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9-30 22:56:12

计算机硬件论文

计算机硬件论文篇1

观察主要包括:

1.计算机周围的环境情况——计算机位置、电源、连接线、计算机外设、温度与湿度等。

2.计算机表现出的故障现象、显示器显示的内容及其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

3.计算机内外的物理情况——灰尘是否过多、线路板和元器件的颜色状况、部件的形状有无变形、指示灯的显示状态等。

4.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安装了哪些硬件,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安装了哪些应用软件;硬件的设置驱动程序的版本等。

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判断故障产生原因

判断工作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先想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即:故障是什么故障,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故障和应该如何处理。

2.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地先查阅网上类似故障处理方案,这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3.在分析故障时,尽量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判断,但对于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应当先向有经验的人寻求帮助,或在硬件论坛发帖提问。

三、坚持“先软后硬”的原则

即在整个维护判断的过程中,本着先判断是否为软件故障,在能正常开机的情况下可先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当确认软件环境正常时,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从硬件方面着手检查。

四、维护环境很重要

要保证你的维护环境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即电源接地是否正常,工作电压是否稳定,工作室的温度湿度控制等。

五、对计算机故障要“先主后次”逐一排除

在观察分析故障时,有时可能会遇到一台故障机不止一个故障,(比如:系统启动时会自动重启,重启后能进系统,进入系统后会有死机现象,显示屏又出现无规则波纹),此时应该先从主要的故障开始维护,当修复主要故障后再维护次要故障,很多情况下可能在主要故障问题解决后次要故障现象已不需要维护了。以下为计算机维护的方法及心得:

(一)观察法

观察,是维护判断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护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1.周围的环境;

2.硬件环境。包括接插头、座和槽等;

3.软件环境;

4.用户操作的习惯、过程。

(二)最小系统法

最小系统是指,从维护判断的角度能使计算机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最小系统有两种形式:

硬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和CPU组成。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任何信号线的连接,只有电源到主板的电源连接。在判断过程中是通过声音来判断这一核心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软件最小系统:由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显示器、键盘和硬盘组成。这个最小系统主要用来判断系统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启动与运行。

对于软件最小环境,就“软件”有以下几点要说明:

1.保留着原先的软件环境,只是在分析判断时,根据需要进行隔离如卸载、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软件环境,主要是用来分析判断应用软件方面的问题。

2.只有一个基本的操作系统环境(可能是卸载掉所有应用,或是重新安装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然后根据分析判断的需要,加载需要的应用。需要使用一个干净的操作系统环境,是要判断系统问题、软件冲突或软、硬件间的冲突问题。

3.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可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改适当的硬件。比如:在判断启动故障时,由于硬盘不能启动,想检查一下能否从其它驱动器启动。这时,可在软件最小系统下加入一个软驱或干脆用软驱替换硬盘,来检查。又如:在判断音视频方面的故障时,应需要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声卡;在判断网络问题时,就应在软件最小系统中加入网卡等。

最小系统法,主要是要先判断在最基本的软、硬件环境中,系统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软、硬件部件有故障,从而起到故障隔离的作用。最小系统法与逐步添加法结合,能较快速地定位发生在其它板软件的故障,提高维护效率。

(三)逐步添加/去除法

1.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添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查故障现象是否消失或发生变化,以此来判断并定位故障部位。

2.逐步去除法,正好与逐步添加法的操作相反。

3.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与替换法配合,才能较为准确地定位故障部位。

(四)隔离法

是将可能妨碍故障判断的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的一种判断方法。它也可用来将怀疑相互冲突的硬件、软件隔离开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变化的一种方法。

上提到的软硬件屏蔽,对于软件来说,即是停止其运行,或者是卸载;对于硬件来说,是在设备管理器中,禁用、卸载其驱动,或干脆将硬件从系统中去除。

(五)替换法

替换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断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的一种维护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号的,也可能是不同型号的。替换的顺序一般为:

1.根据故障的现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类别,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的部件或设备;

2.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如:先内存、CPU,后主板,又如要判断打印故障时,可先考虑打印驱动是否有问题,再考虑打印机连线是否有故障,最后考虑打印机或并口是否有故障等;

3.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

4.从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

(六)比较法

比较法与替换法类似,即用好的部件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等方面的比较,也可在两台计算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计算机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从而找出故障部位。

(七)升降温法

在上门服务过程中,升降温法由于工具的限制,其使用与维护间是不同的。在上门服务中的升温法,可在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设法降低计算机的通风能力,靠计算机自身的发热来升温;降温的方法有:

1.一般选择环境温度较低的时段,如一清早或较晚的时间;

2.使计算机停机12~24小时以上等方法实现;

3.用电风扇对着故障机吹,以加快降温速度。

(八)敲打法

敲打法一般用在怀疑计算机中的某部件有接触不良的故障时,通过振动、适当的扭曲,甚或用橡胶锤敲打部件或设备的特定部件来使故障复现,从而判断故障部件的一种维护方法。

计算机日常清洁的注意点:

灰尘是计算机的杀手,日常生活中很多计算机故障是由于机器内灰尘较多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计算机的清洁除尘,防患于未燃。在进行除尘操作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1.注意风道的清洁

2.注意风扇的清洁。风扇的清洁过程中,最好在清除其灰尘后,能在风扇轴处,点一点儿钟表油,加强。

3.注意接插头、座、槽、板卡金手指部分的清洁。金手指的清洁,可以用橡皮擦拭金手指部分,或用酒精棉擦拭也可以。

插头、座、槽的金属引脚上的氧化现象的去除:一是用酒精擦拭,一是用金属片(如小一字改锥)在金属引脚上轻轻刮擦。

4.注意大规模集成电路、元器件等引脚处的清洁。清洁时,应用小毛刷或吸尘器等除掉灰尘,同时要观察引脚有无虚焊和潮湿的现象,元器件是否有变形、变色或漏液现象。

5.注意使用的清洁工具。清洁用的工具,首先是防静电的。如清洁用的小毛刷,应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毛刷,禁用塑料毛刷。其次是如使用金属工具进行清洁时,必须切断电源,且对金属工具进行泄放静电的处理。

用于清洁的工具包括:小毛刷、皮老虎、吸尘器、抹布、酒精(不可用来擦拭机箱、显示器等的塑料外壳)。

6.对于比较潮湿的情况,应想办法使其干燥后再使用。可用的工具如电风扇、电吹风等,也可让其自然风干。

7.液晶显示器的清洁:擦拭液晶显示器屏幕尽量不要使用酒精或其它化学溶剂,因为屏幕表面出厂时涂有一层保护膜,使用化学溶剂的话反而会造成损伤,所以建议用无尘布稍稍蘸一些清水擦拭。

参考文献

[1]王红明.计算机组装维护完全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2]卓文.3天学会计算机维护.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

[3]熊巧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技能实训.兵器工业出版社,2005.

[4]陈艳灵等.计算机故障自维护.科学出版社,2004.

[5]导向科技.计算机常见故障排除精讲1000例(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摘要】判断计算机故障是维护的第一步;计算机维护靠的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对计算机硬件的日常清洁能够减少故障的发生率。计算机维护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计算机维护技术是通过积累而成熟,通过分享而传播。希望通过本文,能对从事计算机维护的工作者或于计算机维护不熟悉的广大群众有所帮助,使大家少走维护上的弯路。

计算机硬件论文篇2

除了以上两点外,我们也应该多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使用的常识,例如,在雷雨天气下,计算机遭受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加,如有必要我们可以关闭计算机,切断电源;同时,要避免使用盗版的软件和系统,防止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硬件的破环;还有,计算机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要保持计算机处于一个通风的环境中,这样可以保障计算机在使用期间的散热;尽可能的避免频繁的关闭和启动计算机,在长时间离开计算机时可以将计算机关闭,如果是短时间离开的话,将计算机待机即可。

2计算机硬件维护的主要方法

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主机箱、主板、电源、硬盘、CPU等相关组件构成,所以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主要是对这些组件进行维护,本部分主要就主机、显示器和硬盘三个经常出现的故障进行探讨。

2.1计算机主机维护的主要方法

计算机的主机是计算机的最重要部分,它包含了计算机主板、CPU、声卡等关键部件。本文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计算机主机进行维护:首先,降低计算机主机的开机关机频率,善用计算机待机和睡眠功能,正常情况下,计算机开机和关机之间要间隔30秒以上,这样可以防止计算机主机的老化;其次,计算机在关闭之前,要退出所有的应用软件后在进行关机操作,这样可以防止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丢失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损坏;第三,尽量避免移动运行中的计算机,保障计算机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工作,这样可以降低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损坏。

2.2计算机显示器维护的主要方法

计算机的显示器是计算机最重要的输出设备之一,计算机的显示器一直暴露在空气之中,因此需要对计算机的显示器进行经常维护。对计算机显示器的维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避免计算机显示器进水,显示器进水会对显示器元器件有所损害,从而降低显示器的使用年限;其次,计算机显示器要避免长时间工作,过长时间的连续使用,会使显示器晶体老化或烧坏一般来说,不要使液晶显示器连续72小时以上工作。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避免计算机显示器的“硬碰伤”,因为现在的液晶显示器比较脆弱,液晶显示器上的晶体和部分灵敏的电器元件在遭受撞击时会被损坏。

2.3计算机硬盘存储器维护的主要方法

计算机硬盘存储器存储着人们的重要信息、应用软件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全部文件系统和数据资料等信息,由于日常使用过程中,计算机硬盘的读取和写入极为频繁,因此硬盘是计算机经常发生故障的一个部件。为了提高硬盘使用寿命和降低硬盘的故障率,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维护计算机硬盘存储器:首先。计算机硬盘在读取和写入的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计算机,防止硬盘的震动对计算机硬盘造成致命的破坏;其次,计算机在用过的过程中不要使用直接切断电源的电脑关闭方式;第三,降低计算机硬盘运行过程中的温度,这样可以提高计算机硬盘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时长。

3结束语

计算机作为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辅工具,其重要性也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进行维护,尽可能的避免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计算机的故障,从而保障我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计算机硬件论文篇3

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于以往软件故障发生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规避,并且在出现工作站故障时可以有效地减少损失,降低对网络用户的影响。通过合理的软硬件共享,可以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和传输效率。例如通过互联网、卫星电视等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我们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所需的信息,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网络技术中,计算机软件资料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windows终端软件的安装。通过在服务器上安装相关软件,可以让用户对于服务器中的信息数据进行调用,通过相关软件完成数据的管理。这种服务器统一管理的方式,实现了服务器内软件资源的共享,并且更好地提高了整体信息服务能力。网络管理者只需要对于服务器进行统一的维护,并且采取定期的数据管理与备份手段,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系统问题、外界环境问题所造成的信息数据安全问题。但是这种软件资源共享的方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那就是一旦服务器产生故障和问题,就会影响用户的实际使用。针对于这种问题,可以结合网络技术的应用,采取服务器下挂接光盘镜像文件、移动硬盘、U盘以及Windows网络共享和UNIXNFS网络共享等方式,给予其他用户使用软件的权限。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调用,并且有效地缓减了硬件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且可以突破工作站距离的局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这种网络软件资源共享的方式,其对于网络稳定性要求较高,如果网络中存在较多的丢包现象,就会造成数据传输中丢失、信息调用速度慢等问题。

2网络技术应用下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共享

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对计算机硬件资源进行有效的共享,降低了设备的闲置率,提高了整体计算机设备的工作效率。在以往计算机硬件设备中,大多数采用单机挂机的方式来进行运行,如果有其他人需要对于硬件设备进行应用,则需要从原设备上进行拆卸,再挂接到另外的电脑上。这种经常的拆卸,会对于设备的寿命和质量造成影响,并且相关计算机管理者的工作量较大。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让计算机硬件资源得到有效的共享,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设备的共享效率和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网络化的磁盘管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利用效率,并且不同用户通过网络来对于系统资源进行访问,也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电脑设备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现阶段用户网络存储的管理上,主要采用了虚拟磁盘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调用的服务。在服务器中,网络管理员对于磁盘进行初始化配置,用户只需要连接到磁盘地址,并且经过相应的身份验证,就可以对服务器中粗盘所存储的数据进行使用。磁盘管理者可以对于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在提高磁盘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用户的规范化管理,减少了磁盘购置需求,对于提高计算机硬件利用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日常的工作来说,扫描仪、打印机等是常用的办公学习硬件之一。在用户产生使用需求时,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打印与扫描功能。这种网络下的硬件共享,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成本,并且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一些工作中对数据拷贝需求较大的用户来说,采取网络化的输入硬件设备共享,可以实现统一化的数据管理,并且由专人进行数据控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可以更好地对生产、科研等多方面的需求进行满足。

3网络通行证管理模式的运用

网络通行证管理模式的出现,是对于网络中软硬件资源共享管理的重要控制举措。随着计算机服务器功能的不断完善,合理地对共享行为进行控制,这对于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效率,提高软硬件共享管理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通行证管理模式的运用,可以在用户不具有软件与硬件共享需求时,对于共享资源进行关闭,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行为的出现。随着网络通行证管理模式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通过对于服务器与工作站上安装相关许可证,可以实现专项管理,并且在网络范围内实现实时调动与控制。我们都知道,由于用户需求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计算机服务器必须保持24小时开启,并且对于任何时间的访问行为进行处理和服务,将软硬件资源随时提供给用户进行调用。通行证管理机制中,对于用户的访问行为进行观察,进而制定不同的软件使用策略,并且通过释放未用通行证,可以为其他用户提供更多的访问资源。如果某一个特殊的软件和硬件控制需求,需要特定通行证,则这种通行证释放机制的重要性就得到更进一步的突显。用户在进行模块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不在服务器上进行操作,通过网络调度即可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达到随心所欲操作的目的。网络通行证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于网络资源的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较强的推动作用,并且让软件硬件的使用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在专业网络软件的应用上,管理员只需要在服务器上安装相关软件的服务端,在用户电脑上安装客户端。客户就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来进行操作,软件的处理和运算都在服务器上进行,有效地减少了客户端的计算机作业压力,减少等待服务的时间。这种网络化软件的运用,有效地缓解了当前用户配置紧张的情况。通过配合通行证管理技术,可以对于不同版本的软件中存在的差异性问题进行解决,并且提高整体资源的处理控制速度。对于一些数据占用空间较大的文件来说,通过网络共享,可以减少数据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特殊软件使用中,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数据文件,并且数据文件的挂接过程,如果采用自行拷贝的方式,则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数据差异问题,并且不利于文件的安全保管。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配合校验码技术,可以实现异地的文件共享和处理。通过配合远程网络控制技术,也可以实现对用户的远程指导,提高用户对软硬件资源的利用能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已经成为了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与研究的重要内容。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的硬件、软件及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通过提高软硬件资源的共享水平,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利用效率。针对于网络化环境下软硬件资源共享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工作处于刚刚起步的时期,很多技术的应用都有待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在时展的趋势下,我们要关注网络技术和共享技术,以先进的科学理念来应对相关技术的研究,进而为推进我国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硬件论文篇4

关键词: 《计算机组成原理》 硬件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工程化实践教学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理论和硬件基础课程,其中的实践环节(硬件实践实验)占较大的比重。目前,不少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实验中普遍存在“重软轻硬”现象[1],使得学生对计算机组成的理论和硬件的结合理解流于表面,特别是在理论和硬件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和硬件实验设备严重落后于当前工业界的最新技术发展,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严重不符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即无论是在理论理解方面,还是在硬件实践方面,都不足以承担计算机硬件方面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因此,如何适应工业界对毕业生理论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的需求,改革《计算机组成原理》及相关课程体系,提高计算机理论和硬件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1.当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校在计算机类、电子类、物联网类、软件工程类专业均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目标基本一致,但硬件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偏重理论教学,忽视或轻视硬件实践教学,硬件实践课时被迫删减。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理论是基础,但是要深入理解计算机基本原理及体系结构等理论必须结合硬件实践[1]。但是硬件实践实验教学由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硬件实践教学设备等,很多高校普遍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轻视硬件实践教学的建设,理论教学占很大比重,总学时确定后,硬件实践教学课时只能被迫删减,以至于无法保证硬件实践教学的质量,导致学生学习硬件知识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最终的结果就是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理论知识没有深入的理解,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2)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计划没有与时俱进。

当前,大多数国内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硬件系列课程均包含如下课程:《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这些课程开设选用的教材大多内容相近,部分理论仍停留在5年甚至10年以前,知识陈旧,与当前工业界的实际应用脱节,和现代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技术形成明显的差距。比如有的硬件课程教学中以74181等淘汰的部件芯片为教学模型,即使学会也只能在课堂上用到,对将来的工作没有什么作用,直接导致对学生缺少吸引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另外,这一系列硬件相关课程之间重复的知识点较多,在课程系列安排计划上缺乏统一性和合理性。

(3)硬件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缺少工程化设计和开发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计算机硬件设计和研发均已采用软件和硬件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并大量使用优秀的工具软件进行开发和仿真,以及使用硬件开发板进行验证和优化。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硬件实践教学比理论和软件仿真实验教学要复杂得多,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沿用过时的软件仿真和硬件实验方法,并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进实验室外,在日常学习中无法进行硬件实验或为硬件实验做足够的准备。另外,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专业的硬件实验设备仍停留在“插线板”时代,只能让学生手动连接铜线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和基础性实验,如要进行相关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其复杂度过高,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完成。

2.《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措施

(1)引进计算机硬件的现代设计和研发技术,培养学生的工程化研发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一大部分教学内容围绕CPU的各个部件展开,但现有的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现代工业芯片研发技术。为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引进当下大多数企业采用芯片研发流程和设计语言和工具。具体而言,针对CPU的各个部件教学,我们引进Logisim[2]和Verilog[3]教学,以仿真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设计选择器、加法器、寄存器、存储器、控制器等部件,以及这些部件间如何组合及连接。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入单周期MIPS[4]CPU工程化设计方法的教学,介绍如何组合选择器、加法器、寄存器、存储器、控制器等部件以构成简单但功能完善即能完成基本加减、移位、分支、跳转等功能的单周期CPU。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化硬件实践能力,还引进Xilinx公司的FPGA开发板,加入如何使用FPGA开发板的实验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把已完成的MIPSCPU设计下载到FPGA上,以真实的硬件实验验证自己的设计,并对现有的设计做相应的优化。

(2)加强理论和硬件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对硬件实践的能力。

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理论和硬件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但目前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偏重理论讲解,硬件实践仅仅是验证性实验,其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并无多大帮助。特别是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彼此之间不能够贯通起来加深对计算机整体硬件系统的理解[5]。比如,学生学习了选择器、寄存器、加法器、存储器等理论知识,但不知道如何使用Verilog等硬件编程语言在FPGA等开发板上实现这些部件。另外,学生在学习CPU控制部件理论后,无法用现有的老旧芯片如74181等把CPU各个部件组合起来,只能依赖现成的已把CPU各个部件组合连接好的硬件开发板,不了解如何用Verilog等硬件编程语言直接把CPU的各个部件组合以构成完整可运行的CPU。因此,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应注意理论和硬件实践开发间的结合,使学生掌握更完整的理论知识和硬件实践能力,通过硬件实践提高其对理论的理解,通过理论学习指导硬件实践实验,提高其计算机系统理论和硬件协同能力。

(3)调整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间的衔接。

为适应新加入的Logisim、Verilog、XilinxFPGA开发板等教学内容,我们适当调整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比如对《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经过学院硬件教学团队的协商沟通,适当加入Logisim,Verilog等硬件编程语言的教学内容,并在部分实验中加入Logisim和Verilog语言实现部分电路。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针对MIPSCPU设计,加入MIPS汇编语言的学习。在实验安排中,加入适当的MIPS汇编练习。总而言之,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硬件系列课程体系结构建设,完善教学计划,对硬件系列课程如《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进行融合、优化,既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学,又加强课程间教学内容的衔接,保证计算机硬件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6]。

(4)探索硬件系列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为加强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教师团队的协调沟通和建设,使相互关联课程的授课教师有更多的合作和协作,定期开展硬件系列课程的教研活动,从整体上协商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的教学,逐步形成一支由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教授领衔,并搭配有一定数量的副教授和讲师的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教学团队[5],从而保证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建设的连续性。

为了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我们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借助扬州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实际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并引导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参与讨论和解决任务,使得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并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该教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大部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团体合作能力。此外,在网络教学中注重和学生的在线交流和互动,通过论坛交流和答疑、在线任务测试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的彼此交流和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丰富教学资源建设,引进企业培训和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在引进新的教学内容的同时,依托扬州大学网络教学平台,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资源如Logsim、Verilog参考资料、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硬件实践实验指导资料、习题等全部加入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6-7],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程学习。

另外,围绕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积极联系相关硬件研发企业,邀请其到学校直接对学生进行指导。例如Verilog硬件编程语言学习和使用经验分享、XilinxFPGA开发板的使用讲解和现场指导,并且根据企业实际研发需求,向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授课和指导。

3.结语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其中CPU相关的知识涉及本科和研究生各个层次,如何让该课程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该课程建设和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引进符合工业界当前流行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和合作,接触当前最新的硬件编程语言、硬件设计软件和FPGA开发技术,并尝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协作、沟通,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硬件实践的能力。另外,近几年我院通过对计算机专业硬件系列课程进行优化和改革,解决硬件系列课程之间缺乏沟通、相互独立、知识点重复或者缺乏衔接等一系列问题[4],加强硬件系列课程间的联系,保证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陈辉,李敬兆,等.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4(5),39-42.

[2]Logisim.https:///wiki/Logisim.

[3]夏宇闻.Verilog数字系统设计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4]斯威特曼.MIPS体系结构透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刘昌华,管庶安,等.基于CC2005的计算学科硬件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教育,2009(10).

[6]黄伟,冯径.《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1(5):36-37.

[7]葛桂萍,李云,等.《微机原理及应用》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0):151-15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61502412),项目负责人,01/2016-12/201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BK20150459),项目负责人,07/2015-06/2018。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15KJB520036),项目负责人,07/2015-06/2017。

计算机硬件论文篇5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维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748(2015)24-0091-02

引言

由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变化已经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个人计算机用户在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例,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计算机重要组成部分的计算机硬件,其自身性能的好或者是坏,都会对计算机的工作和运行产生影响,其本身的性能高,可以提高计算机和用户的工作效率。其本身的性能差,同样会降低两者的效率和速度。所以,对计算机硬件的日常维护及对其出现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从而达到提高计算机各个方面的效率[1]。

1计算机硬件的维护

1.1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护的必要性

对计算机的应用涵盖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无论是经济民生还是工业发展,无论是教书育人还是国防建设,都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切切实实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如何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对计算机进行高效、安全的养护,便成为计算机工作者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合理、科学、高效的养护方式,不但对计算机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尤其是对计算机组成部分的硬件设备来说,其自身性能的好或者是坏,都会对计算机的工作和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对计算机进行高效、科学的养护,使计算机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时代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问题。来取合理、高效、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机的养护工作,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进行监控管理,规范和统一计算机操作人员的行为,从而确保计算机可以安全、高效、可靠的运行,是行之有效的措施[2]。

1.2如何维护计算机硬件

1)维护环境很重要。在对计算机进行维护时要确保你所选择的环境没有问题,如计算机的外接硬件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电源是否正常,电压稳定与否,计算机所处位置的温度和湿度是否合适,周边是否存在着对硬件设备可以造成损害的因素等。2)观察很关键。第一,对计算机周围环境进行观察,观察计算机的电源、连接线等外接设备是否正常;第二,计算机的主机与显示器是否有尘土,颜色是否正确,各个部件是否变形等;第三,对计算机系统安装的硬件进行查看,分析系统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使用的是哪种操作系统。3)判断是基础。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判断,判断分析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在计算机能够正常地进行开关机的情况下,首先可以对系统进行重装,然后确认软件能否正常运行。如果可以正常运行,则对硬件进行检测,利用观察结果逐步排除不存在故障的硬件设备,对可能存在故障的设备进行替换,然后检测故障是否消失。

2计算机硬件的发展

计算机的诞生时间非常短,这是一个年轻、充满了无穷爆发力和活力、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领域,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与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前景,它是国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具象表现,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推手之一。作为计算机最核心的结构之一的硬件设备,同样可以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因此,对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让计算机行业拥有更美好、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之后,没有多少人会预料到计算机能够给未来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如此大的变化,它的诞生掀起了一场变革。计算机将人们带入了全球化社会。在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科技飞跃的影响下,计算机重要的组成部位与核心构件,处理器、内存等硬件设备从巨大到小巧,从笨拙到灵便,但是唯一不变的是其性能越来越强,巨型、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计算机硬件未来的方向发展。

3结语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对硬件设备进行安全、高效、合理、科学的日常养护是提高计算机工作和运行的有利手段,掌握硬件养护知识,了解硬件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及其硬件技术与设备为人们带来更快、更好的便捷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军丽.计算机的维护与保养[J].中国机电工业,2006(16):54-55.

[2]郭长侠.论当代经济与计算机技术发展[J].吉林省经济管理学

计算机硬件论文篇6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 设计安全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4-0000-00

当下我国计算机软件相关技术发展迅速,但是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在硬件设计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只要保证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就能加快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速度,尽快与软件发展齐步。

1 计算机硬件安全的概述

计算机硬件安全的关键点是实现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安全,而信息安全主要是保密、实用和集成三个方位建成的一个安全体系。做好信息安全,就是需要引导用户掌握使用产品的方法,进而保证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安全。从计算机硬件安全的发展史来看,计算机硬件安全是以集成电路为主的集芯片设计、电路设计和工程技术设计于一体的安全系统。常采用的应用和技术主要有数据中心、通信系统和传感器网络等。

2 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现状分析

2.1 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发展现状

计算机硬件通常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类电子和机械以及电元件组成的物理部件。计算机硬件的安全问题大体上有三类,问题源也相应的有三类:输入设备、储存介质和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带来的安全问题具体有输入信息数据造成的安全问题和输入时非法操作两种情况。前者主要是指输入的信息数据可能有木马病毒等,引起本身计算机系统内的信息数据的风险系数增大;后者主要会引起计算机的数据信息遭到破坏等问题。储存介质带来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指计算机的储存介质本身不能对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信息形成安全保护层,对暴力破坏和非法拷贝等不合法操作没有抵抗力。输出设备带来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存在一部分的输出设备具备记忆功能,会对计算机内数据信息或操作动作进行复制,给计算机系统带来较大的风险。总之,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现状还是较为严峻的,有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2.2 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分析

计算机硬件安全绝大部分取决于硬件的设计,多样设计是当下提升计算机硬件安全性能的主要手段,主要用来降低成本减少能量损耗。此外,工程变异中的CMOS技术和离子技术也广泛应用到提升计算机硬件的安全上,解决芯片老化等问题。但是这些都无法检测木马病毒。目前的硬件安全设计主要是以处理硬件木马为主的。硬件木马主要攻击原始芯片,对其进行修改恶意破坏行为。同时,不可复制技术也提高了计算机硬件的安全系数。总之,计算机硬件在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设计决定了计算机在以后运行时的硬件安全性。

3 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的策略分析

3.1 做好内置安全确认工作

内置安全确认,主要是在计算机芯片的测试和制造过程中运用PUF(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s)技术和EPIC(Ending Piracy of Integrated Circuits)技术通过电路设计方式来保护硬件IP。计算机硬件内置保护的流程工作大体如下:原始设计好的IC在IC制造厂采用PUF技术后得到芯片变异了的PUF ID,经过EDA工具编译后得到物理版图,先前得到的PUF ID与加密后的IC数据信息合成得到校验密钥,接着可以在IC的物理版图中预先选择关键区域,将校验密钥加密后的验证模块附加在原始设计好生成保护的IC版图,最终用于IC产品制造。这样在充分了解内置保护工作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做好确认内置安全工作,保证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性。

3.2 检测外置辅助安全

目前外置辅助安全的监测工作主要采用RAS技术进行,依靠可信的密钥管理部产生公开密钥和私用密钥。公开密钥主要是加密芯片的数据信息并将其集成储存到标签电路中,私用密钥主要储存在密钥储存器里,而密钥储存器主要用于外置辅助安全的检测。此外,安全验证芯片也是用于检测外置辅助安全的。检测时,密钥储存器主要经RFID读取芯片上集成的标签电路的数据信息,进而通过安全验证芯片的检测来检测芯片。

3.3 在计算机硬件研发中注重安全设计

在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设计过程中,不单单要注意技术层面的保护检测,更要注意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设计理念、工作侧重点和设计人员等。在计算机硬件的研发进行时,质量和性能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需要注意加强设计研发人员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加强对计算机硬件安全性能的注重,从内置和外置入手,做好安全设计,形成计算机硬件安全性评估机制,做好对硬件安全性能的评估,同时从输入、存储和输出设备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安全风险解决隐患。

3.4 在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中注重创新技术

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设计之所以会出现较多的问题,是由于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设计技术发展滞后,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因此,需要注重创新技术,完善并发展现有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设计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及时完善不足之处。同时,建立起完整的计算机硬件安全技术系统,做好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有机结合,加强各技术的协助。此外,还需要开展新型的计算机硬件安全技术,可以将微生物理论、光学理论和量子理论应用到计算机硬件安全技术中,这样才能实现计算机硬件安全性能的快速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硬件的种类较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需要根据各自的安全问题采取适当的解决策略、因此,在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设计中,需要在技术层面上确认好内置安全和检测好外置辅助安全,同时注重形成安全保护的设计理念,研发工作侧重安全保护,创新计算机硬件的安全设计技术,最终高效促进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能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科超.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安全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8):135-136.

[2]刘亮.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157.

[3]潘晓伟.改进的铁路信号安全计算机硬件结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3):232-233.

收稿日期:2016-02-25

计算机硬件论文篇7

【摘要】计算机硬件是一门相对比较枯燥的课程,同时由于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总是以理论

知识占课程的大部分,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即使面临一些简单的操作方面的问题也无从下手。本文就计

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改革和创新。分别就计算机辅助工具,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立虚拟实验

室和创新的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谈谈自我的观点。。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考核方式

现代中职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中计算机硬件基础是一门必修课程,是奠定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怎样让计算

机硬件课程更加生动,让学生能够很快的接受和掌握知识一直是老师们关注的话题。许多中职学校由于计

算机硬件设备的不齐全,没有组建相对独立的计算机硬件实训室,总是在教室里空洞的进行纸上谈兵,让

学生机械式的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性,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互动能力。本文就计算机硬件课

程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改革和创新。

一、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提高学生的兴趣,弥补教学设备不足。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提前进行市场调查,做好教学教案的准备,将当今主流硬件设备在不能直

接展示实物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多媒体,先了解设备的外观、性能属性,评测结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教师可以把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过程或者是计算机硬件的各种设备事前做成多媒体演示系统,学生可以

通过反复观看学习增强对硬件的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也可以用3DS MAX强大的建模功能,建立出

计算机中的"CPU"、硬盘、显卡、主板等核心硬件,并且每一个硬件完全对比真实实物建模,内部构造也要

建模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和使用空间,可能刚开始做这些硬件模型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一劳

永逸,这些虚拟的模型造价远远低于真实硬件的价格,并能得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只需要一个U盘,你就可

以拥有一个计算机硬件设备实验室,便于教师随身携带,去不同场合教学使用。学生放假也可以把这个"虚

拟的硬件实验室"带回家,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在家中做练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二、 充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任务驱动教学是讲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

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

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对于计算机硬件课程我们可以分成几个模块,对

于每个模块提出一项任务,将这个任务又分成几个小任务,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小任

务,当然在任务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的巡视,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学生在硬件安装与调试的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进行引导性的讲解,在计算机硬件的任务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的考虑好学生的安全问题,让学生学会

自己动脑筋去思维,解决问题,并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做适当点评,最后由学生根据老师的点评继续完善任

务。通过完成任务,应用已有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在对任务的提

出上我们教师要花心思,它决定着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其次任务要有实践性和吸引力,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任务也是失败的,最后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要考虑到

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 建立虚拟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

一直以来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硬件的设备损耗和缺乏是最严重的,甚至有些学校不愿意建立计算机硬件实

训室,大多设备会因为学生的操作不当而消耗,但是计算机硬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去接

触去感受才能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学以致用。虚拟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最大程度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虚拟的

设备是不会有磨损和消耗的。做了错误操作,计算机会提示你这样做的后果,也不会真实地损坏虚拟设备

,这样极大地方便了刚刚开始入门的硬件维修学生,我们也不用担心硬件设备的损耗问题了,可以放开手

脚地练习计算机硬件维修技术。当然虚拟硬件设备同样也会有一些维护问题。例如计算机病毒是可以损坏

虚拟硬件的,但是只要做好备份和计算机软件常规维护工作,这些可能的损坏变得很小。比起真实的硬件

设备维护,资金消耗和工作量小得太多。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虚拟技术的强大和明显优势。因为虚拟机是一

款软件,它可以在电脑上模拟出一个虚拟的计算机,但是学生却可以像对一台真正的计算机一样来对它进

行各种操作。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计算机硬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只通过简单的理论考试并不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真正学习情况

, 因此,有些学生"会考试"而不会"做事",即有些笔试得高分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却很差,这就是所

谓"高分低能";而还有些学生实践能力很强,但考试成绩平平甚至处于中下等,这就反映了传统的考试方

法有很大弊端。我们应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操课中不是单凭终结

成绩就了事的,应当把平时纪律、学习主动性、回答问题情况、卫生、任务完成次序等最为最后考核的。

这样做,学生不光注重任务的结果,还注意在整个实操过程中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而且,在每次

任务进行过程中,老师可以在大屏幕上时不时地展示每个小组的本次任务得分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具体表

现动态地变化这个得分表。通过这一举措,相信学生在实操时几乎看不见违反纪律的情况,给人的感觉是

整个实操场地秩序井然。我们知道,一个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的人不会有什么发明创造,也很难具有攻关

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优秀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必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考核

方案、方法中体现出来。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考核中实践操作应当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

以上是我对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方法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

的"香饽饽",让我们的学生学习课程后不再是一个传统理论框框的受害者,而是成为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

综合性人才。总之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让这门课程上一个新的台阶,也能让

学生在这些教学改革中学到有用的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远英[教育资源库]edu.省略 2009

[2]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 百度2008

计算机硬件论文篇8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维护;常见故障;处理方式

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影响着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快速升级,计算机故障的问题也呈多样性,所以,维护算机必须要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其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内存、显卡、CPU等都要了解其性能,才能熟练的拆卸计算机,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同时也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减少发生故障,保证为使用者提供便捷的操作性能。

一、计算机维护中的常见故障

(一)计算机开机故障

计算机开机故障是在计算机维护中的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通常故障表现是按计算机开机键没有反映,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运行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计算机开机故障就是接通电源后直接自动开机,或者开机后不久又自动关机,这些都属于计算机开机故障,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影响了使用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二)计算机硬件故障

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原因也比较多,其中键盘无法使用、显示器不显示画面、电池不显示、U盘接口接触不灵、主机喇叭不能调节等,都属于硬件故障。比如,键盘无法使用基本都是操作不当引起的,过度频繁使用给键盘带来很大的压力而造成的;显示器不显示画面由于硬件老化或电荷过高烧毁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无论是哪种硬件故障,其主要原因都是硬件的安装方式不妥当,或者其他的外界因素,比如操作不当、质量不合格等,都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1]。

(三)计算机软件故障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构造,没有软件的计算机只是一个空壳。常见的软件故障包括病毒感染、软件之间不兼容等,会出现死机、文件丢失、开机缓慢、显示器异常、硬盘无法使用、网页无法打开等现象,有的进入了系统但是对应的使用软件并没有运行,无论哪种软件故障都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由此可以看出,软件故障的复杂性,在没有确定是硬件故障之前,先要对软件故障进行排查。

(四)计算机接触不良故障

在使用计算机时,计算机的插槽位置由于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另外,显卡和内存条也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接触不良故障也是计算机常见的一种问题,出现接触不良的故障会使计算机反复蓝屏或者花屏,有时候也会引起联网困难。接触不良通常是没有正确安装,或者在使用中操作不当引起的,一但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要检查相关位置的接触是否不良,连接是否正确。

二、计算机维护中的常见故障的处理方式

(一)计算机开机故障处理方式

遇到计算机开机故障时,启动开机键时显示器无反应,就先排查电源是否已经插好接通,如果确定已经接通电源,再排查风扇是否已经启动,如果风扇也不启动则说明计算机电源有问题,更换电源即可,如果风扇转动,则说明开机电路存在故障,还有可能是电容存在问题,可以用万能表进行排查,如果是主板电池的蓄电能力不足,也容易出现开机故障的问题。对于开机后不久又自动关机的故障,需要对开机电路及电容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二)计算机硬件故障处理方式

处理计算机硬件故障,先要对故障的发生部位进行排查,通常使用的排查方法有警报排查法,通过警报排查法可以快速显示硬件问题所在,比如电源出现问题时通过电源警报可以显示出电源的损坏程度,根据情况可以更换电源电池;还可以使用拔插法,一般在启动计算机时听到的噪音较大,可以把内存条拔下,对卡槽进行清理,或者对显卡风扇进行清理,然后涂抹散热硅脂;排查法还有系统最简法,就是把过多的系统软件清除,这样就可以排查是否硬件出现问题,但需要提前备份好计算机内的重要文件。硬件出现故障时,可以进行除尘、固定部件位置、设置参数等,如果无法维修就要及时更换硬件。

(三)计算机软件故障处理方式

计算机出现软件故障,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卸载问题软件,再重新下载,这是很多使用者经常操作处理软件故障的办法,而且可以解决很多的软件问题。如果计算机受了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处理,如果在正常运行下查杀不了病毒,可以在DOS命令下运行查杀,计算机感染病毒时一般会对系统C盘进行破坏,需要对重要的资料文件进行备份,避免资料文件丢失、损坏。另外还可以采用数据监测法,排查应用软件的数据是否丢失或缺少。在日常的维护当中,监测或杀毒软件要及时更新,并且养成定期清理、查杀的习惯,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使用[2]。

(四)计算机接触不良故障处理方式

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监控系统对接触不良故障进行排查,监控系统把收集到的处理信息分配给子监控系统终端系统,可以及时发现这类问题。另外,日常使用计算机时,要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出现接触不良故障。

三、结语

总之,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各个生活与工作层面,学习、娱乐、休闲、工作等,无论是计算机的维修人员还是计算机的使用者,都要对计算机的基本养护常识有所了解与掌握,这样不但可以及时解决计算机故障,还能有效的预防故障的发生。对于专业的维修人员还要不断积累各个方面的维修经验,才能对计算机的各种故障及时进行排查与维修,对计算机进行良好的维护,从而提高计算机使用性能的同时还能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伍灿杰.浅谈计算机实验室常见故障的处理技巧及机器维护[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0期.

上一篇:薪酬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企业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