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0-06 22:44:01

采访心得体会

采访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 新闻采访;采访者心理;心理调控;记者心理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41-02

新闻采访活动需要记者具有广泛的社会交往,深入生活去接近人、熟悉人、了解受访者的内心世界;深入社会去了解社会、研究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活动的性质。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不能仅仅去收集受访者的各种资料,而是要去采取措施走进并了解受访者,通过双方面的观察、思想的交流对受访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充分的发掘。有外国学者曾总结说,新闻采访活动的基础是取得受访者的信任,用质朴、自觉的方式去获得消息的科学。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与受访者相互反应对方的心理活动,记者用真诚去获得信任,获得受访者的真诚合作。因此,如何进行心理沟通去接近对方、取得对方信任,成为了记者提升采访质量的基本功。

1 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心理吸引定律

心理活动对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只有相互之间能够相互吸引才能进行流畅的沟通。新闻采访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要求记者了解采访的特殊性,熟练的运用心理的吸引定律来获得受访者的信任。所谓的心理吸引定律分为很多种,如:对等吸引定律、不畅吸引定律、强迫吸引定律、一致吸引定律、诱发吸引定律等。这就需要记者在对受访者进行采访时注意一下几点。

1.1 相似因素

相似因素属于吸引定律中的一致吸引定律,指交往的双方在某一些方面具有相似性。如果能够在交往过程中有意识的利用这一点,就能够相互进行吸引,双方容易产生信任和亲密感。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利用这一因素,通过发掘与受访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拉近双方的距离获得受访者的好感,最终获得受访者的配合。

1.2 对等因素

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倾向于喜欢对自己有好感的、信任自己、情感上能够保持一致的人,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归为对等吸引定律。在采访活动中这一规律的应用,就是要求记者有意识的对受访者表示一种好感,与其进行情感交流,并及时恰当的对受访者的内心倾诉做出回应。充分利用对等吸引定律获得受访者的信任,是对受访者内心世界进行挖掘的重要手段。

1.3 能力因素

人的内心具有一种倾向,容易受到多才多艺、博闻强识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很强能力的人的吸引、甚至是崇拜之情。社会心理学认为,对人的整体印象会影响对部分的、具体的方面的评价,称之为晕轮效应。针对这一因素,记者应当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或者是通过言谈举止提升自己的能力形象,用能力的吸引力获得受访者对采访的配合。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一种相互选择,受访者对记者的选择格外的重要,决定了受访者配合采访的积极性。因此,记者应当充分运用上述因素,获得受访者的信任和配合,以其达到最佳的采访状态。

2 记者心理的自我调控

在采访活动之,记者掌握主动是采访活动的主体,同时也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受访者和受访者情绪的变化。因此,记者要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调控能力,提升对不同采访环境、对象的适应能力。

2.1 心理调整能力

记者在进行采访活动时,会面对不同的受访者和环境,对记者的心理调节能力要求较高。比如,在对具有晕轮效应的受访者进行采访时,记者在交流过程中就容易受到对方的吸引,受到对方的魅力吸引不能再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完成采访。新闻采访的受访者为名人的可能性很大,记者就容易出现上述的情况影响了正常的采访活动进行,因此记者自身的心理活动调节十分重要。

2.2 意志因素

意志因素对记者的心理稳定性和调节能力十分重要,对完成采访的既定目标的影响尤为明显。比如,在对名人或者政要进行采访时,一旦因为失误或者缺乏经验而导致紧张,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力去调整心理活动,保证顺利的完成采访。相反,有些记者在名人、政要面前可能紧张、望而生畏,但是对普通人进行采访时却可能出现颐指气使、耀武扬威的情况。这就对记者的意志品德提出了要求,只有具有高尚、坚韧的意志品德,才能在面对紧张、困难时有足够的韧性去调节自己;在对普通人群进行采访时,才能保持谦逊、真诚的风格。记者应当用优良的意志品质进行采访,在采访中增强意志品质,培养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3 对受访者的心理分析

受访者的具体环境、心理因素不尽相同,只有对影响受访者心理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够了解受访者的心理规律,保证采访活动中能够获得受访者的信任。

3.1 社会群体的心理因素

人都归属于特定的社会阶层,生活在不用的环境,人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受到生活的环境和阶层的影响。人的社会地位、社会条件、文化素质、生活水准、、生活情趣等都影响着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在接受采访时,心理活动也相应的有所不同。记者应当对受访者的具体生活阶层、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在对受访者面对采访时的行为有清晰的判断。

3.2 个体特性

每个人不仅仅是因为生活的环境、归属的社会阶层而不同,即使生活的环境等都基本相似,也会出现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个性特征的人在面对采访时,做出的反应和积极性也有所不同。只有对受访者的个性、能力具有充分的把我,才能在采访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3 记者对受访者的影响

记者是采访活动中的主体,记者的言谈举止、提问方式和水平、对受访者的态度等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受访者的心理。从这一角度来看,记者应当营造出一种轻松、真诚、友好的气氛,利用能力因素、相似因素等充分的拉近受访者的距离,获得受访者的信任与配合。在面对受访者时应当找寻双方之间的相似之处,构建双方心理交流的桥梁;无论在采访何种社会阶层的群体时,都能保持一种平易近人、不卑不亢、以诚相待的态度,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便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全身心投入、真诚待人,尽快将彼此之间由陌生变熟悉,进行双方心理上的感应,获得受访者的信任,充分挖掘受访者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赵凯,丁法章,黄芝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新闻学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采访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 访问;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6—0007—02

1 个别访问

指记者与采访对象单独交谈。这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访问形式。个别访问根据采访对象的特点,能较好地与采访对象交流沟通。由于采访对象各自的个性不同,生活习惯、思想感情、文化素养以至立场观点等也有不同,访问方法就要因人而异。

个别访问常指记者和采访对象一对一的当面交谈,但也不排除在必要时有几个人在场。遇到突发事件,记者赶到现场采访时,记者虽向一人发问,其他人也会关注、补充、介绍,有时甚至争相发言,这也应属个别访问。因为这时记者采访,并非有意组织一些人进行交谈,而主要是对某个采访对象进行访问,至于其他人的参与,并不影响个别访问的性质。还有的情况是,在采访中,记者要访问某一采访对象,有时要请他人引荐,这时虽有几个人在场,但采访对象仍属一人,所以也仍是个别访问。

2 集体访问

这是记者有意组织或邀约多个采访对象的访问。集体访问一般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开座谈会。访问座谈会又称调查会,这种常见的集体访问形式,对于情况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的问题,需要广泛地进行调查了解。通过座谈会形式,各方面人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看法和意见,介绍有关情况和材料,有利于较快把握全局,弄清事实真相。记者召开好座谈会,必须避免众口一辞、歌功颂德的假现象。开会前的准备,要根据采访要求,选择采访对象,拟定讨论提纲,最好先把提纲分送给与会者,对重点人物,还要个别交谈,说明记者的意图和要求,使座谈会讨论目标明确。座谈会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三五人或七八人即可,以便与会者有时间畅所欲言。座谈时,记者应冷静观察,广听博纳,对于不同意见的争论,不可轻率表态,强作结论。

座谈会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记者约请一些人本着同一主题而开的。这种座谈会听取对某些问题的意见,本身就构成新闻。另一种情况是记者为全面了解有关情况而召开的。有的人往往因为发言时间有限,对问题的讨论有顾虑,不肯细谈,有时也易出现“从众”现象,所以会后还有必要进行个别访问,使访问更加深入。

第二种形式: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会,通常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举行。在党和国家举行重大会议,如:党的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代表大会,会议结束后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或新闻会等。

方法正确,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深入的采访,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就容易走弯路,难以达到目的。当今,新闻采访的主要方法和技巧是访问和观察。其他采访方法、技巧,可以说都是访问和观察的具体运用和延伸。

3把握重点,启发诱导

记者访问既应放得开,收得拢,轻松自由,又要切忌漫无边际、无的放矢。应该把握交谈的重点,善于启发对方的思路,诱导对方谈到点子上。涉及关键性的问题,要深入了解,问个水落石出。访问中如何把握交谈的重点,这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时情况和采访需要而定。通常,访问重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事实的重要部分

(1)新闻六要素:即何事、何时、何地、何人、何故和怎么样。其中,对重大新闻,要注意交代清楚有关要素。对新闻通讯、特写,要抓住事实的细节、场面等;

(2)新闻的宣传价值所在。把握访问重点,就是善于抓住能体现新闻事实的宣传功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因此,记者访问时要敏锐地发现某地区、单位,某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新闻事实中找出具有高尚思想的闪光点,用事实感召、影响受众;

(3)有特点的事实。这类事实是同共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要挖掘具有新闻价值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特点,从而抓住有特点的事实材料。

2)采访目标的具体化

采访目标的具体化,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新闻,研究其不同的采访目标,形成各类采访模式,掌握采访环节。如:全国好新闻《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10名记者分头采写,从地球两侧,按时间顺序,对同一重大事件作现场报道。电头分别冠以“发射场”、“测控中心”、“南太平洋”等现场字样。参加采写的记者相距万里,但能协调一致迅速完成重大题材的采访任务。这条新闻即分为三个采访侧面,每个采访侧面又分若干要点,由此形成一个完整多层次的采访系统,这就是广度的新闻采访模式。

在诱导对方围绕重点交谈中,对于不善言谈者,要不急不迫,从具体问题入手,不时作些恰当的提示。对于善言谈者,可以看准机会提出问题和疑点,或巧妙地转换话题。

4 少讲多听,广采博纳

访问谈话中即使对方所谈内容有些离题,也不可急于打断。而应注意广采博纳,从中捕捉到有意义的新线索、新素材。对采访对象所说的事情,要专心地听,而且鼓励对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例如:一位医学报社记者访问一位医学专家,谈话不到5分钟就结束了。同样,有位省报社记者去采访这位医学专家时,先询问他最近发明的几件医疗器械,在欣赏他的 “杰作”之余,并请他当场“表演”。对方马上有了兴趣,连说带操作,既热心介绍各国的对比资料,又描述研究中的细节以及他自己的酸甜苦辣。记者兴致勃勃地听着、记录着这位医学专家的喜怒哀乐,获得了采访的成功。

采访中切不可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更不能凡是与自己主观设想相同的就听,否则就不听,或者摆出不屑一顾的派头,那样就会破坏对方的情绪。有时,对方谈话离题了,要巧妙灵活地引导到谈话的正题上来。有时,访问对象和记者谈得投机,他会把自己生活中的苦衷合盘向记者倾吐,记者不能有厌烦心理,要做到了解、理解对方,并从中捕捉有意义的新线索、新素材。

5 求同存异,心理共鸣

记者访问谈话,要注意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共同语言和兴趣点,双方产生好感与亲近感,这有利于缩短和消除心理距离,采访容易见成效。在访问过程中,记者要善于求同存异,以求心理上的共鸣。这样才能掌握心理控制主动权,使双方情感向好的方向发展,使访问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访问在心理上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记者是相互影响的主导方面。不仅要对被访问者的心理活动作出正确的判断,随之作出相应的心理应变,还要善于使对方的心理状态为记者所影响和制约,这就是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控制。

记者如果能够得心应手地访问,采访对象就会愿意与之合作,真诚地提供一切重要材料。此时,记者是处在支配对方意志行为的控制者地位。有时访问并不顺利,采访对象并不热情,甚至让记者按照他的思想、意识办事,这时的记者实际是被控制者。记者要有所作为,在复杂的访问过程中实现采访目的,就必须掌握不同访问对象各自的心理特点,使对方在自己的影响下,成功完成采访任务。

参考文献

[1]于洋.浅谈采访的技巧.新闻传播.

采访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体验式采访;选题;策划方法

一、体验式采访的涵义

体验式采访,是指新闻记者为了更好地反应新闻主题,通过外界事物为参照物进行鲜明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报道或者折射新闻的采访方式。这种采访形式能使新闻更加生动;深入生活就是要贯彻深入群众、深入百姓的采访路线。“涉浅水者得鱼虾,潜深水者得蛟龙”,就是对体验式采访优点的最好总结。

二、体验式采访的亮点

1.体验式采访能更真真切切地反应事物的真相

通过亲身体验,使采访这个认识过程更深入人心、更自然、更合情合理。观众要感受某些事物,就要和被感受对象事物接触,从感受认识上升到理解认识。只有与那个事情直接接触,亲自通过实践,才能真切地反应事物本质。

2.体验式采访能更走进观众心里

体验式采访往往要深入到采访对象的生活中,这就需要新闻记者与采访对象互相融入,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的帮助,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全面进行报道。或许采访会出现新的收获,或许能挖掘出更多的新闻真相。

3.体验式采访能写出更生动的报道

总之,经常进行体验式采访,能够使新闻记者采访出的新闻更加生动更受欢迎,避免仅仅从记者角度看问题而产生的许多的“职业病”。

三、选题策划是体验式采访的关键所在

体验式采访在题材的选择上,如果能紧扣关注的热点,体验式新闻才能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体验式采访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首先已经知道了采访对象、采访地点、甚至采访的主题,是一种在策划后完成的一次采访。

一要用小角度反映大主题。许多事情主题很大,如极端天气、经济发展、行业风气、百姓民生等等,这些报道复杂、庞大,如果一味笼统全面地讲解文字,就起不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反映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采用以小见大的形式,反映这类主题。

二要做到全面统一。首先选题要涉及那些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工作的难点,群众心中的疑惑点进行命题,并在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大观众中产生正面效应,避免负面效应。找到最佳结合点,才称得上选对了题、选准了题,才有望使体验式采访的目的得以实现。

三要关注热点。近期热点问题是一个时期内一些人集中关心、议论或热切想了解的东西,隐性方面是指一些通常不被注意的事或人,常常被忽视。然而处理近期热点和隐性方面的关系,首先就要客观地、真实地按新闻规律处理,做到关注近期热点,不忘隐性方面。新闻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告诉人们欲知而未知的事,因此,新闻热点报道固然是新闻采访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人们最需要知晓的事情,而隐性方面的报道也必然受到一些人的关心和欢迎,有时甚至会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四、记者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新闻记者应有较强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努力塑造自我真诚、朴素的个性,与采访对象以诚相待,了解心声,这样才能获得丰富的新闻线索,挖掘出他人难以了解的新闻故事。在很多采访中,前期需要大量的联络工作,方能使采访顺利进行,同时,能否顺利进行,能否充分进行,前期的联络至关重要。一个好选题,从最初的策划,到具体实施,可能要反复多次,最后才能成功完成报道。新闻采访就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间的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它考验着记者情感思维和应变能力,它是感情与经历的融合,成功的新闻采访者可以开启被采访者的心扉,充分挖掘出其中的新闻素材,进而获得宝贵的新闻素材,掌握新闻实践先机。

五、体验式新闻需要记者的敬业精神

体验式新闻是“跑”出来的,坐在家里是等不出来的。在体验式新闻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必须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对事业执著追求,心中要永远燃烧着新闻激情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采写体验式新闻,记者要做到身入、情入和心入的“三入”,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捕捉、用心去领悟和捕捉各种能够打动人的新闻细节的情节,从而催生出报道的客观性。

采访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记者 采访对象 沟通 技巧

近年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不止一次在舆论监督节目中看到这样的场景:被采访对象或者气急败坏地上前用手捂住记者的镜头,或者装聋作哑,表情木然地拂袖而去。如果报道仅仅满足于简单地呈现这些场景,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但成功的报道一定应实现让受众了解事实真相的最终目的。

其实记者遭到被采访对象拒绝,不仅仅是被采访者一方的原因,有时也源于记者自身的疏忽甚至失误,例如前期沟通不够,或某句话表达不当,招致对方误会甚至抵触。而且,即使被采访对象有意保持沉默,有经验的记者依然不会轻言放弃。本文将结合一些采访实践,试图探究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沟通的某种规律。

一、被采访者是知情者、当事人,记者是寻访人、探询者

应该说现代人更加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因此更懂得如何拒绝媒体、保护自己,也更懂得如何利用媒体、“利己”地发表言论。这不仅要求记者要善于辨别这些言论的真伪。更要求记者懂得心理沟通技巧,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被采访对象,营造和谐的采访氛围,令其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敞开心扉,自然流露个人情绪。让情感的沟通更接近人际交流的真实状态。

一些记者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他们对被采访者特别是对处在被批评位置的人,往往轻蔑之情溢于言表。习惯以权威的姿态,高人一等地“讯问”被采访对象。这其实是采访沟通的大忌。尽管记者绝大多数时候的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是究其本质,在被采访者眼里,你还是一个普通人。如果说被采访者是知情者、是当事人,那么记者仅仅是个寻访人、探询者。记者不能因背负一定的社会责任而赋予自己某种特权,记者无权、也不可能强制被采访对象接受采访。居高临下的审判者的态度对采访没有任何益处――即使对象是个十恶不赦的恶棍,他也仍然是个人,也渴望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公正的本意就是给每个人以说话的机会。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王志曾采访过因而被处以极刑的江西省原副省长。当时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被处以极刑的省级领导。因此倍受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但王志去之前,各家媒体记者都无功而返,原因是一直拒不接受采访。而最终王志代表的《新闻调查》之所以成为唯一接受采访的电视媒体。据事后王志自己回忆。首要的原因就是平等、尊重:“在我的眼里他不仅是一个即将行刑的贪污犯,更是一个重要的采访对象,因为采访能不能完成,关键取决于他的意愿。当他从监狱里向我走过来的时候,我提前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当他提出怕冷要穿一件军大衣的时候,我向监狱的看守转达了他的请求。这些举动都让感受到了记者对他的尊重。但他并不是十分主动地配合采访,我当时间了他一个问题,你真的就像有些报道上说的那样养了几十个情人吗?有的报道说你天生就贪财好色。你承认吗?这个激将法让终于开了口,采访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

作为记者,在采访前,我们首先要提醒自己哪些身份绝对不可充当。比如:“教师”、“律师”、“警察”、“法官”;哪些行为举止绝对“不可为”,比如:自以为是、居高临下。除此之外,“平等”不仅体现在与被采访对象最初的接触上,更体现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作为“普通人”。记者要以普通人的心态去体察、发现新闻;作为记者。又需要我们站在国家媒体的高度去审度、解读新闻。

非典时期,王志对当时北京市代市长的成功采访,就得益于二者的有机结合。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记者,王志对于如何站在国家媒体的高度审度、解读新闻,了然于胸;但如何体现百姓立场和视角?在采访前,王志特意搜集了那些日子里北京街谈巷议的一些小道消息,甚至是手机短信。然后选用其中的一些材料在采访中集中地向发问。例如有关北京市的收治能力,在表示无法对疫情的发展进行量化的估计之后,王志抛出一个“六千人收治上限”的社会传言进行提问:“医疗条件本身,有一个估计让我们非常地不乐观,他们觉得北京现有的医疗条件,能够接受感染病人的底限就是六千人?”还有北京市内关于“非典”的一些谣言。如:“我收到很多手机信,说政府要在北京的上空撤药,所以请你们把窗关起来?”

其实,对于某些来自民间的消息,王志在提问前也认为是毫无道理的。但这并不妨碍这些“流言”成为他发问的武器。事实证明,站在普通人角度,对这些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进行求证,不仅能激发临危受命的代市长的回答兴趣,满足受众对信息的渴求,而且也履行了记者在这种非常时期的社会责任。

二、采访中,记者是提问者;但有时,记者也要善于回答被采访者的提问

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但有时,记者也会面对被采访对象的提问。

例如最常见的一个问题:“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这里其实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被采访者本人与你要采访的内容有什么关系?第二,这种关系是怎么建立起来的?普通人见到记者的时候,都会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记者要采访我?”或者“记者的目的是什么?是想伤害我,还是来帮助我?”被采访对象会从记者的回答中衡量自己接受采访后的得失,从而决定是否接受采访以及采访中是否要有所保留。

面对不同处境和心理的被采访对象,方法自然是不同的。以揭露性的调查报道而言,对于三缄其口的受害者,记者应当使他们确信。只要他是受冤屈的,你会不屈不挠让真相水落石出;对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中立者,记者则可强调事件的重要性,唤起他的正义感,指明如果任由事件发展,他可能就是下一个受害者,并保证他不会因透露情况受到牵连。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告诉对方,对他的采访十分重要,甚至不可替代,并告知这种采访关系建立的非偶然性,给被采访对象一个接受采访难以轻易推脱的理由。

其实,拒绝采访的人往往有情感上的矛盾。他们常常明知采访事实对自己不利,但是社会舆论、社会道德、自己良心的谴责等在内心形成的自我压力又使他们常常处于十分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记者如果通过诚恳耐心的说服,把有利于采访的情感调动起来,使之思想斗争一番,这类对象最终还是有可能接受采访的。有时记者还可利用其对立面的观点提问,让拒绝采访的对象处于被动辩解的地位:或

者利用其自相矛盾处反问。突破其心理防线,从而促使他们说出事实。

还有很多时候,如果采访某一方面的专业人士,记者通常会遇到对方这样试探性的提问:“对于这个问题,你知道多少?”他们心里的潜台词其实是:“这位记者有足够的能力吗?他成熟吗?值得信赖吗?”或者“他会理解或误引用我的话吗?”在这些问题的背后,被采访者一方面想知道记者对该问题了解多少。有多高的理解能力和可信度;另一方面,他也在寻求双方共同的话语空间。

笔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如实地表明自己研究这些问题的心得,尤其是研究中遇到的深层次困惑,并从这些自己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人手,向这些专业人士求教。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往往能获得对方的关注和信任。

三、作为一名专业提问者,记者的某些言辞要字斟句酌、慎而又慎

有关提问的技巧,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有时新闻采访遭拒,其实原因就在于记者不恰当的提问,这种不恰当通常表现在说外行话、提问大而空、没有新意、指向性不强等。

2002年带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霍金到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有记者问:“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其实像这样的提问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但这样“无意义的提问”却充斥在我们的采访中,例如某股评节目,每天开市前几分钟都问股评人士:“您预测今天股市开盘涨还是跌?”――一个几分钟后就要揭晓的结果,让专业人士预测,有何意义呢?

今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期间,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对一些记者提问提出的批评也很能说明问题。

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召开新闻会,一位抢到提问机会的记者,说了一段很长的话:“近几年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汇集民意、聚集民智的重要渠道。我们网站推出的‘手机报’,目前就已收到约5000多万条农民工的短信,花一毛钱就可以把他们对政府的一些意见、呼声、建言献策发送到这个平台上。请问。目前已收到的政协委员提案中,有多少是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委员关注的农民工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赵启正当即回应:“我听得很明白,你问题的重点是说。你这个手机网很受欢迎。顺便问了我一下,有多少关于农民工的提案。”

这位记者提问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宣传网站推出的“手机报”,还是为了关注有关农民工问题的提案?从其提问表述就不难得出结论。

在今年的两会上,还有一些记者提问没有新意,这被赵启正认为“提问有些业余”;还有一些记者问一些极其简单、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问题,也遭到赵启正批评。他说这一些“查数据”的问题,到网上都能查到,“何必问我呢?”

这些失败的提问,无一不说明提问的重要性,可见,新闻采访离不开提问,而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因此能否把握提问的技巧和风格,实现有效的提问是采访的关键。

其实就采访而言,记者的第一个提问非常重要,它往往决定了被采访者接受采访的整个心态:是敷衍了事还是认真对待?这就如同我们都非常注重别人给你的第一印象一样,你是否值得引起他的重视,很大程度上是你提的第一个问题决定的。乏味的问题只能得到乏味的回答,愚蠢的问题可能会使回答更为愚蠢。有时,一个让对方意想不到的问题可能会激发他的兴趣。他可能会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

那么怎样的问题可以算是一个“好问题”,可以在一开始提出呢?笔者的经验是,开门见山,用平和的语气,紧抓矛盾冲突。调动对方静下心来做好接受你采访的准备。

例如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天安门上的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非典期间王志采访当时的北京市代市长前。的秘书曾告诉王志只能问三个问题,采访时间要控制在15分钟内。这样短时间的采访显然无法支撑《面对面》45分钟的节目。王志注意到,采访前一小时,出现在北京市防治“非典”领导小组第二次新闻会上,作为新闻发言人,他对于媒体提出的问题毫不回避。因此,当从新闻会现场直接走进《面对面》的采访现场时,王志问的第一个问题正是刚才在新闻会上的结束语,“会记者问的所有问题,都不是你最害怕的问题,你最害怕问的问题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这个提问激起了谈话的兴趣,采访就此开始。

采访心得体会篇5

一、新闻采访提问面临的困境及现状

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新闻采访主要靠提问,通过人与人的沟通实现。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向被采访对象提问时,有时所提出的问题过大过空,让采访对象不知如何作答;有时提出的问题拐弯抹角,严重偏离采访主题;有时采访态度不端正,让被采访者心生反感;有时案头工作没做足,感觉无话可问。这样的采访提问不仅很难获得有价值的新闻,还会让被采访者感觉记者的水平不高,严重影响宣传报道的效果。

二、对新闻采访提问技巧的思考

首先,提前了解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的背景材料,做到问题明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都有自身形成、发展和结束的过程。记者如果对采访对象不提前了解,见了面只是笼统、抽象地提问,往往会让对方无所适从,难以应答。因为,这完全背离了人的思维及心理活动规律。每个人的思维活动有自身循序渐进的具体过程,具体化是人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促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活动更深刻、有序地发展。因此,记者提问时应按照事物形成、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运用独特的新闻采访思维方式,将一个大的、总的问题破开,设计出新颖的、具象化的若干小问题。待细化的提问全部结束后,记者再投入新闻写作,就会感觉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而这样的新闻报道也更能吸引广大受众的关注,体现新闻的真实性。

其次,注重提问方式,加强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平等性,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记者和采访对象通常都是第一次接触,双方都很陌生,有时采访对象对记者心存疑虑,面对镜头和话筒敬而远之,不愿接受记者的提问采访。面对此情此景,有经验的记者通常会想方设法和采访对象拉家常,或者聊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让对方感觉到眼前的记者态度和蔼,值得信任。这样一来,对方没了距离感,谈起话来也会从容应答。

再次,把握提问时机,在倾听中提出新问题,不断将采访引向深入。很多记者去采访前,喜欢提前把采访问题逐条写在采访本上,然后逐个向采访对象发问。这种事前充分准备,并无不妥。但是墨守成规的提问方式有时会让采访对象感觉被记者强迫采访,导致其不愿多讲,敷衍了事。资深的新闻记者在充分准备的同时,应当将被采访者作为新闻事件的主体,善于倾听采访对象的发言,并从中发现新问题,激发采访对象的谈话激情,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被采访者营造出一个舒适的采访氛围,让被采访者欣然接受访问,并且使其主动地向记者倾诉。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见缝插针地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正确引导被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在回答问题时拥有相对放松的心情,这样被访问者才能够发挥得更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注重采访,见机行事地提问,让采访对象有感而发。采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有的采访对象知道的东西很多,却谈不出来的情况。此时,记者应先采访被报道对象周围的人,在了解到足够的材料以后,再去采访报道对象。这样,记者在已经掌握较多事实的基础上,即使采访对象自己不愿意说,记者根据已掌握的事实材料,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新闻素材。采访时还经常会遇到另外一种情形:有的采访对象不按记者的提问去回答,比较喜欢展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此时,记者如果打断其谈话,势必会导致采访陷入僵局,但如果任其发挥,又获取不到所需的材料。此时,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当以引导者的身份见机行事,适时作出关键性的提问,运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或者运用谈话的方式来引导被采访者回答问题,从而把话题拉到自己所提的问题上来。另外,还可以通过有效组合问题来逐渐推动采访的进程,适当选择与采访内容联系不大的话题,通过侧面采访,逐渐实现采访的目的。

采访心得体会篇6

如何达到我们采访的目的,如何得到我们想要的言语和状态,提问就显得很关键了,提问采访的基本形式大体分两种。

一种是开放式提问,这种方式使用较为普遍,被采访者不受什么约束,可以泛泛而谈,回答的内容可多可少,这样的提问给了被采访者很大的发挥空间,也可以使采访的气氛活跃、协调。这种采访形式的不足之处是,我们要获得实质性内容的难度较大,采访所花费的时间也较长。

另一种是闭合式提问,又称定向式提问。记者的提问比较具体,针对性很强,被采访者的回答只能是记者提问所限定的内容,往往形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这种提问比较明确,一般都能回答出你所需要的实质性内容。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的采访大多都是这两种采访方式的结合,开放式提问多用于缓和气氛,融洽感情,启发对方。闭合式提问多用于采访中突破问题,深度挖掘和收集细节。从开放式提问开始,这样可以沟通感情,尽快造就一种和谐气氛,然后直接切入,进行闭合式提问,这样提问可以提高采访速度,而且很好的掌握到新闻素材。用这样采访得来的素材写出的新闻才会全面、有深度。

在平时的采访中,我们会遇到各种身份、各种职业、各种层次的被采访对象,我们如何才能达到采访的效果呢。

第一、要与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新闻记者采访某个对象,大都是第1次接触,熟悉与信任无从谈起。在采访对象的心目中,记者就是一个陌生人。而怎样使得这个陌生人开口说话,吐露心思,这是记者们在每次采访中几乎都会遇上的问题。按照人际交往的原则,只有当人们彼此熟悉产生信任之后,才会向对方吐露自已的心事。向一个不熟悉的人透露自已的情况,人们会觉得极不安全。因此,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时并不急于提问,而是先着力于同采访对象建立亲近感。当对方心理上的距离拉近了时,再向其作提问,从而顺利地问到自己所要了解的情况。

第二、将提问融入到交谈之中。有的记者在提问时,先将问题写在本子上,然后向采访对象一一提出。这样做当然是有充分准备,能对提问的结构作充分的考虑,但极容易将整个提问过程弄成“一问一答”,缺乏人情味,使人觉得像是在审讯犯人,自然会使得采访对象不情愿作回答。其实,人一般都是乐于交谈的,因为与人谈话往往即是对他的一种尊重。有的人沉默寡言,并不是因为他不愿意说话,而是因为他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一问一答”式的采访,记者居高临下,采访对象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又哪来回答问题的热情?因此,记者在作提问时切忌只顾自己发问,而应该是与采访对象作交谈,乐意倾听其谈话,将提问融入到谈话的过程之中。

第三、提只有采访对象才能作答的问题。作为新闻记者,最看重的是“独家新闻”。因为独家新闻是独此一家,为别的报纸所不能,最具新闻价值。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情所作的报道,相对于受众而言,它必须是未知的,如果是已知的那就不是新闻了。因此,记者在采访时要努力从采访对象身上去寻求独特之处,从提问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提出只有采访对象才能作回答的问题。这种独特性的提问,保证了所采访到的事实的唯一性,从而能获得较大的新闻价值。

第四、将问题化抽象为具体。新闻记者采访的目的,在于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具体事实及材料和观点,因此其提问切忌笼统抽象。因为面对笼统抽象的问题,采访对象往往不知从何谈起,只好应付其事,很难深入下去。这种情况责任不在于采访对象,而在于记者本人,因为在采访的过程当中,记者的问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即你如何提问,人家就会如何作答,提问不当则自然影响到回答问题的质量。

第五、用提问来激将采访对象。记者采访要达到预期效果,前提是采访对象必须乐于作答。但事实上因为各种原因,比如采访对象心存顾虑,怕说出事情来对自己不利,他就会对记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明确对记者表示“无可奉告”。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该怎么办呢?有的记者苦口婆心,极言采访对象顾虑之不必要,但采访对象自有主张,并不是你三言两语就能解决问题的,遇上生性固执的采访对象,更是弄得作记者的束手无策。其实在此种情况之下,采用提问来激将采访对象,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俗话说:“点将不如激将。”使用激将法提问,记者从反面提出问题,或者有意误解对方的意思,以刺激对方,激发其情绪,使其感觉不吐不快,或认识到不说出来反而会对自己构成不利。在国际新闻史上,有的名记者就是以善于提问激将而著称。

在采访中还有一些技巧,对采访有很大的帮助。

1.平等的视角——记者不能有“见官矮三分”之感,也不可以“无冕之王”自居。不论是对高层领导政要,还是对普通人都应摆在相同的位置上来看待,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视”。 特别是在采访高层领导人时不要奉承,更不要以部下的卑微仰视提问。因为以记者身份出现的采访者是大众的代表。

2.仔细的观察——观察就是“用眼睛采访”,就是“察言观色”。被访者的举止言谈、性格神情、嬉笑怒骂、兴趣爱好都是我们访谈时需要观察的。有人说,记者的全部生涯就是一个提问者、聆听者和记录者。实际上,一个称职的记者还是“眼观六路”的观察家。他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容易被常人忽视的细节。观察别不要忽略能反映本质的细节,细节描写能增强现场感。把采访现场和生活中捕捉到的人物的动作、声音、笑貌等细节加以再现,会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人物的真实性。

3.巧妙的提问——由于采访对象不同,提问方式也因人而异、因人而问。在采访中记者常用的有启发式诱导法、含蓄点拨法、间接探问法等。有人把采访比喻为“提问的艺术”。有好的提问,才会有好的回答;问得巧妙,答得精彩,才有可能写出高水平的人物专访。

4.认真的倾听——记者要始终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回答。认真倾听是获取更多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识别和证实间接材料的一种手 段;是访问者的一种虚怀若谷之情;是对被访者的一种尊重。由于

你的认真倾听,被访人自然乐于同你对话,乐于回答你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从对方的回答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刨根问底,以免错失良机。倾听时,千万不能左顾右盼,要把目光注视到对方的面部,千万不可流露出对被访者的谈话不感兴趣的神情。当非常健谈的被访者把话题扯远,谈话“跑题”时,千万不要急于打断被访者的话,要见机行事,巧妙地把话题再拉回来。当被访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叙述不清时,千万不要显现焦躁的神色。要善于引导被访者疏理思路,抓住要点提问,使谈话言之有物。

采访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闻采访;改革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以人为本”这一思想和原则,广播电视新闻这一新兴媒体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增强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关系,全面促进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1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以人为本”之间的关系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观众关注焦点展开的,观众的关注焦点是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内容的起始点,广播电视新闻播报内容满足观众对于新闻时事的需求量,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新闻广播电视采访是观众关注焦点的体现。同时,“以人为本”还是电视新闻广播的内在要求。电视新闻广播的采访内容需要真实有效,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在广播新闻采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秉承科学客观的态度,保证真实情况得到客观的反映,贴近观众生活,为观众服务,满足观众对新闻的需求。除此之外,“以人为本”是由电视新闻广播采访的媒体性质决定的。广播电视新闻具有广泛的传播性,采访的传播过程是面向大众的,对此,“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作为核心价值必须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内容得以体现。

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注重“以人为本”

2.1提高对民生问题的关注,重视对民生问题的采访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部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重心全部放在对相关领导的生活和活动上,忽视对民生新闻的关注,无法保证民生问题得到解决,“以人为本”这一思想在新闻广播电视采访中无法体现。在多数的观众心中民生新闻才是他们观众的焦点,民生问题无法达到体现,观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需求量大大减少,导致部分观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产生厌恶的心理,广播电视新闻的价值就不能充分的展现。因此,在今后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一定提高对民生问题的关注,重视对民生问题的采访。民生问题是最贴近新闻观众的一类问题,是观众关注的焦点,只有提高观众身边问题的关注度,才能更了解观众的关注焦点。相关研究表明老百姓对出台的政策以及会议的议题等关注不是很多,对此应该引入一些生动的案例和人物,增强出台的政策和会议的议题与平民百姓的联系,解读政策,把党和政府的主张及时转变为群众能够理解的信息,这样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才更具有价值,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提高新闻采访民生问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2理性对待弱势群体,给予弱势群体人文关怀

很多广播新闻采访中对弱势群体给予过高的关注,进而引起相关媒体在对弱势群体的相关报道中使用不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过分渲染弱势群体的境遇,不经意间丑化了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生活频繁的报道,不仅起不到弱势群体得到良好对待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还让观众产生一种逆反心理,用有色眼光对待弱势群体。“减少伤害”是国际传媒新闻职业需要遵守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每一个媒体从业人员都要遵循“人的安危、人的情感、人的名誉,比手机新闻更重要。任何时候,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尤其高于记者从事的新闻报道本身”这样的采访报道原则。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应该正确理性的对待弱势群体,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不是盲目的丑化弱势群体,引导观众摆脱对弱势群体的歧视态度,采访内容不要反复播放报道,要有选择性、针对性,选择性、针对性的采访弱势群体的生活,给予弱势群体少一些歧视,多一些人文关怀。

2.3勿要过分渲染事件,坚持“以人文本”思想

部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过度重视对悲情故事的渲染,忽略对事件当事人的关注和还原事件本身的责任。很多广播电视新闻采访通常把关注焦点放在悲情渲染方面上,用很长的篇幅来描述悲情故事,用很多的词汇来煽情达到引人共鸣的目的,唯独忽略事件当事人的亲身感受,以及该事件曝光之后对当事人正常生活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事件的渲染程度,增加对人文的关怀和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关注各个阶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对事件进行报道本质上就是揭示事件当事人的深层问题,新闻报道要引导观众将关注焦点投入到事件背后反映的问题上,而不是该事件本身。除此之外,防止电视节目步入过分煽情的误区,以及防止观众产生腻烦心理,广播电视新闻要秉持客观的态度,不能为了吸引观众的关注度就在采访中对悲情故事过分的渲染,使事件和事件当事人得到应有的重视。

2.4坚持以人为重心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体现“以人文本”的思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闻广播电视的采访内容以人为重心,但是部分新闻广播电视采访内容注重对事件的渲染,不以人为重心,这是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体现的误区。目前,很多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以事件的发展作为采访内容的重心,忽略事件中人物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对事件中人物的报道不充分。此外,为了达到引人注目的目的,新闻标题言过其实以及过分渲染负面新闻等,均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新闻丧失本真的面貌的严重后果。因此,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一定要保证采访内容的重心是人,是事件当事人,而不是事件本身,要根据事件找出事件当事人的关键作用,进而引发社会上的强烈共鸣,而不是对事件进行过分的渲染。重视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这才是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注重“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不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人文关怀的实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更有效的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刘伟 单位:河北省无极县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赵小刚.广播新闻采访中怎样体现人本思想[J].西部广播电视,2015(4):85.

[2]宫咏梅.论“以人为本”在播音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传播,2013,35(5).

采访心得体会篇8

采访的准备

1.应做到采访目的、整体框架心中有数。任何采访都有目的,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弄清楚这次采访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收获怎样的一个效果,然后按照这个目标组织采访,做到对采访目的和整体框架都心中有数,这是进行采访前首先要做到的;否则可能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2.分析受访对象,把握采访心态。采访对象是采访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是新闻事件的知情者,他们的回答和受采访时的心态直接关系到采访的质量,因此,对采访对象的分析就成了采访准备阶段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了解、收集被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做好不同情况下的提问准备,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3.理清采访思路,预期采访进程。预期采访进程,也就是采访计划的制定,包括采访的时间、地点、需要的灯光和道具,以及怎样的方式进行采访,等,这是对采访过程的整体规划。

4.设计具体问题,组织采访语言。不管采访前如何准备,最终还是要落实在采访中,即落实在采访问题上,采访成功与否关键在主持人的提问和对语言的组织,主持人准备的问题是否是采访对象想说的、采访对象想说的、对受众有没有意义、记者的问题能否让对方谈出最精彩的事和最有代表性的观点等等。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在提问时要激发采访对象谈兴的同时,也反映出主持人采访所做的工作。

采访中的技巧

1.问好第一个问题。如果主持人提的第一个问题能使得采访对象有好奇感,特别想回答,那么,后边的采访也就会顺利,反之,则会对后来的采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说,问好第一个问题是非常关键的。比如,对一时还不能集中注意力的采访对象,主持人可以用笼统的提问开头,让采访对象在不经意的回答中慢慢进入状态。还有就是在一些比较激烈话题的采访中,也可以用一个含义广泛的问题开头,然后缩小话题,最后进入正题。

2.引导采访进程。一些采访对象面对主持人的话筒不免有些紧张,有时对主持人的提问表现得茫然,不知所措。这个时候,主持人千万不能着急,更不要误判,以为采访对象不配合、不合作,而应该力争做到:他紧张你放松、他冷淡你热情,他言者无意你听者有心,抓住机会,一举突破。营造良好的轻松的氛围,采访会顺利进行,甚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3.适时追问。在采访中,采访对象不配合采访的状况经常发生。这时,主持人就要根据情况运用追问的技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追问并不是咄咄逼人,而是在适当的时间运用追问的技巧,应保持应有的克制,理性的追问,达到彻底了解事实真相的目的。

4.抓住细节。新闻图像的真实、生动的细节,往往是表现人物、事物和表达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依靠运用生动感人的细节,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从而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同样,细节作为新闻事实中的一个细微的片断,主持人在采访中注重细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5.有质疑意识。采访时主持人始终应以质疑为基本态度,也就是说主持人的质疑应该建立在“观众想问什么”的基础上。记者要避免主观诱导、揭人隐私、咄咄逼人等不当的采访方式。电视新闻节目需要的是采访顺利进行,而作为观众来说,他们更喜欢看到平等的、亲切的、人性化的采访,所以记者首先要善于倾听。

另外,记者型主持人的着装仪表,应该得体大方。采访农民、工人等群体,不应穿着太时尚前卫;采访官员、专家型等人物,记者装扮应该整洁干练…这些细节不仅体现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也显示着记者的敬业、专业。

上一篇:思想大解放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目标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