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05 07:43:31

本科论文硕士论文

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篇1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超常规发展,学位类型、攻读渠道和培养模式亦日趋多样化,如果不能在质量上加以控制和保证,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文试从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确定依据和培养过程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一、确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

所谓评价标准,就是硕士研究生经过培养,作为合格的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品质的规定性、符合的要求、具备的条件。确定这个评价标准必须同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①硕士人才的素质构成,也就是作为硕士研究生所必具的知识和能力;②硕士研究生的特点,即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的相对差异,三者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③我国社会发展对硕士研究生的质量要求。

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中规定,硕士研究生要取得硕士学位,必须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还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1.在思想政治方面,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

3.应该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洞悉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新成果。

4.形成较强的科研意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并有相应的科研成果,这种科研能力是硕士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评判尺度。

二、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途径,可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具体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环节:课程学习、教学(讲课或科研或管理)实践、学位论文。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特点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分都设置最基本的量,其课程设置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四个部分组成。公共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专业必修课是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学位课程,其中工科和实验学科的专业,必须开设实验课。选修课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选定。必修环节则主要指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参加学术报告等。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是我国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置也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重视解决买际问题的综合课程,结合实践组织课程教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保持课程设置中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统,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培养有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的特点

教学实践是硕士研究生的必修教学环节,一般在人学后的第三个学期末前完成。教学实践的第一种形式是在导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或者协助导师辅导答疑、上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等。第二种形式是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完成项目研究的某些具体任务。第三种形式是参加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管理工作,在设定的管理岗位上,独立工作,获得事务管理或技术管理等的实际训练。目前,我国高校中广泛实施硕士研究生参加的助研、助教和助管工作已成为培养制度并得到肯定,其中尤以助研工作受到格外重视与推广,这也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质量保证的最显著特点。

(三)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特点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教育质量最显要的体现,是理论结合实际和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程度的总结性成果,以及对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书面阐述。硕士学位论文的内容,至少应在理论分析、设计方案、计算方法、实验经验方法、测试技术等方面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和新方法,取得某些新的结果或一定的革新及改进。与博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的水平比较是: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在学术上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在专门技术有创造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学士学位论文要求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新意。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参加科学研究的作用

(一)学士、硕士、博士科研能力的比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比较可见,三者的科研能力在水平上有一定的区别。学士(本科)的培养过程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而研究生教育就不同了,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上,培养和发展科研能力可以在科研资源上获得支持,能够“一一”地得到必要和充分的训练,而且可以做到系统和严谨。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占的比例约为二分之一。相对而言,博士研究生阶段就更重视科学研究的作用,主要的学习时间将更多地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

(二)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内容

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活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参加导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专业硕士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目前,独立自主的科研活动是硕士研究生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独立地开展科学研究不仅能充分激发硕士生个人兴趣,还能有利地培养硕士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对科学研究的实际强调与安排仍待更多的重视,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突出和强调培养专业硕士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极大功效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在参加科研方面的不同要求

目前我国的硕士学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学术型硕士,主要是为了培养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人才,也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准备。另一种是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专业技术职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针对性强,职业背景明确。在培养要求上,学术型硕士要求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注重科研训练,比较专深;专业硕士要求掌握专业技术职业本身所特有的知识基础,注重实务训练,比较实用。

四、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是硕士研究生经过培养,作为合格的毕业生所应达到的品质的规定性、符合的要求、具备的条件。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历经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学位论文三个环节,集中体现了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特点。一名合格的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在专业领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知识,还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课程学习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设置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使硕士研究生既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又在专业知识的掌握深度上达到一定水平。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实行学分制。

教学实践是硕士研究生的必修教学环节,具体分为助教、助管、助研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硕士研究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的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并积累实践经验。针对助教工作的质量评价主要体现为硕士研究生教学组织能力,针对助管工作的质量评价主要体现为硕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

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篇2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与科学型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其侧重于工程实践与生产应用,是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重要体现。我国自1997年开始试点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已有244家培养单位获批在相关工程领域开展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作并行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成为各培养单位日益重视的问题。本文将针对现存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提出有益的建议。

一、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过程和学员特点

1.培养过程特点

(1)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工程硕士培养方式都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以此保证学员能在不影响自身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一般来讲,工程硕士理论课程教学的时间为500个学时左右,多采用周末上课或集中学习的形式。课堂讲授内容比较充实,教学节奏紧凑,要求学员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学习内容。

(2)工程硕士学习年限灵活,一般为3-5年,较多学员利用这一特点采用分段式学习方式,即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安排,阶段性地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阶段的任务。

2.学员特点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招收对象主要为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三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因此,工程硕士的学员大多具有丰富的产品研发和生产管理经验。

(2)学员生源行业背景比较复杂,毕业院校和专业背景不同,背景知识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而且由于离校时间过长,或本身基础薄弱,部分学员学习和掌握研究生课程的难度较大。

(3)学员大多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面对繁忙的工作以及家庭的影响,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学习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

二、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很多高校在执行工程硕士教学过程时,参照或照搬科学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讲授方法,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与工程实践需要相脱节。另外,面对学员复杂的行业和专业背景,并没有对其采用差别化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一成不变,课程设置也不够灵活。

(2)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和企业对学员的实际需求有出入。企业往往希望学员通过学习以后,能迅速培养出较强的创新能力,尽快地为企业创造生产效益。而高校在培养学员时,更注重其理论和学术水平的提升,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对生产的需要。

(3)由于工程硕士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只能利用有限地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与学校导师进行沟通交流,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少。同时,导师在校一般都承担有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很难深入到企业中去对学员进行指导。相比之下,导师对全日制硕士进行的学术指导要比工程硕士细致。

(4)工程硕士都是在职学习,受工作、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较大,加之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难度比较大,部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和深造的积极性,最终往往会使学员降低自己本身的要求,演变成仅仅为了获取学位证书而学习。

(5)双导师制度作为工程硕士培养的一大特色,在贯彻落实时却容易沦为制度上的摆设。学校导师缺乏对学员本人所在单位和实际从事工作的足够了解,企业导师也没有完全参与到学员日常学习和论文研究过程中,而且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学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6)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一般都直接来源于生产和科研工作,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不论是从论文格式还是论文本身的研究水平上来说都质量堪忧。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一种严谨的、规范性的科学文献,需要学校、企业和学员本人在整个论文研究过程中高度重视。然而,个别学校和导师忽视论文研究阶段的过程管理,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评阅等过程流于形式,对论文内容审查不够严密,造成现在不少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达不到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三、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

(1)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将本领域前沿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产品研发、工程实践及工程管理能力。在工程硕士培养工程中,学校还应当主动加强与送培单位、企业导师、学员的沟通和交流,围绕企业的技术需求,协商制订既具有学校特色,又能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培养方案,实现培养方案的差别化。

(2)为了更好地解决学员工学矛盾,高校的教学方式应该更加多样化。目前,高校主要采用的周末学习和集中学习的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员工作和课程学习之间的冲突,但仍很难保证学员的课程学习时间。建议高校能在周末学习和集中学习之外,让更多的教学老师进入到企业中进行教学活动,采用现场授课的方式,给予企业和学员更多的便利,从而进一步保证学员的学习时间。

(3)高校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贯彻落实双导师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只有切实落实双导师制,使学员的学位论文在学校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才能使其论文质量得到保障,且具有专业学位应有的特点和优势。

(4)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进行工程实践,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如何抓好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关,是整个培养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建议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审查制度应该与科学型硕士区分开来,可成立专门的“工程硕士论文指导委员会”,专门负责在培养方案设置、论文标准制定、论文选题审查、论文质量监督、答辩工作等方面进行指导性工作,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同时,可单独成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估组,负责在授位审核之前从申请授位的学位论文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论文进行盲审,盲审主要考察论文研究内容与所属领域是否一致、论文题目是否与研究内容吻合、论文内容能否支撑论文题目、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是否符合要求、论文格式是否正确、是否达到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等内容。盲审结果将作为学位论文修改、答辩或延迟答辩以及是否授位的重要依据。评估组成员可由本校在职和退休专家或委托第三方组成。

参考文献

[1]李会强,胡忠举,刘衍琼.地方高校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

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篇3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会计硕士; 培养模式; 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院校会计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随着研究生教育由原先的精英教育逐渐普及化为大众化教育,为了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步伐,改变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高我国会计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2003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2004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办[2004]28号文件),批准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21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面向社会的广大会计从业者,招收在职攻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了满足会计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于2009年3月,批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招收全日制会计硕士。2010年,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正式批准将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由21家扩展到105家。

随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是试点培养单位还是新增培养单位都面临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缺少专业学位办学经验,各培养单位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认识误区。什么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会计硕士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何区别?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由于存在会计职业领域经验和能力的差异,如何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实现“因材施教”?如何解决会计硕士的培养与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出现的明显鸿沟与断层?上述问题都要求各培养单位在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二、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养目标模糊

培养目标是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核心问题,我国目前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混淆了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目前我国会计领域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绝大多数都在会计及相关行业从事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工作,只有少部分毕业生在高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侧重于培养会计应用型专业人才,但却沿袭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用型与学术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存在较大差异,将两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合二为一,均采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所培养的研究生既无法胜任会计教学、科研工作也无法胜任会计实务工作。

其二,混淆了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的差异性,由于在职会计硕士与全日制会计硕士在会计职业领域经验和能力上存在巨大差距,在职会计硕士在会计职业领域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接受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为满足其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全日制会计硕士一般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体,他们在会计职业领域缺少实践经验,接受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为满足其提高会计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在职与全日制两类会计硕士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时间安排、就业需求等方面也都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地细化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两类会计硕士“因材施教”的难题。

(二)培养方式无法适应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的要求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定位是课程设置的基础,而课程设置又是实现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模糊,势必会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这直接关系到会计硕士的培养质量。

目前会计硕士的课程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其中核心课为必修课程,选修课包括方向课和任选课。无论是核心课还是方向课、任选课,这些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沿袭了会计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属性上大都是理论课程,专业实践性课程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此外,方向课与核心课、任选课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随意性非常大,方向课的设置也没有明确的职业导向。

2.师资队伍不适应

会计硕士培养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会计硕士培养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

但是,目前大多数培养单位的会计硕士导师不但在数量上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在结构上也不合理,会计硕士导师几乎都来自高等院校,这些高校教师一般都属于教学、科研型人才,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这些教师从校门到校门,讲审计的没查过账,讲财务管理的也没理过财。

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由于受学校管理体制的限制或学历限制,无法进入高校担任会计硕士导师,尽管这些人可以受聘为校外会计硕士导师,但由于工作关系限制,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既具有深厚的会计学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应用型师资队伍的严重缺乏,难以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硕士人才。

3.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会计硕士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沿袭学术型研究生授课模式,教师采用课堂授课教学“满堂灌”,老师讲、学生记,老师写、学生抄,教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则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高强度的“满堂灌”,教师基本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视能力培养,在课程考核方面,考核方式大多沿用本科生的考试办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考试内容主要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以期末考试决定课程成绩,缺少对学生学习研究过程的考核,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学位论文写作方面,也基本沿袭会计学术型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与指导方法,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指导教师以高校教师为主,行业专家和校外导师没有全方位参与对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和评价。

三、如何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指通过培养主体(会计硕士培养单位)的培养活动使培养对象(会计硕士)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它规定了会计硕士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整个会计硕士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作用,因此,会计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

(一)明确培养目标

1.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的主要区别

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是会计研究生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有共同的会计学科基础,两类研究生都需要接受共同的会计学科基础教育,都需要掌握会计学科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但两类研究生的培养又存在明显差别,这主要表现在:

学术型研究生:注重研究导向,重在学术创新,在知识结构上更偏重于关注会计“是什么”和“为什么”,其重点培养的是在会计学科领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论素养水平,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原创精神和能力的会计教学科研人才,并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后备人才。学术型研究生将来主要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应用型研究生:注重职业导向,重在培养解决会计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型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偏重于获取专业性、程序性知识,更关注“怎么做”,其培养重点是在会计及相关领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具有合理解决会计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应用型研究生将来主要在会计及相关职业领域从事实务性工作,因此还要考核其是否具备会计专业的从业资格。

2.会计硕士是应用型研究生

会计硕士之所以定位于应用型研究生,是基于以下特有属性:其一,从就业方向来看,工商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是录用会计硕士的主要部门;其二,会计硕士所面对的会计职业有较为严格的从业标准,需要执业资格准入考试(如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或需要职业资格水平考试(会计师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其三,会计硕士具有明确的职业资格导向,主要对应的是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等职业岗位;其四,会计硕士具有持续、广泛的社会需求,他们通过专业学习将获得在会计及相关领域就业或职业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其五,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终极性,一般以硕士为主,目前我国在会计领域尚未设置应用型会计博士专业学位(DPAcc)。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学位办[2004]28号文件)中,将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会计职业,培养较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法纪观念,系统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会计实务有充分的了解,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二)对课程体系重新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针对培养对象(会计硕士)选定的各类课程所进行的教学安排,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也直接影响到会计硕士的就业和职业选择。因此,会计硕士的课程体系构建,应以会计职业资格为导向,兼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三者的统一,既要突出会计专业特性,又要体现不同会计职业岗位的特殊需求。

根据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和《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精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目前包括三个部分:核心课、方向课和任选课,其中核心课为必修课程,选修课包括方向课和任选课。

核心课是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学位必修课程,包括社会思潮研究、会计英语、管理经济学、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等课程,这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更紧密地联系会计工作实际,将新理论、新成果、新案例及时纳入课程内容之中。

方向课和任选课都属于为满足会计硕士职业拓展和就业需求设置的学位选修课程,其课程设置权归属于培养单位,可以考虑将这两类课程合并为一类课程,即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方向课。

例如,针对注册会计师(CPA、ACCA)职业,可以考虑开设注册会计师(CPA、ACCA)专业方向课程,主要课程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专题、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专题、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专题、财务舞弊与识别专题、IPO财务与审计专题、注册会计师应用文写作、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IT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中国税制与企业纳税筹划、管理沟通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学习,可使会计硕士加深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认知,具备注册会计师(CPA、ACCA)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针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应用领域,可以考虑开设会计信息化管理咨询师方向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咨询顾问职业生涯规划专题、ERP实施方法论专题、项目管理(Project visio)专题、管理沟通与时间管理专题、企业战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内部控制理论与IT治理、AIS应用模块1(FI财务会计)、AIS应用模块2(CO管理会计)等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学习,可使会计硕士加深对企业实施ERP项目(会计模块)业务的认知程度,具备从事信息化管理咨询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建设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会计硕士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导师队伍,会计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建设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1.建立“双导师”制

目前会计硕士课程主要由高校教师承担,高校教师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应着力改善高校教师知识能力结构。高校教师在从事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也应主动到会计实验室从事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以获取间接的会计实践经验,也可以随学生到大中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会计实际工作能力。

在立足于改善现有高校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同时,应充分借鉴国外会计硕士教育的成功经验,考虑吸纳一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管理会计师、企业咨询顾问、投资咨询顾问担任校外导师。校外导师既可以到高校为学生讲授有关实务课程,也可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由校外导师实施现场教学或进行相关实习指导。

2.建立“导师组”制

鉴于会计硕士扩招造成导师数量供不应求的局面,为实现规模办学和保证培养质量的目标,在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上,要改革传统的师傅徒弟的“传帮带”模式,将校内导师按课程或专业方向建立导师组,实行集体导师制。例如可按核心课组成若干个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信息化“导师组”,这些导师组既承担相关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还承担会计硕士论文的开题、答辩工作。实行“导师组”制,可使会计硕士教育达到程序化、标准化、批量化,这样既解决了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利于会计硕士和导师进行整体交流,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建立“导师组”制,可以大幅度提高会计硕士培养效率和质量。

为充分发挥校外导师作用,可考虑将校外导师按其从事的专业领域编入校内导师组,同样承担会计硕士论文的开题审核、答辩工作,这样既可以实现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沟通交流,相互弥补在知识能力经验方面的缺陷,也可以在课程开发、案例建设、会计硕士论文指导等方面实现合作共赢。

(四)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和学位论文写作制度

目前,由于国家对会计硕士入学考试采取全国联考,统一命题、统一阅卷,会计硕士入学后,各培养单位通常采用“严进宽出”的政策,缺少严格的考核和淘汰机制,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和学位论文写作环节的管理制度。

在课程考核方面,目前培养单位大多沿用学术型研究生的考试办法,课程考试实行闭卷形式,考试形式单调,考试内容主要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进一步完善课程考核方法和机制,针对会计硕士培养的特殊要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除了采用闭卷方式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程度,还可安排学生撰写文献综述与评价方面的研究性小论文;对应用性较强的实务课程,可结合案例教学安排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对实验课程则可安排撰写实验分析报告,对专题讲座可安排撰写学习心得或调查分析报告,通过上述方式培养其学术写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写作是会计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是会计硕士分析和解决会计应用性难题能力、收集和处理学术资料能力、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的综合体现。为保证学位论文写作质量,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在《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参考性培养方案》和《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文件)中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突出专业性、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具有创新和实用 价值”。

会计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整个环节包括论文选题、开题、写作、预答辩和答辩等阶段,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不少于半年。

在论文选题阶段,会计硕士要与校内、外导师充分沟通,共同确定论文选题方向和题目。学位论文在形式上与学术型学位有所不同,要结合自身的会计实践活动撰写侧重于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调研报告或案例分析报告等,学位论文在写作上要注意以事明理,从解决会计实际问题中实现提炼、总结会计实践经验。

在论文开题阶段,会计硕士应写出规范的开题报告并进行答辩,由导师组对其开题报告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评价并给出书面修改意见,确定是否通过开题答辩,通过者进入下一步的论文写作,未通过者则需要重写开题报告,进行二次开题答辩。

在论文写作阶段,会计硕士应本着严谨、认真、求真务实的态度,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与导师及时沟通,及时有效地获得指导。导师也应密切关注会计硕士论文的写作动态,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难点问题。

在论文预答辩和答辩阶段,导师组对会计硕士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和质疑,对学位论文的内容、结构提出修改、补充、完善意见。达到论文答辩标准的,在对论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后进入论文答辩阶段,未通过者需要对学位论文的内容、结构进行修改、完善。

学位论文答辩过程是全面考核会计硕士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评估和鉴定学位论文优劣的过程,导师组要对会计硕士提交的学位论文从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手段、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资料的可靠性、研究结论、论文格式、创新之处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学位论文评价细则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档次,评出的优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提交全国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参加全国优秀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评选。

四、结束语

会计硕士教育是一种既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又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的特殊高等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有其特色性。各培养单位应当积极探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在培养过程中突出会计职业资格导向,创新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4(2).

[2] 王浩,杨彩虹,孙玉春,卢艳萍,张夕阳,周娟.会计学硕士培养路在何方――我国会计学硕士培养调查报告[J].财贸研究,2005(2).

[3] 陈少华.论我国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改革的有关问题[J].会计研究,1996(7).

[4] 万晓文.关于会计专业研究生培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9).

[5] 崔学刚.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A]//王竹泉.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M].第1卷第1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6] 钟子亮,周咏梅.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思路[A]//王竹泉.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M].第5卷第1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7] 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课题组.开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篇4

一、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归因

就其界定来说,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培养从事基础教育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性人才而设置的,但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则是偏重教育科研的高层次人才。前者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后者的目的是提出或创造出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两者培养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国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基本相同,都偏重学术性的研究、轻实践,更不用说理论与实践结合,存在严重的学术倾向性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1.培养目标的定位虽然我国早已规定了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院校基本还是把教育硕士按照教育学硕士处理,只是在要求上适当做出一些调整。这些院校认为教育硕士既然属于硕士层次、需要授予硕士学位,自然也需要重视理论研究,但考虑到教育硕士自身的特殊性,在教育学硕士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降档”处理。2.培养方案的制定由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还处在初级阶段,各方面都很欠缺,并且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能准确把握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甚至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方案相同,也仅仅只是在个别课程的安排上做些少量的调整而已。

3.教学方式选择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思维定势,在教育硕士的实际教学中主要以单一的班级授课为主,许多授课教师只是单纯的在课上灌输一些与实际关联不大的理论知识,甚至有意回避与实践关联密切的部分,更不会重视学员实际教学水平的提高。当前多是现有的教育学专业的授课教师为教育硕士授课,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常引用教育学硕士的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方面,主要以大班课堂讲授为主,极少进行课堂讨论、专题讲座、学术研讨,并很少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授课。在授课内容方面,大都沿用教育学课程的内容,偏重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很少联系中小学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

4.导师水平及遴选方面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除了决定于学员自身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导师的专业水平。可以说如果没有能力强的导师,那么又何谈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目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在人员数量上十分缺乏,在教学经验上严重不足。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根本无法满足迅速扩大的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培养院校在聘用教育硕士导师的问题上也很不规范,往往以导师的学术的水平、学位的层次作为聘任教育硕士导师的标准。所以聘任的教育硕士导师及授课教师,常年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十分了解,缺乏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也影响了学员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能力,与国家设立教育硕士的培养目的相违背。

5.学位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现在许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重视学术研究、轻视实践探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所做出来的论文大多是空洞的文章,学术与实践严重脱离,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最初培养目标相距甚远[1]。而在教育硕士论文的指导与评审的过程中,则过于重视学术性方面的研究。导师在对教育硕士论文指导的过程中,指导方式大多与教育学硕士的指导方式相一致。在对论文进行评审时,导师往往会减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即以低于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来界定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培养院校缺乏对教育硕士自身的专业特点及特殊要求的正确认识和疏于实践探索造成的。但实际上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并没有地位高低的差别,只是应该对其培养采取不同的尺度、偏重不同的研究方向罢了。从某些角度说,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因为教育学硕士注重理论,而教育硕士注重实践,而理论源于实践,因此对教育硕士的要求更高。

二、建构新型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偏重学术性研究的现状,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需要探索出一个具有独特性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而这种教育模式需要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应用性。笔者初探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应具有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对教育硕士的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及准确把握。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质量观统领着本模式的构建,对于如何正确地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摒弃以学术性作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观,而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思考和解决基础教育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的教学研究型教师。

2.培养方式的改进目前我国教育硕士院校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四种类型:(1)在校学习一年,余下时间在职学习;(2)利用假期等休息时间在校集中学习;(3)混合型培养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在校学习一年、寒暑假集中学习或是利用周末上课等;(4)全日制培养方式的教育硕士研究生。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生源的学员,培养方式应略有不同,即所选择的培养方式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籍的管理也应适应实际情况。比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是否保留学籍制度,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来开拓和稳定生源,比如中小学校选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高校攻读教育硕士,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工作。

3.培养体系的改进以往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通常重理论、轻实践,其培养体系为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文献阅读。培养院校需要对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当的拓展。创建贯通课堂内外、连结校内校外的教育硕士培养体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规定:教育硕士至少要修12门、34个学分的课程,课内总学时为844分”。完成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程学习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占据大部分时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虽然可以学到较为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但一年内要修完12门课程,时间紧迫,大部分院校因此只能用课堂灌输式教学,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缺乏对上课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适当增加具有实际操作性课程的比重,精简公共课比例,突出教育硕士的特点。而只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课堂与一线教学的联系。除课堂教学外,还须通过案例分析、观摩、学术讲座等其他形式来补充或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案例分析是将案例引人课堂,引起学生兴趣,结合实际,增加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才能。案例教学最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同时相当于搭建一个教学实践共享的平台。因此,学校不但要加大案例分析的力度,并编写与实际相关的讲义。还要为学生创造观察实际教学和进行实际教学研讨的机会。在每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教学观摩会议与研讨会议期间,最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授课方式会出现,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也会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莅临研讨会现场,给学生们提供直接交流的机会。观摩活动还可以是学生相互说课、相互评课的观摩。学术讲座可以帮助学生自由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到教学实践中去,带着针对性在实践中体验研究性学习。重视实践环节的同时学生还要多读经典书,全面提升理论素养,理论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

4.实践环节的确立由于在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中存在着教育应用性,因此需要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以及操作类的课程的比重[2]。教育硕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育硕士必须与教学实际相联系。教育硕士不仅需要研究教育理论,更重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院校增加实践环节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院校可组建教育硕士模拟学校。教育硕士模拟学校即模拟中小学校教学的实际教学环境,建立教务处、政教处等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和各学科教研组,每位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其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学生们有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创建模拟学校在客观上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重要补充。(2)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强化教学实践环节需要开辟校校合作的培养方式,组建教育硕士教学、科研基地,为学员增加教学实习机会,来增强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通过模拟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积累更多的一线教学经验,虽然参加教育硕士培养的许多人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也需要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整合起来。这样学生相当于直面课堂,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和解决能力,使学员带着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研究的目的性和操作性[3]。(3)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校内导师负责理论教学,校外导师负责实践教学环节。高校现有的导师人数非常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校吸纳示范中学的优秀师资担任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的做法既充实教育硕士导师队伍,又能优化现有的导师结构。骨干教师定期为学生上示范课,优秀教师担任学员的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富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论文选题素材。这样学员可以在校内教师的课堂上学习到理论知识,在校外导师那里学习到实践经验,双管齐下,有的放矢。

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篇5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以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些实际困境为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寻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保证和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以下为精英化教育阶段,当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世纪末,我国开启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渡过程中,其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以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例,结合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征,对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对于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讲: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群体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数学学科侧重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掌握并熟练地运用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因而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需要经历模块化的高层教育后,进入系统专业化的精英教育。在现如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研究生学习从最初的“师徒”式学习到现在的“从游”式学习,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通过对师范类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实际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探索和寻求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多所大中专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硕士生管理工作者为调查对象,了解当前高等院校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现状。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问卷196份。问卷涉及导师对硕士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管理工作者对硕士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的看法、学生对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数学学习的信念,以及学习后对未来的态度,等等。

一、调查现状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整理和汇总,综合考虑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现状有以下特点。

1.教育理念过于传统。

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已经全面展开,但似乎并未深入到硕士研究生教育里,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更是如此。硕士研究生教育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也不需要一味抓成绩、抓教学,但是在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教学工作中仍然缺乏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意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理念还是比较传统的。

2.研究生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化。

对于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来说,每天除了上课,就是研读文献,可以说,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很单一的,不注重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认为,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单一化。

3.研究生学习过于被动。

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专业很多,不管是基础数学还是学科教学(数学),都是数学自身的特点,学习时需要自己主动,耐心钻研,冷静思考。然而,当前的大多数数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仍是上课听讲记笔记,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养成主动读文献、听学术讲座的习惯,学习过于被动。

二、研究反思

1.硕士生导师的教育教学模式需多元化发展。

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能仅仅为了去中小学当老师,而应该多元化发展。这里所说的多元化发展不是针对一个学生而言的,而是针对一个学院群而言的。如何才能做到多元化发展?这就需要硕士生导师的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发展。

2.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化和专业化高度融合。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过于单一。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也有必修与选修之分,我们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尝试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模块化。

3.引导研究生认清学习目标,主动学习。

数学学科的任一专业学习起来难度都很大,学生刚刚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得认清学习目标,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点,从一开始就制定完整的规划,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努力向目标奋进。

参考文献

[1]张泽洪.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师精英教育理论与探索[J].时代教育,2012(11).

[2]张玲,李化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J].文史博览(理论),2012(06).

[3]巩隽.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2(04).

[4]董琳琳,赵迎欢.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4).

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篇7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就业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中间环节,处在本科教育和博士教育的中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硕士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可以说是在本科生和博士生的排挤的夹缝中生存。究其原因主要是硕士生在下没有本科生活泼、实用,实践能力强,在上没有博士生学术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因此,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2007年初,广东省关于硕士就业率的一项调查显示,硕士就业率首次低于本科。[1]由此,硕士生“就业尴尬”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硕士落得如此“尴尬”境地?为此,我找到了一个原因视角――培养模式,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确实造成了硕士生的尴尬,既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又不利于硕士生自身的发展,更是国家人才培养的浪费。

一、现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阻碍硕士生就业的情况

(一)硕士生的培养目标与博士生的培养目标相混淆,与社会需求错位。

20世纪80年代,《学位条例》将硕士人才定位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人”。攻读硕士学位者不仅要学习学位课程,而且要从事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2]这个硕士培养目标一直沿用到今天。从这个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到它主要是培养研究型学生、学术型学生,并不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学生,而形成硕士层次的目的是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形成博士层次的目的才是为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显然,硕士培养的目标与博士培养的目标混淆在一起了,这种目标定位的不清晰,严重影响硕士生在学术行业的就业率,因为和博士生相比,硕士生既没有学历优势,又没有能力优势。

在其他实用行业上,硕士生的实用能力很弱,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才的增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已经不是从前的那种精英教育了,它的优势渐渐减少,那种仍定位在科研写作的基础能力,忽视实际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硕士培养倾向与当今市场需求相脱节了,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既要有高学历,又要有实际能力,不能徒有虚名。

(二)课程设置死板,评价方式单一化、主观化,无异于本科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

我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科目少,新颖课题少,应用性少,范围小,学科跨度小且少,前沿性、“尖端性”课程少,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学生跨学院、跨学科选课的少,致使多数学生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学习课程、选课程,不能发挥个人特长、兴趣产生高效率学习的优势,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平淡无奇”,甚至有“得过且过”的学习心理。这种课程设置法既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又不能培养出有独特能力的高级人才。同时,每门课程结束时,评价方式主要是论文评价,课程进行中的形成性评价也主要是论文,可以看出评价方式之单一,过程之死板。这种课程设置就类似于本科的课程安排,特定专业的学生除了公修课之外,只修本专业的课程,知识面窄,见识短浅。单一的论文评价就类似于本科的期末考试,评价标准都是学生的最后得分数。而这最后的得分数主观成分太大,本科生的考卷在主观题上有一定的主观性,硕士生的论文也有一定的主观性。有些导师在评分时往往给自己的弟子高于其他学生的分数。出于个人偏好的因素,被教师喜欢的学生在论文评分时也会偏高一些,主观性强,客观性受质疑。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硕士生在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方面无异于本科培养,也与本科培养相混淆,不能体现硕士生比本科生有高学历、高能力的特点,只能造成就业时的尴尬场面,拿着硕士学历证书却没有单位录用。

如今,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硕士生的就业甚至低于本科生,在单位选人的时候,有三种情况,一种是高学历、高能力、高薪水,一种是低学历、低能力、低薪水,一种是高学历、低能力而要求高薪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历平平,薪水一般,但是业绩好,工作效率高。在第一种人才稀缺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当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最后一种,因为这种员工虽然学历不高但实用,没有花架子,单位为了提高员工学历,更愿意为最后一种员工提供资助进修深造,单位不惜耗费培养成本。在如此“实际”的市场就业,上述培养的硕士生就属于第三种情况,他们肯定会被本科生排挤,竞争力下降,优势下降,哪个单位都不想找个“空架子”的“高分低能”,不能给单位带来有实际用处的员工。因此,我们“出炉”的“大硕士”与用人单位经常失之交臂,这是硕士生自己的悲哀,但其本源是硕士培养的失败,是国家教育师资、财力、物力的浪费。有资料显示:一个硕士培养的费用是一个本科费用的1.5倍。那照此计算,浪费之严重,问题值得人深思。

二、对硕士生的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

现代硕士培养的目标承担着博士的目标,应把硕士培养分类为职业型培养和深造型培养,对于不同倾向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培养方式,如深造型培养的硕士就读目的主要是为了考博,把硕士当成深造的平台和跳板,培养目标就确定为预备博士培养,着重锻炼学生的写作、研究能力,深度挖掘问题,对问题有深度的剖析和解释,为社会造就高层次的学术人才。而对于职业型的硕士,他们的就读目的主要是就业而不是科研,所以在培养目标上就确立为社会培养学历高、素质高、职业能力高的高层次人才,只有这样对硕士培养目标的重新确立和分类培养才能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在逐步实现把硕士生的培养从学术型、研究型转变为复合型、应用型的过程中,能更大程度上提高硕士生的就业率,摆脱博士生的排挤,力显硕士培养层次的特色与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实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会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人才结构来适应变化着的市场竞争要求,这就需要在培养硕士研究生过程中,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来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为不同方向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适应市场,促进就业。培养人才的导向应根据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顾客是商家的上帝,商品的好坏应该由顾客来评定,在这样的比喻里,高校及其他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者、教育者,硕士研究生就好比他们加工出来的商品,商品的质量应该由作为顾客的市场来评定,只有符合顾客的需求,商品才能继续生产,商品流通才能顺利进行。面对这种局势,高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树立市场主体地位的意识,关注市场导向,灵活机动地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保持协作,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保证为他们输送合格的高级人才。[3]

(二)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使评价多元化、客观化。

21世纪是个全新的世纪,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传统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类似于“本科化”教学,课程安排、评价标准的形式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需要了,要想显示硕士层次的重要性,必须更改现行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方法,使其灵活多样化、多元化。

在信息化时代,硕士教育应改变过去的过细过窄的专业设置安排和专业选择安排,进行跨学科选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一些新兴的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学习与发展都需要跨学科的知识。西欧的教育家认为,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改进点,是教学计划安排更多的跨学科选修的短训课程,这对于研究生获得更广阔的知识很有益处。[4]因此,只有教学计划机动灵活,才能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研究领域,才能符合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

评价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出口,但是如今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方式单一化、主观化,尤其是论文评价就类似于本科生的期末考试的考卷,而且主观评价较多,没有正确发挥评价出口的监督和检验作用,培养毕业的硕士生和本科生区别不大,甚至在就业时出现“倒U现象”。硕士的成才关系到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方法是硕士生质量的保证,多元化的评价可以促进硕士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广中求精,培养“专中有特”的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工作,如果说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发展分门别类的各专业学科的理论基础,那么同样这样的理论也可应用到同一专业的硕士生的分类评价上,让评价作为进入“金”场的试金石;客观化评价一是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评价合理、公正,二是可以保证硕士生的真才实学,从而促进学生踏实地学习,不投机取巧,不偷工减料,端正学习进修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作风。客观化的评价可以发挥评价“进化论”的作用,达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效果,使硕士研究生既有量又有质。

参考文献:

[1]谷平,章亮.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04).

[2]邢媛,林淦生.对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02).

[3]焦美霞.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就业关系浅析[J].科学论坛教育科学,2004,(04).

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 选题方向 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随着新型电能、智能交通、公共交通更多的投入,居民的日用出行等成本会随之增加,低碳产品意味着制造业低碳制造、农业低碳种植等也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低碳成本增加终会作用在消费者身上。这说明受低碳经济的影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将会选择低碳管理作为研究方向。通过研究,运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上一篇:标准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澳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