自动化控制设备,都离不开人去操作。操作工人都就经过技术培训,特别是重要工序、关键设备,更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去操作,质量能否把好第一关是我们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功,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建设队伍,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使工程建设完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结语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管人员,要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开拓进取、总结经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牢记验评分离,注重验收,强化手段,过程控制,熟练运用建筑法、质量管理条理、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提高工程质量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润云.浅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

[2] 李柄东.谈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J].山西建筑,2010(24).

质量监理篇6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监理

在我国进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时期,公路工程接连发生桥面垮塌、路面断裂等事故,这是工程质量监管不力造成的。工程质量监管的主要措施是监理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监理对施工质量监管的严格与否对工程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监理工作的不重视只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因此要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狠抓质量监管,把质量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二、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理

(一)建设部门对公路工程监理市场的监管

1.建设部门对监理企业的资质管理。将违法违规行为列作企业资质审查和年检的重要内容,是维护监理市场良好秩序的一个重要措施。建设部门应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监理企业及时撤回其资质,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理企业,依法查处、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情节严重的,要坚决撤销其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查处、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情节严重的,要坚决撤销其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建设部门对招投标管理的监督。规范工程建设招投标秩序,对工程建设监理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建设部门应监督业主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进行招投标,招投标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2]

(二)建设企业对公路工程监理的委托

业主提高监理费用。监理费是监理企业得以生存并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低价中标会使监理企业的运营资金减少,监理企业聘用少于合同规定的监理人数来维持运营,直接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业主应采取综合价中标原则,选用综合能力强的监理企业。

(三)监理企业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

许多监理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承揽业务,若在外地中标,大部分监理企业的内部员工都不愿意去外地,只能在外地招工。工程完工后,该工程的监理人员就与监理企业解除聘用合同关系,所以监理企业的人员流动性很大。

针对监理人员的流动性,监理企业应做到以下几点:

1.监理企业加强管理。监理企业应重点加强对监理办的质量监督。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建立企业技术负责人各工地巡回监督检查、指导制度。②企业组织贯彻检查组,定期对每个项目监理办的ISO9000执行情况检查。③建立分级考核制度,即企业对总监、总监对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对监理员的质量监控绩效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挂钩。④建立权、责、利统一的监控责任制度,对不负责任的监理人员予以查处:发现监理人员与承包人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发现监理人员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按合格签字的;发现因监理人员过失而质量出现问题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对直接负责人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扣发当月奖金、直接解聘等处理,并对该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予以轻一级的处理。[3]

2.监理企业提高员工福利。监理企业应提高员工工资水平,吸引人才,并注意加强员工的专业、素质培养,使其成为企业的软竞争力。

三、案例分析

太阳河大桥垮塌背后的监理市场

1.案例概况

太阳河大桥全长100米,宽9米,于1995年建成通车,是连接万宁市万城镇与东澳镇的一条主要通道。2010年10月,海南洪灾,太阳河大桥南岸搭板底下基础被淘空,搭板下沉,交通被阻断。2010年12月16日,万宁公路分局召开局长办公会,会议一致同意对太阳河大桥进行修复。该局的会议纪要显示,在比较了3家有意承揽太阳河大桥修复项目的公司后,“会议一致同意确定监理企业为黑龙江华龙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黑龙江华龙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资质等级为“公路工程甲级”,有效期“自2006年7月14日至2010年7月13日”,即双方签订合同时,监理公司的资质等级证书已过有效期。2011年8月8日在支架满堂浇筑时,支架失稳,致使检查支架质量的工人2人死亡。[4]

2.案例分析

监理企业资质过期却中标的事情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这只是监理市场管理混乱的冰山一角。

建设部门未对监理企业招投标进行有效管理导致监理市场管理混乱。在这起案例中,由于建设部门人员收受贿赂,未按照《招标投标法》、《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使违规行为有可乘之机。万宁公路分局不可能不知道黑龙江华龙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的甲级资质过期的事实,但其仍把工程的监理权委托该企业,必定是万宁公路分局人员收受该监理企业贿赂,视法律法规为无物,为该监理企业谋取中标资格。若万宁公路分局人员廉洁自律,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就不会有资质过期中标的荒唐事情发生。建设部门的监管力度是建设企业、监理企业执行的风向标,若建设部门不能有效的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源头上对工程质量就埋下了隐患。

建设部门监管力度不足还表现在监理企业资质管理方面:

1.监理企业串标。《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有如下规定:工程监理企业申请晋升资质等级,在申请之日前一年内有转让工程监理业务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批准其申请。在企业运营过程中转让监理业务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合同约定的监理酬金25%以上50%以下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但监理企业之间相互转包的现象时有发生,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定标结果是A监理企业中标。在工程施工中,监理人员属于B企业,工程由B企业管理,只不过名义上是A企业管理。

2.监理企业资质虚假。工程监理企业资质按照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监理业绩等来进行评定。监理企业中监理工程师人数的多少对其资质等级起制约作用,于是就有个人资质挂靠企业,但不在该企业任职,企业给于相应酬金的现象。企业专业人才的数量,不一定是企业真实的人才数量,这对那些真正具有专业能力的企业给予了打压。《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未起到其初衷想发挥的作用,无形中对施工监理质量造成了影响。

要解决以上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建设部门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设部门应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净化监理市场环境,对违反或变相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给于相应的制裁。

2.建设部门应研究探讨监理企业资质管理的漏洞,对企业的资质等级进行严格排查,使其真正成为监理企业监管能力的划分指标。

四、结论

文章通过公路工程各方质量监督职责的叙述,针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理方面的一些纰漏,提出弥补这些纰漏的一些措施。文章分析探讨了以下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为了保障公路工程质量,建设部门、建设企业、监理企业应做好各自的监督职责。建设部门应及时制止监理企业资质虚假、串标现象的发生,鼓励监理企业加强自身建设。业主应严格按照《监理合同》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监理企业应积极组织监理办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组织监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廉洁教育。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工程监理,

[2]2009年3月1日,《工程监理企业管理制度》

质量监理篇7

关键词: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的交通建设工程的质量现状 

我国的交通基本建设工程的质量不容乐观,影响这个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发展,结合我国宏观经济,我国的交通基本建设处在一个不算合理的环境中。这些社会的不合理因素包括,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完善,令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存在缺陷。许多企业抱着利润最大的目的,专门钻法律法规的空子,忽视工程质量,导致我国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缺失。 

2、我国交通基本工程中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导致我国交通工程的质量问题不容乐观。交通基本建设的工程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来管理才会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实现交通工程的质量安全。但是在我国,交通基本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知识技能,或者是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使其不能很好地对交通工程的建设进行管理。 

3、我国的技术水平过低,不能满足建设要求。交通建设是一个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所以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可是我国的现状就是技术水平过低,创新能力不强,许多项目的建设多是引进外国的技术,受到外国的技术要挟,处于被动状态。随着市场的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工程也受到信息化的影响,而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我国的交通基本建设要求,导致其建设的质量水平不高。 

二、当前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1、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完整

目前,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不完整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体制不健全、不统一,以及分布在各地的三级机构的设置、名称、级别以及职称等都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质监人员对于法规的不了解,对条规不完善的现象,一些人为因素限制了质检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主管人员对于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的年度目标和要求,其中会涉及较多的因素,各级质监部门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时无法做到有效超脱,对事不对人,甚至有所顾忌,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执法尺度。

2、质量监督工作的经费问题

财政部和发改委分布的相关文件中明确规定,取消和停止对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用的收取工作,其经费来源于同级政府预算,以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各二、三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财政拨款方面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使其很难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3、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以及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是确保质量监督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然而在质监工作第一线,质量监督人员由于对工程技术理论和实际运用能力不足,或者对相关国家交通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不熟悉,无法做到对施工新工艺、新技术的掌握,对质量监督工作产生较大影响。除此之外,有些质量监督人员的道德水平也有待提高。

三、加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1、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

1.1交通工程设计、勘察文件进行审查

交通工程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设计、勘察,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目标是对施工前有关设计、勘察文件进行审查,具体内容是对设计、勘察文件和交通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在设计和勘察文件中发现有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可以采取必要的经济处罚和行政手段,使责任人承担由于违规行为引发的质量问题。对设计、勘察单位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其进行处罚,将违规行为记录在案,并收入责任人的信用档案,从信用方面对其进行约束,以上种种行为可以促进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完善,并促使交通工程有关设计、勘察文件的质量满足质量监督管理的各项要求。

1.2交通工程有关合同文本

交通工程有关合同文本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是施工前所签订的合同文本进行质量监督,确保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能够反映到合同条款中。

2、施工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

2.1市场经济作用下,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该适应政府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监督机构进行执法必须以委托机关的名义,其责任人为委托机关,委托机关承担相应的执法后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以及工程师也要负起相关的监督责任,并站在大众和社会的立场上对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2.2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巡回闭环监督管理,对交通工程质量的关键工艺流程进行现场监督管理,监督的重点是对重要结构位置,比如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对施工中质量进行监督的主要检查方式是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设备,并进行现场实体质量监督,以便提供出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除此之外,采取质量监督抽查的方式,对强制性的条规要严格落实,确保建筑法规、规范对交通工程质量监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程序管理和技术管理应该齐头并进,对技术管理方法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现场质量的保证条件;第二,竣工后的检测结果;第三,现场质量保证材料;第四,工程尺寸偏差实测;第五,竣工后工程实体的宏观检查。

2.3 质量监督的主体包括监理单位、业主等均参与了交通工程建设的单位,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对其实行执法权,通过对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主体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并对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查处,对于主体自律能力以及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4交通工程施工之中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可以有效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是质量监督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3、竣工之后的质量监督管理

3.1要确保交通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规范以便合格验收,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交通工程不准投入使用,避免了由于质量监督问题而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产生危害和影响。

3.2装修、维修、养护等都是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交通工程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一方面质量监督管理可以避免装修、养护过程中发生违规行为而导致工程主体结构或者环境质量出现问题;另一反面,维修、养护等过程如果不符合相关质量要求会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这个阶段的质量监督要严格注意,竣工验收备案进行审查、监督是比较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备案登记的可靠、有效、权威,同时还要加强维修、养护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确保交通工程的使用寿命能够符合相关设计要求,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使交通工程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工程质量保险也是确保交通工程质量的一条重要保障措施,将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工程质量保险相互结合起来,对于交通工程竣工和交付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减轻了建设单位的压力,并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结束语

新形势下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工作正随着国家政策的指引逐步走向更加完善的轨道,由于公路建设是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使用都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因此,监管单位应充分合理的发挥其监管职能,各部门共同协作,扭转现有的不利局面,将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成让百姓放心的工程,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公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必须加强我国的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从而更加积极应对多面对的挑战,才可以令这个行业得到很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技术[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2期 

质量监理篇8

关键词:控制监理;原则;内涵;措施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通常所说的工程监理“三控制”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就是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理。因为质量是所有工程的灵魂,工程的质量高低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一个工程建设当中,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小的环节出现错误或者疏忽,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带来不可预计和估量的损失,因此每一个工程建设的环节都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因此,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就是在必行。近年来,随着工程项目的规模的扩大化,工程质量监理和控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承认和广泛的认识到,工程质量监理和控制已经在几乎所有的工程建设中得到重视。本文,从分析工程质量监理和控制的原则和内涵出发,对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监理和控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些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监理,从而提高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

2、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的内涵

我们说的工程质量的控制是指,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建设合同、以及相关法律规范而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的方法、控制手段和措施。这些控制的方法和手段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工程质量满足相关的设计、合同以及法律文本的规范。

工程质量的监理指的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整个工程的顾客以及相关的利益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服务。总结起来,就是保证顾客满意,但是我们必须也清醒的认识到,要令顾客满意,最主要的还是保证整个工程的高质量、高水准的完成。

工程质量的控制监理指的是:受项目法人的委托,按照国家审批过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管理。

3、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的原则

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的原则的制定是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管理办法》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为依据,综合制定的。

总的来说,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预防为主,事先控制。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和也是如此,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我们主张,在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当中,以预防为主。事先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分析,找出可能出现错误和疏忽的环节,对这些环节的施工加以事先的着重控制鞥会监理。这样一来,把工程完成的检查转向了事先的控制,对工作质量的事先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原则。

(2)总体控制,分步管理。

这是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的总原则,所谓的总体控制需要我们有大局观,从整个工程的大局出发,总体的施工方案不经批准不能执行;

分步管理是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出发,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应该经过批准,未经批准的分步的施工方案同样不能执行。

(3)控制重点原则

重点控制原则要求我们要抓住工程建设中的重点环节、难点环节。对重点和难点的环节实行重点的控制,因为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4)“三全”原则

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三全”原则是指,对工程的施工要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质量控制和监理,对每一个可能疏忽和犯错误的地方都不能疏忽。

(5)“三不”原则

在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中们对于不合格的设备我们坚决不适用、不科学的是施工工艺坚决不实施、不合格的工程坚决不验收。这就是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中的“三不”原则。

4、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的意义

工程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监理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质量不仅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等。我们国民的改善和增长都是以质量为前提和基础的,如果没有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国民经济同样得不到提高。

工程质量反应了一个国家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科技水平、经济和生活水平综合水平。为了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包括施工标准、工艺流程等等。对施工的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监理关系到整个工作质量的高低,工程质量的高低又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国计民生、经济发展水平个、甚至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所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势在必行。

5、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的措施

为了有效的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理,我们从施工前控制监理、施工中的控制和监理、验收完成后的控制和监理三个大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1)施工前的控制和监理

施工前的控制和监理,值得是监理单位或机构在接受监理控制的委托之后,排除监理控制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进行监理和控制。这一阶段的质量控制和监理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努力提高和加强控制监理队伍的素质,提高监理控制队伍的工作能力。在因为监理工作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大局的重中之重,所以监理人员本身必须具备高素质。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对监理人员进行考核筛选的时候应该严格把关;监理人员自身应该加强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如积极参加相关培训等等。

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控制和监理。包括:对施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控制监理,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过硬,具备高素质的综合能力;对施工的单位进行审查,包括相关施工设计的审查,政府的审批标准等等;对施工地的情况进行考察,综合考察结果对施工计划进行控制和监理,达到优化调整的效果;对施工的设备和计划进行控制监理等等。

(2)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和监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的每个环节和步骤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理,以此保证工程的质量。具体的措施如下:

制定质量控制和监理方案,对关键部位和关键的施工工序制定详细的质量监理方案和计划;对专职的适量监理人员的资格进行再次审核;对施工用到的原材料、半成品、相关设备的质量进行监管和认定。

施工的关键点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理。发现施工偏离了相关质量标准的话,要及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纠正。对重点的施工部位进行抽查,不合格的及时通知施工人员和单位进行补救等等。

对出现的工程的质量问题要进行有效的处理。一点那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时候,要及时通知相关的施工单位,要求他们对质量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补救。如果出现了不合格的产品和工程,必须要求单位采取有效的措施整改项目,直到合格为止。

(3)验收后的监理和控制措施

在施工完毕,我们的监理工程师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自检的相关材料和信息进行严格的核查,不合格的需要从新上交材料。满足合格的,还需要按照程序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如果发在后续的验收中发现质量缺陷和质量问题的时候,监理工程师要及时的出示报告书,和处理的意见书。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返工,返工之后再行进行验收工作。

对工程的监理和控制过程做好备案,建立起完善的资料和档案管理体系,各种的资料进行分类管理和存放。对监理记录进行定期的整编和复查。

6、结语

保证工程质量是所有工程施工的最终目标。在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过程中,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章从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的各项原则。在各项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系列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理的措施,希望在工程的施工中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陆汇,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2(4)

[2]曾小晴,监理工作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1)

上一篇:通信导航范文 下一篇:动物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