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08 16:07:39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党史文化;传统文化;异同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13-02

党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孕育,产生、发展及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中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考虑的中心不是个体,而是相互的关系,寻求利益与道德之间的某种结合点,强调互利双赢的关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性乐观精神,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包容并兼"。 党史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

1 相同性

1.1 基本精神的一致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昭示了党史文化基本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致性。

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视,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文化工作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命题,对发展文化的理论和方针作出了精辟的论述。1942年5月,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方针,就文艺和人民、文艺和生活、作家和群众、批判和继承、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普及和提高等关系问题作了精辟论述。在1951年4月,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口号。1956年4月和1964年2月,又先后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保证文艺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重要决定,要求各族人民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1.2 都重信仰。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信仰的民族。信仰什么?信"天、地、君、亲、师"。天地是自然物,天覆盖万物,生生不息,地承载万物,孕育万物,天地运行创造万物,所以信"天地";信"君、亲、师",这三者都是人,人在天地间合天道,重地道,讲人道,创造财富,所以信仰"人",尊重"人"。"天、地、人"叫"三才",中国人就信这"三才"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能左右他们的生活,天人合一就吉祥。这是中华文明的主流。中国文化重视生命、生存、生活和人生的价值,实质就是"以人为本"。这与我们今天讲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

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是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个信仰就像人的脊梁骨一样,支撑着我们脚踏实地的从事着共产主义事业和运动。

一个人没有信仰,没有远大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前进的动力,就消极颓废,就欲及时行乐;要想及时行乐,就要敛财索贿。敛财索贿就是犯罪,及时行乐就是腐败,腐败犯罪就要落马,这就是信仰缺失的必然逻辑。

战争年代,我们的共产党员,人民军队指战员,为什么不怕牺牲?为什么英勇善战,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就是要旧社会旧制度,建立新社会新制度,甘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献身,也在所不辞。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雷锋、欧阳海、王杰,他们的献身精神从何而来,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有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任长霞、牛玉儒、王瑛、丁小兵、方玉刚等等共产党员,他们信仰坚定,道德高尚,爱岗敬业,心系群众,是我们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1.3 都重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而其核心--爱国主义,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千百年来,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培养孕育的文化结晶,是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由50多个民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通过思想感情、意志信念、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等长期的相互交融凝聚而成的,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孕育、发展形成的传统民族精神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仁民爱物"、"厚德载物"的博爱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和为贵的团结友善、热爱和平精神;勤劳勇敢、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毅精神;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日新又新的革新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红岩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改革开放阶段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的精神财富。

2 不同性

2.1 外延不同。

党史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是不同的。党史文化的外延仅有党史理论文化、党史纪念地文化、党史人物文化、党史事件文化,还有军事文化、外交文化、统战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教育科技文化以及文艺、体育、卫生等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较宽。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积淀了非常厚重的优秀文化因子。如孝文化、和文化、善文化以及建立在道德主干上的仁、义、礼、智、信的忠孝观、义利观、和平观、实用性的宗教观、重视家庭与人情的伦理观等,范围非常宽泛。还包括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其视角触及到了教育、文化、社会、日常民俗等多领域多行业范围。可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层价值观才未发生根本转换。我们中华文明才一直延续几千年而未中断,且原生态的基本内核在世界范围内才再次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2.2 时段不同。

党史文化的时段严格说可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至今90多年。这9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三大变化,一个是"站"起来,二个是"富"起来,三个是"强"起来,在这个时段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史文化的的时间至今只有九十多年。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段严格说应从伏羲氏"一画开工"算起,至今已有五千多年(或六千多年)历史。这五千多年里,中国从原始社会演变为奴隶社会,再演变为封建社会直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伏羲炎黄哲学为源头,以易经和儒、道、墨、法等为主干的中华优秀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东方汉学文化的本体和源泉。中国国民性格为什么会出现迥异于西方民族的特征,中华民族何以能以独特的发展道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即受惠于这些文化元典。

2.3 源头不同。

党史文化源自于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外文化包容兼并的产物。"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从国外传入,经、陈独秀等革命先驱的传播,逐渐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从而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了共产主义小组,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就有了党史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易经》。《易经》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源头,这已被各界所接受,是不争的事实。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承认过,他所创造的辩证逻辑定律正是得到了《易经》的启发,他还感叹地说,他一生中的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

《易经》不仅对大文化(为中国的专制提供理论基础的意识形态文化)、小文化(非意识形态文化,包括民俗与社会心理)有影响,而且对中国传统的天文学、数学、历法学、音律学、医学、农学、化学、物理学等具体的技术学科,也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传统中国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范式、主题与内容、国民性格,并由此形成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科学体系,从而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宇宙的科学体系,避免了西方科学体系的片面化,使得人类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与顺应宇宙、社会与人类自身。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2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历史任务。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全面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性和完善自身品格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在社会主义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延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时,系统地、科学地概括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之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机融合,可提升高校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我们从社会和个人两方面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既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道德,也包含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等优良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要充分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资源,将诸如仁爱、公正、诚信、友善、和谐、责任、奉献、谦敬、礼让等传统文化因子转化成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普遍的道德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引导我们正确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体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塑造我们的人格修养,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而高校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摇篮,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负有更加艰巨的责任。我们要敢于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学层面

首先,高校开设了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通识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未能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很多学生反映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课程选择性较少,不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进行修读。同时,开设的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化和理论化。很多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多是以阅读传统经典为主,在课程模式上偏重理论教学环节,而缺乏实践环节,很多学生渴望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授课形式。

其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存在教师与课程之间的不协调,理工类院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不能更好地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综合类院校传统文化方面的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但其在具体教学环节上容易出现教学沟通不及时等现象。高校应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加强任课教师间的教学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并针对现存问题及时做出调整,让教育过程逐步完善。

2.学生层面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积极付出,还需要作为受众的青年学生积极配合。因此,在分析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时,还应考虑到高校学生的态度和想法。

青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然而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更多地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形成一种自发自觉的学习态度,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和热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不清楚,难以自发自觉地学习和体悟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创新教育形式,使学生参与的方式更加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发自觉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其内在的文化认同感。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是塑造理想人格和提高道德修养。这既要注重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的教育引导,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学时要注重推行日常化的教育模式,使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言谈举止等细微方面进行长期高效的传统文化教育。要采取引导式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并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者既要时刻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也要注重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乐趣和魅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务实高效地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2.丰富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高校内部,高校应充分利用当地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资源,使其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增长文化知识和功底,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和底蕴,提升内在文化修养,锻铸自身的文化品格。高校要敢于突破课堂的局限,以日常生活中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平台和依靠,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修身养性并追求较高的人格境界,进而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3.扩展网络平台

在新时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不能仅局限于实体课堂,要充分开发网络平台。要建立网络学习园地来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资料、音频、视频等上传到网络,使学生可以便捷地搜索到自身需要或感兴趣的资料。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通过便捷的网络学习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还可以开通网络社区等交流平台,使学生通过群组讨论、在线对话等方法积极参与,在沟通交流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进一步实现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为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讲座和辅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引导高校学生自觉接受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则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

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充分发挥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的价值互补作用,因此,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我们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每一个校园基本单位自媒体的宣传作用,把传统文化教育寓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促进广大学生全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还要重视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助力作用,并将其推进成一套良性的、长期的发展模式,在高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环节中形成辐射效应,引导学生更好地从主观上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实施疏导、自我教育、自觉服务等德育功能。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充分重视社会实践的作用,整合社会德育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组织或参加各类有益的社团活动来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走出校园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名人故居、各类纪念馆等;高校也可以通过开设学习绘画京剧脸谱、学习硬笔书法等实践类课程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陶冶情操;此外,还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传统戏曲演出、观摩传统工艺流程、欣赏民间工艺技能展览、参加或举办各种民间文化节、参观人文历史景观或建立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等,充分挖掘已有的实践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感知。在形式多样、实践性强、新颖独特的活动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展现在大学生面前,这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三)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

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他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要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之关系的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面向未来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思想为指导,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滋长,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主动权,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始终坚持“创新性”原则。在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功能发挥。

四、结论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述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和新要求。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明确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发展的产物,是其在漫长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它孕育并塑造着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思想品格,是一个民族灵魂之所系、血脉之所依,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绵延着五千多年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经过历史检验和人民认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精髓和内核,是维系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繁荣进步的精神纽带和不竭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以后,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非常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强调其在中华先进文化发展中的传承作用。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同时他还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与命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理念、价值标准和价值指向是其历史进程中长期孕育、沉淀而成的,并将引导、支撑、推动着这个民族、国家、社会走向永久进步和蓬勃发展。在2014年5?4青年节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①“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这些重要讲话除了准确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之外,均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其实质和核心就是帮助当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做到提出的“四个讲清楚”,让学生正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客观地认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断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抓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思想底蕴,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的倡导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思想。“自由”在古代多指人通过发扬善心,进而知性、知天,“参天地之化育”,最终实现天道与人道交融互通,达到物我为一、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则正”,一个人如果能守护善性,言行不偏不倚,就会保持公心,体现公正。“法治”在传统文化中作为德治的重要补充,受到不少思想家的推崇。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爱国”是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信念,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诚信”思想最早来自儒家,《中庸》讲:“诚者,天之道”。天道至诚、真实,所以,人道也应如此,人性真诚善良。“信”为人言,人要言必信,行必果。由“诚”到“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儒家认为,仁义礼智信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讲仁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特质;“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方面,是落实“讲仁爱”的四个维度。“求大同”则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讲仁爱”的最终实现。这六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内在地包含了提高个人道德、促进群体和谐、建立大同社会等不同层面。2014年5?4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后,强调“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①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因此,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场所,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和传承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大学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中华优秀品格塑造大学生灵魂,以中国精神昂扬大学生斗志;就是要深入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科学高尚人生观指引大学生人生方向,以集体主义为最高原则锤炼大学生奉献精神;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争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以实现中国梦为崇高理想激励大学生为国奋斗,以成就璀璨人生为动力鼓舞大学生创造人生出彩机会。

三、大力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提升育人实效性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融入 传统文化 作用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那么,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将对于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界定。

我们认为,从广义上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那些祖先遗传下来的,让人们世代传承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从狭义上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本文从狭义的方面去探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要融入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相关文件的支持。在2004年,国务院发出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要对当代大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2007年,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12年,十报告中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党中央非常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课本内容的相对欠缺。高职高专主要开设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选取也是非常少的。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只有1页内容讲到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第二节专门讲到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仅占据了7页的内容。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第八章第二节中讲“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仅占了6页的内容。总体而言,内容相对比较单薄。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我们认为,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以下几个重要作用:

(一)从基础层面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或者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内容过于抽象,概念化丰富、生活性不足。如果在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不但对中国优秀文化是一种传承与弘扬,同时,也丰富了课程的内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起到拓展作用。

(二)从中间层面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观念的养成。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比如说,《诗经》中的“夙夜在公”,《尚书》中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治安策》中的“国以忘家,公而忘私”,《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强调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一个人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从高端层面而言,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其一,可以提升伦理道德素养。如在《左传》中就讲“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学生学习了才知道什么是敦伦尽分的家庭人际关系;其二,可以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古代,有诸多爱国人士的历史记载。如“存君兴国”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等,在他们身上都突出地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通过阅读关于他们的历史故事,感悟爱国品质,传承爱国精神;其三,可以树立勤俭节约的生活观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话:“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当前,在学生生活中有诸多的浪费现象,如食堂里,没有吃完的快餐被学生扔在餐桌上等现象屡见不鲜。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树立学生的勤俭观念;其四,可以培养笃志好学的求学态度。如在《论语》中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可见,古人非常注重笃志好学的态度。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笃志好学的求学态度;其五,可以培育正确的金钱观。如在《论语》中讲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就能自觉抵制金钱万能论,懂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其六,可以更好地规范学生行为。《弟子规》中,句句都是对学生行为的规范。如“冠必正,纽必结”等,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而且,朗朗上口,容易记诵。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在思政课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一所院校,一流的师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是否能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那么,有一定国学基础的教师,更容易把这门课讲得生动,减少这门课本身的枯燥性,而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启迪。这样,学生不但接受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也传承了中国优秀的文化思想。

(二)在课堂中丰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高校,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照本宣课,而是要挖掘课本的深层内容,补充课本所欠缺的内容。我们认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三种方式:其一,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穿插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让这种优秀的思想文化在学习中分享,在分享中传承。其二,在实践课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融入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比如说,在实践课中,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明等。其三,在课外实践作业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这门课中,我们更多地只是在口头上讲道德,而忽了怎样让学生去做。如教师要给学生讲解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就要精选一些这方面的影片让学生观看,观后以做一次家务为实践作业,如帮父母做一次饭,给父母洗一次脚等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孝心。

(三)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活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要通过课堂,更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领悟。比如,在学校可以开展书画比赛,演讲比赛,参加慈善活动,参观名胜古迹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6期。

【2】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点课题“小学教育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以山西省晋中市小学为例”(课题编号:2019ZXXKT8)的阶段性成果。

“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针对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和帝国主义实施的“洋化教育”提出的教育理论。他倡导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为广大工农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民族解放斗争服务,并且身体力行,先后创办了南京晓庄学院、育才学校等多所学校。时至21世纪的今天,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依然对目前的教育思想有振聋发聩的引领作用。今天,中国学校教育在强调现代化理念和技术的同时,提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的目标。重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能为教师提供和打开创新教育教学的新思路。

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1.对“生活”开放丰满的解读

由于经历、学识不同,每个人对“生活”概念的理解也多种多样。有的人认为“生活”就是衣食住行的日常活动;也有人认为“生活”是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存所必须从事的职业和劳动;还有人认为“生活”就是街头巷尾和家长里短……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生活”的含义远比以上种种广阔得多。他认为,“生活”的“生”表示生存、生长、生产、发展等;“活”就是活动,凡是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关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就是生活。”陶先生把这种生活称为“生活主义”的生活。

2.对“教育”常读常新的解读

对教育和教师最经典的解读,当推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在比较传统的理解中,教育是年长者对年幼者的培养活动,是上一代向下一代传授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方式。而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论述提出了三个著名的观点:一是“教育是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二是“教育就是社会的改造,我们一提及教育便含有改造的意义……教育好比是火……教育又好比是冰……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三是“教育是社会经验的改造”。陶先生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的变化,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人、化人,在于改造社会。

3.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经典阐述

“生活教育理论”由三大原理构成,分别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多次论述“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即“Educationoflife,educationbylife,educationforlife.”意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理论的自然延伸,它表明,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而教育的场所也是生活的场所。“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在批判传统的“教授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方法。“教学做”是教学这一件事的三个方面,是教学过程的三个维度,教法、学法和做法是合三为一的,即教的方法应该依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做的方法。

二、“生活教育理論”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思考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重要历史责任。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18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

1.学校是学生重要的日常“生活场所”,突出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措施

学校是社会构成的一个特殊场所,通常有明确的范围,有牢固的围墙及坚固的大门。我们常常把它看作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今天更应该把它当作学生成长和生活的场所。这个场所既有别于个性、单纯的原生家庭,又有别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和职场,朗朗的读书声是它的标识。因此,对于在其中学习的学生来讲,这里是一个以文化导引为主的大家庭和大环境。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张桌椅板凳、每一幅字画诗赋都会产生“润物细无声”式的感化和教化作用:校园中窗明几净的教室、活动室,无疑是学生健康学习和成长的保障;学校墙面上的彩画、招贴画、座右铭,既美化了校园,又让身居其中的人感受到某种昭示和感染;校园中明显的告示牌和警示线,提醒着学生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也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序、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中显眼的特色建筑、雕塑和装饰,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学校的特色;校园中的一草一木,既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赏心悦目、生态和谐的校园环境,也默默引导着学生探求生命的秘密;校园门口的休息亭,既是学生日常放学时等候家长的空间,又是风雨时呵护家长和学生的重要场所;等等。

2.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使其做学生知识和文化的引领者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条件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是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最“亲近”的人,是文化和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理念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程度。调查发现,学科不同的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理念和接受度不同:语文教师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引导者,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也有所努力和尝试,数学和科学教师时常有为难情绪。

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尤其对于学校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师,更是学生做人做事的导师,因此,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

3.“教学做合一”,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依托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则之一,活动是教育的载体,在活动中,学生是“做”的小主人,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做”的组织者、引导者及辅助者。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中我们也应该以活动为载体,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智慧,以期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太谷明星小学在低学段持续举办了“书写达人”竞赛活动,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一节课是“书写达人”的竞赛时间,不以班级确定获奖名额,而是完全在年级中进行无记名评选,并张榜表彰入选学生,以此来检查学生日常书写的成果。这也是激励教师管理和带动班级学生共同学习汉字、规范书写汉字的一种非常好的机制。

类似的活动还有诵读、诗词大赛、足球比赛、形意拳训练等,各学校通过活动和特色课程的开设,积极推动了優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落地开花的教育行动,更践行和落实了为了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主题班会课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92-01

1.前言

党的十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社会上重新掀起了研究、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笔者尝试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主题班会课,创新主题班会的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课的结构和内容

主题班会课一般从班会背景、设计思路、班会准备、实施过程、班会反思、拓展资源等六个方面思考和准备。实施过程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有不同的环节,如在班会《孝敬父母,践行》中,分为创境激趣、学习新知、诵读经典、亲子互动等环节。

3.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课案例

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主题班会课的几点建议

4.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主题班会课是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活动、自我教育的良好舞台和渠道,班主任可以从旁帮忙出谋划策、总体把握,但不宜事事躬亲。特别当学生在班会准备、班会进行等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而暂时停顿的时候,不要急于代劳,要给学生思考和改进的时间和空间。

4.2提高班主任的传统文化素养

班主任在主题班会课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把握着主题班会课的大方向。只有班主任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在班会的选题、素材、设计等方面给学生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班主任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班主任可以开放的心态、谦虚的学习态度,从现在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学习,与学生一起进步。

4.3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比赛来进行激励

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会定期举办班会课比赛,班主任要抓住机遇,挑战自己,充分展示自己和班级的风采,通过比赛来提高班会设计和实施的水平。

4.4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课与其他教育方式相结合,拓宽传统文化培育渠道

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主题班会课只是其中一种,弘扬传统文化也不仅限于主题班会课。我们还可以开展优秀古文的晨读、开设传统经典的选修课、建设传统文化类的社团等,多渠道地培育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研究视域;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198-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历久弥新的精神品质,是全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宝藏。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理论界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加强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新的理论生长点,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概况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大出版社纷纷举办各类研讨会,共同搭建传统文化研究平台。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众多中华经典古籍经过整理和编译逐渐面世。1995年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北京燕山出版社)三辑共30册,1999年出版的《中华传世名著精华丛书》(山西古籍出版社)共25册,2011年出版的《青少年国学修养必读丛书:中华圣贤经典》(长江文艺出版社)包括仁、义、礼、智、信共5册等。

理论界中百家争鸣,一大批经典学术著作和高水平科研论文相继出版。学者们从各方面出发,对“中国文化全局、中国传统哲学、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出版了许多优秀经典著作。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的科研论文相继出版。笔者对1979年至2013年之间发表的科研论文进行收集与整理,发现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自1979年开始至今从未间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十几年中研究走向了高潮,以“主题”搜索项为例(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近3 000篇,是1979年至1999年二十年间发表总数的近24倍,而自2010年至今过去的近3年间已发表5 000余篇,达到了过去十年(2000年至2009年)研究成果的近2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视域

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视域进行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探讨与思考

1.对“传统文化”范畴的相关探讨

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庞朴站在时空对“传统文化”进行界定,顾冠华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1]。

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内涵,学术界存有几种不同视角的阐释。何劭h以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内涵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资本”,并从“文化资本再生产”和“文化资本转换”的角度探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肖瑜用模因论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演绎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2];余清臣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类型,本身也是对特定生态进行适应的结果,它的核心特质都能在其与特定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得到深入理解[3]。

2.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性思考

(1)传承的具体方式

众多学者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炼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批判继承:张岱年认为“传统文化之中既有优秀传统,也有陈腐传统,对于其中的陈腐传统需加以批判,对于优秀传统则要加以弘扬发展”[4]。2)抽象继承:冯友兰(1957)首先提出对中国哲学史中某些具有抽象和具体两层含义的哲学命题,只需要继承其抽象意义即可。3)现代解释:汤一介提出对儒学的传承就是对儒学现有内容的现代解释,从而“使其有可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部分得以发展”。4)宏观继承:这一观点的代表性人物是成中英,他认为儒家伦理中宏观伦理拥有较高的创造性和进步性,应当继承;微观伦理仅是封建集团的具体道德习俗,阻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应当摒弃。

(2)传承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

科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1)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文化结构中“马克思主义是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5],优秀传统文化是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着强大的精神支持,两者之间体现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具体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2)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再现,也构建着“未来的传统文化”,两者仅是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将两者对立即割裂了文化传承的历史联系;3)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定地蕴有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世界,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对话、碰撞摩擦中相互吸收各自需要的养分,实现共赢。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认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任何一个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对文化传统大部分是保留的”,“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绝不意味着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6]。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文化资源

1.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荣启、唐骅等学者提出:积极参与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步骤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展开;采取多种形式,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地进行生产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蔚然成风[7]。

2.巨大的精神文化宝库

张岱年把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划分为四项基本观念,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舒金城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分为“朴素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传统和注重现实、讲求实效的求实精神;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自强不息、胸怀博大的民族精神;尚中贵和的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理想人格的培养;贵民、重民的思想;道德文明和礼貌待人的传统”七个方面。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境遇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不断利用各种传播途径进行文化渗透,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思潮乘虚而入。

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乏力

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容中逵在2008年至2011年期间发表了系列科研论文,站在大教育视野下审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问题,指出“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不力主要由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教育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影响没有提供足够的传统文化原料和养分所致;更上位的成因,便是国家宏观教育决策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忽视”。

(四)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可依途径

1.明确文化传承的产业化方向

洪瑶提出,我国传统文化只有采取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加大传播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才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冲破外来文化包围圈,重振文化大国雄风[8]。

2.重视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突出作用

有学者提出,学校教育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应当“精心编制系统的传统文化读本,开设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在学生中组织民俗文化的各种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大学教育阶段适当增加传统教育文化的权重,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据一个相对合理的地位”[9]。

3.更新文化传承的现代传播途径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与传播学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广泛关注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传播,要及时占领网络、虚拟社区等现代媒介阵地。多元化地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进行传播。

4.配套文化传承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政府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规范传统文化产业市场;同时注重立法保护,不断完善现有法制体系,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事业上升到法治高度。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展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号角,正是基于目前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不难预见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趋势将是: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将在全面认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构建立足于现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融会贯通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冠华.中国传统文化论略[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6).

[2]何劭h.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学理论,2009(14).

[3]余清臣.现代学校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一种文化生态学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08(7).

[4]张岱年.文化创新与文化继承[J].中国文化研究,2000(4).

[5]朱兰芝,孙占元.立足社会现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6]章开沅.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7]李荣启,唐骅.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广西民族研究,2010(1).

[8]洪瑶.当传统文化搭上产业快车――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突围[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优秀传统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网络时代;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的覆盖面之广,传播速度之快,在传统媒介上往往会遇冷的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生。在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获得了一种新态。传统文化内容的丰富性使其极具研究价值,而传统文化传播途径的多元性使其极具开发价值,这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凡意义。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一、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教育价值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大学生营造一种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氛围,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体现出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

1.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这些优秀资源亟待发掘和运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国外的一些价值观和国内的网络文化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一定冲击。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经甚为必要。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荀子的“礼”、韩非子的“法”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人格品质和理想情操,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贰薄⑽奶煜榈摹叭松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谦的“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等名句充分体现了古人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轼的“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雄”等古句对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优秀品格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是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厚的历史来源和现实基础。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互联网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网络上信息海量但又良莠不齐,大学生如果把握不了一个度,就很容易造成过度依赖网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加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的作用。中国的儒家文化特别注重对人格的追求以及个人修为,在健全人格的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儒家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等都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发挥的优势,是高校健全大学生人格的必要选择。

3.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下,我国正处于深刻、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网络上形形的各种诱惑,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仅仅依靠法律法规约束不良行为,还无法从本质上奏效,这就需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正确的道德风尚。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倡导的价值观,如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得益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体现了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社会主流价值共识,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民认同感,有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分化和西化中国的恶势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培养大学生民族情怀、理想信念、行为方式的作用,从而有效遏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维护和传递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互网络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元文化的机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产生一定影响。如果还不采取行动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那么青年学生会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直至淡忘,这也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障碍所在。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1.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的缺失

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大学生出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程度不高和价值认同的缺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文化知识比较缺乏。第二,传统文化意识比较淡薄。第三,少数同学传统文化价值认同缺失。

2.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课程设置中的缺位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而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还没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有些高校开设了“国学”、“易经”等选修课,但是教育者对其内容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哲学、道德、处世等方面的知识挖掘不深,主要还处于讲授表面知识的教学状态。由于高校缺少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使教师无法全面系统地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而弱化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度和价值认同感,难以形成文化共鸣。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不重视,无法形成清晰有效的教学内容,不能作为一门重要的文化理论课程。如果高校一直没有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那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的过程仍将困难重重。

3.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脱节

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垃圾信息势头凶猛,各种文化思潮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西方国家推行所谓的“普世价值”也通过网络这种便捷的、强有力的、阻力小的手段得到迅速传播。各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造成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较大冲击,容易使理解和判断能力欠缺的大学生陷入迷茫和困惑,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所以必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校承担着传授知识和立德树人的艰巨任务,任重而道远。当前高校更多的是注重传统文化的理论教育,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理论知识如果缺少社会实践的支撑就显得苍白空洞,致使大学生难以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给自己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一旦大学生发现观念和现实产生冲突矛盾的时候,就会以无用论的眼光去看待优秀传统文化,只能停留在学在表面的状态,弱化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致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微弱。

三、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深受网络的影响,所以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1.充分依托网络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当代大学生讲求个性,追求新奇,兴趣广泛,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并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高校应该结合社会热点,在优秀传统文化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营造和谐友爱的学习氛围。利用互联网将优秀传统文化热莸奈淖帧⑼计、录像进行再加工,优化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教育资源,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趣味性和动态感,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并不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顺应时代潮流,采用微博、微信、QQ等多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开展各种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在网络页面推送英雄人物和先进事迹的专题介绍,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并设置一些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有奖答题,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德效果。

2.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融合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两者可以实现内容上的有效对接。高校可以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为教学目标,添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习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对其存在价值的认同。有些时候不是大学生不喜欢优秀传统文化,而是缺失专门了解的渠道,再加上没有兴趣的支撑,大学生自然而然就不会去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所以,高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很有必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而且还能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能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熟练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师以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为切入点,借助互联网,通过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方式传递给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提高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3.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主动联系学校所在地或周边城市的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建立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这比课堂教学更让学生们印象深刻。教育者可以带领大学生参观一些名胜古迹和文化展览,加深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在实践中得以巩固和升华。校园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内涵。可以根据不同社团的优势和大学生的特点,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积极向上、形式多样、趣味新鲜的活动。比如举办不同朝代的时装走秀活动、古今文化对比的辩论会、方言大赛、经典话剧表演等,通过大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文化底蕴。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可以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高效高能的方式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动力,大学生作为“中国梦”的年轻践行者,应该具备必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可以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实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 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

[2]常会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 报,2015(4):11-12.

[3]林D宁,李其军.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探究[J].广西教育,2015(35):43-44.

上一篇:性文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流行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