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来历范文

时间:2023-02-25 05:12:37

对联的来历

对联的来历范文第1篇

古诗说得好:“爆竹声中一岁竹”,新年到了,我们也长大了一岁。我喜欢过年,因为可以吃糖、看晚会、玩游戏……最主要的是可以休息一下大脑,再也不用劳累。接下来就让我讲讲新年的习俗。新年,即新年的第一天或若几天。在中国,人们也称之为“元旦”。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还有穿新衣。这些习俗都有来历的!相传远古有一只凶兽叫“年”。它每年元旦都是都会从水中爬出,吃掉动物与人。村民害怕,只能每年元旦进入后山来躲避。后来一位白发老翁穿上新红衣、贴对联,还放鞭炮,一下就把“年”吓跑了。这就是贴对联、放鞭炮还有穿新衣的来历。而吃饺子是寓意着合家团圆、幸福。春晚是为了让老百姓乐呵,也代表着工作者们对人民的祝福。以往过年,都喜气洋洋,而今年我们却不同以往。大年三十那天,我和爸爸骑电动车去买吃的和鞭炮。先去超市买食品,又去陶然亭、虎坊桥、宣武门买炮竹。从超市出来浑身是汗,回家的路上我站在车上,被风吹着额头。时间一长,感觉身体发冷。第二天我就病倒了。先是肚子疼,然后头疼。躺在床上直发高烧,37度至39度5烧了好几次。烧了一天一夜加4个小时,烧得我浑身无力。最后喝了三次退烧药,在凌晨四点烧才退下来。大家这才松了口气。之后又用毛巾为我降温,生怕我在烧过去。今年过年我并没有吃上大鱼大肉,却依然快乐。因为我有父母陪伴,有朋友相伴。我幸福的过完年,快乐与回味在心头回荡。我爱过年。 六年级:宇文鹏

对联的来历范文第2篇

古诗说得好:“爆竹声中一岁竹”,新年到了,我们也长大了一岁。我喜欢过年,因为可以吃糖、看晚会、玩游戏……最主要的是可以休息一下大脑,再也不用劳累。接下来就让我讲讲新年的习俗。新年,即新年的第一天或若几天。在中国,人们也称之为“元旦”。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还有穿新衣。这些习俗都有来历的!相传远古有一只凶兽叫“年”。它每年元旦都是都会从水中爬出,吃掉动物与人。村民害怕,只能每年元旦进入后山来躲避。后来一位白发老翁穿上新红衣、贴对联,还放鞭炮,一下就把“年”吓跑了。这就是贴对联、放鞭炮还有穿新衣的来历。而吃饺子是寓意着合家团圆、幸福。春晚是为了让老百姓乐呵,也代表着工作者们对人民的祝福。以往过年,都喜气洋洋,而今年我们却不同以往。大年三十那天,我和爸爸骑电动车去买吃的和鞭炮。先去超市买食品,又去陶然亭、虎坊桥、宣武门买炮竹。从超市出来浑身是汗,回家的路上我站在车上,被风吹着额头。时间一长,感觉身体发冷。第二天我就病倒了。先是肚子疼,然后头疼。躺在床上直发高烧,37度至39度5烧了好几次。烧了一天一夜加4个小时,烧得我浑身无力。最后喝了三次退烧药,在凌晨四点烧才退下来。大家这才松了口气。之后又用毛巾为我降温,生怕我在烧过去。今年过年我并没有吃上大鱼大肉,却依然快乐。因为我有父母陪伴,有朋友相伴。我幸福的过完年,快乐与回味在心头回荡。我爱过年。 六年级:宇文鹏

对联的来历范文第3篇

笔者把第一课的三维目标分别设计为:1.了解春节的来历及相关的文化知识。2.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下面笔者将根据预设的三维目标,谈谈如何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增加特色,上好新年第一课。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新年第一节课,选取以春节为主题的语文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既迎合节日的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节日的气氛顺延至课堂学习中去。笔者把教学内容设计为春节的故事、对联知识、成语接“龙”、新年短信等四个部分。“春节的故事”又分为年及其习俗的来历、春节各地的风俗习惯两个环节,其目的在于开拓学生语文视野,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联知识”包括贴对联、重组对联、拟写对联三个环节,重在增长学生的人文知识,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各种文化现象的关注;“成语接龙”包括成语积累和成语故事两个环节,重在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新年短信”又分识别修辞和拟写短信两个环节,重在引导学生领悟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学会用语文知识来丰富生活。

二、课堂教学游戏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有好的内容还要有活的形式,才能真正带动课堂气氛。将课堂教学娱乐化,这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新学期,学生最渴望得到的是老师派发的红包,笔者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的游戏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给予胜利的同学奖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春节的故事”主要采用讲故事比赛的形式,每组各派一个代表,在规定的时间内讲一个与主题有关的故事,重在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成语接龙”主要采用抢答和猜谜的游戏形式,抢答时学生每次必须说出五个含有龙字成语(不得与别人重复),猜谜则通过绘画或动作提示让学生互相竞猜成语,重在培养学生调动知识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对联知识”、“新年短信”主要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每个小组发一张信纸,用于拟写各组员创作的对联和短信,看哪一组写得又快又多又好,这个游戏重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三、课堂评价多样化,调动课堂气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课堂评价是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评价主体应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艺术的评价。恰当的评价有助于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思维,进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所以教师在教学评价上也要巧花心思

1.评价主体多元化。为体现游戏的公正与公平,在对游戏结果的评定上采用老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形式,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评价语言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语言评价不仅是笔头上的,还有口头上的;不仅是有声的,还应是无声的。老师的一个红勾、一句“很好”、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是对学生莫大的鼓励,这种即时的语言评价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

3.评价引导个性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各有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对联的来历范文第4篇

传说龙王和算命先生打赌明天不会下雨,结果接到了玉帝的指令要下雨,龙王却为了赌,不肯下雨,触犯天条,玉帝命令唐太宗手下的魏征去斩首龙王,龙王向唐太宗求情,不要斩掉它的脑袋,唐太宗答应了,于是到斩龙王的时候,唐太宗拖住魏征,哪知,他打了一会儿顿,魂魄就溜到天上斩掉了龙王的脑袋,夜里龙王在梦中抱怨唐太宗言而无信,第二天唐太宗就让秦琼、尉迟敬德守住大门,果然龙王没有来捣乱,唐太宗不忍心辛苦两位大将,于是就将他两的画像贴在了门上,一个手持钢鞭,一个手拿铁锏,此后贴门神就流传下来了。

春联,原名叫桃符,是为了驱凶避邪才贴在门上的。到了明代桃符才改叫春联,明太祖宣布每家每户都要贴上一幅“春联”,朱元璋亲自出门去查看老百姓有没有贴“春联”,他路过一户人家,看见没有“春联”,一问才得知这是一户阎猪的的人家,不识字,没法贴“春联”,朱元璋想了想,为那户人家提了一副“春联”,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样的“春联”,经明太祖提倡此后贴春联就成为了我们过年的习俗。

我和爸爸开始贴春联了,我帮爸爸拿着下联,他贴着上联,这副联叫“出入平安行好运”,“吉祥如意福满堂”。然后我又撕掉了家里其他门上的对联,贴上了崭新崭新的,看起来我们家现在真的是焕然一新啊!

大年农历28日是民间贴对联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爸爸让我帮他贴对联,我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我有一篇贴对联的作文,正好搜集这样的素材。

爸爸让我先把对联拿到客厅里,他端来了自己熬的浆糊。妈妈把浆糊抹到了对联的背面,然后爸爸把它拿起来贴到墙上。我一看这么好玩,就说:“妈妈,我来抹浆糊吧”妈妈说:“好啊!”我担心粘不牢,往对联的背面抹了很多浆糊,结果对联都湿透了。爸爸拿起对联,浆糊不停地往下掉,对联也变得不听爸爸的话了,乱粘,有的地方还被扯烂了。贴出来的对联,皱巴巴的,一点也不平整,很难看。妈妈说:“浆糊抹得太多了,只在边上点几下就行了。”在妈妈指点下,我没有涂太多的浆糊。爸爸先把对联上面粘好,然后用笤帚把对联从上往下轻轻扫开,对联就平整地粘在墙上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很快贴好了对联。

看着那张不平整的对联,我想:贴对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里面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呀!

贴完对联后,我问爸爸对联是怎样形成的?

爸爸在电脑上搜到了对联的由来。又给我讲了一遍: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的来历范文第5篇

传说龙王和算命先生打赌明天不会下雨,结果接到了玉帝的指令要下雨,龙王却为了赌,不肯下雨,触犯天条,玉帝命令唐太宗手下的魏征去斩首龙王,龙王向唐太宗求情,不要斩掉它的脑袋,唐太宗答应了,于是到斩龙王的时候,唐太宗拖住魏征,哪知,他打了一会儿顿,魂魄就溜到天上斩掉了龙王的脑袋,夜里龙王在梦中抱怨唐太宗言而无信,第二天唐太宗就让秦琼、尉迟敬德守住大门,果然龙王没有来捣乱,唐太宗不忍心辛苦两位大将,于是就将他两的画像贴在了门上,一个手持钢鞭,一个手拿铁锏,此后贴门神就流传下来了。

春联,原名叫桃符,是为了驱凶避邪才贴在门上的。到了明代桃符才改叫春联,明太祖宣布每家每户都要贴上一幅“春联”,朱元璋亲自出门去查看老百姓有没有贴“春联”,他路过一户人家,看见没有“春联”,一问才得知这是一户阎猪的的人家,不识字,没法贴“春联”,朱元璋想了想,为那户人家提了一副“春联”,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样的“春联”,经明太祖提倡此后贴春联就成为了我们过年的习俗。

我和爸爸开始贴春联了,我帮爸爸拿着下联,他贴着上联,这副联叫“出入平安行好运”,“吉祥如意福满堂”。然后我又撕掉了家里其他门上的对联,贴上了崭新崭新的,看起来我们家现在真的是焕然一新啊!

大年农历28日是民间贴对联的日子,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爸爸让我帮他贴对联,我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我有一篇贴对联的作文,正好搜集这样的素材。

爸爸让我先把对联拿到客厅里,他端来了自己熬的浆糊。妈妈把浆糊抹到了对联的背面,然后爸爸把它拿起来贴到墙上。我一看这么好玩,就说:“妈妈,我来抹浆糊吧”妈妈说:“好啊!”我担心粘不牢,往对联的背面抹了很多浆糊,结果对联都湿透了。爸爸拿起对联,浆糊不停地往下掉,对联也变得不听爸爸的话了,乱粘,有的地方还被扯烂了。贴出来的对联,皱巴巴的,一点也不平整,很难看。妈妈说:“浆糊抹得太多了,只在边上点几下就行了。”在妈妈指点下,我没有涂太多的浆糊。爸爸先把对联上面粘好,然后用笤帚把对联从上往下轻轻扫开,对联就平整地粘在墙上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很快贴好了对联。

看着那张不平整的对联,我想:贴对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里面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呀!

贴完对联后,我问爸爸对联是怎样形成的?

爸爸在电脑上搜到了对联的由来。又给我讲了一遍: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的来历范文第6篇

笔者在生成语文课程资源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我在进行《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教材内容分三个部分,一是介绍对联的常识,二是对联的鉴赏,三是对联的作法。对联的常识和鉴赏方法和作法都较为简单,只要老师稍作指导,学生能看懂。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述,并不能突出“奇妙的对联”中的“奇妙”,而且教材中所列举的几副对联,不奇也不妙。鉴于以上认识,我认真琢磨起来,要上好《奇妙的对联》,就得在“奇妙”二字上下工夫,以妙联激发学生兴趣,用身边(生活)中的对联,吸引学生眼球。本组的曾老师为我提供了极富生活情趣的三副对联。我把它们作为课堂的引子。这三副对联是:

①“马踏木桥脚擂鼓,鸡啄铜盆嘴打锣。”

②“山羊上山山撞山羊嘴――咩,水牛下水水淹水牛鼻――唿。”

③“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葛(角)亮;池中挖藕,节节太白,李(理)长(庚)。”

三副对联属绝对,很有生活情趣,老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初步掌握对联的对仗和平仄方面的知识。紧扣教材,学生喜欢,又极富生活气息,实乃常用常新的课程资源。

县教科所的皮老师又给我支招,把周边生活(地域文化)引进教材,引进课堂。他为我提供了他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两个耿直的来凤人》,我摘取相关的两段文字:

近日与朋友访竹云寺旧址(位于翰林山庄南1公里半山腰)。1965年破四旧,兴“三线建设”,拆竹云寺的砖石瓦木建青山厂,竹云寺因之不存。星移斗转40年,有好事者出面集资,将原庙前被推倒的小塔(塔名“惜字所”)重新扶正,还搭建一棚屋,供奉几尊菩萨。笔者一行稍凭吊后下山。道旁有一墓,村民指曰和尚坟。坟前正中石碑已失,疑墓已被盗。墓顶三字“涅城”,右联“松风传道趣”,左联“竹月照禅心”。村民说僧善印葬在“涅城”下不远处,墓已在中被掘。

……

抗战时期梁漱溟等人在来凤驿创办私立勉仁中学,勉仁中学教师邓子琴题一对联“三表直通老关口,一桥横跨小璧江”。联中的“一桥”即指梁桥,“三表”指来凤驿往重庆方向大路上的三道牌坊。其中一道牌坊位于来凤驿场口,即为表彰周继盛建桥之功而立,此牌坊同竹云寺一样毁于大破“四旧”的1965年。

文中涉及两副对联,即“松风传道趣,竹月照禅心。”“三表直通老关口,一桥横跨小璧江。”通过学习这两副对联,一方面可以了解对联的常识,可以学习“两个耿直的来凤人”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美好品德;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来凤的地域文化(来凤凉桥的来历,何氏百岁牌坊),了解母校(来凤中学)的创建历史。我花了半天时间,将来凤凉桥、何氏百岁牌坊、墓联拍成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课堂上,学生有图片可欣赏,有文章可阅读,图文并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两副对联配上两张幻灯片,配上一篇文章――《两个耿直的来凤人》,即生成一种可供语文教师教学使用的课程资源。它(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由教材《奇妙的对联》生发出来,印证了教材文本,使教材文本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它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情特点,学生对干瘪的知识不感兴趣,对图片,对周边生活,对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感兴趣,学生愿意置身其中,鲜活的学生元素融入其中;它以现实的报刊文章、亲眼能见的实物为载体,撞击学生的视线,碰撞学生的心灵。三位一体,相互交融,发挥出奇异的教学效能。

对联的来历范文第7篇

明朝戴大宾,自幼好学,见多识广,尤善对句,人誉神童。5岁那年,他到书院游玩,先生闻其善对,想考考他,便随手指椅出一上联:“虎皮褥铺学士椅。”戴大宾不假思索,脱口而对:“兔毫笔写状元坊。”

明代著名学者邱睿,小时家贫,却酷爱读书。乡里一塾师见他勤奋好学,就免费收他在一官宦家塾里读书。同班的一位公子常常欺负邱睿,而主持正义的老师总是设法保护他。这使那公子很气愤,便向父亲告状。老爷怒气冲天,对邱睿说:“你不是爱对对子吗?我出个上联,你对下联,对出便罢,否则就滚蛋!”他的上联是:“孰谓犬能欺得虎?”邱睿不甘受辱,便理直气壮地对道:“安知鱼不化为龙?”自此之后,他夜以继日,发愤苦读,长大后果然一鸣惊人,金榜题名。

明代翰林学士解缙一日邀朋友下棋,两人对弈几回之后,朋友指着墙上挂着的四扇屏吟出上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急煞落头刘海。”解缙一拍桌上的象棋,续了下联:“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阵内将军。”信手拈来,妙趣横生。

清代有个叫王寅的县令到任后,敲诈勒索,贪得无厌。一天夜里,有人在县衙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这是一幅嵌字联,上下联首嵌入贪官的名字,鞭挞了他敲骨吸髓、搜刮民脂民膏的劣行。老百姓看了,无不拍手称快。

清代状元彭俊,有一天陪友人到京城附近的水月寺游玩。寺内老僧出了一个“水月寺鱼游兔走”的上联,请彭俊续对下联,他竟苦思不得。时隔3年,他途经山海关时,不禁灵感顿发,对出了“山海关虎啸龙吟”的下联。上下联自然巧妙,耐人寻味。

四川青城山上有一联:“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因藏有“虎豹”,故算得上是一副与虎有关的好联。

清代文人丁修甫在杭州虎跑寺写下这样一副对联:“龙咒钵中安西方,圣人现四十八臂具大神力;虎移泉眼至南岳,童子历百千万劫留此真源。”讲述了虎跑来历,具有神话色彩。

在浙江绍兴秋瑾故居,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云喷笔花腾虎豹;风翻墨浪走蛟龙。”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充分显示了这位巾帼英杰宣传革命奋不顾身的英雄形象。

嘉峪关城楼有一副对联:“二崤虎口夸天险;九折羊肠确地雄。”这副对联绘声绘色描述了号称“天下雄关”的雄姿。

对联的来历范文第8篇

什么是梳理与探究?梳理是指学生对多年接触和积累的零散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而探究则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拓展的能力、发现的能力。对高中生来说,以前所学的知识大都是无序零散的,很少有整体感、系统性,而“梳理与探究”让我们有了一个回顾的机会,一个反刍的过程,它使初高中的学习有了一个延续,也让课本、课堂、学校内外的知识有了一个很好的沟通。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由“教”到“导”进行转化,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手不管,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比如在关于“奇妙的对联”的梳理中,我从郭沫若偷桃被老师罚对对子和东坡与佛印互相出对子戏谑对方的故事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联系生活中写春联的习俗讲述对联的来历,开拓学生的思维;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收集自己喜欢的对联,用一节课展示学生的成果(在黑板上展示或打印成小集子),并辅之以对联的知识;接着让学生四人一组完成老师布置的题目(老师给例子学生模仿完成),比如一字对,墨——泉;两字对,虎啸——龙吟;三字对,水底月——镜中花,循序渐进;最后学写对子,评出最佳给予奖励。例如,以必修一所学内容为题,我出上联:“烛之武巧言利舌退秦军”,学生们对出了“荆武士赤手空拳刺嬴政”,“刘沛公单人独骑回军营”等较好的下联。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完成了对联知识的归纳整理,还掌握了写作对联的方法。同学间的交流还让大家积累了不少好的对联。在这个快乐的过程中,既有知识的增长,也有素质的培养,学生受益匪浅。

除了老师的改变,学生也要养成合作探究、倾听和交流的习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践行者、实施者。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事先布置,让学生有相对充足的时间组合、分工协作。例如,必修二的“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的梳理探究,我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任务,理出提纲让学生收集资料,然后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小组整理工作(每组打印或者手抄一份收集的成语),最后我用两张考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以积累的成语数量多少决定胜负。卷子形式多样,有趣味填空、量词填空、褒贬分类、成语与文化积累、成语猜谜、成语对对子、成语接龙等。各小组展开了非常激烈的竞争,有一个小组居然在成语接龙中接出了114个成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梳理与探究”让学生领略了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与内涵,也获得了合作探究的喜悦,使浓厚的兴趣与语文知识的教学完美结合,受益颇多。

新课标对梳理探究的设置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是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的。这就需要老师们多花心思,多花力气把“梳理与探究”教学落实到课堂上去。路虽然很长,我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为我所热爱的这份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对联的来历范文第9篇

《“年”的来历》是S版三年级的一篇民间传说故事,主要讲述我国春节过年风俗的来历,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适合小学生阅读与表演。我国古代将读书视为“煮书”及品味佳肴。品读《“年”的来历》这份充满浓浓中国味的大餐时,我重点引导学生三品“年”味,趣演“年”戏。

教学过程

一品字形,说“年”解字

第一步是品读字形,通过字形品出“年”的独特滋味。

“年”字,古体字为人背稻穗状,意为庄稼丰收了,人们在收割粮食,并由庄稼一年一熟引申为年岁的意思,如文中的“有一年”;又由于庄稼成熟是喜庆的日子,引申为节日,如“过年”。

过年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习俗有燃放鞭炮、贴红对联、明灯守岁等,寄托人们消灾祈福、驱邪祭祖、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于是,人们将过年习俗想象为驱赶“年”兽的活动,赋予“过年”神秘的神话色彩和浓厚的文化内涵。

说解“年”字,将给学生呈现一幅喜庆的丰收图和一幅隆重热闹的过年图,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

再如“矍”字。文中写 “白胡子老头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其的“矍”字,是学生难认难记难理解的生字。查字典——“矍铄:形容年老而有精神的样子。”“矍”为什么这样写?学生不明白,对“矍”的字形印象不深。

理解“矍”的字形,关键在于理解“隹”、“又”的意义。 “隹”是短尾鸟,“又”表示手。瞿——目+目+隹,短尾鸟突出两只眼睛,就是老鹰。矍,本义是老鹰被抓惊恐的样子。老鹰是鸟类最强悍的鸟,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鸟,被手抓后,更是极力挣扎,精神百倍。

铄,是“金属熔冶为液体闪闪发亮”的意思。

矍铄,形容人虽年老了,但精神和精力就像老鹰一样充沛,像金水一样容光焕发,气宇不凡。这样的人一般具有非凡的智慧与神力,具备战胜“年”兽的本领。

读书要从品读字形开始。只有真正弄清汉字字形结构意义,了解造字原理,才能真正读懂汉字、认识汉字,从而正确使用汉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品意象,再现“年”形

如果说断文识字、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读书的第一步,那么,通过语言描写想象出具体形象,就是读书的第二步。

课文有三个意象应该让学生好好把握,进行二度创作。一是“年”兽形象,二是“白胡子老人”神态风采,三是撵走“年”兽的场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的有关句段,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再现想象中的具体形象。

1.感受“年”兽形象:“样子十分可怕,性情异常凶猛。”“每到除夕,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把握“年”兽的形象时,教师提示:读书要善于想象书中的情景,学会放电影,读“年”兽的样子特点的句子,你心目中出现怎样的镜头?要求具体化“可怕”、“凶猛”、“吞食”、“伤害”的情形。

镜头一:一头怪兽,头上有犄角,瞪着血红的双眼,疯狂地攻击其他动物;镜头二:除夕之夜,“年”兽闯进村子,张开血盆大嘴把一户人家的一头大肥猪吞进肚子;把牛的脖子咬断了,血流满地;主人躲避不及,被犄角顶穿肚子,惨不忍睹。

2.感受“白胡子老人”特点的句子:“这时,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拐杖,精神矍铄,气宇不凡。”

把握白胡子老人的形象可以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进行,由外而内,从不同的层面来感受他的特点。

从外表上看,白胡子老人就是个慈眉善目的普通老人,一读句子;从内在实质上看,白胡子老人就是法力无边的神仙,是普度众生的菩萨,再读句子;从发挥作用上看,白胡子老人就是我们过年的发明人,是给我们带来福气好运的老祖宗,三读句子。

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进,学生能很好地把握白胡子老人的高大威武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3.体会撵走“年”兽的场面。这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这是具体、集中展现“年”的特点,淋漓尽致抒发人们过年情感的段落,也是情节发展的高潮,更是课文最有趣、最精彩的地方,必须让学生细心品味,感悟体验。

首先,抓住重点词句再现两处撵走“年”兽的场面:一是“年”兽进村的情景,体现“年”耀武扬威的嚣张气焰;二是“年”逃走的样子,还原“年”胆小懦弱的本质。接着,表演课文剧,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撵走“年”兽的乐趣,进入读书第三层境界。

三品意味,趣演“年”戏

读书的第三层境界是由意象到意味,即深入体悟文本的内在意蕴和弦外之音,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

《“年”的来历》是我国一个民间传说,反映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喜庆元素。趣味性、喜剧性是“年”突出的特点。鲁迅说:“喜剧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年”兽本质胆小懦弱,怕红怕光怕响声,却长着凶恶的外表。一旦撕破“年”凶恶的外表还原其懦弱的本质,就能给人以开心愉悦的感受。这种乐趣、这份愉悦通过课文剧表演更能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要指导学生演好白胡子老头和“年”兽两个角色。表演白胡子老头,在突出“贴红对联,燃放鞭炮,穿大红袍,哈哈大笑走向‘年’兽”这几个环节。表演“年”兽,要演好几个镜头:进村时“耀武扬威、横冲直撞”;“年”兽的三怕:怕春联、怕响声、怕光怕笑声。

对联的来历范文第10篇

【阅读选段】

白族同胞喜欢过节。在所有的节日中,最盛大、最热闹的,莫过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的三月街了,三月街已经被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民族节”。人们赶街过节,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一年一回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苍山洱海齐欢笑,赛马唱歌做买卖。”好玩极了!往年,我和村里的伙伴儿们,都要约着去赶三月街。我们又是看耍龙,又是看赛马,还吃豌豆粉、凉米线……最让我激动的是看赛马。(选自《赛马三月街》)

【技法点拨】

节日里一定发生过很多事情,如果都写出来,那岂不成记流水账了。怎么办呢?写节日的事情时要学会选材,即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印象最深的事情来写。《赛马三月街》一文,作者就从白族同胞众多的节日中选取了“民族节”,进而从众多的活动中重点选择了赛马这项活动进行详细描写,不仅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而且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捕捉人物活动。

【阅读选段】

隐隐听到远处一片锣鼓声,龙舟出现了,龙舟过来了!它们就像一条条出海的蛟龙。长长的“龙体”上涂满了鳞甲形的斑斓花纹。那昂起的龙头威武无比,那翘起的龙尾直指蓝天。每条龙舟上,都整齐地坐着两排划船手。他们穿着一式的运动衣,划着一式的短桨。船头还有一个站着的人,身子一颠一颠地使劲击鼓、敲锣、吹哨子。随着“咚锵,咚锵”的锣鼓声,短桨整齐、急促地一起一落,激起了一团团雪白的浪花。龙舟就在这浪花中有节奏地起伏着,飞快地前进着,真像是龙腾大海,好看极了!壮观极了!(选自《赛龙舟》)

【技法点拨】

节日活动主要是人的活动,习作时,首先要注意写出人们的活动情况,还要捕捉精彩的细节,描绘出庆祝活动的盛况,以使读者如历其事,如临其境。选文作者生动地描绘出了龙舟威武无比的样子,并重点描绘了船手的衣着特点以及他们划桨时的动作等,让读者感受到了赛龙舟时的激烈场面。

第三,突出重点。

【阅读选段】

舂米舞又称杵舞,取材于舂米劳作,是舞蹈化的劳动,献艺者是勤劳而聪明的高山族妇女,多数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她们身穿用麻布缝制的彩色衣服,戴上贝壳、兽骨等磨制的装饰品,手执木制的长舂米杵,在音乐声中环绕石臼操杵作歌。长杵碰击石臼,不仅击出清亮悦耳的音响,而且每根杵撞击石臼的不同部位,仿佛打击琴键似的,发出清浊各异、铿锵成韵的乐音,形成神奇迷人的打击乐曲。妇女们在舂米的过程中,一边和着一定的节拍踏歌举杵,一边用脚掌拨弄涌出臼盘的粟米。长杵错落有致地一上一下,与节奏性的顿足浑然天成地形成和谐优美的杵舞……

高山族人爱唱歌,唱歌是丰年节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山族的传统歌曲一般采用即兴吟诵的形式,曲调高亢雄浑,旋律扣人心弦。(选自《高山族丰年节》)

【技法点拨】

描写活动盛况要表现全貌,但又不能面面俱到,否则就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你看,高山族丰年节的活动有舂米舞和唱歌等内容,但因为高山族丰年节主要是欢庆一年辛勤劳作的收获的,因而作者对取材于舂米劳作的舂米舞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唱歌的内容则作了简略描述。

第四,渲染气氛。

【阅读选段】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选自《老北京的春节》)

【技法点拨】

春节是我们汉民族最盛大的节日,也是一个普天同庆的团圆节。透过除夕酒肉的香味,漂亮的新衣,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通宵的灯火,彻夜不绝的鞭炮声,你是否真切感受到除夕时的热闹气氛?

其实,节日总是和热闹、喜庆等气氛联系在一起的,每个节日都有着特定的活动内容,例如,元宵节闹花灯,端午节龙舟竞渡,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习作时,只有突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才能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第五,宣传知识。

【阅读选段】

燃放爆竹的风俗,我国早就有了。到了唐朝,火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用竹筒来做爆竹太不方便了,有人就想到了火药。他们仿照竹筒的样子,用纸卷成一个个纸筒,里面放上火药,一点火,就会爆炸,发出“嘭啪”的声响。(选自《爆竹声声》)

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又叫“年”。那么,你知道“年”的来历吗?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着尖尖的犄角,样子十分可怕,性情异常凶猛。它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为了躲避“年”,每年腊月三十那天,人们就扶老携幼,牵着牲口,赶着鸡鸭,躲进深山,等第二天再回来……(选自《“年”的来历》)

【技法点拨】

上一篇:有趣对联范文 下一篇:对联的由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