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核心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26 15:31:15

哲学核心论文

哲学核心论文篇1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价值哲学 核心价值 和谐社会

从“十五”期间以来,人们极大地关注和重视哲学研究的“价值论转向”问题,富有创造性地从实践基础上重建价值哲学。本文试从价值哲学研究的几个前沿热点问题着手,从理论层面上寻找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良策。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价值哲学研究

随着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问题不断地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自然是否有内在价值和主体性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受人类中心论的影响。在这种价值导向下,关注人的利益与价值远远高于关注自然的利益与价值,人是为了满足自身及其后代的利益和需求而履行保护自然义务以及其他的义务,所以那时候的价值哲学研究在于主张和关注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最大程度利益的获得。

然而随着“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的价值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进入一种非平衡的发展状态,生态系统被破坏、生态问题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使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逐渐关注和重视自然的价值。进入21世纪,逐渐产生了与不同于“人类中心论”的“非人类中心论”,它在后现代范式中被建构出来,主张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并确立新的价值主体――自然界,强调把人的价值与尊严延伸于人类社会以外的自然界,把人类之外的生物、自然物看作具有等同于人类的价值对象,因而是将对人的价值哲学研究扩展为对自然价值的“泛价值论”的价值哲学研究。因此,价值哲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分歧与争议。“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哲学研究在研究客体上发生了变化,认为大自然才是最高的主体,非人存在物亦有不同程度的主体性,从而有其内在价值和权利。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价值的理论,认为“自然价值”是自然对于整体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意义。价值哲学研究呈现出对内在价值理解的不同,以及人是否是价值的唯一载体的争论。

其实,“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存在相通的介质,从价值哲学角度而言,“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非中心主义”能够实现辩证的对立统一。即人作为能动性的主体,在实践中把人自身的价值尺度与物的价值尺度真正地统一起来,追求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来理解,以全人类全面发展为本,就是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性,统一人与物的价值尺度,坚持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而将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整体和长远利益作为价值哲学研究的目标,这也是价值哲学的归宿和内驱力。因此,以人为本的价值哲学研究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体现出来的。

接纳价值的多元化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统一

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中,全球文化呈现多元化面貌,多元文化之间呈现的冲突与融合,其核心是价值和价值观上的冲突和融合,价值多元与价值观的泛化成为发展趋势。具体而言,全球化将导致全球社会结构从领域统一到领域多元的转变,进而促使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四大领域中价值的多元化发展。对于我国处于转型期而言,价值哲学研究面临的客观状态为:多元价值的泛化与主导价值的集中统一的冲突,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民族化与全球化的价值冲突,社会心理与社会理性的价值冲突。

面对多元价值的泛化以及消解价值冲突,价值哲学研究应持有宽容接纳的态度,在认真地对待价值观的“主体性”的同时,还要承认与接纳价值的“超知识性”与“多元性”,促进社会主义多元价值的和谐与统一,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和而不同”,维护社会安定与稳定,同时促进社会文化、社会思想的繁荣与自由。从实践论角度而言,价值哲学研究应该走向一种超越民族主义立场,从人类主体的高度和人类的价值视野来思考各种问题、谋划共同发展、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在价值多元化的现实面前,价值哲学研究从人性与文化视角解除当代价值的冲突,突出和彰显人文生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对于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实践具有正确与健康的引导作用。因此,价值哲学研究在接纳多元价值的泛化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人的客观存在及其实践活动是价值世界的核心,回归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弘扬人文精神,极力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统一,突出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社会影响与主导地位,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和尊崇劳动等观念的深刻内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建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地位。

价值哲学研究在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统一的作用,还在于调整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与体制下,“价值”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的表现形式多样化,甚至相互冲突,个人价值观以及价值取向也呈多样性,甚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互冲突,进而影响和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由此可见,价值哲学研究应注重在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前提下,将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紧密地统一起来。

从知识逻辑到问题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

价值哲学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独立的哲学学科以来,发展至今人们逐渐意识到价值哲学只有从问题出发才能获得自身发展。价值概念本身在尼采那里突现出来,并为现代哲学确定了一个方向――把价值问题作为中心问题来研究。由此可知当代价值哲学研究不再囿于价值问题进行价值科学形而上学的思路发展,而是转而对实际思想和实际生活的张力逐于极度紧张的现代性问题意识进行展开,基于社会历史的现代化,价值哲学研究逐渐从知识逻辑走向问题意识。现代化背景下的价值哲学研究正努力寻找与探索一种具体的问题意识和目标――如何在一种新的哲学立场上来克服人类文明的危机,从而重建人类的价值理想。

显然,价值哲学在问题意识下重构人类的价值理论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情境与实现情境,对于目前我国而言,价值哲学研究的重点目标在于关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系统研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中进行审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与发展。具体来讲,就是价值哲学研究不断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为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判断、道德选择、价值取向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努力克服物质生活富有而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象,确立健康向上的精神支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次价值论转向――走向实证研究

发展至今,尽管价值哲学研究在西方哲学史上曾出现过两次明显的价值论转向,即古希腊由自然哲学到伦理学的转变之中,以及19世纪中叶一种自觉的以价值问题为研究主题的哲学理念的产生,目前价值哲学研究正面临第三次价值论转向――从实践基础上重建价值哲学研究,但是价值哲学研究依然未建构科学的价值论研究方法。有学者认为21世纪价值哲学研究发展的关键是价值论研究方法的发展。从价值哲学研究之实际来看,加强价值论研究方法的科学发展是价值哲学研究重要的前沿问题,就目前国内价值哲学研究而言,主要面临两个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价值哲学研究目标上与具体的蕴涵时代价值的人文学科联系不紧密,二是价值哲学研究方法无法超越传统知识论思维方式的惯性。由此可见,21世纪的价值哲学研究要获得新进展,实现第三次价值论的成功转向,则必须与具体的饱含社会主流价值的人文学科建立密切的联系,逐渐从实践过程中汲取精华和营养。同时在处理价值问题上,价值哲学研究应该具有以生活世界为核心和理性依据进行实证性的研究过程。这也就必然注定价值哲学在研究方法论上需要不断走向一种创新和探索,即逐渐跳跃传统的认识论框架,将研究延伸至“实践”并以实践概念所体现的生存现象学方法来透视价值的深刻性与鲜活性。

哲学核心论文篇2

【关键词】人文型哲学 价值 人 超越性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价值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价值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似乎到了难以深入的地步。这主要表现在,各家对价值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各种不同的价值理论相互辩驳,难以达成理论共识。于是,人们就试图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以期推进价值理论研究的深入。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价值理论研究难以深入的关键,是对价值概念和价值本质的理解不同,而对价值概念和价值本质的理解不同,则取决于研究的立场、视角和话语体系不同。

以人文型哲学的立场研究价值问题,是价值哲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从人的生存和发展出发对价值的本质进行规定,是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基本思路。这一研究思路的转换,实质上就是价值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的转换。冯平、孙伟平等学者在论述当代哲学的价值论转向时,都认为价值哲学研究必须从哲学观上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价值哲学不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不是哲学史上的一个流派,而是一种新的哲学理念、哲学立场,价值哲学的核心,是将人类生活的价值问题提升为哲学的核心问题。①这种哲学理念、哲学立场应该说就是人文型哲学的哲学观。价值哲学不是科学型哲学,而是人文型哲学,应该以人文型哲学的立场、视角和话语来研究价值问题,而不应该以科学型哲学的立场、视角和话语来研究价值问题。

哲学可以分为科学型哲学和人文型哲学。科学型哲学是以人以外的世界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是建构绝对真理的知识体系,其核心是理性,这种哲学就是我们以往所理解的哲学,即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但是这种哲学往往又是“无人的哲学”,人仅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的,人变成了抽象的概念,变成了哲学家纯思辨的概念预设,而不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人变成了理性的一个符号,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概念。这种哲学是以对世界发展的规律性的最终把握为目的的,以世界发展的规律性推导出人的行为,突出了客观规律性,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突出了理性,忽视了非理性的情感、态度、意志和直觉。这种哲学在历史上的出现是必然的,它适应了科学发展对哲学的要求,引导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这种哲学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人文型哲学是以人的生存境遇、生存状态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它对世界的关注,不是对无人的世界,而是对人的生活世界,即属人世界的关注。人文型哲学不仅研究人的理性、理想,而且也研究人的情感、意志、直觉、本能等非理性的精神因素,研究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这种哲学的出现同样也是必然的,它是对理性绝对化的反叛,是对科学型哲学忽视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境遇的局限的克服,从而为哲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生长空间。科学型哲学是真理性的哲学,而人文型哲学则是价值性的哲学。现代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就是非理性对理性的超越,人文性对科学性的超越,价值性对真理性的超越。这种超越,把人类本真的生存状态凸现出来了,把抽象的人还原为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人所具有的多方面的特性表现出来了。因此,对价值问题的研究,不能运用科学型哲学的思维范式去进行,即运用主客体的范式进行研究,而应该运用人文型哲学的思维范式去进行。

以人文型哲学的立场、视角和话语来研究价值哲学,这就意味着:一、价值的逻辑出发点是人,而不是物。价值的本质是人文性,而不是科学性。人的本质不是自然性,也不是科学性,而是人文性,而人文性就是价值本身。二、人是价值的核心。人不是世界的核心,但却是哲学,特别是价值哲学关注的核心。单纯关注世界而不关注人的哲学,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哲学,因为任何哲学首先应该是价值哲学,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是为人们的生活、生存和发展提供价值理念的哲学。只有以关注人为核心并关注世界的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因为关注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关注人。

价值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

“价值”是以人为中心的,它是人的本性的存在,是人从自己的存在出发,对事物与人自身的关系的确认和认可,是人的活动规范,是人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和对意义的追求。价值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人是价值的存在物,价值是人的生存和存在方式,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

价值是表征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及意义,表征对象物对人的作用和意义的哲学范畴,是人的超越性本质的集中体现。价值是属人的,人是价值的主体、核心和本质之所在。价值在本质上是以人和人类为中心的。价值体现了人的活动的意向性、指向性和目的性,人的活动是指向物的,是以物为对象的,但最终却是为了满足人的。就“满足人”这一点而言,我们可以说某物对人有价值,有意义、有作用。人的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为”和“为人”的统一,人是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发动者、操纵者和控制者,活动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愿望。价值指的是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体现了“为人”的目的性特征。人的超越性本质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内在依据,也是价值的内在依据。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却又不满足现实世界所提供的一切,要超出现实世界,获得更多的东西,更好的物质生活和更有意义的精神生活,这是人的本性。由于这一本性的驱使和引导,人才去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进而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愿望。人的超越性本质,体现在人的活动中,就是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去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享受价值。在此意义上来说,人不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而且是价值消费和价值实现的主体。更进一步来说,人还是价值的根源、本质和核心之所在,只有人存在着,价值才能有所依附,没有人,就无所谓价值,一切事物的价值都是对人而言的价值,对人而言才有的价值,价值的本质与人的超越本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始终处在价值的本质与核心之中。人是价值的根源、本质和核心,必然规定着人作为价值的主体而存在,规定着人的一切活动的“为人性”特征。

价值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价值具有人本性,它是人对自己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需要、利益、感受和精神的确认和追求,是人的“存在之家”,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家园,是人的生存的基本需求和最高意义的集合。进一步说,“价值”是人感受到和意识到的存在,而不是自在的存在,它是人对自身的生存需求的直接感受和对生存的意义的自觉追求。价值的出现是以人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为前提的,只有人在自己的意识中感受到和意识到的存在才可以称为“价值”,没有感受到和意识到的存在,对人来说,是不具有价值的。动物和植物也是生命物质,但它们不具有自我意识,因而虽然也存在着其他的事物对它们的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不能称为“价值”。“价值”和“相互作用”的分界线就在于是否被意识到和被感受到。“价值”是具有指向性的,它既可以指向现实的存在物,也可以指向现实中并不存在而在将来才能存在的存在物。指向现实的存在物,就是“现实的价值”,而指向现实中并不存在而在将来才能存在的存在物,就是“意欲中的价值”,这种“意欲中的价值”,既可以是某种实物的东西,也可以是观念形态的“意义”。“现实的价值”既可以是物对人的有用性,即物对人的某种需要的满足或效用,也可以是某种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作品对人的情感的愉悦和精神的提升。价值具有指向性,指向各种不同的存在物,这些存在物,就是价值承载物,具有价值对象性,使价值有所归依,有所依附。由于指向物不同,构成了价值的不同表现形态,这些表现形态说明,人是价值的存在物,价值是人的存在方式。“价值”作为与认识相对应的评价,它是对事物对人而言的好与不好的肯定与否定,而作为价值的“好”,一方面是现实的“好”,是对现实事物、对人的关系的肯定;另一方面则是面对未来的“好”,即“向好”,是对“好”的追求。“价值”作为人的活动规范,是人对纪律、道德、法律的诉求,以及纪律、道德和法律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价值”作为人的追求,在人的当下活动中,表现为人的活动的目的,人的当下活动就是这种目的的实现过程;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人对最高意义的追求,对精神家园的渴念和对终极关怀的关注,是人的精神的返乡和精神的历险,是人的存在之“光”。价值作为人的存在之光,表明价值是人性的光辉,不是神性的光辉,也不是物性的光辉,它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的生活的意义之“光”。

价值是人的存在之“家”和存在之“光”,意味着人是价值的核心和本质,价值是人的存在的本然性,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追求。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构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是势之所趋,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首位,把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基础,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归宿,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最高要求。(作者分别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注释

哲学核心论文篇3

关键词: 新哲学 核心主题 超越性 哲学遗产

一、新世界与新哲学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前提,是准确地和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包括: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什么样的哲学道路?这条道路要求其后继者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陈先达的文章(以下简称“陈文”)开宗明义,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哲学的变革”,又是“变革的哲学”;它不仅重视“哲学中的问题”,更重视“问题中的哲学”。这二个基本命题的概括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前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的基本含义的概括;后者,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开辟的哲学道路的根本性理解。也许正因如此,“陈文”的标题是《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

关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陈文”明确提出,马克思的“哲学的变革”,源于他所创建的“变革的哲学”,即:马克思的哲学是为“变革现实资本主义,为人类解放宗旨的需要而产生的哲学”,“为创立新的世界而奋斗的哲学”。在马克思这里,创建“新哲学”,与创立“新世界”是一致的;更为准确地说,创立“新世界”,才是马克思创建“新哲学”的根据和目的。从创建“新世界”出发论述马克思的“哲学的变革”,这是“陈文”探索马克思的“哲学的变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在关于马克思的“哲学的变革”的论述中,“陈文”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基本观点: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世界观”,而不是“为各门科学提供最终的解释权”的“哲学”,这是新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其二,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创建“新世界”而奋斗的“另一种类型的哲学家”,而不是以“解释世界”为目的的“经院哲学家”,这是两种类型的哲学家的根本区别;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应该把哲学研究作为“参与实际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不能“走经院哲学家的道路”,这是两条哲学道路的根本区别。

在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长期以来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以从总体上否定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为前提,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描述成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宗派主义;二是以从总体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及其所开辟的哲学道路为前提,把传统哲学或现代西方哲学视为哲学的“正路”。其中蕴含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陈文”所提出的“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及其相互关系。针对上述两种倾向,以“陈文”所提出的这个重大问题为聚焦点,有三个问题需要深入讨论。

第一,如何看待“哲学中的问题”以及哲学家们对“哲学中的问题”的研究。

“哲学中的问题”作为“哲学研究范畴的问题”,作为“真正形而上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按照这种解释,“真正”的哲学研究,就应当是对“哲学中的问题”的研究。如果应当这样看待“哲学中的问题”以及哲学家对“哲学中的问题”的研究,那么,就需要澄清下述几个问题:其一,充分肯定哲学史上中、外哲学家们关于“哲学中的问题”的研究工作及其所获得的成果,而不是简单地以“经院哲学”之名而笼统地予以否定;其二,充分肯定这些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独立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并在相对独立的意义上继续相关的研究工作;其三,鼓励和引导当代中国的哲学工作者从“问题中的哲学”升华为“哲学中的问题”,但并不排斥某些哲学工作者注重研究“哲学中的问题”,专注于“真正形而上的问题”。“哲学中的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在于,为我们从“问题中的哲学”升华为“哲学中的问题”,并进而深化对“哲学中的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这些理论资源是哲学家以哲学方式面向现实的基本前提。

第二,如何看待“问题中的哲学”以及哲学家们对“问题中的哲学”的研究。

关于“问题中的哲学”,“陈文”认为“这不是直接的哲学问题,而是形而下的问题,是需要哲学家从中捕捉的问题”。从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的状况看,也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陈文”指出并深刻剖析的“重视哲学中的问题而轻视问题中的哲学”;二是缺乏应有的“哲学中的问题”的问题意识,缺乏应有的关于“哲学中的问题”的理论资源,因而造成同样值得关切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即以研究“问题中的哲学”之名,实际上是在非哲学的层次上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缺乏对“哲学中的问题”的真正的理论兴趣和艰苦的理论探索,在相当程度上阻滞了对“问题中的哲学”的拓展与深化。

第三,如何看待“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的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关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相互关系。

“哲学中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源于“问题中的哲学”,因此,注重“哲学中的问题”的哲学家,只能在“历史视野”与“时代状况”的撞击中研究“哲学中的问题”,只能以自己时代的生存状况和生活体验为背景来研究“哲学中的问题”,而不可能是脱离时代的纯粹的玄思和遐想。哲学理论和哲学思维的时代性,对于我们理解“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的相互关系,并由此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一,任何一种真正的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都不可能是单纯地形成于“哲学中的问题”,而总是不同程度地形成于“问题中的哲学”,因此,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应当是自觉地探索、澄明“哲学中的问题”所隐含的“问题中的哲学”。在何种程度上挖掘出“哲学中的问题”所隐含的“问题中的哲学”,才能在何种程度上把握到“哲学中的问题”。其二,正是由于“哲学中的问题”总是隐含着特定的“问题中的哲学”,因此,每个时代的哲学都具有某种广泛而深刻的一致性。如何以“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来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其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原则性分歧,从根本上说,在于关注什么样的“问题中的哲学”,怎样关注“问题中的哲学”,以及如何回答“问题中的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关注的“问题中的哲学”,是“变革现实资本主义”问题,是“人类解放”问题,是“创立新的世界”问题。这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原则区别,因而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二、核心主题与核心命题

马克思所要创建的“新世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不仅关系到对“新世界”的理解,而且关系到对“新哲学”的理解。叶汝贤的文章(以下简称“叶文”)从探索马克思的“核心主题”和《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即“新世界”的“核心命题”入手,讨论了“新世界”与“新哲学”的关系。“叶文”提出,马克思终生探索的“核心主题”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共产党宣言》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命题”,正是马克思的“核心主题”。

关于马克思终生探索的“核心主题”和《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命题”,“叶文”提出和探索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究竟谁是谁的条件?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的本质的问题,但又是一个长期以来理论界未予深入讨论的问题。这种状况既影响了对最根本的“哲学中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研究,也影响了对最重大的“问题中的哲学”即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叶文”提出,“《宣言》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界定社会主义,深刻地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根本上把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社会区别开来”。对此,我深以为然。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命题所内蕴的深刻的历史内涵在于,它表明了人在两种不同性质的“共同体”中的存在方式,以及两种不同性质的“共同体”所决定的人的发展状况。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共同体,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虚假的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社会主义是以“作为个人的个人”所构成的“真正的共同体”去代替“作为阶级的成员”的“虚假的共同体” 。“虚假的共同体”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因而不可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而“真正的共同体”是个人发展的形式,个人是发展的主体,因而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并从而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叶文”对于深刻理解马克思的“核心主题”和《宣言》的“核心命题”,以及深入理解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富于启发性和建设性的意义。但是,无论是从“哲学中的问题”的角度,还是从“问题中的哲学”的角度,对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核心命题”、对于“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学术界仍有广阔的理论探讨的空间。

从“哲学中的问题”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理论困难阻碍我们对“每个人”与“一切人”的相互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为什么人们往往把“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视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不是“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视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否需要我们重新理解和阐释“人”、“历史”、“社会”、“文化”、“发展”这些最基本的哲学范畴?在“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中,既包含着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共同体、个人与一切人的关系,也包含着个人与历史、个人与文化、个人的独立性与依存性等更为深层的矛盾关系。人作为历史的、文化的存在,总是被历史、文化所规范的,而“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它对个人的“偏离”,即以普遍性的方式“消解”其个性。在对历史的文化内涵的反思中,我们会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马克思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在我看来,正是从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出发,马克思把他的哲学批判从“揭穿”“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转向“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深切地展开了他对“法”和“政治”的批判,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是要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成人的独立性和个性,也就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是马克思的“核心主题”的具体体现。

在当代诠释马克思的“核心主题”和《宣言》的“核心命题”,无法回避的最为重大的“问题中的哲学”是市场经济和现代化问题。市场经济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方式,更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人的存在方式。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存在的第二种历史形态,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人的这种存在方式显示了自身的二重性:人从“依附性”的存在而实现了“独立性”的存在,然而,人的这种“独立性”又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以至于学者们以“物化的时代”来概括当代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真正的独立性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既要现实地超越“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生存状态,又必须以马克思所说的“第二大形态”所形成的“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为基础。同样,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的“一切社会关系”获得了现实性,但又造成了国内外学者在现代化的反省中所确认的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疏离”。这表明,针对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严峻问题而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其所内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言,远不止是具体的政策性问题,而且包括既推进市场经济又超越市场经济、既推进现代化又反省现代化的哲学理念问题。由此,“问题中的哲学”就升华为“哲学中的问题”:我们现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理念?这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性的价值选择和价值排序问题,因而也是当代中国的最根本的实践理念问题。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

由“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核心主题”所展开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具有真实的“现实性”,而且具有不容否认和不容忽视的“超越性”。那么,为什么“较长时间以来,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强势的观念,即认定马克思哲学的性质是现实的而非超越的”呢?这是张曙光的文章(以下简称“张文”)所提出和探索的问题。

从实践的观点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性,首先需要回答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张文”的最富启发性的观点在于,他认为马克思“把人类生存的永恒事实给予了历史性的理解,这种历史性的理解是现实的,也是超越的,因为它们就是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本身的两重性;这两重性既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而又能够相对地分化开来并呈现出极大的张力。所以,我们看到,当马克思以此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展开其理论研究时,他的思想的运思,便一直在人们具体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与人类生成发展的总体性的历史这两个向度之间反复展开;它不断地深入到人类历史的过去和未来之中,又从过去和未来返回到当下的历史境遇,从而不断地深化着对于人类命运问题,尤其是现代人命运问题的认识和解答”。在“张文”的这种解释中,“实践”已经不仅仅是某种被解释的对象,而且被升华为某种特殊的解释原则,即以实践的观点去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性。在我看来,实践观点作为解释原则,应当具有更为重大、更为基础和更为广泛的地位和作用——它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论的世界观去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把人与世界的关系理解为否定性的统一关系。正是这种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实践基础。

从实践的观点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性,还必须回答作为理论的哲学与实践之间究竟是何关系?在通常的解释中,总是把理论的功能归结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理论之所以能够“指导”实践,则在于理论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这种解释中,理论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其“现实性”(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理论的根本功能则在于其“指导”作用(以合乎规律的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应当说,正是由于仅仅把理论对实践的关系归结为“指导”作用,造成了“张文”所指认的那种普遍现象——只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性。

在对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忽视甚至无视理论的批判功能,而这恰恰是作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的特性。马克思一再强调,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他的理论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不仅仅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理论对实践的“批判”作用。伽达默尔在其《赞美理论》一文中突出地强调,“理论是实践的反义词”,“理论就是对实践的反驳”。理论作为实践的“反义词”,它对实践的关系,是一种否定性的统一关系,因而是对实践的“反驳”。这才是理论的最根本的“超越性”。

理论的这种“超越性”,从根本上说,仍然是源于理论自身的基础——实践——的超越性。实践作为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的统一活动,它要把现实变为非现实,把非现实(理想)变为现实。这就是实践的目的性要求,也就是实践的超越性。源于实践的理论,集中地体现了实践的目的性、理想性要求,因而理论总是否定既有的实践,在对实践的“反驳”中把人类的实践活动推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层次。

理论对实践的“反驳”,从根本上说,是对实践活动的价值排序,也就是对实践的“选优”活动。现代哲学的具有革命性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从“层级性的追求”,转向了“顺序性选择”。在传统哲学的层级性追求中,作为理论的哲学,就成为“陈文”所指出的凌驾于科学之上的“永恒不变的抽象原则”;而在现代哲学的顺序性选择中,作为理论的哲学就构成了对实践的“反驳”,也就是以价值排序的方式对实践进行选择。“为创立新的世界而奋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根本的出发点,对人们的诸种实践活动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并进而为实现这一“核心主题”的理想目标而作出最为合理的顺序性选择和安排。在我看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性”的最深层的依据。

四、重新解读与重新领悟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肯定“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究竟何谓“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实意义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究竟如何“解读”德国古典哲学?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问题,虽然一直得到人们的关注,但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尚缺少令人信服和富于启发性的研究成果。俞吾金的文章(以下简称“俞文”)的出发点是:“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重新解读将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的重新领悟”。通过“重新解读”德国古典哲学遗产而“重新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精神,这个主旨本身就是重大的、深刻的,因而是一项长期的理论研究工作。

“俞文”的切入点是德国古典哲学“范围”的界定问题,具体言之,就是费尔巴哈哲学是否属于“德国古典哲学的问题”。 “俞文”在考证和分析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在恩格斯的语境中,德国古典哲学指称的是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哲学,费尔巴哈的哲学不包括在里面”。这个结论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者提出两个重大问题:其一,“既然费尔巴哈哲学不包括在德国古典哲学范畴中,那究竟如何准确评价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形成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呢”?其二,不包含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新哲学的主要意义在哪里?究竟应该怎样概括和表述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主要理论来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里首先讨论 “如何准确评价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形成中的历史作用”问题。“俞文”突出强调的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不是通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路径”,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中,并不存在着他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影响后,从对自然的研究转向对社会历史研究,或从唯物主义辩证法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用费尔巴哈式的唯物主义去改造和提升黑格尔式的辩证法是不可能的”,“在马克思自己的解释路径中,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作用并不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

“俞文”的这些基本认识,对于深入探讨费尔巴哈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是能否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通向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二是能否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改造和提升黑格尔的辩证法,三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哲学是否具有根本性的、决定性的作用。显而易见,“俞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但是,究竟如何评价费尔巴哈的“历史作用”?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如果借用“俞文”的“后德国古典哲学”的提法来探讨费尔巴哈的 “历史作用”,我们可以比较明确地讨论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问题,即:在从康德到黑格尔的“整个运动的完成”之后,“费尔巴哈哲学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形成发展中的历史作用”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恩格斯在他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已经给出了系统的、明确的回答。恩格斯提出,费尔巴哈“在好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和我们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在我们的狂飙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及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 。那么,这个“中间环节”的“历史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费尔巴哈比“任何其他哲学家”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影响“都大”?恩格斯认为,“作为从康德以来的整个运动的完成的哲学”,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在于全面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为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这应当是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最根本的哲学意义。然而,“为什么彻底革命的思维方法竟产生了极其温和的政治结论”?这又应当是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最根本的问题。正是从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出发,恩格斯阐述了费尔巴哈哲学这个“中间环节”的“历史作用”。恩格斯指出,“在当时的理论的德国,有实践意义的首先是两种东西:宗教和政治”。正是“对现存宗教进行斗争的实践要求,把大批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推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恩格斯说,“这时,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了。它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宝座”,因而起到了巨大的“解放作用”,也就是它在马克思恩格斯“脱离”黑格尔哲学中的作用。

恩格斯在充分肯定费尔巴哈哲学的“解放作用”的同时,尖锐地提出一个问题,即:“费尔巴哈提供的强大推动力怎么能对他本人毫无结果呢?”恩格斯说,“理由很简单,因为费尔巴哈不能找到从他自己所极端憎恶的抽象王国通向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的道路。他紧紧地抓住自然界和人;但是,在他那里,自然界和人只是空话。无论关于现实的自然界或关于现实的人,他都不能对我们说出任何确定的东西。” 因此,我赞同“俞文”的这个观点: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既不能直接走向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也不直接从黑格尔的辩证法走向马克思创立的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基和内涵的辩证法。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源于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哲学,反而是源于唯心主义的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并不是超然世外的玄思和遐想,而是源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的最重大的时代性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讨论,马克思在“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中究竟汲取了什么?”

“俞文”认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引起马克思关注的主要有六个问题: “人”的问题,“市民社会”问题,“实践”问题,“自在之物”问题,“历史意识”问题和“自由”问题。毫无疑问,“俞文”所概括的正是德国古典哲学所面对的最为重大的“问题中的哲学”。但是,究竟如何看待马克思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中所继承的辩证法的理论遗产,还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俞文”集中地在“历史意识”的“平台”上来论述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思想的解读,这不仅是富有新意的,而且是触及实质的。在黑格尔看来,他所构建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和自我认识的辩证法,并不是某种抽象的思维的自我运动,而是个体理性认同普遍理性的精神历程,是“全体的自由性”与“各个环节的必然性”的统一过程,因而是个体实现自由的过程。这不是人们通常所解释的“概念辩证法”,而是以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而展现的人类寻求自由的逻辑,是一种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意识”的内涵逻辑。马克思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思想中,最重要的是汲取了这种具有“历史意识”的内涵逻辑,并将其改造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逻辑——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其理论内涵的逻辑。这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三者一致”的内涵逻辑,即作为历史的内涵逻辑的历史唯物主义。这种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的辩证法。

哲学核心论文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及方法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利益最大化

1.引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及唯物史观四个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关于实践思想、发展思想的科学完整的概括、总结及论证。如果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其推动企业科学、有效的发展,对保证企业生存与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1]。

实践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的进步发展,都受文化的影响与制约。文化与政治、经济日益密切,已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与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同样,文化对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企业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2]。

在我国,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其企业文化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但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特别是西方企业文化的影响及冲击。因此,如何继续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建设得到继承和发扬,建设充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企业文化,并逐步适应全球企业发展的潮流,缩小我国企业与世界企业的文化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基于此,本文对企业文化的理念文化及行为文化进行了分析,并以我厂企业文化为例,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为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也为其他企业制定合理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

2.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我厂(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理念文化及企业行为文化两个方面。下面对其进行具体阐述。

2.1特变电工企业理念文化

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厂企业理念文化主要包括:社会使命、经营宗旨世界观、核心价值观、沟通口号等。下面分别予以分析。

(1)特变电工的社会使命

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我厂确定了社会赋予的使命:特变电工始终专注于大型电力装备“输变电、新材料及新能源”三大领域的开创与共同发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全球的能源事业和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2)特变电工的经营宗旨

特变电工的经营宗旨主要包括:客户称心、员工安心、股东放心。这就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正确的端正心态,尽最大努力尊重客户;从各个方面去深入研究,了解客户心理,不断提升服务,感动客户并竭尽所能的满足客户。信任自己的员工,教育员工以德服人,分享成功,激励员工价值共享,使员工具有凝聚力。

(3)特变电工的世界观及核心价值观

一方面,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并对其进行深入理解,我厂的核心世界观为捍卫诚信、拥抱变革、推崇健康、欣赏简单和创造和谐。

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最重要的信条,是企业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指导员工的行为取向。基于此,我厂的核心价值观为: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能学习。有效的规范了员工的行为,调节和有效控制员工的兴趣和意志,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思考方向与行动指南,是企业长期 的根本动力。

(4)特变电工的沟通口号

特变电工的沟通口号为:“特变电工,全球信赖”、“四海特变一家人”。“全球信赖”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信赖,包括了用户的信赖,员工的信赖,投资者的信赖,供应商、销售商等合作方的信赖,政府和社会各方的信赖;也包括了来自世界各地区客户的信赖。让特变电工数以万计的员工为了共同的企业愿景而拼搏出力。大家亲如一家,观念相互融和,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取得事业的成功。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企业文化的灵活运用。

2.2特变电工企业行为文化

特变电工企业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企业行为宣言、员工行为公约、员工行为准则及围绕世界观的行为举措。

(1)企业行为宣言

特变电工是引领中国输变电行业的脊梁,为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装备和服务;重视与客户的沟通,以超越满意的产品和超乎想象的服务赢得客户的完全信任与持久支持;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互动共赢,共同走向成功。

(2)员工行为公约

特变电工要创造以“可靠”为核心精髓的品牌,就必须做可靠的人,做可靠的事。以马克思哲学原理为指导,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意味着任何虚假、奉迎、言不由衷的话都将不受欢迎;任何欺骗、推诿、敷衍塞责的行为都将不被允许在我厂体系。

3.结论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通过对我厂企业文化案例的研究与分析,从企业理论文化及行为文化两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了具体实践,总结了我厂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有益经验,为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孟祥坤,程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企业管理上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7(2):150-151.

哲学核心论文篇5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新生血液和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昌盛和民族繁荣的根基,只有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才可以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更具有意义。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掌握科学的思维理念,使大学生更好地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解决“主义真”“品德正”和“方法对”的问题,确保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将会有巨大而又深远的效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研究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为了哲学而去研究的,更多的是为了解放人类的思想。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发现的是资本主义的一副“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而不是在启蒙运动中一些学者想象的那种“理性和永恒主义的王国”,所以人们对于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失望和批判,而没有了当初的渴望和向往。同时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于社会主义的种种描绘和向往,使得人们开始对社会主义产生追求和向往。早在1842年,马克思就宣布了要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新的世界观,他还宣布“要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更切实地加以讨论,正是因为这样,马克思才和恩格斯共同合作,通过努力研究和探讨,创造出了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观学说,把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说过:“现代的唯物主义,它和过去相比,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其理论终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对人类思想的解放上。所以,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宣传和探讨时,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理性和规律性,这对于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哲学又叫认识论,它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可以为人们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提供哲学理论支持。人们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思维方法是否正确的判断性,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思维能力较低,对于理论思维能力的缺乏和思维方法过于片面,给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导致人们在对于世界的认知和改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和失败。

而现在的大学生过于重视学习工具性的实践科学,却忽略了对理论性社会实践的学习,这对于大学生理解并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恩格斯曾严重批判了蔑视一切理论的自然科学家,提出了“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对一切理论思维尽可以表示那么多的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的确无法使自然界中的两件事实联系起来,或者洞察二者之间的既有的联系。在这里,问题只在于思维得正确或不正确,而轻视理论显然是自然主义地进行思维,因而是错误地进行思维的最常见的道路。”这对于解决大学生“方法对”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指导的重要作用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和基本理论之间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提高重视,要求对哲学的基本理论要讲清、讲透,使得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只有立足当代,正确处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才可以做到让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有正确认知和理解,为以后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充足的准备。

哲学核心论文篇6

一、传统文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思想资源

党在十七大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党在十七大中的这一论述对促进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发展统筹兼顾、整体思考的结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优化市场经济结构都具有提供智力支持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的认识,基本上已不存在任何异议,但是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问题,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在对西方文化思想资源、传统文化思想资源及其对其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资源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在这样一种文化形态中,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围绕核心价值观建设,其他各种文化研究尤其是传统文化研究应当积极围绕这一中心加强和完善自身研究。本文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角度来界定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希望能对传统文化资源研究有所启发。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原则是指导传统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武器

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根本目标,传统文化研究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现状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曾经在所参加的各种学术会议间隙随机访问过一些传统文化研究学者,访问结果显示,尽管近几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出现了一种“国学热”的趋势,人们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了解和认识也越来越准确。有人认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根本对立的价值观原则,两者根本不能并存,甚至应该用传统文化比如儒学思想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儒学的一种代表性观点)。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 因为它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思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想理论根基。因为我们讨论的传统文化发展问题始终是围绕着建设怎样的文化形态这一问题来进行的,并且要从根本上回答现代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精神有何不同这一问题,即要着力回答如何发展传统文化的问题。由于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很难被自觉的作为一种根本的思想原则来指导传统文化研究。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可以毫不隐晦地说以儒家哲学为主体的传统哲学仍占据主体地位,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文化研究中的影响还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从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看,其思想归宿点仍然是以对封建等级文化的固守与坚持为基本原则的,对于当代以彰显个性、突出创造力的文化需求趋势而言,从思想旨趣上格格不入。所以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为根本的方法论原则仍然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三、在传统文化研究中贯彻实践性原则是学习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的具体体现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本质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述,其哲学不只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哲学, 而且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哲学。毫无疑问,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为我们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找到了理论支持。因为它告诉我们,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 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 脱离实践视域的社会就将停滞不前,文化研究也是如此。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就应当寻找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传统文化研究者。因为正是他们对宣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在场代表着一种结构性知识, 代表着一种文化权威,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的有效进入和进入的程度。有学者担心,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以强调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形态,现在提倡人的自由而自觉的发展会不会损伤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这种担心有其合理性, 而正因为这种合理性, 才突显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的紧迫性。说到底, 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是把包括传统文化研究在内的文化思想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原则与方法论精神相结合,并创造出其独特的思想果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态的过程。所以, 我们应该加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力度与控制维度,现借助于国家权力——设立科研机构,开设马克思主义教学课程,宣讲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等方式——做到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渗透进传统文化研究之中,首先塑造和影响学者然后通过他们进入市民社会之中,形成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才能得到真正尊重并在实践中发挥其作用,也最终才能促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成功。

哲学核心论文篇7

关键词:哲学精神;哲学研究;生长点

笔者认为,心理、精神、思想理论(包括文学艺术),是人类三种既紧密联系又各不相同的精神结构。如果用一座大厦的系统来比喻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心理就是大厦的基础,精神就是撑起大厦的各大支柱,思想理论就是大厦的整体。我国学术界对心理和思想理论的研究最为凸出、显著,对精神的研究主要活跃于精神病理学研究领域,而对阳光精神———哲学精神的研究,特别是对当代中国哲学精神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精神犹如撑起大厦的各大支柱,忽略对哲学精神和当代中国哲学精神的研究,无疑是中国学术的一大憾事。本文试图对研究哲学精神(主要是当代中国哲学精神)的必要性予以系统论述,以期引起共鸣和促进学术发展。

一、哲学精神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和内容

谈论当代中国哲学精神是当前哲学研究的一个生长点,首先需要从思想认识上解决“哲学精神”这个概念是否成立的问题。我们认为,“哲学精神”作为一个概念是充分成立的。

首先,马克思有很明确的论述。关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精辟地指出“: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什么是精华?

《辞海》上解释:精华“指事物最精纯、最好的部分”。这就是说,时代精神是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包括时代的民族精神、哲学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神学精神、世俗精神等等,其中有好有坏,有精华有糟粕,神秘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就是时代精神中的糟粕成分。时代精神的实质和精华的部分就是那个时代的哲学精神,马克思说时代中“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就是时代的哲学精神。哲学是时代哲学精神的理论表达。

其次,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先辈大家们,既有明确的思想意识又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大师有辜鸿铭、冯友兰、方东美、罗光、杜国庠、

金岳霖、张岱年、唐君毅、牟宗三等。在研究成果方面,辜鸿铭著有《中

国人的精神》,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是“中国哲学的精神”,另著《新原道》又称《中国哲学之精神》,方东美著有《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罗光著有《中国哲学的精神》。对于中国哲学精神的论述,冯友兰先生讲得最多,也讲得最深入系统,影响相当广泛而深远。杜国庠、金岳霖、张岱年等大师的见解也极具合理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与影响。

再次,党和国家对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高度重视,对哲学精神的研究具有强劲的引领作用。邓小平、、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既是新时代的开拓者,也是时代精神的创造者。邓小平特别重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大开改革开放之时代精神风貌。1998年9月,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他认为,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积极帮助人们“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张“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开创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风貌。党中央还不断号召全党积极发扬长征精神、孔繁森等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从2003年开始,每个年度都有“中国传统哲学与民族精神研究”课题项目;2003年还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课题项目;2004年和200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问题研究”项目中都有“唯物辩证法与时代精神”课题内容;2007年单例“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研究”项目。同样,近些年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

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课题指南,也都有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

项目课题。党和国家对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高度重视,必然引起人们对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深层思考,而这种深层思考一定会触及到作为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实质的哲学精神。

最后,当代中国哲学界的一些领军人物对哲学精神的关注和研究。代表性成果主要有《:高清海哲学文存》第六卷有专文论述“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精神”;高清海、胡海波、贺来著有《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陆剑杰著有《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哲学精神》学术论文;何兆武著述《西方哲学精神》;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等著《现代唯物主义导引》,第一章论述的内容是“哲学的精神”;美籍华人学者成中英著《论中西哲学精神》,李翔海、邓克武编辑出版。还有朱荣英著《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表述》、张云龙著《回归生活世界———当代哲学的基本精神》等论文成果。总之,哲学精神作为一个概念是充分成立的。名副其实,这个概念能够成立,就充分表明在人的本性中、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的成果中,特别是在人类创造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中,内含着并富有哲学精神。因此,哲学精神也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

和内容,也是哲学理论深化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二、当代中国哲学精神是当前哲学研究的一个大的生长点

中国哲学界对哲学精神的关注和研究,首先是冯友兰、金岳霖、张岱年等先辈大家们对哲学精神既有清晰的概念又有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他们对哲学精神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首先,他们研究的界域或对象,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包含着的哲学精神。他们研究使用的最主要的关键词是“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之精神”,在辜鸿铭那里是“中国人的精神”,他们主要是从中国哲学史中去探寻哲学精神。

其次,他们的研究真正触及和揭示了哲学精神的实质内容。辜鸿铭认为,孔子的“礼”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冯友兰认为:哲学是人生的反思,哲学是“入圣”之学,中国哲学的核心主题,就是使人具有内圣外王的人格;中国哲学的主流,要求的是一种最高境界,其真正精神是让人“极高明而道中庸”。杜国庠提出中国哲学的精神是“实事求是”,认为为学做人需要的基本精神是实事求是精神。唐君毅、牟宗三等人提出“:中国学术思想之核心”“、中国文化之神髓”是“心性之学”。罗光主张“: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为一种重实的精神”。张岱年反复说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金岳霖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最突出的特点。诸家提出的见解都极具合理性,带有普遍性,很有启迪意义。

最后,他们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理解,大多都是通过严密的理论体系来论证和说明的,有很高的理论成就。循着先辈大家们的成就往后看,会清楚地看到又一种景象:后学者对《周易》《、老子》《、庄子》等等哲学精神的研究,都没有突破前人的见解,以至于许许多多的人们在理解和研究中国哲学精神的时候,又纷纷回到大师们的见解上。这就是说,自大师们以后,我们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研究还没有多少新突破。

从大师们研究的境况向外看,向中国哲学之外的领域看,学界对哲学精神关注得更少了,著述极其少见。当代中国哲学界一些领军人物对哲学精神的关注和研究,有高清海先生的《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精神》、陆剑杰同志的《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导性哲学精神》等少数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和揭示了哲学精神的实质,其他著述所

及的“哲学精神”还没有触及到实质内容。可以说,学界对中国哲学领

域以外的哲学精神的研究显得更加冷清,那些地方基本上还是一片片广阔的处女地。

基于对上述情况的理解,我们隐隐感到:学术研究中大有旧中国的哲学精神,为什么没有当代中国的哲学精神呢?难道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会失传吗?绝对不会!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表明在当代中国的大地上,会有更加繁茂而强劲的哲学精神,因为,一个民族的强大,主要靠的是这个民族所拥有的哲学精神。在前人思想成果的启发和引导下,在深入思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基础上,特别是直面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思考,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哲学精神的逻辑体系,那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务实精神;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求真精神;以发展为目的的创新精神;以加快发展为动因的开放精神;以自主性为支柱的自主精神;以赶超为目标的竞争精神;以奉献和共赢为灵魂的合作精神;以人为本的和谐精神。我们认为,对这哲学精神的实质、功能和结构的研究,是当前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生长点。

三、研究当代中国哲学精神,促进社会发展理论发展

从实质上看,精神是人脑对世界的反映;从内容上看,精神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坚韧不拔的意志,是深厚有力的热情,是矢志不渝的求索和奉献;从功能上看,精神是人生命和生活的灵魂、支柱与不竭的动力。精神最光彩照人,感天动地,催人奋进。我说这些,都是就精神概念的内涵而言的。

对精神概念外延情况的思考和研究,我们认为有一种精神与人的本性和生命是直接同一的,这种精神就是哲学精神。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活动中,首先产生务实精神和求真精神两种最基本的精神力量。务实精神的根本内容是实干精神,求真精神的初级形态是求知精神。在两种基本活动和两种基本精神的矛盾运动中,内含着和蕴生出和谐精神等其他哲学精神。哲学精神都是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力量。其中,务实精神和求真精神与人的本性和生命是直接同一的:有这两种精神,一个人就能成为正常的人;没有这两种精神,一个人就不会成为正常的人。务实精神和求真精神越强劲有力,创新精神等其他六种哲学精神就成长和发展得越充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同这六种精神成长和发展的状况直接联系在一起。使人成其为人,是哲学精神的主要功能:一方面,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精神支柱;另一方面,它是推动人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最强劲的精神动力。

在谈论精神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和作用的时候,学者们往往以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为关键词来发表议论。我们认为,在这些精神形态中哲学精神处于实质与核心的地位。比如: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是求真精神、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的中心内容是和谐精神;中华民族拥有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充分体现着和谐精神、务实精神和竞争精神;改革精神是当代中国最主要的时代精神,而这个时代精神的中心内容是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多种多样、形象生动的其他精神形态,也都充分体现着某种或某几种哲学精神。可以说,革命精神、奉献精神、献身精神、敬业精神、实践精神、实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淡泊名利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精神等,主要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务实精神的具体体现。怀疑精神、批判精神是创新晨

新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自强不息精神主要体现的是自

主精神和竞争精神。冒险精神、创业精神,主要体现的是开放精神和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是合作精神与和谐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哲学精神是根本,是核心,是灵魂。

哲学精神是人和人类的根本精神。哲学精神是个人进步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精神动力,因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精神动力。研究哲学精神,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我们的观点是:一个人要有点儿哲学精神,一个民族更要富有哲学精神;有哲学精神的人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富有哲学精神的民族才能成为真正强大的民族。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意识形态角度看,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能动作用的结果;然而,从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的深层精神根源上看,又是改革开放后快速成长和蓬勃发展的新的哲学精神强劲推动的结果。这就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问题。

哲学核心论文篇8

一、传统文化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思想资源

党在十七大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党在十七大中的这一论述对促进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社会发展统筹兼顾、整体思考的结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促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优化市场经济结构都具有提供智力支持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本质的认识,基本上已不存在任何异议,但是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问题,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在对西方文化思想资源、传统文化思想资源及其对其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资源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在这样一种文化形态中,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围绕核心价值观建设,其他各种文化研究尤其是传统文化研究应当积极围绕这一中心加强和完善自身研究。本文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角度来界定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希望能对传统文化资源研究有所启发。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原则是指导传统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武器

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根本目标,传统文化研究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现状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曾经在所参加的各种学术会议间隙随机访问过一些传统文化研究学者,访问结果显示,尽管近几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出现了一种“国学热”的趋势,人们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了解和认识也越来越准确。有人认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根本对立的价值观原则,两者根本不能并存,甚至应该用传统文化比如儒学思想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儒学的一种代表性观点)。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 因为它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思本文由收集整理想理论根基。因为我们讨论的传统文化发展问题始终是围绕着建设怎样的文化形态这一问题来进行的,并且要从根本上回答现代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精神有何不同这一问题,即要着力回答如何发展传统文化的问题。由于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很难被自觉的作为一种根本的思想原则来指导传统文化研究。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可以毫不隐晦地说以儒家哲学为主体的传统哲学仍占据主体地位,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文化研究中的影响还是微乎其微的。但是,从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看,其思想归宿点仍然是以对封建等级文化的固守与坚持为基本原则的,对于当代以彰显个性、突出创造力的文化需求趋势而言,从思想旨趣上格格不入。所以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为根本的方法论原则仍然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三、在传统文化研究中贯彻实践性原则是学习和继承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的具体体现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本质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述,其哲学不只是一种解释世界的哲学, 而且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哲学。毫无疑问, 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为我们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找到了理论支持。因为它告诉我们,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 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 脱离实践视域的社会就将停滞不前,文化研究也是如此。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就应当寻找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传统文化研究者。因为正是他们对宣扬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他们的在场代表着一种结构性知识, 代表着一种文化权威,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的有效进入和进入的程度。有学者担心,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以强调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形态,现在提倡人的自由而自觉的发展会不会损伤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这种担心有其合理性, 而正因为这种合理性, 才突显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的紧迫性。说到底, 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是把包括传统文化研究在内的文化思想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原则与方法论精神相结合,并创造出其独特的思想果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态的过程。所以, 我们应该加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力度与控制维度,现借助于国家权力——设立科研机构,开设马克思主义教学课程,宣讲马克思主义时代精神等方式——做到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渗透进传统文化研究之中,首先塑造和影响学者然后通过他们进入市民社会之中,形成一种社会文化体系。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才能得到真正尊重并在实践中发挥其作用,也最终才能促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成功。

上一篇:哲学硕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英文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