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30 06:15:41

整治方案

整治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动力,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建立起有效的打击、预防、控制命案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坚决遏制命案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实现全镇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加强领导

全镇各村、各部门要深刻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强防控命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畏难、厌战情绪,全力做好维稳工作,扎实抓好命案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把命案多发的势头压下去。

(二)多措并举,齐抓共管

抓住重点,细致排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加强重点人群的服务和管理,进一步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筑牢治安防控网络,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三)明确责任,从严肃问责

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各村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治保、调解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各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对发生的命案要进行责任倒查。

三、强化措施

(一)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将命案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全年工作业绩考核办法,并突出其所占分值比例,建立全镇命案专项整治工作档案。对于命案专项整治工作,各村、各部门要落在实处,责任到人。

(二)建立命案专项整治机关干部包村包片机制

把命案专项整治工作纳入我镇机关包村、包片机制中,强化打、防、控一体化。从即日起,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分片、分点到各村、各单位分别排查处理矛盾。

(三)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1、建立完善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

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调委会作用,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工作重心,以排查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矛盾、产权纠纷,婚恋矛盾等为重点,建立经常性排查制度。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屯,筑起预防矛盾纠纷激化的第一道防线,法所负责指导该项工作的开展。

2、各村建立完善综治工作站

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创建工作。各村主任任工作站站长。

3、各村建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

每村确定一名信息报送员,继续实行每月25日上报制度,对本村矛盾纠纷排查情况及时准确报送到镇综治办、司法所,具体情况由综治办统计。

(四)建立严打整治机制

派出所、教育等部门要联手加大校园周边整治力度,消除各类治安隐患。派出所要加强黄、赌、毒等突出治安问题的打击力度,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集中开展整治行动,全力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等组织的打击和防范。

(五)建立村治保调解机制

各村委配备专职治保主任、调解委员,明确其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稳定排查、信息报送第一责任人,并接受司法所、派出所的工作指导,培训。

(六)建立人口管理机制

由派出所组建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强化对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五类人员、两劳释解人员的监管措施,定期开展清理整治专项行动。

(七)建立宣传教育机制

司法所、团委、妇联等部门要结合“六·五”普法活动,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村屯、进农户、进学校、进企业“五进”活动。各相关单位、部门,制定法制宣传规划,结合本部门法律、法规开展法制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意识。

(八)建立责任查究机制

镇里成立督查组对各村、各相关单位、部门命案专项整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生命案村及责任部门在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对矛盾纠纷排查不到位、不及时,防控措施不落实,而导致命案发生的相关责任人将采取通报批评、一票否决和免职等进行责任追究。

整治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平安校园”、“文明校园”为出发点,以校园及周边的人身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舍安全等为工作重点,着力解决我县校园内外的安全隐患,全力配合其他职能部门清查治理校园及周边区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净化校园及周边的环境,确保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二、整治范围和目标

集中对全县范围内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环境进行整治,配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通过整治,使校园内部安全管理规范有序,校园及周边区域内的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得到有效规范,校园周边的饮食场所食品卫生安全得到保障,校园周边的文化娱乐场所得到清理净化,校园及周边的消防隐患得到清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学校(幼儿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县教育局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教育局各科室负责人,各中小学校长、园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普教科,由朱小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及总体安排,对全县学校(幼儿园)综合治理情况进行督查,了解全县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负责材料的收集、汇总、梳理、通报、上报等工作。

四、时间安排和步骤

这次集中整治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5月3日至31日)。各级各类学校完善工作机构和机制,认真学习、传达各级各部门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梳理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重要问题,制定具体的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做好相关的动员发动工作。

各校于5月31日前将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整改方案上报教育局普教科。

2、集中整治阶段(6月1日至6月30日)。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依靠当地政府和部门,针对前期排查出的治安、交通、消防、饮食卫生等问题和内部安全防范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明确任务,采取措施,分清类别,分类整治。不能及时整改的要制定规划,限期整改。与此同时,要及时落实资金,明确责任,限期达到整治目标。

3、协调治理阶段(7月至8月)。对自身无法解决需要县级以上部门协调进行整治的,及时向教育局报告,将协调公安、交通、文化、工商、城建、卫生等部门综合整治。

4、检查考核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秋季开学后,县教育局将与有关部门对学校(幼儿园)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成效、安全隐患治理整改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教育局将组织专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平安校园和安全考核的主要内容。

五、工作措施和要求

1、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各学校(幼儿园)要充分认识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时间、责任人和领导,依靠当地政府,协同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对校园及周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整治,为学校(幼儿园)教书育人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2、主动配合,形成合力。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积极主动与公安、司法、城建、工商、文化、卫生等职能部门配合,推动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教育公安互动、学校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各中心学校要加强对辖区内教学点、民办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指导和检查,落实校园安全责任制,督促学校认真整治校园内部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督促指导其建立健全内部安全防范制度,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校内有关动态,提供校园及周边有关信息和线索,协助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形成维护校园安全的整体合力,进一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3、强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公安部和教育部提出的维护校园治安的相关措施,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登记、值班、巡逻制度、缺课学生追踪追因制度、警校联席会议制度等,完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及演练,使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持续稳定。

整治方案篇3

认真贯彻落实县政法委、县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意见》、《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切实加强领导,扎实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建立健全综治工作机制,紧扣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扣“平安建设”主题,紧扣维护人民利益之本,大力开展平安单位、平安社区、平安楼院的创建活动,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严防单位内部作为发案地点和单位工作人员违法犯罪。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宣传,增强群众对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确保实现建设和谐平安的目标。

二、落实责任,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职、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原则,广泛征求工作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和了解群众反映突出的治安问题和矛盾纠纷、问题,根据《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规程》、《县矛盾纠纷排查调入工作细则》、《关于切实落实维稳信息工作责任制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要建立健全内部矛盾纠纷的信息预警、排查调处、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等机制,从源头减少和避免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的产生,提高发现和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全力帮助各乡镇、单位解决涉残人员,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社会保障、涉法涉诉、农村资源权属争议、宗族及邻里矛盾等引发的纠纷。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在基层、在萌芽状态,坚决杜绝影响稳定的大规模和群众性纠纷械斗,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确保残疾人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

三、强化措施,进一步增强治安防范工作意识

认真执行“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方针,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切实抓好本单位安全保卫工作,落实专兼职综治内保干部,实行“双休日值班”制度,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的义务治安巡防工作,切实加强对单位楼院、重点部位、危险物品、重点仓库的安全保卫,减少单位内部发案。加强对“四防”即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事故等进行检查,不断消除治安隐患,要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和工作制度,落实综治工作经费,齐心协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促一方和谐,保一方平安。

四、力求实效,全面提升综治工作整体水平

整治方案篇4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使全县无测绘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非法获取、提供、使用、生产地理信息数据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地理信息泄密、窃密案件和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地理信息出版服务行为得到依法查处,各种涉外、涉军非法测绘活动基本杜绝,地理信息市场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

(一)组织专项检查。对从事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提供、使用、生产和保管,以及导航电子地图制作、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出版服务等活动的单位,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执法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处理。

(二)查处违法案件。结合专项检查,认真查处地理信息市场存在的各类违法案件:一是无测绘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非法获取、提供、使用、生产地理信息数据的行为;二是各种地理信息在获取、提供、使用、生产、出版、传输过程中的泄密、窃密案件,以及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出版服务行为;三是涉外、涉军非法测绘活动。

(三)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政府网站、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相关政策规定,深入开展测绘、保密等法律法规"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行动,曝光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使从事地理信息生产、出版和服务的企业树立依法测绘、依法经营、依法保密的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专项整治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建立长效机制。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组织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地理信息市场监管制度,建立部门间信息通报、案件移送等联合执法机制,不断提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水平。

三、时间安排

从2012年7月开始,到2010年1月,分四个阶段开展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7月)。

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召开专门会议,动员部署专项整治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8月-10月)。

组织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开展自查,调查摸清地理信息市场的基本情况。认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地理信息市场存在的各类违法案件。

(三)落实整改阶段(2012年11月-12月)。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认真组织整改,规范市场行为。完善地理信息市场监管制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提高政府监管能力。

(四)总结、迎检阶段(2010年1月)。

进行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向省、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报送工作总结。做好迎接省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准备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明确部门职责。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共同做好各项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专项整治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重点抓好地理信息生产环节的整治工作,严格规范获取、提供、使用地理信息的行为,依法查处无测绘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从事地理信息获取、提供、使用和生产的单位。国家安全部门负责涉外非法测绘案件的查处工作,重点查处境外组织或个人非法持有或窃取涉及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军事设施地理信息数据的违法案件。工商管理部门负责地理信息产品传输环节的整治工作,提供从事地理信息生产的注册企业信息,依法查处未依法进行注册登记或超出经营许可范围,擅自经营和销售地理信息产品的行为。新闻出版部门负责地理信息出版环节的整治工作,依法查处未经审批擅自出版地理信息和非法提供互联网地图出版服务行为。保密部门负责地理信息的保密检查,组织查处泄密、窃密案件,开展保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人武部负责通报涉军测绘有关情况,配合查处涉军非法测绘案件。D

整治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里问题严重就整治哪里”的原则,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警企结合、依靠群众,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构建和谐企业、维护油区生产治安秩序为主线,全面开展油气田治安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全县油气田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县政府成立油气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副组长,县政府办、县政法委、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安监局、县工业局、县交通局、县油气协调办、县交警队、各涉油乡镇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县公安局副局长缑发平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油气田治安专项整治工作的协调和实施。

三、目标任务

通过整治,切实解决油区治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县油区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确保不发生有影响的涉油案件、事故和,严防发生涉油恐怖袭击事件。

(一)进一步加大对偷盗、贩卖原油和盗窃、破坏油田生产设施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全力侦破一批盗窃原油、油区物资及电力设施等涉油刑事案件,重点攻克内外勾结的团伙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团伙,从重从快惩处一批涉油违法犯罪分子。

(二)坚决取缔一批再生的非法收油窝点、土炼油场点。对县境内已摸排发现的收贩原油窝点和土炼油场点彻底铲除,加大对非法贩卖、收购原油和土炼油等涉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规范原油运输秩序,进一步减少涉油违法犯罪诱因。

(三)妥善排查和化解纠纷,及时处理因资源纠纷引发的群体性对峙、冲突、械斗事件及各类矛盾纠纷,确保本辖区油区治安稳定。

(四)深入推进平安油区建设,加强油气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积极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内部监督防范机制及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并能够与社会救援力量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油区安全保卫工作长效机制。

四、整治的重点范围及问题

(一)重点整治油区及油区周边的跨界非法收贩原油窝点、土炼油场点和废品收购站点。

(二)坚决打击盗、贩、抢涉油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打击组织偷贩原油的“油头”、“油霸”和长期盗贩原油的“专业户”、“钉子户”以及涉油犯罪“保护伞”、“黑后台”。

(三)重点打击盗贩、破坏电动机、变压器等油区生产设施及有组织的犯罪团伙和干扰破坏生产、挖沟断路、断水、断电、非法占用油区电力资源等严重影响石油生产的违法行为。

五、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此次油气田治安专项整治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和调查摸底阶段。召开全县油气田治安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由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牵头,石油企业配合,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摸排,摸清辖区非法收油窝点、土炼油场点和其它亟待整治解决的突出问题,确定重点整治内容,制定具体整治工作措施,迅速启动专项整治工作。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根据调查摸排确定的整治重点和案件线索,落实整治、办案责任,迅速取缔一批非法收油窝点、土炼油场点,破获一批有影响的涉油刑事案件,查处一批涉油治安行政案件,抓获处理一批涉油违法犯罪分子,查扣一批盗贩原油车辆。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专项整治结束后,县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织自查验收,待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检查验收。

六、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相关部门乡镇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要从讲政治、讲大局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好此次油区治安专项整治工作。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于2010年11月15日前报县专项整治办公室。在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时,要细化目标和任务,明确重点和要求,层层进行动员部署,加强协调、调度和督导组织。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整治任务和责任逐一落实到人,做到分工负责,齐抓共管。

(二)实行乡镇部门“一把手”负责的整治工作责任制。各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为这次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次油区治安专项整治工作的安排部署和检查督导工作。对有关部门和涉油乡镇因工作不力和推诿、扯皮,导致本辖区油区治安突出问题得不到有效整治或搞地方保护主义,对涉油违法犯罪活动打击不力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责任;要加强与油区企业的配合,全力做好因资源纠纷引发的群体性对峙、冲突和械斗事件的处置,确保油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三)严格执法,加大打击力度。要坚决排除各种干扰,依法严肃查处所有涉油案件,严厉打击团伙犯罪和屡犯,及时组织召开公开处理大会,震慑犯罪,教育群众。

1、对土炼油场点及收贩原油,由县公安局负责取缔。因工作不力,造成土炼油场点及收贩原油窝点再生严重或长期得不到取缔,追究相关负责人的失职责任。

2、对群众性盗贩原油和干扰油区生产问题,在县公安机关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所在乡镇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因工作不到位,导致群众性偷盗原油问题突出,干扰阻挠油区正常生产纠纷事件严重的,要追究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失职责任。

3、县公安局、各基层派出所要加大对涉油案件的侦破,涉油案件够刑事案件标准的,要立为刑事案件及时侦破,价值在3000元以上的要坚决追究涉案人的刑事责任;涉油案件不够刑事立案标准的要按《治安管理处罚法》从重从快查处,对涉案人要进行治安拘留以上处罚,严禁降格处理,罚款放行。对涉案工具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没收或销毁处理,不能扣款放行。县法院、检察院要对涉油刑事案件从严、从重、从快、判决。

4、严明纪律,严格责任追究。县公安部门要加强对民警的教育管理,在专项整治工作中教育广大公安民警严守纪律,严格执法,坚决抵制说情风。凡发现民警、徇情枉法、相互说情、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掩护开道、庇护涉油违法人员的,要从严查处,问题严重的辞退,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四)明确分工,密切配合。要加强企地之间协作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要进一步完善企地之间的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和联动,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和优势,做到工作联议、问题联治、防范联动、纠纷联调。专项整治期间,决不能出现无理、为利干扰阻挠正常执行公务的行为发生,否则要依法、依规处理当事人和单位领导。

(五)打防结合,建立长效机制。各涉油乡镇要将专项整治同平安创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起安排、一起检查督促,既要抓好整治打击,又要建立长效机制,标本兼治。

(六)加大宣传力度,教育群众遵纪守法。县宣传、公安、石油协调部门,石油企业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宣传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广大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和保护石油资源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大力支持专项整治,积极举报涉油违法犯罪活动。对经举报查处的涉油案件,要给予举报人奖励。

整治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的重要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从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科学合理开发山石资源,切实维护山石资源的开发秩序,全面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引导、统一部署、市场运作、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依法推进。合理调整矿山开局,优化配置资源,严格控制山石开采企业的数量和生产规模,对布局不合理的山石矿山限期关闭,统一规划到集中开采区。加大对已破损的山体和废弃矿井(坑)恢复治理力度,逐步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工作重点和目标

(一)工作重点

1、整顿的重点:查处无证勘查开采、越界勘查开采、持勘查许可证非法开采山石资源等违法行为;整顿和关闭破坏地质环境、“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的露天建筑石材矿山;针对山石资源开采现状制定科学的整治方案。

重点矿区:镇的矿区;、等乡镇的岩矿区;矿区。

2、整合的重点: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山石开采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山石资源开发的规范化、科学化。

重点区域:矿业权布局不合理,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矿区,可以集中开采而分散开采的矿区,主要是、、建筑用岩开采区;生产规模与储量规模不适应的矿区;矿区范围平面或立体交叉重叠的地区和地质环境脆弱区。

3、地质环境治理重点:积极开展省级地质公园评审及筹建工作;落实治理资金,大力开展损毁山体、采石坑的治理工作。

重点区域:省级地质公园申报区域;京沪高速公路段。

(二)工作目标

1、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规划区和主要交通沿线可视范围内及其他禁采区内山石矿山全部取缔关闭,做到“三不留、一恢复”,即不留人员、不留采矿设备、不留建筑物并开展损毁山体恢复治理。

2、制定综合整治规划和实施工作方案,建立治理资金筹措机制。

3、结合实际,制定符合省内标准的山石资源开采规模标准。

4、划定山石资源集中开采区,开采布局合理,基本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

5、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开采方法、开采工艺和技术。2012年6月底前,建筑石料推广应用中深孔爆破开采技术和机械化装载设备达50%以上。

6、通过专项整治,山石资源矿山比2005年压减20%以上。

7、2012年6月底前,城市周边和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70%的被毁山体必须得到有效治理。其中城市规划区及周边可视范围内的被毁山体,限于2012年9月底前治理完毕,已恢复山体有根本性改观。

8、进一步制定完善山石资源勘查开采管理办法,山石资源开发要更加规范、科学。

三、工作安排

(一)工作方法

一是依照省、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整合方案的要求,按照“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可采区内聚集”的原则,大力推进山石资源整合工作。要按照已划定的禁采区、限采区、可采区,对现有的石材矿山进行清理,凡是不符合规划、整合方案要求的一律予以取缔关闭,避免山体自然风貌继续遭到破坏。要认真编制山石资源整合方案,合理调整开局,优化集中开采区设置,严格控制山石开采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对布局不合理的山石矿(点)进行资源整合或关闭。整合后的矿山要符合法定条件,并达到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标准。对生产规模达不到标准的已建矿山,要按要求限期达到最低开采规模。对破坏浪费资源、不符合资源整合条件、限期内生产规模仍达不到标准及其他达不到整顿规范标准的各类石材(料)矿山,2012年6月底前全部予以关闭。各级资源整合方案未批准前,不得设置新的山石资源采矿权,对已设立的要进行清理。

二是严格矿权准入门槛。按照资源整合方案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科学设立采矿权。严格新建山石矿山准入条件和最低开采规模标准,适度控制山石资源矿山数量和规模,对矿业权设置实施源头管理。新设立矿山的建设规模必须与矿产资源储量规模适应,不得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化整为零。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凡达不到国家技术规范、开采回采率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批复文件、生产能力达不到5万方/年的建筑石材(料)新设矿山一律不予批准。生产能力小于2万方/年的已建小矿山,均要进行整合,整合后仍达不到最小开采规模的,一律予以关闭。

三是切实做好对已毁山体和废弃矿坑的修复工作。因历史原因遗留,特别是“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的被毁山体、残留矿坑,要认真编制修复治理工作方案,提出具体工作计划,落实治理资金,分步骤、按计划的综合整治。对新建和生产矿山,必须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认真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申请新办矿山,未提供矿山环境影响批复文件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已建矿山未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的,限于2012年3月底前制定完成。矿山企业未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要限期予以治理,否则,不予办理延续、变更和转让等采矿登记手续。对逾期不治理或治理达不到要求的,除治理保证金不予返还外,还可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采矿许可证。要认真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督促矿山企业缴纳治理保证金并签定治理责任书。一次性缴纳治理保证金的,要于2012年3月底前缴清;分期缴纳保证金的,首次缴纳时间不得超过2012年3月底。对于拒不缴纳和不足额缴纳的矿山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坚决杜绝只开采不治理现象的发生。

(二)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和部署阶段(2012年3月下旬)。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山石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顿规范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11]105号)以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山石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顿规范工作实施方案分通知》(临政办发[2012]5号)要求,宣传山石资源开发秩序专项整顿规范工作的重要意义,召开专门会议,进行整顿规范工作的发动和部署。

2、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4月至2012年6月底)。根据山石资源专项整规和批复的矿产资源整合方案要求,按照“政府调控推进,企业平等协商,合理划分利益,依法规范管理,促进企业提高,争取做大做强”的原则,积极实施山石资源专项整规工作。对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破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无保障的矿山坚决予以关闭;积极引导矿山企业引进先进的开采技术、开采方法、开采工艺和管理经验;切实搞好对已毁山体和废弃矿坑的修复治理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2012年7月下旬)。对本县的整顿规范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本地矿产开发秩序长治久安的措施和方法,7月底前写出总结,申请市政府进行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这次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保护国家资源,体现国家利益,最大限度的提升资源价值;要妥善处理好政府、集体、投资者和群众的利益关系,做到国家资源不浪费,资源性资产不流失,农村集体经济不受影响,投资者权益不受损害,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充分考虑资源有偿使用与资源整合的有关衔接,坚持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并重、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与矿业产业政策衔接的原则,坚持政府规划引导和企业资源结合的原则,稳步推进资源整合和采矿权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实现矿产资源资本化管理和有偿使用。县政府把整顿规范工作列入工作责任考核目标,主要领导亲自抓,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签订目标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分管领导要靠上抓,把目标任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矿,落实到人。对管理不到位,特别是“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山石资源开发秩序得不到有效治理的,要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二)加强宣传教育。在“3.19”矿法颁布日宣传期间,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实施山石资源整治的重要意义,改变广大群众靠山吃山的思想,让企业自愿接受规划与管理,主动走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开采的道路;集中开采区所在地的镇、村,要积极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主动为进区的矿山企业排忧解难,为推动山石资源开采秩序稳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通过召开座谈会和现场观摩等方式,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山石资源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整治方案篇7

一、工作目标

通过职业卫生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重点行业、按触职业病危害的重点人群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推进我县进职业卫生齐抓共管,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效能,切实保护劳动者和公众健康安全。

二、整治范围及工作重点

(一)整治范围

本行政区域内存在粉尘的煤矿、火电、金属冶炼、建材(水泥、石膏、石材、瓷砖等)等企业和存在化学物质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的化工、农药、家具、制鞋、箱包等行业。

(二)工作重点

1.摸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底数,建立职业卫生监督档案;

2.依法对职业病危害突出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从事接触粉尘、化学物质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监管;

3.依法查处《职业病防治法》违法行为。

三、重点整治内容

1.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职业病健康监护制度建立与落实情况;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情况。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即企业对2007年立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是否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进行职业危害评价的情况。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与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防护情况。

4.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告知、工伤保险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

5.群众性劳动保护等情况。

四、组织机构

县政府成立*职业卫生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负责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

五、职责分工

在县政府领导下,专项整治工作由县卫生局牵头,安监、劳动保障、工会、公安等部门共同实施。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加大集中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职业卫生违法行为。

卫生部门:负责整合各部门信息,尤其是安监部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信息;摸清全县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底数,建立职业卫生监督档案;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情况,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与落实情况,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情况,职业禁忌、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病人的处置情况,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情况等;组织查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未按照要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行为。

安全监管部门:负责对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职业安全培训、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职业病危害事故,并及时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检查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告知及合同执行情况、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和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等。

公安部门:负责对专项整治行动中发现的重大案件和违反《职业病防治法》涉嫌犯罪案件的查处工作。

工会组织:做好群众性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工作;将当前农民工受到职业病危害突出问题作为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的重点,检查劳动关系的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中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内容;督促用人单位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做好所辖区域有关企业及企业职工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督促企业依法做好职工健康保护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职业卫生专项整治。

各有关企事业单位: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岗前体检、定期体检、离岗体检及建档工作;落实好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职工福利;完善职业病诊断的相关手续和程序,切实维护职工的健康权益。

六、工作机制

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在职责范围内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认真完成专项整治工作。各部门间要加强联系,及时对监督检查的情况进行通报,建立互通信息、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要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协调工作,并开展三次以上联合检查行动。

七、时间安排

1.宣传动员阶段(7月21日前)各地、各部门、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职业卫生科普知识,让劳动者充分了解自己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权利,掌握职业病防治科学知识,提高其健康权益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让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树立其是企业职业病防治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促进企业认真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治措施。

2.整治阶段(7月21日-10月下旬)各地、各职能部门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开展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在摸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底数,建立职业卫生监督档案后,对有关企业、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对需要整改的企业,要对其落实整改意见情况进行复查,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整治工作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3.总结阶段(11月上旬)各职能部门就本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写出书面总结,连同有关报表于11月5日前送交县职业卫生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卫生局),县卫生局负责汇总、统计,并写出专题总结报告于11月10日前报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

八、工作要求

1.明确责任,加强领导。职业病例中,尘肺、职业中毒占90%以上。以存在粉尘、化学物质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为重点进行职业卫生专项整治是保护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健康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抓好整治工作。通过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我县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档案,督促用人单位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义务,建立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督档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健康。

整治方案篇8

整治“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

一、目的

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巩固和引深“正风肃纪、创优环境”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工作。

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持专项整治与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相结合,与推进“项目落地年”各项工作相结合,与构建惩防体系、防范廉政风险相结合,深化思想教育,加强自查自纠,严肃查办案件,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发展环境,集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拿卡要问题,为贯彻“两个坚定不移”、打好“项目落地年”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三、整治范围和内容

(一)专项整治范围和重点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公共权力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服务单位、基层执法单位、办事窗口单位和项目落地涉及单位是本次专项整治的重点。

(二)专项整治内容:重点整治六种行为

重点整治各级决策、审批、执法单位在服务市场主体中的“卡、拖、要、乱”行为,特别是该批的不批、该早批的不早批、办事效率低下,影响发展环境、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行为。重点整治以下六种行为:

1、不按规定向管理服务对象一次性公示或告知办理事项的具体条件、工作流程和办理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的行为;

2、拒不受理应当受理的许可、审批、备案申请,或暗示、授意管理服务对象通过其他途径提交申请的行为;

3、在规定或承诺时限内无正当理由未办结应当办理的事项,或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各种理由拖延刁难的行为;

4、索取、接受管理服务对象的财物、宴请以及活动安排,要求管理服务对象接受有偿服务、购买指定商品、报销个人费用,向管理服务对象摊派钱物、索要赞助的行为;

5、强迫管理服务对象做广告、订报刊,

参加各类社团,参加国家无明确规定的学习班、培训班以及各种考核、升级、达标、评优等活动的行为;

6、其他利用职权“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行为。

四、方法步骤

(一)时间:从5月份开始,8月底结束。

(二)重点抓好自查自纠、查办案件和长效机制建设三个环节。

1.认真自查自纠,开展好五个活动

(1)干部思想大教育认真开展整治“吃拿卡要”问题创优发展环境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2)社会民意大调研要在各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开展一次“整治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社会问卷调查,重点就政策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配套服务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吃拿卡要”问题进行调研,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要通过各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公告、公开举报电话和网上投诉邮箱,在市直各部门和窗口单位悬挂“整治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投诉箱;要把内部自查与开门纳谏相结合,通过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走访服务对象等形式,调查研究、问需问计,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并统一梳理分析,形成自查报告。要把民意调研与用权风险排查相结合,对照惩防体系建设要求,围绕本单位各项权力内容,特别是涉及到人、财、物以及审批权、执法权、处罚权的重点环节和关键岗位进行排查,规范权力流程,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做到预警防范在先、监督制约跟进、风险处置及时,努力把用权风险控制到最低程度。

(3)项目落地大排查要加强对省市重点工程、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民生实事工程的监督检查。围绕审批的前置条件、工作流程、办理期限等环节,排查是否存在应办不办、拖着不办,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及变相刁难、吃拿卡要的行为;紧紧抓住工程立项、规划设计、环评、用地、招标投标、工程监理、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排查项目建设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签约项目早落地、奠基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达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为制度创新提供依据。

(4)政风行风大评议要充分利用“行风大家谈”、“百姓热线•纠风台”等载体平台,组织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基层站所、学校医院等单位,开展“整治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专题评议和“向人民承诺、请人民监督,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政风行风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工作人员,结合工作职责和岗位特点,向社会做出“创优发展环境、抵制吃拿卡要”公开承诺。公开承诺要突出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承诺内容和投诉电话要在办公场所、政务大厅、办事大厅醒目位置固定公示,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

(5)行政效能大提速要对本部门本单位保留的审批事项进行梳理盘点,只要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行政审批事项都要坚决撤销,进一步清理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努力实现审批效能的大提速。各部门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要对照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认真进行整改。要继续深化“五治五督”活动,治学督能、治浮督责、治懒督勤、治庸督绩、治奢督廉,督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切实把精力用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上来,实现工作效能的大提速。

2.严肃查办案件,做到“四个一批”

(1)收集一批线索。通过信访举报、明查暗访、个别走访、专项督查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重点项目落地、工程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管理服务等领域吃拿卡要的案件线索。要全面梳理2011年以来的信访举报件,对涉及“吃拿卡要”问题的信访件要移送专项整治工作机构,统一安排调查处理。

(2)排查一批问题。各级专项整治工作机构,要对收集的案件线索和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筛选,报经专项整治领导组同意后,按照直查、转办、督办进行分类归口。特别是对实名举报、问题具体的事项,要列为重点线索,重点办理。要实行台帐式管理,对所有举报线索、投诉问题由专人负责登记、管理,确保严格保密、管理安全。

(3)查办一批案件。要健全案件查办工作机制,对直查案件实行组长终身负责制,对转办案件实行限时办结制,对挂牌案件实行领导领办制。要对“吃拿卡要”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实行“零容忍”。特别是要坚决查处效能低下、懒政怠政、不负责任、执行不力、弄虚作假、奢侈浪费的行为;严肃查办一批利用决策权、审批权、执法权、人事权以及公共服务的便利,吃拿卡要、谋取私利的典型案件;坚决查办影响项目落地的腐败行为和失职渎职行为。

(4)追究一批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等各项规定,强化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监管职责,对查处的“吃拿卡要”问题,既要追究行为当事人,也要问责相关领导者;对整治“吃拿卡要”问题监管不力、工作不力,导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要坚决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对查处的“吃拿卡要”案件,在作出处理决定前要与市纪委进行沟通,确保定性准确、处理恰当,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

3.建立长效机制

要针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和暴露的问题,坚持边查边改边建制的原则,以分责、知责、履责、负责为核心,以“数量最少、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时限最短”为目标,对本部门本单位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的时限、程序、标准、依据等内容进行再造、优化和固化,建立预防“吃拿卡要”问题反复发生的长效机制。

(1)规范行政审批。一是要突出清理重点。对投资领域、社会事业领域的行政审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重点清理,取消一批、下放一批,严格依法设定和实施审批事项,实行动态管理。二是要抓好流程再造。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减少前置条件,缩短审批时限,压缩自由裁量空间,建立部门并联审批、联合会审机制,做到“一门受理、并联审批、一站服务、限时办结”。三是要完善“绿色通道”。对重点项目,要特事特办、领办帮办、跟踪服务、持续推进,探索实行项目审批制,确保项目早落地、快落地、见实效。

(2)推进阳光政务。要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公开,面向社会公布所有行政审批流程和具体办事程序,实现“阳光示权”。要加快惩防体系示范网建设,实现权力在网上运行、审批在网上实施、监督在网上开展、公共资源在网上交易的“全程控权”。要健全完善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离岗告示以及过错道歉、效能约谈、效能告诫、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实现“问责督权”。

(3)强化日常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健全案件查处新闻平台、政风行风评议平台、行政效能投诉举报平台和审批提速监督平台,认真受理和核实群众关于发展环境和政务服务的投诉,进一步提升各个平台的运行效率,建立行政效能日常监督检查机制和防止“吃拿卡要”的规章制度,开展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暗访,特别是要加强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坚决遏制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吃拿卡要”等问题的发生。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领导机制。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市委市政府成立“全市整治‘吃拿卡要’问题创优发展环境工作领导组”(简称市整治领导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市专项整治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市整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监察局。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及时成立专项整治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工作落实。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的工作机构设立情况,要在5月15日前报市专项整治办公室。

(二)严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本部门本单位专项整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抓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专项整治工作作为2012年度的重要工作,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对整治不力、走过场的,责令整改;对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领导责任。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要作为2012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考核评价。

(三)强化推进措施。要坚持把思想教育、案件查处、制度建设贯穿专项整治全过程,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各级宣传部门和各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整治氛围;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扎实推进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及时上报进展情况。市专项整治办公室要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整治工作进行定期汇总分析和动态评估,并要组织专项整治检查小组,深入各地各单位进行明查暗访和工作督导,推动整治工作良性健康运行。

上一篇:土壤通报范文 下一篇:批评通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