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9-19 18:04:07

美业调查报告

美业调查报告篇1

据《史记殷本纪》载:祖乙迁于邢。邢台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都城,迄今已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历史。岁月悠悠,莲山课 件古往今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和生活过众多载入史册,对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动人心魄的故事,这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文化名城。

如果要撰写这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古城历史的新篇章,美术无疑是值得浓笔重彩去描绘的绚丽画卷。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邢台美术处在萌芽期,六六年邢台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这一事件给邢台人民心理和生活都是一击重创,在这一灾难事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力支援、邢台人民自力更生不为灾难所屈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构成了一幅惊天动地的壮丽的历史画卷。为反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国各族人民对邢台人民的深切关爱,表现英雄邢台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精神,震后设置了邢台地区抗震展览馆。由中央美术学院的周令钊教授主持展馆的设计,中央美术学院的大批著名画家都参与到该展的创作中,创作了百米素描长卷,大型成组雕塑,多套国画人物连环画。这些艺术家以真诚的情感精心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中国的美术历来注重兴衰鉴戒、褒功鞑过之意,此展不仅讴歌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战胜灾难精神,同时也产生了艺术辐射的作用。许多邢台本土的美术作者,一方面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去,一方面也受到专业的熏陶。为邢台美术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七十年代,邢台美术开始向成长期发展。这一时期为配合各种政治运动和重大节庆日的美术展览活动频繁举办,一九七二年举办了邢台地区美术作品展,出版了《邢台地区美术作品选》。七二年、七三年为配合农业学大寨、批修整风运动,先后举办了邢台地区美术作品展,并结集出版了《邢台地区美术作品展》。七七年、七九年分别举办了庆祝建军五十周年邢台地区美术作品展、邢台地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并选优秀作品结集出版《美术作品选》,同时开展和其他城市的美术交流,七九年,河北省四地市美术作品展分别在邢台、邯郸、秦皇岛、承德巡回展出。

在这一时期邢台的美术创作开始出现新气象,一批有实力的作者崭露头角。

进入八十年代,邢台美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称为辉煌鼎盛期。八十年代初,自学成材的画家韩喜增考取中央央美术学院年连系研究生。与其一起考取研究生的皆为一时俊彦,此举为邢台美术界带来了荣耀与自信,其意义非同凡响,也拉开了邢台画家进入高等艺术院校学习的序幕。与此同时一批画家脱颖而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在校期间就倍受师生关注、被认为天资聪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王耀生,以格调清新高雅的花鸟画和极具个性的书法作品引人注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幸同在邢的靳尚谊近距离接触、受益极深,以及后来在卢沉和周思聪先生言传身教下,绘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的黄耿卓,在先后从事油画、版画、年画、连环画创作后,以水墨写意人物画显示出较强的创作实力;自学成材的张洁在年画和连环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另外,一些著名的画家,以讲学、展览、写生、考察、深入生活纷纷来到邢台,莲山课 件已由当年政治运动和配合政治运动的美术工作向更加纯粹的艺术化方向转变。其间,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画家孙其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贾又福和陈平;著名画家史国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高潮;天津美术学院画家张世范、杨德树、何家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杨先让率研究生吕胜忠、陈文骥;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赵步唐和江文湛先后来到邢台。为邢台的美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

进入九十年代,拥有二百八十三名会员的邢台市青年美术家协会成立。

整个九十年代,邢台美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传统优势国画继续发展的同时,油画、版画、漫画等也得到了发展。

进入新世纪,邢台美术也迎来了新气象。郭明堂无疑成为了这一时期的领军人物,他先后两次在河南升达艺术馆举办《太行风情郭明堂山水画展》和《郭明堂山水画展》,在中原大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品所呈现的是一派俊逸超尘的艺术美感,具有清新悠远的意境。

纵观现当代邢台美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全国著名画家的关照下,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努力,在这片神奇而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画家和重要的美术作品。

希望我市的艺术家们用手中五彩画笔,创作出更多艺术性和思想性完美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绘画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宣传邢台,打造邢台。

如今美术已成为生活的主题、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在各行各业、各个区域都有所体现。

例如,新治理的七里河,融入了很多景观雕塑,如**岛伫立着有许多人类原始部落生活模样的雕塑,展现了人类的繁衍史。还有邢台钢铁路大桥,它是省内单跨最大、华北单跨第二的桥梁。大桥结构形式采用钢管拱起混凝土下承式提篮拱桥,拱圈内倾,结构新颖,美观大方,现为国内第二座。除此之外,在房屋建筑、街道建设、家居设计、服装设计上也有一定成就,并开设了许多公司,为人们建立了美好的生活环境。总之,美术事业的发展对加快邢台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在当地还承办了一些美术职业高中,对爱好美术的学子进行专业的辅导和训练,为邢台美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美业调查报告篇2

>> 海南省企业民间融资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海南省虚拟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海南省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市场的调查报告 海南省农户金融服务供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海南省公众防伪知识掌握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海南省“两权”抵押贷款的调查报告 河北省农村网站建设调查报告 关于海南医疗旅游市场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来源调查报告 湖南省泸溪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山东省农户贷款调查报告 高招调查报告 建设学习型组织之调查报告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广西高校新校区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皋兰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调查报告 临洮县养殖小区建设调查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杨再芬.标准引领美丽乡村建设[R].2014

〔本文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技术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2BAK27B03

-01)及标准委项目“ISO/TC268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跟踪研究”(项目编号:512014B-3646)阶段性成果〕

美业调查报告篇3

三大信用局掌管1.7亿人的信用资料

在美国的个人信用体系中,有一个角色至关重要,它就是个人信用调查公司,又称“信用局”。

1860年,第一家民营的信用局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成立,美国个人信用市场从此发展起来。当时,由于通信、科技手段落后,信用调查只能用纸和笔进行,后来有了电脑和网络,这一行业壮大起来。与此同时,经过100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上千家个人信用机构自生自灭,大浪淘沙之后,现在只剩下三大信用局平分秋色,即全联公司(Trans Union)、艾贵发公司(Equifax)和益百利公司(Experian)。

如果说信用局提供的个人信用资料是一道菜的话,信用局的第一大任务就是准备好“菜篮子”,往里面装“蔬菜”―――美国公民个人的消费、信贷活动信息。

以银行为主的各种金融机构会把客户的信息源源不断和无偿地主动送上门来。同时,为了保证“蔬菜”新鲜,银行还要及时把更新后的信息输送给信用局。除了银行,用人单位、法院也会把相关个人在就业、诉讼方面的信息统统提交给信用局。如今,三大信用局掌握着1.7亿美国消费者的信用档案。

个人信用资料每月更新12次,负面记录到一定年限就删除

有了“蔬菜”之后,第二步就是“做菜”―――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估。信用局运用自己的大型计算机系统处理顾客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住址、社会保障号码以及贷款、信用卡、法律纠纷、破产和支付记录等等。据全联公司介绍,为保证消费者的个人信用报告准确、及时、完整,他们每个月至少要对每个人的记录更新12次。另外,根据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个人信用报告的中负面信息,超过一定年限必须删除。例如,法律规定破产记录最多保留7年。

信用局所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个人信用的评估。信用评估根据信用资料中的五项基本内容进行打分。即:付账记录、未偿还债务、开户账户时间长短、贷款情况和使用过的信贷种类。680分以上为信用优良,620分―680分为信用中等,620分以下为信用不良。在美国,开立新账户、安装电话、签发个人支票、申请信用卡、购买汽车和房子,都需要这个分数。信用分高的人不仅可以轻松获得贷款,还可享受较低的利率。

除了普通的个人信用调查外,信用局还推出一系列专业的个人信用报告,例如,个人购房贷款信用报告、个人就业报告等等,供不同的机构和部门使用。如今,美国三大信用局每年出售的个人信用报告达6亿多份,收入超过100亿美元。

查个人信用报告要经本人同意,每份只要一两美元

花钱购买个人信用报告的是那些准备跟消费者发生交易的另一方当事人。金融机构发放个人消费信贷,商场向顾客发放购物卡,租赁公司考察个人用户,公用事业公司开通服务,雇主了解应聘者的品质,公司追讨债务,税务部门征收税款,都要以个人信用报告作为参考或依据。

根据美国的相关法律,这些机构查询消费者的信用记录必须征得当事人的同意。虽然任何人有权拒绝别人调查自己的信用历史,但这样一来,恐怕他自己也会寸步难行,有可能连房子都租不到。

购买信用报告并不用花重金。银行购买一份普通的个人信用报告,一次只需花1个多美元,即便是一份专项的个人信用报告也不会超过2美元。

任何人都是自己信用记录的监督者

每个美国人都很关心信用局做出的信用报告,毕竟这个报告关系到自己的信誉,因此,每个被信用局记录在案的美国公民都自然而然地成为信用局的监督者。

美业调查报告篇4

一、主要问题

生产要素方法和替代国价格是美国商务部操纵倾销幅度的重要工具。近年来,美国商务部不断变更法律与实践,对应诉企业报告生产要素的要求也变得愈发严苛,不仅加重了应诉企业的负担,而且增加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概况说来,美国商务部在这方面的做法主要包括如下问题:

1.要求所有关联企业或生产线都报告生产要素

一般情况下,为了确定被调查产品是否构成倾销,美国商务部要求被调查企业提供对美国销售价格的同时,会要求应诉企业提供其在调查期间或者复审期间内生产被调查产品的加权平均生产要素,即原材料、工时和能源的耗用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商务部只要求提供出口到美国的相关产品的生产要素,而不要求与出口美国产品无关的关联企业或者独立核算的生产部门提供配合调查。换言之,如果应诉企业的某个关联公司或者某个独立部门生产的产品在调查期间或者复审期间没有被出口到美国,则该企业或者部门无需提供该关联公司或者部门的生产要素信息和数据,美国商务部也不会要求它们配合调查。

然而,2010年11月26日,美国商务部《关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多个工厂或者多条生产线企业报告生产要素的要求》(Factor of Production Reporting Requirements for Non-Market Economy Companies with Multiple Facilities and/or Production Processes/Lines,即第10.3号政策公告),规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应诉企业如果有多个生产被调查产品的关联公司、工厂或者生产线,不管它们生产的产品是否被出口到美国,都要提交其生产要素信息。美国商务部在公告里声称,此举的目的和理由在于确保其计算出最准确的平均单位消耗。

2.不允许关联原材料供应商报告其生产要素

美国商务部在要求生产产品并不出口到美国的关联工厂或生产线报告生产要素信息的同时,对应诉企业关联公司生产并供应的投入――包括原材料、能源和包装材料的报告却百般挑剔,这不禁让人怀疑其真实用意。

实践中,有些大型企业根据专业分工协作,在集团内部实行一体化生产,因此存在大量的上游关联企业生产原材料等各种投入,供应下游企业生产和深加工的情况。例如,一家钢铁制品企业的上游可能存在多家关联企业,从炼铁、炼钢到深加工(例如热轧、冷轧),有的还存在由关联公司生产并供应电、包装材料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美国商务部鼓励甚至要求上游企业报告它们生产的相关投入材料,根据这些上游投入材料的生产要素确定它们的正常价值。但是,第10.3号政策后,美国商务部明确拒绝上游关联供应商提供它们生产相关投入的生产要素。这意味着,冷轧产品生产企业可能只能报告它采购的热轧产品的耗用量,美国商务部不会接受生产热轧产品的关联企业提供的生产要素。这种做法看似为应诉企业减负,实际上则是为了提高涉案产品的正常价值,进而增加应诉企业的风险。

3.随意增加或提高生产要素要求

从美国“双反”现有实践来看,对于调查问卷的范围以及要求提供信息范围的尺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标准和尺度,而调查当局甚至主办官员的自由裁量权几乎不受任何监督。因此,在生产要素报告要求方面,美国商务部官员在个案中可以随心所欲地提出些“过分”的要求。在很多案件中,美国商务部通过问卷、补充问卷或者在实地核查中漫无边际地提出各种要求,其中不少与被调查企业的生产要素关系不大,有的甚至只是因为办案官员缺少经验,或者个人吹毛求疵。这无疑给应诉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应诉失败的风险。

二、不利后果及应对策略

美国商务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应诉企业生产要素的要求可谓奇葩无比。笔者先后中国企业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应诉案件超过百起,能明显感觉到美国“双反”中“生产要素方法”和美国商务部给企业所带来的负担和压力,从而影响中国企业在美应诉的积极性和后果。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负担过重让一些应诉企业望而却步

美国法律并没有对如何提供生产要素作出规定,而只是确定了“尽可能准确”(as accurate as possible)的原则。根据美国商务部第10.3号公告,应诉企业的所有关联涉案产品生产企业或者独立生产车间都要配合应诉和提供生产要素(即使它们生产的产品没有出口到美国市场)。美国商务部一再声称,其调查的目的是保持“尽可能准确”。但是,美国商务部坚持要求应诉企业提供一个独立的公司或者生产线的产品的生产要素(根本没有出口到美国),这除了增加应诉企业的负担之外,不仅不会导致计算结果更准确,而且只会扭曲最终结果。正是由于这种苛刻的报告要求,不少大型企业在面临调查时不得不审慎考虑应诉负担和风险,其中不少企业也因此被吓退了。

在美国“双反”调查中,被抽取作为强制应诉企业接受全面调查的中国企业,通常是规模较大的生产出口企业。它们普遍说来,产量大、产能优、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在面对美国商务部的“双反”调查时通常准备充分,应诉积极。然而,这些大型企业现在却不得不受困于多个关联工厂。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可能是内销,可能是销售给第三国,却也被强制要求配合跟其八竿子打不着的美国反倾销调查。实际情况是,一些公司的关联工厂可能存在不理解的情绪,从而导致不配合。他们习惯性地反问:“我的产品没有出口到美国,将来也不打算出口到美国,与我何干?”或者,即使能够说服他们配合调查,但实际工作也是困难重重,企业也不堪重负。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提交生产要素的义务扩大到无关的关联企业身上,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应诉企业的正常价值扭曲,从而增加应诉风险

企业从关联公司采购并投入原材料的,美国商务部不允许关联企业报告该原材料的生产要素信息,即使关联公司报告了相关的生产要素信息,也不予采用。从表面上看,美国商务部的这一做法似乎是一种平衡,甚至减轻了应诉企业的一部分负担,但实际上,美国商务部通过这种方法,非常巧妙地操纵应诉企业的正常价值,从而人为地提高它们的倾销幅度。

假设某钢铁企业,其出口美国的冷轧钢板面临反倾销调查。如果公司的关联炼钢厂生产热轧钢板,并向该企业供应热轧钢板作为其生产冷轧钢板的主要原材料。如果炼钢厂参与应诉并提供其生产热轧钢板的生产要素,则公司生产涉案产品耗用的这一原材料投入成本大致如表1所示(美元/吨)。

但是,根据美国商务部新的规则,美国商务部不接收炼钢厂的生产要素,而是直接使用公司从关联公司采购的热轧钢板作为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耗用热轧钢板的成本可能大幅增加(如表2所示)。

3.增加应诉失败的风险

过去10多年,相较笔者过的欧盟、印度、加拿大、秘鲁、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双反”案件而言,要数美国的要求最为苛刻。在实践中,美国商务部对生产要素的要求可谓吹毛求疵。它不仅设计了一套非常独特而且全面的问卷,要求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包罗万象,而且还不断发放补充问卷,设置严苛的条件。此外,在实地核查过程中,美国商务部相比较而言非常严格。正因为如此,很多公司在应诉过程中如履薄冰,有的公司甚至出现在应诉过程中半途而废的情况――美国商务部以问卷答复“不合格”为由突然通知取消实地核查。这是切实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双反”案件中,如果说“尽可能准确”是美国法律对美国商务部的要求,同时也是美国商务部的表面目标的话,不断增加中国企业的应诉负担,寻找机会操纵结果,似乎是美国商务部的真实意图。为此,美国商务部随心所欲地滥用自由裁量权,通过部门规章的方式阻碍中国企业有效的应诉,是美国商务部的惯用伎俩。

美业调查报告篇5

 

[论文摘要] 如同对其他任一理论的理解一样,内部控制理论也是随着社会经济进步的需要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阶段,最为显著的研究成果是理论界的coso报告和萨班思法案。在国内,对于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与实务知道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试图解析这背后的原因,以便为内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全球财务舞弊案件频发 

 

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是投资者、客户、政府监管机构、外部注册会计师、企业管理当局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与决策者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但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经济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的情况,并且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后果。 

财务舞弊并不新鲜,作为一种故意错报财务数据,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行为,财务报告舞弊(financial reporting fraud)始于18世纪20年代的英国。南海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导致英国政府颁布《泡沫公司法》,并一度取消了股份有限公司这种公司形式。1929年~1933年席卷美国的经济危机使的整个证券市场濒临崩溃的边缘。会计史学家chatfield曾指出,松散的会计实务是市场崩溃和萧条的原因之一。尽管各国政府加强了对财务报告舞弊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但是,从麦迪逊公司到安然公司,从琼民源到银广厦事件,国内外的财务报告舞弊案件仍是层出不穷。 

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舞弊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空前严重,引起了相关部门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据美国会计总署的估算,1995年舞弊和欺诈仅在医疗方面的耗费就达1000亿美元。1998年,毕马威国际会计师事务所(peat marwick)对舞弊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调查,调查样本来自20个行业的5000家企业和组织,被调查对象包括单位的高级管理者、经营主管、财务经理、证券经理、内部审计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等。调查显示,1998年平均每起舞弊案金额为116000美元,百万美元以上的舞弊案也不少。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也显示,仅安然和世通公司的造假丑闻就使美国2002年经济损失高达370亿至420亿美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委员保罗.阿特金斯坦言,由于接连发生的美国大公司财务欺诈丑闻,美国证券市场遭受重创,损失约5亿美元的市值,如果将损失分摊到全体美国人身上,每户美国家庭要承担6万美元。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2002年进行的调查显示,职业舞弊中,资产盗用发生的频率最高,达舞弊案件的85.7%,其次为贪污受贿和管理舞弊。在国内,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的情况同样普遍存在。最近财务部的第9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显示,在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被抽查单位资产不实达88.8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其中资产不实比例在5%以上的占全部被查单位的15.13%,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全部被抽查单位的53.95%。 

在美国之外,日益猖獗的财务舞弊行为,一方面使全球的投资者因此缺乏投资的安全感,,引起资本市场的巨大震动,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另一方面,各国政府、理论界发起了对财务舞弊案件频发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期遏制资本市场的舞弊行为。由于财务舞弊案件总是与财务报告造假有关,因此,由职业审计师发起的旨在规避其审计责任的对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渐深入。 

 

二、萨班斯法案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法律要求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对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可谓由来已久,但通过法律手段推进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制度,则属于频发的财务舞弊案件所带来的理论与实务界相结合的制度创新。从国外看,安然、世通等财务舞弊案件的暴露,促使许多国家纷纷通过立法,加强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和内部控制,比如,美国制定的《2002年上市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第404条规定,上市公司要自行评估其内部控制有效性,揭示其内部风险控制中的重大弱点,并将评估结论写进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根据404条款的规定,美国本土的上市公司需要对2004年度的内部控制作出评估,在2005年3月15日前将评估结论纳入年度财务报告;已在美国上市的非美国本土公司,可以宽限一年,即从2005年开始评估,2006年6月30日前将评估结论写入年度财务报告中。 

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共有34家,这些企业都面临执行404条款的问题。与此同时,公司所聘请的审计师,要核实公司管理层作出的评估,并另行出具报告。从国内看,2001年10月,中国证监会了《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证券公司聘请有证券职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提交评价报告;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在2002年也曾指出,拟在3年~5年内借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中有关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及其报告制度的做法。但是,推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其基础是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开始起步,如民生银行制定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国证监会制定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对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制度具有较强的行业特征,适用面也比较窄,难以体现普遍性、统一性和公认性。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要求各企业逐步建立符合国际化要求的管理体系,其基础,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内部控制体系。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希望了解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要求,空前高涨,迫切需要科学、详尽、理论与实践并重、宜于操作、与国际接轨的内部控制建设理论的相关指南。 

 

三、结论 

 

美业调查报告篇6

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是投资者、债权人、客户、政府监管机构、外部独立审计师、企业管理当局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与决策者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经济生活中都存在着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的情况,并且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后果。根据美国会计总署的估算1995年舞弊和欺诈仅在医疗支出方面的耗费就高达1000亿美元。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也显示,仅安然公司和世界通信公司的造假丑闻就使2002年美国经济损失370亿至420亿美元。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委员保罗。阿特金斯坦言,由于接连发生的美国大公司财务欺诈丑闻,美国证券市场遭受重创,损失约5万亿美元的市值,如果将损失分摊到全体美国人身上,每户美国家庭要承担6万美元。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2002年进行的调查显示,职业舞弊中资产盗用的发生频率最高,达舞弊案件的85.7%,其次为贪污受贿和管理舞弊。在国内,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的程度同样令人触目惊心,最近财政部的第九号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显示,在对152户企业2002年度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被抽查单位资产不实88.88亿元、利润不实28.72亿元,其中资产不实比例在5%以上的占全部被查单位的15.13%,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占全部被抽查单位的53.95%。针对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的严重情况,如何对财务报告信息失真做出恰当的防范和治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更有许多学者将目光集中到公司治理、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法律体系完善等方面。本文从财务报告信息失真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入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进行了研究,并试图结合当前我国微观经济的特点,提出完善我国内部控制体系,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的若干建议。

二、财务报告信息失真与内部控制

实践证明,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及时地发现舞弊,从而有效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的负面影响。美国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2002年报告中的统计结果显示,通过内部控制发现的舞弊公司比例达到15.4%。事实上在其他发现舞弊的途径中直接或间接与内部控制有关的更多,例如员工举报(26.3%)、客户或供货商举报(13.7%)、匿名举报(6.2%)可以归集到内部控制框架中的信息与沟通要素;而内部审计(18.6%)则可以归集到内部控制框架中的监控要素。可见,内部控制框架的合理设计和有效执行,能够很好地发现并防范舞弊的发生。

事实上,人们在讨论舞弊的预防措施时,也不同程度地把目光转向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上来。美国的注册舞弊审查师协会的2002年报告中对受害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约90%的受害公司缺乏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控制制度被员工忽视,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①在我国财政部2001年组织的《会计法》执行情况的重点检查中,就包含了公司、企业是否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②。而为了促进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财政部于2001年开始制定并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货币资金(试行)等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结合部门或系统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建设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从基本规范颁布实施至今,亦三年有余,期间,财政部又先后颁布了系列内部会计具体规范。为了了解基本规范中的控制方法在实务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风险控制、内部报告控制以及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八个控制方法的应用情况以及内部会计控制总体应用效果进行调查。

三、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用效果统计与分析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依托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的财务总监培训班,从规模、行业和内部会计控制方法等纬度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发放调查问卷共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回收率76.0%。

被调查对象所在公司的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企业112家(占全部被调查企业73.7%),集体企业10家(占6.6%),私营企业17家(占11.2外商投资企业13家(占8.6)调查选取2002年度销售额作为被调查对象所在企业的规模的划分依据,100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11家(占被调查企业7.2%),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中型企业9家(占5.9%),3000万元以上、3亿元以下的大中型企业58家(占38.2%),3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74家(占48.7)

被调查对象在企业担任的职务,涉及董事(4人,占26%)、总经理(9人,占5.9%)、财务经理(34人,占22.4%)、财务总监(48人,占31.6%)、总会计师(3人,占28.3%)5个主要的选项,并用一个其他选项以做补充(14人,占9.2被调查对象所在公司所属的行业,是以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公司联合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为基础,参照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进行调整的,共分10大行业,被调查对象所在公司所处行业见表1:

2.内部会计控制总体应用效果情况统计

    

从上述调查可作出如下判断:

(1) 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比较薄弱。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明晰,公司的董事会往往不能按照正常的选举程序产生,内部董事或灰色董事®较多。没有一个强硬的董事会,就不能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较好的总体效果。⑴SO委员会在其1992年报告中认为,董事会与公司内部控制之间是有联系的,企业中许多行为需要董事会批准或授权。一个客观、能动和富有调查精神的董事会,能够及时发现并修正公司经理班子逾越内部控制的行为。其二,我国国有企业缺乏制定并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在动力。在我国特殊国情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对外披露财务报告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政府,国有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是为满足政府的要求,或者即使实施内部会计控制,也是为着政府服务这个目的的,为满足政府监管要求。而作为盈利性的企业,最希望的是内部会计控制能提高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这或许就是内部会计控制应用实施起来效果不是特别好的原因之一。

(2) 从行业来看,金融行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总体应用效果在所有行业中相对来说最好。这同金融行业高风险的特点有关,我国对金融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走在其他行业的前列。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要求各金融机构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1999年8月,保监会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指导原则》。2000年4月,证监会了《关于加强期货经纪公司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2001年1月,证监会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由此可见,我国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主要是从金融行业开始的。参照金融行业现有的内部控制规范,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设,是推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进程的一个有效途径。

(3)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大中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总体应用效果相当,但中型企业要稍微逊色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其内部会计控制总体效果要好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这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受到成本的限制。学术界在讨论内部会计控制时,都强调管理当局和审计师应该有“成本效益”意识,只有在应用内部会计控制的收益大于应用内部会计控制的成本时,实施该项内部会计控制在经济上才是可行的。对于小规模企业来说,应用某项内部会计控制的成本往往会使得企业放弃该项内控的实施。其二,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发挥作用的有效程度关键是取决于执行人员的实际运作,相对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专门的职业培训,也有严格的招聘程序和作业标准,职员素质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要好,对内部会计控制总体效果的影响也是明显要好。其三,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都有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上至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高层管理,下至各个业务岗位不相容职务的分离,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而言,普遍都做得较好,从而影响到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效果。

从表中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就内部会计控制方法的应用效果而言,被调查企业中财产保全控制(以现金资产为重点)执行的效果最好,有85.5%的企业认为自己执行得很好或较好,没有企业选择“较差”或“很差”;而预算控制的执行效果相对较差,仅有20%的企业选择“很好”,这与选择“很差”的比例相同,而超过半数的企业选择了“一般”。这表明各类企业还需要加强预算控制的设计和执行,从而很好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此外,内部报告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的执行效果也差强人意,分别有近半数的企业认为自身的执行效果“—般”,因此企业应加强这方面的内控建立健全工作,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效果。

4.内部会计控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统计

笔者还对内部控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虽然每个控制方法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的原因不一,但概括起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应引起注意:

(1) 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例如在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的原因统计中,我们发现有32 9%的企业认为自身的人手少,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没有将应该分离的职务恰当分离开来,从而限制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执行。

(2) 内部控制设计不合理。例如,被调查人员中有48. 7%认为是因为业务岗位设置的缺陷,导致了不相容职务没有分离;而认为授权批准不明确、授权批准层次不清、授权批准范围有交叉等设计问题造成了内部控制没有很好应用的比例,则分别达到32.9%、43.4%和30.9%®;此外,在电算化会计系统应用效果方面,由于系统本身存在漏洞造成执行效果较差的比例达到23.8%。

(3) 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被调查单位中有41. 4%的企业缺乏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或岗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内部会计控制设计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进行沟通,从而造成监控不利。

除上述原因之外,控制环境、信息与沟通等方面也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例如有44.7%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没有意识到不相容岗位应予分离;29.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由于人员素质低造成电算化会计系统应用效果差;而有41.4%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内部报告控制应用效果差是由于报告的责任不明确造成的。

四、对我国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从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认为要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效果,应该让企业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从而在观念上树立起主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观点;同时推动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进程,让企业有章可循,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并进而提高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应用效果:

1. 加强政府对内部控制框架建设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内部控制的法规建设方面,更应该发挥其功能。调查结果显示金融行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总体应用效果在所有行业中最好,部分原因应该归功于金融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较为健全,使得企业能够有法可依。虽然财政部于2001年6月22日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试行)》,至今也实施了三年,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适合于所有单位的内部控制框架并没有形成,缺乏可操作的具体内控指南,很多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还无法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统计结果中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的执行效果普遍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应该与实务中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则来指引有很大关系。因此吸收国外内部控制的先进理论与实务成果,加强政府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建设,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至关重要。

2. 增强企业自身设计并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积极性。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动力主要来自政府监管部门。显然,这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内部会计控制充分发挥其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功能。因此,应该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交流,从观念上扭转企业管理当局的意识,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让他们理解内部控制不仅可以达到遵循法律法规、有效防范和及时发现舞弊的目标,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效果,甚至可以提前了解实现企业各项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和影响结果,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保证企业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3. 建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调查结果显示各项具体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设计上的缺陷和执行上的困难。以风险控制应用效果差的原因为例,缺乏事前评估、事中监督和事后考核的比例分别达到47.4%、428%和25%,还有224%的企业认为缺乏严格的呈报和审批,41.4%的企业缺乏专门的风险评估部门和岗位,这些原因的背后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但企业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是否意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是否了解风险控制中存在的各项缺陷也许更为重要。从规范的角度看,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属于原则性的要求,各单位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和条件,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方法。而企业在建立了初步的内部控制框架之后,仍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所有的这些目标,都需要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企业通过不定期的内部审计,结合外部审计师的定期评审,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设计缺陷以及不能有效执行的真实原因,并向审计委员会或董事会及时沟通,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功能。

美业调查报告篇7

美国一个有影响力的华人组织“百人会”进行了这项调查,其结果令人惊讶:与美国的政治家、学术界和工会领导人相比,美国普通公众对中国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并不那么担忧。

在政治方面,公众视中国为美国第四个最重要的“盟国”,仅次于英国、日本、以色列,排在法国、台湾、韩国之前。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因为美国和中国并未正式结为盟友。

《金融时报》看到这份报告时,正值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到9年来最高点,而且此前美国一个有工会背景的社团刚刚了一项报告,谴责中国在1989-2003年间使美国损失了150万个就业岗位。

尽管就业岗位流失和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这两个问题在去年美国总统大选活动中占相当份量,但只有21%的被访者认为这是个首要问题。

一半以上的美国人认为在中美关系中应重点关注中国的人权记录。将近四分之三的被访者表示,同中国进行贸易使美国受益匪浅;五分之三的美国人相信低成本的中国商品使美国消费者受益。该报告还发现在工会成员中也有同样多的比例接受廉价中国产品。这一结果与工会资助的研究机构――“经济政策机构”本周的报告大相径庭,该报告认为中国廉价进口商品造成美国就业岗位流失。

从事民意调查的Zogby国际公司总裁Zogby先生称:“美国人坚持消费者第一的理念”。

这家公司对1200多人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美国公众对中国的总体态度在过去10年中发生了显著变化,59%的被访者对中国持正面观点,而10年前这一比例为46%。

较之于军事实力,中国在工业化经济方面的巨大进步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更为紧迫的问题。

这项调查发现,将近四分之一的被访者认为中国对美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威胁,以此相比,15%的被访者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了严重的军事威胁。

该项调查还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23%的被访者有朋友或家庭成员收养了一个中国小孩。Zogby先生说:“小孩对搞好外交很有好处”。

美业调查报告篇8

一方面,在线分类广告网站蓬勃发展,这些网站允许用户免费刊登广告,因此广受欢迎并抢夺了大批报纸分类广告客户,目前Facebook、eBay、、craigslist等在线分类广告网站受到美国年轻人的广泛欢迎;另一方面,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导致构成报纸分类广告三大板块的汽车、招聘、房地产分类广告大幅下跌。为挽回分类广告的颓势,美国报纸正在尝试一些新的策略。

风险分担

《奥斯汀美国政治家报》分类广告部主任Ron Mann说:“我无数次地听到来自汽车经销商这样的声音‘我在你这儿打广告,但你得保证如果毫无效果就退钱’。”这生动地反映了,花钱打广告却收不到好的广告效果,是广告商最担心的事。报纸想要挽留老客户,吸纳新客户,首先要打消他们这一顾虑,帮他们分担可能产生的风险。目前,美国多家报纸在销售广告版面时,较常用的风险分担方法有如下三种:

浮动的广告费率浮动的广告费率就是将汽车经销商的广告费率与其月实际销售量挂钩,即广告费率与月实际销售量成正比。其可行性在于,汽车经销商都急于完成厂家分配的销售任务,以提取厂家返还的回扣,因此,他们都有做广告的需求,只是要考虑广告效果和费用的性价比。

以《奥斯汀美国政治家报》为例,该报的长期广告客户必须统一支付与上年同期相同的广告费用。以此价格为底线,如果客户增加投放量,报纸会给增加投放的广告数量予以适当降价。每月底,如果汽车经销商没有完成生产厂家规定的销售目标,报纸将会将广告费率降低到前一个月的价格之下。那么,下一个月,客户可以更底的价格投放等量的汽车广告。该报去年12月推出浮动费率政策,截至今年5月,24家汽车经销商加入进来,支付的总广告费比2006年高出24%。

捆绑销售捆绑销售是报纸在广告经营上与本报网站的联动,如:将首页横幅广告、跳出视窗广告、鼠标跟随广告等与价位较高的报纸广告版面捆绑销售。

《奥斯汀美国政治家报》就针对其汽车广告客户实施了这种捆绑销售的策略,即广告客户如果购买了星期一、二、三报纸的广告版面,就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得到在本报网站上在线的广告空间。这样,报纸一方面为本报和本报网站争取了更多的广告销售,另一方面,也借助网络空间为客户拓展了广告的影响力。该报的销售代表用来自Scarborough Research调查公司的数据向广告客户说明,捆绑式购买报纸广告,其费用比购买电视和电台的广告时段低得多,但影响力大得多。

分析师预测收益媒体竞争分析师对广告风险和收益的预测可以为广告客户提供市场咨询,而不是单纯的推销版面。目前,美国很多报纸都雇用了这样的分析师,他们与报社分类广告部门的销售小组一道工作,一方面收集广告客户的意见反馈,以改进自身销售策略,另一方面,运用市场分析结果和受众数据来指导广告客户如何更有效地投放广告费用。

在密尔沃基,《新闻前哨报》为了解该报广告客户最真实的需求,专门成立的专家工作小组和该报广告部共同对客户和受众进行调查。这个工作小组提供的反馈意见就是报纸分类广告版块的改版的重要参考。该报新的分类广告版面已于今年1月登场,字体从6磅变成6.1磅并加粗,易读性大为提高。每条广告的第一行设置为悬挂缩进,在视觉上使每条广告信息更醒目。此外,该报还增加了分类广告导读和新增广告标题提示等内容。随后,分析家小组以对新版分类广告的受众调查的数据为依据,向广告客户预测了其继续投放广告的风险和收益情况。据该报统计,自分类广告改版以来,报纸广告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0个百分点。

强力销售

为招揽新的分类广告客户,美国很多报纸实施了积极的版面销售策略。这是一个外向型的策略,报纸不能守株待兔,等着客户上门打广告。首先,要深入了解市场,了解竞争对手和广告客户的详细资料。其次,要雇用很多销售代表,像推销产品那样来推销广告版面和服务。从实质上说,积极的销售策略就是,抢竞争对手的客户和挖潜在的客户。就目前来看,单凭报社本身的实力,不足以全面深入市场获取可靠数据来制定销售策略。联手知名商业调查公司,购买其提供的数据和市场分析服务是美国报纸流行的做法。

依靠调查数据《新闻前哨报》使用来自WANTED Technologies、infoUSA、Landon Media Group LLC三大调查公司的数据使得该报能持续跟踪广告客户,赢得了不少新客户。该报今年1月出版了36页的招牌广告增刊,增刊的客户90%是新客户。赫斯特集团于去年底开始实施分类广告版面强力销售策略,并以《休斯顿纪事报》为主要试验对象。通过WANTED Technologies Corp和Dun & Bradstreet的 数据,《休斯顿纪事报》可以了解到广告客户倾向于在哪些媒体投放广告以及他们投放广告的位置,甚至对他们投放广告的细节也了如指掌。掌握了客户的基本情况,报纸的销售代表就主动出击,说服那些竞争对手的客户将招聘广告投放在该报上。今年5月最后一周,该报通过销售代表卖出的广告版面是4月的三倍。由于效果颇佳,甘尼特集团在弗吉尼亚州麦克林的几张报纸也开始使用WANTED Technologies提供的数据服务。

重视销售细节除了对市场的宏观把握,具体的销售方法对于取得良好的广告推销效果起着关键作用。赫斯特集团在分类广告推销中,总结了以下4点有效的具体方法:

与潜在的客户保持联系,哪怕他暂时不做广告。只要被报纸划为潜在客户,就要经常地、定期地联系他,让他全面了解报社的广告业务,最新的版面优惠活动,广告版面变化情况,是否有适合他的套餐服务推出等信息。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大环境下,你不和客户保持联系,对手就可能抢走他。

运用新技术。媒体调查公司提供的新型软件可以提供大量潜在客户的详细资料。用好这些软件,可以使销售代表以更高的效率联系上更多潜在客户。

树立品牌意识。销售代表每联系一次客户都要切记推广本报品牌。销售代表自身的言谈也要为报纸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即使一次推销不成功,也是为报纸吸引客户的长线投资。

电子邮件轰炸。与电话联系客户相比,多给客户发电子邮件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电话打得过多,客户会认为是“骚扰”,而多发电子邮件则可以让客户耐心的了解报纸近期的广告优惠活动。当然,也不排除客户把邮件当成垃圾删除的可能。所以,最好电话和邮件双管齐下。

更新产品

随着分类广告客户市场的细分,报纸必须更新广告品种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美国报纸纷纷在传统广告品种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就效果看,广受欢迎的新兴分类广告品种有:

自助销售的广告一些报纸和本报网站联合,开发了一套分类广告自助销售系统。这套系统就像一台自动售货机,广告客户只需自己按照电脑提示的销售步骤操作,就可和报纸完成广告交易。自助销售的广告主要针对的是交易金额较小的个体广告客户。两年前,《亚特兰大宪法报》与AdStar合作开发了针对个体广告客户的在线自助销售平台。从2005年起,这个易操作的网络销售平台开始运转,用户反馈和使用频率直接促使该报不断更新这个系统。一季度前,在线调查商 LLC实施了对在《亚特兰大宪法报》网站上刊登广告的客户的电子邮件访问。回复显示,大多数二手房和二手汽车卖家经常使用在线自助销售系统。

网络版免费小商品广告面对免费分类广告网站的竞争,报纸也不得不推出一些免费广告版块,“赔钱赚吆喝”。2006年,《亚特兰大宪法报》利用自助销售系统,开始提供网络版的免费个人小商品分类广告,销售商品的价格不得高于500美元。尽管这种分类广告在整个报纸的分类广告中无足轻重。但是,由于提供了免费空间,该报二手小商品分类广告的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两倍。应该说,这个生意只是为了报纸网络版分类广告赢得更多关注度、点击率和成交量,同时也检验了该报的自助销售系统的运行效果。

报亭广告2003年,《棕榈滩邮报》首次建立这种以该报报头为标识的自动化报亭。行人可以通过报亭上安装的触摸式屏幕浏览、查看该报所有分类广告。这样,该报的分类广告不仅被刊登在报纸上,还多了一个载体――报亭查询机。这种报亭都设在人流密集的大型购物超市,使分类广告的影响力也得以伸延。据该报广告部统计,报亭广告的出现,不仅为报纸带来了更丰厚的广告收入,由于报亭被装饰上报纸的标识、报纸网站的地址,报纸本身的知名度也大大提升。

尽管面临危机,分类广告业务仍然是大多是报纸经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国报业协会统计,2006年,广告商支付给印刷媒体的分类广告总金额达到了170亿美元,占美国报业广告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分类广告对于报纸经营如此重要的地位也是美国报业努力挽救其颓势的原因。上述策略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某些报纸分类广告的现状,而整个美国报业仍在摸索能够从根本上挽救这一颓势的办法。

上一篇:原材料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公安信息化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