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意见范文

时间:2023-12-13 09:02:20

贯彻意见

贯彻意见篇1

6月13日,省委、省政府在西宁召开了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暨“双争”活动动员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秦丰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骆惠宁、省人大副主任姚湘成、省政府副省长赵永忠、省政协副主席王孝榆出席了会议。省委副书记骆惠宁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会议结束时,省政府副省长赵永忠同志作了总结讲话。会议期间,西宁市委等5个单位进行了大会经验交流,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等8个单位提交了书面交流材料。与会代表还分组讨论了骆惠宁同志的讲话以及《关于开展“争当岗位优秀人才争创用人环境先进单位”活动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讨论稿)》。各州、地(市)委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政府分管人事工作的副州(市)长和组织部长,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省属各企事业单位主管人事工作的负责同志和组织(人事)处长等195人参加了会议。我州州委副书记高华同志,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良才同志,州政府副州长王西秦同志参加了会议。

二、会议的主要精神

这次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暨“双争”活动动员会的主要精神和提交会议讨论的《关于开展“争当岗位优秀人才争创用人环境先进单位”活动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讨论稿)》精神,集中体现在省委副书记骆惠宁同志和省政府副省长赵永忠同志的讲话之中。提交会议讨论的两个文件待省上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印发各地贯彻执行。

(一)骆惠宁同志的讲话,从四个方面就今年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推进“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1、认清形势,突出重点,进一步推动人才工作扎实开展。骆惠宁同志指出,去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工作。一年多来,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提供服务,做了大量工作,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地区各单位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人才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人才开发与人才需要相适应,坚持局部工作突破与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把中央、省委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导向性、原则性同各地各部门具体措施的补充性、配套性结合起来,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继续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2、坚持充实与提高并重,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和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骆惠宁同志强调,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与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充实与提高并重的原则,重点采取三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全省基层尤其是青南基层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继续开展人才对口支援工作,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在现有对口扶贫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西宁市、省直有关厅局、大型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等与县乡之间有关人才、智力的对口支援关系,以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支援为主,将人才支援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发挥支援单位的优势,发挥对口支援干部在理论、信息、技术、知识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全省县以下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能力。要结合县乡换届工作,注重把政治坚定、政绩突出、勤政廉洁、群众公认、开拓创新的人才选拔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来,同时,要有计划地选拔机关、事业单位素质较高、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边远艰苦地区的州、县、乡(镇)任职或挂职锻炼,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充实基层队伍。三是要大力抓好基层人才的培训,注重实效。要进一步整合农村牧区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构建人才培训体系。要在各类人才培训项目、培训班次、培训名额、培训经费等计划安排方面,向基层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人才培训工作的支持。

3、开展“双争”活动,优化人才环境,努力构建人才成长平台。在全省开展“争当岗位优秀人才、争创用人环境先进单位”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浓厚氛围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用人单位构建人才成长平台,推动人才工作在基层更好开展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双争”活动包括动员学习、开展主题活动、总结表彰三个阶段。会议印发的开展“双争”活动的实施意见,对各单位落实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政策措施,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对岗位优秀人才爱岗敬业、勤劳致富、创造实绩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要通过“双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推动人才工作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人才工作的保障机制,更好地激发人才活力,发掘人才资源,使各类人才立足岗位,积极为建设小康,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把“双争”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办实事,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4、加强组织领导,推动今年各项人才工作落到实处。骆惠宁同志指出,加强人才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楔而不舍的动态发展过程。做好今年人才工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于做好人才工作负有重要责任,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制,认真进行考核。要抓紧抓好正在做的工作。要按照中组部、人事部的要求,协调、组织、开展好全省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认真搞好“十一五”人才规划;抓好《青海省人才奖励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的意见》等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政策体系;贯彻落实《青海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2010年)》、《关于青海省高技能人才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任务和其他各项培训计划,加强人才队伍的整体培训工作;不断完善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等,促进人才工作不断创新;广泛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活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和人才服务制度,进一步改善人才创业环境和条件;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好“双争”活动,探索有效的工作载体;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省人才办联系工作制度,保证今年人才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骆惠宁同志最后强调,各级组织部门要开阔视野、拓宽领域、创新机制、改进方法,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做好人才工作的合力。

(二)赵永忠同志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提出了三点要求。

第一,认清和找准差距,进一步提高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赵永忠同志强调,要充分认识我省人才工作与其他省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的实际,既要克服青海人才事业制约因素太多、人才工作无所建树的悲观失望情绪,又要克服青海人才工作亮点多、人才工作再无须努力就能取得成效的盲目乐观情绪。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精神,不断深化对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贯彻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大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聚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开创我省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贯彻意见篇2

一、宗旨和目标

(一)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我州三七、辣椒、八角、林产等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畜产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应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外贸、外资、外经一齐抓,大贸、边贸、内贸相结合,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高我州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二)目标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外贸发展“十五”计划》,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科技兴贸新机制。力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州外贸出口总额由年的1.5%上升到2005年的6%。

二、实施“五大工程”的主要措施

(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开发研究

1、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六大工作重点”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企业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重点发展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资源和医药产品的开发研究,选择一批国际市场竞争力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出口创汇大,具有文山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加以扶持。

2、建立生物资源开发、现代农业、无公害三七及三七产业园区、名特优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重点对技术开发能力强,出口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给予扶持和培育,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建一批高技术、外向型的龙头企业(集团),优选3-5家企业作为省扶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选择1户企业列入国家重点扶持名单。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把三七产业园区建成高新技术开发区,列入部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争取国家的重点扶持。

3、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省内、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企业联合组建研究开发机构和技术中心、市场开拓机构。以三七、辣椒、八角、草果、阳荷、林产、畜产、矿产等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发其高新技术产品,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

(二)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鼓励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推进骨干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进程,努力实现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5、重点抓好制药、冶金、农特产品深加工、建材、轻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高度重视三七、辣椒、八角、林产、畜产品等名特优新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按照国际惯例尽快建立起我州招商引资的项目库,启动政府上网工程,通过互联网招商引资项目信息,逐步推行招商制,委托国内外中介机构招商。利用北京、上海外商云集,资金、技术、人才密集,信息灵通的优势,组织企业到北京、上海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的外商和国外公司驻华办事机构到我州进行考察投资。

7、调整和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外经贸发展水平。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非配额商品的出口,适度降低配额商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我州三七为重点的生物资源和以锑、锡、钨、锌为重点的矿产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一批出口优势产业和具有文山特色的大宗骨干出口产品。在市场结构调整方面,重点抓好东南亚市场和周边国家市场的营销,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出口渠道,增强出口风险抵御能力。

(三)国际技术贸易市场的开拓

8、按照州委、州政府“六大工作重点”关于搞活一个口岸的要求,千方百计搞活天保口岸,努力提高天保口岸对外辐射的能力。

9、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不断扩大对外合作的范围和领域。

10、实施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周边国家市场为重中之重,努力拓展欧美市场的多元化战略。

11、加强对我省、我州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越南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合我国现行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贸易方式,积极扩大出口,全面拓展业务范围,形成大贸、互市、加工贸易、易货贸易、外资、外经、外协等方式共同驱动,联动发展的格局。

12、积极支持我州外贸进出口骨干企业到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机构,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和销售服务网络,到重点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代办处和服务中心,以达到拓展国际市场的目的。

(四)建立科技兴贸绿色通道措施

13、建立州县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科技兴贸的协调机构,简化办事程序和审批手续,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减免收费项目,清理和废除与WTO规则相抵触、与西部大开发政策不符、与科技兴贸政策矛盾的各种规定和政策措施。

14、设立科技兴贸服务机构,为实施科技兴贸和促进外经贸高新技术产品研制、开发、出口提供全方位的高效服务。

15、充分发挥省州内外相关部门、社会群团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为我州科技兴贸献计献策。

16、建立文山科技兴贸信息网,并与省科技兴贸宽带信息网、省内外的经贸、科技网站及国外知名网站合作或链接,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

17、组织我州三七产业骨干企业参加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认证,争取到2005年,我州金泰得、七花公司等骨干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国际标准认证。

(五)人才资源的开发

18、充分调动和发挥现有科技、经贸人才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积极性,挖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培育人才的潜力,产、学、研、贸结合,造就一批懂技术、懂外贸、善于开拓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19、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积极从国内外、省内外引进科技兴贸急需的相关人才。通过人才市场,合理配置科技兴贸人才资源。重视发挥州内从事科技、生产、外贸、外事、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工作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专长和经验,为科技兴贸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作贡献。

20、加强省院州校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相关省院省校和大型企业的合作,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开发我州的生物资源和名特优新产品,扩大出口创汇。

三、政策措施

21、努力把我州高新技术产品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和《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和省政府配套的优惠政策。

22、抓住省政府连续5年每年筹集3000万元,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重点高新技术出口项目和产品,实施科技兴贸工程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文山三七基地)建设

机遇,结合我州三七资源优势,把三七产业园区、优质无公害三七基地建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重点高新技术出口项目,争取省政府的扶持。

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的技术开发费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费用”的规定,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企业应不低于1%,中型企业应不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应不低于5%。

24、从2002年起,州政府将多方筹资,设立科技兴贸专项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出口项目的扶持。“十五”期间,科技三项费、外贸技改、个私发展等资金要向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出口方面倾斜。

25、加大对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在信贷规模和投向上加大对科技兴贸、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26、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除享受国家、省政府有关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外,享受州委、州人民政府有关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开放的优惠政策和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用好用活有关出口奖励的政策措施,增强我州外向型企业出口创汇能力。

27、大力扶持和发展外向型民营科技企业,使民营科技企业享有其他所有制企业同等的扶持待遇,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28、根据《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对科技兴贸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公民给予表彰奖励。

29、对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给予关心和支持。州级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管理协调服务工作,帮助困难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提高效益,充分发挥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30、切实治理好“三乱”问题,为“三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四、组织与管理

31、由州外经贸局牵头,州科委、经贸委、计委、财政局、教委、人事局、农业局、生物创新办、三七特产局、乡镇企业局、地税局、卫生局,州人民银行、工商局、国税局、海关、商检、边防等部门建立全州科技兴贸工作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指导科技兴贸的实施,确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协调处理科技兴贸工作中的重要事宜。

32、设立科技兴贸工作办公室,由州外经贸局、州科委、州计委、州经贸委、三七特产局、乡镇企业局组成,办公室设在州外经贸局。各县要结合实际,明确相应机构,负责本县的科技兴贸工作。

33、加强指导、检查和监督。科技兴贸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将定期、不定期对科技兴贸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并及时协调和处理相关事宜。

34、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秩序,为科技兴贸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贯彻意见篇3

一、明确要求,深入贯彻《廉政准则》

新年伊始,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廉政准则》。明确三条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把学习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作为事关兴义发展、改革、稳定的大事来抓,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推进,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好《廉政准则》的意义和要求,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

二要搞好对照检查。要认真对照《廉政准则》的具体规定,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本人实际,认真分析查找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整改。要结合年度民主生活会的开展,搞好定时对照检查;要在干部考察任用等重大事项中,进行适时对照检查;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开展经常对照检查。通过认真对照检查,切实把《廉政准则》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的理念和准则,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三要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落实责任制。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既要按照《廉政准则》的有关规定,严于律己,作好表率,更要亲自安排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工作,亲自督查《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是要强化督促检查。定期不定期对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深入推进《廉政准则》的贯彻执行。三是要严格责任追究。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不力和违反《廉政准则》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二、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当前工作

一抓重点项目。重点项目是今年上半年乃至全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工作的“牛鼻子”。要按照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的狠抓“三个一批”的要求,狠抓一批“三化一业”项目,狠抓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狠抓一批社会发展项目,全力加快发展。抓重点项目,关键是要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土地供应问题。今年的国民经济计划能不能圆满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供应的水平和能力。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土地供应不了,项目再多,项目再大,都是空谈。要在扩大土地增量、盘活土地存量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土地资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用地提供保障。二是资金供应问题。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将新增贷款7.5万亿元。从贷款规模上讲,比2009年减少了2万亿;从投资方向上讲,今年新增贷款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续建项目。

大家要认真研究投资的渠道、结构和方向,拓宽投资渠道,改善投资结构,找准投资方向,为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项目报批问题。要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各级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机遇,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沟通协调,搞好项目对接,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支持,让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省和州的“盘子”。四是资源配置问题。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区域统筹的办法、互利共赢的办法解决好资源配置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资源市场的配置、联合与合作,使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赢得主动。五是环境评估问题。一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二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进一步优化发展的软环境。三要建立发展、改革的风险评估机制,防止“叫停政策”、“叫停项目”和“叫停工程”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为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抓春耕生产。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降雨特别少,旱情持续加重,农村小季种植损失较大。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抗大旱、防大汛的意识,全面抓好今年的农业生产。当前,要重点抓好四条:一要开源节流。从气象部门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我市的干旱可能仍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寻找新水源的力度,保证水源供应;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节约用水,杜绝浪费,千方百计确保老百姓生活用水。二要抗旱防汛。既要扎实抓当前的抗旱工作,又要提前做好防大汛的准备。三要增产增收。各乡镇(街道)要结合自身实际,抓住当前的茬口,抢种一季经济作物,把小季的损失补回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四要推进农业产业化。扎实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三抓机构改革。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机构改革与其它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始终做到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确保今年4月初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实现机构改革与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四抓区划改革。城区办事处“四改八”工作,已经州委、州政府研究同意。当前,要紧锣密鼓地抓好人、财、物的调整分配等工作,落实各办事处的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确保办事处“四改八”工作与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同步完成。

五抓“两会”筹备。开好今年的市人代会、市政协会,事关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事关市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顺利进行,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抓好市“两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特别要把“两会”涉及的《政府工作报告》等7个报告讨论好、修改好,高质量地确保市“两会”如期顺利召开。

贯彻意见篇4

当前,我市改革和发展处于攻坚的关键时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实施,职工队伍结构和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矛盾更加复杂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发挥工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从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深入贯彻实施工会法,大力支持工会依法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特别是突出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切实引导、保护和调动好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全面落实工作协调机制

各级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等部门要与工会建立贯彻实施工会法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会法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办法措施,推动工会法的贯彻落实。市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大执行工会法配套政策的力度,为工会组织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劳动保障等部门要与工会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工会法执法检查,对违反工会法、侵犯工会组织和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予以坚决纠正和查处。企业破产、改制裁员时,要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破产、改制裁员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在工会和职工的监督下实施,防止企业过渡裁员,损害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切实完善工会民主参与机制

各级政府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尽快建立健全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研究解决工会反映的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凡研究制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研究制定劳动就业、工资福利、职业安全、卫生保障等与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政策措施,要邀请工会代表参加并认真听取意见;召开涉及职工利益和权益保障方面的会议,要有工会组织代表参加。要加强与工会的信息沟通交流,对来自工会的重要情况和信息,要认真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各级发改委、劳动保障、民政、安监、国资委、中小企业等部门要按照联席会议制度和要求,加强与同级工会组织的信息沟通,相互通报有关情况,共同研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切实保证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保证职工队伍团结和稳定。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发挥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确保职工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四、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同级工会组织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研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中劳动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加强经常性的协调与沟通,及时研究解决办法。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工会组织积极指导和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特别要在非公有制企业大力推进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作。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争议的调处工作,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在考核企业经营业绩时,要把职工上资的正常增长作为重要指标,加大对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指导和调控力度,促进社会公严。

五、大力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工作

贯彻意见篇5

一、提高思想认识。《意见》是对治理“庸、懒、散、慢、拖、瞒”的进一步细化,是新形势下加强机关作风纪律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各项工作,提升创新增效具有极为重要意义。全体机关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八项规定实施的重要性,不折不扣、一以贯之地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

二、改进调查研究。一是加强调研活动,局班子成员每人每年完成1-2篇调研文章,调研内容要结合本职工作,围绕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园区产业聚集、小微企业产业配套以及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定专题,并认真落实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二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业务分管领导及业务科室人员每周下企业次数不少于3次,其他分管领导及综合科室人员每周下企业次数不少于2次,要切实将深入企业活动作为日常工作之一,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

三、厉行勤俭节约。一是严格遵守生活待遇规定。领导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铺张浪费、讲排场。一切接待必须经过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操作执行,否则票据不予报销;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运行规定,维修车辆必须提前向办公室申请,经主要领导同意后方可维修;严禁公车私用,超出规定范围的一切费用不予报销,办公室同时要做好车辆维修和加油登记,并于每季度进行通报。二是节约办公。提倡电子政务办公,减少纸质文件印刷;节水节电,合理使用电脑、空调等电器设备,养成人走关闭电源的良好习惯。

四、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一是领导要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严格管理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亲友,不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家属、亲友谋取利益,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规定。二是严禁大操大办。除本人和直系亲属婚丧嫁娶外,不得操办本人和直系亲属过生日、乔迁、职务升迁、调动、小孩满月、子女上学、参军宴请等事宜。要主动控制婚丧嫁娶等事宜的操办规模,邀请对象主要限于亲属、挚友范围,不得邀请与本人行使职权有利害关系的单位、企业和个人参加,不得使用公务用车和公务场所。

五、加强机关纪律。一是从礼貌用语、文明举止、办公秩序、考勤登记等点滴事情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树文明风尚,做到服务群众热情周到、办公场所干净整洁、精神面貌健康向上、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维护局机关良好形象。二是严格请销假制度。主要领导及副职领导必须按照区委区政府相关请销假规定执行;局机关干部履行书面请假手续,按照请假时间长短,经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同意签字后,将请假条交办公室备案考勤。

贯彻意见篇6

一、搞好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落实《纲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纲要》以年省政府“一号文件”印发,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对安全发展的高度重视。《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主线,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变等实际,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十年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抓好《纲要》的宣传贯彻,对继续保持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良好势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抓好《纲要》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要迅速掀起学习、宣传《纲要》的高潮,组织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安全创建的意义、内容和要求,日报(平原晚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要在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刊播安全常识和有关安全创建活动的内容;要利用会议、培训等形式,广泛发动,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参与安全创建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共同防范、同享和谐的浓厚创建氛围。

二、明确创建任务,制定落实规划,确保各阶段创建目标的实现

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和相关单位要针对《纲要》明确的近、中、远不同时期的创建目标和工作任务,做好分解和分步实施规划。同时,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村镇、社区和企业,作为安全创建的示范点。要结合行业特点和实际,及早部署,提前谋划,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各阶段目标的实现。

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设。年年底前,市本级和县市、县、县、区、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要达到创建标准化要求;2013年年底前,市、县、县、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要达到标准化要求;2015年年底前,其余县(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建设要达到标准化要求。

积极推进安全村镇(社区)建设。年年底前,全市20%的村镇和城市社区达到安全和谐型村镇(社区)基本标准;年年底前,全市3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达到安全基本标准;2015年年底前8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达到安全基本标准;2020年年底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达到安全基本标准。

积极推进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年年底前,县要达到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标准,并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2015年年底前,县市、县、区、市、县要达到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标准;2020年年底前,其他县(区)要达到安全保障型城市创建标准。

积极推进安全发展型企业建设。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坚持做到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在淘汰改造落后技术工艺设备的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年年底前,全市15%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安全发展型企业创建标准;2015年年底前,50%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安全发展型企业创建标准;2020年年底前,所有规模以上企业要达到安全发展型企业创建标准。

三、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保障《纲要》顺利实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贯彻落实《纲要》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安全创建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创建工作要亲自研究部署,组织制定实施方案,严格督导检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安全创建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安全生产监管、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质监、农机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行业(领域)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安全社区、安全农村、安全校园、平安农机、平安交通等基层安全达标活动纳入安全创建总体规划,继续深入开展下去,形成创建合力。

(二)全面提高人员素质。一是全面提高全民安全意识。通过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全民安全教育日”、“11·9”消防日、“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教育活动和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在大众媒体上进行安全常识广告宣传等形式,普及安全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防灾能力。二是全面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加强各类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确保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特种作业、机动车驾驶等重点岗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高危企业做到全员培训;抓好员工的日常安全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安全培训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2015年年底前必须具备相关行业规定的专业知识,安全管理人员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比例达到30%以上。三是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执法水平。加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新任职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执法资格;在职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专门的业务知识培训,确保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具备与本职岗位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

(三)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煤矿:严格各项管理制度和责任制落实,突出抓好煤矿瓦斯和水害治理与监管,加强安全设施建设,2013年月底前,辖区内所属煤矿要完成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和烟花爆竹: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和企业安全准入制度,合理规划布局化工园区(集聚区)和化工经营市场,监督新建项目进园区,引导现有企业迁入园区;涉及硝化等15种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完成自动化控制改造,存在重大危险源的要实现可视监控和自动报警;2015年年底前,城镇人口密集区内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全部搬迁。扎实推进非煤矿山矿产资源整合,研究制订非煤矿山各矿种最小开采规模标准,开采规模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淘汰扩壶爆破、使用爆破方式进行二次破碎、人工装载矿岩、没有捕尘装置的干式凿岩等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除稀有矿种外,其他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井工开采。继续实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退出政策,加强对经营(批发)企业的日常监管和节日期间市场监督检查,严格烟花爆竹运输和焰火燃放管理。道路交通:深化平安畅通县(市)、区创建活动,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对危险路段、事故易发多发点段,实施综合治理和分级挂牌督办,促进道路交通环境改善;继续整治无牌无证、农用车载人、酒后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格校车、旅游车辆、危险物品运输等特殊车辆安全监管,2013年年底前,上述车辆要全部安装星定位监控装置。消防:从严整治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多合一”场所等火灾隐患,年年底前所有人员密集场所基本达到消防安全“三会三化”(会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管理标准化、标示明细化、宣传常态化)建设标准。建筑施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2015年年底前建设领域各项秩序得到全面规范,非法承包转包行为和重特大施工事故、质量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以防范机械伤害、基坑塌陷、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事故为重点,督促企业制订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危险作业安全管理。

民爆、农机、旅游、教育、供气、冶金、建材、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要结合行业(领域)特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和源头治本,搞好安全创建,实现安全生产。

(四)扎实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安全标准体系认证,在小型企业实行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监管监察,全面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达标活动。2013年年底前,烟花爆竹经营(批发)企业达到标准化二级以上建设标准;2015年年底前,煤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省级以上标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非煤矿山全部达到五级以上标准;冶金、机械企业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五)切实加大保障经费投入。要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教育培训、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表彰奖励、公共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安全创建基层基础建设等必须的投入。企业要按照国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费用提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规定,严格落实资金投入政策,做到纳入概算、充分保障和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款专用。各级政府要将安全创建保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投入,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市本级每年安全生产专项业务经费不低于上年GDP的十万分之五,各县(市)、区不低于上年GDP的十万分之八,乡级安全监管站所人均专项业务经费不低于1.5万元。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应从征缴的工伤保险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工伤事故预防。

(六)切实加强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和装备建设。各级要按照《纲要》明确的标准,配齐、配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通过公开招录、择优选调调剂、在职教育培训等途径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年年底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专业人员比例市级不低于20%,县级不低于15%,注册安全工程师市级不少于2人,县级不少于1人;2015年年底前,专业人员比例市级不低于40%,县级不低于25%,注册安全工程师市级不少于4人,县级不少于2人;2020年年底前,专业人员比例市级不低于60%,县级不低于40%,注册安全工程师市级不少于6人,县级不少于4人。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机制的意见〉等十个文件的通知》(发〔〕7号)文件中“针对安全生产风险高、责任大,对监管人员要在政治上多关心,在生活上多照顾,每月发放一定的安全生产岗位津贴,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要求,从年起,给市、县级安全生产专职监管人员和分管领导每人每月发放250元岗位津贴,并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列入市、县区两级财政预算。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和分管领导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岗位津贴,村、居(社区)专职安全员根据监管任务大小,按每人每月40元、60元、80元三类标准发放安全生产岗位津贴,乡、镇(街道)、村、居(社区)两级的安全生产岗位津贴由乡、镇(街道)财政支付。各企业结合实际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岗位津贴标准。加强装备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执法条件。

(七)强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制,加强监管机构、队伍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以宣传《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5)》、《职业病防治法》等为重点,大力开展职业健康法规宣传活动。强化职业危害申报,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年年底前,煤矿、非煤矿山、冶炼、水泥制造、箱包加工、皮革加工、制鞋、家具制造、化工、五金电镀、装饰材料加工、医药加工等涉及有毒有害作业的企业,要全部完成职业安全健康分级,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申报率达60%以上,其中,粉尘、高毒物品企业危害申报率达到100%。

四、严格考核奖惩,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级落实《纲要》的积极性

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安全创建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范围,制定详细的安全创建督查检查和评比奖惩办法,结合责任目标考核每年考核一次。对完成创建任务的单位以及对安全创建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未按要求达到创建标准的进行通报批评。继续将安全生产作为领导干部政绩、企业负责人业绩和县域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任用和评先奖优挂钩,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动态管理、过程管控,实行月统计、季通报、年考核,进一步发挥考核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推动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加大安全生产奖惩力度。从年起,市政府每年对安全生产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考核通报,每两年对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一次表彰奖励。

贯彻意见篇7

一、明确要求,深入贯彻《廉政准则》

新年伊始,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廉政准则》。明确三条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把学习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作为事关兴义发展、改革、稳定的大事来抓,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推进,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全面、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好《廉政准则》的意义和要求,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打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二要搞好对照检查。要认真对照《廉政准则》的具体规定,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本人实际,认真分析查找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认真进行整改。要结合年度民主生活会的开展,搞好定时对照检查;要在干部考察任用等重大事项中,进行适时对照检查;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开展经常对照检查。通过认真对照检查,切实把《廉政准则》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的理念和准则,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三要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落实责任制。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既要按照《廉政准则》的有关规定,严于律己,作好表率,更要亲自安排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工作,亲自督查《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情况。二是要强化督促检查。定期不定期对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廉政准则》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深入推进《廉政准则》的贯彻执行。三是要严格责任追究。纪检监察部门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不力和违反《廉政准则》的,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二、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当前工作

一抓重点项目。重点项目是今年上半年乃至全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工作的“牛鼻子”。要按照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的狠抓“三个一批”的要求,狠抓一批“三化一业”项目,狠抓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狠抓一批社会发展项目,全力加快发展。抓重点项目,关键是要解决好五个问题:一是土地供应问题。今年的国民经济计划能不能圆满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供应的水平和能力。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土地供应不了,项目再多,项目再大,都是空谈。要在扩大土地增量、盘活土地存量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用好用活土地资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用地提供保障。二是资金供应问题。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将新增贷款7.5万亿元。从贷款规模上讲,比2009年减少了2万亿;从投资方向上讲,今年新增贷款主要用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和续建项目。大家要认真研究投资的渠道、结构和方向,拓宽投资渠道,改善投资结构,找准投资方向,为重点项目的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三是项目报批问题。要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各级组织编制“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机遇,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强沟通协调,搞好项目对接,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支持,让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省和州的“盘子”。四是资源配置问题。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利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区域统筹的办法、互利共赢的办法解决好资源配置问题,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资源市场的配置、联合与合作,使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赢得主动。五是环境评估问题。一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二要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理念,进一步优化发展的软环境。三要建立发展、改革的风险评估机制,防止“叫停政策”、“叫停项目”和“叫停工程”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为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抓春耕生产。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降雨特别少,旱情持续加重,农村小季种植损失较大。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抗大旱、防大汛的意识,全面抓好今年的农业生产。当前,要重点抓好四条:一要开源节流。从气象部门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我市的干旱可能仍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寻找新水源的力度,保证水源供应;一方面要切实加强节约用水,杜绝浪费,千方百计确保老百姓生活用水。二要抗旱防汛。既要扎实抓当前的抗旱工作,又要提前做好防大汛的准备。三要增产增收。各乡镇(街道)要结合自身实际,抓住当前的茬口,抢种一季经济作物,把小季的损失补回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四要推进农业产业化。扎实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的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三抓机构改革。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各项要求,正确处理好政府机构改革与其它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始终做到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确保今年4月初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实现机构改革与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四抓区划改革。城区办事处“四改八”工作,已经州委、州政府研究同意。当前,要紧锣密鼓地抓好人、财、物的调整分配等工作,落实各办事处的人员、经费和办公地点,确保办事处“四改八”工作与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同步完成。

五抓“两会”筹备。开好今年的市人代会、市政协会,事关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事关市级领导班子建设的顺利进行,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组织抓好市“两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特别要把“两会”涉及的《政府工作报告》等7个报告讨论好、修改好,高质量地确保市“两会”如期顺利召开。

贯彻意见篇8

为了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档案局《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办函[2005]103号)及省档案局关于实施《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的有关问题的意见(川档发[2005]22号)文件精神,推动全市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是继档案工作升级、目标管理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档案工作坚持与时俱进的体现,是档案工作由部门管理向政府明确要求的重大转变,是政府机关贯彻档案法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全市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举措。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和把握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和操作办法,加强统筹规划和业务监督指导,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质量。

二、明确任务,统一要求。省档案局关于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总体要求是:从2005年起,三年内,档案馆全部实现规范化管理,三分之二达到省二级以上;机关、科技事业单位全部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五年内,有条件的非国有企业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全市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保证工作质量,我市由市档案局统一组织对县(区)机关、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省二级以上的考评,县(区)档案局组织省三级的考评。

复查是确保档案工作等级水平的有效手段。我市将从2005年至2007年期间,对按照《四川省机关档案工作等级标准》进行考评的单位进行全面复查,按照《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重新确定档案管理等级,并进行重新颁证和换牌,复查工作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进行,市档案局对市级单位进行复查,各县(区)档案局对县(区)所属单位进行复查。对已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单位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复查,确保档案工作不滑坡,市档案局将对各县(区)复查情况进行抽查。

《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中档案馆标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专门档案馆,机关标准适用于各级机关、团体、商业金融流通企业、中小学校、文化事业单位,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大专院校、职教、卫生、科研、设计等单位。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充分运用政府行政职能,明确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措施,积极加以落实。要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三年内按照40%、30%、30%的机关、事业单位的进度,确保各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步伐与省档案局的总体要求相适应。

三、坚持标准,把握内涵。《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是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有效载体,各级各单位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本行政区域内已达标升级单位进行新标准培训,使各单位充分把握标准的内涵,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

为了保证工作的质量,我市统一规定:1、省三级必须配备计算机及档案管理软件,省二级以上必须有档案专用库房,配备去湿机、扫描仪、照相机、防磁柜等设备。2、所有单位都必须开展档案计算机管理,市级单位统一使用思源档案管理软件,各县(区)可自行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统一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3、在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之前三年内,不得有违反档案法事件发生。

四、强化激励,严格管理。《四川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标准》较原来的《四川省机关档案工作等级标准》在内容上更丰富、要求上更高、工作开展的难度更大。为了增强各单位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全市档案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市仍按照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档案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档案工作升级活动的报告的通知》(内府办发[1990]66号)和《内江市档案工作奖励试行办法》(内府发[1994]116号)文件规定进行奖励,奖金从单位自有资金或包干经费中列支。

上一篇:少数意见范文 下一篇:问责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