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促改剖析个人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3 13:32:55

以案促改剖析个人材料

以案促改剖析个人材料范文第1篇

以邓小评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市纪委六次全会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着眼点,以解决阻碍经济发展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为重点,切实解决安监系统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与加快*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促进安监系统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依法行政,更好地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安监工作的满意度,为实现更快更好发展,构建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二、评议工作重点

(一)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按照“提速、提质、为人民、促发展”的要求,围绕全面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做好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服务型机关。全市安监系统要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完善运行程序,规范机关行为,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不规范”、“作风不扎实”、“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和完善快捷、高效、便民的工作机制。提速工作过程,重点加强行政许可、事项、为民办实事等方面的效能建设,加快安全网络系统建设,逐步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申报、审批、咨询和投诉等网络化服务措施,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断提高安全监管工作水平,加强安监系统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为民服务的水平。

(二)全面开展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是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行风的重要内容,全市各级安监部门要围绕行政权力配置、运行和行使结果,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各项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编制和公布职权目录,制定和公布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流程图;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制度,努力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提高自身公信力。

(三)切实解决影响发展环境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规定》,认真查找安监系统存在的群众不满意和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倾听群众诉求,畅通投诉渠道,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建立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建立机关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活动的长效机制,认真执行《市安监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规定〉实施细则》和机关效能建设及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结合安监工作实际和安监系统的特点,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权力运行中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机制,增强安监干部依法行政和认真履行职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纠、评、建相结合,以评促纠,以评促建,坚持把民主评议与安全监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形成民主评议自我运行机制,提高安监系统行风建设整体水平。

三、行风评议的方法

按照《*市20*年民主评议机关(行业)作风工作方案》的要求,行风评议采取问卷评议、质询评议、日常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市、县两级安监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问卷评议。要体现广泛性,问卷的主体应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应包括企业、工人、农民、离退休人员及个体从业者等各界人士代表。要提高针对性,尽可能多地选择直接服务对象参加问卷评议,并增加直接服务对象问卷评议的权重。要逐项对问卷评议情况进行梳理,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封汇总。

2、质询评议。主要邀请本部门的直接服务对象参加,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发现问题,找准问题,有针对性地整改。

3、日常考核。

一是拓宽渠道,强化日常监督。各级安监部门要通过“阳光热线”、行风建设投诉中心和投诉网站、义务监督员监督等形式,对本部门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公正公平情况和行业特权行为实施即时监督,发现问题要制定措施及时整改。二是明察暗访,加大查究力度。对群众反映行业不正之风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查处。

四、评议活动的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

4月下旬至5月中旬,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全市安监系统机关效能建设暨民主评议动员大会,由市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树立同志对20*年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第二阶段:承诺公示

5月至6月,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机关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单位第一责任人名义制定承诺方案,在一定范围予以公开。承诺内容要突出“提速、提质”这个重点,以改进作风、转变职能、提高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同时,将本单位的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工作标准和监督电话等予以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做到工作程序清晰,工作标准明了,工作时限明确,工作结果明白。

第三阶段:民主评议

6月至10月。一是完善直接服务对象库。各级安监部门要按照《*市民主评行风直接服务对象测评实施办法》要求,把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材料整理归档,进一步健全直接服务对象库,并主动与直接服务对象加强联系,征询意见,二是8月份集中一个月的时间,以组织直接服务对象听证质询评议和问卷评议为主要形式,广泛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对安监系统行风进行评议。

第四阶段:自查整改

9月至10月。9月份各级安监部门要对照群众意见、建议,进行自我剖析,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整改。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又比较易解决的问题,马上解决。对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暂时还不能解决的,要制定措施,抓好落实,力争尽快解决,同时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10月份,各级安监部门对照本部门的承诺内容和行风建设重点工作,总结整改情况,向社会进行公示。

第五阶段:总结考核

11月中旬,市局组织全市安监系统问卷测评和工作考核,各县(市)、区安监局要在11月10日前书面向市局行风办报送行风建设工作总结报告,市局按照行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对县(市)、区安监局进行督导检查。

五、具体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的各项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市安监局成立民主评议行风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树立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处(室)、执法大队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工作。建立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处(科)、室各负其责、纪检组织协调,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各县(市)、区安监局也要参照市局的做法,建立组织,制定实施方案,推动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深入开展。

(二)强力推进活动开展,务求取得实效

一是明查暗访。加大日常检查督导工作力度,充实义务监督员队伍,坚持经常深入基层,以多种方式对机关、基层的行风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掌握和解决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今年将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批评。

二是落实重点督办。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直接管理服务对象为评议代表,以咨询、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将评议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交领导班子进行研究,对重点问题实施督办,不断提升对整改成果的满意度。

三是强化监督。按照市纠风办的要求,各级安监部门领导要积极参与“阳光热线”、“走进直播间”、“阳光服务”等专题节目,与社会各界群众对话沟通,解答咨询,办理投诉。要建立意见箱、开通热线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日常监督。对于群众咨询的问题要认真解答,对于投诉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向举报人反馈结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是整章建制。要立足防范,着眼治本,积极建立健全业务工作和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把评议活动寓于日常管理之中,推动政风行风建设向深层次发展。

(三)严格责任追究

以案促改剖析个人材料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和做法

我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国家电监会、省委的统一部署,始终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坚持条块结合,将电监会学习实践载体和省委实践载体有机结合,融入到各项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实践特色,把实践主题和实践载体贯穿于整个学习调研阶段的全过程,开展五大实践活动;坚持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正确的学习实践导向;坚持注重实效,边学边查边改,着力在破解监管难题上下功夫。认真完成了3个阶段11个环节的各项工作,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深入推进、富有成效。

(一)学习调研阶段,于20*年9月29日开始,11月17日结束。按照深化学习与深入调研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政治学习与业务研讨结合的原则,重点抓四项主要工作:一是准备和动员工作。国庆前后党组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中央、省委有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我办的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10月9日,召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党组书记、专员郑宝强同志作了动员讲话,省委第八指导检查组莅临大会检查指导工作,洪长平组长作了重要的指导性讲话;10月14日,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以及非党员同志28人在*分会场观看了国家电监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会后立即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进行了讨论。学习实践活动起步快,开局好,进展顺利。二是理论学习活动。学习以自学为主,以支部为单位,邀请有关专家作专题辅导。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3次,党员集中学习20学时。办党组成员带头写学习心得体会,处级党员干部全都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电监会2009年电力监管工作会议精神。三是开展调查研究。着重围绕以人为本与和谐电力、电力节能减排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研究、加强电力监管能力建设等重点问题,办领导分别带队深入一线基层企业开展专题调研活动,认真充分听取了电力企业对*电监办监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10月29日,召开电力监管业务检查工作交流会,对办两年多来开展的各项电力监管业务检查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对加强和创新电力监管业务检查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11月10日上午,召开*电监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践载体大讨论,围绕电监会党组提出的学习实践活动载体和省委提出的学习实践活动载体如何有机结合问题进行广泛系统深入的讨论,提高办干部职工对实践载体的理解,加深对电力监管工作规律的认识,明晰破解监管难题的方向。此外,还召开了20*年福建省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经验交流会议,为期一周的两期大中型水电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研讨班,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灾区同胞“送温暖、献爱心”。

(二)分析检查阶段,于20*年11月13日开始,2009年1月18日结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注重针对性,讲求实效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查找、深刻剖析,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主要抓三件事:一是广泛发动帮查找。在开展“解放思想、四求先行”大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机关党员干部职工、有关政府部门和电力企业对办领导班子在履行职责、依法监管、为民服务、工作作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归纳成10个方面的问题;二是领导班子深剖析。11月28日,*电监办党组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办党组书记、专员郑宝强认真回顾了办领导班子自*电监办成立以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深刻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初步提出了整改的方向和措施。其他党组成员也联系各自工作、思想实际,进行了深刻的查找剖析,大胆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了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材料和个人材料;三是反复推敲定报告。办党组书记、专员郑宝强十分重视分析检查报告的起草和形成,虽在中央党校学习,但亲自参与和把关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提纲草拟、框架构思、内容审定和修改完善,张建平副专员多次与写作班子讨论和亲自修改分析检查报告,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通过多种形式听取方方面面对分析检查报告的修改意见,把好的意见充分吸收在分析检查报告中,努力把问题找得准,把原因分析透,把举措提得实,先后六次征求电力企业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五易稿件,最终形成了较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1月9日-14日,组织办全体干部职工、两代表一委员、基层群众和电力企业代表、社会监督员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全部收回发放的47份评议表,总体评议满意率达100%。

(三)整改提高阶段,于2009年1月19日开始,2月底结束。为更好地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监管能力,破解监管难题,增强整改提高阶段的工作实效和体现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办领导班子针对群众反映的十个方面意见和分析检查阶段提出的五大方面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充分发挥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集体智慧,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出对策办法和建议,按照“四明确一承诺”的要求,结合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结合贯彻落实国家电监会出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性文件,结合年终岁首工作,制定操作性强的整改落实方案,使之与*电监办2009年工作要点、*电监办2009年工作计划分解表、*电监办贯彻落实国家电监会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关问题的初步方案相衔接,并本着边学边查边整边改的原则,各处室立足业务实际把整改方案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对目前具备条件能整改的立马进行整改落实,如去年供电检查中反映问题的整改落实,最近正在逐一跟踪督促;推进发电企业与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建立完善全省电力供需形势、燃煤发电企业经营状况监测预警制度,已开展了2009年电力供需形势、燃煤发电企业经营状况监测预警深度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我办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把学习调研贯穿始终,不断强化理论武装。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性,这对理论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学习是为了武装,不是包装,更不是伪装。在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我们都紧紧围绕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交流研讨相结合、学习贯彻始终与相对集中学习相结合、学习与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办范围内掀起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通过学习调研,提高思想认识,解疑释惑,提高查找问题、剖析原因、破解难题的本领。

二是把开展实践载体活动贯穿始终,努力增进活动实效。把国家电监会提出的实践载体和福建省委提出的实践载体有机结合起来,从我省电力监管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推动完善监管体制、探索创新监管机制、促进电力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海西应先行,电力要先行,监管保先行”的实践载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办把实践载体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和行动,把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国家电监会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结合起来,与做好电力监管工作实际结合起来,突出实践特色和电力监管工作特点,学习调研阶段围绕实践载体展开大讨论,分析检查阶段围绕实践载体查问题找原因理思路,整改提高阶段围绕实践载体明目标把原则订措施,不断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促进电力监管事业科学发展。

三是把查摆问题贯穿始终,注重边学边查边改。始终把解决好影响和制约电力工业和电力监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边学边查、边查边改,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办领导班子本着重在分析问题、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的原则,以学习调研促问题查改,以分析检查带问题查改,以整改提高验问题查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征求多方意见,全面查找、认真梳理、深刻剖析领导干部在党风党纪、履职履责和服务基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力解放思想、转变职能、更新观念的角度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原因并提出整改的方向和措施,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时间安排,为问题的整改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把转化运用成果贯穿始终,创造性地推动工作。紧紧按照省委提出的“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的要求,围绕如何履行电力监管职能、更好服务海西两个先行区发展这一主线,充分转化运用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果、新成效,着力在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破解监管难题上下功夫,在促进海西电力先行发展、科学发展上谋实效。注意学习实践各个阶段成果的转化运用,努力把学习调研成果作为分析检查的基础,把分析检查的成果转化为整改提高的依据,把整改提高的成果转化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转化为推动监管工作的动力。在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期间,我办成功争取国家电监会出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性文件,特别是其中将我省列为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的政策,对我省电力工业和经济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我办对贯彻落实电监会这一文件高度重视,之后立即着手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并将之宣贯到2009年电力监管工作的部署和学习实践活动的整改提高中,落实到指导电力企业科学对应当前金融危机,促进电力工业健康发展,服务海西先行区建设的实际行动中,这是转化运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的一大体现。

五是把舆论宣传贯穿始终,营造良好氛围和声势。始终紧密结合实际,通过多种媒介渠道和传播方式及时宣传我办学习实践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办专门设立了学习实践活动专栏作为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阵地,第一时间报道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动态、进展和成效;认真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简报的编发,对中央、国家电监会的重要会议精神以及办机关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做法和实效进行全面报道;精心组织辅导讲座、调研活动、专题研讨会,增强学习实效,提高教育效果。截止目前,共编发学习实践活动简报14期,刊登学习实践活动各类信息55条,在国家电监会学习实践活动简报刊登2条,在《中国电力报》刊登2条,在国家电监会门户网站刊登15条,在华东电监局网站刊登3条,在福建机关党工委网站刊登10条,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二、主要特点和体会

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办全体党员干部始终按照国家电监会和省委活动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扎扎实实完成各项规定动作,使学习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以“快”赢主动。办党组对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省委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安排和要求,快速反应、及时行动,做到了“六快”,即筹备快、动员快、部署快、推进快、落实快、提高快,出成果快。

二是以“深”求质量。理论学习注重领会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水平;学习调研在“深入”下基层,摸实情,说实话,想实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开展实践载体活动,把实践载体深化细化具体化,成为实实在在、可操作的“抓手”;分析检查结合自身的工作职责仔细查找制约和影响电力监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认真剖析主观原因,明晰破解监管难题的努力方向;整改落实不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即时整改措施,还着力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工作问责、跟踪问效、持续提高。

三是以“实”见成效。从机关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突出问题,着眼于创新体制机制,着眼于促进业务工作,各项活动开展力求做到“三突出”,即突出实践性,抓好载体;突出针对性,做好“结合”;突出具体化,做到管用,真正取得一些看得见、做得到、感受深的新成果。

总结我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点主要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是实践的先导。思想先行,才能保证在行动上步调一致、节奏合拍、形成合力。我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十分注重思想发动工作,在每个阶段开始都进行充分思想动员,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召开情况碰头会,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加强督促指导;每个阶段结束后都召开总结大会,进行深入总结,发现问题,改正不足,增强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工作的信心。通过强化思想教育,使全体干部职工深刻认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推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责任感,做到统筹兼顾,“两手抓”、“两不误”,一手抓电力监管工作,一手抓学习实践活动,并结合实践载体活动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更直接更得力的措施推动电力监管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二)领导高度重视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领导班子的思想和行动是否到位,对学习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达到预期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办专门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用于组织、协调、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领导班子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深入调研、带头分析检查、带头督促落实,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干部职工投身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表率示范作用,也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实践证明,领导班子要思想认识到位、责任到位、行动到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健康地开展,扎实、稳步地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

(三)坚持群众路线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发扬民主、开门纳谏,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办领导班子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认真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坦诚接受基层群众的批评和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发动群众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制约和影响电力监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集中群众智慧来思考整改落实提高的措施,并把好的意见和建议吸收和体现在分析检查报告、整改落实方案中,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思想认识“深”、查找问题“准”、分析原因“透”、发展思路“清”、整改措施“实”,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真正的成效。积极采取“请上来”和“发下去”的方式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群众评议,将整改落实方案向群众公示,依靠群众力量,接受群众监督,确保整改工作能持续有效落实。据统计,在学习实践活动阶段,通过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举报箱、到基层调研等形式,共与社会方方面面人员200多人次接触沟通,所接触沟通的人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层次性和广泛性。

(四)突出实践特色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注重实践性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鲜明特征,也是检验学习实践成果的重要标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办结合国家电监会和省委的实践载体进一步明确了我办的实践主题,并将实践载体细化具体化成实实在在的五象具体实践活动贯穿于始终,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机关业务工作、与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一些影响监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五)上级指导支持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因素。与上级保持信息沟通,了解最新动态和精神,才能保证学习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路线走下去,才能保证贯彻执行上级的统一部署不走样不落时。我办学习时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扎实推进、成效显现都离不开国家电监会、省委活动办和省委第八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办及时向国家电监会、省委活动办和第八指导组汇报学习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也常邀请上级单位莅临指导检查,增强了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信心和动力,也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成效。国家电监会、省委活动办和省委第八指导检查组也大力支持我办的学习实践活动,在方案制定给予大力指导,在重大活动开展给予有力支持,在信息宣传方面给予提供平台,为我办顺利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三、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

总的看,我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展顺利,总体平稳,取得较好成效,基本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是强化了理论武装。由于比较系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大家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靠谁发展”等发展的基本问题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并联系电力监管工作实际,对电力监管工作的理论认识不断升华,实践总结不断丰富,规律把握不断深化。大家认为,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弄清了“监管为了谁、为什么要监管、怎么监管”等电力监管工作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对电力监管的理念、监管的定位、监管的职能的认识更加深刻清晰,以人为本、监管为民是电力监管的理念,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也是执政为民理念在电力监管工作中的落实和体现,又是对监管就是服务理念的深化和完善;电力监管机构的定位是电力市场监管;电力监管机构履行电力安全监管、电力市场监管、电力体制改革的职责。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机关干部职工更加懂得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思考电力监管工作,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检验监管工作的成效,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今后的监管工作。

二是查找了突出问题。我们把查找突出问题、破解监管难题作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议题和关键任务。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调研活动、民主生活会的自我剖析、撰写分析检查报告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讨论研究,我们对办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制约和影响电力监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都有了明确的把握和清晰的认识,将之提炼、概括和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不足;二是协同监管、主动配合不力;三是融入海西、服务发展不紧;四是有效办法、长效机制不多;五是现有基础、自身能力不强。在此基础上,大家结合自身的业务工作实际,逐项对照国家电监会授予的电力监管和依法行政职能,查找差距和不足,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上述五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详实的问题清单。通过对突出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使得大家对“站高一步、退后一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进一步明晰了努力的方向、作为的空间,坚定了推进电力监管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制定和落实了整改方案。办领导班子针对学习调研阶段和分析检查阶段查找出来的问题,充分发挥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提出对策建议,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跟踪问效、工作问责的原则,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共有整改项目46项,主要包括重点解决影响全局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明确各个整改项目到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标,既有近期目标,又有中远期安排。争取在今年内完成整改项目有23项,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带动,将进一步提高我办的履职能力、协同监管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明年内完成整改项目有6项,长期进行整改项目有17项,这些中长期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将进一步发挥电力监管的作用,推动电力监管事业发展,实现维护电力市场秩序,促进电力工业全面协调、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建立坚强、和谐、安全、可靠、环保的能源支撑体系提供保证。

四是振奋了精神状态。大家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增强做好监管工作的信心,强化克服监管难题的意志。尽管我办成立时间迟、工作基础差、人员少、事情多,但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大家进一步振奋精神,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把难题当破题,把挑战化机遇,把压力转动力。大家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高度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在工作中表现出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事业为重的崇高境界,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和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党员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不断好转,工作热情不断提高,机关工作作风不断转变。特别值得表扬的是,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办机关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同志都是兼职工作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机关学习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做了大量工作,如文件起草、信息报送、方案拟定、活动协调联系、宣传报道等,许多同志经常加班加点工作,挑灯夜战,废寝忘食,有突出的表现。

五是加强了机关建设。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快了我办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和谐型、务实型、廉洁型”的进程。领导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素养、执政能力和决策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都能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电力监管工作的全局,积极探索和把握电力监管工作的规律,实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都能积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模范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监督,强化自我约束,以党风廉政建设促监管队伍的加强,以干部作风建设促监管能力的提高,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都能主动地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挥整体功能,努力营造团结合作、和谐共事的浓厚氛围,依靠广大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和推动电力监管工作;都能在“求真”和“务实”上下功夫,加强调查研究,把情况吃透,把问题找准,把思路理清,为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六是促进了业务工作。我们注重抓好三个“结合”,即注重深化学习与深入实践相结合、注重眼前和长远相结合、注重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当前监管工作相结合,努力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以学习实践活动来推动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以各项工作的新成果来衡量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通过学习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新的提高,电力监管工作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逐步得到破解,各项业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如,在融入海西发展方面,成功争取国家电监会出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性文件,研究制定《*电监办贯彻落实国家电监会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关问题批复意见的初步方案》,提出了24条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实效;在依法监管、维护合法权益方面,首次规范启动电力争议调解程序,成功实施争议调解,促进厂网关系和谐发展,把“以人为本、监管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在安全监管方面,首次开展了为全省大中型水电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研讨,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履行电力企业安全监管工作职能相结合;在课题调研方面,完成了《省级监管能力建设》、《厂网关系》等课题,为推动电力监管创新、能力提高和工作开展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储备。此外,还组织召开了电力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节能减排、电力监管业务检查等工作经验交流会、调研成果汇报会,进一步发掘、梳理、总结了哪些成果可以运用,转化为谋划2009年电力监管工作的思路、举措,提高了我省电力监管工作的深度、高度和广度。

尽管这次的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不够,在学习理解中央重大战略决策,重要政治理论和电力监管业务的结合上需要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工作创新力度还不够,破解监管难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一些问题的分析检查还不够深刻、不够到位,分析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有待于增强;在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解决具体问题上力度还不够大,学习实践的质量和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制定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加以整改。

四、下一步的初步工作设想和几点建议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是电力监管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遵循重要指导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永无止境,不能一劳永逸。第一批的学习实践活动将告一段落了,但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常态化的任务贯穿于长期的电力监管事业中去,与日常业务工作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与机关党建工作更加有机结合起来,与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更加有效结合起来,在抓好整改方案落实的基础上,探索学习实践活动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化的机制、措施和途径,不断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电力监管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办法,破解监管难题,提高监管能力,服务海西经济,促进福建电力工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案促改剖析个人材料范文第3篇

一、主要工作成效

1.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全市已完成农贸市场改造升级65个。

2.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工商系统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抓手,推动和促进工商职能全面到位,圆满完成了省级文明城市检查组的暗访和考核鉴定工作,为我市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作出了突出贡献。

3.市场监管“三化”建设快速发展。我市城区的蜀中市场、射洪川中商贸中心等12个市场申报为省级“三化”建设示范市场。

4.动产抵押登记成效显著。全年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63件,超额完成省局下达任务110件的139%,实现融资8.5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

5.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全市共有各级“守重”企业256户,比去年同期的231户增长20%,超额完成省局下达全年任务210户的21.9%。

二、工作措施及具体做法

(一)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深入开展“红盾护农”工作,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1)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我局把深入开展好“红盾护农”行动作为当前部门履行职能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加大红盾护农力度,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以执法整治护“三农”、规范管理促“三农”、扶持发展兴“三农”为重点,围绕爱农护农帮农行动,铲除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有效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勇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蒋定喜任副组长,各科、室、队负责人为成员的“红盾护农”领导小组,一把手负责,狠抓落实。

(2)广泛宣传,提高农民维权能力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努力提高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对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能力。公布了农资市场整治情况,适时曝光典型案例,剖析投诉热点,及时农资产品警示,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营造保耕促产声势;印发农资识假、辩假、维权宣传资料24000份,接受农民朋友现场咨询投诉321次,组织农资经营户培训8次,促进了农民群众防范能力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

(3)加大对农资市场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

认真清理农资经营主体资格,严把市场准入关。目前,我市共有农资生产经营户1536户(其中:农资生产企业27家,从事农资经营的1465家,农机具生产加工27户)。我局结合企业年检,严格对农资经营主体的资格审查,对许可证已失效的,要求企业限期补办,逾期不办理的,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营业执照。对不具备经营条件,超范围经营和无证照经营农资商品的单位与个人,依法予以查处和取缔。进一步完善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制和退出机制,实现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交易行为、竞争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大力推行农资商品经营者分类监管制度,打造诚信经营氛围。

(4)加强对流通领域农资商品的监测

我局依据季节特点,及时安排检测抽查,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商品警示,引导农民群众正确选择。通过日常巡查,12315申诉举报等信息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村商品质量信息,提高监测商品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根据省局《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开展了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全年共抽查农资商品54个批次。同时,积极督促指导农资经营单位建章立制。在全面推行“两帐两票(进、销货台帐,购销发票),一书一卡(承诺书、信誉卡)”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农资商品准入制”、“问题农资商品退市制”、“农资经营预警制”、“购假农资预赔制”、“种子留样备查制”、“重要农资商品备案报检制”等农资质量监管制度,逐渐形成规范的遂宁农资监管模式。同时,对农资商品进销货台帐进行了严格检查,全年共查处未按规定建立台帐72件。

(5)严格依法行政,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农业生产秩序

我局围绕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农机及零配件等农资商品和市场,大力开展各项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对质量低劣、群众投诉多、社会反映强烈的生产加工企业,经营网点,农资批发集散地的监管和检查。重点做好“四查四打”即:查农资商品质量,打击假冒伪劣;查农资进货渠道,打击制假售假窝点;查农资广告,打击虚假宣传;查农资商品标识和商品使用情况,打击虚假标识和商标侵权。同时,充分利用12315指挥中心和农村消费维权网络,认真受理农民消费投诉,积极解决涉农纠纷,维护农民生产消费权益。

我局共出动工商执法人员2345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2437户次,整顿农资市场102个次,查处违章违法案件107件,查处不合格化肥72吨。

2.认真开展粮食、棉花、蚕茧市场整治,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加收入,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我局强化了陈化粮为重点的粮食市场监管,对有陈化粮购买资格的企业进行全面跟踪监管,监管率达到100%。加大对粮食收购、加工企业400户的监督管理,检查棉花收购企业8户。

3.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搞活农产品生产流通

按照“在培育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创优”的工作思路,积极培育、发展和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强对经纪人的管理,促进经纪人有序发展。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通过多方努力,培育了一大批具备经纪业务知识,具有市场营销能力的农村经纪带头人,积极引导农村经纪人注册登记,取得合法市场主体资格,全市新发展农村经纪人组织156个,农村经纪人18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4户;如大英县农村经济人队伍已基本形成了“公司+农户”型的大英县养鹅协会、科技带动型的棉花协会、大户带动型的九叶青花椒协会、产业开发型的金元乡永镇桥村玉米制种协会等多种特色的农村经纪人组织形式。二是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媒体,加大对农村经纪人的宣传力度;三是规范农村经纪人的从业行为,在农村经纪人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引导农村经纪人健康发展,积极扶持守法诚信经营的农村经纪人做大做强,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四是加强对农村经纪人及其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无照经营的“地下”农村经纪人,严厉查处农村经纪人利用虚假信息误导农民签订合同,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

(二)突出重点热点,切实加强市场监管

1.加强建材市场的监管。切实加大建材市场监管力度,积极支持安居“1.31”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重点对钢材、水泥、木材、砖、沙石和重要装饰材料等建材加强检查,严厉打击经营者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规违法行为,确保了灾区市场秩序有序。

2.积极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机制的建设。市局制订了《遂宁市工商系统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启动商品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一是抓好商品交易市场及市场经营户档案建设,由各所负责档案登记和录入,县局把关。二是由工商所搞好录入工作,县局审定。三是按照市场信用等级实施不同的监管方式。目前全市共录入各类商品交易市场60个。

3.加强了对成品油市场的监管。我局严格成品油市场主体准入关。加大成品油监测工作,把好质量关,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特别是对柴油销售商的监控。共查处20件。

4.强化汽车市场监管,积极推行品牌汽车销售管理制度和二手车流通管理制度。依据《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对全市32户品牌汽车经销网点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查处汽车案件14件;加强了二手车市场的整顿,对二手车市场开办者进行了规范;整顿了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市场秩序,通过全面清理,保留了两家有合法资质的企业。

5.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切实加强了对中国死海、广德寺、灵泉寺等重点景区景点、游客集散地区、旅游商品交易市场的检查和巡查力度,并针对旅游社、商店、宾馆等涉旅商家组织了专项检查,严厉打击超范围经营旅游业务、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不按规定摆摊设点、欺诈和诱骗游客购物消费、尾随强卖等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旅游市场秩序。

6.开展节日市场整治,确保人民群众放心过节。加大了对“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市场的专项整治力度,重点检查了节日期间消费量大、容易集中出现问题的烟、酒、饮料、糕点、糖果、营养保健品等品种,严厉打击了扰乱节日市场秩序和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放心过节。

7.做好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工作。摸清了遂宁市网商基础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了监督管理。

8.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6月初,按照四川省发改委等3部门《转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国家工商总局要求,一是搞好宣传动员;二是与发改委、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一道加强了市场监管,对市场中农产品经营主体进行了全面清理检查;三是及时查处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发挥合同监管职能,切实加强合同监管力度

1.深入开展了“守合同重信用”工作。一是在3月19日组织召开全市“守合同重信用”命名授牌大会,对省级43户、市级99户“守重”企业进行了命名授牌。二是认真开展2009年省级、市级“守重”企业复查工作。目前我市共有各级“守重”企业25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44户(其中部级8户,省级49户,增加了6户,市级107户,增加了8户,县级100户,增加了30户),超额完成省局下达任务数210户的21.9%。

2.认真开展动产抵押登记工作,服务企业融资。一是召开了两个大会。3月19日在天友酒店组织召开动产抵押登记知识培训会,对142户“守重”企业进行了培训。5月5日在市人民政府环岛商务中心组织召开了遂宁市动产抵押股权出质银企对接会,在银企之间搭建“连心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通报第51期对此项工作进行了通报。二是在全市全面推广工商所办理动产抵押登记,目前蓬溪局、安居局已正式发文授权工商所。三是加大服务力度,热情帮扶抓效率。全市工商系统在受理动产抵押登记时开辟了绿色通道,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当场予以核准登记,对申请人材料不齐全的,积极帮助企业补正申请材料。如射洪工商局今年在受理射洪隆鑫科技有限公司一起动产抵押时,由于公司急需融资,申请材料准备不够完善,该局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帮助企业补正完善申请材料,帮助企业获得了600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全年全市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63件,比去年同期的223件增长17.9%,超额完成省局下达任务110件的139%,实现融资8.5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6.8亿元,增长了12.9%。

3.加强拍卖市场的监管工作,整顿拍卖市场秩序。一是代市政府起草了《遂宁市拍卖市场联合专项整治方案》。二是于6月4日在市局召集7户拍卖企业召开全市拍卖市场联合专项整治动员会。三是从7月至9月对全市拍卖企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整顿。全市进行备案112次,备案率达到100%,办理拍卖委托书96份,金额22723.47万元,办理拍卖确认书225份,金额22004.63万元。

4.积极推进“订单农业”,开展“涉农合同帮扶”活动。建立完善了合同帮农制度,加大了合同帮农的力度,指导签订农业合同72580份。同时把“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引入“订单农业”中,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活动,提高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的诚信意识。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合同指导站的建设。

5.抓“合同解忧工程”,为企业发展服务取得实效。今年,我局确定了重点帮扶企业46户,在具体工作中将抵押物登记、查处违法、打击欺诈、调解合同纠纷、宣传法律法规等与合同解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入企业调查,帮助企业解决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实现企业满意,增产增收。同时,积极探索重大合同履约备案。全年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服务578人次,深入企业检查合同2330份,调解合同争议21件,涉及金额41万元。

6.严厉打击合同欺诈行为,加大查处违法合同的力度。今年共查处违法合同案件14件。

7.深入宣传推广合同示范文本的使用,加强对格式合同条款的监管。我局在11月上旬接到遂宁万通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的燃气格式合同备案申请后,严格审核格式合同内容,广泛征求消协、法制等相关科室意见,监督企业对个别不合理条款进行了修改,目前已在网上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四)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了“爱国卫生月”市场环境整治、“治‘五乱’、迎五一”攻坚月、“除陋习、树新风”集中治“三乱”等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大市场卫生和经营秩序整顿。工商部门两次牵头开展农贸市场环境专项治理工作,通过文件明确了城管、卫生、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加强市场监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全市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共出动工商执法干部5210人次,整治集贸市场156个次,拆除非法户外广告232个,规范店招、店牌1680块,清除“牛皮癣”1236处,规范乱摆设点4521起。二是加快乡镇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和“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的总体要求,各局积极推进乡镇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农贸市场改造65个,正在改造的17个。三是加强检查问责,确保城乡环境治理取得实效。今年,市工商局联合市整治办、市商务局、市委督查室等部门,开展了2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专项督查,及时下发督查通报2期,对各地加快进度、整改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市局领导多次带队到县(区)工商局检查城乡环境治理情况,并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实施办法》的规定,对各局工作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五)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设立宣传点等措施,广泛宣传“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了广大群众特别是个体经营者的文明意识。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行创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一把手负责制,制订下发《遂宁市工商系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方案》、《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分解表》等文件,对创建目标任务层层细化分工,落实了各级、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三是扎实推进创建。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软件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制作完成软件资料13本。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集贸市场监管、户外店招广告规范、食品安全整治”为重点,集中开展了农贸市场“三乱”治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节日市场整治等专项行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日常监管和巡查力度,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精心打造南津桥农贸市场等7个市场作为迎检亮点,为我市高分通过省专家组检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随着工商部门在市场经济发展浪潮中所担负的职责越来越大,特别是《四川省合同监督条例》赋予工商部门重要职能和责任,基层一线干部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还需上级部门组织专门的、系统的培训,以适应发展的需要。新晨

2.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市城区好于县城区,乡镇一级差一些。

四、明年工作打算和安排

(一)继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二)继续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三)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确保流通领域猪肉食品安全,多措并举防禽疫。

(四)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省合同监督条例》,继续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工作,进一步扩大“守重”活动的参与面和覆盖面,认真开展格式条款合同的备案工作。

(五)做好“合同解忧工程”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规范“订单”农业中的合同行为。

以案促改剖析个人材料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李超(1978- ),女,汉,湖南娄底人,厦门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音韵史、汉语史研究。

摘 要:在汉语声调演变研究中,调值一直是研究难题,有些学者借助古乐谱来拟测调值为声调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取得了不错的研究的成就,本文从古乐谱与汉语声调的关系、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及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对这一研究进行全面综述与总结。

关键词:古乐谱;音乐;声调;理论;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utilizingancient musical scores

material to study and reconstruct tone

LI Chao

刘俐李先生在《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开头部分写到:“在汉语声调演变研究中,调值是难题。古代没有记音工具,无法客观描写调值,只能用文字描摹对调值的主观感受。……除了这类描写,其他可资研究的文献材料,也就是佛经与悉昙家对古代声调的描写,尤以日本悉昙家的描写最具研究价值。此外,还有人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拟测古调值,比如日本学者用“调值演变的环流”理论拟测山东、厦门等方言的古调值,如平山久雄的《厦门话古调值的内部拟测》、《江淮方言祖调值构拟和北方方言祖调值初案》。也有人主张用古乐谱拟测古调值,如叶桂桐的《用古乐谱拟测古汉语调值论证。” [1]笔者以为根据古乐谱拟测调值,应该说是为调值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野,本文将沿着刘文的思路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这一研究方法。

一 、利用古代乐谱对声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各家在利用古代乐谱对声调进行研究时所运用的理论和方法各异。

叶桂桐在论文《用古乐谱拟测古汉语调值论证》谈及研究方法时提出:“我以为我们不妨利用电子计算机,将某一时期遗存之所有乐谱编好程序,输入计算机内,推求字调与旋律之关系,比较字调之间的相对音高,再根据乐谱旋律推求字调的升降、曲折的变化情况,进而确定这些歌词的字调,最后再根据调类,推求另外的字的调值。” [2]

李无未、陈珊珊《日本学者对“声明”与汉字音声调关系的考订》文章总结了日本学者在研究日本汉字音、汉语声调时利用佛教“声明”中“节博士”资料构拟声调调值的理论与方法。在突出赖惟勤、金田一春彦等学者学术贡献的同时,强调这些理论、方法对中国学者的借鉴作用以及总结考订得失,进一步开拓学术空间等方面所具有重要学术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从日本学者的“汉音声明”研究来看,利用“节博士”等材料研究汉音吴音、汉语声调,确实较一般的不表明调值的汉音吴音、汉语语音资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尤其是调值高度变化类型的拟订,所建立的理论方法模式比较成熟。但是作为声明材料,一些文献的性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比如“画{”的最初来源,就不是很清楚,给研究声明材料所反映的语音时代与地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有许多结论只能是推测。

在论及“赖惟勤的‘声明’与汉语声调考订关系研究”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具体如下:(1)调值和“博士”。“博士”记录的五音的变化内容, 是寻求汉字调值的依据。在此之前, 先要找到调类。(2)缩小调值与“博士”存在差异的对策。一是把“博士”不能区别的调值细微差别辨明, 一并考虑为“群的调值”。归纳这些韵为摄, 把音首辅音归类为唇舌牙发音部位。二是1个“群的调值”, 理应转换所有“博士”。即“1个群的调值”未必与一定种类的“博士”对应。1个群的调值拥有固定的“博士”分布,所以等于“博士”分布文字拥有相同群的调值, 从而属于相同群的调值。而且可以从“博士”分布捕捉到群的调值实体。这样, 增加发现拥有区别细微调值的可能性, 起到发现未知音乐制约规则的作用。(3)由“博士”分布而产生的问题与对策。适当的办法是拼合文字组, 组中文字, 无论哪个方言一定是调类相同, 考虑哪个组的“博士”分布的话, “博士”分布就可以在哪个组中取得。即1个群的调值拥有固定的“博士”分布, 所以, 等于“博士”分布文字组拥有相同群的调值, 从而属于相同群的调类。而且可以从“博士”分布捕捉到群的调值实体, 但文字组等同于方言调类文字的汇集。(4)考察程序构成。A.本文。包括资料与“博士”种类。B.统计。包括资料字数、音乐构造和关联的问题, 统计表, 提出“博士”分布等。C.声调。调类, 比如“群的调类”;调值,即由“群的调类”固有博士分布, 捕捉到群的调值实体。D.“博士”的转写法。 [3]

赵曼初《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浅说》指出“探求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的途径与方法”一共有“音阶分析法、音长分析法、音程分析法”四种,其中音阶分析法“音阶与语音的对应关系是静态的、孤立的和片面的,不可避免地具有多向性、游移性和矛盾性的特征……运用音阶分析法便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音高分析法。由于律吕符合能细致记录不同调式、不同音区的旋律运动,以之考察乐音与语音的配合关系,就比音阶分析法要可靠得多。”“音长分析法。音长分析法用于考查入声与乐音的配合关系才有意义。”“音程分析法。用音程分析法考查汉语四声与乐音的对应关系,既可避免音阶分析的静态认识,又可避免音高分析的孤立认识。其统计结果应该说是比较科学的。” [4]

游汝杰《宋姜白石词旁谱所见四声调形》其研究是建立在比较各声调与其前后字声调旋律的基础上展开的。“游汝杰先生的办法是从乐曲寻找并统计了前后字分别为平平、平去、平上……一直到入上、入平各种声调搭配的情况,把单字音从连贯的旋律中剥离出来比较字音的高低。” [5](P225)四声在填词时的重要性并不是同等的,其中去声字最为重要。作者首先对去声进行剖析,分别考察这些去声字处于领字和后字位置上与乐曲旋律进行的关系。将这些领字的音阶与它们后头的字的音阶比较发现:后字的音阶比前字高,也就是说音调的进行是向高处上行的。后字至少高出一度,最多高出五5度。去声的调层比其余三声都要低。如果它处在后字的位置上,那么不管前字是属于哪一个调类,作为后字的去声音高都较低。综合上述几方面的材料,可以看出去声在平上去入四声中调层最低。暂且把去声拟测为低平调。”17首白石词中的平声字,不管是处在前字或后字的位置上,它的音阶都是较高的,只有极少数的例外。

乐曲以杨荫浏先生翻译的五线谱为准。17支曲子的音乐调名是不相同的。音乐调名与绝对音高有关,声调只是相对音高的问题。所以在研究调形与乐曲的关系时,乐曲的调名可以不必顾及,只要看音阶上下行的相对度数就可以了。 [6]

邝剑菁《汉语声调的音乐机制――从宋代姜白石歌曲的音乐和格律谈起》该文可以与游汝杰的研究相比照,与游汝杰所采用的分析办法有所不同:借鉴音乐的旋律分析法,从线性的角度,依据乐谱,画出歌词的旋律曲线,这样一方面音乐和语言的对应关系有了更直观的表达,另一方面从完整的音乐旋律中可以观察出格律中字音的搭配规律,以及字音在旋律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于整体看构成部分,而不是分析一个一个孤立的字音,因为这样会遮盖掉字音作为构成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把歌词对应的五线谱音符连接起来,抽象成平滑曲线。抽象的好处不仅在于直观,而且排除了音乐创作中绝对音高的因素,因为声调的旋律只与相对音高搭配有关系。用这样的办法,绘出白石歌曲歌词的旋律曲线。

根据歌词的旋律曲线来分析歌曲当中的格律和音乐的对应。把二字格、三字格、四字格三种基本节奏群的旋律配合模式搞清楚以后,更多字数的格律的旋律曲线可以类推得到。其标注的字调声类基本依据的是《广韵》,个别参照了《集韵》。先观察典型的上声和典型的去声的情况。有了可靠的参照系之后,再来讨论存有争议的字。通过对二三四字句的格律和旋律对应的考察,可以得到一个大致规整的对应关系。 [5](P225-231)

许莉莉《〈西儒耳目资〉中的声调符号与昆曲字腔》文章以《耳目资》中声调符号为参照系与昆曲字腔相比较,查检昆曲字腔情形。认为:《西儒耳目资》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可贵的材料。……而《西儒耳目资》中所反映的声调规律,其所属的时代刚好与昆山腔兴盛的时代相当。所以,将它用于昆曲字声与字腔走向的比较会更加合理。用这套符号与昆曲字腔相比较,可以看到,字腔的旋律走向与字声走向基本相符。并且,字腔的高低也与字声的高低基本相应。以《牡丹亭・寻梦》[懒画眉]曲谱为例,分析此谱中字腔与字声的关系―――包括调形走向与音调高低两个方面。

首先查检“阴平声”,发现阴平字的旋律走向完全符合“无低无昂”的特征。音高基本符合“居中”的特点,有个别字虽不能全部鲜明地体现出来,但与此规律并非背离。本文对音高的判断是通过将某字与其邻近字相比取得相对音高,而并非看其在整支曲中的绝对音高。因为昆曲是曲牌体音乐。不仅仅根据字声行腔,也有曲牌本身在音乐上的规定性。以此类推逐一查检,得出结论。 [7]

她的另一篇文章《从曲律角度看《中原音韵》中声调的归纳》则试图从曲律角度考证周德清归纳出声调的具体方法,以助音韵学界的学者们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将周德清“声调归纳的原理与方法”总结为:“把那些传唱很广,被公认为遵守字声自然之音的曲词拿过来,把其中某个字所曾配合过的所有乐腔旋律归纳起来,其共同反映出的旋律走向即是该字的声调走向。这样等每个字的声调都确定以后,再进行归类,便可得出一整套声调体系。……所以周德清的归纳并非是归纳已确定了声调的字,他的归纳工作体现在归纳乐腔旋律从而得出每个字的声调。……总之,周德清通过归纳合律之曲中的字所曾配合过的若干乐腔片段来确定字的声调。等到每个字都靠这种方法得出了声调以后,再将它们按类别划分就不难了。” [8]

焦磊《昆曲音韵与明代官话》文章探讨了以下几个理论方法问题:

1、声调及其描写。在研究中采用分域四度标调法对拟测的调值进行标记。昆曲字调所基于的吴方言正适合使用这样的一种分域标调制。也不排斥Yip的一种音系学上有效的标记法。认为朱晓农(2005)提出分域四度标调制,将声域划分为三个,在每个声域中分出四个不同的调高层级来。这样的方法的确很巧妙。既顾及了四度标调的充分性,不致造成冗余,又避免了声域的完全分离造成的声调描写的不足。

2、关于旋律。昆曲使用音乐旋律来模拟字调,然而昆曲音乐与字调对应,绝非前后一致的字调再现,而是在整体旋律的基础之上,对于字调语调走向的包络。因此,讨论昆曲的字调,应当减小这些无谓的干扰因素。本文选取《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以及《纳书楹》曲谱中八个声调的例字共近1000字,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将字间差异通过统计方法消除,以期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3、关于材料。“过腔”和“小腔”这些内容与字调或语调都没有关系,仅仅是为了音乐处理上的需要。这些成分需要去除。越是早期的曲谱,这类成分所占的比例越少,因此,对材料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题选取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以及《纳书楹曲谱》这两种材料都可以对干扰进行有效降低。此外,本题的选字,其工尺都较多,这样也有助于对材料的分析。

4统计处理。要从不同的工尺里得到相同的调值结论,势必要使用一定的手段,来去除内部的差异。而这种方法必然是统计的。统计的确定性优于必然性因果的确定性,主要在于它可以包容反例的存在排除偶然性的干扰,以物体共性、大概率事件和总体性趋势作为描述对象,防止了舍本逐末,挂一漏万的情况的产生。在对声调的分析中使用统计,是希望通过大样本的重复,消除施加于每一个样本上的个体风格,使得样本呈现出一个总体趋势。而我们所需要的,正是从样本中抽象出来的总体趋势。

4、分析与构拟。对于每个声调,本文在曲谱中选取大约100个左右的样本进行分析。每个样本就是一个随机抽取的例字,抽取例字时,只选取那些多于四个工尺的字,这样的好处是,能够让声调充分展开,避免了声调展开不足时,无法分析其曲拱走向的缺点。在分析的时候,只分析前面四个工尺,尽量保证不把字腔和过腔混同起来讨论。由于音乐上可以把一个字的时间长度无限拉长,因此不考虑节拍,只考虑曲拱。

在对工尺的分析中,以八度为基准转为为数字,便于计算。计算时候,无需将工尺值采用对数归一化处理。只要求工尺值的代数和,就可以解决问题。对于每个声调,我们在四个工尺点上分别求其数学期望值m和标准差s。得到九条声调曲线的拟合图。可以将九条曲线分为五个调丛。给这五个调丛拟定调高。按照朱晓农的做法,在这个声调系统中存在两个域,阴声域和阳声域。共可以分为五度。这样分出两域四度之后,将阴上的起点定为一度,阳平的起点定为二度,阴平的起点定为三度,阴去的起点定为四度,就可以得到昆曲的字调构拟。 [9]

南开大学高航的博士学位论文《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声调研究》将其研究方法概况为四点:

1、统计法。本文选取各声调常用字50-100个,且均非多音字。其中,北曲谱以《中原音韵》为标准,南曲谱以《P庐曲谈》为标准,阴入和阳入字的选取,本文依据《苏州方言词典》。统计这些常用字在成词情况下的工尺谱情况,一并统计出与其成词的前字或后字的工尺谱,改写为简谱,探寻其中的搭配规律。

2、内部检验法。统计每一例曲末句韵脚位置各声调乐字的工尺谱,与已统计的结果相对照,来检验调值拟测结果的正确性。这一位置的工尺谱最能反映各声调乐字的真实调值情况。

3、文献征引法。在通过工尺谱拟测声调调值的基础上,运用一些同时代的文献资料,对拟测结果进行检验。

4、方言参证法。运用一些近现代的方言资料对调值拟测结果进行检验。

对声调调值的拟测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应确定声调调型的走势,二是确定各声调之间的相对音高。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只对双音腔格和多音腔格加以考虑,而单音腔格难以看出音阶的走势,所以不在考虑之内;二是考虑到可能会受到连音调值的影响,因而一并统计出每个声调与其他声调连用时的调型走势。(可以看出其研究方法与游汝杰的方法类似) [10]

二、利用古乐谱研究声调的成果

尽管声调调值的构拟困难重重,学者们还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一)字声与乐调配合规律的讨论

较早论及此问题的有赵元任、杨荫浏等先生。赵元任先生《〈新诗歌集〉文字部份》“本集的音乐”一节中把“乐调配字调的原则大略归纳起来如下”:1.平声字用平音,平音又以1,3,5为合宜,但也不一定用它们。如用变度音,当以先高后低为宜,但花音不在此例。2.仄声字用变度音(一字先后几音),或用2,4,6,7平音,但也不一定用它们)。3.平仄相连,平低仄高(这样仄声就不必用变度音或2 4 6 7了)。4.以上三条只用在一句的重要的字上,尤其是韵字,其余的字可以全无规则。5.以上四条在寻常歌调合用,在带点写真派或是滑稽派的歌,不妨兼用或全用第一派的方法。 [11]吴宗济在《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声调研究上的贡献》一文中总结了赵元任先生对于乐调字调配合规律的认识:提倡写作歌曲或歌词要照顾字调与旋律的配合关系。 [12]

杨荫浏先生分别在《语言音乐学初探》和《歌曲字调论》中谈及该问题,在《歌曲字调论》“诗词字调之配音规则”一节中“兹据古今曲家及吴师畹卿论曲之言,参以个人分析之所得,列成原则三十条,例外五则”分别从“前后单字单音腔D或前字多音腔尾与后字多音腔头D之关系”、单字多音腔格、单字多音繁腔、二音跃进简腔、二字以上之腔调关系”等角度说明了各种配音规则,可谓详之又详。 [13]

在《语言音韵学初探》一文的“字调配音问题”一节用表格形式描述了南北曲“本字音调之进行”与“前后字音调之关系”,如下表(略有改动): [14](P35)南北曲字调配音表

同时他也谈到:“近代曲家王季烈是最先企图说明昆曲南北曲腔调与字调间关系的一人,他也是最先能根据实际曲调,用归纳方法,作出比较明确的解释的人,在他所编的《集成曲谱》中附有他有关论曲的著作,名曰《P庐曲谈》。他早已注意到北曲上去声腔相似的问题。” [14](P47-48)

王耀华的文章引了王季烈先生的研究:平声之腔格,以平为主,但阳平声则第一腔稍低,第二腔稍高,如合四、或上尺,或尺工,皆属阳平声之腔格。至阴平声,则用四字,或尺字,或工字可矣,然腔之稍长者,则须用四上四,或尺工尺,或工六工。上声之腔格,为自低而高,如工合四,或四上尺,或尺工六……上声腔格,有时用一特殊之音,名曰顿音,即第二腔落下,而第三四腔复向上是也,如合工合四、尺上工六……去声之唱法,以远送为主,故其腔格为自高而低,适与上声相反,如尺上五六,或五六工尺,或尺上四合,皆去声字之腔格也……入声腔格,全与平声无异,阴入如阴平,阳入如阳平,无待赘论,读则有入,唱则无入。以上所举,皆为谱南曲之腔格,至北曲之腔格,颇有与此相异者。 [15]

王守泰先生在《昆曲格律》分别探讨了:“单字字调在腔格中的体现”、“南曲腔格”、“连音调值关系在南曲腔格中的体现”、“北曲腔格和连音调值关系对腔格的影响”、“入声字腔格的讨论”等问题。 [16]

孙从音先生则在《戏曲唱腔和语言的关系》一文详细列举了各声字曲调音的连接规律,包括:阴阳相连――阴高阳低、阴上相连――阴高上低、阴去相连――阴高去低、阳上相连――阳高上低、阳去相连――阳低去高、上去相连――上低去高、同声相连――前高后低等。 [17](P99-108)

洛地《词乐曲唱》“字腔”一节描述了曲唱中平上去入四声字腔,列表如下: [18](P134-142)

俞为民《曲体研究》也详细的描述了各声调的腔格:“字声是指字声的调值,及其进行形式。在依字定腔的曲唱中,曲文字声的调值,决定了该字的腔格。不同的字声也就具有特定的腔格。

(1)平声字腔格。平声字的腔格总体上具有平稳悠长的特征。平声有阴平声与阳平声之分,两者在腔格上有差别。阴平声字平出直唱后,可由高转低,阳平声字则出口后上扬,由低转高。(2)上声字的腔格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声音低沉,多以低音起,二是腔格较长,多起伏变化,其全部腔格呈现出KJ即先下降后上升的进行形式,在首音高出后,即下降一音,此低音须作虚唱,并略作停顿,有吞咽之意,在曲唱中称为“嚯腔”,又称“顿腔”。(3)去声字腔格。去声字的腔格呈现出JK即先上升后下降的进行形式,出口不仅要高揭,而且须强而有力。(4)入声字腔格。入声仅南曲有,北曲无入声。入声字常用断腔,即首音一出口即止,以表现入声字短促急收的特点;在稍作停顿后,再接唱腹腔与尾腔,腹腔与尾腔若延长,则似平声,若上升或下降,则成上声或去声,入声字可代替平、上、去三声。 [19]

另外俞为民在单篇论文《论昆曲上声字的字声特征与腔格》 [20]和《昆曲平声字的字声特征与腔格》 [21]对此也有讨论。

王正来《关于昆曲音乐的曲腔关系问题》认为“水磨”腔系实际上止有五种腔格: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四声唱腔的乐音高低次序为:阴去、阳去、阴平(阴入)、阳平(阳入)、上声。在散板曲,以及上板曲之板紧腔简处,四声腔格便是以乐音高低来区分的。去声阴阳的乐音高低一般相同。”对各声调腔格特点概括如下表: [22]

余滨生《国剧音韵及唱念法研究》根据唱片,把余叔岩所唱洪羊洞中的唱词和行腔,逐句逐字加以分析,用实例来说明国剧中行腔和四声的配合问题。在此基础上又考察了“名须生中以讲究音韵著称的言菊朋”的腔调和字音的安排。 [23]

谢建平《从“务头”到“唱调”―――再论曲律形成发展的两个阶段性特征》认为:所谓南曲有阴阳八声,实际上按“腔格”归纳起来基本上也还是阴平、阳平、上、去四声;除阴阳入声腔格同阴阳平声外;上声字腔格则不分阴阳,南北曲通用,均为低出而高的行腔趋势(与昆曲道白中上声字常高读正相反);去声字似乎有阴阳二声之分,其实道理仍同入声字腔格也,阴阳二去声腔格整体音势为由高而低,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者仍在出口音上,即平出后紧接上挑音(也称“豁腔”,阴去上挑的音程一般为大二或小三度,阳去为大三度或纯四度),再由高而低行腔(南曲腔格在出口字音上的讲究和细化,与南曲曲调原本“柔缓、散戾”的特点关联), [24]赵曼初《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浅说》“对姜夔词调的声辞配合规律,可归纳如下:从平仄规律看,多以平入配轻清,上去配重浊,入声歌唱无特殊音长表现,多失去塞音韵尾破裂的特点;从四声规律看,一平对两仄,入声平仄互用,平声多配合升降音程、连降音程高唱,上声多配合降升音程低唱,去声多配合降升音程、连升音程重唱,入声多配合升降音程、连降音程、连升音程斟酌唱。” [4]

陈东、曾美月《姜白石歌曲十七首研究综述》一文总结了各研究者“对于姜白石歌曲中的曲调与语言音韵的关系问题”的看法。文章提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杨荫浏认为“姜白石的字调系统,是道道地地的平仄系统,而不是四声系统,歌唱的高低,也与后来江南的平仄系统相同,是仄声(上、去、入)高而平声低”。丘琼荪通过对白石十七首歌曲的旋律进行的曲线及歌辞的“平、上、去、入”四声与旋律上下行之关系的统计,从而得出:“上行中以去声字为最多,下行字中,以平声为最多?以四声与上下行之关系,则平声字,最宜于下行,不宜于上行,上声字宜于上行,不甚宜于下行,去声字最宜于上行,以阴去为尤宜,最不宜于下行,入声字宜于下行,不甚宜于上行”。在最后的结论中,丘琼荪通过将白石谱法与刘复的全国十二地区的语言统计相对照,从而认为:“白石谱法极适合于太湖流域语言之发音,因此可以想到:宋词之唱法,接近语言而甚为自然,与现代江南民歌相似?白石十七曲为散词,凡散词皆可以单谱单唱,其全国性小而地方性大”。麻丽冰认为姜白石歌曲中是存在“平、上、去、入”四声的,“用韵参照了诗韵,又结合方言”,“姜白石的歌曲句中主要讲究平仄,在非领字处、非字眼处常可通融用韵,而在韵脚处则很讲究四声的运用”。 [25]

(二)据乐谱拟测字调的研究

国内较早关注这个领域的是叶桂桐,其论文《用古乐谱拟测古汉语调值论证》探讨了古乐谱可用于调值拟测调值与研究的原因、困难所在及通过乐谱推求调值具体的方法。文章指出:通过古代音乐来推求古汉语的字调,在国外早已有人做过尝试,比如日本的赖先生早在1951年,即“由留传日本的一派佛教音乐‘声明’的节奏归纳”得出“唐末北方方言调值的轮廓是:阴平31、阳平21、阴上14、入5”。(平山久雄《厦门话古调值的内部拟测》,《中国语言学报》1975年3卷1期)但是这种做法在中国国内似乎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国内尚未见有人采用此法归纳字调的报导。 [2]

尽管叶桂桐在80年代就提出了这一研究方法,但直到近几年才渐渐有学者开始探索这一领域,如:洛地《词乐曲唱》认为:近曲唱的四声声调走向是“南”“北”的综合。并用符号描述了四声的走向:阴平,为高平调D。阳平,为升调。上声,为降调\或降升调∨。去声,为升降调∧,阴去为高升降低,阳去为低升降高。入声,为促收调。在念白,上声字作降调\;去声字作降升∨。 [18](P51)

游汝杰《宋姜白石词旁谱所见四声调形》文章据姜夔词旁谱拟测了四声的调值;他在前字与后字音阶高低比较基础上得出平上去入调值的高低排序与调形,认为“去声在平上去入四声中调层最低。我们暂且把去声拟测为低平调。”“平声字的音高在四声中应该是最高的,它的终点则至少比去声要高,它的调形不可能是下降的。”“入声的音高比平声要低,但是它比上声或去声的音高起点要高些,因为作为上声或去声的前字或后字时,它的音高均较高。”“上声音高的起点低于平声或入声,但高于去声的起点,所有它只能是个中调层的声调。去声字已拟作低平调,……它跟去声差异最大,那么可拟作中降调。”在此基础上把它们大致折合成五度制调号为:平声55,上声31,去声11,入声4。 [6](P249-264)

邝剑菁《汉语声调的音乐机制――从宋代姜白石歌曲的音乐和格律谈起》文章简单回顾了前辈学者在音乐与格律对应方面的研究,“赵元任先生曾经在《中国语言声调、语调、唱读、吟诗、韵白、依声调作曲和不依声调作曲》中说,歌曲中可以体现出一个语言的语音系统。有这个认识的前辈学者不在少数,也对这种对应有过很有成效的研究。比如,深谙戏曲的王力先生就从京剧音乐和唱腔的对应中,得到结论说,京剧的方言基础是湖广方言。杨荫浏先生对于古代音乐造诣很深,他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也提醒学界对语言和音乐的关系应当重视,他自己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对南北曲的字音和音乐的对应进行了详尽的整理。游汝杰先生则从姜夔的歌曲中尝试构拟了一套宋代声调系统的音值。”

文章肯定了游汝杰先生的结论:“通过统计前后字搭配情况,构拟了当时实际声调的音值:平55上31去11入4。这是个有益的尝试,让古代语音的声调研究从单纯的音类归纳走向了具体音值的探索。语音和音乐的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来“复活”古老的语音。“但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认为:游汝杰猜测去声为低平调是缺乏依据的;上声是中降调也是可质疑的了。在此基础上提出:所以入声构拟成仅次于平声的高促调也是合理的;去声是一个低降调;上声的调型也应该和去声差别最大,因此上声构拟成一个升调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5]

许莉莉《〈西儒耳目资〉中的声调符号与昆曲字腔》论文比较了《西儒耳目资》中的声调符号与昆曲字腔,比较发现,在调形走向上,曲中大部分字的字腔腔形与《西儒耳目资》中声调符号的调形是符合的,除了阳平声字的腔形与符号形状有些许出入外(至于入声字也很难判断是否符合)。在音调高低上,曲中大部分字的字腔高低与《西儒耳目资》中总结的声调高低是符合的,只有少量的字会有出入。……不过总体来看,昆曲字腔与古人总结的字声调形以及音高特征的符合程度较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则古人记录声调模式的材料。它与昆曲行腔方面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7]

刘崇德《元杂剧乐谱研究与辑佚》“音韵分析”通过观察乐谱中体现出的音调来探析声调,列举了大量例证,从而得出结论:从这些语素的声调看出,元杂剧曲文的语音声调大致与现在的冀中一带,如保定地区的语音声调相近或许元明之际北京地区的语音也与此接近。其中重点比较了乐谱中的入声字与《中原音韵》入派三声的情况,以《虎头牌》、《蝴蝶梦》为例,认为:这种情况与冀中一带发音也接近。

比较《两世姻缘》第一折中的入声字在《九宫大成曲谱》与《纳书楹曲谱》中的声调,其声调《九宫大成曲谱》犹存北音,而《纳书楹曲谱》则已为南腔。《九宫大成曲谱》中的元杂剧乐谱,其基本上不同于昆腔的中州韵、苏州音,而是大体上体现了北方音韵,其声调可能就是元明之际北京一带的语音。其入派三声的情况也与昆腔中北曲有所差别。 [26]

焦磊《昆曲音韵与明代官话》 [9]分出两域四度之后,将阴上的起点定为一度,阳平的起点定为二度,阴平的定为三度,阴去的起点定为四度,得到昆曲的字调构拟:

发现在调形上阴声和阳声完全对应,所差的仅仅是声域而已,这是北部吴语的典型特征。再检北部吴语的声调情况,可以看到其声调系统和苏州方言的声调有着很好的吻合度。

李连生《〈白石道人歌曲〉旁谱研究及词乐遗音初探》总结上述有关词的平仄四声的论点,可归纳如下:一上入可作平,去则不可,二上去不可互替,三上去相配,四上声腔低,去声腔高。再结合白石歌曲中的平仄四声实例进行探讨。白石《大乐议》云:“七音之协四声,各有自然之理。今以平入配重浊,上去配清轻,奏之,多不谐协。”可见,白石认为平声和入声应配较低的音,上声和去声应配较高的音。如将高低理解为上行和下行,则据邱琼荪研究,平声和入声最宜下行,而上去最宜上行,与白石说相合。另外,因为平入皆适宜下行,故入声多可作平。去声腔高;上去相配,这几点也与上述万树等人的观点相符。但其它则相去甚远。 [27]

南开大学高航博士论文《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声调研究》 [10]首先,论文对北词宫谱各声调的调值进行了拟测,结果为:阴平44,阳平35,上声213,去声53。以此为标准,通过对曲谱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入声字的声调情况的分析,发现从《中原音韵》到《九宫大成北词宫谱》和《李氏音鉴》,再到普通话,古入声字派入三声的过程呈现出有序发展的状态。以此可以证明《李氏音鉴》反映了普通话的前身在清中后期的情况,而《九宫大成北词宫谱》和《中原音韵》则反映的分别是普通话的前身在清中叶和元末时期的语音情况。参考其他学者对不同时期北京话调值的拟测,确定北词宫谱的语音基础为当时的北京音。

其次,论文拟测出南词宫谱各声调的调值,拟测结果虽有阴阳之分,但总体看来,与北词宫谱非常接近,具体为:阴平33,阳平13,阴上、阳上213,阴去53,阳去42,阴入3,阳入2。以此为基础,并参考有关历史资料,确定了南词宫谱的语音基础为当时的苏州方音。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据古乐谱研究声调这一领域学者们才刚刚开始关注,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理论方法参差。依据乐谱研究声调的理论方法尚欠成熟,没有形成统一可行的操作系统。学者们更多还是自行其是。研究中还应与有关史料和方言资料的相结合,利用一些稍前或稍后的曲谱做进一步的检验。

(2)文献的定性。李无未,陈珊珊认为:作为声明材料, 一些文献的性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比如“画{”的最初来源, 就不是很清楚, 给研究声明材料所反映的语音时代与地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所以, 有许多结论只能是推测。这一点赖惟勤的《中国语声调史资料としての佛教音乐》一文已经有所流露,显得很无奈。此外,如何将“声明”资料与其他汉音吴音、汉语语音,包括方言声调资料相结合来研究,是许多日本音韵学者没能解决好的问题。 [3]叶桂桐也指出:这种传人日本的佛教音乐,与中国唐代当时的实际音乐是否一致,也似乎值得怀疑。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对这种由古代音乐推求古汉语字调作法的科学性进行阐述,以期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 [2]

(3)材料的选择。若干曲谱尚待破译,而对于古乐谱的翻译成果到底是否可信,也还值得探讨。

(4)研究队伍有待加强。叶桂桐指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实际上还缺乏这种既通音乐,又精于音韵的人材。我以为除了积极培养这种人材以外,还可以由通音乐和精音韵的人材的合作来进行研究。”而如何把戏曲与音韵有机结合更好的服务于研究也值得思考。 [2]

(5)研究范围有待扩大。古乐谱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学者只是研究了其中极少数的乐谱,邝剑菁认为:“构拟一个可靠的声调系统,还需要发掘出更多这样的声乐材料来进行旋律的分析”。 [5](P235)而且研究也大都集中于单字调的考察,对于连读有所忽略,游汝杰指出:白石词中两个平声字连用时,后字总是较低,这可能是一条连读变调的规律。看起来对古曲的研究还有助于发现古代的连读规律。 [6](P264)

(6)另外研究也受制于研究手段、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与计算机结合方面还不够,今后应从多方面努力。

目前这方面的成果不算多,应该说方兴未艾,可研究的空间还是很大的,陈振寰先生在写给张竹梅《琼林雅韵研究》的序中说到“研究声韵学的人最好能懂一点音乐常识,至少要时时想着诗多合乐这个民族传统,我想,那必定是有意义的。旋律会对语音(特别是音高和音长)提出自己的要求;同时,旋律又具有使某些语音差异模糊化的力量。研究诗歌格律、用韵,或者利用诗歌材料研究语音系统,都不能忽视旋律这两方面的作用。……我想,咱们搞音韵学的人如果能辨识并利用上述种种改字声以就曲谱,变音读以壮声情的材料来讨论声韵调问题,大概会是很有意思的。例如姜夔尚有十七调旁谱存世,元明南北曲谱也还有流传至今的,是否能利用来探究宋元明语音,例如调值问题呢?我看是行的。” [28]陈先生的此番话提纲挈领,为声调研究指明了一条出路,无疑也增强了研究的信心。(责任编辑:陈娟娟)

参考文献:

[1]刘俐李. 20世纪汉语声调演变研究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3).

[2]叶桂桐.用古乐谱拟测古汉语调值论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2).

[3]李无未,陈珊珊.日本学者对“声明”与汉字音声调关系的考[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赵曼初.姜夔词调声辞配合关系浅说 [J].中国韵文学刊, 1998,(1).

[5]邝剑菁.汉语声调的音乐机制――从宋代姜白石歌曲的音乐和格律谈起[A].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二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游汝杰.宋姜白石词旁谱所见四声调形[A].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游汝杰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7]许莉莉.《西儒耳目资》中的声调符号与昆曲字腔[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戏曲艺术),2007,(2).

[8]许莉莉.从曲律角度看《中原音韵》中声调的归纳[J].南京社会科学,2005,(12).

[9]焦磊.昆曲音韵与明代官话[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高航.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声调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1]赵元任.《新诗歌集》文字部份[A].赵元任音乐论文集[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94.121.

[12]吴宗济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声调研究上的贡献[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3).

[13]杨荫浏.歌曲字调论[A].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93-110

[14]杨荫浏.语言音韵学初探[A].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15]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特点初探[J].中国音乐学, 2006.

[16]王守泰.昆曲格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17]孙从音.戏曲唱腔和语言的关系[A].语言与音乐[C].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99-108

[18]洛地.词乐曲唱[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19]俞为民.曲体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279-299.

[20]俞为民.论昆曲上声字的字声特征与腔格[J].戏曲艺术,2005,(1).

[21]俞为民.昆曲平声字的字声特征与腔格[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1).

[22]王正来.关于昆曲音乐的曲腔关系问题[J].艺术百家,2004, (3).

[23]余滨生.国剧音韵及唱念法研究[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印行,中华民国七十二年.73-91.

[24]谢建平.从“务头”到“唱调”―――再论曲律形成发展的两个阶段性特征[J].艺术百家, 2006,(5).

[25]陈东曾美月.姜白石歌曲十七首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05,(3).

[26]刘崇德.元杂剧乐谱研究与辑佚[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64-66.

[27]李连生.《白石道人歌曲》旁谱研究及词乐遗音初探[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上一篇:民警六个反思剖析材料范文 下一篇:四风四气个人剖析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