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医生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28 11:38:00

临床内科医生工作总结

临床内科医生工作总结篇1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且对西医的思维模式和诊治手段也要有深入的了解。[1]西医内科学是西医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关键。高等中医药院校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从事临床工作,适应当前医疗服务特点,成为一名良好职业素质的现代中医师,学习与掌握一定的西医内科学知识非常重要。但是中医院校的医学生由于课业重、西医内科课时受限等因素,大多数学生仅满足于期末考试西医内科不挂科即可,考试前临阵磨枪、突击记忆,而西医内科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普遍不过硬。如何提高中医专业的学生的西医内科诊断能力及思维水平一本文由收集整理直是个重要课题。我院近两年以来采取加强西医内科过程性评估的综合评估模式,通过过程性评估加强学生对课程和平时训练的重视程度,取得一定的效果。

1.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主要内容

1.1 西医内科理论教学和见习阶段

在西医内科理论教学见习阶段,在保持传统的期末理论考试的基础上,加强临床见习阶段的过程性评估,提高学生对临床见习的重视程度。在临床见习中,将pbl 教学[2]中纳入考核评估范围,制定考核评估表,并占有较大的比重。

1.1.1 见习过程评估。占评估总成绩的20%。pbl 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教师在互动中更容易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在每次见习课都根据学生在pbl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就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和参与到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诊治和思维的能力,全程掌握所有的知识点。

1.1.2 理论考试。占评估总成绩的80%。理论考试主要以客观和分析题型为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等。期末考核时采取由大学教务随机从考核题库中抽题的方法,题库内容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题库建设上强调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隔一两年不断推陈更新。这样学生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保证各系统的内容都掌握全面,而不是仅寄希望于突击抓一两个重点或背以往的一两套考题就能取得高分,促使学生期末全面复习。

1.2 临床实习教学阶段

在中医专业本科生内科实习阶段,除了传统的中医理论技能及能力考核,加强西医内科的临床能力考核,学生出科成绩由中西医两部分考核内容组成。西医内科临床能力考核由各实习科室负责西医教学的教师在学生出科时完成评分。考试内容强调以临床实践技能为主;临床基本技能占总成绩的50%,病案分析占总成绩的20%,实习手册的评价占总成绩的20%,病历书写占总成绩的5%,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占总成绩的5%。具体考核方法为:从病房抽取典型病人进行临床问诊、查体考核;病案分析从教学题库抽取,采取面试问答方式进行;实习手册评价根据完成的工作量和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病历书写根据实习手册的登记随机抽取1份进行评分;医德医风和工作纪律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由带教老师给予评分。[3]

1.3 毕业考试

毕业考试同样加强西医内科的考核内容。西医内科毕业考试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以临床客观结构化(osce)考核为依托,结合床边考核,对学生临床综合技能进行培训和客观结构化考核,主要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测试站,使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程式化的临床技能标准,完成一系列的临床操作。目前我院的西医内科毕业考试共设有5站:⑴临床问诊;⑵体格检查;⑶病历书写;⑷病案分析;⑸临床基本技能。

2.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召集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座谈会,同时分别对中医专业本科生21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综合考核评估模式的应用性进行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90.1%的学生认为评估结构和内容合理,88.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主动训练的积极性,92.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基本技能,93.2%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结果说明综合考核评估模式在中医专业本科生西医内科教育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受到学生的认同。

3.讨论与建议

综合考核评估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环境内,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相对不足,尤其中医专业学生学习西医内科时,初次接触西医临床课程,中医思维模式和西医思维模式要进行转换,课时又相对较少,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考核评估什么学生就会重点学习什么,也就是通常说的“以考促学”的方法。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尤其加强过程性评估,提高了学生对西医临床见习和实习的重视程度,使学生从开始被动的学习思考,到见习、实习中自动地形成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决策能力的习惯。综合评估模式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有较高的量化标准,学生在学习之初就明确知道光靠死记硬背是很难通过评估或取得较好的成绩,只有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努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根据临床工作实际开动脑筋,多动手操作,多分析问题,多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决策能力,并在综合评估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临床内科医生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 子宫肌瘤;开腹手术;腔镜手术;临床路径;方法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3-126-03

Uterine Fibroids Abdominal and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Implementing Clinical Paths and Experience

ZHANG Xuelian WANG Zhiying

Ningbo City Xiangshan Coun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Xiangshan 315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a method in hospital clinical path. Methods①clinical path setting method of the process. Includes:standard length of stay,hospital procedures,instructions,diagnosis,treatment and care work processes,inform and mutation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specifications such as set. ②Clinical pathway proces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clinical path implementation process.③Evaluation. Today on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pending surgery,total cost,total ratio of drugs,medicine and comparison of 2009 years prior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Outside spec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rate and path into the rate comparison for monthly monitoring drug use. Results Average hospital day,and to operation day,and total costs,and total medicines,and drug accounted for than and 2009 are has shortened or decline;into by rate/specification implementation rate and path outside drug using situation constantly improved.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clinical path can shorten hospital day,and reduce total costs,and control drug accounted for than,while team cooperation,and improve awareness,and specification links mass controlled,can reach clinical path management continu quality improved of purpose.

[Key words] Uterine fibroids;Abdominal surgery;Laparoscopic Surgery;Clinical pathway;Methods and experience

临床路径是由各相关部门及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制定的医疗护理服务程序。该程序针对特定的疾病或手术制定出有顺序的、有时间性和最适当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加速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持续改进的品质照顾[1]。

临床路径在国际范围风行20多年后,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我国的医疗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大变革中迅速成长起来。目前,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的医疗工作模式已日见普及,并具有确定无疑的前景。我院作为一家县级试点医院,今年3月份在妇科病区开展了子宫平滑肌瘤开腹及腔镜手术两条临床路径,实施5个月来共开展开腹手术路径70人次,腔镜手术28人次,入径率已达80%,规范率已达82.35%,效果显著,现将我院实施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1 实施方法

1.1 病种选择

患者来源影响到临床路径的实施[2]。根据科内常见病、多发病,单病种年收住例次≥100例,诊疗方案准确,技术相对成熟、诊疗费用相对稳定、实施过程中变异相对较少,符合卫生部112种临床路径推荐的病种作为病种选择的依据。回顾统计2009年妇科病种收住情况,子宫肌瘤年度收住246例,科内常见病处第一位,其中实施腔镜手术37例,开腹手术209例,并且该病种处置方式变异相对小,为该病种实施开腹及腔镜手术临床路径奠定了实施病种的基础。

1.2 临床路径流程的设定

1.2.1 标准住院日的设定 因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循证医学原则,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需要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卫生部要求的住院日时间。回顾统计2009年子宫肌瘤腔镜手术平均住院日为9.84d,平均术前待手术日为4d;开腹手术平均住院日11.04d,平均术前待手术日4.45d;卫生部2009年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设定标准住院日11d,术前待手术日3d;从以上数据分析本院平均住院日均未超出卫生部要求的11d时间,但术前待手术日超1.00~1.45d,医院临床路径评价实施小组和科内医护人员共同协商,确定术前待手术日均为2d,开腹手术路径标准住院日7d,开腹手术标准住院日8d。

1.2.2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设定 设定时可参照2009年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按照确定的术前待手术日、住院日、预防用药方案进行适当修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设定时有以下区别:适用对象中的拟行操作改为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术及开腹下行子宫肌瘤剥除/子宫全切/次全切除术;标准住院日腔镜手术7d,开腹手术8d;术后恢复日腔镜手术比开腹手术缩短1d设置;预防性抗生素选择应用均改为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甲硝唑;手术日中麻醉方式腔镜手术设置全麻,开腹手术设置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2.3 标准化医嘱的设定 设定套装治疗方案的确定,首先抽调标准术前待手术日、住院日均符合2009年开腹手术、腔镜手术住院病历各10份,其次参照卫生部2009年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重点医嘱部分,作为日程诊疗方案设定参照依据。在设定标准化医嘱日程时因按照入院日、术前准备日、手术日、抗生素预防应用、麻醉方式等为关键点,去除与治疗无关的辅助治疗药物;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严格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和卫生部2009年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中抗生素应用的时间为标准,确定预防用药方案为二代头孢+甲硝唑,术前30min用药,术后第3天停用抗生素;缩宫素应用范围适用于腔镜下肌瘤剥除术/开腹下肌瘤剥除术术后应用2~3d;手术方案设定时应注意麻醉方式,腔镜手术方式均用全麻下操作,手术日医嘱中设定全麻术式及全麻后相关医嘱,开腹手术方式有全麻及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方式,需在临时医嘱中有全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后相关医嘱;电子化套餐医嘱选项设定时要注意可选项与必选项区别,必选项一般为单一的治疗方案或需住院后检查项目,可选项为两种及两种方案的选择及有些根据病情选项的医嘱项目。

1.2.4 诊疗工作流程设定 参照卫生部2009年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表单中医疗工作部分,结合三级查房制度要求和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诊疗工作流程设定,并结合开腹及腔镜手术标准住院日、标准待手术日和医嘱设定电子化诊疗工作日程记录单,规范设定医生每日的诊疗工作。

1.2.5 护理工作流程设定 参照妇科腹腔镜手术动态健康指导及护理常规、妇科腹部手术动态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工作流程设定,重点在入院日、术前、术日、术后3d内宣教工作内容和疾病动态护理相关内容,并结合开腹及腔镜手术标准住院日、标准待手术日和医嘱设定电子化护理工作日程记录单,规范设定护士每日的护理工作。

1.2.6 患者版临床路径流程告知单设定 用于告知患者其需要接受的诊疗服务过程的表单,按照标准化住院日设定。每日流程单由医生诊疗工作、护理诊疗工作、患者及家属工作三方面组成,设计时将医生、护士诊疗工作内容适当减缩,每日医护工作简单明了,使患者一看就知道医师护士给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同时在设计患者及家属工作时给予详细说明,按诊疗日程给予相关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的专科健康教育及患者知情同意等内容为重点进行告知单设定,使患者能够按日程了解自己的检查、治疗、饮食、活动、休息及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1.2.7 变异分析内容设定 变异有两种分类,一种按照变异发生的性质分类,变异有正负之分,正变异是指对诊疗的活动或结果提前进行或完成,负变异是指计划好的活动或结果推迟进行或完成;一种按照造成变异的原因分析,疾病转归造成的变异、医务人员造成的变异、医院系统造成的变异、患者需求所造成的变异。变异分析内容设定时首先要参照变异两种分类内容,其次将哪些变异内容归入术前待手术日变异、住院日变异、医嘱变异范围。

1.3 临床路径信息管理

以实际诊疗护理工作为主要切入点,用电子表单的形式与医院HIS系统接轨。临床路径标准化流程、标准化医嘱、诊疗工作、护理工作、变异分析内容进入临床路径信息编辑工作,由计算机中心专人负责将以上流程内容逐一录入,录入完毕后由临床路径管理指导评价小组专人复核无误,启用子宫平滑肌瘤开腹及腔镜手术临床路径信息化操作测试库,由信息工程师对科内医护人员进行信息操作培训后正式启用临床路径,在实行临床路径初始阶段,每一例患者由信息工程师科室蹲点指导实施工作,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路径。

1.4 认真执行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患者入院主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病种准入进入子宫平滑肌瘤腔镜手术临床路径/子宫平滑肌瘤开腹手术临床路径医师执行标准医嘱医师执行诊疗工作流程护士执行护理工作流程出现变异选择原因进行更改医嘱或延长住院日程等部分微调分析变异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依据出院标准及时出院,如在执行过程中无变异、依据出院标准及时出院,如患者自动出院、转科、转院,改变治疗方式,出现严重并发症、严重医疗相关感染、医疗纠纷、诊断有误情况下出路径,并作出变异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意见。

1.5 实施评价

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前待手术日、平均总费用、平均总药费、药占比与2009年数据相比;入径率/规范实施率和路径内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每月实时监控比较,第一季度实施前与第二季度实施后患者提名满意医护人员人次比较。

1.6 统计学处理

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正态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CAM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今年3月份在妇科病区开展了子宫平滑肌瘤开腹及腔镜手术两条临床路径,实施5个月来共开展开腹手术路径70人次,腔镜手术28人次,入径率80%、实施规范率达82.35%,超路径外用药明显减少,患者提名最满意医护人员增多(P<0.5),平均术前待手术日、平均总费用、平均总药费、药占比方面均比2009年缩短或下降,除腹腔镜手术在平均住院日、平均总费用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5),其余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5)。

2.1 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手术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前待手术日实施前后比较(表1)

2.2 子宫平滑肌瘤开腹手术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前待手术日实施前后比较(表2)

2.3 子宫平滑肌瘤腹腔镜手术平均总费用、平均总药费、平均药品占总费用比例实施前后比较(表3)

2.4 子宫平滑肌瘤开腹手术平均总费用、平均总药费、平均药品占总费用比例实施前后比较(表4)

2.5 子宫肌瘤临床路径入径率与规范实施率各月份比较(图1)

2.6 医嘱流程内未规定使用的药品每月监控情况比较(表5)

2.7 第一季度实施前与第二季度实施后患者提名满意医护人员人次比较(表6)

3 讨论

3.1 实施临床路径能缩短患者住院日、术前待手术日,降低医疗费用及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

临床路径在确保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施标准化的治疗、护理诊疗工作流程,界定了标准住院日、术前待手术日,去除无价值的住院日,从而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同时加强控制及规范诊疗、用药、检查化验项目,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控制患者就医成本;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康复出院,降低费用和成本。通过5个月实施分析,子宫平滑肌瘤不管是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在住院日、术前待手术日、降低医疗费用及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比2009年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的均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达到了实施路径的目的。

3.2 实时控制,定期分析评估,促进质量改进

以医院信息化为平台,对住院流程实行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将住院流程管理与预警、诊疗时间、诊疗项目、诊疗费用、电子病案、医嘱处理、统计分析等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使诊疗方案的实施更加及时、有效、科学[3]。通过临床路径计算机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诊疗过程信息的实时提取、汇总与分析,使实时控制得到基础数据信息源提供极大方便。实施5个月来质控部应用医生工作站调用HLS信息,通过每日对路径变异监控实现临床护理诊疗过程的前馈控制,通过每月对入径每例患者的药品使用信息和电子病历记录信息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对实施路径的医疗组或医生不规范医疗行为及时予以提醒及监控,并形成书面形式反馈给科室,科室对反馈问题逐一落实整改,动态评价结果,使入径率从4月份52.81%上升到8月份80.00%,规范率从4月份38.89%上升到8月份82.35%,超路径范围用药情况明显改观,第一季度患者点名表扬医护人员人次从2次上升到第二季度表扬13人次,不断提高了医疗质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建立团队组织,提高全科医务人员认识,人人积极参与是关键

在我国医务人员和领导层对临床路径的认识不足,因此不能正确引导全员转变观念,下不了决心改变长期形成的不良行为[4]。我院首先从领导层明确临床路径实施必要性,设立医院临床路径技术委员会-科室临床路径小组-临床路径管理个案管理员三级管理组织,各级人员职责明确,实行目标制管理,科主任、科室实施小组与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密切配合,使妇科子宫平滑肌瘤临床路径得以顺利实施。

3.4 加强环节质控,提高医疗质量

应用临床路径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使医护人员能够明确在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尤其对低年资、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临床路径是行动指南;应用临床路径主管医师和护士向患者讲解有关路径的内容和实施方法,同时入院时患者版告知单发放和临床路径病友意见征询表发放,维护了患者知情同意权利,使患者能够明白自己在什么时间应该享受到什么样的医疗护理服务,患者参与自己疾病的诊疗、护理计划,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了时间概念,进一步密切医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最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5,6]。

临床路径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的工作进行以下的改进:①如何减少术前待手术日变异,如病理科的TCT报告遇周五~周日不能及时发送,周六下午~周日非急诊暂停手术,有待进一步协调处理。②医师的诊疗行为仍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如抗生素更改,术后第3天体温在37.5℃抗生素继续使用问题,超路径范围应用核黄素和奥硝唑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③临床路径病友满意度调查及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8月份刚启动,比较分析有困难,有待进一步完善,客观评价患者建议及意见,不断完善临床路径管理。

[参考文献]

[1] 王虹. 临床路径[M].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1-36.

[2] 杨炯,李劲松. 临床路径的实施与管理[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0(5):509-511.

[3] 刘国祥,武广华,朱玉久,等. 医院开展单病种付费的基本条件[J]. 中国医院管理,2007,9:19-20.

[4] 武平,于勇、杨大锁. 基于组织变革理论的临床路径实施障碍分析[J]. 中国医院管理,2007,27(5):13-14.

[5] 张伟英,叶文琴,赵继军,等. 临床路径对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影响的研究[J]. 护理杂志,2005,22(4):28-29.

[6] 辜丽江,尹艳红,史崇清,等. 临床路径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5):111-112.

(收稿日期:2011-06-07)

临床内科医生工作总结篇3

 

一、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共召开**市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3次,建立**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量体系,设定质控指标60多项;建立**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市民营医疗机构的专项培训与督导检查。

2、组织开展**地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地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管理人员培训500人次。

3、2015年4月16日-19日,举办了2015年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暨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负责人及骨干药师培训班。全市73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5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完成后发放了学分和培训合格证。

4、2015年10月23日,举办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药品风险管理与临床用药安全研讨》暨“汇聚药师爱的力量”安全用药科普骨干培训活动。全市20余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及骨干药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有效促进了我省药品风险管理,为建设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药学科普骨干队伍,以及我省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用药药学服务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化基础。

5、2015年12月2日下午-12月4日,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级医院评审—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班》暨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药事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班,共有近30家市属医疗机构,120余名相关专业医、药、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事药学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

6、组织**地区优胜杯药师技能大赛参赛选手遴选工作,派出优秀青年药师参加省级、部级竞赛工作。

7、组织专家对**地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2015年共完成5家医疗机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分别是:**市儿童医院、石林县人民医院、富民县人民医院、禄劝县中医院、**昆钢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

8、 完成**市卫计委委派的指令性活动,组织专家参加等级医院评审指导工作,多名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9、 初步建立了**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0、为更好的促进**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升管理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质控中心承担并完成**市科技计划项目《**市区域性药事管理质量控制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拓展项目》。

11、完成质控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如:(1)**地区麻醉药品电子印鉴卡管理。(2)**地区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月报表报送管理。(3)**地区民营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备案管理工作。(4)**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工作。

二、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市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

2、与全国儿童医师协会、市延安医院、市儿童医院联合举办医院感染培训班。

3、汇总总结2014年组织的市县区医院现患率调查及结果分析及反馈。

4、组织市县区医院、部分民营医院开展2015年度现患率调查。

5、授市卫计委委托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埃博拉、禽流感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题培训。

6、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等级医院追踪检查工作。

7、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改善服务行动计划的检查工作。

8、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医院现场验收工作。

9、参与市血透质量控制中心质量管理标准制定。

10、参与完成市卫计委委托**市民营医院人才培养项目系列培训班工作。

11、授云南省**空港经济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委托做**空港经济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

12、联合市药事质量控制中心参与静脉配置中心验收工作及质量检查工作。

13、组织并联合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完成对富民县区域《富民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14、组织完成《呈贡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三、临床病理质控中心总结

(一)主要完成工作

1. 全面开展并分级完成全市各级医院年度室间质控评价工作。

2. 积极加强全市各病理科室间联系,加强上级医院对地区医院的指导与监督。

(二)存在问题

 1.少量单位和科室领导依法行医、依法执业理念仍淡薄,对病理科的整体管理不足。

 2.**市各病理科普遍存在科室房屋面积严重不足,很难符合三级医院≥500㎡,二级医院≥250㎡的标准,直接影响到科室生物安全布局与有毒、有害试剂的存放,同时造成病理科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科室财物的安全存在隐患。

 3.各级医院病理科人材短缺、人材难求或人材难留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尤其在基层县级及以下病理科更为突出,需要各级领导加强关注和支持,使病理科的人材培养和梯队建设落到实处。

四、病案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质控中心组织对全市所辖医疗机构(病案管理现状和病案信息统计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全市病案质量控制和病案信息利用现状。

2、通过QQ联络平台转发病案管理新进展、相关规定标准、评价情况等信息,同时答疑解惑,增进各医院间的联系交流,进病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3、2015年借卫计委等级医院复审的东风,对寻甸县人民医院、东川区人民医院、晋宁县人民医院、晋宁县二院、西山区医院、五华区医院、石林县医院、宜良县医院、宜良二院等9家医院进行了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病案管理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4、为**市卫生信息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提出病案管理相关要求和建议,为信息平台涉及病案管理指标的建立提供帮助。

5、在**市卫计委的领导组织下完成了对民营医院进行的病案管理专业的授课培训任务。

6、2015组织举办市继教项目“病案管理质量提升与病案信息利用”培训。

7、市质控中心成员作为督导检查专家,参与了省卫计委组织的病案首页填报质量督导检查,为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推进DRGs工作取到积极作用。

8、延安医院作为**市病案管理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对我市多家医院提供了学习培训条件,本年度接受了市辖区内的6家医院的参观学习,对1家医院进行了现场人员培训。

 

五、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质控中心自身建设情况

2.质控中心活动开展工作情况及承担政府委托相关工作

3.科研工作及其他工作

六、传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申报云南省传染性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

2.完善规章制度,扎实推进中心工作

3.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

4.开展对基层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提高基层医院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5.积极开展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和医疗救援工作

七、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2.积极参加**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相关工作会议,认真完成指令性任务

3.承办继续医学教育

4.履行监管职能,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省市医院进行检查、验收及指导

5.发挥医院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强化对口帮扶,支持基层医院共同发展

6.设计调查问卷,积极开展护理科研

八、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质控中心成员会议,讨论健全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2.成功举办《**市第二届危急重症诊治新进展暨急诊护理安全培训班》

3.邀请省级医院急诊专家共同探讨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加强与省级质控中心和市内各级医院的联系

4.定期由高年资医师到县区级、民营医院进行急诊急救专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重点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指南和急救流程进行具体培训和指导,保证患者在基层医院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

5.召开质控工作研讨交流会,探讨现有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不足之处:对我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现状调研工作,急诊科人员、 设备、 技术、 制度、 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尚未完成,需在下一年继续完善。

九、口腔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 组织本质控中心成员不定期学习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指南和标准,同时对口腔疾病诊疗新技术进行学习和交流。

2. 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年第1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1版”, 组织**市口腔疾病诊疗质控中心成员继续完善制订与修订口腔医学专业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为**市区域内口腔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 2015年3月举办部级医学教育项目1项(现代根管治疗临床实战,参会学员近百人)促进了**区域口腔临床医生对现代根管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4. 2015年8月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咬合功能与美学修复统一的合学研讨会,参会学员百余人),介绍与修复紧密相关的临床咬牙合风险管理问题,包括前牙磨耗的美学修复方案,种植修复的美学重建,颞下颌关节的临床检查,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疗,修复中的咬合设计及影像学防控咬合风险,影响椅旁系统修复疗效的因素,提高了参会口腔临床医师对修复相关牙合学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5. 2015年8月与常青藤培训合作举办了“日本口腔咨询师论中国口腔医疗机构发展及未来”培训班,内容涵盖了“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分析报告、CPTP口腔机构管理体系说明”等内容,参会学员近70人,使学员在口腔机构管理水平方面得到了提高和进步。

6.2015年9月,我中心根据市卫生局工作安排和要求,制定了2015年**地区民营口腔医院(诊所)疾病诊疗质量控制培训方案;2015年11月,受市卫生局委托,为了进一步提高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推动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加快发展,我中心于2015 年11 月30 日至12 月1 日举办了**市民营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口腔疾病诊疗专业人才培训班。

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继续推进了“依法依规、规范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重点培训国家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南、等级医院标准等,提高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与认知,实训质量控制操作技术。

2.开展了部分综合性二级甲等和三级甲等医院检验科的临床检验质量现场调查和实地指导工作

3.为科学规范管理检验质量并得到有效的持续改进,中心2015年积极开展检验质量指标管理软件平台,由于所涉及的管理范围广,内容多,目前该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了比较难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自动提取与与自动分析模块的开发,处于试运行阶段。下一步将进入国家卫计委要求的其它质量指标管理模块的建设。

十一、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和**市延安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医院定位、人员基本配备、肠内外营养及饮食管理及营养科会诊、查房、门诊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完成了**市临床营养科现状调查报告,针对我市营养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2.编制了《**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手册》,完善了临床营养专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改进了临床营养专业质量控制,督查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路径。**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在对每一个医疗单位临床营养工作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及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市临床营养工作逐步规范,促进了临床营养工作的发展。

3.2015年9月通过讲座培训方式,对临床营养从业人员及食堂管理人员进行了六步洗手法培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使工作人员学有所用,为今后医院食堂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4.2015年12月召开了年度成员会议。完善本年度中心工作制度及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对象、中心成员汇报本年度质控中心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中心工作。

十二、内分泌疾病诊疗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成立并完善质控中心专家组

2. 协助**市其它医院内分泌专业建设,有效促进内分泌疾病诊疗水平。并加强技术队伍人才建设,全面实施开展各项技术培训工作。

3.**市内分泌诊疗控制中心为加强对基层医院支持,全面有效开展内分泌科科的质量控制工作,定期派专家到基层医院指导协助工作。对**市内分泌科的管理、质控、运作进行调研,采用多形式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4.在修订质控标准方面,建立内分泌科专业医疗、护理方面各种诊疗常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并不断修订完善;落实执行有关的技术标准、准入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手术分级授权制度; 目前已完善的有2型糖尿病诊疗的质控标准。目前已开展临床路径(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Graves病)和单病种管理,规范医疗行。

十三、眼科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2015年工作总结

1、已经召开质控中心成立大会,正式任命质控中心成员并发放聘书,组织学习《**市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本中心的定位和职责,制定《**市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制度》;

   2、积极准备建立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医疗质量监控网络和信息点,准备进行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现状调研工作,制定《**市眼科医疗机构现状调查表》,对全市范围内眼科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研结果书写**市眼科专业医疗质量评估报告,提出客观的建设意见,并上报医院管理局。

3、积极准备本中心信息数据上报系统(拟设立群QQ号或微信号),准备开展本专业数据及资料的建立工作,准备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人员、设备、技术、制度、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制定《**市眼科医疗质控分析表》。定期向市医院管理局上报质量分析评估情况并同时向各医疗单位反馈,通报全市眼科医疗质控情况。

4、继续进行规范眼科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统一眼科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标准、临床路径表单、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单病种质量控制评估表;下一步需进行协助并督导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成立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小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一个至多个病种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各医疗机构定期向中心上报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信息,中心组织专家组对信息报表进行检查和考评,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该病种是否已达到规定标准,进行状态分析和反馈,促使各全市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不断改进,规范其医疗行为。

临床内科医生工作总结篇4

1建章立制,监护临床用药[1,2]

1.1制定医院相关文件,加强临床用药监管

根据国家政策及《处方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医疗特点,2006年医院制定下发《关于成立临床药学科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及《抗菌药品分级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2009年医院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使用管理的通知》及《关于成立医院药物治疗委员会的通知》等文件。

1.2结合医疗特点,建立临床药学管理制度

根据医院文件,结合医院目前实际,逐步建立有效可行的临床药学工作管理制度,如《临床药学工作制度》、《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临床药师职责》、《处方点评制度》、《临床用药差错事故监管制度》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制度》等。

2临床药师工作内容与方法

2.1参与临床查房[3]

坚持临床药师下临床,实行分科负责制。对临床主要专业科室实行住院患者重点查房,了解临床住院患者整体治疗情况;对危重疑难及新入院患者应详细阅读病历,依据患者临床诊断、整体检查、专科查体及各项功能检查及化验综合分析药物治疗方案;针对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临床医师及时沟通,不断强化临床合理用药的专业技能;重点患者应做好详尽登记(药师工作日志)。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必要时提交药物治疗委员会讨论。

2.2参与危重疑难患者会诊

临床药师接到《医院会诊单》后,应及时阅读该患者病历,必要时与医师共同对会诊患者实行专项检查,共同探讨合理化药物治疗方案。药师应对会诊患者药物治疗回访并作好记录,定期总结分析。

2.3建立危重疑难患者药历

临床确定为危重疑难患者,临床药师应及时填写《住院患者药历》,对其重点内容要详尽叙述,并按病种分类,总结医院单病种药物治疗方案基本规律,不断强化药物治疗方案的规范化,逐步建立个体化用药方案。

2.4参与药品不良反应处理与监报[4]

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均视为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临件,但该事件未必与药物有因果关系。不良事件也可理解为临床新出现的偶然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例如在使用某种药物期间出现的病情恶化、并发症、就诊或住院、化验结果异常、各种原因的死亡及各种事故如骨折、车祸等。各临床科室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报负责人,一经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主管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并做好及时处理,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临床药师获知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对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处理进行详尽分析,与医师共同做好相关处理;由主管医师按规定进行上报。临床药学科要定期分析与讨论,为临床医师做好用药参谋,探讨建立院内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的监管体系。

2.5建立临床药师咨询制度

由临床药师担任肩负全院临床用药咨询,设立药品咨询的内容、方法、程序及处理结果,有条件者可建立网上咨询平台,定期分析总结,以满足院内外广大患者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2.6合理用药宣传

依据医院医疗特点制定《临床药学信息》服务内容,由临床药师分工负责。内容主要有政策法规、药事管理、合理用药、临床药学动态、药品不良反应及微生物知识等。为加强药物与临床沟通,指导医师用药规范化提供了交流平台;定期举办合理用药专业知识讲座;开展省内外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等。

2.7参与临床处方点评

2.7.1范围与程序:范围涉及门诊处方及住院处方,拟定门诊《处方点评表》,内容主要包括前记、后记、正文、诊断与分析等。由临床药师(注:处方点评要求调剂药师承担此项工作,因处方点评属事后评价,通过点评不但发现不规范、不适宜处方,而且可以发现我们药品调剂工作存在的问题,即:为什么不规范、不适宜处方在药品调剂过程中没有发现、没有纠正,是因没有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还是在调配过程中未按《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四查十对”执行。通过处方点评发现问题、加强与改正调剂工作不足,并逐步从事后点评发现处方的问题、提升到事前审核发给患者药品前就发现纠正)负责完成;临床用药应认真填写《用药医嘱点评表》,主要内容有患者一般情况、专科查体、功能检查与化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特殊检查、入院诊断、手术名称、药物治疗方案、综合分析等。程序:每月随机抽查各临床科现行病例10份,重点依据医院《围手术期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标准》分析临床用药合理性。实行院、科两级会议每月点评与通报,季小结年总结,按照医院相关文件与制度实行年终奖惩,并落实到科室及当事人。

2.7.2监督与处理[1]:监督:依据医院《临床用药合理性检查反馈单》,由“问题”所在科室主任责成当事人限期纠正与改进,对于临床用药“问题”中出现的共性与个性,临床药学科应及时总结与分析,必要时提交药物治疗委员会集体研究、讨论,逐步建立医院疾病药物治疗标准方案。处理:对不合理用药医师,医院在周会上点名通报;对不合理用药5次以上者,提交院医务科予以专业培训与学习;对不执行医院药品使用管理制度者,按西安市红医发[2006]21号文件进行处罚。

3建立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3.1Ⅰ类切口

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执行。

3.2Ⅱ类切口[5]

参照国家预防用药选择标准,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一般首选第1、2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也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预防厌氧菌感染可加用替硝唑;预防需氧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用量为最小治疗剂量,1日1~2次。

3.3Ⅲ类切口

药物选择参照Ⅱ类切口遴选标准。一般首选第2代头孢菌素,手术部位疑似混合感染者可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中等治疗剂量1日2~3次;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依诺沙星;预防厌氧菌感染可加用奥硝唑;预防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

4围术期临床用药检查标准[6]

围术期临床用药检查标准见表1。

5设立住院患者药费内控指标[7]

5.1指标根据医院2006年临床使用药品费用管理指标试行经验,参照国内医疗机构临床使用药品费用总额管理标准,拟定临床各科2010出院患者药费占业务收入比例指标:内科占45%,外科占40%,妇科占35%,儿科占30%,骨科占25%,耳鼻喉科占35%。

5.2药费占业务收入比例2009年和2010年1—3月份住院患者业务收入分别为3884.30万元和5926.73万元;住院患者药品收入分别为1125.55万元和1625.86万元;药费比例(住院患者药品费用/住院患者总费用)分别为28.98%和27.43%。

6综合评估合理用药[7]

依据医院《围术期临床用药检查标准》,对各项检查指标实行百分化,凡各项指标达标视用药合理,有1项不达标仍视用药基本合理,2项不达标视不合理用药;住院患者平均药费=药费内控指标视合理,住院患者平均药费>药费内控指标10%视基本合理,住院患者平均药费>药费内控指标20%视不合理;每月医院周会通报,每季度召开医院合理用药专家评审会,年终对临床用药控制合理居前3位的科室实施一次性经济奖励,不合理科室给于相应处罚。

7临床用药比较分析(2009年第1季度与2010年同期比)2010年治疗用药送菌检、抗菌药物选择、术前给药、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限、非抗生素用药情况等和2009年同期比,合格率明显提高;2010年药费比例为27.43%,与2009年同期比,下降1.55%。

7.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查评审统计随机抽查临床2009年与2010年第1季度住院病历各330份,按检查评审标准逐项统计,结果见表2。

7.2常见临床不合理用药及点评[8]

7.2.1预防用抗生素超剂量:骨伤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头孢替安1日4.0g,依照医院上述标准1日治疗量应为0.5~2.0g。运动损伤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美洛西林钠4.5g,1日2次,剂量偏大。据说明书记载,美洛西林钠常用量为1日2~6g,严重感染时1日可达8~12g,本例患者为1日9.0g,为严重感染时剂量。头孢菌素类药物大部分可影响肠道维生素K的合成,引起维生素K缺乏,导致失血倾向等,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用量应慎重。

7.2.2药物选择不合理: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地秦不合理,应选用第1、2代头孢菌素。手外中心:临床诊断为左拇指开放伤,行左拇指开放伤清创探查关节囊修复肌腱吻合术,术后给予夫西地酸钠0.125g×3支,1日2次静脉滴注。夫西地酸钠属窄谱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其余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及格兰阴性杆菌耐药。该患者选药时应兼顾革兰阳性球菌和格兰阴性杆菌,建议使用第1、2代头孢菌素。说明书中用法用量为成人1次500mg,1日3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或500mL中,每瓶输注时间不应少于2~4h。7.2.3预防用抗生素用法不合理:脊柱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用奥硝唑200mL术中冲洗伤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明确规定,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

7.2.4非抗生素应用不合理:骨病科:患者,19岁,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丹参川芎嗪不合理,因其主要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且该患者无心脑血管疾病诊断。外科:患者,43岁,入院查体血压为170/100mmHg,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给予参麦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4d,此用法欠妥,参麦注射液有强心升压作用,高血压患者应慎用。外科:三磷酸胞苷二钠1日8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日1次静脉滴注,此用法使用剂量偏大,三磷酸胞苷二钠说明书规定1次20mg,1日1~2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

8结论

临床内科医生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临床教学管理;医学人才;教学质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学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因此,如何抓好临床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以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院在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高尚的医德是医生自觉履行医德义务、提高医疗技术的内动力。岗前教育作为实习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和养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刚入科的学生抓好岗前教育,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注重对学生医德医风及精神文明方面的教育,牢固树立救死

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形成崇高的医德境界。

2提高带教教师素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铸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抓好带教教师队伍的素质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临床带教教师必须具备品行端正、业务精湛、责任心强的基本素质。要求带教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临床教学工作,严格自我要求,精心备课、认真讲解,确保临床教学质量。对带教教师坚持严格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了医德医风档案,并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严格进行临床“三基”训练,充分发挥高年资医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对中青年带教教师的继续教育,按规定学习必读科目,书写读书笔记,并参加院、科业务讲座、专题讲座、远程教育及报考青岛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进修班等形式的业务学习方式,根据各科室工作需要,选派中青年技术骨干到国外及国内部级医院进修、参加学术交流会及短训班,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及教学水平,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临床带教教师。

3加强临床带教工作

建立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四个教研室,由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具体负责组织本教研室的教学活动,各实习科室由教学主任全面负责,安排本科实习工作,科教科及教研室定期检查带教工作完成情况,并进行质量评价。

3.1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学完理论课后需要经过临床实践,才能把书本理论转变为临床工作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是临床带教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带教教师做到放手不放眼,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并引导学生勤练、多学、博采、善思。严抓病历书写质量,在岗前培训中,对病历书写进行专题培训,要求学生在每个科室实习期间至少书写2份完整病历,由带教教师检查,反复修改,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练好体格检查、常规化验、输液换药、穿刺技术、无菌术等基本功,提高了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

3.2规范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是临床带教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动口、动手、思维及临场应变能力的重要形式。教学查房每周一次,为保证教学查房质量,要求带教教师为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重点训练学生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床边带教的特点,要求带教教师准备充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熟练,询问病史具体详细,临床基本操作、示教查体准确规范,病情分析精辟透彻,解释异常症状、体征准确、合理,并能将国内外相关的新观点、新进展运用到教学查房中。

3.3定期开展教学病例讨论

教学病例讨论由各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带教教师主持,有关医师及全体实习学生参加,每两周一次以上,选择合适教学的典型病例及疑难危重病例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必须提前准备,汇报病历并充分发表意见,以此训练其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主持人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总结。在总结中不仅体现出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还要结合国内外医学进展进行讲授,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以上是我院在临床教学管理过程中着重抓的几个方面,对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补充、完善和提高,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陶敏、吴继征.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培养医学合格人才.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05:478.

临床内科医生工作总结篇6

顾主任医师需要参加市内学术活动,认真听讲,吸取各科知识,使自己的医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巩固和更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副主任医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副主任医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一

本人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在临床工作至今。2001年开始从事精神科专科临床工作,2004年6月任现职主治医师以来一直在住院部精神科临床工作,平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系统掌握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精神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精神科较复杂问题,能独立处理。

任现职主治医师以来,2004年6月至2008年及2010年7月至今在精神科女病区工作。在这两时段共7年多时间里,勤恳踏实工作,都亲自主管20多床位病人。治愈好转出院400多人次。负责科室主治医师工作,指导下级医师工作,共同治愈好转出院病人1000多人次。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救助病区工作,科室主要收治在街上流浪,肇事肇祸病人,病人都由"110"警察送入,病史不详,病情复杂,有很多伴有躯体疾病,需细心观察,耐心交流,才能对病人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作出有效的治疗,病人病情好转后,还要亲自或安排工作人员送回家或协助工作人员把病人送回家。两年半时间经我主管、主治治疗好转,出院并回家300多人次。

2008年通过竞聘上岗,被任命为病区主任,负责科室管理,一直以科室工作为重,对工作认真负责,使科室工作顺利开展,负责培养下一级医师及从其它科室转入精神科的医师,不定期进行精神科专题讲课每年三次以上,使他们能在精神科更好地掌握诊断治疗,顺利开展工作。本人有能力培养下一级精神科医师。

任现职以来,参加每月市内学术活动,认真听讲,吸取各科知识。还争取机会外出学习,不失时机地与精神科专家、学者交流,充实、增长业务知识。2006年2月至8月在院领导安排下,本人到苏州市广济医院参加省级27期医师进修班。脱产连续进修学习半年。使我对精神科知识掌握更牢固。2009年9月至11月参加了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举办的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使我丰富了心理学知识。2012年10月18日至21日在南京参加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开阔了视野,了解精神科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4年2月-2007年1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业余)专业学习,取得大专文凭,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业余)专业专升本学习,取得本科文凭及学士学位。使自己的医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巩固和更新。

对临床工作及时总结研究,在部级刊物公开《近11年住院精神病人及死亡原因分析》、《住院流浪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情况分析》、《95例精神病人用药情况调查》等多篇论文。

综上所述,从任职年限、业务技术、培养人才、继续教育等方面本人已经具备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争取多为精神卫生事业多做贡献。

副主任医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二

本人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在临床工作至今。毕业后头两年在内外妇儿科轮科,熟悉多科多病种的诊治工作。2000年开始从事内科临床工作,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诊治。2004年6月任内科主治医师,2005年2月至8月于广西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进修,熟练掌握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治疗。2006年以来长期在急诊内科工作,平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迅速提高对急危重病的认识和抢救水平,能熟练处理好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支气管哮喘发作、高血压急症、癫痫大发作、上消化道大出血、大咯血、脑出血、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内科急症;同时能熟练地进行气管插管、心肺脑复苏的抢救操作。熟练操作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能识别房室肥大、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各种异常心电图。熟悉伤口包扎、清创缝合、肢体骨折固定操作。

在2006年至2016年共10年多时间里,我在急诊科勤恳踏实工作,平均每次值班接诊病人50人次,每个出诊班平均出诊4次,出诊范围除了市区街道,周边农村和卫生院,还包括自治区内其它城市及广东、海南等省份城市。平均每个出诊班出诊里程达到150公里。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任现职以来,参加市内学术活动,认真听讲,吸取各科知识。使自己的医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巩固和更新。 2006年9月28日至2006年9月30日参加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区糖尿病诊疗进展学习班学习。2010年6月至11月参加了“《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继续医学教育教材》临床诊断新进展分册函授培训”。2010年6月11日至2010年6月13日参加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临床中青年教师基本素养培训班学习。2013-03-04 至2013-03-06参加“2013年创伤急救新进展及灾害救援研讨会”。2014-09-13至2014-09-16参加“抗菌素合理应用及艾滋病治疗新进展培训班”。2015-01-11至2015-01-13参加“广西危急重症院前急救技术规范研讨会暨新进展学习班”。

对临床工作及时总结研究,在部级刊物公开《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预后亚低温治疗的疗效分析》、《天麻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2篇论文。

综上所述,从任职年限、业务技术、培养人才、继续教育等方面本人已经具备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争取多为精神卫生事业多做贡献。

副主任医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三

XXX,男,XXXX年X月X日出生,本科, 2000年7月被评为主治中医师职称,现在XXX中医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任内2科主任,保定市中医药协会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心脑血管病、肝病、肾病、男科疾病和一些疑难症的治疗,擅长应用针灸、推拿治疗常见病、多发病。XXXX年X月在XXX乡卫生院参加工作,1984年-1986年在XXX卫校读书,1990年在XXX中医院进修学习一年,1987年12月调入XXX卫生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于1988年、1991年、1992年、1994年被XXX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1995年参加中医自学考试,取得大专学历,1997调入XX乡洪德卫生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 2000年、2001年被评为XXX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02年被评为卫生系统十佳医生;2002年XXX人民政府授予“嘉奖”。2006年调入XXX中医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06年、2007年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这30年来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导思想,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对病人态度和蔼,平易近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真正能够给病人解除病痛,深受群众好评,多次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授嘉奖三次。

二、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从参加工作以来,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重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把学习立为终身之志,只有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才能使自己不断壮大,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才能服务好每个患者。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常常在临床上遇到好多难题,辩证治疗起来,非常棘手,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1998年参加中医自学考试,三年时间取得大专文凭,使自己专业技术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5年参加中医骨干培训班经典学习,2006年到河北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针灸科进修学习一年, 2006年12月考入了河北医科大学,中医专业(业余班),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刻苦系统学习了所设各项课程,特别认真学习了经典著作,使自己理论知识又上一个台阶。在中医院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认真钻研经典著作,学习前辈经验,订阅大量医学书刊及杂志,学习前沿新知识、新技术,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部级省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并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单位学习新的知识和医疗技术,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通过多年自身努力,使自己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打下坚实基础。

三、业务能力方面

自任现职以来,熟练掌握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能,特别擅长心脑血管病、肝病、肾病、男科疾病和一些疑难症的治疗,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自任职以来主持完成院内疑难、危重病人会诊和抢救工作1000余次,成功率高,没有出现过差错事故,治疗疑难症1500人次,疗效显著,受到患者好评。能熟练应用针灸按摩治疗基层常见颈肩腰腿痛和一些疑难症。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 1997年12月调入XX乡洪德卫生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当时卫生院破旧不堪,没有病人,职工开不了工资,自己身处农村基层,知道老百姓并不富裕,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他们最受欢迎,于是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精心治疗每一个患者,特别对农村常见的颈肩腰腿痛、脑中风后遗症,应用中医中药和针灸按摩,疗效显著,费用低廉,深受患者好评,通过自己精湛医疗技术,带领全院职工不懈努力,病人逐渐多了,收入大了,职工工资奖金越来越多,卫生院积累越来越多,1997年卫生院进行了搬迁建设,购置了新设备,是一个破旧不堪的卫生院有了生机,连续几年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嘉奖三次。在XXX中医院工作期间,发现临床上产、术后尿潴留患者普遍增多,我主持带领有关人员,对产、术后尿潴留的生理病理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我们依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运用针刺、点穴治疗产、术后尿潴留,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2009年申请“针刺、点穴治疗产、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课题,进行立项研究,两年来,通过对筛选病例的临床观察,通过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本方法能迅速使尿潴留患者排尿通畅,多数患者治疗1-2次可愈,本方法的在理论上创新点是:产、术后尿潴留的病因与肺肾密切相关,因肾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肺主一身之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病机是膀胱气化失职,而至水道不通,治疗益气补肾行水,佐以导滞;取穴创新:取中级、关元、气海、水道为主穴,阴陵泉(双)、三阴交(双)、列缺(双)、内关(双)为辅穴;手法创新:针后用双手拇指按压中级、关元,先轻后重,逐渐加压,每次2-3分钟,即可达到通尿目的。该课题经省级专家鉴定:“设计合理,选穴符合理论依据,诊断标准先进,临床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可推广性,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本方法价格便宜,且疗效显著,有效率100%,每年治疗100余人,给医院创收5万元。同时我还参加了“针刺、按摩治疗产后乳汁不足疗效观察”项目的临床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本方法能显著改善产后缺乳的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在治疗3-5天后,明显改善,甚至痊愈。由于针灸、按摩价格便宜,且疗效显著,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注重人才的培养,做好传、帮、代,自任职以来,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的工作,每年带教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3名,院内讲座10余次,提高了住院医师的工作能力,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临床内科医生工作总结篇7

医学生掌握血液病的诊疗知识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课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是我们血液科临床带教老师认真思考的问题。我科在多年临床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对血液科临床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1 临床工作中辨证思维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好医生,要有正确的思维和良好的工作技巧,才能有效认识、掌握和治疗疾病。在临床教学中贯彻循证医学思想,在不影响整个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相应调整临床教学内容,增加诊断思维系列讲座、循证医学选修课等新的教学内容[1]。一定要重视用系统化整体观综合分析,对于给予病人的处理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不能只是观察记录,应养成独立思考与分析的习惯。重视思维方法,就是指从联系、发展、比较的角度看待诊断及治疗中的各种现象。学生经常是从具体病情出发,不从多维和发展的角度考虑[2]。例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什么药的疗效最好,认识不到应该从再障发生、发展和复发的规律出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复发。辩证思维对当代临床医学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将仪器设备检查结果与临床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探索、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辨明疾病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各种现象的相互转化,为适应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一个科学的思维框架。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教授说过:疾病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这是一个客观规律,要掌握这个规律就必须学习与运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临床思维,在医教研工作中能获得成功往往是临床思维比较符合客观规律,相反,则失败。

2 医德教育

现代著名中医干祖望老先生曾把古代名医提出的道德品行,总结为“医宗八德”,即:贞、忠、仁、慈、廉、恕、谦、勇。贞即“不卖假,不把中医搀假恶化”,忠即“忠于事业”,仁即“与病人心手相连”,慈即“恻隐之心”,廉即“勿重财利”,恕即“在行医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谦即“不抬高自己不打击别人”,勇即“对病人勇于接诊,不踢皮球”。这种加强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医学生们通过所掌握的医德概念来把握未来医生职业的本质特点和义务要求,具备良好的适应、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提高医学生道德修养的积极性和自觉能动性,使他们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实际,认清自己的道德要求,从而达到提高他们道德修养的效果,这是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大实际,也是医学生进入社会立足,自身成长的需要[3]。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血液科专业充满挑战性、复杂性和艰难性。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坚持教书育人的思想,树立良好的、正确的学风和医风,要做好每一个实验,认真对待每一项检查指标,看好每一个病人,这是血液科医师成长的立足之本、为人之道。

3 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许多医院都没有单独设立血液科,教学时数少,考试所占比例小,学生容易产生忽视血液科教学的思想。但血液科疾病,特别是白血病又是日常最常见且需要慎重对待的病种。因此,在血液病临床教学中,我们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安排高级职称、具有丰富教学和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员授课,要求授课教师熟悉教材,除按大纲要求讲授外,还要讲授目前该学科在国内、外诊治的最新动态,以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好每一堂课的时间,把握好讲授各部分内容所需时间,对板书内容布局、课堂举例、重点内容讲解以及幻灯、挂图、标本的使用等教学内容进行精密安排。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结合教材内容、学时分清主次,确定重点,全面思考,深入浅出写好教案,既要根据学生反馈意见以及科室授课教师集体讨论修改教案,还要依据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4 结合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与实践分离的模式,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枯燥情绪。病案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充分体现带教者的理论功底及临床思维能力,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均有较大作用。为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熟悉、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与治疗有关的知识,我们依据教学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在讲解每一个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时,理论联系实际,多举案例,将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及平时遇到的各种典型病例融于教学中,特别是诊疗过程中的误诊、漏诊病例,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正误对比,印象深刻。临床见习时,选择一些典型病例,由老师演示病史采集、全身体格检查、专科检查、病历书写、医嘱的开出与执行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时,先让该学生对该患者的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中获得的阳性体征进行归纳总结,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然后教师以启发提示的方式进行补充和纠正,这样可使学生及时发现和认识自己对知识掌握的不足,加深印象,最后由教师对此病例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类病种的认识[4]。事实证明,这些措施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并使之与临床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临床技能。

5 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法已很难适应现代临床教学实践的需要,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我们探讨这一课题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等优势及很好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血液科的特点之一是“专”,虽然血液科是一个小科室,但血液系统遍布全身,血液病种类繁多,血液病的临床诊疗对血涂片、骨髓涂片的观察依赖性大,学习内容庞杂、学习难度大、授课时间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信息量,增大信息密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通过PPT演示可展示临床病例典型的骨髓、血液图像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观察,有利于血液系统疾病鉴别诊断的教学,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加深学生们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教学工具,教师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备课,并与电教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密切协作,方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5]。

参考文献:

[1] 詹钟平,黄郁文,陈约如.谈诊断学教学中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105.

[2] 肖明朝,黄征丽,王立责,等. 医学生医疗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医学教育,2002,4:49.

[3] 杨德兴.略论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5,13:31.

[4] 肖利芳,吕仕银.加强临床教学管理促进临床教学互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5):319.

[5] 施 斌,马晓红,朱 ,等.在临床教学中应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178.

临床内科医生工作总结篇8

1.1针对性原则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岗位需要的大学专科水平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临床医学人才。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服务于基层的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教学内容按照临床医学专业的岗位需求和培养目标来取舍。在人体解剖学的内容安排上围绕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基本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所需要的解剖学层次结构以及重要器官的毗邻关系。如讲解肝脏时候结合临床肝脏叩诊和触诊的临床操作来学习肝脏的位置;心脏瓣膜讲解时结合临床心脏的听诊来学习等等,把解剖学知识与后续临床操作点对点的结合起来。取舍后的解剖学教学内容对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1.2延展性原则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最基础的主干课程,是后续学习医学相关课程的基础,所以学好解剖学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以此,解剖学教学中必须考虑解剖学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把这些联系点找出来,使学生明白学这些结构的意义所在。如讲解心脏内部结构时,只需要讲解心腔的位置、心腔间的瓣膜就可以了,为的就是在生理学上讲解心脏的泵功能时用到;再比如讲胸膜时必须详细讲解胸膜腔的形成和意义,为生理学呼吸系统奠定基础,而不是重点讲壁胸膜的部分。做到学为了用的目标,学生一来不用学习那么多知识,二来又提高了兴趣。

2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的增减方法

2.1基层医生座谈、教师深入临床一线虽然我们的解剖老师大都毕业于临床医学专业,但是毕竟脱离临床太久,很多操作以及诊疗不是很熟悉。为了更好的把握临床一线需求,我们一边邀请临床一线经验丰富的老师到教研室来座谈,了解他们工作中各个解剖部位常用哪些结构,然后总结整理;此外我们派老师在无课时深入临床,亲身参与临床工作,总结常见病多发病所需的解剖学知识。这两种方法非常有效。

2.2后续课程教师问卷调查为了真正体现课程内容的延展性,我们邀请了后续基础课老师以及临床课老师进行座谈,如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经过座谈我们将他们对解剖学的要求,分别按照章节渗透进教学教材中,做到课程的延展性。

3总结

总之,经过长期的总结、座谈,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应学生发展的解剖学教学内容,即“系统应用解剖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后续学习要求,同时对以后工作具有很好的对接性。

上一篇:疫情期间医生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班导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