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博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0 13:54:26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篇1

一、招生学科

(一)水利工程

1.学科简介

本学科源于1978年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水工结构工程学科1994年被评为湖北省首批重点学科,199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并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至今共培养56人。2000年为湖北省首批"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水利工程学科 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首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08年被批准为首批省级优势学科,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现为湖北省重点一级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03人,博士84人,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14人,楚天学者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专家19人;建有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3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在服务国家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同时注重学科交叉与创新,在生态水利、水工结构光纤监测新技术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性成果,为解决水电开发中的环境生态影响与施工安全开拓了新的研究手段与方法。

2. 科研条件

本学科设有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电力公司和湖北省级研究平台6个,试验室面积超过7000m2。自行研制和设计了大坝混凝土光纤测温系统、1000t级动三轴仪等重要设备,申报和获批发明专利16项。

本学科以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为背景承担了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水利部创新基金、水利部公益行业专项等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以及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科技攻关项目,取得的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三峡、南水北调等国家与地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形成了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独到能力。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20余项。2008年-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等16项。

3.研究方向

(1)水文学及水资源:流域降雨径流过程模拟;洪水预报与调控;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管理;环境水文与水环境保护;梯级电站多目标优化调度;水信息与水管理;水污染控制。

(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工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水力过渡过程及非恒定流;模型试验理论及技术;数值模拟计算;生态、环境水力学。

(3)水工结构工程:高坝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水工建筑物及水工结构分析、仿真计算与模型试验;温度控制与防裂技术;高陡边坡和地下工程;高坝抗震分析与抗震设计;大坝安全监测、健康诊断与现代修复技术;水工建筑材料;生态水工。

(4)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系统仿真及资源优化配置;现代监测技术与方法;施工导截流及风险分析;水利工程经济与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生态水利学。

(二)土木工程

1.学科简介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包含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优势学科,一级硕士点学科,其二级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创新学科,岩土工程学科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也为湖北省首批"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01人,博士81人,教授33人,博士生导师11人,楚天学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国家及省(部)级以上专家16人;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 个。

2.科研条件

土木工程学科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研究条件,拥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家电力公司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湖北省建筑质量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省部级研究基地。近五年,主持"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部公益项目、国土资源部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 50余项,获国家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3项、其它奖励20余项。

3.研究方向

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注重基础理论研究,结合重大工程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卸荷岩体力学、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岩土体灾害预测与控制研究等方向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绩。在地质灾害成灾机理、防治及预测预报、边坡防护及生态恢复、混凝土材料动静力性能、工程结构抗震与振动控制、工程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等研究方向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另外,在桥梁振动理论及应用、桥梁结构安全评定与健康监测、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等方向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二、报考条件

凡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均可参加普通招考: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普通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学校的体检要求,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书面推荐意见。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上述条件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①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在所报考的学科或相近研究领域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过与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相当的学术论文两篇及以上;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或发明专利;③主持或负责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攻关项目或重点项目,或正在主持重大工程项目。

同等学力的报考资格由学院组织专家根据所报材料进行认定。

三、报名

博士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网上支付报名费)、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报名具体流程及要求如下:

(一)网上报名

1.时间:2013年11月25日-12月25日。

2.流程:

(1)登录我校研究生处网站210.42.35.16/yjs/"博士招生报名系统",按提示注册。

(2)报名期间在我校财务处网站210.42.41.106/进行缴费,报名费200元/人。

(3)网报截止后至现场确认期间,考生可打印《三峡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表》(一式两份)。

说明:网报截止后,考生不得要求修改报考信息;缴费后不得要求退费。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恕不接收规定时间外的补报及缴费。

(二)现场确认

1.时间:2014年3月10日-3月13日

2.地点:三峡大学研招办

3.流程:(1)资格审核(2)交《三峡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表》一张(3) 领取准考证,现场确认具体安排请届时登录三峡大学研究生处网查看。

4.要求:

(1)往届生(含:已取得硕士学位人员)须持本人最后学位、学历证书、身份证原件报考;应届硕士生须持硕士研究生证、学籍证明(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的包含入学年月、学制的证明)和身份证原件报考。

(2)凡在境外教育科研机构获得学位、学历的考生,须出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无法出具者不能参加考试);

(3)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缴费、现场资格审查、确认报名信息的考生,网上报名信息无效。

(三)其他说明

1.考生与所在单位因博士报考产生的问题由考生与所在单位自行协商;若因此而造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对在报考时填写虚假信息及考试中有违纪行为的考生,我校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视具体情况给予严肃处理。

3.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者,不论何时,一经发现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4.在当年博士生入学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允许报考。

四、向报考学院提交材料

请考生于2014年3月10日前将以下材料送交至报考学院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1.《三峡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考生信息表》。

2.最后学位、学历证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籍证明,入学前补验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并交复印件)。

3.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专家出具的《专家推荐书》(附件3)。

4.硕士研究生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校级研究生培养单位或所在单位人事档案室的公章)。

5.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供的论文或科研材料。

6.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五、考试

博士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1.初试科目:外国语和两门业务课,外国语为湖北省联考英语。均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2.初试时间:2014年3月22日至23日。

3.初试地点:三峡大学(宜昌市大学路8号)

4.初试成绩查询:可在我校研究生处网上"成绩查询"

(二)复试

1.复试时间:3月24-25日,复试具体安排见学院通知。

2.复试内容:

(1)测试考生外语口语及听力水平;

(2)以面试等方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考生需提交包括本人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对拟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及研究方向的认识、研究思路和展望的科研报告;

(3)已获得硕士学位者或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阶段的政治理论课成绩合格者可以申请免试政治理论,其他需加试政治理论课。跨一级学科考生、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学位课程(笔试)。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三)体检

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体检,体检结果不符合标准者不予录取。

六、录取

录取工作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学校根据招生规模,考生入学考试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并结合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及评议书、业务素质、科研成果以及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确定录取名单。

录取类别: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

1.普通培养:非在职全日制研究生,录取时须将档案及工资关系转入我校。

2.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在录取前须签订合同后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考生与委托、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由考生本人负责。

七、学制、培养费、奖学金

博士生标准学制为三年,培养费标准为1万元/年。如需延长学习年限,按学校的有关学籍管理规定办理。

奖学金和资助办法按国家相关文件执行。

八、专业目录(附件1)

九、湖北省联考英语考试大纲(附件2)

十、联系方式

1.研究生招生就业办公室

电话:0717-6392638 传真:0717-6393366

邮箱:yzb@ctgu.edu.cn

学校网址:ctgu.edu.cn

研究生处网址:210.42.35.16/yjs/

学校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 邮政编码:443002

2.水利与环境学院

电话:0717-6392165

邮箱:shaopanpan1204@163.com

联系人:邵老师

3.土木与建筑学院

电话:0717- 6392064

邮箱:540898016@qq.com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篇2

马来西亚籍华裔林忠财教授就是其中一员。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中,为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长期以来,勤奋钻研的林忠财致力于发展创新的科学材料和工程技术,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的混凝土产品的研发,并研究了绿色建筑材料和固体废弃物处置及利用,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受到了科研界的高度关注。

积极创新 硕果迭出

林忠财在科研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在博士研究生期间,林忠财就建立了相关的模型来预测橡胶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压强度,并将废弃轮胎作为再生骨料应用于路面地砖的生产,发明了马来西亚第一台路面加速加载设备,推进了马来西亚再生橡胶骨料的研究和应用。

林忠财和团队人员把玻璃的透明特性和光的折射作用与二氧化钛的光催化作用相结合,增强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反应,特别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和杀菌。此技术生产的环保砖已经被香港政府工程和企业建筑工程采用。通过无机添加剂强化处理再生混凝土骨料的方法,开发出一套有效利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和压蒸技术生产隔墙砖的技术,并首次提出了用再生红砖骨料来生产耐高温混凝土的方法。

林忠财首创性地提出了用酸性溶液和清水浸洗破碎的废弃CRT锥管玻璃来清除其中铅的方法,将废弃CRT玻璃破碎后用于再生混凝土中,解决了有害金属离子铅的外漏问题。积极创新的林忠财,收获了多项科研成果。心怀成功的喜悦,林忠财顽强地坚持着自己的科研事业。

成就突出 前景灿烂

关于未来,林忠财主力发展绿色高性能建筑材料,将废弃物和智能材料相结合研制新能源绿色混凝土和负碳混凝土轻骨料。通过与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香港理工大学、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等大学的密切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引进青年研究人员及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迅速创建科研团队。目前,林忠财在湖南大学带领一个合理稳定的科研团队(包括两名海外引进的博士后),其研究方向基本上覆盖了以上的研究领域。

回顾林忠财的科研历程,他已主持完成科研项目6项(共约980万人民币), 参与完成研究项目6项(共约420万人民币),同时还发表SCI论文36篇、国际期刊论文9篇和国际会议论文15篇, SCI引用420次,累计影响因子达100。他不仅是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会员或理事会成员,还是十余个国际著名刊物审稿人。他两次被聘为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成员,先后多次被国内外大学邀请作专题讲座。

对科研突出的贡献,使他成为中组部第十一批“青年”入选者、2015年度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30强入选者。2016年4月,他当选为香港混凝土学会会士。2012-2015年,他成为英国伯明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讲师、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的项目主管、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的NRC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篇3

为贯彻落实建设部、科技部提出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和建设部、财政部部署的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要求,广东省启动了十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十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的建设工作。在此背景下,以广东粤铁瀚阳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受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专项资金资助的“广东省粤铁瀚阳绿色建设及生命线工程信息化管理与安全评定院士工作站”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引进美国工程院院士兼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Frieder Seible(弗雷德 .塞泊)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教授。

团队核心

“广东省粤铁瀚阳绿色建设及生命线工程信息化管理与安全评定院士工作站”院士及其团队共6人,其中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兼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4人。同时成立了由8名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团队负责对接及参与院士工作站工作,其中3人具有高级职称。

Frieder Seible(弗雷德 .塞泊)1999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并被评为结构工程杰出教授。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雅各布工学院院长,鲍威尔结构研究中心主任。他创建了当今世界最大的结构实验与研究中心—Charles Lee Powell Structural Research Laboratory(鲍威尔结构研究中心),在结构抗震、抗爆及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被ENR(工程新闻纪录)评为“过去125年来土木建筑行业最有影响力的125人之一”。

Frieder Seible教授所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及项目100余项,发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400余篇,技术报告200余篇,国际会议和特邀讲座、报告500余场次,获得专利2项,自主研发软件6项。因他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美国总统青年成就奖、德国洪堡研究奖、美国公路与运输协会标准 (AASHTO)特殊贡献奖、K.B. Woods杰出论文奖、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Raymond C.Reese研究奖、美国混凝土协会(ACI)杰出工程项目奖等40多项美国及全球多个国家的荣誉奖项。

Frieder Seible教授自1993年开始到中国进行合作交流,在过去近20年内,他在中国的桥梁抗震抗爆的设计及研究、“产学研”战略联盟、中美高铁合作及高校学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土木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刘人怀教授作为我国板壳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开拓者之一,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2000年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板壳结构分析与应用专家、管理科学专家;暨南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原副主任。现任暨南大学教授、董事,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科技委管理科学部主任,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美籍华人孙峻岭1963年出生于中国,美国加州大学工学博士,美国注册工程师。获2004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学报(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ASCE)年度桥最佳论文奖-Arthur M . Wellington Prize(继林同炎先生后又一华人获此殊荣)。回国创业获得“新侨创业杰出贡献奖”。

孙峻岭博士设计的特大桥梁分布世界各地,主持或参加的重大国际工程,曾三次获得被誉为工程界的奥斯卡金奖—ENR(Engineering News-Record)年度工程大奖,两次获得中国詹天佑奖。

科研创新

广东粤铁瀚阳科技有限公司是广州瀚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东粤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广州瀚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并于2011年注册成立的一家从事专业高端信息展示技术、基础设施绿色化低碳建设及安全评估检测信息化技术的合资公司。

广东粤铁瀚阳科技有限公司所建立的院士工作站引进了Frieder Seible教授和刘人怀教授两位院士,以及樊可清教授等专家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与美国加州大学结构实验与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大学信息化研究中心、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联盟。此外,与Moffatt&Nichol、DEA等世界著名企业形成了企业级技术合作战略联盟。

粤铁瀚阳院士工作站主要针对近年来所面临的大型工程建设、管理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发挥院士的高端科技能量和社会号召力,充分利用美国加州大学结构研究中心和信息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基础和优势,在绿色建设及生命线工程信息化管理与安全评定方面开展与项目相结合的研究活动。同时,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契机促进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并且,通过举办国际技术研讨会,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工作站的技术水平;建立了国际联合实验室,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核心技术科技团队,为博士后企业工作站做准备。

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大大促进了产学研交流与合作、技术项目交流和对接,充分发挥地方与院士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合作优势,特别是中美两国院士在基础设施建设及生命线工程方面的技术领导作用;破解了企业研发难题,协同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并通过培养企业高科技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目前,院士工作站瞄准世界生命线基础工程的前沿技术,主要围绕绿色建设及生命线工程信息化管理和安全评定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近期研究课题主要包括:传统建设行业绿色化工业化核心技术研究;应急调度指挥超高分辨信息展示技术研究;生态保护海量卫星影像的信息化平台技术;防灾减灾救灾海量信息展示平台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远程协同信息管理平台技术研究;生命线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与安全评定技术研究。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篇4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暑期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东南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029-06

暑期学校是汇集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追求教育效益最大化、激发教育创新思维的国际通行教育模式。中国开设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共享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扩展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1-2]。暑期学校主要是在暑期,聘请国内外教学经验丰富以及科研水平高的专家和学者授课,国内各高校的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要学员。从内容上来说,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关专家学者讲授相关领域的基础课程,以及该领域最新的科研学术成果。学员学习结束参加结业考试,通过后颁发暑期学校毕业证书。

为了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迈上新的台阶,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自2010年至2014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东南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联合承办了五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创办五年来,获得了社会和国内外一些高校的肯定,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成为学校教学教育改革的优秀成果。

一、国内外暑期学校实践

(一)国外暑期学校实践

早在1871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就已尝试开办暑期学校,目的是将该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搭建一个学术文化平台供优秀学子交流共享。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很多大学都实行“两长一短”的学年组织模式,即一个学年包括两个学期和一个为期5~10周暑期学校的课程。各个地域大学的暑期学校课程也不尽相同。欧洲大学的暑期课程语言类居多,主要为访学、留学人员设计。日本大学在暑期主要为留学生提供语言课程[3]。美国的暑期学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知识普及型的基础教育与技能提高型的加强教育。知识普及型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国际性,学生来源广泛。以哈佛大学为代表,不仅在国外开设暑期学校,还积极支持本校学生去其他国家参加暑期学校的学习。技能提高型暑期学校以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合办的同步加速器辐射研究暑期学校为代表,重点在于拓展学员的科研项目研究能力[1]。总体上来说,国外著名大学的暑期学校具有开放、多元、国际化程度高、不断变革以适合不同群体的需求等特点。

(二)国内暑期学校实践

国内的教学组织模式不管是两学期式的还是“两长一短”三学期式的,都通过制度和计划严格规定了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这种教学组织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教学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学习和学术范围只能限定在本校内,缺乏有效的和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的沟通和交流,难以形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长效环境和机制等。在此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倡议下,1995年,由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始共同举办暑期学校[4]。纵观国内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发展史,2004年,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设暑期学校,社会反响良好。随后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尝试举办暑期学校。各高校在借鉴国外暑期学校的基础上都进行了自身的探索和发展。总体上来说,国内暑期学校均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一些学校并未能突出自身的特色,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这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上的总结,以此推动国内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不断发展[5]。

二、暑期学校开设的必要性

暑期学校是教学组织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次创新。它的兴起因应教学改革、建设学习型社会、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需要。

(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在以往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和科研方面的交流大多局限于本校之内,因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也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塑造了封闭的“象牙塔式”的大学。通过举办研究生暑期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优秀的学术资源,促进各校研究生教育的交流、合作与创新,扩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与科研兴趣,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

(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在当代社会,知识创新和传播速度的加快导致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因此,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暑期学校则为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常规的春秋学期之外,研究型大学开设暑期学校,可以为社会各类人群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凭借师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的优势和实验室、教室等场所的便利,暑期学校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增强国际化竞争优势的需要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研究型大学迈向国际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在人员流动、人才培养合作、课程合作、项目合作等各个方面,大学要提高自身的国际化竞争优势,必须积极同国外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进而开展相关合作,促进国际学生和国际一流师资的加入暑期学校的开设则为此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而且对国际会议、国际前沿课程和项目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把暑期学校定位于国际小学期就获得了成功[3]。

三、暑期学校五年实践情况和效果

东南大学举办暑期学校的目的在于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著名专家学者茅以升、金宝桢、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胡乾善、唐念慈、鲍恩湛、李荫余、吕志涛和蒋永生等教授的严谨治学、开拓创新下,土木工程系迅速发展壮大,向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等领域拓展。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学科评估排名中,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名列第三,土木工程俨然成为东南大学的优势学科。在此形势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从2010年起连续承办了五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肯定。

(一) 2010年全国暑期学校

2010年暑期学校有全国四十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二百余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应邀提出申请,最后根据申请者所学专业、个人成绩、院校、地域等因素择优,录取了全国3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9名正式学员、18名旁听学员。暑期学校为期9天,从8月2日开学至8月10日结束,经考勤、考试,合格者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江苏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颁发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结业证书。

此次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围绕京沪高铁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和参观活动。京沪高速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国家重大战略通工程,也是中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全长约1 318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暑期学校邀请了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国内外专家等在内的知名学者举行了17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展示了院士、专家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期间组织学员参观了京沪高铁南京站等4个重大工程。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举办为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提供了聆听国内大师级专家学者精彩演讲的难得机会,拓宽了学员的学术视野,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通过参观国家的重大工程,目睹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学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在专业知识方面,引导研究生们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启迪创新思维,帮助他们树立从工程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服务于工程实践的科研观念,使之将来的科学研究更具活力,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

学员们对此次暑期学校的举办给与了高度评价,对以后暑期学校的开办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一些积极的建议,如希望加大宣传的力度,或者开设一些英语教学的课程,提高学员的英语口语和科研水平。

(二)2011年全英文暑期学校

2011年暑期学校,全国59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502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应邀提出申请,创新中心择优最终录取了100余名正式学员参加了从7月5日开始至7月12日结束为期8天的暑期学校。

此次暑期学校为国内土木工程领域的第一个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了来自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学校的12位国际知名专家。他们就土木工程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精辟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由于英语口语和英语专业能力一直是学员的弱项,因此,此次暑期学校所有学术讲座语言均为英语。通过此次暑期学校的举办,学员们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本领域国际前沿的学术方向和研究动态,开阔学术视野,拓宽科研思路,提高学术素养和英语水平,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暑期学校结束后,学员们普遍表示获益匪浅,不仅领略了大师们的风采,还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开阔了视野,结交了更多同专业的学员,对学术的交流与促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2012年全国暑期学校

2012年暑期学校于2012年6月16日由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网站和江苏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创新中心网站发出邀请函,全国51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25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应邀提出申请,最终来自全国35所著名高校的163名优秀学生参加了从7月1日至7月7日为期7天的暑期学校的学习。

此次暑期学校以“创新”为主题,旨在建立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包括3名院士在内的16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土木工程领域热点和难点问题,精辟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内容涵盖了抗震、减灾、岩土、结构及工程材料等技术和学术领域。课程内容包括开设系列学术报告会、参观、素质拓展训练、小型分组论坛等。通过此次暑期学校的学习,很多学生深有感触地表示,做学术一定要积极了解研究领域内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能闭门造车,只要不断用最新的学术理论来充实自己的大脑,才能走在正确的学术道路上。

(四) 2013年全英文暑期学校

2013年全国研究生本科生暑期学校为全英文暑期学校,旨在为全国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建立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共有来自全国70所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21名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的学习。此次暑期学校开设了系列学术报告会、参观、素质拓展训练、小型分组论坛等活动。

7月1日至7月6日,暑期学校邀请了美国、英国、日本、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位国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业知识的讲座,并邀请了Mohammad Noori教授讲授了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另外,7月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吕志涛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主题为“未来工程技术专家应具有的素质”的精彩报告。吕院士的报告得到了暑期学校学员的一致好评,在互动提问环节,在场学员十分踊跃,和吕志涛院士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考核采取分组口头汇报的形式,包含自我阐述和考官提问两个环节。答辩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学员汇报了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收获、与知名学者专家近距离接触的心得体会,学员之间就所研究课题的现状与困惑进行了探讨。学员们还表达了对东南大学举办暑期学校的肯定与赞赏,并提出了宝贵意见。

(五) 2014年全国暑期学校

2014年的暑期学校有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的300多位博士生、硕士生和大三本科生以及20多位工程师,参加了从7月1日至7月7日为期8天的暑期学校的学习。

此次暑期学校邀请了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做特邀报告,阐述最新科研进展、创新体会等;分设了结构与防灾、桥梁、工程管理三个专题,邀请了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29位国际知名专家,就土木工程领域热点、难点问题,介绍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成果,这是研究生教育多元化的一次实践。暑期学校的每位学员有机会聆听十余位院士、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并参加工程项目参观、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另外,这次暑期学校的桥梁专题首次尝试采用全英文在线网络课程,学员通过网络聆听美国专家的报告,并通过网络进行互动。

四、特色与成果

一是,2010年暑期学校安排了4天参观国家重大工程。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了研究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在专业知识方面,研究生将自己的书本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启迪创新思维,树立从工程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服务于工程实践的科研观念,使其将来的科学研究更具活力,有效促进了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是,2011年暑期学校是国内土木工程领域举办的第一个全英文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国际一流学者进行全英文的讲座。研究生们不仅了解了国际最新的研究动态,以及国外高校学习及生活、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而且学习了国际学术交流技巧、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在最后的考核阶段,许多研究生均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汇报。

三是,2012年暑期学校将学员范围从研究生拓展到了985高校的优秀本科生。这届暑期学校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增加了学术与专业素养小型论坛,使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与院士、知名学者等零距离地接触,学生们耳濡目染他们的精神与风范,在学习、科研、做人、做事等多方面都大受教诲和启发。

四是,2014暑期学校设置结构防灾、桥梁和工程管理三个专题。其中桥梁专题讲座首次采用网络课程方式,实现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土木工程专家的学术交流,免费为国内学员提供了一个开拓视野、与世界级专家零距离接触的交流平台,加强了中美学术交流,对于国际土木工程学术界也有重大影响。而网络交互平台的创新应用,也为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工程师学员、研究生学员与专家的讨论交流,对土木工程实际及理论研究的结合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启发。

五是,东南大学暑期学校的影响力逐年扩大。从报名人数来看,从最初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00余名研究生上升到70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500余名学生;从参加人数来看,从最初的100余名研究生上升到3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从学员来自的单位看,几乎包含了国内的所有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从学员的范围来看,从研究生扩展到本科生,从学生扩展到工程师;从授课方式来看,从讲座延伸到小型论坛,再扩展到网络授课等多种方式。

五、结语

总的来说,东南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办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通过暑期学校的开设,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补充知识、与大师们近距离学术交流的机会,初步实现了发挥学科优势、开放性、国际化和服务社会的要求。当然,暑期学校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邀请到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的优秀专家和学者。事实证明,聘请高水平的教师来暑期学校讲课和作前沿学术报告,是暑期学校能够达到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暑期学校的举办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首先,通过暑期学校扩大了东南大学和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展现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雄厚实力,和其他学校和科研机构的学员分享了学院近年来的科研成果,有利于提升东南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同时邀请国外的专家来学校讲学,也让他们更加了解国内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今后进行学术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开办暑期学校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有很大的益处,对学生而言,为他们创造了新的学习机会和学习体验,有助于学生扩大国际视野、学习学科前沿知识;对教师来说,他们可以接触到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了解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通过开办暑期学校让来自不同学校的学员彼此认识,促进交流,在开办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间也建立了更多的学术沟通和交流的空间。然而暑期学校的开办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此本文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作为今后暑期学校朝着更好方向发展的参考。

(一)扩大宣传力度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希望建立网站,并进行一定的宣传,或者在学校的官网上设立专门的链接入口,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实时信息,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暑期学校,并加入暑期学校课程的学习。另外,更重要的一个宣传方式是,希望中国研究生教育创新网站在公布当年各期研究生暑期学校名称的基础上,为各个学校建立相关链接,并及时更新暑期学校的进展状况。此外,希望可以专门创建一个已举办的研究生暑期学校情况介绍的网址,对于举办得较好的暑期学校可以列出专栏,也可以专门建立一个为各单位交流承办研究生暑期学校经验的论坛或者其他的平台,使得学生通过该网站,不仅可以了解最近暑期学校开办的动向,也可以为其他高校提供暑期学校办学的指导资源[6]。

(二)暑期学校办学内容及运营

学校承办的暑期学校的办学内容主要以邀请国内外本领域的学术大师进行国际前沿的学术方向和研究动态的讲解,以拓宽学员的视野,为学员们的学科研究明确方向。然而我校土木工程学院的一些有特色的学科和课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展现。因此,希望在今后的办学中可以开设部分专业课程,学员可选择性地聆听,并希望能和国内其他高校建立起统一的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机制,让学员在我校暑期学校所学的课程学分可以代替其学校的课程,这样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让学员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接受各个高校的优秀课程学习,也能够大大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另外,就是暑期学校的经费问题。我校承办的暑期学校为正式学员免费安排食宿,报销路费(硬座客票),并为所有学员提供免费资料。旁听学员仅参加学术讲座活动,并自行解决交通费和住宿费。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何既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又能适应市场、受益于市场。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才能确保暑期学校的开办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暑期学校的规模

从2010年至2014年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已承办的暑期学校来看,暑期学校的报名人数逐渐增多,经过适当的甄选后,参加暑期学校培训的学员数量也在逐年增长,由原先的79名正式学员、18名旁听学员发展到最近的300余名学员,这一方面体现了我院承办的暑期学校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另外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分组的讨论课,只有进行充分的交流,学员们才能

真正有所收获。然而在学员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授课教师不能和学员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不能充分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一些校外实践课程也因为学生人数众多而难以管理和组织。因此,建议今后应该根据情况确定合理的学员数量,以期达到高水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谢丹, 马永红, 郭广生. 我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举办特征与实施效果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8):45-50.

[2]谢丹,马永红,郭广生. 我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类型、特色模式与共性研究[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 (1):17-21.

[3]胡莉芳, 郝英. 研究型大学暑期学校:开放、国际、市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4): 22-26.

[4]吴启迪. 办好研究生暑期学校营造良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氛围[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11):1-6.

[5]柳丽华, 马勇.研究型大学暑期学校的探究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 (6):78-80.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篇5

1900年巴黎世博会上的玛塞尔展台

1900年,当世界伸开双臂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时,法国人正忙于在自己的首都巴黎第五次举办世界博览会,这也是巴黎1867年向世界承诺每隔11年就举行一次的系列世博会中的最后一次。这届世博会共有40个国家参加,观众人数达到了空前的五千万人次。世博会上既展出有电灯、电梯、收发报机等人类重大发明,也有列宾的油画、罗丹的雕塑等伟大经典的艺术作品。而令人惊奇的是,一个法国人设立的展台跻身于这些发明创造之列,同样引起了很多人的浓厚兴趣,他就是年轻的法国建筑师、园林设计师阿列克桑塔・玛塞尔(Alexandre Marcel)。

玛塞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他对东方式建筑特别钟情,作品大都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因此获得了“东方特色建筑师”的美称。他设计的法国巴黎市中心的中国塔,日本东京的法国大使馆等作品,个个清新别致。盛誉满堂;特别是他在家乡,法国中部的茉莉维耶镇建造的东方花园,秉承东方古典文化的传统,景依水而映衬,水因景而生辉,整座花园的景物被赋予深厚的寓意,因此而显得格外空灵,今天已成为法国的一处著名的旅游胜景。1900年,刚届而立之年的玛塞尔踌躇满志,在巴黎世博会上设立自己的展台,并推出了以东方情调为主的世界园设计,其中包括中国式的亭、台、楼、阁等园林建筑和日本风格的宝塔、木桥等。

说到这里,让我们暂且把镜头从巴黎移向上海。却说远在万里之外的上海西南角的徐家汇,当时有一家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创办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机构。院中生产的油画圣像、彩绘玻璃、金银铜器、珂罗版印刷物等驰名中外,尤其是木雕作品和家具制作,由于技艺精湛,充满创意,又能根据客户要求制作流行款式,因此格外受到欢迎。当时住在上海的外国人都喜欢使用土山湾出品的木雕家具,并称赞他们的作品“可以与欧洲最好的工场媲美”。由于法国人的背景,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也第一次选送作品参加这届巴黎世博会,并凭藉其高超技艺,首次亮相便荣获金牌。土山湾送展的是一组他们雕刻制作的徐家汇园林建筑模型,因展品性质相近,这组雕刻模型被放在了玛塞尔展台。

历史往往由于人们的一些不经意之举而添彩生色,摇曳多姿,这组徐家汇园林建筑模型无意中却掀开了中比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一页。

莱奥波德二世(LeopoldⅡ)发出定单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寻求各自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大肆在华扩张,比利时也是其中的一员。1900年前后,当时的比利时正由莱奥波德二世执政,这也是比利时国力发展最快最强的时期。这位国王对东方事物有着浓厚兴趣,在他的倡导下,许多比利时企业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如著名的京汉铁路、开平煤矿,以及上海的华比银行、天津的有轨电车等机构和工程,都活跃着比利时人的身影。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洲诸国时,也踏上了比利时的国土,受到莱奥波德二世的接见,并参观了安特卫普港及瓦隆工业区。1900年,莱奥波德二世应法国政府邀请前往巴黎参观世博会,当他在玛塞尔展台看到包括土山湾模型在内的充满东方情调的亭、台、楼、阁时,立刻触动了孕育已久的心绪。莱奥波德很早就萌生了到东方去一探究竟的念头,由于英、法诸国的制约,这个愿望一直无法实现。朝思暮想之下,于是退而求其次,他想在自己的王宫里建造一系列东方建筑聊作慰藉。现在玛塞尔展台上风情绰约的东方园林建筑让他心驰神往,难以抑制自己的冲动。回到比利时,莱奥波德二世立刻吩咐宫廷大臣向玛塞尔发出定单:制作包括中国宫在内的一组东方建筑。

这是一笔大生意,且又来自比利时王宫,玛塞尔当然极为重视。凭藉自己对东方建筑的钟情和了解,玛塞尔在深思熟虑之后画出了中国宫的建筑图纸。但他深知,中国宫殿派建筑历来重视细节,屋内陈设布置尤为复杂,就拿砖瓦门楼、窗棂立柱来说,就非常讲究绘制雕刻栩栩如生的历代人物故事和各种寓意吉祥的花鸟虫草图案,而且所用材料也有各种名堂。以他一个外国建筑师的身份,这样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和专业的雕刻技艺,是根本无法掌握的。最适合承担这项任务的,无疑是来自中国上海,坐落在徐家汇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他们位于中国本土,熟稔各种中国典故传说,又掌握了精湛的雕刻技艺,实在是承接这张定单的不二人选。

经过一番繁琐复杂的运作程序,当莱奥波德二世的这张定单到达上海的土山湾并开始具体实施时,已经是三年之后的1903年了。比利时政府为了确保国王的心愿能够圆满实现,特地指派了比利时驻上海的总领事薛福德(Daniel Siffert)负责监督此事,他本是工程师出身,负责此事自然非常适合。为此,薛福德屡次前往土山湾监察,并再三叮嘱孤儿工艺院院方:不计任何代价,使用最上等的木料、最珍贵的金银配件来制作装饰,所有的工程花费均由莱奥波德二世的特别账户拨款支付,保证安全。

葛承亮和他的土山湾同事及孤儿们

土山湾位于上海徐家汇南面的肇嘉浜沿岸一带。19世纪,因疏浚肇嘉浜、蒲汇塘河道,堆泥成阜,积在湾处,故得名“土山湾”。1864年,进驻徐家汇的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命人将土山削为平地,在此遗址上创设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并将此建成了近代中国成就最显著的职业教育学校。几十年间,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早的西洋美术传授机构,形成了近代中国印刷工业的发源地,创造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多个第一,掀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

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有四个部门最为著名,分别是木工间、画馆、印书馆和五金工场,莱奥波德二世的这张定单主要由木工间承接,画馆和五金工场参与辅助。木工间是孤儿工艺院最大的一个部门,历史也最为悠久,它的前身之一雕花间是19世纪50年代由范廷佐修士在徐家汇创办的。木工间主要为上海及中国甚至亚洲各地的诸多教堂提供圣像、祭台和其他宗教用品,同时也为社会各阶层制作浮雕、塑像、摆件、装饰屏及各种家具用品,“椅子、橱、写字台、

柚木长沙发、仿古家具是他们的主打产品;尤其是有一种樟木碗橱广受欢迎,这种碗橱的盖子和板壁上全部雕有战争、狩猎场面、田园风景或者装饰图案”。木工间发展最盛时拥有工人和学徒近三百名,作品曾参展1900年巴黎世博会、1905年世博会和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等多次中外盛会并屡获金奖。它出品的家具制作于1915年在巴拿马世博会上展出时让观众大为赞叹,一位世博会官员在他的书中写道:“所有见过展品的人都认为那些家具无疑是完美的:餐厅全套家具,起居室全套家具,书桌,樟木盒,柚木箱子,餐具柜,手工雕刻屏风,中式沙发――所有这些都展现了超越一般的技艺和品位。”

木工间有此盛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拥有一位出色的掌门人,他就是木工间的主任葛承亮。葛承亮,字卧冈,原名Aloysis Beck,是一位德籍耶稣会修士。他1854年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1892年38岁时来华,次年起即长期担任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木工间主任一职。葛承亮勤于钻研,喜欢动手,精通多门技艺,是土山湾出了名的“办事相公”。他会绘画,懂摄影,精鉴音乐,擅长建筑,对木雕技艺更是有很深的造诣,曾著有《营造学艺》等书。画馆的年终考核经常请他去讲评,著名的土山湾军乐队,他是领队兼指挥。他对中国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崇拜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诸葛亮,这从他自拟的中国姓名和字号中就能看出端倪。葛承亮平时对孤儿十分照顾,经常自掏腰包购买糖果蜜饯等零食分发给孤儿们,并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耐心传授各种技艺,故孤儿们对他印象很好,也非常乐意听从他的指挥。

葛承亮从拿到国王的定单和玛塞尔的图纸那一刻起,就沉浸在了工作的兴奋之中,他并不满足于纸上绘制的中国楼宇的草图,他要将中国文化的灵魂灌注进去,让整座建筑活起来。他开始大量阅读各种相关文献,并充分利用土山湾和各省市兄弟修会有直接联系的便利条件,从各地将所需的文物、民俗、图案等细节信息源源不断地搜集到土山湾。他还有一个特别的优势,在他的手下有约三百名土山湾孤儿,他们并非一班平庸的务工者,而是经过长期严格职业训练的熟练技工,其中有画家、雕刻师、木匠、金银铜铁匠等各类人才。正是有着如此深厚的积累和这样一支强壮整齐的队伍,葛承亮才得以开始转动他的指挥魔方。他首先选定上等柚木作为基本木料,以确保整座建筑的高品位;然后规划安排各主要部件:一对造型别致的镇守石狮,四根合抱粗的雕刻蟠龙巨柱,巨柱底下的罕见鼓墩,左右对称的两扇木雕彩凤,四盏颀长的旗杆……一切都充满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又都以严谨适当的尺寸、距离和高度关系各就其位;接下去要考虑的就是局部细节了。中国宫殿式的建筑对细节非常讲究,这也是最考验设计施工者的地方。葛承亮为此倾尽了全部心血,他在立柱、门檐、窗棂、护壁板及雕梁朱栏上设计的中国历代人物故事和民俗传说及各式祥兽和吉祥图形等多达数百种,其中神话传说有:开天地、黄帝战蚩尤、西王母、文魁星和钟馗捉鬼、仙翁弈棋等;小说戏曲人物有:中国四大美女、虞姬、苏武和唐玄宗、岳飞等;文人系列有:孔子、孟子、班超、陶渊明、欧阳修和孟浩然、白居易等;帝王系列有:周武王、武则天、元太祖、崇祯帝和清顺治、乾隆、道光、光绪诸帝及慈禧太后等;三国故事是葛承亮的最爱,自然不会缺阵,从桃园三结义、吕布战三英,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草船借箭等等,简直应有尽有,将一部《三国演义》搬了上去。其他还有汤若望、徐光启等宗教人物和梅花与葫芦的图案、寿字与喜字的写法等等,若一一汇总起来,则堪称一部形象丰满的中国传统文化史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生动传神的图像都是由中国修士刘必振领衔的画馆师生设计绘就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画馆是中国近代最早系统传授西方绘画方法的场所,最初由范廷佐、马义谷、陆伯都相继掌门,1880年刘必振出任画馆主任,开创了画馆最辉煌的时期。画馆的教学方法采用工徒制,由中外教师传授木炭画、铅笔画、水彩画、油画等西洋画技法,对外承接定单,山水、花草、人物及宗教故事画等均可受理,业务十分繁忙。他们的画作从19世纪中期就开始参加各类中外博览会,屡获大奖,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画馆和木工间有过多次成功合作的经历。1887年土山湾刊印《道原精萃》,书中共有木版插图三百幅,就是由画馆师生绘图,木工间派人雕版,双方合作出书的。这次来自海外定单的中国宫工程,堪称双方的又一次成功合作。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尊敬,刘必振还特地指派画馆学生孟杏棠画了一幅莱奥波德二世的画像,作为礼物送给比方。这次工程的合作者还有一方是笪光华修士领衔的五金工场。这个工场负责金银铜铁器的冶炼和制作,主要生产各类宗教器皿,也出品座钟、铁床、黄包车等生活用品,甚至能修理管风琴等外国乐器并提供相应的零部件。它最传奇的一项业绩是1911年为法国飞行员环龙修理飞机,这应该是中国航空史上不应遗漏的一页――环龙这次在上海的飞行表演,是国人第一次亲眼目睹飞机在蓝天翱翔。五金工场长期附设于木工间,1908年起始与木工间分离,独立建场,全盛时有工人、学徒近百名。笪光华是当时木工间副主任,主要负责五金配件等装饰。笪光华,1865年生,字石瑟,原名JosephDamazio。他是葡萄牙人,1888年来华,长期担任葛承亮的副手,并协助他一起组建土山湾军乐队。他还是土山湾戏剧演出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中国宫巍然矗立布鲁塞尔

经过四年劳作,工程于1906年终于顺利竣工,一座美轮美奂的中国宫呈现在大家面前。整座建筑高18米,长30米,工程预算为31000元,由于用料昂贵,结构复杂,耗时又长,最终造价达到45000元。中国宫验收后,比利时方面十分满意,另外又下了一份新定单,委托葛承亮和他的土山湾同事再造一个同样有着浓郁中国古典气息的八角亭。作为中国宫的配套建筑,它将和中国宫一起,矗立在莱奥波德二世的王宫中。

建造工程耗时四年,运输和组装同样花费了漫长的四年时间。等到中国宫和八角亭在布鲁塞尔北郊国王的御花园里巍然屹立并正式开放时,历史年轮已转到了1910年。莱奥波德二世将中国宫作为自己宴请上流社会的宴会厅,其独特的造型和浓厚的东方情调博得了来宾的交口称赞。一进花园,首先看到的是宫门阶梯前的一对威武石狮,正面四根蟠龙金漆柱子巧夺天工,雄伟壮观,承托巨柱的四个鼓墩造型别致。二楼一对左右对称的大型木雕彩凤栩栩如生,仿佛在空中展翅飞翔。屋顶有四根旗杆,四周朱栏玉砌,浑然一体。屋内屋外大量情趣盎然的历史人物组雕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飞檐流丹,金碧辉煌。八角亭坐落在中国宫前的草坪上,两者景致错落,互相映衬,精美至极。小坐亭中,安然惬意,让人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北京景山公园煤山上的八角亭。

随着时光流逝,中国官今天已成为比利时皇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的一个分馆,专门陈列代表荣耀、财富和文化品位的中国瓷器,是比利时最大的陶瓷器收藏馆。宫内上下两层都辟成展室,展品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也有少量西欧早期作品,其中最早的瓷器是中国宋、元两朝的产品。一千余件瓷器中,大多数为来自中国17世纪至19世纪的外销瓷,每件陈列品都经过精心挑选,有极高的审美和历史文化价值。中国宫的建筑和环境所体现出来的东方特色以及宫内所藏珍贵丰富的陶瓷藏品,使其成为布鲁塞尔的一大观赏胜景而名闻遐迩!

中国宫与八角亭的建造与开放至今正好百年。今天,人们只知它们出自法国建筑师的设计,而忘却了它们更是产自中国的一对宁馨儿,绝对的Made inChina!真正催生它们的是中国上海土山湾的一群孤儿!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篇6

龙骨架和固定支撑结构 

墙体绿化的龙骨架和固定支撑结构,涉及到植物墙的稳定性、安全性,也影响到植物的生长,是植物墙成功的关键之一。不管什么类型的植物墙,龙骨架的安装基本类似,首先用膨胀螺栓将热镀锌槽钢竖向固定在墙体上,如果墙体是混泥土的,也可以用化学螺栓进行固定。然后在槽钢上横向焊接方钢或角钢作为龙骨,用于安装固定种植基盘、种植盒、种植箱、种植槽或种植毯等。 

对于容器式植物墙,包括种植基盘、种植盒、种植箱、种植槽等的固定安装,需要根据容器的尺寸大小确定好横向龙骨的间距。其中种植基盘、种植箱一般在横向龙骨安装完后直接挂在龙骨上,而种植盒、种植槽一般用自攻螺丝将其固定在龙骨上。容器式植物墙因为容器有固定的尺寸大小,植物的株行距受到限制,因此只适合做规整的造型或图案。 

对于铺贴式植物墙,一般需要在龙骨架上先安装一层PVC板作为固定支撑结构,然后将种植毯用射钉固定在PVC板上。种植毯最大的优点就是植物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意图自由种植,不受株行距的限制,可以做成各种形式、各种大小的图案或造型。 

种植基质以及植物的选择 

植物的良好生长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栽培基质配置。常用的植物栽培基质有泥炭土、椰糠、蘑菇渣、陶粒、炭化谷壳、苔藓、树皮、锯木屑、珍珠岩、蛭石等。 

选择适合墙体微气候和光照条件的植物类型也是问题的关键。首先,分析植物生长的需求,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维护措施,帮助维持植物的垂直生长。墙体绿化的植物可选种类广泛,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各种颜色的植物。乡土植物可以优先考虑,但要经过一定的测试,确保其在垂直环境中的生长能力和可持续性。如上海世博主题馆东西墙的绿化选用了五种植物:红叶石楠、金森女贞、亮绿忍冬、六道木及花叶络石,能随季节产生色彩上的变化,呈现不一样的风采。而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抗性,容易养护,能抵抗较为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 

能够作为墙体绿化的植物包括灌木、多年生草木、一年生草本植物和季节性植物。为了使植物生长茂盛,安装后即时成景,一般应对植物进行预培,即在安装之前2个月左右对植物进行预先培育,以保证植物墙的效果,还能为野生鸟类和昆虫提供栖息地,提高环境水平。 

自动灌溉技术 

水分是植物成活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植物墙一般采用自动滴灌系统。滴灌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分别为给水水源、水动力系统(包括了水泵、动力设备)、水处理系统(过滤器、施肥器、滴头)及控制系统(电磁阀、水压表、空气阀、止回阀等)。 

植物墙面积较大时,一般采用分区分块控制和轮流灌溉的方式,以保证水压充足、滴灌到位,利于植物均匀生长。 

要严格控制滴灌系统的工作水压,不可超压或水压过低。超压容易导致爆管、导致滴头冲掉等现象的发生;水压过低很容易导致管道远端供水不足,影响灌溉质量。 

要定期对滴灌系统进行检查,特别是过滤器,做到定期排沙冲洗,如发现滤网破烂需及时更换。 

施工完成后的养护 

植物墙由有生命的植物体组成,维持景观效果需要后期专业人士进行养护,确保植物的长势和整体的景观效果。比如,不可以疏忽而使灌溉系统断水持续几天,尤其在酷暑季节这对植物来说是致命的;同时,在必要情况下选擇合适的方式对植物进行人工光照补足等。植物墙的养护一般一年中需要检查几次,通常建筑外墙面3~4次/年,内墙面每两个月检查一次。大多数植物并不需要特别养护,但像有些生长较快的灌木,则需要每年修剪一次,枝条长度不要超过2米,以防止枝条过长造成植物重心偏移而脱落。较矮的植物墙进行植物修剪时,可以用梯子或简易的脚手架,较高的植物墙则需要可移动升降机。对于难以接近或者更高的墙面,则需要蜘蛛人一类的专用人员,用绳索套牢悬空修剪,如同清洁工人清洗高层建筑外墙饰面时的装备。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篇7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规范;土木工程

科技论文是学者呈现科技成果的主要形式,也是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这不仅是因为国内高校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有发表科研论文,甚至SCI检索论文的毕业要求,而且也是一个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术能力。然而,目前很多研究生对英文科技论文撰写习惯、写作格式并不熟悉,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教学也不规范。本文拟通过分析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科技论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论文各章节的写作要求及建议。

一、传统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授课内容以专业词汇为主导目前,一些研究生对于专业英语的认知仍是学习专业词汇,而部分专业英语课堂的授课内容也是以专业词汇的介绍为主导。然而,专业词汇的学习是本科阶段的学习要求,研究生学习阶段应加强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及规范要求等。

(二)研究局限性及负面结果刻意回避我们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一般会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简化,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通常也会做出一定假设。因此,针对某一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及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负面结果。事实上,我们对研究局限性及负面结果的讨论越充分,论文的可靠性越高。而教师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研究方法局限性的讨论及负面结果的呈现。

(三)结果讨论与展望不够重视在科技论文中,我们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和展望,可以使论文的内容和结构更完整,是科技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英文科技论文撰写及授课更加重视对研究结果的客观描述,缺乏对研究结果的合理解释分析。例如,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多种解释,我们可以致力于分析讨论多种可能,并深入展开。结果讨论和展望的内容越饱满,表明作者对研究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更深刻。[1]

二、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设计

我们可以根据传统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题目、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等各个部分逐一进行探讨,提出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习惯及规范。

(一)题目(Title)英文科技论文题目一般仅15个字左右,读者会根据题目决定是否继续阅读。因此,要求题目新颖、尽快切题,一般囊括以下元素:1.研究对象。如隧道、边坡、桥梁、混凝土剪力墙等;2.论文目标,即论文所要解决或回答的问题;3.研究方法,如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等;4.研究范围,有时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对象所处的地质条件、试验条件等外部环境。论文题目尽量避免使用不常用的单词缩写和感叹号。但疑问句式和问号也常出现作为论文题目。

土木工程博士论文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就是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对土木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施工管理,以最佳的建筑施工模式和经济效益模式,为土木工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影响力,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是土木工程施工单位施工管理的目标。

1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材料与施工人员问题

土木工程施工单位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购买不合格工程材料来节约成本,比如不合格的水泥、不合标准钢筋等。施工人员配备不齐,缺乏创新。在施工准备阶段,企业只追求施工进度,加快施工。有很多施工员工都是短时间招聘进来的,没有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他们对于将要修建的工程的难度、特点都不甚了解,只能是机械的工作。施工人员不够专业,责任心不强,使用工程材料时操作步骤不规范,比如混凝土、砂石的配比不合标准,会造成混凝土、钢筋的质量不过关,将此种钢筋、混凝土用于工程中会直接影响建筑物整体质量。另外,由于工程市场不够规范,很多企业为了竞标成功,采取降低价格、缩短工期等各种不合理的手段,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现象不断出现。

1.2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我国目前关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不是很健全,甚至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估缺乏权威性。施工企业施工质量管理人员权责意识不明确,责任意识不强,加上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很容易使得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1.3 土木工程施工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每天都在强调的问题,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以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很多施工企业为了节约资金增加自身收入,往往在安全问题上做的不到位,导致一些安全问题频发。例如,很多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往往是在露天高空环境下作业,露天高空环境存在着很多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土木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关数据表明,由于施工企业安全问题做的不到位导致的伤亡事故中,90%是由于施工企业不重视以及施工人员违规操作产生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发,与监管部门监督不力以及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以及技能有关。例如,上海静安县特大火灾事故,国务院直属事故调查组表示,这起事故是一起因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所导致的特别重大责任事故,也是一起不该发生的、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故。经过调查组深入分析,起火大楼在装修作业施工中,有2名电焊工违规实施作业,在短时间内形成密集火灾。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体制不健全,有关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不足导致的。

2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成本等各个方面,也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存在很多管理问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土木工程施工管理:

2.1 加强土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对项目进行管理只强调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而对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根据行业相关设计规定,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土木工程的可性研究工作对工程质量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项目的前期阶段就对项目的成本和质量等各目标进行控制。进行可行性研究还能有效地避免施工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施工质量和降低项目施工成本。

2.2 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

很多国内外实际施工经验表明,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对工程项目工程质量有关键的影响作用。而我国的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相对就更晚了。因此,我国应该逐步形成对人才培养的体系,按照国际上对施工人员素质的要求来进行培养,同时还要完善我国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考核制度。此外,还可以通过向国外先进的,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学习,邀请著名专家和学者组织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以及专业研讨会,全面推广先进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在高校建立博士点、硕士点,培养精通外语和计算机并且具有很强专业知识的善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2.3 完善土木工程施工相关法律和法规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存在很多施工管理问题,管理制度极不规范,非常混乱,必须要完善和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实施一定要做到互相配套,门类齐全,避免交叉重叠和遗漏空缺以及互相抵触,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逐步规范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市场。同时,所立的相关法律不仅要满足国内建筑形势的需求,更要与国际专业施工规范及标准接轨,确保土木工程项目施工有法可依。

2.4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然后要做到防患于未燃,防止事故发生,一是消除危险源,对于施工场地上可以消除的危害人身安全的物品,可以通过人工或机械清出;二是悬挂安全标志牌,在施工场地内塔吊、基坑边、材料堆放场地、配电房、钢筋加工车间、施工场地大门以及安全通道边上,都应该悬挂相应的安全标志牌,以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安全,三是隔离,在施工场地要拉围挡,控制无关人员的随便进出,大门要有门卫,工地要有监控,并设置专人监控制度。

3 结 语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不断创新与完善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要深入发展和演进必然要求施工管理理念和模式不断变革与创新,我们必须将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理论及时运用于工程土木建筑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不遗余力的提高企业土木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以使企业保持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侯举文.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3(1).

[2]王叶,曹国强,范振学.浅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J].房地产导刊,2013(7).

[3]徐春雨.浅谈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要点探析[J].科技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4).

上一篇:水利论文范文 下一篇:地质矿产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