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意见范文

时间:2023-03-03 08:39:44

贯彻意见

贯彻意见范文第1篇

为切实做好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度的通知》(浙政发〔*〕3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通知》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

在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关键时期,省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的精神专门发出《通知》,充分体现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标志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将由突击工作向长效管理转变。《通知》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举措,对落实防控责任、切实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养殖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人民群众安全的重要保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通知》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

二、切实按照《通知》要求,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度

按照《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政府分管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规定职责的直接责任人;动物和动物产品饲养、屠宰、加工、经营场所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为该场所动物防疫监管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尽快落实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落实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畜牧专业合作社、种畜禽场、畜牧小区等重点场所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工商部门要落实畜禽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动物调运者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交通部门要落实公路道口、高速公路收费站(所)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卫生部门要落实冷库及用肉单位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经贸部门(定屠办)要落实动物屠宰场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城管执法局要落实管辖范围内犬类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落实辖区内各村(社区)的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

三、加强领导和督查,扎实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要切实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加快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根据《通知》精神,强化经费保障,注重分工合作,落实防控措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市、县(市、区)政府或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对指挥部成员单位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督查,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确保动物防疫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各地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要按照《通知》要求,尽快组建重大动物疫情责任评估专家委员会(组)。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根据应急预案启动级别组织相应专家委员会(组)对疫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对防控和扑灭措施进行评估,并由专家委员会(组)以书面形式向指挥部报告,经指挥部审核后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政府批准。

贯彻意见范文第2篇

一、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积极推进依法管粮,切实落实粮食工作专员、州(市)长负责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

二、鼓励各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所有粮食经营者都必须依法从事粮食经营,承担《条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并享受相应的权利。

三、从事粮食收购的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粮食收购的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备注册资金50万元以上,并有与经营规模相匹配的资金筹措能力;

2、拥有或通过租借具有500吨以上完好的粮食仓储设施;

3、具备国家粮食收购质量标准规定项目的检验仪器和检验人员,具备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合格的计量工作,具备安全保管能力和必要的保管人员。

(二)从事粮食收购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备筹措经营资金5万元以上的能力;

2、拥有或通过租借具有50吨以上完好的粮食仓储设施;

3、具备质量检验的简单仪器和感官检验能力,具备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合格的计量工具。

四、最高、最低库存量确定。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必须按照《条例》的规定履行最高、最低库存量的义务。具体标准:歉年最高库存量不高于购进量的20%,丰年最低库存量不低于购进量的10%。

五、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

六、加强宏观调控。继续贯彻自治区“区内粮食自给平衡略有节余”的方针,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尤其是保证小麦面积和产量,粮食品种要适应市场需要。建立健全自治区级和地、州(市)级粮食储备制度。

七、加强粮食行政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加强粮食行政机构建设,充实人员,使之与管理职责相适应。已列为事业单位的粮食局,行使粮食行政管理职能。凡粮食局已合并到其它部门的,均要内设相应工作机构,配备必需的工作人员,并明确一位领导专门分管粮食工作。

八、加强监督检查和社会粮食统计工作。所有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应当建立粮食经营台帐,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定期报关粮食购进、销售、储存等基本数据和有关情况。粮食经营者保留粮食经营台帐的期限不得少于3年。

九、监察部门要对《条例》和本意见的执法情况进行监察。对违法、违规行为,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贯彻意见范文第3篇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领导,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经局党总支研究决定,成立人劳保障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

二、明确目标,强化职责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总支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了进一步明确责任,按照中央省、市、县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现对各级的责任明确如下:

(一)局党总支的责任

党总支对本局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对各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负指导管理责任。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的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定期不定期地分析研究全局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计划、措施,并抓好组织落实。

2、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领导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学习党风廉政法规,进行党风廉政教育。

3、坚持“从严治党”,认真贯彻严格执法的一系列规定,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

4、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任用中层干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5、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自觉维护领导班子团结。

6、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执政为民,执法为民。

7、认真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搞好廉洁自律和自查自纠,检查和纠正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

8、支持纪检、监察等部门依法依纪行使职责,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9、对本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二)党总支书记的责任

党总支书记对本局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局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责任包括:

1、掌握本局和所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及时听取有关工作汇报,结合本局工作实际,研究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决策、部署。

2、研究制定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制度和措施。

3、认真组织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和解决领导班子中存在的问题,对领导班子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

4、领导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加强组织协调,解决纪检、监察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发挥表率作用,带头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教育、监督、管理好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

(三)党总支成员的责任

党总支成员根据分工,对分管口和局属有关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责任包括:

1、协助党总支书记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组织分管口贯彻落实党总支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听取工作汇报。

2、调查研究分管口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并督促落实。

3、组织开展党性党风和廉政教育,对分管口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4、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组织落实各项廉政制度和规定。

5、按照有关规定推荐使用干部,自觉抵制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

6、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各项规章制度。教育、监督、管理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四)各股室(单位)的责任

各股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股室(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各副职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责任。广大党员对自己承担的工作造成失误和损失的,个人要负责任。各股室(单位)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其他工作一起研究,一起安排,一起检查落实,一起考核评比,并作为评先的必备条件。

(五)下列机构承担党风廉政建设相应职责,负相应责任

机关党支部:按照局党总支部署,研究制定本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计划;组织开展机关党员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教育,对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负有监督检查职责。

纪检组:在上级纪委和局党总支的领导下,监督、协调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研究提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建议,组织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督促检查系统内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和组织处理工作;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领导干部收入申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有关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组织对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协助局党总支对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三、完善制度、规范工作

全系统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各方面的责任,要认真完善和坚持以下几项制度:

(一)学习教育制度。党总支、纪检组负责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教育纳入年度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之中,做到有组织,有安排、有内容、有考核。并注重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学习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学习有关条规、学习先进典型等,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广大干职工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自觉性。

(二)监督检查制度。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年度之中,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检查不少于两次。对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可进行专项检查,对违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构成违纪的案件要进行立案查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问题,勒令被检查的单位纠正,问题严重的限期整改,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顺利实施。

(三)目标考核制度。局党总支负责领导组织对本局各单位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纪检组负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考核工作年度之内至少进行一次,可以根据需要与领导班子考核和干部年度考核等结合进行,必要时也可组织专门考核。考核结果要记入干部职工的廉政档案,并作为对干部职工年度评先和业绩评定、奖励、处分的重要依据。

(四)工作报告制度。各级领导干部个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要列入年终述职和民主生活会内容,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

任制执行情况列入年度总结的重要内容,向局党总支汇报。

(五)民主评议制度。健全完善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评议制度,广泛征求党内外和社会各界意见,全面评价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民主评议工作由纪检组和机关党支部负责,形成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可以与民主评议党员结合进行,必要时可单独进行。

四、加强监督、严格责任追究

重点追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失职行为,责任到人,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坚决落实责任追究规定。

责任追究的主要内容:

(一)实行“一票否决”制。年内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对单位和单位主要领导实行“一票否决”。即年度内不评先、不晋职、不晋级,并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追究相应责任,直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二)各单位领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追究:

1、对上级部署的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认识不高,态度不端正,工作不积极,贯彻不得力,抓的不紧,抓的不实,完不成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的;

2、对直接管理范围内发生的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不制止、不纠正、不处理、或者对严重违法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的;

3、直接管理范围内发生重大案件,致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或造成恶劣影响的;

4、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违法办事,徇私枉法以及违反财务制度弄虚作假的;

5、阻挠、干扰或授意、指使、纵容下属人员阻挠、干扰、对抗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或者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6、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知情不报、甚至隐瞒包庇的;

7、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其它严重问题的。

贯彻意见范文第4篇

一、总体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省政府有关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要求和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千村整治”特别是生活垃圾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推行非中心城区及南澳县“户收集、村(居)集中、镇(街道)转运、区(县)处理”和中心城区“村(居)收集、镇(街道)集中、区(县)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合理选择终端处理技术,提高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按照省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府办〔〕2号)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千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方案(—年)》(委办知〔〕16号)的要求,并结合市“千村整治”办《关于印发市千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年)生活垃圾整治专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府建〔〕25号)的工作安排,从今年开始,对全市农村和涉农社区进行统一规划,以垃圾收集清理为切入点,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我市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通过重点整治,逐年推进,力争在年3月底前,农村环境卫生实现无暴露垃圾、无水面漂浮物、无乱堆乱放、绿化树地无杂草垃圾等现象,农村垃圾脏乱差问题得到基本改善;到年底,我市农村脏乱差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宜居城乡建设上新台阶。

(一)一区(县)一场。到年底,澄海区、潮阳区、潮南区以及南澳县至少各建成一座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或焚烧厂,实现非中心城区和南澳县一区(县)一场的格局,且年起全部投入正常运营。

(二)一镇一站。年,全市各建制镇及涉农街道建设1座以上生活垃圾转运站,且区(县)范围内40%以上的建制镇和涉农街道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营;年,全市各建制镇和涉农街道建成1座以上生活垃圾转运站并投入正常运营。人口较少、垃圾产量较少的镇或涉农街道,可几个连片集中建设1座垃圾转运站;年,全市各镇和涉农街道每1.2万—1.5万人设置一座垃圾转运站(压缩站),且布站合理,市、县(区)、镇(涉农街道)、村(涉农社区)的垃圾转运体系实现全覆盖。

(三)一村一点。到年底,每个自然村至少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收集点,有效收集农村垃圾。同时,各镇和涉农街道一级要按照每1000—1300人设置一处垃圾收集点。

三、建设和管理要求

(一)中心城区以市雷打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为中心,统一运到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非中心城区各区及南澳县以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为中心,运输距离在30公里以内的,统一运到区(县)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超出范围或运输难度较大的,可以区域中心镇为节点,组团式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做到连片治理,区域共享。垃圾转运站、收集点的建筑形式可以区(县)为单位,相对统一,规范标识。各区(县)按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制定的《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技术指引》,组织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市有关部门予以指导。

(二)编制专项规划。年9月底前,全市各区(县)要编制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十二五”规划,同时完成本区(县)域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年10月底前,市要完成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完成市域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和规划环评工作。要做好专项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的衔接,统筹发展,合理布局。

(三)垃圾处理场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宜采用卫生填埋、资源化利用等工艺技术。市、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建设,以区域中心镇为节点建设的处理规模小于100吨/日的镇级填埋场,可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填埋区采取人工防渗处理,垃圾渗沥液采取运送或排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对于采用堆肥处理、沼气利用等综合处理技术,要做到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并在国内有成功适用的先例。

(四)镇垃圾转运站。垃圾转运站应做好通风、降尘、除臭、消杀、清洁等措施。站内垃圾应日产日清,各项清洁设施齐备,污水应统一收集,统一运送或排入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五)村垃圾收集点。生活垃圾可充分利用已有的垃圾收集桶、收集箱、收集屋等设施,实施统一收集。要注意做好垃圾的密闭管理和污水处置措施。收集点垃圾应日产日清,规范卫生保洁措施,每周至少清洗两次,并定时喷洒消毒及灭蚊蝇药物。

(六)保洁收运方式。各地可根据实际,聘请专业保洁公司或本地劳动力进行保洁。采取保洁人员上门收集或村民自行投放的方式,有条件的村居应优先选择垃圾袋装定时收运方式,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试点工作,将生活垃圾从户收集到村收集点,从村收集点集中至镇转运站,再转运至区(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运输全过程采取密闭方式,防止出现泄漏,造成二次污染。保洁人员应定期清扫村公共区域,做到村庄路边、河边、池边无垃圾,村容整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是我市“千村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幸福,改善民生、为民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成立市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日常办事机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城管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市城管局、住建局、财政局、发改局、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卫生局、农业局、交通局、公路局、环卫局分管领导和各区(县)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城管局。各区(县)、各相关部门也要切实负起责任,迅速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协调机制,组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各项工作。

(二)建立保洁机制。各区(县)要明确农村生活垃圾管理部门,镇(街道)要确保有环卫管理机构并配专职人员,村(居)配备专门保洁人员,形成稳定的区(县)、镇(街道)、村(居)三级管理和保洁队伍。加强保洁监管,保证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常态化运行。制定环卫作业标准,实施制度化、经常化环卫作业,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加强村规民约等自律性制度建设,培养村民讲卫生、爱干净的良好生活习惯。完善环卫用工制度,保障环卫工人合法权益,稳定壮大环卫队伍。

(三)落实经费保障。市、区(县)、镇(街道)加大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市、区(县)生活垃圾无害化设施、镇(街道)垃圾转运站、村(居)垃圾收集点等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和设施运营费用支出要列入地方财政预算。镇、村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一事一议”收取保洁费用,争取当地乡贤捐赠和企业资助,加快转运站和收集点建设,保障运输和保洁费用。有条件的村,卫生保洁费用可从村集体收入中予以解决,不向村民收取。创新投入机制,鼓励地方引入大型国有企业投资生活垃圾清运、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营和收运服务。

(四)加强检查考核。市政府对各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实施目标责任制管理,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加强督促检查,启动区县处级落实科学发展观考核,对各地“农村垃圾处理及环境改善”进行年度考核,并向全市通报考核结果。各级政府要建立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实施动态检查,对媒体曝光及群众反映的问题,组织督查整改。

(五)开展清洁行动。今年6—9月,在全市开展“大清洁、乡村美”农村清洁工程专项活动。各地要认真组织,号召全民参与,掀起一场清理农村路边、河边、池边及村庄公共区域积存垃圾的清洁行动,切实解决当前农村“脏乱差”问题。要把农村清洁工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宜居城乡建设、“千村整治”特别是生活垃圾专项整治、打造名镇名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有机结合,改善人居环境,树立乡风文明,建设美好新农村。

(六)加大宣传教育。建立每月信息报送制度,定期通报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监管能力和管理保洁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及时推出亮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栏、乡村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重大意义,增强村民环卫保洁意识,宣传卫生保洁先进户、示范村、优秀镇以及保洁人员等先进事迹,积极倡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鼓励和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七)加强技术支持。市城管局、市环卫局等部门组织专家队伍,以专业协会、有丰富经验的设计、建设、运营单位为技术支持单位,为各区(县)提供技术指导和业务咨询。

贯彻意见范文第5篇

一、宗旨和目标

(一)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我州三七、辣椒、八角、林产等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畜产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应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实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外贸、外资、外经一齐抓,大贸、边贸、内贸相结合,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高我州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二)目标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和《外贸发展“十五”计划》,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科技兴贸新机制。力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州外贸出口总额由年的1.5%上升到2005年的6%。

二、实施“五大工程”的主要措施

(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开发研究

1、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六大工作重点”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企业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重点发展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资源和医药产品的开发研究,选择一批国际市场竞争力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出口创汇大,具有文山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加以扶持。

2、建立生物资源开发、现代农业、无公害三七及三七产业园区、名特优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重点对技术开发能力强,出口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给予扶持和培育,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建一批高技术、外向型的龙头企业(集团),优选3-5家企业作为省扶持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选择1户企业列入国家重点扶持名单。积极创造条件力争把三七产业园区建成高新技术开发区,列入部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争取国家的重点扶持。

3、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省内、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企业联合组建研究开发机构和技术中心、市场开拓机构。以三七、辣椒、八角、草果、阳荷、林产、畜产、矿产等资源优势为依托,开发其高新技术产品,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

(二)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鼓励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推进骨干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进程,努力实现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5、重点抓好制药、冶金、农特产品深加工、建材、轻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高度重视三七、辣椒、八角、林产、畜产品等名特优新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按照国际惯例尽快建立起我州招商引资的项目库,启动政府上网工程,通过互联网招商引资项目信息,逐步推行招商制,委托国内外中介机构招商。利用北京、上海外商云集,资金、技术、人才密集,信息灵通的优势,组织企业到北京、上海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更多的外商和国外公司驻华办事机构到我州进行考察投资。

7、调整和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外经贸发展水平。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扩大非配额商品的出口,适度降低配额商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我州三七为重点的生物资源和以锑、锡、钨、锌为重点的矿产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一批出口优势产业和具有文山特色的大宗骨干出口产品。在市场结构调整方面,重点抓好东南亚市场和周边国家市场的营销,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不断拓展出口渠道,增强出口风险抵御能力。

(三)国际技术贸易市场的开拓

8、按照州委、州政府“六大工作重点”关于搞活一个口岸的要求,千方百计搞活天保口岸,努力提高天保口岸对外辐射的能力。

9、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不断扩大对外合作的范围和领域。

10、实施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重点,周边国家市场为重中之重,努力拓展欧美市场的多元化战略。

11、加强对我省、我州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越南市场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合我国现行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贸易方式,积极扩大出口,全面拓展业务范围,形成大贸、互市、加工贸易、易货贸易、外资、外经、外协等方式共同驱动,联动发展的格局。

12、积极支持我州外贸进出口骨干企业到周边国家和地区设立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机构,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和销售服务网络,到重点产品出口国家和地区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代办处和服务中心,以达到拓展国际市场的目的。

(四)建立科技兴贸绿色通道措施

13、建立州县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科技兴贸的协调机构,简化办事程序和审批手续,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减免收费项目,清理和废除与WTO规则相抵触、与西部大开发政策不符、与科技兴贸政策矛盾的各种规定和政策措施。

14、设立科技兴贸服务机构,为实施科技兴贸和促进外经贸高新技术产品研制、开发、出口提供全方位的高效服务。

15、充分发挥省州内外相关部门、社会群团组织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为我州科技兴贸献计献策。

16、建立文山科技兴贸信息网,并与省科技兴贸宽带信息网、省内外的经贸、科技网站及国外知名网站合作或链接,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

17、组织我州三七产业骨干企业参加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的认证,争取到2005年,我州金泰得、七花公司等骨干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国际标准认证。

(五)人才资源的开发

18、充分调动和发挥现有科技、经贸人才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积极性,挖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培育人才的潜力,产、学、研、贸结合,造就一批懂技术、懂外贸、善于开拓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19、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积极从国内外、省内外引进科技兴贸急需的相关人才。通过人才市场,合理配置科技兴贸人才资源。重视发挥州内从事科技、生产、外贸、外事、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工作的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专长和经验,为科技兴贸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作贡献。

20、加强省院州校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相关省院省校和大型企业的合作,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开发我州的生物资源和名特优新产品,扩大出口创汇。

三、政策措施

21、努力把我州高新技术产品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和《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和省政府配套的优惠政策。

22、抓住省政府连续5年每年筹集3000万元,扶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重点高新技术出口项目和产品,实施科技兴贸工程和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文山三七基地)建设

机遇,结合我州三七资源优势,把三七产业园区、优质无公害三七基地建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重点高新技术出口项目,争取省政府的扶持。

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的技术开发费按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费用”的规定,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企业应不低于1%,中型企业应不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应不低于5%。

24、从2002年起,州政府将多方筹资,设立科技兴贸专项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出口项目的扶持。“十五”期间,科技三项费、外贸技改、个私发展等资金要向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出口方面倾斜。

25、加大对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在信贷规模和投向上加大对科技兴贸、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26、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除享受国家、省政府有关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外,享受州委、州人民政府有关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开放的优惠政策和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用好用活有关出口奖励的政策措施,增强我州外向型企业出口创汇能力。

27、大力扶持和发展外向型民营科技企业,使民营科技企业享有其他所有制企业同等的扶持待遇,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28、根据《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对科技兴贸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公民给予表彰奖励。

29、对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给予关心和支持。州级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管理协调服务工作,帮助困难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提高效益,充分发挥现有外商投资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30、切实治理好“三乱”问题,为“三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四、组织与管理

31、由州外经贸局牵头,州科委、经贸委、计委、财政局、教委、人事局、农业局、生物创新办、三七特产局、乡镇企业局、地税局、卫生局,州人民银行、工商局、国税局、海关、商检、边防等部门建立全州科技兴贸工作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指导科技兴贸的实施,确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协调处理科技兴贸工作中的重要事宜。

32、设立科技兴贸工作办公室,由州外经贸局、州科委、州计委、州经贸委、三七特产局、乡镇企业局组成,办公室设在州外经贸局。各县要结合实际,明确相应机构,负责本县的科技兴贸工作。

33、加强指导、检查和监督。科技兴贸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将定期、不定期对科技兴贸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并及时协调和处理相关事宜。

34、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市场秩序,为科技兴贸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贯彻意见范文第6篇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当前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形势严峻,现根据国家、省、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指导意见》,请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认真贯彻执行。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及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要全面落实“一岗双责”,把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建立健全层层相联、环环相扣的责任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2.配备专职保安,加强安保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下同)配备专职保安,增强安保力量。要聘请保安公司年富力强的专职保安负责门卫等校园治安保卫工作,并为保安配备必要的威慑犯罪的器具。专职保安可以由教育部门统一向保安服务公司聘请,由学校与保安服务公司签订合同。

3.配好安防设施,提高防范能力。城市所有学校、农村中心校以上学校,必须在校门口以及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师生宿舍等重要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等技术防范设施,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和设备,要及时加以维修、升级和更换,确保正常运行。

4.建立群防组织,提高安防水平。学校要成立以体育教师及年青男教师为主的学校安全群防群治小组(护校队),落实责任,保障待遇。群防组织要在日常安全检查、治安巡逻、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学生上学、放学管理)、住校生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和治安事件。

5.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学校要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安全和法制教育,将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课程化、制度化。同时,要通过家长会或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努力提高广大家长的安全意识,共同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要强化家长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家长要加强对孩子自行组织的集体活动的指导与管理。

6.完善预警机制,加强日常监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督查制度和督查机制。要采取定期和随机相结合的督查方式,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要采取“限期整改制”、“通报批评制”、“责任追究制”,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保障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

7.完善制度体系,构筑安全屏障。学校要建立健全严格的门卫管理制度、食堂安全管理制度(外来人员监控)、周末班车安全制度等,督促岗位工作人员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要切实落实好学生到校(尤其是早到的学生)的管理、外来人员和车辆的来访登记、进出校门物品检查、重点时段校园周边巡查等管理规范,严防外来人员和物品对师生员工人身和财产造成侵害。

8.构建协调机制,实施综合治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与当地公安机关、社区警务的联系,建立健全校园安全联防制度,设立“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告示牌”。要全面梳理安全隐患,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予以消除,切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同时要配合公安部门,加大校园周边的巡逻控制力度和密度,加强重点学校、重点地段、重点时段巡逻警力布控,做到安全防范和处置工作的立体化与网络化。

9.加强心理指导,构建和谐校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工作,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的管理和教育内容。切实关注学困生、贫困生、心理障碍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和单亲家庭学生等特殊群体,落实德育导师制,做好结队帮扶工作。同时要关心教师的思想和生活,努力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积极构建优良的校园人际关系。

贯彻意见范文第7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受极端天气、地震和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呈现多发态势,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消除地质灾害威胁,最大限度地保护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实基础。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防治体系、应急体系为核心,强化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我区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建立健全自治区、地州市、县(市)三级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明确各级人民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运用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手段,有效规避地质灾害风险;坚持专群结合、群测群防,充分发挥专业监测机构作用,紧紧依靠广大基层群众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谁引发、谁治理,对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灾责任单位,切实落实防范治理责任;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在重点加强地质灾害多发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协调推进山洪等其他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

(三)工作目标。到年,在已完成谷地8县1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市及市、县、县、县、市、市、县、县、自治县、自治县、县、县、县、市、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自治县、市、县、县、县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30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及20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居民点搬迁避让工作;对其他隐患点,积极开展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使灾情、险情得到及时监控和有效处置;完成40个以“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有警示”为内容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完善自治区、地州市、县(市)三级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群测群防和应急体系;建立地质灾害防治长效投入机制。到年,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三、加快推进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

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及县(市)人民政府在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任务和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预报、搬迁避让、重点治理等工程实施计划及防治措施等,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纳入规划,与当地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中小河流治理、其他灾害防治、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相衔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加强对各地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四、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和动态巡查

(一)大力推进调查评价。“十二五”期间,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开展以县(市)为单元的全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对市及29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进行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查清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要隐患点的基本情况,重点提高伊犁谷地、天山北坡经济带等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程度,加大对人口密集区、重要基础设施周边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价力度,提出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建议。调查评价结果要及时提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

(二)强化重点勘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对可能威胁城镇、学校、医院、集市和村庄、部队营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及饮用水水源地,隐蔽性强、地质条件复杂的重大隐患点开展详细勘查,查明灾害成因、危害程度,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逐点制定监测防治措施,并督促落实。

(三)开展动态巡查。地质灾害易发区县(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制度,组织开展经常性巡回检查,坚持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重点加强对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学校、医院、集市、村庄(零散居民点)等人口密集区域和交通干线、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以及临时作业场地的全面排查,逐个落实防灾措施,及时消除灾害隐患,并将排查结果及防灾责任单位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要加强对县(市)人民政府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对基层难以确定的隐患,要及时组织专业部门进行现场核查确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等有关部门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

(一)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高群测群防水平。地质灾害易发区县(市)、乡(镇)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强化群测群防工作措施,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及时更新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监测人员等内容的群测群防信息。对群测群防监测人员给予适当经费补贴,并配备简便实用的监测预警设备,解决群测群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群测群防人员的防灾知识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应急能力。地质灾害易发区县(市)人民政府要加快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水利厅、民政厅、教育厅、气象局等部门要加强指导,共同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二)完善监测预报网络。各地要加快构建和完善国土资源、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联合的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监测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监测预报范围逐步覆盖到地质灾害易发乡(镇)和重要隐患点。对城镇、乡村、学校、医院、旅游景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人口密集区上游易发生滑坡、山洪、泥石流的地带,要加密部署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专业监测设备,在地质灾害高危险区设置专业自动监测站,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

(三)加强预警信息手段建设。要加快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应急广播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和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并发送到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要隐患点的相关单位、责任人、监测人。重点加强农村山区等偏远地区紧急预警信息手段建设,并因地制宜地利用实时监测报警仪、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逐户通知等方式,将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威胁群众。

六、有效规避灾害风险

(一)严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工程建设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逐步推进农村山区新建住宅选址地质灾害危险性简易评估工作,不得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高危地段、冲沟口、高陡边坡切坡建房。加大城市及周边矿山采空区地面塌陷预防和治理力度。强化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监管,开展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各地、各有关部门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要加强对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布局,切实避开危险区域。

(二)快速有序组织临灾避险。对出现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市)人民政府要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向社会公告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要组织制定防灾避险方案,明确防灾责任人、预警信号、疏散路线及临时安置场所等。遇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和地震灾害发生时,要组织力量严密监测地质灾害隐患发展变化,紧急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及基层群测群防组织要迅速启动防灾避险方案,及时有序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并在原址设立警示标志,避免人员进入造成伤亡。在安排临时转移群众返回原址居住前,要对灾害隐患开展评估,落实监测预警等防范措施。

(三)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工程。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安居富民、定居兴牧、扶贫开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城区改造、土地整治、灾后重建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资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搬迁避让,优先搬迁危害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学校、医院及居民点群众。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搬迁避让工程用地。要加强对搬迁安置点的选址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并为搬迁群众提供长远生产、生活条件。

七、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科学实施工程治理。对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尤其是城镇、乡村、学校、医院、旅游景区等周边的隐患点,各地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工程治理,充分发挥专家和专业队伍的作用,科学设计,精心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级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治理项目的支持和指导监督。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30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工程。

(二)加强重要设施周边地质灾害防治。对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输供电输油(气)设施等重要设施及军事设施周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安全。经评估论证需采取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在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实施地质灾害防护工程。各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工地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预警,制定防灾预案,切实保证在建工程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各地要组织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安全监管、林业、气象、铁路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统筹各方资源,抓好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水土保持、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内陆河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尾矿库隐患治理、易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等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水平。要编制实施相关规划,合理安排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适当提高山区城镇、乡村的地质灾害设防标准。

八、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

(一)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机构建设。各地要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组建专群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车载监测系统、调查车辆和监测仪器等必要的交通、通信和专业设备,形成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要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建设。各级地质环境监测站承担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排查,为基层地质灾害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建立和完善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加强自治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应急中心建设,全面做好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二)强化突发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各地要进一步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指挥组织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强化应急措施,制定严密、科学的应急工作流程。要建设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加强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用品储备,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有关各方协调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地质灾害多发区县(市)、乡(镇)要细化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自治区选择10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县(市)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三)强化基层地质灾害防范。地质灾害易发区县(市)人民政府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大力推进乡(镇)、村地质灾害监测、巡查、预警、转移避险等应急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地质灾害防治评估、巡查、预案、宣传和人员“五到位”建设。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回检查,对威胁学校、医院、村庄、集市、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重大隐患点,要安排专人盯守巡查,并在每年汛期前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避险演练。

(四)做好突发地质灾害的抢险救援。一旦发生突发地质灾害或出现险情,各地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切实做好抢险救援工作,加强综合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快速高效做好人员搜救、灾情调查、险情分析、次生灾害防范和灾情信息上报等应急处置工作。要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医疗和心理救助,全力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九、健全保障机制

(一)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决定》的要求,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动态巡查、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应急处置、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科普宣教和培训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和群测群防人员补助资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同时,要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专款专用。各地要探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自治区财政厅、国土资源厅要积极争取国家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项目。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县(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与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相适应的专业监测、应急管理和技术保障队伍,加大资源整合和经费保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加大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对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等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职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三)积极推进科技创新。自治区相关科技计划(基金、专项)等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对典型地质灾害成灾机理、灾害风险分析、灾害监测与治理技术和气象、地震与地质灾害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要积极采用地理信息、全球定位、卫星通信、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的精度和效率。

(四)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和培训教育。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识灾防灾、灾情报告、避险自救等知识的科普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基层组织负责人和骨干群众参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加强对中小学学生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开展必要的应急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要全面掌握本地区地质灾害情况,切实增强灾害防治及抢险救援指挥能力。

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及时研究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完善逐级负责制,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要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县(市)、乡(镇)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及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任职等谈话的重要内容,督促检查防灾责任落实情况。对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致使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行政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沟通协调,齐抓共管。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与驻疆人民、武警部队的沟通联络和信息共享,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抢险救灾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环保部门要强化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监管,适时开展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城镇、村庄规划的审查和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交通运输、铁路部门要加强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设施地质灾害排查、监测和防治工作;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尾矿库(坝)安全的监督和检查;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的防灾避险知识教育;气象部门会同国土资源部门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贯彻意见范文第8篇

《意见》明确提出:“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人民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自己在政协专委会工作的实践,深深的体会到要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必须增强五种意识,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一、增强学习的意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人民政协做好工作、发挥作用的根本思想基础。人民政协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行职能才有不竭的动力和活力。因此,我们要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三个内行:一是要做政协知识的内行。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从思想上、理论上、工作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内容和精神实质。熟悉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历史任务、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加强宣传政协和履行政协职能的自觉性。二是要做本职工作的内行。要按照《政协章程》、《专委会通则》和《意见》的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现阶段专委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并结合我省实际,理清工作思路,为专委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三是要做法律法规的内行。认真学习《宪法》,要了解熟悉本专委会对口联系单位所涉及的法律法规,特殊政策和这些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工作业绩和存在问题,努力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二、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民政协*年来的发展历程看,其工作目标和重心始终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总路线、总任务所决定的。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只有围绕国家发展的大目标,立足国家建设的大格局,才能有所作为,多作贡献。”人民政协只有把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融入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之中,才能体现其特有的性质和作用,才能保持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发挥政协优势的结合点,做到“三围绕”。一是围绕经济建设、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等问题选题,形成的意见和建议才有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围绕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在有条件做、也能做好的方面选题,并精心组织实施,才能建有用之言,献实用之策。三是围绕质量第一的原则,在选题上突出重点、注重精品,做到与党委、政府工作“合拍”、“同步”。近年来省政协文卫体委员会围绕农村饮水安全、维护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开展了调研视察工作,形成了2个常委会建议案、1个主席建议案,经省政协常委会和主席会议审议通过,报送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促进发展的意识。《意见》明确指出:人民政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点,也为人民政协搭建了更为广阔的活动舞台。因此,我们要把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的思想,变成履行职能的自觉行动。首先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视察工作,进一步增强促进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献计出力。其次,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工作来抓,把紧贴现实、贴近民生、反映民心作为自己的职责,使党委、政府听到各党派、各界别群众的声音,掌握实情,把握群众的思想脉膊,切实保证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再次,要发挥政协联系面广的优势,多渠道、多形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增强团结、民主的意识。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发扬民主,团结各界,凝聚人心,是政协工作的内在要求,我们要贯彻落实《意见》的要求,把加强团结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把发扬民主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在增进团结、发扬民主上有新作为。一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具有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和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与本专委会组成人员中的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尊重和保障他们在政协的各种会议上发表意见的权力,主动邀请他们参加专委会的调研视察工作,为他们提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做好服务工作,推荐他们担任政府部门的行风监督员等,使他们在政协工作有职、有权、有责。二要进一步发挥好政协的民主渠道,努力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融洽和谐、生动活泼的良好氛围,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过程真正成为发扬民主的过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努力。三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党联系各族各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释疑解惑、达成共识的工作,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做好凝聚人心、维护稳定的工作,为发展我省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挥积极作用。

贯彻意见范文第9篇

近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8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是指导我市律师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推进我市律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开创律师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施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律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全市执业律师的亲切关怀。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实施意见》精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施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

《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60号)精神,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市律师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律师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阐明了坚持律师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进一步明确了律师行业发展的扶持和保障政策,为加快推进全市律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发挥律师工作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律师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各律师事务所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实施意见》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律师工作,不断开创全市律师工作的新局面。

二、领会精神,明确任务,认真做好学习贯彻落实工作

1、认真组织学习活动。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各律师事务所要把《实施意见》作为今年律师管理人员和执业律师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学习活动。通过深入学习使全市律师管理人员和执业律师深刻理解律师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律师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要求,深刻理解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律师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深刻理解对律师行业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领会精神,明确任务,统一思想,努力在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行业形成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做好新形势下律师工作的思想共识和工作合力。

2、全面落实《实施意见》提出的任务措施。要以学习贯彻落实《实施意见》为契机,准确把握加强对律师的教育管理和加大对律师行业支持保障力度两条主线,努力推进全市律师工作的改革与发展。要切实抓好律师队伍建设和律师行业党的建设,不断提升全市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素质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有效发挥党组织在律师事务所执业活动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切实加强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工作,完善律师管理工作体制和机制,依法履行好法律赋予的各项管理职责,保障全市律师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要立足于充分发挥律师工作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优势,在引导律师依法做好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服务的深度广度,增强律师服务的覆盖面。要积极推进律师事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的落实,大力推进律师执业权益保障,改善律师执业环境,落实律师工作经费和社会保障政策,为律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各律师事务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努力把律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制定贯彻落实的意见和措施。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各律师事务所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具体方案,明确落实措施、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通过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各律师事务所的共同努力,有计划、有步骤地逐项落实《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有突破、见实效。

贯彻意见范文第10篇

努力开创安居政协工作新局面

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2006年4月25日)

各位常委、各位同志:

区委在安居发展的关键时刻,组织考察团学习考察外地城市建设工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目的是举全区之力,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谋发展,再掀发展高潮。同时,区委把政协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常委会专题研究政协工作。对此,我就学习贯彻中央〔2006〕5号文件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中发〔2006〕5号文件精神实质,扎扎实实推进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5号文件重大的意义。5号文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阐明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规定了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工作原则,规范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程序和机制,明确了搞好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的任务,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要求。学习贯彻5号文件,对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赋予了政协新内容、新的精神。这次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协工作的决定》,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有许多新提法和新精神:一是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大力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二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指明了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三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四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五是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七条原则,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三)对政协“三大职能”作了新的表述。

1、政治协商:一是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强调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是明确了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强调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三是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统一部署和协调,并认真组织实施。四是在明确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规范了协商的程序。

2、民主监督。一是确定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二是明确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涵,指出它既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派、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三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倾听来自人民政协的批评和建议,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四是规定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制度,畅通民主监督的渠道。党委和政府的监督机构以及新闻媒体要密切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

3、参政议政。一是明确了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二是在明确了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对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专题调研和反映社情民意这两种基本形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要注意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咨询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要运用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有利条件,了解和反映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同时提出要注意发挥派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三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和沟通,为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创造良好条件,对政协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党政有关部门要密切同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协作和配合,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四)对加强党对政协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5号文件提出要以发挥参加政协的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突出界别特色、发挥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主体作用以及加强政协机关建设等四个方面为重点,全面推进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

二、正确估价我区政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难。

安居政协,在区委的领导和市政协的指导下,坚持民主、团结两大主题,以推进新区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中心,切实履行职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了积极贡献。

(一)紧扣安居发展关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去年开展的“治理污染、保护母亲河、打造琼江风光”,“挖掘安居财税新的增长点”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三个与安居发展和建设关系紧密的调研课题,形成了证据充分、数据详实、内容全面、剖析深刻、建议中肯的调查报告以区政协《调研与建议》报送区委、区府,受到高度重视,为我区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二)紧扣安居发展实际,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工作。2005年民主评议区林业局工作,对区林业局的工作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应有的评价,明确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7条具体的建议。参与评议会的到会人员认为评议活动开展得好,评价客观公正,揭示问题有深度,评议活动有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区林业工作。

(三)紧扣安居发展重点,积极参与全区中心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千方百计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政协领导牵头的玉西路工程、琼江明珠会务中心、兴吉山庄、苹果湾安置小区、许家祠堂安置小区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高、效果好,受到区委的表彰。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2005年以来,我们共引进企业8个,引进资金超过1.6亿元。其中虫草酒业、明华印务、四川港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今年引进的3家重点企业,也为安居引进外商投资实现了零的突破。三是为区委中心工作提供人力支持。先后抽派了一名副主席和三名中层干部参加全区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区四大班子办公楼建设;机关干部职工也积极投入到抗击“猪链球菌”、“禽流感”等的战役,并都出色地完成了区委交给的中心工作任务。

(四)紧扣安居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办好委员提案。区政协成立以来,共收到委员提案266件,确定立案174件,作为意见与建议的92件。区政协加强对提案的交办与追踪,对办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为加快安居发展发挥了作用。

(五)紧扣安居宣传重点,打造“黄娥”品牌文化。政协文史学习委与广电局合作,制作“话说安居”、《百年风韵话黄娥》,《解读黄峨,解读散曲——专家访谈录》等电视节目,宣传了安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出的“打造安居文化名片一一建中国女诗人黄娥展览馆”的建议,得到采纳。

我区政协工作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政协工作机制不太健全。按照省市政协对政协中层工作机构划分,安居区政协应由“五委一室”变成“六委一室”。即:办公室(研究室),提案委、法制委、文史联宜委、科教文卫委、农资委、经济委。

2、政协机关人少事多且人员结构老化。政协机关现有干部职工14人(行编12人,事编2人),请求区委、区政府增加3个行政编制和1个事业编制。

3、政协机关经费短缺,难以维持正常运行,请求增加预算经费。同时派工作条件有待改善,办公经费有待增加。建议每个派每年应预算1-2万元进入财政盘子。

4、政协委员小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兼职领导工作精力不够,所做的工作落实不够;二是委员活动单调;三是议政建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结合实际,把《意见》精神贯穿于政协各项工作中

(一)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作用,加大政协凝聚力。要发挥政协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决策在政协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政协党组在重大事项、重要问题上主动向区委请示,邀请党政领导参加政协的重要活动。切实发挥政协中的中共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搞好平等协商、加强合作共事,多做增进团结、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先行,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采取政协及参加政协的党派、团体联动的形式,组织委员开展视察、调研,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和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政协的整体优势和集体智慧,为建设社全主义新农村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三)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三个更加注重”。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政协工作更加注重创新、更加注重特色、更加注重实效。

(四)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推进“三化”建设。通过和实践活动巩固和发展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切实抓好政协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充实力量,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悉的高素质政协干部队伍,进一步改善派办公、活动经费等工作条件,推进我区政协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

上一篇:少数意见范文 下一篇:安排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