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28 04:48:32

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范文第1篇

1、确立全新的本科教育理念,注重具有综合素质的整合型人才的培养

20世纪90年代初,MIT校长韦斯特(Vest)首次提出了“工程整合教育”的概念,他认为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加强各技术性学科的联系和整合,而且要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加深对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的理解。[2]1998年,在《博耶报告》公布不久,MIT针对本校实际也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研究型大学应根据自身优势,努力培养能够适应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局面、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创造性人才。这类人才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素质,其一,具有发达的批判和推理的理智力;其二,具备所在领域内的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及继续学习的动机;其三,应具备与人类精华有关的品质,如很强的判断力、美感,适应重要变化的灵活性和自信心,一定的历史知识等。[3]这一目标与先前《博耶报告》提出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异曲同工。《博耶报告》认为,研究型大学应该提供给学生在其他环境下不可能得到的科研经验,造就出富于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具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能、具有丰富的多样化经验的人才。[4]MIT的本科教育改革正是沿着这一方向进行的。

2、超越学科分野,实施文理结合的通识教育

在MIT,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为本科生提供了一种平衡的教育。MIT虽然是一所著名的理工学院,但它并不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罗杰斯院长在1865年建校之初,为学院规定的宗旨之一便是“提供一般的教育,使其在数学、物理、自然科学、英语和其它现代语言以及心理学和政治学的基础上,为学生在毕业后能适应任何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5]文理兼修在MIT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得到了明显体现。二战以后,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的MIT,越来越重视文科教育。MIT认为,仅发展熟练的技术是不够的,高等教育应使个体有能力和有效地参与集体文化。因而他们仍把整合的教育计划作为MIT本科教育的原则,用“越少反而越多”的理念指导本科生的课程设置,通过基础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进行终身的自我教育。随着国际化社会和全球化经济的形成和发展,MIT的本科教育也悄然变化。一方面,MIT继续重视定量研究的严谨性,继续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逐渐重视本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领导才能。MIT研究报告指出,不论MIT的毕业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社会都将期待他们具有更高的领导才能。[6]为适应这一形势,MIT实行了文理结合课程设置,要求理科学生必须修完科学、数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同等比例的核心课程。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方面,则要求学生在文学和原著研究、语言思想和价值、艺术、文化和社会以及历史研究这五类课程中选修三门,学生必须完成至少由两部分组成的写作任务。[7]与此同时,学校还提供了大量让学生实现其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的机会,这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3、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开展以探究为基础的本科学习

《博耶报告》指出,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本科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受到忽视,因而导致这类学生无法达到社会及其本人对本科教育的期望。[8]为解决这一问题,MIT针对本科生制订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案。例如,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UROP),独立活动期计划(IAP),工程实习项目(EIP),综合研究项目(ISP),回归工程计划(RP)等。这些方案尽管形式各具特色,但其实质却是相同的,即发挥MIT在人才、设备和资金上的优势,开展以探究为基础的本科学习。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UROP)。这个方案是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麦克维加(M.L.A.MacVicar)于1969年首次提出的,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也是最为成功的促进本科生科研的学习计划之一。[9]该计划的内容主要是对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给予资金支持。UROP是面向全体本科学生的,学生们可以在学校任何一个系里从事研究活动,并可获得一定补助。这一计划得到MIT师生的广泛响应。到1996年,已有2800多名学生参加,而1998年度,教师更是从他们自己的研究资金中拿出500万美元作为参加“大学生科研机会规划”的学生的工资。[10]独立活动期计划(IndependentActivitiesPeriod,IAP)每年的1月4日到1月29日是MIT专门为学生设立的独立活动期。在这四个星期里,学生们可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日程,从事独立的课题或做一些在学期内感兴趣却无暇顾及的研究项目。本科生可以在MIT的5个分院和40多个跨学科实验室与中心同教师一起做研究,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11]工程实习项目(EngineeringInternshipProgram,EIP)EIP是MIT推出的一项旨在促进工程学院的本科生与研究生进行双向互动研究的实践性计划。实施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参与到校外公司或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将学校的学术项目与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工作经验因此成了完善工程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促进了工程实习项目的开展。工程实习项目通过参与职业活动带给学生实践经验,因此他们可以更好地选择校内教育课程,更好地理解职业为将来工作做准备。同时,让本科生与研究生一同进行实际工作使本科生可以更加便利地得到研究生的帮助和指点,这有利于本科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正确的研究态度的形成。[12]

4、重组大学一年级教学,制订灵活变通的新生修学方案

大学第一年是青年人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转折。《博耶报告》指出,在这一时期,大学应该做好两方面工作:其一,要使第一年成为学生由高中、家庭进入大学这一更为开放和独立的世界的桥梁;其二,要通过前景展示激励学生。如果大学没能在这两方面发挥好作用,那么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体验就可能会面临危机。[13]MIT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两种策略,一方面,开展基于问题设计的新生学习,主要是学生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组织研讨班,讨论一些可以激发学生智慧、促进学生融合的探究型主题。这种小群体的学习不仅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知识交流,更可以使学生迅速熟悉陌生的大学学习环境、感受到从事探索和科学研究的乐趣,为以后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MIT还通过制订灵活变通的新生修学方案使学生接受到广泛的基础性、整合性教育。例如,工程学院的整合课程是把新生要学的大多数核心课程(如物理、微积分、化学等)与人文社会学科合为一体,交叉进行;科学学院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如研讨会、个别指导、学习小组等)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对于人文学科的学生,则可借助人文社会学院和工程学院联合开设的综合学习课程来接受整合教育。[14]这些方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大学第一年就可感受和利用研究型大学的资源优势,并借此较快地构建起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理念。这是本科教育理想实现的基础和关键。

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启示

1、转变教育观念,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本科教育人才目标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MIT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应该是我国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社会已经步入了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为特征的21世纪,在这种条件下,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教育的终极阶段,而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教育也应以此为着眼点,确立多规格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认识到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所担任的特殊使命;应当认识到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正在进行的由“教育组织”向“学习组织”过渡的职能转变,彻底变革大学教育观。

2、拆除学科壁垒,实施通识教育

交叉学科的出现及其衍生的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对研究型大学的专业教育提出了挑战,大学本科教育应跨学科方向发展成为社会、大学和学生共同的要求。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对我国大学中存在的过多、过细的专业划分加以调整,依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进行学科改革;另一方面,我们应尽快推动本科教育,特别是一、二年级学生跨学科学习制的建立,尽快推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针对我国大学重理轻文的情况,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应借鉴MIT的教育模式,以通识教育理念为原则,向本科学生提供包括历史、地理、文化与艺术、阅读与写作、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建立基于研究的本科学习体系,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

本科教育范文第2篇

>> 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 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基于需求与供给的分析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需求研究 中澳会计类专业本科教育比较 西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改革探析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模式创新探析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原则 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学风现状调查分析 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创新探索 关于开展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思考 高校GIS专业本科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美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比较 关于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下考试改革的思考 电气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 我国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教育的市场契合度研究 成人函授教育中师范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 对中美高尔夫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 综合性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师教育改革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冯文丽,赵凯.我国保险人才供求的“两难矛盾”及保险教育创新[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09,(23).

[3]张青枝,魏丽娜.中国高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隐忧与思考[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4]武汉大学官方网站[EB/OL]..

[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官方网站[EB/OL].http:///.

[6]杨玲.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1).

[7]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EB/OL].http:///we

b/site0/.

本科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巴黎政治大学;本科教育;多样化;国际化;多学科教学

一、为何在21世纪需要重新考虑

本科阶段的教育

由于国家之间所存在的差别,以及各国情况的多样性,我们很难总结出一种能把现存所有本科教育模式都概括进来的完整的本科教育典型体制。正因为如此,我们也不太可能从一个所谓全世界认同的观点出发来思考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本科阶段的教育模式。

本科教育阶段的教育时长不同。有的本科教育时长较长(三年或四年),有的较短(低于三年)。

本科教育阶段有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种模式。在时长较长的本科教育体制中,经常能看到这两种教育模式。

概括来说,正是基于这两种教育模式,产生了两种大学体制――一种是以逐步完整掌握一门学科为目的的专业教育;另一种是人文学科教育(liberal arts), 鼓励学生从多学科课程中选择多个学科,并构建具有自我特征的知识体系,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第一种教育体制建立在研究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第二种教育体制着重建立起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接近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模式。

现今世界,知识传递和获得的条件已经改变,尤其是在人类使用新技术的成本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大家对现有的传统教育体制提出了疑问。但是,即便如此,比较专业化教育和人文学科教育两者孰优孰劣的做法也是徒劳和不合时宜的,因为两者的目的不同。

在每一个社会中,多学科教育手段一直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是关系到明日决策制定者教育的问题,甚至是关系到精英教育的问题。

承担责任,获得做决定的能力与权利,这个过程应该建立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之上,即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都应该平等地拥有被优秀学校录取的机会。以此为目的的教育应该反映出学生社会阶层的多样性,这不仅仅是出于社会司法平等的目的,也是为了让这种教育有效率,并能够达到优秀的水平。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思考与参与的过程。观点、手段、出发点的多样性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识。

在法国以及少数其他国家,存在着一种精英培养的特殊方式――“大学校”(Grande ?cole)的预科班。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的领导者们都是由选拔标准非常严格的精英学校培养的,而不是出自公立大学。这些精英学校被统称为“大学校”。学生要在高中毕业后的两到三年参加一个要求极其严格的考试才能进入“大学校”学习。而课程繁重的预科班就是为这个严格的考试所准备的。考试的设置也是为了保证选拔的公平公正性,不看学生身世,只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建立在高水准的知识要求、紧张的学业、强大的心理压力以及大量通用知识学习基础之上的“大学校”及其预科班,构成了法国的精英教育模式。现在,这个在19世纪形成的模式开始受到社会的质疑――质疑它的平均主义,尤其质疑这种模式是否有能力培养可以理解当今社会复杂性并提出创新型问题解决方法的人才。

全世界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亚洲。而现实情况是,知识经济在21世纪经济、社会、政治转型中起着核心作用,我们急需思考精英教育该何去何从。

在法国,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阶段教育(Collège Universitaire)模式尝试着给出一些答案。

二、巴黎政治大学与精英教育的挑战

19世纪,巴黎政治大学的创立就是为了回答上述问题。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给普鲁士,既而又遭受了巴黎公社的打击,法国精英阶层弥漫着一种思想危机。几位有识之士决定创建巴黎政治自由学堂(?cole Libre des Sciences Politique),也就是巴黎政治大学的前身。这所大学当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培养思想自由的精英,既为公共部门也为私营部门作出贡献。这个中心问题至今未变。

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经过严格选拔的1500多名学生都会进入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学习系统学习三年。而巴黎政治大学和学生之间也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

巴黎政治大学在经过对本科学习的重新思考后,设置了这个本科系统,并在四年前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从学术角度来说,巴黎政治大学提供的是一种经典的、以社会学科为基础的、以多学科交叉教学为手段的教育模式。这一点与牛津大学提供的“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PPE)本科模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巴黎政治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与当今世界和谐相处的人,有知识和能力的人,拥有良好的社交和处世能力的人。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教育将前沿的学术知识与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大部分本科生在获得本科文凭后都会继续在巴黎政治大学就读职业化的硕士项目,然后进入就业市场。

2013年,巴黎政治大学本科教育最大的特点并不完全在于它的课程设置,更重要的在于这些课程设置和开展的环境,尤其是本科教育的国际化。

事实上,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教育面向全世界开放,非常国际化、全球化。在4500多名本科生中,有一半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很少有精英教育机构敢于如此大幅度地实施多文化共存的政策,敢于招收如此之多的其他文化的国际学生。

为了主动实现国际化,并在这种精英教育模式中实现文化的多样性,需要克服许多阻碍。首先是语言问题。现如今,法国无法大规模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问题,学生对法语的掌握是其进入法国精英教育体制的先决条件。因此,巴黎政治大学决定把其他语言引进校园,法语和英语是两门教学语言。在完成三年本科学业后,学生还能够掌握第三门语言。因此,是否掌握法语并不是能否被巴黎政治大学本科教育录取的必需条件。

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教育分布在全法国的七个校区。这有助于学校发展不同特色、不同教学语言的校区,如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巴黎政治大学也因此能够克服语言障碍,接收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与此同时,不同的校区也会专门面向某一个地区。例如,位于法国西南部普瓦捷(Poitier)市的校区面向拉丁美洲地区,这个校区的教学语言为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法语;位于香槟地区兰斯市(Reims)的校区则面向北美地区,教学语言为英语;巴黎政治大学还有一个面向中东和地中海地区的校区,一个面向亚洲的校区,以及两个面向欧洲的校区。

不同的校区不仅可以让巴黎政治大学实施小班教学,而且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特别的环境,这对学生未来成为决策者是必不可少的。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融入到法国外省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很特别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在本土化环境和国际化环境中转变,切身体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巴黎政治大学的社团生活也非常丰富,而且经常与当地的资源进行深度的结合。同时,巴黎政治大学的学生还有机会在本科第三年体验在另一个国家的学习与生活。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教育模式有了它的独特性。

三年的本科阶段包含“共选主要课程”(tronc commun),“共选主要课程”包含主要的社会科学课程;本科阶段同时开设“跨学科必选课程”(cours objets),这些课程很好的反映了巴黎政治大学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如巴迪教授的“当代世界划分大纲”(Les Grandes Lignes de Partage du Monde Contemporain par Professeur Badie)。本科课程的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空间,防止学生拘泥于某一门学科。巴黎政治大学的教授们经过摸索,研究出一套教学方法,旨在减少学科对青年思想的禁锢。教授们可以在课堂上介绍学科的灰色地带,学科中自相矛盾的地方,甚至可以用一种学科质疑另一种学科提出的理论。例如,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教授会质疑经济学常用的定量分析手段,经济学教授通过价值论和关系论解释法学家的推理。

围绕着“社会学科多学科共选课程”的理念,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两块基石。当今社会的复杂性已经使人类无法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完全对立起来,而后者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维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的世界也已经没有了18世纪时明确的“技术边界”。因此,人类在教学上也应该发展出同时兼顾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问题的课程。这就是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教授发展的科学人文学课程(humanités scientifiques)(可参见www.bruno-latour.fr/)。这门课程开设于2010年,属于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教学课程。2014年年初,这门课程以“慕课”的形式出现在法国大学电子课程平台(FUN)(可参见https://www.france- universite-numerique-mooc.fr/courses/SciencesPo/ 05004/Trimestre_1_2014/about)。同时,除了思考和行动力外,社会还需要有创造力的领导者,因此,学校需要培养未来15~20年后的领导者们的创造力。这也是为什么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课程中也包含了为学生提供拜会大师的机会――艺术工作坊(college.sciences-po.fr/siteparis/ les-ateliers-artistiques)。

巴黎政治大学本科课程尝试以一些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来培养未来的领导者。尽管还存在种种不足,但通过在全世界招收优秀学生组成国际性学生团体这一做法本身就已经让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教育有了特别的意义。

另一个让巴黎政治大学本科教育独一无二的因素是:巴黎政治大学所有的本科学生无一例外,都要在国外完成本科第三年的学习,也就是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做到让所有的学生都到国外的合作大学去学习。有多少大学有胆量对学生说“去其他地方学习,再进行比较”?

在国外的合作大学,巴黎政治大学的学生与当地学生被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有着独一无二的学术体验,这些经历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和原有的观念,并且在心理的考验和文化的碰撞中“浴火重生”。

本科第三年到国外学习的政策是巴黎政治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基石。也许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21世纪教育模式的一个答案!

这个政策旨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机会。政策的实施建立在巴黎政治大学拥有450多所优秀的合作大学的基础之上,与巴黎政治大学有合作关系的大学遍布世界各地,如美国、非洲、中国、智利……这些国家的大学中既有专业分科的研究型大学,也有美国的人文学院;既有以国际关系学科著称的大学,也有强于管理学的学校。这些大学不仅接收巴黎政治大学的学生,而且也收到了巴黎政治大学对他们的信任,这种信任也让巴黎政治大学与这些大学建立起了以责任、分享为基础的合作关系。

在经历了国外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后,回到巴黎政治大学校园的学生会继续学业,国外的经历也让他们在专业的选择上更加成熟,对自己和未来的认识更加清楚,这都是巴黎政治大学的教授们所看到的让人欣慰的效果。

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相互学习意识以及批判性思维。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教育同时也建立在一种团体思想的基础之上,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培养新世纪的精英。

巴黎政治大学的这条道路没有走错,这个特别的模式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一些大学毫不犹豫地调整自己的本科教育以便更好地对接巴黎政治大学的本科教育,包括哥伦比亚大学(gs.columbia.edu/sciences-po/)、伦敦大学学院(www.ucl.ac.uk/esps/prospective- students/esps-dual-degree-ba)、英属哥伦比亚大学(students.arts.ubc.ca/specializations/dual- degree-program-option-ubc-and-sciences-po/)在内的数所大学都与巴黎政治大学合作开设了本科双学位项目,这也赋予了巴黎政治大学本科教育更大的意义。

当越来越多的大学在国外发展分院、发展第三产业中的教育产业时,巴黎政治大学创立的本科教育模式体现了另一种价值,这种模式最大化地顾及学生利益,并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大学合作,展现了一种知识传递模式。

本科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珠宝设计 本科教育 启示

英国设计教育一直位居全球前列,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自2010年起,赴英国留学政策虽不断收紧,但中国赴英国接受设计教育的人数却屡创新高。究其原因,相对于英国十分成熟的设计类教育产业,我国的设计类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应该学习与探究的地方。

一、英国首饰设计本科教育特点

英国本科教育特点是因材施教,即注重实际教学理念与激发学生创意。笔者以Duncan of Jordanstone Art College艺术与设计学院为例,分析英国珠宝设计教育特点。

(一)教育理念

英国教育界认为,本科阶段属于专业或行业的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考能力和洞察力,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规设计技能。一切设计灵感都是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人类生活。

(二)教学方法

英国注重启发式教育,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包括演讲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在不同阶段采取的教学方法略有差异。

第一年以互动式教学模式为主。通常先在课程中引入热门话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整个课程中,教师会抛砖引玉提出各类问题,引发学生更深层面的思考,得到许多开放性的结论。课程结束时,教师会结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给予点评。课余时间,教师会给学生推荐相关美学、设计类书籍以补充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轻松愉快、发人深思,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

第二年以探索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在设计前,先去调查自己的想法是否已经存在,如果是独一无二,学生就会继续完成设计,并记录从开始有想法到做成成品的全部制作过程。这是表明学生原创性的过程,是展示学生在一个设计项目中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过程。正是这样一种方式保持了英国珠宝设计的革新性和前卫风格。

第三年以工作室讨论启发式教学为主。这是英国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工作室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给予对方启发,初步形成一定的审美情趣和思考能力。

(三)课程设置特色

为了培养审美趣味和独立思考能力,英国本科3年教育中,第一年主要是基础课和技法的学习,第二年是完善作品,第三年主要是毕业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

二、对我国首饰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国珠宝设计教育发展已有十几年,在承袭传统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已初具规模。很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已发现了不少弊端,最典型的就是相关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领悟能力仅靠学生个人素质,如对传统的“三大构成”(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的学习还停留在各自独立的状态下进行,学生不能将各种构成有机结合,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专业的首饰设计中。设计课、工艺课、材料课等专业课程缺乏有机结合,也是在各自独立的状态下进行的。

对比英国首饰设计教育先进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我国首饰设计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教育理念

国内本科教育教学理念必须在艺术美学的培养基础上增强设计的原创性,增强对革新性的重视和鼓励,否则就会不断重复和模仿已有设计。这也是我国目前珠宝设计行业的现状。

(二)教学方法

第一年和第二年采用全方位互动式的教学,鼓励学生勇于回答教师提问,积极参与同教师的讨论,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逐步引入科学的团队组成模式和教育,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技能。

第三年采用导师制授课方式。目的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导师可开设不同研究方向,学生可自行报名感兴趣的方向。导师会布置由浅及深的课题作业,列出学生需要完成的相关任务。在每周定期的课程中学生需要用PPT、草图本等实物与导师和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过程、作业进展与具体想法,包括创意来源、设计步骤、重要的思维过程等。

第四年有条件的院校可采取工作室讨论启发式教学。如果不具备条件,仍可实行导师制度,只不过不再需要导师列出学生的具体任务,而仅针对学生兴趣明确指出一个设计理念(即毕业论文方向)即可,而后由学生自发完成整个研究学习过程。

(三)课程设置特色

针对目前我国本科学历珠宝设计师定位,4年课程完成后,学生应了解宝石、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质和中外首饰历史,熟练掌握首饰设计法则、技法及首饰制作的各种工艺。

第一年通过专业基础课或相关专业书籍的强制阅读,如首饰概述、宝石学等课程,开拓学生视野,使其对珠宝首饰有宏观的理解,为后期设计的学习积累知识。

第二年开设分阶段、分层次连续教学的专业课,如珠宝首饰设计、珠宝首饰工艺,使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创作在珠宝首饰工艺中得以实施,打破图纸和实物分离情况,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开设软件类课程,辅助学生更好地表达理念。

三年级开设特种工艺课程,如錾花工艺、金属表面肌理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珠宝设计专业的认知和专业技能。

四年级通过导师制或工作室启发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定制首饰的毕业设计。

结语

英国的首饰设计教育模式值得我们学习,教师的目标不再是单向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信息,师生共同参与,形成认知概念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不仅是教授知识,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展能力为核心,只有这样我国珠宝设计行业才能摆脱目前现状,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伟.英国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多讲”模式解析——以布鲁内尔大学为例[J].装饰,2012(3).

[2]罗理婷,张丽,秦静静.浅谈学院模式下如何更好地培养金工类型首饰设计人才[J].设计与艺术(理论),2010(10).

作者罗理婷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艺术系教师

本科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师爱;教师职业道德;本科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41-02

本科教育既是高等院校的立校基础,也是高校主要的办学层次。社会转型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本科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提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无疑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人才保障。”教育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劳动,要求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热爱学生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重要内容。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道破了爱在教育活动当中的决定性作用。爱是一门艺术,师爱也不例外。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师爱,但提出的爱的要素也非常切合教育工作,“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这些要素普遍适用于教学情境下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的最大体现便是教学工作在“艺术”教育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教师本身的智慧和学识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何将师爱智慧地渗透到本科教育教学当中,是每一名教师每时每刻都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在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同时,更要遵循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师爱的前提便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不把教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从教学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是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对于大学生来讲,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有时又表现出整体需求的一致性。记得我初登讲台,总是急于讲授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而没有把学生之前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就造成了某些教学环节难以顺利展开。一般来说,到大三时,学生对毕业后的方向有了大致的判断:考研或者择业。因此,有时我会在课堂上提示一些常见考研题目或者就业笔试面试题目,以供学生参考。尊重学生的各种需要,理解学生的人生选择,并不意味着忽视、纵容学生的错误观念和片面认识。记得有名同学张××,在大家眼里,张同学是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是不错的选择。一次,她来找我咨询关于考研的事情。当我问到她为什么考研时,她却说主要是因为自卑,害怕找不到工作家人没面子而选择考研。考研是学生积极上进的表现,可张同学逃避现实的考研动机合情但不合理,何况她本身并不差。但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她问题所在,除了给她辅导专业课,还特意嘱咐她,不管成绩如何一定要告诉我结果。成绩公布后,张同学因英语成绩几分之差没有被北京的那所重点大学所录取,并且她毅然放弃了调剂。这时,我再也不能“纵容”她的想法了,我从考研和就业的关系谈到如何认识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慢慢引导她,希望她能端正学习态度,正视社会现实。通过几次谈话,她开始认识到自己以前的盲目性,表示下一步无论是考研还是就业都会进行充分的思想准备。后来,她被本省的电视台录取,至今我们还保持联系。在张同学的事件中,出于情感的考虑,我最初尊重她的求学选择,而当她考研失败后,我再适时给予情感引导,并帮助她重新认识自我,树立生活目标。其实,假设她考研成功,我也会找机会和她进行沟通。因为个人潜在的错误思想得不到正确引导,迟早会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

严格要求学生但不作惩罚。热爱并不意味着溺爱,严格和热爱是并行不悖的。对学生可以严格要求,但不等于惩罚。对多数大学生来讲,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调侃的话语、一个暗示的动作都能够达到提示与警戒的效果。记得一次上早课,我发现坐在后排的一位男生正趴在桌子上睡觉。我想着该用什么方式提醒他,这时正好下课铃响了,课间休息。我提了一个问题并叫他来回答。经同桌的提醒他站了起来,我已经感受到他深深的歉意。这位同学平时各方面表现很积极,还是学生干部。这时,我话锋一转:下课了,大家休息一会,问题稍后回答。此后,这件事情我早已淡忘,只是临近这届学生毕业时,班里有同学向我转达了他对我的评价:高老师是一个给学生留面子的老师。我想,教师指出学生的错误但方式温婉留有余地,这便是学生眼里的“面子”吧,这样的“面子”既达到了鞭策的效果,又呵护了学生的自尊。对学生的宽容、理解并不代表老师的妥协与示弱,而是对学生成长的一种期待,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

正面教育重在引导。坚持正面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而教学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新形势下,正面教育并不是空洞的道理和枯燥的说教,教师应该发挥专业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培养人的教学目标。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教、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要闻报道都是新闻学专业课中的学习内容,其间包含的正面典型事例正是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素材。因此,把爱国主义教育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新闻学课堂中,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落到了实处。如每年的“两会”,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的“两会”报道都成为学生的关注对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各类新闻报道并制作PPT进行作业展示;在今年9月份的西安打砸事件中,理国在主流媒体的呼吁下迅速上升为主流意识,我以“突发事件中如何引导舆论”为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讨论新形势下该如何践行理国。人的任何思想、情感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受到熏陶、训练、培养而逐渐形成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实际活动当中去感受和理解爱国主义,最终将爱国主义确定为一种信仰。

本科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动画;本科教育;大学

一、大学的本质

研究型大学中的师与生是平等的,都是为了科学的存在、知识的发展而在大学中共同努力,不同的只是教授比学生先行一步。同时,研究型大学中的师与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在与学生的各种交往中,教授会开阔思路,提高水平。在与教授的各种交往中,学生会收获知识,学会做事做人。甚至,在学术上,师与生都是相互独立的,学生不必依附于导师,导师也不可强令学生。换句话说,学生不以导师的存在而存在,导师不以有否学生的追随而得以生存。在这类研究型大学里,学术探究上的自由,既是师生各自存在的基础,也是师与生关系保持相互平等、相互依赖和相互独立的原因。

所以,综上所述,理想化的大学应该是在遵循教育本质的基础上,(即对学生提供智力,心理,道德,价值观等作为人最核心最本质的教育)同时以教师为主体,和学生一起对无尽的未知知识领域进行探索研究的机构。

二、动画的行业特点

大学既然为研究性的机构,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动画本身的研究上。刚才已经提到,动画本身是属于影视门类里的一种,大的属性应该还是影视的。从这点来说,研究动画的语言文本应该和研究电影是一套系统,即视听语言系统。因此,电影学院的基础课程,比如镜头语言,剧本,构成,这些都应该是研究动画的理论基础。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情况。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开设动画专业的学校本身并不具备设置动画专业的资质,比方说财经类院校,工科院校等等,就如同在美术学院里开设一个会计专业一样,是匪夷所思的一个现象。

四、目前大学的本科动画教育的实际情况

1.专业优势不明显,和本院校的结合点不清晰

就像美术学院没有能力开始导演,编剧一些影视专业课程一样,由于美术学院本身是研究造型艺术的,所以长项就是美术本身,而没有必要,也培养不出编导方面的人才。所以,就应该牢牢的抓住自己的优势,深化这种优势于动画的结合。

2.研究性和学术不强,太过功利

我们还是举上个例子,美术学院里开设动画专业,优势是对动画形式感的研究。这样就务必会开展很多探索性项目,比方说研究粘土动画,即所谓的偶片或者逐帧动画。老实说,这种动画形式在当今确实是比较少的或者冷的变现形式,一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很多繁琐的制作工艺被代替,粘土动画显得效率不高;二来,粘土动画由于自身的表现局限性较强,使得受众群较为小,传播度和认知度低。但我们是不是因为这些就放弃他这种形式呢?当然不是,起码在大学里,我们评判一门表现艺术,或者艺术门类不应该用如此功利的态度,而应该专注于拓展或者保存它这种形式本身。

但我们现在很多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却一心想着怎么样和市场,社会接轨。教的都是社会上最流行的动画表现形式,或者某个制作软件。诚然,与时俱进也是必要的,但是在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对学科的敬意,和对动画广泛的认知,不要局限于一时一地,否则所谓的大学教育只会沦为职业培训,而且甚至没有社会上业已存在职业培训机构好。

3.对现有动画新技术的研究处于比较落后

首先,大学毕竟是脱离实际生产的,对新的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当然没有实际的动画公司或者机构反应敏锐。当今尤其是计算机领域的创新,可谓一日千里,而每出一种新的软件,或者新的技术工具,这就意味着可能带来整个动画制作工艺和流程的改变。而大学里首先请的老师,很难做到可以随时了解这些最新的动向。因为目前的中国动画本科教育中,很多老师没有实际制作经验,大多是各大院校毕业取得学位后直接留校任教,这种没有接触实际动画制作的教师对制作本身就是一知半解的,所以想要通过他来培养出在操作层面,一出校门便可以走入公司从事具体工作的学生是不切实际的。

其次,大学里面的设备更新,不可能向生产第一线那样快,而且很多设备是只有大规模操作才用得到的或者才能发挥作用的,几个人制作动画,和几十个人,几百人制作动画,所用到的工具,流程,甚至概念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大学里不具备这样的操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史新鹏.动漫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J].中国商界,2009(10).

[2]潘瑞芳.从动漫教育发展谈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J].新闻界,2008(8).

本科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本质区别

高职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的推动,高职教育的目标是直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对于本科教育来说,二者不仅仅是学制上的差异、教育认证的差异等。因此研究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本质区别要走出这些表面的差异,从深层次去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和各自的优势。

1 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1.1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区别

本科教育教育对人才的定位为: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人才和职业型人才。

学术型人才是指主要研究和探讨各种理论知识,从而又产生新的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在学习上不需要获得资格认证,只要拿到学位证就可以。工程型人才是指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回归到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以会的学位认证的理论学习占据的比重仍然要高于以获得资格认证实践学习的比重。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是为了产生和验证理论,最终的目标还是以理论为主。

技术型人才是指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技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都有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但是二者最终的目标却是截然不同的,技术型人才培养中的理论主要是为实践而服务的,因此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中以获得资格认证的实践学习占据的比重要远远高于以获得学位证的理论研究学习。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从实践再到实践的模式,主要的学习就是实践,代表性的人才就有我们通常看到的高级技师。

1.2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

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能够从事科研工作和基础技术工作的高级人才。这一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要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体系和基本的工作方法,对于实际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的做出判断和解决措施,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最终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职业岗位。还有个别的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则主要是以培养技术和理论专业性非常强的高新技术人才,在企业单位内主要是管理型人才和教育培训内人才。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市场为基础培养一批能够直接从事第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主要是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面向的岗位为企业单位的高级技工或技师。能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最主要的还是专业技术。

2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本质区别还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是按照学科的体系和架构进行设置的,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以即将从事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来设置的。

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基础是该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架构,按照“宽口径, 厚基础”的标准,在课程安排上更加注重学知识的完整化和系统化。基本的课程设置有三大块组成: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以及专业课。对于技术型比较强的专业,除了基本的课程设置以外,也注重对提高学生的经营管理技术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的培养。课程设置也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而高职教育在课程的设置上首先是以市场所需的岗位为基础的,因此一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是以市场岗位需求来设定的。从而,高职教育的课程安排上的职业性特征非常明显。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对于理论知识的安排主要是以够用为原则来设置的,对于专业技术型课程安排的比较多。因此,总体来说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除了基本的专业课之外,对理论知识课程的安排更加强调实用性和针对性。

3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在教学要求的区别

本科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着重强调学科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看中教师的学历、科研的能力以及理论基础水平。对于教学要求上除了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更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去开展更深次的讨论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对于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学科,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全面指导,多开展技术实训课,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的传输给学生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高职教育要求教师队伍的建设要以职业导向为基础,对于专业课教师除了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以外,更加看重教师的工作经验。拥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才能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工作中讲解和应用技术,才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对于高职教育开展的实训课程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高职教育的实训基地要尽可能的与实际工作现场相似,更加看重学生是否能够真实的去实践和操作各种技术,为学生日后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通过分析和探讨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本质区别可以看出,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区别不是表面上所说的层次不同,而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人才需求而开展的两种不同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曹勇,刘灿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比较研究――兼谈普通本科院校办高职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J].职教通讯,2011(9).

本科教育范文第8篇

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开始于艺术类院校,课程设置基本参照国外传统工业设计教育模式,并由美术或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师任教,主要讲授艺术设计技法和模型制作课程(实践类课程)。当初,有多数人认为,工业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区别只是实用美术与美术之间的区别,所以在大部分院校,尤其是文科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程基本是以艺术造型为主。后来,随着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多种学科知识的新专业。为此,1998年我国教育部按照学科分类将工业设计专业归属于机械工程和艺术学,主修课程包括: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要求学生毕业时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及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我们从实际教学中发现,这种在同一专业中兼学文、理科课程的教育模式,并不适合培养那种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原因是,由于机械工程与艺术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专业,一个属工科类,另一个属文科类,所以它们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从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作品展中我们就可以清楚地见到,来自不同类型院校的作品,无论是在造型方面还是功能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参见图片)。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工科院校学生更多的是理性和逻辑思维;而艺术院校学生更善于感性和形象思维,一个是应用了物理学、数学推理的方法,而另一个是灵感、热情多于推理。当然,理想的设计师应该具有以上两种能力,但是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本科生在校学习年限均为4年,需要修完40多门课程(包括公共课在内),平均每门专业课约45学时,另外还有40周以上的实践类课程。如果这期间再增加新的相关课程,必定会影响到课时量的分配,造成一些课程的课时量减少,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深入理解课程的实质。特别是学习专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更需要一定的课时量来掌握,否则就会影响学习质量和教学水平。正所谓“欲速则不达”,现在已经有人认为,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出来的学生,既不像艺术家,又不像工程师。

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考虑在工业设计专业里分设技术类型和艺术类型的专业,按照不同类型进行专业分工,明确不同专业的教育方向、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培养不同类型人才的教学计划。一部分学生以学习功能、材料、构造、工艺、安全、效率等课程为重点,另一部分学生以学习视觉效果、使用形式、市场效益、人机界面等课程为重点。其教育模式就如同建筑学中的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它们属于同一个学科,但又具有各自的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各专业又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联系,使艺术与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体,并非是技术加艺术的组合体”)。以下我们从建筑学发展的进步过程,分析艺术与技术在设计中的合作与分工,可供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比较、借鉴。

二、建筑学中的专业分工

在欧洲,将建筑隶属于“绘画艺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特点,当时的建筑师与工程师没有明确的职业区分。“人们不会对委托建筑师去设计桥梁是否适当产生怀疑,那只不过是砌筑拱券或石头切割法的扩展而已。”一直到1747年,在巴黎桥梁公路学校才将土木工程建立成独立专业,从此,建筑师与工程师的各自职责有了明确的分工。一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工程科学从此开始。可是到了19世纪中叶,法国的建筑专业又被归入了美术学院,而且教学方面不能完全独立,使一些年轻建筑师的学习被引入歧途,他们基本放弃了规划和对结构的研究(而这是建筑艺术的本质),将主要精力致力于设计丰富的建筑立面和大量的豪华装饰。“他们相信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漂亮和绘画式的体积组合,是由装饰组件构成”(这一点与我国早期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所追求的目的一样)。据说当时巴黎美术学院只重视房屋装饰而忽视房屋构造的教学已经出了名。彼得柯林斯(法)认为:“美术学院将建筑仅仅看作感人的、似画的作品和大量装饰性的东西是危险的,这种习惯将使他们趋向于成为艺术家而不是建筑师了。”1850年,建筑教育家隆德勒(法)建议在学校里不再只设一种只会谈论装饰的教授,而应该有讲授规划和结构的教授,包括竞赛与评奖,也要依次强调三者的关系。而后,随着建筑科学的细分,陆续出现了如建筑规划、土木结构、建筑设计等专业。

与欧洲相比,美国的建筑学教育则忽视了建筑师,而过分强调工程师的作用,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来自于工业技术的进步。如1854年,炼铁除碳技术的提高,造出了足够尺寸的熟铁大梁,随后,钢的出现使金属结构又有了更大的进步,相继建造了全部采用钢铁结构的桥梁与建筑物。如南达科他州的格拉斯哥铁桥(美),“水晶宫”(英),埃菲尔铁塔(法)等。19世纪90年代初,钢和混凝土框架的商品化应用,更加使美国人相信技术在建筑中的主导作用,也因此而忽略了建筑的传统形式即建筑的艺术形式。蒙哥马利·斯克勒(美)不得不承认:“设计不错的城市桥梁只有在法国才可以找到,原因应归功于公路桥梁系里设有建筑学教授的职位。”的确,建筑作为一门科学,不仅要依靠工程师来考虑结构部件的形式和方法,还要依靠建筑师在其实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艺术表现的成分,建筑才会更加完美。

三、培养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

工业产品设计同样需要工程师负责功能和构造,设计师负责造型及视觉效果,同样有材料与结构的分析与计算,有丰富想象力的形态构成。“它们的基本目标同样是实用,是追求现代意识与现代科学的一致性。”因此,笔者认为,工业设计专业应该参照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在一个专业里设置不同研究方向的专业,如艺术造型学、制造工艺学或材料构造学(拟订名称)。不同的专业方向有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有各自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其有效课时量,这样才能显示出专业的特色。事实上,随着科学的进步,工业产品中的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涉及的方面会越来越广,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例如“机电专业”的前身就是由机械、电子两门技术组合而成的新型专业。又如,人机工学这门课程,在一些学校已经作为一门单独的专业。目前,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在我国文、理科院校都有开设,既然如此,就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如学生生源、师资结构、学术氛围及环境条件的不同,去培养两种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一个培养工程类的设计师,而另一个培养造型类的设计师,它们又统属一个专业。

当然,工业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两种不同的专业,各自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何况产品与建筑相比,无论是制造或使用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在此只是从专业教学发展的角度,对建筑专业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就如同“包豪斯”时期那种将建筑师与工程师在完成项目时,彼此专业上的合作模式带入到产品设计中一样,借以研究有关如何提高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水平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13页

[2]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

[3]何人可.造就中国设计的领导型人才[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0月,第3页

内容摘要:按照我国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学科分类,工业设计专业被归属于机械工程和艺术学,从而形成了一种在同专业中兼学文、理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但实际上,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工业设计本科教育。原因之一,艺术院校的学生多擅长于表现产品的外部形态,而工科院校学生则注重材料与结构(与生源有关),如果都是按照教育部颁标准模式,想必会影响到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质量,失去专业特色。文章认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大学教育,应该参考建筑学中的专业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区分不同技术类型专业。

本科教育范文第9篇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本科教育多样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提高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的同时,也使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正如马丁·特罗教授所认为:“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他进一步说明:“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l5%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注意到,当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达到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开始发生变化,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我要提醒他们,高等教育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我们要有所准备。”马丁·特罗教授指出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人数的增长也意味着学生的家庭出身、特性、动机、志向、兴趣和经历的多样等教育同样的多样陛来反映教育中学生的多样性”。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具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需要高等教育也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因此产生了学校设置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定位。作为高等教育主体的本科教育理应随之发生一系列变革,形成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共同发展,来适应人们的多样化教育需要,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我国目前高等学校本科生数量与1998年相比翻了几倍。其中重点大学、研究型大学的扩招,使一般的地方性教学型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在扩招前,许多教学型高校实际上承担了部分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的任务,而扩招后教学型高校就不再有“精英学生”,“精英教育”的任务落在了重点大学的肩上,地方高校、教学型高校则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也就是说,大众化阶段高校的分工将更加明确,本科教育结构类型调整成为必然。

然而,现实中一些举办本科教育的院校职能不清,分工混乱,相互串岗,盲目攀比,追求办学“大而全、高而尖”,拼规模、争升格,纷纷提出了大同小异的发展目标,使我国高校本来已经存在的“干校一面”、特色不明显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更加严重,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就像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当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所指出的,高等学校“要各看各的情况,不要互相攀比,一哄而上。不要工农兵学商,什么都想办。不管怎么说,万事皆备于我’是不行的。不要把多样化社会化看成是小而全、大而全”。因此,本科教育只有去除趋同化、走多样化发展之路,才能帮助高校走出角色错位,浪费资源的误区。

(二)社会需求多元化需要本科教育多样化

一方面,高校发展目标严重趋同,纷纷追求“全省一流”、“全国一流”乃至“世界一流”,干校相争于一域,盲目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的不良倾向十分普遍,致使众多高校在追求着一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一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精英,很少有独到的人才培养规格表述和相应的培养模式设计。结果,不同高校培养出的毕业生难免干人一面,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标准件”和“通用件”。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很多企业难以聘到一线急需的大量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干人一面,使得原来的“就业难”更是“难上加难”。由于人才市场不健全,社会上仍存在着高层次人才与低层次人才之间简单替代的现象,因此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进而更加模糊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因

此面对经济与社会的转型需求高等教育面临着结构改革与调整的严峻任务。

众所周知,“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是多类型多层次的,而这些人才需要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培养,必须以相应的高等教育机构为依托”。在研究生教育和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本科教育类型如果不多样化,还是一味地沿着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单一方向发展,势必会激化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违背社会对本科教育的实际需求。是关注升层次、新增学位点,还是着眼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是重“学”轻“术”,还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些问题已尖锐地摆在高等学校面前。如果再不正视这些问题,而是一味地关注升层次、增学位点,那么,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性和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

因此,新一轮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国本科教育必须以多样化来回应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性。高校必须面向国家和地方需要,合理分工,做到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本科教育之间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共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二、本科教育概述

“本科教育”本意是“尚未获得毕业资格的大学生教育”或“尚未取得学位的大学教育”,其原因在于自中世纪大学创办以来,高等教育最早只有一个层次。但近代高等教育移植到中国时,高等教育已发生分化(先后出现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我国学者把UndergraduateEducation意译为本科教育,大约是想说明这~级教育是“原本就有的”或“基本”的。本科教育从属于高等教育,属高等教育中间层次的教育。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解释,本科教育属于“第三级第二阶段(或总第六级教育)教育,与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构成高等教育的三个层次,为高等教育的主干部分”。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中第十七条规定,我国本科教育学习年限为四至五年;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学生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标准为“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与本科教育相应的学位是学士。学生完成其学业,并经考核合格后,一般发给“学士”学位证书。

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与骨干,是一个大学的基石。它往往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从国际范围看,世界各国的本科教育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甚至是根本性变革,传统的本科教育受到新的挑战。许多国家如英国、德国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最有影响力的美国也发表了《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出发讨论了本科教育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十大对策。目前在我国,本科教育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目标雷同、特色迷失、盲目追求“大而全”,纷纷向北大、清华一流大学看齐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本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我国本科教育继续陷入这种趋阃的漩涡,随波逐流,多数高校会在竞争中丧失优势,加重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最终导致整个高等教育迷失方向。因此,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应当且必须走多样化发展之路。

事实上,教育多样化早就出现在现代教育中,但至今我们之所以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目前教育的多样化不能得以充分发展。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都对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因此,教育要求向多样化发展也越来越迫切,本科教育更是如此。

三、我国本科教育多样化的思路

(一)树立本科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观念

教育作为一个相伴人类社会而生的系统,自当有五彩缤纷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能够调和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只有充分把握其“同一性”,又特别注意其“差异性”,才能不断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正确定位,树立科学发展观,厘清办学层次和类型的边界,以不同的层次、类别、形式、特色的教育来满足社会和人们的不同需要,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亟待解决和研究的课题。一所大学能做什么,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对人类作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取决于该所大学拥有的资源特点。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尤其是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办学历史、学生素质、师资力量、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都需要科学、理智地看待自己所处的地位,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分工、分类发展本科教育事业。如教学型本科院校应当集中精力发展实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型大学应当集中资源办“精英教育”。当然,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是学校规模的扩大,还包括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包括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进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增强等。

(二)坚持精荚型本科教育和大众型本科教育共同发展

近几年,高等教育经历了高速度、大扩招等大规模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较之以前的精英教育,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会有所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本科教育首先就遇到了在高等教育中定位的问题。根据《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实际上在高层已意识到并完成了这种理念的转换,将本科教育定位于“高等基础性教育”。同时所有高校都承担着大众化教育任务,似乎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了,不再需要也不要提精英教育了。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则意味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的高等学校的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而且各种学校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马丁·特罗教授指出:“从精英向大众化、普及转变,并不意味着前一个阶段的形式和模式必然消失或得到转变。相反,事实证明,当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逐渐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容纳更多的学生,发挥更加多样化的功能时,前一个阶段的模式仍存在一些高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中。”同时,“当代高等教育正向两端延伸:上一端(即学术性大学)循着学术性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趋向现代化、整体化、国际化;下一端(即非学术性大学)则根据实用原则,朝着‘庶民高等教育’方向发展,趋于大众化、普及化、多样化”。理论上,精英教育机构培养的是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理论基础比较宽厚,并在宽的基础上有所专,成为创新拔尖人才;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培养的是实用型、职业型技术人才,只求理论够用,着重于学好职业知识技能,成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的专门人才。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精英型的大学,一般不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虽然有的也办大众化教育,但大多是另设附属机构,另搞一套模式。大众型人才的培养,是由社区学院、多科性技术学院、短期大学、开放大学等来承担的。因此,在我国,本科教育一方面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保持对人才培养的精英意识,也就是要坚持大众化阶段的精英型本科教育与大众型本科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格局。

(三)引入高等教育竞争机制

冯向东教授认为:“对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的规范化和分类指导的原则,有助于减少竞争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让更多的学校把办学实践纳入一种理性决策和有目的、有计划的建设过程,但首要的和根本的,是决定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健康有序的社会竞争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裁判员”角色和高等学校的“运动员”角色,才能促进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使其真正地成为高等教育市场的主体。值得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引入竞争机制之前,政府首先要废除对非学术型高等学校的歧视性政策,创造有利于各种类型和层次高校平等竞争的制度环境。应当对学术型与非学术型高校、研究型高校与教学型高校一视同仁,即只要高等学校在其所属类型和层次上办出了特色和水平,就应该提供大体平等的资源配置和奖励政策等。

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一流大学,但绝不是要求所有大学都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只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协调发展,并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才能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因此本科教育抓住机遇、整合资源,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各自的战略发展重点和特色,跳出“高、大、全”的误区,服务和贡献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应是我国本科教育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思路。

正如香港科技大学吴家玮校长所指出:“一所好的大学在一个区域,等于一条鱼在水缸里,拿出来就会。一所大学必须清楚自己在国家、地区和不同阶段中的发展情况,比如属于哪种类型,与别的学校有何区别等,这些都考虑在内,才会定位清楚。不能都是研究型大学,要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O2.

[2]教育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词典(第三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54.

3]邬大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与马丁·特罗教授的对话[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4][7][美]马丁·特罗;王香丽译.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1).

[5]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180.

[6]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7.

[8]金世柏.对9O年代高教研究的思考[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1,(1).

[9]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

[10]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1).

[11]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和管理[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9.

摘要:本科教育是高等基础性教育,是大学的立校之本。针对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大多以“高、大、全”作为追求目标,盲目瞄准一流大学,本科教育“千校一面”过分趋同的现状,指出多样化已成为我国本科教育的现实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本科教育多样化的发展思路。

本科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本科教育;行政管理;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培养高质量人才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目标。为此,各国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采用了不同评估体系。对比国外各种评估体系,国内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同样具有一定的质量监控标准进行约束。所谓质量监控,即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为确保教学活动管理与控制等目的而进行搜集教学材料所需的各类信息。二级学院作为高校教学直接执行部门与管理单位,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工作将永远是其教学的工作核心。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管理单位及教学秘书、教学院长、教务处管理人员等执行主体具有一定的权责。他们的职责在于各自所承担的系列工作范围和负责范围内履行各自的职能或完成工作使命。他们的权限在于保证所行使的职责能够有效履行。本文研究的目标:以行政管理为视角[1],建立健全行政视角下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使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一个动态的、可操作的、可控制的管理流程,并通过整合各类本科教学资源、协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构成一个在本科教学质量体系上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以此达到高校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和全要素的监督评价和指导。

一、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呈现特点

目前,国内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为:受教育群体对教育的需求以及在特定标准的监测与管控过程。在监测与管控过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呈现出多元的、自发的、奇异的、变化的等特点。

(一)质量监控行为主体的多元特性

根据不同利益受众和不同价值诉求群体,高等教育质量监控行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性。质量监控行为主体[2]主要体现在国家、高校及直属部门、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教师学生等各方利益代表。以国家主体为利益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应满足国家诉求,所有教育行为应符合国家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所有教育产出成果应体现出国家对高校要求的终极人才培养目标。以学校、国家专门教学质量管理部门为代表的利益监控主体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以满足维护高校及教育部自身形象为需要。以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为利益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是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直接为用人单位所接纳。以教师学生为利益需要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应为此类受众群体提供反馈、考核及提升等制度,并且使此类群体能够从高校质量监控行为中直接获益。

(二)质量监控行为方式的自发特性

与教育部、省级教育厅等组织各类评估不同的是,各高校对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完全是自主地进行质量管理。原因在于:教育部、省级教育厅等组织的各类评估中对高校质量监控存在着强制性监控管理。而高校自身着眼人才高质量产出为意愿的监控:完全是一种对质量严控的、多维的、主动的生态监控体系,这样的监控能够为高校本科专业带来长久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质量监控行为方法的特异特性

由于高等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已任,受国家权力主体的影响、社会环境的推进,不可避免地引入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型。当然,由于高校质量监控行为中的质量评估常以检查、审核、评价等方式进行衡量,这些模式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天壤之别。对于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他们对于质量管理包含质量信息管理、质量审核、产品质量档案及原始记录过程,这些过程都以保证产品质量能符合用户要求的企事业产品保证体系,从而达到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目的。如果单纯地运用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质量管理模式,有违高校不以利益为目的的人才产品输出模式。同时,由于高校质量监控过程中,常以评估和评价等方式进行。可以肯定的是: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管理模式不能直接应用高校质量监控,高校也不能单纯应用自身评估评价体系作为质量监控裁量。因此,只有将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质量管理模式与高校自身的评估评价体系有机结合,才会使高校教育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最终以达到高质量人才产品高效输出的目标。

(四)质量监控行为过程的变化特性

目前,国内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监控的过程基本以国家层面进行监控,通过教育部、省级教育厅为主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群体对教育产出的利益需要逐渐不一致。高校质量监控行为过程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它不再是单一的国家层面监管,更多的是通过高校、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政府联手实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监控,甚至学生也因对学校、社会、政府等三方利益牵制而全面参与了质量监控。这些质量行为过程的变化,将带给学生对质量保障直接体验,促使大众化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3]管理者给予相应的分层设计,进而促使质量保障体系不同的价值诉求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总的来说,随着监控流程与环节的变动,监控主客体角色关系进行了转换,高校质量监控内部属过程也悄然转变。

二、行政管理视角下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探索

作为行政管理部门,在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探索过程中,努力把握“目标—评价-反馈—改进”的运行机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模式[4],使每项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监督”“有评价”和“有改进”,形成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和螺旋上升环境。

(一)构建完善的质量监控网络

高校教育教学完善的质量监控网络需要根据教学工作特点和专业特点,形成相关的教学质量标准,以规范高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完善的质量监控网络需要健全的质量保障组织加以支撑,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主要包含:成立质量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强有力的后盾,以教学工作委员会作为监督,以教学督导作为监测,以各院系教研室单位作为直接观测,各部门各小组协同动态监管。完善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网络需要质量保障制度,在教学计划执行的全过程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听课制度保证教师的教学过程得到有效的监管,以此扼住部分教师对教学不负责态度;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形成各级教学督导机制,通过老教师的教学督导,查找问题并给予教学工作改进意见,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以此帮扶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从学风方面,加强学生参与质量监控过程,以此建立部分基础课程的教考分离制度,使质量监控过程成为学生在高校最大的受益者。优质的人才培养取决于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方向取决于专业负责人学识的高度、见识的广度、治学的大度等,因此建立起专业负责人的遴选及保障制度,有助于强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组织和领导力量;规范的教学资料收集、及时的有关教学资料整理,能够有效地分析当学期在教学管理过程存在的不足。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教学资料收集与归档制度。

(二)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价机制

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应贯穿质量监控的全过程,高校及下属二级学院的质量保障制度和质量标准,应持续不断改进和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5]建立健全质量评价机制,出发点在于高校全员师生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使良好的质量评价机制成为促使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一把利剑。但建立健全质量评价机制,应在本科教学管理体系中有深入,在规章制度中有突破,在教学工作中有精细化,在教师教学水平中有跨越,在学生管理中有创新的全方位立体式总布局。建立高校由“怕评”到“爱评”的常态化,政府由“做评”到“管评”的法治化,社会由“论”到“评”的专业化,教师由“被忽视”到“被重视”的充分尊重,学生由“看评”到“参评”的权威化的质量保障体系监控模式。以此改变传统的学习观、教学观、管理观,真正还高校本科教学一片蔚蓝天空。

(三)高效科学的质量改进措施

目前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存在大致如下问题:高校课程内涵建设受传统教育制约,教师无法将专业相关的通识教育理念和研究性教学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以此而导致高校课程教学改革难以顺利实施。高校新生专业研讨课、专业导论课、学科前沿课特色教材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本科专业认知的延后,这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受到相应的影响。高校部分师生的评教、评学方式的偏向性、随意性,使得监控部门对数据分析存在着一定的不可信赖性。多数高校内部决策中注重科研产出而轻本科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在经费的分配过程中,科研经费投入高于本科教学的投入。针对以上问题,在完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探索过程中提出几点改进措施: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打造课程内涵建设,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贯彻大胆质疑、敢于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双语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制定相关政策,注重发挥精品课程对人才培养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二,建立激励评价机制,如编写的优秀教材可作为本科教学评优评奖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优先条件等,以鼓励和引导教师将最新前沿成果引入本科课堂教学、更新本科教学内容、推动教研相协调,同时,高校内部应统筹教材建设,促进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有机统一。第三,加强学生的评教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评学重要性与严肃性认知,规范评教、评学活动。为使高校本科教学评学、评教更具可信度,在评学评教活动中,监管部门不能单纯地依赖教务系统设定的评教指标,而应将学生评教、教师同行评价、教学督导评价、教师评价等多方面相结合。只有多方评价有机结合,才能确保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第四,建立产学研和教学一体化评估机制,改变大部分高校以科研为重心,轻视本科教学的专业内涵建设现状。鼓励高校大胆创新,将产学研成果服务于本科教学,努力打造优势产学研体系,进而建立产学研与本科教学连动的服务体系。以行政管理作为手段,是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方面的保障。以行政管理视角,管理者能够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的实施运行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检查、监督、指导及评价,也能够使高校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职能部门起到教学质量监控作用,并且形成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促使高校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和全要素的监督评价和指导,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能够顺利运行。

作者:苏初盛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蒋拓.高校教务管理中的本科教育质量监控问题研究:基于行政管理的视角[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陈蕾.主体视角下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3]史秋衡,吴雪,王爱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王晗,唐永升.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6,(2):1-4.

上一篇:就业导向范文 下一篇:中高职教育衔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