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合同范文

时间:2023-10-23 21:04:25

分红合同

分红合同篇1

明确分红保险

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相应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也就是说,如果购买了保险公司的分红保险,在保险合同的有效期内,消费者不仅可以享受保险合同上写明的保险保障,还可以定期得到保险公司的红利,参与保险公司经营成果的分配。当然这些分红是建立在保险公司经营成果基础上的利润的分配,有无红利以及红利的多少都基于该保险公司当年度的经营状况。

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的分红保险允许消费者以或现金、或累计生息、或抵交保费、或增加保额的方式享受红利,有效帮助消费者抵御了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动的影响。

逃选注意细节

目前市面上的保险公司非常多,它们所推出的分红保险也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作为普通的保险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呢?

理财顾问向阿娟夫妇建议,最主要是在信誉好、口碑佳的老牌保险公司选择一些保障期较长、保障功能较强的分红产品,而不应对短期的收益率看得过重。具体来说,选择分红保险应从以下4个方面综合考虑。

重点挑选保险公司

分红保险往往具有较长的分红周期,投入也是一个长期的开销过程,而且红利的多少是随着公司的资金运作情况上下浮动,并不确定,所以选择一个优秀的保险公司非常重要。一般优秀的保险公司应具备以下特征: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投资运作经验,悠久的历史,无不良记录,快速而强大的服务系统。

通盘考虑保障和收益

作为保险的新兴产品,分红保险首先是一种保险,在功能上具有保险与其它理财工具的本质区别――保障,因此,购买分红保险首先要看重其保障功能。投保人只关注投资收益而忽视保障功能,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分清现金红利和增值红利

对于绝大部分的分红保险,红利往往表现为现金红利和增值红利两种形式。简单来讲,现金红利是每年计算并且可以领取的,当然也可以累计生息或抵交保费。而增值红利只能够用来增加保额,不能每年任意领取,必须等到保险合同期满或者终止时才能一并领取。消费者在挑选时应注意这个细节。

生存现金返还方式不同

分红保险具备传统寿险产品的特征,存在着生存现金的返还问题。生存现金具有3种返还方式最为普遍的是满期给付,也就是在保险合同期满时,一次性予以返还全部金额;定期生存现金,也就是每几年返还一定额度现金,直到合同期满;第三种是定时生存现金,例如规定在21岁或合同期满10年时等确定的时间返还一定额度的现金。作为消费者,应该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返还方式。

避免购买误区

理财顾问提醒阿娟夫妇,在购买分红保险时需要避免一些误区。

误区1:购买为赚钱

分红保险是在保障的基础上增加了分红的收益,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不同,分红保险是在提供了保险保障的前提下,给投保人额外的红利收入。投保人只为赚钱而投保是不可取的做法。

误区2:一定有分红

分红保险一般不会出现负收益情况,但在分红保险的整个交费领款周期(特别是初期),由于保险费相对较少、前期费用高、准备金积累率低、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数额较小等原因,可能导致初期分红偏低,甚至没有分红,消费者要有心理准备。

误区3:相信高回报

由于分红产品要向消费者分配一定利润,同购买非分红产品相比,多支出保费是确定的,而能否得到分红、得到多少分红,则是不确定的。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的过高分红回报的口头承诺都是不现实的,除非对方愿意将其落实到所签订的合同条款中。

误区4:过分重短效

一个公司短期分红的高低往往能够给消费者很直观的印象,但是未来的分红情况谁也不能够预测和把握,消费者可以从该公司过去的历史资料中找到答案。由于分红保险产品是为中长期计划和稳定目标服务的,长期的持久不衰肯定优于短暂的昙花一现。当然这些信息都需要时间的检验,所以消费者不要过分看重短期的分红情况。

具体方案制定

根据阿娟和阿刚夫妇的情况,理财顾问为他们制定了具体的分红保险方案。

阿娟的方案

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4~6年,30岁的阿娟可以购买领取分红到88周岁的节节高分期给付两全保险(分红型),见表1。

阿娟每年只需交纳9162元,就可以拥有10万元的保险保障,交费20年,保费支出总计183240元。

保险生效后,阿娟就可以每5年领取一次定期生存现金(为保额的15%,也就是1.5万元)。生活到88岁时一次性将10万元初始保额和增值红利领出。每年计算一次的红利都以增值红利形式增加在保额中,具体的分红示例见表3。

阿刚的方案

而对于一家之主和顶梁柱的阿刚先生来说,考虑到太太25年后退休,自己27年后退休,他可以购买25年后一次性领取20万初始保额、外加可观的现金红利的年年红分红保险,见表2。有了20万的保险保障,他们夫妻俩退休之时,这笔现金可以满足届时的生活、旅游、休闲、置业等资金需求了。

阿刚每年交纳7614元,交25年,总共交纳193500元,具体的分红示例见表4。

红利表格中所列明的是在保险合同整个周期中具有代表性的3个阶段红利的示例数据,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红利标准。高的示例是乐观估计,低的示例是保守估计,中等的示例是保险公司普通情况的估算。

不难看出,保险合同早期的红利是比较低的,甚至为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保险合同结束时期,保险公司运营累积出来的红利比较可观,特别是在经济情况良好的乐观预期下。

分红合同篇2

关键词:红色旅游 整合问题 研究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中红色旅游日益受到青睐。红色旅游是以我国现代革命史迹为主要资源,将现代革命史迹所在区域作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从而把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一方面红色旅游方兴未艾,要构建产业化格局;另一方面红色旅游又要克服各种困难,满足多方面需要,打造旅游特色精品。二者之间迫切需要一种可行的“桥梁”进行承接。“整合”概念的产生恰逢其时,呼之欲出。

关于整合的功能

从旅游角度分析,整合功能是一种最重要的功能,它是实现旅游目标的手段。它存在于旅游研究、开发和发展的全过程当中。一般来说,整合功能就是一种媒介功能、一种优化功能、一种组合功能、一种保障功能,而其本质上,则是一种创新、一种旅游理念、行为和产业的创新。而这些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作为媒介功能,整合反映了不同事物之间的利益趋同性。它将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游客对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的满足连接起来,通过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筛选、主题的挖掘、产品的设计、景点的开发,来实现红色旅游资源对于旅游市场的吸引力。

作为优化功能,整合反映了同类事物内部之间重要性、代表性、基础性、全局性、关联性的差异,在比较与优胜劣汰中,它能够达到红色旅游实现途径的最有效选择,达到红色旅游目标的最佳定位、达到红色旅游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组合功能,整合反映了事物的同质化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共同的主题下,相近内容、相临地域的、同样具有典型开发价值的红色资源可以成为同一类红色旅游产品设计组合和开发应用的基础。

作为保障功能,整合反映了事物发展的确定性。如果说,红色旅游是一个政治工程、经济工程、文化工程、社会工程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那么,它可以确保红色旅游出精品、出品牌、出效益。

关于整合的目标

整合目标的确定应当体现宏观的统筹性、选择的多样性、数量的广博性、地域的宽泛性、效益的综合性、形象的鲜明性。

整合规划

红色旅游规划是红色旅游发展的龙头。整合规划,就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进行分级规划,分级负责,分步组织实施,着力打造重点红色旅游区、精品线路和经典景区,使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同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整合领导

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功能独特、系统复杂、难度很大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和地方较多,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一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

整合资源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及相关资源极其丰富。从红色资源内部来说,不仅仅要整合物质资源,还要整合精神资源、文化资源;不仅要对本地资源进行整合,还要推进所有红色景区的资源整合。从红色资源外部来说,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整合相关资源。

整合区域

发展红色旅游面对两个课题:一是如何在贫困落后、交通不便、分属于不同行政单位管辖的革命老区,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价值,更好地发展老区经济。二是在2004年12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规定,相同主题的重大项目,原则上全国只建设一个的前提下,如何跨越若干行政区进行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

实践证明,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共同的发展思路应当是:进一步扫除影响旅游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界限,省市多方跨域协调,跨区合作,打造“红色旅游链”,携手共创整体“红色”旅游品牌,走红色区域旅游联合之路,共同做大区域旅游蛋糕,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和共同发展。

整合效益

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将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将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探索一条产业良性循环之路,最终,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整合形象

红色旅游必须确立主题,树立形象。主题形象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过程中所积累、遗存下来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开发红色旅游产品的精髓和依据。突出旅游主题形象,能够反映自身特色,推动宣传促销,实现红色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张。

关于整合的任务

当前,整合红色旅游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整合”的角度,建设 “五大工程”,即精品工程、配套工程、保护工程、宣传工程、产业工程。首先,在精品工程建设上,要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从打造“经典景区”入手,重点推出“精品线路”,着力培育“重点旅游区”,形成从全国到省和地级市的红色旅游发展的大网络和大格局。

在配套工程建设上,要充分利用、综合改造现有各类配套基础设施,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水平,使其满足日益增长的红色旅游配套需求。

在保护工程建设上,一要做好抢救工作。加强对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和整理。二要做好保护性开发工作。加大保护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使重要的文物、遗址、文献、建筑等得到妥善保护。

在宣传工程建设上,主要是综合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四大媒体,合力为发展红色旅游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产业工程建设上,要根据红色旅游的特点和要求,在景区的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转变观念,改革落后的管理体制,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各方面积极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经营。

关于整合的实施

统筹规划

统筹规划,就是从五个层面上对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进行宏观控制。首先,进行全国的总体规划编制。其次,进行区域性规划编制。再次,进行地区规划编制。省及省辖市要按照《纲要》确定的原则,制定富于本地特色的红色旅游规划。第四,进行保护规划编制。避免因计划不周造成建设性、利用性破坏。第五,做好专业规划衔接工作。特别注意协调好红色旅游与相关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风景名胜、文物保护等规划的衔接。

加强领导

加强领导,就是有组织计划、积极主动、持续不断、富有成效地推进红色旅游的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着眼和服务于全局,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明确各级责任分工,精心组织,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推动红色旅游不断向前发展。二是加强政策扶持。要坚持多方参与的原则,广泛利用社会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广开融资渠道。坚持重点扶持政策,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红色旅游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革命文物保护和经营,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在对红色旅游进行宣传报道、系列推广活动的精心组织、产品和品牌的宣传推介时,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组织得力、参与广泛、效果显著的推广体系。

整合资源

整合资源,就是实行统筹协调,形成综合优势,通过各级各类资源的综合开发,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各具特色的区域、线路和复合性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一要对遗迹、文物等革命史迹按照旅游发展规律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和旅游景点、线路和景区的重组;二要以井冈山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为核心,对在精神内涵上与之具有共性的革命精神进行归类、提炼和升华。三要把资源保护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

整合相关旅游资源。突出抓好红色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整合,形成红绿(生态旅游)结合、红黄(文物文化旅游)结合、红俗(民俗旅游)、红蓝(海滨旅游)结合,旅游区、旅游线、旅游点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突出抓好景观展示与文化传播、旅游休闲与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结合,实现红色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

整合旅游要素资源。要完善旅游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项目,把旅游景点、旅游购物、旅行社及所有旅游要素整合起来,把红色旅游产业链做宽、做长、做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发展壮大红色旅游产业。

区域联合

区域联合,就是要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第一,树立系统观念。把全国看成一个大系统,每个革命根据地所在区域为分支。统筹兼顾不同层级的区域旅游合作,共同促进红色旅游各种生产要素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上自由、合理流动。区域内、区域间必须加强营销上的联合、宣传上的合作、旅游营销人员培训上的交流、红色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整合,实现集聚效应。第二,必须成片连带发展。第三,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宏观调控,防止条块分割。

效益多盈

红色旅游的发展,将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探索一条产业良性循环之路,最终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事业。为此,要努力实现极大的政治效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文化效益。

塑造整体品牌

塑造整体品牌,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确立主题概念。二是联手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三是共护共享红色旅游主题品牌。严格控制相同题材和内容的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杜绝庸俗化和过度商业化。同时,要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点)、项目的监督管理,切实保证红色旅游的安全、质量、秩序和效益,防止以红色旅游的名义从事损害红色旅游形象的活动,保证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2004年8月12日,《人民日报》国内要闻版发表的《“红色旅游”激人奋起》

2.2004年5月21日,《人民日报》在理论版头条发表了《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大潮》的文章

3.刘建平,伍先福.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析.红色旅游网,2005年3月17日

分红合同篇3

近期国内国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股指已回落到十年前的同样水平,投资房产、股市也不再是明智之选;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均寿命延长,养老需求也日益迫切。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2012年下半年启动有关退休年龄延迟相关系列政策的研究工作。是否延迟退休年龄,现在虽无法“尘埃落定”,但一石击千层浪,分红养老险顺势被催热。

而在经济形势多变以及养老需求迫近的背景下,人们如何在2012年的下半年选择适合的理财方式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金融理财》走访了中宏保险的理财专家,专家建议,下半年,我们仍可适当配置分红寿险产品,在加强自身保障的同时,也获得一份稳健收益,跑赢CPI。

保障为主

众所周知,分红险,万能险及投连险均为新型人身保险,它们各有特点,适宜人群也不同。不过,万能险和投连险更偏重于投资增值,设有独立的投资账户,前者提供一定的保底收益,而后者不具备保底收益,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人群。而分红险在三种新型人身保险中最注重保障与稳健理财的完美结合,更适宜广泛大众的保险理财需求。

简单的说,分红险就是在享有保险合同规定保证利益的同时,可通过分享保险合同红利的形式,享受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中国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每年至少应将分红保险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

但是,投资者在配置分红险时需要明确,分红险的红利并不等同于银行储蓄有着固定的利息水平,其分红水平要依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而定;其次,分红险是以保障为主,需长期持有,如果提前退保将有一定的损失。

保单分红

中宏保险的理财专家指出,在通胀压力下规划未来保障与退休养老,分红保险所具有的保障和保值的双重功能将日益显现。以分红型商业养老保险为例,这类保险产品是在传统的养老产品基础上,由保险公司将部分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通过保单分红发挥“聚沙成塔”的累积效应,抵御通货膨胀对养老金的威胁,使养老金保值增值。

例如中宏“富贵年华”两全保险(分红型),在客户退休之前以提供保障为主,退休之后则以满足其养老需求为主。它独特设计的现金利益选择权,让客户可灵活选择从约定的退休年龄(55/60周岁)起按月领取养老金;或者不行使该选择权,按照合同约定一次性领取满期金。同时,“富贵年华”作为一款分红保险,可让客户享有现金分红,可以每年领取分红或者留存保险公司累积生息。

又比如,海康人寿推出的“乐无忧”年金保险(分红型),它不仅规定了保证领取的确定年龄段,而且可以终身领取,实现“活多久,领多久”,让高龄老人可以放心安享晚年生活。同时,这类保险每年也会分配现金红利,一定程度上抵御了通胀对财富的侵蚀。

周全规划

理财专家强调,正确投保分红保险的做法是在购买分红保险产品时注重保单配置,如果医疗、意外等基本保障齐全之后,再来考虑购买具有理财功能的分红险比较合适。或者把分红保险作为一款主险,根据投保人的实际保障需求附加重大疾病、意外、养老等保险产品,才是周全的保险理财规划。

分红合同篇4

这种市场环境下,一种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定期支付型基金孕育而生。目前已发行的该类基金有5只,从基金招募说明书来看,这些基金按照约定每月或每两月支付一定额度的现金给投资者,然而稳定的现金流并非等同于定期分红,在进行投资时还需区别对待。

定期支付型基金的两个问题

目前已发行的5只定期支付型基金皆为债券型基金。债券定期付息的特征可以为基金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从而用于支付给投资者。这5只基金分别为博时双月薪定期支付债券、博时月月薪定期支付债券、工银瑞信月月薪定期支付债券、交银施罗德定期支付月月丰债券、信诚季季定期支付债券。从已披露的首年支付比例来看,工银瑞信月月薪定期支付债券最高,为6%,信诚季季定期支付债券和交银施罗德定期支付月月丰债券的首年支付比例分别为5.2%和4%,博时旗下的两只基金暂未披露该比例。截至2012年年底,晨星中国债券型基金指数过去3年和5年的平均年化收益分别为6.17%和3.97%。从表面来看,如果按照过去的收益水平,定期支付型基金只是将全年的收益换成每月支付的方式分配给投资者了,但仍存在两个问题需要投资者认清。

首先,定期支付型基金的定期支付并非建立在“可供分配利润”(即基金盈利)的基础上。换句话说,在遭遇熊市时,投资者每月获得的现金可能是自己的本金,从而出现全年获得的现金支付比例高于实际投资收益的状况。当然,退一步来说,在熊市中,投资资金的减少可以起到缩小亏损的作用。与此同时,投资者需要面临的尴尬是,当市场为牛市时,投资者获得的收益也减少了。对收益的不确定影响,注定了定期支付型基金的优势更多在资金的流动性方面。

其次,投资者需要认识的是,在资金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定期支付型基金每月可提供的现金实则非常有限。假设以10万元买入一只每月定期支付型基金,每年现金支付比例为6%,每月获得支付比例即为0.5%,不考虑费用的情况下,以6%的年化收益(参照过去3年晨星中国债券型基金指数的收益)为例,投资者每月获得的现金为530元(100000×0.5%×106%)。如起始投资资金原本就是长期闲置资金,且是以增值为目的,则更应考虑清楚获取每月支付是否有必要。

事实上,国外成熟市场如美国等,定期分红型基金有着悠久的历史。《1940年投资公司法》规定,共同基金每年投资收益强制分红的最低比例为90%;另外,美国国内税收法典要求共同基金将每年至少98%的已实现资本利得收入分配给投资者,否则未分配盈余要重复征税。基金管理人一般都会按照税法要求分红,将分红的税务责任转给投资者。此外,相比国内,美国支持定期分红的投资标的也更多,例如,股息率固定的优先股。该品种是美国不少定期分红的权益类基金的主要投资品种,典型的如成立于1989年的JHancock Premium Dividend Fund,该基金长期业绩表现出色,15年年化回报为7.86%,在同类中居首,最新晨星评级为四星,基金8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付息类资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银行优先股。

分红基金不分红?

与定期支付型基金不同,投资者从基金分红中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如果从锁定当期收益出发,选择分红比例高、频率高的基金显然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在选择该类基金时,切忌落入基金名称的陷阱,而应更多地关注基金合同中约定的收益分配规则。

从分红频率来看,这些带有“红利”、“分红”字眼的基金并无明显优势,这主要还是由分红策略决定的。以华夏红利混合为例,基金约定在符合分红条件的情况下,收益每年至多分配4次,但并未对最低分红次数进行约定。此外,长盛量化红利股票、泰达宏利红利先锋股票、中海分红增利混合等基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而新华优选分红混合、富国天成红利混合等则对收益的最低分配有着明确规定。例如,新华优选分红混合的招募说明书约定,当基金已实现收益比例超过分红点的10 个交易日内必须实施分红。其分红点的回报为央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2倍。

实际上,与定期支付型基金相比,市场上并不缺乏高分红频率的基金,例如嘉实超短债、富国天丰强化债券等。以嘉实超短债为例,基金成立于2006年4月26日,基金合同约定,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且每份基金份额可分配收益超过0.001 元的前提下,基金每个月应将至少90%的可分配收益进行分红。基金成立至今每份额累计分红71次,累计分红0.2086元,期间收益为24.55%。富国天丰强化债券成立于2008年10月24日,基金合同约定,若基金在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后每10份基金份额可分配收益金额高于0.05元(含),则须在10个工作日之内进行收益分配,每次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可分配收益的50%,且每年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该年度可分配收益的90%。基金成立至今每份额累计分红44次,累计分红0.3515元,期间收益为43.41%。此外,按月分红的模式在最近2年发行较多的封闭式普通债券型基金 中也比较常见,例如国投瑞银双债债券封闭、富国新天锋定期开放债券等。对比美国基金市场来看,按月分红的模式在债券型基金中则更为常见,一些大型基金公司如Vanguard、T. Rowe Price皆约定旗下债券型基金按月分红。

高分红并不等于高收益

虽然分红能够很好地锁定收益,但高分红并不意味着高收益,分红与收益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事实上,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是“极不情愿”分红的典型人物,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因为长期不分红遭到一些投资者的抱怨,但公司的业绩无疑证明了对于有能力实现“滚雪球”式资本增值的投资者来说,复利增长显然比落袋为安更具吸引力。同样,对于基金投资而言,如果管理人具备超强的获取绝对收益能力和市场战胜率,不分红也不算是坏策略。

分红与否,并不能说明基金的好坏,可以在高分红的基金中找到业绩佼佼者,与此同时,一些“铁公鸡”中也不乏高回报的基金。选择何种基金,更多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和偏好,对于喜欢锁利和止盈的投资者来说,高分红自然再好不过,而对于愿意最大程度获取复利的投资者来说,过于频繁的分红也未见得是件好事。

分红合同篇5

关键词 夏红芋;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2.048;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7-0043-02

红芋、玉米间作套种,是淮北地区近年来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改革中的一大创造。充分利用红芋、玉米高产作物的不同生育特性,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充分发挥边际优势,实现粮食高产增收,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开创了广阔途径,摸索出了间作套种的多种模式。通过合理搭配红芋、玉米种植方式,一般红芋不减产,可净增收玉米4 500~6 000 kg/hm2,增加产值10 500~12 000元/hm2。现重点介绍夏红芋、玉米几种间作套种的种植模式和高产配套栽培管理措施,以供广大农民参考。

1 夏红芋、玉米间作套种的增产机理

夏红芋、夏玉米是同期播种作物,同生期较长,开展间作套种可提高复种面积,增加产量,也为近年解决禁烧秸秆问题寻求了一种有效种植途径;红芋、玉米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空间,红芋、玉米互不侵占空间,有利于个体优势的发挥;红芋、玉米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光能,红芋是喜光好温耐荫高产作物,玉米是喜温好光耐旱作物,能充分吸收不同空间不同部位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1];红芋、玉米间作套种,能加强行间通风透光强度,充分发挥边际优势,大垄利于薯块膨大,大行利于玉米结大棒,因此提高产量;红芋、玉米间作套种,红芋能为玉米遮荫,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玉米为红芋遮阳,减少光合蒸腾作用,增强土壤保墒抗旱能力,相互保护,相互增产[2]。

2 红芋与玉米间作套种模式

2.1 “四二”式间作模式

该模式即4垄红芋,间作2行玉米。此种植模式以红芋种植为主导作物,兼顾玉米生产,是淮北地区主要习惯种植模式(图1)。具体配置:红芋垄距60 cm,4垄红芋占地2.4 m;玉米行距60 cm,玉米距红芋垄沟10 cm,占地80 cm。红芋、玉米1个间作带占地3.2 m,红芋、玉米占地比为75∶25(即3∶1)。红芋种植密度:红芋采取单垄单行种植方法,秧苗栽插在垄中心,株距22~25 cm,密度6.75万~7.50万株/hm2,折合净栽4.95万~5.70万株/hm2,一般产鲜芋37.5~45.0 t/hm2。玉米种植密度:玉米采取双行播种,行距60 cm,株距25~28 cm,密度6.00万~6.75万株/hm2,折合净套种15 000~16 875株/hm2,一般玉米双棒率约为40%,产量4 500 kg/hm2左右。

2.2 “四一”式套种模式

该模式即4垄红芋套1行玉米,以红芋为主导作物,玉米为辅。红芋垄距60 cm,4垄红芋占地2.4 m,玉米播在红芋沟内;玉米不占播幅(图2)。红芋种植密度:红芋采取单行种植方法,株距22~25 cm,密度6.75万~7.50万株/hm2,一般产量45.0~52.5 t/hm2。玉米种植密度:玉米采取红芋垄沟单行点播,隔4垄套种1行玉米,形成2.4 m的大行;利于通风透光结大棒。株距28~30 cm,套种玉米1.5万株/hm2左右,可多增收玉米3 750 kg/hm2左右。

2.3 “1∶1”高大垄全复种间作套种模式

该模式红芋垄距90 cm,垄高30 cm,1垄栽插1行红芋,株距20~22 cm,密度49 500~55 500株/hm2,一般产鲜芋45.0~52.5 t/hm2(图3)。玉米点播在红芋垄沟内,不另占播幅,每沟播1行,株距40~50 cm,密度22 500~27 750株/hm2,一般产玉米4 500~6 000 kg/hm2,此种植模式优点是复种指数提高,侧重玉米产量,缺点是不利于田管操作,玉米容易脱肥[3-4]。

3 夏红芋、玉米间作套种高产配套栽培管理技术

3.1 选用配套高产良种

红芋选用徐薯18、皖薯7号等脱毒繁殖苗,或选用鲜食型品种北京553脱毒苗。玉米选用结实性较好、中大棒型,株型较矮品种,如中科4号、隆平206、浚单29、登海605、蠡玉16等,以利于发挥单株增产优势。

3.2 推广配方施用包心肥增产技术

麦收后及时扶垄,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一般采取一翻二扣扶垄方法,集中包心施用优质腐熟土杂肥45 t/hm2以上,配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450 kg/hm2、锌钼微肥15 kg/hm2,同时用3%毒死蜱颗粒剂45 kg/hm2撒施,防治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

3.3 适时早栽,合理密度

红芋力争尽早栽插,趁雨早栽,天气干旱,要趁晴天带水移栽,栽插方法:红芋苗一般剪3节苗,水平斜插地下埋2节,地上留1节,利于多结大薯,栽插时间最迟不得迟于6月20日结束。玉米带板茬直播,在红芋栽插后,同时播种,一般在6月10―15日播种较好,最好在6月20日前播种结束。

3.4 加强中耕培垄除草

在红芋活棵后,栽后10~15 d,及时中耕培垄除草,玉米带及时培土壅根,一般苗期人工中耕培土除草1~2次,不主张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防止红芋、玉米因除草剂的剂型不同而造成药害。

3.5 加强肥水管理

红芋在团棵期,一般在秧蔓伸长33 cm左右,趁雨追施1次促苗结薯肥,追施复合肥(15-15-15)225 kg/hm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一般在玉米播种40 d左右,追施1次攻穗肥,追施尿素300 kg/hm2,逐棵追施。一般红芋、玉米追肥时期基本吻合,可以同时趁雨结合追施,做到红芋轻追、少追,玉米重追,防止红芋旺长,对于单垄单行间作套种的玉米,沟底土壤肥力差,要适当加大追肥量,努力提高玉米产量,如遇天气干旱,在玉米大喇叭口至抽雄吐丝期,要及时抗旱浇水、追肥,注意红芋后期除涝工作。

3.6 推广红芋提蔓增产技术

大部分地区都有红芋翻蔓习惯,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因此推广提蔓增产技术,一般红芋生长期间,提蔓2次即可,可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决定提蔓次数,减少秧蔓与地面接触,集中养分供应,禁止翻蔓,提高光合生产率。

3.7 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红芋病害主要有花叶病毒病、红芋黑斑病毒等,可用百菌清、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红芋夜蛾、红芋天蛾等,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45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玉米病虫害主要有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螟、粘虫、蚜虫等;一般可结合红芋开展综合统一防治,减少用药次数,提高统防效果。一般在8月上中旬要全面进行红芋夜蛾、玉米螟的统一防治工作,重点减少后期病虫危害。

3.8 搞好叶面喷肥,防止后期早衰

为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在中后期要加强红芋、玉米的叶面喷肥工作,一般用磷酸二氢钾4.5 kg/hm2+尿素15 kg/hm2+美洲星营养液2 250 g/hm2对水600 kg/hm2喷雾,可有效防止红芋、玉米早衰,延长光合生产时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红芋秧蔓伸长到0.8~1.0 m左右时,可加15%多效唑450 g/hm2同时喷雾防治旺长,促进光合产物转化,提高产量。

3.9 适时收获,推广晚收技术

一般玉米提前成熟,要适时收获,推广玉米晚收技术,在9月25―30日收获完毕,红芋一般在霜降来临前收获,10月20日开始起收,防止低温霜冻,不利于晒干或储藏,采取边起收边整地办法,抓紧抢种晚茬麦。

4 参考文献

[1] 王琼芬.红芋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4(10):27-28.

[2] 李庆典,于寿臣.红芋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4(10):27-28.

[3] 赵霞.河南省玉米栽培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9(9):53-56.

分红合同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镇村同治理念;革命老区;红绿相映;小城镇规划建设

1. 研究背景

桑植县地处武陵山脉北麓,鄂西山地南端,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隶属国际旅游新城张家界市,距省会长沙456公里,离张家界市71公里。桑植县根据自身条件和外在影响,确定桑植县“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定位为“一区三地”,立足于“产业扶贫、工业兴县、绿色发展”的发展战略;2011年湖南省委九届十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的思想被重点提出。桑植县是元帅的故乡,是红二方面军举世闻名的长征出发地,是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辖38个乡镇,总人口43万多人,少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80%,少数民族多达18个,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白族为主,以浓郁的土家族、白族民族风最具特点,桑植戏剧、曲艺、舞蹈及民歌极具特色,享誉国内外。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亚洲第一洞”九天洞,“百里画廊”水峡谷均镶嵌于此,公山部级自然保护区,有2.32万公顷原始森林,6400余种野生动植物等。

2. 镇村同治理念对革命老区红绿相映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意义

2.1 镇村同治理念对红绿相映新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理论指导。

镇村同治带来的新任务、新挑战集中表现为“5+5”特征,即:“五项坚持”+“五同建设”,坚持示范带动、坚持分步推进、坚持特色建设、坚持多元投入、坚持完善机制;镇村区域同步规划、镇村环境同步整治、镇村产业同步发展、镇村设施同步建设、镇村文明同步创建。[1]让城镇发展动力和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城镇文化和乡村文化和谐融会,这有利于新型小城镇发展优势互补统一,提高城镇规划建设质量。优化“红绿”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现有乡村“绿色”优势和“红色”潜力的同时,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合理调整,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这不仅有助于“红绿”结合的多元化与整体化,也能够突显区域范围内发展优势的推动力与规划建设的可行性,更能够实现新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

2.2 红绿相映新型小城镇镇村同治发展模式分析。

红绿相映新型小城镇发展模式强调的是红色旅游区开发建设中“红”与“绿”的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红色旅游是绿色旅游环节上的闪光点,绿色旅游需要红色旅游配合,以达到突出特色的效果,而红色旅游也要与绿色旅游的结合,形成互补优势,产生叠加吸引力[2]。红绿相映新型小城镇要实现镇村同治发展模式,不能单向追求红色优势发展极对城镇化的推动力,而要从整体全局的角度出发,力求与绿色优势发展极的协调整合,实现镇村同治,可持续发展。镇村同治发展模式强调的是新型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城与乡和谐统一,“红”与“绿”两因素有机结合,“红”带“绿”,“绿”保“红”。

3. 基于“镇村同治理念”研究红绿相映模式新型小城镇规划建设

镇村同治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镇村同治本质是积极的城镇化政策,镇村同治示范区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适度集中的经济社会发展平台。镇村同治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建设,集中解决新型城镇规划建设问题。

3.1 统筹镇村发展关系,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内涵,提升吸引力和影响力。

统筹镇村发展关系,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就是要整合红色资源,重视最体面、最有分量的民族文化,协调资源节点内在联系,构建重点突出,全面发展的规划建设格局。

(1)以交通系统为骨架,调整红色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根据区域内的交通和红色资源地域分布状况,结合红色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开发潜力等因素,通过调整红色资源深度开发的空间布局,提高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2)以优化资源产品结构为途径,实现红色资源的转型升级,形成产品的经济效益与吸引力及影响力。通过资源的深度开发,结合现有基础,大力开发生态、康体、宗教文化和民俗节日旅游等特色产品,优化资源产品结构,提高资源附加值。[3]

(3)突出红色资源重要节点,形成辐射发展模式。结合镇村同治内涵,重点挖掘现有知名红色资源的深度开发,通过协同与带动作用,加快重要节点红色资源的开发深度,提高区域红色资源整合的联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3.2 统筹镇村构建格局,充分利用绿色资源优势,保证发展性与可持续性。

充分利用绿色资源优势是镇村同治新型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工程,是工业化、城镇化与生态化有机结合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是实现镇村同治有效方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性与可持续性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1)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握好整个绿色资源和城镇化中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进行最佳配合,获得最大效益。忽视或弱化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将制约整体功能长久、持续的发挥。

(2)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应放在同等位置,开发与保护两轮应同时启动,发展经济是前提,保护生态是根本,保护生态就是保效益,只有做到利用与保护相结合,才能实现发展与生态和谐统一。

(3)继承传统生产方法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关系。在实现“绿色”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把继承传统生产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起来,加强科技推广机构和产业组织与农户之间的有效联系,努力探索符合绿色发展的科技运行方式。

3.3 统筹镇村规划建设,实践红绿资源互惠共生,体现经济型与生态型。

新型城镇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追求经济水平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城镇生活水平与生活环境。镇村同治建设新型小城镇,就是要在提高经济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保留优美的自然生活环境,具体说来:

(1)利用好红色资源特别是城镇建成区设施、服务完善的“红色”节点对于经济发展、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同时整合城镇边缘地区丰富的绿色资源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持久保障和质量保证。

(2)要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和政策导向,改变以往单向追求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镇村同治就是要求发展要素中对“绿色”因素的突出与重视,城镇化不仅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更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3)要注重绿色资源对于红色资源开发、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保障作用。以牺牲和破坏绿色资源,激进的经济发展、过度的城镇化虽然带来了眼前的物资繁荣,但是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也被消耗。红绿资源互惠共生,既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城镇化建设目标,又能保障镇村共建共享,实现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经济型与生态型。

参考文献

[1]覃永晖.镇村同治示范区的SWOT分析与规划对策―以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官亭乡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

[2]黄细嘉.红绿相映型红色旅游区构建的实证研究―以江西井冈山为例[J].南昌大学学报,2010.3.

分红合同篇7

[关键词] 添加剂 苏丹红 检测

一、苏丹红对人体的危害

苏丹红(sudan dyes)又名油溶红、溶剂红,是一组人工合成的以苯基偶氮萘酚为主要基团的人工合成色素,其合成的前体通常是芳香胺。苏丹红系列化合物主要包括苏丹红I、II、III和IV4种,其中苏丹红Ⅱ、III和Ⅳ为苏丹红I的化学衍生物,I、II号为单偶氮染料,III、Ⅳ为双偶氮染料。大量的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偶氮化合物类合成色素的致癌作用更为明显。

早期的研究表明,苏丹红本身不会直接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然而该类物质为什么被如此关注,主要的原因是苏丹红在体内和环境中会发生代谢,而其代谢产物具有致癌性。对苏丹红系列化合物的代谢研究表明,这类偶氮染料主要是经食物从口摄入进入肌体,而人类皮肤对苏丹红的吸收率较低,进入体内的苏丹红主要通过胃肠道微生物还原酶、肝和肝外组织微粒体和细胞质的还原酶进行代谢,在体内代谢成相应的芳香胺类物质。苏丹红在体内代谢的产物均为苯胺或萘酚的衍生物。苯胺是制造染料、橡胶促进剂及抗氧剂等的原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一旦苯胺接触人体皮肤或进入消化系统以后,一方面由于苯胺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引起中毒性肝病,还有可能诱发肝脏细胞基因发生变异,增加了人体癌变的几率;另一方面,有可能因为苯胺将血红蛋白结合的Fe(II)氧化为Fe(III),导致血红蛋白无法结合氧,使人患上高铁血红蛋白症,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受损,甚至导致不孕。萘酚作为中间体,主要应用在染料、油脂、农药的合成与生产中,还可作为着色剂用于染发剂中。萘酚具有致癌、致畸、致敏、致突变的潜在毒性,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收可引起出血性肾炎。

苯胺或萘酚的衍生物均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二类(对动物怀疑有致癌性物质)或三类致癌物质,具有遗传毒性,摄入对人体有害。而苏丹红I、Ⅱ、III和Ⅳ在体内代谢的产物均为苯胺或萘酚的衍生物,因此在食品中必须禁止使用。

二、定性检测原理

荧光分析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低,在分析科学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因此开展研究苏丹红分子的荧光性质,利用其荧光现象建立起苏丹红的检测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常规的荧光法是在固定的激发波长位置激发,通过扫描发射波长得到发射光谱:然后固定发射波长,扫描激发波长可得到激发光谱。同步荧光扫描技术是由Lloyd首先提出,它与常用的荧光测定方法最大的区别是同时扫描激发和发射两个单色器波长,由测得的荧光强度信号与对应的激发波长(或发射波长)构成光谱图,称为同步荧光光谱。由于常规的荧光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限制,对一些复杂混合物分析常遇到光谱相互重叠、不易分辨的困难,和常规荧光分析法相比,同步荧光分析法具有谱图简化、谱带窄化、选择性提高和光散射干扰减少等特点,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尤其适合多组分混合物的分析。

三、主要试剂及仪器

(1)试剂

苏丹红II(纯度90%,Dr.Ehrenstorfer Gmbh,Germany)标准储备液浓度为110μgmL-1;苏丹红III(纯度97%,Dr.Ehrenstorfer Gmbh,Germany)标准储备液浓度为70μgmL-1;溶剂为O.2gL-1KOH--乙醇;KOH(A.R.级);无水乙醇(重蒸馏)。

(2)仪器

多功能荧光分光光度计。

四、检定方法

取试液置于1.0×1.0cm石英液池中,设置仪器扫描参数:激发和发射单色仪狭缝带通宽度均为5nm,扫描速度为240nmmin-1。采用λ=60nm的波长差进行恒波长同步荧光分析法测定。

五、结果与讨论

(1)人工合成样的回收率

移取已知量的苏丹红II和苏丹红III溶液作为人工混合样品,在与标准工作曲线相同条件下进行恒波长同步荧光测定。测得的恒波长同步荧光信号强度值查对应的工作曲线,得各组分的含量值,测定结果见表1。

(2)香肠样品的分析

采用加标回收法,考察了不同浓度比的苏丹红Ⅱ和苏丹红III在香肠样品中的回收率。分别称取2.00g搅碎的香肠样品6份,加入不同浓度比的苏丹红II和苏丹红III,混匀。然后用10mL的0.2gL-1KOH-乙醇溶液超声提取三次,各离心10min(3000r/min),合并三次上清液,定容至50mL。溶液采用λ=60nm进行同步荧光扫描,根据所得同步荧光信号的强度值查对应的工作曲线,得每次测定的含量值,结果如下表2。

六、结语

本研究利用苏丹红Ⅱ和III的荧光现象所建立的同步荧光分析方法,在无须预分离的情况下,通过选择适当的波长差,只需一次扫描就可同时测定苏丹红II和III两种物质,检测限分别为14μgmL-1和llμgmL-1。虽然其它苏丹红高浓度时存在一定的干扰,但荧光分析法简单、快速、灵敏、实用性强,成为苏丹红的常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夏元洵.化学物质毒性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720.

[2]北京化学试剂公司.化学试剂目录手册[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482.

分红合同篇8

一、解决方案的内容与实施。

1、问题解决方案的基本内容。

新课程积极倡导合作学习,它能激励学生与人讨论、与人交流,还能促进学

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人际关系等,因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就是借鉴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利用合作小组,在班内实行小组合作夺红旗机制,全组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争夺红旗,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的。

2、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办法。

(1)合理分组。先把班级中每四人分成一个小组。每小组的这四个人要男女生,好、中、差合理搭配,推选一名学习好,纪律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作小组长。小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团结合作,在学习、纪律、卫生等各个方面与其它小组展开竞争,争夺红旗。

(2)比一比,赛一赛。在班级的后黑板报中,开辟一个“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栏目,每个学习小组占一个竖格。如果他们小组经过全组成员的努力,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有进步,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出色,就在此栏目中给他们小组加一面红旗。因此,每一个小组所取得的每一面红旗都需要全组同学团结合作,共同争取。每一面红旗都包含着全组每位同学的努力。各个小组夺得红旗的情况,如我组共得了几面红旗,我组排在第几名上,我还有几面红旗就赶上第一名了,几组还有几面红旗就赶上我了,在黑板报上一目了然。有效地激起了同学们的竞争劲头。

红旗比赛的结果,每周一总结,每周的星期五值勤班长就要把上一周的红旗情况统计出来。合作积极,夺红旗最多的小组,老师要给予精神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奖励。周一的班队会,我都要表扬上一周夺冠的小组,让他们谈一谈夺冠的体会,和小组合作的经验,发上点奖品。奖品的种类很多,可以是本子、笔、卡片等等。有一次我给夺冠的小组每人发了一支雪糕,全班都沸腾了,既眼馋,又口馋,又鼓着劲争取下周要夺得红旗。

(3)红旗大比拼。每周红旗比赛完后,上周的红旗就不再继续,从星期一开始,新的一周的夺红旗比赛又正式开始。那么对于前面的成功和失败学生是不是就淡忘了呢?针对学生健忘,做事三分钟热度的特点,我又开辟了“红旗大比拼”栏目,每一周夺得第一名的小组,在红旗大比拼栏中添上一面红旗,一学期中每个小组共夺得几次红旗都在大比拼栏目中公布出来。

这样可以让各个小组进行比较,鞭策没夺得红旗的小组,也时刻提醒夺冠多的小组不要骄傲。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红旗大比拼的结果,一学期一总结,对于这一学期表现出色,夺红旗最多的小组,老师要进行表扬奖励。

二、思考与建议。

1、所提出问题的价值与意义。

经过合作小组夺红旗的比赛,我发现了班里很多令人欣喜的现象。

(1)同学们合作意识增强了,不是自顾自了,而是时刻想到了组内其他同学。因为一个人的努力并不能为组里添上一面红旗,只有全组合作才能成功。上课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看到同组学生还没有回答问题,组内同学总是善意的提醒他,让他们尽快回答。自己已经会了的问题看到其它同学还没有学会,总是主动去教会他。放学的时候,总会听到同组同学的互相提醒,“组员们,今晚别忘了复习第二单元。”“明天广播操比赛别忘了穿校服。”……

(2)良好的合作氛围,调动了学习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仅仅关系到他们自己了,而是与小组的命运息息相关,谁愿意拖小组的后腿呢?雪峰同学原先学习不积极,对于自己的学习成绩总不放在心上,好像学习与他无关。自从实行合作小组后,不仅他自己学习积极了,而且还得到了全组其他同学的无私帮助。“雪峰背过课文了吗?”“雪峰改完错题了吗?”“雪峰这道题你听懂了吗?我来教教你。”不知不觉中,雪峰学习成绩提高了。得到了同学们在学习上的无私帮助,雪峰也真诚地回报同学。帮同学打扫卫生,主动帮助别人。既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又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

(3)同学们掌握了良好的合作方法,提高了学习做事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是各人忙各人的了,而是全组同学共同协商,合作完成。小组出黑板报,小组成员献计献策,博采众长,共同商议出黑板报的主题、色彩,各个版块的内容。然后分工,每人包一版块,搜集材料,最后小组共同绘制。你帮我画一幅图,我帮你打打格,汇集了每个组员的优点,这能不是一份优秀的黑板报吗?

(4)整个班级劲头足了。小组内人人想着别人,人人互相提醒,互相合作,人人争着为小组做贡献。班级内,组与组之间激烈的竞争,哪个小组也不甘心落在后面。这样的合作、竞争环境,还有什么难题不可以克服呢?

2、针对问题研究与借鉴本实施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

(1)小组的搭配要合理。各小组不同成绩的学生比例、男女生比例大体相当,并随着学生成绩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使各个小组成员有效合作,公平竞争。

(2)对于各小组比赛的结果,教师要适时总结,让小组之间取长补短,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合作氛围。对于各小组的合作情况,教师要随时了解,对于小组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磨擦,教师要适时点拨。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意识,积极的合作态度,教给学生良好的合作方法。

(3)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利用家长会,对家长分析合作小组的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更加强烈。

(4)制定详细的班级加减红旗的规定,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如我班的班规中就有这样的规定。如:全组作业都合格加一面红旗。上课全组都回答问题加一面红旗。听写词语全组都对了加一面红旗。打扫卫生最积极的小组加一面红旗。考试都在优秀的小组加一面红旗等等。

上一篇:搬迁合同范文 下一篇:建材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