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16 07:37:41

对联知识

对联知识篇1

对联的灵魂与精髓就是对仗。所谓对联的对仗,即是上下联语言的对偶,把同类的、相关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应、节奏相称、平仄相对、内容相关,共同构成一个特定而完整的意义。换句话说,同时具备以上特征的,才能称作对联。

1.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相等,是对联构成的首要条件。

2.词性相同 上下联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或词组必须有相同的词性才能构成对仗。例如“画栋前临杨柳岸,青帘高挂杏花村”,其中“画”(形)对“青”(形),“栋”(名)对“帘”(名),“前”(副)对“高”(副),“临”(动)对“挂”(动),“杨柳”(名)对“杏花”(名),“岸”(名)对“村”(名),都是同类词相对,十分工整。

3.结构相应 是指上下联在句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在要求大的句法结构对称的同时,小的词组也要做到句法一致,即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补语对补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对联的字数越多,句子的结构就越复杂,对写作对联的技巧要求也越高。

4.内容相关 对联,顾名思义,不仅要对偶,而且要相联。所谓相联,一般说来,上下联应围绕相关主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等各种关系。“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副讲学习的格言联,在主题上上联强调的是勤奋,下联强调的是刻苦,内容密切相关。

但是“无情对”却是一个特例,它一定要求“内容无关”,而且“离题万里”才好。如“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字字对仗,工整无比,内容上分别说的是气象和名酒,大相径庭,造成一种不谐调的喜剧效果。

5.平仄相对 对联作为从律诗中脱胎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作为供人们实用和欣赏的文学艺术,自然也应保持律诗的声调和谐、抑扬顿挫的特点,讲究用字的平仄,使对联读起来节奏分明,富有旋律,朗朗上口,悦耳动听,造成一种音乐美。一般上联最末一字用仄声,也就是现代汉语中的第三、四声;下联最末一字用平声,即第一、二声,使人读起来顺畅、深长,有稳定感,如“海阔天高气象,风光月霁襟怀”。

对联的修辞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字艺术,创作中是很讲究修辞的。其修辞的手法名目繁多,较常用者有: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把抽象的、人们不熟悉的、特点不鲜明的事物,化为具体、熟悉、特点鲜明的事物。比喻大体分为明喻、隐(暗)喻和借喻三种。

有比喻词出现的比喻叫明喻,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文心清若水,诗胆大如天”。

有本体、喻体出现而没有比喻词出现,只是用其他结构把两者联系起来构成的比喻叫做隐喻,如“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借代 借代就是舍去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与它关系密切的人或事物来替代。被代替的人或事物称作本体,用来代替本体的对象称作借体。

有用人或事物所在地点替代的,如“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泗水”为河流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的家乡),这里用它来代孔子;“杏坛”是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用它来代儒家学说。

有用地名代替人名的,如“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要先生低首;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士扬眉”。“谢宣城”指谢,曾任宣城太守;“韩荆州”指韩朝宗,曾任荆州长史。

3.夸张 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故意将所写的人或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峨眉山山顶宝殿灶房联)、“胸中藏丘壑,腕底有鬼神”“六朝山色收笔底,千里江声到枕边”(甘露寺联)、“乾坤浮一镜,日月跳双丸”(昆明睡佛山达灭洞联)。

对联创作中,用扩大夸张比用缩小夸张更为常见。然而运用时要防止无限扩大、信口开河,必须以客观现实为基础。

4.双关 双关是利用语言文字上的同音、多义的条件,有意使对联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起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作用,从而增强生动性、幽默性、趣味性。

借谐音达到双关,如“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借语义双关,如“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联)。

对联中使用双关修辞,不仅使联句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含蓄、幽默,而且会加强对联的社会内容和社会作用。但使用双关手法时,既要着眼于含蓄微妙,又要注意含义明朗。

5.比拟 比拟就是把人或物异化,即把物当人来写(拟人)或把人当物来写,把此物当彼物来写(拟物),可以引导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捕捉对联的形象,追索它的意境,产生艺术美感和思想共鸣。

拟人联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拟物联如“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文坛花争艳,桃李果竞先”。

6.设问 设问就是胸有定见,明知故问,无疑而问,让读者去回味;或先提问,引人注意,再作答复,以示强调。

全联提问,不作回答,如“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杭州飞来峰联)、“听鸟说甚?问花笑谁?”(昆明三清阁联)。

上联设问,下联回答,如“雄关百二谁为最?要略三千此并名。”(平定县娘子关联)

自问自答,如“何物动人?二月桃花八月桂;有谁益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旧时自勉联)。

7.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诘问或激问,也是无疑而问,不用回答,意义自明。它的作用是加强语气,用否定的或不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既有启发性,又有说服力,给读者造成一种无庸置疑的印象,如“不经几番磨炼,怎成一段锋芒”(铁匠铺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庙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8.反复 在对联创作中,为了强调某种意思,加重某种感情,故意重复某个词组或句子,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反复。

反复分连续反复和隔离反复两种。如某太史是北方学者去南方做官,又贪又酷,有好事者为他集了一副四书对联贴在门上:“彼哉,彼哉,北方之学者,何足算也;戒之,戒之,南人有言曰,其无后乎。”联中的“彼哉”和“戒之”为连续反复。“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载传佳话;几分明月,几分清风,四时邀游人。”(古琴)联中的“一曲”“几分”为隔离反复。

9.回文 回文联也叫回环对,即运用词序回环往返,表现事物或事理的相互关系的对联。

有的全部回文,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鼓浪屿鱼腹浦联)、“秀山青水青山秀,香柏古风古柏香”(通海秀山联)。

有的为“部分回文”,如“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西泠印社联)。

有的上下联之间回文,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天然居茶楼联)、“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10.排比 排比修辞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相同的词组或短句排在一起,连续成串,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意思得到强调。排比必须由三项或三项以上词组或短句构成(只有两项则属于对偶,在对联中组成自对)。

全句排比,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格言联)。

部分排比,如“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卧室联)。

11.叠字 叠字也称叠音、叠词,就是将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造成一种重重叠叠、反反复复的艺术效果,以表达不同的语气和感彩。

全部叠字联,多用于风景区,如上海豫园联“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冶冶;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西湖天下景亭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睛睛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部分叠字联更加自由,不拘形式。如“年年难过年年过;日日防空日日空”(敌伪时贫苦人家春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杭州九溪十八涧联)。

12.组合 组合也叫串组,是把两个以上本没有联系的同类事物名称按对联创作的规律组织成联。这些“事物名称”范围很广。可以是人名,可以是地名,可以是影视名,也可以是药名等。如“碧野田间牛得草,金山林里马识途”(六位文艺家)、“巴山夜雨花枝俏,幽谷恋歌乳燕飞”(四部影片名)、“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还辇,翠雀凌霄”(八个花名)。

对联的种类

对联内容复杂,应用广泛,下面我们主要从用途方面进行分类。

1.春联 春联古称“对子”“春帖”。从后蜀主孟昶“题桃符”,到明太祖“设春联”普遍推广,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春联的内容主要表达人们辞旧迎新的祝福。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思想素养、职业范围和时代特点的不同,他们所用的春联又各具特点。

歌功颂德的,如“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宣扬积德的,如“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盼望成就功名、书香有续的,如“效祖宗执笔,名垂青史;愿儿孙读书,身显庙堂”。

而更多的人则希望得到幸福吉祥,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新时代的春联,则表现人们当家作主、指点江山、充满信心的乐观情怀,如“万里春风梳碧柳,几番时雨润红花”“国泰邦兴民乐业,风和日丽燕衔春”等等。

2.行业对联 行业联为对联家族中的一大分支,是中国文化与手工业、商业及近代工业相结合的产物。宋文莹《玉壶清话》载,后唐时进士范质的朋友开一扇子店,范质为该店题一联:“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行业联是专门张贴于各行各业的门庭、店堂、企事业单位的大门上,具有显明的职业标志和行业广告特征的一种常年使用的对联。一副工切的行业联,配以风格高雅的书法,再与格局讲究、装饰堂皇的牌匾珠联璧合,以它美的形式、美的意境、美的内涵招徕八方顾客。

在今天的改革开放形势下,行业联大踏步地走进经济生活,直接为经济服务,为商业呐喊。

行业对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明宗义,阐明经营目的,如“经营不让陶朱富,贸易长存管鲍风”“生意兴隆,从兴隆中找生意;财源茂盛,自茂盛里觅财源”。

(2)介绍行业性质、经营特色、商品质量,指导消费,如酒家联“店好千家颂,坛开十里香”“酿之太和,醇醇有味;酒以言德,郁郁生香”。

(3)追溯历史,提高商家、产品知名度,如“羲之五字增声价,诸葛三军仗指挥”。这是一家扇子店的对联,仅仅七字联,竟把扇子与两个时代两位名人的两桩轶闻自然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其容量是很丰富的。

(4)弘扬职业道德,体现经营作风、服务态度,如“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诊所联)、“但求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药店联)。

(5)工巧奇妙,心裁别出的行业联引人入胜,如“入门兵部体,出户翰林身”(澡堂联)、“虽然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联)。

(6)富有哲理性的行业联,耐人寻味,警策醒人,如“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材”(竹器店联)、“权衡凭正直,轻重在公平”(秤店联)。

行业联与春联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说,各行各业都使用春联。如所撰写的春联是专业联而不是通用联,则春联中就包含了行业的标志,二者是合而为一的。但行业联和春联也有区别:行业联突出的是行业的性质和作用,春联突出的是“迎春”和“吉祥”;行业联不像春联只在春节才有,而是常年适用;行业联的艺术性较之春联更为讲究。

3.婚联 婚联又称喜联,是婚嫁时专用的对联,通常是在嫁娶之日贴在大门、洞房门、厅堂及洞房里妆台两旁。婚联的内容大多是表现喜气盈门的情景和对新婚夫妇的热情赞美及良好祝愿,带有浓烈的吉祥、喜庆色彩。

婚联在撰法上,多用美好的事物作比喻和象征,如鸳鸯、鸾凤、并蒂莲、连理枝、比翼鸟、比目鱼等,从而使新人与美物相映衬,造成美好、欢快、热烈的氛围。如“并蒂红花双吐艳,同心伴侣共争荣”“长天欢翔比翼鸟,大地喜结连理枝”“花烛交心同励志,白头到图强”“交杯勿坠青云志,蜜月应存创业心”强调了男女双方志同道合、共同创业,具有时代精神。

4.寿联 寿联是庆贺寿辰时所用,是一种交际性的对联。其内容多数是称赞过寿者的功业才能、道德文章,评价其事迹贡献,祝愿福寿康宁、快乐幸福。其感彩庄重而热烈。在修辞艺术上文重典雅,多以高山、流水、青松、翠柏、神龟、仙鹤、椿、萱等作比喻,寄寓延年益寿之意。

寿联的撰写根据过寿者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经历、德行、事迹等特点行文,使之贴切,各具特色。

寿联可分为通用寿联、专用寿联、名人寿联、夫妻双寿联、讽寿联、自寿联等,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通用寿联)、“天上星辰应作伴,人间松柏不知年”(通用寿联)、“人生不满君今满,世上难逢我竟逢”(百岁寿联)、“去日虽多来日好,病夫深感大夫良”(医师六十寿联)、“言论文章,放之四海皆准;功勋伟业,长与日月同光”(徐悲鸿贺六十寿联)、“共享鹤龄有莱子,七旬舞彩;擎来鸿案看老人,百岁齐眉”(百岁双寿联)、“遗世慕庄周,睡去能为蝴蝶梦;学诗类高适,老来始作凤凰鸣”(吴步韩自寿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嘲慈禧祝寿联)。

5.挽联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故也有叫做“丧联”的(主要在民间)。挽联最突出的特点是“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其内容之充实,感情之深沉,文辞之恳切,诗韵之浓郁,都在其他类型的对联之上。挽联多用哀悼和颂扬的文字以表现悲恸的意境。如“千古”“长存”“仙逝”“招魂”“不朽”“永诀”“挥泪”“含悲”“涕泪”等。挽联可分一般挽联、名人挽联、自挽联等类。

一般挽联指社会上的通用挽联和在特定对象范围内的通用挽联,如“音容宛在,浩气长存”“落花春已去,残月夜难圆”“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何处游”“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淑德标彤史,芳踪依白云”(挽女)、“屋内女儿嗟父逝,门前吊客履霜来”(挽父)、“碧水青山谁作主,落花啼鸟总伤情”(挽夫)。

名人挽联多是名人挽名人,联风独铸,情发肺腑,声成绝唱,如“三十年戎幕同胞,六载别离成永诀;五千里云天在望,一腔热血为招魂”(挽叶挺)。

自挽联是人在死之前为自己撰写的挽联,为自己一生作个自我总结和评价或对死后某些事作出交代,如“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清代纪昀自挽联)。

6.胜迹联 胜迹联是题写镌刻于名山胜水形胜之地或历史遗迹、革命纪念地的一种对联。由于这些对联大都是名人所撰,旨深意远,如诗如画,无论内容、形式和书法都可谓臻于完美,是对联中艺术性最高的一类,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胜迹联可分为山水园林联、陵墓祠庙联、宫院寺观联、革命圣地联等类。

山水园林联是指题写于名山峰峦、岩洞、关隘,胜水之江、海、湖、河、岛屿、泉瀑、潭池、滩矶、桥堡、岩、塔,园林中之亭、台、楼、榭等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如“一日无心出,群山不敢高”(泰山玉皇顶联)、“翠色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嵩山绝顶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门外湖光十里碧,座中山色四围青”(三潭印月联)、“楼高但任鸟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豫园联)、“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陶然亭联)、“暮霭朝岚常自写,侧溪横岭尽来参”(颐和园排云殿西排楼联)。

陵墓祠庙联是过去专为一些历史人物或神灵修建的祠堂、庙宇、陵墓、塑像等题写的楹联,如“德侔天地,道贯古今”(孔子庙联)、“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春秋”(韩愈祠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联)、“飞在天,见在田,大泽鳞鳞钦雨润;左为江,右为湖,新宫翼翼想云从”(龙王庙联)。

宫院寺观联是题于胜迹宫院及寺宇、禅堂佛门之地的楹联,如“九陌红尘飞不到,十洲清气晓来多”(故宫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乾清宫联)、“峰巅片石留三国,槛外长江咽六朝”(甘露寺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潭柘寺题弥勒佛联)。

7.居室联 有人也称堂联或装饰联,是人们用于布置、美化客厅、书房、卧室案头等室内环境的一种对联。其内容往往体现着家庭和主人的情操、理想、人格和志趣,多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勉励性,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都较高。居室联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在坦率中见蕴含,在平淡中见波澜,不加雕琢而文辞颇佳,不求险奇而韵味尤美,旨意深宏,文辞典雅,奇逸淡远。联幅较短小,以五字联、七字联居多,如“松风煮茗,竹雨谈诗”“文章千古事,花月一帘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书从起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最得意二月杏花八月桂;莫放心三更灯火五更鸡”。

8.题赠联 题赠联也称交际联,是人们在社会交际和联谊中为了表示敬仰、赞颂、祝贺、勉励、怀念等宗旨而题赠的对联。主要应用于社会名流、文人雅士等知识阶层,与赠言、赠诗一样,表达思想,增进情谊。这种对联多作为一种珍贵礼物、艺术品或友谊的象征,常被当事人辑存或收藏,如“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李啸村赠郑板桥)、“深山隐高士,盛世期新民”(刘少奇赠名医盛多贤)、“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孙中山赠黄兴)、“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于右任赠蒋经国)、“浮舟沧海,立马昆仑”(赠王朴)。

9.谐趣联 谐趣联也叫游戏联,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娱乐、逗趣、斗智、试才的一种口头赠答式的对联,是旧时常见的一种文雅游戏形式,大多是一出一对,合而成联。有时也作为一种含蓄、曲折表情达意的方法,谐趣联具有巧妙、诙谐的特点。

明文学家杨慎幼时聪明,人称神童。一次他在路边池塘洗澡,正巧县令路过此地,令他将自己的衣裤挂在路边树杈上,便出上联让他应对。县令的出句是“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刻对得下联为“万里长江作澡盆”,词语形象,对仗工整。

相传顾巡抚湖广,与张居正巧遇,二僚相邀赏菊,顾出句:“赏菊客来,两手掰残彭泽景。”张对句:“卖花人去,一肩挑尽洛阳秋。”对仗工稳,珠联璧合,若天造地设。尤其“两手掰残”“一肩挑尽”,字字显妙。

“人曾是僧,人弗成佛;女卑为婢,女又称奴。”这是金山寺佛印和尚与苏小妹的游戏联,通过对答,显示智能,试人才学。

谐趣联常用于嘲讽。慈禧临死前为自己制定了十六字尊号:“慈禧端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她死后有人于北京崇文门外题写一联:“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解放前,刘师亮曾作联讽刺政府:“民国万税,天下太贫。”

谐趣联多出自民间传说、轶闻杂谈,可靠性不大,但却多具趣味性。

对联知识篇2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使课堂不失浓郁的文化品味,为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受到多方面的语文能力训练,我经常将对联引进课堂,或讲对联故事,或师生共同赏析妙联,或大胆撰写有奖征对,师生迷醉其中,其乐融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对联知识 ; 语文教学

1 在教学中使用对联配读

如教学《醉翁亭记》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现在刻在醉翁亭上的一副名联“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香犹在”,让学生在古今对照中去品味醉翁亭的文化底蕴。教学《岳阳楼记》后,我进行了拓展,教读了清代何绍基写的岳阳楼的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崎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学生从新颖的别致的联语中了解到与岳阳楼有关的史实传说和风景名胜。讲鲁迅小说时,我总要引用美国著名进步作家爱德加?斯诺在鲁迅去世后撰写的副挽联:“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很好地帮助了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思想界所起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更好地识记鲁迅的主要作品。

2 结合课文征对

有的课文本身就有大量的骈对句,为引导学生熟读成诵、悉心揣摩,我经常进行简单的对句游戏。如学习《马说》、《陋室铭》等文时,在学生基本熟悉课文后,教师任意读出课文中的上句,要求学生对出下句,或者任意读出课文中下句,要求学生对出上句。然后点拨:对对子在形式上有一定的限制,如结构必须一致,词类必须相同等,在内容上也有相应要求,如上下联的内容要相互关联等。在学生对对偶句有大量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积累基础上,教师根据课文情境出若干语句要求学生对出下句。为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教师言明佳者有奖,结果学生热情高涨,为了对出像样的下联,他们逼自己对课文字斟句酌,辨别筛选出其中的主要信息,在玩味、品评、思考的过程中,准确完整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为了降低难度,教师讲学生可以不受声韵方面的限制。有了课文参照,学生完全可以“跳一跳摘到桃子”。如学了《爱莲说》后,老师出上联“周氏爱莲比君子”,学生就对出了“陶公喜菊胜群芳”;学了《范进中举》的第一部分后老师出上联:“胡屠户臭嘴骂门婿”,学生对出了下联:“范讳进醉心迷科举”。对对子在限制中又含有启发的 因素,它给属对者以诱导和刺激,同时又留有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一点正像我国旧体诗词一样,虽然格律限制极严,不料却有无数名作名句传世。不要低估当代中学生的创造力,有时他们对出的佳联往往令老师也赞赏不已。

3 根据课文内容创作对联

学生能够欣赏对联,对于对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就会带动语文能力多方面的提高;学生能够对出对联,不仅会对思维起着“梳理”和“激活”的作用,而且表明语文能力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更高层次上的是创作对联,这对语文能力更是多方面的锤炼,要讲构思,巧立意,选词语,辨词义,判词性,排语序,等等。依据课文内容,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广泛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对联。

可以创作对联概括故事情节。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分析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时,我要求学生撰写一副对联来概括这种变化,学生乐于参与,撰出不少好联,如:“有钱便是福星,无钞即为瘟神”、“富在天涯盼相聚,穷到眼前不认亲”(仿《增广贤文》中“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等。可以创作对联分析文章主题。如教学《醉翁亭记》,分析其主题时,教师点出“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创制一联抛砖引玉“壮士无醉忧人忧己忧不尽,贤仁有志乐山乐水乐无穷”,要求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撰联与老师相和。有学生撰联云:“醉翁亭何香也?泉香花香山肴野簌香醉翁之酒最香;琅琊山安乐哉?山乐水乐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与民同乐。”“醉乎?醉翁于亭醉也,醉于酿泉而醒于心;乐哉!太守同民乐也,乐之山水而愁于怀。”这些联语很好地表达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丝毫不比老师逊色。

4 结合生活运用对联

对联到今天仍有广阔的应用天地和发展前景,例如广告词与报纸新闻的标题,大多使用对联,不仅别致新颖,而且引人注目。若能结合社会生活的大环境,让学生灵活运用对联,则符合语文源于社会实践又回归社会实践的规律。每年的春节,我都要给学生布置一项特别的寒假作业,或要求学生结合家中情况自己撰联,或要求学生自己用毛笔书写对联,或要求学生抄录见到的有特色的春联等。今年,我在班上搞了一个有奖征联活动,要求班上每位同学为自己的班级拟一对联。学生人人参与,较好的如“规范一言一行,珍惜每分每秒”“今朝藏龙卧虎,明日横空出世”“你心我心同学一心心藏鸿鹄之志,此地彼地大家同地地利勤奋之学”。这些联语表达了大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成为班级文化的一部分。更让老师欣慰的是,新世纪的中学生竟然要和古代的大才子一比才华。且看流传于枞阳的一则名联故事:明末重臣何如宠少时随塾师进城,来到一山,名叫白鹤峰。先生见一白发老翁挑一担白菜,遂触景吟出一联:“白鹤峰下白发老翁挑白菜”。后来他们回城时过一名叫黄泥岗的地方,有一黄毛小儿正在地里看黄瓜,如宠灵机一动,对出令人叫绝的下联:“黄泥岗上黄毛小儿看黄瓜。”我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后,以为学生会佩服如宠的才思敏捷,孰知有学生不以为然,声称能对出比何如宠更好的下联。结果该学生对出了:“红河谷里红衣少女理红妆”,并解释说:“《红河谷》《红衣少女》乃电影名,‘理红妆’语出《木兰诗》,这都是典故呢。”我禁不住叫好,承认此联意境高出何如宠一筹,深感语文教学中引进对联这潭活水,给课堂带来的勃勃生机。

对联知识篇3

【关键词】互联网 知识产权 冲击

互联网发展对当下知识产权法律冲击涉及面很广,仅就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作分析:

一、互联网发展冲击传统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是知识产权的三大法律特征,数百年毫无动摇。如今,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这三大法律特征受到了冲击。

1.专有性受到冲击

专有性是法律所赋予知识产权的一种独占权,具有排他性,任何人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的许可都不得擅自使用,否则即构成侵权。尽管法律从利益平衡的角度对知识产权的专有性规定了一些限制,如合理使用、强制许可、法定许可等,但它仍然是确定人类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的一个重要特点。传统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必须依附在一定的有形物质载体上才能得以实现,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产权的载体越来越多的以信息的数字化为基础,如磁盘、光盘、光纤、各种计算机存储器等,呈现出无形的非物质化特点,这种物质载体的非物质化使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受到冲击。比如,数字技术大大增加了创作多媒体作品及数据库作品的速度及便捷性,制作一套完整的大百科全书多媒体作品可能只需一张或几张光盘即可,所用时间可能是以天甚至以小时计。这类作品大多是对已有作品的汇集,按照法律规定,制作一个多媒体作品必须获得大量的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寻找原作品著作权人,征得其许可并支付相应报酬可能是一件繁复的事情),其中缺少任何一个许可可能都会影响到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出版及其传播,这与数字技术的大容量、高速度宗旨是相悖的。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多媒体和数据库作品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并没有去主动征得原著作权人的许可。由此,笔者认为应设立更多的合理使用或法定许可,以促进多媒体作品的产生,使网络的作用真正得以发挥。

2.时间性受到挑战

知识产权都有其法定保护期限,超过这一期限即丧失专有权,进入公有领域,成为全体社会成员享有的公共知识财富。法律对知识产权的时间限制既保障了权利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已公开的智力成果享有专有权,收回因完成成果的投入,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又避免了因权利人长期垄断会给社会带来不公,妨碍社会的科技进步和文化传播。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信息的传递速度之快和覆盖面之广是以往任何时候、任何手段都难以比拟的,过去需要许多年才能使智力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和收回成本、获得收益的过程在网络时代已得到极大的缩短。比如,一件新专利或一件新作品,一经在网上,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他人就可以阅读到,这就使得不论是新技术、新作品的内容还是商标的知名度,都会迅速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大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距离。于是,就有人提出应该缩短知识产权保护期限,以给社会公众更多的利用其知识成果的机会。同时,也有人认为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知识成果被无偿利用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应该考虑增加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到底是缩短还是增加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很值得我们思考。

3.区域性变得模糊

知识产权属于国家法,在一国获得的知识产权仅在该国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除本国加入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另有规定外,任何国家都不会承认其他国家或地区所授予的知识产权。这就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特点。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国与国的界限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将不复存在,知识产权的客体(智力成果)可以方便地在世界各个国家广泛传播和使用,一旦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仅在一个国家享有知识产权的成果是否构成侵权?由于各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和保护水平有所不同,这种法律上的冲突将导致网络上侵权行为难以确定,执法主体也难以明确。比如,作品的首次发表地,在许多国家版权法和国际公约中都作为保护的地域因素,但在网上的数字作品的创作和发展很难与某一特定地域相联系,数字作品在网上传播会随时被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所复制,而各个国家对“合理使用”的规定存在差异,著作权的侵权认定和追究都随着地域性的模糊而变得难以操作。

二、互联网发展冲击专利权保护问题

专利权是专利发明人(或受托人)将其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按一定的法律程序提交国家主管部门受理和审查后,对于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发明创造授予的专有权。

互联网的发展对专利权保护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专利权客体的扩充,二是专利权的获得程序。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推广应用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由于软件一直被视为是算法或智力活动规则,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对单纯的软件列为专利保护对象。但是,近年来,对于一项含有计算机程序(因为有了软件的加入而构成了完整的技术方案,产生了新的技术效果)的发明创造,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偏向用专利法给予保护。例如,为防止伪造计算机软件,日本特许厅近年来一改原来专利法中关于软件只有和装置等硬件结合才能授予专利权的规定,决定对CD-ROM等一批软件授予专利权。目前,日本计算机软件专利申请量每年平均2-3万件,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10%左右。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近年连续判决了几个有关计算机数学算法专利的案件,不同意美国专利上诉委员会拒绝授予专利的决定,认为具有数据结构的记忆体可以授予专利。针对联邦上诉法院的判决,美国专利与商标局于1995年6月制定了《电脑实施发明审查准则》,以扩大对软件实施专利保护的范围。对计算机软件是否可以利用专利权予以保护?什么样的软件可以获得专利权?如何判断软件专利的“三性”?多年来一直为知识产权学理界和实务界所困惑。

网络的应用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在专利审查和无效请求中,有越来越多的信息影响到审查员对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判断。目前对现有技术查新都是对传统的纸质(现已有光盘)出版物进行的。数据库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和检索方式,增加了判断专利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信息源。但是,电子信息在网上传输时会发生数据丢失,或者网络用户擅自对网上信息进行修改、删除、破坏信息的完整性,以至于破坏了网上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取得有关电子信息首次公开日的实物证据。还有,电子出版物在网上传输是否视为“公开”?它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构成专利法意义上的“出版物公开”?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对专利申请新颖性的判断。还有人说应对互联网上的侵权太难了,你的技术稍有一点实用价值,被别人弄个外国人的头像,外国人姓名,外国的服务器,通过抢先注册或者假冒侵犯你的权利,你在中国有专利都白搭,所以互联网上告侵权是很难的。怎么办呢?值得我们思考。

三、互联网发展冲击商标权保护问题

商标权是商标专用权的简称,是指商标使用人依法对所使用的商标享有的专用权利。是商标注册人依法支配其注册商标并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包括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的排他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续展权和禁止他人侵害的权利。

进入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导致了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变革,电子商务的兴起就是一个例子。电子商务赖以进行的因特网(Internet)既是无国界的全球超级市场,又是最迅速直接的传播媒体。网上企业无不利用这一最大范围、最大规模的广告领域,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商标是产品和服务的标准与代表,因此,与现实世界人们采用的商务策略相同,网上等广告宣传实质上也是尽可能提高商标的知名度。与商标相关的还有厂商名称、知名商品名称、商号等一系列知识产权。商标具有地域性特征,因此在网上进行的广告大战,难免发生商标权的纠纷。比如,不同企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注册的相同商标,在网上进行广告宣传时,由于网络的无国界性,就会互相发生冲突,还会导致网上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认。在这种情况下,谁是侵权者?笔者考虑,能否用马德里协定尽快进行国际注册呢?

商标权的取得原则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有的国家实行“使用在先”原则,有的国家实行“注册在先”原则,这就会使网上商家广告被不同国家的网络用户调用时处在不同的法律区域。在使用在先的国家,对未注册商标的使用可能会构成侵权,但有的国家未必将网络广告中的使用视为“使用”,因而又未必构成侵权。

与商标权相关的还有域名问题。域名是网络用户申请获得的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一个合法地址,其具有申请在先注册原则。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注册了域名,才能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电子商业活动,企业信息,推销企业产品,同时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及时、便捷地获取国内外丰富的信息资料。因此,可以说,域名就是企业在互联网上注册的网络商标,有了这个商标,企业就可以合法地建立自己的站点,开设属于自己企业的网上主页,拥有企业自己无限的活动空间。

由于域名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惟一性,决定了域名是一种相对有限的资源。随着互联网上商业活动的日益膨胀和繁荣,域名的这种稀缺性不断加剧,域名的无形资产价值也随之飙升,极可能成为新的知识产权类别。尽管如此,目前世界各国还没有给予域名法律上的专有权保护,而是通过传统的商标注册方式将域名申请注册为商标,或者将有效的商标申请注册为域名加以保护。当一个企业有意或无意地将其他企业的注册商标申请注册为域名时,就会引发域名与商标之间的法律冲突。由于商标注册有着严格的地域性,而域名存在于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地域性限制,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域名可能会同时与多个国家的注册商标相冲突。所以,域名注册与商标注册地的不一致性导致域名的知识产权纠纷,会超出传统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范畴。比如,在一国合法注册的在全球唯一的域名,可能会与另一个国家的注册商标,尤其是驰名商标或者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商标相冲突,那么这种冲突是否构成商标侵犯?又如,英文域名与中文注册商标的英文之间的相同,是否构成侵权?如何限制抢注著名商标域名的恶意行为?域名注册机构是否应该成为被告?这类可能的侵权案应由哪一国或地区的法院行使司法管辖权?一旦管辖后,适用哪一国或地区的法律?

四、互联网发展冲击著作权保护问题

著作权,又称为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它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著作财产权是无形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慧所产生之权利,故属智慧财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在中国实行自愿登记原则。

回顾历史,著作权以前叫做版权,主要是针对印刷而言.清朝1910年时颁布《大清著作权律》,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国际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9月7日通过,,2001年10月27日修正,著作权法实施条例1991年5月24日通过,2002年8月2曰修正。修正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为了和国际接轨,是为了与世贸组织规则相一致,是为了加强执法的力度。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应用对著作权保护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大的。面对数字技术的应用,现行的著作权法是否还能适用?例如,网上作品已不再是以传统载体形式出现,而是以二进制数码进行存贮和传输,任何人都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输出设备将其显现出来进行阅读欣赏或打印出来,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复制或将其组合加工成网上新的作品。因此,原著作权人的复制权、作品完整权等权利在网上受到了有力的挑战。

当人们把对数字信息的加工处理技术引进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便产生了与现行版权保护客体的冲突。比如,多媒体作品是计算机技术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的作品形式,它将原来存放在多种不同媒体上的各种信息汇集一身,存放在一种单一的载体上,使传统的作品的分界线变得模糊不清,由此产生的作品是否属于版权保护的作品? 比如:Internet网上电影、电视、录像作品以及摄制在一定物质上,由同一系列有伴音或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播放的作品,它们应该归类于哪种作品类型? 笔者认为应归入“视听作品是否更合适。 “独创性”是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首要条件,而多媒体作品大多是对原有著作权作品的汇编、组合而成,那么它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满足独创性的要求呢?它的版权人对它应该享有哪些专有权利?多媒体作品的“独创性”如何体现?数据库往往是由材料、数据编辑而成,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检索方便、使用价值高,不在于他的文学性或其欣赏价值。对于那些选择和编排方式有限的数据库什么情况下可以享有版权保护?不能获得版权保护的数据库能否获得其他的知识产权保护?

人们在将对数字信息的存储技术引进到作品的复制出版过程中时,便产生了与现行版权制度中复制行为规定的冲突。例如,以数字编码形式表达的作品能否受到版权保护?数字作品的随机存储是否属于版权法所指的复制行为?现行版权法对复制所作出的定义是否需要扩充?人们在把对数字信息的传输技术引进到作品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与现行版权中发行行为的冲突。例如,将数字作品在互联网上发送的是否属于作品的发行方式之一?将数字形式作品通过互联网跨国界发送是否属于对该作品的进口或者出口?作品通过互联网或者卫星广播跨国界传播时发生的版权问题应该怎样规范?

与网上作品著作权保护有关的问题还有:电子作品上网传输后,何种形式构成我们通常所说的复制行为?网络用户擅自将网上作品以不同形式存储或者复制下来,是“合理使用”、“个人使用”还是属于侵权行为?

当前流行的电子商务更离不开网上的各种数据信息,作为汇编作品的数据库似乎应该纳入版权的保护“伞”,但是,数据库能否作为专门的知识产权加以保护,目前尚无国际协调制度。

五、互联网发展冲击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Business Secret),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只是将传统的商务活动电子网络化,并没有改变商业经营活动的实质。我们知道,只要有商业活动,就会有商业秘密。网上商家为了利用商业秘密获得利益,通常需要与从事相关业务的本企业员工或相关商业伙伴,甚至供应商或客户,共享商业秘密。由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交易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在数据网络中存放、传送一定的商业秘密,技术难度远远高于传统的商业环境。比如,销售网络及其客户名单属于商业秘密,但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怎样才能保证这些秘密在存储和交流信息的时候不被他人所获知呢?如何判断自己的商业秘密是否已被他人截获和偷窃了呢?既是发现了,你能知道是谁在什么地方实施了截获或偷窃行为呢?如何获取证据追究其侵权行为呢?

六、互联网发展使知识产权纠纷的司法管辖与处理受到挑战

知识产权法、诉讼法等法律都属于国家法,只在本国可以有效行使,而计算机网络则是全球的、无国界的。当一国的企业或个人在网上侵犯了另一个国家企业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该由哪个国家来管辖呢?又该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呢?更有甚者,比如某人的作品在被人非法上网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网上看到它并非法复制下来(下载就是一个复制过程),那么,权利人怎么能知道都是谁非法复制(这些人完全可能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人)了?既是知道了是谁,由于涉及到许多国家的侵权者,涉及到许多国家的侵权地(同样的侵权人,其侵权地也可能是流动的),应该依据哪国法律对侵权人实施追究呢?又怎么才能提取到侵权的有效证据呢?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时代,知识产权纠纷的司法管辖与实施及其争端的解决仅靠一国或几国法律是难以解决的。

以上分析,虽然仅仅涉及了互联网下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几个方面,但已足见其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虽然互联网给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冲击和影响,但并未动摇知识产权制度的根基。各国政府和世界公约组织都在积极研究知识产权在互联网下不断出现的问题,探索解决和协调的办法。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也必须根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趋势,思考如何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孟波《电子商务法》 北大出版社 2010-11-1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孙秋成《计算机与法律》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正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国务院2010年2月1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修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自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对联知识篇4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大学生 个人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获取知识,如何管理知识,如何使知识发挥作用,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大环境下,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信息查阅或知识学习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状态。学习变得简单,只需轻划指尖,无论是别人推送过来,还是自己主动获取,海量信息触手可及。但看的多了,听的多了,能够记在心里里的却少之又少,灵感与感悟转瞬即逝,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价值的信息很容易流失。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6.88亿,手机网民规模为6.2亿。手机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大,为25.2%。①其中大学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是移动终端设备的重要使用人群。同时,对大学生来说,他们迫切希望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来建立移动的个人知识库,但往往又不善于系统地进行知识的管理。

1 移动互联网与个人知识管理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即将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②4G时代的开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更大的能量。

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个人的知识从收集、分类到存储、管理再到利用、创新的一个有序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个人吸收知识并把隐含的知识变成显露的知识,以及对知识进行学习和创新的过程。在这个互联网及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传播速度很快,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使用者可以仅通过点击保存或者分享按钮,就足以完成知识的传播。③在信息海洋中,灵感一闪而过,对有价值知识的有效管理就成为知识的更新和应用的基石。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知识管理迫切要求移动化。以移动技术、无线技术为支撑,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持设备与后台门户中心进行知识的获取、搜索、联系、组织和创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知识支持。④

2 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注重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渐渐变得越来越受重视,知识工作者层出不穷,合作与竞争的全球化趋势已不可阻挡,知识的价值及其重要性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在这个注重知识的时代,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

如今互联网通信技术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每天接触的知识信息呈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必须具备从信息的大海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能力。把信息转化为个人知识的这一过程就是在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在获取知识信息的同时,大学生还需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变化,紧跟时代的步伐。而要想在实际中应用和创造知识,唯有通过不断学习,加强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因此,不管是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还是信息量剧增的原因,亦或是知识应用与创新的社会需求所致,当代大学生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方能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3 大W生个人知识管理流程的探讨

现如今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借助这些设备,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信息、获取知识、分享内容并能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也是五花八门,纷繁复杂,价值不一,真伪难辨,要及时找到所需知识并非易事。鉴于此,笔者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作了探讨,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3.1 分析个人的知识需求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本科学习期间的专业要求和课程设置决定了他们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需求。而这些“需求”有的可以在课堂上得到满足,还有一些往往需要借助网络或其他方式来解决。除了专业方面的需求,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阅历、兴趣爱好、原有认知结构等也会影响到他的知识需求。基于此,大学生可以综合这两方面来分析自身的知识需求。同时,为了能够精准地“对症下药”,可以把自身的知识需求按照领域的不同进行分类。分类不仅仅指简单的分为几个大类,而是进行树状的层级分类,达到知识的细化和具体化,这样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即为整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确定个人的知识需求。

3.2 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手段

确定了个人的知识需求后,接下来就该探讨搜集知识的途径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M-learning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使用手机进行网络检索、社交活动、记录备忘、与人沟通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体现为对手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就个人知识管理来说,大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来做以下事情:访问各个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登录高校图书馆网站,下载各类数据库中的文献;安装手机阅读器,学习知识内容;收集各类App上有价值的资源;从社交软件上获取别人所分享的信息等等。现如今,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同时也有不少的伪知识。所以在知识收集时一定要辨别真伪,切不可全盘接收。

3.3 选择个人知识管理软件

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手段后,就该考虑如何管理这些知识了。在计算机中,我们可以借助Windows系统中自带的树状结构层级文件夹或者某一知识管理软件(如OneNote、PKM2、CyberArticle等)来管理各种格式的文件。同样,学习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到可以进行知识管理的手机App,如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等。这些手机版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存储、管理及分享知识。同时,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其中一款或多款并用的方式来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3.4 建立并维护个人知识库

安装了个人知识管理软件后,就要开始充实它了,即建立个人知识库。大学生进行个人知识管理时,应该制定一套分类存储,及时更新、修改、删除及与他人分享交流的规则,便于以后快速查找与利用。然后在实践中逐渐扩充与完善,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个人知识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知识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更是如此。因此,需要不间断地对个人知识库的内容进行调整,如补充、更换、删除,使之更符合自身的需要。

3.5 应用并创新个人知识

此外,创建个人知识库的目的是在合理运用自身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并在与他人进行信息分享交流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改善自我学习的能力,促进知识的创新。知识唯有通过实际的检验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不能通过实际检验的知识就相当于没有用的垃圾。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而言,不仅要知道积累知识的方法,还要把所学到的知识与学习、工作、生活相联系,付诸实践。让学到的知识产生更大的价值,让所学的知识成为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发展。此外,还需要及时地补充更正原有的知识,从而创造出可以适应新环境的新知识,也就是知识创新。在这个知识就是金钱的时代,知识创新格外吸引世人的关注,创造知识就是创造财富。大学生要在注重积累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同时,能够创造新的知识。

4 结束语

从前面的分析,可得知个人知识管理是个不间断的过程,需要随时添加的新的资源、更换甚至删除失去价值的信息。所以说,在个人知识管理系y中,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是相对的,也只有这样个人才能借助知识管理系统得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大学生搜索信息或浏览网页时,如果没有及时保存和管理所需信息,之后再寻找的话往往花费很多倍的精力也不一定能找得到。手机上移动的个人知识库因其随身携带性,在信息的保存、灵感的记录方面要比传统的计算机上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更为便捷和及时。大学生作为年轻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想法多多,移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个人知识管理能高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知识创新。此外,大学生利用App软件进行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潜移默化地促进个人的成长。

注释

① 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01-22.

② 吴彦国.移动互联网浅析[J].轻工科技,2013(9).

③ 田军.基于移动App的大学生个人知识高效管理刍议[J].图书馆界,2015(2).

对联知识篇5

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42条①

christian rauda and guillaume etier

(马宁译 上海大学法学院2002级研究生)

一、 简介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建成公约)第42条规定了卖方对所出售货物的知识产权担保及其限制。考虑到国际商事交易中的货物大量与专利与商标相联系的情况,在已公布的超过五百个关于公约的判决中,只有两个②涉及到第42条,这让人吃惊。通过仔细研究第42条,就会得出结论:这个条款没有达到使卖方担保其货物不存在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情况的目的。本文最后提出了重写第42条的建议。

二、公约第42条规定的责任

(一)第三人的知识产权

例一、德国的一家技术公司s,卖给瑞士的b公司一批商标为powerplay的计算机。s公司不知道powerplay是英国一家著名公司t的商号,t虽然没有在瑞士注册它的商号,但在那儿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当b发现了t对此的权利后,其要求s将产品收回,虽然t没有b和s要求赔偿。对此该如何处理?

遇到这种情况,关键是看商号是否属于公约第42条中所说的“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公约中并没有给“知识产权”下定义。公约第7条指出,解释公约必须考虑到公约的国际条约性质。然而,这会产生一个问题:知识产权的特征之一是地域性,这意味着不同的国家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可能不完全相同,国与国之间的知识产权制度会相差很大。笔者认为,此时应考察在知识产权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公约如伯尔尼公约(1967)、巴黎公约(1971)等中的相关规定。特别应指出的是,公约秘书处评论提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中的第2条第8款。这项规定对界定公约中所说的“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非常重要。事实上,这三个公约代表了国际社会对知识产权的共同理解。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定义是最广泛的,它包括了其他两个公约的定义。③

为确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定义是否可以用于公约中的第42条,有必要看看它是否与该条的宗旨相协调。一方面,公约第42条的目的在于限制卖方对买方的货物知识产权担保责任。另一方面,又强调卖方能够理解并对其责任范围做出预见。因此需要做出一定的限制,例如要求第三人的知识产权必须进行登记才能对抗卖方。实际上,这种推理是不明智的。鉴于当今知识产权的范围迅速扩大,只有一部分需要登记,而诸如商业秘密、版权都不需要登记,商号也在后者之列。因此,商号属于第42条中(译者强调

处)所指的知识产权。

(二)权利主张(claims)

1、 第三人必须主张他的权利吗?(does the third party have to claim its right? )

例一中,假设t没有主张其权利,这能免除卖方的责任吗?公约第42条规定:“卖方必须使买方免受第三人的任何权利或权利主张”。由此可以推出,只要有第三人权利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就足以使卖方承担责任。

有人或许会认为,在没有第三人诉诸它们的权利的情况下,卖方没必要承担权利担保责任,因为买方仍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处分货物。如果一段时间后,第三方决定诉诸他的权利,买方仍可以要求卖方赔偿。 尽管如此,第三人的权利就如悬在买方头上的一把利剑,使得买方不敢充分处分货物。此外,考虑到卖方将来失去清偿能力的可能性,买方有可能无法行使追索权。所以,第三人的权利的存在足以构成对买方处置货物的妨碍,卖方必须承担责任。

2、没有法律根据的权利主张

瑞士的卖方s卖给b一批冰箱,b的竞争对手t-一家美国公司想通过宣称自己为该冰箱的合法专利所有人的方式将b拖入累诉中。此时,b有权援引第42条要求s给予损害赔偿吗?即这种第三人无根据的主张权利能适用公约第42条吗?

一种观点认为,第42条的用语并没有要求第三人权利主张的法律正当性(如法语与西班牙语的公约版本),而只是代表了一种请求。因此,即使第三方主张权利没有法律根据,仅仅在于恶意损害买方的利益,卖方也应承担责任。然而,秘书处评论反对这种过于宽泛的责任。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这种情况下,使卖方负责的条件之一似乎是要求第三方的权利请求是善意行使的。但是在实践中,买方很难判断、举证第三人的权利是恶意的、没有法律根据的,这往往使得买方不知道是否应停止出售货物或使用货物(害怕加深侵权的程度)。即使如此,考虑到第42条的宗旨是限制卖方的权利担保责任而不是象第41条那样强调保护买方的利益,对于这种毫无法律根据、目的仅在于贬损买方的信誉的无理请求,卖方不承担责任。以上第一种观点无疑是鼓励买方将商业风险转移到卖方身上,这也是有损诚实信用原则的。

(三)由于使用货物侵犯了第三人的知识产权

1、对制造过程的保护

s与b签订了购买一种机器的合同。交付后,t(其享有对

这种机器的制造方法的专利权)对b提起索赔请求。b认为

s应对此负责。怎么办?

根据公约第42条,买方应该对货物享有排他性的以任何方式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当第三方以交付的货物侵犯了其享有的制造这种货物的方法的专利权为由来禁止买方使用时,买方就会失去这种权利。因此,卖方应对此负责。

2、卖方需要对利用所出售的货物制造出的产品承担担保责任吗?

a想生产一种叫alvacid的药物,其化学配方是保密的。为

了实现这一目的,a从s处购买了一种机器,它不仅可以生

产这种药品,还可以生产其他药品。在合同签订后至交付机

器这段期间,t获得了alvacid的配方的专利权。s应对此

负责吗?

公约第42条的文句表明卖方只需对货物本身而不包括货物制造出的产品承担知识产权的担保责任。确实,卖方应使得买方“平静的“占有和“不受侵扰”的使用货物。然而,考虑到只有买方自己才能决定如何使用货物,为避免卖方承担不合理的责任负担,需要对这种担保加以限制。如果交付的货物只能够制造受他人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则卖方应该知道机器的通常用途,应对买方由此发生的侵权负责,当然,应以买方知道或应该知道存在这种权利为前提。

如果买方既可以以侵权的方式使用货物,也可以以侵权的方式使用货物,则应该确定卖方根据合同是否能预见到买方将以侵权的方式使用货物。如果买方通知了卖方它将以某种方式使用货物,卖方应该对由于此种使用造成的侵权负责。

由于 s不知道b将使用其交付的机器生产alvacid,并且该机器还可以制造其他不受保护的药品, s对卖方造成的侵权不负责任。

(四)卖方承担知识产权担保的时间限制

公约没有规定卖方交付货物后多长时间内对第三人根据知识产权对货物提出权利请求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对此不加以时间限制,卖方就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适当履行了合同。因此,对卖方有利的办法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做出约定。

三、对卖方担保的限制

(一)主观限制

公约第42条为了限制卖方的责任,第1款规定:“如果卖方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乍看上去,这句话会引起一些解释上的问题:“不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卖方有义务对双方考虑到的国家中存在的第三人

权利进行调查吗?以下是个例子:

卖方s是瑞士的一个小型企业,它卖给

在理解这两个有多种含义的词语时,我们必须首先看一下它们通常的意思。“知道”不会引起特别的解释。如果卖方知道在双方都考虑到的国家存在第三人的权利,他会提醒买方从而避免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但是,很多争论恰恰是围绕“不可能不知道”展开的, 即使多数学者同意它不同于“知道”。只有著名学者 shinn似乎认为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他援引了英国在制定公约的外交会议上所做建议从公约中删除这些词语的声明作为支持其论点的依据。相比之下,多数学者认为两个词语含义不同。一种观点认为“不可能不知道”给了买方一种证明卖方过错的另一种选择方法,另一种观点将其解释为卖方过错的一个因素,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卖方严重过失的表现。这三种观点都有道理,但我们认为这个词语有更多潜在的含义,它还意味着一种行动,即如果一个人进行了一定的活动,他就能够“知道”。这种责任意味着卖方应对双方考虑到的货物销往的国家中是否存在侵犯第三人知识产权进行调查并及时通知买方,这也是确保双方之间履行诚信原则(公约第8条第2款)所必要的。因此,这种调查是卖方的附随义务。再说,如果公约的起草者目的是表达一个含义,他们为什么要用两个不同的表达方式呢?很明显,这两个词语并不重复。

1、卖方的附随义务

卖方的附随义务非常重要。如果不存在这种义务,那么卖方就会总是称其不知道存在侵犯第三人的知识产权的情况,公约第42条就会失去它的法律意义。

然而,一些不同意见利用公约的制定历史和公约不同的语言文本来支持否定存在这种义务的主张。西班牙文、英文、法文版本都使用了模糊的表达方法,没有施加给卖方此种特别义务,但是,笔者认为不能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意思上解释这个词语。固然公约第42条的目的在于限制卖方的责任(如前文所述),但主要是考虑到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和独立性使得卖方仅可能对特定国家存在的第三人权利作出保证,并没有否定卖方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作为货物的出售者,其相对于买方更有条件了解货物是否侵犯了第三人的知识产权,让买方对所购货物进行这方面的调查是不符和情理的,除非双方在合同中对此做出相反的约定。

2、卖方在何种程度上有义务进行调查?

在这个问题上不存在适用于所有的卖方的标准。调查的范围依赖于特定国家的知识产权的公布情况和方式、卖方的个人能力(是专业的还是小型贸易经营者)以及货物将被转售或使用的国家。

3、权利公布的情况、方式、

多数国家都对专利和商标进行登记,以使得公众了解到存在的无形权利。当第三人的权利被公开时,卖方的这种调查义务就是无条件的。即使卖方可以依赖于买方所提供的信息,他们也无法逃避这个义务。因此:

s 应该检查nike商标是否在

的运输货物不能行使权利。但是,假如最后的制造过程或对货物的包装是在运输途中进行的,而这侵犯了第三人的知识产权,可能导致货物被没收。

这种情况下,责任的承担取决于谁发起了这些行为。如果是买方指示卖方或买方自己由于使用货物造成侵权,则由买方负责,否则相反。

五、卖方担保责任的排除

1、买方知道

一个德国销售商s向瑞士买方b 出售了一批杂货,包装上印有橘红色的大m。双方都不知道这可能与瑞士一家著名的大杂货店m产生混淆。交货后, m对b提讼要求赔偿。s应该负责吗?

公约第42条第二款规定:如果买方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存

在第三方知识产权时,卖方不再承担责任。结合第42条第

1款就会得出一个矛盾的解释。如果发生争议,卖方可以首

先辩解说他在订约时不知道第三人所主张的权利存在;买方

可能会说专利已经公布、商标已经注册,卖方不可能不知道

第三人权利存在;卖方这时可以主张,既然凭专利公布、商

标登记推定卖方明知,那也应基于同样理由推定买方明知,买方比卖方更有条件知道第三人知识产权的存在。根据第42条第2款a项,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经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第三人权利存在,卖方就可以免则。

为了避免产生这种自相矛盾的解释,有必要讨论一下买方的调查义务。

显然,买卖双方的调查义务不是对等的,卖方的要大于买方的。但是,如果买方有能力或更容易对约定国的知识产权情况作出估计,他就不应该从卖方的担保中获益。因此,对于买方小心谨慎就能发现并且知名度很高的知识产权,买方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此外,如果买方缔结合同时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存在第三人的权利,他有义务告知对方当事人,这是因为合同当事人之间有合理行为的义务。鉴于m在买方所在地有很高的知名度,买方不可能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所以排除了卖方的担保责任。

2、根据买方的指示作出的

同样的,如果卖方由于某种原因知道或怀疑依据买方的指示制造出的产品会侵犯第三人的知识产权,他应将此告知买方,并且不受时间的限制。如果买方不理会卖方的警告仍然坚持其指示,卖方不负担保责任。

六、建议做一些修改

调查表明,法院很少援引第42条,原因即在于其用语复杂,充满了不确定的概念(如前文分析的),当事人很难预见到最终结果。因此,当事人倾向于在合同中加入类似条款以抵消第42条的效力。

所以,笔者拟对公约第42条提出一个新的版本:

1.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时如果进行调查就会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 ,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基础的:

a)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以口头、书面或肯定的方式同意的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做其他使用国家的法律 ;或者

b) 在有疑问或其他情况下,根据买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

2.卖方在上一款中的义务在以下情况中被排除,即如果第三人权利或要求的存在:

a) 在订立合同时已被买方知道或不可能被忽视;或者

b) 是卖方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等精确性指示的结果。

① 原文出处:/lunwenfabiao/" target="_blank" title="">发表于2000年,所以统计的数字与实际有偏差。译者搜索到的数字为7个。2个

法国的,1个美国的,1个以色列的,3个荷兰的。见www.cisg.law.pace.edu/cgi-bin/isearch

对联知识篇6

[关键词]国际企业联盟;知识转移;转移路径;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3―0065―04

随着资源全球配置速度的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化的步伐的加快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跨越国界的联盟便是其中的典型形式。近年来,有关国际企业联盟的理论研究方面也越来越多地将关注力向知识转移方面聚拢,以此来分析国际企业联盟成败的原因以及如何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所谓知识转移,指的是当企业位于新的环境之中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建和维护起一套更加复杂、因果关系更加模糊的程序与规则。又有学者(Huber,1991)将知识转移形象地比为“知识的嫁接”,增加组织的知识存量便是其主要的目的之一。可见,在国际企业联盟中,知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关系着联盟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对其处理的方式和结果还直接影响到联盟关系能否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国际企业联盟中的知识转移逐渐发展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关的数据表明,参与国际合作的企业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企业的目的在于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以及相应的知识资源,而不是资金。也就是说,此类的联盟已经成为国际企业联盟中最典型的模式,资源共享(知识共享)已经具有了重要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国际企业联盟中的知识转移的优化问题进行分析,首先给出知识的类型和基于国际企业联盟的知识转移的过程,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知识转移的动因,最后从不同层面讨论国际企业联盟中知识转移的优化路径,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为已经开始了国际化步伐和即将身处其中的企业提供一定的信息参照。

一、相关文献述评

联盟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战略性部署,在联盟关系的维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知识转移,一方面是处于信任机制构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联盟中的企业完成资源共享,实现共同的进步。

近年来,由于企业生产和发展危机的不断加大,无论是实践界还是理论界都对企业联盟基于了广泛而深入地关注。其中,在理论研究方面产生了大量的成果:李纲(2006)以知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战略联盟内的知识转移水平对联盟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对战略联盟内部知识转移产生影响的因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结论。胡厚宝,彭灿(2007)认为,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效率与效果对知识联盟的绩效会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联盟的成败。以此为基础,作者对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造和知识转移过程,以及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讨论,然后针对这些因素从多个层面给出了促进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建议。蒋樟生,胡珑瑛,田也壮(2008)以系统决策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知识转移价值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动态系统方程,并对方程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指出联盟稳定性和联盟成员从知识转移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存在正向激励的作用,这些结论对于准备建立或者已经建立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的。张睿,于渤(2009)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分析验证了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对知识转移效果的作用途径,这一工作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操作性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蒋樟生,胡珑瑛(2010)通过研究表明: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效率越高,其创新溢出效应就越大,而联盟整体生产成本因技术创新而降低的幅度也就越大。这一研究为联盟成员确定最佳动态竞争合作关系和灵活机动的管理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决策支持。曹兴、龙凤珍、秦耀华(2011)对技术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了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行为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机制,并针对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选择方式和最优策略,通过算例对其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张红兵(2012)的研究为技术联盟知识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指导依据。作者首先建立了基于Wiki的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系统模型,这一模型具有动力层、过程层和控制层,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作者还进一步对模型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说明,其中涉及到Wiki页面、Wiki知识引擎和联盟知识库等。

通过以上对相关文献的述评可知,在与企业联盟的知识转移相关的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有一定价值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联盟的研究,对于国际企业联盟中知识转移的研究较少涉及,这为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空间。

二、知识的类型、匹配和转移的过程

(一)知识的类型和与战略的匹配

1 知识的类型。对企业而言,可以根据编码化的程度,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类型。前者能够被明确地表述与归纳,并能够以公式、公理、定理或者系统化理论的方式呈现,虽然不同显性知识的载体存在差异,但它们都能够反映编码化的特性,并能够通过特定的载体进行传播。隐性知识则与此不同,虽然也可以由个人或者组织来掌握,但是在试图通过语言或者其他编码的形式进行表达时,显得相对困难。

2 知识的类型与战略的匹配。由于显性知识能够通过特定的载体进行传播,因此其更容易通过载体被识别出来,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这种类型的知识是难以使企业获取长久的竞争能力的。与此相对应的是,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隐性知识不但能够构建起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成长中的重要的构成要素,还能在对隐性知识积累与整合的过程中,使企业形成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独有的文化氛围、管理模式以及企业的价值观,并且由于此类知识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其价值和持续性也能够得以维持,而恰恰是这些难以模仿的知识,使企业获取了长久的竞争优势。

(二)知识转移的过程分析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讲,知识本是信息的一种,因此其转移的过程主要涉及发送与接收两个环节,并通过特定的媒介(载体)连接起来。在一般情况下,知识转移具有方向性。也就是说,知识要从知识存量的高区位转移至知识存量的低区位,而不是相反。在这一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对发送者的知识的选择和整理产生影响,比如,发送者的态度和经验、接收者对知识反馈的要求等。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文化的变迁以及知识的发送者和接受者对知识要求的细化等,都会直接对知识转移的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接收者往往会在接收到相应的信息后,对其进行选择、加工和整理,这种来自于知识接收者的态度必将影响知识接收的效率。

三、国际企业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动因分析

(一)知识缺口为知识转移提供了条件

“缺口理论”能够很好地对国际企业知识转移的原因作出解释,因为对任何企业而言,当其利用市场环境和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试图实现其战略目标时,如果现有的竞争能力无法实现目标,那么在目标和企业能力之间就存在着“缺口”,这一“缺口”表明的是现有知识体系和企业所要求的知识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部企业(其他企业)的知识能够填补这一缺口,那么企业之间的联盟就有可能建立,知识也就通过这一缺口实现了企业之间的流动。更为重要的是,国际企业在追求全球发展时,知识缺口必将出现,这就需要其与其他企业建立联盟关系,通过对知识的共享实现共同的创新。

(二)对知识市场的路径依赖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企业的规模收益递增可以通过观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领先实现。因此,企业为了实现和提高知识的收益,往往会采取缩短知识创新时间、新产品和服务面世的周期等来完成。此外,通过对“学习曲线”和规模报酬递增原理的分析可知,企业通过新产品的开发而获得的投资收益会在一定时期内不断地提高。基于此,国际企业在与其他企业构建起相应的战略联盟时,关键环节之一便是对以知识为核心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或重置),使新产品的资源优势得以发挥,并能够很好地克服因创新而产生的诸多问题,在速度方面获取必要的竞争优势。

(三)知识能力相对过剩

对国际企业而言,投资于规模经济的积极性往往会高于其他企业。这是因为,任何独立的经济人都难以根据个人的效用对专门性资产上的投资成本和收益进行正确的估计。与此相反,企业的投资欲望却相对较强,且会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过分投资的强烈愿望。因此,与市场结构相比,企业(尤其国际企业)对专门性资产的运营和管理的兴趣不高,当国际企业处于动态、知识贬值的境况时,其资产投资规模和知识储备的能力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剩。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思路便是通过必要的途径,加速知识的扩散能力和扩散速度,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联盟便是其中典型的形式。

四、国际企业联盟中知识转移的优化路径选择

(一)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从根源上优化知识转移的路径

在国际企业的联盟过程中,联盟参与方的知识差异对知识转移有着根本性的影响,这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是知识转移事件发生的基本前提,同时差异的有还存在降低知识转移效率的可能。大量的事件表明,此类差异对知识转移的效率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该消除联盟伙伴问的知识转移壁垒。比如,当我国企业选择外国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时,要对知识的维度、深度和广度进行全方位的客观的评估,对差异可能带来的学习潜力或风险提高预见性。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消除联盟伙伴间的知识转移壁垒

在国际企业的联盟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但能够提升联盟体参与个体的能力与水平,还能由此产生凝聚联盟整体的聚合力,这一合力超过了个体能力的简单叠加,这是因为通过沟通机制的建立,能够将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发掘出来,并以显性知识的形式呈现,使知识的整体功用全方位地发挥出来,为联盟体服务。为了通过这一环节消除联盟伙伴间的知识转移壁垒,应该对隐性知识的属性以及资产专用性等特征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面对面沟通的方式,实现和加速隐性知识的转移速度和质量。此外,有必要对知识转移的通道(尤其是差异较大的渠道)进行整合,使知识以标准化的形式呈现给合作伙伴,达到更好的知识传递效果。

(三)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融合文化之间的差异

从组织结构与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将,前者应该服务于后者。在国际企业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对知识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立应该围绕组织学习展开,并以此建立起学习型的联盟结构。这就对联盟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构建扁平式的组织结构,使信息的流通更加顺畅。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对组织内部的学习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学习的信息(也是知识的一种)也会促进联盟组织的知识吸收与接纳。此外,不同的企业存在不同的企业文化,当联盟关系跨越了国界之后更是如此。为了实现联盟体知识的顺畅转移,联盟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非常关键,这就需要增进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联盟组织和人员之间的尊重和理解,在联盟伙伴之间建立起基于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的文化氛围。

(四)完善冲突解决机制,对联盟关系进行适时的动态调整

从哲学的角度讲,冲突是矛盾的一种,是事物得以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在国际企业联盟的构建过程中,要正确对待竞争和合作之间的关系,完善冲突解决机制,对联盟关系进行适时的动态调整,使其适合联盟体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单纯的合作或者单纯的竞争是不多见或者是不会长久不变的,国际企业联盟从构建开始,伙伴之间的关系就便显出了竞争与合作的态势。从这个角度讲,联盟成员之间不能断然将竞争关系完全解除,而应以联盟总体目标为指引,使竞争行为向善意的方向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竞合”的模式。由这种模式产生的冲突是建设性的,不但能够让企业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还能提升知识转移的效率。此外,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引入适当的外部刺激,根据实际需要对联盟关系进行适当的变革,因为任何组之间的联盟都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随着联盟伙伴之间合作时间的延长,联盟体有必要在适当的时间对联盟关系作出适当的调整,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建设性的冲突。

五、结束语

对联知识篇7

企业联盟是一种互惠互生的组织形态,这种互惠互生关系不仅有利于联盟内部知识的共享,也影响到企业联盟整体与外界环境中的知识共享。企业联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过程其实就是成员企业间通过合作促进彼此间的知识共享过程,通过知识共享促进企业联盟知识资源的积累和增值利用,甚至是共同进行知识创新的过程。由于企业联盟内外部的各种知识共享活动而形成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由于联盟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而不断发展演化,并反过来促进基于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向高层次发展。

1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层次分析

国外关于知识网络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典工业界提出的,其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实际构建方面,同时也有些对其经济结构、市场结构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1]。大连理工大学的王众托院士则从知识网络的构成层次出发,提出知识网络的3个层次,即技术层面的网络、知识资源层面的网络和人际关系层面的网络[2]。技术层面的网络是构成知识网络的基础,由无处不在的构成网络的各种技术组成;知识资源层面的网络是构成知识网络的核心,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各种联系,知识资源内部也因知识间的各种关联而形成知识资源网络;人际关系层面的网络是构成知识网络的关键,所有的知识都是被人创造的,同时也要被人利用。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这3个层次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这3个层次的网络正如人体的骨架、血肉、经络一样,形成了一种具有特定关系的网络,甚至是复杂的超网络。企业联盟内的知识网络是与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密切相关的,由于联盟内外部知识共享活动的推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得以形成并不断发展。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内的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1.1技术网络现代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活动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技术层面主要指构成技术网络的硬件设施、技术软件及相关标准等,表现为企业联盟内部的技术网络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网络。不管是企业联盟内部的技术网络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网络,目前都是在一系列技术应用与技术集成基础上形成的,其中既包括计算通信技术、企业知识门户、企业联盟知识交换与共享平台架构技术、云计算共享服务架构等支撑技术及标准,也包括企业联盟知识的自动发现与采集、自动标引与组织、知识挖掘、知识链接、互操作、可视化、知识自动存储与保存等应用技术及标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构建中会应用到多种先进技术,因而涉及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问题。由于技术的选择、应用与发展,直接影响到企业联盟知识管理与共享效率,影响到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发展,这也使技术层面的网络呈现出开放、交互、动态发展的特征,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兼容、互操作、可扩展等功能。如中国同方数据公司与国内一些出版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结成联盟,开发和推广应用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应用与集成了多种先进的技术,包括知识共享网格、云计算平台架构等支撑技术及标准,数据库制作与、互联网信息与知识采集、引文链接、知识单元语义检索等应用技术及标准,通过各种技术所形成的网络将知识资源、出版者、作者、用户等联系起来,构建了便于知识共享的联盟知识共享网络。

1.2知识资源网络企业联盟内外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知识资源,构成知识资源的基本因素即知识单元之间总存在各种关联,这些相互关联的知识资源网络形成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基础与内容体系。企业联盟作为促进知识共享的一种主要渠道,不只是促进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转移,而是要根据知识流加强知识管理、重组和整合[3]。企业联盟知识资源网络需具有以下功能:①知识资源的发现与采集。构成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知识资源,主要分布在不同的成员企业中,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规章制度、技术方案、专利文献、会议录、报告等。除了联盟内部的知识资源外,有些与企业联盟经营活动相关的一些外部知识资源也是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的重要客体,如外部的市场信息和知识、竞争对手知识等。这就要求能够识别企业联盟共享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重要的内部知识资源,能够发现企业联盟外界环境中存在的与联盟知识需求密切相关的知识资源。②知识资源组织、挖掘与开发。对于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所涉及的各种内外部知识资源,要根据知识共享目标利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组织、挖掘与开发。分类与主题方法是传统而经典的知识组织方法;另外,知识本体论等新方法也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活动中逐渐得以应用。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知识资源组织方法,都要力求有效地揭示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之间的关联,以方便知识的检索和利用。随着企业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知识共享需求的不断提高,除了对已有知识资源进行组织外,有时也需要采用知识挖掘技术,对大量已积累的知识资源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规律和隐含的知识价值,并生产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方案和知识服务产品,如知识库、智能工具、应用软件等。③知识资源的提供和服务。要根据企业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的知识共享要求,为其提供专利文献、会议记录、学术论文等知识资源;或通过智力劳动提供深层次的知识资源服务。如以CNKI为主的联盟知识共享网络所依托的资源主要有CNKI联盟成员(包括中国同方数据公司与国内一些出版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自身的知识资源、互联网信息资源和用户已有数据库或生产的信息资源等。其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内容包括了期刊、报纸、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源数据库,以及企业、医院、基础教育、城市建设等专业知识仓库等。如从CNKI数据库的作者库中,可以得到描述与管理我国各学科专业研究队伍的专业知识;从期刊论文和博硕士论文的引文数据库中,可以得到知识的引用与被引用知识、学术和成果评价知识等。

1.3人际关系网络在任何一个人际关系网络中,其中的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每两个人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并形成一定的联系。企业员工是知识的创造者、传递者、加工者和利用者,大量的隐性知识都存在于员工大脑中。每个企业员工都有自身的个人人际关系网络,每个成员企业都有一定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网络,成员企业之间又会构成联盟共有的人际关系网络,甚至在企业联盟及其外界环境之间还可能存在的一定人际关系网络等。正因为有这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存在,技术网络和知识资源网络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以CNKI为主的联盟知识共享网络所包括的人际关系网络也是非常多而复杂的,如CNKI内部员工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出版企业内部员工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作者与作者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CNKI用户与用户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用户与作者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用户与CNKI服务提供者之间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等。正因为这些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客观存在和推动,CNKI的技术网络和知识资源网络才有机地结合起来。

2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

2.1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基础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不断演化的基础是知识共享网络的相对稳定性和开放性等。

2.1.1知识共享网络的相对稳定性成员企业之间的联盟关系有些是长期的,有些则是短暂性的,而从知识共享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一般联盟关系发展得越长久,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其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更深入更有效。虽然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3个层次都会随着联盟关系的发展而变化,但是知识共享活动的进行,必须建立在相对稳定的联盟关系及合作基础上,不管这种企业联盟关系发展的时间长短。知识共享网络只有保持相对稳定性,各成员企业才能更好地了解联盟伙伴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知识交换实现互补,才有可能进行知识创新等更高层次的知识共享活动。

2.1.2知识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企业联盟与外界环境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或向外界环境供应知识,或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自身所需的知识。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开放性是指企业联盟能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知识共享的能力。另外,知识共享网络的开放性也包括对未来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扩展的适应能力。因为网络技术发展很快,技术网络应避免因新技术发展而带来的滞后现象,能适应技术发展所必然带来的变化。企业联盟及其成员企业的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也会因为合作的深入而不断得以增加,并呈现出一定的可扩展性。

2.2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机理知识具有集聚和交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4]。由于企业联盟间知识关系的影响,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机理可用三维模型进行简单的分析,表现为沿空间维的协同共生现象、沿时间维的动态调节现象、沿知识共享能力维的集成优化现象。

2.2.1沿空间维的协同共生现象樊治平等曾以“知识协同”“knowledgecollaboration”“knowledgesynergy”作为主题词在国内外的几大著名检索系统中进行检索,发现“KnowledgeManagement”杂志前任主编Karlenzig较早提出知识协同共生问题,并认为其是一种组织战略方法,可以动态集结内部和外部系统、商业过程、技术和关系(社区、客户、伙伴、供应商),以最大化商业绩效[5]。在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演化过程中,知识协同共生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如成员企业为完成共同的合作任务,会互相贡献和吸收对方的知识,表现为相互学习、共同研究、协同进行产品开发等。共享网络内的知识协同往往涉及不同成员企业的多个业务部门,有些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知识流的整合,有些则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知识内容的重组,都要求参与知识协同的网络节点能利用联盟内的某些技术网络进行协作,能快速了解并获取对方的知识,能及时响应其他节点的需求,各业务部门能互相配合高效地完成合作任务,实现知识创新目标。知识共享网络内的协同共生,能减少成员企业知识交换与共享时滞,大幅降低知识共享成本,减少不同成员企业间的业务冲突,避免知识创造的重复,使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的价值实现最大化。正如Anklam曾指出的,知识管理正迈向以知识协同共生为标志的新发展阶段,企业通过协同方式进行知识创新,能够弥补知识缺口,有效解决知识情景嵌入和路径依赖问题[6]。成员企业间在知识的协同共生过程中,或出现知识流的整合,或出现知识内容的重组,或出现思想的交互与碰撞,或出现思维的激发与创新等,这也是所有参与知识共享的成员组织互利共赢的表现,我们认为这就是知识共享网络的协同共生现象。

2.2.2沿时间维的动态调节现象一方面,随着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内的技术、人力和知识资源都要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成员企业之间会有技术交换、专利技术交叉授权、知识库的相互调用、人员互换、专家派遣等活动,这一过程其实也是联盟内部的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相互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呈现出相应的动态调节现象。如果成员企业为了自身的某种利益,不顾联盟长远的发展和联盟的知识共享目标,而对自身的技术进行过度的保护、对自身的知识资源突然大量删减、对自身的员工进行大量的招聘或解雇等,都会严重破坏联盟内部的知识共享网络,而不会出现所谓的“动态调节”现象。另外,任何一个企业联盟都有不同的生命周期,而在企业联盟生命周期中往往有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不同发展阶段。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在任何阶段都能容纳其他新的企业或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网络系统,或加入到其他企业或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网络系统中去。企业联盟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新的合作伙伴不断地加盟中来,也总有一些联盟伙伴因为各种原因而退出已有的联盟,合作伙伴的加入或退出,必然会引起成员企业之间的技术网络、知识资源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的调整。当然,这种动态调节是渐进的,是以保持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相对稳定性为基础的,合作伙伴的加入或退出应该有相应的联盟合作条约进行约束,也不可能是随意性的,应该要考虑到联盟整体利益与其他合作伙伴的意愿。

2.2.3沿知识共享能力维的集成优化现象集成有多种称谓,如“整合”“一体”“综合”等[7]。从一般意义上讲,集成是指一个整体的各部分之间能彼此有机地和协调地工作,以发挥整体效益,达到整体优化之目的,也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8]。知识集成不仅是所有集成要素的简单加和,而要通过集成主体有选择地对知识资源各要素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实现知识资源整体的功能倍增或功能优化,并最终实现知识共享网络的整体优势以及整体优化的目标。企业联盟知识共享网络演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协同共生和动态调节现象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同时进行演化或交织在一起进行演化的,经过不断的相互作用,把联盟体内的相关知识单元集成为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集成的过程中,各知识单元要进行优势互补和动态组合,联盟伙伴的知识具有择优连接性,知识间的关联越多,越容易被连接,只有当知识单元经过主动的优化与选择搭配,相互之间才能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由适宜知识单元组成的、优势互补的有机体,才能被称为集成。这本质是一种竞争性的互补关系,即围绕着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目标,各成员企业根据自身的知识优势,通过竞争冲突,不断寻找与选择自身的最优功能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知识单元间的互补与匹配。这样,来自不同企业、不同载体的各种知识单元经集成后,有利于优胜劣汰,促进知识共享网络内的知识融合;同时,集成是含有人的创造性思维在内的动态过程,各成员企业的知识优势在互补和融合的过程中,要经过人的创造性思维加工,因此又会表现出知识创造的螺旋,能更有效地提升联盟知识共享网络的能力。

对联知识篇8

【关键词】知识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创造

1引言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许多原先奉行自我发展的企业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其中一个典型战略是与其他企业合作或组建战略联盟。过去20多年来,几乎在世界各国所有的行业部门都形成了大量的联盟。企业进入战略联盟一般带有多重目的。传统的联盟目的是分享风险与降低成本。当前,许多企业通过联盟追求各种各样战略上和经济上的目标,比如规模和范围经济、新市场进入、技术转移和知识获取等。然而,由于结构不稳定、机会主义行为、关系风险与企业间冲突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联盟企业经常不能达到原先设定的利益目标,导致了联盟以极高的速率解体,很多西方文献报道了联盟的失败率在30%到70%这样一些很高的水平。因此,战略联盟被认为是一种内在不稳定的、本质上具有过渡性的组织结构[1]。

战略联盟的高速增长和频繁失败并存的状况表明我们在理论上对联盟的理解和实践中对联盟的管理都存在问题。这种困境要求我们对联盟形成的理论基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鉴于此,本文将对新近出现的联盟知识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战略联盟内的组织学习、知识分享和知识创造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企业管理联盟以提高联盟的稳定性和成功率提供理论指导。

2战略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

2.1企业的知识基础理论

知识管理学者普遍认为知识是企业所拥有的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与传统的企业理论比如交易费用经济学和资源基础理论相比,知识基础理论采用了一个更为动态和宽泛的视角。一方面,知识基础理论并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本身(比如显性或隐性知识)进行研究,更为重要的,它强调动态的知识管理过程,即认为知识的获取、累积、使用和扩散等知识管理实践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知识基础理论它融合了先前多种企业理论,比如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认识论以及创新理论等。作为资源基础理论的扩展,企业的知识基础理论强调使用层级组织即企业而非市场作为一种获取和增加知识流的手段,企业被看作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或一个“专门和隐性知识的仓库”。此外,通过借鉴组织学习理论的一些观点,知识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识别和管理知识的能力是其持续参与组织学习的结果。因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和长期绩效取决于该企业能否有效地学习和创造新知识。

2.2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

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认为战略联盟像企业一样是一个“知识的集合”或“知识的仓库”,它能为企业提供多种机会以获取合作伙伴的信息、技术和知识,而这种机会通常是独自经营的企业在特定的时间和成本约束下难以获得的。也就是说,战略联盟为企业间的学习和知识管理提供一个独特的平台或管道。需要强调的是,联盟的知识基础理论强调动态的知识管理过程而不是静态的知识分类,它的研究对象不仅涉及企业间有效的知识转移、分享和使用,而且关注知识的有效开发和创造。这种动态的、过程导向的视角使得知识基础理论特别适合理解联盟内的知识运动过程。

3组织间学习

多数国内外知识管理文献强调两个核心的知识管理过程:伙伴企业间已有知识的转移和新知识的创造(例如新产品开发、创新工艺的改进以及技术的开发与商业化等)。在分析这两个知识过程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组织学习和吸收能力的概念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因为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竞争对”[2]:知识是组织学习的结果而吸收能力在组织学习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作用。

3.1组织间学习

早期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个体身上,个体学习是组织学习的代表。但新近的研究表明学习也在团体、组织、行业甚至社会层面发生。这要求我们应在特定的环境和背景下研究学习概念。在战略联盟的背景下,学习被抽象地定义为“通过与联盟企业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企业能力的增加”[3]。由此可以看出,组织间的学习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程度是逐渐累积的。从组织间学习的视角出发,战略联盟被认为是企业间“合作学习的经验”或者“学习的实验室”。

尽管组织学习是一个昂贵、费时的交流过程,但它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此,我们应从概念上区分私下学习(privatelearning)和共同学习(jointlearning)。私下学习主要发生在企业内部,它产生私有知识并为企业带来私人收益。私有知识是内在可转移和可分享的。当私有知识在联盟企业间交换以后,私有知识变为共同知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或者共同学习起了关键的作用,它使联盟企业共同开发共有的知识,而这种所有联盟企业都可以使用的共同知识将使所有联盟企业共同受益。

3.2吸收能力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相同的学习能力,期望提高这种能力的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水平的吸收能力。企业的这种能力依赖于其先前累积的知识流,而这种知识流的开发是历史累积和路径依赖的,即企业可以通过长期投资于内部的研发活动和累积知识来发展更高水平的吸收能力。联盟中,合伙企业现有的吸收能力对其向伙伴企业学习和获取知识具有很大的影响。没有这样的能力,伙伴企业很难从对方学习和获取知识。相反,拥有高水平吸收能力的企业对于外界的新知识具有更强的理解、更快速的吸收、从而具有更高的可能性去赢取“学习竞赛”的胜利。

4知识的转移与分享

近些年来,学者们对联盟背景下知识转移和分享的研究呈现递增的趋势。理论方面的研究认为联盟是企业间学习和知识转移的一个重要机制。而经验研究则着重于从实证上证实这种机制的运行规律,包括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即联盟对于知识分享是否具有促进作用),知识分享的决定要素,以及知识转移的途径和模式等三个方面。

联盟中的知识分享有两种方式。一、知识分享发生在联盟内。某一联盟企业的员工把该企业的私有知识带盟,联盟内其他企业的员工通过交流与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和吸收这些知识从而在联盟内实现知识的转移和分享。二、知识转移通过联盟发生在伙伴企业内。一个企业的知识首先转移到联盟中,然后从联盟转移给其他企业。这种方式下,组织学习发生在接受企业内而不是联盟中,接受者可以在企业边界内使用获取的知识。在此,联盟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知识转移管道或媒介,通过它的传递作用,私有知识可以很顺利地从一个企业传递给另一个企业从而实现知识的分享。

一系列要素会影响企业间知识分享的程度和效率。其中最重要的一些要素包括:

(1)知识拥有者可转移知识流的总量及其转移知识的意愿,如果知识拥有者没有合作的诚意,知识的转移将变得异常困难;

(2)知识拥有者转移知识的能力,或称知识的传送能力,即知识的转移方通过适当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解释和编码,确保知识的接受方能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3)知识的特性,知识获取的速率和效率因知识的显性和隐性本质而不同,通常隐性知识的转移比显性知识的转移更加困难、费时和高成本;

(4)知识接受方的学习意图,即更加期望向转移者学习和内化知识的接受者将更加有效地获取对方的知识;

(5)接受方的吸收能力或学习有效性,知识获取的成功与否主要由接受方吸收和内化知识的程度,即吸收能力的大小来反映,而企业的吸收能力又受到其累积的知识存量的影响;

(6)知识接受方与知识拥有方的知识重复程度。如果转移方的知识与接受方已有的知识结构一致,则对方的知识更加容易被获取和使用,一个主要原因是表达和理解这些知识的语言和编码都已被熟知;

(7)企业间交流的频率,更加频繁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将促进企业间的知识分享与获取。

5知识创造

尽管知识管理这一主题得到了联盟研究者极大的关注,但主流的知识管理文献仍然缺乏对联盟背景下知识创造的研究。文献综述表明,日本学者Nonaka及其同事是第一个发展了一整套知识创造动态理论的学者[4]。Nonaka等人认为知识创造是以隐性知识为起点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螺旋模型(SECI模型),即知识的社会化(个体之间隐性知识的转化),外在化(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组合(显性知识的综合)和内在化(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

与Nonaka的SECI模型不同,本文认为不同类型的组织学习在企业间知识创造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了解释这一命题我们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上有差异的组织学习类型。一种组织学习被称为获取性学习,它建立在企业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上。联盟中,这种学习的目的是消化、吸收并运用现有知识去创造价值。也就是说,获取性学习为企业间知识分享和应用服务。另一种组织学习以开发新知识为导向。它主要发生在企业内并产生只对该企业有益的新知识。这种学习被称为开发性学习[5]。开发性学习的目的是发展一种先前任何伙伴企业都不曾拥有的全新知识。基于此,我们提出企业的开发性学习能力是企业知识创造的支柱。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这一命题。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来看,知识创造在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交互式的组织间学习过程。它包含了一个持续的、多阶段的组织学习过程:向经验学习、获取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首先,当企业开发私有知识和能力的时候,该企业必须向过去累积的经验学习。这种形式的学习可能存在于个体、组织和组织间水平。其次,根据定义,当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技术的时候,获取性学习将会出现。通过帮助企业接触和内化外部知识,获取性学习转而又成为企业创造新知识的基础。最后,作为知识创造的核心,开发性学习直接导致新知识的出现。总体来说,这三种类型的学习在企业间知识创造过程中起着互补的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另一个持续向上的知识创造螺旋(不同于Nonaka等人的SECI螺旋模型)。

6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组织学习、知识分享和知识创造可能是企业进盟的几种最重要的战略动机。先前的经验研究也证实了战略联盟可以促进关键信息和知识的转移、分享、使用和开发。而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转而又为其创造了竞争优势和经济绩效。基于此,战略联盟被认为是重要的知识分享与交换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获取自身不能开发或不能从市场购买的技术和知识。这对身处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的中国企业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在选取合作伙伴时,应该力争与那些拥有先进管理经验、一流技术水平和良好企业文化的公司合作,这将有助于我们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外,在形成联盟以后,我们应制订学习计划,经常与对方交流互动,积极主动地向对方学习,争取尽快获取我们自身不能开发或成本很高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参考文献

[1]Inkpen,A.C.andBeamish,P.W.Knowledge,bargainingpower,andtheinstabilityofinternationaljointventures[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7,22:177–202.

[2]Hitt,M.A.,Ireland,D.R.andLee,H.Technologicallearning,knowledgemanagement,firmgrowthandperformance:anintroductoryessay[J].Journal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management,2000,17:231-246

[3]Colombo,M.G.Allianceform:atestofthecontractualandcompetenceperspectiv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3,24:1209-1229。

[4]Nonaka,I.Adynamictheoryoforganizationalknowledgecreation[J].OrganizationScience,1994,5:

14–37.

上一篇:大学毕业感言范文 下一篇:志愿者感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