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发言稿范文

时间:2023-11-05 21:31:28

采访发言稿

采访发言稿篇1

地市级广播电台处于弱势地位,直接影响到记者外出采访的境遇。诸如,采访时,若人多位少,往往是提出广播记者退出,采用其它媒体稿件;联系采访事宜时,当对方得知是广播媒体记者,时常以各种理由婉拒。采访权受阻,后期报道可想而知,长此下去,广播新闻节目收听率必然受损。那么,如何突破采访障碍,化被动为主动?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掌握话术,运用变数

话术不是冷冰冰的短兵相接,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广播记者在采访时,要学会有效沟通,引入变数,降低被拒绝采访的概率。

比如与采访者约定时间,宜采用封闭式提问“您看是今天下午方便呢,还是明天上午呢?”,一般情况下,对方会二选一,或者给出明确的其它时间。反之,选用开放式提问“请问您什么时候有空?”,对方若兴趣不浓,回复一句“我最近很忙,有空再联系”。这样,记者会因话术不当而失去最佳采访时机。

采访中,要注意提问的技巧。让采访对象只能回答有或没有,是或不是,不仅会让采访者感到自己是被操控,也不利于记者获取更加全面的信息。宜选择层次式的提问,由浅入深,让回答者在更宽泛的范围中选择信息,答案中引入变数,就不会造成僵局。此外,在聆听他人说话时,不但要听其表达的内容,还要注意他的语调与音量,了解其语言背后的内在情绪,明白他内心所想,以便迅速制定出应对方案,确保采访过程不中断。

真诚相待,一语千言

真诚是我们都具备的一种品质,与采访对象交流时,如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真诚,就具备了非常强大的感染力,达到一语胜千言的效果。

以笔者2007年采写的人物通讯《善良警嫂书写无边大爱》为例,讲述的是一名普通民警成为“植物人”后,妻子五年如一日守护,用柔韧与坚定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这本是一个好的新闻题材,采访过程却颇费周折。原因在于,了解事件来龙去脉时,不可避免地触及对方心底的伤痛,引发强烈情绪波动,因此,警嫂起初婉拒采访。

怎样打破僵局,当初一句简短而温馨的话语“我们这次采访的目的,除了弘扬您的大爱精神外,还可能筹集善款,帮您度过难关”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对她而言,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孩子正上学,年迈的父母要与她轮流照顾植物人丈夫,仅靠她打零工的微薄收入,难以为继。而借助媒体的宣传报道,募集爱心款,可以暂时缓解困难,有利无害。于是她转变了态度,接下来的采访顺利完成。

注重礼仪,无微不至

一个受人尊敬的媒体,需要有一批受人尊敬的从业者,而记者代表着一家媒体的形象,在因公交往中,更要注重礼仪,不忘细节。笔者从事广播记者多年,起初也因媒体自身地位遭到采访者的冷淡、抵触,但接触了解后,许多人放下了偏见,与记者成为了朋友。究其原因,采访中做到有礼有节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具体而言,记者须牢记“时间也是一种成本”,控制话题、不随意发问,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时间的尊重。邀请别人采访前,学会说一句“五分钟,可以吗?”

而一旦抛出话题,-最好让双方能享受其乐融融的交谈氛围。在随后的语言碰撞中,我们不能保证总是与他人心平气和地说话,纵然我们能够保证自己,也保证不了对方总是处在一个很好的状态里。值得注意的是,没必要在他人露出锋芒时马上反唇相讥,让关系剑拔弩张,以平静化解为上策。

采访结束后,当采访者提出看稿时,记者不必恼怒。不妨换位思考,对方愿意看稿,一方面说明重视广播的宣传,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播出时出现纰漏,何乐而不为?

稿件播发后,有的采访者因其单位每年分有宣传任务,还希望告知何时寄发稿件采用通知单,记者也不可嫌麻烦,置之不理。要知道,对方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接受采访,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

巧借外力,形成合力

广播媒体的劣势在所难免,媒体记者因此遭遇采访困境,除了从自身寻找突破口外,还可借助上级媒体、同级媒体之力,形成宣传合力。如2011年,湖北省启动首轮“三万”活动,组织各级干部下基层蹲点,在进村入户中了解“三农”。笔者联系了市文明办驻点村负责人,跟随其一道采访,随后将《畅所欲言抒民意,“以民为本”得民心》一稿上传湖北台,被《湖北新闻》采用。对方收听后,非常满意,一再道谢,从此主动邀请记者参与宣传。再则,2012年联系荆门市委组织部做“百名能人回乡任支书”的专题报道,记者先拟出宣传方案,与宣传干事一同选定采访对象,再约上电视记者一起深入各县市区采访,最后完稿《“回归村官”领跑新农村建设》,被《全省联播》采用,得到了对方的认可。之后常与记者联络,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工作关系。事实说明,地方广播记者通过借助外力,不仅能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还能拓宽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

采访发言稿篇2

在香港,探路向前走

非常荣幸能够被学院选中,成为赴港实习的幸运儿。

去年寒假曾独自到香港游览了两天。坐在车上,黑夜茫茫的天然背景更加衬托出这座不夜城的绚烂和繁华。望着窗外的霓虹闪烁,高楼林立,白领精英穿著高雅穿梭在红绿灯之间,我顿时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无限的向往。香港,是一个适合年轻人豁出一切,用青春汗水打拼的城市。

今年1月14号,我与同伴们一起,再一次踏上了这片活力之都的热土。眼前的一切既新鲜又熟悉,我努力呼吸,想马上从最基本的生存活动来适应这座城市流动着的气息:繁忙、紧张却又充满活力、机遇。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时时刻刻,我感觉自己的每一个步伐都有种跳跃的冲动,恨不得加快自己的每一个节奏——在这里,我体验到了真正的年轻。

赴港前的准备——虽穷也要做财神

去香港实习不同在大陆,事先要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要到自己户口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办理港澳通行证,并申请签证(P签),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好在证件我已有,只需叫家人帮忙办理签证即可。

第二,需填好老师给我们的申请赴港的表格,以得到香港入境处寄来的“受训签证”。

第三,准备金钱——这可是生存之本哦!这一次赴港我随身携带了四千港币,即使一个月用不上这么多,也做不时之需。当然,没有港币,也可以拿人民币去银行换,或者到香港换也行。

第四,除了物质上的准备外,学院老师也为我们开了几节“小课”,主要是谈谈香港的概况和注意的事项,并有相关资料发给我们参考。

不久,我得知自己的实习单位是博艺集团。这是一个怎样的媒体呢?下面是一些我从博艺网站上摘抄的集团简介。(有作删改)

“博艺集团(PopArtGroupLtd)成立于1987年,核心业务包括杂志出版,全面的公关推广、媒介服务、展览制作,以及互联网发展及域名发展服务。集团旗下共有4种期刊,包括《摄影杂志》、《MyPet宠物闲情》、《Baby亲子杂志》、《DCPhoto数码摄影》。

《摄影杂志》创刊于1987年,以月刊形式推出。内容以报导最新的摄影器材及介绍多种摄影技术及潮流为主,是领导香港摄影消费潮流的消闲性摄影期刊。

《MyPet宠物闲情》创刊于1991年,月刊形式出版。是本港第一份综合性的宠物杂志,内容以宠物猫狗为主,每期介绍不同品种的名犬,各种宠物的饲养及训练心得,以及宠物用品推介。

《Baby亲子杂志》创刊于1993年,月刊形式出版。读者以香港新一代教育程度及消费力较高的中产为主,专业的内容主要范围包括怀孕、安产、育婴及亲子。

《DCPhoto数码摄影》于1997年创刊,前身为《DPI数码摄影》,是全球第一本中文数码摄影月刊,于2003年正式改名为《DCPhoto数码摄影》,是香港最权威的数码摄影刊物。内容包括最专业而权威的DC测试及推介,是消费者购买DC前必然的参考刊物。”

由于没有国际流量的帐号,以上资料是我在香港实习的时候看到的。在学校,我用百度搜不到有关于博艺的资料,便把重点放在了解香港的大况上。

成行在即,收拾行李也挺头痛的。因为是寒假实习,我把厚毛衣、暖水袋、手套都带上了,整个箱子可能比我本人还重。但是,事实证明,香港的冬天简直和夏天一样热,我带的毛衣根本用不上,幸好爸爸中途来港看我,带了几件薄毛衣,否则我非热死不可。记住,成行前了解香港的天气也很重要!免得做无用功啊!

另外,老师提醒我们,去深圳最好不要坐学校的车,虽然便宜,但是说不准会兜弯路。于是我们订了市区正规的直达车(具体车站我不记得了),150大元——贵点没关系,最主要的是不可误大事。

我变成了“工作狂”

???我在博艺集团实习的时间从1月16日开始,到2月17号结束,逢星期天休息,过年放假5天,实际工作时间为四个星期。同学梁静和我在同一单位实习。

概括说来,一个月的实习生活非常充实,每天的工作计划安排得满满的,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辛苦自然不用说,在社会打拼的人谁不辛苦?但是乐在其中的感觉让我不断充电,精神百倍!

我的一天

早上上班的时间是9点,由于住处在港岛,公司位于九龙,上班不仅过海,且路途遥远,坐车要半小时以上(我常笑道,好像是从中山去珠海上班似的),我不得不7点钟早早起床。大家都知道女生是比较麻烦的,早上起床的护肤就要花不少时间。起初我挺不适应,但慢慢的,我融入了香港快节奏的生活,往往洗一把脸,抹个防晒油就出门。也奇怪,就算我不赶时间,脚步也会不知不觉加快,甚至跑起来——这就叫“入乡随俗”吧!

晚上下班的时间是6点,不过公司很多员工都自觉加班。赶稿忙的时候,有些同事甚至工作到晚上12点,足见香港人的“搏命”。我们作为实习生,每天也忙到晚上7、8点,然后回到住处楼下比较便宜的餐厅,开始狼吞虎咽吃晚饭——这时已经快9点了。说实话,在学校根本没有好好体味过饿的滋味,初入社会,才真切体会到能吃到一碗饭已经是最大的满足。

饭后回到住处,身心疲乏,不过还不是放松的时候!洗完澡,我还要进行总结整理,记下未来几天的工作事项,并为明天的工作做准备——像阅读手头的稿件资料、写写采访大纲。这样虽然辛苦,但能节省第二天的工作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呵呵,不知不觉,我也变成“工作狂”啦!

我的日常工作

简单说来,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写稿。详细说来,我的工作还真多——写稿、翻译、搜集资料、校对、采访。让小女子慢慢道来吧!

我们到单位报到的第一天,总编辑就开门见山(看,说话直切主题,不拖泥带水——效率高!):我和梁静将会在编辑部工作。她希望我们能参与四本杂志的稿件写作,并且了解杂志的运作、出版。考虑到我们摄影知识的有限,她让我们主要参与《MyPet宠物闲情》和《Baby亲子杂志》两本杂志,并负责采写《摄影杂志》的《摄影会客室》栏目。

每天早上,我们会和总编辑、《MyPet》和《Baby》两本杂志的编辑开例会,讨论当天要做的事情。看得出来,总编辑非常看重我们,凡是我们力所能及可以写的题目与采访,她都安排给我们完成——这种被重视、被需要的感觉真好!同时,按她的话来说,我们每天都要有“生产力”,每天都要有一点进步。

从此,这种情况常常出现:由于要写的稿件很多,这本杂志的编辑刚刚给你讲完稿件要改进的地方,第二本杂志的编辑又接踵而至。呵呵,真可谓忙得“不亦乐乎”。在写稿的间隙中,总编辑也会召集我们,讲讲杂志是如何出版的。

我们的工作还有翻译,所以大家千万别忽视翻译课的学习。有时候,编辑会找来国外网站关于猫狗饲养知识的英文稿件,让我们翻译改写。好在我英语基础还算扎实,单词不算很难,基本能了解大概,稿件半天就能完成。

再谈谈我们所负责的《摄影杂志》的《摄影会客室》栏目。这个栏目主要是讲述一位摄影师的摄影经历和感想。专访对象不仅是在香港,世界各地凡是在摄影方面有所建树的摄影师都是我们的访问目标。一般来说,专访对象由摄影编辑部确定,然后让我们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访问。由于一次访问的周期比较长,也不是每一次约访都能成功,一个月来我共完成了两篇摄影师专访,一位是美国人,一位是英国人。

搜集资料是在写稿之前进行的,而校对则是美术部的版面排好印出来后,我们要对图片和文字进行仔细检查,在错处进行标识。而采访工作,下文会详细谈到。

总体而言,每天工作是紧张和刺激的,Ienjoythefeeling.

3.我的几次外出采访????

单独将这部分列出来,聪明人一定知道,这是我的重头戏。长这么大,也有过采访的经历,但都是以“学生”的名义进行的,但是现在,我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记者。听,同事们都叫我“新同事”,而不是“实习生”。呵呵,感觉很自豪!

我有过许多次出外采访的机会。考虑到我是新人,有些采访会有一名同事陪同前往——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吧。

第一次是去湾仔会展中心采访苹果新计算机的产品会,也是我生平第一次参加记者招待会,既紧张又兴奋。作为新人,懂得观察和发现是非常重要的,故我时时刻刻注意着身边同事和其他记者的举动,以明白在记招场合记者要注意什么,做什么。

这次记招总的过程是:

1.入会场前。我们得到一份新闻通稿和电脑产品的光盘,并在记录本上签上媒体单位和记者姓名。

2.会中。整个过程都是用英语进行,而且都是电脑的专业术语,听得我头都大了。

3.会后。记者对主讲者进行采访、拍照。

在回公司的路上,同事边走边跟我总结了出席记招要注意的事项和经验。我总结如下:

1.参加记招的记者都能得到一份新闻通稿,但是,一名专业的记者写稿是不会依赖这份通稿的。公司之所以派你去参加记招,希望得到的是“独家”消息,也就是你要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故最好能对会上的重要人物做一个简单的采访,以获得你最希望得到的信息。(会后,我发现的确有很多记者都围着发言人采访有关问题。)

2.记者如果想采访某位发言人,应首先互换名片,这不仅是访前礼节上的需要。其实,得到对方的卡片有很多好处,一是方便记者事后的补访,二是在写稿过程中准确表达对方的头衔和称呼。

3.采访别人应该以亲切、真诚的态度,但不要于去哀求——作为记者,也要有自己的尊严,才能得到尊重。

4.会前或者会后,主持人往往会给记者拍照时间——主要是主讲者或者模特手持产品让记者拍。这时,应该把握拍照的时机,因为这一秒的完美情景很可能在下一秒就没有了。

5.稿件中的专业名词和概念要做出解释,才能让广大读者明白。

第二次是和同事前往跑马地采访一名兽医,了解主人如何挑选狗粮的问题。对于狗粮的知识我了解的不多,所以必须要上网查资料,熟悉采访的题目。另外,我注意到,这位同事在出发采访的前一天打了电话给被访者,目的是再次与他确定一下采访的时间,确保万无一失。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谨慎之余,也可以让受访者提前安排好工作,以腾出时间接受访问。在采访的过程中,我和同事互相配合,及时做到了问题的followup,整个访问十分流畅。

第三次访问是和同事前往中环采访一名妇产科医生。不知道为什么,这次访问我有点紧张。首先是医生说话太快,且话中夹杂许多专业英语。其次是随同的同事要赶往下一个访问而事先离开,剩下我一个人力撑大局。好在医生人非常和蔼,有问必答,访问还算成功。这次的经历告诉我,速写和灵活把握问题的是非常重要的。什么是灵活把握问题?在我看来,就是如何将问题以“聊天”的形式传播给被访者,让整个访问做到轻松、愉快。同时,懂得如何对问题进行followup,做到访问的严谨和过渡。顺便插一句,对于专业人员的访问,要拍一张他的照片,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写好的稿件要给被访者检查,以改正文中的知识性错误,保证稿件的准确性。

随后,我还有几次出去采访的机会,例如与同事前往赤柱采访拍摄毛狮犬、去尖沙嘴海港城拍摄母婴用品、去湾仔采访小朋友参加的playgroup课程,最后一次则是前往新界粉岭采访日本殿堂级训犬大师益田晴夫。

难忘的是访问这位日本训犬师。事先,我做足功课,看过以往博艺对他的采访,并写下了访问问题。访问前,这位训犬师的好朋友兼翻译叫我自己试试用英语采访。我立刻懵了——我可从来没用英语采访过他人,何况是用英语翻译这么专业的问题?在他鼓励下,我硬着头皮用蹩脚的英语开场,问了第一个问题。哪知道他也听不懂我的“标准英语”,转头就问翻译——真让我哭笑不得。可笑的是,他说的英语我一个字都听不懂,彷佛和日语没什么区别——没想到日本人的英语果真不太灵光。在此,真的要感谢这位翻译了。同时,我切实感觉到了英语的重要性——英语对于记者来说的确是一门必需要掌握的语言工具,切忌暂时用不上而丢下,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接到一个去采访外国人的任务,如果你的英语不能应付得来,那么你就失去了这次的访问机会。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位同事的“箴言”:不要害怕在外国人面前说英语。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说不好英语是正常的,就如他们说不好普通话一样,故他们并不会因此看不起你。反而你说得太好,他们才认为你“不正常”呢!这位同事就是抱着这种想法,大胆开口,口语有了大大的进步。

总体而言,我觉得自己的各次访问都比较成功,总算没给自己和咱们学院丢面子。不过,成功的因素某种程度上得益于香港人较高的素质和修养。面对记者的访问,他们都会积极的配合,给与全面详尽的答案,并耐心的解释和重复每一个我不懂的细节。但是,这绝对不能成为我偷懒或者随便采访一气的理由和借口。自己还需要好好准备,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做到访问成功。

外出访问这么多次,我想再额外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

对于老生常谈的题目要以进步的眼光来看。

出外访问前要熟悉访问题目,列好访问大纲。

准时前往采访地点,最好提早去,特别是在不认识路的情况下。记住:永远做一个主动出击者。你等人总比人等你要好!

出外采访尽量用笔记,不要依赖录音笔。用笔记的话,精神会更加专注,而且会加速你的思考,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另外,访后也不必从头到尾听录音来写,这样能节省写稿时间,提高效率。简言之,录音笔只是用来核实被访者的话语,而不是记者依赖的工具。

如何保持自己的人脉关系?重要的是在访问中的表现要好,稿件要写的好,让人觉得你值得信赖、够“醒目”、够“专业”。

访问态度要不卑不亢,要有自信,给人精明干练的感觉。

访问后,一定要先写好稿件的大纲,让整篇稿件思路清晰。

在回公司的路上可以抓紧时间打腹稿,回到单位立刻就能动笔——又是节省时间的妙招。

4.杂志出版流程

一本杂志是如何出版的?以下是我大致记录的流程。

首先是稿件和版面的完成——这是编辑部的工作。每本杂志的编辑先采访、完成稿件,然后配图,画出版面的大致样式,经总编辑审过没有问题就可以将稿件发去美术部。美术部则会根据你所画的版面样式进行排版,并打印排好的版面。这时,负责此版的编辑就要对版面检查、校对,有什么改动的地方要做出标识。

每个最终确定的版面、广告页和封面封底将会放在一个文件夹内,按照页码顺序排成一叠——这就是一本杂志的“雏形”。经过再次审稿没有问题后,就可以给印刷厂印刷了。

撇开每天的编辑“小”会不谈,我也旁听过一次四本杂志编辑参与的“大”会。

我本想会议都是谈杂志工作的进展,于是边听边做一些记录。没想到会议最后,还有个“本周好书推荐”和“本周开心事分享”环节。在“本周好书推荐”环节中,一位同事拿着自己喜爱的一本书,与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推荐理由。而在“本周开心事分享”环节中,每位同事都讲述了一周以来自己认为最开心的事情,同时也顺带讲讲不高兴的事情。

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感动涌上我的心头。“将快乐与他人分享,快乐将会加倍;将悲伤告知他人,悲伤将会减半”。紧张的工作让大家整天面对冷冰冰的电脑,很少有机会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心情。我想,这两个环节的意义在于:工作再忙,也要互相关心对方的生活和情绪,增进团队的凝聚力。

真算是服了香港人啦——他们不时迸发的闪光点总会带给我意外的惊喜。

6.Nice的老板和同事

博艺编辑部的同事大都是年轻人,对工作充满热忱。我发现,香港人都有一种特质,就是工作起来埋头苦干,工作后立马与同事谈笑风生,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高强度的工作让他们懂得如何去调剂自己,放松自己。

同事们对我们两位“新来的”十分照顾。实习的一个月里,大家都成为好了好朋友。他们除了在工作上耐心的教导我们之外,在生活上更是嘘寒问暖,让我们十分感动。公司老板Maggie知道我们回去没有电视看,特意叫同事开车搬了一部电视到我们的住处——从此,“宿舍”每天晚上都十分“热闹”,我也可以欣赏一下香港广告了。总编辑在开会的时候也常常问我们衣服够不够穿,被子够不够盖。在博艺,我倍感温暖——在异乡,我们并不孤独,并不寂寞。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编辑部的同事纷纷和我们拍照留念,看得出来,我们都是如此舍不得对方。这个月,我们果然是大丰收——除了收获工作的胜利果实,友谊之果也不知不觉成熟了。

感想——学习“博艺精神”

经历了一个月的实习,我感觉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思想也更加成熟了。凡事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把知识真正的利用和深化,故我建议师弟师妹们要好好把握学院提供的每个实习机会。

这次实习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不仅切身体验到新闻媒体工作的苦和乐,更从香港人身上感受到了其内在的精神。他们敬业、勤奋、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脑中想的永远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工作效率,做更多的事情;他们没有架子,永远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任何一个人;他们平等友爱,上至老板、总编辑、编辑,下至打字员、公司里的清洁工,大家其乐融融,亲如一家;他们没有钩心斗角,每个人看起来是那么真诚和可爱……

说起来也的确让人惊讶,《MyPet宠物闲情》整本杂志是一位编辑负责,《Baby亲子杂志》是两位编辑负责,而《摄影杂志》和《DCPhoto数码摄影》两本杂志则由4位编辑负责——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由此可以看出香港媒体工作结构的精简——尽最大可能发挥人的能力,而不浪费金钱请额外的人。同时,工作效率体现在——每个编辑从来不会闲着,因为他们在为今期杂志忙碌的同时,也在策划、同步进行着未来几期的杂志内容。在我心里,博艺的同事真的是“超人”!

实习归来,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学习。我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要学的课程寥寥无几。剩下的时间,我将会侧重课外书的阅读和外语的学习。课外书方面,除了专业书籍,历史、心理、哲学、文学名著我都要重新拾起来。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不要让肤浅糟蹋了自己。

乐在苦中

在港的日子是快乐和充实的。每天回到宿舍,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讲讲一天的感受和见闻。周末的时候,几个好朋友也会相约,一起上街逛逛。虽然在外漂泊,但年轻人四海为家,也不失是一种乐事!

实习的一个月里,最大的开支是昂贵的交通费和饮食。在香港,最便宜的交通工具就是古老的电车,2块钱一程。其他的如巴士、地铁就更不用提了,何况我还要过海呢——一天来回就要花去近20元。香港饮食也不便宜,一个普通快餐就要20多块钱,吃的我真心痛!后来脆在7-11便利店买饭盒,啃了几餐。我大致算了一下,一天的花费保守估计为60元。

最难受的是没有青菜吃。不知道为啥,香港的肉比菜便宜。每个快餐端上来,只见到一两条菜可怜巴巴的躺在那儿,而肉则满碗都是。想想看,每天这么吃法,真让人感到肠胃不舒服。嘿嘿,生活还是要有调剂的,每天一个橙是我维生素和纤维的来源。也奇怪,没菜吃的日子,我的皮肤好了不少!多亏了橙子帮忙。师弟师妹,如果你在港实习愁没菜吃的话,百佳和惠康的橙子都不算太贵,一般10块钱7个。

辛苦+坚持=快乐!为什么?只因为我们是打不死、累不坏、饿不扁的年轻人!

结语——回忆过去

一个月后,拖着疲惫的身子,终于回到学校,大睡了几天——太久没这么酣睡过了。

马不停蹄的开始实习,也马不停蹄的开始上课。生活又回到了以往,正常、机械。

现在,习惯每天熟睡前,先回忆一会儿香港那条熟悉的街、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彷佛一切仍在发生,历历在目。

轻声问一句:博艺的同事们,你们现在好么?

附录:实习时所发的所有稿件

《摄影杂志》两篇,均发表于《摄影会客室》版面

1.《发掘微小中的大世界——CharlieO’Shields》??2535字

2.《让影像表达自己——DavidClunas》??2908字

《MyPet宠物闲情》9篇

《孟加拉国国猫BENGAL―――野性与温驯并重》(版面:名猫档案)2435字

《新旧猫做个Friend》(版面:养猫基本法)1313字

《醒目主人拣狗粮》(版面:焦点话题/HotTalk)?3328字

《活泼温柔狗尤物荷兰毛狮犬Keeshond》(版面:特种推介)968字

《谨防狗狗饮食陷阱》(版面:宠物通胜/PetTunShing)2714字

《狗狗的美丽误区》(版面:宠物通胜/PetTunShing)2637字

《猫砂选择多而不乱》(版面:养猫基本法)2103字

《齐管鸽子防禽流》(版面:宠物快讯/MypetExpress)?1467字

《益田晴夫犬障赛属于你我他》(封面:宠物情报站/PETSTATION)2315字

《Baby亲子杂志》?5篇

1.《产后回家细致保健》(版面:坐月须知)1723字

2.《孕期产检保母婴健康》(版面:妊娠百科)2462字

3.《尿失禁可预防》??(版面:妊娠百科)1610字

4.《保存脐血考虑多》(版面:产前准备)?1469字

5.《蹦蹦跳跳皮球乐》(版面:Playgroup)2207字

网络稿件两篇:发表在博艺网站的《网上Hottalk》上

《打麻雀姿势好重要》?200字

《骨质疏松男性勿大意》?328字

采访发言稿篇3

一、模糊新闻要素种种

一个新闻事实只有一个真相,但揭示真相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有的可以直接表达,有的需要曲径通幽,有的则需要多种资源的整合,在对比、论证中廓清真相。不论是采用何种方式来逼近真相,都需要让新闻要素说话。一旦要素模糊了,就会虚化真相,误导读者。

新闻稿件中经常出现的模糊新闻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时间模糊

时间在新闻表达中是第一基本要素,这是区别新闻与旧闻最直观的标志。时效是新闻的生命,一则模糊了时间要素的新闻,严格意义上讲只能说明它生命特征的不确定性,无法判断新闻事实存在的明确时空界限,属于无效信息。

最常见的有“近日”、“连日来”、“X月上旬”、“上周”等模糊时间表达的运用。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踩进同一条河流。”新闻事实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在“近日”这个模糊的时空界限内,新闻事实前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当然我们也承认事实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性,也承认新闻事实发生与媒体传播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但在一次性呈现事实时,通过模糊的方法把时空界限刻意拉长,用曾经的事实代替已经发生变化的,或最新事实,这显然不符合新闻规律的基本要求。

2.地点模糊

一个新闻事实总有它确定的发生地,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但不管情况如何,事实发生在何地必须是明确的。

常见的地点模糊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地点外延过大,以一个宽泛地理概念代替具体地点。二是地点表达过于专业,给读者造成模糊感。如发生在杭金衢高速公路上的一起车祸,报道说地点是“龙游方向K56+10公里处”,这就过于专业,一般读者难以看懂,不如写什么镇什么村更直观;三是同一新闻中出现多个地点,且勉强将其联系起来。如报道龙游石佛发生一起火灾,为强调火灾可能引起严重后果,记者称距离十几里远的一个文保单位会受到威胁。这种联系纯粹是记者个人的主观判断,造成误导。

3.人物模糊

人是新闻事实中活的主体,新闻因人而生动。人物的确定性,是新闻事实确定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但我们在平常稿件编辑中,常见张某、李某的称呼,当然在涉及个人隐私、未成年人时,可作这样的技术性处理。而假如因记者采访不深入,或者材料掌握不全而人为地模糊新闻人物,那就不应该了,甚至让人怀疑报道对象根本不存在,是记者的编造。

4.事件模糊

事件是新闻稿件的主体部分,将事件经过表述清楚是新闻采写最基本的要求。事件要素模糊主要表现在,一是该突出的细节不突出,导致读者对事件整体把握不够全面;二是采用旁证复述事实时,证人闪烁其词,或者不用真名实姓,内容没有细节,概括性语言多,明显给人不可信的感觉;三是数字表达不够确切。尤其是涉及死亡、标准、计量等需要非常准确数字时,却用了“大概”、“左右”、“约”等,导致读者在阅读新闻时,无法获得确定性认识;四是材料不够想象凑,或者用空洞的感情抒发来凑。

5.原因模糊

任何一个事实都有矛盾冲突,其中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厘清这些因果关系应该是事件叙述、还原真相的最关键部分。回避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对接错位或不成立等都是导致因果关系模糊的原因。最典型的是用“可能”、“猜测”、“估计”等模糊词汇来表达因果关系。

二、要素模糊的根源在于采访作风

新闻前辈常说:“七分采访三分写。”通俗地讲,采访的过程也就是收集事实、证据、要素的过程。要素模糊只能说明一点,记者结束采访后,对某些组织稿件所需要的事实、证据和要素心中无数,认识模糊,但又必不可少。情急之下,只能采用模糊的方法来掩盖,以求瞒天过海。笔者认为,原因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借口时效,虚拟由头。新闻线索获得不及时,或者没有深入采访,在写稿时,为追求所谓的时效性,将新闻由头的时间给予模糊。表面上看这只是时间上一种技术处理,但仔细深究,问题还是出在采访的作风上。记者没有通过深入采访,找到一个最能吸引读者眼球、最新的新闻由头,而以模糊手法应付了事。

根据笔者个人平时的采编经验,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主题先行,生拉硬搬材料。如此堆砌而成的新闻稿件往往有主题,但材料缺乏新鲜度,为追求表面上的时效性,不到现实中寻找鲜活的材料,而是大胆地编造、策划新闻由头,但又做贼心虚,所以只能含糊其词,生怕露出马脚;二是抄袭采访单位提供的材料,不作进一步的调查核实,就草草设计新闻由头,但又心中无数,于是就采取了模糊的表现手法;三是稿件积压,不作新的补充采访,编辑擅自将时间虚化,以掩盖时效差的漏洞。

2.电话采访,不到现场。对记者职业有一个非常感性的描述:“看到我的时候,我在纸上;没看到我的时候,我在路上。”记者永远在追逐新闻的路上,永远在事实发生的现场。这既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最起码的工作作风。

但随着现代通讯和交通的日益发达,尤其是网络作为一种通讯方式,越来越多地介入学习、生活、工作中,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精神出现了蜕变。不到现场,通过电话采访、网络采访被不少年轻采编人员看作是一种时尚。这种采访方式至少会出现三个问题:一是记者只听到对方说,却没有看到和感受到现场细节;二是电话或网络采访都是一种虚拟的采访方式,对方所言所行的真实性本身就值得考量,更不用说新闻稿件所传递信息的真实性了。概括性语言偏多,有些细节过于矫情。有的采访对象可以在电话或网络上与记者声泪俱下地畅谈他的苦难,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三是记者不到现场所得的稿件,模式一致,行文格式化,没有记者调查分析的内容。说不清的地方,就简单地用一句“有关方面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含糊其词地给予搪塞。

3.过于自信,缺乏验证。记者需要独立思考,但要言之有据。有些“据”还应该反复验证,过于自信而缺乏必要验证说出的话,会误导读者。对新闻事实内部的因果关系分析,一方面需要记者根据事实的独立分析和判断,但任何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都是复杂的,多层面的,主观武断,就会闹笑话。

笔者曾编发过一则新闻,说的是一对江山父子来衢州买皮卡,选中后,父亲下车付钱。儿子闲着没事,就上车拧开车门,发动汽车。谁知汽车后退,把不知道什么时候蹲在车后的父亲活活轧死。记者在稿件中主观地认为,车商在没有正式移交车子前,没将停放在门口的车子拉起手刹,并拔出车钥匙,才导致这起车祸的发生,车商应该负责任。在编稿时,编辑提出疑问:一是即使车子没拉手刹,发动后在平地上如果没有挂档,也不会后退;二是车子是直接从车行里开出来的,理应是前进档,车商不可能在熄火后又挂进后退档,这是最基本的习惯。排除这两种可能,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肇事者没有学过驾驶,误将档位挂进后退档,并打开电门,导致车子后退,轧死父亲,因此车商应该是没责任的。记者作了进一步调查后,认定编辑的判断是正确的。过于自信,盲目判断,不但会搅乱事实的本来面目,还让读者看后不知所云。

4.拉网小调,冒充专家。在某些需要专家发言的稿件中,记者过度依赖“百度”,虽然稿件中是借专家之口在说事,但实际上是网络在说,甚至记者本人在冒充专家自言自语。

简单搬用“拉网小调”风险极大。风险之一是科学在发展,世事在变化,很多专业的说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百度”观点不一定是最新观点,引用不当就会文不对题,文不对事;风险之二是不同专家针对同一事实,可能会发表不同意见,有的甚至可能失之偏颇;风险之三是网络的开放性、个性化,决定了信息的可信度很低,有的甚至是错误信息;风险之四是“百度”来的外地专家的观点,是针对当地事实发表的意见和建议,不一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

5.主观臆断,媒体审判。新闻理论界有人把“结果如何”也看作是新闻的要素之一。但结果的判断应该是依据事实本身的因果关系,而不是记者的主观臆断,这在一些灾难性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记者不是法官,新闻不是判决书。新闻要以事实说话,记者的职责就是通过整合采访所得的材料,理清事实内在的逻辑,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记者要有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事实材料不足,作出模棱两可,或者错误片面的结论,有悖新闻真实性原则。

三、用专业主义的态度对待新闻要素

有亲和力、可读性的新闻需要讲故事,但不是编故事,更不是戏说事实,需要采编人员有一种专业主义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出现在新闻稿件中的要素,力戒因模糊要素的运用而虚化真相,导致失真、失准、失实新闻的出现。

在新闻实践中,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最大的痛苦就在于明知真相,但无法用真话给予揭露。于是,模糊手法被广泛运用。面对这种矛盾的选择,笔者认为要讲究技巧。首先,记者要充分深入采访,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材料,吃准每一个新闻要素,这是记者理直气壮地说出真话的前提。当采访受阻时,应该通过迂回的方法,力戒主观想象和猜测;其次,要分类处理新闻稿件。对可以公开发表的坚决公开,对不宜公开发表的,绝不能拿原则做交易,模糊新闻要素以求得公开发表。对后一类新闻稿件可以通过舆情、内参、评论等形式和渠道给予传播;再次,将评论与事实绝对分开。新闻就是记录事实,选择事实的过程就是新闻说话、表达观点的过程。如果觉得有些观点还需要再作深度表达,可以借用专家、业内人士之口,也可以通过配发言论来传递。但两者要绝对分开,同时必须真名实姓,不可模糊。

记者永远在现场。避免要素模糊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记者要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并且要拉大采访的面,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尽可能地将采访的触角涉及与新闻事实、现场相关联的每一个角落、人物和细节。笔者的体会是,记者触及的面越广,在写稿过程中可供选择的角度就会越多,可供说话的事实就会越扎实,出新的可能性越大。

当然,新闻现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是现场的情况会随新闻事实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二是一个新闻事实的发生,可能只有一个现场,也可能有多个现场。记者深入现场,就必须根据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采访的进程和角度。这样记者深入现场才有准确的路径,才有可能全面、客观地掌握材料,才能避免在写稿过程中出现因材料不够而模糊要素的情况发生。

新闻界前辈郭超人先生曾这样告诫我们:“记者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记者笔下有是非曲折,记者笔下有荣辱升迁。”模糊数学是一种科学,但对必须用准确的事实说准确的话的新闻来说,要素模糊并非科学。面对任何一个将通过大众传媒体传播的新闻事实,我们始终要有“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大彻大悟的智慧”,以一种专业主义的态度合理处理每一个新闻要素,避免因要素模糊而误导读者、伤害采访对象,最终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采访发言稿篇4

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对一名记者来说,能在家门口采访一次奥运盛会,将是一次极为难得的人生经历。而奥运会不仅是运动员们较量的赛场,也是记者实力比拼的舞台。如何在激烈的新闻大战中占得先机,是每一个采访北京奥运会的记者都必须现在就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一名从事过十年体育报道的记者,我曾经现场采访过2000年悉尼奥运会,并参与、组织过1992年巴塞罗那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后方报道工作。这其中,曾有过获取独家新闻的成功,也曾有过种种的遗憾和教训,如果我曾经拥有的经验能为即将采访北京奥运会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那么此篇小文也就有了存在的一点理由。

“磨刀不误砍柴工”

奥运采访是对一名记者的综合素质的锻炼和考验,比如现场反应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发稿速度能力等,这些能力决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过长期的锻炼,以及认真细致地准备。作为一名体育记者,能采访一次奥运会,将是其体育记者生涯的最高境界。但进入这个最高境界,需要的不能仅是兴奋和期待,要想在奥运采访中更好地完成报道工作,必须踏踏实实地认真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1.信息资料的准备。奥运会前,必须认真了解各个项目的情况,这其中包括每个项目的重点夺金及夺牌的希望选手,各国的夺金大势分析,各个项目在比赛规则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等。一般情况下,在北京采访奥运会,多数媒体会采取兵团作战,将派几个乃至数十个记者参与报道,作为兵团的一分子,尤其要对自己分管的项目了如指掌。中国记者的采访重点肯定是中国运动员的表现,那么对这个项目的整体情况以及重点运动员就要有更多的了解。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有长期的积累,临时抱佛脚肯定是不行的。比如对一名重点运动员,你只知道他的运动成绩显然不够,还需要了解他更多更深入的信息,比如人生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身体状况、对手情况等。要得到这些信息,就要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最好能成为他可信赖的朋友。

2.心理上的准备。一些经验不足的体育记者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一旦进入大赛赛场,要么过于兴奋紧张,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要么过于放松,看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抓不到新闻。而真正理想的状态是,既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放松,在平静之中捕捉自己需要的新闻点。而要达到这种状态,除了做好信息资料方面的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外,赛前的心理调整是十分重要的。

3.技术上的准备。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发稿手段也越来越快捷。在赛前,记者要对自己所要采用的通讯手段做到心中有数,包括电脑、发稿方式、对方接收方式等,防止出现稿件写好但无法发出的情况出现。

4.身体的准备。奥运新闻大战,不仅是对一个人综合业务素质的考验,同时也是对体能的一个挑战。采访悉尼奥运会期间,我基本上是早饭后从酒店出发,一直到晚上十点以后回到驻地。这期间,包括采访、各个赛场间穿梭、写稿等,几乎没有什么停歇的时间,一天只吃一顿饭是经常的事情。当时自己负责报道女足的比赛,虽然奥运主赛场在悉尼,但女足的比赛却在堪培拉。当时上午采访完其他项目的比赛,下午就自己开车去堪培拉,往返路上就要花费六个多小时。一到赛场,边看比赛,边把上午采访的稿件写好发出去,比赛完后,再参加会,采访教练、运动员,写评论等,发完稿,再当天晚上返回悉尼。如此之大的强度,没有一定的身体基础做保证,是根本坚持不下来的。

5.语言上的准备。奥运赛场是一个国际舞台,在这个需要不断与人交流的平台上,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是完成采访任务的必要前提。如果是在采访国外举行的奥运会,不仅围绕赛事本身需要与外国运动员、教练员及官员进行沟通,你的吃、住、行、发稿等方方面面都要与人打交道,如果不具备基本的外语能力,显然会给自己造成很大障碍。在北京采访奥运会,语言环境相对要好了很多,但依然面临与国外有关人士交流的问题,所以外语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客观与取舍

奥运赛场风云变幻,各种信息每天扑面而来,面对接触、采访到的各种信息,作为一名记者该如何取舍,是一个需要认真斟酌的问题。

你写的稿件能否保持客观,还涉及到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问题。如果你离被采访对象太远,该了解的没有了解到,很难保证你的稿件的客观性;相反,如果你离被采访对象太近,加入了太多的个人因素,稿件也难以做到客观。比如对于射击老将王义夫在悉尼奥运会上没有拿到金牌,也是有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认为他赛后又在为自己开脱,一种认为他已经尽力,作为一名老运动员是不容易的。面对他的失利如何评价,也是考验自己客观与否的时刻。在稿件中,我首先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写出来,如赛前他身体状况不佳,一直在输液,他打出的590环的成绩是他当年的个人最好成绩,也是近年来世界罕见的好成绩。射击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偶然性强,进入决赛的前八名选手都有夺金希望。通过种种事实的陈述,告知读者王义夫的失利并非不可接受,那些怀疑他心理素质不佳等捕风捉影的报道是不客观的。当然,除了偶然性及身体状况不佳外,在战术上是否存在可调整之处,自己也做了客观的分析。

除了稿件的客观性之外,在奥运会上还面临哪些可以报道,哪些不能报道的问题。我的看法是,首先要有大局观。作为一名好记者,眼睛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稿件如何被关注,还要看到自己的稿件被关注后产生的后果。尤其是在奥运会这样重要的国际场合,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例如有关兴奋剂问题,这是一个世界体坛的痼疾,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知道什么发什么,甚至凭道听途说的消息发稿,而是要征询有关方面的确切意见进行报道。由于长期从事体育报道,自己和许多运动员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在一起聊天时,有些人出于对自己的信任,会谈到一些内心的苦恼,甚至隐私。如果将这些话题报道出去,显然会引起外界的关注,但别人永远不会再信任你,你也将失去正常的新闻信息源。

要做“四快一慢”记者

作为一名采访奥运会的记者,我以为要想完成好采访报道任务,就要力争做“四快一慢”记者。

所谓“四快”,一是指“手快”。奥运赛场新闻大战竞争激烈,每个记者都有抢时效的观念,争取最先把稿子发出去,尤其作为通讯社记者更是如此。即使是平面媒体,一般也都拥有自己的网站,遇到重大新闻,即使报纸还无法及时发出去,但在网上能率先报道,也在竞争中占得了先机。这就要求记者写稿速度要快,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出去。记得在采访悉尼奥运会时,采访完新闻会后,一些采访内容或评述性的稿件,常常是在从一个赛场到另一个赛场的班车上写,在下一场比赛开始前,已将前面的稿件发出。

第二快是“腿快”。严格来说,这一“快”是指体育记者要不怕吃苦,腿脚必须勤快。在奥运会上,每个记者负责的可能会有好几个项目,有些项目赛场还不在一起,因此记者要不怕赶场、动作要快,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多挖材料。悉尼奥运会上,女子竞走运动员王丽萍夺冠,当时比赛颇具戏剧性,本来很有希望夺冠的另一名中国运动员被中途罚了下去,走在王之前的几名外国选手在后半程也被罚下,对于裁判的判罚存在很大争议。自己在赛后很短的时间内接连采访了中国两名运动员,以及她们的教练、中国田径协会官员、裁判,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报道出来。

第三快是“脑快”,也就是要有敏捷的反应。悉尼奥运会上,采访女子柔道选手唐琳夺冠时,她赛后仅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就要离开,如果等到新闻会开始再采访,时间就来不及了。在场面极为混乱的情况下,我当机立断,抓住她的比赛服,使她无法脱身,硬是在短时间内问出了我想了解的内容。在奥运会上,虽然每次比赛结束后,一般都要安排新闻会,但不要太多地指望新闻会,因为一是会所有记者都可以参加,这也意味着你所采访的内容也就成了“大路货”;二是会后再发稿时效性受到影响;三是有些运动员可能出于各种原因不出现在会上,使你采访的希望落空。

第四快是“嘴快”。这实际上是指提问的技巧。赛后运动员一般都既疲惫又兴奋,在众多记者围攻的情况下,你必须以最简洁、最快的问题,引起对方的注意,使他既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又有话可说。即使在新闻会上,也不要说废话,要单刀直入,不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有的记者一上来先透着自己知道得多,先表白一下“据我了解,您曾经如何如何”,一长套开场白后,最后冒出一个小问题,让被采访对象不知所云。另外,所问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使被采访对象感兴趣,尽量避免问“你感觉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或者“你是不是很激动”之类封闭性的问题。

采访发言稿篇5

我曾在学校的大学生记者团当过记者,抱着满腔热血进到实习单位,我渴望能够在这段时间里最大可能的学到最多的知识。自己在工作中准备了一个记事本,对于刚刚才开始实习的我来说,采访中的记录是很重要的。这次实习我不仅参与了采访的实际过程和写作,也开拓了视野,见识社会各界人士工作言谈。作为地方电台,报道的内容仅为当地的社会经济服务,作为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我们的记者就站在本地居民的角度上选择与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来报道。对于同一个事件,怎样抓住事件的关键,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良好的文字能力是首要的。而新闻稿的写作必须是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必须交代起因、过程、结果。新闻业务能力方面,为优秀的新闻报道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好的新闻题材,好的采访技巧,好的写作手法。例如采写会议新闻的主要流程是:告知采访内容--参加会议--拍摄会议画面--写新闻稿--后期制作--局长审核,通过后才能播出。还有采访人物,访前准备和采访计划是一个采访进行前不能不重视的部分。无论是哪个记者前辈,在出访前必定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采访对象,只有这样,我们和采访对象才会有更多的交流,也才有可能挖到独家和更深层次的报道。短短的一条新闻却要花费如此多的时间,每个成功都来之不易。另外,在报道中,领导的名字不能有差错,否则就可能弄出颠倒主次的笑话。

通过实习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我能领悟这些经验,将会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擅长主动和别人交流打交道。

第二,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认真仔细。对待每一条新闻审稿一定要小心谨慎,要确定写好了才能交给主任审。

第三,日常工作都会比较繁琐,枯燥,在工作岗位上一定要勤于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虚心的向人学习,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及时的与他人沟通。主任在这方面帮了我很大的忙,他指导我在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新闻稿件写法技能。

第四,善于观察。敏锐的观察力,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新闻要有时效性,作为新闻人就应时时刻刻留意身边发生地一切事物,洞察一切有新闻点的讯息,这样才能及时挖掘新闻素材,透过现象抓本质,写出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新闻稿件。

第五,摆好心态非常重要。记者的职业特点使他上可以接触贤达名流,下可以结交平民百姓。所以,记者不但要有一种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还要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

实习中也破除了电视台的神秘感,使我熟悉了新闻采编制作的一系列过程,使我了解到新闻记者编辑的工作性质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另外,此次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积累知识的重要性。自己专业知识的匮乏,知道的少,掌握的知识涉及面也特别的窄。

我也深知,专业不对口存在着很大的弱势,但是我抓住三个月实习的机会,认真查看新闻采访写作的相关资料,阅读前辈们的新闻稿件,琢磨林局的文章改法,认真记录领导教我的学习经验。每个领导都有几句对我影响很深的教导。

主任:教我新闻要懂得找新闻眼,要在新闻中发现亮点、找准切入点,避免文章平铺直叙。口播是对整篇文章的高度概括,适当留点悬念吸引观众留意。提炼语句很重要,有时几句话可以用一句概括就要概括,避免文章啰嗦,文章逻辑性很重要,不然就很难一气呵成。在采访别人时,注意语气和言辞上的用法,做到衔接自然得当。

马大姐:告诉我写文章要交代清楚背景,采访一个人物,不能泛泛而谈,要抓住他的一个最特殊的角色进行报道,这样新闻才有价值。

林局:说新闻是现在进行时,注意时态的用法,记者采访的镜头是正在发生的事情,注意“了”这个字眼的用法。记者要跟随采访者的镜头走路,实地体验,站在观众的角度问问题,新闻是给别人看的,拍摄的镜头和语言要有表现力。写会议新闻时不是任何会议都是一个模版和框架,有时要从社会新闻角度出发。新闻是非常严谨的,任何信息不对称都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质量和真实性。

通过三个月的实习,我渐渐学会了这些方面的能力: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日策划、评论和分析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调节和应变能力。

采访发言稿篇6

新闻来源是指稿件中新闻事实的来源。由于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在现场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大量的新闻都是事件发生后记者迅速赶往现场采访获得的,为了既能迅即进行报道,又不以偏概全、误导读者,交待新闻来源成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稿件如果没有标出新闻来源,记者又没有通过查证证实新闻事实的真实,读者可以拒绝相信。

采访分为两部分,一是访问,一是查证。在稿件中记者查证什么问题,在何种情况与环境下查证,查证过程、查证方法与查证结果都会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受众面前,人们在阅读时可以主动加以判断和评价,可信度很高。而对于访问部分,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说话者和说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与新闻事实的真实程度关系密切。下面我们从新闻来源、新闻来源的使用和新闻内容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来谈新闻来源的使用和辨识。

新闻来源的类型

新闻来源分三种情况,一种是记者本人,一种是新闻事实的直接来源,一种是新闻事实的转发来源。

如果记者本人是事件的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由于记者的姓名和身份“本报讯 记者某某某”已经出现在稿件的开头,稿件以第一人称“我”介绍事件情况,稿件中就不必交待记者的姓名和身份了,或者说是已经交待过记者的姓名和身份,就不重复了。比如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所写的《我亲历大使馆被炸》就是这种情况。

如果是接受记者采访,采访对象所介绍的情况又未经记者查证,则必须注明其身份和姓名,一来告诉受众以下访问内容,记者没有来得及查证,其准确度有待于受众自己判断;二来有可能获知事实真相的是当事人、目击者和知情人,他们对事情经过和事实真相的叙述,更为可信。三来便于知道事件经过或者内情的人验证真伪,进行监督。

如果不注明新闻来源的身份和姓名,新闻事实就没有了着落,稿件中就会出现记者大包大揽、身兼数职的现象,出现以访问冒充查证的现象,即使新闻中的事实是完全真实的,但这种表现形式非常值得怀疑,进而容易引起对新闻事实的怀疑。比如新华社郑州1959年7月24日电讯稿《黄河洪峰平稳通过花园口》,原文如下:

新华社郑州1959年7月24日电 黄河洪峰今天过了花园口,当洪峰在今晨零时到达花园口站时,流量只有六千秒立方米。如果没有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拦蓄了部分洪水,花园口站的流量要达到一万零五百秒立方米。

往年黄河出现洪峰时,水位上涨的凶猛,下降的也很快。这次由于被拦滞在三门峡水库内的洪水缓缓下泄,花园口站的水位就下落的很慢,到今日上午八时花园口站的流量只下降到五千四百秒立方米。黄河暴涨暴落的性格已经可是发生变化。

这则新闻一个重要的缺点是缺少新闻来源,记者介绍了洪水经过花园口的情况,比如流量,但是自始至终没有交代从何得知如此具体的数字,是从三门峡水库还是从花园口水文调查队或者别的什么途径。新闻来源不清楚,令人对这一组数字产生怀疑。

记者通过媒体等大众传播渠道获得的新闻事实,媒体等大众传播渠道是新闻事实的转发来源。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稿件中是用这样的词句:“据此间媒体报道”、“据某某报报道”等。

新闻来源的使用方法

那么怎么交待新闻来源呢?

在稿件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三种交待新闻来源的方法:

一种是模糊或者暗示的说法,比如“据当事人称”“据目击者说”“据知情人介绍”,“有关方面的人士说”、“权威人士强调”、“此间观察家认为”、“据可靠的消息来源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等等。其中“有关方面的人士说”、“据目击者称”、“权威人士强调”、“此间观察家认为”,有可能是记者本人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记者所认可的看法,又必须遵守交待新闻来源的基本要求,而采取的一种办法,西方记者常用此种方法交待新闻来源。而“据可靠的消息来源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可能是出于保守机密或者保护提供新闻来源的人采用的办法。

使用模糊或者暗示的说法来交待新闻来源有利有弊。利在于记者可以在不违背客观报道和用事实说话原则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看法;弊在于由于没有介绍身份和姓名,无法验证新闻来源是否对新闻事实具有发言权,容易误导受众。例如下面这则报道就使记者犯了错误。

本报消息 11月23日 下午约3时,上海市郊奉贤区发生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法官谋杀情妇丈夫的事件。更为令人发指的是,由杀人者的哥哥担任院长的区检察院竟然在拖延达20天后,决定对杀人者免予,立即释放。

据知情人介绍,今年45岁的法官王英明历来喜欢拈花惹草,近年来更是与其下属,35岁的职员张莹勾搭成奸,打得火热。张的丈夫沈辉发现后好言相劝,王张二人不但不听劝告,反而恶言相向。沈辉在忍无可忍之下向法院领导告发。王张二人于是散布谣言称沈患有臆想症。沈于今年10月提出要求离婚。王张二人为独吞沈张的共有财产,由王英明于11月23日打电话约沈辉前往王的位于永奉新村22号六层的住处“谈谈”。王事先将室外走廊上的一节栏杆拆除,在沈如约到来时突然将其从六楼推下,致沈死亡,其尸体在约二小时后被下班回家的邻居发现。

目前,沈的父母已聘请律师,寻求上诉途径,并呼吁媒体支持。

稿件记者采取模糊的办法介绍新闻来源,只标明新闻来源是事件的知情人,没有核实其知情者的身份与姓名,把案件的当事人作为知情者,造成新闻失实情况的出现。新闻来源交待模糊,还剥夺了读者判断新闻来源和新闻事实之间关系的机会,读者无法判断这个人是不是知情者,在哪一方面具有发言权,自然也就不能根据“这个知情人的介绍”给事件下结论。如果记者或者受众知道新闻来源是发生争执的当事人,自然想听一听另一方怎么说,不会只根据一方观点就对一件有争议的事情下结论。综上所述,由于记者对新闻来源的判断错误导致稿件违背了新闻要公正平衡的原则,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由于记者在稿件中对新闻来源交待模糊,造成了受众无法自主判断事实真伪,客观上造成误导受众的后果。阅读新闻时碰到模糊的新闻来源要提高警惕。

还有两种介绍新闻来源的方法,一种是只介绍新闻来源的身份不介绍其姓名,比如“据当地地震观测台新闻发言人说”、“意大利民事保护部门的官员说”等。一种是既交待新闻来源的身份又交待其姓名,比如“据当地地震观测台新闻发言人麦查理说”、“意大利政府民事保护部门负责人贝尔托拉索说”等。

一般来讲,记者应该交待新闻来源的身份和姓名。在具体操作的时候稿件中要确保有一处完整交待新闻来源的身份和姓名,其余之处可以只出现身份或者姓名,灵活使用。新闻来源可以放在新闻事实之前,也可以在新闻事实之后交待新闻来源。有新闻来源有新闻事实,受众阅后才能对新闻事实确信无疑。

一般情况下,对那些阐明事件的原因、预示事件发展趋势、揭示事实之间内部联系的事实,一般要注明新闻来源,特别是内幕新闻,不写明新闻来源就无法使读者相信。

对于重要的事实,要注明新闻来源。

对于有争议的、容易引起怀疑的事实,注明新闻来源可增强新闻的可信性,同时也利于读者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

对于那些一时得不到官方证实,又十分重要的新闻事实,几乎每句话都应注明新闻来源。

一般而言,在新闻来源的身份和姓名获得过程中,身份和姓名相比较身份更重要,采访的时候确定新闻来源的身份非常重要,有名的人也不例外,因为人们对名人的身份早有耳闻。当然,名人由于其知名度在做新闻来源时,还可以增加新闻的分量。这里新闻来源本身也是重要的事实。

新闻事实和新闻来源之间的关系

稿件中出现了新闻来源,那么新闻来源提供的信息是不是就有很高的可信度呢,对此,我们只能说,稿件中交待了新闻来源,可以保证记者进行了采访,采访对象所说内容记者在采写的时候未发现不妥。至于信息来源提供的信息的可信度,一方面取决于记者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读者的知识和能力。不过即使记者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但由于交待了新闻来源及其身份,读者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加以判断,判断新闻来源提供内容的可信程度,进而判断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一般而言,人们根据新闻来源与新闻事实的接近程度和有无发言权来决定新闻来源提供信息的可靠程度和可信程度。

有时候新闻来源很多。在选择的时候就要选择最接近新闻事实的和对新闻事实最有发言权的。因为这样的人提供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注意,选择的核心是新闻事实。围绕新闻事实寻找新闻来源,而不是简单的选择职务高官职大的人,因为就新闻事实的可信度而言,职务高和官职大的领导就决策信息来讲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但不是全部领域。

采访发言稿篇7

在了解了《安邦河晚刊》致力于以“关注社会动态 服务百姓生活”的宗旨,通过在日常的采访与撰稿中,更能深刻理解和实践其蕴含的理念。

报纸是一种舆论工具,它对于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在特殊时期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而在报社的实习中,让我更加深刻的懂得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至高理念。

做记者,就要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记得第一次采访是关于中植社区的废品收购站扰民问题,由于来源于群众热线,在调查与配合采访中比较顺利。因在学校校报工作时也常接触些采访任务,对采访并不是很陌生,但在面对社区群众热情的言语,比校园采访更让人心情激动。“我们相信你们!”“希望能通过你们早日解决问题!”群众们信任的声音到现在仍然让我记忆犹新。而在饶河驻防战士采访军嫂的时候,巧遇的参谋长,热情的军人长官,以及严格守纪的战士们,让我看到了一只铁的队伍。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形形,各具特点,既培养了我对不同事情的独特观察,锻炼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有益的基础。

在培养细节全面的深入的采访实践能力外,而后的整理撰稿极大的提高了我的新闻撰写能力,在报社的实习其间,接触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稿件,极大的提高了自己过去在新闻写作上的狭隘面,扩宽的文笔,也增加了对文字的热爱。而作为每日发行的报纸,让我在撰稿的同时也不断的提醒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加锻炼了在撰稿过程中准确地抓住新闻点。

通过报社为期一个月实习,我更加清楚了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

采访发言稿篇8

关键词 眼力;观察;审视;好新闻;大新闻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038-02

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特别是区县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和其他媒体记者不同,肩上扛有摄像机,而且要连续拍摄。为了拍摄好新闻,记者首先要练好“定力”,使画面稳定。二要使镜头具有现场冲击力,记者还要练好“眼力”。笔者认为“眼力”比“定力”更为重要。因为从记者在接受到一个新闻源后的每一次创作都离不开明亮的双眼。

1 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记者一进入新闻现场,伴随思维活动的眼光开始四处“扫描”。这种“扫描”,必须要依赖深厚的知识功底和生活积淀。它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观察。观察使对客观事物或现象仔细察看和了解。观察不仅需要眼睛,还需要各种感官的参与,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思维活动。在观察活动中,记者要有宏观的把握能力,要有见微知著的能力,要有明察秋毫的能力。

摄大场景还是小场景,我们的眼睛始终是盯着取景框。但有经验的记者不仅一只眼睛盯着取景框,还有一只眼睛盯着正在发生变化的场景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便于在拍摄时能够随着场景的变化及时进行控制和调度,举个例子,在拍摄学生做天平实验时,因为摄像记者的到场,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等又需要时间,这时记者可以向学生提出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到天平实验上,一句话的控制既节约了拍摄时间,又得到了极好的拍摄镜头。大部分新闻都是有人物参与的,拍摄人物的活动显得尤为重要,电视新闻记者要能够在复杂的新闻现场第一时间找到体现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所拍摄的人和物必须与主题有关,并且能够充分反映新闻主题。还要拍摄相关的空镜头,以供剪辑时备选。

1)要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区县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般都是独自一人完成。既要扛着摄像机拍摄,又要记录相关资料,还要把握场景和控制拍摄时间。更重要的是,有时在拍摄具有深刻社会意义主题的新闻过程中,需要与相关新闻人物进行交流和对话。记者因为摄像机也不便于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特别是用于交流的眼睛始终盯住了取景框,没有眼神的交往不可能顺利完成交流和对话。面对这种情况,记者要用活两只眼,要有“两只眼”采访的功夫,一只眼要注意取景框内的画面,一只眼要盯着采访对象。特别是盯着采访对象的这只眼要是一只会说话的眼睛。这只会说话的眼睛:一要能“吸引”:要想方设法吸引住被采访对象的双眼,在采访时,被采访对象的眼睛一般不是盯着镜头而是盯着摄像记者的眼睛。只有吸引住了被采访对象的眼睛,同期采访才会出彩。其实没有哪个记者能够真正实现 一只眼盯着取景框,一只眼盯着采访对象,这是注意力分配的一种表现。其中用于与采访对象交流的眼睛是主要的,次要的是要控制好拍摄画面,拍摄姿势要稳定,这时的记者已经处于一种特定的拍摄情景,在这个情景中,需要记者平时多下功夫训练稳定的拍摄技能。

2)要会“观察”。

在交流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方眼神变化和表情变化,以便于采访问题的设计。记者提问最好采取突然提问,这样将就会吸引对方注意和转移注意力。

3)要会“交流”。

电视新闻记者要能够体察采访对象的难处,给予人性关怀,这样就会增加与被采访对象的难处,给予人性关怀,这样就会增加与被采访对象交流的机会。有些采访,尽量不要单刀直入,要循序渐进,如抽丝剥笋,步步深入,直到挖掘到最能够体现新闻价值的话语和表情。我在新闻《巫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福泽山区农民》采访中,确定了一个反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重大意义的采访对象――胜利乡双胜村村民龚魁银。他因为股骨坏死差点成了残疾人,2003年至2004年他家因为他的病情过得十分清苦。2004年在当地合管办的帮助下,他到三峡中心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后,不仅及时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补偿10000元,更重要的是,因为治好了病重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06年仅蚕桑一项就收入了3000元。在对他的采访时,我说我要采访他,他表示愿意配合,但当摄像机对准他时,他有点发慌,我们有打断他,也没有提要求,因为那样我怕更加影响他的情绪。我一只眼望着他,采取了突然发问的方式,吸引了他的眼神。后来,脆用两只眼睛盯着他,只用右眼的余光看取景器的画面,交流很成功,他的语言很感人,突出了这次采访的重大主题。后来在重庆电视台新闻联播采用的稿子中,两次采用了他的同期。

2 要有一双会审视的眼睛

从新闻现场得到了第一手声像资料,只是电视新闻创作真正的开始。及时形成文稿,剪辑画面,是决定采访成功与否的又一个重要过程。单纯动态的新闻稿件,可以一气呵成。但是在写作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稿件时,电视新闻记者还要通过双眼的审视为不同的新闻场景画面“缩水”。这个“缩水”过程,一是对新闻主题进一步提炼,二是选择声音和画面,充分显现新闻主题。与主题无关的,哪怕声音画面再精彩,也要忍痛割爱。我在新闻《巫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福泽山区农民》拍摄中,共拍摄了四个场景和五个同期声近20min素材。整个新闻拍摄过程中涉及到两个农民的同期声,我明智选择了龚魁银的同期。在巫溪县乌龙乡大坡村,我采访了今年做过胆结石手术的村民贺茂民。他正在为全家三口人缴纳2007年的参合入保金,他说“没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他只有死路一条,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了他。”语言不是不感人,并且他还面对镜头急不可耐的展示了他手术的部位。但其典型意义就远没有龚魁银的突出,因为龚魁银手术治疗,是在2004年底,到现在的两年时间里,龚魁银已健步如飞,完全恢复了劳动能力,彻底摆脱了贫困。再者龚魁银的同期采访时在田间劳作过后回到家里做的,说服力十分强,有力支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效遏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大主题。在主题思想的作用下,其他的同期声以及主题无关的画面,一个都没采用。往重庆通联部送稿时,20min素材被我压缩到了7min左右,后来经过编辑老师进一步压缩成新闻成品时,剩下了两分钟左右的画面和声音。

新闻稿件播发过后,还要审视稿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我们的新闻是让广大社会各阶层收看的饿,他们在收看欣赏的同时有自己的看法和评判。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非常必要,不仅有利于帮助我们把握宣传导向,有时兴许还会有意外的收获,发现一些新的报道

“点子”。

总之,电视新闻记者的双眼不仅要像鹰的眼睛一样,具有明察秋毫的能力,还应该比鹰的眼睛更突出,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记者的双眼在与被采访对象的摆谈中要具有亲和力,对事件的调查中要有追寻和灵敏的目光,后期制作新闻稿件时要有一丝不苟的专注和审视。区县电视新闻记者只有这样,做大新闻才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凌爱烽.如何提高记者采访成功率[J].新闻传播,

上一篇:总经理发言稿范文 下一篇:结婚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