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2-02 09:41:03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1

2020年7月24日通过参加隆阳区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组织的“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学习活动,结合自身情况,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加强学习,以案为鉴,时刻提高警惕。通过听了何家发、李梅波两位同志在办案过程中涉及虚假诉讼案件自我检讨汇报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是我们的职责,但当事人所提供的材料不一定全部真实,我们必须对当事人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核对,确保案件的真实性。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的武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保障,但如果自己一不小心,也可能陷入法律的空子里,让自己受到伤害,面对公、检、法、司,我们始终属于弱势权体,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伤害,就是要不断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防范风险意识,对自己办的每一件案子用心、细心。

二、坚定信念、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深刻反思自己,严谨办案。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提高政治站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生利益矛盾也不断增加,在目前竞争激烈的法律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只有自觉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当事人服务的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好当事人的利益,保护好自己在提供法律服务时不受到伤害。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重、自盛自警、自励。

通过案例教育,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必须严格按照司法部颁发的137号、138号两个“部令”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严格指导着自己的日常工作。坚持以“恪守职业道德,依法诚信执业”为原则,学好法、用好法,以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档案鉴定;理论;问题;对策

档案鉴定理论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档案数量的激增、档案工作的开展,才迅速发展起来。从时间上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前,档案鉴定理论主要有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提出的“年龄鉴定论”、波兰档案学者卡林斯基提出的“职能鉴定论”和英国档案学者希拉里・詹金逊提出的“行政官员决定论”。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档案鉴定理论主要有美国众学者提出的“利用决定论”和美国档案鉴定理论之父谢伦伯格提出的“文件双重价值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档案鉴定理论主要有德国档案学者汉斯・布姆斯提出的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和加拿大档案学者特例・库克提出的“宏观鉴定战略”。我国通过对欧美国家的借鉴,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理论,它们是:相对价值标准论、价值鉴定论、本位原则理论和档案双元价值论。

一、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回顾

(一)相对价值标准理论

在实际的档案工作中发现,一个档案馆内的众多全宗中,有一部分文件互相重复。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全宗内的档案残缺不全。为了更好的优化馆藏,保护残缺的珍贵档案,我国档案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相对价值标准理论。陈兆、和荣宝在1986年出版的《档案管理学基础》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相对价值标准思想,邓绍兴、陈智在1989年出版的《档案管理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相对价值鉴定标准”的概念。相对价值标准理论是指有的文件因其自身与其他全宗内的文件重复或其内容已被包含在其他的文件内,其价值就相对降低,可适当的缩短它的保管期限或者选择不归档保存;在保存不完整的情况下,即使是保存价值不高的残缺档案,可适当提高其价值层次。也就是说,依据档案的保存情况可适当的人为地延长或缩短其保管期限,相应地提升或降低其保存价值。

相对价值标准理论来源于我国集中式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从全宗和全宗群的角度出发,较好地解决了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完整性、重复性问题。但由于该理论过于直白、粗糙,以及它所覆盖的面较小,且依赖于经验主义,因此它长期以来不受人们重视。

(二)价值鉴定论

档案鉴定的本质就档案价值的鉴定。我国价值鉴定论的代表人物有张斌、吴宝康、傅荣校,价值鉴定论的三个流派分别是:主体价值说、客体价值说和主客体价值说。主体价值说认为档案的价值不是本身内在所固有的属性,而是依赖于档案利用者的需求,由主体的利用决定档案价值的大小。客体价值说认为档案的价值是档案本身所固有的,是内在的属性,不以利用者的需求为转移,档案的价值是独立于主体而客观存在的。主体价值说带有浓重的西方“利用决定论”的色彩,而客体价值说只强调客体本身,与主体脱离,因此两者都不能为广大学者所接受。改革开放后,美国的文件双重价值论传入中国,受其影响,我国档案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在主体价值说和客体价值说之间折中地提出了主客体价值说。主客体价值说同时注重档案本身的价值和利用者的需求,将档案的价值建立主客体关系价值之上,它的提出得到了我国档案界的广泛支持。

(三)本位原则理论

档案鉴定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归档鉴定、进馆鉴定、期满鉴定。第一个层次――归档鉴定,是在文件归档立卷之时,由本机关的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对文件进行鉴定,确定文件有无保存价值以及它们的保管期限。第二个层次――进馆鉴定,是指在将档案移交至档案馆之前对其进行再一次核查鉴定,此环节是机关在档案室进行。第三个层次――期满鉴定,是指档案馆工作人员对的到了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复查鉴定,确定其是该销毁还是继续保存。在我国,归档鉴定是鉴定工作的核心,进馆鉴定和期满鉴定是对其的补充和修正,鉴定的中心是在档案室,而西方国家鉴定工作的中心是在档案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档案学者提出了以本机关为主的本位原则理论,即档案的价值应围绕文件对形成机关是否有保存价值来鉴定。档案学者孔汪德在2003年发表的《论档案鉴定的本位原则》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本位原则的概念。本位原则理论闪烁着来源原则的光芒,两者就强调以文件的来源(形成机关)为主,是将档案鉴定实践上升到档案鉴定理论的体现,将档案鉴定理论建立在档案价值之上,结合了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较为科学、完整的理论。

(四)档案双元价值论

档案双元价值论是我国湖北大学覃兆刿教授提出的一种档案价值观。覃兆刿教授指出:“档案双元价值论就是将档案分成作为行为方式和实体对象来认识,前者体现为凭证的结构和功能,而后者体现为凭证信息的内容。前者是工具价值,后者是信息价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档案的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在价值形态上表现的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在作用上主要表现为行政、业务、文化和教育五大作用范畴,工具价值在档案双元价值中占首位;信息价值主要是对档案的内容信息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成果表现为档案编研,如大事记、组织沿革、统计数字汇集等,。档案双元价值论本属于价值范畴,但笔者在此将其归为鉴定理论,是因为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指引我们去看待档案的价值,不再以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来区分档案的价值,而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档案价值,对档案鉴定很具有指导意义。

二、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第一价值,忽视第二价值

纵观我国,相对价值标准理论从全宗完整性、档案稀缺性的角度出发,人为地提升或降低档案的保存价值,以全宗为基点,即是第一价值的体现。价值鉴定论主张主客体的双重价值,即同时考虑档案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价值和利用者的需求,此理论将档案的价值一分为二,为档案本身和利用者需求,利用者的需求包括形成机关的需求也包括社会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本位原则理论以档案价值是否围绕本机关来鉴定档案是否保存及保管期限,虽闪烁着来源原则的光芒,但也具有局限性。我国归档鉴定是档案鉴定工作的核心,此环节由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进行,相当于把鉴定的责任都交给了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鉴定人员往往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多的考虑本机关的利益,并没有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用全面的、发展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无法全面而科学的判定档案的社会价值(即第二价值)。因此,鉴定的结果往往是形成者价值的体现(即第一价值),是本机关利益倾向的外在表现。档案双元价值论将档案的价值分为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是主客体理论的升华,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都需要依赖利用者主体来体现,潜意识里也涵盖了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

综上所述,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主要注重第一价值,并明确地表述在理论里,如相对价值标准理论和本位原则理论;价值鉴定论和档案双元价值论虽然映射了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但并未清楚明了地阐述,需要去细细琢磨、深思才能发现其蕴含的深意。因此,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实际上是注重第一价值,忽视第二价值。

(二)多为描述性理论,缺乏定量分析方法

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都多为描述性理论,用文字来描述档案的价值,属于定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结合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加工,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描述性的档案鉴定理论,能够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档案的价值本质,但实践操作起来却有难度,如何界定与分析档案的价值量,是人们在鉴定中无法避免的难题。相对价值标准理论和本位原则理论虽为描述性理论,但它们的实际可操作性强,用简单的文字描述便可达到指导的意义,而主客体价值鉴定论和档案双元价值论属于纯理论,只揭示了档案价值的本质,没有实际的条款指导鉴定工作。

目前,我国统一实行的档案鉴定依据是2006年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各机关可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机关档案工作的保管期限表。这两个描述性的文件对档案鉴定工作起指导作用,但同时也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如:7.上级机关、上级领导检查、视察本地区、本机关工作时形成的文件材料,重要的永久,一般的30年。诸如此类的条例还有很多,如何判断重要还是一般,没有明确的条文的规定,这使得档案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区分,更多的只能是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鉴定,多带有主观色彩。因此,只有描述性的理论无法满足档案实践工作的需求。

(三)档案鉴定实践与理论的脱节

在实际的档案鉴定工作中,档案人员出现了“三不”的现象,“一不”是档案人员不急着去鉴定档案,面对不断送进档案室或档案馆的档案,档案人员没有及时地鉴定整理,而是选择搁在一旁,日后整理;“二不”是档案人员不懂得如何正确的鉴定档案,只是单纯的依靠保管期限表进行判定,以此确定档案的价值;“三不”是档案人员不敢在业务单上签字,不敢对鉴定工作负责。档案工作中畏首畏尾的现象就造成了档案鉴定实践与理论的脱节。以馆藏数量的多少来衡量档案工作的错误观念只会片面地、一味地造成馆藏数量的激增,并没有从本质上对档案价值进行鉴别。目前,我国档案馆进馆档案数量达到归档文件的50%甚至更高,与许多国外档案馆10%左右的比例相比,整整高出了五倍。在美国,永久保存的文件占总文件的2%,我国达到10%左右。由此看出,我国的档案鉴定水平不高,由于鉴定实践的局限,鉴定理论无法完全发挥其指导作用,只能被束之高阁。目前,我国只做到了鉴定以本机关单位为主,未能全面的考量档案的主客体价值及双元价值,这与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多为描述性理论,缺乏定量分析方法是分不开的。

三、思考

(一)变革“馆局合一”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1980年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将“档案利用”确定为中心议题,第一次提出了与“学术利用”、“实际利用”三足鼎立的“普通利用”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象征着档案利用的第三次变革,表明没有特定利用需求的普通大众的一般利用需求也逐渐受到重视,普通大众开始成为档案馆重要的服务对象之一。且21世纪以来,“档案休闲”概念的提出更是强调了档案馆要走“亲民”、“开放”的路线,实现“以人为本、以民为重”的宗旨。“馆局合一”让档案馆加上了行政机构的外衣,所附带的政治性阻碍了国家档案馆从机关综合性档案馆向社会公共档案馆转变。只有从根本上扭转对档案的认识,认识到它的价值不仅仅只是为机关所服务的,它对社会大众同样具有价值。变革“馆局合一”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将档案局与档案馆分立,使档案馆脱离行政性,为国家档案馆走向社会公共档案馆奠定政治基础。一旦政治背景发生改变,相应的理论、政策也随之而改变。从国家层面上扭转人们对档案只是机关的产物的认识,让民众与档案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有利于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将鉴定的关注点注意到第二价值上来。

(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加权法的综合相结合

前文所述,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大多属于描述性理论与定性分析方法,而描述性理论与定性的分析方法不足以满足档案鉴定实践的需求,档案鉴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理论研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判断、推导从而得出结论,改变那种无实质意义的空泛议论,加强档案鉴定理论的说服力。因此笔者提出鉴定理论应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加之以加权法的综合应用。定量分析法是通过对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将它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使得评价更为准确。光有这两种分析方法还不够,评价的指标要根据它的重要性进行权衡,加权法的应用将使得评价更具有科学性。档案的鉴定应从语义信息、语用信息和语法信息的角度出发,将档案工作现象通过数据形式表现出来,运用数量关系找出档案鉴定的规律。可将这3个因素具体细化,如:语用信息下可划分为对机关形成的作用和对社会形成的作用,或政治作用、经济作用和文化作用等等,每一个指标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如重大作用、一般作用和无作用等,并用数值表示出来。同时对重要的指标给予加权,使得最终的评分更能体现档案的价值作用。虽然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加权法的综合运用不可能精准无误的预测出档案的价值,但相比于单一的描述性的鉴定方法,显得更为精确、科学。

(三)档案人员“精”于专业前提下,扩大知识覆盖面

近年来“T型”人才备受关注,其横向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的广博程度及相关边缘知识的摄取程度,纵向代表一个人某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度。档案人员也应该建立自己的“T型”知识结构模式,在不断深化本专业知识程度的同时,努力扩大其他知识覆盖面,把所学到的知识都能应用在档案领域。日本专家曾提出“能才”与“异才”两个概念,“能才”是指具有较高而全面发展的潜力,具有较为合理、全面、水平较高的知识结构与综合性的知识才能;所谓“异才”,是在解决档案工作某一方面、某一特殊的疑难性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他人不具备的知识与才能,比如特殊档案材料的复制、计算机的编程与维修,高难度的档案修复等等。档案鉴定理论发展同样也需要“T型”人才、能才与异才,特别是档案专家、学者,他们的知识结构丰满了,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科学性的鉴定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工作。档案人员要大胆的走出去,利用小世界原理即六度分离理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形成思维网络,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广泛的拓展知识覆盖面。

结语

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从“适用――不适用――修正――适用”的循环过程,我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理论的不足,并针对其进行修正,以制定出更能指导档案鉴定工作的科学化理论。

参考文献:

[1]覃兆刿.从一元价值观到双元价值观―――近代档案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影响[J].档案学研究,2003,(2),10-14.

[2]傅荣校.档案鉴定理论发展规律论[J].档案学通讯,2003,(6),7-10.

[3]杨安莲.关于我国档案鉴定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4,(7),7-9.

[4]傅荣校,骆晓亦.论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J].浙江大学学报,2003,33(6),125-131.

[5]安素琴.国际档案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档案鉴定及电子档案的保存[J].档案学研究,2000,(1),76-79.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档案价值;客观存在;档案价值鉴定;主观色彩

一、档案价值的客观存在

(一)对客观性两种错误认识——否认客观性和混淆客观性

档案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两方面共同参与和实现的,因而,关于档案价值的客观性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了质疑。如美国档案学者米切尔就认为,档案价值完全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档案人员的鉴定工作在一切情况下都是主观主义的。这种论调显然是唯心的,它抹杀了认识事物的客观标准和界限,把档案价值鉴定完全看成是一种不可知的主观随意处置行为。但是,另一方面,把档案价值的“客观性”完全等同于“客体性”也是错误的,如有的学者就认为,档案价值是随着档案的产生而产生的,不管人们利用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论调又完全忽视了主体需求是体现和实现档案价值的社会基础。但是这种错误是富有迷惑性的,实践中这种情绪往往容易流露出来。比如,有些档案人员对于销毁档案心存疑虑、甚至抵触情绪,认为档案的实体存在,总有价值表现的时候。

因而,确立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思想,必须消除“主观性”和“客体性”两种思想的影响。

(二)档案价值客观存在的基础

档案价值之所以客观存在,取决于决定档案价值关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

首先,档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储有特定信息的物质实体,其表现出来的自身属性在实体与信息两个层面上充分体现出其有用性。就其物质载体而言,它是证明其原始性和真实性的重要依据;而其信息因具有社会性、水源性和稳定性得以被人们保存、利用和交流。这种属性的客观存在,就构成了档案价值的物质基础。

其次,人们对档案的需要也是被社会历史客观所规定着的。“这种需要虽然是在人的意识中以主观欲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却又是具有对象性的客观事物,是一种取决于人的社会本性,个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和人的客观工作。这种主体需要也是从根本中被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所规定的,任何抛弃前人创造的文化遗产或抛弃原来积累下来的智力背景,去从事实践活动,不仅是低效的,而且是愚蠢的。

最后,档案价值关系的依附载体——社会实践活动,是客观的,而且是永远进行的。无论是档案自身属性,还是人的主体需要,都只是提供体现档案价值关系的可能,两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相遇,才能结合,才能使价值现实化。因而,没有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档案价值永远只能是潜在的。

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社会性就说明了是可以被认识和评判的,而不是主观性宣扬的那样——档案价值是纯主观主义的产物,当然,档案价值也不可能像“客体论”认为的——档案的产生就证明了档案的价值性。

二、一种基于鉴定主体的色彩——档案价值鉴定的主观性

档案价值鉴定和档案价值关系,这两者实际上是两种不同层次的主客体关系。我们说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意味着档案自身属性和主体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客体存在的。但这种存在必须以一定的认知形式将它反映出来,而这种认识是主体的认识。因此,在鉴定过程中,又呈现出另一种主客体关系可以作如下示意:

从这示意图上看,我们可以得出这三个结论: 第一,从鉴定的主体看,它具有双重身份,即可以是产生价值关系的主体(I),即代表者档案(文件)形成者的利用需求,又可以是对价值关系作出判别的实施者(主体II),即鉴定档案(文件)对于形成者和社会的有用性,一身而兼两任。

第二,价值关系(即客体II),是主体II(即形成者的利用需求)和客体(I)(即档案的自身属性)两者相互作用和结合的产物,它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很多情况下,它是一种现实的价值(如现行文件价值),这种价值决定了文件与档案自身的存在,也就是说如果不为了直接体现这种价值,文件根本没必要制作、形成和运转办理。因而这种价值关系不依赖于鉴定,而只是在鉴定中得到反映。

第三,当主体表现为主体(I)的角色时,价值关系是现实的、已有的,即是现行价值状态的;而当主体是主体(II)的角色时,价值关系是可能的、未来的,即需要鉴定主体判断潜在的第一价值与第二价值,或者是潜在的非现行价值。

从这种关系图示上,可以看出,档案价值鉴定主体具有双重身份,既可能是竭力促进现行价值实现的“运动员”,同时又是判断未来的、潜在价值的“裁判员”。

三、档案价值鉴定的特征

可以看出,档案价值鉴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鉴定是一种主体活动,它随着主体本身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有强烈的“为我性”。在鉴定活动当中,主体的身份是双重的,它既是现实价值关系的一个方面,又是对档案价值潜在和长远价值关系进行评价和判别的具体执行者。因而,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往往会着重考虑“为我用”的价值,把“为我”性放在首位。比如一个机关对档案价值的考虑,首先是从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这一点出发,而对于潜在或长远价值,即档案对社会的有用性的考虑,往往会受到鉴定者的阶级立场、认识水平和主体状态的影响。

另外,在档案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因素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变化的,比如主体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具有复杂性,主体也是各种各样的具有个体性。而鉴定则是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对一种具有固定属性的客体(档案)在满足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因此,这种认识必然是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在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人们不断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鉴定标准和鉴定工作历史,这一点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其次,鉴定是一种对档案价值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鉴定,作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评价和认识,总是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所产生的“可能后果”的预见和判断。而这些预见和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性意识为基础和前提的: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社会活动(或者主体需要)之间存在着联系,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鉴定。因此要越是深入地、全面地认识档案的自身价值,就要更深刻和全面地把握主体、客体、实践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一点也从反面表明,人们的鉴定总有一定的随机性的。因为,人们受各种历史条件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可能最终一劳永逸地把握全部决定条件和因素。正因为如此,鉴定标准应不断充实、发展和验证,不能作为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指标和条律。

再次,鉴定也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认识过段。鉴定具有不确定性,鉴定标准具有预测性,这并不表示鉴定行为充分是主观性的,是随意的。因为从宏观上来说,对档案必然存在着一个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符合社会整体利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价值标准。也就是说,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必然和一个符合大众需要的,讲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标准。这种标准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因此鉴定也具有相对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光云.论档案价值鉴定中主客观的统一[C].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2.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4

1 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现状

早在1984年6月,国家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就联合颁发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1998年8月修订),对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及过期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所以,应当说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已经有章可循。但是,由于过期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政策性、业务性、程序性、责任性很强,使大家产生了畏难心理,导致目前没能很好地开展此项工作,保管的过期会计档案数量很大。如,中原油田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截至2010年12月份,中原油田一个基层档案室库存会计档案就达58215卷,其中,需要鉴定销毁的大约12000余卷,占库存总量的20%。

前几年,面对档案快速增加的现实,我们也曾成立了档案鉴定委员会和领导小组,开展过几次档案鉴定销毁活动,但主要是针对到期的短期普发性文书档案和一些到期及无法再利用的设备档案,而并未涉及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

2011年以前,我们油田虽然有个别档案室对过期会计档案做过一次鉴定工作,但也是只做鉴定而从未销毁,使得这些应该销毁的会计档案挤占了库房容量,浪费了人力物力。

2 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滞后的原因

2.1 工作责任性强,企业领导有所顾忌。在《档案法》第十五条中,对“禁止擅自销毁档案”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在第二十四条中将这种行为明确列为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条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应当经过一定的鉴定和审批程序后予以销毁也作出了规定。但以上两个法规性文件却均没有对不开展此项工作的行为提出追究责任的要求,加上对到期会计档案进行鉴定时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所以,企业领导出于避害趋利的心理,为了预防万一,往往一律从长,一般不主动开展过期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

2.2 缺乏效益观念,忽视保管产出关系。保管档案需要很多方面的费用支出,如库房费用、处理费用、保护费用,等等。随着企业的发展,会计档案数量的急剧增长,档案数量的无限增长与有限的保存能力之

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个矛盾既可以通过扩大库房面积,也可以通过对到期档案的鉴定销毁,压缩档案存量来解决。现在企业为了便利和保险起见,往往宁肯增加费用,放弃可能的效益而不想及时开展鉴定销毁工作。

3 做好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对策

3.1 转变观念,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辩证统一。关键是要转变企业领导和档案管理部门的观念。档案保管和提供利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为了追求某种效益,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更需要转变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的观念。在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中,要注重保管费用等因素的考虑,适时开展鉴定销毁工作,这对优化馆藏,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鉴定工作中应摒弃不计成本、多多益善的观点,要考虑每份档案是否值得保存,值得保存多久。

3.2 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便于操作的鉴定制度。档案部门应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本企业会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工作标准。在制定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细则时,一要坚持突出依法鉴定销毁的原则,消除怕负责任的心理;二要充分考虑到保管费用因素,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更能体现效益原则。如,中原油田为了规范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提高档案库房的有效利用率,先后制定印发了《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办法(试行)》和《关于鉴定销毁1993年前会计档案的实施意见》,对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作出部署。还下发了《中原石油勘探局会计档案电子化实施方案》,决定对各单位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在销毁前全部转换成电子档案保存,以利于解决“有效保存”和“以防万一”的矛盾。

3.3 健全机制,严格按照规定开展鉴定销毁工作。要想把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落实到位,就必须纳入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定期开展对过期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在鉴定销毁过程中明确规定各环节人员的工作职责、应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企业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带来的风险。在实际操作中,应当由档案管理部门和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会计人员组成档案鉴定工作小组负责档案鉴定销毁工作,以保证企业过期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提高管理效益。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档案多元价值;库藏档案数;档案鉴定;研究价值

档案的价值除了和其自身的情况有关,还会受到使用者需求变化的影响,所以其价值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的影响因素看似是不具备规律性的,但是档案价值的变化却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而人们对档案信息的使用需求的变化也使得档案信息的价值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在发展。

1 档案价值的多元化

文件和档案价值的多元化通常就是指相同的档案具有多样的价值和用途,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阶段,同一个信息使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这样就使得档案信息展现出了不同的价值状态,另一方面,统一阶段中相同的档案信息对不同的使用者其用途和价值也是不同的,这样也会呈现出档案的不同价值和用途。

举例来说,政府机关当中的某一份文件,它对其制作者和形成者而言具有最大的价值,同时在最初的阶段其现实的利用价值也是更高的,但是时间的不断变化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会越来越小,一份文件当中更多的可能是其历史记载价值和文献的参考价值,对其他的机关部门而言,它的价值又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价值,站在其所能发挥的作用的角度上去看,文件档案在不同的领域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是不同的,主要分为经济价值、行政价值和科研价值等等。

档案价值也存在着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所以它也使得档案鉴定工作具有非常强的预测性和复杂性,鉴定人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等一些主观性的因素也会对鉴定工作产生一些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次鉴定以后就可以十分准确的完整的对文件和档案信息的价值进行鉴定也是很难实现的。

2 档案鉴定理论的整合与深化

2.1 间接鉴定法与相关理论

间接鉴定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以新职能鉴定为重要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就是档案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体现文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档案价值的影响因素也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最为有效的影响因素就是其所在的社会结构,这种价值会通过一定的社会职能充分体现出来,新职能鉴定论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是改理论将档案鉴定工作放在了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下,鉴定的重点和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往的鉴定中都是文件实体和上面记载的内容,而当今的鉴定内容主要是文件的属性和智能以及其任务等。

其次是该林论在方法上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变革,它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控制鉴定方法,能够实现批量间接鉴定,而且这种方法在操作性上也更强,同时还可以大大的提高实际的工作效率,它可以在工作中对大量的文件进行鉴定和处理,所以很多学者对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也充分的予以了肯定,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着自身的不足。

其自身的不足主要有以下表现,因为这种方法是一种间接的鉴定方法,所以其在使用中没有办法对文件的情况进行更加详细的微观分析,所以鉴定出的结果很有可能不准确也不全面。就当前和其相关的各项理论而言,其在职能上的定位可能会比内容的分析更加的复杂,所以这种鉴定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方式来提高其自身的准确性。

2.2 直接鉴定法与相关理论

直接鉴定法认可关系价值论的客体属性决定论为主要理论依据。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档案价值关系由主客体两个方面构成,其中,客体即档案自身的状况及其属性对档案价值起决定作用,主体需求则只对档案价值有制约作用。

与这种理论相连接的直接鉴定法,要求直接对档案文件的内容、形成过程(含档案所丛书的职能或项目等)、形成者和其他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能全面把握档案自身状况及其属性,因此,其鉴定结论相对来说比较准确、全面、中肯。在档案价值的微观鉴定、后续鉴定(包括归档鉴定、进馆鉴定、分级鉴定、期满鉴定和开放鉴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它往往偏重于分析单份文件、单个案卷的价值,却可能忽略单份文件或单个案卷的保存与销毁对相关全宗、相关馆(室)库藏,乃至整个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影响,难以从宏观层次即全社会或档案馆整体的视角去把握;逐卷逐件逐页地审阅和处置档案,效率较低;它还是一种滞后的坚定,不适合当代电子文件数量巨大、动态易逝的特点。因此,这种鉴定理论与方法需要和其他理论与方法相融合。

2.3 需求预测法与相关理论

需求预测法以“利用决定论”和“主体需求主导论”为理论基础。这类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档案的价值不是档案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而是由人们或人类社会的利用需求决定的。换言之,它将利用者的利用者的利用需求视为鉴定档案的最重要标准。这类理论体现在鉴定方法上便是需求预测法。它强调鉴定工作要考虑利用者的需求,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它使鉴定过程带有很大的主管随意性;另一方面,它使鉴定标准脱离了文件及其形成者本身,并且在实际上破坏了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削弱了鉴定者对文件来源的重视。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到,种种鉴定理论与方法各有其优点与缺陷,没有任何一种理论与方法可以解决档案鉴定中的一切问题。它们之间并不相互排斥和否定,而是相互融合与渗透,换言之,可以互补,可以兼容,可以并存。例如,文件双重价值论、比例鉴定法、选样保留法等,都可以成为整合后的档案鉴定理论与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认为,整合、深化后的鉴定理论与方法,应该形成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多种理论与方法可以有序组合。又例如,在一个单位鉴定档案时,首先要应用间接鉴定法与相关理论来解决宏观问题,前端控制和批量鉴定的问题。在宏观鉴定的基础上,再应用直接鉴定法及其相关理论,同时考虑主体需求,以解决微观鉴定的问题。

3 结论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对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会产生十分中套的影响,在档案鉴定工作中,应该尽量保证整个过程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所以在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操作,同时还要允许档案人员在工作允许的范围内出现一些小的失误,只有这样,档案工作才能更好的得以展开。

参考文献

[1]孟宇,赵政文,张涛.数字档案鉴定系统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6).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 酒后驾驶 心理测试技术 意识 可行性

作者简介:黄小英,福建警察学院侦查系刑侦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测谎技术,侦查心理,侦查学。

一、引言

据我国交通部门报道,酒后驾车的交通事故率比平常人至少高出5-6倍;随着BAC数值的上升,个体在注意力集中、动作稳定性与深度知觉等心理维度方面会受到显著的影响,从而难以应对驾驶过程中的应急情况;朱云凤等人在分析632例涉嫌酒驾血样后指出,虽然发生交通事故率与BAC无正相关,但酒驾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60.7%的交通事故与饮酒有关。基于此,国家于2011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酒驾入刑”政策,通过现场检测驾驶员BAC数值来判定其是否属于酒后驾驶。这一政策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的酒驾事故发生率却实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在一些乡镇路段或是检测力度不强的时段,由于酒后侥幸心理和乙醇所致的冒险心理的作用,未能被及时检测发现的酒后驾驶行为还是存在的,这就给后续责任认定带来麻烦。尤其是“酒驾入刑”政策实施后,刑罚处罚的后果会强化一部分人的趋利避害心理,使错失有利检测时机的事故鉴定变得更加困难。

二、酒驾事故鉴定中运用心理测试技术的原理假设

近年来,心理测试技术凭借其事后检验事发当时真实心理痕迹的技术优势,开始进入酒驾办案部门的视线。该技术由专业人员借助多参量测谎仪收集、分析被测人在相关问题上的心理生理反应以确定其与特定事件的相关程度,从而为谎言识别开启了可能。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未能在第一时间对肇事者进行BAC检测,特别是如果存在肇事者主观逃避检测的情况,那么当事人事后谎称非酒驾的概率会普遍上升,此时可能就需要借助心理测试技术来识别谎言。但是基于血液中乙醇浓度会影响到驾驶员的意识状态这一事实,因此,能否使用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必须考察被测人在事发当时的意识状态。如果事发当时被测人是处于无意识的状态,那么即使事后运用心理测试技术,其结论也是无从考证的。只有被测人对已经发生的事故有所感知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心理测试,哪怕是进行缄默测试。那么酒后驾驶员对事故是否有感知呢?常听被测人在测前谈话时辩解自己事发当时已经“烂醉如泥”了,殊不知,古语“烂醉如泥”形容的是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起来的样子,而任何一个酒后驾驶员既然可以进行驾驶行为,可见其根本没有达到“烂醉如泥”的程度,因此,试图谎称事发当时是无意识来逃避承担事故责任是不成立的,这与因吸毒致幻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早已被界定为犯罪是一样的道理。更大胆的假设是:即使事发当时驾驶员因为饮酒已经快要到达意识障碍的临界点,但是突发的事故对大脑绝对是个强烈的外部刺激,它会将大脑拉回到意识层面上来,从而恢复对自身与环境的感知,而这也正是心理测试技术得以介入酒驾事故鉴定的原理假设。

三、问卷调查显示酒后九成以上个体的意识状况符合心理测试技术要求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结果

问卷主要针对个体饮酒后的意识状态开展调查,分为饮酒未醉及醉酒后对所经历事件的感知程度,醉酒后行为控制力状况,以及醉酒后主动驾车与被动驾车的经历调查;为进一步了解酒驾事故后逃逸现状,并能够将之与心理测试技术有机联系起来,问卷最后还考察了被调查者在经历无目击证人的酒驾事故后的第一反应以及对心理测试的接受态度。下面是具体的数据说明:

1.个体饮酒未醉及醉酒后对所经历事件的感知程度对比:

如上图显示,不论是饮酒未醉还是醉酒状况,个体对酒后所经历事件有感知的比例明显要大于无感知比例,其中49.1%的未醉个体及35.6%的醉酒后个体表示自己完全记得酒后所经历过的事情,对酒后事件有部分记忆的比例分别为45.9%与53.5%(这里特别强调了假设酒后发生交通事故),对酒后所经历事件完全不记得与选择其它的比例总和仅为6.7%与10.9%。

2.关于醉酒后个体行为控制力状况的调查显示: 38.9%的人表示醉酒后其控制力是正常的,而有51.5%的人认为自己在醉酒的情况下控制力会有些失控,但还是能够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只有9.5%人表示醉酒后自己会完全失去控制力,不能完成正常的行为活动,可见即使在醉酒状态,绝大部分的个体对于自己经历过的事件还是具备一定控制力的。

4.关于酒驾事故后第一反应的分类如下表:

6.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所提到的那五位实案被测人在心理测试之前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酒后事件的感知度基本为零,酒后行为控制力差,5个人均表示自己在酒后不会主动驾车;关于酒驾事故后第一反应的回答上,他们均没有选择逃逸;在说谎与否的问题上,他们全部选择不会说谎;在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测试问题,只有一个人选择不愿意。

(三)结果分析

1.酒后绝大部分个体可以良好感知所经历事件,并且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未醉状态下95%的人表示如果发生事故会有感知,即使在醉酒状态下这个比例也达到89%;完全不记得的比例分别仅为4.7%与7.8%,这样的统计结果已经不能成为阻碍心理测试技术介入酒驾事故鉴定的充分理由。另外只有9%的人表示自己在醉酒后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那就意味着这部分人已经不具备进行安全驾驶行为的能力,因此,这个数据对于在酒驾鉴定中是否可以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也就失去否决意义了。

3.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对象中有355人为公职人员,他们的说谎率高达60%,远高于非公职人员的17%,这可能跟酒驾入刑以后,刑罚处罚结果对公职影响严重有关系。同时,通过此次在全省范围内的问卷调查研究,为宣传禁止酒驾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尤其是对于接受调查的所有公职人员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之一。

4.另外,上文所提到的五位选择不会说谎的实案被测人均未能通过心理测试,其中3人在测后谈话中做了如实供述;这样的结果与他们在测前进行的问卷调查上的回答是完全不吻合的,而这也正是心理测试技术得以介入此类案件鉴定的契机。

综上,不足一成的个体在醉酒后会完全失去行为控制力,但是绝大部分个体表示如果酒驾发生事故是有感知的。因此,对酒驾事故当事人事后进行心理测试是符合技术要求的。

四、实案剖析证实酒驾事故鉴定中运用心理测试技术效果明显

由于问卷调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仅凭上面的数据统计结果仍然无法完全认定心理测试技术运用于酒驾事故鉴定是可行并且有效的。为了更好地印证这一点,下面将结合近年来接受心理测试委托并成功侦办的酒驾案件,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一)实案一

事故发生在2009年的某一个夜晚,两工友聚餐饮酒后骑摩托车回工厂的路上,为了避让一辆逆行自行车而失控撞向路边的花圃,其中一人摔成重伤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另外一人受轻伤,并且在事发后第一时间逃离了现场。由于幸存当事人事后坚持否认自己是驾驶员,而伤痕鉴定结论虽与其陈述有一定的出入,但也无法确定驾驶员身份,致使案件迟迟无法结案。接受测试委托之前,考虑到没有酒驾鉴定实战先例,测试人员也曾质疑过此项技术是否可以用于考察酒后个体,但是在详细了解案情之后,测试人员做出了如下判断:不论被测人是否为驾驶员,既然他在事发后第一时间逃离了现场,至少可以肯定一点,他当时意识是清醒的,这就意味着他很清楚事发当时谁是驾驶员这个问题,因此,他就满足了心理测试的前提条件。对幸存者傅某的测试结果表明其在相关问题上存在说谎的倾向,未能通过测试。测后谈话时双方进行了艰苦的心理较量,最后被测人对这一测试结果无异议,并亲口承认为了免于承担赔偿责任,才谎称自己是乘车人。

这起酒驾交通事故,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责任认定难以进行,给办案单位及遇害者家属造成困扰。心理测试人员在全面分析被测人对事故的感知度基础上,坚持只要经历过事故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心理痕迹的原则,成功还原了事实真相,从而开启了我鉴定中心应用心理测试技术鉴定此类案件的先例。

(二)实案二

发生于2013年初某个凌晨的这起事故,办案民警接110报警称有一车辆冲上路边导致配电箱爆炸,到场民警联系肇事司机未果(事后司机林某称被朋友送医救治,无法接听电话),只好扣押肇事车辆等待车主到来。肇事司机林某第二天中午才出现,声称自己是疲劳驾驶才导致事故发生,并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请求。但是基于第一时间报警电话里所称的驾驶员并非林某,而且肇事者未受重伤(轻微脑震荡)却不等民警到场自行离开现场,并且就医时谎称被玻璃门撞到而漏过BAC检测等原因,经办民警怀疑肇事者事发当时存在酒驾的可能性,如此一来,就可能引发二级案件――“骗保”的发生。

此案也是由于未能在第一时间对肇事者进行酒精检测,致使案件陷入被动的境地。心理测试人员在分析之后认为即使肇事者在事发当时意识模糊,但冲撞配电箱导致爆炸这一事实对其大脑的刺激肯定是很强烈的,以至于肇事者在第一时间里对配电箱爆炸这一后果进行了心理归因,并且主导了上述一系列逃避责任的反常表现。正是基于这一假设,测试人员大胆对其进行了心理测试,并在测后谈话中得到其承认酒驾的供述。

(三)案例分析

上述这两起酒驾案件,均由于错过对肇事者进行血液中酒精浓度测试的最佳时间,给后续的事故责任认定带来了困难。心理测试技术在分析判断被测人在事发前后心理变化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在事发当时心理意识感知状态,从而为此项技术在酒驾案件鉴定中的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上两起案件的成功突破及近年来积累的成功案例,都在证明着同一个问题:酒驾事故鉴定中应用心理测试技术是可行的,只要肇事者在事发当时还没有完全丧失主观意识,运用心理测试技术来辨别真伪,还原事实真相还是很有效的。

五、结语

当然,实践中要真正自如地将心理测试技术运用于酒驾事故鉴定中还有很多需要深入讨论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例如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性问题,以及如何更客观科学地判定酒后个体意识受影响的具体程度等问题。酒驾入刑的新形势下,即使酒后驾驶未引发事故,也可能带来鉴定上的新问题,如公职人员酒驾问题。因此,从理论研究与实证角度来探讨酒驾事故鉴定的新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司法会计鉴定;风险控制:鉴定结论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6-0074-03

随着我国经济案件日趋上升,司法机关在办理经济案件时涉及的会计问题也随之增加,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相应增多。然而,司法会计鉴定与传统的审计不同。司法会计鉴定是鉴定人依据诉讼法和司法部《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规定进行的一项诉讼活动,其目的是查明案件中涉及的财务会计专门性问题。鉴定人出具的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诉讼证据,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如审计结论)。审计是审计人员依据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执行的一种社会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其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两者的性质不同、依据不同、目的也不同,因而操作中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鉴定人如果依照审计程序进行司法会计鉴定,将实质上的审计报告冠以司法会计鉴定书之名,必然会影响司法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还可能使事务所面临处罚甚至诉讼风险。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从事鉴定业务时,必须时刻关注司法会计鉴定的特性,密切注意执业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防止鉴定结论出现错误或重大缺陷。

一、鉴定受理阶段的风险控制

鉴定受理是鉴定工作的第一环节,此阶段鉴定人应从两方面着手进行风险控制:一是保证程序合法;二是根据案情和鉴定要求,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决定是否受理委托。

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受理程序不同于一般的审计业务。一般的审计业务大多是由被审计单位自主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而司法会计鉴定业务则不同。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第十四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案件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在诉讼案件中,在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可见,在诉讼案件中,如果直接接受当事人委托进行鉴定,会因缺乏律师介入导致程序不合法而使鉴定结论没有法律效力。同时,作为诉讼参与人,鉴定人还应遵守诉讼法中有关回避制度的规定。接受委托前,鉴定人必须了解案情和鉴定要求,然后量力而行。经济案件通常涉及面广、案情错综复杂、影响深远,要求鉴定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及高超的鉴定技术,鉴定人员必须知彼知己而后量力而行。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许多送鉴人员所提出的鉴定要求的适当性较差,通常会将鉴定目的当作鉴定要求提出。对此,鉴定人应与送鉴人员协商修改鉴定要求。

二、鉴定过程的风险控制

鉴定过程是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司法会计鉴定人以科学的技术标准和客观的证据材料为依据、经过科学的逻辑推理和一系列技术鉴定活动形成鉴定结论的过程。为防止鉴定结论出现错误或重大缺陷,鉴定过程中,鉴定人应确保鉴定证据材料充足、真实合法,恰当运用引用技术标准,缜密推理、慎做结论。

(一)确保鉴定证据材料充足、真实合法

司法会计鉴定过程是“依证举证”的过程,“依证”指依据司法会计鉴定证据材料,“举证”则是指做出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司法会计鉴定证据材料不同于审计证据,鉴定人必须掌握鉴定证据材料与审计证据的区别,正确进行取证工作,确保鉴定证据材料充足、真实合法。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来源不同。一般审计业务的证据均由审计人员直接收集。在司法会计鉴定业务中,由于司法会计鉴定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任务,决定了其无权自行收集鉴定所需的材料,而必须由办理案件的诉讼机关或诉讼部门依法定程序收集。当然,在许多情形中,司法机关需要司法会计鉴定人协助进行某些材料的收集工作,但这类工作必须依法在案件承办人员的主持下进行,由鉴定人自行收集的或其他人收集的鉴定材料不得作为司法会计鉴定证据材料使用。因此,鉴定人在鉴定中发现缺少必要的鉴定材料时,应向司法机关提出补充鉴定材料的要求,由诉讼机关或诉讼部门负责收集。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从事鉴定业务时放弃习惯做法,不自行收集鉴定材料。第二,获取手段、方法不同。首先,一般审计工作大量运用抽样技术和方法,根据对抽出样本的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的总体特征,进而得出审计结论。司法会计鉴定必须用详查法,对据以作出鉴定结论的会计资料必须逐一检验并论证,“不能以点代面、以表及里,不能举一反三,”任何粗心大意都可能造成错鉴、漏鉴。其次,由于法律诉讼中存在着诉讼分工,司法会计鉴定人只能采用技术手段(检查、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来完成鉴定,而审计人员除技术手段外,还可采取各种非技术手段获取审计证据,如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显然,司法会计鉴定更强调技术性。第三,范围不同。审计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业务活动,载体除财务会计资料外,还包括各种记录和言词等材料。一般而言,审计证据包括实物证据、书面证据(主要指财务会计资料)、口头证据、环境证据。司法会计鉴定的研究对象是涉案会计事实,载体只能是财务会计资料。因而据以作出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证据只包括财务会计资料,而且必须是具备一定条件的会计资料。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鉴定结论的基本依据。这是因为,不仅客观因素、陈述者的主观倾向能够影响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而且还容易受到陈述者的感受力、记忆力、判断力、表述力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诉讼过程中,如果以言词陈述作为鉴定依据,无疑会影响鉴定结论的正确性。因此,鉴定人不能把言词陈述作为证据材料使用。

(二)恰当运用引用技术标准

引用技术标准是指标准本身是为了规范其他技术事项而制定的,但在司法会计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引用以作为依据的司法会计技术标准。在司法会计鉴定中,引用技术标准通常作为鉴别和判定财务会计事项的标准。实践中常出现对同一经济案件的同一会计问题的司法鉴定,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鉴定结论的情形,这与技术标准运用不当不无关系。鉴定人应特别注意排除以自己的认识或习惯代替技术标准,在运用引用技术标准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性原则,即在司法会计鉴定中,应当选用与鉴定内容相关的最具体的引用技术标准。(2)有效性原则,指当存在不同时期标准内容不一致的情形时,应当选用鉴定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形成时或鉴定材料所反映的财务业务出现时仍然有效的引用技术标准。(3)合法性原则,指当存在标准冲突的情

形时,应当选用符合有关法律规定的引用技术标准。在选用非国家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作为引用技术标准时,应对该标准是否符合国家设定的有关标准制定原则、其具体内容与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是否具有一致性进行识别。(4)合理性原则,指当同一标准文件中规定了多个可供选择标准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为合理的标准。(5)前提适用原则,指在使用引用技术标准时,应当判明标准的适用前提,选择与鉴定事项具有同一前提的标准。

(三)缜密推理、慎做结论

司法会计鉴定是一项技术鉴定活动,鉴定结论除具备诉讼证据的一般属性外,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属性:科学性、唯一性、局限性。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是指鉴定结论能客观地反映案件事实。鉴定人在出具鉴定结论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过程,检查所取得的证据是否符合客观事实,数据资料有无违反技术标准,有无不合逻辑的推理等。如果论证过程违反逻辑规律或推理不当,鉴定结论就会失去证据价值。鉴定结论的唯一性是指同一案件的同一财务会计问题只有唯一的鉴定结论。唯一性是科学性的具体体现。因此,由几人同时进行的鉴定,如果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鉴定结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错误的。尽管《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规定司法鉴定人与其他司法鉴定人意见不一致时,有权保留意见,但法律是追求唯一性的。因此,鉴定人应查找出分歧的所在,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唯一正确的结论。鉴定结论的局限性是指鉴定结论只能反映和证明特定方面的案件事实,而不能反映和证明全部案件事实。这是由司法会计鉴定的任务及其方法的局限性决定的。局限性要求鉴定人在出具鉴定结论时,只能在委托范围内对所涉及的鉴定事项表示意见,任何超越鉴定范围和工作职责的意见均为无效结论。

三、出具鉴定书的风险控制

司法会计鉴定书是司法会计鉴定人在鉴定结束时制作的、表明鉴定过程和鉴定结论的法律文书。由于鉴定书具有特殊用途,相关法规对鉴定书的内容、格式及出具条件作出了相应要求。司法会计鉴定人应按要求出具鉴定书,确保鉴定书规范、标准。出具鉴定书的基本条件是:提供的资料系统完整,送鉴材料齐全,实验条件(技术方法和设备)完备,能得出鉴定结论。因此,当缺失会计资料、鉴定材料不足或因鉴定材料质量问题无法作出相应的鉴定结论、技术条件不具备或取证受限制时,司法会计鉴定人只能要求补充鉴定材料、中止鉴定或终止鉴定,而不能出具鉴定书。此外,实践中还应注意如下两种情况也不能出具鉴定书:第一,没有必要逐一检验并论证,而仅需用抽查结果即可推断涉案会计事实的案件不宜出具司法会计鉴定书。如涉及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诉讼,只要抽查一定数量的会计资料就可以证明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是否真实。此项活动只能算是审计,也只能出具审计报告,因为司法会计鉴定人使用的是审计证明方法。第二,需要用不确定因素推断会计事实的请求,也不能出具司法会计鉴定书。在民事或行政诉讼中,有时需要对一些可能将会出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推测,如估算灾害损失带来的隐性损失和抢救、修复、弥补等可能产生的费用,而这些估算方法恰恰是审计的一个重要证明手段。因此,也只能算是审计。

四、鉴定人出庭的风险控制

作为诉讼证据,司法会计鉴定结论必须经过当事人的质证和审判人员的判断才能作为判决的依据。因此,鉴定人依法出庭接受质证是鉴定风险控制的最后一道环节。通过出庭接受质证,促使法官采信正确的鉴定结论,或者发现鉴定中的不足甚至错误,防止发生错案。

司法会计鉴定是在法律界不熟悉会计知识的情形下产生的,对会计、审计、财务等专门知识,法官一般了解不够透彻,因此,庭审中,鉴定人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为强化法官心证的形成,促使鉴定结论最终被法官采信,鉴定人应注意使用一定的证明技巧,提高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如引用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制的典型案例,援引这些案例有助于强化法官心证的形成。又如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向同行业专业人士发出调查表,得出统计结论,同时请公证处对整个过程进行公证。公证书在我国具有法定证据的效力,公证书证明的事项,除非有足够的证据予以反驳,法院即予以采信。

以案为鉴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会计档案;企业;鉴定销毁;流程;建议措施

目前,一些高校领导怕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难度大,人员组织等不力,不敢拍板组织实施这项工作,造成高校内大量到期的会计档案变成了无限期保管,不但占用档案室有限空间,增加档案人员管理工作量,还给日常档案服务增加难度与影响服务质量,降低档案库藏含金量。因此,本文笔者接合自己的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高校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实施方法提出了具体建议措施,请业内同事交流

指正。

一、明确做好高校会计档案鉴定销毁的重要意义与目的

会计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的保留了高校在一定时间内的各项经济往来真实纪录,对高校有着重要的参考、查询与信息利用等价值服务。然而,随着历史时间的推移,不少高校已到期,甚至早已超期的会计档案由于没及时实施鉴定销毁工作,以至大量“名亡实存”的过期档案逐年增加,不但加大库房占有率,同时也加大档案管理工作量,导致高校在人、物及财力上消耗成本增加,且还得不到档案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因此对高校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及时开展,已是目前高校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有必要进行专题研究,特别是工作实施方法,以便取得实效。

二、组织实施高校会计档案鉴定销毁的主要流程

积极开展好高校会计鉴定销毁工作的整个活动过程,这是提升对馆藏优化,提高服务效益的关键。

(一)认真做好鉴定销毁工作的精心安排

在组织实施高校会计鉴定销毁工作前,要精心做好几点准备工作,一是转变高校档案理念,高校高层管理班子要引起高度重视,主动纠正过去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的管理思想,将此项工作纳入到高校中心工作的目标考核中去,积极协调工作进度安排;二是改变以往会计档案鉴定销毁领导小组成员结构,重新建立起由分管领导挂帅为组长,办公室、财务部门、档案部门和纪委、工会、教职工代表为成员的会计档案鉴定销毁领导小组,这样有利的确保鉴定销毁的工作质量;三是加强会计档案鉴定销毁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形成政令畅通,信息反馈及时,制定倒排工时,顺排工序,稳妥解决当前高校会计档案鉴定销毁中普通存在的难点与重点。

(二)严格执行鉴定销毁工作的落实环节

高校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执行是否不折不扣,落实是否过精把脉,是整个工作的关键与核心。因此,必须要严格执行,认真监督检查落实情况,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强化。一是坚持贯彻落实执行好《档案法》和《档案管理办法》[1],严格掌控好鉴定过程中“当留则留、当剔则销”的基本原则[2],防止鉴定工作走入到要么是都有保存价值需继续留存,要么是无需鉴定都需销毁的两个极端;二是建立健全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制度,特别是鉴定销毁的实施细则要有科学性、规范化和标准化,具可操作性,减少人为因素等主观干扰,使其更能体现效益。三是建立编造好会计档案鉴定销毁清册。要求工作人员在鉴定过程中须建立起剔除销毁的详细台帐,列清需要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数、起止年度、销毁时间等内容,待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在工会、教职工代表和纪委的共同监督下,工作人员实行集中销毁。四是借助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做到会计档案的鉴定与清理帐务的双管齐下,即是工作人员在鉴定过程中可以同时组织对高校会计的应收和应付往来帐款一道进行清查整理。

(三)追踪检查鉴定销毁工作的成效评估

一项工作最终取得更好的成效提升,都是在总结经验与教训中产生。我们一些开展了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企业,大多又都存在只注重工作过程,却淡化工作成效,这种虎头蛇尾的工作方法,最后也导致高校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成效一直徘徊在低端产出,得不到改进与提升,因此,须加强对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的后期管理。一是建立起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成效的评估机制,组织专家对每次活动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分析原因,查找不足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负责落实到位。二是加快提升工作小组成员的操作能力与实战水平,通过交流经验、培训学习以及参观考察多种方式,使高校这支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小组管理水平不断的走向专业化发展道路。三是把会计档案的鉴定销毁一并纳入到评优晋级考核成绩中去挂钩,有效的督促工作小组主动进行一年一次常态化的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开展下去,一年比一年开展的更有成效。

三、结语

总之,高校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慎重工程,只有在常态化健全完善的鉴定销毁高校机制下,才能使会计档案鉴定销毁工作方法取得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1]殷志伟.关于加强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

上一篇:细节决定成败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有效沟通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