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城市道路建设;绿化景观;设计;施工;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也逐渐的提高。城市化建设中,城市道路建设部分对于城市人们的出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与施工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对于城市的整体建设以及文化形象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于城市的基础建设以及文化、生活等的影响,做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建设。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对城市的意义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道路交通发展以及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对于城市人们的生活以及出行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总结来说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对于城市的意义主要表现在,首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中绿化植被在城市道路中进行移栽、种植对于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自然气候的调节等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城市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其次,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城市道路建设部分对于城市的空间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作用,也是重要的城市景观部分,在一定的作用与程度上,城市道路建设对于城市的人文变迁以及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与见证作用,城市道路建设对于城市功能完善以及城市的品味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总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对于城市的建设以及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设计以及施工部分对于城市人们的正常生活、城市的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情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设计以及施工导致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出现问题,从而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建设以及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对于城市的建设以及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常见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建设设计部分,由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设计形式的单调或者封闭等问题,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不具有特色和创意,并且缺乏城市应具有的活力。其次,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的种植与移栽过程中,由于进行移栽的道路绿化植被的品种选择时,对于移栽以及种植的道路绿化植被的生长适应环境等考虑不周,因此造成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后期部分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整体建设效果根不上。还有就是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由于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道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对于绿化建设施工部分与城市的地下管网、高空线路的架设的相互影响作用的忽略,从而造成城市的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与地下管网、高空线路之间形成矛盾。
2、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及注意
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设计是进行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施工的重要一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情况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施工的顺利开展以及建设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中,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首先应注意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前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施工路段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进行认真的调查与了解,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道的设计中能够运用和避免。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前的施工地段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的了解与调查内容主要有进行施工的城市道路的绿化现状以及进行绿化种植地区的土质情况、绿化景观施工周围的管网、架线分布情况等。
其次,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中还需要注意,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与施工部分包括道路绿化景观施工中的行道树部分以及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分车带施工部分、道路绿化的中心环岛、道路绿化施工的林荫带部分。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时,这四部分的设计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施工设计,在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完善和美观上,更具有不同的功能特色。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功能的城市道路路段的绿化景观的施工设计以及绿化植被的种类选择应有不同。比如在进行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中,对于城市道路中的主要行道路段的绿化植被可以应用一些行道树进行绿化建设,并且不会对于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产生影响;对于城市道路中有高空架设线路的路段,进行绿化景观的施工设计时,应注意选择种植一些比较耐修剪的绿化植被进行种植;对于城市道路中的分车带的绿化施工设计应注意结合该路段的功能,并结合路段的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草坪或者花木作为绿化植被或者景观等。
最后,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进行绿化景观施工的道路的行人的交通出行特征以及行车速度等进行考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道路绿化植被的选择,总之选择的道路绿化植被应该以不影响城市道路功能和美观大方为目的。除此之外,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还需要注意道路绿化植物之间的协调以及配合以及城市气候环境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生长情况的影响等,以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
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是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结束后,根据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情况进行施工开展的。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具体施工开展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施工设计图纸等进行审查以及了解,避免出现一些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实际不符的问题,并注意做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前期的一些施工清理工作,保证道路绿化施工的顺利开展。其次,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施工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对于移栽树木以及植被的挖掘中注意保护树木植被的根部不受损伤并注意做好相关保护,以便进行移植栽种后树木能够成活。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移苗以及栽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对于树苗的伤害,栽种过程中,应注意对树坑的深浅以及浇水量进行控制,提高树木栽种成活率。树木移栽过后应注意施加一些防护措施,比如做一些固定支架等,保障树木的成活。
4、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结合城市的自然环境情况以及城市道路的功能特征等,选择合适的道路绿化植被,按照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的相关要求标准进行规范施工,在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基础上,推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廖育红.现代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1(3).
[2]尹桂娟,孙广申.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施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
[3]左文.浦东新区川南奉公路(南段)道路绿化的景观设计与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4]梅红,赵放中,梁磊.改土排盐工程措施成功应用——盘锦船舶工业基地四号路绿化[J].中国城市林业.2011(1).
[5]邬雪姣.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5).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城市道路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来说,一方面它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其严重影响着城市整体建设以及文化形象。所以,注意对于城市的基础建设以及文化、生活等的影响,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建设施工来说,这是一个重点问题。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建设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建设,还有对于其它方面的影响。但是,一个好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项目,不仅对于建设以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每个市民也是一件好事。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总结起来大体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的建设设计部分不够详细,往往存在单一化的设计,没有特色和创意,没有把城市的活力和色彩表现出来。第二,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的种植与移栽过程中,考虑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的移栽,以及种植的道路绿化植被特点不多,没有考虑生长适应环境等问题。这样在后期建设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往往存在一定问题,整体建设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绿化建设施工部分与城市的地下管网、高空线路的架设相互影响,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道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尽量使得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与地下管网、高空线路之间形成的矛盾得以有效解决。
1、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重要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具有多重作用,从以下角度进行阐述:
从绿化角度来讲,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最直接的功效就是增加了城市的绿色面积和覆盖率。
从气候角度来讲,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主要以花草树木等植物组成,在白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我们呼吸的氧气;植物叶子的蒸腾增加空气湿度,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增加遮阴的面积,从而局部地调解着城市的气候和大气循环。
从美化角度来讲,绿色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降低了车辆、人流的噪音,吸收尘埃,净化空气;绿色植物以各式各样呈现,美化着街景,衬托和改善着城市的容貌。同时,当司机看着美丽的街景时,能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讲,每个城市利用绿色植物分隔与组织交通,通过诱导、指示作用保障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及注意问题
对于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施工的重要一部分的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设计来说,要想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施工能顺利开展,同时又能保证建设施工质量,就应该在初始阶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
首先,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应该进行调查和了解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施工路段的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中才能尽可能避免相关矛盾问题的出现。施工地段、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的了解与调查,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前尽可能的准备周全,主要包括相关绿化种植地区的土质情况,施工城市道路的绿化现状,绿化景观施工周围的管网,架线分布情况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与施工部分应该特别注意相关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分车带施工部分,道路绿化的中心环岛,道路绿化施工的林荫带,道路绿化景观施工中的行道树部分等。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中就能了解主要的设计主体,针对要实现的不同功能进行不断地改进,完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效果。对于不同功能的城市道路路段的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以及包括相关绿化植被的种类选择,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进行有特点的区分。比如,在不会对城市道路主要功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城市道路中的主要行道路段绿化植被,可以应用一些行道树进行绿化建设。绿化景观的施工在城市道路中有高空架设线路的路段过程中,耐修剪的绿化植物应优先考虑。考虑结合该路段的功能基础上,分析城市道路中分车带的绿化施工设计,同时,选择合适的草坪或者花木作为绿化植被或者景观,这是根据相关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情况而进行的选择。
第三,进行绿化景观施工道路行人的交通出行特征等问题。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才能更好地进行道路绿化植被的选择,力争做到美观大方,而且不影响城市道路功能,这样道路绿化植被才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另外,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道路绿化植物之间的协调,还包括城市气候环境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生长情况的影响等,也应该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时充分考虑。
3、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结束后的工作就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这是完全根据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情况而展开进行。
第一,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具体施工开始初期,为了避免出现一些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实际不符的问题,一定要严格审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施工设计图纸。为了保证道路绿化施工的顺利开展,对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现象的清理工作也应该及时进行。
第二,在移栽树木以及植被的挖掘过程中,城市道路绿化施工应该注重树木植被的根部不受损伤,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移植栽种后树木能够成活。为了提高树木栽种成活率,应该有效控制栽种过程中的浇水量,以及树坑的深浅等。相关的防护措施应该在树木移栽时及时采取,比如,为保障树木的成活和安全可做一些固定支架等。
4、道路绿化养护措施
第一,为调整群落层次及生长势,应该合理地整形修剪,这样会较为容易形成植物种类的良好株形,从而构成相应的群体美的效果,有利于大方美观的效果形成。另外,对于植物共同生长生活的良好环境,修剪整形也是一种有效手段,能够提升生态群落的景观。
第二,考虑到植物群落的最好肥源是枯枝落叶,应该积极做好枯枝落叶及表土层的保护工作。许多微生物存在于表土层若干cm之内,营养物的加工者细菌都覆盖在表土层的枯枝落叶层。若去除这些枯枝落叶,则丧失相关的营养物,使得土壤肥力大大降低,影响到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在充分考虑符合植物生长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群体结构的合理调整,比如,及时的移植、调整、重新配置措施,应该在发现植物种类之间,上木、下木之间互相抑制、竞争、对抗的现象存在之后立即执行。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容易有规律地组织好各种植物,从而更为容易形成层次分明的人工生态群落。
第四,基于园林植物生态学原理,首先要弄清楚各植物的生长习性。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长、发育及群落的结构层次,季相变化等情况,然后进行科学护管各植物的具体操作,从而使得养护水平不断得以提升。考虑到道路植物的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等特点,科学养护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说,城市道路的养护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这是验证了“三分种,七分管”的说法,也说明了符合植物生态群落养护基本要求的重要性
5、结语
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功能特征,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中进行道路绿化植被的合理选择。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标准进行规范施工,只有这样才可能进一步推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莉.浅析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应用―――以沈砖公路为例[J].上海农业科技,2013(1)
关键词:城市绿化;问题;施工
1 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
1.1 清理要绿化的道路和场地
在进行道路绿化之前我们常常会发现场地有很多的垃圾、不适合植物种植的土壤,所以施工单位就必须先对环境进行清理。施工单位可以请专家对土壤进行检查,详细检测土壤的有机质、酸碱性以及土壤的硬度。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改良土壤的本质,增加了植物的成活率,这些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方便。
1.2 培育苗木和引入新品种的问题
在道路绿化的时候苗木的需求会很大,选择的品种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买不到适合这条道路种植的苗木就会放弃制定好的设计,就算苗木是属于同一个品种的,需要的苗木大小也是不尽相同。每一种苗木的颜色、长势以及分支点各有差异,由此可能会影响到道路绿化的整体效果。解决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可以请科研人员定向地培育苗木,开发适合种植的新品种,做好苗木保护和存贮工作,保证施工队伍可以反季节、四季施工。当然,驯化新品种的工作也是必须实行的,这样一来,新品种不但适应了新的生长环境,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就也会更加的多元化。
1.3 植物景观应当追求整体性的效果
现代道路的景观设计应当充分考虑汽车速度的因素,因此在对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时间以及空间的变化。规划过程中需要从大的方面考虑,争取植物景观的统一性。植物的层次要分明,突出重点,让道路的绿化具有自己的特色的同时相互协调,变而不乱。追求宏观上的效果,平面上看起来应当简洁有序,空间上植物设计的层次分明、线条流畅,具有导向性和整体性,在道路上能形成舒缓、明朗的风景。
1.4 模拟植物的群落来进行设计
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群落的特点,营造出一个生态的模拟环境。在道路两旁多种植一些高大的乔木,因为这些高大的乔木不仅可以改善城市道路两旁的绿化环境,更可以为底层的植物创造一个好的生长环境。这样复合式的植物层次,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好的自然环境,让人们感受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的成果。
2 城市道路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工程应当由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进行
随着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园林建设队伍的规模也是不断壮大,可供选择的施工队伍数量也很多,因此城市道路绿化工程需要由一定资质的施工队伍来进行。这些施工队伍的技术雄厚,施工的设备也比较先进、齐全,并且还有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这些施工队伍可以遵守相关的招投标规定,并且能很好的执行,这样能让城市道路绿化工程的质量得到最好的保证。
2.2 道路绿化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场地的清理
道路绿化施工之前,在施工场地内往往会有很多的建筑垃圾存在,例如碱性灰土就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地底层深处的死板土也不能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这就需要在施工之前对场地进行清理,对于不利于生长的泥土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为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也可以采用增加有机肥以及掺一些沙土或者是粘土等方式。对于一些酸性土也可以采用加入一些石灰的方式来中和土壤的pH值。
2.3 要确保工程资金到位
按照城市规划的相关规定,一般道路的绿化用地占其中的30%,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城市来说,实际绿化方面使用的资金只有5~10%。因为投入的资金比较少,所以绿化施工的面积也小,所以城市道路绿化需要保证资金到位,才能正常地按照标准施工。
2.4 采用透气铺装的方式进行施工
在城市道路的两旁往往有很多市政管线存在,因此给绿化施工带来很多的不便,例如行道树的根系扩展面积就要小很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透气铺装的方式,采用透气性和渗水性好的材料做成树池,其中为了避免行人的践踏还可以采用让树池稍微高于路面的方式,或者是在绿化带旁安装护栏,这样更能让绿化带显得干净整洁。
3 总结
在进行城市道路的绿化时,除了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审美以外,人们的心理、生理因素都要考虑到。如果施工的时候完美地结合当地城市的气候和地域特点,我们就能设计和建设出更加具有人性化的绿色道路。
参考文献
1 赵娜,郝培尧,晏海,董丽.北京市城区道路绿化调查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
关键词:道路绿化;现状;措施;养护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一、概述
城市道路绿化不仅在改善道路生态环境,保证行车安全,美化道路景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体现整个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城市化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人们对出行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城市道路建设部分也越来越重视。一方面,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与施工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其对城市整体建设以及文化形象有重大影响。一个好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项目,不仅对于城市建设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每个市民也是一件好事。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它们必然会影响到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建设,还有对于其它方面的影响,比如,道路环境的特殊性影响着道路绿化苗木的成活、生长、成型及保存。本文通过总结经验,提出了一些道路绿化建设与养护中的问题以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探讨论证达到一定的共识,能够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对公路绿化景观建设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设计来说,既要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施工能顺利开展,同时又要保证建设施工质量,那么在初始阶段就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好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第一步的设计工作。常见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问题,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第一,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中,设计部分不够详细,设计往往过于单一化,缺乏创意,没有把城市的活力和色彩表现出来,不能很好体现城市特色。
第二,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的种植与移栽过程中,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的移栽、以及种植的道路绿化植被特点、生长适应环境等因素考虑不充分。以至于在后期建设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往往存在一定问题,使整体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第三,绿化建设施工部分与城市的地下管网、高空线路的架设相互影响。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道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这个问题,合理设计,尽量解决道路绿化景观建设与地下管网、高空线路之间的矛盾。
(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结束后,就是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了,施工是完全根据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情况进行的。
第一,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具体施工开始初期,往往存在一些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实际不符的问题。
第二,在移栽树木以及植被的挖掘过程中,不注意保护树木植被的根部使受损伤;树坑的深浅不合适;未能有效控制栽种过程中的浇水量等,导致移植栽种后树木成活率低。
(三)养护过程中的问题
第一,整形修剪不合理,使植物的株形不佳,整体不大方美观。
第二,营养物的加工者――细菌都覆盖在表土层的枯枝落叶层,如果过频繁地清扫枯枝落叶,会使植被丧失营养物,大大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未充分考虑植物生长自然规律、没弄清楚各植物的生长习性(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长、发育及群落的结构层次,季相变化等),群体结构布置不合理,使景观效果层次感不强。
三、措施
(一)设计阶段:对于城市道路的绿化景观建设设计来说,既要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施工能顺利开展,同时保证建设施工质量,在初始的的设计阶段就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好设计工作。
1.应该调查和了解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施工路段的施工环境及施工条件,才能在进行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建设中尽可能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应该在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前尽可能周全地考查施工地段、施工环境与施工条件,主要包括相关种植地区的土质、施工城市道路的绿化现状、施工周围的管网,架线分布情况等,以使设计更周全。
2.城市道路绿化的设计中应该特别注意相关道路绿化景观中的分车带施工部分、中心环岛、林荫带、行道树等部分。要了解主要的设计主体,针对要实现的不同功能进行不断地改进设计方案,使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整体效果不断完善。对于城市道路路段不同功能的的绿化景观施工设计,以及植被种类的选择,应该在设计时进行有特点的加以区分。比如,在不会对城市道路主要功能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行道树用于主要行道路段的绿化建设。有高空架设线路的路段,应优先考虑耐修剪的绿化植物。分车带的绿化施工设计时,可以根据相关地下管道线路的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草坪或者花木作为绿化植被或者景观。
3.考虑将进行绿化景观施工道路的行人交通出行等问题,在设计中更好地选择道路绿化植被,力争做到美观大方又不影响城市道路功能,符合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也应该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城市气候环境对于城市道路绿化植被生长情况的影响、道路绿化植物之间的协调等,以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
(二)施工过程
1.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初期,一定要严格审查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的施工设计图纸,以避免出现一些与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实际不符的问题。及时清理相关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施工现象,以保证道路绿化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2.在植被的挖掘及移栽树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植被的根部不受损伤,以移植栽种后树木的成活率。移栽完成后应该有效控制树坑的深浅及栽种过程中的浇水量。在树木移栽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比如,安装一些固定支架等。
(三)后期养护
所谓“三分种,七分管”,城市道路的养护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
1.应该合理地整形修剪植被,调整群落层次及长势,使植物形成良好的株形,从而产生相应的群体美的效果。另外,修剪整形也能有利于形成植物共同生长生活的良好环境,提升生态群落的景观效果。
2.枯枝落叶是植物群落的最好肥源,应该积极做好枯枝落叶及表土层的保护工作。许多微生物存在于表土层,营养物的加工者细菌都覆盖在表土层的枯枝落叶层,因此不能过分清楚这些枯枝落叶,否则使植被丧失营养物,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合理调整群体结构,比如,发现植物种类之间,上木、下木之间互相抑制、竞争、对抗的现象存在之后及时移调整、移植、重新配置等。这样,就容易有规律地组织好各种植物,从而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
4.熟谙园林植物生态学原理,弄清楚各植物的生长习性,然后进行各种植物的科学护管,不断提升养护水平。
四、结束语
道路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道路绿化不同于其他环境,前者环境差,所受到的限制较多,结合城市自然环境情况,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设计与施工中,必须综合考虑城市道路的功能特征,合理选择道路绿化植被。为了保证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施工效果,我们必须做好绿化工作,抓好设计、施工和养护,提高绿化建设养护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确保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道路绿化景观效果,进一步推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晓东,赵莹,高桃花.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建设与养护[J].现代园艺,2013,14:115-116.
[2] 刘永发.浅析道路绿化景观工程建设与养护[J]. 上海公路,2010,03:70-72+14.
关键词:道路绿化养护;难点;措施;城市道路绿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U4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泰州市经济的蓬勃发展, 城市品位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绿化、公共设施要求越来越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了对绿化建设的投入。目前,市区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以上,基本形成了步步见绿、景随步换、触景生情的城市道路新格局。该文通过作者亲身实践,指出目前泰州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对今后的城市绿化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道路绿化的功能
1.1 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协助车流、人流的集散,确保道路畅通。植物材料具有形态、色彩、季相和风韵的美,运用这些特性来进行植物配置,能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体现出动静结合的美感,有效地缓解司机的不良反应,减少事故,提高交通效率。
1.2 改善道路上的环境,减少污染。随着初始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上汽车的尾气、噪音及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道路沿线两侧的乔灌木、花卉、地被营造园林景点,不仅能吸收尘埃、有毒气体,杀灭细菌,减小噪音,美化公路通道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稳固路基、遮荫路面、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城市道路绿化空间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植物叶面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和降低气温。
1.3 美化街道景观。将植物材料进行搭配种植后,花开花落、树影婆娑,与成立体图形的建筑物产生静与动的统一。道路的景观是体现城市风貌最直接的一面。
2 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前期设计与施工不合理遗留问题
2.1.1绿化品种的选择没有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城市道路绿地的环境条件一般较为复杂,很多绿地上有架空电线、高楼大厦,下有地下管网,无论是土壤条件还是气候条件都比公园、住宅区内的绿地恶劣得多。但在设计时,树木品种的选择往往重视了观赏效果,而没有充分的考虑到立地条件和苗木的习性。一些植物,特别是引进的外来品种,由于不适应栽植环境或养护工人对它们的习性不甚了解,养护起来缺少经验,而发生长势不良现象。
2.1.2苗木的栽植技术影响苗木的生长。有的道路建设会留下大量的石灰土等不适合植物生长的物质,栽植前需作清理或换土处理,而在施工现场,往往会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人员,栽植工人栽植土壤、栽植深度、浇水量等都没有一个合理的把握,导致了绿化苗木生长不良或成活率差,也直接影响了后期的养护管理。
2.2未移交绿化的养护不到位问题
一些施工企业,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绿化种植结束后,后期养护期内管护不到位也是常见的情况。如不及时除草,导致绿地内杂草丛生;不及时治虫,绿化病虫害严重;不按要求施肥,植物缺少生长所需的养份,从而生长不良等。工程期满,移交给养护管理部门时,往往要下大力气进行整治,既造成资金重复投入,又影响了绿化的效果。
2.3养护成本高,管护资金少
道路绿化养护经费偏低,已成为制约绿化养护工作的关键因素。虽然我市这几年,政府投入逐步加大,但是仍然赶不上养护成本的增长幅度。绿化养护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会减少用工量、养护机械设备投入;不主动巡查、不及时养护。
2.4 养护队伍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大
绿化养护还存在养护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操作水平不高、人员流动性大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养护工作强度大、工资收入低、养护企业开展培训少。
2.5群众期望高,护绿主动性低
现在老百姓都希望居住的城市环境优美鸟语花香,但是也有一些居民为了一点个人的小利,损坏公共绿地,在其中扒翻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还有许多路人常常为了少走几步路,直接在绿化中穿行践踏损坏绿化,给养护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加强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的具体措施
3.1 严把设计与施工关。
绿化设计要与现有的养护水平相协调,设计单位在设计时要充分听取绿化养护管理部门的意见,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尽量选择乡土树种,以减少后期的养护成本。在设计时,要充分征求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在绿化带中预留一些行人通道,以减少行人直接踩踏绿化穿行过街,养护管理部门履补履踩的恶性循环现象,既影响了道路绿化整体景观效果,又造成了绿化苗木的浪费。
绿化施工时,首先,要严把选苗质量关,按照绿化设计标准精选优质壮苗;其次,要严把苗木种植关,在设计、监理等工作人员的督导下,施工人员要结合设计和苗木生长要求,抓好种植穴的挖掘规格,土质不好的,加大坑(穴)的规格,并将杂物筛出清走,不仅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也为苗木今后的生长打下了好的基础;严把绿化养护关,苗木种植完成后工程养护期内,施工单位要及时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杂草清除等养护工作,以确保苗木成活,绿化景观达到预期的观赏效果。
3.2提前介入,未移交工程
对绿化工程竣工后,仍处在工程养护期内的绿地,养护管理部门要提前将其纳入监管范围,发现养护不到位的问题,及时提醒建设方,促使施工单位进一步加大养护工作力度,增强工作责任感,确保工程期内各项养护措施到位,维护建成的绿化景观效果。
3.3完善制度,加强考核
作为绿化养护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对养护企业的考核力度。在养护合同中,明确各条养护段内定员人数和工作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对养护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不定期地对养护在岗人数进行抽查,及时公开考核和检查结果,实行末位淘汰管理,以此来促进养护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养护质量。
3.4 加大宣传,加强执法力度
养护管理部门要利用先进的宣传手段,如利用电视、报纸、网站等,加大对植物保护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个群众都参与到绿化养护的工作中来。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一般的毁绿占绿行为要及时制止。对于严重破坏绿化带的现象,要采取强制性的保护措施。
3.5 增进交流,共同提高
城市绿化的养护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需要对养护经验进行不断的总结和交流。绿化管理部门要认真总结科学的管理经验、先进的养护技术,行业之间多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兴芬,朱建明.西昌市城市道路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
关键词:设计原则;地形塑造;植物品种;后期养护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道路建设的版图逐渐外扩。在这个过程中,道路绿化设计、绿化施工、后期维护产生了很多问题,亟需总结,并且道路绿化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遵循实用、易懂的原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1.新城道路绿化概述
1.1道路绿化分类
1.1.1一板二带式:仅有行道树,均出现在比较狭窄的道路。该类型绿化形式和层次单一,绿化率低,道路绿化景观效果直接取决于行道树的长势。(图片1)
1.1.2二板三带式:行道树+中央分车带+路侧绿带,中央分车带种植大乔木和色叶灌木, 路侧绿带宽度大, 植物配置平面图案优美, 层次丰富, 富季相变化。(图片2)
1.1.3三板四带式:行道树+两侧分车带+连续的路侧绿带,分车带采用小乔木和灌木连续布置,有连续的路侧绿带,但宽度较小。植物配置注重层次性和树种多样性, 景观的整体性连续性强, 层次和色彩变化产生了较好的节奏感。(图片3)
1.1.4四板五带式:行道树+大型中央分车带+两侧分车带+连续的路侧绿带,宽阔的中央分车带内配置大乔木和大尺度的模纹, 人行道绿带、分车绿带和路侧绿带共同构成了一条气势恢弘、生态效益显著景观质量上乘的标志性景观大道。(图片4)
道路绿化分类四种形式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1.2道路绿化特点分析
1.2.1配置形式多样, 景观质量较高,因地制宜地选择绿化配置方式,符合各类街道的性质和功能要求,道路绿地率高, 道路绿化设计注重景观连续性与其他道路景观因素的和谐性及特色性, 道路绿化总体景观质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1]。
1.2.2植物配置注重层次和色彩变化丰富的立面层次和清晰流畅的平面曲线,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和季相变化,成为其重要特色。道路绿带通过乔、灌、草结合,营造多层次植物景观[2]。大量运用色叶植物和观花乔灌木,达到了“四季常青, 三季有花”的效果。
1.2.3植物种类丰富,植物选择以适地适树为原则,重视乡土树种和新优树种的应用, 重视植物多样性及观赏多样性。
1.2.4注重绿化生态效益运用生态园林的设计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追求植物种类多样化、植物群落化设计,控制草坪面积,尝试生态型森林景观路的应用。街道绿地与其他公共绿地相互融合, 共同形成了稳定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道路绿化设计
2.1道路绿化设计原则
2.1.1.功能性--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城市从形成之日起就和交通联系在一起,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已成为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
2.1.2.人性化--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
每个城市、每条路都有自己的特点,应了解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以满足其需要。
2.1.3生态性--起到应有的防护功能
(1)乔木遮荫,据测定夏季有树荫的地方,一般比没有树荫的地方要低3~5℃。
(2)树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林带内相对湿度可以增加到10%~20%,600米以内可以增加8%。
(3)绿化可以滞尘。
(4)绿化可以减噪,减噪效果最好的是鳞片状重叠的树叶。树叶的位置最好能与噪声声源发生处成直角,冬季树上存有枯叶的减噪效果最好。
(5)经过林地后的生活污水可以减少细菌,排到河湖中的地面水水温也低,有林的地面渗入雨水后,可以补充地下水。
(6)低矮的绿篱或灌木可以遮挡汽车眩光,也可以作为缓冲栽植。
2.1.4美观性--要有完美的景观
道路不应仅仅满足于功能的要求,也应符合美学的要求。
2.1.5乡土性--要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的、稳定的景观。
街头游园、公共建筑前、居住建筑前、绿化广场与立交桥等处的园林植物种类是比较多样的,选择时应该各有特点。人行便道、慢车道上种植的乔木应该进行严格的选择。
2.1.6经济性―道路绿化设计结合后期养护
道路设计不仅要注意选用植被的美观,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尽量选用后期维护较容易的品种,减少维护成本。
2.1.7合理性―绿化带内设计微地形时需考虑地形腹地及地形坡度
3.道路绿化施工
3.1施工中需注意的方面
3.1.1道路绿化施工前的场地清理
道路绿化在施工前往往绿地内遗留大量的建筑垃圾、碱性灰土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或者回填土为地层深处的死板土。这就需要施工前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能,对土壤的理化性能,如酸碱性、有机质及土壤硬度等进行详细测定,以利于改良土壤,有利于绿化植物的成活和生长。增施有机肥、掺砂掺粘;清除绿带内的建筑垃圾;对涂层的死板土采用客土的方法;对土壤酸性的,可采用大水浇灌或在土壤掺人一定比例的石灰予以解决。
3.1.2解决好苗木定向培育和新品种引种驯化问题
道路绿化施工中往往需求苗木数量、苗木规格偏大、品种较多。因此可供道路绿化的品种、规格均不足。一条路的苗木往往因为买不到苗木而设计更改。即使有同一品种,也需不同规格、不同苗圃才能凑齐,由于苗木培养方法不同,生长势、颜色、分枝点等也不同,影响整个道路的施工质量和景观效果。解决好上述问题,就是按照城市道路绿化的需要调集科研人员搞好定向育苗,有计划地开发新品种,培养多品种大规格的苗木;并使用新方法搞好苗木储存,保证反季节施工,作到四季植树。同时做好新品种的引种驯化工作,使新品种适应城市道路绿化的新环境,做到品种多样化。
3.1.3确保道路绿化工程建设资金到位
按城市规划的标准,道路中绿化用地通常达3O%以上,而绿化建设资金就大多数城市而言,往往占整条道路建设资金的5%~10%,投入规模显然较少 因此确保道路绿化建设资金到位是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
3.1.4解决好行道树的营养面积和透气铺装问题
城市道路两侧由于埋设有多种市政管线,因此给道路绿化尤其是行道树留的营养面积都较小。按照园林树木营养面积学说“树木的垂直投影面积是树木根系分布区,即营养面积” 中年树木根系分布略大于此,老树则不及此面积。解决好这些矛盾,地面铺装应采用透气、渗水材质的铺装材料、嵌草铺装材料或增大树池的面积。为避免行人践踏,如树池略低于路面,可建设略高于路面的池墙,池墙可用铸铁栏杆,简洁美观大方。
4.道路绿化后期养护
4.1城市道路的养护措施
4.1.1合理的整形修剪修剪的目的主要是调整群落的层次及生长势,造成植物种类的良好株形而构成群体美。通过修剪整形,提供植物共同生长生活的良好环境和提高生态群落的景观。
4.1.2保护枯枝落叶及表土层枯枝落叶是植物群落的最好肥源。由于表土层若干厘米存在许多微生物,若除去覆盖表土层的枯枝落叶层,会使营养物的加工者细菌大量丧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4.1.3合理调整群体结构,使之符合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如发现植物种类之间,上木、下木之间互相抑制、竞争、又寸抗,应及时移植、调整、重新配置,使各种植物有规律地组织在一起,形成层次分明的人工生态群落。
4.1.4根据各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护管各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要根据园林植物生态学原理,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长、发育及群落的结构层次,季相变化等情况,不断提高科学养护水平。
城市道路生态群落的养护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由于道路植物的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科学养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也符合植物生态群落养护的基本要求[2]。
5.小结
在日益注重生活质量、关注生态环境的今天,作为景观设计从业者,应更好的把握道路绿化设计与施工的各个环节,使道路绿化满足人们对追求生态功能和改善城市微环境的需求。通过有层次的城市道路绿化,更好的提升城市品位,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承珊, 曹洪虎, 黄建. 城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探讨[J] . 江西科学,2005.
关键词: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dedication and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the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southern Sichuan road greening projects,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gree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green construction of the relevant municipal roads.Key words: road green; landscape desig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S7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基本概况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绿化的效果对完善道路服务体系,美化市容,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的居住环境质量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着经济、环保、生态和美观的原则,道路绿化应结合当地生态因素因地制宜进行绿化配置,既美化路域环境,又创造优美、舒适的行车环境,同时发挥生态功能。
川南奉公路是南汇划入浦东新区,南北对接“8路”工程之一,川南奉公路南端于2009年12月11日全线竣工通车,成为两区合并后第一条建成通车的对接道路。道路全长为8670米,穿越祝桥镇和惠南镇,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I级标准,规划红线40m,同时道路红线外两侧各设置5m绿线进行控制。工程范围内绿化总面积约17.3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00万。
本文以川南奉公路南段道路实施范围内绿化为例,总结和分析了绿化设计和施工管理等要点,为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2、景观设计
2.1功能性原则。在道路绿化设计过程中,为体现安全通行的功能,在中央隔离带采用利用不同植物树种的高度和色彩变化来突显,分别设置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瓜子黄杨球和珊瑚等四个植物品种,为防炫目,珊瑚高灌木篱修剪高度控制在0.8M,遮挡对向来车的灯光;红花继木等矮灌木篱修剪高度控制在0.35M,不同树种间设置5M的过渡,以紫薇种植点缀,下铺麦冬。同时,在充分考虑行车进度和视觉特点的基础上,为增加停车视距范围内的通视性,在道路开口或交叉路口两侧约50M的范围内,以瓜子黄杨球下铺麦冬设置。
2.2生态性原则。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在道路两侧5M绿线范围内,设置了香樟、白玉兰、榉树、广玉兰、红枫、合欢、花桃、池杉、樱花、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紫薇、鸢尾、麦冬、矮生高羊毛等,形成了乔灌花、乔灌草相结合,分隔竖向空间的多层次植物配置,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体现了植物配置的层次美、季相美,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3艺术性原则。道路绿化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习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因此在配置上考虑道路长度,不同道路形式,人行道是否设置等,通过接替性的复现来形成一种韵律,达到心境的平和,符合道路的景观要求。道路的绿化是一种动态绿化景观,在绿带中以小灌木设置“S”型布局,形成花纹简洁明快、层次分明、色彩丰富,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2.4适应性原则。道路绿化充分考虑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以及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建筑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植物配植方式和植物种类,以达到理想的绿化效果。如道路两侧管线比较密集的地段,可以少用或不用大乔木,多用金边黄杨等低矮灌木和麦冬等地被植物;在土层薄、土壤贫瘠等地段,可以选用抗性强、耐瘠薄的植物等。
3、施工管理
3.1严格执行设计交底。在施工准备阶段,在踏看工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书面交底,召集相关单位对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召开专题技术交底会议,一方面对做好图纸会审,对施工情况进行介绍和布置,另一方面做好原地形标高、地下管线、隐蔽基础设施等摸底情况,便于及时做好施工调整等工作。针对存在问题,从技术管理和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2切实落实组织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以周为单位,进度计划的编制以施工现场条件为基础,施工人员为参考系数,施工内容为主轴,务求详细,操作性强,制定目标实在。同时,将天气、友邻施工等因素也考虑进去。从土方开挖与回填到地形平整造坡、到挖穴与土壤改良、选苗、种植、绕杆与支撑、养护这一系列操作程序,均要求做到上一道工序合格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3科学掌握种植技术。首先要把握苗木材料这一关口,对苗木的订货、采购、检查、验收、取样和试验等全过程把关,要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对应的品种,并从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冠高和土球等六个方面来控制进场苗木的规格。同时,要掌握苗木种植技术,不同的树种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种植成功,提高成活率。如在行道树榉树、香樟等种植时,先用吊机将大树吊起,放在种植穴的中央点,将树干立起,扶正,保持整个树身垂直,再回填种植土并将土夯实。
3.4注重安全管理控制。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在苗木的装卸过程中要注意吊装机械的操作安全,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施工,对进场机械进行检查,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保证无安全事故发生。
3.5加强后期养护管理。植物种植后需要经过至少一年的定根、缓苗、发芽、长出枝条的养护过程才能成活,所以在绿化施工竣工后,落实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养护技术和管理规程进行养护管理工作。对于行道树,及时做好打桩、支撑工作,防止浇水后大风吹倒苗木;对于灌木及时做好浇水和拔出杂草等养护工作。在养护移交过程中,苗木成活率达到96%以上。
4、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既美化道路景观,又营造了生态绿廊,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文辉. 浅谈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与管理. 山西建筑,2009,35(24):345—346.
[2] 张 兴.浅谈公路施工安全控制[J].山西建筑,2008,34(19):291—292.
[3]吴海萍,张庆费,杨意,达良俊.城市道路绿化建设与展望[J].中国城市林业,2006,4(6):40-42
[4]周笑燕.上海机场高速公路两侧绿化设计与施工[J].上海建设科技,2011(4):29-31
关键词:道路绿化;施工管理;施工与后期养护
引言
城市道路绿化也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城市文明发达水平的重要基准之一,搞好道路的绿化,不但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还可以减弱噪音、滞尘、净化空气、防风砂、改善城市小气候、组织和维护城市交通、保护路面的行人等。道路的绿化是城市市政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城市整体的形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道路的绿化能够使城市美起来,绿起来,增加城市竞争的软实力,提高城市居民的归属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1.当前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道路的绿化建设项目数量较多,管理缺乏科学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的绿化建设也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相关的政府部门很难时高效对所有的绿化工程项进行管理,因此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方面的态度是否严肃直接影响到了绿化工程的效果和质量。
1.2 道路绿化工程缺乏专业的绿化监理公司。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绿化行业内一直存在着机制不健全、监管滞后、专业监理缺乏等问题。绿化的施工监理很多时候是由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理一并担任,加上《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内容中,写有“必须”字样的强制性规范条例相对较少,施工单位拥有的自由决断的权利较大,例如一些绿化施工的单位不论土壤状况怎么样,能种就行;不管树穴是否合适,能种下就可以;不管有没有施基肥,保证树苗不死就可以,完全忽视了施工过程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加大了后期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难度。
1.3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参差不齐,难以充分理解工程师的设计意图。
绿化工程与建筑工程不同,其严谨性和技术性不强,许多人都误认为绿化的施工只是铺铺草坪,种种树而已,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对植物栽培技术、立地条件的和生长习性缺乏了解,导致苗木在栽植后的生长状况不佳甚至枯萎死亡。很多人认为道路的绿化工程利润高,风险小,因此许多良莠不齐的个体队伍和被称作“城市农夫”的绿化施工人员大规模的涌人绿化工程的施工行业,造成施工管理混乱,导致施工的质量大打折扣,却不知,“三分设计,七分施工”的道理,一个优秀的设计理念如果要变成现实,就必须由设计者和施工者共同去完成,一个富有创意的绿化设计,更需要有一支足够专业和优秀的施工队伍付出百倍的努力去实施,不然,理想中应有的艺术效果便无法实现。
1.4 道路绿化种植区环境和土壤条件恶劣,人为破坏严重。
园林植物是由人工在城市的生态条件下组建出的植物群落,而城市的土壤大多是已破坏的原生结构土质,加上许多施工的单位在种植这项环节上的不科学,例如土方没有进行置换、种植穴的尺寸不符合规定、建筑垃圾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理、基肥不施或少施、浇水不够及时、苗木产生窝根现象等,这就为植物的生长埋下了隐患。另外,城市道路的绿化种植区域的立地条件构造十分复杂,各种民用管线交错其中,种植土层的厚度一般较浅,加上日常交通量大,人为踩踏严重,给植物的生长直接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限制。
1.5 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粗放,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分种,七分管”是强调虽然一个绿化工程的种植工作十分重要,但绿化的养护更为关键。许多施工队伍在完成栽植的工作后,树木的支护、定根水、草绳绕杆等善后工序的落实根本不到位,比如没有对大树实施草绳绕干、树木的支撑或是或松松垮垮是东倒西歪,修剪随意发挥、养护无计划、定根水没有浇透等,导致绿化工程在竣工后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树木死亡,这些都是由于养护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养护效率低下,职业道德低下造成的结果。
2.道路绿化施工问题的对策
2.1 规范建设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实施绿化工程施工报批手续。
建设单位掌管着绿化工程项目建设,其管理的方法、方式、管理层的结构、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素质都会直接影响项目管理的好坏,所以作为建设单位,一定要摆正自己管理者的位置,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调整管理人员的思路,统一管理人员的思想,树立管理人员的威信。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一种对人进行的管理,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只有对自身严格要求,严守各种规定,才能成为规范榜样,从而使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我们也可以借用建筑行业实行的做法,任何单位在绿化工程的施工之前都要向绿化的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办理施工的许可证,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绿化工程的设计方案,从其绿化用地的生态性、功能性、景观性及其是否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性进行全面的考查,只有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施工,这不但有利于提升绿化工程的品位和水平,也有利于绿化主管部门更好的掌握绿化工程的情况,以便实行全面的协调。当绿化工程的项目比较大或者要同时进行的项目的数量较多时,建设单位也可考虑通过引进项目的管理公司的办法进行代建。
2.2 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加强绿化施工监理。
加强监理公司的管理和筛选,充分提高监理的积极性。在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过程中,监理单位起着承上启下的沟通作用,监理工作的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施工工程的进度、质量等许多方面,所以监理单位在管理上应该力争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加强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管理。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和规范操作,每道工序在完工后,都必须经过监理检查认可,完成签字后,才能移交到下一道工序继续进行施工,逐道工序进行检查,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2)组织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绿化施工不同于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只要按照图纸严格施工便可,而绿化的施工过程是再一次的创作过程,存在怎样充分理解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的问题,所以,图纸交底十分的重要,要求设计的单位能够详细的介绍设计意图,施工单位必须深刻的领会绿化工程整体的设计理念,以求在施工中能够灵活的运用。
2.3道路绿化施工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建设队伍进行施工,实施绿化施工市场的准入制。
道路的绿化工程构成一定规模或达到一定的数额时,必须要实行招投标的制度,让那些具有较好绿化施工业绩,有一定的绿化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投标,这些队伍的技术力量雄厚,施工的设备齐全,专业水平相对较高,能够按照相关的规范与标准来进行施工,使得道路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从根本上得以保证。唯有实行优胜劣汰的制度,才能使信誉不好,施工质量差的施工单位退出绿化施工的行业,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绿化施工形成市场鱼龙混杂的复杂局面,即便是小规模的道路绿化工程,也一定要是有绿化施工资质的企业来参与,不能让无资质的绿化企业参与任何绿化工程的任何施工活动。
2.4 妥善解决行道树的营养面积、透气铺装以及道路绿化施工前的场地清理工作。
城市的道路两侧由于埋有多种电力、市政、通信的管线,给道路的绿化特别是行道树留有的营养面积相对较小,为了解决行道树营养面积较小的问题,地面铺装可以采用渗水材质、透气的铺装材料,增强地面的渗透性。除此之外,建筑垃圾是否清理的彻底、土壤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植物完工后的生长情况。
2.5 提高工人养护专业水平,健全养护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对养护工人职业道德和的技术培训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对养护的工作要提前制定好计划,及时的进行汇报总结,只有科学养护,才能使道路的绿化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另外,身为监管部门,一定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除了一些例行检查以外,还应及时的向负责养护单位指正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整改意见,才能使养护工作不断获得提高。
3.结语
道路绿化在我国拥有长远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路边进行种树,有了绿化道路的意识。搞好道路的美化绿化,可以起到调节心情稳定情绪、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等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道路绿化施工中存在着的问题,注重绿化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工序,严格进行监督,完善后期的养护与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城市道路的绿化工程施工做得越来越完美,使道路的绿化更加具有人性化与时代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李晨杰,宋园军.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6):18.
[2]尹会荣薛孺、何三军.浅析城市道路绿化[J].国土绿化.2004,(10):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