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30 23:33:59

姓氏文化论文

姓氏文化论文篇1

6月16日至17日,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峡论坛·海峡百姓论坛在漳州成功举办。两岸80多个姓氏宗亲近千名代表欢聚龙江大地,开展族谱对接、研讨姓氏文化、进行联谊会亲,在深厚的乡情乡谊中,共叙血浓于水的亲情,共同守护中华大家族永续的根基。

根在这里找寻

“宗亲见宗亲,泪水湿衣襟。感谢海峡百姓论坛,我们两岸的吴氏子孙终于聚在一起了!”6月16日下午,在闽台族谱展上,台湾吴氏宗亲代表吴钦纬激动地说。

吴钦纬来自台湾知名人士吴敦义的家乡南投县名间乡。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根”。直至去年,在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热心帮助下,终于寻得祖籍地就在漳浦县石榴镇崎溪村,厘清了台湾吴氏族谱的脉络。

当天,台湾与漳浦县的吴氏宗亲代表进行了族谱对接,正式“认亲”。“非常欢喜,这些都是亲人啊!树有根、水有源,寻根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知根知源。”吴钦纬情不自禁讲起了闽南语。

几天来,像吴钦纬一样开心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也许姓叶、也许姓陈、也许姓李、也许姓游、也许姓连……但不论姓什么,都一样是中华大家族的儿女,都一样地找到了自己的根源。

族谱展览与对接,是本届海峡百姓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闽台族谱展共展出了两地50多个姓氏、300多部计2000多册族谱,供两岸亲人翻阅寻根,仅16日当天,闽台两地共有21个姓氏24部族谱进行现场对接。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梦与谱牒文化研讨会。会上,两岸各姓氏委员会代表、姓氏文化专家学者等200多人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姓氏文化,溯姓氏源流,促族谱对接,共同畅叙血脉情深。

情在这里交融

海峡百姓论坛期间,芗城区的蔡竹禅故居、漳浦县的吴氏种德堂、华安县的二宜楼等地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味道。福建各姓氏宗亲与各自所邀请的台湾宗亲对接后,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寻根谒祖、联谊会亲、参观考察等活动。

“我们闽台两地柯蔡氏18人一起前往蔡竹禅故居参观。大家在高楼大厦群拥的清代古厝中,共同感受、传承蔡氏祖先留给子孙的历史文化精神。”漳州市蔡新研究会秘书长蔡沧洲叙述说,“我们还参加了坐落于龙文区的海峡两岸漳州市柯蔡文化中心奠基仪式,该文化中心将被建成两岸柯蔡氏的活动基地,促进亲人们常来常往!”

本届百姓论坛共吸引了500多位台湾宗亲前来参加,其中60%是第一次到大陆。

为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情谊,福建省各姓氏宗亲在开展对接联谊的同时,还组织台湾宗亲代表深入考察当地经济社会情况。双方积极推介各自发展优势,洽谈闽台经贸交流合作意向,扩大两岸宗亲交流合作领域。论坛期间,有17对宗亲团体签订了长期交流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推进两岸宗亲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化进程。

在闽台湾大学生首次参加交流活动,是本届论坛的亮点之一。论坛期间,50位在闽台湾大学生兴致勃勃地前往参观了南靖土楼。“在这里,我们听到的是熟悉的乡音,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亲情。”在闽台生、厦门大学学生沈宜虹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台胞的心声。

梦在这里延续

从福建福州,到台中,到福建泉州,到台湾高雄,再到如今的福建漳州,2007年以来,海峡百姓论坛在海峡两岸一届届开展,推动两岸宗亲交流合作新局面的持续开拓。

“漳州对台优势突出,是台胞主要祖籍地,台湾文化重要发祥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现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祖籍漳州的近1000万人。我们应以本届论坛为新起点,为台湾同胞来漳共续亲情、共叙乡谊、共谋发展搭建更多平台。”海峡百姓论坛工作人员说。

“海峡两岸(漳州)宗亲文化交流中心便是这样一个重要平台,其设有族谱对接馆、民俗风情馆、史料文物馆等三个展示馆和一个漳台族谱对接网站。”漳州市政协海峡文史馆馆长江焕明介绍,中心现收藏展示漳台族谱1200多部,其湾族谱近500部,整理漳州人迁台记录8000多条及近500位漳籍台湾政商名人族谱对接资料,包括连战、江丙坤、王金平、吕秀莲、林丰正、游锡垫、谢长廷、谢东闵等。“在此次海峡百姓论坛的带动下,相信将有更多的台胞前来联宗对谱、寻根谒祖。中心已把大量族谱记载内容、对接研究成果和相关姓氏文化资料等录入漳台族谱对接网站,可以为两岸同胞实现远程联宗对谱、寻根谒祖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平台。”

记者感言

两岸宗亲携手共筑中国梦

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自序中说“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不此之求,是谓味。”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国人的习俗与传统。无论多远的迁徙,多长的距离,都无法阻断中国人对于“根”的眷恋。

第五届海峡百姓论坛突出同根同文、同心追求中国梦的主线,以“同根同源、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各项活动,着重围绕海峡两岸姓氏源流的渊源关系、族谱对接、谱牒文化对两岸政治、经济、社会及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影响进行研讨交流,激发两岸同胞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共同旗帜,从民族大义出发,凝聚共同意志,保两岸同胞之福祉,扬中华儿女之尊严,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与荣耀。

这届论坛凸显民间性、草根性与广泛性。参加此次论坛的台湾同胞,来自近40个姓氏宗亲团体,有80%为“中南部、中下层、中小企业、中青年、中间势力”人士,有60%第一次到大陆,有50名在闽台湾大学生首次参加交流活动,共有80多个姓氏宗亲团体参与活动;参加两岸姓氏文化学术交流的嘉宾,不仅有专家学者,还有基层宗亲代表,进一步扩大了两岸民间交流的覆盖面。参与活动的两岸代表可以不分党派,不分颜色,不分层次,在浓厚的乡情乡谊中开展宗亲交流活动,彰显了姓氏文化交流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论坛期间,两岸共有17对姓氏研究团体签订了长期交流合作协议,建立经常性学术互动机制,全方位开展姓氏宗亲源流研究,协助双方宗亲组织开展寻根、谒祖、会亲等活动,增进族亲双方的亲情、乡情、友情,推进两岸宗亲文化交流的常态化、机制化进程。

福建省内各姓氏宗亲在开展对接联谊的同时,还组织台湾宗亲代表深入考察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双方积极推介各自发展优势,洽谈闽台经贸交流合作意向,扩大两岸宗亲交流合作领域,用实际行动共筑中国梦。

姓氏文化论文篇2

摘 要:观看影视节目和阅读书籍报刊,时常发现一些人名不知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原因是译者在音译西语(本文指欧美各国语言)人名姓氏的开头使用华人姓氏用字。本文从中国文化,特别是人名姓氏文化的研究着笔,根据近年积累西语人名姓氏译写的素材,援引有关文献作论证而得出结论:音译西语人名姓氏选用汉字一般要避开中华“百家姓”,特别是要避开那些常见姓氏。这样,就能防止汉外两种语言人名姓氏文化杂糅,避免姓氏文字表意和表音功能互相影响、互相排斥,从而保证不同民族各自人名系统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表述圆满周全,基本消除观众和读者遇到人名不知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疑惑。

关键词 :音译 西语 人名姓氏用字

多年来,观看影视节目和阅读书籍报刊,时常发现一些人名分不清他们的国籍。请看下面几位:廖佩仙、李孟贤、朱莉、范龙佩、洪伯培、易福成。这6位人士,字面上看是中国人。可从上下文语境以及他们所任官衔或职位来看,乃实实在在的外国人。举例如下:2012年12月16日早8时央视新闻频道,主持人在批驳下一届奥运会不设羽毛球运动项目时曾提到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副主席“廖佩仙”。2013年7月7日央视新闻在报道韩亚航空公司空难时,曾提到美国旧金山市市长“李孟贤”。同年5月20日,央视新闻曾报道美国著名影星“朱莉”切除乳腺再造乳房一事。此外,还有欧洲联盟成员国首脑会议欧洲理事会现任主席“范龙佩”、美国前任驻中国大使“洪伯培”、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易福成”。他们都是欧美人士,而非华人或华人后裔。

当前,西语汉译界这种译名趋势还在蔓延。有的译者遇到人名姓氏,似乎在搜肠刮肚地寻找华人姓氏生搬硬套在西语姓氏上,令读者莫名其妙。2014年2月28日,央视晚间《环球视线》栏目报道,乌克兰驻外使馆参赞“夏光”曾谈到,克里米亚民众游行示威要求独立建国。同年3月5日,央视记者曾采访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法国驻中国大使“白林”和另一欧洲国家大使“赵普”。4月19日,央视体育频道主持人曾介绍参加巴西足球世界杯赛的荷兰飞翔球员“范佩西”。10月30日,晚央视《新闻联播》在报道各外交使馆高官畅谈中国法制改革时曾重点介绍丹麦驻中国大使“裴德盛”、爱尔兰驻中国大使“康宝乐”、古巴驻中国大使“白诗德”。11月10日,央视新闻频道在介绍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对话会和工商界咨询理事会时曾提到讲西语的外籍人士“戴瑞礼”。2015年2月23日晚,央视新闻频道《行进中国》节目,曾以《我为中国留影30年》为题对2014年最后一天辞世的、旅居中国30年的法国摄影师“阎雷”的感人事迹作了专题报道。以上这些外籍人士,他们的欧美人相貌和姓氏汉译字样均同时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看后让人啼笑皆非。

翻译工作者给上面这些外籍人名的姓氏都冠以华人之姓,我们称之为“人名姓氏文化杂糅”现象。

汉民族在长期使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极强的表意文字意识。人们使用每一个汉字,都有意无意地去寻求其形体和意义的直接关联。姓氏用字,尤其如此。每一个姓氏用字都有数百年以至数千年的世代传承,逐渐积淀了其固定形体和表意功能。中华姓氏文化源远流长,亘古至今,从未间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教授指出:“数千年来,沧海桑田,王朝更迭,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部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文学艺术、人情习俗、衣食住行等等,都是薪火相传,代代赓续。”(《语言文字报》2013年12月4日第2版)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内核。而西方民族语言是表音文字,包括人名,自有其独具的与华人不同的世代传承和文化内核。这一点,汉语和西语实乃大相径庭。如果把华人的姓氏强加给外籍人的姓名,则会造成中西方民族的人名姓氏文化杂糅。让中国人感到难堪,甚至滑稽可笑;也让外国人觉得难以理解,以致无所适从。

人名,当然包括姓氏,首先是一种语言现象。这不仅因为任何人名都是由语言文字这一物质材料表现出来的,而且因为人名这种语言现象还具备内部结构、所指对象以及表意功能等语言学的基本特征,同其他语言现象并无两样,只是其内涵更丰富、更复杂。然而,人名这种语言文字,归根结底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罗常培,1947)。人名与文化共生。“百家姓”,即中华姓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汉民族语言一样古老。汉民族的文化痕迹深深地刻印在各宗族的姓氏之中。人名与文化共变。汉民族文化一直在发展、变化。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不断地烙印在汉民族的姓氏之上。总而言之,人名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正是因为人名具有文化载体的功能,故常常被人类学家看作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只是不同的民族均有其独具的特点。人名,包括姓氏用字这一语言现象,凸现出它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等等,映射出不同民族独有的文化内核。所以,如果在选择西语汉译人名的姓氏用字时,仅仅根据外语字面发音而捕风捉影、牵强附会地把华人姓氏张冠李戴在外籍人的姓氏上,就会构成不伦不类的语言现象,成为互不相容的人名姓氏文化杂糅现象,令人莫名其妙,疑惑不解。

正因为如此,译者在音译西语人名的姓氏选用汉字时,一般要避开中华“百家姓”。特别是那些常见姓氏,更不宜使用。近几年,西语汉译界的有识之士在翻译实践中已逐渐悟出这一道理。美国前总统“里根”和现任美参议员民主党领袖“里德”,敲定译名都使用“里”而未用“李”。2014年1月7日,央视午间新闻播放信息: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鸽派”人物“耶伦”为美联储主席,系美联储第一位女主席。英语姓氏音译避开华人姓氏“叶”而用音译用字“耶”(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第1534页)。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依古”,未译作“邵依古”;委内瑞拉外长“豪加”,未译成“郝佳”。以上几例,都是成功的汉译实例,难能可贵。有的译者有自知之明,勇于修正已有的译作。2013年3月底,有关媒体报道,自该月下旬以来,美系列高官连续访华,其中有美国国防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同年4月27日,央视国际频道播报新闻,美国国防部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登普西”扬言:一旦中日开战,美将支持日本。荧屏显示的是“登”而不是“邓”。

由此可见,我们在音译西语人名姓氏选用汉字时,一定要“考虑社会通行度、受众面广度”。(《专家审议外语中文译写规范》载《语言文字报》2013年9月25日第1版)务使姓氏用字表意中性得体,不致让汉译读者产生错误联想和褒贬评价。这样,就能防止汉外两种语言人名姓氏文化杂糅,避免两种姓氏文字表意和表音功能互相影响、互相排斥,从而保证不同民族各自人名系统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表述得当。这样做,能基本消除观众和读者遇到人名不知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困惑。

参考文献:

[1]许光华.中国文化概要[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2]邵敬敏.文化语言学中国潮[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3]罗常培.中国人与中国文[M].北京:龙门书局,1947.

姓氏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春秋时期;楚国;世族作家群体;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1—0156—05

春秋时期,随着文化教育的渐次下移,下层贵族、都邑平民的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作家群体逐渐由上层贵族扩大到士阶层。但是,出身于王室世族的作家依然为文学创作的主体。本文主要考证春秋时期楚国的伍氏、观氏、桀氏、陆氏族属、世系以及有传世文学作品的伍参、伍举、伍尚、伍员、观射父、观瞻、桀溺、陆通等8位作家事略,以反映春秋时期楚国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繁荣之基本状况,从一个侧面展现长三角区域文化价值累积与裂变的历史进程。

一、伍氏族属、世系暨伍参、

伍举、伍尚、伍员事略考

关于楚国伍氏之族属,宋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三十六、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续集》卷十六并引唐林宝《元和姓纂》:“伍,楚大夫伍恭(参)生举,举生奢,奢生尚、员。员字子胥,奔吴,其子又为王孙氏,适齐。”①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十姥》:“伍,伍氏出自春秋时楚庄王嬖人伍参,以贤智升为大夫;生举,食邑于椒,谓之椒举,其子曰椒鸣、伍奢。椒鸣得父邑,而奢以连尹为太子建太傅,费无极谮之,王逐太子而杀伍奢及其子棠君尚。尚弟员,字子胥,奔吴事阖庐为卿,破楚入郢,以报父雠。吴夫差时,忠谏不见听,属子于齐为王孙氏。”②郑樵《通志·氏族略四》:“伍氏,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伍子胥奔吴,其子又为王孙氏,适齐。……又有五氏,本伍氏,避仇改为‘五’。”③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卷上:“伍氏,亦作‘五’,楚伍参之后有举、奢、尚、员。”④

案:伍参,《汉书·古今人表》作“五参”;伍举,宋洪适《隶释》卷三著录汉桓帝延僖三年(160)五月立《孙叔敖碑》作“五举”;伍员,《吕氏春秋·异宝篇》、《抱朴子·嘉遁篇》作“五员”;伍子胥,《战国策·燕策五》、《汉书·古今人表》、《艺文志》作“五子胥”。故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卷十五曰:“《孙叔敖碑》作‘五举’。案:唐《石经》初刻亦作‘五’,后加‘人’旁,非也。”⑤足见“伍氏”,本作“五氏”。则楚伍氏(五氏)为熊氏之别,未详其祢。

关于春秋时期楚伍氏之世系,襄二十六年《左传》杜《注》:“椒鸣, 伍举子。”⑥昭十九年《左传》杜《注》:“伍奢,伍举之子,伍员之父。”程公说《春秋分记·世谱七》:“伍氏,参生举,举生二子:曰奢,曰椒鸣;奢生二子:曰尚,曰员。”⑦则春秋时期楚伍氏(五氏)世系为:伍参伍举伍奢、椒鸣,伍奢伍尚、伍员。

关于伍举其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伍举娶于王子牟。”杜《注》:“伍举,子胥祖父椒举也。”《国语·楚语上》韦《注》:“椒举,楚大夫,伍参之子、伍奢之父伍举也。”⑧

案:关于楚椒氏之族属,先哲主要有三说:一为“越椒之后”说,唐林宝《元和姓纂·四宵》:“椒,楚大夫越椒之后。”二为“伍参祖父之后”说,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四宵》:“椒,《元和姓纂》曰:‘楚大夫越椒之后子鸣。’误也。谨案:《春秋》越椒者,若敖之后。而伍参之子伍举谓之椒举,举之子曰椒鸣。是伍参之祖父有字椒者,而举以王父字为氏;不然,则椒邑以邑为氏。特史失其传,非越椒之后有椒鸣也。今宜曰出自伍氏,伍参之子举以王父字为椒氏。”三为“伍参之后”说,郑樵《通志·氏族略三》:“椒氏,楚伍参之后也。或为伍氏,或为椒氏。”今考:越椒,即文九年、宣四年《春秋》之“椒”,亦即文九年、宣四年《左传》之“子越椒”,亦即文十六年、宣四年《左传》之“子越”,亦即宣二年《左传》之“斗椒”,亦即宣四年《左传》之“伯棼”,为斗伯比之孙、子良之子,仕穆、庄二王凡14年(前618—前605),庄王九年(前605)灭若敖氏,斗椒之子苗贲皇出奔晋,复斗般之子斗克黄祀斗氏。而伍参见于宣十二年《左传》,即庄王十七年(前597),上距庄王灭若敖氏之族已8年。则伍参之子椒举(伍举)、椒举之子椒鸣,自然非若敖氏之族,即楚椒氏并非出于斗伯比之孙、子良之子斗椒(子越椒、子越、伯棼)。又,按照周代“三代别族”之制,楚椒氏当出于伍参之父。可见,林氏“越椒之后”说失考,邓氏“伍参祖父之后”说与郑氏“伍参之后”说不确。又,《史记·楚世家》、《新序·杂事二》并谓庄王三年(前611)任伍举以政,至灵王三年(前538)依然为政。按照《礼记·曲礼上》所谓“四十曰强,而仕”之制,则其当为114岁以上之寿星。则伍举,即襄二十六年、昭四年《左传》、《国语·楚语上》之“椒举”,亦即《孙叔敖碑》之“五举”,姓芈,本氏熊,别氏伍(五),又别氏椒,伍参之子,伍奢(连尹奢)之父,楚大夫,康王十三年(前547)出奔郑,次年(前546)返楚,历仕庄、共、康、郏敖、灵五王凡74年(前611—前538),生卒年未详(前611年—前538年在世)。其主张“慎礼以得诸侯”,提出“无害为美”之说,直言敢谏,熟知典籍,尤谙习《诗》,善于辞令,富有文才,为春秋后期楚国著名政治家与贵族文士。传世有《慎礼以得诸侯》、《规礼》、《示诸侯以礼》(俱见《左传·昭公四年》)以及《无害为美论》(见《国语·楚语上》)诸文。

关于伍尚其人,昭公二十年《左传》杜《注》:“棠君(尚),奢之长子尚也,为棠邑大夫。”则伍尚(前?—前523),即昭二十年《左传》之“棠君尚”,芈姓,本氏熊,别氏伍(五),名尚,伍举(椒举)之孙,伍奢(连尹奢)长子,伍员(申胥、伍子胥)之兄,楚棠邑(地在今河南省遂平县西北百里)大夫,本年(前522)为平王所杀。其提出“奔死免父,孝也;度功而行,仁也;择任而往,知也;知死不辟,勇也”之说,倡导“孝”、“仁”、“知”、“勇”,恪守礼仪,素有令名,善于辞令,富有文才,为春秋后期楚国著名贵族文士,传世有《孝仁知勇论》(见《左传·昭公二十年》)一文。

关于伍员其人,《左传·哀公十一年》云:“(子胥)使于齐,属其子于鲍氏,为王孙氏。”《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越绝书·荆平王内传》说大同。《国语·吴语》韦《注》:“申胥,楚大夫伍奢之子子胥也,名员。鲁昭公二十年,奢诛于楚,员奔吴,吴与之申地,故曰申胥。”昭二十年《左传》杜《注》:“(伍)员,尚弟子胥。”

案:昭二十年《左传》言伍员迳至吴,与费无极及伍尚之言合;而《吕氏春秋·异宝篇》、《首时篇》、《史记·伍子胥列传》、《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越绝书·荆平王内传》多言伍员经历宋、郑、许诸国,最后适吴,与昭二十年《左传》异。又,《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有夫差称伍子胥“相国”之语,《左传》、《国语》、《史记》均无此说。“相国”一词,始见于《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任肥义之职,远在春秋之后。故《吴越春秋》之说不足信。则伍员(前?—前484),即《国语·吴语》、《越语下》、《越绝书·越绝请籴内传》、《越绝内经九术》之“申胥”,亦即《战国策·秦策三》、《燕策二》、《史记·秦本纪》、《吴世家》、《楚世家》、《乐毅列传》、《蒙恬列传》、《专诸列传》、《李斯列传》、《韩信列传》、《范雎列传》之“伍子胥”,亦即《吕氏春秋·异宝篇》、《抱朴子·嘉遁篇》之“五员”,亦即《战国策·燕策五》、《汉书·古今人表》、《艺文志》之“五子胥”,姓芈,本氏熊,别氏伍(五),又别氏申,其子又别为王孙氏,名员(贠),字子胥,伍举(椒举)之孙,伍奢(连尹奢)次子,伍尚(棠君尚)之弟,楚平王七年(前522)出奔吴。吴王阖庐元年(前514)仕吴为行人,夫差十二年(前484)为夫差所杀。伍员提出“用能援持盈以没,而骤救倾以时”之说,倡导“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精通兵法,熟悉典籍,尤谙习《书》,善于辞令,富有文才,为春秋后期吴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与贵族文士,刘向《七录》著录《越绝》十六卷,《汉书·艺文志》杂家类著录《五子胥》八篇,兵技巧家类著录《五子胥》十篇(图一卷),传世有《江上丈人祝》(见《吕氏春秋·异宝篇》)、《水战法》(见《太平御览》卷三百十五引《越绝书·伍子胥水战兵法内经》)、《肄楚之策》(见《左传·昭三十年》)、《谏王将许越求和》(见《左传·哀公元年》)、《谏王释齐而伐越书》(见《左传·哀公十一年》)及《天禄亟至必亡》(见《国语·吴语》)诸文。

二、观氏族属、世系暨观射父、观瞻事略考

关于楚观氏之族属,《左传·昭公元年》:“夏有观、扈。”《汉书·地理志上》颜《注》引汉应劭《风俗通义》:“(畔观县)夏有观、扈,世祖更名卫国,以封周后。”⑨《后汉书·郡国志三》:“卫公国。本观故国,姚姓,光武更名。”⑩《急就篇》卷一颜《注》:“观,夏之同姓诸侯也。国灭之后,因而氏焉。晋有观武,楚有观起、观从,皆其胤也。”宋陈彭年等《广韵·二十九换》“观”字《注》:“亦姓,《左传》,楚有观起。”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二十六桓》:“观,出自姒姓,夏王启庶子五人,食邑于观,谓之五观。其地洛汭是也。五观之后为诸侯,有罪,夏王灭之,子孙以国为氏。观丁父仕鄀,楚武王伐鄀,俘丁父以归,使为军帅。故楚大夫独有观氏,而世掌太卜,谓之卜尹。观起、观从、观詹(瞻),皆其后也。”郑樵《通志·氏族略二》:“观氏,……姒姓,侯爵。《左传》云‘夏有观、扈’,皆同姓之国。至商失国,子孙以国为氏。今澶州有观城,是其地也。楚有观氏。”罗泌《路史·后纪十四》:“(夏启)子太康立,厥弟五人分封于卫,是为五观。其支于莘者,为莘氏、辛氏、甡氏、观氏、卜氏。”

案:“观”义有三:一为夏启之子,即《国语·楚语上》“启有五观”之“观”,韦《注》:“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北魏郦道元《水经·巨洋水注》:“《国语》曰:‘启有五观’,谓之奸子。‘五观’盖其名也。所处之邑,其名曰观。”《淇水注》说大同。二为夏之敌国名,即昭元年《左传》、《汉书·地理志上》颜《注》引汉应劭《风俗通义》之“观”。据《汉书·地理志上》、昭元年《左传》杜《注》,故观国在山东省观城废县治西,即今范县之故观城。三为夏之同姓国名,即《后汉书·郡国志三》、《急就章》卷一颜《注》之“观”,当为夏敌国之观被夏灭后封其同姓之国。故清秦嘉谟辑补《世本》卷七中以《急就章》卷一颜《注》为误,实非。

关于春秋时期楚观氏之世系,《左传·昭公十三年》:“观起之死也,其子从在蔡,事朝吴。”哀十七年《左传》:“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蓼,服随、唐,大启群蛮。”宋程公说《春秋分记·世谱七》:“观氏,丁父与起,不详其世;起生从,从生瞻。”清李楷《尚史·氏族志二》:“观氏,观丁父为武王军率,其后曰观射父,射父后曰观起,起生从,从为卜尹。”

案:观起,见《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康王九年(前551)被车裂。观从,观起之子,见昭十三年《左传》,灵王十二年(前529)去楚。观丁父以鄀俘为楚武王(前740—前690在位)军率,则观起当为观丁父之后。又,观瞻,观起之孙,观从之子,见《左传·哀公十八年》,惠王十二年(前477)时为楚开卜大夫。而观射父仕楚昭王(前507—前494年在世)。可见,观射父当与观起之子观从大体同时。则春秋时期楚观氏世系为:观丁父……观起观从观瞻……观射父。

关于观射父其人,《国语·楚语下》:“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韦《注》:“观射父,楚大夫。”宋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五十二:“射,楚大夫观射父之后。见《左传》。”清张澍《养素堂文集·补风俗通姓氏篇序》:“昔春秋之时,周之史伯,鲁之众仲,郑之子羽、晋之胥臣,楚之观射父,皆善言族姓,炎、黄以来,如指诸掌。”

案:观射父见于《国语》,未见于《左传》。章氏说失考。故射氏为观氏之别,出于观射父。则观射父,姓姒,氏观,其后别氏射,名射父,本观人,国灭徙居楚,仕为行人,生卒年未详(前507—前494年在世)。其提出“神以精明临民”之说,倡导“绝地天通”之论,强调官制之别乃祭礼之序的社会本质,精通天文历法,恪守周礼,素有令名,熟识典籍,尤谙习《书》,善于辞令,富有文才,为春秋后期楚国著名思想家与贵族文士,传世有《绝地天通》、《祭礼之序》、《祭礼之物》、《祭祀之别》、《祭礼之纯、精、事》、《祭礼三事》、《官制之别》(俱见《国语·楚语下》)诸文。

关于观瞻其人,《史记·楚世家》:“初,灵王会兵于申,僇越大夫常寿过,杀蔡大夫观起。起子从亡在吴,乃劝吴王伐楚,为间越大夫常寿过而作乱,为吴间。”《左传·哀公十八年》杜《注》:“观瞻,楚开卜大夫,观从之后。”则观瞻,姓姒,氏观,名瞻,观起(厘子)之孙,观从(子玉)之子,本观人,徙居楚,后徙居蔡,复归楚,仕为开卜大夫,生卒年未详(前478年在世)。其熟知天文、历法、星象、术数、卜筮之学,善于辞令,富有文才,为春秋晚期楚国著名贵族文士,传世有《卜如志》(见《左传·哀公十八年》)一文。

三、桀氏族属、世系暨桀溺事略考

关于楚桀氏之族属与春秋时期之世系,伪古文《尚书·商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慙德。”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五》:“桀氏,古隐者桀溺,汉襄城侯桀龙。”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卷上说大同。

案:《潜夫论·志氏姓》、《元和姓纂》、《广韵》、《古今姓氏书辩证》“桀氏”皆阙。则楚桀氏为鲧(熙)之孙、夏禹(文命)之子帝启后裔,春秋时期世系未详。

关于桀溺其人,《论语·微子篇》何晏《集解》引汉郑玄《论语注》:“长沮、桀溺,隐者也。”《论语·宪问篇》梁皇侃《义疏》引《论语注》:“伯夷、叔齐、虞仲,避世者;荷蓧、长沮、桀溺,避地者;柳下惠、少连,避色者;荷蒉、楚狂接舆,避言者也。”元胡炳文《论语通》卷九引宋吴棫《论语续解》:“接舆书楚,故沮、溺、丈人不复书,盖皆楚人。”

案:《论语集解义疏》引《论语注》皆作“避”,阮校《论语注疏》引《论语注》皆作“辟”。又,北魏郦道元《水经·潕水注》、《史记·孔子世家》张守节《正义》并引晋李彤《圣贤冢墓记》:“南阳叶邑方城西有黄城山,是长沮、桀溺耦耕之所,有东流水,则子路问津处。”《史记·孔子世家》张守节《正义》引李泰《括地志》:“黄城山俗名菜山,在许州叶县西南二十五里。”则子路问津处在叶邑(今河南省叶县)西南二十五里之黄城山。时沈诸梁为叶公(县尹),其必为楚地。故桀溺为楚叶邑人。则桀溺,姓姒,氏桀,名溺,本巢人,国灭徙居楚叶邑,生卒年未详(前489年在世)。其倡导做“辟世之士”,善辞令,有文才,为春秋后期楚国著名耕隐之士,传世有“辟人与辟世之别”(见《论语·微子篇》)。

四、陆氏族属、世系暨陆通事略考

关于楚陆氏之族属与春秋时期之世系,宋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卷上:“陆氏,芈姓,陆终之后。楚接舆陆通。又齐宣王封少子达于东原陆乡,因以为氏。《陈留风俗述》云:‘陆浑国之后。’”

案:王氏《姓氏急就篇》所引《陈留风俗述》,文渊阁四库本作《陈留风俗传》。据王氏《姓氏急就篇》,陆氏所出有三:一为芈姓,出自祝融(陆终);一为妫姓,出自陈公子完后裔齐宣王(前319—前301年在位)少子达。一为妘姓,出自祝融八姓(陆终六子)后裔陆浑之戎。而唐林宝《元和姓纂·一屋》、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一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续集》卷二十二、谢枋得《翰苑新书后集下》卷五、明凌迪知《万姓统谱·一屋》皆仅谓陆氏出自齐宣王田氏之后,说不确。则楚陆氏为熊氏之别,春秋时期世系未详。

关于陆通其人,《楚辞·九章·涉江》:“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汉王逸《注》:“接舆,楚狂接舆也。髡,剔也。首,头也。自刑身体,避世不仕也。桑扈,隐士也。去衣裸裎,效夷狄也。”《战国策·秦策三》:“箕子、接舆,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佯狂,无益于殷、楚。”《水经·潕水注》引《尸子》:“楚狂接舆耕于方城。”汉扬雄《法言·渊骞篇》:“昔者箕子之漆其身也,狂接舆之被其发也,欲去而恐罹害者也。”《史记·孔子世家》裴骃《集解》引汉孔安国《论语训解》:“接舆,楚人也。”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上:“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史记·邹阳列传》司马贞《索隐》、《战国策·秦策三》鲍彪《注》并引晋皇甫谧《高士传》:“楚人陆通,字接舆。”《论语·宪问篇》梁皇侃《义疏》引汉郑玄《论语注》:“伯夷、叔齐、虞仲,避世者;荷蓧、长沮、桀溺,避地者;柳下惠、少连,避色者;荷蒉、楚狂接舆,避言者也。”《史记·邹阳列传》裴骃《集解》引魏张晏《史记注》:“楚贤人,佯狂避世也。”《论语·微子篇》皇侃《义疏》:“接舆,楚人也。姓陆,名通,字接舆。楚昭王时政令无常,乃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为楚狂也。”

案:楚狂接舆事,亦见《论语·微子篇》、《庄子·人间世》、《逍遥游》、《应帝王篇》、《荀子·尧问篇》、《史记·孔子世家》、《邹阳传》,不具录。又,楚陆通归隐事,详见《韩诗外传》卷二、《列女传·贤明传》,不具引。又,唐林宝《元和姓纂·二十九叶》、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二十九叶》、郑樵《通志·氏族略五》、王应麟《姓氏急就篇》卷上并引汉赵岐《三辅决录》:“(接氏)接子昕著书十篇。”《元和姓纂·二十九叶》:“接舆,《论语》,楚狂接舆,隐者也,其后为氏。”则接氏、接舆氏为陆氏之别,出于陆通(接舆)。则陆通,即《史记·孔子世家》、《列女·贤明传》、《汉书·古今人表》之“楚狂接舆”,姓芈,本氏熊,别氏陆,其后别为接舆氏,省为接氏,名通,字接舆,楚人,生卒年未详(前489年在世)。其提出“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自刑身体,避世不仕,素有令名,善于辞令,富有文才,为春秋晚期楚国著名耕隐之士,传世有《凤兮歌》(见《论语·微子篇》)。

综上所考,楚伍氏为熊氏之别,未详其祢,春秋时期世系为:伍参伍举伍奢、椒鸣,伍奢伍尚、伍员;楚观氏为夏禹之孙、帝启庶子五观后裔,出于观丁父,春秋时期世系为:观丁父……观起观从观瞻……观射父;桀氏为帝鲧之孙、夏禹之子帝启后裔,春秋时期世系未详;陆氏为熊氏之别,春秋时期世系未详。可见,伍氏、陆氏二族为楚公族,观氏、桀氏二族皆为楚公室异姓贵族。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为伍参、伍举、伍尚、伍员、观射父、观瞻、桀溺、陆通,伍参、伍举、伍尚、伍员、陆通五子皆属楚公族作家群体,观射父、观瞻、桀溺三子可称之为楚公室异姓贵族作家群体。

注释

姓氏文化论文篇4

人皆有名,姓名是识别人类个体的符号,是人在社会交往时的身份标志,没有名字,人就不知道自己是谁,无法确定自己在家庭以致在社会中的地位,无法参与任何社会活动。我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从考古的角度讲,商朝是最可能获得姓氏起源物证的朝代。那个时代是典型的奴隶制时期,国家机构已经形成,帝王的嫡子有王位继承权,某些庶子被分封。这些爵国的后裔可能以国或封地的名字逐渐形成姓氏。

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说:“分封就是分家,分家就是分氏,所以氏也就越来越多。”于是姓氏在那个时代大爆发了。以国为氏最为普通,后世再衍生出无数姓氏;另外还有以官名为氏的,如以太史、司马、司空、司徒等为氏;以先人别号为氏的,如唐、夏、殷;以封地为氏的,如鲁、米、卫;以先人谥号为氏的,如庄、武、穆、宣;以居住地名为氏的,如郭、池;以从事职业为氏的,如陶、屠、巫、卜等等。

在姓氏大爆发的周代,并非全中国人人都有姓。到了实行郡县制的秦,标别贵贱的“氏”才变得没有意义,反而同代表血统关系的姓逐渐合一。再后来一道编户齐民的旨意,仿佛一阵春风佛来,姓氏才吹开了平民的家门。弄清楚这层历史,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上古帝王的世袭族谱可以那么清楚地一笔画到周,因为那时姓氏还是很高贵和稀罕的,几乎凡是姓氏的拥有者都能够名留青史。

姓氏是以一种非常传统的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百家姓》一书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期间。北宋初年,江南吴越国的国王钱弘俶归降北宋王朝,北宋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非常高兴,特意为钱弘俶重新编修了《百家姓》。人们大多眷念故国故土,使很多小王国消失后国名变为姓氏,还有一些以自己部族的宗长姓氏为姓,或者被赐姓等等。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共有608个姓氏的家谱流传至今,涵盖了宋代《百家姓》中的371个姓氏,占84%。其中单姓552个、复姓56个。

宋代《百家姓》中共有65个姓氏没有家谱流传下来,主要是偏冷稀少姓氏,如滑、家、咸、阴、能、空、公羊、长孙等。

在存世家谱的608个姓氏中,陈姓家谱种数最多,达2990种;其次为张姓,2597种;王姓2512种;李姓2157种;刘姓2029种;这5种的家谱均超过2000种。家谱种数在1001~2000种之间的姓氏有:黄、吴、周、杨、徐、林;家谱种数在501~1000种之间的姓氏有:宋、胡、郑、爱新觉罗、许、叶、何、谢、赵、萧、罗。

翻开历史,发现我国姓源浩繁庞杂,在中国众多姓氏中有五个姓既非常罕见,又令人“望而生畏”:

死,是倒数第二“小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死,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非常避讳的事情。以此为姓,自然令人产生不吉利的印象。

难,是中国倒数第一姓。这里的“难”读去声,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姓“难”。这让外界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愉快的事情。

黑,任何文化都祟尚光明正大,黑,往往有不祥的预感。而这个字作为姓氏,读作“贺”,只是落到纸上,较为尴尬。

老,一降生,就要被称为“老……”,“老”字跟你一辈子。比如“老宝宝”、“老小姐”。

毒,叫起来、听起来都非常吓人。谁愿意和“毒先生”、“毒太太”打交道?哪怕这些姓氏的人,再古道热肠,也让陌生人滋生几分畏惧。最近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发现,有些人的姓氏像大熊猫般珍稀,如“啊”“哦”“个”“十”“百”“千”等。还有以动物命名的姓氏,如“鹤”“猴”“虎”“凰”“雀”等,以及颇具刀光剑影色彩的姓氏,如“棍”“鞭”“兵”“戟”等。这些鲜为人知的姓氏,被网友称作为“熊猫姓氏”。据一些地方的普查员反映,类似“些”“交”“仙”“串”“别”“哭”“看”等极其稀有的姓氏有上百个。

由于中国姓氏繁杂多变,常出现改“姓”的故事。上边一个“彡”,下边一个 “且”,这个念shǎn的字,正是山东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高庄村村民冼长友原本的姓氏。8月13日,在他家的小院里,他告诉记者,老祖宗留下的这个姓太生僻,高庄村共有3500人,其中“shǎn”姓的大约有200人。这些村民在2006年办理二代身份证时,陆续都将姓氏更改,大部分选择“冼”姓,也有少数选择“显”字。

村民shǎn海建的驾驶证上只有“海建”两个字,原因是电脑上的各种输入法都打不出这个姓。这个驾驶证多次被交警认定为“假证”。

孩子上学填写学籍、出门打工办保险、办理银行存折……所有这些都让他们挠头。“电脑这玩意,你说到底是添方便还是添麻烦?”一位村民说,以前这个字可以手写,而现在却只能在电脑上用各种同意字代替,然后再到村里、派出所开具证明。

村民们改了姓,内心里却还是有些疙瘩,“我们不希望老祖宗给我们的姓氏在这一辈失传。”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长潘建荣说:“现在出版的《辞源》、《辞海》这两本大型工具书都没有收录。《汉语大字典》“彡”部收录了这个字,注音为shǎn。《康熙字典》解释说,西羌有这个姓。《汉书》记载了羌族的复姓“彡姐”。很有可能是唐高宗为一位御林军统领大将军赐姓而专门造的字。汉字凝聚了悠久的文化,不能因为一些技术原因就取消了。

在诸多姓氏中,也有许多巧趣之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一句咏秋诗,据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显示,以这句诗为姓的人分别有:

海:47729人;上:4539人;升:529人;明:289859人;

月:6202人;天:3617人;涯:61人;共93人;此:67人;时:632159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姓氏也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近日,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李、王、张姓虽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继续位列姓氏前三甲。

这项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调查,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共获得姓氏4100个。通过县、地区、省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从而得到了当今中国新百家姓的排序:

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钟,卢,汪,戴,崔,任,陆,廖,姚,方,金,邱,夏,谭,韦,贾,邹,石,熊,孟,秦,阎,薛,侯,雷,白,龙,段,郝,孔,邵,史,毛,常,万,顾,赖,武,康,贺,严,尹,钱,施,牛,洪,龚。

中国的复姓是中华姓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透过这一个个复姓,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的历史知识。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

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

因居地而来。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都由官名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

认真揣摩这些复姓,很有意思。比如,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又如欧阳这个复姓,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这可能是一种复姓单音化的趋势吧。

姓氏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姓名 跨文化交际 入乡随俗变通法

一、引言

姓名是中英文化共有现象,然而各自文化对于姓名的理解认识却有差异。中文的姓名概念可分解为“姓”、“姓氏”和“名”;而英文中也牵涉到“name”“surname”“family name”。《辞海》将“姓”定义为“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姓氏则是“姓与氏的合称。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至于“名”,定义则是“所起的事物的名称,名字。”《韦氏词典第三版》对“name”的定义是“词或音或各自的组合,用来特指一个人或一类事物”;“surname”则为“加在原来名字或教名上的名字,取自相关或偶然的因素,如职业、居住地或外形”;“family name”是“加在原来名字或教名上的名字,或使个人与家族一致的名字,或来自另一个家族的姓如母亲或者祖母的”。

姓与名是人的一种符号代表,又是人的信息传递主要载体。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坡说:“世间唯名实不可欺。”严复说:“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诸先贤都道出了姓名的重要性。作为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姓名本身也体现了社会文化,研究中英姓名的差异亦能发现中英文化的差异。此外,姓名是语言当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记忆姓名的能力在事业与交际上的重要性,同在政治上差不多同等重要。人们极重视他们的名字,因而他们竭力设法使之延续,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正因为如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熟悉彼此的姓名文化,掌握好对方姓名的称呼以及自己姓名在对方文化中的表达,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和谐顺利进行尤为重要。

二、Hofstede的理论对中英姓名文化的诠释

2.1Hofstede的四个文化尺度介绍

胡超[1](56-59)在《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一书中详细介绍了Hofstede提出的四个文化尺度,即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避免不确定性、权力距离、男性与女性。在个人主义文化里,个人的目标重于集体目标;而在集体主义文化里刚好相反。避免不确定性是指一种文化的成员试图避免不确定性的程度,避免不确定性高的文化成员比避免不确定性低的文化成员在对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的容忍度要低得多。避免不确定性程度高的文化倾向于有明确的规则来指导所有情景的行为,而在避免不确定性程度低的文化则远没有这么界限分明。权力分配距离是指一个机构或组中的权力较少的成员接受权力分配不公的程度。权力分配距离大的文化成员(如上司认为自己不同于下属,下属也认为自己不同于上司)认为权力是社会的一部分,重视强制的权力,而权力分配距离小的成员则相反。男性――女性文化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文化中性别角色的分配,在男性文化社会里,社会角色非常明确,而在女性文化社会里,其社会性别角色是重叠的。

2.1.1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汉族的姓名有一定的顺序:姓在前,名在后。这是一个绝对的顺序,不能颠倒”。[2](324,355,366)“名在英语民族的姓名结构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英语姓名结构中的第一个词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名’的最主要内容。”从《辞海》和《韦氏词典》的定义中我们得知,姓是作为家族的标志,而名才是个人的标志。汉族姓名中将姓排在第一位而英语民族则将名排在首位,由此也能体现出汉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而英语民族文化属于个人主义文化。

此外,“英语民族的姓的产生要比名晚得多”和中国古代女子大多有姓无名也能说明在英语民族文化中个人重于集体而在汉族文化里集体重于个人。

2.1.2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避免不确定性

“英语民族根据《圣经》中人物取名早已形成传统习俗;人们都以能用《圣经》中的人名为荣,故这类教名为数非常之多。”[3](362,364)“英语民族有用历史名人和文学名著中的人物为自己孩子命名的爱好。”还有的则“采用父亲或祖父的名。为了区别,需在姓名之后加注Jr.(小)或罗马数字Ⅰ、Ⅱ”。因此,英语民族有大量重名现象。然而,汉族取名的一个指导性原则就是“不雷同”,鲜有将现成的人名用于新的命名的例子。不同的取名原则反映了汉文化属于避免不确定性高的文化而英语民族文化则属于避免不确定性低的文化。

2.1.3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权力距离

汉族姓名传统命名是用辈分作为名的第一个字。辈分,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下来就被确定了,自己别无选择。同宗族之间的辈分是严格遵守的,比如说称呼必须准确,日常生活中要向长辈请安、敬烟、让座、让路,坐次上也十分讲究,不能乱了礼法。而英语民族却没有如此显示出等级分明的命名原则,甚至有父子、祖孙同名的现象。同时在汉族文化里,即使对于关系十分亲密的长辈,直呼其名都是很不礼貌的,而英语文化中,这种行为却并无不妥。可见,汉文化属于权力分配距离大的文化,英语文化属于权力分配距离小的文化。

2.1.4中英姓名文化体现的男性――女性

“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从女生。’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在远古时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血缘群婚阶段,人们的姓氏,只能根据母亲的属性。”[4](100)中国古代姓与氏有所区别,“‘姓’是从母系社会开始,它是母权社会的产物。氏出现于姓之后,‘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这个变化是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的标志……后世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贵者有氏,贱者无氏。”[5]进入父系社会以后,从父姓已成为汉文化里千百年的传统。同时中国古代“妇女出嫁之后普遍依附于丈夫的姓,如出嫁前姓刘,嫁李姓丈夫,就改称李刘氏。”[6](334,374)

英语民族同样存在类似情况,“女子婚前一般用父姓并在姓名前冠以Miss(小姐)一词;婚后一般不再用父姓而改用丈夫的姓并冠以Mrs.(夫人)一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英语民族也不乏男子采用母亲的娘家姓作中间名的例子。

汉文化经历早期短暂的女尊男卑之后便转入长久的男尊女卑文化,英语民族也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不过中英的男尊女卑性质并不相同,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三、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姓名的使用

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中英姓名的差异,旨在指导跨文化交际语境中姓名的正确使用。长久以来,对于汉族姓名在英语语境中的使用普遍采用拼音方式,英语使用者一般亦能识别这种表达法,然而2007年10月19日《青年参考》上刊登的题为“中国姓名在美国遭遇尴尬”一文用形象例子说明了使用拼音在英语语境中表达汉族姓名的缺点。“有一位姓尤(You)的中国留学生,为大家介绍两位新来的中国同学。男的姓佘(She),女的姓何(He)。尤同学先介绍女士:‘She is He!’老外皱着眉头跟着重复:‘她是男的。’尤同学接着介绍男士:‘He is She!’老外有点儿糊涂了:‘他是女的。’尤同学最后指着自己说:‘I am You!’老外已经彻底晕了:‘你是我?’……”可见,汉族姓名在英语语境中直接采用拼音的表达法有一定的缺憾,甚至会对跨文化交际造成误会。我们认为要尽量避免此类问题,单纯的拼音表达法不能满足要求。一方面有可能出现上文的误会,另一方面,单纯的拼音表达法对于英语使用者看来是字母的陌生组合,尽管能勉强读出来却完全不懂任何含义。我们建议可以采用“入乡随俗变通法”,即汉族姓名在英语语境中使用是可以参照汉族名的本意为自己取一个英文名,而至于姓则可免去,因为姓作为汉族中家族的标志,对于英语使用者只是一个符号。而依据汉语原名所取的英文名,在英语使用者看来不仅是区别人与人的符号也具有一定意义。同理,英语使用者在汉语语境中使用姓名之时,也可参照自己原名或其他因素取一个不带姓的汉语名,最好的例子恐怕莫过于加拿大人“大山”了,他为自己取了这个汉语名,其中并没有姓,可是丝毫不妨碍与中国人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顺畅,相比之下,他的原名Mark Rowswell却鲜为中国人知晓。

四、结语

有人说在世界上能始终如一地伴您度过一生的不是父母,不是爱人,不是子女,更不是金钱,而是姓名。姓名充分代表了个人的形象。作为交际中交际双方首先接触的信息,交际中树立良好自我形象,促进交际和谐顺利进行,记住对方姓名至关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来自中英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双方,各自姓名文化也有很大差异,对这些差异把握不当容易造成姓名称呼失误,从而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和谐。我们认为,“入乡随俗变通法”兼顾到了两种文化异同,在对于促进姓名理解与减少误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超.跨文化交际――E时代的范式与能力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王继洪.汉字文化学概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5]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姓名文化[J].红楼梦学刊,1997,(3).

姓氏文化论文篇6

一、各姓氏起源的介绍可以扩展孩子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能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以增强民族自豪感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姓氏都是女字旁或底,如姚姓。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的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帝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历经夏、商时期。

周代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为姬姓,周王所封建的各诸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东周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义上的,虽然有字面上的这幺多姓,因为某些姓氏虽然在字面上不同,实际上部分姓是从某姓衍生出来的,比如姚姓,据2004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如陈、王、胡、孙、虞、田、袁、车、陆等姓氏,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帝之一的舜有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范县),便以姚为姓,其后子孙便以姚为氏,称为姚氏。

二、各姓氏名人的介绍涉及到许多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们是学生的学习榜样,能让孩子对自己的姓氏产生自豪和自信,激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开枝散叶、生生不息,蕴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而且每一种姓在各个时代都有其代表人物,如:朱姓在历史上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古代有战国勇士朱亥,西汉名臣朱买臣,东晋名将朱序,南宋文学家朱熹,明太祖朱元璋,近现代的有散文家、诗人朱自清,中国人民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军、政治家、军事家。当然还有许多姓氏名人都是学生的榜样。又如孙中山、、文天祥等。

三、增强学生对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为三大蒙学读物。宋代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视识字教学的时期。宋代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仍然采取集中识字的办法 ,沿用了前代的《千字文》 ,还编写了不少新的集中识字教材。在众多的识字教材中 ,以《百家姓》、《三字经》最为著名, 而我国传统识字教学就是这样的。学生先用一二年的时间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约就能识两千多字。然后再去读“四书”“五经”,再去学习做文章。《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以“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代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它的特点是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四、传承家族文化,让原生态的地域民俗文化得以发展

中国人是最重视祖先、家族的,直到今天,人们初次见面,问的第一个问题常常就是“您贵姓”。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姓名学是每个国民不可缺少的文化知识。姓不仅代表一个人,还承载着浓重的家族、地域内涵。从简单的一个姓氏,我们能看到历史上的政治、文化、民俗的许多东西。让孩子了解我国独特的姓氏文化,仍是对孩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古人教育孩子,首先要让他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解自己的根脉,然后才能爱家、爱国。读了《百家姓》,学生不仅了解许多历史故事,还能熟悉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并为姓氏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凝聚力所影响。

五、在诵读中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百家姓》诵读起来顺口,易学好记。书中的姓氏故事大都选自神话传说、成语典故、民间故事、名人轶事,里面还有一些相关古迹、文物和民俗的介绍,读来既生动有趣,又能启迪孩子们的思维。如在《三国志》中曾经记载了这样的故事:为了给除掉汉奸董卓制造舆论,当时流传着这样的一首童谣,即:“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其中,“千里草”为“董”字,“十日卜”为“卓”。通过这个小故事便可让学生非常有兴趣地了解了那段历史。同时也学会了这两个字。又如,唐代文士喜欢通过拆分姓氏的方式来相互嬉戏,当时的大臣狄仁杰嘲讽卢献说:“足下配马便作‘驴’(卢字的繁体是“”,驴字的繁体是“”)。”卢献反唇相讥道:“狄字,犬边有‘火’也,乃是熟狗。”还如,郭忠恕和聂崇义相互嬉虐,郭嘲讽聂说:“近贵为全为‘聩’,攀龙即成‘聋’,虽然三个‘耳’,其实不成‘聪’。”聂便拿着“忠恕”二字取笑郭说:“勿笑有三耳,全胜畜二心。”以此来讥郭忠恕背叛原来君主,怀有“二心”。

姓氏文化论文篇7

王姓是占中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1、出自姬姓。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届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4、出自田姓。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7、出自少数民族。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10、出自元朝王室。

群望堂号

【堂号】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郡望】1、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2、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3天水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4、中山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5、陈留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6、河东郡:秦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7、河南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王姓历史名人

王姓作为中国十大姓氏之一,在各个历史朝代,都有上乘表现。秦代有为辅佐始皇平安赵、燕、蓟、荆等地区的大将王翦。西汉末年有摄政王王莽,后建立新朝,称帝十五年。东汉思想家、哲学家、无神论者王充,捍卫和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其主要著作为《论衡》。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一生创作杂剧达十四种之多,其代表作《西厢记》。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发展陆九渊之说,创立阳明学派。清代有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王夫之,其著作宏富,思想博大精深,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

王翦:战国末期泰国名将,同时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王昭君:汉平使者,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

王羲之:山东临沂人,东晋大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也是著名书法家。

王勃:唐代诗人,唐初四杰之首。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家之一,宋神宗宰相。

王重阳:金道士,道教全真道的创始人。

王鼎清朝著名水利专家、政治家,曾任道光皇帝老师、军机大臣、林则徐老师,因反对朝廷重用琦善而尸谏。

姓氏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 日本 姓氏 文化现象

日本人的姓氏产生较中国晚。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在姓氏的产生、发展变化,以及人名的起名等方面,都很注重姓名的社会性、现实性。日本虽国土面积小,人口不多,但日本人的姓氏却为数不少、千奇百怪。日本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宗教、风俗等重要文化现象。

1.日本人的姓氏起源较中国晚

1.1中国人的姓氏起源

中国人的姓氏起源据说可以追溯至上万年前对风、云、雷的崇拜。传说中的女娲、伏羲为风姓,神农为雷姓,黄帝有云姓之称,等等。上古时期,中国人姓和氏是分开的,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指的是一个人的血统,只有贵族才有闲空研究或者附会自己的血统。而氏则代表此人的身份地位。男人主外,平常使用能代表自己身份地位的氏而不用姓。姓、氏分开的制度在汉以后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姓、氏逐渐合流。夏商周时期,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称号,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先秦时期一般老百姓不准有姓氏,如变法的商鞅,本是卫国人,起先被称作卫鞅,后来在秦国变法成功,被封于商郡,从此改名为商鞅。

1.2日本人的姓氏产生

与中国姓氏制度相比,日本的姓氏产生较晚。受中国汉文化影响,日本也以汉字取名。公元四世纪中期,大和政权建立(中国南宋中期)后才开始产生姓氏。氏指的是出身氏族,姓则指的是大和朝廷赐予氏上等贵族的称号,如“臣”、“连”、“造”等。这种“姓”其实含有种姓的意味,以区别氏族地位的高低,其后出现的赐姓如“藤原”、“橘”、“源”、“平”等严格意义上来说仍是氏而不是姓。贵族男子正规的称呼必须姓氏叠用,如“藤原朝臣九条兼实”,“藤原”是氏,“朝臣”是姓,“九条”是苗字(苗裔之意),“兼实”是名。公元四世纪末,大和朝廷统一了日本列岛南部,其政治统治的基础就是氏姓制度。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即后来的天皇)为首,掌握着中央政权的贵族与隶属于朝廷的小国国王之间建立了有血缘关系的集团,这些集团被称为“氏”,一个“氏”就是一个贵族世家。此时的氏并不只限于父系或母系家族,并非自然的社会集团,而是建立朝廷的中央豪族,以独占或世袭官职,借助朝廷对平民进行统治。氏按照其职务、领地、居住地来命名,称为“氏名”,如“出云氏”、“忌部氏”、“中臣氏”(后来的藤原氏)。也有氏名来自神名、技艺等。掌握大和朝廷最高权力的大王家是当时最强大的氏。后来,大王家对隶属朝廷的许多氏按与自己的亲疏、血缘远近和功劳势力大小分别赐予“姓”(カバネ),这个“姓”不能算是真正的姓,只是表示地位、门第、职务的称号,类似爵位,属世袭,是除了皇亲外的贵族用来区分身份地位的标志。当时的姓约有30个,其中“相臣”、“君”、“直”等赐给皇族及显要贵族的姓最具势力。这时的氏表示部分家族血缘关系,姓只表示家族的地位尊卑,姓氏代表贵族的等级。

公元七世纪中期,大和国统一日本列岛南部,开始通过氏姓制度来建立自己的家族统一脉系。公元645年,大化革新废除世袭称号,实施官位制,此时表示身份地位的姓逐渐失去意义,在贵族社会只称氏而不再称姓,但姓仍是贵族的专利。随着人口的繁衍,公元九至十世纪(平安时代),大的氏产生出许多分支,出现新的称呼“苗字”。苗字其实是一个家族从氏族本家分离出去后产生的新的姓氏。此后氏、姓、苗字逐渐融为一体,统称为苗字。日语中“苗字”(みょうじ,也写作“名字”)是中文“姓氏”的意思,现代汉语的“名字”则是“名前”(なまえ)。日语“氏”指的是氏族(氏名),包括“源氏”、“平氏”和“藤原氏”,即古时曾掌握过政权的氏族。武士阶层抬头以后,武士们的苗字越分越多,越分越杂,逐渐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姓。在江户时代,很多商家把商号冠在自己的名前,逐渐演化成现代意义上的姓。男性贵族姓名包括家名・苗字+通称・あざな+氏(ウヂ)或姓(カバネ)+讳(イミナ),武士或平民的姓名构成则为:家名?苗字+名(相当于武士的讳,平民场合没有避讳一说),如“织田信长”的完整姓名应该为“织田正忠平朝臣信长”,其中“织田”为家名,“正忠”为通称,“平朝臣”为姓(カバネ),“信长”为讳。又如“德川家康”的全名叫“德川次郎三郎源朝臣家康”,其中“德川”是家名・苗字,“次郎三郎”是通称,“源”是氏,而“朝臣”是姓(カバネ),“家康”是讳。直到十九世纪,姓只限于武士、巨商和村里有权势的人。此时的姓氏代表着贵族的等级,重要官职必须由特定家族中的人来担任,如征夷大将军必须由平、源两族担任,关白必须由五摄家担任。“摄关家”实际上是藤原氏的五姓,即“近卫家”、“九条家”、“一条家”、“二条家”及“鹰司家”,又称“五摄家”。“平源藤橘”即平氏、源氏、藤原氏、橘氏,实乃日本当时的四大贵族。“平”、“源”两家实际上都是天皇宗族的分家,最有名的“清河源氏”就是起源于清河天皇的庶子。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的“幕府时期”,是武士阶层的时代,那时只有贵族、士大夫、富豪、巨贾和大地主才有姓氏,而一般庶民在暴政的钳制下有名无姓。除了“佐藤”、“铃木”、“丰臣”、“北条”、“源氏”等当时赫赫有名的贵族外,其他2700万平民百姓大都是目不识丁。为了满足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的需要,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于明治8年(1875年)颁布强制性的《苗字必称令》,做出“凡国民,均可起姓”的决定。1898年,日本政府制定户籍法,每户的姓这才固定下来,不得任意更改。可见日本人有姓不过只是一百多年的事。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一般平民百姓从来就是无姓无名,纵然有名也只是“诨名”,或仅以兄弟排行相称,如“太郎”、“二郎”、“三郎”,“一男”、“二男”、“三男”,等等。明治以后突然允许一般百姓拥有姓氏的原因有二:首先,日本新政府立志改革,建设“文明开化”的近代国家,宣布“万民平等”以树立日本人的自立精神。其次,方便户籍管理和激励国民。

2.日本人姓氏透视出的社会文化

日本的姓氏分为两类,即自古就有的和《苗字必称令》颁布后创立的,概括起来主要有繁、杂、怪、奇四大特征。日本国家虽小,姓氏却为数不少、千奇百怪。据日本《姓氏的历史和谜》一书介绍,日本有13万余种姓氏,当属世界第一,比一些小国家的总人口还多。其中“佐藤”、“铃木”、“田中”、“山本”、“渡边”、“高桥”、“小林”、“中村”、“伊藤”、“斋藤”占总人口的10%,有1000多万。较具代表的姓氏有100个,普通姓氏3600个,其他属稀奇杂姓,如“一井”、“一木”、“一色”、“一尾”、“上下”、“和气”、“左右”、“前后”、“火山”、“热海”、“温泉”、“满身”、“”、“瓶子”、“布袋”、“我孙子”、“早乙女”、“不入斗”、“一二三”、“五鬼肉”、“一尺八寸”等。

2.1“造姓运动”使得日本姓氏丰富而又稀奇

明治8年(公元1875年),日本天皇下诏颁布《苗字必称令》,令全国的庶民在名字上加冠姓氏,并凭姓氏向政府登记申请户籍。也许是对过去等级制度的嘲笑,日本人对于姓氏的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姓氏不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与保证,出现“造姓运动”。于是各种各样的怪姓层出不穷。大部分人取姓氏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此绝大部分日本农民取姓氏很随意,出现了大量五花八门、荒诞怪异的姓名。其次,日本人不像中国人那样祖祖辈辈都使用一个相同的父姓,日本人中不用父姓的占有不小比例,其结果是姓氏的数量不断增加。最后,当时日本人对突如其来要求取名的政府法令无所适从,众多文化不高的平民百姓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一切所感所知所见所闻来为自己命名,上至日月星辰,下至花鸟鱼虫,从职业、住所到自然现象等等都作为自己的姓,因此出现了让人毛骨悚然的姓氏,如“百目鬼”、“九鬼”、“鬼”、“鬼首”、“我妻”、“新妻”、“我孙子市”、“我孙子”、“猪股”、“猪野”、“猪口”、“犬养”、“盐尻”等。住家周围是稻田的农民就根据“田”的特征姓“田中”、“田边”、“藤田”、“吉田”,或“野中”、“藤野”,等等;家住河边的就姓“河边”、“河本”、“渡边”,或“川上”、“川口”、“川端”、“川崎”,等等;如果住在山脚下,户籍官就会建议他们姓“山本”,如此,“山上”、“山中”、“山下”、“山口”等不一而足;日本人中姓“松下”、“松本”的,其祖上老家的房子肯定是在一棵大松树下;“竹本”、“竹下”、“竹内”、“竹中”、“多木”、“芝木”等也顺此理用来命姓。从日本人以上姓氏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农村;而姓“东条”、“南条”、“北条”、“九条”、“十三条”等的,一看便知他们的祖先可能是城市居民(町人),住在或东或西、或南或北的某条(如九、十三条)街上。

3.日本姓氏主要类型和文化内涵

3.1地名为姓

这一类姓氏在日本的姓氏中最多,现在日本的姓90%来自地名,一般以居住的地理位置为姓。居住在山上的平民就以山为姓,如住在山口的就姓“山口”,住在山上的就姓“山上”,住在山里的就姓“山内”,另外还有“大山”、“秋山”、“山本”、“小谷”、“冈村”、“松冈”、“川崎”、“宫崎”、“五十岚”等。住在田中间取姓为“田中”,住在田旁边的就取名为“田边”,此外还有“田泽”、“本田”、“池田”、“武田”、“吉田”、“松田”等。居住在沼泽地带的人则以“沼泽”为姓,如“大泽”、“宫泽”、“五十泽”等。以河川、水井、海洋为姓氏的有“河田”、“川上”、“大井”、“小泉”等。同理,住在青木村的就姓“青木”,住在大桥边的就姓“大桥”,家门口长棵松树的就叫“松下”。“渡边”就是指住在渡口附近的。还有的把“龟田”作为自家的姓氏。以地名为姓的还有“上野”、“河内”、“上原”、“市原”、“陆前”、“近江屋”、“吉冈屋”、“三河屋”、“肥厚屋”等,不一而足。据考证,姓“田中”的就有150万人之多,大多是九州人。传说当时种稻谷的人在稻田中盖茅屋居住,所以就取姓为“田中”。而姓“东条”、“南条”、“北条”、“九条”、“十三条”等的,一看便知他们的祖先可能是城市居民(町人),住在或东或西、或南或北的某条(如九、十三条)街上。

3.2植物为姓

日本带“藤”字的姓颇多,如“近藤”、“远藤”、“内藤”、“齐藤”、“佐藤”、“加藤”、“工藤”、“藤原”、“藤泽”、“藤江”、“藤村”、“藤本”、“藤田”、“藤井”等。又如“玲木”、“荒木”、“端木”、“佐佐木”、“青木”、“赤木”、“高木”、“木下”、“三木”、“四木”、“五木”等。再如“大森”、“小森”、“森”、“大衫”、“小杉”、“杉山”、“杉上”、“上杉”、“松岛”、“松平”、“松中”、“松井”、“松山”、“松下”、“松本”、“松原”、“松尾”、“赤松”、“竹内”、“大竹”、“竹下”、“柳”、“高柳”、“小柳”、“小花”、“立花”、“花田”、“花屋”、“梅田”、“梅岛”、“梅津”等。

3.3动物为姓

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喜欢龙,有“龙泽”、“龙田”、“龙岛”、“龙谷”等姓。熊、鹿、牛、马、犬、鹤、鹰、鸭、鸠、鸟等也是日本人喜欢的动物,有“熊野”、“熊田”、“熊谷”,“鹿田”、“鹿岛”、“鹿滨”、“鹿桥”,“牛田”、“牛岛”,“马场”、“马屋”(祖先是养马的),“犬养”(祖先是养狗的),“鹤家”、“鹤户”、“鹤泽”、“鹤”,“鹰栖”,“鸭田”、“鸭川”、“鸭居”,“鸠山”,“鸟居”、“鸟饲”(祖先是喂鸟的)、“大鸟”,等等。日本人痴爱龟,认为它吉利,故名字带龟字的也很多,如“龟田”、“龟原”、“龟谷”、“龟有”、“龟仲”、“龟户”等。日本人相对用得多的姓是猪,如“猪木”、“猪谷”、“猪田”、“猪原”、“猪户”、“猪村”、“猪口”、“猪股”等。

日本直接以动物为姓氏的人数很少,即使有,也只是关联而已,如没有姓“猪”的,但可以有“猪头”、“猪吴”姓氏;没有姓“牛”的,但可以找到姓“牛丸”、“牛久”的人;没有姓“蛇”的,但有姓“蛇川”的人;没有姓“狗”的,但有姓“犬养”的人;没有姓“马”的,但有姓“马渊”的人。日本人宁愿姓“马粪”也不愿意姓“马”,宁愿姓“兔尻”也不愿意姓“兔”,宁可被称为“鼠屎”也不愿被人叫“鼠”。中国人看到或听到日本人“田方”(填房)、“目尻”(眼睛屁股)、“阎魔”(阎王)、“御手洗”(洗手间、厕所)等姓氏往往会忍俊不禁。

3.4职业为姓

很多日本人以鱼、蔬菜、寺院、职业为姓,如开米店的商人起姓氏为“米物”,开油店的人姓氏为“味香”、“味美”,开风月场所的就叫“那妓男”,养猪的就叫“猪头”、“猪饭”,做纺织的就叫“服部”,打铁的就叫“锻冶”,“古井丸”是指以捕鱼为生的鱼樵,等等。此外还有“和屋”、“碇屋”等。本是神官拿在手中的标志的“铃木”也成了姓,“犬养”姓是过去为王公贵族饲养家宠而被赐姓,“猪饲”、“猪饲”姓的祖先可能是饲猪的,而“鹈饲”则是饲养鱼鹰的渔夫。再如“猪口”、“猪股”、“御手洗”(即厕所)等姓大概同出一路。还有地名和字号混合型的姓,如“近江屋”、“吉冈屋”、“三河屋”、“肥厚屋”等。

3.5数字为姓

姓名中包含数字是日本人姓名的一大特色。日本人姓氏中数字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规则性数字姓氏,如“一丹”、“一户”、“一井”、“一牛”、“二井”、“二人”、“三春”、“三木”、“四松”、“五色”、“六角”、“六卫”、“七重”、“七条”、“八马”、“九鬼”、“十石”、“十秋”、“十一家”、“十二神”等;另一类是特殊性数字姓氏,如“一寸六分”、“七五三野”、“一尺二寸”、“十二月田”、“一二三”、“四十五”、“五十铃”、“百元”、“六百田”、“千家的”,甚至有姓“百代”、“万岁”的,“百”、“千”、“万”也成了姓。最简单的姓就是“一”和“乙”。日本还有人姓“八月一日”和“四月一日”,据推测可能是小百姓报出生日登记户籍时因为没有姓氏,户籍官就顺便把他的生日作为姓氏了。同理,姓“十七女十四男”的农民因他家有人“十七女十四男”,于是人口数便阴差阳错地成为他家的姓氏。“数十万”人的姓氏如何产生就无从考证了。也有表示出生时间的,如“山本五十六”就是因出生时父亲是56岁。

此外,日本人姓氏喜好怪异。近年来,日本年轻夫妇给自己子女胡乱起名字的现象很严重,儿童的名字里出现了“”、“我孙子”、“新妻”、“早乙女”、“盐尻”、“犬养”、“不入斗”、“猪股”、“瓶子”、“布袋”、“鬼头”、“火山”、“热海”、“泉水”、“满身”、“汗”、“大粪”、“恶魔”,甚至“”。这或许因为他们的汉字功底不如老一代人深厚,或许为了标新立异,或许干脆就是为了恶作剧,发泄对社会或现实的某种不满。日本人并不介意以中国人看来令人感到不快、低俗的东西作为姓氏,关键是读音优美就行。

4.日本人的姓名构成

4.1日本人的姓

日本人的姓名由姓和名两部分四个字或三个字(少数为两个字)组成。日本人的姓一般由一至五个字组成,其中以复姓(两个字)居多,字数最少的如“一”和“乙”,最多的达七到十二个字,如“大身狭屯仓田部”、“藤木太郎喜佑之卫门将时能”和“笼谷懿俯舍仰隶里小也弘光”等。当今日本的三大姓是“铃木”、“佐藤”、“田中”,如中国的李、王、张姓。姓“田中”的之所以多,就是因为当时没有姓的农民多。

4.2日本人的名

日本人的名字也以两个字居多,四五个字的也不少。日本人姓名绝大部分用汉字表达,与中国汉族人的姓名相似,姓在前,名在后,延续父姓,世代相传,但变化较多。为了区分姓和名,正式署名场合要在姓与名中间留出一个字的空间,如“井上清”要写成“井上 清”,“二阶堂进”要写成“二阶 堂进”,“八木 下弘”要写成“八木下弘”。1898年制定的户籍法规定姓不得任意更改,分家时仍用原姓,子从父姓,妻随夫姓,世代相传。战后虽然日本法律规定女子结婚可以不随夫姓,但实际上妻随夫姓者居多。

日本人的名同样具有一定的含义。人名中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表示伦理道德,“良”、“吉”、“喜”、“嘉”等表示吉庆,“龟”、“鹤”、“松”、“千代”等表示长寿,“君代”等表示远久,“广”、“博”、“浩”、“洋”等表示智慧。人们忌讳用“瘦”、“饥”、“瘦”、“苦”、“怪”、“邪”等表示死亡、疾病、邪恶含义的字作名。

4.3日本男子的名

日本男人的名字听起来正大堂皇,勇毅飞扬,如“泰明”、“俊明”、“修明”、“秀明”、“秀行”、“秀吉”、“清张”、“清正”、“正夫”、“雅夫”、“光夫”、“光一”、“诚一”、“英一”、“一雄”、“英雄”、“宜雄”、“隆盛”、“邦彦”、“拓哉”、“裕之”、“宽之”、“佳男”、“信之介”、“龙之助”、“幸之助”、“虎之郎”等;单名常用“毅”、“勇”、“晋”、“宁”、“平”、“俊”、“峻”、“清”、“贵”、“荣”、“岩”、“贤”、“光”、“城”、“修”等。有些名字显得古色古香,寓意深刻,如“克己”源自于孔子论语的“克己复礼为仁”,“修三”或“省三”来自于“吾日三省吾身”,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日本男子的名多以“介”、“助”、“郎”、“夫”、“雄”、“树”、“男”等字结尾,以表示威武、英俊、忠信,讲究排行。长子叫“太郎”,以下分别叫“次郎”或“二郎”,“三郎”,“四郎”,乃至“五郎”,“六郎”,排在第十一位的就叫“余一郎”。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小泉纯一郎,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一看名字就知道其人是家中兄弟里老大。也有的把“郎”去掉的,直接是“太”、“一”、“次”、“二”,用“治”表示“二”,用“选”、“藏”表示“三”,用“助”表示小儿子。“小林光一”一定是长子,“寅次郎”一定是次子。

4.4日本女子的名

日本青年女子约90%用“子”命名,如“良子”、“雅子”、“纯子”、“明子”、“直子”、“则子”、“洋子”、“惠子”、“知子”、“爱子”、“英子”、“和子”、“静子”、“凉子”、“文子”、“京子”、“弓子”、“圣子”等,听起来优雅、柔和。不带“子”字的,像“理惠”、“奈绪”、“真奈”、“绫乃”、“朋美”、“理美”、“沙妃”、“纪香”等听起来有一种温婉、柔顺、雍容又知性的感觉,再配上日本女人那种素雅端庄的仪态,显得非常有女人味。长女称“大子”,次女称“中子”,三女称“三子”。习惯上女子出嫁后要改用夫姓,如“中野良子”嫁给“川崎善弘后”要改名为“川崎良子”。如今,越来越多的女子反对夫妻同姓,主张婚后仍用自己的姓。

5.天皇没有姓

中国古代皇帝及皇室成员同普通人一样拥有姓氏,连传说中的神也有姓,如玉皇大帝姓张,太上老君姓李,龙王姓敖,等等。日本则不同,天皇及其皇室家族有名无姓。日本人认为,天皇是神,是传说中太阳神之子。皇室的男性成员名字多以“仁”结尾,如“明仁天皇”;女性成员则多以“子”作结尾,如“爱子内亲王”。谁也不知道明仁天皇、裕仁天皇的姓是什么。因为天皇无姓,皇子、皇孙、皇女、皇弟、皇姑自然也无姓。两千多年来日本的天皇血脉相连,政权先后掌握在“藤原”氏、“平”氏、“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以及现在的日本政府手中,天皇并无实权。日本皇室采用宫号(尊称)+名字的方式,如日本皇太子的女儿被称为“敬宫爱子内亲王”,“敬宫”是宫号,“爱子”是名字,“内亲王”(公主)是爵位;他的父亲叫“浩宫德仁”,“浩宫”是宫号,“德仁”是名字。现任天皇是“继宫明仁”,“继宫”是宫号,“明仁”是名字。二战给日本社会带来许多变化,天皇的统治权化为乌有,只是礼仪和国家权力的象征。

6.结语

和中国人姓氏一样,日本人姓氏也是姓在前,名在后,汉字书写。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日本的姓氏文化绝无仅有,其姓氏之多、姓氏之难、姓氏之怪即使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日本姓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宗教、风俗等重要文化现象。研究日本姓氏对于日本社会、文化、语言、文字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天任.漫话日本姓氏[J].世界博览,2008,(19):70-72.

[2]郑娟.千奇百怪的日本人姓氏[J].今日科苑,2010,(02):138-138.

[3]张小琴.日本人的姓[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4-67.

[4]邢运芳.中日姓氏与姓名的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2):259-262.

上一篇:船政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