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上下联范文

时间:2023-03-10 02:21:52

对联上下联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对联;上平下仄原则;语意重心原则;横批指示原则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源自于唐朝律诗中的对仗句,可以看作是对仗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跟诗词中的对仗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之处是它具有律诗对仗的一切特征和要求,不同之处是:诗词中的对仗,字数少的每句只有三个字,多的也不过是七字,而对联则可以突破此限,每句字数可以少至三字,多的可以超过七字――对联一般是一二十字,长的有百字以上的。所以,对联也可看作是“对称的句子”。

对联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呈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它越来越成为一部分传统文化之热爱者视之为消遣娱乐、展示风采的高雅艺术,另一个方向就是它越来越成为中国人节庆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大众的艺术,比如商铺开业、新婚喜庆、乔迁新居等,往往都要张贴对联。但是,民间大众由于对联知识的缺乏,即便在如何分辨对联的上下联,如何张贴对联等关于对联的具体运用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而专家的解释往往也是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所以,本文意在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同时也想表达一些自己关于对联的基本概念及艺术精神的思考。

一、“上”仄“下”平原则

如何贴对联?有人说:“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可是,门之左右与手之左右固然一清二楚,然而那一副两张的对联,哪一个又是上联哪一个又是下联呢?比如对联“风流人物数当代大好春光看今朝(横批:人杰地灵)”和“日月潭碧波凝翠台湾骨肉日日思归盼统一扬子江热浪含情大陆同胞天天翘首望团圆(横批:春回华夏)”,这些对联,根据语意的重心也不好判断(根据语意的重心判断上下联,请见下面关于对联张贴第二个原则的论述),因为其语意几乎是对等的,这时候,人们往往借助于语音――即平仄来判断。

对联的传统要求是“上”仄“下”平,即“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根据这一规律,一般都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即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那字是仄音,就是上联,如果是平音,那就是下联。比如,原来商铺开张的一副老联,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海”,上声,也就是三声,“江”,阴平,也就是一声。显然,海字句就是上联,而江字句就是下联。再比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寿”字去声,也就是四声,仄;“门”字二声,平,于是寿字句为上联而门字句为下联。

由于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声音的不同,在使用这一原则的时候,需要记住以下基本知识:在现在汉语拼音中,一、二声是平音,三、四声是仄音。

但是这样的理解,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这种只根据声音的理解,如果离开了对于对联语意以及横批的理解,就是简单化的,因为声音只是构成对联的一个要素而不是所有要素,甚至是次要的元素而不是重要的元素。

第二,由于古代汉语的平仄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平仄”即四声存在着一种专业化的对应关系,而一般大众则恰恰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这样的理解由于对专门的知识有所期待,事实上就是将对联艺术复杂化了,同时也使对联这种极具大众性的文化行为变得脱离了大众与生活。

我认为:平仄,是中国古代诗词文化与楹联文化自得其乐的一种自赏性的孤芳,也是留给中国文化大众的一个可怕的陷井。对“音”的强调,应该服从于对“意”的强调。因“词”害意尚且不可,而况因“音”害意乎?

二、语意重心原则

关于对联的张贴,一般人都认为:“书写从右向左,成文上仄下平,张贴右上左下。”然而,这其中唯独缺少了基于语意的判断。

语言是有重心的,语言学上所谓的偏义词,其实正暗示了语言意义重心的存在。在语言的转折结构、连贯结构、递进结构、因果结构、选择结构、假设结构等等结构当中,语意的重心自不待言显而易见,即使在并列结构的语言中,其意义也是有所侧重的,而且往往表现语意义重心后置的规律。曾国藩当年之所以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人们之所以说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不说成是“下有苏杭,上有天堂”,甘肃人办的酒厂之所以要说“南有茅台,北有皇台”而不能说成是“北有皇台,南有茅台”,都与并列结构中语意的重心位置有关。

对联作为“对称的句子”,其上下联,一般都是并列结构,然而,看似是并列结构的对联,其语意也仍然是有重心的,而且其重心仍然是后置的――也就是处于下联位置的。如下面的一副对联:

金鸡辞岁千家喜(应该是上联,因为按理“辞”应该在前,先辞后迎。)

玉犬迎春万户歌(应该是下联,因为依理“迎”在后,先辞后迎。)

明白了这个道理,则我们提着上联和下联这两个竖条子,就不能把应该贴在上联的贴到了下联,就不能把应该先读的后读了。我们就得看自己手上一左一右这两句话里,语意的心在哪一条上。意义重心所在的那一联就是下联。比如在传说中程咬金给秦叔宝母亲的寿联中,“……不是人”与“……乃神仙”,先抑后扬,“不是人”眼看就是上联无疑,因为它不是意义的重心而只是后文“乃神仙”的铺垫。再比如某个老人自书于棺木上的对联“七尺遗躯葬此中,一点灵魂归何处”,如果只从声音上判断,则只能读成“一点灵魂归何处,七尺遗躯葬此中”,然而这样的上下联之意味,由于语意的重心落在肯定性的“葬此中”,意味就是满足而安然的。可是,如果读成“七尺遗躯葬此中,一点灵魂归何处”,语意重心就落在了疑问性的“归何处”,其意味就是不满足的灵魂不安的。这时候,正确判断上下联或者说正确判断老人心情的原则,就应该是语意重心原则而不应该是仄上平下原则。

这时候,对语意的重心之所在的判断,往往要结合对联的横批,因为对联的横批,往往会从内容上指示语意的重心之所在(对联横批对于对联张贴的指示作用,请见下一节关于第三个原则的论述)。比如对联“雪里江山美,花间岁月新”,由于其横批是“红梅报春”,所以,语意重心应该落在“岁月新”上,即新字句为下联;再如“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乐乐无穷”,由于其横批是“普天同庆”,则其语意重心也应该落在“乐无穷”上,即穷字句为下联。

三、横批指示原则

首先我想澄清一个关于对联的横批可有还是可无的问题。因为有人认为:“用于张贴的春联、寿联、婚联、挽联等通常加一个四个字的横批,其他种类的对联一般不加横批。”而我认为强调哪些对联可以不贴横批或者常常不贴横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理论意义上的对联,其完整的结构,少不了上联、下联和横批这样的三个构件。一如一个理论意义上的比喻少不了本体、喻词和喻体这样的三个构件,也一如一个理论意义上的人,少不了要有其血有其肉有其灵魂。尽管事实上有些比喻是没有喻词或者本体的,尽管事实上有些人确实是没有灵魂的,但是,我们却不能说哪些人就可以没有灵魂,我们更不能说哪些人就可以“一般不必有灵魂”。我们不能因为有些地方的对联没有横批,就将横批从对联的理论构成中排除出去。

以上两个原则,主要帮助我们进行对联上下联的判断,而这第三个原则,既可以帮助我们在内容上确定上下联(见上节),也可以帮助我们在形式上结合横批而贴明上下联。

古时候的对联张贴,受古人从右往左直书之语言排列法的影响,上联在门右边,下联在门左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书写,所以问题似乎不大。可是时展到如今,由于现代人从左向右书写之习惯的影响,我们会不时从住家、机关、商场、庙会等处发现,不少人常常把上联贴在门左边而贴在门右边的则是下联。有人甚至认为“现在应该提倡从左往右写(贴)”。在这种情况下,对联的上联究竟应贴在哪边呢?

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新时代里的新问题,而且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人们:古时候如何贴,现在就还是要如何贴!

我认为这时候,就用得上本文关于对联张贴的第三个原则,即横批指示原则。

所谓横批指示原则,是指我们在张贴对联的时候,要看横批的书写,如果横批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就应该贴在右边,反之上联则贴在左边。这样,横批也就不会游离于对联的整体之外而成为了对联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这样,横批也才真正与对联整体紧密相关,也才堪称是对联的“题目”和“中心”,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关于对联横批的此一作用,雪潇先生将它形象地命名为“对联的手势”(参见《中国楹联报》1999/12/25或《应用写作》2001/1)。

有人曾不无遗憾地说:“横批应该从右往左写的,但现代人对这一传统习俗不甚讲究,大部分横批从左写起了。”如果理解了对联横批的这种“手势“,则这位先生当不再迷茫,因为即使是从左写起了,那也并不错,只要我们根据它的指示,把上联贴在左边而把下联贴在右边就可以了。也就是说,理解并掌握了这一原则,我们在对联的张贴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横批明明是从右向左书写,上联却贴到左边;横批明明是从左向右书写,上联又贴到右边。

对联横批的这种“手势”作用,还可以从人们对古诗词的书写之法上参照理解。

古人的书写习惯,一般都是自右至左直书,又叫右书,所以,最为规范的书写,自然就是以下这种:

不 所 离 别

作 嗟 亭 路七 送

一 人 叶 云岁

行 异 正 初女 兄

飞 雁 稀 起

可是,如果写成了下面的这种排列法,对不对?

别 离 所 不

路 亭 嗟 作

云 叶 人 一

初 正 异 行

起 稀 雁 飞

这样的写法显然和一般的规范不合,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将错就错,那就是:在其左边加写题目及作者名――

别 离 所 不

送 七 路 亭 嗟 作

岁 云 叶 人 一

兄女 初 正 异 行

起稀 雁 飞

这样的排列,用从左往右的题目、作者、正文的顺序,来指示诗章的阅读顺序,题目、作者、正文这样的指示作用,可以名之为“诗歌的手势”。

有时候,诗词的前面并没有书写题目和作者,比如书法家书写的诗词,这时候,所谓“诗歌的手势”是不是就不存在呢?不是,这时候,诗歌的手势由最前面转移到了最后面――这时候就要看落款,落款也是一种手势,它也具有一种表意顺序的指示作用。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对联的张贴在现代人生活中可以通用的两种方法:

传统式:横批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于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现代式: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左至右,于是上联在左,下联在右。(这样的方法,也许是与古不合的,然而,它却是与时俱进地具有通变精神的!)

以上关于对联张贴的三个原则,如果能够兼而用之,则我们既可以准确地区分出上下联,也可以准确而又不失灵活地进行张贴,如此,则对联这种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形式,就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扬光大,发挥出它应有的艺术作用。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2篇

既然如此,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对联教学呢?笔者认为,要对好对联,除了具有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外,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

众所周知,对联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仗整齐,主要包括下面五个方面:

一是上下联字数相等。至于字数的多少,要求不严格,最常见的有五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的也有,还有四言和六言的,长的可达上百字,甚至还有上千字的。最短的对联可以是一个字的,例如,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当时北平(即今北京)的某单位开追悼会,悼念抗日阵亡将士,反对的不抵抗主义。有人作了一副挽联挂在会场正中,上联是一个“死”字,下联为一个倒写着的“生”字,表示“宁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这是少见的寓意深刻的“一字对联”。也有个别对联上下联的字数是不等的,如窃国大盗袁世凯死后,有人在公祭之日送去一副挽联,上联是“袁世凯千古”,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上下联不仅平仄不协,连字数也不对等。有人评说,“千古”对“万岁”尚还可以,就是上联的“袁世凯”与下联的“中国人民”字数对不上,但作联者却解释说:袁世凯实在是“对”不起中国人民嘛!可谓妙联妙语。

二是上下联的词性相同。虚词对虚词,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叠词对叠词,连绵词对连绵词,拟声词对拟声词,等等。

三是上下联的短语类型相同。上联的结构是主谓短语的,下联的结构也应是主谓短语,简言之,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总之,从句子的结构关系看,上下联的短语类型必须一样。

四是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配置平仄,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细加注意,合乎平仄要求。上下联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上联是平声的,则下联是仄声;上联是仄声的,下联是平声,但是,上联的结尾字必须是仄声(仄声是指现代汉语四声中的上声、去声),下联的结尾字必须是平声(平声是指现代汉语四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叫做仄落平收,也叫仄起平落。

五是上下联的意思必须是有相关性的事物,这就要求上下联之间要有某种关系。譬如,有正对、反对、递进等多种方式,不管形式怎样,上下两联的意思必须有相关性才行,否则,两句互不相关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即使在其他方面对仗工整,还是不能称其为对联。

具备了上面的五条标准,才能成为对联。比如,“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这副对联,首先看上下联的字数是相等的,都是五个字。其次,上下联的词性相同,上联的“一生”是数量词,下联的“万代”也是数量词;上联的“勤”和下联的“诚”都是形容词;上联的“为”和下联的“作”都是“动词”;上联的“本”和下联的“基”都是名词。再次,上下联的短语类型相同,“一生勤为本”和“万代诚作基”都是主谓短语。第四,看看上下联的平仄,“一生勤为本”的声调是“平平平平仄”,“万代诚作基”的声调是“仄仄平仄平”,除了第三个字“勤”与“诚”平仄不相对外,其余四个字,上下联的平仄都相对,而第三个字的平仄不相对,是因为有“一三五不论”的对仗规则,可见这是允许的。上下联的意思也是紧密相连的,“勤”与“诚”是一个人的处世修身之基本,勤而无诚危险,诚而不勤无用,“勤”与“诚”是浑然一体的。

了解对联的特点后,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对联训练。当然,单纯的对对联容易枯燥无味,易失去兴趣,所以,在对联教学中应注意趣味性、知识性、适用性和教育性。例如,在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时,达官贵人们整天花天酒地,而当时的政府却要全国人民“节衣缩食”、“尊师重教”,工资菲薄的教师一律都要减发二成。有一中学老师春节时在自家门口贴上一副对联:尊师重教,八成除旧岁;高官厚禄,十足过新年。老师们看后无一不发出会心的微笑。可见趣味性、知识性、适用性和教育性融于一体的对联不但受人欢迎,而且得益非浅。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3篇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根据对联特点分析对联一则:

万里山河添异彩

千年历史写新篇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是七字;上下联的词性排列都是数词、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上联的平仄分布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上下联讲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内容紧密相关;上下联的结构都是“定――主――谓――宾”式;其节奏都是前四(字)后三(字)。

三、对联的种类和形式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我们仅谈常用的正对、反对和串对。

1、正对。上下联内容相似或者相关(即只有一面性)的对联。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上下联内容相似)

爆竹声声喜庆丰收岁

梅花朵朵笑迎跃进年(上下联内容相关)

2、反对。所谓反对,顾名思义,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反。因为内容相反,就形成了上下联的鲜明对比,引人注目,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如:

破千年旧俗

立一代新风

红日消残雪,反动派同悲末路

曙光照征途,无产者共向未来

3、串对。串对又叫流水对。它的特点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其实两句是一个整体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串对的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因果关系)

除夕刚饮祝捷酒

新年又看报春花(连贯关系)

正对、反对和串对,什么时候该用哪一种,要根据内容的需要与可能去选择。

四、练习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3、桃李满天下,_______________。

4、英雄肝胆男儿血,___________。

5、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皆溢彩;___

_________。

答案:1、天涯若比邻

2、删繁就简三秋树

3、教化遍中华

4、祖国疆土母亲心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4篇

中华名族历史悠久,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古代人民辛勤创造的宝贵财富,是祖先们的聪明和智慧的结晶。对联就是其中独具风格的一种艺术,是祖国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素为人们喜闻乐见。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以后的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于归宋前之岁除日,题桃符于寝门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为传世第一联。到了宋代,春联还是叫桃符;直到明朝开国之初,人们才开始用红纸写春联,称之为春联。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根据对联特点分析对联一则:

万里山河添异彩

千年历史写新篇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是七字;上下联的词性排列都是数词、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上联的平仄分布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上下联讲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内容紧密相关;上下联的结构都是“定——主——谓——宾”式;其节奏都是前四(字)后三(字)。

三、对联的种类和形式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我们仅谈常用的正对、反对和串对。

1、正对。上下联内容相似或者相关(即只有一面性)的对联。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上下联内容相似)

爆竹声声喜庆丰收岁

梅花朵朵笑迎跃进年(上下联内容相关)

2、反对。所谓反对,顾名思义,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反。因为内容相反,就形成了上

下联的鲜明对比,引人注目,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如:

破千年旧俗

立一代新风

红日消残雪,反动派同悲末路

曙光照征途,无产者共向未来

3、串对。串对又叫流水对。它的特点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其实两句是一个整体

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串对的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因果关系)

除夕刚饮祝捷酒

新年又看报春花(连贯关系)

正对、反对和串对,什么时候该用哪一种,要根据内容的需要与可能去选择。

三、练习

1、海内存知己, 。

2、 ,领异标新二月花。

3、桃李满天下;

4、英雄肝胆男儿血,

5、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皆溢彩;

答案:1、天涯若比邻

2、删繁就简三秋树

3、教化遍中华

4、祖国疆土母亲心

5、东南西北,八方顾客尽开颜。

肖韬华:广东乐昌市一中

邮编:512200

电话:0751-5502569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5篇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以后的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于归宋前之岁除日,题桃符于寝门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为传世第一联。到了宋代,春联还是叫桃符;直到明朝开国之初,人们才开始用红纸写春联,称之为春联。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根据对联特点分析对联一则:

万里山河添异彩

千年历史写新篇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是七字;上下联的词性排列都是数词、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上联的平仄分布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上下联讲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内容紧密相关;上下联的结构都是“定——主——谓——宾”式;其节奏都是前四(字)后三(字)。

三、对联的种类和形式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我们仅谈常用的正对、反对和串对。

1、正对。上下联内容相似或者相关(即只有一面性)的对联。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上下联内容相似)

爆竹声声喜庆丰收岁

梅花朵朵笑迎跃进年(上下联内容相关)

2、反对。所谓反对,顾名思义,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反。因为内容相反,就形成了上

下联的鲜明对比,引人注目,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如:

破千年旧俗

立一代新风

红日消残雪,反动派同悲末路

曙光照征途,无产者共向未来

3、串对。串对又叫流水对。它的特点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其实两句是一个整体

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串对的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因果关系)

除夕刚饮祝捷酒

新年又看报春花(连贯关系)

正对、反对和串对,什么时候该用哪一种,要根据内容的需要与可能去选择。

三、练习

1、海内存知己,。

2、,领异标新二月花。

3、桃李满天下;。

4、英雄肝胆男儿血,。

5、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皆溢彩;,。

答案:1、天涯若比邻

2、删繁就简三秋树

3、教化遍中华

4、祖国疆土母亲心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6篇

请为“月送花香浮小院”选一句下联( )

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书斋

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

【技法指导】

对联,又称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它讲究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是中国语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在做对联类的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掌握对联的基本要求

1.字数相等。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多字或少字。

2.词性相当。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词的词性要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

3.结构相称。上下联句式结构和组词结构要一致。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

4.节奏相同。这是对联格律的声律要素。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5.语意相关。要求上下联的语意必须相互关联,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在内容和意境上应当是一致的。

二、明确对联的禁忌

1.忌重字。即上下联相同位置不能重字,如“业流不住勿贪境;命运相同不恨人”,上下联都出现了“不”字,此联错误。

2.忌同义相对。同义相对,又称为合掌。所谓忌同义相对,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祖国江山千古秀”对“华夏神州万年春”等。

3.忌同声收尾。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三、四声),下联平声(一、二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

【同步训练】

1.某地有琵琶亭一座,廊柱上有对联一副,上联是“一弹琵琶一弹月”,最适合的下联是(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

D.三月细雨最知音

2.纪念文天祥的一副对联是:“犹留正气参天地,永 丹心照古今。”横线上有的写“乘”,有的写“剩”。你认为应该是哪一个字最好?为什么?

答:

3.成都杜甫草堂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地调整。

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长留有天地,先生亦流寓,草堂一月白风清。

下联应调整为:

4.为北京草拟旅游对联一副。以“登长城览神州风貌”为上联,请拟出下联。

答:

5.“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请赏析这副对联的妙处。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7篇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所以王安石《元日》中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因为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等。对联不一定有横批,但春联一定有横批。横批一般就是对联的总结句,但有时候横批是对联的点睛之语,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练,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驭文字的本领,从而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一般来说,欣赏和评价对联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上下联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而且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同,即断句一致。如曾引用这样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上下联字数相等;上下联按词组分,都是“四字――二字――二字――三字”的格式,断句也一致。当然,也有为造成特殊的效果,上下联字数不等。袁世凯称帝没多久,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可耻地死去了,四川有人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这是在讥讽“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像这种上下联字数不等的现象是极个别的。

二、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对联一般要“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这副联表达出了东林党人读书不忘国事的精神。

三、平仄相对,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声调极其对仗,音调和谐,朗朗上口。

四、内容相关,上下联系。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联系,不能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但又不能重复。从这个角度说,有三种类型:

其一是串对,就是上下联所说明的问题,意思是顺承的;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题,如:“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

其二是正对,就是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其三是反对,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相互映衬,把主题表现得更深刻、鲜明。如杭州岳坟的那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有幸/无辜”、“忠骨/佞臣”上下联句所展示的人物形象对立、表达的情感相左,含义也相反相成;并在同一个置景下从两个相反的角度切入,让“荣与辱、忠与奸”形成强烈对比,托物而言志,富有艺术感染力,这是典型的反对方式。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8篇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这是一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春节贴在门上的对联。每逢春节,不少人家喜欢用红纸写上副春联贴在门外。爆竹声里,千门万户焕然一新,给节日增添了许多吉庆的气氛。

相传,春联是由桃符演变来的。古时候,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下有一个鬼门,门边有神荼、郁垒两个神人把守。遇有故意作恶的鬼,神荼、郁垒便将他们捆起来去喂老虎。因此,众鬼都惧怕这两个神人。过去人们迷信,为了驱鬼避邪,就用两块桃木做的板子,画上神荼、郁垒二神人的像挂在门外,这就是桃符。后来,人们开始在桃符上题写一些意思吉祥的联语。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木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 春节号长春”,可以说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春联。至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除夕时忽然下了一道圣旨,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以示庆贺。从此,贴春联更加广泛和普及了。至今,我们民族这一古老的习俗仍然绵延不息,为许多人所喜爱。

怎样编写春联呢?春联是对联形式中的一类。所以,只要了解对联的一般特点,就可以试着编写春联了。对联,是诗词形式的一种演变,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对偶工整、平仄协调。

在1976年的“四五”运动中,天安门广场上曾出现过这样一副对联:上联为“?”,下联为“!”。这副对联没有一个字,但每一个在那时已稍有觉悟的中国人都看得懂。它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一伙怒火填膺,而又愤懑无言的责问和抗议。这副对联,大概要算古往今来最短的一副对联了。最长的对联,要算是清末张之洞作的题屈原湘妃祠的长联,竟有400字之多。但是,对联无论长短,都要求上下联字数完全相等。上联4字,下联也须4字;上联7字,下联也须7字。对联是可以续字的,但上下联所续的字数也须一样多。清末,有个贪官搜刮百姓,腰缠万贯。为了粉饰自己,却在春节里贴出这样一副春联:“爱民如子 执法如山”。当地百姓恨之入骨,有人便在上下联后面各续了8个字,变成:“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俱为山乎”。续字后的对联成了一副新联,但上下联字数仍然相等。

对偶工整,也就是说上下联中同一位置的词要求词性一致,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史学家范文澜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作为自己治学的座右铭:“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这副对联就对仗得十分工整。讲究对仗,这是对联的重要特点。

作对联还要讲究平仄协调。一般上联最后一字用仄声,下联最后一字用平声,一联中平仄交替使用,上下联相对的字要平仄相反。但这些格律都不是绝对必须遵守的。对联讲究声韵的目的是为了读起来声调和谐,悦耳动听。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写好以后多读几遍,凡拗口的字词统统换掉,直到完全顺口通畅为止。当然,这就需要平时提高文学素养,积累更多的文字知识才行。

对联作好以后,若能加上一幅画龙点睛的横批,往往意味倍增。前些年,由于“左”的政策的影响,许多农民生活艰难。75年春节,湖北农村一个社员写下这样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升米 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是:“我也过年”。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深得民心,这个社员也迅速富起来。80年春节时,他又写了一副春联:“过年储粮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是:“欢度春节”。这两个横批虽然朴实无华,却高度概括了上下联的内涵。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9篇

自对联出现以来,它就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并与书法、建筑、民俗相结合而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可以将对联书之宅门厅堂,使居室生辉,也可以悬之亭台榭阁,使山水增色;可以是立身处世的格言,也可以做讽古喻今的利器;可以作为口传相对的吟答,也可以挥笔成联以书赠征对;可以是文人骚客的益智游乐,也可以是普通百姓的文艺活动。特别是到了春节,“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春联更使节日的气氛平添几分热闹、喜庆与祥和。

尽管如此,但对对联的了解在青年学生中却知之甚少,好在这已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特别是对联知识在高考试卷中的出现,更是受人称道。为了让年轻人能较全面地了解对联,我想就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资料)的积累与了解,谈一些对联的基本知识。

一、何谓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楹帖,俗称“对子”;口头对联又称应对,是以对偶形式组成的联语,它以“副”为单位,每副对联由上联(又称出句、对公或对头)和下联(又称对句、对母或对尾)组成。写法上要求做到字数相同、句法相似、平仄协调、对仗工整。但为了不以辞害意,对平仄的要求较松的情况也是可以的。有的对联还有横联,又称“横披、横额”等。

二、对联的起源

对联到底源于何时,学术界比较通行与权威的看法认为最初的对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虽然它的渊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古代诗文的“对句”,但古诗文中有重字和平仄不协调现象,还不能称为对联。到唐代格律诗兴起,有严格的对偶、对仗、平仄讲究,为对联的形式奠定了基石,但还没有出现独立意义的对联,只有“桃符”的出现才有了对联。那么“桃符”又是什么呢?这还与一段古代神话有关。

据《山海经》记载,在度阴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下有鬼门,凡鬼都由此出入,门口有名叫神荼、郁垒两位神仙把守,凡遇到为非作歹的恶鬼时就用苇索捆去喂虎。因此,人们为了避鬼驱邪,逐渐流行在除夕之夜把两位神仙的像画在桃符板上,悬挂门旁,名为“题桃符”。所以古籍中有“春联者,即桃符也”的记载,桃符也就成了春联的最初形式。而对联的正式形成则始于后蜀。即在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于除夕命学士辛寅逊撰词题桃符,因嫌其不工,就自己动笔写了一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传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对联。而对联的发展则在宋代,文学大家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就是当时春联盛行的写照。是桃符的习俗衍生了对联。但对联的鼎盛时期还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由于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极度重视,使对联的创作与宣传迅猛发展,并由贴春联发展到在楼台亭阁悬挂的楹联及悼念死者的挽联等。所以,明清以来,还涌现出不少擅长撰联的行家,出版有对联创作与研究的专集,不断开展有对联的征集与竞赛等活动。

三、对联的基本特征

对联之所以深受群众的喜爱,除历史悠久,时政的需要,习俗使然等原因外,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对联自身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艺术魅力。其基本特征有四:

l.字数相等,互不重复。

一副对联一般没有字数限制,长的可达几百字,短的则短到一二个字。但不论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而又应尽量做到用字不重复,特别是上下联中处于同一位置的字更不能相同,这种相同在对联上叫“合掌”,“合掌”是对联的忌讳,这是对联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2.句型相应,结构相似。

对联中句子的结构及句型,应要求上下联完全相似,即使是一副长联,也应要求上下联左右或上下相对。如:

新春快乐

盛世文明

从结构看,上下联均为主谓结构。

从句式看,上下联均为二二句式,即两字停顿一下。

3.平仄相对,协调和谐。

对联如诗,十分讲究平仄协调。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以平声为平,以上去入为仄。现代汉语没有入声了,平仄区分以阴平阳平为平,以上、去为仄。现代对联一般以现代汉语的声调来划分。对联讲究平仄的要求是:第一,对句平仄要相对,即上下联对应位置的字应平对仄,仄对平;第二,上联末字为仄声,下联末字为平声。这样的对联读起来朗朗上口,协调和谐,这也是对联的一个重要特征。

当然对联也有严式和宽式之分。严式要求严格遵循对联的平仄要求,宽式则只要求句型相同,平仄大体相对即可,以不害意为主。

4.对仗工整,内容相关。

在字字相对,结构相似,平仄协调的基础上,还要求词性对仗工整。即要求上下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并要求内容相关,表意明确,形成整体。如:

据传有人给鲁迅先生出了一个“独角兽”的上联,鲁迅先生对了一个“比目鱼”的下联,人们拍案叫绝。其“绝”在何处呢?请看:“比”对“独”,不是数词的数词;“目”对“角”既是名词又是量词,如此妙对,当然称绝。

但也有内容毫不相关的特殊情况,被称为“无情对”。相传为清末名臣张之洞所创。相传张之洞有次在一个叫陶然亭的地方请客,席间张以“陶然亭”为上联征对,一客曰,若要无情,除非阁下大名为对方妙。意思是以“张之洞”对“陶然亭”,满座灿然,交口称妙。这类对联多为游戏、斗巧时所用。因特殊的情趣,也被人们接受为对联了。

四、对联的种类

对联的种类一般从应用范围和写作方法两个方面来划分。

从应用范围上可分为春联、装饰联、交际联、专用联四种。

春联是专用于庆祝春节的对联,装饰联是用于美化环境的对联。或装饰楼阁名胜,或装饰书斋卧室,或装饰名画宝砚,用途十分广泛。交际联是用于人们交往的对联,亲去赠别,朋来接风,试才斗智,以文会友,都可用联,专用联是专为某一事项而写的对联。与春联有时限上的不同,一般时间较短,如寿联、喜联、挽联等。

从写作方法上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这主要是说在一联之中上下联内容上的结构关系。

正对是上下联内容相近或相关的对联。它的上下联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互为补充,为并列结构关系。如: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此联上下联的内容相似,两联一个意思,为描写佳节来临春满人间的欢乐气氛。

反对是上下联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联。它的上下联分别从新旧、好坏、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来写,为转折结构关系。如《红岩》中革命志士庆祝1949年元旦时写的一副对联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

此联上下内容相反,在对比中表达了身陷囹圄的革命者盼望解放的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因此类联内容相反,对比鲜明,艺术效果好。

串对又称流水对,是上下联的意思为顺承连串的对联,只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其结构关系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如宁波名医范文甫所撰的一联: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此联为假设关系,其语意相连,意脉相接,仿佛一气呵成,充分表达了一个大医的风范。

五、对联的修辞

在创作对联时,根据不同的内容,选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更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传诵遐迩,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下面介绍几种常有的修辞手法。

1.比喻,也叫打比方,是用这一事物或情状来比喻另一事物或情状,使人产生联想,如: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用东海水比喻福之广,用南山松比喻寿之长,表达了人们的尊长祈福之情,形象生动。

2.夸张,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某一事物以突出其特点。如:

门辟九霄 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 俯临千嶂奇观

此联为泰山南天门联,极力展现了泰山的高大,南天门的雄伟。

3.拟人,把事物人格化,将人的情感注中。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杭州岳飞庙里的一副对联。它将青山、白铁拟人化,表达了世人对英雄的敬佩,对奸臣的憎恶。

4.双关,利用谐音或谐义的关系,使一句话同时有两层意思,字面的一层意思是虚设,隐含的一层意思是实情。如: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此联从字面上看是描写行舟和奏乐,而实际上却是利用了谐音暗指东吴名臣鲁肃,刘邦大将樊哙,北宋名将狄青,两汉名臣萧何。据说,上联是武将出的,意为文不如武;下联是文臣对的,意为武不如文,但都不明说,用双关表意,含蓄生动。

5.用典,是用古代典故、习俗或警语来表情达意。如上例联中的四个人名,也属用典。当然更多的是直接引用。

6.嵌字,又称镶名,是把要反映的对象或事物的名称镶嵌在联内,暗寓褒贬,但寓意应以不露痕迹方为妙联。其字嵌在联首的称为“凤顶格”,嵌在联尾的为“燕尾格”。如:

天下有名皆仰泽

世间无水不朝东

此上下联最后一字嵌有领袖的名字,表达了对一代伟人的敬仰,是典型的“燕尾格”。嵌字还可嵌在联中的第二三四……字中,也有专门叫法,因过于繁琐,就不赘述了。

7.数字,在对联创作中,由于对仗上的要求,要数对数,故有了数字对。如:

花满九洲香四海

雨滋万木绿千山

数字,表面看似单调,但用得好,也会给对联增色。

8.叠字,又叫复字或重言,是在一副对联中反复使用某个或某些字词。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这类联能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的作用,颇具特色。

9.隐字,隐字联不同于谜语,让人费猜。是话到嘴边不明说,有意隐去所表达的意思,但读者一看便知。如: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上联“缺一”下联“缺十”,这是利用数字的谐音来表达“衣、食”二字,反映老百姓缺衣少食。

10.拆字,是用拆合字体的方法来吟联作对。如:

山石岩下古木枯 此木为柴

白水泉边少女妙 次女有姿

一副联中有“岩、枯、柴、泉、妙、姿”六字的拆合,堪称妙联。

11.回文,是对联词序的回环往复,顺读、倒读皆成联。如: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此联顺读倒吟皆为字同音同意同,颇有兴味。

12.顶针,是将前一句的尾字作后一句的首字,使相邻接续的句子首尾同字相连,环环相扣。如: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这是长沙市沙水井亭联。联词前后相接连绵不断,当属佳联。

13.集句,是将前人诗文的名言警句,按对联要求组成新联。如:

无丝竹之乱耳

乐琴书以消忧

此联上联由刘禹锡《陋室铭》,下联由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文句引集而成。词老意新,给人以信手拈来,别具新意之感。

以上是对联中常见的修辞表现手法,如运用得体,自然能使楹联生辉。但应注意的是,在一副对联中可以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以上4、5、9例中就有谐音、双关、用典、数字等,这会使楹联更为生动。

六、对联的横批

横批,又称横联、横额或横幅,是横书在对联上方的文字,它与对联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横批的字数以二三四字不等,以四字居多,也有五六七字的,这都由对联的内容来决定。好的横批,不仅可以起到概括和补充联语内容的作用,而且还有画龙点睛之妙,是不能忽视的。

七、对联的书写与贴法

1.字体,从书法的角度看,对联也是书法的艺术,一副好的对联,再配上好的书法,自会使对联增色。一般情况下,贴挂在门外的对联的字体以楷、隶为宜,以显得庄重大方;堂内联的字体则以行、草为佳,以衬托室内的轻松淡雅。而仿宋体或其它几何形体的美术字,一般不宜书写对联。

2.写法,书写对联只能直书而不可横写。长联因字数多,一行难于写下,上联应从右边顶格顺下向左写;下联应顶格从左边向右写,类似繁体字的“门”字形。横批则应横写,过去的写法是由右往左,现在是由左至右。有的对联还应按要求写上下款。对联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3.贴法,上联应贴(挂)在进门或面对的右边,下联则贴(挂)在左边。即按书写顺序张贴,因要求先从右边写上联,贴(挂)时上联应在右边,下联亦然。横批贴在对联上方居中位置。

愿对联这朵民族艺术之花开得更艳丽,也愿对联这一通俗的艺术形式能让更多的人喜闻乐见,书写传承。

对联上下联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考对联变体对联创作原则创意设计

一、 对联,彰显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对联本为楹联,又曰春联,俗称对联。流传至今邈邈然已有千载,它是由律诗对偶句发展而来,但句式更为凝炼、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需要作者有较高的文学功底才能驾驭。对联写作始于后蜀主孟昶;宋代经济繁荣,造纸术进一步发展,遂以春联代替桃符;明代,对联发展到了成熟期。渐渐地,它还成了人们进行文化交流、思想沟通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当年孙中山从海外归来,途经武昌总督署,拿着自己的名帖: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之洞时任湖广总督,孙中山找张之洞的目的是宣传“驱除达虏”的政治主张。可张之洞不了解孙中山,看到孙中山名帖后,让门官递上一个纸条: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安敢称兄弟?孙中山看了付之一笑,随手写了回折: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对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针锋相对,毫不示弱。张之洞与孙中山一问一答之间,偶成一副妙对!全对共30个字,各自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张之洞以朝廷一品大员自居,不愿见布衣书生;孙中山以胸怀“天下为公”、“驱除鞑虏”的梦想,敢于傲视王侯,对出掷地有声的下联!看了孙中山的回折,张之洞为孙中山的才情和傲骨精神所折服,终于会见了他。可见,在人际交往中对联能发挥出独特功能。

现在的对联,早已从象牙塔里走回民间,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结婚有婚联,华诞有寿联,人死有挽联,春节有春联,重大庆典有贺联,山川名胜,公园景观有楹联,人们仍喜爱以对联的形式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怀。寥寥数语,写尽人生百相,世态冷暖,或深远悠长,或怃淡清新,或诙谐幽默,或凝重沉痛。“龙的传人”还将它远播五洲,为老百姓喜闻乐见。2005年春晚播出的各省市献上的“写对联迎新春”节目,成为晚会的一个亮点。

二、 对联创作,占领了高考一席之地

对联创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也符合新课标的主要精神――语文的实用性、探究性、审美性。正因为如此,2004年全国和各省市十五份高考语文试卷中,有七份试卷考查对联写作。至此,几乎每年都有对联写作题,并将其纳入仿句题的考查点。可以预测这样的考题还将频频出现在今后高考试卷中。

笔者仅以2012年四川高考卷的对联创作题为例,谈谈高考考场对联创作之难。

2012年四川高考卷要求考生补写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要求: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 端午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 中秋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提供的答案是:(1) 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 清风一缕拂丹桂

端午、中秋,都是中华传统佳节,命题者注重传统文化的回归,对考生进行一次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理应肯定。可当代中学生,有几个人懂得对联创作?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近百年来,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早已从学生的课本中删去,“婴儿和洗澡水”早已被一起倒掉,没有“对课”,不学声律,要学生创作对联,这就如同让不会跳舞的人去表演冰上芭蕾。考查的效果也可想而知了。尽管考题中的两点说明“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降低了难度。但从提供的答案看,仍讲平仄,对联若不讲平仄声韵,就丧失韵律美。更何况对联创作不是仅仅讲究平仄。考生在考场上写好此题,谈何容易?

但是,对联创作已经成了高考不可回避的考点,师生必须予以重视。

笔者特撰写此文,就对联创作最基本的原则,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 对联创作的原则

1 上下联的语意关联的创作原则

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也叫出句;下联,也称对句。它要求既要有“对”,又要有“联”。所谓“对”,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所谓“联”,就是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例如,2005年福建卷的一道对联题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创伟业”。要求考生写出下联与横批,有考生作出下联“须眉巾帼郎才女貌入洞房”,横批为“子孙满堂”。这位考生严重违背了对联创作语意关联与词性相对的原则,把旨在振兴中华的下联写成婚联。

从上下联的语意关系上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1) 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是对联中运用较多的一种形式,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就是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或相关,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例如:

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这副对联难对处为出句“文武双全”的“双”字,它是表“两”的意思,但又不是数词。对句“德才兼备”的“兼”字,它本表“一手执两禾”,有“两”的意思,也不是数词,上下联对得天衣无缝。

(2) 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意思相反。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或一联讲过去,一联讲现在。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体现一个事物正反两面性,具有强烈的艺术表达效果,它在内容结构上,有目的关系,转折关系等。例如:

破千年旧俗,立一代新风。

上联体现一种行为,下联表示这种行为目的,上下构成反对,体现破旧立新这一主题,相反相成。

相传,明代的解缙,是联坛高手,他出生贫寒,他家大门对着曹尚书家后院竹园,在除夕,他拟了一副对联:门对千棵竹,家藏万卷书。后来,仆人告知曹尚书此事,曹尚书说:“我家的竹园,怎能让他撰写春联?”于是下令仆人把后园竹子统统去掉一截,解缙又撰写一联:门对千棵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一气之下,再令仆人把院中的竹子连根刨掉,解缙又撰写一联: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解缙的聪明机智,用“反对”来应付曹尚书的霸道。

(3) 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似流水一般,顺畅自然。就是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相连接,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境界。上下两联有转折、选择、连贯、因果、条件、递进、假设等多种关系。例如:

(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代李绅《悯农》)

(2)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2 上下联字数相等的创作原则

一般来说,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字数必须完全相等,而每副对联的字数多少则没有限制。但不包括特殊的讽刺联。袁世凯死了,有人拟一联加以讽刺:“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上联五个字,下联六个字,这怎算对联?其实,这副对联就用上下联不对,寄寓一个强烈讽刺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

3 上下联词性对应相同的创作原则

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等等。对联一般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副词对副词。简称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还要句型相同就可以了。例如:

病灾不染清洁地

| | |||

名 副动形容名

|| |||

福寿常临健康家

也有些对联违背这一创作原则,例如人们熟悉的一副对联:“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其中“岁寒”与“春风”词性不对,不能算是工对,但可以算作宽对,这也是允许的。若把此联改成“桃李杏春风三友,诗书画墨海一家”,就显得对仗工整,内蕴丰富。

4 上下联节奏相同的创作原则

所谓节奏相同,要求上下联的音义停顿、节拍的轻重长短必须一致,短语结构也要相同。节奏是古代韵文的重要内容,通过停顿和韵律的变化,造成和谐的音乐美。对联也同样需要节奏产生美感。例如:

迎新春/更盼/祖国/统一

逢佳节/倍思/台湾/回归

上下联均为三二二二式。

5 上下联平仄协调的创作原则

对联的上下联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要相协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悦耳动听,铿锵有力。要做到平仄相协调,必须掌握一点音韵知识。

平仄是根据传统的四声分的。传统的四声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中,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四声中的“入声”字,分别归到今天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里去了。

两联中对应的字,如果上联字是平声,下联中对应的字一般是仄声,反之亦然。上联末尾一般为仄声,下联末尾一般用平声。例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平仄相对,而出句最后一个字必须为仄声字,对句最后一个字必须为平声字。

6 避讳上下一义,语义雷同的创作原则

对联上下句间可以是并列(正对),目的、转折(反对),选择、因果、连贯、条件、递进、假设(流水对)等关系,但上下联内容不能相同。王力《诗词格律》:“出句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的大忌。”

下面一联,便有“合掌”之病。

家家爱清洁,户户讲卫生。

“家家”“户户”意思大体一致。这副对联形式上对得很工稳,内容上则有“合掌”之病。

7 避讳上下联同字的创作原则

对联中,除带有衬字性质的相同虚词用于上下联同一位置不避重复外,非出于特殊需要,相同实词处于上下联同一位置或不同位置,均不允许。对联的最大特点是以寥寥数字包蕴尽可能多的内容,文字重复无疑减少了对联词句包含的信息。如下面两副对联,未避讳上下联同字,就成了病联。

①药圃无凡草,药店有秘方。

②月圆花美千家乐,家富民强万户欢。

①中的两处“药”字在上下联同一位置,重复使用,使这两句话更像标语。②中的“家”虽不在上下联同一位置,也不被允许,同时也削弱了联语的整体美感。但上联或下联各自出现相同的字,是允许的。例如:

党心军心民心同心同德构造和谐社会

工业农业商业各行各业齐奔梦想征程

8 上下联语意轻重平衡的创作原则

对联上下联,对立的双方,分量轻重,要大致相当,大体平衡,这样才能给人以美感。如果上下联语意轻重失去平衡,很不相称,就会令人感到不稳定,犹如大胖子与小瘦子并列台上说相声,有些滑稽可笑。

例如:

人笑庭中,采得新芽香宅院。

茶销海外,赢来美誉耀神州。

“庭中”与“海外”,“宅院”与“神州”,大小悬殊,显然上下联不相称,把上联“人笑庭中”改为“春满山中”,“香宅院”改为“香四野”,修改后,上下联语义表达就比较均衡。

春满山中,采得新芽香四野

茶销海外,赢来美誉耀神州

对联的创作原则远不止这八种,只是择其要点,略加说明。

四、 对联的意境创设

上文讲述的对联创作原则,保证对联“入格”,使对联合乎要求。创作精美的对联,还得通晓对联意境的创设。对联意境,等同于诗歌意境。它包含四个层面,即立意新、构思巧、用词工、修辞妙。

1 立意新

对联创作,与诗词相同,追求清新别致的立意,呈现给读者的是内情与外物融为一体的画面。譬如的《七律・答友人(一九六一年)》之颔联:“斑竹一枝千滴泪,彩霞万多百重衣。”此联堪称立意新的范例。

此联上句出自洪《黄式序出其祖母顾太君诗集见示》。洪原句:“斑竹一枝千滴泪,湘江烟雨不知春。”斑竹,又称湘妃竹。《博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不知春:湘江尽是烟雨,不见艳阳,不识春天。两句说顾太君的诗集充满凄苦之情。

借用洪诗句的上句,写出下句:红霞万朵百重衣。这一改,境界全出。依斑竹泪,诗人又想象出“红霞衣”,同属二妃,但都是故乡久远而优美的神话,信手拟来,浑然天成,诗人笔下描绘的是湘江斑竹掩映、霞光流彩的美景,抒发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喜悦之情,与原诗“凄苦之情”毫不相干,堪称神来之笔。

2 构思巧

对联受其限制者甚多,愈显构思重要。所见之物,所感之情,所悟之理,融为一体,以恰切灵动之词构成联语,再呈现画面。这既是思维过程,又是思维之结果。

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上天,为表示庆贺,笔者撰写了一副对联:

一飞船二英雄六号飞天四海联唱

三座舱五昼夜十月升空九州同庆

这幅对联的构思别致,巧用数字,将笔者之情,赋予所见所感之物,构成情景交融的画面,让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天壮举成了永恒的记忆。

3 用词工

用词工,主要体现炼字炼句功夫深,陶明浚《诗中杂记》曰:“下字之法,贵乎响,贵乎丽,贵乎切,贵乎精。”“贵乎响”,指所用之词清晰动听,朗朗上口,合乎抑扬顿挫;“贵乎丽”指所用之词,文采浓郁,有画面感;“贵乎切”指所用之词准确灵动,强调“唯一性”; “贵乎精”,语言耐人寻味,须有哲理,须有情韵。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日黄昏。”

这是林逋咏梅诗的颔联。欧阳修说:“前世咏梅者多矣,未见此词也。”欧阳修为何作此评价?因为此联用词绝妙。“疏影”“暗香”,写出梅花稀疏的特点和清幽的芬芳;“横斜”写出了梅花洒脱的姿态,“浮动”写出梅花的神韵,再加上黄昏月下,清澈的水边的环境映衬,绘出一幅绝妙的月下梅花图。那静谧的意境,朦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确实让人陶醉,成了千古绝唱。

4 修辞巧

对联巧用修辞格是为了让对联主旨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对联常用的修辞格有对比、比喻、拟人、夸张、双关、顶针等。现仅举两例略加说明。

“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桃源寂寞林”。

此联出自曹雪芹的《红楼梦》。“雪”,表面上说的冰雪的雪,雪与“薛”谐音,实际指薛宝钗;“林”,表面指树林的林,实际上指林黛玉的林。用的是谐音双关修辞格。让对联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

“天镜照晴空,谪仙去后来坡老;

石钟留胜迹,小姑依旧待彭郎”。

这是江西石钟山江天一览亭名胜联。

天镜,指鄱阳湖;谪仙指李白;坡老指苏轼;小姑,指彭泽县小姑山;彭郎指彭浪矶。此联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格,将天上风情,史上人物,拢收眼底。天镜为鉴,太白去,东坡来,留《石钟山记》传世,又有痴女小姑,翘盼彭郎,言及六种人、事、物,生动畅爽,读来妙趣横生。

五、 值得关注的变体对联创作

对联有“严对”,与“宽对”之分,宽对并不是不严,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将要求“放宽”一些。宽对往往比较实用,如林则徐手书联:

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副对联不拘平仄,也不避讳上下联同字的创作原则,是宽对。也可看作是变体对联,它表现了林则徐职高而不愿荫及子孙,教育后代要自食其力的思想,今天读来,仍让人感到余味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仿写题,要求仿句与例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对偶句,实际上就是一种变体对联的写作,它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应用更为广泛,又特别受到高考命题专家的青睐。

如2006年江苏高考卷第19题: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提供的答案是:

唯在清明,大陆宝岛,同祭一个祖先;或在春节,将一声声鞭炮,燃放成永远不变的快快乐乐与和和美美。

可考生往往只注意到题干的明示信息,“字数相等,结构相似”,却忽略了暗示信息,这是副叠字联,仿写内容要符合情理这一要求,导致答案貌合神离。如:“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同登一座高山,或在端午,将一粒粒粽子,烧成万年不化的结结实实和方方正正。”形式上写对了,字数、结构符合要求,但不合事理。江南江北怎么会在重阳节同登一座高山?粽子怎么会烧成“千年不化”?如果学生真的了解对联创作的一些知识,作这道题就易如反掌。因此,这种“仿句题”虽没有创作对联那样要求严格,但仍需要懂得对联创作知识。

笔者又做了两个答案:

(1) 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同酿一壶黄花;或在端午,将一颗颗粽子,烧成千古相似的咸咸淡淡与香香甜甜。

(2) 唯在端午,江南江北,同悼一位伟人;或在重阳,将一朵朵黄花酿成永远不变的香香甜甜与浓浓烈烈。

现在网上也有充满时代特色的变体趣联,如

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缘分不在服务区

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感情不能再充电

横批:心若移动如何联通

此联最大的特点就是巧用双关修辞格,加上活泼时新的词语,把生活中关于爱情题材的内容演绎得生动幽默,不仅不庸俗,反而显得高雅。可又不全合对联创作的原则。

变体对联不像对联的要求那样严格,只要求有一部分达到对联要求即可,创作也较容易,不束缚人的思想,充满生活气息,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反映新时代新生活中新鲜事,令人耳目一新。

对联是中国独特的文学样式,对联与我们的生活太密切了,学点对联写作知识,加强对联写作训练,打破对联创作的神秘感,将受益终身,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方法。

上一篇:新春对联范文 下一篇:幼儿园对联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