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家范文

时间:2023-10-09 06:09:18

散文作家

散文作家篇1

少数民族地区解放以后,民族地区封闭、落后的社会环境被逐渐打破,各民族以平等的身份互相进行经济往来,政治对话和文化交流。这为20世纪50年代民族新文学迅速发展和初步显示自己创作实力提供了条件和舞台。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拨乱反正以及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少数民族文学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兴旺的新局面。这一时期的傣族文学也渐渐开始复苏,复苏后的傣族文学,仍继续向新的题材、新的创作方向前进,这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模式,开始反映动乱留下的创伤和争取实现“四化”的强烈愿望,将揭露与歌颂结合起来,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迈出了新的步伐。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一批傣族青年作家,他们基本上接受过中、高等的正规文化教育,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文科大学生,他们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特别是经过了系统的文学理论教育,接受过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由于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大都离开自己原先生活的故土,居住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他们是新型知识分子,是本民族中新知识、新观念的接收者,以起点高、变化快、观念新的特点和年轻而整齐的阵容跻身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坛。如征鹏、方云琴、岩林等为代表的傣族作家,他们在青少年时期就离开故土,到城市求学、工作和生活,无论是知识层次,还是文学视野,他们与都比前一代的作家要高、要广。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了许多散文和小说,从题材上进一步拓展了第一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局限。他们开始用散文、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来反映本民族的生活、斗争和爱情。这是傣族文学史上的一大发展,它不但丰富了傣族文学的品种样式,而且体现出这一代新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精神追求。

一、当代傣族作家文学中小说散文创作者和作品介绍

当代傣族小说和散文创作虽然还不是十分成熟的文学作品,其艺术表现水平和技巧等方面相对国内的主流文学来说还比较稚嫩。无论文学作品的题材、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创作的手法和艺术风格方面,都还有待于突破和创新。但他们的作品在某些方面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首先,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新时期文学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时期傣族社会的种种变革和矛盾冲突。作品中描绘了傣族的生活情景和旖旎风光,赞颂了傣族人民纯真的爱情、友谊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如《西双版纳情思》《瑞丽江情思》。其次,这些作品塑造了新时代的人物形象,并将每个人的思想、行为与民族的命运、社会的变动紧紧相连,使之有血有肉,成为特定时期里傣族社会生活里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民族个性的形象代表。例如,傣族女作家帕罕的小说《密蜜多萝熟了》,塑造了性格温柔,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傣族妇女依娟;岩林的《渴望幸福的人》刻画了一个热心于医务工作、为他人谋幸福的新一代年轻人。再次,这些作品中散发着浓厚的傣族式生活气息,作品语言带有“傣腔”式的汉语言,自然质朴。让读者融入到了傣家人的生活中,体味到了傣乡那诗情画意般的自然环境和淳朴的民族风情,从作品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中可以窥见这些作品烙上的民族标志。如作品中经常用“挺拔茁壮的龙竹,婆娑婀娜的凤尾竹”来比喻傣族儿女的成长;用“金孔雀展翅开屏的日子”“P凰下蛋的日子”“宝石像雨般落下来的日子”喻傣族人民幸福吉祥的日子,等等。从这些句子中可以体味傣族作家的作品里那股特有的“傣味”。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傣族文学史上涌现出了自己的青年女作家,她们受过良好的中、高等教育,她们用傣族女子特有的细腻视角来观察自己的民族,写自己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感情世界,这些女作家有方云琴、帕罕(刀芝英)、召罕嫩(张海珍)、伊南等,其中方云琴还参与了傣族第一部长篇小说《南国情天》的创作,帕罕是继方云琴后的第二位傣族女作家,她先后在《版纳》《边疆文学》《女子文学》《民族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如《蜜多萝熟了》《南卡河畔》等;伊南也先后发表了《傣寨恋曲》《傣女情》《车尔植玛》《痴犁》等小说及散文,召罕嫩发表了《金蕉雨》《逝去的脚碓声》《王子的女儿》等作品。

二、《南国情天》:当代傣族小说的代表

关于当代傣族文学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它诞生了傣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即由征鹏和方云琴共同创作的长篇小说《南国情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她被学术界誉为“傣族当代文学第二次崛起的标志”。这部长篇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傣族文学中小说创作的水平,它是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傣族作家在走出第一代先辈作家们所走的传统文学的创作道路和模式后的一次成功尝试。从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这批作家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的背景下对民族历史命运和精神文化的表述及思考。《南国情天》讲述了一个中国傣族土司刀承忠与缅甸傣族混血儿丹瑞一段充满神奇、曲折和痛苦的恋爱,最后终成眷属的故事。小说时间跨越很大,上可追溯到辛亥革命,下直到云南边疆解放和傣族地区成立自治州。故事中的历史事件背景是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中国军阀割据和内战频繁,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一直到二战结束,中国解放战争爆发,新中国成立。作者在这些历史背景下,构思故事和刻画人物,小说反映出了这些历史事件背景下傣族的社会现实,小说刻画的人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典型意义。

小说中主人公曲折坎坷的命运,反映出近现代史上傣族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主人公在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则体现出傣族人民对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在小说的艺术创作上,一开始时会让读者感到其写实手法与傣族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相去甚远,无论在结构和手法上,都留下了借鉴常规小说创作模式的痕迹。但是,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小说中有明显的傣族传统文学的因子,弥漫于小说中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情,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傣族传统文学中屡见不鲜的主题。小说中主人公的“忍让”“宽厚”“善良”的道德观念,与傣族传统文学中的道德观念一脉相承。小说中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即将事件叙事得有头有尾,使人物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平稳均匀的节奏特点,也与传统文学娓娓道来的讲故事方式很相似。当然,作者除继承了本民族传统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秉承自己的民族风格外,还采用了回忆、倒叙、穿插叙述等方法,避免了传统文学中平铺直叙的缺陷,这些可以说是有所借鉴和创新的。因此,《南国情天》虽是傣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开创了傣族传统文学的新样式,但并未脱离傣族的文学传统而另起炉灶,作品是在傣族发民间叙事文学的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和发展,本民族的读者在阅读时仍能感到十分亲切。当然,这部长篇小说在艺术创作手法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人物的塑造和语言表达上显得过于生硬和格式化,其艺术表现力过多地拘泥于对政治环境的诠释,致使小说文本的艺术表现力显得肤浅和单薄,从小说人物身上对本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解读欠缺一种艺术穿透力。

三、当代傣族作家文学中的散文创作及艺术手法

傣族当代文学中的散文创作在新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它丰富了傣族文学的体裁样式,多方面反映傣族人民的生活,抒发了新时代和新事物,描写和表现了傣族人民生活的环境和感情生活,如陈建华的《夜的声音》、段林的《水,清明的水》,同时还歌颂了保卫和建设祖国边疆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事迹,有些作品还再现了当时的时代风尚和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如段林的《傣乡,门没上锁》等,这时期的散文体裁突破了民族生活地域的限制,开始有写他民族体裁的作品,如伊南的《车尔植玛》等作品。这些散文作品创作吸收了傣族传统叙事文学的表现手法,同时还吸收了中外散文的一些创作技巧,出现了抒情、议论、夸张、浪漫、虚构、讽刺、顺序、倒叙及插叙等手法的交错使用,使作品比较有活力。由于傣族当代散文创作仍处于一种模仿探索阶段,从事这方面创作的作家很少,作品不多,没有出现内容和艺术表现上都较为成熟的作品,傣族新时期的散文创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纵观当代傣族作家的小说和散文作品,都表明这代作家富有朝气,勤奋进取,对自己民族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从先辈流传下来的文学遗产中汲取创作营养,又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作品主要歌颂社会主义新事物、新风尚,塑造新时代的民族新人物,反映了傣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建设现代化祖国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对傣族人民美好明天的期盼和向往。少数作品则表现了在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作者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期望。他们作品的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散发着浓浓的傣乡情和傣家味。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诗味浓郁的傣乡自然风光,如西双版纳茂密的森林、德宏那富饶的田野、翠竹掩映的傣家竹楼、郁郁葱葱的大青树、美丽的孔雀等傣族地方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傣族特色的民族风情,以及泼水节、赶摆、丢包、吹葫芦丝、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串姑娘等特有的人文景观。这些都让读者感到作品里洋溢着浓厚的“傣族味”,这或许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作品的民族特色之所在,它与傣族所处的特定的地域性有密切关系。作品内容浓郁的地域性也正是这些作品的民族特质所在,是被称为“边地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

散文作家篇2

女人爱小说,心里更爱散文。“散文”乃中国文学之正宗,能够“为文”方为“文人”。尤其在海外,“副刊文学”为主要园地,遂给散文的生长以沃土,不仅造就“文学轻骑兵”,更成为女作家长袖善舞的疆场。

域外写作,作家可坦然观照外部世界并发掘内心情感的宝藏,再加上各种异质文化的碰撞,从而将创作意识的个体空间无限拓展。如果说男性作家多喜欢以政治视角来叙述、反映社会、道德、文化等宏大题材的话,那么女性则更倾向于“自我”的修为,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由此而形成的散文风格不仅在题材上随心所欲,笔法上也姿态万千。

纵观近年来活跃在海外的华文女作家,突出的一个创作母题就是各国“文化之旅”的反思。因为她们有条件行走在世界的角落,能够写出不寻常的风景故事。

多年前聆听李黎关于“旅人”的感悟:“旅行不同于旅游”,至今难忘。正如她在《像我这样的一个旅人》中写道:“中年后最大的奢侈,是一再重去寻访同一个地方,就像一再重读同一本书。”她的精辟结论是“当一个人到过够多的地方之后,才会炼出一双眼睛,看得见自己家中的宝藏在哪里。”

张让,一位在写作上绝不“让”须眉的作家,善思的锋芒寒光冷冽且飞翔无界。她写《有一种自由叫想象的自由》,将旅行文学的现实目标升腾为“浪游文学”的激情梦想。文中援引杰克・克鲁瓦克再版的名作《在路上》,说的是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年轻人跳出现实、集体沉于梦中而引发出的浪游文学的精神特质:那种天真无忌的野性和活力,游荡天涯并放浪形骸。作者由一本书思考一类文学,思考一个时代的悸动、一个国家的内心演变。

严歌苓的小说总是充满了对“弱者”的人性关怀,承袭在散文《行路难》里,写的虽是“旅行文学”的范畴,其精神的内涵依然是悲天悯人的情怀。作者旅居尼日利亚,特别描述了城市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奥卡达”的人生图景:“奥卡达在大街小巷游串,招手即停,迅速贼快,生死由天。我从来统计不出每天奥卡达的交通事故率,因为媒体放眼大事,民间对生命似乎也看得很开,乘奥卡达丧生的危险和虐疾、爱滋、上层社会的压榨、警察的误杀相比,应该算是最小的。”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交通,奥卡达上的奇异风景,窥见的是一个国家和它的子民。

旅行文学中比较高难度的是地方风土的采掘。日本作家华纯,表情里虽然浸染了东瀛女子的清婉,但心底里依旧是黄河落日的豪放胸怀。她的文字长于钻探,在风土文化的美学宝藏里总有惊人的发现。《奥多摩教你忘记东京》写的就是东京人心目中的“桃花源”:那里除了美景,更有美酒。清泉酿造的泽乃井酒,不仅是酒,更是民族文化的见证。作者将两个女人山中赏酒的气象描述得实在令人心动,但最终礼赞的还是中国文化的源流。

荷兰作家林湄,近年以小说《天望》引起文坛注目,散文《他为你点亮更高处的灯》是旅行文化的佳作。文章写的是德国名城魏玛,作者有幸走进了歌德的家园,感受他当年的沉思、读书、创作,作者发现:伟大高贵的灵魂总是与痛苦相伴,歌德在他75岁时说自己一生真正快乐的日子还不到25天。给作者更深感动的是歌德与席勒并放的棺木,同代的诗人作家生前死后竟如此亲密,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怀念的时代。作者由此发出的感叹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没有令人类的情感世界变得更为美好和洁净,相反地,越来越多的人将灵魂抵押给财权色了。”

除了“旅行文学”的文化时空,海外女作家的另一个创作母题就是对人生旅程的回忆。回忆,本就是孕育文学的母巢。张翎深受西方文学的浸染却坚守着婉约派的传统笔法,频频获奖的小说多写历史风云里的风月故事。她的散文,亦是心平气和地淡笔写来,却让人震撼。作品《杂忆洗澡》,忆的是浙南小城人洗澡的旧景,作品写的是洗澡,背景却是“意想不到的变迁。有些一直在台上的人突然下台去了,又有些一直在台下的人突然上台来了。当北方的来风带着一些让人兴奋的信息一次又一次地拂过小城的街面时,小城的人才渐渐明白太平世道已经到来。”作者最后的落笔是“暖暖地洗去了一身隔洋的尘土,便知道我真是回家了。”

“回忆”固然心醉,“爱情”的探索才是所有“文学女人”的魂梦所牵。赵淑侠旅居欧洲30余年,小说《我们的歌》倾心传导的就是那份挣扎中的爱情。新作《咬破那个茧》,更是将爱情的真谛娓娓道来:“惟由情生到情灭,经过的往往是崎岖难越的荆棘道,特别是爱情破灭后的苍凉局面,常令平日表现得意志坚强的人亦无力面对。”文章最终要说的正是女人如何从“情”的困境中自立。“只有咬破那坚硬的障壁,重塑自己独立的生命,才是解脱之坦途”。

吕红喜欢在小说世界里寻找着女性命运的情感方舟。其散文《女人的白宫》,写的是俄州波特兰白宫的一个没有噪音喧哗的夜晚,让人感觉时光倒流,幽情如梦。作者的绵绵思绪围绕着女人的生命:“女人深长而痛楚的生命体验,对于爱与善与美的呼唤的焦灼――不是异想天开,女人若多一点机会参与社会,那么世界是否会变得更人性、更美好一点呢?”

海外女作家,绚烂的文字不仅有灵性之花,也有理性思考的智慧之树。吕大明是游学欧洲多年的资深作家,深悟东西文化,兼有哲人的眼光和诗人的情怀。她的《时间的伤痕》,精辟优美如“悼古”,说那是“时间的舞者”,“在夜莺清唱的花园里漫舞,脚踏在希腊神殿的断垣残壁间”,“在记忆的古园里,时间的钟摆缓缓倒转”,文字的意象重叠交错,浓烈的思绪几乎有些化不开。

同样是“生命的移植”,成长于大陆的海外作家显然更易于表现自身经历的坎坷,如顾月华的《灵魂归宿》。作者来自上海,历经了多年沧桑,而今怡然的移民生活,最后的心灵渴望还是归乡。游子的心,因为有故乡的依托才踏实,因为远方有孝心的儿子才美满。儿子送来故乡的钥匙,房子并不新奇,新奇的是母子俩所共同经历的艰辛岁月。

喻丽清是北美华文文坛的散文名家,更擅长描写人文的关怀和文化的传播。作品《那瓦荷之梦》,说的是美国一对担任大学教授的中国夫妻,甘愿放弃教职,去为那瓦荷部落印第安孩子教书的故事。作者亲临其境,为两人感动,感动于“火柴”划在印第安人的荒原上,光亮虽弱,但那种韧性、那种包容力、那种随遇而安、那种无私的爱,令人感佩。

吴玲瑶,当代海外华文文坛难得的幽默人才,多年“执笔卖笑”,渴望“笑里藏道”,她以《女人的幽默》以及《生活麻辣烫》等49部幽默文集风靡文坛。吴玲瑶开口或下笔,皆喜妙语,像是一个积淀了多年的烹调大师,将色、香、味逗人的一盘盘人生佳肴不间歇地端给你看,直笑到衣带渐宽。作品《减肥专家》,说的是洋妞莉莎在减肥路上的坎坷经历,典型的吴玲瑶式“幽默” :温厚婉讽,精彩细节画龙点睛,醒世的笑谈中却饱含着对生命冷暖的深深眷爱。

散文作家篇3

1个小时的车程让我晕得七荤八素地,但一下车,心情就变的格外明亮。放眼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星星点点的房屋散落其中,点缀上宝石般明净的河水,让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清新自然的味道。记得上一次来的时候,我问过哥地里的绿色的东西是什么?哥说你猜啊,千万别说是韭菜啊,于是我很坚决地说,是葱吧?哥一脸痛苦,仰起巴掌要拍我,我一脸视死如归的样子,落下来的大手只是轻轻地摸着我的小脸,痒痒的,我知道哥不舍得打我,一定的……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吧?

往前走就看到明净的河,不宽,却一直通到路的尽头。清澈的河水已经快要干涸了,只有深深的河沟证明它曾经容纳过很多水精灵,任它们从自己身上流过,春去秋来,不断地流淌,凝固,融化,又驶向远方。以前下乡,哥总喜欢带我去河里游泳,他让我背过身,自己脱了衣服,扑通一声跳进河里。这时我就知道可以回头了,于是我就咧着嘴傻傻地看哥在水里沉浮。金色的阳光撒下零碎的金子,在哥黝黑的皮肤上跳跃,当时的我觉得这样的图画,真美。每次游完,哥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千万别告诉二伯讲他游泳的事。我偷偷抿着嘴笑,他就狠狠地瞪我,“笑啥呢?听见没?”我就仰起脸,伸出手,哥很无可奈何地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糖,放在我手心里。我骑上他,把糖放进嘴里,甜腻的味道充满了全身,也把心儿塞的满满的。

而现在,哥应该在那个没有冬天的城市里忙碌着吧!那个燥热的城市里,会有那么清澈的小河,可以容纳哥在里面沉浮吗?

到了家,我就嚷着要给奶奶上坟,大人不让,我便撒开脚丫子先跑去地里了。奶奶的坟墓在一大片麦地的中间,周围安静得连风声都是静悄悄的,一说话就有远方的回音传来。对奶奶我是没有什么回忆的,当她离开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死亡。以至于当奶奶枯枝般的手渐渐变冷,全家哭声一片时,我还在摆弄自己的玩具。但我确信奶奶生前很爱我,因为她的相貌至今我还记得,尤其是当她把热红芋放在我嘴里时,幸福的笑容。于是我每年都会很积极地来给她上坟,当纸灰满天飞舞,炮声阵彻山野时,我默默地祝愿这位老人幸福。

散文作家篇4

论文摘 要:本文试图由“学者散文”的两个要素,以及当今笼罩“学者散文”的特殊文化背景,来谈谈“学者散文”所面临的矛盾和危机。并基于当下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现状,做出一点不成熟的想象。

散文作为文学品类之一种,文学性是它最根本的特性,学者散文也不例外。然而,学者散文特别的创作主体与散文自身的文学性要求之间,存在着难解的矛盾。此外,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的转型,文学日益边缘化、市场化的态势愈发显著,学者散文也同样处在这一时代环境的笼罩之下,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考验。本文试着对学者散文自身存在的矛盾,以及面临的危机,以粗略的描述。

一、 学者与散文之间的天然矛盾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散文”的崛起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对“学者散文”的关注和研究,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也成为评论界的热点之一。众多学者对“学者散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最早的是台湾散文家余光中,他从创作主体以及其文化素养、文体类型、读者反映对“学者散文”进行了描述。后来有香港散文家梁锡华,大陆的学者钟友循,范培松,袁良骏,吴俊,喻大翔,洪子诚,韩国学者金惠俊,他们或关注创作主体,或关注散文文本,或是兼而有之,分别对“学者散文”做了描述,其中较突出的是喻大翔教授。喻教授认为:“所谓学者散文,主要指各门学科中专业学者创作的,具有现在思维特征、价值取向、理性精神、知识理想、心理内容等质素的,各种类型与问题风格的散文作品。”,这一概括从创作主体、文本、成就三个角度对学者散文进行了准确厘定,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和深度。

有的学者散文家注重智慧、思想的输出或者启蒙、批判立场的表达,这样往往冲淡艺术审美的经营而使其散文成为知识的堆积或一味的说教。比如,余秋雨的一些散文(如《西湖梦》等),充满历史资料、考证证据、说理议论,从而带来其散文强烈的理性色彩。当然,这对表现作家文化选择的自觉是有意义的,但是却造成作品的过于沉重、呆板,缺乏作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的生动和柔软性,也会给读者一种好为人师的感觉。再比如余光中,他虽曾指出学者散文“当然也要经营知性与感性,更常出入于情理之间。……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但他的所谓的知性散文《书斋书灾》、《鸦片战争和疝气》、《梵高的向日葵》等中,丝毫也见不到精致的结构,生动的意象与和谐的韵律;从散文作为文学之一种的本质要求出发,很难肯定它们是美好的作品。还有研究者认为,“周涛散文有理性过强,思想太密集,而难免使得构架粗疏空泛,寄托、附丽思想的底座(材料、具象)不够坚实有力。”这一说法也是相当中肯的。这种矛盾在现代学者散文家那里也是存在的,只是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总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给予合适的消解。比如鲁迅散文中赤诚的精神,林语堂散文中洋溢着的幽默,梁实秋散文优雅下面蕴藏的淡淡的苦味。近年有些学者散文家则追求散文的个性化、生命化、清淡化,这又导致散文缺乏思想和精神的底蕴。当然,这种结果可能是对于前一种情况的纠偏所导致的,却不如人意地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著名散文家柯灵这样说:“寸楮片纸,却是以熔冶感性的浓度,知性的密度,哲学的亮度,一卷在手,随兴浏览,如清风扑面,明月当头,良朋在座,灯火照人”。可见在散文家那里,好的散文也应该是融合了感性与知性的典范。然而,认识上的清醒和自觉与创作实践仍有距离,如何将正确的认识落实到实践中去,以实现学者散文文本的某种完满,是当今学者散文家和学者散文研究者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 大众化、商业化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转型,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席卷而来。从而使文化、文学以及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动摇。在严峻的形式下,长期回避的利益问题以及相关的价值取舍,导致学者、知识分子的分化。有的学者、知识分子选择“下海”,有的选择趋时的亚文学写作,比如,广告文学,电影剧本,通俗小说等。有的人则表现出面对时代变迁的冷静和自觉,表示坚守知识分子的理想阵地,他们面对压力作出了相对的应对。“没有英雄、缺乏戏剧性、操正步、常规建设,这无疑都是散文时代的标志。在此背景下,学者散文当然地成为了九十年代散文的主流。戏剧理论家余秋雨的散文是学者散文的典型代表,他先后出版了《文化苦旅》(1992年)、《山居笔记》(1998年)、《霜冷长河》(1999年)等一批散文集,本本畅销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季羡林,他的《虎年抒怀》、《清塘荷韵》、《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1999年又创作了《站在胡适之墓前》。与季老相似的年长的学者散文家还有张中行、汪曾琪、董桥,画家吴冠中、黄永玉、韩美林等等,都在散文领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学者散文成就了客观的成绩,却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甚至危机。散文评论家韩小蕙曾撰文惊呼:“散文变成了什么?”,“散文怎么离文学越来越远”,并指出当时散文存在的种种弊处:把散文写成论说文;把随笔写成思想提纲;大文化散文变成了百宝箱;更有一类以功利为目的的散文等等。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雷达也这样说:“散文过多地承载文化,压制了文学的灵性,使散文特性正在丧失,严格上说,有些学者散文不是散文。”这一后果不能说和学者本身无关,更不能说和整个时代环境无关,它恰恰说明了学者在时代环境下的选择以及坚持(操守)。

然而总有人面对文学、学术的商业化表示俨然新潮的肯定,他们认为学者以及学者散文无论如何都是新的文化消费中的因素,这好像是给学者和学者散文定命。岂不视这如今文化的严峻形式,以及这背景下面一切的遭遇:大众文化的商业性、消费性是指向利润和官能享受的,学者散文必将在他们面前丧失掉最后一点可能。学者散文的读者渐渐窄化,学者的审美能力渐渐退化,学者散文家渐渐分化,大部分人将举着文化的大旗,做起商人的经营了。

三、结语

相信不管是学者与散文的天然矛盾,还是当代文化背景下学者散文的危机性遭遇,学者散文的过去是辉煌的,未来是向前进的。我们关于学者散文的研究和建设存在着无限的空间,记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末尾有人这样讲:“难道我们不该把学者散文当作一个独立的散文品种来研究?难道我们不该有一部学者散文史?不该有一部或几部学者散文选集?”,这个想像似的无疑而问,在今天得到了回应,学者散文的研究上已经有不少可观的成果。然而,散文领域的研究——也许是因为其体裁的特别——向来不是那么热闹,因此其建设的步伐依旧蹒跚。

当然学者散文的研究,不仅仅止于关于它的概念的厘定,文本的解读,生命的关照,更应该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建设。从古到今,从大陆到港、澳、台,从华文世界到整个地球,学者散文有它自己的历史和国度,在巨大的时空下恢复它零碎而又模糊的面影,需要更多智慧而且执着的建设者。

注释:

① 董正宇:《也说“学者散文”》,《理论与创作》2003,1。

② 喻大翔:《现代中文散文十五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

③ 余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④ 陈建晖:《论九十年代的中国散文现象》,《文艺评论》1985年第2期。

⑤ 周修睦:《论学者散文》,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

散文作家篇5

从笔者的生命年龄说要比《美文》大多了,从笔者的写作时间看也比《美文》长一些,但可以说与《美文》一块成长,是因为笔者的散文及报告文学写作几乎是与《美文》一块成长起来的。

1992年,《美文》创刊,笔者有幸在莲湖公园参加了《美文》组织的创刊座谈会,聆听了贾平凹对“大散文”概念的阐述,他说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家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在这块园地上,你可以抒发天地宏论,你可以阐述安邦治国之道,可以做生命的沉思,可以行文化的苦旅,可以谈文说艺,可以赏鱼虫花鸟。由此可见,《美文》强调散文写作的平民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散文写作提供朴实、自由、宽松的发表园地。

在办刊过程中,贾平凹写了大量的诸如《读稿人语》之类的评点式文章,编辑部围绕着提出的问题组织了大量的稿件,设立一系列专栏,如:1993年,《美文》设立“散文与小说和诗歌的界限”专栏,请小说家和诗人撰写文章,探讨散文文体的外延等问题。其中铁凝的《散文河里没规矩》一文产生了广泛影响。

1998年,《美文》设立“当代散文写作随访”专栏。针对散文写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随访萧乾、余秋雨、周涛、张伟、许道明、丁帆、李敬泽、谢有顺、韩小蕙、王剑冰等47位国内外知名作家、学者和编辑家。同年,韩小蕙发表《散文不能离文学越来越远》,产生广泛影响。

1999年,《美文》设立“行动散文”专栏,倡导散文写作“走出书斋,走出自我,关注社会进程,写出生存实感”。

笔者那时业余已写作一些抒情散文和游记作品,刚调到出版行政机关工作,毕竟工作范围有限,不可能涉猎更广泛的生活,囿于文山会海的机关事务和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写作题材等方面遇到了困惑和突破的问题。

大散文观念的提出使包括笔者在内的一批业余作者的思想解放、眼界开阔,原来散文可以这么写,其题材范围如此广阔,历代文学大家的文集里有几篇是正儿八经的抒情散文呢?并不都是抒情散文或游记,而是大量的奏折、案牍、书信等文章,他们大多数也是在衙门为官的,相当于今天的机关公务员,笔者就是这样的角色,古人尚且在工余写出那么多的文章,我有何不可呢?

于是笔者在业余时间一边翻阅着每期的《美文》,品味着其中的文章,一边拿起手中的笔,写身边的事或观察到的事甚或听到的事,写出一系列的生活和读书随笔,结集为《行余集》,取行有余力而为文之意,得到平凹先生的肯定,赐序予以鼓励。

随后笔者的视野进一步放开,结合工作也写作了一些纪事散文或报告文学,比如参加农民减负检查工作,写作了《陕南农民减负检查笔记》,并有幸在《美文》刊发,引起广泛的关注;又如赴镇安救灾,写作了《救灾笔记》,同时创作了《渭河大水灾》,《美文》垂青选载了后者,受到读者的好评。

二、海纳百川,造就一批业余散文家

在《美文》办刊过程中,贾平凹坚持大散文理念,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首先是尽力克服狭隘的散文意识,大开散文的门户。他认为写散文不应是散文作家的专利,小说家、诗人、艺术家、学者、哲学家、科学家,以及社会独领专长的各界专家,只要是好的文章,都提供版面发表,倡导不拘一格。

这样,十五年来,《美文》集合了一大批作家,也培养了一大批散文新人。于是,小说家莫言、毕淑敏,诗人舒婷、叶延滨,艺术家韩羽、韩美林,学者费秉勋、李浩,哲学家周国平,科学家杨振宁等人的散文在《美文》相继刊发了,使散文创作队伍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勃勃态势。

当然还有军人作家朱增泉中将、周涛少将的散文,电影戏曲艺术家张艺谋、魏明伦的散文也出现在《美文》上,使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张伟、李宗奇、李育善、王云奎等官员的散文作品纷纷发表,竟蔚然大观,被评论界誉为“官员散文热”现象,其中李宗奇、王云奎的散文作品先后荣获冰心散文奖。《美文》还特意刊发贾平凹、余秋雨等名家的读稿人语和序文,通过对李宗宗、李育善等业余作家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散文界甚至文坛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并予以矫正。

例如贾平凹在《读稿人语》中说:他(李育善)或许算不上才华横溢的人,作品也不华丽,但他看似平实的文笔又很讲究,自成特点。虽行政事务冗杂,我惊奇他作品中没有腐儒气。没有官场气,也不恃子气,能读出他的定力极强,写作时心静。现在文坛上有一种病,即尖巧新颖,绮艳轻佻,他没有受感染,而行笔沉着、意境宽博。

余秋雨在《从李宗奇的散文谈起》一文中对业余作者的创作予以充分的肯定,他说:从根本上说,文学首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素质。一些被事实证明具备很高文学素质的人终于以文学为专职了,这是一件好事,然而更好的事情是他们仍从事着别的职业,偶尔执笔却成文学。文学在这些人手上,不慌不忙、不追不赶,如霜后的枫、如雨后的岚,如午后的酒,悠闲自如、令人羡慕。

其次,在体例上,打破叙事的、抒情的、议论的固守模式,拓宽了散文的路子。去细究散文是什么、小品文是什么、随笔是什么、杂文是什么,反对以题材、写法、流派给作品分门别类。把食物分得太细,是胃口不好的表现。粗细搭配,肠胃不累,反而还有益健康。《美文》的胃口是好的,肠胃是健康的,除散文、随笔外,杂文、日记(《艾青日记》)、书信(汪曾祺《美国家书》),甚至公务工作手记(王云奎的《一个财政局长的工作手记》)、编剧导演杂记(张艺谋《(红高粱)导演阐述》)、讲话发言报告(杨振宁《在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上的报告》),只要写得精彩,无不网罗刊中。使《美文》园地里百花齐放、美不胜收。

再次。在区域上,突破国界,刊发海外华人和外国作家的散文作品。1995年,《美文》设立“海外华人写作栏目”,不仅系统介绍台湾、香港以及海外的华人散文写作,而且设立“旅美华人作家散文笔会”,集中刊发旅美华人散文作品,展示海外华人在异域的写作成果。此外还刊发外国作家的优秀散文作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既拓宽了大散文的区域,也开阔了读者的视野。

三、创办少年版,培养散文新秀

2000年,贾平凹与他的同事们筹办《美文》下半月刊。下半月刊以文学少年阅读为主,集中刊发中小学生创作的优秀散文作品。展现新一代少年的文学风采,不拘一格,力推少年写作好手,以多样化和包容性培植文学少年新星。

同年九月,国学大师季羡林欣闻《美文》下半月刊创刊,挥毫题辞:《美文》是中国散文杂志中的一株奇花异卉,希望这一株花再开出更多更美的花朵,为中国散文增光添彩。

2001年,《美文》下半月刊正式出版。同时上半月刊改版,由48页增至80页,从此《美文》花开两枝,争奇斗艳,各有千秋。

《美文》下半月刊每期选刊华人少 年优秀作品,请优秀教师和专家学者予以点评,提高少年作者的写作水平。同时,选登中国古代优秀散文作品和外国优秀散文作品,并予以评论,提高少年读者的文学鉴赏力。此外,还举办“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促进少年散文写作。

2002年,《美文》杂志社举办首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费滢、丛治辰、兰姗获首届大赛金奖,分享十万元奖金,五篇获奖作品入选国家全日制中学语文读本(必修)。此举大大提升了《美文》的知名度,增加了《美文》的发行量。次年,《美文》杂志期发行量突破八万册。

2004年,《美文》下半月刊十篇作品入选国家全日制中学语文读本(必修)。同年,余秋雨、阿来、余华、叶兆言、苏童等著名学者、作家为“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命题。

2005年,航天英雄杨利伟为“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复赛命题。

2006年,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为“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复赛命题。

2007年,《美文》杂志发行量突破十万册。同年,余秋雨为“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决赛命题。

从2002年至今,《美文》杂志社举办“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7期,获奖作品87篇,有17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或读本。

2008年5月22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第十天,贾平凹为余震中复课的北川中学题词“少年强则中国强”,对灾区的青少年寄托了无限的期望。

要说与《美文》一块成长,不能不说到笔者的女儿,她的学龄与《美文》相当,笔者为她提供的课外读物就有《美文》,在《美文》的熏陶下,她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写作并发表作品。上大学后,她利用假期在向往的《美文》编辑部实习,受益匪浅,不久她的散文博客作品荣幸地被《美文》选登,受到了关注。

可以说我们父女和许多的作者和读者一样伴着《美文》的成长而成长,《美文》给了我们新的思想观念,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视野,滋润了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并提供耕耘的土地,使我们的创作由此扎根、生长、开花、结果。我们和《美文》见证着彼此的成长,我们还未成功,将与《美文》风雨同行,为读者奉献更美更好的花果。

散文作家篇6

文/观鹅会意

中国散文清澈之河,一直伴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可谓源远流长。

散文的追根溯源应该就殷商时代算起,甲骨卜辞是我国最早记言、记事,刻录在龟甲、兽骨上占卜的简短文字。文句虽简短却也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规律,它是记事散文的萌芽雏形。

散文在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战事不断反而带动了文字、文化的兴起。当时记录的都是历史事件、谋士献策、哲理论辨,形成了用词准确,言简意赅,暗寓褒贬的春秋历史散文风格,对后世散文写作起到了先驱者的带领作用。

战国时期《左传》,《国语》,《战国策》,《晏子春秋》等历史散文的成熟,对中华国学散文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战国策》这一历史著作,它详细记载了东西两周、秦、楚、韩、赵、魏、齐、燕、宋、卫、中山诸国,囊括了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政治斗争。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使用寓意古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同时也逐步形成了孔孟之道的儒家大学。现代成语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围魏救赵、图穷匕首见、五十步笑百步、叹为观止、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墨守陈规、灭此朝食等等成语,都出自当时的寓意典故。现代人读起来还是那么有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难怪汉初贾谊、晁错,唐宋以来的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人,无不先师承先秦历史散文。( : )

中国现代散文之河,流至三十年代中期分出了两条,一水在台湾,一水在大陆。在各自的文坛流淌了80年,就整体审美格局观之,还是那么严谨而玲珑,不论“苏州园林式”还是“日月潭式”,我们不会忘记方令孺、台静农、艾青、丰子恺、梁实秋、谢冰心、臧克家、巴金、林语堂、老舍、茅盾、彭拜、李健吾、朱自清、马瑞芳等老一辈散文家,我们也赏识叶梦、史铁生、贾平凹、赵翼如、梅绍静、胡晓明、舒婷、朱谷忠、丁建元等散文现代继承者。

谁能想到散文发展到知识爆炸的网络时代,算起来网络时代就是短暂的十四年时间,大陆文学不论散文、诗、词都分成了两派,一种是传统散文学派,一种是网络文学抽象派,就差红头文件分成两派了。网络文学抽象派厌恶起了古汉语散文体,称之传统散文是迂腐的语录体。这些年轻人根本没有认真学习过文言文,更谈不上钻研文言文,去感悟古人的思想境界,说教古体散文是现代散文之骨头的道理,他们根本听不进去。写散文不构思、不布局,想到那写到那,不存在散文的格式、文体,写出的所谓散文连三大段都不分,没头没尾的情哥哥、情妹妹的小资情调,看了第一个字就知道后文是我想的你死去活来,诗、词更是无病呻吟文字的堆砌,他们以为散文就是写乱了就是散文,东拉西扯,颠三倒四,思维混乱,有人称这一类散文叫“缺钙散文”,甚者称这一类散文叫“精神病散文”。

其实散文家不论怎么变化写作风格,不外乎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哲理散文)三大类。作品要符合景物美、情感美、意境美、文采美。写作技巧要掌握新意独辟、联想独到、布局合理、文采精湛。不论散文怎么变化,都要在文体和写作技巧中,保留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散文作品要有情调、有韵味,读者能够感受到写家的敏锐细致的观察力,能够感受到写家的世界观,受到作品精、气、神、美的感染和熏陶。

散文作家篇7

散文的第二种困惑,在于它在文学中究竟有多少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作家,仅靠散文就能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这是文学史上最吊诡的现象之一。尽管事实上,散文有时候比其他文体更为重要,例如加缪的散文成就,早已超出他的小说,而成为世界文学的一座高山,就连萨特都对此“有所忌惮”。但跟诗歌与小说相比,世人眼里的散文,终究只是姿色平常的侍妾,缺乏独立地位,犹如一道蕾丝花边,环绕在小说和诗歌四周,柔顺地衬托着主体的形象。萨特与加缪的冲突,也许可以归结为“长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对抗。

诡异的是,只有在中国,散文才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主体,仿佛它就是文学的轴心。中文教育对散文的偏爱,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正是这种情形引发了我们对散文的第三种困惑:散文真的应当是中文教育的轴心吗?散文被中学语文教科书所长期纠缠,由此推出一些“主流”范式。根据中学语文课本所推出的目录,可以大致描述出一个现代散文的演化路线图:第一代为鲁氏兄弟(鲁迅的杂文和周作人的随笔);第二代是杨朔、秦牧、刘白羽等人;第三代以则余秋雨为代表。这个“散文演化三部曲”,为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鲁迅体辛辣,杨朔体甜腻,秋雨体煽情,每一种文体,都是语文老师的最爱。他们以此为样本,孜孜不倦地指导那些毫无鉴识能力的学生,让中文写作变成单一风格的仿写游戏。这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坚硬规则,它滋养了大批“弱文商”青年。今天,只要观察大学生的汉语现状,我们只能推导出一个“偏狭的”结论: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教育满汉全席”中最失败的一道大菜。

上述这些困惑阻碍了散文的正常发育。主流文学史所热烈推崇的散文作品,大多是无关痛痒和无病的“无害之作”,它们把散文引向了一个畸形的方向。近几年,一些有信念的中学教师,开始反抗这种趣味,试图引入一些饱含人本主义精神的文献,这从反面揭示了主流散文的无聊特性。

上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散文,始终未能挣脱自己的“童稚期”,而长期受制于“后宰门风格”。2005年,时任台湾主席的连战,访问西安的母校“后宰门小学”,六个小学生进行动作夸张的“样板戏”表演――诗朗诵《连爷爷您回来了》,一度成为台湾政界、媒体和民间嘲笑的对象。仔细观察一下《连爷爷》的视频,它显然就是童稚版的贺敬之体:以一种没有主体性人格的抒情姿态,加上一堆忠字舞式的躯体动作,构成“少儿文艺腔”的基本范式。尽管遭到嘲笑的是“诗朗诵”,但散文的状态难道会比它更好么?

人们面对的第四个困惑,是找出中国现当代散文的最大弊端。这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大多数散文的撰写者,都以一种热烈的姿态,投身于散文书写的洪流之中,那就是“媚雅”(kitsch)。这个语词曾经被人错译为“媚俗”,用以表达对粪便、垃圾和低俗的蔑视,暗含对高雅的追求之意。但按照米兰昆德拉的解释,文学中最“媚雅”的,恰恰是那些劣质而又伪装成优雅的货色,用现下的俚语说,就是“装B”。散文是最容易被人用来“装B”的一种文体,而这正是散文的悲剧性命运,它注定要成为包容一切的绣花枕头,被那些平庸、低劣、恶俗和陈腐的趣味所充填,不幸地沦为徒有其表的“垃圾袋”。

散文的媚雅,不仅表现于媚官、媚权和媚钱,更在于向乡村、田野、民俗、历史记忆和诸子百家献媚,而后者几乎是难以觉察的。被献媚的事物的浩大光芒,遮蔽了献媚者的真实面目,令他们散发出“高雅”和“有文化”的浓烈气味。而这正是媚雅者的书写目标。

媚雅式书写起源于它的某种工具性特征。中国散文家很难实现真正的“纯文学”梦想。散文最初是体制的工具,而后又成为市场的工具。它以“正能量”的赞美姿态出场,向四周团团作揖,仿佛这就是它的使命。那种专门“画黑暗势力的鬼脸”的散文,难以受到当下中学语文老师的鼓励。散文的重量,比鸿毛还轻。这种多重的工具人格,瓦解了作家的独立主体,以致他们无法聚结起强大的心灵力量。但那种内在的精神性(独立意志、诗学信念和终级关怀),却正是文学创造力的核心。

第五种困惑是,散文的出路究竟在什么地方?作家的社会角色,一直是文学所无法规避的难题。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者)、“社会良知的担待者”(引领者)、“传统价值的叛徒”(反叛者),到“汉语创新的手艺人”(实验者),所有这些表情严肃的角色,都是文学家为自己设定的形象。但散文作家的话语方式总是偏于老旧,不是仿效港台三流作家,就是跟本地中学语文课本的主导风格密切呼应。还有人在热烈叫卖木心和胡兰成,似乎那才是散文的巅峰和出路。但立牌位之举,似乎无法改变散文的现状,跟其他作家群体相比,散文更需要青年天才的诞生、崛起和突围。

散文作家篇8

【关键词】冰心;散文语言;艺术魅力

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星作家,在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她一直紧跟历史脚步,用知识女女性的角度记录这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她一共坚持创作75年,无论是在诗歌、小说还是散文上,冰心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她的散文,处处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让冰心的散文中迸发出爱的光辉

在冰心的散文中,自始至终要表达的就是“爱”,她主张爱自己的母亲、爱护儿童,还要热爱大自然,在她的眼中,所有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互爱”来解决的。之所以冰心有这种大爱的思想,正是由于她孩童时期生活在一个非常和谐的家庭中,而作家的民族记忆、少年记忆与民族记忆都是他们创作的源泉,特别是童年记忆,这会影响一个作家的一生。正是由于冰心生长在一个民主、和睦的家庭中,造就出了她高雅的气质。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冰心,在行动与思想中都有着善良的品质,在成人后形成了“爱的哲学”,在她的散文作品中,很少有直接描述政治变换的篇章,更多的是描述自己的家庭,阐述家庭伦理观念与道德。例如,在描写自己的母亲时,她写到:

“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虽暂时在最低的空间上,幻出种种的闪光,而在最短的时间中,即又飞进母亲的怀里,我挚爱恩慈的母亲”。

这种家庭伦路思想贯穿在冰心一生的创作中,在她的散文《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山中杂技》、《往事・二》、《南归》、《空巢》中都可以看到她对传统中华民族家庭伦理精神的传承,这是值得我们拉发扬光大的。

二、典雅的中华文化让冰心的散文富含诗学的气质

冰心有很深的古代文学造诣,她长期受到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陶冶,将其渗透到自己的作品中,让她的散文充满诗学的气质。同时,冰心非常擅长利用诗句来点化文章,一些极为平常的诗句经过她的加工又重新绽放出光芒。在《寄小读者・通讯十六》中,她这样描述到:

“二月七日,正是五天风雪之后,万株树上,都结上一层冰壳。下楼微步雪林中,曲折行来,偶然回顾,一身自冰玉丛中穿过小楼一角,隐隐看见我的帘幕,虽然一般的高处不胜寒,而此琼楼玉宇,竟在人间,而非天上”。这一段是冰心描述的自己居住的小楼,在描写时,她借助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句意与语序上做了变动,实现了抒情叙事和语境描写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优美、典雅的语言风格。

冰心的这种语言受到了很多读者的欢迎,连胡适先生都予以了高度的赞扬,她的散文有着音乐美和形式美,善于应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给她的散文赋予了更好的表现力。

三、时代的进步为冰心的散文赋予坚韧的生命力

在时代的进步下,冰心也在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境界与品位,文学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冰心的散文善于描述感人肺腑的片段,有着鲜明的美文特征,这与作者的人生阅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她的童年温馨,求学生涯顺意,工作环境平和,人际关系友好,家庭生活幸福,都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回忆。冰心在她的回忆散文中描写出一个女性知识分子的宽广胸怀,表达出传统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

冰心虽然没有像巴金那样,强调社会责任,以反思的态度和含而不露的锐气,立足人生书写,但她自觉地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把爱心贴紧大众人生,目光依旧关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样是通过自我感情的变动来折射社会现实问题,敢于写出带辣味的烫手文章。愈近晚年,冰心的写作愈发收放自如。冰心以更大的诚意与智慧来表达心中所思所想,以逾越人生苍桑的睿智与慈爱来展示她的心灵,表达她对时世的喜悦与愤慨。她在新时期的一些短篇散文中有一点文化祭的味道,这不仅是《我的童年》一类文章中引用了好些对联诗文,她对早年的回忆,更让人体会到五四精神的返照,充满了雅正之气。且冰心特有的深情,在这一时期,更化作奇妙的想象。

四、结语

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冰心是一位有着独特艺术风格、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她的散文文字典雅、清丽、思想纯洁,随处可见意境美。她一生崇尚美、追求美,在她的散文语言中显露出她独特的美学追求,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这不论是对当代的散文创作还是散文理论的丰富,都是一种珍贵的可资借鉴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丁晓卿.论冰心作品的“女性意识”:一步一步走向真我[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9)

[2]裴旭东.春华秋实 圆熟雅致――谈梁实秋散文的独特艺术魅力[J].科技信息.2009(02)

[3]骆志方.委婉含蓄,平易自然――浅谈欧阳修散文艺术风格[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上一篇:面试通知范文 下一篇:紧急大通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