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9-17 02:11:19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篇1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75-02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需求紧迫,国家在2007年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使得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有了指路灯和引航标。工程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明确的要求,高校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毕业时应使学生具备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开展实践活动的能力、借助一定的工具手段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目前在工科的高校教育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以教学为中心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以教师讲解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与理论课时比例有待优化;实践环节应注重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鉴于工程教育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理论―讨论―实践―总结”的教学模式,对专业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构建“理论―讨论―实践―总Y”的教学模式

培养工程专业的学生具有卓越工程师的能力,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很多高校已经提出并实施了各种大型综合的实践方案,比如工程训练实践课、工厂实习、生产实习、校企联合培养等。这些实践环节,锻炼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的能力,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每一门专业课的知识,并知道该门课程在整个知识架构中的位置和应用,才能在综合实践中表现的得心应手。每门专业课是根基、是基石,因此高校需在每一门专业课的课程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在课程设置中,将相关性比较强的课程内容安排在一起,形成一组“理论―实践―讨论”系列课程。在每一次理论过后,都安排相应的实践课和讨论课,形成实践理论紧密结合不脱节、问题及时反馈并有效解决的良好循环模式。

教师在开课之初,概述本门专业课大纲,分解目录,根据难易程度将本专业课程分为自学部分和授课部分,并列出作为本门课程扩展的参考书目,供学生自学参考。其中自学部分,要求学生自学、完成自学报告,并在讨论课中进行汇报。授课部分要求学生预习,并将预习过程中的疑惑问题、不理解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想法形成报告,课前上交,教师在授课时会根据报告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有目标的讲解和引导,做到有的放矢。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提出很多建设性的问题,学生课后思考,讨论课上辩论、解答。

实践课同样需要预习环节,教师提前下达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要求,明确学生需要做的实验准备工作。学生实验课前需要进行自由组合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好实践课的准备工作:搜集、查阅资料,完成实验设计,填写好报告中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实验课上教师主要是介绍仪器、工具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学生按组别陈述实验方案,大家评价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有问题的方案进行修正,然后开始进行实验,获取实验数据。学生在实验数据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安排在讨论课上进行讨论,大家一起讨论自己运用什么工具、怎样建模、使用了哪些方法。在讨论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路,经验得以共享。

在结课时,安排1―2次的总结展示课,学生根据参与本门课程的经历,分小组进行总结展示,内容不限,可以写本门课的收获,可以写查阅资料得到的感受,可以是遇到某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是小组的协作,可以是实验过程,任何一个让自己感受深刻的事情都可以作为展示内容。

二、“过程式”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不再以最后的考试成绩为主,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成为考核的目标。考评方式将是多维度的:理论课的预习报告、平时的进度测评、最后的理论课考试;实验课的实验报告、操作是否具有独立性、是否能够团队合作完成实验内容;讨论课的自学报告、思考题报告、讨论课发言以及讨论过程的参与度、是否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沟通是否顺畅良好;总结课总结报告、总结展示是否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表达是否准确到位,每一个细节都在考评体系中体现。其中优秀团队、优秀报告、优秀演讲、最佳实践设计都有明确的加分项,鼓励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自己,在每个环节中提高自己。

三、结语

2016年6月,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正式成员,这也意味着我国各大高校的改革方向继续要向着工程教育标准的要求迈进。而迎合这种趋势,完成系列化的改革,以达成最终目标,势必要在每个学科、每个课程都有所针对性的变革。针对每门专业课,可以考虑协调好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三种课的比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为导向,切实做好每个环节,提高培养质量,把工程教育落在实处,使高等教育与社会无缝对接,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朱泓,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68-71.

[2]王殿龙,贾振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阶段的培养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6):159-160.

[3]李培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1,(Z2):8-9.

[4]周绪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在2015国际工程教育论坛上的专题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

[5]李培根,S晓东,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6]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1-3,59.

Inquire into Iterative Teaching Method of Engineering Courses in the University

SI Li-kun1,LIU Xin2

(1.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Liaoning 116024,China;

R Dalian Locomotive & Rolling Stock Co.,Ltd,Dalian,Liaoning 116000,China)

Abstract:Theoretical education is the indispensable foundation in contemporary high education;The practical education will enhance students' operating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design & analysis ability,social & communication skill. Pract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main dire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al reform under the circumstance that our nation praises highly on cultivating innovations and practical skills. The iterative teaching method including theory course-practical course-seminar combines theoretical teaching with practical teaching. The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supplement each other will facilitate to focus on students and cultivate their competencies as major tendency,thus reform of practical education will be strictly put into practice.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篇2

一、认真反思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德育关键是改进德育,而改进德育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德育。目前我县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忽视”、“五个脱节”。“四个忽视”即忽视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育内容有成人化倾向;忽视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缺少针对性;忽视素质教育的要求,缺少创新性和实践性;忽视中学生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教育方法、手段滞后。“五个脱节”即智育与德育脱节;知识与能力脱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脱节;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脱节。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发现问题。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我们今后增强实效性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认真总结德育工作已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只有善于总结,才能更好地提高。认真总结已取得的德育经验和成果,正确处理好发扬和改进的关系至关重要,我们至少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总结:一是总结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经验;二是总结加强法制教育,增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经验;三是总结德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四是总结家教工作的经验;五是总结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六是总结加强师德队伍建设的经验。通过总结,展示德育成果,丰富德育经验,增强德育工作信心,更重要的是理清思路,扬长避短,开拓创新。

三、在实践中大胆探索

第一,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德育的地位与作用涉及到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人才健康成长的大问题,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德育内容是做人的根本,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构成我们时代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因此,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前提。

第二,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是指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心理、生理实际,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时一定不能脱离这个实际,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为我们的决策服务。

第三,突出重点。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开展这五项教育,我们要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其顺序性。从重要性上看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但从入手点看,应先是重在导向的品德教育,然后依次是法纪教育,适应环境、调节心态的心理健康教育,确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思想教育,最后是最高层次的政治教育。在五项教育中,品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思想教育是导向,政治教育是根本。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有计划地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

第四,尊重规律。时代呼唤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要切实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这一规律主要指人的发展规律。人的认识是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而品德形成则是知情意行的过程。所以在开展工作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反对忽视中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教育内容、方法成人化的倾向,同时要克服急躁情绪。德育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广大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

第五,抓主渠道。德育的主渠道:一是思想政治课,它是德育主课,主要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二是各学科的育人,必须把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和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德育作用,形成德育合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德育的渗透力,使学生在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因此,要把德育渗透当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引入课堂评价标准之中,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一定要把德育和教学紧密结合,不要搞两张皮。

第六,建设队伍。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实施者,所以德育队伍建设主要是建设班主任队伍,而抓班主任工作重点是培训,要把培训工作当成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1)在培训方式上,要灵活多样,可以集体学也可以自学,但要有计划,有考核,有交流。(2)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学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艺术,而且必须学习政治理论。(3)在培训对象上,要分层次培训。一是普遍培训,大面积提高;二是重点培训,培训班主任工作带头人,建立优秀班主任资源库;三是对青年班主任进行培训,使班主任队伍后继有人。

第七,拓宽途径。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作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这方面我们有优势:众多的教育基地;怀柔区优美的环境、众多的旅游资源;革命老区光荣的传统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拓宽途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要制订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及时进行总结。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实践第一的观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第八,搞好三结合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三结合的重点是家庭教育,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接待日、家访、家长学校等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交流情况,互相沟通。其中,主要形式是举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应做到“七性”,即:保证参加培训家长的稳定性;授课内容的系统性;教材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授课单位以年级和班级为宜,增强针对性;调动家长教师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表彰,听取意见,体现家长的主体性。

第九,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进入了千家万户,它给我们学校的德育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如何发挥网络资源的教育优势,克服其不利影响,做到趋利避害,这将成为我们今后要着力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德育工作者首先应具备四种意识,即:网络意识、政治意识、民族意识、国际意识。只有具备这四种意识,才能从容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

德育工作者们肩负着重要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只要我们开动脑筋,不断总结,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就一定能增强德育实效性,开创德育新局面。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篇3

?经验,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笔者所论经验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书本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内化后或个体初步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结构后走向社会实践,对知识使用范围和方法的表象阶段理解的总和。这部分经验是低层次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指科学研究实践对思维改造、开拓的总和,即思维自觉过程的总和。第一个方面经验是对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索,既有深化书本概念的一面,也有框正实践前的好奇和无知的举措。经验,是无数次实践筛选出并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中的“重复映象”,它们的重复,表证着实践提示的事物规律性(即科学性),而“映象”本身说明,它们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印证,实践的简单和肤浅,不可能使经验走向二次抽象,即经验的思维创造过程。从思维发展上看,个体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阶段印证后,使知识走向内化,但不是知识创新。如果要进行知识创新,就要在复杂的实践中使思维突破表象限制而走向二次抽象(第一次抽象是前人做完的)。第二次抽象才进入经验的高层次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的经验里尽管知识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表象阶段,但心理上的知识坐标已经产生了应用后的效果,实践使个体承受的感觉和印象,不仅砸实学科知识在思维中的根基,而且可能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带来新的冲动和。正是这无数次的实践的提示,个体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个体三个方面工作的完成,即:①对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总体认识阶段的完成,随着知识的逐渐“解码”,“知识的休眠期”渐趋结束;②随着知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的基本确定,个体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和知识内化为品格;③使用知识初期阶段的畏惧感和好奇心初步完成,从而转入了新一轮的知识幻想和应用联想。尽管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经验十分有限,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能力已经能保证个体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或开展局部以应用为主的创造发明。教育实践和科学实践都证明,尽管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经验总要受着书本概念的掣肘,但他们仍然突破了桎梏,驾驭和改造了某些先进设备。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工科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概念和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后的成就上。但初期经验确实是有限的。个体一旦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书本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会仓皇失措,这是因为毕业生理科基础不足或对工程过程的一知半解,他们的经验只能在表象阶段徘徊,感觉和思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个阶段个体的品格中,已经具备了批判、求异和整合的思维特征,但他们的批判、求异和整合仍然限定在对学校学习的依恋和对实践中各类新知识的懵懂上,此时如果想超越自我,就必须在研究实践的同时,靠自学补充相应的知识,为新一轮经验(思维自觉阶段)的到来,铺垫道路。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①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构成的,经验是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②能力以经验积累为依据,通常是不断攀升的可变量;③能力、经验的提升是受个体知识水平(包括实践知识)和知识面限制的,个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毅力往往左右着自我总体水平的提高。

?对经验的逻辑分析

经验,是依一定逻辑关系在个体的实践中排列的。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如果把解决工程n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第一经验过程,据有n经验后去解决与n有联系的m工程问题时,从经验生成方式上形成下列两个逻辑关系式:

?n1+n2+n3……nn=n的n次经验;

?n1+n2+m1+……mn=n+m的n次经验。

在这两个关系式中,①所标出的经验是一种必然率经验,即主体对实践中出现的可重复过程和结果(或追求的效果)从不知到知再到了然于胸的过程,其知识向度具有单一性和直接性。但是,关系②却不然。关系②是借助主体对n经验的把握转而解决m工程问题。m和n之间,从知识向度上分析,有些方面有直接联系,有些方面有间接联系,也可能有些方面根本没有联系。主体解决m问题单靠转移n经验的方法是不行的,主体需要在这种惑然性中依据实践进行知识调整,最终才能形成m经验。m经验已经具有了创新性特征。较n经验,它已经使个体思维越过了雷池,走向新一轮品格的准备和能力的升华。

那么,n和m所涉的知识与大学教学有何联系呢?如果把从事专业活动必须有专业知识作为逻辑前提,可以推知,关系式①和②中的n问题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毕业生在校所主攻的专业。n所涉知识显然是在课堂教学中被个体掌握,n经验在于使个体通过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使知识在解码后很快内化,实践过程还能使这些内化知识淡化为一种对n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后果的预测。从思维科学上分析经验,当它把学科思维淡化为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后,知识便从显意识储存而转化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储存。当在显意识中,知识被忘记,但潜意识中蓄积的知识能量(经验)依然可以使他按部就班地完成n工程的重复过程。这正如多年不游泳的人突然落水遇险,潜意识能量依然使他身心协调地进行泅渡;其实,当初的游泳知识他可能早已经忘掉。

m经验中的非n部分知识则属于另一种状态。如果在教学中涉及过,它可能有一部分是个体固化处理的知识,也可能是外存的知识,还可能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个体通过对n经验的把握和对m工程的分析,找准彼此间各种本质的和非本质的联系后,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成功以后的经验多数是在失败中获得的,它的可贵处在于使个体在实践中自觉补充所需知识并使之走向了新一轮的建构和能力的本质提升。

除上述所论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它是个体批判、逆向、整合三种意识综合利用的结果。间接经验的逻辑关系式是:

?An+Bn+Cn…Nn≈Vn

这里ABC和…N分别代表不同人处理n问题,An即A的n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学习个性、创造个性和阅历上的差异,他们在解决n问题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方法都可能不同。V如果能从这些经验中进行分析研究,就可能形成兼有众长的经验Vn。这是一次学习和综合分析过程,综合的过程和结果都表明个体的举一反三能力,正是这种抽象能力使个体实践经验由表象而转入思维的完全自觉。换言之,思维自觉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抽象能力的形成并构成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整合、批判还是逆向意识,都依据个体抽象水平来发挥作用。经验层次越高对抽象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是它使个体品格和能力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也是它,让个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个体经验也由单一知识向度而走向了多学科交融的复合经验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复合经验及其特征

本文所论复合经验可从逻辑关系式中看到:关系②和关系③都打破①的单一知识向度,表现出经验的多学科特征。知识的多角度和工程的多学科组合,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条件。就个体或团队来看,这些条件可以量化为五点:①个体或团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互补性;②驾驭科学仪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动手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发现、发明次数;③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慎密的逻辑思维;④善于学习和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⑤勇于承受失败并不断追求新知的心理品质。这五点,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内部条件,即个体素质条件(也是品格特征)。从外部条件上看,团队组合和科学技术复杂性,构成工作环境。在学术团队内,知识的碰撞、抵牾和相融同时存在,实践经验和阅历互相补充,使个体之间缩小着知识差距和淡化着学科界限,同时,同一课题又把大家锁在一起,共同的实践展开了个体之间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所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恰恰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触到新知,此时,个体视野不仅越过了单独从事研究时的局限,使共同活动建立的心理过程超越以往,而且每个成员形成经验后建立的团队经验群的创造力量也是任何“独脚大侠”们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学术团队成员间的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的同舟共济之上。反之,也许会比单独研究还要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善待他人应是学术团队成员的共同品质,也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知识经济越来越否定“独家新闻”的买断,走向专业人员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是不是否定个体的独创性?不,个体独创性是学术团队存在的内在根据。没有个体的独创性,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但是,这种独创性对群体来说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否则,“大工程”就不存在了,知识经济便会因为专业人员走向“单干户”而停滞不前。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复合经验的基本特征是大工程带来的个体独创性与群体知识的多维度的整合。复合经验,当它把专业工作者们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生产就跨越了时代的铁门坎而把社会推向了明天。

?能力的本质分析

“经验即能力”是本文的基本命题。有人说,接受新的研究任务,他没有经验,完全靠创新完成的。其实,没有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即使他没有处理新问题的经验,但他有处理其他问题的经验,新的创造必须(也只能)对传统经验进行转移,如果没有经验,还存在完成任务的能力吗?因此,本命题是常识,勿需证明。

以下,我们来分析能力的本质。

从科学史上看,最初的经验是对简单实践的把握。这些实践使人类开始认识某些事物的规律,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最初积累。人们认识到空气的浮力,创造运用氢气球载人,再后来出现飞机,飞机是对氢气球的改造,改造飞机过程又使机械运动向前推进一步。换言之,它是氢气球和人类对机械运动等多种经验的综合。而现代飞机制造,又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经验)加进来,它的功用也由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扩展到军事、农用、客用等多种用途。飞机制造本身就是多种科学知识和多种经验(使用知识方法)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经验是历史经验的总和。继承历史文化,是一种获取间接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但是,当文化传承走进社会实践,个体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活动时,经验又由间接过程回到直接使用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对历史上知识和经验的重复,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演绎。从二次否定方面分析,即使人们对历史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也改变了当初的历史条件,带着新时代的诸多特征和个体的创造性,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有了历史性发展。当新思维在知识创新中形成并走进新经验后,创造后形成的又一轮新思维便成了更新经验的存在方式。由此周而复始,构成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和生产力的基本程序。至此,我们可以对能力、经验的本质作如下判定:经验、能力是传承知识走向实践后的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的思维构成新经验,也构成新的知识,使实践者的品格获得提升。

?经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部门。高级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即接触生产实践后的经验。传统的高等教育大都关起门来办,特别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他们接触的知识往往脱离社会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知识从书本中走进思维,知识已经转入了“休眠期”而复归表象阶段。特别是工科教育,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从业后的前几年很难说有什么经验,待到知识在实践中解码,许多实践才教会他们进行创造发明。这个过程过长的原因是大学教学距离社会生产实践太远。新时代的大学将肩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这不仅要依靠教师去完成,更重要的是培养对象的主动参与和尽快获得从业的能力。教育改革以来,许多专家开始重视人才的后劲培养,即对工科学生打实理科基础。国家也对学科专业的外延进行了拓宽,使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选择。这一切都为未来教育的质量砸实了提高的根基。但是,大学如果仍要象传统大学那样关门来办,人才质量就很难在短时间见到社会效益。让学生在读书中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与专业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实践,学生就会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受到主人公教育和积累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如果大学生从大三开始利用一定时间接触社会并从社会需要中获得科学研究内容,在教师带领下,边学边干,这样的参与也许他们会很快适应社会需要,所学知识因为以应用为前提,也会尽快解码而内化为品格和能力。过去,工程教育以产品带教学是片面的教学方式,其原因是不利于学生砸实知识根基和拓宽知识面。但是,教学脱离生产实践,特别是高科技生产实践,也是片面的。学生不接触具体生产过程,对未来的新产品开发就不可能有主动性,则经验安出?文科亦然。一个大三的中文学生不会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不能对社会倾向进行研究和写出引导文章,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去抄写别人的东西。学校应该向社会开门,把改造和发展社会的历史重任带进学校,带给大学生们,让他们参与,让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考去学习,这样才有培养能力可言。这其中,重要的是要创造社会关心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环境,学校应设法让社会各部门参与到教育中来,只有当他们参与到教育中来,学生才能参与到社会中去,才可能有学校有的放矢的社会活动。

高等学校是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和最敏感的神经。只有当学生和教师一起走进社会和参与必要的社会实践,高等教育才能起到“预防、预报、预警”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向导。学生能力才能培养出来。能力,一旦离开社会发展,就会走向萎缩和空想。由此,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应建立在一个教育教学社会化的动态系统之上,这样才会有力地促进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关起门来考察某门课程的书本知识接受效果,这种静态的考察不会使高校在改革中完成它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如何让学生参与?静态授课和动态活动的时间如何安排?应该由各校自主探讨。笔者以为,参与和读书、研究相结合,肯定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此时的学生能力才会是符合社会要求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摘要]构成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个体的经验,经验的逻辑过程,是个体形成品格品位和能力层次的基本依据。这一切都是个体社会实践的结果。高等教育若强调培养人才能力,就必须研究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强化社会实践过程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责任感,使人才培养和大学自身引导社会发展的各种教育环节得以延伸。

[关键词]能力,经验,逻辑关系,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篇4

近年来,“项目管理”的概念从工程学领域引入社区教育领域,各地纷纷以项目实验的形式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然而,在实验实践中由于缺乏对社区教育项目本源性、实践性和成效性认识,导致在理论与实践操作上一些误区。本文立足科学发展观尝试对社区教育项目的本源性、实践性和成效性等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日后项目实践工作提供思路与建议。 一、科学发展观内涵及其要义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其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1.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不是真正地发展,是不是健康地发展,是不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不是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2.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3.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美追求。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行动目标,“实验”乃是其中的精髓所在。通过探索和实验,积累有关社区教育的经验,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建立能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基本学习需求的教育培训网络,同时优化社区与教育的各项工作关系,促进社区内各类人群之间的和谐共存,使社区教育在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应有的贡献。人们逐渐意识到社区教育不仅需要在外延上予以拓展,扩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真正落实社区教育的大众性;同时,要在内涵上着力提高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高度,提升社区教育的品质、质量和水平。但反观各地社区教育实验实践,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缺乏对实验项目的本质、内涵的认识而出现了“短平快”现象;由于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内涵与外延难以厘清,导致在实践操作中缺乏专业性、实验性;由于追求项目实验的快速化,导致实验项目的表面化、同质化。 二、项目及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概论 文献研究表明在“项目”众多字义解释中,较为权威性的定义有: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定义:为某项独特产品、服务或者成果所做的临时性努力。世界银行(WorldBank)的定义: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某项开发目标(或者一组目标)而规划的投资、政策及机构方面等活动的综合体。国际标准化(ISO)的定义:由一系列具有开始和结束日期、相互协调和控制的活动组成的,通过实施活动而得到满足时间、费用和资源等约束条件,并完成预期目标的独特过程。概言之,项目即为在一定时间内为实现预定目标结果的一系列投入及其活动。依据管理学科相关解释,项目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目标确定性。任务明确且具体,资源与预期结果相对清晰;其结果既可能是一种期望的产品,也可能是一种所希望得到的服务。当项目目标发生实质性变动时,它不再是原来的项目了,而是一个新的项目,因此项目的目标是确定性的。 2.成本约束性。每一项目都需要运用各种资源来实施,即资源是有限的。 3.过程实践性。项目是人类认识自然、发现事物发展规律主动性实践过程,不论项目的大与小都涉及计划/设计、实施、结果/产出等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各个方面。 4.实施周期性:任何项目都有时间上的期限要求或者规定;即使可以适当延期,但总有截止时间。 5.价值复制性。项目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而实施,具有价值性。同样,项目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活动,在事实的背后可以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得以启示影响人类社会后续活动,具有可借鉴性。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是项目在社区教育领域运用的结果,是人们针对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某一具体问题或创新某项具体工作,根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的进行精心策划,通过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与实施,最终取得实效的社区教育活动。因此,有人将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划定为社区教育项目的一类,如我国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社区教育实验示范工作,其目的主要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实践探索、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不断推动和深入社区教育实践创新,不断提升社区教育品质。 三、探讨与建议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当前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从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和时间维(持续)深化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本质性的思考。#p#分页标题#e# 1.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本源性认识(价值原则)。本源,指事物的根源、起源。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是工程项目在社区教育中的运用。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作为探索社区教育内在规律,总结实验经验,推进社区教育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改造历史的有意识性活动,无缘而不为之的行为,具有价值性。这就决定了社区教育实验本质性、目标的特征。 (1)选题上强化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关联性。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立足现实土壤,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要充分体现社区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发展需要,突出社区教育工作重点,着力研究和解决社区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项目实验,既不能远离实践的思辨性推论,也不是直觉经验的感悟和归纳,而是源于社区教育实践变革的思考与问题的挖掘。为此,实验项目选题立足社区教育发展规律,满足于社会发展需求和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需求,强化社区教育与居民生活、区域社会发展的关联度,以开发本土化的社区教育课程,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2)设计上注重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独创性。 独特的标志是“新”,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获取新成果诸如此类。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不能仅停留于社区教育日常工作的总结,而是人们在社区教育工作中为了创新成果,优化工作方式,创立发展思路而设计的实践研究。开展项目实验工作需要明确实验主题,创新实验内容,在“理念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上多作探索。诚然,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不能一味地追求“创新”而忽视关联性,应是根植于社区教育实践不断螺旋上升。 概言之,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既有别于科研项目,也有别于一般的工作,更不是理论堆砌;是一项带有探索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针对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中亟须解决的某一具体问题或创新某项具体工作,是根据预期目标而设定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同样,就价值取向上而论,社区教育实验实践之所以推进项目实验,是由于项目本身在操作中具有价值性。故而,在项目选择与设计过程中应把握其价值性原则,以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2.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实践性认识(实践原则)。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项目实践,乃是人们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社区教育项目实验是抽象的理论思维活动再现于感性的具体之中,从而检验、验证理论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1)实施上坚持项目实验的科学性。实验区别于试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认识自然规律。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科学性是指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社区教育发展的规律,提高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文化品位与理论水平,从而提升社区教育的发展能力。对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而言,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论项目选题,还是项目立项,尤为注意的是具体实施上更需以科学性以一贯之。反言之,项目实施过程中,实验对象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与影响,需要科学的方法论、管理方式保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提高项目实施质量。 (2)管理上强化项目的动态性。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是针对当前社区教育发展需求开展的一项探索性实践活动,是一项不断摸索、检验、验证的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缘于社会实践的不断更新,社区教育的不断推进、社区居民需求的不断变化,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具有动态发展性,方才使得社区教育具有活力,满足学习者教育需求,为此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实践永远处于一种动态之中,具有不断发展的特点;同样,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科学性决定着实验项目既有长远规划的分步实施,又有短期计划的具体落实,不能“以一当百、偷工减料”。再者,社区教育实验工作还是近几年的事情,仍旧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因此,在把握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实践中,应该坚持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推广的动态管理原则,使得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有规可循、健康而有效地发展。 (3)过程上坚持项目的操作性。实践是项目的核心、主体。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操作即为控制,采取一定方法,搜集有关控制对象的实际运行状况的信息,并将实际运行状况与预期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控制对象按照预期目标运行的过程。 3.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成效性认识(绩效原则)。管理学上的绩效是指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如前所言,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是针对当前社区教育发展需求开展的一项探索性实践活动,是一项不断摸索、检验、验证的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社区教育项目实验的最终落脚点要看实际效果,即是否通过项目实验达成社区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提高。 (1)认定上强化项目实施结果评价。顾名思义,评价是对项目实验后的价值判断,涉及项目的效益、项目的认可度和项目的推广性。一般而言,项目评价首先需要确立评价标准,项目实施目标无疑是评价标准的依据之一,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与规划也是标准确立的参考,诚然标准的设立是一个主观行为,其应该坚持科学性和超越性。为达成项目实验的结果评价,评价实施的主体包括社区居民、同行专家、社区相关领导和协作部门;评价的方式应多元化,有自我主观评价和外界客观评价,可采取访谈、调研、评议会、鉴定会等。 (2)实效上注重项目实验的推广。推广,就是扩大事物的影响力。社区教育项目实验作为整个地区社区教育的抓手与突破口,以实验项目来回答社区教育发展中疑难杂症,不断解决不同时期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不断提出新命题,形成新内涵,从而获取新的活力,并以此来引领整个社区教育有序、健康地发展。 一个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完结并非实验的终结,应将社区教育项目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实践,作为把设想转化为一次探索,亦所谓的社区教育实验的回归性,坚持与时俱进,深化内涵,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亮点,有力地促进整个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是人们依据社区教育工作实际,为探求社区教育发展规律的创新活动,不是简单地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成果转化的前奏曲。因此,我们应当在实验成果转化上下工夫,在注重成果推广中作文章。#p#分页标题#e#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篇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

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让广大农村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艺术教育,决定开展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经各地申报和专家评选,现确定北京市延庆县等126个县(区、市、旗)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名单见附件)。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提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按照区域性、典型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选定一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以下简称“实验县”),通过艺术教育综合改革实践,破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短缺、设施设备落后、开课率不足等难题,从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管理与评价、教师配备与培养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探索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律和途径,实现实验县区域内惠及全体、丰富优质的学校艺术教育,为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三、工作原则

1.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综合改革,把实验工作纳入本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进行统一规划,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结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整体推进。

2.倡导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突出实验工作的务实性和创新性。以典型带动全面,以改革实验推动常规工作,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突出重点,着力解决薄弱学校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基层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推进措施,关注城乡结合部以及远离县镇地区的学校和教学点。

3.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充分依靠地方政府的行政支持,充分发挥实验县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依托有关地方高等学校和艺术教育专家的智力支撑。

4.加强相互沟通交流,通过搭建实验成果展示平台、建立实验县工作协作区、组织现场观摩、开展专业培训和专题研究等工作形式,实现信息交流、成果共享,促进共同提高。

四、实验范围

1.学校艺术教育纳入本地教育综合改革、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实践和研究。

2.开齐上好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行动研究。

3.加强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4.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以及学生艺术素养评价等方面的实践与研究。

5.因地制宜优化艺术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践与研究。

6.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化教学的实践。

7.开展惠及全体农村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8.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9.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研、科研的实践与研究。

10.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11.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专业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建立联动机制的实践与研究。

12.艺术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融合、统筹推进的实践与研究。

五、工作步骤

实验工作周期为三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各实验县组建实验工作团队,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定实验项目,制订实验工作方案。实验工作方案应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实验预期目标、现有基础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主要改革措施、实验计划安排、实验成效评估办法和总结形式等项内容。

第二阶段(2014年1月—2015年6月),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实施实验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实验方案,边实验边推进。

第三阶段(2015年6月—2016年10月),组织实验成效评估、进行研讨总结,形成实验工作报告。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实验县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实验县要明确实验工作责任人,成立工作组,协调有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实验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保证工作健康开展,我部将成立专家指导组,通过各种途径指导实验工作。

2013年11月30日前,各实验县实验工作方案用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同时报送我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本省教育行政部门。联系人:曹瑛,罗晶,电话:010-66097189,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单大胡同37号,邮编:100816,电子邮箱:。

附件: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名单(略)

教育部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篇6

关键词: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1我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及学科发展概况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农业和种子产业发展的需求而诞生的新专业。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率先申报建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随后,我国一些农林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相继开设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国开设本科或本科以上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或方向)的院校共有29所,其中培养本科层次的有25所,硕士层次的有l4所,博士层次的有ll所。

2我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安徽农业大学于l979年成立种子教研室,l985年开始招收种子专科(二年制),1997年开始招收农学专业种子方向2000年开始招收种子工程高职(三年制该专业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1年开始招收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种子科学与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该方向博士研究生,2007年申报设置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我校首批5个一本专业之一开始招生。目前,招生计划由2008年、2009年的每年40人增加到20l0年的6o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校高度重视和扶持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该专业有教授9人,副教授14人,博士15人。依托农学院作物学级学科博士点和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长期开办种子专科和农学专业种子方向的经验积累,我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好的教学条件,具有…定的学科优势和特色。

2.1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主题,围绕培养能够主动适应我国种子行业科研、生产与经营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目标,全面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经过3~5年的教学实践,力争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办成具有自身特色,在国内农林院校中具有较高水平,适应种子产业发展需要的种子类本科专业。

(2)基本原则。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教学内容改革和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和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主动适应现代种子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强实习环节的指导,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2.2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措施(1)专业发展规模与培养人才类型。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计划每年招生60人,并根据种子行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办学条件,适当调整招生规模。培养人才的类型包括:企(事)业管理型;种子生产、加工、贮藏与检验技术型,营销型;科研教学型和自主创业型等。

(2)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宽基础”、“高素质”、“能力强”、“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等几个要点,构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干2005年开始实行学分制本科教育,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2008年开始招生,因此,我们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订并修订了学分制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育种、种子研发、种子生产、种子贮藏加工、种子检验、种子营销、种子管理和贸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种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企业和单位从事与种子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研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与技术、作物育种、作物栽培、植物病理、农业昆虫、农业机械化、种子生理生化、种子生产、贮藏加工、检验、经营管理以及企业运作需要的成本会计、市场营销、商法、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作物新品种选育、种子研发、种子生产、贮藏加工、检验、营销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科研创新、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种子生产与经营、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构建和优化。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将来适应社会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适当减少必修课程门数,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均独立开设,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大实验。本专业要求最低修读3l0学分,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250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60学分。课程类别包括公共基础课(1ll学分,其中,免费修读10学分)、学科基础课(59.5学分)、专业核心课(32学分)、任选课(47.5学分,其中,专业选修课25学分,素质教育类22.5学分)、实践课(60学分,其中,课程实践l6学分,专业实践37学分,思政实践3学分,素质拓展4学分)。课程学时按理论课10学时/学分,实验、实习20学时/学分计算。

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是体现专业特色的主要课程。本专业核心课有14门,包括种子生物学、种子生物学实验、种子检验学、种子检验学实验、种子生产学、种子贮藏加工学、种子经营管理学、作物栽培学总论、作物栽培学总论实验、作物栽培学各论、作物栽培学各论实验、作物育种学总论、作物育种学总论实验、作物育种学各论等课程。本专业实践课有2ofq,包括军训、作物栽培学总论实习、作物栽培学各论实习、作物育种学总论实习、作物育种学各论实习、植物分类学实习、种子生产学实习、种子贮藏加工学实习、种子经营管理学实习、作物育种综合性、设计性大实验、种子综合性、设计性大实验、专业综合实践、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与测试、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形势与政策教育、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实践、社会实践、科研活动、文化素质活动等课程。

(3)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研讨,加强种子贮藏加工学、种子经营管理学、植物检疫学、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考核方法,改变过去单纯以课堂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标准的做法,除笔试外,采用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把实验、实习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学生在仿真的职业环境中的实际工作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我校与种子企业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主动地“走出去,请进来”,密切与种子企业、种子基地联系与合作,通过立项、签订合约等形式,联建、共建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仿真的环境,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技能。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科技人员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和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继续完善种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及相关实验室,增添新的仪器设备,增加种子加工与贮藏设备、组织培养设备等,加强实验室管理。

加强科技创新,不断开拓研究领域,按照种子产业化思路调整科研结构,强化育种科研体系建设和种子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突出我校作物育种的科研优势,推动我校种子学科的建设。按照外出进修和科研锻炼的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按照学科发展要求,进一步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建设。

3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由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培养方案、过程诸要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过程与运行机制的总称。简单来说,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合成系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至2020年)》提出:“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依据《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按照我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我们探讨提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1—2—3-4”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即“一个基本目标、两条基本路线、三种基本能力、四类基本成果”。

3.i确定一个基本目标

即培养具备作物育种、种子研发、种子生产、种子贮藏加工、种子检验、种子营销、种子管理和贸易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德、智、体、能”全面发展,能在种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企业和单位从事与种子有关的技术与设计、研发与推广、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3.2提供两条基本路线

即实现目标的两种基本途径或毕业去向,一是读研,二是就业(1)积极鼓励学生争取读研。本专业为一本专业,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因此,我们积极鼓励将来想从事科研和教学等工作的学生准备考研,尤其是争取考种子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并尽力为他们创造条件,希望他们将来能成为更高层次的种子领域人才。

(2)多渠道帮助毕业生就业。采取多样化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求职意识,多渠道帮助学生就业。本专业就业面较宽,就业去向有种子公司、种子管理部门、农业类公司、农场、农业行政部门、科研与教学部门、相关涉农单位、自主创业等。

3.3培养三种基本能力

即自我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相比较其他各方面能力而言,这三种基本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较为欠缺而需要加强锻炼的能力。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独立生活能力、处理事务能力、自我学习和知识自我更新能力等方面。面对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式增长的环境,教育已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是培养探索创新能力的基础。我们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团结协作、探索创新能力训练方面,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做法深受学生欢迎。一是鼓励和支持学生结合专业综合实践积极申报校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同时,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植物种子标本的收集、制作与利用”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家庭所在地分布差异以及学校假期,收集各种植物种子,然后带回学校整理制作实体种子标本和电子标本;“优质无公害鲜食玉米、毛豆等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的优越条件,让学生无偿承包校农场专门划出的一部分土地,从选用购买优良品种种子开始,到整地、播种、施肥、管理直至产品收获,然后自行到农贸市场、饭店等地销售。二是在大一至大四不同阶段举办不同主题的交流研讨会。我们制订并正在实施“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一至大四阶段交流研讨会计划”,交流研讨的主题包括:大学生管理与自我管理、专业及人才培养方案解读、大学学习与生活、大学四年规划、考研之路、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大学学习方法、校外专家系列报告、学习与事业经历、考研辅导、就业指导与求职经验、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大学四年收获与感悟、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等方面,针对不同的主题分别邀请不同层面人士作报告,有本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教学的院长、心理学老师、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代表、学生干部代表、高年级同学代表、班级同学代表、毕业校友代表、考研辅导班老师、种子专家代表、种子企业经理代表、种子管理部门负责人代表等。

3.4取得四类基本成果

(1)专业学习成果。主要包括: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专业奖学金、国家及社会各界提供的奖学金等。其中,“学位证书”是最基本的成果,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取得,即要求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

(2)素质拓展成果。主要包括:各类比赛、竞赛、业余爱好、科研活动、创新和创业活动等获奖证书或荣誉,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章或论文等。

(3)辅助技能成果。主要包括:英语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驾驶证、其他各类资格证书等。辅助技能成果有利于毕业后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4)信仰奉献成果。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入党,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l义工服务、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等荣誉或事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仰,培养“感恩”和“包容”的胸怀。

四类基本成果指的是四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方面的具体成果,要求学生每类中至少能够取得l项具体成果。学生在大学阶段取得的成果可以说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将成果分类并具体化,目的在于引导和支持学生在注重个性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全面发展,但不等于要求各方面平行发展,即“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l一2-3—4”人才培养基本模式,构成人才培养的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整体,使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具体化,人才培养方法和过程则隐含其中,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显然,由于我校开办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时间较短,该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刘为民.创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农业发展需要[j】.高等农业教育,2003(2):45~46.[2]马守才,廖允成,付增光.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7(8):54~56.[3】高荣岐,张春庆,李艳萍,等.高校种子专业就业形势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22~23。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篇7

2006年4月,我校承担了黑龙江省德育课题的子课题《班主任教师专业化发展微观领域个案研究与专题研究》的研究任务,制定了子课题研究的内容、阶段任务。作为子课题第一负责人的我,带领全课题组成员围绕子课题内容:创造性地建设班级体、班级教育活动的创新、挖掘学生浅能,促进学生自主成长几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首先要确立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的职业理想,需要班主任吃苦精神的引领,以之作为教师自身努力的方向和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奋斗目标;其次教师的专业成长应成为学校的责任,学校应该在培养模式、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明确学校在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职责,为教师提供更多完善自我、培训提高的机会,而在这其中,教师需要的是班主任的合作的精神;再次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必先由教师主体本身充实专业知识能力、求取专业发展并献身教育工作,以赢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信赖与认同,而这需要的是冒险创新的精神,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形成教师自己的个性;教师在专业化之路上,每时每刻需要的诚信,对学生讲诚信,对家长讲诚信,对同事讲诚信,对领导讲诚信。

通过研究和实践,切实提高了校内部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进程。新课程的推进带给我们这样的感悟: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提高教育能力,需要转变教育行为等,而传统的在职培训、学历达标等继续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挑战的需求,我们的方向将更加的明确。教师们普遍感到原有方式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师专业的提升效果不明显,那么,我们就要利用积极向上的精神去促进、提升教师的水平。因此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课题研究:

1.调查摸底法:实验之初,为了对实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情况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结合掌握,激发全体实验教师的实践意识和参与兴趣,我们采取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急需专业培训的具体建议的问卷,为本次活动奠定了较强的实践基础。

2.行动研究法: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号召全体实验教师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

3.案例研究法:在实践活动中,注重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培养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4.实 验 法:实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出发,形成某种教育思想和理论构想,然后将形成的假说在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控制的教育实践中加以验证。通过对实验对象变化、发展状况的观察,确立有效的验证和完善假说。形成研究制定严谨科学的实验方案,按照方案实施实验形成实验的阶段性报告和总结性报告,然后对实验进行评价论证。

5.经验总结法:指导实验教师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而引领教师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在实验的工程中,我们首先加强了对课题组成员的业务培训。其次切实加强了课题研究的协调。另外,我课题组加大班主任教师的总结提升能力的训练,引导教师不仅能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而且对于一些较为成型的经验能勤于总结,敢于提升,经常交流发表。三年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时刻意识到:

(一)班主任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班集体建设的精神支柱

作为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其言行对学生有着榜样的效应。是否能进行有效的思想工作,创建一个文明、守纪、进取的班集体,这不仅取决于班主任是否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于班主任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座右铭。

(二)班主任的改革创新意识是班集体建设的活力源泉

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篇8

(一)学院基本情况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是内蒙古大学与鄂尔多斯市政府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逐步开展研究生教育、高级政商管理(EMBA、EMPA)培训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等。现已初步建成了涵盖文、理、管理、艺术等学科的专业体系,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89人,学院学生与内蒙古大学本部学生享有同等待遇,毕业成绩符合内蒙古大学学位授予资格要求的,颁发内蒙古大学毕业证与学士学位证。学院现有教职工179人,博士9人(含博士后2人),硕士132人,已形成一支以本院学科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支撑,部分校本部任课教师为补充的教学能力突出、科研水平不断进步的优秀师资队伍。

(二)基础设施及实验室建设

学院校区规划占地1800亩,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分三期建成。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包括图书馆、体育馆、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公寓和餐厅,已全部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实验楼、公寓等主体部分已建成,三期工程规划建设科研开发大楼、艺术专业教学楼、学生公寓、综合活动楼等设施。5个实验中心共39个实验室、25个多媒体教室、2个语音实验室、艺术楼排练厅、音乐厅已全部投入使用。图书馆纸质藏书10万册,电子图书15万册,学报、杂志等200多种、各类报纸60多种,共享校本部图书馆10多种数据库资源。

(三)实习基地建设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不断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已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5个,大部分校外实习基地条件良好,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和实训的教学需要。2012年校外实习基地实习410人。

(四)科研项目

(1)部级项目:2012年获批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资助金额48万元。(2)省部级、市级项目:2011年获批4项省部级项目,总资助金额28万元;2012年获批3项省部级项目和1项市级项目,总资助金额131万元;2013年获批4项省部级项目,总资助金额11万元。(3)院级项目:从2009年到2012年学院总投资20万元,确立了44项较有价值的研究项目。

(五)学生就业情况

2012届学生毕业483人,生源地就业285人,鄂尔多斯就业137人,区内各盟市及区外就业11人,考研22人,待业28人。2013届学生毕业477人,生源地就业112人,鄂尔多斯就业170人,区内各盟市及区外就业123人,考研30人,待业42人。

二、地方与高校的合作发展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是鄂尔多斯地区的一所本科院校,生于斯、长于斯、服务于斯,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共享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和定位取向,就是日渐成为参与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加强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

我院现有教师总体知识结构较好,但缺少高端人才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我们需要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平台,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教师可以来自企业、可以来自科研院所,也可以来自高校,特别是相当数量的有业界经历的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结构的多元化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又能达到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多元化;加大培养和引进领军人物、优秀团队的力度,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教师保障。

(二)加强以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

我院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区别于地方其他院校。我院教学基础条件良好,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较多,应增加课程设计、实训实习、工学结合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建立结构科学、目的明确、管理规范以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体系。开拓多种途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提高实验实习设备水平。我们目前没有充分挖掘当地的企业资源。

(三)加强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的就业体系

培养地区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适应适合地区产业的专业。但就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来看,选择在鄂尔多斯市就业的学生只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约30%,这与我们期望的地区就业比还有一定差距。因而,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科学系统地将就业教育服务形成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参与者、新兴产业的积极发展者、地方文化产业的主体推动者,都需要培养一大批紧密结合地方的创业型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产、学、研、用相结合概念以及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深度合作与共享的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合作教育的倡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更要走合作教育之路,并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获得自身发展活力,实现“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子取证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人才培养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