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9 12:07:16

博物馆活动总结

博物馆活动总结篇1

 

一、决策运营和咨询机构

 

法人化改革首先要改变博物馆的定位及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改变博物馆从属于行政机关时,上级主管机关甚至连“筷子的上下动作”都要强行管理的行政组织营运方式。[2]政府将博物馆(2007年后为文化财机构,为行文方便,若无特别需要,以下统称博物馆)变成独立行政法人,赋予其自主权,不再直接对博物馆进行管理;并且将博物馆的“规划”职能与“实施”职能分开,由上级主管机关负责“规划”,博物馆负责“实施”[3]。博物馆走上了自主运营的道路,为此强化行政首长的作用和外部人员参与管理,并成立了一系列新的组织。

 

(一)“役员会”

 

“役员会”负责审议中期计划、编制预算等重要事项,成员有理事长、理事和监事,实行首长负责制。理事长作为法定代表人,代表机构全面统筹管理机构业务,全面负责机构的规划、业务开展和人事管理,任命下属机构负责人(馆长、所长)。理事根据理事长的规定辅佐其管理机构业务。监事则负责监查机构业务。

 

(二)运营委员会(Board of Special Advisors,即特别顾问委员会)

 

为了听取外部人员对机构业务运营相关重要事项的意见,博物馆成立运营委员会,负责对博物馆管理运营的重要事项进行审议,并向理事长提交建议。委员会的人数限定在20名以内,其中既有大学校长、教授、美术馆理事长、新闻社社长、文化教育协会的负责人等文化教育界人士,也有财团负责人和政府高官,以文化界人士为主。

 

(三)评议员会(Board of Trustees)

 

东京、京都、奈良、九州四家国立博物馆分别成立了“评议员会”,对与本馆运营相关的重要事项进行审议,并向馆长提出建议。各馆“评议员会”的成员在15名左右,其构成与运营委员会相似,且运营委员会中的大部分成员可以分别在各馆的“评议员会”成员名单中见到。

 

这些组织中,“役员会”是博物馆的管理与统筹执行机构,行使管理职权;运营委员会和评议员会的职能相似,对博物馆的重要事项进行审议,行使审议权。三者组成了博物馆的决策运营和咨询机构。

 

二、目标绩效管理与监督评价机制

 

政府对博物馆实行目标管理,主管部门文部科学省对博物馆提出任务和目标要求,拟订中期目标(五年为一期),审批博物馆提交的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中期目标确定了博物馆在收藏、展览、调查研究等各项业务和效率化运营、人事、财务等方面的目标。中期计划规定了博物馆的任务,需要达成的目标,为达成目标采取的措施,以及财务预算、资金收支计划和结余资金主要用途,等等。年度计划则进一步提出每年的细分计划。为了保证目标能够实现,政府定期对博物馆的运营情况进行绩效评估。

 

为此,文部科学省和总务省均设立了“独立行政法人评价委员会”,成员都由行政部门之外的有关专家担任,主要有企业高管、大学教授、文化界名家、注册会计师等。每年先由文部科学省的“独立行政法人评价委员会”对博物馆进行评估,评估涵盖了机构的所有活动,包括业务开展的效益和活动内容质量;总务省的“独立行政法人评价委员会”主要对博物馆的设立和主营业务变更进行审查,并对文部科学省的评估结果进行核查,其结论为最终结论。[2]评估结果是政府对博物馆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将对其事业发展、资源分配、人事变更和收入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评估结论认为博物馆效益不佳,其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3]

 

为了与文部科学省和总务省设立的“独立行政法人评价委员会”相对应,博物馆设立了“外部评价委员会”,由法人以外的人员组成,负责对国立博物馆每年度、中期目标期间的业务实绩进行评价。这样,对博物馆进行评价的就有总务省、文部科学省和法人自身三个评价机构。而政府则从原先下达行政命令完成管理,转变成目标绩效管理。政府与博物馆之间,从之前的从属关系转变成了类契约关系。[6]

 

此外,日本通过信息公开来达成对法人的监督。其相关法律规定,凡是法人业务、理监事任免、业务方法书、中期计划、年度计划、事业报告书、财务诸表、决算报告,以及理监事及职员的报酬水平、工作条件等都应当积极公开信息。博物馆专门设置了“情报公开室”,规定了公开室的开放日期和每天开放的时间,同时还在自己的网站上专门设置了“法人情报”一栏,将公开的信息放到网上。信息公开方便社会大众对博物馆进行监督,也使得博物馆业务运营必须公开化、透明化。

 

三、人事与财会改革

 

根据《独立行政法人通则法》规定,理事长有权根据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并综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以中期计划时间为周期,自行决定本法人组织的役职员(除法人之长与监事)设置及其职务遂行能力标准。同时规定,独立行政法人有权自行决定公开招聘(公募)役职员。[5]这便赋予了独立行政法人独立的人事权,法人可以自主决定员工的规模。基于这种精神,政府推动职员身份转变。2006年开始,国立博物馆的员工从公务员身份转变成非公务员身份。[8]考虑到经费和效率问题,博物馆在编制方面推行遇缺不补的政策,只对一些非常重要的岗位进行补充,严格控制职员的数量。

 

经费方面,博物馆的收入包括自我收入、经营补助金(运营费交付金)、受托收入、设施整备补助金四个部分。自法人化之后,日本政府逐年减少“经营补助金”,要求博物馆必须不断增加自我收入的资金。自我收入的资金,其英文译为“Income from various activities”,意思即是从各种活动中取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展览门票、展场出租、纪念品销售、餐厅经营、会员及博物馆之友年费、赞助等方式取得的。从历年的资料看,自我收入部分大致占预算总额的10%。

 

经费支出最主要是运营费,其来源为政府的“经营补助金”和自己创收的经费,支出到管理经费(含人事费和一般管理费)和业务经费(含调查研究费、情报公开费、研修费、国际研究合作费、展览费、教育普及费等)两个方面。经费可以灵活支出,无须像以前那样按项目分配、专款专用。但政府逐年减少了“经营补助金”,博物馆必须增加创收才能保证有足够的运营经费。[10]为了促使博物馆努力创收,博物馆每年结余的经费在批准后可以转入下一年度使用,但前提是结余必须超过上一年度,否则不能转入下一年度,而是上缴政府财政。这便意味着博物馆必须不断加强创收的力度,否则努力创收的资金将无法自己使用。[11]

 

四、法人化的成效

 

法人化的这一系列改革,给博物馆的业务经营带来了新的变化。

 

一是注重观众需求。法人化之后,观众的口碑和支持度成为了博物馆维持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吸引观众并挖掘潜在的观众,博物馆更加注重了解和研究观众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举办观众喜欢的展览和各种各样的活动。展览一般在策划时即会考虑观众的需求,选择观众比较喜欢的主题,再配合博物馆的研究内容来进行。展览呈现方面也处处以观众为中心,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感受。如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展览,在灯光设计、展示手法、展厅整体环境营造、文字说明等,都进行了改进。[12]

 

二是注重与企业的合作。由于政府削减经费,法人必须积极拓展财源,努力寻求创收。这使得博物馆比之前更加注重与企业和企业家的合作。博物馆邀请企业家参与管理,请他们担任运营委员会、外部评价委员会或评议员会的成员,甚至负责人。如资生堂株式会社名誉会长福原义春担任过文化财机构运营委员会的委员长[13],东芝株式会社会长西田厚聪担任过运营委员会的委员[14],岛津制作所株式会社董事长服部重彦担任过京都国立博物馆评议员会的委员[15]。博物馆也重视与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在举办展览或者活动时积极寻找企业赞助,借助媒体的平台进行宣传,通过博物馆之友募集款项等。[16]这种努力,为博物馆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资源,为博物馆能从容地开展各项业务奠定了基础。

 

三是活动更加多样化。为了吸引观众、增加创收,并充分利用场馆设施,博物馆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亲子活动、学生体验活动、讲座、演讲会,甚至舞台剧、单口相声[10]、舞会、服装秀、音乐会、爵士表演会等。展览也不再仅仅是展览,而是针对展览综合策划,举办相关的活动。如东京国立博物馆在2003年的新年,举办了“新年到博物馆拜年”的系列活动。以当年的生肖展览为核心,举办耍猴戏、和太鼓合奏、狮子舞、和琴、室内乐和大规模的插花展示。通过这些活动,博物馆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普通观众,也引起了众多企业的关注,增强了创收能力。[18]

 

结语

 

博物馆活动总结篇2

[关键词]博物馆 学校 合作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2-0255-01

一、我国博物馆与学校的合作形式

(一)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

对于学校来说,由其主导的与博物馆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参观。学校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能够扩大学生的眼界,增加知识面。一般来说,学校会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参观,并在参观后进行总结,这种方式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比较好。另一种方式是放任学生进行自主参观,这种方式给学生较多的自由空间,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参观目标明确,能够取得很好的参观效果;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则是以游玩的心态参观博物馆,基本上学不到东西,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学校主导的参观博物馆形式,一般来说,流程较为简单。在活动开始之前,学校或教师确定一个参观主题或目的,并做好主题设计准备工作,然后进行前期的组织筹备,并与博物馆取得联系,确定参观日期。在参观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以保证活动按照设计的流程进行,参观之后进行总结分析。

(二)博物馆进入校园开展活动

博物馆进入校园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是以博物馆为活动主导机构进行的。博物馆进入校园的形式较为多样,可以采取展品展览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开展讲座的形式。如定期在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的历史讲座,为学生讲解革命烈士生前使用的物品,讲述艰苦的革命岁月,使学生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也可以采取文物在学校流动展出的方式,让学生亲眼看到经历千百年的历史文物,体会古代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另外,还可以采取发放宣传册的方式,将博物馆整理的教育内容,以印刷成册的方式发给学生,让他们在闲暇时间进行学习。

对于博物馆进校园的活动,在开展之前,博物馆应当联系学校,确定开展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避免造成学校秩序混乱。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应当有明确的主题,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上级部门主导开展馆校合作

博物馆和学校的上级部门主导馆校合作,在当前来说还不太普遍。这种主导形式的合作一般采取科委和教委联合的形式,组织教育机构和博物馆人员合作编写教材,保证教材内容的准确性。再者就是组织学生参与博物馆活动,如博物馆组织的藏品知识竞赛活动等,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也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知识。由于上级部门主导的馆校合作涉及单位较多,规模较大,因此,合作的频率较小。

二、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特点

(一)灵活多变的学习形式

学校课堂的学习方式往往比较单一,而馆校合作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形式则灵活多变。在很多访谈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是一些形式多样的引导语言和指导方法,并不像课堂教学那么严格,整个活动过程以轻松活泼为主。具体而言,在馆校合作活动中,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学习主线,学生在观察和探究中进行学习,并没有限制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擅长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丰富的学习内容

在馆校合作的教育活动方式下,博物馆的展示内容相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直观,因为博物馆展示的教育内容一般是以实物的形式出现,学生在学校难以看到。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但能够亲眼看到实物,还能在博物馆进行实物的操作,而学校则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博物馆的参观学习中,能够学习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拓展眼界,也能够在参观学习中审视和探究书本知识。总之,馆校合作中的学习内容比书本内容更加丰富、直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元的选择。

(三)自由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一般会受到种种规范的约束和限制。学生无法自由的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而在馆校合作活动中,学生拥有一个更加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受到的约束很少,会有更多选择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学生会感到轻松有趣,教师在活动中也没有太多条条框框的要求。他们在参观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新的知识。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

(四)科学的学习目标

目前很多学校教育的目标依旧是应试教育,学校一般会制定周密的应试方法,一般有明确的年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对学习测评则完全用学生的成绩去考量,学生成绩的提高是教学的目的。而在馆校合作教育下,并不强调某些特定的目标,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乐在其中,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三、结语

总之,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形式较为多样,并且合作具有自身的特点。馆校合作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扩大认知范围,提高整体国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钱进.教育改革背景下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共赢发展[J].中国博物馆,2014(03).

[2]宋娴,孙阳.我国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历史进程[J].上海教育科研,2014(04).

博物馆活动总结篇3

【关键词】博物馆;夏令营;青少年;社会教育

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这三个“重要”正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博物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担负着社会教育的重要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一部包含丰富文物知识的百科全书,是储藏中华文明的宝库,因此它成为人们了解历史、了解文物的重要渠道。

早在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就对博物馆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公益性成为它的首要职责。公益性也就是不以赢利为目的,旨在服务社会。那么如何服务,怎样服务的更好?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在博物馆的发展中不断被摸索和探讨。这几年全国各地博物馆陆续实行免费开放,我们也加入了免费开放的行列。但免票只是公益性的一种途径,它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更多的人走进了博物馆。但我们的社会责任要求我们需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满足不同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服务变得实际和有效。

一、博物馆有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责任

因为博物馆在整个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所以可以说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博物馆作为一个教育性机构是为了社会利益而建的,其职责是满足社会的需要,至少是关心社会的需要,并根据社会的需要提供具有博物馆特征的教育活动内容。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博物馆是一种致力于服务对象成长的一种特殊教育种类。博物馆是以陈列展览为载体,主要通过实物传播思想、知识和文化,具有生动、直观、具象、参与互动、寓教于乐的特点,以自身鲜明的个性魅力和深厚的内涵吸引公众,成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文化殿堂。它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更注重趣味性、观赏性、丰富性和引导性,是营造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人们长期接受“再教育”的重要场所。为青少年服务,以培养人们自主和自愿的求知欲望和行为一直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使命。

博物馆社会教育部是博物馆文化教育的最前线,是博物馆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所“学校”知识的传播者和思想引导者。我们社教部的工作人员就是这个学校的老师,我们需要在不断地丰富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在努力地探索和尝试。特别是针对青少年教育这方面,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开封市博物馆夏令营活动的开展

(一)博物馆文物夏令营的特点

我们开封市博物馆从1994年开始,每年在暑期开展一次文物夏令营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二十届了,累计营员达到千余人。夏令营对大多数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但和文物结合的夏令营却是在暑假学生活动中独树一帜,意义也不同寻常。我们的文物夏令营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只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提高青少年素质。博物馆作为服务社会的公益性单位,这正是我们活动的宗旨。二是在文物夏令营中,我们的营员不仅可以放下一学期来学习的疲惫,使身心得到放松,还可以在放松的同时学到很多学校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仅如此,营员们还能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回顾往届文物夏令营

这十九年来,每一届夏令营都举办得非常成功,学生在夏令营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因此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去年的夏令营在时隔一年多后仍然记忆犹新:我们博物馆和某美术学校联合组织学生到洛阳写生。很多同学知道自己的家乡开封是七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开封人也已经对自己的家乡有所了解,但他们却不知道洛阳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九朝古都,不仅有美丽的景色,而且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到那里去既能激发营员们的绘画灵感,达到写生的目的,又能了解到很多历史和文物知识。从洛阳博物馆到龙门石窟,再到民俗博物馆,以及关林和白马寺,一路走来,营员们被洛阳美丽的景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震撼,每到一处他们都被深深地吸引,认真地看,认真地听,认真地记,认真的画。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唐三彩,知道了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知道了卢舍那大佛原来和女皇武则天有关。在这三天的洛阳之行中营员们不仅学到了很多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物知识,还增强了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力。

(三)总结上届经验,这一届别出心裁

我们在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同时,更多的是去总结和思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才能使工作所得更好。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多数青少年对博物馆缺乏一个全面的认识,对历史和文物更是知之甚少。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逐渐把学生的部分课余时间放在了博物馆,但很多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的,他们缺乏兴趣和热情。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新鲜感呢?我们结合学生好奇心和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在今年的夏令营中注入了更多趣味元素。

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今年的夏令营我们没有组织营员走出去,而是选择了在开封,在我们自己的博物馆。营员们可能会觉得在家门口参加夏令营很无趣,因此我们决定要使知识富有趣味性,让营员们在快乐中获得知识。今年的夏令营安排了两天的时间,一天在开封市博物馆,一天去城墙参观城墙古马道遗址和饮食博物馆。只是短短的两天时间,怎样才能让营员们既感兴趣又能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呢?第一,给营员讲解博物馆知识,让他们对博物馆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第二,参观博物馆,为营员们讲解历史和文物。在市博物馆里,通过观看和听讲解,营员们了解了一些历史知识和文物知识,还亲自动手制作了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对这项传统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大梁门城墙遗址营员们亲眼目睹了城摞城奇观,为我们开封是这样一座奇特的城市而感到震惊,在民俗博物馆又感叹原来自己家乡的饮食文化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第三,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些历史知识和文物知识自编自演成小品。对于这样的活动,大部分营员的参与性都很强。但以上这些活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所以我们还安排了历史文物知识竞答,营员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这样一来就使他们对听讲解所获得的知识加深了印象。

(四)展望未来,我们的社会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同往年一样,今年的夏令营结束之后,我们社教部的每个成员也在夏令营中收获了快乐和成就,我们为又一批可爱的学生在夏令营中收获知识而感到欣慰和满足,我们感叹开封市博物馆文物夏令营已经十九岁了。这十九年来,它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从稚嫩到青涩,从内容单一到主题丰富,一年比一年进步。但我们深知我们的社教工作任重道远,一次活动不可能让所有的青少年都爱上博物馆,我们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应该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丰富这个优势,秉着创新务实的工作精神和服务大众的职责,认真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以取得更多更快的进步。

三、明确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一)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活动影响范围

现如今,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带孩子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知识,也有很多家长反映说文物夏令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他们很支持孩子参加文物夏令营,但相对于千千万万个学生来说,还只是少数,有很多家长没有这种意识,或者不知道这项活动。所以我们应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页、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活动,并参与进来,比如主动到青少年比较集中的地方发放宣传页,让更多的人知道博物馆举办这样一种别开生面的夏令营,又比如请媒体全程跟踪拍摄,然后在电视台播放,这样更便于家长和学生对文物夏令营有更全面更直观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创新主题,丰富内容

另外,活动的内容和主题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和强化,在以后的文物夏令营中我们一方面要带营员们到更多的地方去,去探寻历史的足迹,汲取先人的智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到新郑的炎黄故里寻找祖先的足迹和炎黄文化的源头,到安阳殷墟去触摸甲骨文,感受殷商文化的神秘和魅力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见多识广,为自己的家乡河南感到骄傲,更加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尝试在夏令营中加入其它新的元素,结合每一届营员们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开展一些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针对性、参与性更强的活动,将历史、文物、民俗等知识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营员们更容易接受和吸收。

综上,我们将在以后的社教工作中,加强宣传力度,创新教育内容,使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得以更充分的发挥,让更多的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获得知识、提高素质,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 郭俊英,王芳.以教育为圆心的文化乐园[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 杨丹丹,阎宏斌.博物馆教育新视阈[M].文物出版社,2009.

博物馆活动总结篇4

目前我国国内旅游活动在以传统的观光型大众旅游方式为主的同时,各种新的旅游方式层出不穷。在这种形式下一些传统的文化旅游方式如博物馆旅游也在努力适应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希望能够在文化旅游中寻求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找到文化旅游业和博物馆业共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所以加速博物馆建设,跨越式发展文化旅游业,大动博物馆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对于促力推进当前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博物馆和旅游事业,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推动博物馆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必然

作为地方文物收藏机关的博物馆,既是该地方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自然风光、历史和现代风貌的观赏指南,是旅游的重要市场之一。而旅游者则是博物馆的重要客源之一,众多的旅游者为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纷纷将博物馆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博物馆与旅游业的关系也更密切、更具体、更深入。博物馆已成为旅游的重要资源,成为旅游中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的发展,驱动着博物馆的发展。博物馆的发展与旅游是共进的,是天然的联姻。推动博物馆与旅游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完善博物馆的休闲功能,深化博物馆的体制改革。可以说推动博物馆与旅游的发展,既是多年实践的经验的总结,更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必然。

二、我国博物馆与旅游发展的现状

1、纵观我国博物馆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冷热不均,遗址博物馆游客相对较多,藏品博物馆除小数外,大多无人问津,而具有互动性的科技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最受欢迎。数量最多的综合类、历史类博物馆则较小游客。具有世界声誉的大型博物馆游人如织,中小型博物馆则举步唯艰。处于旅游景区相依托的博物馆游客较多。

2、我国的博物馆基本上都是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他们的职能是收集、保管、展览文物,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没有将社会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责任。博物馆的各种办公费用和在编人员的工资由国家发放,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都趋于保守,缺乏活力,因而缺乏主动投入旅游市场运作的内在愿望,导致在参与休闲市场的竞争中被公众排斥和遗忘,使博物馆这一拥有巨大信息量的独特文化休闲领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博物馆的发展与时代脱节,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还是以静态的展示为主,展品也主要是文字、图片、实物,虽然有些博物馆开始引进各种电子放映设备,对几十年来的博物馆面孔稍有改变,但基本内容没有任何变化,因此较停留在有形产品层面,忽视核心产品与附加产品的开发,使博物馆为旅游提供的产品不全面。

4、投入不足,建设和管理资金短缺,这是制约博物馆旅游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国家投入过少,导致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对资源保护和管理力量不足,造成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档次不高,新的旅游产品得不到开发,严重制约着博物馆的发展和巨大潜力的发挥。

三、博物馆如何适应旅游业的发展

1、博物馆要转变观念,立足改革,适应旅游业的发展。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是博物馆领导者必须解决的的首要问题。改革就是打破旧的管理体制,实行垒员聘任制。通过竞争、择优上岗,因职选人,人尽其才,使人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积极性,把博物馆业做大做强做优。

2、参观博物馆的陈列是旅游者的主要目的,陈列是否具有特色,能否适应旅客需求,是博物馆旅游能否发展的关键。博物馆旅游要以多样化的形态吸引游客。首先要改进陈列展览形式,要生动灵活的与旅游业接轨。受社会制度的影响,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的博物馆、纪念馆大多是带有政治倾向的,是为了配合宣传工作服务的,因而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显的有点严肃有余而生动不足,多以文物、图片和固定的摆放格式来展示,没什么奇特的东西。在当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式下,博物馆的改革就势在必行。要改革陈列形式,以适应旅游观众“快餐式”的需求,把最精华、最娱乐、最通俗的部分推到最前沿,详细的而过于专业的展示留在后面,使旅游观众得到更快的信息和更大的选择余地。其次博物馆应根据藏品和文化旅游举办一种主题集中、内容专一、规模较小的项目,即对文化史上的专题举办陈列,这种专题陈列适应文化旅游的需要,对国内游客来说,由于其知识水平、文化层次、工作内容的限制,也不可能对中国文化的具体内容了解的十分透彻,所以应该在各馆基本陈列的基础上,搞一些主题鲜明、具体、系统、形式生动、活泼、新颖的专题陈列,使游客对某一具体文化内容有比较清晰、明了、完整的印象。

3、搞好博物馆的市场网络建设和市场推广。博物馆在市场经济中要有所发展必须走市场化这条路,而要想市场化必须“以人为本”,以市场化的方式组织观众,以观众的需求搞好展览创新,以内部管理结构调整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重点,转变传统机制。借鉴现代企业市场运作的方式,搞好博物馆的市场网络建设和市场广告推广。

博物馆活动总结篇5

一、活动背景: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手段日新月异,学生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然而其精神文化的需求却在一定程度上却得不到满足。了解历史可以让人变得理性,了解历史可以让人得到深邃的智慧启迪,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承载,是文化传承的桥梁,是人们享受历史滋润的“泉眼 ”。

天宇自然博物馆是平邑归来庄金矿开发的一个涉足金外的产业项目,也是"全省唯一的、全国少见的、世界一流的博物馆",先后被省科协、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被省关工委、省科协、团省委、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关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基地。

二、活动目的:

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情操,对孩子进行科普教育

三、活动主题:“走进天宇博物馆,见证历史的奇迹”

四、活动对象:

临沂第一实验小学三河口校区 二年级三班的全体学生和陪同家长、老师

五、活动时间:2014年3月22日 早8:00集合

六、活动地点:平邑天宇博物馆

七、活动主办单位:临沂第一实验小学三河口校区 二年级三班 家委会

八、安全保卫及医务急救:邵泓源爸爸

九、行程路线:三河口小学门口 ---博物馆---午餐—回校

十、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

1、毛小萌爸爸和博物馆进行沟通约定时间与人数;

2、李德洋妈妈负责联系车辆。

3、家委会各组长负责收取参观、午餐费用。

4、王B珲妈妈总负责费用

5、杨雅迪妈妈、毛小萌爸爸、田书宁爸爸准备好摄影器材;

6、陪同家长和老师负责安全。

活动中期:

1、老师和家长们负责在校门前组织好学生并拍照;

2、所有参观博物馆学生有序进入博物馆;

3、博物馆讲解员带领大家有序参观,并提供讲解服务;

4、家长和孩子们拍摄照片收集素材;

5、参观完毕有序出馆。

活动后期:

1、孩子们写活动感受;

2、刘佳老师进行活动总结;

3、倡导参加活动的学生交流参观后的感受;

4、班会进行活动的口头总结以吸取经验看清不足;

十一、注意事项:

1、本班学生要准时到校;

2、在参观过程中要注意维持秩序,不可高声喧哗;

博物馆活动总结篇6

【摘 要】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利用自身充足的教育资源,创新教育体系,优化教育职能,强化教育特色,完善教育方法,加强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承担社会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责任;社会教育

教育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汇聚,是人类伟大发展历程的缩影,体现着全人类的文明与精神,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资源。 所以,重视博物馆独特的教育功能,将博物馆列入我国教育体系,使博物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效结合,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教育体系,这不仅体现世界博物馆发展趋势,也能突出博物馆原本的教育职能,对提升全民文化水平,优化国民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有重要帮助。

一、突出博物馆之教育职能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托,不只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珍贵的教育精华,其中,应当把德育教育作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键点。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有收藏、保护、研究、展览文化遗产的文化场所,理应发挥其在重温历史、提高素质、重塑道德、改善情操、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教育意义, 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博物馆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并改善相配套的文化环境。新形势下,博物馆应该借助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为广大青少年带来高质量的服务。要帮助青少年树立参与意识,创建鲜活的博物馆气氛,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参观习惯,构建博物馆和青少年之间稳定的互动关系。

二、强化博物馆之教育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博物馆的门类也在不断的更新完善,功能也已经扩大到综合类、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类、 科技类在内的巨大体系,多种多样的各类博物馆的功能也不断丰富,当今时代的博物馆已是集收藏、文化、教育、学术与休闲为一体的机构,其中,教育是其最重要的职能,也是博物馆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完成教育使命,净化公民心灵的独特优势。

公益性。博物馆以提升全民素质,改善居民精神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己任。无时不刻体现著公益性和全民性。博物馆面相全体社会成员开放,任何人只要遵守规定都能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接收知识,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社会性。 博物馆面向家庭、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不同的社会公众,要考虑不同情况公众的实际需要,这是博物馆社会性的重要体现。博物馆应该弘扬正确价值观,将公众精神需求和爱国教育、乡土教育相结合,帮助公众建立良好道德观,并用实际行动践行价值观。博物馆带给公民的是生活性、综合、体系化的体验,让公民在知识、审美、技能、交际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

无限性。 博物馆是一个可以互动性极强的大课堂,在纵向上用永久性、终身性的特点,这也是其显著的优势。博物馆是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有些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所以,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做社会公众进行学习的公共场所,也同样是一本内涵丰富的大词典。

开放性。博物馆面向全体社会公众,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社会教育,结合参与者的实际情况,策划不同类型和特色的教育项目,其活动的规模大小、内容和场地都十分机动,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不对参与者进行限制。博物馆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及时向公众通知活动具体安排,保证公众及时获取信息,最大限度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三、完善博物馆教育方式

博物馆面对的群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文化、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代,博物馆面对的群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每个人对博物馆的要求和希望也不同,这对博物馆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博物馆研究领悟的重要话题就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研究问题,即如何依托众多资源,借助鲜明高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此外,还要在实际活动中加强社会大众和博物馆活动之间的双向联系,使教育更具有亲民性,有更好的效果。为了使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更具活力和影响力,就要触及博物馆教育的根本,提高公众的主观能动性。自博物馆出现以来,就承担着传播文明,弘扬优秀文化的功能。但有的博物馆对社会教育的动机不高,一方面。在面向成年人时,成年人参观博物馆、参加活动多以集体为主。在面向青少年时,不结合该群体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现有的知识储备及其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这使得针对青少年展开的教育活动难以调动目标人群积极性,甚至让青少年觉得博物馆太过高端,与实际生活不贴近,最终让活动效果大打折扣,不能为青少年提供服务。总之,博物馆要开展的教育活动应该是适合青少年本身的,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情况和人格特征,借助不同的形式,帮助青少年树立更好的品格和人格。所以,博物馆应该在提高青少年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愉悦感上多下功夫,可以按照“感受博物馆、“走入博物馆”的思想来促进青少年积极参加博物馆学习,掌握更多知识。

四、加强博物馆教育效果

现如今,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博物馆都在为更好的教育服务青少年不懈努力,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提高服务的水平。每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都会为广大青少年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以青少年群体为主的作品展览、竞赛、表演等等,让青少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博物馆的活动中,切身实处的领略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素质,培养爱好同时创造与其他同龄人以及成年人相互交流的机会。英国许多博物馆为了让青少年在家中有更多学习的机会,还设立了博物馆家庭活动日,这同时也为博物馆带来了更多参观者。

五、结束语

其实不仅是历史类学科,自然、科技、民俗、民族类学科都可以依托博物馆来进行研究和教学。尤其是历史、地理、生物、美术等课程,大可以定期将教学场地转移到博物馆来,实地教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这种转变,让博物馆成为了社会公众提升自我文化水平的平台,也是博物馆发展史上重要的一个创新。若将眼光放长远,当今世界上全球化世界,博物馆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防止自身被社会遗忘,引起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认可,是需要不断研究的问题。而博物馆的进步和公众素质的提升,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宏甲:《张謇与中国近代第一城》,《文化月刊》2007年第7期.

[2]郝黎:《从若干博物馆实践看博物馆教育》,中国博物馆协会、宁波博物馆编《21世纪博物馆核心价值与社会责任》,第29页.

[3]黄琛:《漫谈博物馆宣教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文化报》2008年7月4日第6版.

[4]吕天璐、乔欣:《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是教育》,《中国文化报》2009年7月21日第6版.

[5]艾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人民日报》2008年1月17日第11版.

[6]许江:《技术之光,取代不了人文之光》,《人民日报》2010年5月13日第12版.

[7]李琴、陈淳:《公众考古学初探》,《江汉考古》2010年第1期.

博物馆活动总结篇7

一、精心筹备,分担“首创”压力

第一,详尽的策划方案编制。

“纪念铁人逝世42周年研讨会”的微直播工作是大庆油田宣传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又一崭新渠道,也是油田宣传工作的创新尝试。“首创”有压力更是动力,“把工作想全、做细,把风险量降到最低”。策划方案越编越细,不但包括微直播的时间、地点、邀请嘉宾等预知内容,还把这次微直播执行期望要达到的效果,执行方式、微博预内容、工作人员分工及现场布置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为了现场感更为强烈,计划本次微直播模仿奥运电视实况转播的模式,分微直播预告、微直播倒计时、微直播进行时、微直播结束4个时段进行。

第二,大量的背景资料准备。

策划方案需要大量的背景资料填充和丰腴才能具有可实施性。伴随策划方案准备有25类背景素材,无论是文字材料还是图片,从特邀嘉宾的背景故事、铁人廉洁奉公的事迹挖掘、新征文物的来龙去脉到参观观众对铁人馆留言的整理、现场发言人员的稿件,往年纪念日活动的图文报道乃至铁人馆讲解员晨训、日常讲解、工作人员巡检、志愿者服务、物业人员扫雪等花絮片段一应俱全。按照各阶段需要微博的文字稿根据准备的材料相继初出茅庐。

第三,全面的预热工作启动。

让本次微直播的工作“活”起来,通过微博的网络影响力,让这次纪念活动“火”起来,是真正的目标所在。

从几年来铁人馆官方微博在网络粉丝群中沉淀的良好形象入手,在各微博采取多种形式激励网友参与:在人民网微博平台达成协议,首页创建本次活动的微直播通告页面,并首页滚动显示当天微直播全过程;在新浪微博平台提前微博邀约与其长期互粉关注,互动良好的官方微博,如新浪微博中纪念馆、刘少奇纪念馆、雷锋纪念馆、平津战役馆等博物馆微博,“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石油报”、“大庆电视台绝对现场”、“大庆党史”等媒体微博进行参与;发动腾讯网共青团体的官方微博关注当天活动并能参与活动话题讨论,等等。

二、沉着应战,得益“微粉”支持

第一,活动顺利进行,传播影响超出预期。

11月15日,研讨会如期举行。从上午8点30分至11点30分的三个小时活动举办期间,共发博文174篇(其中人民网46篇、新浪网78篇、腾讯网60篇),纪念日活动照片192张。平均1分钟一条活动报道。

活动当天,仅新浪网微博就有16546人次观看本次微直播,博文曝光率上升115.75%。新浪网、人民网、腾讯网收到网友微博转发共计842条、评论461条,留言185条。活动结束第二日,新浪网友有44120人次观看本次微直播。在腾讯网上,一条微直播的预告就达到7627次的预览量,平均每条微直播博文都达到600次以上的阅读量。网友粉丝的鼎力支持影响着直播时段博文的曝光率,高频率的博文曝光吸引来更多网友参与活动、关注活动。活动结束一周,本次微直播的博文曝光率还在持续上升,陆续收到三网网友微博转发、评论达1300多条。

第二,互动高潮迭起,知名博主烘托气氛。

本次微直播活动因主题鲜明、策划新颖、粉丝团热切回应,直播博文吸引了微博世界中“舆论领袖”们的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詹国枢,原人民网总裁何加正,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鄂云龙在人民网关注了本次微直播并给与博文转发和回复。

中国石油报、青岛民众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官方微博,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等知名人士,平津战役馆等国内大馆的微博及粉丝群体在新浪微博进行热烈地转发和评论。

三、占领阵地,透视“传播”新领域。

铁人纪念馆官方微博是在微群体中一直宣传正能量的精神家园,它逐渐累积了两万多受众的固定粉丝群,一直与国内部分大馆、部分媒体微博保持着良好互动,正能量的微传播为这次微直播,活动的微宣传互惠互利,也是能更好调动粉丝参与其中,吸引来詹国枢、何加正、杨禹、韩可胜、焦守云等知名人士,媒体、同行的关注,让这些微博世界中有强大粉丝团支撑的“舆论领袖”看博文、转博文甚至评博文的良好基础。

此次微直播工作选题不大,意义深远,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宣传尝试了一个更宽泛的领域和一种更快便的传播手段。人民网根据此次活动的反响,邀请铁人馆官方微博参与人民网组织的微访谈,在新浪网上铁人馆的博文曝光率还在持续上升,腾讯网的青年朋友互粉铁人馆成为参与活动后的主题。铁人精神、大庆精神的传播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低调身姿扩充着在网络世界中的影响力,用生动有力的语言、震撼人心的故事,吸引、感染、教育和激励着每名注意它的人。

博物馆活动总结篇8

关键词: 博物馆 学校教育 青少年教育

1974年国际博协对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该定义将“教育”调整到博物馆业务目的首位,取代了多年来将“研究”置于首位的认识。表面看来这只是表述语序的调整,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博物馆界近年来对博物馆社会责任的强调,反映了对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关注,也反映了博物馆在工作态度上更采取外向的选择。我们应该注意,定义在表述时,是将“教育”作为“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展出”等项博物馆基本业务的共同目的,也就是说,博物馆各项业务活动都应贯彻“教育”的目的,不应将本职业务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工作目的。

一、博物馆教育的特点及内容

博物馆教育是根据博物馆的藏品和陈列展览及相关材料,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直接形象地对观众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思想品德、审美情趣,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

博物馆教育是运用文物标本或陈列展览对人们进行的教育,不管它是通过何种形式和活动,其宗旨都在于培养和教育人。博物馆教育对象面向社会,标志着它有广阔的教育环境和成千上万的、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教育对象。博物馆教育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进行的,这种形式本身就带有学校教育和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生动直观性,这是博物馆教育的独特之处。

博物馆教育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博物馆的教育不同于学校,从幼儿园儿童到老年人,从一般群众到盲人、残疾人,从团体观众到外国旅游者,博物馆都为他们敞开大门。人们可以自由地出入各个陈列室,通过参观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吸取科学文化知识。

博物馆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广博性。博物馆门类众多,收藏品涉及广泛。从地质、天文到当代的航天科学,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从艺术到科学。总之,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遥远的古代到现实生活;从本国本地区到异国他乡;从宏观到微观;各种实物例证和资料都是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可以说,博物馆是一部立体“百科全书”,它所涉及知识领域的广博性,也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文化教育机构的一个特征。它对少年儿童是一个充满新奇和引起幻想的天地,对成年人是补充新知识、研究学问的好场所。

博物馆的教育方式具有生动直观性。与其他教育设施相比有其特有的长处。它大量运用文物标本、模型等实物资料组织陈列展览,以实物例证作用于观众的感官。用实物例证比其他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有强烈的感染力,更容易使观众得到生动、具体的深刻印象,因而更有助于加深观众的记忆,促进观众的思维和认识。特别是一些设施先进的博物馆,不仅可以眼看、耳听,而且可以触摸,亲自试验和操作,通过电影、数字化录音导览机、光碟自动导览系统、多媒体电视墙等多媒体辅助系统,使观众可以依自己的意愿吸取博物馆展示的科学文化等最新信息。

博物馆的藏品具有综合性、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与中小学开设的各学科都能找到契合点,是各学科的实物教材;博物馆的藏品具有丰富、真实、稳定等特点,可以充当学校素质教育永久性的资料库,有利于作为学校素质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并编入教学计划;博物馆的文物和展品具有可视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博物馆的场所具有开放性教学的特点,是学生走出校门,步入社会进行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阵地。

二、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内容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学校教育自产生时起,就区别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独自特点。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方面:

1.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教育职能是专门培养人,学校是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其不同之处首要的便是学校教育的专门性。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学校唯一的使命是培养人,其他任务都是围绕培养人实现的。学校教育有专门教育者――教师,他们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并经过专门训练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教育者不仅学识广博、品德高尚,而且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学校教育还有专门的教育教学设备,拥有专门进行教育的手段。这一切都充分保证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2.组织的严密性。教育的特点在于对人影响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学校教育正体现了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集中体现在严密组织性上。学校教育是制度化的教育。学校教育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从宏观上说,学校有各级各类、多种多样的体系结构;从微观上说,学校内有专设的领导岗位和教育教学组织,有专司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总务后勤、文体活动等专门组织机构,还有一系列严密的教育教学制度,其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态所不具备的。

3.内容的系统性、抽象性。适应培养造就全面完整社会人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断性,即使是有计划性的社会教育,也往往是阶段性的,就其知识总体来说也具有片断性。学校教育既要注意知识体系,又要符合认识规律,所以,教育是系统的、完整的。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博物馆和学校是当今社会公认的教育机构,前者是传统意义上的限时教育机构,后者是人们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虽然同属教育机构,但二者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

1.教育对象不同。首先是教育对象不同。博物馆的教育对象是到博物馆参观的所有观众,观众的构成具有极强的广泛性,他们不受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国籍等的限制,从老年人至儿童,从学者、专家到中小学生,从国家元首到普通群众,都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可以说,博物馆的服务对象是全社会。学校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他们从入小学开始,一直到参加工作为止,中间由小学、中学,直至大学,绝大部分都是在校园里接受全面而系统的教育,学校的主体就是这些青少年。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的对象比较单一。

2.教育方式不同。博物馆教育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开放性自主式教育,在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里,接受教育的形式。由于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展览形式丰富多样,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获取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也就是说青少年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参观日程和选定参观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行决定接受哪些知识。博物馆以大量实物为媒介,吸引和启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做出理解、分析,学习者的动力主要来自学生自身的内在动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主动接受教育,增强能力,提升素质。学校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以书本为核心,一般以灌输式的方法为主,带有一定的强制措施,分数和升学率是检验教育成果的标准,属于被动教育,人在学校里被动地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基本上采用“填鸭”式方式,我们所学到的知识都是一个灌输式的过程,学校教育有程序、有组织、有时间限制,学生并不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很难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开发创造潜能。

3.教育手段不同。博物馆教育是运用文物标本或陈列展览开展多种活动进行教育的,通过对“物”的欣赏,对“物”的认识和接触,诱发观众的感想和思考,达到教育目的,具有生动趣味和直观形象性。学校主要是运用教科书,通过上课进行教育。博物馆教育是理性教育与感性教育的结合,偏重感性教育,调动视、听、触等多种知觉手段认知事物,便于理解记忆。学校教育主要是理性教育,以听觉为主要手段认知事物。

4.教育功能不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代人们获取知识已经不是一次性学校教育所能完成的,于是产生了终身教育的需求,终身教育是指人们自发接受各领域知识的一种长期、不间断的行为。我国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注意并研究终身教育这一概念的,随着知识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传统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属于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终身教育实践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博物馆用直观的方式,通过丰富的文物、标本生动形象地展示,进行历史科学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满足人们在快节奏的繁忙工作之余,享受宽松的文化娱乐和接受公益性的教育这两项需求。学校教育的功能是教育学生从义务学习走向必然学习,是与考试、升学、就业紧密相关的一项有组织分阶段的行为。它具有明确的学习阶段,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制度,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

学校教育与博物馆社会教育是人生所受教育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互补与合作的积极关系。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物史料、设施环境、图书影像、研究人员等,其中众多的资源是学生课程教育中需要而在学校教育中却无法拥有的。

四、博物馆的作用

青少年已经成为博物馆的主要观览人群,因此,博物馆被赋予了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新功能。如何办好博物馆,怎样充分发挥其教育基地的作用,已经成为博物馆运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博物馆在努力创办特色服务的同时,应该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青少年项目上,利用一些形式活泼多样的活动激发青少年的观览热情,从而使博物馆成为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基地,为青少年成长提供有益的参照和启发,真正实现其教育意义。

1.有利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集中表现,以其厚重的传统文化、独特的历史印记,深受人们喜爱。可以说,博物馆作为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发挥着重要作用。爱国是一个永远都不会过时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资本。博物馆作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传承的载体,肩负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栋梁,是建构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为此,博物馆已经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精髓,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媒介,各种不同风格的博物馆能够举办历史事件专题、民族英雄和文化器物等展览活动,还可以组织开展体育、绘画、音乐等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文化展示,能够使青少年了解祖国的历史和辉煌成绩,并且以此作为激励,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社会理想,从而为中华崛起而奋勇向前。

2.有利于培养青少年主动探索的精神品格。作为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结晶,博物馆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助推器,能够帮助人生观、价值观和家国观念还未真正形成的青少年树立求索的精神品格,并且通过文化展览及介绍,帮助他们树立主动探求知识、渴求历史文化真相的精神取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一般认为博物馆是成年人喜爱的地方,主观上不愿参观博物馆。其实,博物馆所有参展物品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如果青少年怀揣一颗探索的心,则必然能够透过文物的沧桑看到历史的厚重,博物馆只有不断展示精品文物,并且向青少年观众进行仔细、认真的介绍,才能够吸引很多青少年观众前来观览,利用多媒体、故事片段等形式激发他们的观看热情,对于其人生规划和精神归属都有很大作用。可以说,正是有了博物馆的存在,才有了青少年对一种希冀的文化家园的建构。

3.有利于拓宽青少年的视野。博物馆是一个严肃、庄严的圣地,因为博物馆中所有展品都是经过考古发掘、历史积淀所证实的财宝。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人类文明足迹都印刻在文物之中,这些知识正是青少年所缺乏的。现在的青少年主要接受的是学校的教育,重视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却忽略了博物馆中实物性的文化展示。其实,青少年的观览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开阔视野、拥抱文化生活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青少年能够捕捉准确、真实的客观实物,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博物馆对文物的陈列,能做到声情并茂、图文共现,并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展示在青少年面前,学生在观看之后,往往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人类文明、民族历史积淀的崇拜感和自豪感。在博物馆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青少年对展出文物的喜好倾向,注意趣味性和故事性,使每一个来馆观览的青少年观众都能够学到一些文化知识,更好地为民族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然而,所谓的创新,是与深厚的文化传统相联系的,只有在吸取前人优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改造、变化,才能使得人类的脚步向前延伸。在对青少年创新精神培养方面,博物馆可以说功劳甚大。因为在博物馆中展览的文物,从艺术到科学,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从民族文化到异域风情,涉及人类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是人类及各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所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凝结,青少年在这种文化体认下,必然能够催生出探索、创新的自我意识,这对其创新精神培养意义重大。博物馆已经成为一部人类“百科全书”,用幻想和震撼吸引着每一位青少年观众,博物馆作为一个获取无限知识的大讲堂,应该注重“寓教于乐”,将一种生机勃勃的动力注入每一个青少年的身体中,以史为鉴、以文明为基石,不断开拓进取,培养深厚的创新精神。

上一篇:宣传部活动总结范文 下一篇:万圣节活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