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范文

时间:2023-09-23 06:48:09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篇1

关键词:谱牒档案;姓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 谱牒档案与姓氏文化产业

2009年,国务院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明确指出,“文化是一种产业,要将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打造”[1]。作为我国早期文化成果之一的中华姓氏,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领域。以此为背景,我们在研究中华姓氏文化属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掘中华姓氏的经济属性,加快研究姓氏经济。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姓氏文化产业”的统一定义,但主旨思想基本一致。本文将其定义为,姓氏文化产业是以研究中华姓氏的发源、演变、继承为基础,并从中衍生出大量的姓氏文化产品、文化开发平台等经济成果的新兴多元文化形式。

姓氏文化产业源于对谱牒档案的开发利用,它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对谱牒档案的开发活动。谱牒档案是我国古代用于记载一姓世系和重要人物及主要事迹的史籍资料,是以家族姓氏为单位的文化记忆载体。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形式之一和历史文化见证者,谱牒档案自身的文化研究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决定了它与姓氏文化产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辩证地看,谱牒档案与姓氏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条件、互为补充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一方面,谱牒档案本身是一种姓氏文化成果,它为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素材和研究客体;另一方面,姓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化了对谱牒档案的开发活动,并不断地补充新的谱牒档案或族谱信息,丰富了谱牒档案的结构体系。”

2 姓氏文化产业赋予谱牒档案的新属性

谱牒档案作为档案家族里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既具有一般档案所固有的属性,同时也具备现实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新属性,在此,我们从传统属性和新属性两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一般意义而言,谱牒档案的传统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谱牒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档案,谱牒档案最本质的属性仍是原始记录性。谱牒档案多是家族中族长等直接记录家族繁衍、变更时所留下的原始材料,记录者或保管者大多亲历或见证所录内容,而不对信息内容进行后期加工。正是因为谱牒档案的原始记录性才决定了其可信程度,使得谱牒档案成为广大群众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

2.2 谱牒档案的历史文化属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主要见证者之一,谱牒档案体现着强烈的历史文化属性。谱牒档案以血缘为基础,记录一个家族、部落,甚至是某一地区的宗族机构、称谓“排行”、“婚丧祭祀”、“忠君孝亲”等信息,完整并真实地反映了被记录客体的历史文化演变过程,虽然某些记录中会反映封建落后思想,但不应以偏概全,全盘否定。辩证地看,这些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有其积极意义,它最大的意义在于所记录的文化演变、家族兴衰、宗源更迭、家训家规等记录历史、励人向上的信息,充实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谱牒档案本身记录材料的演变、记录方式的升级、保管方法的进步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对我国多元历史文化的真实再现。

2.3 谱牒档案的实体确定性。谱牒档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固定的书写格式,所录手法、记载内容较为固定,并大多文字精练,表达清晰,思路连贯,使得编修工作难度降低。比如,河南省牛氏文化协会在2009年重新编录《牛氏宗族家谱档案》时,从各地所搜集到的家谱档案、祠堂纪事中发现,其记录格式、内容、编录思路大多一致,这大大减轻了对家谱档案进行大规模编修的工作难度;同时,新修订的家谱档案在加入新的收录信息时,也最大限度地遵循原有的编录规则和基本思路。

2.4 谱牒档案的隐私性。从出现之日起,谱牒档案的形成、保管、利用都是由该家族定的人物负责的,往往秘不示人,族外人一般很难接近,这就决定了谱牒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强烈的私有性、私密性。

2.5 谱牒档案新的时代属性——经济属性。很久以来,我国的谱牒档案因一直被单纯地视作对祖宗文化的记载和传承,而过多地、孤立地关注其在家族历史查考中的价值。而在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代生活中,人们对家族归属感的追寻与日俱增。姓氏文化产业的适时出现,激发了谱牒档案所蕴藏的丰富商机,也就赋予了谱牒档案新的时代属性——经济属性。谱牒档案的经济属性透过以下几方面得以反映:

2.5.1 谱牒档案是姓氏文化产业的开发客体。姓氏文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将谱牒档案作为一种文化商品来对待,并赋予了谱牒档案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具有商业价值的谱牒档案也较快地融入经济社会中,并成为姓氏文化产品的研发母体,以谱牒档案本身的开发利用为基础的商业活动也衍生出了众多的如姓氏节目、姓氏旅游等姓氏文化产品项目。作为谱牒档案的子产品,这类姓氏文化项目论证谱牒档案经济属性的同时,也从经济领域诠释了谱牒档案的文化属性,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开发利用社会档案资源的模板。

2.5.2 谱牒档案在姓氏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品牌效应。如今,谱牒档案的利用已成为大多数姓氏文化产业开发活动的基础信息来源和宣传品牌。谱牒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谱牒档案在经济开发活动中的绝对说服力。谱牒档案凭借其在姓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说服力和品牌号召力,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和社会公众活动,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市场,以吸引消费者,使潜在的丰富的文化资源迅速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 谱牒档案开发背景下的姓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以开发利用谱牒档案为基础的姓氏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姓氏根亲招商、姓氏电视栏目、姓氏节会产品和寻根旅游四种方式。

3.1 根亲招商。根亲招商是以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吸引外部投资的一种新型经济开拓方式。中华民族是一个归属感很强的群体,远泊他乡的游子对故乡有着非同一般的亲切感。这正是姓氏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所在。以河南省和福建省为例,两省近几年通过根亲招商引进外资的活动就是对此类文化的有力佐证。河南省是历史最悠久的中华文明发祥地,拥有最为丰富的姓氏文化资源。在认清自身的优势后,河南人便确立了“以姓氏联系亲情,以亲情拉动经济”的“根亲经济”工作思路。在2010年~2011年,就引进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等外部投资3000多亿元。福建在海外引资方面更是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客家人”、“河洛郎”便是当地的潜在资源。大批离乡创业成功的港澳台同胞回乡兴办实业,为福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必要的资金。以泉州的董杨福利基金会为例,在其成立五年间,就有来自我国台湾以及菲、印尼、马来等地的董杨宗亲先后十五次返乡访问,并通过宗亲的“穿针引线”,往返内地许多省份,先后为福建、上海、山东、北京、江苏、湖南等地引进了20多亿资金,并无偿捐赠1亿元人民币,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

3.2 电视栏目。姓氏文化类的电视节目最早出现于2011年,当时,湖南卫视推出了姓氏文化娱乐节目《非常靠谱》。该节目以“姓氏文化”为包装,以谱牒档案的开发研究为基础,晒各姓各家谱牒档案里的传奇故事、名人传记、宗族文化及其发展演变历史。在此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到裹藏其中的知识点和各姓氏的骄傲传奇,更是引致了同姓人之间有关“本姓本祖”的大讨论。同时,节目以“趣味娱乐”的方式讲述传统姓氏文化,其间,不乏能够娱乐大众的猎奇、新鲜和快乐,吸引了大批“80后、90后”的目光,使得年轻人对本宗的家谱档案产生浓厚兴趣和认同感。姓氏文化节目也凭借其超高的收视率,创新了谱牒档案的信息开发思路和姓氏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也为姓氏文化资源大省的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3.3 节会产品。作为姓氏文化产业最初的表现形式,节会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也最为丰富。无论是从大到各省市政府举办的姓氏文化活动,如2004年首次创办于河南省周口市的“中华姓氏文化节”、每年阴历三月的“新郑祭祖大典”、“颛顼帝喾文化节”,还是小到各地方宗亲会的“寻根节”,如信阳“根亲文化节”、“牛氏文化研究会”,等等,各层次的节会活动都是以对各宗族谱牒、祠堂、名册等信息的开发为基础,进而以各姓氏族裔的繁衍为线索串联起的寻根祭祖活动。自2005年开始,牛氏文化研究会就不定期地组织河南、安徽等地牛氏族裔开展寻根认祖的活动,研究“十八打锅牛”的繁衍变迁踪迹,并合理编修新的牛氏宗族谱等,并以此创办了自己的杂志,用于文化交流。

3.4 寻根旅游。寻根旅游是一种文化之旅,其动机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归属情结。寻根旅游有多种形式,民族寻根、宗族寻根、家庭寻根、名人寻根,等等[3],这些都是姓氏文化的范畴,都是基于谱牒档案而创新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内地家谱研究活动的逐步升温,也对海外同胞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国内诸如河南、山西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也出现了众多主打寻根线路的旅行社,宣传“华人寻根游”产品。这些旅游景点大多以谱牒档案为依托,根据家谱、祠堂等记录的宗族历史,对宗祖的生活地点、生活场景、生活方式加以再现和文化渲染,通过对分散在各地的同姓族人所保管的家谱档案加以重新整理和修订,帮助游人寻找自己的根源。这类旅游景点多在偏僻的乡村,寻根旅游的火热开展也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进步,充分发挥了姓氏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

[2]张卓.开发利用族谱档案的意义[J].云南档案,2006(3).

[3]陈艳红.浅析家谱档案在寻根旅游开发中的作用[J].湖南档案,2002(6).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篇2

去安徽古村旅游,宣城市江氏的聚居地江村勾起我无限怀旧,牵出了我对江姓深厚的兴趣。查阅了大量史书、辞书,江姓最初的发源地终于向我浮出了历史的颜:江姓出自古老的赢姓,伯益为舜虞的大臣,因辅佐太禹治水有功,被赐姓为赢,其部族在商周时期被分封为候国,封地在江,后被楚灭,某国人子孙遂以并不姓,距今已有2600余年历史。其时的江国故地,即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城东南45公里的大林乡、涂店附近,其都城就位于涂店东北角。

自1995年新加坡六桂堂组织江氏宗亲回正阳县寻根祭祖后,双方结下了浓厚的友谊,正阳先后组团前往新加坡进行经贸文化交流,一直与南洋江氏宗亲会保持联系,并邀请江启逢会长回国观光考察。1999年,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播放了《江姓》专题片,使海内外江氏人知道了根的脉络,感到了根的温暖。2000年组织撰写了《江姓起源于正阳》一书,较详细地介绍了江姓的起源及今日正阳的崭新风貌。

正阳县位于河南驻马店市,历史悠久,自西汉设县,今2100多年,处于秦岭。淮河这个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史称“膏粱丰腴之地”,是淮河北岸一颗璀灿的明珠。

淮河在正阳县流经3个乡镇,蜿蜒40多公里。正阳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称,以江国故里而成为华夏江氏寻根祭祖之地。出于对江姓探源的热情,我终于踏上了寻根的旅途,去追寻祖先们渐行渐远的背影,去揭开被岁月遮蔽了的存在。

我们到正阳时正值深秋,天高地爽,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城,美丽的田园以绚丽的风光迎进了远方的游子。公交车行在通往江国故地的路上,故国家园已远远在望,我怎么能不激动?

江国建国初期,曾一度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人民渔、猎、耕、织,安居乐业。后期东周式微,大国崛起,战事频繁,江国深受其害,加之淮水侵扰,春秋时介于楚、宋、齐大国势力之间,江国成为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只得依附大国,受其控制和操纵,一直没能再强盛起采。春秋中期的35年间,江国采取或联姻、或会盟的方式,先依附于楚国,以图复兴,后又与齐、宋伐楚。到鲁文公四年(公元前623年),楚国一怒之下灭掉江国,江国子孙纷纷逃散,流落外地,以国为姓,始有江氏。江国所属人口,史书中未见记载,根据其时代人口的密度推断,其人口当在一万人左右。

当年的江国故城约有900平方公里,距淮河1公里,城池约有2.4平方公里,是一片地势险拨的高地,古称“凤凰台”,当地人时它“烽火台”。西北角有座2000平方米的圆椎形土堆,曾是江国国君游乐、纳凉的地方,古称“江亭”。

沿着乡间小路,我们拜访了都城遗址。望着四周绚烂清香的田野,思古幽情骤然而生.历史和现实画面在心中激荡。遗址内西北有一高台,高8米,面积为2000平方米,为古江亭遗址。江亭在西汉时犹存。《后汉书・刘表、袁术、吕布列传第十五》载:术,不得过,复走还,六月,至江亭。《后汉书・郡国二》载:汝南郡,高帝置;安阳、侯国,有江亭、故国,赢。《水经注》:淮水又东经宾阳县故城南,江国也,今其地有江亭;春秋文公四年,楚灭江。

悠悠的淮河水曾见证了古江国的荣辱兴衰,如今的江国故城早已没有当年的繁华,岁月在这里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可供我们凭吊的遗迹,我们处心许久,才觅着先祖的来龙去脉。试图在此找到先祖酌踪迹,以昭列祖浩荡之德业,述先泽传世之源远,然而这一刻,迎着千百年来凉凉的秋风,面对千百年采忠实,的土地,我们的遗憾化成了内心的叹息。江国故城曾经有口皆碑的二柏土地遍,三步两架桥,七步两座山,十二莲塘月儿弯、凤凰台、江祠、江亭。卧牛堆、观音寺等遗迹,如今好像只是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为当年的古江国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其实,我们也是幸运的,我们来过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了,我们知道自己的根就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最初的血缘就是从这里源远流长。那么,让我们面对这片青天,这块土地,深深一拜!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自伏羲氏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姓氏产生最为频繁的时代,当推周朝春秋时期。姓氏多以国名、封邑、谥号、官职、居住地或皇帝赐姓产生。江姓是以国名为姓氏。明末,由于自然灾害、战乱频繁,江国故地少有江氏后裔。清初,江梅、江榜二兄弟由湖北麻城返回,居住在江国都城遗址附近,今涂店以西3公里淮河湾岸边,后称其居地为江家埠(现名江湾),江氏兄弟以淮河摆渡、捕鱼为生,勤奋劳作,繁衍生息,不久人丁兴旺,繁荣昌盛,成为当地望族,之后有三个支系迁往他乡。一支定居在今罗山县子路乡江考坟山,一支定居在正阳县兰青乡江店;一支定居在江湾西北3.5公里远的大、小江庄。现今,居住在江湾的江氏有100余人,江店有700余人,大、小江庄有200余人,加之散住县境各地者,总计正阳县江姓人共近3000

我们跟随当地宣传部的同志,去了一趟江湾,江湾是淮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以江姓人家为主,民风非常淳朴,没有都市人的精明和浮躁。在江湾,我们拜访了江氏后裔江正奇老人一家,与江氏后裔亲切交谈,传递着被此的真诚和浓浓的亲情。

江正奇老人现为正阳县江氏研究会会长,听说我们是来探访江氏源流的,老人非常高兴地与我们谈起了江国的出来及传说,古时候,气候变化异常,经常是大雨滂沱,洪水遍地,人们对洪水泛滥毫无办法。这时,有一个叫江的部落首领告诉大家,我们整天这样穷慌,饿不死也得淹死,我看不如把洪水引走。于是,江便带人挖出了十条长三千里,宽十里的大沟,洪水很快退下去了,人们就在大片沃土上定居下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人们为了纪念江的功劳,就给这条排水沟起名叫古江。传说中的古江就是淮河。后来,周武王率兵攻入朝歌(安阳),建立了周朝,因济天殷有功,武王封他到河南正阳县当诸侯国王,他带领大臣来此上任,一看到处波浪滔天,赶快向武王回禀灾情。武王听后说道,既是一片,就叫做江国吧。江国从此而得名。

江正奇老人讲的虽然只是传说,但代代相传的传说与历史总是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在江正寄老人的指引下,我们再次游览了古江国遗迹,每处古迹,在江正奇老人的指点下,我们虽然只能想像,但也充满了缅怀先祖的虔诚。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篇3

一、家谱搜集的重要性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世谱,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于民间,至明代开始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承。纵观留存于世的家谱,记载的都是同一血缘的世系人物和事迹,它不仅反映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记录了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对研究当时的社会习俗和历史文化有极高的价值。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事是社会的神经末稍,普通人的点点滴滴,能够折射出更真实的世事变迁和人文历史。由于国人的祖宗观念很重,对前代记载、流传下来的文字、图谱不会作轻易更改。如唐代官方正史《严州府志》记载许敬宗夺子之爱这段历史,在《许氏族谱》中同样也有记载而且更为详细,说明家谱所载内容大多是真实可靠的。

这次为寻家谱多次致电和去信河北枣强,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当地的许多方言与我们山东方言十分相近,翻阅各姓家谱资料,方知山东人大部分来自河北枣强县,而非民间传说的山西洪洞县。如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其《焦氏族谱》中记载,先祖是由明洪武二年伴随着枣强移民大潮来到山东; 文学巨匠蒲松龄先生,传世名著《聊斋志异》是在枣强移民周村西铺村的毕氏家中创作完成的;明代著名慈善家许进,自明洪武四年由枣强县迁于山东长山,他在有生之年九次捐粮赈灾,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据不完全统计,山东有60%以上的村庄是由枣强移民所建。

自2010年开始,国家图书馆及许多省市开始逐步面向社会征集百姓家谱,各地档案部门也开始正视家谱档案的历史地位,采取各种措施挖掘抢救保存民间的家谱档案。如福建台州档案馆开展“搜集家谱族谱,抢救民间历史记忆”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山东青岛崂山区档案馆开展了题为“家史传扬 文化传承”家谱征集活动,将全区307个姓氏中的98部家谱征集进馆;2011年,山西省首次公开面向社会征集家谱,民众的参与热情超出预期;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推出全省家谱征集活动,两年多征集数百部家谱;江苏扬州从民间收集到一套王羲之家谱,这套家谱是从几家零星谱本中组合完成的,其中包括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等情况。

可以说记载国家大事的“史”、“记”是历史传承的主干,那么家谱就是历史传承的枝枝叶叶。中国家谱用其独特的方式反映着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族谱档案具有其他档案文献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二、家谱搜集的迫切性

翻开一本本家谱,感觉就像是在掀动一页页的历史。家谱作为一种家族文化的载体,成了不少人对家庭情感的深厚寄托。民间寻祖、修谱持续升温,现代学术也越来越重视家谱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山东省多个地市已先后下发文件,广泛征集家族谱碟,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像上海图书馆家谱室、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中心、宁波天一阁等国内三大“家谱中心”,收藏的多是名家族谱,目前也已经开始重视并有计划地征集百姓族谱。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民族众多,种姓繁浩。家谱流传于世的数量应该是极其可观的。但是,家谱在流传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战争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存世数量在不同程度地减少。另外,家谱多为纸质材料,由于年代久远和保管不善,家谱纸张破损严重甚至风化成灰。这次寻找到的《许氏族谱》是他们在中偷偷保护下来的,全部是活字印刷,边角已被虫蛀,封面没有了,不知是何年所印,纸张已变得非常脆,我在翻看时尽管小心翼翼,还是弄掉了一角,无奈只好用相机把主要的资料拍了下来。看到的另一支系《许氏族谱》,保管者是一位年事已高的孤寡老人,视族谱为生命,村里想方设法从他手里骗出来复印了一套。另外,也有不少家庭由于年长者离世,年青人对家谱并不珍惜,随意丢放,若再不抢救就有完全损毁的危险。

三、家谱收集的几点建议

“直隶枣强”对于许多山东人来说既是一个地名,又是一个精神符号,可以说,大多数山东人的“根”在枣强,与枣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联系。据枣强有关人士介绍,近几年,寻根现象正在悄然兴起,当地每年都会收到许多来自山东的信件,并多次接待专程前来寻根问祖,查找历史迁居资料的移民后代。枣强县还为此专门建立了移民文化网,广泛搜集姓氏族谱,为移民后裔寻根问祖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但是,由于家谱是私家文献,除了少数名人及官宦之家外,大多数留存于世的家谱都可能藏在民间百姓家中,枣强移民文化网设立2年来,也仅征集到9个姓氏的家谱族谱。这也是大批寻祖的山东人,首先想到的是找当地同一姓氏的村委查找祖源的原因之一。因此,挖掘、保护好家谱档案,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各地的自然村大多是一个家族的聚集地,基本上都存有或曾经有过家谱。各地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姓氏和自然村的分布情况,逐一进行筛查,特别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他们的后代手里往往拥有家谱以及家族其他重要资料。只有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大力宣传家谱资料的重要地位。大多数老百姓视家谱为传家之宝,认为家谱唯有“深藏不露”,才算是对“列祖列宗”负责,轻易不肯示人。只有让老百姓真正知晓家谱在历史传承中的重要地位,他们才能心甘情愿地交由国家专业收藏、妥善保管。

3、普及古籍知识,开展便民服务。现存民间的家谱,因为经历漫长岁月的自然老化和风蚀水浸虫咬等,有相当一部分是残缺破损的,一动就烂,我们重点对这些家谱进行抢救性挖掘的同时,对于那些坚持不肯将家谱交于国家的人员,可以传授给他们一定的古籍保管知识和修补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家谱的损毁,待时机成熟再逐渐收回保管。

4、深入乡村民舍,普及家谱知识。传承下来的家谱由于古体书写,多数人看不懂,所以一些家谱的拥有者,根本不了解家谱的内容,他们视为珍宝,只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种理念。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实际讲解家谱的相关知识和相关内容,让他们从内容上真正了解家谱的重要性,从思想认识上接受上交国家的重要意义。

总之,族谱是我国贡献给人类的一份特殊的文化遗产,它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发挥着其他文献资料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家谱是“一块块历史碎片,它用独有的方式再现着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更是一笔还在沉睡的、待开发的宝贵财富。”家谱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抢救、挖掘、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财富,对于增强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篇4

[关键词]百济;唐朝;姓氏;福;扶余

[中图分类号]K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2)01―0021-03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来,出现了姓氏寻根热,这是经济提升带动起来的文化需求。与此相适应,社会上也纷纷涌现各种版本的姓氏源流介绍。在时下的互联网时代,“百度百科”成了人们了解信息的便捷工具之一,所有人皆可参与撰写、解释相关词条。五花八门的词条汇总起来,堪称是一部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一方面,它汇集了各领域的人才与智慧,基本能满足不同层次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夹杂了不少主观臆断的内容,并不严谨。其中对姓氏词条的解释,虽然总体上较全面,但由于编纂者知识结构水平不一,对某些姓氏的解释难免出现纰漏甚至杜撰的情况,对一些复姓的不当解释尤难被发现,容易误导读者,从长远看,这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以下针对“百度百科”中介绍的两个与朝鲜半岛国家百济有关的复姓――“福富顺”和“扶余”――试做分析。

一、“福富顺氏”辨正

“百度百科”对于福富顺氏的介绍出现在对“福氏”的解释中,认为“福”姓的源流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来自春秋时期的福子丹;二为唐代百济的福富顺氏;三是明代的张福。其中,对“福氏”源出百济福富顺氏的解释是:

(福氏)出自唐代百济国福富顺氏所改。唐朝时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国与新罗国有隙,后百济国被新罗国所灭,百济国中不少人逃难到中原,其中有一支姓福富顺氏的,依照汉人的习惯,把自己的姓氏简化为福姓,又形成了福氏。

“百度百科”进一步补充说:“《唐书・突厥传》认为,福氏是唐代百济八姓之一。”①上述解释看似周详,实际上历史依据并不确切。

首先,百济国实际上并非由新罗单独攻灭,而是被新罗和唐朝联合攻灭的。唐军俘虏了百济的王室和大臣,并把他们迁入中原。福富顺氏是否在被俘虏内迁之列?遍查唐代的有关史籍,没有相关介绍,也没有发现大量百济人“逃难到中原”的记载。

不仅如此,《旧唐书・突厥传》、《新唐书-突厥传》中记载的唐代百济八姓中没有福氏,百济的姓是:沙氏,燕氏,氏,解氏,贞氏,国氏,木氏,氏,并且史籍中根本没有“福富顺氏”“逃难”到中原落户的文字。

其次,说有姓福富顺氏的百济人进人中原后,把自己的姓氏简化为福氏,也没有历史依据。诚然,历史上曾经有外族进入中原后改姓的情况,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自愿改鲜卑拓跋氏为元氏,并强力推行改姓为汉姓运动,此为人周知。在古代还有其他改姓的原因,比如有人抱着投机目的改姓,有人被强迫改姓,有人被恩赐贵姓甚至国姓,也有人向慕华风改姓改名。然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涉及唐代历史的史籍,包括唐记小说均没有福富顺氏改姓“福”的记载。不过,《新唐书》中一条有关“福富顺”的资料也许有助于我们对“福”姓增加点了解:武则天称帝后,北方强族突厥在默啜可汗率领下侵犯武周疆域,武则天下令讨伐:

兵凡三十万击之(按,指默啜军队)……下诏购斩默啜者王之,更号日斩啜。……诏沙吒忠义为河北道前军总管,李多祚为后军总管,将军夷公福富顺为奇兵总管,击虏。

这是在目前所能看到的史书记载中能查到的有关福富顺的唯一资料。该史料透露出以下几方面信息:

首先,武则天派遣的将领“福富顺”应该是姓名,而不是单纯的姓。原因在于,史官在撰述时,是注意对相同事件中人物的姓名叙述方式的;其他被派遣的将领,如沙吒忠义、李多祚均是“姓”加“名”,而且“沙吒”很明显还是复姓;以姓名称呼其他人却唯独以姓称呼一人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从现有史料所反映的情况看,这个福富顺姓“福”而非复姓。

其次,福富顺应该是来自朝鲜半岛,而且很可能是百济人,这是根据其爵位“夷公”判断的,因为皇帝给臣子赐爵时,有时会特意将带有其出身地名称的爵号予以褒奖,以使其名扬身显,对“夷公”的爵封应该也有此考虑。而“夷”与朝鲜甚至百济则有密切关系。夷是古九夷之一,活动范围最早是以呖谷为中心的今山东胶东半岛的海阳、文登、荣成、威海、牟平一带。春秋时期,“东夷”(九夷)由海内之族变成了海外之族,后来,“夷”成为整个朝鲜半岛的代称。显庆五年(660),唐封新罗王金春秋为夷道行军总管,与苏定方讨平百济,俘百济王扶余义慈,“献于阙下”。讨伐百济时封帅兵者为“夷道总管”绝非偶然,因为百济的前身马韩曾是东海之外夷“少吴之国”的所在地。因此可以断定,武则天所派遣的夷公福富顺应当是百济裔将领。

第三,顺便指出的是,此时抗击突厥入侵,武则天启用的都是来自武周东邻属国的将领。与福富顺同时领兵的沙吒忠义也是百济裔,李多祚是人。唐朝(包括武周)在各级政府职位上任用不同民族、国家身份的人,表现出有唐一代的文化大度与自信。

由此可见,“百度百科”对福姓的讲解过于随意了。后面还有几处失实的地方,在这里一并指出:首先,说“福姓望居百济郡(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朝鲜半岛)”,但历史上只有在汉武帝平定朝鲜后,设立了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史称“汉四郡”,根本未曾有过“百济郡”的称呼;其次,百济国的历史疆域范围仅占朝鲜半岛西南部之一隅,完全不能代表朝鲜半岛。

关于福姓的解释,“百度百科”还有一处解释不妥,即对于百济堂的解释。该词条说,百济堂是福姓的主要堂号,欲以此佐证福姓来自百济,可惜这纯属臆断。要对“百济堂”进行说明,我们首先来明确“堂号”的含义。堂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堂号,以地域观念来命名的情况最为普遍,多以姓氏发祥祖地或以声名显赫的郡望命名。认为郡望“百济”,因此,“百济堂”是福姓百济人堂号的说法实际上来源于此。

但到目前为止,笔者没有查阅到作为郡号或地名的“百济堂”的资料,也不见其它信息证明福姓与百济堂号有关。可见,“百济堂”并非郡望。从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可以发现,现在我国有北京百济堂药品超市、郑州百济堂医药科技公司、吉林百济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等以“百济堂”命名的公司、药店,它们通常以“济世救人”理念命名。类似名字的药店很多,如“济生堂”、“福济堂”、“保济堂”、“平济堂”、“鸿济堂”等等。撰文者巧妙地偷换了概念,把以“济世救人”理念而取的药店名字“百济堂”放置在所谓的来自百济的福姓家族的堂号上,与杜撰出的改姓的福富顺氏连接在一起,颇给人以自圆其说的假象。不太了解唐朝与百济历史的人很容易误信,以为福姓真的是来自唐代百济的名门望族,真的是改姓之后仍沿用着其“百济堂”的郡望呢!

这些与事实不符的信息如果没人去核查订正的话,久而久之便可能成为“信史”流传下去,误导读者。古代中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应尽量避免被误解或故意曲解,从而不致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当前人们了解、研究中国文化时应该注意的。

二、“扶余”氏辨正

在来自百济的唐人姓氏里面,还有“扶余”,也作“夫余”、“夫馀”等,“百度百科”中的“扶余”词条没有对此加以解释,但在对“夫概”词条的介绍中,有人认为百济王室“扶余氏”来自春秋时期楚国的人物夫概,有乖史实。该词条是这样解释的:

夫概子孙在吴国者改姓夫余氏,为吴姓的一分支姓氏。夫余氏的部分成员辗转迁徙,到了朝鲜半岛开拓基业,人丁极为兴旺。以后发展成为朝鲜著名的豪族――百济王室。

夫概,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间之弟。公元前505年(楚昭王十一年),夫概趁闻间与秦、楚交战失利之机自立为王,之后被阖闾打败,逃亡到楚国,楚把堂溪这个地方封给他,夫概遂“号为堂溪氏”,即夫概及族人此后以堂溪为地望。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解释道:堂溪故城在豫州郾城县西八十五里,即在今河南省叶县附近。可是,在史书中查不到夫概后人改姓“夫余”的记载,而且也不见“夫概”与“夫余”的演化关系介绍。更值得注意的是,“夫概”其实是名而不是姓,夫概、阖闾兄弟本姓“姬”,所以应该称呼他们姬夫概、姬阖间才对。至于夫概子孙迁往朝鲜半岛之事,从史书中找不到任何历史依据。综上,百济王室“扶余”氏来自“夫概”族人的观点无法自圆其说,难以让人信服。

朝鲜半岛上的百济王族“扶余氏”,实际是古扶余国人的后裔,“扶余之别种”,以国为姓发展而来。而扶余国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就早已存在了。公元前18年,来自扶余的百济始祖温祚在慰礼城(今韩国首尔附近)称王,建国百济。这才是百济王室扶余氏的真正渊源。

百济亡国后,百济王室作为俘虏,被迁入中原,这个著名的扶余氏家族从此便定居在中国。其中有明确史料可考者,除了国王扶余义慈、太子扶余隆外,还有扶余泰、扶余忠胜、扶余忠志、扶余文思、扶余文宣、扶余氏姊妹和扶余准等。随着唐朝社会形势的发展,扶余氏家族的地位不断发生着变化,最后融入了唐人社会中。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篇5

族谱做为某姓氏的家族史,记载了该家族历史上迁徙的过程,记录了家族的名人佚事。这些对于我们了解人口迁徙、人伦道德、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地方经济、宗族制度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是不可多得的史料。现今各地图书馆,尤其是省市级公共馆和高校馆都收藏有数量不等的族谱。如福建省图书馆就收藏有数百种。就全国而言,若加上民间收藏的族谱,数量不可计数。这是一座民族文化的宝库,今天我们开采它不仅对于了解民族文化有意义,更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有助于反对“两国论”,促进和平统一祖国。以海峡两岸为例,明清时期,随着东南沿海商品经济的发展,沿海居民纷纷冲破海禁,外出经商或捕鱼,大陆居民迁台逐渐形成高潮。当时的荷兰人占据了台湾,为了加强殖民统治,发展殖民经济,就从大陆招揽大量移民迁台,从事农作物和糖业加工。到了清兵南下,大陆又有大批的难民渡台湾。历史上大陆迁台的移民主要来自东南沿海,尤以福建、广东居多。然而到了解放前夕,退守台湾,又带去大量的官兵和家眷,他们来自大陆各地。这些史实在族谱中均见记载。如地处厦门海湾兑山的李氏,因人多地少,于清康熙末年开始向台移民开垦,这段历史在清光绪间编修的《兑山李氏烟墩兜房族谱》中得以记载:“公腾,公鸣,渡台居嘉义白沙墩”。除内陆迁台外,还有大量的百姓因各种原因,迁居港澳地区和海外,这在族谱里亦得以表述,如《半山陈氏族谱》中有记:清乾隆22年陈臣留住马六甲谋生,因以中国青草药治好苏丹妻子之病,苏丹就划出大量的山地供陈开垦,陈先后引带其族亲友数百人前往垦荒,至今二百余年,后裔已发展到数千人。像这样记有人口迁徙史实的族谱比比皆是,它为我们开发和利用族谱提供了先决条件。

我们知道台、港、澳同胞以及海外华侨与祖国大陆人民都是炎黄的子孙,他们的根都在祖国大陆,因此,他们之间的文化是相通的。以台湾为例,现台通行的语言主要源于福建,尤以闽南为最,台的风俗民情与福建极为相似,就连信仰也是从大陆引进的,这些都加深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联系,台湾民众的思乡情绪日益高涨,其间一些人宗亲观念很强,尤其年长者,他们乐于寻根觅祖。1997年7月泉州陈村的两位青年来访林氏宗亲会,他们受台湾林庆同先生之托,请人帮其寻根。据说这位台胞为了搞清祖源,已多次托人,但历时三年均无结果。后在宗亲的帮助下,分工翻阅了十四本宗谱,终于如愿以偿。翌年7月,林庆同带夫人来石壁寻根谒祖。他对短时间内能寻到祖根感到高兴,并到处宣传大陆同胞的骨肉情。再如女真后裔的台湾粘尚等人于清中叶从福建晋江迁往台湾彰化县福兴乡顶夏粘村,传到第五世已有数千人,却因无族谱而遗憾。1923年粘芳模回到晋江衙口抄族谱,编写《浔江粘氏郭业公派下宗谱》。1982年台湾粘氏宗词落成,欲修《粘氏源流台开基族谱》,后在大陆几经周折,方得到旧谱的影印,终使谱成。粘会长在谱序中言,修谱的目的是便于以后太平时间回大陆福建祖地接根。由此可见他们的思乡寻根欲望是何等的迫切。通过姓氏文化交流及亲族联谊活动,增进了大陆与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互相了解和信任,消除了许多的误解,使他们的心与祖国大陆靠得更近了。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姓氏文化热悄然掀起,他们纷纷回到大陆寻根观光。以泉州地区董杨福利基金会为例,该会成立五年间,台、菲、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董杨宗亲就先后十五次返乡访问(共八百多人次),并通过后狮宗亲的穿针引线,往访内地许多省份,先后为福建,上海、山东、北京、江苏、湖南等地引进了二十多亿资金、并无偿捐赠一亿元人民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再如通过姓氏文化组织的牵线搭桥,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和地区的林、郑、郭、游、朱等宗亲,分别向河南、陕西、山西、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投入或捐赠大量的资金,用于经商办企业或支持兴办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上述事例无疑对大陆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吸引外资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述几点均从宏观上阐述姓氏文化交流的社会效益,倘若将它落实到图书馆就是要利用开发馆藏族谱,它对于图书馆来说可谓收益非浅。首先它能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一个图书馆如有丰富的族谱馆藏,无疑是多了个宝库,再藏有什么名人家谱,更是名声在外。象我馆就藏有海军宿将萨镇冰、元老林森等名人族谱,参观借阅的人络绎不绝。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族谱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开发利用好它需要功底较深,知识面较广的专业人员方能胜任,这无疑对图书馆有关人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从中能汲取许多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对于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大有稗益。从图书馆自身的经济效益角度讲,只要搞好这项工作,也是有益的。当今社会上时兴修谱,以及台湾同胞、海外同胞的寻根热都为图书馆搞好族谱开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书馆把族谱研究成果可以有偿地转让给读者,使读者省工、省时,双方互利,这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里也是合情合理的。

认识到开发利用族谱的益处,就应落实于行动。首先领导要支持、重视这项工作,要解放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该项工作顺利地开展。第二,整理现有馆藏的族谱。对馆藏的族谱要进行全面的摸底,查找出记有台、港、澳及海外华侨中政界、经济界、文化界名人的族谱,做好记录,以备日后查阅。第三,写族谱提要。每部族谱都应列出谱名、卷数、修者、姓氏迁徙源流、始祖、名人等项内容,使人一目了然。第四,广为征集。现有藏在图书馆的族谱数量有限,散在民间的族谱占有很大的比例。图书馆仅利用馆藏的族谱是不够的,要花大力气去民间收集。当然要把旧版原本的族谱收集到手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可采取复印等方式,给谱主一定的优惠条件,实践证明这种形式还是行得通的。对于新修的谱,有可能接受赠与的最好,没条件的花些钱来充实馆藏未尝不可。第五,广为宣传。可利用报刊、电视等宣传媒体向海内外宣传馆藏族谱,也可采用请进来参观和拉出去展览的方式。如前年底我馆与台湾民间团体合作,在台北举办闽台关系族谱展,吸引了台湾各界人士,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第六,委派专业人员,研究族谱,精通族谱,根据研究出的成果。回答读者口头和书面的有关咨询,还能为民间新修族谱服务,这些都可采用有偿的服务方式。这是最后一道工序,应予以重视。

当然,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族谱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毕竟是私家所记,不受任何社会和公众的约束,主观随意性大,攀龙附凤,自相矛盾在所难免。再则一些旧谱由于受到时代背景的限制,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封建思想的残余。这些都要求我们应予以鉴别,取之精华,去其糟粕。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篇6

1991年笔者户口由北京迁入深圳,重做身份证时虽对自家姓氏详加解释,甚至还写给对方看,新身份证还是将“辜”印成了“幸”。还有次打传呼机,传呼小姐再三追问是什么“gu”,答曰:“不辜负别人期望”的“辜”。她仿佛恍然大悟,结果出现在对方传呼机里的仍是个“姑”字。此类宁认“姑父”而不愿“辜负”的事情发生过多起以致后来凡遇不紧要场合,问及姓氏,笔者皆以“照顾的‘顾’”作答,是以小锚化解大错,且省去很多口舌。

“辜”不仅是小姓,很多场合简直就是独姓。笔者自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至现在数干人的大单位,从未发现同学或同事中有同姓者。曾将自己姓名输入Google检索,得出14万个结果,却无一同名者――14万个结果均与本人相关。“辜”姓的好处也因此显露无遗,绝无同名之扰,不像“刘伟”,“张强”等大姓名,动辄仟百万。不仅如此,“辜”字由于竖长而笔画繁多,在众多姓名列表中一眼便可辨识,乃又一便利之处。

不过,“辜”虽小姓,却根深脉广,源远流长,祖先上至商周,同宗遍及全球。千百年来朝代兴替,世事跌宕,虽辗转繁衍,四处迁徙却也传承有道,名人辈出。远的不说,近代辜鸿铭当代辜振甫,就知者甚多。11年前,中央电视台还在“天涯共此时”栏目专制一档节目《辜氏的来历》,其中文化故事,亦广为传诵呢。如今甚至虚构小说,也有以‘辜’入姓者。前不久当选副省长的著名作家张平,其代表作《十面埋伏》中的监狱副政委就叫辜幸文。

忠臣之后唐宗赐姓

史料记载,辜氏祖先原姓林,司一直上溯到殷商时期被称作“亘古第一忠臣”的比干。比干乃商帝太丁之子,原姓子,是纣王父亲胞弟,曾任纣王师傅。纣王无道,忠心耿耿的比干连续进谏三日而不去,竟被施以剖心之刑。其子坚逃难至多林之山,后周武王灭纣,赐姓为林。《晋安世谱校正序》云:“林氏出白子姓,殷少师比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赐姓林氏,食采博陵,散届于周、鲁、齐、卫”。

可见林姓起始于林坚。林坚之六十四世林禄,下邳(今江苏境内)人,曾任笔者祖籍安东(今江苏涟水)琅琊王府参军又官拜给事中,后随晋元帝渡江,累迁台浦太守、晋安太守,卒于官,追封晋安郡王,遂全家入闽定居晋安。林禄之十三世孙林效诚,字允谦,入赘莆田梅氏,生宜民、宜国。宜国回归林姓后生林正。林正乃辜氏始祖,其姓拜皇帝所赐,说来还有段渊源。

史料称,林正,字达中,22岁中举人。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甲午科进士及第,授江南道(包括今浙江江西、湖南等省)观察传。其、司励精图治,兴学校,除苛政,廉政爱民,有功于朝廷。贞观十五年,值江南道大荒,民不聊生。林正奏准太宗,允开仓济民民始宁业,爱正公如父母。太宗李世民嘉其贤,昭其辛苦之德,台二义于一字(上“古”下“辛”),赐之辜姓。林正遂告林氏宗族更名“辜正”。辜正生子端,字从厚,贞观二十三年,明经擢第,迂礼部侍郎。

概言之:林氏起于忠臣,辜氏源自功吏,林辜同宗,姓氏皆天子所赐;福建乃辜氏重镇,相邻之广州、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台湾为辜氏主要聚集地,并辐射至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五洲各国,皆有辜氏踪迹。据悉,有辜氏同父两子分别在广东普宁、潮安两地落户繁衍,今普宁县湖美村和潮安县辜厝村分别有辜姓村民7000人和5000人,却也壮观。

近代志士四海扬名

各姓皆有名人,辜氏自不例外。有资料统计,历代辜氏登进士第者逾70人。今仅举古今各类名人5例,供后代参考:

辜朝荐(1599~1668)

字端敬,号在公,海阳(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全石镇)人。少颖慧,一览成诵,七岁能文。天启甲子(1624)举人、崇祯戊辰(1628)进士,任桐城(安徽安庆属县)令,癸酉(1633年)分校南围行取(负责笔者出生地南京方面考取工作),擢山东道御史,旋改礼科给事中。劾首辅(宰相)温体仁,请假归省。省假满补礼科,册封粤西靖江王。甲申(1644年)督江左右粤东西四省粮饷,值北都失守(李自成攻入北京),司耍痛哭归家,著《桑浦行呤》,寿七十。

辜兰凤

辜朝荐之女,诗坛女杰。自幼受家学熏陶,勤学书史,后嫁同郡贡生夏含曜。夫家也为书香门第,夫妻志同道合相得益彰。兰凤诗文兼优,颇具才名。且清姿丽质,端庄雅静,母家、夫家皆称其贤。清雍正《潮州府志》记载:她精于诗词、易解。原著有《啸雪庵诗集》和《易解集》二卷,惜多散佚,现惟存诗数首。清顺治十七年(1660)清兵入侵潮州,淫掠横行。兰凤恐受污辱,愤然悬梁,以死抗争,后人景仰。

辜鸿铭(1857~1928)

字汤生(英文Tomson谐音),古今怪杰,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祖辈由福建迁居南洋,积下丰厚财产。鸿铭生于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父辜紫云任橡胶园总管,操流利蜀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母乃金发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辜鸿铭白幼展露语言天赋及超强记忆力,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g种语言,能背诵弥尔顿6100多行的无韵长诗《失乐园》而一字不讹。其英文造诣,孙中山、林语堂皆推为“中国第一”。在欧洲数国获文、理、工、哲13个博士,硕士学位,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八国联军侵华后,鸿铭满腔怒火用英文写就《尊王篇》等文章,广发世界,寻求正义。《清史稿》称:“庚子拳乱,联军北犯。汤生以英文草《尊王篇》,申大义,列强知中华以礼教立国,终不可侮和议乃就。”著有《中国人的精神》等,曾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幕僚后被蔡元培聘入北大任教。晚年以保守著称,主张蓄长辫,缠足和纳妾。享年72岁。

辜达岸(1890~1966)

原名仁发,湖北安陆北乡人。幼随叔父辜任卿渎书,1908年入日本东京振武学校。1911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反清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后,奉命回鄂,任战时总司令部参谋在汉阳十里铺战斗中负伤。民国成立,再赴日本,入士官学校,习炮科。1915年加八中华革命党。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在东京集会表示反对。后回国,与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副司令许崇智到山东潍县,在总司令部军务处主管军械筹建修械所。1916年6月袁世凯暴死,段祺瑞上台,部队由北洋政府收编,达岸离队赴沪。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战争,派辜等赴山西太原协助阎锡山整军经武,开办军事学校,建立护法战争根据地。编著有《炮兵射击指挥》《炮兵战术》、《炮兵射法》等书。1927年,随晋军参加北伐,后随蒋汪叛变投入南京国民政府。次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炮兵前敌总指挥兼炮兵第团团长,其时加入中国。1932年任国民政府参军处参军,翌年

调任江苏省政府民政厅长,因重婚涉讼,引咎辞职,回武汉闲居。1938年复出,曾任武昌市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省民革委员、中苏友好协会湖北支会副会长。1966年病逝武昌。

辜振甫(1917~2005)

字公亮,出生台湾彰化,祖籍福建省惠安县。1940年毕业于台北大学政治学系,后到日本“帝国大学”(东京大学前身)做财政及工商管理研究。1975年获韩国高丽大学荣誉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年5月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同年8月,当选世界管理理事会下属学术机构国际管理学院院士。辜振甫是岛内拥有头衔最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在台湾经济界及政坛上十分活跃。1990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将他列入全球百八十个资产超过十亿美元的富豪之列。1998年列台湾百大富豪第十一位。辜振甫于1988年6月被聘为台“总统府国策顾问”。1990年11月,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辜当选海基会董事长,翌年受聘“总统府资政”。1993年4月27日,辜代表台湾海基会与祖国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新加坡举行著名的“汪辜会谈”。辜振甫多才多艺,擅长油画,爱好京剧,通诗文,喜文物。2005年1月3日病逝,享年88岁。

振甫认祖两岸愈亲

2006年8月25日,香港《文汇报》刊出《陈林黄张李分列台湾五大姓》一文,提到台湾著名姓氏世家之首――“鹿港辜家”,首次披露辜氏辽台始袒为辜显荣(1866~1937),后裔子孙以辜振甫,辜谦松,辜宽敏等最为知名。辜振甫去世前,早已托人至福建寻根问祖,并与大陆辜氏宗亲取得联系。

据《厦门日报》报道,辜振甫19岁时曾同福建一次,早年加入台湾惠安同乡会。1988年辜振甫即派其胞弟辜宽敏专程赴闽,请泉州政府协助其寻找祖籍地。1991年,辜振甫又托旅台同乡回闽探视祖居地惠安东园洋浦村,村里宗亲托他带去辜氏族谱与辜氏宗祠照片。辜振甫收到后非常激动,立即回信说:“惠承带返闽南姓氏考之辜氏简介暨洋浦村辜氏宗祠照片四幅,无任铭感。”同年,辜宽敏受兄嘱托再赴泉州,通过查阅泉州电话簿,查到三个姓辜的电话,其中一位是辜朝阳。他从与辜朝阳的通话中,得知辜氏的祖籍地在永春县儒林村,喜出望外,立即赶到永春儒林村辜氏宗祠,经查对族谱确认其祖籍是永春儒林村无疑,遂把消息传给海峡彼岸的胞兄辜振甫。

后经辜氏后裔全力查证,得知,辜氏入闽后,部分定居在同安白礁,后来二房迁永春儒林。后又有裔孙迁居泉州打锡巷,后裔再迂惠安东园洋浦,并建辜氏宗祠,辜振甫的先辈就是从惠安洋浦移居台湾的。1993年,永春儒林辜氏宗祠重修,辜振甫持书嘉德祠匾额,并在热情洋溢的附信中说:“振甫远籍东陲,受乡里之殊荣称道,惆怅汗颜。寻根之心,人皆有之,能逢适当机缘,再卜买棹之举。”同年“汪辜会谈后之5月,台湾艺人凌峰带领”八千里路云和月剧组来到永春儒林村拍摄辜振甫先生的祖籍地,在台湾电视台播出。辜振甫和夫人严倬云(严复孙女)女士看了,激动地说,“这是为辜氏家族做了一件有益的事”。

另据牵头编撰《中华辜氏源流总汇》一书的辜家贵先生介绍,辜振甫去世之前曾通过与辜家贵等宗亲的联系,获知并承认了自己是辜正52世裔孙的身份 其家乡确属福建惠安无疑2001年,辜家贵、辜理耕等辜氏后裔筹划编撰《中华辜氏源流总汇》时,辜振甫曾捐款5万港币资助,并为该书题写书名、题词和作序,甚至还提供自己手书的台湾那支的世系图。

振甫序共五百佘言,结尾云,“我族脉香烟百世相承,欲编纂族史,其工程也艰巨其头绪也浩渺,幸赖各地宗亲弗畏繁巨,全力投入,终乃告成。振甫因尘俗倥偬,对本书之编成殊乏贡献,方感怅歉,乃蒙本书主其事者嘱赘数言,爰不揣浅陋,为之缕述于上,是为序。”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篇7

走近这座古建筑,感到悠远历史的余晖拂面而来。人生百年虽短,但人的智慧却可穿透千年铁障,照耀后人。芦山堂――北宋贤相苏颂的故居,就这样把我们揽进她的怀抱。

2008年底,国台办、国家文物局、福建省政府在泉州举办了“涉台文物保护工程启动仪式”,首批启动的15个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厦门同安的芦山堂位列其中。

苏颂

苏氏子孙的骄傲

几乎每个厦门人都知道厦门历史上有个赫赫有名的郑成功,却未必清楚厦门还有一位论成就和地位均不逊色于郑成功的历史名人――北宋名相苏颂(1020年~1101年,厦门市同安人)。苏颂是900年前闪耀在北宋时期的一颗科技巨星,他研制的水运浑象仪,为中世纪的天文学、机械制造学作出了举世无比的贡献。他编撰的《本草图经》是流传至今最早的有图本草书,为人类的药物学研究也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他身居宰相之职,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还是一位文学家,与坡为同宗密友,善诗文。“存小心与宋千古:知大义惟公一人”便是朱熹为苏颂故居题写的对联,可见苏颂其人的历史地位之高。

芦山堂

宗亲血脉绵延不绝

苏颂故居芦山堂始建于五代后晋开运年间(公元944―946年),位于同安大同葫芦山南麓,是苏颂高祖左屯卫将军苏光诲所建的府第,是苏氏芦山派入闽的尾脊,两侧护厝马鞍脊。前厅和正厅为苏氏大宗祠,后为苏颂祠堂。

步近芦山堂。抬头可见著名科学家苏步青题写的“芦山堂”题匾。触目所见,虽是中国古建筑常见的斗拱画梁、石雕木雕,但是,我听到的是有别于其他祠堂的另一种诉说。

芦山堂前,原有一口池塘,相传苏颂童年少年时常在这儿洗笔,故名“洗墨池”。可惜前些年因房地产开发,池塘被填。徘徊于洗墨池旧址上,我依稀看见一泓碧水,如镜的水面上倒映着一个少年的身影,身影突然漾成无数碎片,原来是那少年在洗笔,几滴墨色洇入那碧绿之中。

从苏氏大宗祠绕到后面,便是新近修建的苏颂专祠。跨入堂门,迎面是苏颂的全身塑像,大厅四周悬挂着8幅苏氏家族的风云人物画像。陈列柜里摆放着《同安县志》、《苏魏公文集》等历史文献。香案的上方,挂着一面写有“发挥苏颂世界第一精神”的旗帜,落款是“连战及许连周宗亲拜谒”。

寻根谒祖

联结两岸乡情

说起连战为何在芦山堂留下墨宝,这其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据说,早在元代的时候,苏家的官员在押解泉州府三县丁粮时,路上遭到抢劫,朝廷派人来“调查”,钦差徇私枉法,冤枉苏家通匪。被怒火中烧的苏家人一脚踢死,犯下了滔天大罪。苏家为了族群的生存,只好四处逃亡。在动荡的岁月里,苏氏子孙有的保留了姓苏,有的化姓为许、连、周,因而有了“一夜奔九州,化姓许连周”的典故,并保留在苏家的族谱里。

所以现在的苏颂故居,不但是苏氏家族的宗祠,而且是许、连、周宗亲寻根谒祖的圣地。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篇8

近日,看到某报一则转载《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标题为《婴儿报户口,不批第三姓--家长将派出所告上法院》说的是"一位新生儿进行户口登记时,要求派出所按父母之外的第三姓给孩子进行户籍注册而遭到拒绝的女士,把户口所在地的海淀分局大钟寺派出所告上了法庭"。"原告黄女士之所以要为其新生儿报和孩子父亲同音不同字的第三姓,是因为其丈夫的父辈曾姓'萧'。解放后,在一次全社会提倡简化字的运动中,'萧'姓被改为'肖'姓了……"云云。读后真让我啼笑皆非。"肖"与"萧"原本就是两个不同字义的同音字,可是以后怎么会让"肖"字在姓氏上取代"萧",或许是因为贪图方便慢慢地约定俗成的缘故吧。但是从严格规范姓氏文化的角度上说,这是不可以的。历史上许多萧姓的名人,诸如西汉的萧何,太平天国将领萧朝贵,革命烈士萧楚女,还有作家萧乾、萧红等等,绝不能写成"肖"字的。前不久,我看到中央电视台播放萧劲光将军的革命事迹的片名,是由刘华清同志题写的,已经把"肖"字改成"萧"字了。说明现在已有人开始注意到应为"萧"姓正本清源了。看来,这位北京的黄女士要把自己的新生儿重新回到他祖辈的"萧"姓上来,这种尊重姓氏文化的举动,应该予以支持和赞扬。

我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也是中华民族宗姓血缘的延续,这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把同一姓氏视为"五百年前同一家"的道理。一个新生儿的名字可以随意地取,但他的姓却是随着父辈与生俱有的(当然也有少数随母姓的),许多海外华人不也正是凭着这个姓来祖国寻根觅祖的吗?

其实,当前对姓氏的混用除了"萧"、"肖"以外还有不少,例如把"傅"姓写成"付",把"蓝"姓写成"兰",把"于"姓与"於"姓混为一姓等,在报纸杂志和电视屏幕上仍然屡见不鲜,这不是对严肃的姓氏文化的误导吗?或许也正是我们有些记者、编辑没有读过《百家姓》的缘故吧!否则怎么会把"萧"姓说成是"肖"的"第三姓"呢?为此,我恳切地希望记者、编辑们能读一读《百家姓》,对加深我国姓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正是严肃我国民族文化巨大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上一篇:企业公益活动策划范文 下一篇:庆祝六一儿童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