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政治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13 10:37:38

诚信政治论文

诚信政治论文篇1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价值内涵

作者简介:李海涛(1981-),男,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政工师;汤晓兰(1980-),女,湖南南县人,南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公民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0XSJ3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94-02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的摇篮,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与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之本,在培养大学生知、情、信、义、行方面,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以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为主,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注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是一个连续完整的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社会系统工程。高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和发展规律,侧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身的发展关系,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原则性问题上必须充分反映国家的意志,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如偏离这一点,就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性质,也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的目标和要求。

2.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不断发展、思维活跃的青年群体,不但有鲜明的个性,而且具有视野宽广、思想开放等特点,同时也呈现出“五强五弱及五个不协调”的现象。即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理想与现实不协调;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道德认知与行为方式不协调;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心理发展与思维敏捷不协调;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不协调;个性特征强、陈述能力弱,生理与诚信成熟不协调。在现实生活中,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经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许多思想问题背后有复杂的心理因素,同样,心理问题也经常会引起思想、行为问题的变化。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把意识形态性、政治性、科学性、学术性融为一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目标层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必要条件,更是中国国情的根本性原则。

3.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特点

学生政治方向、价值观念、指导思想的形成及确立,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不是纯学术的演绎,也不是抽象的理论推理,而与社会实践相关联,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和理论概括,只有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的实际,才能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坚定的信念、优秀的品德、坚强的意志。

二、诚信教育的性质、特点及意义

诚信教育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侧重于人的潜意识结构,是人在思、言、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终身恪守的准则和规范。“诚信”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与民族的自强、社会的进步和自我的发展息息相关。

1.诚信教育是一项重要的道德规范教育

强调个体的自然属性,是一个兼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等性质范畴教育,本体论的“诚”指事物真和实的状态;认识论的“诚”指认识和把握方法、态度;价值论的“诚”是判断人道德修养有无高低的标准;“信”是说话做事要采取“守”和“用”的态度,把“说”与“做”(“用”)统一起来,即“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诚”是基础,而“信”为诚的典范,“诚信”是做人立身之本、处世之道,立事之根,具有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可以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发展事业,具有法律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诚信既是时代的要求、师生的愿景,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更是为国家输送合格人才的需要,世上如果没有诚信二字,一切社会活动都将处于无序状态。可见,大学生应把道德诚信融入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这是一个人做学问、成才干、谋事业的根本,也是成功走向社会的必备品质和“通行证”。

2.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

大学生诚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方面,虽有共同的目的,但具体任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诚信教育则强调个性和谐,摆脱消极情绪,确认内在价值,了解自身内在需求和本能的发展,提高自我适应能力,本质要求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激发生命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师生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这显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完全一致。

3.诚信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条件

近年来,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在诚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为了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也就不自觉地夸大简历、伪造获奖情况;虽然学生在考前签过“不作弊”的承诺书,但一旦到考试时还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抄别人的作业;而论文剽窃、助学贷款赖账、拖欠学费,未婚同居问题层出不穷等,还有一些学生用大量的时间玩游戏或上网,使学校的不稳定因素加大。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形成强大的“诚信光荣可敬,弄虚作假可耻”的评价风气,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忽视诚信教育的状况,让学生始终保持健康的诚信状态,构建良好的诚信素质,积极参与到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去。

4.诚信教育是校园文明的重要表现和迫切需要

大学生是学校教学、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校园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手段,可以催人奋进,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学校应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作为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并积极创建和谐、健康、高雅、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格局来弥补专业教育的单调和不足,促进学生求知欲望学风的形成。教师应认真履行“三育人”的职责,做到树师表形象,展道德风采,诚信执教、文明育人,努力成为学生诚实守信的表率。广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应对一切,回避压力不如正视压力,怨天尤人不如调整认知,抱怨环境不如改变心境,默默忍受不如寻求支持,消极等待不如改变自我,自觉摒弃一切丑恶言行,诚实做人、诚信做事、遵纪守法、富于创造的爱国热情,只有这样才是落实校园文明建设的重要表现及迫切需要。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诚信教育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必须以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指导,并融入到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这既是推进大学生自身和谐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1.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稳定器

思想政治教育与诚信教育都以理想、信念、品德和意志等为重要内容,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和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优秀品德、坚强意志等方面,具有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重要作用。反之,诚信教育在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前提,起到了巩固、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的作用。过去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滞后、形式不科学、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层次化、具体化的设定,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具体地说,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基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性质;二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三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激发道德认知,内化道德信念和意志,促发道德品质和行为;四是把诚信案例教学引入课堂,让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思考问题。[4]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担负起培养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责任,发挥塑造大学生高尚思想素质的作用。

2.教育方法与手段的有机结合,是促进诚信教育的导航器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必须要以诚信教育为基础,要与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结合,要与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与其他课程教学相结合,外在教育引导与大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导向、舆论导向、制度导向、利益导向的推动,采取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让更多学生参与诚信教育问题的讨论,充分发表意见,使其自觉摒弃、清除思想意识中的负面因素,从而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助于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能真正成为诚信教育的导航器。

3.教育科学性与社会实践性的有机结合,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有效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是诚信教育的前提,大学生从小就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是社会对个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个体自身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诚信教育并非可有可无,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和特有途径,它将对每个人终身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问题,必须要有科学理论来支撑观念,认识到诚信教育的有效性。特别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特定的人群,进行自我认识能力、认知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等防御体系的教育,往往采用诚信教育能达到更佳的效果,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教育互为条件和前提,如果把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等形成教育长效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更有价值和意义,增强其感染力。

4.教育与网络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的有力措施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突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构建积极向上、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体系,能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及思想观念、政治信仰、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探索大学生网民诚信和思想状况,分析其思想根源,采取网上诚信咨询、思想政治工作交谈等,应能形成各具高校特色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扩大了诚信教育的覆盖面,让诚信真正深入人心,不留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区。

四、结束语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既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诚信品质的养成是形成正确人生观的基础,应伴随学生学校生涯的整个过程,如果每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能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必备操守,作为个人品德建设的重点,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自觉遵循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基本要求,就能建设起诚信家庭、诚信职业、诚信中国,成为高水平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人才、科技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华荣.论研究生德育与本科生德育的衔接[J].怀化学院学报,2006,(11):17-19.

[2]李海涛.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2):82-83.

[3]汤晓兰.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J].南华大学学报,2008,(3):78-80.

诚信政治论文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职生 诚信 教育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36-02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高职生做人、做事、学习、交往的根本原则,是每一个高职生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但是近几年来高职生诚信道德的滑坡令人担忧,出现了很多诚信缺失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加强高职生的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表现

1.从学习方面来看。高职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真正的依照诚信这个基本准则去对待学习,如上课迟到早退,抄袭作业,剽窃论文,考试时候面对学院的处罚规定作弊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并且作弊手段也在与时俱进,时有创新,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令监考教师哭笑不得。

2.从就业、择业方面看。高职生在就业、择业时,为了能有更好的选择,会不惜弄虚作假。如,篡改求职材料中的成绩单,虚构在校的学生干部、获奖情况、参加的社团等等。下面列出的一些现象时有发生,如一招聘单位在某学校招聘,回去一分析,200多份里面就出现了十几个学生会主席,几十个班长,其他班干部就更不用说了。在签订了就业合同之后,部分高职生不能够做到诚信,经常出现毁约、违约现象。

3.从社会交往方面来看。一些高职生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会出现如借钱不还的现象,甚至部分高职生申请了助学贷款,在毕业几年后仍然不予还款,带来很不好的社会影响,还有部分高职生在自尊心与虚荣心的驱使下,撒谎时脸不红心不跳,习以为常,自以为高明。

(二)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

1.社会环境。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副作用使部分高职生难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判断是非的能力产生了偏差,在做人做事时丢掉了本应有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基本准则,尤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诚信的风气,如官员的腐败现象、社会的不正之风、市场中的假冒伪劣、欺诈坑骗、体育比赛中的“黑哨”等等,也给高职生带来了精神污染。

2.学校环境。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高职生生长、学习的过程中的很多事情。如学校乱收费、在升学时托关系、走后门等现象比比皆是,影响十分恶劣;一些教师学术腐败、误人子弟,课堂上应付了事,课下办班收补习费;在学校里有关系的学生备受关注,没关系的学生备受冷落。这些现象,都给高职生传递了一些不诚信的信息,对高职生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

3.虚拟网络环境。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往媒体,和高职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而网络的虚拟性又给高职生开辟了一块可以“不诚信”的土壤,高职生可以在这里使用非实名账户,并可以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可以恶搞。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的出现也是助长高职生失信行为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高职生诚信道德教育,提升高职生的诚信素质,这需要从教育、社会管理、法制等多个方面共同去努力。在这里笔者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角度去分析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效果,提高高职生诚信意识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高职生诚信教育的重大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系着高职生诚信教育能否落到实处,但事实上,教学效果一直以来不甚理想。

课堂教学是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职生的主要桥梁,课堂教学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和高职生的及时沟通、心理辅导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是高职生心目中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做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学识水平和理论素质,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摆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到为人师表、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做真学问、为诚实人,知荣知辱,不要理论一套实际一套,更不要学生前面一套学生后面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自身素质的提升用自然散发出的正气和人格魅力促进和引导高职生对的诚信的再认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1.教学内容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尤其是案例的合理选取。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授,更要注重案例的选择。“诚信”的话题自古已有,可谓数不胜数,高职生从小到大,多少老师讲过,听得早已麻木没有感觉了,要注重发掘发生在高职生身边的,能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案例,这样才会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例如,从2002年开始央视就举办了《感动中国》栏目,每年会评选出10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的事迹感动之余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思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随时从教学案例库中选取和添加诚信人物的案例,以保持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信任度。

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案例的处理方面还有一点极需要注意,通常说讲解案例,实际上很多教师只是做到了“讲”,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解”,也就是分析。要知道分析才是讲解案例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只是讲案例,那也许故事听完就完了,许多高职生并不能自觉地去思索,只有教师引导高职生把案例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诚信的本质,意义等挖掘出来,让高职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知,才能真正引导高职生对诚信的正确理解和思考。

2.教学手段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远离单一、静止的教学模式。当前的高职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多,原有的单一静止的教学手段已经满足不了高职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必须尝试用新的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量大,图片、视频的大量使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让高职生印象更深刻,感触更深,影响高职生“三观”的树立和是非观、道德意识的养成。(2)探讨式教学手段的选择。在针对“诚信“问题的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尽量多的给予高职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高职生通过观察、思考来参与到讨论中去,最后得出结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点评。这样高职生对诚信的认识既有自己的思考,又有同学的想法,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最后的正确的引导,对高职生诚信意识的养成有很大的作用。

(三)加强对高职生的课后心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不让负面因素影响高职生的诚信观的养成

当今社会,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给高职生带来一些困惑和迷茫。共性问题课堂上可以解决,但个别问题就有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后下功夫,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交流方式(如QQ,电子邮箱,电话,博客)随时随地了解高职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争为他们解迷释惑。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担当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必须通过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和注重课后心理辅导等各种有效的手段力争把高职生诚信教育落到实处,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诚信道德素质,使高职生能够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做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婕.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再思考[J].研究与探讨,2011(9)

2.林燕波,刘永旭.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就业诚信教育的路径探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2)

3.王宏.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依据及其途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4.王国华,潘国廷.大学生诚信教育面对的困境及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诚信政治论文篇3

目前中学生的诚信道德究竟如何呢?从总体上看,中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他们普遍为人忠恳诚实,做事讲信用,是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良好群体。但是,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以为“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无用”

据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校长研修班的《高中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调查分析》一文中提到学生的诚实态度问题,“学生知道”班内某同学犯了错误,老师或学校向学生调查时,持“推托不知道”或“略去重要情节”态度的学生占有效问卷总数的50%;关于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调查结果表明,有近30%的学生认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曾经有过考试作弊行为。在一次月考中,笔者出了资料上的原题。在阅卷中我惊异地发现有相当部分学生有作弊行为—抄书。但是,问学生时,学生普遍不承认。

有不少中学生认为,现在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毒米毒酒事件不断,企业恶意逃避债务,做假帐、假破产、假出口、假证书……层出不穷,虚假广告、虚假新闻屡禁不止;价格欺诈随处可见;人才市场有假文凭,文艺界有假唱,体育界有假球黑哨……连政府部门都有作假,有些地方领导为了在任政绩,虚报产量产值、财政收入,统计做假屡有发生。他们认为现在社会没有什么诚信可言,做老实人“吃亏”,讲信用的人“无用”。现实生活中,孩子涉世之初,父母亲往往“谆谆教诲”:“社会复杂啊!老实人要吃亏的!”爱子之心无可厚非,江湖险恶亦是事实,生活中确有诚信者受屈,狡诈者获利的事情,于是“利字提中间,诚信撇两边”成了不少学生的人生哲学。

第二,以为“会做假是脑子活络”做假在中学生中有一定市场,有的甚至还认为会做假是脑子“活络”。

考试作弊这是公开的秘密。学校在期中期末考试时,设立专门考场,监考老师严阵以待,领导巡视考场,效果仍不理想,考试作弊手法越来越高明,监考老师力不从心。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移花接木亦属常有之事。在一些学校科技节创造发明成果展示中总有几件作品是由学生家长代刀的或在市场上买来的最新产品,贴上学生的名字,就是他的杰作了。学校为了多出成果、多拿奖牌也就默认了。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视许诺为儿戏。“虚心接受,屡教不改”这是教师在教育学生中碰到较为普遍的问题。如上课迟到、作业不交、上课经常讲废话等,找他谈话,对老师的批评他“虚心接受,保证改正”。然而,一星期还未过,老毛病又重犯。

第三,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脱节

《关于当前上海中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报告》(《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7期)显示:当问到“老师在你的试卷上多评了分,你会作出什么反应”时,有40.1%的学生在三项可供选择的选项中认同的是“这不是我的错,分数也不用改了”,认同“马上找老师把分数改过来的仅占14.6%。受过10年左右学校教育的中学生都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去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如许多学生对《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行动中。有些学生有人在场与无人在场不一样,正规场合和非正规场合不一样,角色不同不一样。如教师在时能遵守有关规范,而教师不在时却不能遵守;在班主任老师面前是一套,在任课老师面前另一套。有些中学生,在校是好学生,尊敬老师,善待同学,而在家里却不能尊敬长辈,不关心他人。有些学生说起他人来头头是道,别人怎么不对,应该怎么做,但是一牵扯到自己就不行了。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就是不肯承认。教室窗玻璃敲碎了,学校篮球架被损坏了,就是无人承认,教师找到他了,能推则推,能赖则赖。自行车撞倒了行人,连“对不起”都不说一声,骑车就跑。

二、诚信道德教育与高中政治课的关系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思想政治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在10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用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在1994年8月31日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指出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在2000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要活注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和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课和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在中学德育工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道德建设、德育工作要关心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高度重视。社会道德建设面临的“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的诚信缺失这一社会公害问题以及前面论述的高中生诚信道德缺失问题的的存在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也给高中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诚信道德教育,这是高中政治教师当前必然面临且必须加以关注并深入探究的课题。

三、高中政治课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探索

(一)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凸显其德育功能的同时,渗透诚信道德教育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一套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价值目标。既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常识,又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导向,在教学要求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而政治课的鲜活生命力不仅仅在于其学科知识的正确性、科学性、完整性、逻辑性,更重要的在于其学科价值目标的时代性、针对性,政治课决不能脱离现实而空洞说教,决不能仅仅为传授学科知识而孤立存在。所以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务必要凸显其德育功能。而诚信道德教育的渗透既体现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学科目标,又体现了其教学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的学科特点。

就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来看,“经济学常识”是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的最佳内容。可以在高一经济学常识教学中强化诚信道德教育。高一经济学常识潜含着大量的诚信道德教育的因素与素材:

1.“货币的产生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对金、银金属货币真假的鉴别问题;

2.在“商品的二因素”中存在商品使用价值即商品质量优劣与价值的实现的关系问题;

3.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中存在着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守法与违法的后果与影响问题;

4.在“市场经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存在着是否诚实信用与经济利益的实现的关系问题;

5.在“企业经营者素质”中存在着是否守法、是否诚实信用与企业的发展的关系问题;

6.在“公民与税收”中存在着违反税法的行为与其后果的关系问题;

7.在“银行与储蓄”中存在着信用卡的使用中透支与还贷的关系问题;

8.在“世界市场与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存在着与国内商品交易相似的诸多与诚信有关联的问题。

在以上这些经济学知识的教学中完全可以结合现实实例和学生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讨论、辩论、社会调查、小论文等诸多形式进行教学,既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诚信道德教育的效果。

高二哲学常识教学和高三政治学常识教学也可以渗透诚信道德教育。因为在哲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中也潜含着诚信道德教育的一些因素与素材。例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任何事情都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弄虚作假;选举权利与被选举权利的实现与现实政治生活中存在的贿赂选民、甚至确保当选什么地方官而雇佣杀手刺杀竞争对手等现象……

(二)实施与诚信道德相关的课题研究

给出一些与诚信道德相关的课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如由于今年国庆节后部分农产品相继涨价,学校食堂也随之进行价格调整。本来这是情理中的事情,而学生由于对市场行情不了解而对学校的涨价行为采取不应有的抵触行为。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笔者配合学校德育处组织学生进行了“××镇农贸市场价格的变化与我校食堂价格调整的关系”的课题研究,带领学生到市场上进行深入调查,最后形成调查报告。在调查报告中,学生写到“学校食堂进行的价格调整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表现与结果,并不存在欺诈行为,我们表示理解。并对我们的鲁莽表示歉意和自责”。这是对学生进行的活生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还可以组织学生实施以下这些与诚信道德相关的课题研究:1.中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2.中学生偷盗行为的原因分析;3.对水果市场上缺斤少两现象的调查与分析;4.对“高中生是否撒过谎”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学生亲自参与与诚信道德相关的课题的调查与研究,使学生对违背诚信道德的行为进行理性思考与分析,进行独立的判断与鉴别,从而自己作出对诚信道德的理性认识与选择,这比教师的说教更有影响力。

(三)结合时政热点,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搜集与诚信道德相关的正反两方面的时政热点材料,对学生进行诚信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引导,能够起到直接的德育效果与教化功能。如笔者搜集对汕头市因整体性弄虚作假而导致全市经济下滑的时政热点材料,对学生进行“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的专题讲座,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

诚信政治论文篇4

文章编号:1008-7168(2015)01-0062-08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的颁布,“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逐步加快了走向实践的步伐。作为法治梦想建构的重要范畴,法治政府成为各级政府追寻的目标和努力方向。秉持法治思维,依法执政,无疑成为政府所要遵循的最优治理模式。面对日益严重的诚信危机,政府的处置应对也必然会在法治的道路上前行。良好的施政理念需依托政府的行政行为和行政职能才会转化为实际效果。国家和地方层面建构社会诚信体系的努力,既凝聚着各方法治探索的心血,更传递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诉求。毋庸置疑,社会诚信体系的法治建构在未来会更重视统筹领导机构的建设、诚信权利的保障,以及非正式规则的运用,从而以塑造诚信政府为基础带动和推进法治政府的建设。

一、社会诚信体系共识的形成:从“口号宣示”到“法律主张”

社会诚信体系理念共识的形成,伴随的是政治现代化和文明化的进程。在最初的观点形态中,诚信有两个鲜明的发展阶段,从隐蔽暗示到鲜明主张,是革命话语向政治话语转变的过程。直至社会诚信体系理念被官方所认可,政府治理失信才进入正式的议事议程。

(一)革命与改革话语体系中的诚信观点

诚信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之中,同样,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也渗透着诚信的理念,构成法治诚信的思想基础。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政治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这本身就是诚信理念的体现。在具体实践进程中,特别是在“革命”向“改革”主题转变过程中,诚信理念得到真切体现,这也是我党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是保持生命力的重要砝码。

在革命年代,诚信观念主要体现于革命的立场与策略之中,主要是革命理论与具体情况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p.109)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也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认真地研究情况,从客观的真实情况出发,而不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我们的许多同志却直接违反这一道理。”[2](p.797)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则强调:“以往革命的发动者,往往是起初用欺骗的手法骗得民众信任,随后革命成功,掌握政权,后来又逐渐让人民认清了他们的本来面目,丧失了民众的信任,‘盗贼之行……为虎作伥,惟利是嗜,又焉有丝毫计公益,恤民隐之心?以此欺人,夫谁信之!’”[3](p.459)除此之外,《反对党八股》、《为人民服务》等众多文献也不乏诚信的思想。正是在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取信于民,依靠人民的支持,革命才走向了胜利。诚信成为引导革命胜利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诚信在政治理论体系中越发受到重视,贯彻到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在推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邓小平的诚信思想对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积极意义。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专门提到了“经济与信用”的关系问题,“只要守信用,按照国际惯例办事,人家首先会把资金投到上海,竞争就要靠这个竞争”[4](p.366)。在具体经济工作中,邓小平反对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要求“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严格禁止坑害勒索群众” [4](p.366)。在解决香港问题时,邓小平阐明了中国坚守诚信的立场:“人们担心中国在签署这个协议后,是否能始终如一地执行……要告诉全世界的人:中国是信守自己的诺言的。”[4](p.102)邓小平的诚信思想得到了贯彻和继承,后来的领导人对此多有论述。江泽民指出,“互信”是安全之本,“互信就是以诚相待、言而有信”。胡锦涛也要求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政绩,否则“势必严重削弱我们党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最终妨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sup>[5]</sup>。习近平则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在本质上都是诚信理念的体现,推动着诚信由隐蔽走向明确,成为独立的政治主张。

(二)社会诚信体系共识的形成:从“观点”到“体系”的变化

从语源角度考察,诚信释读的文字表述在古今维度并不存在较大差异。然而,精神内涵已大相径庭,以阶级和身份为标志的熟人诚信已逐步发展成为以平等、民主、法治为基础的陌生诚信<sup>[6]</sup>。与之相随的是政治话语的流变,在中国的官方文件中,诚信已成为重要的价值理念,并以此筹谋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策略。

在政治话语中,“诚信”一词在规范性文件中出现得相对较晚,却迅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在政治发展中进行明确的“诚信宣示”。然而,随着社会失信问题的日益突出,诚信的政治宣示进而转换为更具体、更规范的法律形式,成为法治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在官方文本中,诚信的内容也愈为丰富,逐步发展成为独立而完善的体系。

最初,“诚信”是国家推动道德建设的重要主张。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这是国家首次从战略高度关注道德问题。2002年,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坚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2005 年,胡锦涛指出,“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2006 年,胡锦涛又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道德要求,明确了诚信在社会评价中的意义。2007年,十七大报告则再次强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诚信由此而在道德领域、政治场域受到持续重视。2012年,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较为系统的概括,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个人层面,“四位一体”,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sup>[7]</sup>。由此,诚信被提到新的高度,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信”更是制度的关注焦点与目标追求,是法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范畴。在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深刻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2011年2月,温家宝指出:“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2012年,十八大报告又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法律在多重层次透漏出对诚信的重视,诚信不仅是对立法的底线要求,也是法律实践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可见,“诚信”已俨然成为法治的主要话语,从最初的“口号宣示”到现今政策文本中的“正式规划”,失信问题已纳入法律治理的范畴之内。而诚信理念也从晦暗不明到明确主张,话语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学界和实务界兴起了研究诚信和建构社会诚信体系的热潮。毋庸置疑,政治诚信的流变促进了法律诚信的研究与探讨,而由“口号治理”向“法治探索”的转换也是诚信治理的必然趋势。

二、国家层面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部署与举措

国家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主体力量,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规划设计与基本举措,关乎体系建构的成败。自2007年中央政府关注“社会信用体系”以来,诚信治理的范畴、责任机构、依循规则日益明确化和规范化。然而,在法治进程中,国家依然需要认可公民的诚信权利来增强社会诚信重构的效果。

(一)社会诚信建设的政策进程与机制设计

随着社会诚信从政治宣示到法律实践的转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家“五年规划”等权威性宏观规范的指导下,国家在社会诚信体系层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自2007年始,国家层面即出台了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负责并指导社会信用工作,按照统一领导、综合监管的原则,根据具体业务范围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分别指定有关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监管,落实监管责任①。2008年,国家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调整为人民银行,增加最高人民法院等机关与机构为成员单位②。2012年,国家又将牵头单位调整为国家发改委与人民银行,并增加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机关与机构为成员单位。可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国家保持了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微观层次,重点突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金融领域,通过成员单位的组成即可看到此种趋势。不论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如何调整,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税务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关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关键部门,都是联席会议的核心成员,关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决策都要依靠这些业务管理部门的执行与实践。而同样作为核心成员的国务院法制办和公安部,则在国家信用规范的制定、审核与执行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保障作用③。

此外,国家推进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已经突破了经济诚信的边界,拓展到政务、司法等领域。2012年,国家在部际联席会议职责中就增加了新的规定――“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④。同时,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成为成员单位,司法诚信等公共领域的诚信建设日益受到重视。这种趋势有助于推进诚信建设的进程,但也给现有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提出了挑战。国家必须改进和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效率,促进全国性诚信体系的形成。

现在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非实体性机构,主要由人民银行和国家发改委牵头实施诚信建设,日常工作机制不完善,会议间隔太久,如2007年3月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直到2009年3月才召开第二次会议,等等。可见,非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难以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突发问题,现有领导统筹机构解决失信问题的效力受到质疑。此外,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律地位高于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国家发改委和人民银行牵头不仅不能将司法公信建设提到与经济(金融)诚信并重的地位,也缺乏足够的合法性依据。因此,国家顶层设计重在明确或成立实体性的中央领导机构,加强全面的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sup>[8]</sup>。

(二)诚信权利(知情权、隐私权与信用权)的法律保护

知情权的法律保护有充足的法理依据。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虽至今未有关于知情权的相关规定,但

2002年十六大报告已经提及“知情权”概念⑤。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离不开对知情权的保障。中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宪法第四十一条也指出,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宪法中列举的上述基本权利要正当合法地实现,都有赖于对事实真相的了解。如若不能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保障公众知情权,权利实践只能是空谈。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知情权是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正如中国宪法同样没有将生命权纳入正式文本的权利规定体系,但不能因此否认生命权作为基本权利的地位。因为基本权利的定位取决于权利本身的性质和属性,不能因缺少法定依据而否定其在权利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的规定为加强知情权保障提供了直接依据,即“人人都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隐私权在事实层面受到现行法律的保护。在中国法律体系中,隐私权主要属于民事权利的范畴。在《民法通则》(1986年)所列举的具体人格权中并未包含隐私权的内容,早期的司法实践只是将隐私权纳入名誉权保护的范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权益保护的力度和范围。而随着司法经验的积累,隐约的隐私权意识和概念已发展成为法律所确认的权利。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由此,隐私权在法律体系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公民相关权利救济也因而有法可依。在现有法律体系中,中国宪法虽然没有关于隐私权的明确规定,但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条的相关规定在内容性质上与隐私权的实质内容基本一致。特别是法条中关于“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的规定,与上文述及的《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条约中的内容都有相同或类似之处,是尊重人权的文本反映。这些规定实质上又将权利保护引入两个维度,即生活安宁和私人秘密;而这恰好是隐私权的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国的宪法和法律都在公法与私法意义上以及事实层面支持对隐私权的保护。

信用权保护是诚信法治的内在要求。信用权的立法保护却是学界的一致主张。赵万一、胡大武等学者曾总结了国际上信用权保护的七种模式,翟云岭教授也主张对信用权进行直接保护⑥。中国法律体系至今未有关于信用权直接保护的规定,《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条文中都未列举信用权的内容。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信用权已被纳入立法议程,2002年12月23日提请全国人大法工委首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在第一编总则和第六编人格权法中分别对信用权做了列举和规定。信用权的保护关系到社会主体的具体诚信(信用)权益,是社会诚信体系中个体权利的直接体现。特别是随着社会失信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信用权应尽快明确为私法的重要权益,在法律中得到明确保护<sup>[9]</sup>。

三、地方政府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概况

在诚信治理理念日益规范化与法治化的宏观背景下,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从中央到地方迅速普及,而地方的角色更为活跃,已成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角。中国31个省、直辖市与自治区⑦都进行了关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并积累了诸多有益经验。

(一)政令规章在地方社会诚信建设的规范保障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在地方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地方性权威规范占有重要地位,是规则体系的主体部分。无一例外,31个省级地方政府的诚信建设都以相关的规范文件为依据和准则。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规范性文件相对完善,自成体系。在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已经建立了关于诚信治理的诸多规范――4个省份发布了地方性法规(陕西、海南、湖南、广东),16个省份拥有自己的地方政府规章(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辽宁、内蒙古、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湖北、湖南、海南、四川,约计三十一部地方政府规章),每个省份都有以政府组成部门或工作部门主体制定的其他权威性规范文件。其中,2007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公布的《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条例》是全国首部关于信用建设的地方性法规;2011年的《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条例》是国内首部公共信用信息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对使用公共信息做出了明确界定;此外,《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信用建设的决议》、《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信用建设的决定》也是现今地方性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政府规章层面,各省多采用政令的形式发布,在内容上比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更为宽泛,是地方社会诚信建设中较有代表性的规则形式;但需注意的是,以政令形式发布的规则并非都是政府规章,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省信用建设工作的通知》(粤府[2002]2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信用浙江”的若干意见》(浙政发[2002]15号)等。在地方社会诚信建设中,真正占据规则体系主体部分的是诚信建设牵头部门或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发布的权威规范,对社会诚信机制建设做了详细规定,如《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公务员诚信建设方案的通知》(黑人保发[2010]95号)。

(二)政府是地方社会诚信建设的主导力量

政府是地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建构主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分担着建构社会诚信的具体任务。在地方负责组织实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主要分为三类,即地方政府组成机构、日常办公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其中,地方政府组成机构包括省(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省商务厅(吉林、青海、新疆、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辽宁、浙江、安徽、陕西)、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江西、甘肃)、省工商局(山西),以及人民银行各省支行(河北、山东、河南、海南、贵州、西藏);地方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则是指相关省市、自治区的金融管理办公室(天津、内蒙古、湖南、宁夏)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重庆);而政府日常办公机构是指各省的政府办公厅(黑龙江、湖北、广西、四川)。作为牵头部门,这些机构肩负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角色和使命,向省级政府或社会诚信建设的协调机构负责,并负责传达和执行相关决议与任务。除此之外,政府在组织建设方面也着力不少,31个省份都建立了社会诚信建设的总体协调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社会诚信建设联席会议与领导工作小组制度。其中,12个省份建有联席会议制度。

(三)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是地方社会诚信建设的短板

在地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社会力量开始有限度地参与社会诚信规范制定与专业人才的培育工作。特别是在保障诚信的非正式规则方面,社会诚信(信用)服务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各省的社会诚信建设。以上海为例,2005年成立的上海市信用服务行业协会已经成为上海社会诚信自律规范体系的主角,先后于2007年和2013年牵头制定了《商业征信准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前者是行业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辖域内所有征信机构的商业征信活动;后者是政策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纳,正如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陈跃华所言:“意见框架思路清晰、举措创新、扎实推进,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提供了依据。”<sup>[10]</sup>而在人才培育方面,高校等教育组织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社会力量开始参与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进程,但主要限于精英力量的参与,参与面小,影响力弱,并未进入社会诚信建设的核心层次,亟需进一步发挥更为积极的力量。

(四)网络成为地方社会诚信建设的主要阵地

网络是地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运用最广的媒介。中国31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官方诚信网站,网络在地方社会诚信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些网站通常包括信用公示、信用查询、政策法规、征信管理等内容。政府等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主体可以通过网站发布权威规范文件,向社会展示建设的进程。在各省信用网站中,浙江省的信用网站架构较为合理,信息较为全面、更新及时,值得借鉴参考。“信用浙江”网站由“信用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省发改委主管,将信息整合为“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三个板块,板块之间各有不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主要提供信息查询和负面信息公示业务,负面信息由业务主管部门或对口部门提供,如法院提供“个人未履行生效裁判失信信息”、司法局提供“律师年度奖惩情况信息”,等等。政府信用板块则包括三项内容:信息公开、网络问政和网上办事,目的在于服务社会公众,这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三个板块有机结合,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诚信服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各省的社会诚信建设网站往往“各自为战”,缺乏协调和信息的沟通,未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割据,给公民查阅信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

四、战略化与规范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未来景象

目前,社会诚信体系的建构已在覆盖领域、权利的法律保护、政府规章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更需从战略和规范层面进行深入完善,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保证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稳定性和社会效果的实现。

(一)明确领导机构,统一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进程

领导力弱、统筹协调不力是当前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通病,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亟需重视的问题。在现行体制下,牵头部门或协调机构通常由政府组成部门负责,权威不足,效用不符合理想⑧。因此,要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进程,必须继续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

综合中央和地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可从两方面筹划改革举措。一是由立法机关或其常设机构人大常委会负责规划统筹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同时兼顾司法公信体系和政务诚信体系;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是市政府办公厅和人民银行,分别负责政府自身公共诚信与个人诚信体系的建设。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此种设计符合宪法架构,有一定的法定权威,具有形式合理性和合法性。在目前情况下,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效果取决于人大实际地位的强化,此种设计可能仍然存在关于效力问题的质疑。二是由党的常设机关或成立专门的“诚信建设小组”统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由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上或地方党委主要领导(至少是常委)担任组长协调党政各个机关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二)强化规范的保障作用,推动社会诚信法律体系建设进程

在社会诚信建设过程中,官方制定的规范必须形成统一体系。既要强化政府政令规章的既有作用和地位,更要具有法治意识,出台法律或地方性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目前,中央层面还未提出或出台相关的立法动议,地方政府在诚信立法领域反而走在了前面,全国已有4个省份制定发布了地方性法规。

除在国家层面完善法律、行政法规、政府规章,使之完善形成统一不悖的法律体系外,按照国家和地方治理的通行做法,制定更具指导作用和核心统帅地位的“规划”势所难免。这些政策规划通常是由政府组成部门制定,经人大批准后施行,主要筹谋未来的工作重点。社会诚信体系“规划”由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或协调部门组织制定,向社会公众或相关主体征询建议和意见后,以政府的名义提交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批准,然后向社会公布并依照执行。这既能增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合法性基础,也能有助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整体布局和统一谋划。

(三)注重接受社会监督,正视非正式规则的作用

“礼失而求诸野。”在诚信法治的理性建构之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能忽视本土资源的利用和诚信自发秩序的演化。国家法治之外的“非法之法”,更贴近于社会生活,是现实中的法,更能体现社会主体的诚信意愿,是自发演化的“自然秩序”。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必须有开放的视野,应该承认行业标准等非正式规则的作用。行业组织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规定、诚信评估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等层面。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更应该以社会自治为基础,认可行业协会规则正当性,使之能够发挥惩戒作用。如承认“火锅协会”的准则的约束力,使行业能够自治,政府才能抽身集中进行监管。此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牵头部门要主动进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新闻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让更多有益的意见融入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范畴,以增强社会认同和推进既定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社会诚信体系共识的形成阶段,还是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阶段,甚至于在前景的展望中,政府或国家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的现代化改革成为凝聚诚信体系共识的推动力量,法治成为广受认可的约束诚信的重要规范。以此为基础,规划、政策、政令规章也成为建设诚信的规范屏障,在形成建设战略和维护诚信主体的知情权、隐私权和信用权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行业规范、社会组织也成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由此,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法治路线图便展现于前――以政府推动为主线,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强化战略性和规范性约束与保障,以追求社会秩序重塑的宏大目标。

注释:

①具体规定参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

②具体规定参见《关于同意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职责和成员单位的批复》(国函[2008]101号)。

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较大规模的调整有两次:2007年成立之初,牵头单位为国务院办公厅,成员单位还有国家发改委、公安部、商务部(全国整规办)、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和国信办。2008年调整后,成员单位增加到18个,即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法制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的调整将更多机构纳入其中,新增加了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高检院、教育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预防腐败局、公务员局、知识产权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非经济领域拓展。

④具体规定参见《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职责和成员单位的批复》(国函[2012]88号)。

⑤在十六大报告中,知情权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扩大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拨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除此之外,党的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也明确提及关于知情权的内容――“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⑥赵万一、胡大武教授总结的七种模式分别为:智利―德国模式、俄罗斯模式、法国模式、荷兰模式、日本模式、意大利模式、台湾地区模式。翟云岭教授认为,目前我国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的间接保护模式并非完备,应该支持信用权纳入民法典作为单独的权利进行保护。具体参见赵万一,胡大武:《信用权保护的立法研究》,《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翟云岭,任毅:《我国诚信体系构建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法治论坛》2008年第1期。

⑦我国的主权区域和领土范围包括两岸四地,即大陆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而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大陆地区的省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后文的相同表述也包含此意。

诚信政治论文篇5

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它使得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有了一定之规,保证了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种矛盾冲突中相对稳定的存在和发展,一个国家法治的水平和程度是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的重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中国成立不久,就亲自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个根本大法,并着手调研和制定各方面的法律。“”结束以后,伴随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中国的法制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作为国家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核心,中国现代法律体系和法治制度的建设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只能在实践中逐步推进。相对于发达国家在数百年间积累起来的近现代法治文化,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中,中国的法制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形成要求建立一系列与此相适应的法律制度,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逐渐滋生的利己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等观念通过商品交换原则的泛化渗入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引发了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近年来,一些政府官员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多有发生,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侵犯群众利益的事件屡禁不止甚至逐年增多,已经危及到党的执政基础。这固然与法律不健全所留下的一些“灰色地带”,使事实上的“犯罪”难以进入法律的惩罚范围有关,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的大量存在也说明了中国社会法治观念的淡漠和法治精神的匮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在全社会弘扬敬畏、笃信和践行法律的法治精神,引导人们自觉知法、尊法、守法、执法、护法,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其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能超过了法律制定本身。

法治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对法律权威敬畏的信念,这种信念的伦理基础是诚信,因为法律所涉及的是人与人之间具有“契约性”的社会关系,它要求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监督都必须贯彻诚信的原则,这是法律权威性之公正力量的重要来源。

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要立足中国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具有崇尚诚信的历史传统。东汉《说文解字》就专门对诚信做了注解:“诚,信也。”意为诚实与守信二者相通,互为印证。“诚”主要是指“内诚于心”,更多地是对个体的内在道德要求;“信”主要是指“外信于人”,更多地是对社会群体之间交往的道德要求。孔子将诚信视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人缺少了诚实守信的品德,就如同车子没有将车辕与轭连接起来的木销子而无法行进一样,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做人要讲诚信,治国也离不开诚信。《左传》讲:“信,国之宝也。”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可以“去食”“去兵”,但不能“去信”。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何以践行诚信?中国人讲的是以诚达信,即建立在仁爱基础上的知行统一,强调修身为本,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以自我修养为根本,诚为自我修养之要义,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程颢、程颐指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说明“诚心正意”对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始有真诚之心,方行信义之事。信守诺言、身体力行、表里如一是中国人对以诚达信的基本要求。为政者,要取信于民:“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政府官员诚信,民众才可能诚信。在中国人看来,能否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高下和事业成败。

数千年来,这种诚信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渗透在博大深厚的民族精神中。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它的文化底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中国共产党员的基本道德准则;牢固树立和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既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宗旨和本色,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先进政党的道德期盼和要求。正是靠着这种取信于民、说话算话、担当负责的精神和作风,中国共产党才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被赋予了执政的重任。

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还需要批判性地借鉴西方诚信观的合理因素。西方诚信观念起源于古希腊,诚信被看作是公民最重要的德性之一。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虚伪是可谴责的,诚实则是高尚的和可称赞的!”在希腊文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古罗马社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诚信是最重要的法理原则,它不仅存在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也被要求存在于法律之外的一切可能的契约关系中。

罗马法中的契约诚信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守约被视为是人的本性,有约必践、违约必罚,任何人都必须诚实信用地行使其权利并履行其义务成为基本的正义原则。中世纪诚实信用被视为信奉上帝的基本品质,是对上帝的承诺,诚信被赋予神圣的意义,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共同价值观。15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用天职的概念把宗教活动和世俗经济生活联系起来,认为诚实信用不仅为上帝所认可,也是在经商中获利的重要法宝。

资本主义形成于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为了避免这种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相互倾轧而致使社会失范,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一方面提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理性,可以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另一方面又提出社会公正原则,诚信就是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条件。这一原则在经济活动中逐渐转化为一种特殊的信用资本,形成为一种制度,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康德进一步从哲学上论证了诚信之于人的重要意义,按照“人是目的”这一绝对命令的要求,诚信被看作是一种对他人的完全责任,他说:“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可以把随便不负责任的诺言变成一条普遍规律,那就会使人们所有的一切诺言和保证成为不可能,人们再也不会相信他所做的保证,而把所有这样的表白看成欺人之谈而作为笑柄。”因此,欺诈和谎言在任何情况都是不允许的。

恩格斯认为,西方现代信用原则的确立,是政治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中指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越发展,它就越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小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辛劳。”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两重性,指出,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以社会生产资料(以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形式)在私人手里的垄断为前提,所以,一方面,它本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它所能达到的最高和最后形式的动力”。这种信用制度的历史地位就在于:“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他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造成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

西方这种诚信观发展到今天,形成了三个重要的特性:一是被视为交换正义的重要原则,与西方信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将个人的诚信道德融入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中;二是被视为维系政府与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与西方的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将个人的诚信道德融入法治社会的运行规则中;三是被视为的重要戒律,与西方的生活方式发展密切相关,将个人的诚信道德融入世俗生活的神圣意义中。

虽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经济信用制度和政治法律制度有着自己固有的阶级局限性,贯彻于其中的契约诚信观也不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所要求的自主自觉意识,但是它超越了基于血缘宗法关系的“熟人社会”讲求诚信的“私人”空间意义,赋予诚信以基于现代交往关系的“经济社会”讲求诚信的“公共”空间意义,使诚信走进了人们复杂多样性的职业生活,成为一种制度化的道德律令。这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培育和倡导具有法治精神的诚信观念,无疑有着十分现实的借鉴作用。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新阶段。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只有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善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真实体现人民意志的法律才能获得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也只有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的法律才能有效实施。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科学地继承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和西方文化的诚信观,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求的现代诚信观,使之成为在全社会弘扬法治精神的社会伦理基础,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诚信政治论文篇6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4-0158-02

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人类重要普世价值追求,也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内涵。对大学生进行诚信观教育,是使他们掌握诚信价值观念、树立诚信理想信念、养成诚信行为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自身的内在目的。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主要是通过学习灌输、实践锻炼、活动参与、引导和启发以及师生间相互感染与影响实现的。大学生诚信观念灌输很有必要,而通过大量生动具体、有实践锻炼价值、饱含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校园和社会活动,使大学生参与其中体验诚信价值观念、领悟诚信精神意义更为重要。这一切,没有高校辅导员队伍参与是难以做到的。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其主要工作职责就包括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诚信教育的目的虽可从心理、社会、经济、法律和伦理等方面进行多角度认识,然而从根本上说,其主要目的还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诚实不欺、真实无妄、信守诺言、真心实意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人,这正是德育研究和讨论的范畴。无论从单纯学校诚信教育角度,还是从学校、社会、经济、法律和伦理更加广泛的诚信教育角度,它们都涉及“大德育”范畴,都是对学生进行德性修养的重要环节,都是教育者(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包含知、情、意、行在内的复杂的系统教育。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诚信观念认知,更要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丰富诚信情感、秉持诚信信念、磨砺诚信意志、作出诚信选择,按照诚信原则和规范对人对事,任何时候都不欺人也不自欺,注重承诺,坚守信用,使自己成为具有健全诚信人格和良好诚信品质的人。

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与意念及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对大学生诚信人格培养和诚信理念构建起着重要影响。辅导员通过科学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认知;通过耐心细致的管理与服务,帮助大学生培育合理情感情致;通过循循善诱的启发激励,帮助大学生锤炼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的精心组织与安排,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与协调发展。大学生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和精神品质,正是在辅导员细致入微、周到全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工作渗透和转化中形成的。通过创新教育内容,发挥辅导员工作沟通、情感、职责上的优势,进一步增强诚信教育目的,增进教育实效。

1 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

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十分丰富,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群体思想实际、具体状况和现实困惑,选取针对性强的教育内容,突出诚信教育实效。

(1)政治诚信。政治诚信是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进行政治学习的重要尺度。政治诚信就其与政治觉悟的关系而言,远比掌握几项政治理论、空谈一些政治口号、自认为在形式上加入党的组织更为重要。它从精神和价值层面反映人的政治品质和政治人格。培养大学生政治诚信,应着重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端正入党动机,强化大学生忠诚于党、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意志品质。对待政治理论学习,要做到“真学、真懂、真用”。

(2)学习诚信。学习是获取生活经验、掌握生存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途径。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含对生活的理解;不仅包括理论学习,还包含实践锻炼;不仅包括能力提高,还包含情感的丰富、素质的发展、品质的完善。辅导员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养成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求真务实、勤学好问的意志品质,认认真真学本领,踏踏实实做学问;另一方面,要严肃对待学习上各种不诚信行为,尤其对考试作弊、作业抄袭、学术弄假等严重违背学习诚信的行为,辅导员要给予高度关注。通过加强学风建设,从制度和行为模式上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养成学习诚信的习惯。

(3)交往诚信。大学生进入校园后,交往的内容、对象、方式和环境发生变化,交往的问题随之增多。以个人为中心、怀疑、陌生、孤独、失落等不良情绪困扰着渴望交往的大学生。诚信交往、文明交往是大学生必须坚持的原则,它要求交往双方坦诚相见,以诚示人,以信立人,无论同学间、师生间、朋友间、亲人间、恋人间必须诚实无妄、信守诺言,对自己负责也为对方负责。

(4)经济诚信。在高校,大学生经济上仍未独立,但具有一定的经济支配权和表达权。生活消费、缴纳学费、申请贷款、信贷偿还、贫困资助等与经济紧密相关的行为几乎由大学生独自完成。然而,也几乎同样在以上各个方面都存在诚信缺失行为,经济不诚信现象仍然存在。加强经济诚信,一方面靠社会、学校和辅导员队伍的宣传教育,讲清、讲明、讲透经济不诚信的危害实质及可能对其他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靠相关部门拿出一定措施、采取相应对策,对多次欺骗、恶意拖欠的行为给以相应的处罚。

(5)网络诚信。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促进了人们的沟通交流,人们在生活、学习、创造等方面日益感受到网络的好处。网络也是“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有关网络欺骗、网络犯罪问题也同时出现。大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流之一,网络失信乃至于犯罪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杜绝网络失信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通过创建诚信网络氛围,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诚信交流。

(6)职业诚信。职业诚信包括择业诚信和从业诚信。择业时,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愿望和实际水平,选择对自己人生规划最有帮助的职业,客观真实地撰写个人简历和填写个人荣誉,不弄虚作假,不使用假文凭、假学历,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就应该秉持契约精神,不随意毁约。从业时,大学生要养成爱岗敬业、乐学好进的职业精神,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7)生活诚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生活是教育最厚实的土壤,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好的生活蕴育好的教育,不好的生活产生不好的教育。要得到良好的诚信教育,只能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氛围中获取。前面提到六方面诚信教育固然重要,但若离开诚信的生活和教育,则难以产生真正政治、经济、学习、交往、职业和网络上的诚信道德。原因在于,一个不认真对待生活,在生活中不讲诚信、不守诺言、无视合约、践踏信用的人,又怎能在其他方面受人尊敬、让人信赖?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诚信教育,除了关心学校中的诚信问题以外,更要关注生活中的诚信问题,通过良好生活方式和文明习惯的养成,促进诚信品质和诚信人格的塑造。

2 发挥辅导员工作优势,增进诚信教育实效

(1)沟通优势。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基本行为手段,在人的交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沟通能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能挖掘学生的内驱力,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起到导向的作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能推进组织理念、文化的融合,增强学生对所在集体的归宿感、荣誉感和向心力、凝聚力。沟通在教育中的这些作用,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教育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锻炼人、影响人、感染人、激励人。人对人的教育只能通过沟通、启发、感染、共鸣的方式进行。任何停留在知识传授、理论灌输阶段上的教育,不会在受教育者的心灵留下任何美好的记忆。辅导员参与大学生教育和管理,无论是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日常事务管理服务、矛盾调解、违纪处理、贫困生资助、奖优评先,还是在学生与学校和其他老师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只能以真诚沟通、坦诚相见的方式和意愿进行。通过思想、行为、心灵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辅导员与大学生能拉近彼此距离,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传递各自内心感受与想法,达成行为和共同价值观的默契,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

(2)情感优势。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本质和力量之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的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激情和热情虽不直接等同于情感,但它们都是人的情感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表现,是情感的两个表现层次。人的内心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当它们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并通过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进行折射之后,就能在现实中衍生出种种情感体验。不同的情感体验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不同影响,积极地情感如感情、移情、愉悦、幽默等在人的认知和行动中产生好的效果,消极的情感如恐惧、焦虑、愤怒、偏见等则会导致妨碍的后果。辅导员由于其工作特有的性质,在教育和服务过程中,只能是“以人为本”、“以情为先”,要充分理解、关心、尊重、爱护学生,要随时倾注大量的真诚和感情,要努力做到“以情动人”、“以情动情”。这样做虽然给辅导员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但在工作中收到的将是学生的信任、感激、满意和认可,以此出发,辅导员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效将会更大。

(3)职责优势。辅导员工作既有宏观上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科学理想信念,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帮助,也有微观上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服务和指导;既有零碎烦琐的工作“小事”,也有系统完整的工作“大事”;既要取得实践的业绩和成效,也要实现相应理论的突破和提高。这些要求一方面是辅导员自身职责所需,另一方面也是每一位辅导员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保证。辅导员工作者只有真正走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呼声,感悟他们的诉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与他们建立真诚的友谊,才能最终成为每位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他们的心灵、情感、思想和行为产生真正有益的帮助和影响。诚信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职责优势,走到学生中去,观察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化解他们的困惑和矛盾,通过思想引导、行为熏陶、人格启迪、榜样示范、观念灌输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诚信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田振敏.论沟通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世纪桥,2008(11):96.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诚信政治论文篇7

关键词:共产党人;忠诚观;生成;养成

忠诚问题是一个传统、永恒的命题,是有史以来中华民族延续到今天的一种优秀文化和高尚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脊梁的传承。曾子讲:“忠者,德之正也;诚者,天之道也;忠诚者,为人之正道也。”忠诚观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在反映,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政治立场、政治义务在价值观上的表现,内含着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崇高信仰追求和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它对于共产党人的思想行为起着统摄、支配和主导作用。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忠诚观,是信仰、热爱和坚守的合金,其生成是社会意识、价值意识和实践精神综合交互作用的系统结果。因此,共产党人忠诚观的养成,要在铸造忠诚之魂、巩固忠诚之基和筑牢忠诚之堤上下功夫。

一、共产党人的忠诚观,要以信仰为核心,永铸忠诚之魂

信仰,从本质的意义上说,是对万事万物存在惟一性真理的坚信不疑的认定,是对真理的崇敬与膜拜。信仰是心灵的主观产物,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

信仰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是忠诚观确立之魂。只有坚持正确的信仰,才会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工作观、事业观,才会在事业中释放更多的动力,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1]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共产党的信赖是共产党人忠诚观生成的“定海神针”。只有常补精神之“钙”,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使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在思想上行动上坚如磐石、不可动摇。

以信仰为核心,永铸忠诚之魂,首先要培养和树立共产党人的信仰意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信仰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自觉,培养和树立共产党人的信仰意识,一是要在思想上强化信仰对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并将思想上的重视化作行动上的自觉。二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感知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明确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把信仰的心理认同建立在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

其次,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精神家园。信仰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理论。理论上的认同是思想认同基础。同志指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3]理论上的清醒不是自生的,需要通过理论灌输。加强理论灌输,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用主席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统一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言行,从而补足“精神之钙”,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信赖建立在坚实的理论之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内化为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

最后,要积极投身实践之中。信仰同时还是一种实践活动,要把思想上的坚定外化为实践。罗曼罗兰说:“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坚定信仰、践行信仰、彰显信仰是需要终生回答的实践性课题。以信仰为核心铸造忠诚之魂,要落到执政为民的实践之中。用强素质、长本领的实际行动,彰显信仰的力量,磨砺忠诚之魂。

二、共产党人的忠诚观,要以热爱为支撑,巩固忠诚之基

感情是立场,是源泉,是动力。忠诚,来自真挚纯粹的爱的付出。忠诚要靠感情来培养,要用热爱去浇灌。感情的深浅决定忠诚度的高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忠诚观的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爱党爱国爱人民是共产党人忠诚观的本质体现。有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站在正确的立场去思考“为了谁、依靠谁”的重大问题;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才能主动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以热爱为支撑,巩固共产党人忠诚之基,首先要培养和增强与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加深对人民的感情。加强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是一种价值取向,它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对人民的无比热爱,是共产党人忠诚观的动力之源和具体内容。我党的根本宗旨要求共产党人,热爱人民,必须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情感和教育培植的。一是来自于认识,只有认识到位了,定位准确了,才会从思想深处端正对人民的态度,与人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二是来自于融入。只有走到人民中去、与人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人民,感觉人民的伟大、可敬,才会真心把人民当老师、当亲人。三是来自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也是一个政党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其次,要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忠实践行这一根本宗旨,是热爱人民的首要内容和根本要求,也是忠诚观的根本。 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同志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党的七大上,他又进一步明确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形势,主席告诫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我们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4]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一是要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治国理政的大潮中,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二是要“俯首甘为孺子牛”,当好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是要在关键时刻为人民挺身而出,为人民的利益随时献出自己的一切。

最后, 要无私奉献,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共产党人除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没有也不允许有超越之上的特殊利益。要求我们:“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5]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是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利益观,也是检验共产党人是否真正热爱人民的重要“试金石”。 热爱人民,就是要为人民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既要奉献、更要无私,要做到为人民甘于吃亏,为社稷敢于牺牲。

三、共产党人的忠诚观,要以坚守为根本,筑牢忠诚之堤

坚守是一种优秀的品格。共产党人的忠诚,作为一种责任、义务、操守、品格和担当,其核心就是坚守。坚守平凡,奉献非凡,坚守的过程,就是“烈火淬钢,凤凰涅”的过程。

首先,要坚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之信念。“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共产党人不但要经受胜利、荣誉等顺境的考验,更要经受挫折、失败等逆境的考验。是否“不忘初心”坚守忠诚,既要看平时的言行,更要看关键时刻的表现。我党的成长壮大的历史,就是英勇无畏、迎难而上,在与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较量中战而胜之的奋斗史。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注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风险,还要经受许许多多的风雨和磨难。“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6]勇敢地接受困难和风险的挑战,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使忠诚观在挑战中接受考验。

其次,要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之意志。“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7]坚守忠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绝非可以一劳永逸。在风谲云诡的时代中咬定青山不放松,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既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既要积极倡导美好上进,又要勇于对抗低俗丑陋。做到在实践中坚守,在坚守中进步。

最后,要坚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之精神。牺牲精神是共产党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是忠诚的精神境界和必须具备的品格。共产党人的牺牲奉献与生俱来,前仆后继。战争年代,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和威胁利诱,坚守信仰,严辞拒绝了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坚守信仰,义无反顾地走向敌人的铡刀;夏明翰坚守信仰,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慷慨就义。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又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牺牲奉献新篇章。在治国理政的新长征中,共产党人时刻奉献牺牲的要求没有改变,共产党人要强化为党和人民事业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思想观念,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恪尽职守,全心全意,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就挺身而出,视死如归。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16年7月02日02版)

[2]《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8日01版)

[3]《人民日报》(2016年7月02日02版)

[4]《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02版)

[5]《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02版)

[6]《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02版)

诚信政治论文篇8

关键字:诚信;政府;体系构建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民主政治不断推进之时,诚信—这一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伦理道德与政治价值,日益引起人们在理论与现实中的深刻反思。一直以来,诚信被誉为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是维持整体社会结构的核心价值。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履行行政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应该坚持诚信,以信取民。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我国政府诚信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政府诚信对整个社会诚信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政府若带头遵守诺言、讲诚信,则可给企业和社会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反之,政府无信,市场主体也会加以效仿,无信行为将受到鼓励,会对整个社会的诚信产生恶劣的传导作用。

一、政府诚信建设概述

(一)涵义、内容

1.诚信的内涵

诚实信用的道德内涵旨在以道德力量提升全社会的诚实信用意识,是诚实守信成为道德主体所具备的思想品德和观念素质,变为行为主体自觉自愿的行为。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说话真实、信守诺言,相互履行对对方承诺的状态。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内在品质,又是一种主客体互动关系中的行为规范;既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道德范畴,又是社会秩序维持和稳定的机制。特别是在世界各国经济高度发展、技术高度发达、人民高度自由、政治高度民主的时代,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都离不开人际交往的诚信.

在我国。在哲学、伦理道德意义上诚信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指道德主体内在的一种品质、信念,即所谓的“内诚于心。”“诚”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等。“信”则是指道德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或社会整体交涉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及其价值取向,即“外信于人”。

2.政府诚信的内涵与内容

(1)政府诚信的内涵

政府诚信是政府主体所具有的道德品质。这里的“诚”主要强调的是政府为民众服务的诚意、信念与心态。这里的“信”则主要指政府履行其对民众承诺(包括政府的法定职责、政府制定政策的责任等等)的信用状况。政府诚信存在于政府对民众赋予的期待与信任的责任感及其回应。就民众而言,它则是民众对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的一种主观评价和心理反映。是政府机关基于相应的行政承诺而展开行政活动,通过实现行政效益从而兑现政府承诺的行政作为,它是一种行政主体共同规范的外在体现。在法律意义上,政府诚信是行政主体在从事行政活动时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滥用权力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同时维护当事人(组织或个人等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利益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政府诚信是借助行政道德意识的外化,对外部行政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属于行政伦理的范畴。从经济学分析,诚信是一种社会成本,诚信度的高低影响经济组织的规模。政府诚信就是在正常的经济运行规律下,行政承诺的预期效用与其终极效用相匹配的经济运行过程。

(2)政府诚信的内容

政府诚信是诚信作用于政府领域,对政府组织及政府组成人员提出的诚信要求。政府诚信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政府必须履约践诺,肩负起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要求的责任和使命。政府诚信是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从深层意义上讲,政府诚信表现为四个层次:一是政府诚信是一种组织行政道德。二是政府诚信是一种主观行政责任。三是政府诚信是一种行政文化。四是政府诚信是一种政治文明。政府诚信有其显著特点:第一,政府诚信是一种者诚信,是一种非经济利润刺激诚信,所以存在诚信动力不足;第二,政府诚信是一种建立在诚信方和信任方非对等基础上的特殊诚信,当诚信方即政府一旦发生失信行为,信任方即公众由于其权力支配上的明显劣势而显得孤立无助。政府诚信失范于民,本质上是对公共责任的破坏和对公共利益的损害,其结果是导致政府威望的丧失与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的出现。

(二)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1.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政府诚信是民主政治必备的品质。因为在专制政体中,政治人物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政治活动的全部细节基本处于秘密状态,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下就很难要求政府有所谓诚信的品质。而民主政府则不一样,它旨在获取国家权力的政治活动需要以公开和透明为标志,它针对公众的政府行为需要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它的全部体制需要在良性健康的轨道上运行,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以诚信为保障。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事务,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切身利益,关注国家各项事务的管理,关注政府各职能部门人员的行为方式。因此,只有建设诚信政府,使群众对于行政管理活动具有知情权与参与权,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以当家作主的责任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实现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政府诚信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的经济价值

事实表明,诚信的政府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政府诚信能够吸引更多外商投资。我国正处在大力吸引外资参与经济建设的时期,因此意义十分重大;诚信的政府能够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促进经济繁荣,从而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政府诚信的经济价值还表现在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它减少了政府对于供养大量行政人员所要求的财政投入,提高政府人员在法定的合理时间内完成工作的数量。对于节省下的资金,国家可以将其投入到其他更需要的地方,从而提高社会发展的速度。减轻了人民群众供养政府人员的经济负担。人民群众可以将节省下的财富进行投资,再次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政府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政府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整个社会诚信的导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而诚实信用又是思想道德水准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衡量指标。政府诚信建设可以对整个社会诚信文化建设起到引领作用,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政府诚信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政府诚信能够大力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因为诚信内容的丰富和诚信关系的发展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诚信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推进器,作为社会诚信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诚信,也是衡量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孔子认为,民以吏为师,官员的道德水准对百姓的道德水准和社会风尚起决定性的作用。为政者讲诚信、重信誉,就能够为人民群众树立守诚信,爱信誉的榜样,促使人民努力提高自己的诚信道德水平,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诚信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改善。

三、当前我国政府诚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政府信息不够明澈

政府的信息公开化是政府诚信建设的基础,没有政府的信息公开,就谈不上对政府诚信的评价。正因如此,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阳光政府法”、“信息公开法”。而我国目前有些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往往只强调法人、甚至自然人的信息披露、公开,敦促他们建立诚信体系,但对政府自身的信息公开要求的力度则很小。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政府的财政预决算的报告根本看不懂,审议往往流于形式。政府公共信息真实、准确地展现给公众,人们可以根据掌握的政府信息适时安排调整自己的生活并可以将政府的工作行为置于自己的监督之下,这对于树立政府诚信形象和增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落实情况却不尽人意。就其应主动公开的信息而言,有些行政部门将其掌握的信息当成营私舞弊、谋取私利的工具,为熟人开后门,却将普通百姓置于千里之外,如不少地方查询高考和职称考试成绩、车辆违章情况等必须交费,严重影响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这些部门缺乏为公众提供政府信息的服务意识,没有为百姓铺设良好的信息渠道,降低了政府行为的公信力,从而损害了政府的形象。目前大部分政府部门对诚信信息严格保密,诚信服务机构或企业难以获得涉及企业的诚信数据和资料,更难以得到消费者个人的诚信信息,也就难以征集诚信信息进行公正独立的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提供高质量的诚信调查、评级、报告等诚信产品,导致诚信信息资源割裂和浪费,难以开发利用。

(二)制定政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与可行性

施政目标脱离实际,政策的制定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与可行性。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政府的施政目标并没有秉承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积极有为、慎重科学的原则,而是脱离实际、好大喜功,仅凭自己的雄心壮志,不做科学论证,盲目浮躁、跟风式地提出脱离社情民意的政府工程、形象工程等,最后以事倍功半、不了了之而告终。如此的形象工程,不但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给政府的信用带来严重的损害,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用评价大打折扣,导致民众的对政府的积怨越来越深。现实中,这样的政府官员得不到及时的责任追究,更是让这样的工程建设时似乎有如雨后春笋,怎么也禁止不了的现象。

(三)政府行政诚信规范制度不健全

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必要的法律法规诚信体系。如接待制度、.融资制度、证券制度、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这些诚信机制具有强制力和道德约束力,维护了正常市场交易秩序,减少了在交易中的诚信风险,并增进了预期可获的利益。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是侧重于以企业为代表的经营性市场主体,用来规范政府及其行政人诚信的法律法规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虽然政府在建设诚信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整体上而言,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举,不具体,不周详,离完善的可操作的制度甚远。这些空白状态,弱化了政府对诚信价值的珍惜,也给政府的失信行为创造了机会。

四、建立政府诚信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信息透明度,建立行政执行监督机制

1.信息透明度的重要性

政府诚信失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是由于委托过程中信息相对于对应的双方之间不作对称分布,委托人对人的行为难以观察到,更不易控制,从而难以有准确的信息收集和反馈,形成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导致政治委托人的信息缺失,给政治人道德风险的产生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从而出现了风险。政府利用信息优势损害公众的利益,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可能性,又为政府蒙蔽公众,逃避行政监督提供了可能性。信息不对称使政府官员易于暗箱操作,权力有了寻租的空间。政府常常拥有一些公民所不知道的信息,一些政府官员凭借其拥有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特殊地位,拒绝政务公开,不愿接受公众监督,有意使公众陷入“无知”状态,以便更好的谋求私利。

政府信息公开体现的是政府行为过程的公开,这种公开是公民参政的重要途径。政府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政府的很多决策、法规、程序等行政信息没有及时得到公布,从而加剧了政府信用的下降。因此,要积极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把它作为构建政府“诚信行政”的重要途径。做到与社会公众的平等对话。要以富有效率的方式提供融合的“电子化服务”。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保证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工作的正常运转,保障政府信息及网络设施的安全,以制度保证政府快速有效地处理信息反馈和提供办事服务,促进政府和社会公众在网上的双向互动,确保政务信息化的有效性,防止政府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在抓好诚信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搞好政府诚信宣传。广泛宣传政府诚信的重大意义。使各级政府及广大公务员进一步澄清模糊认识,消除错误心理,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政府诚信建设上来。全面宣传诚信措施。要向全社会宣传政府加强诚信建设的目的、方法、措施,帮助各部门及公务员认清自己的职责,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政府诚信建设,增强政府诚信建设的效果。

政府信息公开可以说民众参政的一种的很重要的方式。因为民众通过政府的信息了解政府的行为和关系民众生存环境的事情。笔者认为这是属于政治的范畴的。民众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政治稳定是政府实施治理国家的基础,对当前的中国国情来说,就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基础。因此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和政治稳定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不可分割。政府信息的公开化是政府与公众关系的有效沟通途径,从政府与公众关系的角度完善政府诚信体系,政府信息的公开化十分必要。

2.如何实现信息透明

如何实现信息透明度?其一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放、互动、即时、高速等特点为信息公开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为了适应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我国各地纷纷将网络建设作为近期政务公开的主要目标,而政务信息本身也是网络信息环境的基本构成和强有力支撑,同时,网络环境带来的民主观念与平等意识的深入人心也为信息透明提供了思想认识上的保证。其而二,可以规范社会公示与听证制度,全国人大及各级地方人大要充分发挥其职能,成为社会公示、听证会制度的积极组织者和主持者。其三政府可以印发公示通知、在比较醒目的地方张贴公告、召开会议或在新闻媒体公告方式等,对公示的范围、期限、公示后群众意见的处理等也必须做出明确规定。

(二)重塑政府角色,克服市场经济中的“城府诚信失灵”

在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弥补、矫正市场失灵的功能,但是不能把政府的作用神化。在许多情况下,市场机制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不存在一种政府代替市场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简单规则。如果过分强调政府对市场的作用,必然导致政府职能的扩大,导致政府机构的膨胀,从而强化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个人利益。政府的迫切任务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以及各种经济政策积极培育市场,引导市场。要把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结合起来,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主,明确政府自身的“向导”角色,切实做到政府为市场服务,与市场相互配合,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二者的关系,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组合。

(三)加快行政诚信立法,完善行政诚信制度

鉴于行政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国家在制定规范经济主体信用方面法律法规的同时,应着重制定如何规范政府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诚信法律责任制度。要使政府诚信于民,重要的是将政府的权力运行纳入法制轨道,将道德诚信变为制度诚信。政府行使权力失去规矩和约束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政府权力不断膨胀,公众权利不断萎缩。用法律的形式,将政府的权限范围,政府权力运行的各个具体环节,特别是将行政责任固定下来,保障政府诚信于民。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法律体系,确立行政诚信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完善制约政府行为的其他立法,比如信息公开法、政务公开法、财产申报法、人民监督法等应抓紧时间出台,可以将当前政府出台的各种促进行政诚信建设的各种规定加以完善,使之上升为法律,提高其权威性。在当前的政府活动中,需要尽快制定一部完备的行政程序法典,实现行政程序的公开化、法制化;另外,普及和完善行政机关引咎辞职制度和行政赔偿制度,加快司法体制的改革,完善行政诉讼程序,降低司法官员在诉讼活动中利用法律漏洞枉法裁判的几率。

公务员是政府行为实施的主体,加强行政诚信建设,必须规范公务员行政行为,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管理的水平。要建立公务员守信规则,维护政府诚信。同时要完善公务员监督机制。建立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效能监察;实行公务员效能建设领导负责制,促进公务员监督机制建设。推行承诺制度和公示制度,建立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快捷的公务员服务机制。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确立的治国方略,而依法行政则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国务院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将诚实守信明确作为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凸现了行政诚信的作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行政诚信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行政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的需要。行政诚信建设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就是要建立人民信赖的政府,发挥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社会诚信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对我国当前行政诚信建设进行研究,不仅能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而且有助于促进我国依法行政的发展,有助于整个社会诚信的建设,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上一篇:政治社会论文范文 下一篇:中学政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