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5:31:30

姓氏文化论文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会长梁国扬,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庄奕贤等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为大会剪彩、致辞。梁国扬宣布论坛大会正式开幕。台湾方面,包括高雄百姓交流协会理事长陈锡淇、“总统府”资政林渊源、籍高雄市议员李雅静、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籍“立委”许智杰等参加了论坛大会。

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与宗亲代表2400余人参加论坛,涉及两岸50多个姓氏团体。其中,与会代表有80%来自两岸基层,台湾嘉宾有90%来自基层。

本届论坛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l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与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高雄百姓交流协会等联合主办。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姓氏文化

梁国扬在开幕式上致辞说,在两岸主办方共同努力下,这个极具“草根性”的民间交流论坛充分发挥作用,以家族认同促进民族认同,以家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他表示,寻根尊祖是中国人的优秀文化传统,适逢端午佳节,很高兴与两岸乡亲共同缅怀先祖,共同探讨中华姓氏文化,共叙海峡两岸一脉亲情。海峡百姓论坛是最具草根性的两岸交流平台,以充分的史实论证了闽台浓聚的血脉乡情,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姓氏文化,增进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两岸同心同行,共同努力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

梁国扬说,加强两岸乡亲往来一直是全国工作的重点,未来应可在两岸宗亲文化交流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全国是首次以主办方的身份参与此项活动。加强两岸宗亲交流是全国应尽的责任,有机会参与其中,我们是非常高兴的。他说,参加此次论坛让他不禁想起自己的姓氏源流。他的家乡是台湾南投草屯,父辈于上世纪20年代从台湾到大陆,而他本人则出生在上海。后来有机会到家乡南投,他才从乡亲给的族谱上知道自己真正的祖籍地在福建。他还准备最近到福建去和族亲认一认。

梁国扬指出,两岸各项交流尤其是人员往来应该是越多越好、越广越好、越深入越好,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误会、增进共识,两岸是共同家园的理念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只有深化两岸民间交流,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才能凝聚起两岸更多的力量,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庄奕贤表示,海峡两岸、同根同源,闽台两地、同祖同宗。历届“海峡百姓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加强两岸民间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他还表示,福建省参加本届论坛的民众有50多个姓氏,1800人之众,充分说明了加强两岸民间大交流、大合作,共谋两岸同胞福祉符合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符合时展潮流。为此,他提出三点愿景,一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成为两岸共同使命;二是扩大两岸和平发展成果应成为共同追求;三是深化民间交流应成为两岸共同义务。

论坛主办方之一高雄市百姓交流协会理事长陈锡淇表示,两岸同根、同宗、同源,血脉相传,论坛深得两岸基层百姓的认同。今年的论坛在高雄举行,两岸各姓氏宗亲踊跃参与,令人感动。此次论坛有来自台湾各地1600多位宗亲踊跃参加,真正体现了闽台一家亲。希望论坛持续举办下去,进一步加强两岸宗亲的联系与交流。

两岸李许张姓氏族谱对接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会长游嘉瑞首先介绍第一届到第三届海峡百姓论坛的概况,接着由两岸专家、教授各自发表lO分钟的论文演说。

大陆演说的学者包括,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袁义达主讲“中华姓氏对传统文化和血缘寻根的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中华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学博士、王大良的“闽台姓氏与民族凝聚力”;福州大学教授、闽商文化研究院长苏文菁“从南岛语族看台湾与福建的关系”等。

台湾方面演说的学者有,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系教授林翠凤的“唐山神祗与台湾开发、以惭愧祖师为讨论物件”;南开科技大学文化创意与设计学系教授王佩琴“明清园林的三种视觉书写、从明清园记叙讨论中国园林文化”;云林科技大学文化资产维护系教授王静苡“指间风华、台湾刺绣产业发展概观”等。

台湾“文献会”主任委员简荣聪教授总结时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7000多个姓氏,常用的有3000多个,台湾和大陆都一样,台湾少数民族的血缘跟中国大陆有渊源关系,而台湾的汉民族全来自中国大陆,不管是来自福建还是广东,都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有关,诚然台湾有本土化的质变,但源头始终跟大陆脱离不了关系。

简荣聪说,这次论坛专家教授发表了文化源流22篇、缘由关系20篇、人物信仰9篇,总共51篇,字字珠玑,对闽台关系做了很深的研究,台湾省文献会将要重修台湾通志,各机关、学校、庙宇也都要重修相关的志,以求对史实真实。

会中,两岸李、许、张3个姓氏族谱对接,14家姓氏源流研究社团体签署《闽台姓氏宗亲长期合作交流协议》,全场掌声如雷,开幕式最后两岸同胞与台湾少数民族一起大跳“我们都是一家人”舞蹈,展现两岸一家亲。

对两岸姓氏等课题进行研讨

期间,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和宗亲代表,还就姓氏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和血缘寻根的影响、两岸姓氏源流关系、中国族谱现况、闽台姓氏人物的血缘认同等课题进行了研讨。

高雄市百姓交流协会理事长陈锡淇表示,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习俗与传统,2007年以来,论坛已经举办了三届,两岸已有近百个姓氏代表组团进行双向互访,拓展了两岸民间人文交流的空间和管道,增进了两岸民众对中华民族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召集人吴荣元说,台湾85%以上祖先都来自闽南,台湾的前姓陈、林、黄、张、李、王、吴、刘和福建的前姓排序相同,两岸血浓于水,藉此论坛寻根,找回中华民族的伦理、孝道。

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理事长郑昭明指出,藉着论坛让各姓氏宗亲交流、也有化解仇恨的用意。他举例说,像他姓郑,郑姓宗亲原和施姓宗亲结仇300年不相往来(清朝时代施琅率兵攻打郑成功),在第二次海峡百姓论坛时,化解了仇恨。类似的宗亲交流,台湾人到大陆寻根的不少,他们在论坛结束后,要成立服务两岸寻根的单位。

还有两岸专家学者和各姓的宗亲分别就姓氏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两岸姓氏源流的关系、闽台姓氏人物的血缘认同等方面阐述论证闽台同根同源的历史事实,邀请台湾的大学代表和50名台湾青年学生参与,让青年一代更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梳理与探究;任务驱动;引导;案例

一、 “梳理与探究”版块的整理及分类

人教版教材共设计了15个专题,每册安排3个专题。“梳理与探究”板块教学研究从内容上说分作三大类,第一是知识类,第二是能力评价及运用类,第三是鉴赏类。

(1)知识类:优美的汉字、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2)能力评价及运用:奇妙的对联、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 、有趣的语言翻译;(3)鉴赏类: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对于高中语文梳理探究教学板块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任务驱动――收集梳理――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碰撞创新――整合提升”。什么是任务驱动?那么对每一类专题如何指导?采用什么样的任务驱动方式呢?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任务驱动式的活动课不仅有助于营造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调动学生自助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活动教学中为了实现任务驱动式的教学目标,出来要遵循自主合作、策略评价的原则以外,还要落实到每类主题常用的驱动方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任务)――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二、知识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知识类包括――优美的汉字、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

案例1:“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教学任务驱动

教学流程图:

姓氏的起源与相关知识的积累――学生课下调查自己的姓氏来源――探究思考姓氏寻根的热潮(撰写小论文)――汇报总结

任务驱动一:课前积累

1.关于姓氏的起源与相关知识的积累;阅读《百家姓》。2.学生自己查字典,了解自己姓名所用汉字的意思。3.了解本姓氏的起源与杰出人物。

任务驱动二:课堂展示

按姓氏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查找本组姓氏的历史名人以及本姓氏的由来。初步总结姓氏的不同来源。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做些探究。

任务驱动三:课后提升

1.最近,社会流传一股姓氏寻根的热潮,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2.用一幅对联或两个成语评价自己的名字。3.收集你整个家族自豪的人,尝试为其中一位写个小传。300字左右。

对于知识类的梳理探究活动,主要采用问题式的指导方法,理清思路,指明方向,自主积累。如成语的来源、成语的运用、成语的结构、成语误用示例、成语文化、外国成语等等。这样学生就有了积累的方向。

三、能力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能力评价及运用――奇妙的对联、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 、有趣的语言翻译。

案例1:“奇妙的对联”任务驱动

社会调查示意图:

调查目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春节文化调查方向――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全高中部进行汇报

对于能力类的梳理探究活动,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式的指导方法。格物致知,操作能力就在调查中得以实现。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又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鉴赏类的任务驱动方式

鉴赏类――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

案例:“走近文学大师”任务驱动

教学流程图:

析内容――提出问题,挖掘任务;探原因――分析问题,分解任务;寻方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

1.给出书目,学生先读完,评价书中的内容、语言以及作者传达的价值观。2.以某一话题为线索,作品详解。3.观点提炼,知识迁移。学生通过讨论,对比阅读,写出小论文或读后感。

如:文化观

阅读书目《论语》、《中华文化精神》、《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文化苦旅》、《孝经的礼运》……

学生阅读其中部分书籍,可谈全球文化,可谈中西文化的对比。对于鉴赏类任务驱动,主要是展示探究路径,确定探究任务,对比阅读梳理观点的方式。这样共10个课题,将阅读与高中生应该树立的观念融合,既解读文学作品,也将不同作品进行比较。

总之,梳理与探究活动课运用了任务驱动之后,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找到了探究的路径,明确的学习的方法。这也是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维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吧!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孙春成著.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与教的融合策略[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论文类:

[1]朱宗明.说说“探究梳理”教学[J]中国语文,2007年03期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实践性、主体性、回归生活世界。这不仅要求教育观念的更新,而且要求师生角色发生相应的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常州,从见于史籍算起已有2500多年历史,涌现出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正因为如此,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历史组确立了“常州姓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课题。

二、实施过程

1.编写校本教材,体现地方特色

我校历史教研组从2010年12月份开始启动,经过调查、分析,充分了解了中国姓氏文化特别是常州姓氏文化与历史,决定正式确立常州姓氏文化校本课程并开发和实施这一课题研究,2011年3月份,资料汇总,经过几次修改,最终完成了常州姓氏文化校本教材的编写。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教学手段

我们课题组在完成校本教材编写以后,从2010年12月份起,制订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主要包括课时安排、组织形式、活动地点等。我们改变单一口授模式,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尽可能做到新颖、多样、形象、直观、生动,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教学的创新和活力在于它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课题组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查阅资料和社会调研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4.尝试开放性评价,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校本课程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评价需要多元化,有一定的弹性,尤其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评价。通过谈话、观察,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对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发现、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

三、实施效果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我们的学生在社会调查中表现出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教师不再只是书本知识的灌输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有些地方还要向学生学习,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又因为社会实践基于教材,但又脱离教材,教师也不再一味地依赖教材,而成为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使历史教师也融入这个课程的学习中,教师的教研水平也提高了一个层次。

2.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题实践表明,学生课外利用网络、图书、访谈收集的资料,以及通过社会调查撰写社会调查表、社会调查报告,以及各种小论文,能正确认识姓氏文化的产生、变化、发展等,并提出有见地的想法,这样,使学生对校本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把课堂所学知识与本地实际相联系,从而提出质疑,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

3.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

常州姓氏文化校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了姓氏文化的由来、变化、发展及自己与名人的关系,使学生对自己的家乡、祖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对家乡产生自豪感。此外,校本课程还对学生进行人文修养的熏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4.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具有了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师开出参考书目,列出相关网址等,让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和应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相关学习内容的资料;同时,根据内容的需要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学生通过调查、收集的资料,设计的问卷等,显示出初步收集资料的能力。

(2)有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自己姓氏的起源,从而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思维品质。

(3)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课题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学生如果没有较深刻的思维和较强的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的。

(4)培养了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精神。校本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重视教师的指导,重视学生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间形成并发展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了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

实践证明,我校历史组确立的这一课题很有研究价值。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调配物资资源、人力和时间;另一方面争取校外支持、协作和配合,校本课程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现阶段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缺乏必要的时间保障;其二,缺乏有效的教师指导;其三,缺乏具体的开展措施。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有实效的可供参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策略作为参照。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好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因此,实施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定位于三方面:培养发现问题与研究的积极性;习得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学会沟通,善于合作。

一、研究性课题发现策略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通常比开展研究更困难。在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教师应引导学生由熟到生、由浅入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因此,在帮助学生选择研究课题时,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引导或示范。

(一)常规教学中渗透课题

教师在常规课堂上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系统赏析,引导学生探究,同时借助探究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领会课文内容,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其联想和运用能力。

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课,在了解的经历及后人的评价后,可建议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小课题“我眼中的”。学生的视野不容小觑,涉及的书法、政治才能、爱情与家庭……通过这些拓展和研究,学生对的了解更全面而深入。这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辩证思维。

(二)选修教学中拓展课题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区别在于:必修课侧重对这篇课文的知识与能力的过手,而选修课教学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在选修课的设计上应深入文本,巧妙设计可以形成思维交锋的思辨性、开放性问题。比如,在讲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一书中的《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时,引导学生探究“杜甫是凡人还是圣人”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形成争相发言的情景;再如讲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在众多成就的因素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等问题,而教师在这一环节应少点评,制造思维交锋的可能性,给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由此拓展出小课题“探寻杜甫的圣化道路”。

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习得的已远非单纯的知识,而且体验到了师生思想的相互撞击、相互启迪,从而生成了新知识。而正是这样的开放性课堂和探究性阅读教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在彼此思维火花的碰撞下发掘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深入下去探寻研究性课题。

(三)梳理探究中深化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一至五册必修部分的“梳理探究”板块中均提供了一些研究性专题,而这些专题正是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资源宝库。

高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利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为例,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梳理和探究,形成小课题“家族姓氏溯源”。示例如下:

家族姓氏溯源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以下梳理:

一、你的姓氏起源(包括典故、传说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你的姓氏起源地在哪里?宗族迁徙路线是怎样的?(包括迁徙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与你同姓的宗族名人主要有哪些?请择要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的宗族是否有集体祭祖的活动或祖宗家训?请简要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家族姓氏溯源》的梳理探究,学生对自己姓氏的演变以及自己宗族的迁徙过程有了比较深入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文化自豪感,从而实现了文化自觉。同时学生已经能够把握研究性学习在梳理探究模块中的运用,学会根据提示查询资料,构建基本研究思路,尝试探究方法,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等。

(四)课外学习中自选课题

生活即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自选课题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学、文化现象、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众多领域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进而形成研究课题,再根据学生个体特长和兴趣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课题。

比如语言类:“成都方言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从歌词看生活化语文”。

文学类:“中西方文学特色比较――以‘巴黎圣母院’和‘家’为例”、“关于中西方神话比较的研究”。

社科类:“中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浅谈成都特色街道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以历史积淀凸显发展的文化内涵”,“关于低龄出书的思考”,“小议诗酒文化”,“从茶文化看传统文化”。

跨学科:“‘红楼梦’政治探佚”,“路西法的侧脸――精神分析与现代文学”。

其中有独立研究的,也有小组合作研究的,学生在假期通过问卷调查、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查阅大量资料,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习得研究方法和能力。

二、研究方案设计策略

由于学生此前基本没有接触过课题研究,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正可以为学生提供课题研究的真实体验,习得规范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研究能力。因此,要求学生拟定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在此环节,教师应充分参与学生的方案设计。

首先,以正规的学术论文开题报告做示范,为学生设计一份开题报告样本,包括论文的目的及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步骤与进度、小组成员及各自承担的任务等板块。

第二,将此样本印发给全体学生,教师辟出一个专门的时间(可以是一节课),将各板块的具体填写内容和语言规范性要求示范给学生,包括如何查找撰写开题报告的资料。学生的困难多集中在“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一项,因此,需要教师提前列举出学生可能使用到的所有研究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

第三,将学生的开题报告收集起来,教师逐份审阅,并通过与学生面谈的形式讨论不太恰当的开题报告,同时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以杨璐嘉同学的“从茶文化看传统文化”为例:

“从茶文化看传统文化”开题报告

1.选题意义(略)

2.主要研究内容

2.1成都的茶文化、其蕴含蜀地文化内涵及对成都人生活的影响

2.2茶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演变、传承及其中的矛盾和这种矛盾的利弊

2.3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看待文化艺术的变迁,可以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哪些努力?

3.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3.1实地考察:体验茶道、社会调查

3.2查找资料:网络和书籍

4.实施步骤与时间

5.小组各成员及承担任务(略)

三、课题研究实施策略

本文认为,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独立研究;第二,小组合作研究。教师不对研究小组的形成进行干涉,学生根据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自由组合,组内分工协作与责任担负也由小组成员自行分配。在学生开始研究活动之后,教师仅扮演顾问的角色,负责对学生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可行性接受咨询和答疑。所以,研究性学习从形式上来说是开放的、自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初听说“研究性学习”时感觉新鲜,经过老师的指导,我选定了“成都方言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并联络了四位同学组成研究小组。我们选定了课题负责人,由她负责协调研究任务。寒假中,我们去过市图书馆、旧式茶馆、川剧院,通过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终于写出这篇论文,并为成都市人文环境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感谢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与科研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让我们领悟到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作风,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希望今后还有这样的尝试。(摘自成都七中高2013级14班雷昀《研究性学习感言》)

四、课题成果生成策略

研究性学习成果主要有两类模式,即课堂生成类和非课堂生成类。

课堂生成的研究性课题(包括前文所述必修课、选修课和梳理探究中生成的):一般采取“学案”或小论文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非课堂生成的研究性课题(寒暑假自选课题):以规范的专题论文形式呈现。教师此前从形式上、内容上加以指导。

五、课题成果评判策略

对于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教师应及时、适当地予以评判。通过对学生课题研究的优劣层次进行价值衡量,一方面有利于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更能促进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究思维,习得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评判要遵循两大原则:评判主体多元化、鼓励学生发展方向多元化。建议将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学校寒暑假作业学分制考评接轨,选作了研究性课题且成果合格,就能获得相应学分。评判过程中强调学生研究的过程习得,包括课题研究每个步骤的阶段性评价。同时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鼓励学生互补式合作,将研究小组作为一个主体评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与包容意识。虽然学生的论文成果可能存在立论不严谨、语言不规范、研究不深入等缺憾,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保护学生的求知渴望和探究热情应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

因此,根据不同形态的课题成果,应选取不同的价值评判方式。经过实践检验,本文提出了两种实效性模式。

其一,课堂展示型。

对于课堂生成的研究性课题,多采取这类模式予以评判,即利用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包括展示优秀学案、举行读书报告会、课前三分钟演讲等形式。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研究性学习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常态,渗透到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学会了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形成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

其二,推荐答辩型。

对于非课堂生成的研究性课题,更能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观意识,教师应鼓励、强化这种审美差异,充分展现学生个性。为了更大程度建立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采取教师甄选优秀论文、推荐答辩的模式。

首先,语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将本组内的所有论文按所选课题分类组织讨论,甄选出本组内的优秀论文文本。

其次,推荐优秀论文作者参加答辩。如果是小组合作形式的论文,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小组内所承担的研究任务独立参加答辩。答辩评委由参与论文评阅的语文教师担任,原则上每组评委3人,且科任教师回避本班学生的答辩。答辩流程包括:

1.提前3天通知学生准备答辩。

2.进入答辩会现场,学生3分钟陈述。

3.学生当场回答由评委提出的与论文相关的1―2个问题。

答辩会结束后,由评委教师将论文与答辩质量进行综合评定,评出等级,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将集结付梓。通过答辩,学生不仅公开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且通过教师的提问和点拨,能促进学生加深对课题的领悟,为其今后更加严谨的科研活动奠定基础。

以上所述,是经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之一,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学生的研究行为充分张扬了学生个性,显现了个体特长,培养了新课程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自觉意识,有利于端正严谨的科研态度,形成相互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最终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和完善的人格。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 在中关村创业大街 中关村创业大街“聚变” 1581个创业团队入驻中关村创业大街 全国首个创业大街中关村开街 瀚海Plug and Play落地中关村创业大街 创新无止境:中关村创业大街奏响年终盛典 中关村创业大街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智胜未来”创新大赛竞技中关村创业大街 战斗在创业大街上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中关村股票指数将登陆创业大街“巨幕” 中关村创业大街产业双创基金正式 中关村创业大家谈 中关村大街 创业大街,把草根当爷 章太炎为杜月笙修家谱 孔子家谱续修记 以前夸我修家谱,现在叫我“钉子户” 白夜,我漫步在涅瓦大街 当代家谱续修原因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 > 我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修家谱 我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修家谱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肖翊")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北京家谱传记机构处于黄金地段,也是仅有的几家与互联网创业无关的公司之一。 涂金灿公司的棕色书柜里,摆着制作完成的几百本姓氏族谱;此外,还有上百本普通人的传记,大部分是老年人的回忆录,他们不求出版,只希望印刷个二三十本,分给朋友和子孙。 在街道管理者的倡导下,投资人的互联网思维灌输下,涂金灿的公司门面新贴了一张海报,“互联网+ 百家姓”“互联网+ 亲友圈”的字样非常醒目。

5月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到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调研。北京家谱传记机构总经理涂金灿,在自家店门口跟总理握完手,转身回店里拿李氏家谱再回来时,已经挤不进拥挤的人群了。

在创业大街的北门,气派的石雕牌坊上书写七个鎏金大字,“中关村创业大街”。涂金灿的北京家谱传记机构离牌坊只有几步路。在寸土寸金的创业大街,这是一个令所有人都羡慕的地理位置。尤其对面就是京东智能奶茶店,更让几家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垂涎三尺。

“创业大街的房租应该降,而不是涨”

2010年,涂金灿把公司搬到了当时还叫海淀图书城的创业大街上,他看中的是这里的文化氛围。几经周折,涂金灿从一家私营公司老板的手里转租到了现在的店铺场地,一栋3层楼的房子,双方谈好每年租金90万。

2014年6月12日,“中关村创业大街”在中关村核心区盛大开幕。涂金灿和他的团队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房东就找上门来,要求房租涨到270万元一年。

“你涨50%我们还可以接受,你一下涨两倍,谁受得了。”涂金灿认为,这条街上都是创业者,大都是急着用钱,创业大街整个房租都应该降下来,而不是涨上去。

“做家谱不是夕阳产业”

整条创业大街除了他们、楼下卖文房四宝的和一家卖牛肉面的,全部都是跟互联网创业有关的孵化器、书店、咖啡馆。

与这条街上的其他科技公司疯狂追逐年轻人用户、捕捉他们的爱好不同,涂金灿严格遵循着传统行业特有的时间表和工作方式,早晨8点开门迎客,晚上8点下班,试图拉拢每一位往来于这条街上的老年人,“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对宗族的意识更强烈。”涂金灿说。

来自张家口的梁先生60岁,梁氏第23代,10年前有了重新修家谱的想法,6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来涂金灿这儿做家谱,用了一年时间整理资料,做了60本,第二批又加印了4000多本,一共花了5万多元。他还专门把做好的家谱寄给了一些梁姓名人。

“我生存不靠互联网,我发展靠互联网。”涂金灿说。做家谱传记,很多历史资料、家谱等在网上根本找不到,是他们研究文献整理出来的,再加上已有的几千多个线下用户。“我们做的是‘文化+互联网’才对。”涂金灿说。

为了吸引投资人,涂金灿曾把二楼的办公室辟出一块空间,摆几张桌子,一个位子500元/月,也搞起孵化器。当时在这里孵化的有五六个团队,有做快递的、有做美容美发的、有做婚姻中介的、有做空中花园的、有做点子大王的等。涂金灿觉得他们不靠谱,介绍项目时就两页纸,连个PPT都没有,后来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房租也负担不起,想睡在办公室里,一两个月后就消失了,工位的钱也没给。这些创业者觉得涂金灿做的是夕阳产业,互联网创业才是时代大潮,现在讲究速度,谁还动笔动纸做手工的东西。听到这些,涂金灿只能苦笑。 涂金灿公司的业务一般是用户相互介绍的,公司会在老年人喜欢的报纸杂志上做宣传,也有年轻人带着老照片和资料来给爷爷奶奶做传记的。 来自张家口的梁先生60岁,梁氏第23代,正戴着手套展示着祖传的老家谱。6年前朋友介绍他来涂金灿公司做家谱,用了一年时间整理资料,做了60本,后来加印了4000多本,共花了5万多元。 与这条街上的其他科技公司疯狂追逐年轻人用户、捕捉他们的爱好不同,涂金灿严格遵循着传统行业特有的时间表和工作方式,早晨8点开门,晚上8点下班,试图拉拢住每一位街上的老年人,“上了年纪的中国人对宗族的意识更强烈。”涂金灿说。

“姓氏文化是最好的互联网文化”

虽然他认为姓氏文化项目是天然的互联网文化社交项目,但是到现在还没在这条街上找到投资人,涂金灿也会去3W咖啡、车库咖啡取经,和一些投资人接触,但是他说,自己这样相对成熟、有团队、每月线下有几十万收入的项目没法谈下去。“投资人都愿意投电商、金融这些短平快的”。

涂金灿之所以守着这条街,就是想迎接这条街的第二次辉煌。他认为姓氏文化、家族文化是最好的互联网文化,天生的“圈子”。互联网就是做社交,中国的关系图主要是同乡、同姓和姻缘。故乡和姻缘都可能变化,尤其在现在这个碎片化移民的时代,一家人分散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同一个姓氏和家族形成的圈子更加稳定。

“我们的客户主要是老年人”

“我们线下的客源很稳定,客户主要是老年人,他们有钱、有时间,也有意愿总结自己的一生。”涂金灿做的每一本书上都有他们的联系方式,每一个客户都会把做好的家谱传记分发给他们的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最好的传播。因此他们现在一半的业务是线下互相介绍。他们同时也会在老年同志喜欢的报纸杂志做宣传。

“我们互联网化的标志就是围绕姓氏开发宗亲文化的微信平台。”4月底,他们开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开始发一些独家制作的家谱、姓氏、传记相关的内容,但是阅读量很少过百。除了这次尝试,这家传统的家谱传记机构在投资人的启发下,也开始摸索“圈子”的运营方式。他们把同一姓氏的人拉到一个圈子里,并打算制作一些姓氏起源相关的文章连接他们之间的关系。明年,他们还打算启动一系列寻根游的活动,参与者不只是老年朋友,他们更希望精通互联网的年轻人参与。

今年4月,涂金灿开通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开始发一些独家制作的和家谱、姓氏、传记相关的内容。明年,他打算启动一系列寻根游的活动,更希望精通互联网的年轻人参与。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上杭置县,今越千年。在千年以来的岁月长河中,一代又一代客家人在上杭这块沃土上开基创业。同时,又有客家人由上杭返迁江浙,播迁粤台,繁衍世界各地。众多姓氏的客家乡亲都说他们的上祖当年是从上杭“瓦子街”、“瓦子坪”、“瓦子巷”、“瓦子堡”、“瓦子乡”外迁的,都认同上杭为祖地。

2000年冬,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召开前夕,上杭设立族谱馆,收藏有112个客家姓氏的1300多种版本逾万册族谱。族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各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与正史、地方志成为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涵盖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经济史、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志等各方面的原始资料,具有独特的、其它史籍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拥有珍贵谱牒资料(其中60多个姓氏的族谱为原件)的上杭族谱馆,是一个真实反映客家民系不断播迁、繁衍发展的家族史料宝库,是一座吸引海内外客家裔孙和世界客家学研究者的文化宝藏,成为独树一帜的世界客属血缘文化的研究中心。

客家族谱馆成立以来,不断扩大、丰富馆藏文献,在开发客家族谱文献过程中,作好海内外客家裔孙的读谱续缘、特别注重做好台湾客家人寻根谒祖服务,重点挖掘蕴藏的族谱文献中与台湾的渊源关系,组织编写60个两岸客家人血缘关系的“源流篇”和客家族谱数字化阅读的前期准备工作。自1993年以来,上杭客家族谱馆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台湾回来的寻根者和由台湾各社团组织的大陆寻根团。如台湾财团法人高雄市文化事务基金会组织的客家文化参访团、台湾新竹客家文化交流之旅参访团、台湾羽球协会、台北县新店市客家族群促进会等。又如到馆的台湾客家人中有许多台湾客家知名人士:台北郑氏研究会会长郑健先生、台北“环球郭氏族谱”主编郭行健先生(已故)、台北县新店市客家族群促进会创会会长黄金明先生、高雄市客家文化事业基金会会长邓崑耀先生、台北市客家基金会黎国威先生、新竹县议长张碧琴女士、台湾籍“日本亚洲文化研究所所长”钟清汉先生、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院长丘昌泰教授、元智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阿荣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陈永发教授、台中侨光技术学院陈瑛珣博士、梁晓兴博士、台湾高苑科技大学陈正宜教授、台中侨光技术学院吴贤俊教授等。大量文献记载的事实和客家族谱馆的亲情服务,使到馆的台湾乡亲深刻认识到客家文化之根在祖国大陆,亲身感受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台中东势人张先生是宋末开基上杭的张化孙后裔,他说:大陆是他根生的地方,命脉所系,他是受台湾十姓宗族委托到大陆谒祖的。

此外,客家族谱馆于1997年、2000年、2006年先后参加龙岩市举办的“闽台渊源关系族谱展”、世界客属第十六届恳亲大会的“客家族谱展”,以及在上杭县举办的首届国际客属龙舟文化节活动中的“‘寻根与认亲’客家族谱选展”,在此期间还举办了以客家族谱文献为研究对象的“客家族谱文化学术研讨会”。此次学术活动邀请了台湾中央大学客家学院院长丘昌泰、元智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阿荣、新加坡国际时报总编李福安、加拿大客家总会张其勇以及来自香港、广东、江西、四川、广西等地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收到论文47篇。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维吾尔族,家族绰号,研究。

维吾尔人的家族绰号,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和称谓体系,同姓氏一样,具有表示宗亲、血缘关系的社会功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维吾尔社会结构、族源成分、家庭联姻制度、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语言习俗等。尤其在哈密地区,家族绰号极为普及,在日常社会交往和社会控制中至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族绰号虽然在命名上有“自称”、“他称”、“赐称”之分,在语义色彩上有褒贬、雅俗之分,但经调查和前期研究,我们认为,由于目前哈密地区使用的绝大多数家族绰号具有近百年或几百年的历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认可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也是传统社会文化的活态载体,因此也是构建维吾尔新型姓氏体系的重要依据。由于维吾尔人的家族绰号历史悠久,而且将许多古代部落名称和姓氏融入其中,是研究维吾尔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依据,所以很早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和关注。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最初对包括家族绰号在内的哈密区域文化进行研究的外国学者是俄国喀山大学教授ΗΦKatanov(卡塔诺夫)。他曾于1892年来哈密实地调研,搜集、整理了哈密方言词汇和一些姓氏绰号等文化人类学资料,并将其研究成果《Volkskundliche texte aus Ost-Turkistan》在德国柏林予以出版。(参看1933年出版于德国柏林的《Volkskundliche texte aus Ost-Turkistan》(Aus dem nachlass von N.TH.Katanov)。1905-1906年,德国学者Albert von Le Coq(勒寇克)来中国新疆考查时,也曾对哈密民间文化以及哈密维吾尔人的称谓体系进行调查研究。(参看Prof.Dr.A.von.Le Coq《Ost-Tukische gedichte und erzahlunden》(Budapest,1919)及《Sprichworter und lieder aus der gegend von Turfan》(Leipzig und Berlin,1911)。1914年俄国著名的突厥学家C.E.MOLOB(马洛夫)来哈密,走访哈密境内的Xotuntam(芨芨台)、Qoraj(二道沟)、Qarimuqchi(一棵树)、Aqyar(阿雅)、Tashar(庙儿沟)、Shopul(小堡)等地,对哈密方言、民间文化进行了专门的实地调研,其成果于1954年由苏联科学院出版(参看C.E.MALOB《Uygurskiy yazik》(Moskwa-Leningrad,1954)。然而,由于上述学者的研究重点在于方言和民间文学以及其他民俗事项,而且受调研时间和维吾尔民俗文化知识的局限,对家族绰号的搜集、整理、研究未能深入,有的将家族绰号与古代部落等同视之,有的则将其作为一般方言词语仅仅予以释义而已。近年来,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一些学者,如德国马科斯布兰克社会人类研究所克里斯·汉教授等,虽然也对哈密的民间文化进行了调研,但是,由于他们并非专题研究家族绰号,因此,也不可能全面系统论述、阐释家族绰号的功能、来源、语言特点以及与古代部落结构、家庭婚姻、生产体系和社区控制的关系等,更不能通过对家族绰号的研究,为构建即科学又具操作性的维吾尔姓氏体系提供依据。

在国内,诸如苏北海教授、艾赛提·苏来曼博士、奥斯曼·斯马伊博士、米合拉伊·木罕麦德艾里等年轻学者虽然就个别家族绰号的语义以及分布和使用情况进行过探讨,但其研究成果不成体系,致使家族绰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

维吾尔族由游牧生活转入定居的农耕生活以后,各氏族部落逐渐融合、统一,宗族意识不断淡化。特别是改信伊斯兰教以后,受阿拉伯姓氏的影响,维吾尔传统姓氏体系逐渐消亡,最终酿成以哈密为代表的个别地区用家族绰号替代姓氏,而其他大部分地区以毫无无继承性且不能表示血缘关系的父名替代姓氏,从而造成人名严重重复的现实局面。

由于家族绰号源于古代姓氏、族名地名、各种职业官衔、生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典故和历史事件等,因此,对不同来源的绰号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和阐释,首先,可进一步加深对维吾尔家族绰号的各种社会功能、古代部落结构、亲属制度、生产生活方式、族源成分、姓氏体系、语言习俗以及哈密区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为进一步全面、客观地描写论述维吾尔族的历史发展进程,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依据。

维吾尔族没有固定姓氏,而且重名现象十分严重。这就为日常社会交往乃至户籍档案管理、邮电通讯、案件侦破带来极大不便。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制定出既科学又有广泛群众基础和可操作性的维吾尔姓氏方案,并尽快予以实施,业已成为自治区文化建设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家族绰号作为一种“准姓氏”,不仅具有与姓氏一样的血缘群体指称功能,而且有着几百年的传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文化底蕴。因此,对于广泛运用于民间的家族绰号予以系统地搜集、整理,对其类型、来源、功能、语言特点及分布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是制定、实施、规范维吾尔姓氏,使维吾尔姓氏体系与时俱进,从而减少以至消除重名无姓现象造成的不良后果的重要举措,也是本课题的另一现实意义所在。

总之,本项目作为首次专题研究维吾尔家族绰号的课题,其成果必将成为

全面了解哈密维吾尔社会结构、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也将成为了解哈密维吾尔族家族史的工具书和构建维吾尔新型姓氏体系的重要依据。(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N.TH.Katanov:《Volkskundliche texte aus Ost-Turkistan 1》,Berlin,1933;《Volkskundliche texte aus Ost-Turkistan 2》,Berlin,1943.

[2]罗显华、魏素先编:《英美人绰号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3]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著:《突厥语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

[4]安瓦尔·巴依图尔、海尔尼萨·斯迪克著:《新疆民族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

[5]蔡鸿生著:《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居,2001年。

[6]杨保隆著:《宋辽金时期民族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7]Ebulghazi Bahadirhan:《Shejere-i Terakime》,土耳其,Kervan书社,1978年。

[8]摩尔根著:《古代社会》,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说文解字》;“女”部字;字义;女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60-2.5

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它既是人们交流思想,交流经验的工具,就必然要反映出人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所以文字承载着文化信息和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反映。汉字作为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同时汉字作为一种古老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千百年来保留了象形表义的基本特征,必然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深层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是东汉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这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全书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许慎在编纂《说文解字》时运用了形、音、义统一的原则,就使得他对字的本义的解释基本客观可信。《说文解字》对字的说解,能反映它的客观意义,因而也能由此看出汉字字形所反映的文化方面的内容。本文就通过对《说文解字》“女”部字的分析,透视出“女”部字蕴含的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婚姻风俗习惯、妇女地位及对女性思想认识的变化等诸多文化信息。

许慎《说文解字》中“女”部共收238个字,根据“女”部字的义类分五类:第一是表示姓氏意义的;第二是表示与女性有关的亲属称谓;第三是表示古代婚姻制度和习俗的“女“部字;第四是表示女子容貌德行方面的褒义词;第五是表示丑恶,轻薄,羞耻等方面的贬义词。

一、表示姓氏的“女”部字

《说文解字》中表示姓氏和女性人名用字的共有30个。《说文解字・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段玉裁注为“姓者,生也,人所察天气所以生者也,吹律定姓,故姓有百”,“因生以为姓,若下文神农母居姜水,因以为姓;黄帝母居姬水,因以为姓;舜母居姚虚,因以为姓是也。……感天而生者,母也;故姓从女生,会意。其子孙复析为众姓”。“姓”是远古血缘关系的体现,也是上古氏族部落的标志。在远古时代,同姓的人都是一个女性祖先的子孙。在母系氏族的婚姻制度下,女性是社会的中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被称之为“神圣母”。人类社会早期为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女性是社会的主体,担负着人类繁衍后代的任务。女子生活生育的地方就是姓氏,这是姓氏最早的起源。表示姓氏的字还有“姜”、“姬”、“姑”、“蔽”、“姚”、“妞”、“嫉”等。从表示姓氏的“女”部字可以肯定原始社会女性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

二、表示与女性有关的亲属称谓

《说文解字》中共有18个表示称谓的字,其中表示一般称谓的有5个,表示亲属称谓的有13个。表示一般称谓的,如:“妪”、“媪”。表示女性亲属称谓的,如:“姊”、“嫂”、“妹”。另外,还有几个表示亲属称谓的字意义与现代的称呼有所不同,“娣”、“姨”、“妣”。表示与女子有关的亲属称谓的“女”部字反映了古代的家族关系和家庭伦理观念。如“妪”是母亲;“媪”是对老母亲的称谓;“姐”是蜀国人对母亲的称呼;“姑”是丈夫的母亲,后来借为“男子称父之姊妹”,也就是结了婚的女子称丈夫的母亲为“姑”,男子称父亲的姊妹也为“姑”,称妻子的母亲为“外姑”;《说文》曰:“汉律曰,妇告威姑”,就是说妻子有什么事情就告诉丈夫的母亲,以法律形式规定妻子在家应听命于丈夫的母亲。反映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要服侍家人,要听命于丈夫的母亲。“姊”是同胞先出生的女子,后生为“妹”;“娣”,《说文》曰:“同夫之女弟也,从女,弟声。”段玉裁认为“娣”字是“形声中会意”,既是女子,又有年龄小的意义。就是女子同嫁一个丈夫,年龄小的称“娣”,年龄大的称“姐”,以区别于在娘家的称谓。当时社会的婚姻状况是一夫多妻制,而且妻子年龄大小不同,称谓也就不同。在这些称谓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古代的家庭关系和家庭伦理观念。

三、表示古代婚姻制度和习俗的“女“部字

《说文解字》中收录的此类字,有些反映了古代的婚姻习俗,并折射出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婚”本写作“昏”,在《说文》中加上女字旁,并释为“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婚”是女子一方的代称,称女家为婚,这是早期黄昏抢婚习俗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娶”在古作“取”。“取”字在甲骨文中形近用手取耳朵。古代战争中用割取敌人的耳朵来计数报功,所以“取”字的本义为“获取”。《说文》:“娶,取妇也。”王力先生认为:“取娶本同一词,后人特为取妇一义造娶字。”所以“娶”本义为夺取妇女为妻。女子择偶不能自主,其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对方手里,在婚姻中处于被占有和被奴役的地位。“姻,婿家也。从女之所因,故曰姻。”所因,即所就,也可称趋就。“姻”是男子一方的代称,因为女子将因就男方,所以称男家为“姻”。去了男方家必须依附于丈夫家才意味着有了归宿。“嫁,女适人也,从女家声。”王力先生认为古人以为妇女出嫁才算有家,故“嫁”“家”同源。“姻”“嫁”集中反映了当时女子对夫家的依赖性,正是因为这样,才衍生出后来的“三从四德”,而且女子稍有不慎,恐怕就有“七去”之祸了。

又如“媒”,《说文》释义为“谋也,谋二姓者也。从女,某声”。依照段玉裁的注释就是:结婚即“谋和异类使合成者”,也就是古代结婚就是谋和不同姓氏的男女,使之成为一家。古代婚姻是靠中间人说合的,而且这个人一般是女性,由女子来撮合男女的婚姻大事,男女双方还必须不同姓氏。结婚先要托人说合,根据不同姓氏双方的经济、社会地位等具体情况互相协调,然后再“嫁娶”才有了“婚姻”。“媒”、“妁”、“嫁”、“娶”、“婚”、“姻”等字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有了婚姻制度后,已经进入了父系社会,男子社会地位高于女子。从婚俗习惯上看,结婚前先要找媒人说合,然后在黄昏时分举行成婚仪式,女子嫁到男子家后,成为男子家的人,并且服侍男子家人。这些字的字形都直接反映了古代婚姻风俗以及女子的社会地位。

四、表示女子容貌德行方面的褒义词

表示容貌,体态和举止的“女“部字。容貌美是女子形象美的基础,是女性美的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也是男子审美关注的焦点。古人最早的审美意识就起源于对女子娇媚容颜的感觉。“姝,好也。”指女色美好。《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说文》为:“色好也”,即面色好看;“好”,《说文》解释为“美也,从女、子”,“好”是个会意字,本义是女子漂亮,后引申为美好,指一切事物之好;“姣”,段玉裁注为“容体壮大之好也”,即身体强壮之美;“”是身体柔长丰满的样子;“婉”,“”,《说文》为:“目里好也”,根据段玉裁的解释就是眼睛、眼神好看。“奸”,《说文》为“兑细也”,“兑”,就是“悦”,即苗条漂亮。这些字都是女子身体具体不同部位或某一方面的漂亮、好看,有脸色好、眼睛好、眉目好、身材好、健康丰满好等等。这些都是女子外在表面的东西。

表示德行修养的“女”部字。古人认为优秀的女子不但要有好的外表,好的德行更是必不可少的。有一些“女”部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思想意识,即从行为道德,修养方面对女子的肯定和赞美。

表顺从的有“娓、婉、如”;表忠贞的有“、”;表体德好的有“”。

对《说文解字》中记录的对女性容貌、德行要求的字的统计发现,对女子容貌要求的字比重远远大于对女子德行要求的字。汉语为何有如此众多的描写女性容貌的词呢?在以男子为主流的社会中,语言中的这些词,书面上的这些字,应是男性创造的,它表达了男性的意愿。男性要求女性按他们的审美标准和意志塑造自己,妆扮自己。男性对女性的容貌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是之所以有如此众多描写女性美貌的汉字的原因。同时这类词也表明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和女性的实际地位。女性是依附于男性而生存的,她们不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而独立存在的,而是按照男人所制定的标准,约束自己来符合以男子为主流的社会习俗的女人。女人的美并不是女性自己眼中的美,而是男性眼中的美。即使有表示女子德行方面的字,也多是表示女子对男性的顺从,对男子的忠贞。

五、表示丑恶,轻薄,羞耻等方面的贬义词

《说文解字》中“女”部字表示贬义的大约有60个字,约占“女”部字的1/4,这些字的内容包罗万象,有以下几种:表示相貌丑陋的,如:“”、“”、“”。在这一类字中,表示外貌不佳的字要远远少于表示德行不佳的字。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女性德行的要求远远高于对外表的关注,对于女性德行的约束更多,更强烈。

表示品行不端的,如:万恶淫为首的“奸”、“姘”、“”等;“婪”:贪也;“”:不懂事理、“娆”:不仁这些表示贬义的“女”部字反映了古代对女性的主观一般的认识,把种种不好的道德品质、动作行为都归结为女性。这些字反映出了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反映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受歧视,受压迫的地位。由这些“女”部字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尤其是人们在思想认识方面对女性由赞美到贬斥的转变,,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思想认识领域对女性认识的历史变化。

陈寅恪先生曾在给著名的语言学家沈兼士的一封信中写道:“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就是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因为每一个汉字都凝聚了深沉的社会文化背景,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足迹。因此从对汉字的研究就可以折射出一部部文化史来。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科学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字义、考究字源的字典,而且,作为一个精通群书、博学多才的学者,许慎在编纂《说文》时,对字序的安排有他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从对许慎《说文解字》“女”部字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女”部字的产生过程,以及由此所反映的与对女性的思想认识有关的社会制度、亲属关系、家庭伦理和意识领域里对女性善恶态度的思想认识变化等。《说文解字》的“女”部字就犹如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观照出古代女性文化的内涵,可以折射出我国占代社会制度、婚姻风俗、家庭伦理、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并且也能反映出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虽然透过《说文解字》不能够全面,完全准确的反映出古代文化的内涵,但是,毫无疑问,《说文解字》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是中国古典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具有崇高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H].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2).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H].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王力.古代汉语[H].北京:中华书局,2007.

[4]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H].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10).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如何对待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对民俗文化的漠视使我们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早在1937年,钟敬文就撰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一文,谈民俗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问题,点明了教育在改造民众生活模式,提高民众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999年钟敬文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提出“民俗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对象,它也是一种教育的事业……民俗学教育,不仅仅限于大学、研究院,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它的传播……至少应该从中学起,对学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让他们增强爱国情感,自强不息。”同时,还提出了编写中学民俗文化教材的设想,并以日本、北欧等国家典范做法为例,这些说明了在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2004年在南昌召开了“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会议,与会代表们围绕中国民俗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民俗教育与学校教育,民俗教育与大众教育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建议应把民俗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的副校长黄永林也提出,对民俗文化忽视悲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从中小学到大学这种现象都存在着。如果这样下去,民俗文化就会在无形中流失,中小学应该把民俗文化纳入教材中去。2011年7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中国民俗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提出“民俗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编写双语教材,编写民族民间文化普及的读物”以及“传统节日为民族教育平台”等建议。专家学者们呼吁要高度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强调要把民俗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课程改革的重视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对教材提出了建议,强调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关注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续,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强调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建议的第二条也指出:“教科书编写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课程标准都强调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也包括课外学习资源,正所谓“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就直接强调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如此还强调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各地都蕴含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其实早在2005年由等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就强调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提出要在课程设计和教材中,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民俗文化知识的普及。新课标颁布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编排都有了很大变化,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素养。

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比重的增加

伴随着人们对民俗文化教育的呼吁,以及新课改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渗透民俗文化理念的中学语文教材相应而出。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已经有数篇学位论文对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这一课题进行过研究。如西南师范大学覃宗毅的《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广西师范大学冯汝林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李菲的《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山东师范大学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等。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研究、对比,发现这些论文几乎都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他们多以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对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罗列,有的还对涉及到民俗文化的课文篇目比例进行了分析。

从他们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高的比重。如西南师范大学谭宗毅,他初中教材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为蓝本,高中教材是以“200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为蓝本进行研究分析。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教材中与民俗有关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大,初中二册、三册、六册,高中一册、二册、四册、六册中占了一半以上,甚至高中第六册所占比例高达3/4。由此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依据的。”

山东师范大学2004级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据粗略估计,在现行的山东版新教材中(包括必修和选修),与民俗有关的文章基本占到各册的二分之一,有的甚至占到四分之三。其中,有些课文全篇都在讲民俗文化,而绝大多数是文中涉及民俗知识。”以上都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社戏》(第十六课)、《安塞腰鼓》(第十七课)等这样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选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设了民俗文化专栏,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述街头商贩吆喝的,展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所选课文有《云南歌会》(第十六课)、《端午的鸭蛋》(第十七课)、《吆喝》(第十八课)、《春酒》(第十九课)、《俗世奇人》(第二十课)。不仅如此,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到民间采风去”。

开设有“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五个专题让学生关注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尤其是语文选修教材,更是琳琅满目,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就拿现行人教版教材来说,高中语文选入五本必修教材,十五本选修教材。为了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教材选入了一本专门介绍《中国民俗文化》的选修教材,在介绍这本教材的概况时有这么一句话:《中国民俗文化》是高中语文科目、人教课标版的选修教材,立足于培养中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在这本教材中,编者把民俗文化分为物质民俗和非物质民俗两个部分。教材从学习语文出发,从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现象中选取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仰禁忌和神话歌谣七个专题来探究民俗文化。这是一本完全意义上的民俗文化教材。同时民俗文化在必修课中也零散的存在着,如鲁迅的《祝福》,讲的是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的一种迷信习俗。

沈从文的《边城》,讲的是湘西淳朴的风俗人情。新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涉及到的则是封建社会的婚姻习俗,家族习俗等。其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梳理与探究”部分第二个专题“古代文化常识”中,专门列有“四、礼仪制度”;第三个专题“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中,专门列有“二、年节风俗”。这些都强调了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为民俗文化的学习提供了条件。

中、高考的亲睐

无论是中学教材,还是高中教材,无论是选修教材,还是必修教材都强调民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民俗文化有关的中、高考试题应运而生。例如2010年的陕西中考试卷,试题在设置上凸显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整套试卷在“综合性学习”板块,设计了以“我来说生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则选取了人文性、文化味较强的两篇材料《秦岭》、《秦腔吼起来》,明确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归纳、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诠释,让学生能感受到陕西地域文化的氛围,树立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这样一个主题的选取,可以说这是本套试题的一大亮点。2011年许多省市的中考题纷纷“聚焦”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民族文化作一次深切的关注和理性的思考。(2011•辽宁省沈阳市)综合探究。是有关“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2011•福建省泉州市)综合探究。涉及的是有关民俗节日探究的问题。(2011•福建省漳州市)综合探究。为弘扬漳州乡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傩文化”民间采风活动。(2011•陕西省)的相关内容是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选题的目的是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近几年各省市高考语文试题在材料的选取上除了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外,同样凸显了对弘扬中国优秀民俗文化的重视。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的第五大题阅读名为“针挑土”,写的是凤凰苗寨的风俗。2011年广东卷的第五大题的第23小题,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民俗节日的了解。2011年湖北卷第二题阅读考的是“中国建筑的‘文法’”。古文阅读是“谏成帝营陵寝疏”,考察汉代及个朝代丧葬习俗。2012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民俗文化受重视。第一卷的第一大题阅读内容为传统文化,其中涉及到社区民俗、以及宗族民俗。另外在第二卷的第四大题的第18小题,给一段有关民间“年画”的材料,要求拟写一条“年画”定义。和这些类似的有关民俗文化素材的选题各省市高考试卷中还有不少。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民俗文化试题纷纷亮相,凸显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激活民俗、传承文化,寄希望于当代的中学生们,这可能是此类题目蕴含的附加值,这也充分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毋庸置疑,中、高考的亲睐必然使民俗文化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姓名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体现个性差异和身份特征的重要标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交往程度的日益加深,人们对姓名的重视的程度正在日益提高。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西文化交流的领域正在进一步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学习或者旅游,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我国学习,工作甚至或生活。因此了解中西方姓名之间的差异及其文化渊源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姓名结构,姓氏来源及取名方式的对比。旨在了解这其中算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加深人们对中西方姓名文化差异的了解,以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加深相互间的友谊的目的。

[关键词]

中西方;姓名结构;姓氏来源;取名方式;文化内涵

引言

姓名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中体现个性差异和身份特征的重要标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对外交往程度的日益加深,人们对姓名的重视的程度正在日益提高。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西文化交流的领域正在进一步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出国学习或者旅游,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我国学习,工作甚至或生活。因此了解中西方姓名之间的差异及其文化渊源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他们通过了解各自不同的姓名文化提高日常交往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加深相互间的友谊。而这也正是本人撰写这篇论文的主要目的所在。

一、中西方姓名在结构上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的姓名和我们国家一样都包含两部分即姓氏和名字;不过在姓氏和名字的排列顺序上正好与中国人的姓名相反相反,即名字在前,姓氏在后。名字在英语里,可以叫作firstname或givenname姓氏叫作surname,familyname等。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使用一个名字,即首名即firstname,除了首名之外,在西方国家孩子出生后一般要接受宗教洗礼并命名。此时由牧师给孩子所起的名字叫教名或中间名即middlename,首名加上中间名有一起被称作givenname。在书写时,按首名+中名+姓的次序排列。为了书写方便,中名往往只写第一个字母并且大写,例如:现任美国总统GeorgeW.Bush(乔治•W•布什)。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只用首名或者首名加上姓氏,只有在正式场合中需要书写时才使用中间名。在中国几乎每个姓氏的家族都会修家谱,每当这个家族中有孩子(主要是男孩)出生,都要依据这个家谱按一定的辈份取名,这就是所谓的“字辈”。它是表示家族辈份的字。因此中国人的姓名结构在过去一般是:姓+字辈+名。辈分通常也能体现长幼尊卑,在一些正式场合尤其是在农村,一家人或者亲朋好友在一起吃饭需要按辈份高低入席就坐。而各族姓氏也都有不同的族谱,字辈是联系一个家族的核心和纽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一般就不再刻意地按辈分来排序了,尤其是对于住在城市的大多数人来说,所以今天汉语姓名的结构主要是姓+名为主,很少再去强调辈分了。

二、中西方姓氏来源上的差异

中国的姓氏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长的名字,具体说来姓一般是部落首长的名字,氏则为其子孙的名字,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姓氏逐渐合二为一,中国的姓氏按照最新的统计有数千之多,但常用的姓氏则仅有一百多个,就姓氏的具体来源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以原始社会其祖先所在的母系的部落的名称为姓如目前我们国家依然很常用的姚,姬,姜姓。以祖先的所崇拜的动、植物名称为姓,比如,龙,牛、马、羊熊,杨、李、柳等。以自然界的所存在的物质为姓氏比如:水,火,云,石等。以祖先的封地作为姓氏的比如。如,宋,魏等。以祖先所居住的具体方位为姓氏的。如东郭、南郭,西门,东方等。以祖先所担任的官职为姓氏的比如司徒,司马,司空,太史,史,司等。以祖先所从事的职业职业为姓如:巫,陶,卜等。以自然界的颜色作为姓氏比如,黑,白、黄、蓝、红等。英语中的姓氏中来自于祖先所从事的职业的情况同汉语有点类似,但涵盖的职业范围要大得多如,如Carpenter(木匠),Smith(铁匠),面包师(Baker),理发师(Barber),渔民(Fisher),Cook(厨师),Hunter(猎人)等都是常见的姓氏。以祖先所居住地方的地形、地貌作为姓氏的比如,Field(田野),Hill(小山),Lake(湖泊),Brook(小溪),Bush(灌木丛)等。用自然现象四季及月份名称作为姓氏的比如,Snow(雪),Winter(冬天),May(五月)等。以动物的名称作为姓氏的这一点和汉语的姓氏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相似比如,有Bird(鸟),Dog(狗),Horse(马)等等。以人的外貌和体形特征为姓氏的比如,Longman表示高个子、Small指身体瘦小、Strong指身强体壮者等。

三、中西方取名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的取名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名字表达父母对子女,长辈对晚辈的期待,希望或美好愿望,比如永清、永康,志强,鹏程,耀祖,英杰,豪杰,志远等。以子女出生的季节或节气来命名。如,春生、秋生、立春,立秋,谷雨,小满等。以出生时的天气状况来命名的如“雷生”“雨生”“雨晴”“雪晴”等。以出生地点或以父母家乡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沪(上海)生,京生,苏淮,鲁豫等。男孩子起名常常用一些与男性特点和高贵品质相关的字“刚,强,壮,勇,杰,伟等。而植物、花卉的名称和一些与女性品质有关的字则常用于女子姓名。如“伯夷”,“叔齐”“仲尼”等。以我国建国以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来命名比如,解放、建国、援朝、跃进、奥运等。西方国家人们取名往往则一般会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男子取名多表达“坚强”“勇敢”“高尚”,“追求自由”等男性的品格比如“Peter(岩石或石头),Richard(强有力的),Andrew(勇敢)等。女子取名多表达美丽,优雅,尊贵等女姓的品质如如Lily意思是百合花,Susan意为优雅,亲切;Diana意思为“月亮女神”它是美丽,优雅,高贵的象征;Hellen的意思是“迷人的”。(2)用《圣经》古希腊、古罗马神话、文学名著人物的名字作为教名。如:Abraham(亚伯拉罕)是犹太人的始祖,健硕、诚实、聪明;Ad-am(亚当)是《圣经》故事中上帝造出的第一人,高大英俊、强壮而又聪明。(3)用长者、前辈以及社会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如: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儿子仍然以FranklinRoosevelt(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名,人们称其为FranklinRoosevelt,Junior(小罗斯福)以示区别。(4)用祖先的籍贯或一些地名称来命名名。如:Troy(特洛伊),历史上的小亚细亚古城;Virginia(弗吉尼亚)、Georgia(乔治娅)等都是美国的州名或者地名。

四、中西方姓名差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姓名不仅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用以相互区别的身份标识和符号,而中西方姓名的差异更是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首先从姓名的结构上来说中国人习惯把姓放在前面,而名字放在后面。这充分显示了我国传统的家族文化对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的深远影响。同时人们习惯于把姓氏放在前面把名字放在后面也凸显几千年来光宗耀祖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的根深蒂固。即人们自古至今一直以来都是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个人的努力也是为了给整个家族增光添彩。反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中国人更强调集体主义的观念,强调大局意识,关键时刻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而西方国家的人们习惯于把名字放在前面把姓氏放在后面,这正是他们追求个性独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体现。反映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更为强调个人的权益和需求,在关键时刻个人利益可以超越集体利益。其次中西方姓氏来源的比较,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得出来,相比较西方英语国家姓氏来说,我们国家的姓氏的产生更多的体现出对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家族源远流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祖先对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种尊重和敬畏。而西方英语国家的姓氏产生则表现的更为随意更为自由一些,这样充分体现出了西方人追求个性独立和自由奔放的文化价值观念。另外从中西方取名方式我们也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无论是我们国家的人们还是西方人都希望通过名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比如比如男孩子起名多用刚强,勇敢,高尚,英武的字眼。女孩子起名则多用贤淑,优雅,美丽的字眼及植物和花卉的字眼。所不同的是中国人起名字更习惯与与整个家族的兴旺联系起来,毕竟个人的是整个家庭的一份子个人将来的发展情景如何也和整个家族的利益息息相关,而西方国家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因素关心的是未来的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前景。

结束语

总之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国际交往的进一步加深,了解中西方的姓氏文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对于加强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西方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对于消除误解,减少交流障碍增进中西方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共同构建一个各个国家和民族都能友好相处的和谐世界来说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当然中西方姓氏文化及其差异的作为一个文化方面的课题还需要广大中西方文化学者及相关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将此项研究不断的向前推进,从而推动整个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

作者:李景光 单位: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上一篇:船政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传承传统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