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质量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25 04:23:09

消毒供应室质量工作计划

消毒供应室质量工作计划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的工作作为研究资料,有10名工作者,都是女性,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0.3±4.1)岁;其中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消毒员,1名工人。医疗器械与有关物品共150件,在护理管理的临床工作中,予以PDCA循环法实现管理。1.2方法。1.2.1制定护理管理的计划(P)增强科室走访与巡视的力度,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下发,掌握临床医护人员对供应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有关建议,对于合理意见予以采纳。对于科室护理管理之中存有的问题进行有效性完善以及改进,将护理管理的计划制定,将职业的防护力度提升,且把它全面落实至工作各环节之中。将护理工作者的操作水平提升,对其安全与责任意识加以强化,从而确保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1]。对严格化查对制度进行制定且有效的实施,确保护理服务具备良好的态度。将消毒技术及水平提高,彻底清洗以及灭菌,对包装质量加以保证,无菌包在监测合格后才能发放使用。1.2.2实施管理计划(D)在科室实施护理管理之中,重点将预防职业危害增强,将防护用具准备好,对手卫生的管理增强,对于意外伤害实施的应急与处理方案制定之后,针对医疗器械、设备、物品等消毒以及灭菌操作等进行规范执行,对回收流程予以优化,对污染通道以及出入口进行专门设计,且有专人实施管理,确保严格进行清点、核查、分类,通过清洗以及消毒之后,对清洗效果进行检查[2]。增强生物监测与化学监测,在检测合格之后才能进入无菌间,对于分类务必正确,其位置需要固定,且给予清楚标识,对消毒及其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增强细菌学监测,尤其是防护一些重点区域,将灭菌质量提升。依照患者实际满意状况,针对消毒供应室的相关护理管理意见予以积极询问,以便完善与改进管理计划在当前存有的缺陷,有利于严格督查日后科室消毒管理工作。1.2.3严格进行监督与检查(C)增强对于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监督以及测评,在多方面或是侧面掌握该科室的护理管理状况,对于工作中产生状况进行多角度与全方位的检查,且进行完整的记录,对每天、每周与每月及其每个季度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分阶段实现检查以及整改,且对整改效果做出总结[3],将循环管理实现,最后将消毒供应室的管理质量提升。1.2.4持续改进以及处理(A)经严格监督与检查,对消毒供应室实施的护理管理计划以及效果进行总结,进而对经验教训予以吸取,针对有关问题进行持续改进以及处理,以此将该科室护理管理的计划完善。把新的计划投入至实施、检查、处理之中,真正实现对护理管理的持续性改进目标[4],在现代临床的实践之中,将护理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护理管理质量的评分运用“x±s”表示,予以t检验;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运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予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护理管理质量的评分。在实施PDCA循环法之后,环境管理、医疗器械管理、消毒质量、清洗质量、包装质量评分均比实施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比较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实施PDCA循环法前,医疗器械与有关物品消毒清洗灭菌的合格率是140件(93.33%);实施后的合格率是148件(9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56且P=0.0184)。

3讨论

本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予以PDCA循环法,经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环节,将质量管理的体系有效构建且完善,将质量监督以及评价机制等增强,在护理管理的计划制定与实施、督查及其持续改进、处理之中,将科室的护理管理中存有的薄弱环节以及问题进行有效性改进以及完善[5]。让科室同志一起参与,将护理操作技能及水平提升,将安全以及责任意识有力强化,增强岗位管理且将严格的质量管理相关标准制定。全面实施管理且进行阶段性督查,将护理管理工作问题整改。在本研究之中,在实施PDCA循环法之后,环境管理、医疗器械管理、消毒质量、清洗质量、包装质量评分均比实施前高,且医疗器械与有关物品消毒清洗灭菌的合格率148件(98.67%)比实施前140件(9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的研究成果和陈玥屹[6]文献存有相同报道。综上所述,在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之中应用PDCA循环法,能够将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在临床中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作者:陈菊 单位:海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宣锋.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4):95-96.

[2]郭文荣.探析PDCA循环法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7,23(1):40-41.

[3]黄彩凤.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6):107-108.

[4]罗玉,陈芳.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1):239-239,240.

[5]陈文毅.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4,14(6):119-120.

消毒供应室质量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信息化;分级管理;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毒供应室库房管理基本摆脱了账目混杂无法盘点的局面,但各项物品的出入库情况基本上依赖于手工记录,尤其是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存在设备科大库(所有物品设备科集中采购)、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一次性物品发放间、临床科室领用量之间盘点困难,差错率高,临床科室下供应室手工填写物品领用单不但易出错、且消耗人力又浪费纸张,各项数据汇总困难、不易查询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与医院网络中心协作,结合供应室的实际情况,逐项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在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上试行信息化分级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1 目标与方法

1.1 信息化分级管理目标

实现设备科大库、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一次性物品发放间、临床科室之间分级负责,网上预约请领,各项数据易查询、易盘点,库存情况依据临床领用量可以有计划性的及时调整。

1.2 实施方法

将设备科大库设定为消毒供应室一级库,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增设为供应室二级库,无菌物品发放间设为供应室三级库,各库之间依据自身库存量实现网上申请计划预约,临床科室可以根据供三级库(一次性物品发放间)库存量网上预约请领,供应室按计划集中配送。盘点时各库只需要与上级库核对,临床请领情况只需与供三级库之间进行核查,临床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网上预约申请,不需要下供应室填写请领计划单。使一切操作实现计划性、可控性。

2 结果

结果表明,将此操作程序安装与相关科室应用以来,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临床使用科室办公人员只需要在工作网站上作出请领申请,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即会根据请领单备好物品送至科室,而科室无需再安排专人下供应室请领物品,有效降低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还医务人员与患者。

同样,设备科大库(一级库)、消毒供应室一次性物品库(二级库)、无菌物品发放间(三级库)的管理人员,依据自身库存量向上级库房提出计划申请,上级库管根据计划及时调整库存量,减少库存积压。每周、月、季度库存盘点时,各库只需点清自身出入库量,即使是出现问题也无需各库之间与临床领用科室之间共同查找,提升了效率与准确率,所有工作只需一人即可完成,改善了每次盘点需要2-3人共同完成的现象。

3 结论

消毒供应室质量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 无菌包 现代化管理

1 建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CSSDIS)的目标

1.1 强制流程,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和预防医疗错误是首要目标

系统将工业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运用到无菌物品的供应链管理中,从消毒供应中心的内部提升服务的质量,可以弥补与杜绝医院消毒供应各环节的不顺之处。以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严格控制消毒灭菌物品在医院流动的每一个环节,将条形码这一技术应用到医院消的流动管理过程当中,条形码记录了操作人、操作时间等等消应用环节的具体信息,有利于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杜绝医疗服务当中差错事件的发生。

1.2 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推动医院消追溯这一要求的认真执行

利用条形码技术管理医院的无菌物品,可以准确记录消毒供应中心每件物品的具体,详细信息,比如该物品的品名、出厂日期,保质期,以及该物品在医院内的流动情况,通过条形码可逆向追踪到消毒包是谁生产的、什么时候生产、那一个器械用了、频率如何、使用目的、用在谁身上、现在在那、过期时间等资料,实现消毒质量监控与实时追踪。

1.3 实现消毒供应中心电子化物流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供应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利用完善的无菌物流配送软件,使用电子请领和电子回收,使供应中心可即时获取信息,迅速了解和掌握全院各部门相对准确的物品需求,提早做好配送准备,做到有计划有目标配送。

1.4 有利于院内感染的控制

医院感染严重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对于医院的消毒灭菌工作非常关键,是无菌物品周转的物流中心,优化工作流程,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是系统设计的关键。系统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对全院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做到资源共享,规范管理,信息系统使信息的传递不在通过手工记录纸来完成,可以有效切断供应室与医院各部门间的间接污染,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1.5 有利于科学控制成本,做到低耗高效

电子请领快捷准确,配送及时,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浪费;电子化物流管理能快速得出统计数据,取代了繁琐的手工账务,评估部门流程缺陷,量化部门效益,降低部门运行成本;提供科室部分流程数据、科室物品使用和管理状况,协助各科室提高工作效率和减低成本;建立健全仓库进销存制度,实现卫生材料按医嘱消耗发放,堵塞物资管理漏洞;实现动态库存管理,成本动态优化,提高投入产出比,科学控制成本。

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的应用体会

电子化物流管理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使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整个医院的工作效率。这就是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的优势所在。

(1)在医院电子化物流管理系统下,供应中心能够即时了解到每个科室的需要,在消毒物品的配送上,做到有的放矢,从而克服了以往工作中的被动和无计划,配送的物品也可确保数量准确,杜绝浪费,也能够和谐科室之间的关系,推动和谐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2)工作流程管理赋予了供应室管理新的观念,在流程管理下,消毒供应室的员工工作能力能够得到提高,服务的观念和意识得以加强,能够保证消毒供应室流程管理中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得以改善,杜绝了流程中的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从而保证了供应室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水平,提高了供应室工作中的效率质量。

(3)利用条形码技术管理医院的无菌物品。条形码可以准确记录每件医疗物品的去向,从每一个环节跟踪和控制医疗无菌物品,这对于医院的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配合医院成本核算的实施。能按时反映临床科室物品的消耗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医院的库房经常进行检查,最大程度杜绝浪费,辅助医院的成本核算,弥补医院后勤物资管理以及医院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物品发放过程中实时扣减库存,及时做出购进计划,缩短了物品的供求响应周期,提高供应效率。

(5)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绩效的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员工的绩效具体到相关的指标,进行量化管理,从数据上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员配备和具体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扩展到对整个消毒供应中心的量化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随机的时段登记统计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材料的领用情况以及整个医院具体到每个临床,医技科室的消耗情况,具体到每个科室,从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绩效。

参考文献

[1]常州鑫亿软件有限公司[Z].鑫亿软件供应室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2009.

[2]俞丽云,朱赛君.流程管理理论在供应室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08.

作者单位

1.苏州市立医院本部 江苏省苏州市 215002

消毒供应室质量工作计划篇4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统计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2010年)后(2011年)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合格数、无菌包湿包数、器械清洁达标数。结果:2011年无菌物品合格数、无菌干包数、器械清洁达标数均优于2010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其工作质量。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PDCA循环;护理管理;医院感染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57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科室,担负着医院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等工作,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病人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更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1]。PDCA循环管理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根据客观规律总结提出的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其包含4个阶段(P-计划、D-执行、C-检查、A-处理)及8个步骤(分析现状、建立目标、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固化成果、今后打算)的基本管理方法[2]。为加强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2011年1~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院内所有科室物品的消毒供应工作。科室现有护理人员21人,均为女性,年龄24~47岁,平均(33.5±5.5)岁。主管护师9人,护师5人,护士7人。本科6人大专10人,中专5人。2010年全年灭菌物品总计98 362包,清洁物品总计1 310 350件。2011年全年灭菌物品总计100 820包,清洁物品总计1 387 000件。

1.2方法2011年1月成立PDCA管理小组,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将科内护士按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分为回收与分类,清洗,检查与包装、灭菌,储存与发放4个小组,每组设组长1名,由资深、工作责任心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实施PDAC管理前由护士长召集科室护理人员开会,总结、分析当前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关键问题,如:器械清洗达标状况及未达标环节、原因,灭菌物品合格情况等;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所致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应对和改进措施;制定并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规章制度、各岗位工作职责;建立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各科室之间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等。

1.2.1计划阶段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思路、感染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确定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目标。同时,收集2010年1~12月护理部值班护士长周查房记录、护士长工作日志、每月临床意见收集登记本、每月临床满意度调查信息反馈、每月院感监控检查记录、科室持续质量改进记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PDCA循环管理计划,拟定循环管理措施。

1.2.2实施阶段(1)培训学习。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学习PDCA循环管理理念、实施步骤和方法,针对各流程、各环节、各仪器和设备进行专题知识讲座,定期对各项操作进行培训、考核,定期外派护士进修、学习消毒供应中心新知识、新技能、新管理方法,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参与性和工作积极性。(2)流程改造。参照国内、省内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和服务流程,护士长与各小组长共同探讨,对原有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完善核心制度、质量控制标准,对回收与分类,清洗,检查与包装、灭菌,储存与发放制定效果监测方法。

1.2.3检查阶段此阶段是PDCA循环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上一阶段工作的延续和深入,本阶段工作依据严格事前控制、严肃事后处理原则等实行层层质控[3]。(1)科内自查。组织各小组长进行现场监督,了解循环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有效性。采取组内各成员对本人当日当班工作内容自查,各组员间互查,各岗位和各流程之间互相监督、检查、制约方式进行每日全方位检查,始终围绕清洗、包装、终末质量的环节勤检查、勤指导、勤整改。科内小组长每日抽查,各小组每周交叉互查,护士长每2周抽查1次。(2)部门质控检查。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检查标准,拟定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考核标准,定期或不定期运用设备控制(B-D试验)、暴露控制(包外指示胶带)、包裹控制(包内指示卡)、载荷控制(生物指示管)等手段对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包、压力蒸汽灭菌器等各灭菌环节进行监控。各科室护士长和院感质控组每月不定期对各科无菌包、自备包进行检查,护理部组织各科护士长每月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确认、解决并及时向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反馈,指导整改。

1.2.4处理阶段(1)院级。感染管理科对每次检查及检测结果及时进行评议和考核,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及个人,要求护士长立即提出书面整改计划和措施。在每月及每季度护理部召开的护士长例会上,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通过口头信息及书面形式得到各科护士长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考核检查结果,并将结果返回科室内进行改进。(2)科内。护士长每月召开护士会,对每一个循环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讨论、分析、总结,对成绩进行强化巩固,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制定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并纳入下一个管理循环。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2010年、2011年灭菌物品合格、无菌包湿包、器械清洁达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亦日益升高,促使医院医疗质量向着更高要求及水平发展。消毒供应中心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核心部门之一,其管理亦走向规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因此,确保消毒灭菌质量的集中管理模式“呼之欲出”[4]。PDCA循环管理法具有“大环带小环,阶梯式上升,科学管理方法综合应用”的特点,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是一种普遍实用的管理哲学[5]。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通过成立PDCA循环管理小组,首先总结出本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问题原因,明确PDCA循环管理目标,提出循环管理计划,拟定循环管理措施,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制度,进行流程再造,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及强化监控措施,严格持续质量改进制度,使中心管理工作实现了程序化和科学化,各项消毒工作较实施PDCA管理前取得较大进步。表1显示,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2011年灭菌物品合格、无菌包干包、器械清洁达标情况均优于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2010年,2011年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应用PDCA循环法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管理,可以使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组建PDCA循环管理小组,科室工作人员人人参与管理,使管理不再是护士长个人职责,增强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达到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桂珍,余永洁.消毒供应中心的全程质量管理与措施[J].全科护理,2013,11(2C):548-549.

[2]王丽华,缪滔,朱玲凤,等.运用PDCA模式管理病区环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93-895.

[3]张翠.PDCA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236-236.

[4]刘正杰.消毒供应室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中的策略[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106-108.

[5]袁志敏.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75-77.

(收稿日期:2013-11-20)

消毒供应室质量工作计划篇5

【摘要】近年来调查研究发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存在着严重的感染问题,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加强预防和控制诊疗活动中的感染,可进一步确保计划生育技术质量,保障育龄人群生殖健康。本文通过了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现状,为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有效地开展感染规范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健康感染管理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专门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以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1] ,承担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等重要任务,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创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生殖健康的概念贯穿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始终,它不仅仅是医学问题,更多的包含社会科学的内容.随着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不断深入,服务范围的扩大,以及群众对服务质量需求的提高,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开展感染预防控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对感染控制知识的掌握及工作开展的情况,谈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感染控制方面应加强的工作。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段时间的调查了解,目前我省市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诊疗活动中开展感染控制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解决和规范。

1、感染管理组织尚不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卫生部门相比,开展感染控制工作起步晚,管理组织尚不健全,缺乏明确的监督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中,接受规范的专业技术培训机会不多,持证上岗率比较低,因此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要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有一定的难度[2] 。

2、感染防控意识和知识欠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是依据据国务院颁布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设置的专门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咨询以及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临床医疗服务的专业技术机构,临床的医疗活动中同样存在着感染的风险。对此卫生行政部针对临床诊疗工作制定了各项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如《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缺乏有效地实施和监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缺乏经常性的学习、培训和指导,专业技术人员感染控制知识贫乏,感染控制意识不强,对由于感染给受检查者带来的伤害及工作中职业暴露给个人造成的感染传染病的风险认识不够[3] 。

3、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大部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能够开展正常的感染控制工作,但在交际工作中,有个别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工作开展不到位,视这些条例为一纸空文。

4、消毒设施简陋及操作不规范大部分的服务机构都不具备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有效地对污水进行处理;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能对其进行生物学监测;压力蒸汽灭菌器没按要求每锅进行BD测试,消毒员无证上岗;手术器械清洗、保养不按标准执行,造成器械生锈有污渍;器械的包布有的出现破损和不及时清洗的情况;个别机构还在使用淘汰的低效消毒剂等等,这些为病原体感染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存在严重的医疗安全隐患,感染的风险相当大。

5、消毒灭菌效果得不到有效的生物学监测缺乏明确的监管机构,没有专门进行细菌培养的检验科,使用中的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后的医疗器械、消毒后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都不能按要求进行生物学监测;没有紫外线灯的强度检测仪,不能检测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多数机构只能疾控部门监测,不利于掌握消毒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极大地存在着感染的风险。

二、思考与建议

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立感染管理体系 一是要提高在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开展感染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据相关资料表述,计划生育各种手术并发症中,感染造成的占50%左右,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首要原因[4] 。由于对感染防控工作不到位,一旦造成感染事件的发生,不仅给育龄群众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也不利于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二是在本系统建立与卫生系统同样的感染防控体系。如在省市计划生育科研所内建立感染防控中心。与卫生部门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沟通和协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在的管理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重点,承担对全省、市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感染管理工作具体指导和质量监控。同时,主动争取卫生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按照卫生部对医疗机构在感染管理有关方面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各项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和规范,使市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都能按标准开展感染防控工作。三是要大力加强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和专业队伍的建设。

2 做好培训,增强开展工作的能力 一是加强对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的感染防控专兼职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前的培训和定期的继续医学教育。根据有关规定,严格持证上岗,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的认识,把感染控制工作始终贯穿于诊疗活动中。二是各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应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和卫生部下发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建设标准》的要求,继续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做好感染管理重点科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治疗室、检查室的规范设置工作;对重点部门的消毒工作加强管理,如手术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的手的消毒;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监测;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相关索证工作等。

3 加大投入,规范硬件设施建设 开展感染防控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规范完善重点部门硬件设施,如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流程,购买消毒设备,消毒剂及清洗手术器械使用的酶洗液,除锈剂等等。由于感染防控工作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且要增加单位的财务支出,加之缺少有力的监控和检查,管理人员在这方面投入的自觉性差。为此,要强化感染防控工作的领导力度,提高投入水平。通过感染防控,避免给群众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减少国家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额外支出。加强市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手术室、消毒供应室规范建设,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污水处理设施;积极主动协调医疗废物处理,将医疗费物交由指定单位回收;

坚持对压力蒸汽灭菌锅进行每锅的BD测试,消毒包内放置132指示卡及每月的生物监测。因此,要做好感染防控工作,必须加大投入,在抓好消毒灭菌、预防感染的同时,及早预测和准确查明感染源,以提高硬件设施水平,结合进一步规划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建设中,将感染防控工作所需设施一同规划和落实。

4 加强合作,提高感染管理水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诊疗中的感染防控工作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计划生育系统在开展自身感染防控体系的基础上,要充分与卫生行政、疾控和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合作和沟通,利用它们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优势和丰富经验,指导我们的感染防控工作,达到资源共享,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本系统感染防控管理水平。计划生育与医疗卫生服务重点有差异、服务对象不同,诊疗工作中的感染防控也不同。由于我们服务的对象基本上是健康人群,因此要求我们工作更细、质量要更高,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感染管理体系,确保诊疗活动安全,才能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感染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确保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确保育龄群众诊疗安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总之,我们要提高认识,建立感染管理体系。要提高在计划生育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直接面对基层广大群众,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和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实现均等化的重要力量,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石。因此,要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编办、人事、物价、卫生、药监、财政等部门,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给予实际支持,及时有效地解决感染控制方面的问题,进一步保证生殖健康.

参考文献

[1]计划生育枝术服务管理条例[M].第2版.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12.

[2]国家计生委科技司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规范[M].第1版.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9,7、6.

[4] 彭红义.地区计划生育手术感染防治措施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08.7.

消毒供应室质量工作计划篇6

【摘要】定远县总医院是一家基层二甲医院,承担全县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医疗器材供应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管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工作,影响病人的安全,其工作质量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因此,通过科学管理消毒供应中心,努力提高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改变服务意识,通过对临床科室的优质服务从而完成对病人的优质服务,为防止病人医源性感染保驾护航。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消毒供应中心 现代化 管理水平

定远县总医院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于2008年6月正式组建。为非营利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由原定远县人民医院、定远县中医院两家公立医疗机构组建而成,为社会公益类事业法人单位,承担全县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总院新区:新建的门诊楼、医技楼、一栋12层住院大楼,占地16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目前我院开放床位800张,全院于2012年6月搬迁完毕,另有三个老门诊部分布于县城三处。

作为一家基层二甲医院,经过了多年努力,我院规模日益扩大,床位数量以及开展的技术也得到发展,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迫在眉睫,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对全院各科室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又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建设与管理运作循环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总院消毒供应中心建筑面积950平方米,设备齐全,区域划分清楚,流程合理,现共有工作人员十五人,其中主管护师三人,护师五人,护士一人,消毒员二人,工人四人。在硬件上满足了工作需要,但现代消毒供应中心需要有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如何通过科学规范地管理消毒供应中心,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要求,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工作任务的完成。近一年来,我们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模式采取了集中供应的管理模式,通过对管理方法的探讨及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笔者认为: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科学管理,可以保证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圆满地完成医疗工作任务,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能显著地改善护士的执业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应该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关于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各项工作质量标准及操作流程,建立健全各种应急预案。消毒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包括:物品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监测、储存、发放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作人员直接操作。根据工作特点,建立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如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各种应急预案。这些制度的建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消毒供应中心在护理部直接领导下,护士长负责全面管理,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及对外信息交流。护士长每月进行一次综合大检查,查质量、岗位责任制、物品管理、工作量统计、工作人员素质、岗位制度、操作规程和环境卫生,并做记录。在医院的统一部署下,护士长按制度严格把关,对遵守制度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违规人员轻者进行帮助教育,重者给予处罚;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奖惩兑现,充分调动了全科人员的积极性。

二、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

引入新设备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从繁杂的洗刷工作中解脱出来,我院近年来逐步增添了清洗消毒设备,如清洗消毒机、超声清洗机,清洗消毒机由电脑控制完成清洗的全过程,固化的程序可排除手工清洗中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清洗的质量;污染物品放入超声清洗机内,通过超声机的搅拌和空化作用达到清洗、消毒的作用,增加物品洁净度;增加了水处理系统,有效去除了水中杂质微粒,降低了对器械的损伤,大大提高了洗涤质量。

为了确保质量控制,医院添置信息管理系统,使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行网络化管理以提高管理效能。①物品领取。医院各科室通过计算机输入本科所需物品,标明需用物品型号、数量,消毒供应中心根据要求准备好各种用物,送到各科室,2次/周。方便快捷,满足了临床需要。②利用计算机网络实行程序共享,消毒供应中心在去污区的回收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区分别安装计算机,回收人员向计算机输入回收的污染物品数量、种类;无菌物品发放人员通过电脑进行物品核对,解决了多年来污染清单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留下污染隐患的问题,对各种一次性物品的发放、储存量等管理提供了方便。

三、加强各环节质量管理

成立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小组,负责临床科室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存放和发放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不断改进工作。

1清洗质量:回收的物品要由两人清点,防止差错。清洗步骤是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在操作上,严格实行由污到洁流程。清洗彻底是消毒和灭菌成功的前提,高压灭菌不能替代清洗。因此,有效地清洗质量控制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2包装质量:检查包装区安装空气消毒机,采光良好,敷料类物品必须在专用操作间进行包装;在包装前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工作人员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包装时,对物品进行严格细致地检查:器械表面及关节齿牙处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功能完好;包装材料符合医用包装材料的国家标准;敷料清洁,尺寸规范,规格齐全。对各种无菌包要求做到包装正确,标志清楚,标明六项标识,送消毒室灭菌。包装后离消毒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消毒供应中心对全院的器械包进行了规范性调整,统一配备,对不合格及掺杂一次性物品的器械全部回收,按照科室基数重新发放,每次下收下送物品时,认真查对,对非消毒供应中心物品限制回收,这样防止了器械和器械包的丢失现象,为医院减少了损失和消耗,也为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

3消毒灭菌质量:灭菌锅内物品按规定放置,布类物品放上层,金属物品在下层,以利蒸汽对物品的穿透和空气排出。盘盆碗等侧放或开口向下,以利蒸汽与空气置换。整个锅内物品的装置量不得超过容器的90%。每天早晨做高压蒸汽灭菌器BD试验,每锅常规工艺监测,化学指示剂包括内外监测。每周生物学监测,做到物理、化学、生物等指标监测合格后,才能放入无菌物品存放区,确保灭菌合格率。

4热源监测:每批进货的一次性用品先做抽样热源监测和细菌培养,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对注射器、针头等每月进行定期无菌及热源监测。无菌物品存放区采取空气消毒机消毒,并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

四、学会授权,分层管理。

按工作区域设组长,把业务能力强,善于协调沟通的人放在管理岗位上,加强各区域环节质量管理,以预防为主,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为了更好的管理科室,根据科室工作状况分为:清洗组(回收器械的清点、清洗)包装组(器械的检查包装、敷料的清点包装)、发放组(无菌物品质量确认、发放与管理)、下收下送组。同时,在每组设有一名组长,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他们留有一定的管理空间,使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起到一个承上启下、沟通、连接和监督的作用。

五、定期培训

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受传统“洗洗、刷刷、包包”的影响,总认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没有什么可学习的,不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对此,剖析目前医疗市场的状况发现,人们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是不争的事实,循证医学的建立,医疗和护理举证倒置的出台,这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提高我院的整体形象,把好质量关极为重要。多年来,我院注重人才培养和专科基础训练,根据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结构及专业特点,重视在职继续教育,鼓励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参加高护自修大学学习;在条件允许时,让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到外院、外地参观学习,开阔视野,给她们再教育的机会,加强知识更新,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每月坚持业务学习,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以上的人员主讲。虽然我们工作忙,工作量大,但经常挤时间有计划地学习,介绍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各项监测的新理论、新技术及进展新动态,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技术骨干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及有关学术交流会议。拓宽大家的知识面,为把好质量关打下基础。培训过程中注意新老同志的培训要求不同,对于新同志要参加省护理学会举办的培训班,系统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持证上岗;对待老同志,采取不断强化训练方式,进一步提升品质与水平。人员分层培训,新员工由年资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员工一对一带教;适度开展技能操作比赛,并进行适当的奖励。

六、加强人员素质教育

加强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积极主动地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建立“以临床需要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为临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服务部门,与临床各科室工作密切,正确处理协调好各级人员的关系能有效保证工作良性运行,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积极拓展供应种类,尽量满足临床科室的需求,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为临床服务的意识。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责任心,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慎独意识,还应有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医院感染及消毒隔离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新设备仪器的操作规程。倡导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以及微笑服务,以提高服务满意度。

七、制定绩效考核标准

建立清晰的绩效考评制度和绩效标准,客观公正评价科室每一位员工,采取评分、奖惩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真实反映科室人员的绩效水平。 考核标准:物品充足,供应及时,服务热情,临床满意(即:安全,守时,如数,服务)。考核内容 (1)仪表端庄,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上班,佩带胸牌及星级牌;(2)服务热情,态度和蔼,物品充足,兑换及时;(3)遵纪守法,坚守岗位,执行消毒技术规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八、弹性排班

常规的消毒供应中心只上白班,为了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我科实行弹性排班,调整上下班时间,合理安排班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物品的供应及时充足 。

消毒供应室质量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管理 体会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和病理标本的准确性等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危[1]前言。因此如何使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约化管理,确保医院复用器械、器具的清洗灭菌供应质量,值得思考。

我院为一家县级二甲医院,经过了多年努力,医院规模日益扩大,床位数量以及开展的技术也得到发展,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迫在眉睫,我院于2010年4月一座新的现代化整体供应室落成并投入使用。在投入使用的1年多时间,本人对整体供应室的使用管理工作,略有感触,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布局等硬件管理

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等进行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施、设备到位,为制定和完善的更合理的一条龙工作流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

按照科室所配备的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职责、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规范护理行为,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做好规范化管理,这是管理工作的前提。

3 重视各级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2]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根据目前工作量及各岗位需求,现有各级人员19人,其中护理人员和工人各占一定的比例,各级人员专业水平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要做好各级人员的培训。

3.1护士长在专业上必须处于领先,护士长通过外出学习、学术交流,查阅资料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把本专业新技术、新动态信息传达给科室人员,提高科室整体水平。

3.2工人是现代消毒供应中心不可少的一群人员,通过媒体教学,学习专业术语和基本知识及现场指导、讲解,对工人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基本掌握对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隔离、包装、运送、设备的操作等知识,有助于护士的工作完成[3]。

3.3对各级护理人员制定在职培训计划,通过系统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确保工作质量。

4 加强信息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医疗器材供应单位,其工作质量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占重要地位。信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的运用确保了对物品处理的流程中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要熟练掌握操作系统,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效率与各级的质量管理效率[4]。

5 重视设备管理

随着医院的发展,大量先进的消毒供应中心设备不断进入医院,这些设备的引进给我们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保证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发挥应有的效能,如何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5]。

5.1设备操作人员对知识的需求增加,加强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心,重视对设备的维护、管理、使用,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

5.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科学管理。

5.3开展日常维护工作,设立维护使用记录本,对每天日常维护进行记录,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5.4维修人员定期维护,做好预防性维护,消毒供应中心设备多,对设备的维护及维修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起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只有对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预防性工作,才能降低设备故障,充分发挥设备作用,才能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6 科室间人员协调

供应室物品流动性大,仪器设备多,为了使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搞好相关科室的协调沟通工作,如设备科、总务科、院内感染科、水电班、维修组等,及时得到相关科室协助才能确保水电、蒸汽及各种使用机器的正常运行,以保障日常及应急时所用。

7 应具备团队精神

消毒供应室有较强的区域划分,一环扣一环,前一个岗位工作为下一个岗位工作做准备,因此,应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才能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保证工作质量。

8 小结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管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工作,影响病人的安全,其工作质量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运作1年多来,注重环节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对临床征求意见满意度由90%上升到98%以上,因此,通过科学管理消毒供应室,改变服务意识,通过对临床科室的优质服务从而完成对病人的优质服务,为防止病人医源性感染保驾护航。

参 考 文 献

[1]李六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序言.

[2]蒋凤萍.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年4月第4卷第4B期:39.

[3]曾俊,任辉,魏静蓉,等.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4):49.

[4]陈琳,崔世红.计算机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73.

消毒供应室质量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消毒灭菌;质量管理;PDCA循环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消毒灭菌是一项重要的组成内容,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的优劣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关乎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1]。所以,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提高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一直都是护理部乃至全院共同关注的问题。我院自2013年初起,在全院开展了PDCA循环质量管理,为提升消毒灭菌质量,更特别针对消毒灭菌环节建立了PDCA质量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共有33名工作人员,其中男性12名,女性21名,年龄23~54岁,平均(32.8±1.4)岁,自2013年1月开始,开始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实施PDCA循环质量管理前(2012年1月~2013年2月),消毒供应中心共有28名工作人员,男性8名,女性20名,年龄在22~55岁,平均(34.1±2.3)岁。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的护理人员,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计划 ①提出问题:PDCA循环法的实施,是建立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的,发现问题也是每次循环的起点[2]。汇总病区护士长在查房及护理质量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不足,同时搜集消毒供应室人员在执行PDCA制度时出现的疏漏、不规范信息。②制定计划:针对这些问题,确立改进消毒灭菌质量的总目标,遵循护理质量特点及形成规律,构建科学、规范的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模式,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如预测技术、决策技术、前馈技术,以实现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1.2.2实施 ①加强消毒灭菌知识教育:科室定期组织开展消毒灭菌知识讲座,普及消毒灭菌知识。同时,还要挑选护理骨干到高级医院学习,到高校进修。开展消毒灭菌知识考核,对新上岗的护理人员,还要在岗前培训工作中纳入消毒灭菌知识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②明确职责范围,责任到人:由全体工作人员、护士长、各科室、护理部共同构建一个配合密切的网络管理体系,有侧重地进行分工,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责任到人。

1.2.3检查 在这一阶段,要做到“勤指导、勤检查、勤整改”。护理部不仅要安排护士长每周午查、每日夜查,消毒灭菌质量控制小组也要每周进行1次专项检查,每3个月进行1次全面检查,同时在科室质量目标管理中纳入考核成绩,直接与个人奖金、科室奖金以及年终考核、晋职晋升挂钩,从而让检查过程规范化、制度化,对于已制定的制度,还要定期检查落实情况,尤其是重点个人、重点环节、重点个人,还要做好全面跟踪、评价。

1.2.4总结 PDCA是一个开放式的、不间断的质量管理体系,只有不断地循环、改进,才能实现消毒灭菌质量的提升。在循环过程中,每个循环结束,都需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护理部每月、每季度召开的工作会议,都要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对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总结取得的成绩,找出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在下一循环中规避这些问题,提高消毒灭菌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的压力蒸汽灭菌合格率、空气培养合格率、物体表面细菌检测合格率、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合格率以及工作人员的灭菌知识考核成绩、洗手正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19.0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表示,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比较,P

2 结果

实施PDCA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后,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明显提高,压力蒸汽灭菌、空气培养、物体表面细菌检测、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及洗手正确率,均明显比实施前更高,P

实施前,工作人员的消毒灭菌知识考核平均分为(82.8±6.3)分,实施后的考核成绩为(97.8±3.3)分,实施PDCA循环法后的消毒灭菌知识考核成绩显著高于考核前,P

实施前,我院的医院感染率为6.3%,实施后的医院感染率为3.4%,医院感染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

3 讨论

PDCA循环法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该方法目前已成为各大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循环体系,我国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管理的医院也越来越多。PDCA循环由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总结)四个环节构成,实施PDCA循环,通过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计划实施效果、评定检查效果,以发现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制定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完善工作流程,从而达到提升管理质量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在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工作中采用PDCA循环法后,医院的消毒灭菌质量明显提高,压力蒸汽灭菌、空气培养、物体表面细菌检测、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及洗手正确率,均明显比实施前更高,P

参考文献:

[1]王惠芳,李瑞,符湘云,等.PDCA在提升消毒灭菌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8):796-797.

上一篇:病理科质量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质量体系工程师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