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内勤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9-23 12:35:58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工资划块;积分制;阶梯分;分配模式

永煤集团在实行内部市场化以来,各子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化体制下,为提高单位效益,各单位不但积极改进生产模式,也努力探索能够提高员工积极性,促进员工效率的新的激励模式。顺和选煤厂是永煤集团子公司,共有员工64人,在其经营成本中,人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50%。针对员工数量少,人工成本高的问题,研究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对提高选煤厂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控制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工资作为经济杠杆在员工与企业间的调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合理有效的进行员工工资的分配,对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如何将车间内部工资市场化是一项很有意义的课题。

一、车间工资市场化的可行性探讨

(一)内部工资市场化的意义

在未进行车间内部工资市场化之前,车间内部存在着“同酬不同工”的现象。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拿着相同的工资,使得员工对本岗位工作没有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工作被动且缺乏创新力。在同一班组内部,存在某些员工消极怠工的现象,正常工作时出勤率较低。车间内部员工有着吃“大锅饭”的心理,懒散的工作行为与较低的工作效率,不但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而且严重影响了其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员工中间造成不良影响,对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有阻碍作用。在车间内部引入市场化工资机制,引入市场调节手段,对员工工资分配实行“划块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对改变员工观念,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改善企业内部不良因素,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班组工资划块可行性

顺和选煤厂机构划分简单,生产车间有34人,占全厂人数超过50%。车间内部分为4个小班组,两个生产班组共22人,煤场班5人,电气班7人。以煤场班为例,未引入车间工资市场化激励制度以前,煤场班日常班组出勤率较低。由于缺勤而造成的多余工作,不但使得班组其它员工的工作量增加,在人员不足时,还要从其它班组抽调人员来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给其它班组工作也带来不利影响。对煤场班来说,若当日有1人缺勤,其余4人完全可以满足正常生产要求;若当日缺勤2人及以上,则正常工作会受到影响,需要从其它班组进行人员抽调来满足正常工作要求,但当其它班组当日有2人或以上人员休班时,人员抽调会对其它班组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并且抽调人员工资仍由其它班组自行支付,造成工资分配不合理。针对这个问题,对煤场工资进行划块分配,自行管理的方法是具有可行性的。

二、工资划块模型的构建

工资划块即是指结合过往经验,考虑班组实际情况,先划出班组月总工资总额,再按照分配办法进行支付。分配时将班组整月所需工资积分化,班组成员得分实行积分制,在进行工资结算时按积分比例进行工资分配。

(一)内部激励模式的探索

工资划块的目的是为了对员工形成一种工资激励机制,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对一个班组来说,其工作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班长的工作主动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合理的领导与人力安排可以降低个体的劳动量,提高班组的工作效率,对高效率团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因素。针对班组中存在着个别员工消极工作,月出勤率低的情况,实行工资划块,将员工的劳动量与价值量、出勤率与日基础得分联系起来,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意识。同时对于管理者不积极履行自身义务,安排工作不合理的问题,将班组管理者工资划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员工的日基础得分,另一部分是作为管理者的管理效益积分,将效益分部分与班成员总出勤率联系起来,两部分相加即可得管理者日基础得分。通过将班长得分计算中引入管理效益分,可以有效的调动班长的管理积极性,促使其进行管理方面的思考,达到合理安排组员作息,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阶梯式计分法的建立

由于基层生产单位的特殊性,生产车间的员工每月有4天的公休。在原有工资计算体制下,存在员工消极出工、怠工的现象,变相的给其他员工增加了劳动量,却在工资计算时无法体现出差异。因此,实行出勤率阶梯式计分法,可促进消极员工出勤的积极性,也对积极员工形成一种奖励,其计分方法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在满足每月公休天数的基础上,日基础得分分为三个台阶,每下降一个阶梯,得分下降10个百分点。在确定员工计分方法后,为了对班长形成一种激励,其日基础得分计算方法如公式(1)和(2)所示。

A=A1+A2(1)

A2=0.2××(2)

A为班长日基础总分;A1为按表1所示阶梯基础分;A2为管理效益分;n为员工数。

an为按表1所示组员日得分;bn为员工当月出勤天数;m为当月天数;0.2为效益系数。

通过将员工日基础得分阶梯化,使出勤率高的员工获得实际利益,并将管理者效益得分与出勤率联系到一起,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出勤积极性和班长管理的主动性。

(三)班组工资分配模式

班组工资进行划块管理后,组员工资实行班组内部核算,车间只负责考核与制度的实施监督。班组中由于人员缺勤所造成的加班及人员外借而产生的费用由班组划块工资自行消化。为激励班长合理安排员工作息,若某日出现员工缺勤,缺勤人数为1人或以上,班内其他出勤人员可分配1名缺勤人员当日基础得分,多余部分由车间收回,用以支付班内由于人力缺失而抽调其它班组成员工资。班内工资具体分配如公式(3)、(4)、(5)所示。

(3)

γn=(4)

Yn=M×γn(5)

M为当月班内可分配总工资;N为当月加班或人员外借所产生费用;B为班长出勤天数;γn为员工得分占班组当月总分比例。

三、工资划块管理效果

通过工资划块,市场化结算模式的建立和实施两个月以来,取得明显的效果。

一是煤场班员工的出勤率明显提高:对比以前班组出勤情况来看,班组员工出勤率大幅度提升,基本保证合格的出勤率。

二是员工轮休制度更加合理:制度实施以来,班组中员工休班轮换合理化。说明制度激发了班长主动管理的积极性,组员也更加配合班长的工作安排。

三是基本杜绝了从外班组借调人员的现象:班组不再从其它班组借调人员,不但减轻了其它班组的工作负担,也给自己班组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从制度实施效果来看,班组工资“分块划分,阶梯发放”的模式对促进员工出勤有着积极的作用,既提升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推动了班长对班组工作管理的主动性。

四、结论

通过对工资市场化分配模式实施以来的总结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实行阶梯打分制度,将班组划块工资、组员工资与组员出勤率联系起来,对提高员工出勤率有着明显的促进效果。二是将班长工资划分为两部分,其中效益部分与班组出勤率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班长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其更加合理的安排班组工作。三是通过实施以来的效果可以看出,该模式对促进车间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考虑在车间内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核心要素分析[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04).

[2]企业内部市场化解析[J].西北大学学报.2003(01).

[3]煤炭企业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煤炭企业;后勤管理;专业化

煤炭企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其后勤管理系统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准对主业的生产经营起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区块管理”,也就是以一个矿区作为一个管理主体,既抓煤炭生产,又抓后勤服务,这种模式分散了管理者的精力,也使后勤管理摆不上位。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以及后勤管理水平,一些煤炭企业开始尝试并推广剥离后勤,走市场化、专业化的路子。

1煤炭企业后勤管理内容和特点

1.1后勤管理内容

一句话概括,煤炭企业后勤管理主要是负责企业内的生产辅助服务、生活后勤服务和社会职能服务以及医疗、教育培训系统的一揽子管理。生产辅助服务主要包括:职工通勤车服务、职工食堂、宿舍、招待所、浴室以及安全培训等;生活后勤服务主要包括:职工小区的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管理以及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服务职责;社会职能服务主要包括:离退休职工管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治安综合治理和预备役、兵役等社会职能;同时包括医疗、教育培训系统的统一管理。

1.2后勤管理特点

企业后勤因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管理特点。一是具有从属性和服务性。从后勤管理内容可以看出,这是最主要的特点,特别是服务性更是后勤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二是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管理职能多样庞杂,服务内容广泛综合,既要与生产单位打交道,又要与社会有关部门保持良好关系,既要与职工打交道,还要与职工家属建立密切关系。三是技术性和政策性。后勤管理专业门类多、技术性强,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后勤管理手段也在与时俱进,技术与管理正在日趋融合。同时后勤管理设施及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如离退管理、计划生育等,工作和管理都需要较高的政策水平。四是依赖性和经营性。企业后勤管理离不开煤炭主业的支持与扶植,同时随着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进程,以及煤与非煤和后勤服务的彻底分离,后勤经营职能日益显现,逐步走上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之路。

2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等、靠、要”的思维模式未根除,市场观念未完全树立

煤炭企业后勤系统是为企业服务的,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虽然国家推行“分离企业办社会”和“主辅分离”等政策,但是,后勤系统仍然依附于煤炭主业而生存。历史形成的“等、靠、要”模式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市场化的观念没有完全形成。这就严重阻碍后勤管理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

2.2员工综合素质不高,适应新的经营模式能力差

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煤炭企业后勤管理人员以及后勤工作人员相对于生产主业而言,素质和技能都稍逊一筹,年龄偏大,且老、弱、病、残较多,知识结构陈旧,对当今的科技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缺乏了解。人员素质偏低和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新的经营模式。加之从属于辅助和次要的地位,决定了煤炭后勤系统经营和生存压力较大。

2.3后勤资产不良,基础设施较差

从煤炭企业的发展历程看,煤炭企业注重生产性投资,对后勤服务工作欠账太多,导致后勤服务基础设施落后。设施老,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缺资金,少扶植,靠费用和补贴生存,这是煤炭后勤管理系统的写照。近年来,虽然煤炭企业对后勤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投入,但是长期以来遗留下来的历史欠账和深层次矛盾难以在短时期内解决,煤炭企业后勤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4服务标准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后勤系统从主业剥离出来,逐渐形成了市场观念,意识到服务标准和质量是经营和发展之道。但是后勤的人员素质,较差的基础制约了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的能力,加之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服务标准和质量不能满足主业的要求,导致部分内部市场丢失,甚至主业开始“另起炉灶,再造后勤”,这是一个矛盾和怪圈,只有后勤系统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打破怪圈,走出困境。

3实施管理专业化是煤炭后勤企业的必然出路

3.1后勤管理专业化是煤炭企业及其后勤业发展的需要

煤炭企业自身都希望做大做强,都希望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完成“蜕变”。从这个角度看,必须把后勤工作剥离出去,把精力完全集中到煤炭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实现精干、高效、专业化。剥离出去的后勤,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其出路就是走专业化的路子,把为煤炭主业服务作为宗旨,通过对后勤业务的理顺,更加专业的搞好后勤管理。因此后勤专业化管理不仅是对煤炭主业做大做强的支撑,也是自身发展的唯一出路。

3.2后勤管理专业化需要统筹系统地规划

后勤系统从主业分离出来单独经营,这是专业化的体现,那么后勤系统内部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更需要专业化管理。如前所述,后勤管理涉及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和社会服务以及医疗、教育培训等,每个条块都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化的管理,才能使人、财、物达到理想的结合状态,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是专业化管理追求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预期,需要后勤系统统筹地规划,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再造,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墨守成规延续老的管理模式,不可能达到主业的要求,也与“主辅分离”的初衷严重不符。只有横下一条心,闯出一条路,搞好专业化服务,才是出路。

3.3后勤管理专业化必须按市场遵循经济规矩

“主辅分离”不仅仅是减轻煤炭主业的负担,更主要的是给了后勤一个闯市场的机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为了生存发展,后勤系统需要走专业化的管理,但是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必须从市场出发,树立起独立发展的意识。一是彻底摒弃“等、靠、要”,市场经济没有“免费的午餐”,要生存不能“要”,只能“干”;二是找准市场定位,明确后勤管理的服务宗旨,要发展不能“耍大牌”,只能忠实服务于“上帝”。三是进一步开发市场,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为煤炭主业服务是根本,但不是唯一,后勤系统完全可以发挥专业化的优势,到社会上寻求更广阔的舞台,“一只脚”在主业,“另一只脚”迈出去,后勤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总之,在市场经济时代,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形势下滑的特殊时期,后勤系统唯有坚定专业化管理,才能不失生存之基石;唯有练好娴熟的专业化内功,才能不失生存之手段;唯有大胆地闯市场化,才能不失发展之空间。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 市政工程 施工 后勤物资 管理

企业的后勤物资管理,包括后勤物资计划制订、采购、使用和储备等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及时清除内部管理中的死角,对市政工程的后勤物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加强调整和改善,就能革除弊端,减少浪费,有效地促进施工进度,在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市政工程的成本投入,进而促进后勤物资管理盈余。下面从后勤物资管理的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后勤物资的计划管理

在后勤物资计划管理中,个别基层单位的后勤物资计划往往是由管理人员坐在办公室内完成的,经常出现计划数据不准,朝令夕改的情况,这种报计划的方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后勤物资计划是后勤物资管理的首要工作,必须抓紧抓实,要召开会议,组织项目部负责人、工长、财务、后勤及生产施工人员参加,认真分析项目部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准确地预测出工程中所需后勤物资数量,据此上报后勤物资需求计划。

项目部必须于进场前一周,向公司提出后勤物资申请计划,并按要求填写好物资名称、数量、规格、质量要求等,由项目负责人签字后交仓库保管员统计,仓库保管员在汇总各部门的申请计划的基础上,核对新、旧物资库存量,确定采购物资名称、数量、规格等,制订出物资采购计划,连同各部门的申请计划一并呈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急需物资必须由项目部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并写明原因,呈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交后勤部安排采购。

二、后勤物资的采购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一边为了生存不惜低价承揽任务;另一边又要承担物价不断上涨的压力,即使是再优秀的施工企业效益仍然不尽如人意。因此,市政工程施工企业挖掘其管理的潜在效益是迫切而必需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采购管理对于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采购部门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利润创造源”。

(一)实行采购归口管理是后勤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

施工企业尽管有点多、线长、不便管理的特点,但归口管理的原则是必须坚持的。后勤物资采购只有归口后勤部,才能提高企业的后勤物资水平,制定统一的后勤物质管理制度,搭建统一的管理平台,优化合理的人员分工,才能实现企业的人力、信息的共享,采购管理效益的最优化,这样,才能使整个公司的库存合理,资源调配合理。

(二)节约采购资金,严格验收管理

采购员应节约使用采购资金,采购前应进行市场调查,在货比三家的基础上按照项目部的需求计划进行采购。为了防止工作中的漏洞,采购员必须专职,不可一人多兼,保管员不可兼采购员职务。采购员购买的各种物资,都应及时送仓库验收,验收人员应当对照销货单位的发票,对每一种物资的品名、规格、数量、质量等严格查验,在保证购买物资相符的基础上开具入库单。物资验收相符后,由库管员、采购员签字,以划清采购员与库管员之间的经济责任,确保入库物资的准确性,严禁将未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直接交付使用。

三、后勤物资的使用管理

后勤物资入库后即可通知递交申请的项目部,物资出库时出库单上必须有保管员、领取人签名后方可出库。特殊情况下,库管员可直接按出库单出库,但手续必须于次日补清。规定以旧换新的物品必需以旧换新,否则不予领取。仓库物资不得外借给个人,因公借用要有审批手续。

应想方设法节约各种资源,并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节约的氛围,培养职工节约的习惯,从细节上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为企业赚取最大的利润回报。所购物资在保修期内,出现非人为因素损坏,使用部门应及时报后勤部维修或更换;职工离职,其领用的固定资产要办理移交手续,其借用的物资要及时归还。

仓库保管员应做好物资维修、保养工作。领用可重复使用物资的项目部,当项目完毕后,应主动将完好的物资交回仓库登记,仓库保管员及时对回收物资进行清洁整理,以备再一次使用;对已完全损坏不能重复使用的大宗物资,应保留实物,并递交报废申请报告;属于以旧换新的低值易耗品报废,必须交回报废物品,由仓库人员收回,一切废旧物品各部门不得自行处理、出售,应将废品物资存放到指定地点,由后勤部统一处理。

四、后勤物资的储备管理

为了保证项目部的生产或供应,公司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后勤物资。但存货过多,会积压资金增加仓储费用,存货过少,又有可能导致供不应求影响生产生活。所以,应对后勤物资实行分类储备管理。对供应充足、可即时购买的物资,原则上不储存;对产销平衡物资,通过合理安排进货时间实现不储存;对于进货相对困难、使用量大的物资,则要备有一定的储存量。

库房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出入库登记制度,应按物资的名称、规格等设置货架并摆放整齐,建立入库、出库和库存明细账簿,同时落实好防火、防霉、防盗、防损坏等措施。贵重物资仓库还应完善值班制度,以确保物资安全。对储存有期限的物资,应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以免物资变质、作废;对回收复用的物资,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应遵守“后进先出”的原则,以便节支降耗。

五、后勤物资的监控管理

为了使后勤物资管理工作更趋系统、科学和规范化,就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对后勤物资管理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衡量,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一)实行账务全面监控,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信息

审核会计应严格核对采购发票、入库单、合同等有关凭证,检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时办理入账手续,应建立库存物资对账盘点和交接制度,按季度、年终进行物资核对。对将要调离的仓库保管员,应由上级领导和财务部门共同监督移交库存物资,办理交接手续。每月末账务部应及时准确地取得各部门领取物资的金额,严格监控各部门成本。这样也可为领导层随时了解掌握各部门的物资领取、使用情况,发现并及时处理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二)实施有效的制度监控,随时纠正执行中的偏差

后勤部应定期检查库存物资入库、出库等环节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应定期检查库存物资的防火、防盗、维护保养等工作的执行情况;财务部应定期检查库存物资会计核算制度的执行情况;人事部应定期检查对不相容岗位的人员轮换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各环节的执行情况,可以纠正执行中的偏差,清除管理中的弊端,通过密切关注物资储备量,严格预防超储现象的发生。倘若出现物资超储、积压现象,企业内部能够代用的物资实行代用,无法代用的物资可与供货商进行协商退货,或与其他企业交换物资实现“双赢”。

六、结束语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篇4

几年来,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深入,在管理体制、管理职能、管理手段、服务机制、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些突破性、实质性的进展,并涌现出了省财政厅机关服务中心、省交通厅机关服务中心、省教育厅机关服务中心、省地税局后勤服务中心等一批发展态势良好的典型。但从实际情况看,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与企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还有一定距离,需要我们继续在市场准入、政策扶持、行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创新。 一、改革现状 我省省级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步于90年代政府机构改革之际。1996年,随着省编办《河北省省级机关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省直机关先后成立了14家相对独立的后勤保障机构;2001年,省编办与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又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化省级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使省级机关服务中心增加到了30家。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促进了机关政务与事务分开,行政机关更加精干,政务工作更加突出。而后勤从机关剥离则促进了后勤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机关对后勤服务的满意率不断上升。事实证明,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是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的。主要表现在: 1.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的服务体系。主要体现为机关服务中心的职责更明确、内部分工更细致。总体来看,中心的服务职能一般包括后勤服务工作的组织、规划与协调,机关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及其他办公设施的建设、分配和维修管理,机关车辆、配电、冷暖、电梯、电话等设施的购置、保管、使用和维护,机关财务、财产、物资管理,机关会议室、食堂等服务机构的管理,日常办公设备用品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安全、保卫、消防、接待等工作,以出资者身份经营管理机关所属企事业单位,兴办经济实体等。 2.建立健全了后勤服务保障的制度体系。省财政厅机关服务中心先后制定了30多项规章制度,省地税局后勤服务中心和省教育厅机关服务中心也分别重点完善了六个方面的制度。省广电局则由局党组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该局机关服务中心则制定了《后勤规章制度汇编》。总的来看,制度建设的内容主要涉及车辆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用人制度、定点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 3.部分单位尝试兴办经济实体,开始向市场化迈进。省交通厅机关服务中心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该中心先后接手和创办了南戴河日月湖宾馆、固安副食品基地、河北优特建材有限公司、内蒙通泰化工有限公司、荣昌工程公司、河北交通旅行社等多种经营实体,70%以上的实体实现盈利,有两个项目的年盈利水平则已超过了60万元。 可以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省级机关后勤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在管理上逐步实现了由计划型向市场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 由经费划拨向结算制度转变,由物资的分散采购、供应向政府集中采购转变。在服务上,由供给型无偿服务向核算型有偿服务转变,由封闭型单一服务向开放型两面服务转变,由缺乏内在活力和动力向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负盈亏转变,从而初步建立了新型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省省级部分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机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1.部门领导对后勤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足。往往把后勤改革看作机构改革的附属品,缺乏对后勤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使后勤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由此引发的部分后勤工作人员思想的不稳定性,成为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考。在改革操作上简单化,造成后勤管理和服务分家后关系不顺,影响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积极性。 3.后勤服务部门“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甚至市场化操作意识淡漠,致使 未来发展思路不明确,缺乏改革的信心。 4.后勤服务人员观念上的行政惯性还较强。往往从行政管理的方式角度看问题,学习市场竞争本领主动性不够,致使后勤服务部门的市场化素质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市场型运作上还缺乏比较成功的战略模式。 5.配套政策的滞后性影响了改革进程。后勤部门在改革中面临着诸如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与机关建立结算制度、国有资产的划拨与占用等一系列的政策问题,但现有政策对此并不明确,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产权、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或可参照的理想方案,从而延缓了服务机构法人主体的落实。 由上可见,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仍处于试点阶段,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 三、改革步骤 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按兵不动,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改革的进程,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从战略角度分析,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实现体制分开。即将机关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职能进行合理分离,根据各自特点和职能要求构筑新的管理和服务体制,使其真正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特别是在服务上要转变观念,根据政事分开、企事分开和福利性、保障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开的原则,确保机关后勤单位法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组织后勤服务单位的服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发挥市场对机关后勤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第二阶段,促进机制转变。主要内容,一是改革机关后勤服务经费的拨付方式,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二是改革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服务运行机制,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深化服务部门内部的财务、资产、人员和分配制度改革;三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服务经营结构,积极拓展服务经营领域,推进服务联合,扩大服务的规模效益;四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推进后勤服务机构的转制步伐,积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最终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单位。 第三阶段,完善市场条件。培育机关服务消费市场是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和主要内容。在形成机关行政主体和后勤服务门市场法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并最终形成机关后勤服务的需求和供应市场。同时,进一步规范和监管机关后勤服务市场,调整、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利用政府采购方式制定机关后勤服务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大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为机关后勤服务部么走向社会、社会企业进入机关奠定基础,形成两个服务主体的公平竞争格局,从而强力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还处于第一阶段的初期。所以,近期改革的重点是在稳定现有的机关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扶持性的政策措施,“扶上马送一程”。 四、发展战略 从未来着眼,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就是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市场化供应。但毕竟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探索阶段,因此省级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现在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战略应是稳中求进,逐步完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形成服务特色,先占领机关内部市场,再图向外扩张。为顺利实现固本强源的战略目标,机关后勤服务中心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用优质服务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去占领后勤服务保障市场。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干部聘用制和工人合同制,实行岗位管理责任制以及相应的选聘、奖惩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多种分配形式和方法,使贡献、绩效与收入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根据机关后勤保障行业的性质、规模和发 展方向,有计划地对机关后勤服务保障队伍在年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等方面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机关服务中心通过强化对内服务完成一定的实力积累后,为合理配置机关后勤资源、实现整体规模效益,应在从主体分离出来的基础上,以优良资产为龙头, 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规律为杠杆,对现有后勤服务保障机构逐步实行联合,走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可从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 1.从服务保障内容上,可实行整体联合,也可实行宾馆招待所、物业管理、餐饮和用车等服务保障项目的单一联合。 2.从服务保障对象上,可按部门和系统组织联合。 3.从服务保障的空间上,可打破部门和系统的界线,组成跨部门的综合或专业服务保障中心。 4.从联合的方式上,可根据市场发育程度,组建集团公司、租赁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公司或实行兼并等。 为推动这一工作,建议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成立省级机关后勤服务保障集团,负责有关后勤服务保障的指导与协调。 五、政策选择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政策是主要推动力。 考虑到机关后勤改革涉及的问题既多又新,政策必须能够充分体现“统筹兼顾、稳中求进”的原则,既要统一筹划、整体设计,与国家经济改革相衔接,与国家政策制度调整相结合,又要考虑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差异、市场发育程度、干部职工的承受能力等,在改革范围、实现形式、运作机制上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正确处理当前改革与长远发展、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专业分工与行业协作、行政主体与后勤服务主体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目前急需出台的扶持政策: 一是目前机关后勤不良资产较多,仅靠现有资产存量启动比较困难。为此,政府应增加对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财政投入,用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机关后勤改革,保障机关正常运转。 二是从机关分离出来的服务保障单位,服务对象具有特定性,服务项目和范围又受到局限,收费标准还要考虑服务对象的承受能力,对此应在一定时间对这些服务保障单位适当减免其营业税、所得税和其它社会摊派,扶持起发展。 三是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妥善解决好下岗分流职工和分离出来的后勤职工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对下岗分流的职工应提供培训、建立安置基金、在一定时间减免其兴办经营实体或企业税收等优惠政策。 四是允许机关后勤单位与其他企业共享企业改制、兼并破产、再就业工程、住房建设优惠政策。 五是逐步提高公务员工资,将过去的住房、用车、餐饮及其它“暗补”的福利转化为货币化的“明补”理入工资,同时逐步提高机关经费保障标准。 六是以资产为纽带,科学界定资产范围,允许在机关分离后勤服务保障实体时人随资产走,将后勤服务实体原有资产无偿划拨给分离出来的单位,也可根据部门实际采取租赁、买断、托管、控股、股份制等多种方式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现代高校 后勤财务管理 创新对策

现代高校的后勤管理部门是为保障高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福利性的服务供给部门,它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高校的后勤部门财务管理都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体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弊端逐渐显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也逐渐得到改善,引入竞争机制,推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向着市场化经营方向发展。新世纪,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也取得了一些新的发展。在此,笔者主要分析了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对策。

一、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特殊性

现代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部门从其学校属性来说,它是依托于高校的一种非盈利性的后勤服务性组织机构,从其服务属性上来说,它的突出特点是非营利性。但是,从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属性来说,它又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它承担着现代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发展任务,其经营属性是由许多学校的后勤服务承包出去所决定的。因此,现代高校的财务管理往往要满足高校的社会服务需求,同时又要兼顾其经营发展追求经济利润的经济需求。可以说现代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财务管理活动。

二、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我国高校的后勤管理兼具教育服务和企业盈利双重发展任务,因此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目标也不是单一性的,单方面决定其发展目标为扩大教育服务质量或者只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都是十分片面的。而如果要同时兼顾教育服务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两方面的发展目标,就可能造成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其目标确定上的模糊,到底应该如何取舍,是绝大多数高校所面临的问题。许多高校都以教育目标为主,即以牺牲其经济效益为代价,这是最好的取舍。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独立的经济实体都要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作保障,那么高校后勤活动就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教育服务目标也就难以实现,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2、标准化的高校后勤财务运行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但是,现代高校后勤系统的财务运行体系并不十分完善。各个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活动都是在相应的《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纲要》的大环境下,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的实际运行情况来自行管理的,在业内也没有形成统一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办法。因此,各高校的财务部门对其后勤财务活动的管理办法不相同,对后勤财务管理的核算办法也各不相同,甚至在财务会计的科目设置、账目的结余收入计算、转账、财务报表的制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高校后勤财务活动的成本核算意识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高校后勤的财务核算都是采用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但是,从其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的会计核算并没有完全按照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来进行。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高校的财务会计人员长久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一时之间还难以采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核算原则和方法等。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原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体制的影响,导致许多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在成本核算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并且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也大多不太重视后勤成本管理。

4、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配机制不合理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合理的财务分配制度的建立,它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没有完善、合理的财务分配制度,就很难使企业具有凝聚性。而这正是制约我国大部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大部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在财务分配机制上都表现出极大的不合理性,相关组织和人员的利润得不到有效保障,就不可能充分调动起相关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我国高校的后勤组织缺乏生机、相关人员的流动性大。而由于后勤企业的交替过于频繁,有时甚至不能保证高校后勤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

1、创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理念

随着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活动社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要取得有效的发展,首先必须从更新财务管理理念这方面做起,要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角度出发,立足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改革实情,树立正确的高校后勤财务发展理念。尤其是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更是要改变其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积极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财务管理思想模式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化财务管理思想。这种财务管理思想的转化要从高校领导、财务管理人员、高校后勤管理及一线操作人员等各个方面来加强。高校决策层和管理人员更是应该积极树立市场化的管理思想,运用市场手段来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变革和创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部门以及财务负责后勤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员也应该积极适应教育改革的市场化发展,积极更新自身的财务观念,加强学习,熟悉企业经营的特点,使自己不断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运作环境,并严格按照《会计法》和相关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办法来处理各项高校财务活动。

2、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在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的确立上。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的确立主要包括会计核算制定、财务分析制度、财务分配制度、会计监督制度等多项内容的确立。建立规范化的高校后勤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高校后勤管理各项财务活动的基础信息的真实、可靠、有效等。现代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公益性和服务性特点决定了成本和资金核算在其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因此,为了保证高校后勤财务资金能够用到实处,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合理的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的高校后勤财务会计体系。在高校固定资产的分配上,要综合考虑高校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各方面的运营状况等因素,加强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分析,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保证高校后勤服务的资金能够得到妥善使用。同时,建立完善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以及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将企业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引进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中来,保证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正常运行。建立完善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1)建立高效的资金管理制度。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都是建立在财务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基础之上的,可以说资金管理是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核心。保证资金流通的顺畅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能否得到发展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高校后勤的资金管理主要包括活动筹资以及资金使用这两个方面。现代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应该制定严格的资金审查现金流量表,以加强高校后勤部门的资金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高校后勤实物资产管理制度。现代高校的后勤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生产资料以及相应的生产设备,而这些实物资产的购置需要的财务资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因此,加强现代高校的资产管理,必须充分加强高校后勤生产资料、设备等的管理,建立现代化的生产资料采购和管理流程,建立健全高校后勤实物资产管理制度,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

(3)建立合理的后勤活动成本管理制度。运行成本的多少是决定高校后勤活动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建立规范的高校后勤成本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后勤成本的管理范围,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对高校后勤预算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能够有效保障高校后勤管理活动的进行,并且能够通过预算规划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进而实现用最小的资金成本创造最好的后勤活动质量的最终目的。

(4)建立有效的财务分析与监督制度。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社会服务性与经营性的双重特征决定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为了有效解决满足社会服务需求和实现市场经济效益需求之间的矛盾,必须加强高校各项后勤活动的财务指标分析,包括高校的整体经营状况、市场发展环境等各方面的财务指标分析。因此,建立有效的财务分析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为了保证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的落实,还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监督机制,对高校财务分析活动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3、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

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财务收支预算、财务监督、会计核算、财务控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加强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内容的创新,就是要使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各项资产得到优化配置,实现高校后勤部门的合理增收与有效节省开支的目标,以此来提升高校后勤活动的经济效益。高校后勤管理取得了社会化发展之后,其后勤管理活动增加了市场性、经营性、服务性等特性。这些特点要求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要有效加强财务预算的发展,要尽可能地细化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预算活动。此外,还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后勤活动的经济实体的不同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应的考核评定标准,对像高校食堂等以市场经营为目的的后勤实体,要确立以盈利目标为主要的财务管理考核指标;而对其他以教育服务活动为主的实体,主要确立以有效节约运行成本为主的财务管理考核指标。高校后勤财务部门要与各个实体及相关工作人员签订财务目标计划责任书,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执行部门和相关人员身上。

4、实现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网络化操作

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是保证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活动真正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将网络技术充分运用到其中。通过网络化操作,来有效提升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中财务信息的传递、反馈的速度和质量,实现现代财务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汇总和计算。通过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处理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数据信息,能够有效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同时,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既能实现财务信息资料的妥善保存,也能有效提升相关财务人员的视野,提升其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曾晓燕: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4).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行政后勤管理;市场经济;改革;落实

一、行政后勤管理的内容

行政后勤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行政类和后勤类两个方面,行政类包括:负责公司文件资料的相关审核和办理相关手续、资质文件的年检与更新;定期对公司的文件进行整理,做好文件的保密工作;负责公司的对外接待工作,对公司接待来客所花费的费用进行报销以及接待客户所需物资的选择与采购;负责计划和购买公司所需的办公用品并且进行报销;负责对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统计核实等相关工作;负责规范公司印章的管理与使用,尽最大的能力避免印章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负责相关合作单位对企业的参观,招待等等。后勤类的工作主要包括:负责拟定,检查,监督后勤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以及制作后勤工作计划以及用款计划,管理落实好公司的水电使用情况,本着节约的原则进行水电使用安排,按时缴纳相关费用;对于公司的进出陌生人员进行认真翔实的的登记工作;对于公司的工作环境进行相关的维护等等。

二、行政后勤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行政后勤管理在企业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所涉及的管理面十分广泛,包括了企业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工作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广泛,行政后勤管理执行的好坏直接会对企业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行政后勤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首先,行政后勤管理可以使企业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因为行政后勤管理的工作包括工作人员与工作岗位的协调以及企业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这些方面,如果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做得好,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已有资产的价值;其次,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保障,通过对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能够正常进行;最后,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行政后勤管理通过合理调配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调整相关岗位的工作薪水,为职工发放福利等政策,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在企业中发挥自身的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行政后勤管理存在的弊端

在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发展对行政后勤管理的要求也升高了,行政后勤管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示出一些弊端,这些弊端在企业需要加大步伐搞发展的现实环境中严重降低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具体的弊端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在企业中有一定的实权,掌管公司人事,财务以及后勤的相关工作,这类部门本应该严格按照章程办事,但是当前,大多数行政后勤部门都有着很随意的工作作风,甚至部分后勤部门完全不按企业的相关章程办事,只根据上级领导的个人意愿来办事,在工作中阿谀奉承上级领导,无视企业的制度章程,在工作中加入了很多的个人的意愿,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很低,这样的后勤管理工作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后果就是降低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率,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物资和人力损失。其次,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缺乏工作的主动性。行政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在工作中一定程度上缺乏规律性和计划性,工作的安排往往受到别人的安排,是处在一个被动的局面,企业的生产经营部门往往可以随时对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安排与指派,这样的部门形象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心理上的不愉悦,认为自己干的是和保姆同样类型的工作,工作积极性及其底下,也就影响了工作的效率,虽然说现在的后勤管理工作已经开始向产业化发展,但取得的成效还是不太明显;最后,还存在的问题就是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在传统的的企业管理过程中是一个消耗性的部门,工作的综合性较强,但是工作本身不参与企业的运营,所以也会不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反而这个部门的运行需要企业花一定的资金进行维护,来满足行政后勤管理部门职工的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行政管理部门这样一个只产生资金消耗的部门如果不进行改革,就难以适应企业飞速的发展,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必须进行大胆的革新,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让后勤管理部门与市场经济接轨,让行政后勤管理部门创造经济价值。

四、使行政后勤管理发挥积极影响的方法

首先,可以让行政管理部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使其向后勤管理的产业化方向转变,改变之前单纯的服务性质,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力争实现经济价值,可以发展成为自给型的经济实体,采用专业的管理机制,成立各种服务外包的公司,从而从中获取相关利润,而相应的,企业应该放宽相应的政策,鼓励行政管理部门走向产业化,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其次,要调动内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要改变后勤部门单纯消耗支出的现状,就必须是工作人员的思想有所转变,要把减少消耗与支出和员工的经济效益相结合,用有偿的工作来降低行政管理系统整体的消耗和损失,对相关的执业人员进行培训,主要从职业技能和工作思想方面对职工进行启发,使员工把企业建设和自身紧密联系起来,杜绝一切浪费。最后,制定合适的行政后勤管理模式,使得该模式更加适合该部门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在工作中可以严格按照相关的章程办事,并且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同时,使其转变服务态度与服务理念,并且要听到职工的心声,尽可能的满足职工需求,深化企业的改革,使得行政后勤管理部门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综上所述,行政后勤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如果行政后勤管理部门不进行相关的适应当今社会趋势的改革,将成为企业大步向前发展过程中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我们要重视起这个部门的改革和创新工作,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才会更加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任建军.加强行政后勤管理措施的探析[J].江西建材,2016,(09):288-293

[2]阎涛,王婧婧.企业的行政后勤管理工作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4,(03):207

[3]张帆.加强行政后勤管理措施的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0):10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篇7

为妆扮城市而辛勤耕耘的人

邵宝君同志是扎兰屯市建设局规划设计室副主任。他自从调入建设局以来,五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勤奋工作,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以努力进取作为工作和生活的准则;他对党忠诚,牢记党的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铸造成一个普通党员的灵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始终不放松思想政治学习,忠实履行职责,特别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他更是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加深了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认识,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从而更加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城市建设事业,以饱满地热情投身于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工作之中,以务实敬业、勤奋工作为荣,以努力进取、无私奉献为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人生价值。

几年来,邵宝君同志一直从事城建景观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做出了出色的成绩。邵宝君同志原来是一个中学的美术教师,改行搞城市规划需要有一个过渡和适应过程。设计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是多学科的综合,并蕴含着地缘文化的多元性。邵宝君同志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靠刻苦和勤奋,很快提高了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

扎兰屯市的城市环境与景观建设始于20xx年,正是邵宝君同志调来不久,需要他大展宏图的时候。他根据我市风景旅游城市特点,积极探索和塑造具有北国风采的城市景观建筑特色。几年来,邵宝君同志多次参与城市环境和景观建设,先后负责设计了带状公园景观曲桥、水榭、汀步桥、栈桥,四中木桥、园路、天拜山广场、三角地广场、大桥文化广场、塞外步行街、吊桥公园大门、石拱桥、革命烈士纪念碑、铁艺栅栏及景观带设计等,使扎兰屯市的环境景观建设出现了多处亮点。

几年来,邵宝君同志与建设职工一起摸爬滚打,勇敢接受挑战,磨练了自己的意志,也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邵宝君同志逐渐加深了对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理论的认识,深刻懂得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也更加热爱城市规划设计这一工作。

景观艺术设计注重造型的协调性,并要求把握精品意识。因此,他常常为了某些细节而反复推敲,多次到现场进行多角度测量,直至满意为止。每到夏秋季节,更是加班加点,连节假日也顾不上休息。邵宝君同志针对我市没有专业园林工程施工队伍的弱点,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与工人一道顶酷暑,冒风雨,早出晚归,有时,为了一块景观石的方位,甚至要几次调换角度,力求达到完美。

规划设计室的工作涉及面广。邵宝君同志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邀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小区建设、乡镇建设步伐也不断加快,对环境规划和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几年来,邵宝君同志先后为成吉思汗镇环境改造工程设计了“天骄广场”,完成了蘑菇气镇政府环境规划、萨马街小流域生态治理规划、博尔本察纪念碑和鄂伦春民族乡政府广场的规划设计等;同时,还为市民政局、财政局、国税局、工商局等设计了小区绿化方案,为第六中学、第一中学、蘑菇气一中设计了校园规划;在今年7.15龙卷风灾过后,及时为受灾严重的达斡尔民族乡巴图村作了新村规划。这些规划内容跨度大,层次多,在设计中,邵宝君同志力求以生态环境为主线,在绿化品种的选择上体现地域特色,并注重多角度融入文化要素,从而提高规划设计的艺术品位。

市场内勤工作计划篇8

[摘 要]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深化,高校学生生活区、教工住宅区、教学区和新校区的综合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得高校物业管理工作也日显突出和重要,即专业型物业管理公司介入学校后勤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物业管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以及物业管理公司在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等方面作了论述。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物业管理企业也得到了发展,但仍处于物业管理的摸索、调整、发展的初级阶段,而物业管理自身也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成熟的市场背景,企业内部的管理经营模式各自为政。高校后勤物业管理与小区物业管理有很大的不同,高校物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依托学校,实施范围主要限于校内;起步相对较晚,物业管理理念尚未成熟,物业管理思路和模式尚不清晰。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把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办后勤、一校一后勤、用行政管理手段办后勤的方式转变为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把后勤服务同高校办学分开,一方面可以简化管理,集中精力以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另一方面,运用市场化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后勤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突破后勤对高校发展的制约,更好地为高校发展服务。

二、物业管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

物业管理行业本身与其他服务行业相比就有其自身的特点:服务范围广、涉及项目多。随着社会的发展,物业管理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深化,业主的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物业管理服务事项和内容由简单基本的房屋维修、清洁卫生、园林绿化、安全护卫等拓展到了家政服务、社区文化、商业、网络服务等,力求满足业主从办公、学习、环境到居家生活、邻里交往、文体活动等系列需求。物业管理企业已经走向了规范化、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的发展方向。

高校后勤与物业管理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的地方,成熟的物业管理行业参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顺应双方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物业管理公司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在高校后勤服务中寻找切入点,通过市场化运行、契约方式控制服务质量和价格,为高校提供后勤保障,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完全实现后勤与学校彻底分离,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而且也是物业管理行业开拓新领域的契机。

作为物业管理公司,要参与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必须首先认真研究分析高校消费市场,重新认识和确定物业管理公司在这一市场中的经营发展策略和规划,利用物业管理公司自身的优势在高校后勤服务中寻找切入点,这是实现改革成功的关键。

高校后勤拥有庞大和稳定的消费市场,但由于过去后勤一直依托高校扶持、实行福利,后勤本身的经济实力薄弱。同时高校的需求又具有多样性,高校在选择后勤服务企业时,不仅仅靠合同来维系商业关系,企业除了要提供直接满足学校后勤需要的服务,还要不断地开发一些潜在的、隐藏的需求,培育校园消费市场、满足未采的需求。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有其不同于其他消费市场的明显特征,对高校所提供的后勤服务要围绕高校培养人才这个中心,满足高校教育人、培养人的需要。这些需求的多样性必然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在提供服务时,要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通过多种经营、增加服务项目与范围,以优质服务促进经济效益和提高,如果忽视任何一方,都无法满足高校后勤需求的多样性。

三、物业管理公司在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

1.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从后勤的人事、设施、设备、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人事管理上,应实行“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竞争上岗”的现代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和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新工资制度。

2.在经费管理上,高校后勤服务应从无偿或部分有偿服务,转变为有偿服务,实现后勤经费的“拨改付”;学院从甲方的角度对企业的服务做出评价,然后按照一定的服务标准付费,企业通过自己的优质服务获得相应的报酬,以此激励后勤职工工二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后勤服务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这样有助于激发企业努力工作,自觉提高竞争能力,优化服务质量,为自己的生存不断寻找新的服务机遇。

3.在资产处理方面,要明确学校对后勤资产的所有权,企业享有资产的使用权。为了降低服务成本,保持物价和服务价格的稳定,从而给师生员工二提供比市场价格低的优质服务,学校后勤服务设施、设备应全面推行分类租赁给企业的政策。

四、高校物业管理发展的几点思路

1.要找准高校物业管理的定位。就是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凭借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根本宗旨,为师生员工不断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服务。全面营造文明向上、环境优美、舒适、服务周到、经营有序的良好校园环境,让学生满意,让教师满意。

2.建立一种面向社会,适应市场规律,能够有效满足学校发展需要,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优质高效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高校物业管理既是高校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反映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高校物业管理工作要始终围绕高校育人的中心工作和高校建设、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实际管理工作水平,努力把握高校物业管理工作的规律性,充分体现高校物业管理工作的时代性,真正实现高校物业管理工作的创造性。

3.只有实现物业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才能真正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细分物业对象,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其次是配备专业化物业管理人才。一靠自己培养,有计划的培训,加快技术及管理水平的提高。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知识的欲求也在日益高涨。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绝大多数学校的后勤工作都是学校办社会的运作模式,即学校不顾自身实际发展规模、不讲求经济效益、不讲求管理效率,只要学校存在什么劳务需求,就立即设置一个劳动岗位,工资都是由国家来掏钱。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把学校办成了一个“小社会”,结果是学校办了食堂、木工房、园艺室、水电班,有的学校甚至还办起了托儿所,这种运作模式非常类似于农业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现代化发展趋势完全相违悖。所以专业型物业管理公司介入学校后勤管理,由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专业、规范、个性化的后勤管理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一篇:通信市场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集贸市场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