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论文范文

时间:2023-12-10 22:36:04

海洋能论文

海洋能论文篇1

1.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过去一般是以陆地为本位去认识海洋,接受海洋的赐福。海洋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意义,仅在于它是沟通各大洲文明的大通道,使濒海的各民族成为邻居。这样的理解现在看来显然是片面的、狭隘的。许多现代海洋科学家和人文社会学家看到,在有人类活动的海域,人类的经济活动与海洋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形成海洋生态经济系统,海洋本身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海洋空间包括海域水体、海底、上空和周延的海岸带,是一个立体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陆地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引发海洋资源的大发现,驱动着人类向海洋空间拓展。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改变了领海之外即公海的传统格局,全世界30%多的海洋(约1.094亿平方公里)被划为沿岸国家的管辖海域,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分别享有不同层次的主权权利、专有权、管辖权和管理权。这五种类型的海域,既不同于内海水、领海,也有别于公海。

2.海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海洋有丰富的生物、矿产等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估计等于全球农产品产量的一千倍,海水淡化是可持续开发淡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海洋能总可用量在30亿千瓦以上。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预测储量有1.4万亿吨。占地球表面积49%的国际海底区域,蕴藏丰富的多金属结核、富钴铁锰结壳、热液硫化物等陆地战略性替代矿产。在水深大于300米的大陆边缘海底与永久冻土带沉积物中,有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估计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的两倍多。联合国预测,深海商业性采矿活动,可能在2020年以后开始。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将使海洋经济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3.海洋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依托。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区域,集中在离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沿海,其人口占全球一半以上。世界贸易总值70%以上来自海运。全世界旅游收入1/3依赖海洋。目前,全世界每天有3600人移向沿海地区。联合国《21世纪议程》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沿海地区的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75%。

4.海洋是战略争夺的“内太空”。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突出,高新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赋予了海洋安全、海洋战略地位以新的内容。传统的控制海洋通道就能控制世界的战略思想虽未过时,但争夺的重点逐渐转向立体海洋,特别是尚未认识的“内太空”———水深500米以上的深海区。

5.海洋是人类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舞台。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海洋科学研究的进展。目前已形成“海洋大科学”的研究,其潜在的巨大科学、经济利益和可利用性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势必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追求进步和跨越的主要方向。

海洋史学的兴起

海洋世纪的出现,是世界历史演变的结果。但是,重新反思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史学论述存在的盲点。

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历史体系和结构是以陆地为本位,用欧洲中心论建构起来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它受到广泛的批判和质疑,出现了一些新的世界体系理论,当代历史学研究突破欧洲中心论的桎梏,有了全球的视野,但主流意识和主体叙事仍然是以大陆为中心的。古代世界被分为农耕与游牧两个世界,古代世界史是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及其内部的互相交往、碰撞或冲突,从原始、孤立、分散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近代世界史则是工业世界征服农、牧世界的过程。人们承认大海影响了世界文明,那是因为海洋成为各个大陆文明间联系的大通道,促进了大陆文明的一体化。

陆地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陆地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世界历史的主流,这是真实的。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主要关系,也是正确的。问题是,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后,海洋究竟只是大陆文明间交往的一条通道,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空间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形成的文化是否只是陆地文明的自然延伸在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外,是否还存在一个海洋世界。

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新进展告诉我们,人类的海洋活动和陆地活动同样古老,海洋文明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的过程。历史学家发现,不仅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历史是与在地中海中航行的船只和海员的历史同步发展的,古代亚洲、美洲也有“地中海”,也是海上民族的摇篮。在“地理大发现”以前,海上文明早已有了洲际的传播。海洋作为不同陆地文明跨界交流的通道,是各种海上文明先行接触和互动的结果。如果承认这些历史事实的话,我们就应该把海洋世界作为另一种文明形态的存在来对待。

过去占统治地位的海洋史论述,是西方发达海洋国家推行海权扩张的产物。古代海洋的历史就是地中海文明对外扩张史,近代海洋的历史就是大西洋文明强国依靠海上力量,从控制世界海洋进而控制世界陆地的历史。东方国家、亚洲属于大陆,属于大河文明,虽有海洋活动,但“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无权参与海洋世界的历史创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的非殖民地化和争取200海里海洋权的抗争,恢复了海洋文化创造主体的地位,呼唤把颠倒的海洋历史再颠倒过来;发达海洋国家的海洋观念也起了变化,海洋文化模式从海上掠夺财富向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海洋环境转型,也要求对海洋历史作出新的阐释。这是海洋史学兴起的背景。

海洋史学是海洋视野下一切与海洋相关的自然、社会、人文的历史研究,从理论上说,包括海洋的自然生态变迁的历史和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海洋社会人文发展的历史。它与原有涉海的各种专门史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海洋为本位的整体史研究,在于它以海洋活动群体为历史的主角,并从海洋看陆地,探讨人与海的互动关系,海洋世界与农耕世界、游牧世界的互动关系。按照我的理解,海洋世界应该包含多层的意义:

1.海洋世界是人类海洋性实践活动和文化创造的空间。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创造出多种海洋部门、产业和社会系统。海洋性实践活动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活动,舟船是它的主要载体。舟船把它航行的所有起点和终点的陆地的海岸区域相联接,形成海洋区域的社会网络,因此海洋世界的空间结构,是由大陆海岸区域、岛屿、海域组合而成的。我们以往理解的,只是从旧居地越洋到了新大陆,才算开辟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忽略了海洋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存发展空间,事实上没有海上生存能力,就谈不上跨越海洋,谈不上海洋水体和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

2.海洋世界指海洋人文世界。海洋文化是海岸区域和海域涉海的群体对海洋自然的“人化”。不同海洋环境、不同民族的海洋文化有不同的样式和特色,发展水平也不一致。但其本质特征和共性,是都有漂泊、流动的“船上社会”,如渔民社会、海商社会、海盗社会等,他们的组织制度、行为方式,与陆地社会组织有明显的差别。远航既是一种体能、生理的挑战,又是一种心灵的磨砺,海洋因素渗透在他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当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海岸区域间接进行海洋性实践活动的群体,是“船上社会”的支持和后援力量,与“船上社会”构成联动的系统,生产与生活和海洋结下不解之缘,行为方式也深受海洋的影响。西欧通过海洋扩张创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不等于只有资本主义才能产生海洋文化。

3.海洋世界是人类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小系统,与农耕世界、游牧世界相同,也有一个从原始、孤立、分散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海洋文明不等于与陆地文明对立,高于陆地文明的先进形态。海洋世界也不是封闭的社会人文系统,始终和陆地世界发生互动的关系。如果这样的理解可以成立的话,海洋在世界历史体系和结构中不应该只是一个陆地文明之间交往联系的场所,而且还是一个与农耕世界、游牧世界对话、交流、互动的角色。

由此可见,海洋史学的问题意识,在于考问海洋世界在世界历史体系和结构中的地位。它要求历史学家首先要重新发掘海洋的历史资源,观察海洋世界自身的发展和演变,然后在陆海互视中给予准确的定位。在这个意义上,海洋史学是探讨人类社会整体史的一种方法和途径,与海洋代表西方、现代、先进、开放,大陆代表东方、传统、落后、保守的文化霸权论述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海洋史学的展望

中国既是东亚的大陆国家,又是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国家,中国的历史发展兼具陆地与海洋两个方向。中国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不只是形成农业民族的共同体,而是包含了游牧民族、海洋民族在内的多元一体。古代环中国海沿岸与东南亚、西亚海域形成海洋经济、文化互动网络,宋元时中国成长为海上强国。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从海洋退缩,但明末开放月港,仍主导东亚海洋贸易网络,郑成功拓展东西洋贸易,收复台湾,遏止了荷兰海洋势力的东进。清代中国失去通过海洋实现社会转型的发展机遇,但海洋传统在沿海地区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海外的跨国人口、物质、文化的互动从未间断。当代中国改革开放,通过海洋与世界互动,海洋强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历史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变革的连续性。

中国海洋史学要在学术理论和实践上重建海洋世界的小系统,全面总结、继承、利用这笔珍贵的历史遗产,不仅可以改变历史研究中忽视海洋的缺陷,丰富中国历史的内容,完善中国历史体系和结构,促进史学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而且可以为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维护海洋权益、遏制“台独”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持,对改变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发展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当代的海洋霸权话语,把海洋当作资本主义的权利,排斥中国应该享有的海洋权利和利益,不惜歪曲历史,否认中国是海洋国家的事实。近年日本某些提出“海洋国家日本论”、“海洋联邦论”的学者,以“海洋亚洲”的主导者自居,把中国视为“大陆亚洲”的维护者,为日本企图在中国海扩张海权制造海洋史论据。这些都是在历史文化层面上遏制中国走向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表现。中国必须与有关海洋国家平等对话,消除分歧和争端,使中国的海洋权利和利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而反驳纂改历史、混淆是非的言论,提出自己的海洋史论述,是其基础和前提。这就给中国海洋史学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海洋能论文篇2

关键词:城市营销;4PS理论;海洋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050-02

城市营销学,是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城市科学、产业经济学、营销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其核心就是将城市的各种资源以及所提供的公共产业或者服务以现代市场营销丰富地向购买者兜售。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文化发展对经济和社会都有积极贡献。经济贡献包括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可刺激消费、增加GDP,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联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贡献包括更新民众文化观念、提高民众素质、形成特色文化地区、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随着城市营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城市营销不只限于经济方面,也涉及诸如环境保护、地区形象建设、公共利益等内容。城市营销的内涵在于满足全方位的顾客需求,这就要求对城市营销的理解和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经济范畴,为使城市营销持久高效,应充分意识到营销中的文化要素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注重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让城市营销的对象(居民、投资者、旅游者、企业等)在获得城市产品和城市服务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层面上的满足,从而树立起城市优秀的积极的正面形象。

大连市三面环海,是全国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海洋文化是大连这座海滨城市的特色文化。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从2003年开始,“打造文化大连”成为大连独有的城市文化品牌。大连要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寻觅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开放型、国际型、合作型的海洋文化,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建设。

虽然对于城市营销的理论框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但是,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城市营销的理论框架已经初显雏形。本文将使用4PS理论即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进行展开,系统研究城市营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 海洋文化产品策略

海洋文化产品是海洋文化供应者提供给消费者的海洋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按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分为经营性和公益性文化产品。按产品属性可分为物态文化品,如海洋工艺品、玩具、服饰等;服务文化品,如广告、咨询、娱乐等;活动文化品如社区活动、运动比赛等;内容文化品如电影、书籍等;文化设施包括承载各种海洋文化品的场所和设施,包括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所。这些涉海产品在要在文化发展的导向和宏观规划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 海洋文化渠道策略

主要做好海洋文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要努力争取各方面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扶持,支持和鼓励社会投资。要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类海洋文化建设专家和人才,整合本市涉海人才资源。要打造好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产品,同时也要抓好海洋文化理论研究和系列文化活动。要重组和调整海洋文化产业结构,创新和开发海洋文化新产品与新服务,大力发展具有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海洋支柱产业,使海洋文化产业成为大连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3 海洋文化价格策略

Burgess通过对英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广告材料的统计分析,发现所有广告都竭力强调的两点城市形象:一是经济优势。区位和商业优势、可靠的劳动力、廉价的租金和政府政策提供的金融诱导以及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意向等,都是宣传材料中竭力渲染的内容。二是生活质量。地区生活质量是通过一个地区的景观环境形象、人民和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来反映。根据城市形象形成的规律,可以通过文化编码的方式策划出富有吸引力的良好城市价格定位。以此吸引目标群体,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4 海洋文化促销策略

第一种是利用广告进行宣传。首先是通过新闻媒体如电视、广播等影视手段做广告。其次是通过城市指南、宣传册、互联网页和期刊杂志上的广告进行宣传。西方城市广泛地开展着城市形象运动。他们通过新闻宣传媒体制作大量的广告,精心设计并印发宣传册子,竭力宣传自己具有某个大区域的地理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区位。

第二种手段是利用重大事件制造轰动效应。通过重大事件,如全运会、足球锦标赛等重大体育赛事,涉海博览会、海洋有关国际会议,文化活动如海洋文化节、沙滩艺术节、大连国际服装节、电影节等,以及各种节日和贸易集市等进行宣传、交流。在宣传活动中,要强调大连城市的生活质量和浓厚的海洋文化,如城市狂欢节、沙滩盘球赛等体育赛事等。这些宣传手段对扩大海洋文化的宣传,提高城市的整体知名度,增强城市对外部投资的吸引力,吸引人们前往旅游观光,切身了解城市、体验城市,从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三种是提升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塑造滨海现代城市景观,满足人们对生产和生活条件和环境的要求,建设一个适宜居家生活、企业发展、商务活动和旅游的海滨可持续城市。城市景观例如沙滩建设,海之韵广场和港湾桥等有海洋特色的景观修建等既可以被看作是大连城市形象重塑的一种体现。在海洋文化的建设中,城市景观起关键性作用。

总之,要重新审视、科学论证大连市海洋文化资源前景。大连是因海而生的,从产生之初就受到海洋文化的滋养,具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色。就文化而言,大连文化是以齐鲁、东北、俄国、日本等文化为底蕴的复合型文化,彰显着海洋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海洋文化正是大连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要打造好海洋文化,要充分挖掘、整理城市海洋文化的脉络,应用市场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海洋文化资源,根据大连城市历史发展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区域经济环境等特质,通过系统分析、科学论证,对大连市的特质海洋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海洋文化的新亮点。同时,只有创新观念,才能切实增强海洋文化的发展活力。大连市应从城市战略发展的高度,树立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观念,无社会各界,都要立足岗位和实际求创新,力争将大连建成以“中外海洋文化交流的窗口、现代海洋文化人才荟萃的中心、海洋文化艺术精品的基地、海洋文化产品交易的市场”为主要内涵的国际海洋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

[1]白长虹.从城市营销到城市文化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2008,(2):80-84.

[2]郭国庆,刘彦平.城市营销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启示[C].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04.

[3]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10-231.

海洋能论文篇3

关键词: 山东半岛 海洋文化 蓝色经济区

1.引言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从古至今,人类探索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自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所蕴含的物质资源和政治经济价值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列为本国的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洋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海洋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撑。用海洋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沿海城市的文化形象和魅力,已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有丰富的海洋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是推动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对其进行梳理和研究,既有利于了解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进展状况,又可以增强全民海洋意识,促进海洋文化融入半岛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

鉴于此,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基础,对近十五年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以期对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性呈现,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2.近十五年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现状

曲金良认为,海洋文化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以“山东海洋文化”和“山东蓝色文化”作为检索关键词,对近十五年来(2001-2015)发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研究相关论文进行整理分类,删除重复文献、新闻报道、会议简讯等无关信息,共得到相关论文223篇,硕博论文87篇,会议论文22篇。这些论文内容广泛,角度新颖,但也存在局限和不足,现总结如下:

2.1海洋文化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成果逐年增多。通过对所得文献进一步梳理,笔者发现,2001-2005年期间发表的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论文为16篇,2006-2010期间为59篇;2011-2015期间为257篇。由此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五年来,由于国家和社会对海洋的持续关注和扶持,促进了山东海洋文化研究的繁荣与发展,使研究成果的数量有了快速增长,同时营造出了日益繁荣的海洋文化研究氛围。

2.2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涵盖海洋商贸文化、海洋军事文化、海洋宗教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旅游文化、海洋语言文学和海洋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学者们对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的研究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邵世英介绍了山东沿海地区的饮食习俗、服饰文化、信仰与禁忌等民俗文化,并以青岛天后宫的妈祖文化、荣成的渔民节和蓬莱的鱼灯节为例描述了山东海洋民俗旅游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金月梅对山东沿海乡村聚落中民居单体的外部建筑构造和内部装修进行了研究,指出山东海洋文化对沿海地区的民居风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张敏梳理了古代山东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海神信仰,勾勒出了山东海神信仰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对其生成基础和地域特征进行了探讨。吴雪凤总结了山东海洋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和文本内容,并通过梳理“五四”以来的海洋文学作品,对山东海洋文学中“寻找”这一母题进行了探究。别敬伟介绍了山东半岛海洋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认为山东沿海各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发展海洋体育文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同时他指出半岛海洋文化的发展面临规划不足、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赵红从军事角度出发,对明清时期山东半岛海防建设状况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海防建设与当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关系。赵彦彬就半岛蓝色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海洋环境问题入手,指出了目前山东半岛海洋环境立法管控的不足,并对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法律体系的建构提出了建议。

2.3引入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和预测模型。山东半岛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自身发展状况,对于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研究中,学者们注重实地调查,以数据为支撑,同时运用SWOT和灰色系统理论等科学分析方法,使研究结论翔实可靠,具有说服力。

所谓SWOT分析,是指对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通过调查加以列举,并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得出一系列结论,以全面、准确地对研究对象所处情况进行研究,并确定发展战略和对策。该方法被学者们广泛运用于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产业(韩明杰,2010;王r萱,2014;荆晓燕,2014)、海洋渔业发展(杨涛,2013;李慧茹,2011)、海洋城市建设(任涵,2008;高莲莲,2012)等方面的研究。

灰色系统理论由我国控制论专家邓聚龙教授创立,通过使用不同颜色表示信息的不确定程度,“灰色”是指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该理论通过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来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确切描述和预测。江海旭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将山东省沿海7城市2000―2009期间入境旅游统计资料作为原始数据,建构旅游指标GM(1,1)灰色预测动态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山东省滨海7城市2011年―2015年入境旅游指标进行预测,进而提出山东省滨海7城市入境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2.4加强了不同区域间海洋文化的比较研究。海洋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各沿海城市地缘临近,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频繁,地区文化彼此融合,互相影响。对不同地区的海洋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了解本地区海洋文化的内涵和优势,明确自身发展的突破口,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海洋文化品牌。刘晓彤对比了山东和浙江两个地区海洋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现实发展状况与当前困境,找出了二者共同的文化内涵和各自特色,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对策。倪浓水就山东海洋文化和浙江海洋文化的特质进行对比后指出,山东海洋文化是以齐文化为代表的滨海文化,是内陆文化的延伸和折射,具有坚实的根基和务实性;浙江海洋文化的本质是诗意的和神话的,两种不同的海洋文化特质对不同的海洋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持意义。

2.5关注海洋文化资源到海洋文化产业的转变。海洋文化产业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部分构成,其本质是海洋文化的产业化。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蕴含的文化凝聚力和艺术审美情趣使其本身具有潜在的巨大市场价值。深入挖掘和利用海洋资源,培育发展海洋文化产业,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沿海城市的形象和魅力。王颖在博士论文中分析了山东半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并运用SWOT方法探讨了山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及各行业的发展战略。宋而宁认为要发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潜力应充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不断完善海洋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各沿海地区的沟通与合作,吸取优秀经验,鼓励海洋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郑贵斌指出山东半岛具有丰富的海洋旅游、海洋历史、海洋民俗和海洋节庆等文化资源,但是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存在人才匮乏、资源开发不均衡、创新能力弱和资源保护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将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

3.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无论是论文数量还是研究内容均有较大的提高和丰富,但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

3.1研究成果数量较其他省份偏少。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海洋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但笔者通过梳理近15年发表的国内海洋文化研究论文发现,在所有论文中,以浙江、广东、福建和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论文居多,占到了文献总量的70%以上,但从论文数量上看,山东海洋文化研究远不及浙江和广东,这与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不相称。

3.2研究内容扎堆严重,新鲜议题少有涉及。海洋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目前的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与经济相关的领域上,对海洋民俗、海洋军事、海洋法律法规、海洋考古和海洋语言文学等内容的研究寥寥无几,存在明显的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研究的倾向。

3.3各城市海洋文化研究不均衡,研究重点多集中在发达城市。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及滨州市部分区域。笔者将以上沿海城市名称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发现当地海洋文化研究文献数量在15篇以上的只有青岛(39篇)、烟台(22篇)和威海(17篇),而关于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地区海洋文化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局限性,研究重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

4.未来的展望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需要用积极向上、繁荣发展的海洋文化诠释海洋世纪的理念,帮助人们认识海洋价值、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彰显山东半岛圆融开放、海纳百川的精神内涵。展望未来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可以看出:

4.1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成果数量和质量均不断提高。山东是海洋大省,同时是我国海洋科技的“富集区”,不断扩大海洋文化研究领域,深入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有利于营造关注海洋、热爱海洋的浓厚氛围,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4.2关注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互动研究。山东由半岛地区和内陆地区构成,齐鲁文化是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结合。两种文化虽然风格不同,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有机交融。科学辩证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海洋文化和陆地文化协调发展的格局,有助于实现海陆互惠共赢、共同发展。

4.3海洋文化的宣传与传播研究得到重视。海洋文化传播是海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由于山东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陆地文化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海洋文化的宣传和传播长期滞后。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山东海洋文化的宣传策略和传播方式研究将日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9.

[2]邵世英.论山东海洋民俗的旅游开发[J].城市旅游规划,2013(12).

[3]金月梅.胶东沿海乡村聚落海洋文化初探[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9.

[4]张敏.古代山东的海神信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5]吴雪凤.“寻找”在路上:山东海洋文学母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6]别敬伟,杨|.山东半岛海洋体育文化发展困境研究[J].体育世界,2015(11).

[7]赵红.明清时期的山东海防[D].济南:山东大学,2007.

[8]赵彦彬.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1).

[9]韩明杰,牟艳芳.基于海洋文化产业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10]王r萱.全球化背景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SWOT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5).

[11]荆晓燕.山东省海洋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4(2).

[12]杨涛.山东半岛海洋渔业SWOT及规模实力分析[D].烟台:烟台大学,2013.

[13]李慧茹,董志文.山东海洋休闲渔业的SWOT分析与对策[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11(1).

[14]任涵.基于SWOT分析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15]高莲莲,荆晓燕.青岛市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的SWOT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2).

[16]江海旭,李悦铮.山东省滨海城市入境旅游发展研究―基于GM(1,1)模型[J].海洋经济,2012(4).

[17]刘晓彤.基于海洋开发背景的鲁浙海洋文化比较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4:9-35.

[18]倪浓水,刘晓彤.“海上浙江”和“海上山东”战略中的文化支持[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13(12).

[19]宋宁而,贺柳笛.从渔民节到赶海节:山东半岛刘家湾海洋民俗文化的变迁[J].中国海洋社学研究,2015(00).

[20]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1]郑贵斌.山东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3).

海洋能论文篇4

关键词:海洋环流动力学;教学内容;问题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14-02

海洋环流是风海流和热盐环流的统称。广义上讲,风海流是指风引起的海流,一般发生在上层大洋(海面到1000米水深层),而热盐环流则是由于海水温度(热)和盐度(盐)变化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密度流,形成于南北两极,构成了世界大洋的深层水。海洋环流动力学作为物理海洋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重点关注海洋环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怎样发展的?或者说其背后的动力机制是怎样的?它是物理海洋学最为重要而且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向。事实上,舰船航行轨迹、鱼类洄游周期、污染物迁移方式、气候变化规律都离不开海洋环流的影响。正因为海洋环流与国防建设、航运安全、渔业生产、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并建立成熟可靠的预测技术,这对于我们认识海洋、利用海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海洋环流动力学》作为一门课程,就是把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介绍给学生,拓展具有海洋学专业背景(不仅仅局限于物理海洋学专业)的学生的研究视野,提高其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的综合专业素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涉海专业院所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壮大,在这众多高等院校中,只有少数几所高校如中国海洋大学和厦门大学具有开办涉海专业课程和培养涉海专业人才的传统和经验,而大多数新生的海洋院校基本上都是借国家提升海洋发展战略的东风,或合并院系或调整专业办学,形成了目前的海洋学科。这些院校由于缺乏从事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办学理念和专业结构设置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结合作者在《海洋环流动力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及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以此逐步完善相关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

一、课程设置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海洋环流动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海洋环流动力的过程和控制机制展开,包括介绍和海洋环流密切相关的海水的温盐特性、水团划分、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水运动的受力分析、运动方程的推导以及尺度分析等。涉及到海洋环流动力本身,详细分析了地转流的特征、产生原因及其对水体输运的影响;风生大洋环流的重要理论、适用条件及存在缺陷,重点介绍大洋西向强化或者说西边界强流的形成机制及理论发展脉络。另外,补偿流(上升流和下降流)与上层大洋环流之间的关系,热盐环流的基本特征,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过程――厄尔尼诺现象也是本门课程所要讨论的内容;对于大洋环流中的长波效应尤其是Kelwin波和Rossby波也要加以介绍,这是因为大洋东西两侧的风场和海面高度等信息的快速变化往往是由这些传播速度更快的长波传递的。除了大洋环流外,本门课程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中国近海环流加以介绍,中国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以往是被我们所忽视的。最后,本门课程安排了海洋数值模型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了解海洋环流动力过程的研究手段。综上所述,本门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非常宽泛,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讲解。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以及课程所安排的具体学时数对相关内容进行斟酌取舍。本门课程所研究的海洋环流动力过程涉及较多的受力分析、公式推导和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必须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编程方面的技能。鉴于此,本门课程的授课对象只适合于高年级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而且是在这些学生修完了《海洋科学导论》、《物理海洋学》、《高等数学》和《计算机编程》等相关课程之后才能开始本门课程的学习。

二、课程教学过程的问题及相应措施

《海洋环流动力学》实际上就是从数学和物理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海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集中在海洋动力过程的机制分析上,对于课程涉及的一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稍加介绍,而针对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详细剖析,并布置好相应的问题思考,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学内容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比较常见的海洋环流系统,在强调其物理过程的基础上给出物理过程背后的控制方程,引导学生学会简化方程和求解方程,并通过对方程解析解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有关物理过程的认识。同时,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和重要理论的应用,通过介绍某一相关科学问题的最新进展,拓展教学内容,加大课堂知识的信息量。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是从海洋科学的研究实践过程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这方面由于西方国家具有认识和开发海洋的悠久历史,积累了大量相关的科研和教学素材,进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这些都是我们在办学乃至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借助各种软件绘制的图片、卫星遥感图片、动画电影的形式等,把特定海域海流发展过程和水文要素变化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这样就避免了单纯语言描述的枯燥性,为学生深入学习这些过程背后的动力机制创造条件。教和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互动式教学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提问,不仅仅局限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还要鼓励学生对自己不理解或不清楚的知识进行提问,教师耐心解答。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多观察、勤思考,消化自己所学的知识。课堂讨论也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形式,针对某一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及其带来的生态效应开展相关课题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物理过程的数学语言表达,尽可能把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用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最后,为了确保不同章节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在每一章节教学内容开始时,对上一章节所讲授的知识点进行简要的复习;在本章结束时,对本章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的回顾,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了。

综上所述,涉海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海洋环流动力学》的设置意义和教学内容,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物理技能和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提高本门课程教和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叶安乐,李凤岐.物理海洋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2]冯士,李凤岐,李少菁.海洋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凤岐,苏育嵩.海洋水团分析[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4]黄瑞新.大洋环流――风生与热盐过程[M].乐肯堂,史久新,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Stewart R.H.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Oceanography,2005.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2ZZ165)。

海洋能论文篇5

关键词:海洋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107-02

一、前言

海洋化学是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科大类核心课程,属于海洋学与化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该课程所涉及内容是海洋科学类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之一,它与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和海洋物理学等有密切关系,其内容广泛而复杂[1-3]。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和出海实习等使学生建立海洋化学的概念和观点,学会用化学的观点观察、解释海洋现象,了解当前海洋化学的发展方向,为学习其他海洋专业课和将来从事海洋方向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海洋化学实验是海洋化学课程教学的必要环节之一,目前海洋化学的实验存在教学内容设置过于老套、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动手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创新等问题,因此对海洋化学实验进行改革十分必要。本文对海洋化学实验课程主要从实验内容的设计、教学模式、实验注意事项等诸方面进行探讨。

二、实验内容的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来看,海洋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从海洋化学课程的设置出发,围绕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型设计性实验三大模块,合理划分海洋化学实验内容,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海洋化学实验内容设置上不但需要设置基础性实验,更需要加强综合性、创新型设计性方面的实验。在海洋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应保证学生可以熟练使用,通过创新型设计性实验的设立,培养学生自主查阅海洋化学方面相关文献的能力,从而掌握海洋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案设计等方面知识,并能对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海洋化学理论知识解决海洋化学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海洋化学课程主要包括海洋中的主要元素组成、海洋中的二氧化碳体系、海洋中的微量元素、海洋中的溶解气体、海洋中的有机化学以及海洋中的同位素等内容。海洋化学实验根据海洋化学课程的教学计划设计合理的实验十分重要,课题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海洋化学课程相应设置了16学时实验课程,涵盖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型实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综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结合多方面的知识加以讨论,从而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海洋化学实验不同于基础性实验,但在教学方法上仍以四大化学基本操作(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训练为主,学生须对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的技术要领详细讲解。某些实验操作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应由指导教师认真示范,在实验过程中适时指导,对实验的要求以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为依据,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及思考。实验课之前安排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实验课尽量全勤出席,并在课前把要用到的仪器熟悉,实验过程要了然于胸。

各种实验药品与仪器是实验过程必备的工具,实验室毕竟不是教室,要求在进行实验之前实验室的相关负责老师能尽量清理并放置药品到合适的位置,试验台干净整齐,本次实验所用仪器与试剂摆放整齐。在实验之前,学生对实验的步骤与用到的药品和试剂有明确的掌握,做实验才不会手忙脚乱。实验过程学生分组进行,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的关键步骤要求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实验过程详细记录,以备后面实验报告用。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保持安静,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四、实验过程的改进

海洋化学实验面临着几个方面的难题需要解决。首先现在海洋类专业对海洋化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海洋化学实验更是如此。作为海洋类的专业海洋化学课程与实验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海洋现象离不开海洋化学方面的研究。而在海洋化学方面的研究中,依据事实数据分析更是离不开海洋化学实验,因此海洋类专业应该根据具体的专业特点设置合适的海洋化学实验十分必要。其次海洋化学实验在设计上与环境专业的实验有些内容略有重复,例如溶解氧的测定,海洋化学实验针对海洋里面真实情况的涉及内容相对较少,这存在客观原因,例如样品获取难度大、样品不易保存,实验前期样品处理费时等问题,因此海洋化学实验可以分步骤进行,例如取样、样品的预处理再到后期的分析。再次,海洋化学实验理论与实际联系有待提高,例如海洋化学方面的很多实验,过去用到的方法比较简单,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不适合,结合先进的实验仪器进行实验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然实验费用和维护成本高,受到局限,因此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仪器设备,结合教学特点设计一些创新实验。另外,专业不同的学生,基础也不同,动手能力有差别,鉴于此实验之前学生可以分班分组,基础不同的分在一组,互相学习,扬长弊短。

五、讨论与结论

总之,通过上述海洋化学实验教学探讨,系统地设计海洋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科学地安排了实验的教学内容,摒弃过去教学内容设置过于老套、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缺乏等缺陷,形成有利于培养海洋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一套完整、合理、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了本实验的学习特点,并实现下列目的和创新要求。

1.学生激发。激发学生海洋化学实验兴趣并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课前指导,使得学生熟练掌握海洋化学实验教学的知识架构,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课程体系;对实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重点辅导,并在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思考题留给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在促进学生“学会”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并“爱上学习”。

2.合理化整合。合理整合学校实验方面的资源,特别是一些先进仪器的使用,搭建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平台,在一些海洋化学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实验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工作作风。

3.学生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综合性强的实验,使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教学需求,优化实验教学,教师但要全面了解学校有关资源,而且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晶.试析海洋化学分析方法的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8):29-32.

[2]李鸿莉,印春生.关于提高海洋化学课程建设的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211-212.

[3]陈敏.化学海洋学[J].海洋出版社,2009,(8).

[4]徐秀丽,刘宝林,杨娟.海洋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26):169.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demand of marine talent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rine industry,taking Marine Chemistry Experiment course as are search object,the setting rela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course,and the approach of the multi-level,multi-style and multi-mode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are discussed,aiming at 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 experimental ability,improving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analyzing and solving ability about problems.

海洋能论文篇6

我国地缘圆满,地缘主要构成的地理位置、幅员广度、地形地貌、土地资源、地质资源、陆地水利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条件、人口资源等要素优良齐备。圆满的地缘,使我国率先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发展既得天独厚,也得地独厚。得天独厚是我国处在适度的温度带上,得地独厚是我国有黄河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也是我国有粟作和稻作两个农业起源点的地理原因。正因为如此,农业一直是我国的立国之业。虽然自古以来我国拥有幅员辽阔的海洋,但由于农业地位的挤兑、海洋捕捞的风险和变数以及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制约等原因,海洋产业被边缘化,起码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我国没有纯粹的渔业,也没有健全的渔业体系。同时也没有纯粹的渔民,沿海地区的生产方式亦渔亦农,沿海居民既是渔民,也是农民,包括海岛上的居民,只要岛上有土,就有耕种。从渤海、黄海、东海直到南海的整个沿海地区,渔村和渔民分布带宽度平均不超过5000米。正是由于这样的历史原因,我国海洋文化的发育被遏制、海洋文明的进程被延宕,拥有幅员辽阔的海洋却没有能够成为海洋文明大国。而海洋文化研究,不仅没有取得世界学术席位,也没有进入我们本国学术研究的中心位置,甚至在工业文明出现之后,也没有认识到海洋文化与工业文明的关系,更没有反思为什么工业文明不是首先出现在地缘圆满的大陆国的中国,而是出现在地缘残缺的岛国的英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海洋世纪的世界格局里,我们亟需强化海洋文化研究,组建正规的海洋文化学者队伍,设立海洋文化研究专门机构,培养海洋文化专业人才,建立完整的海洋文化研究体系。构建海洋文化研究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地理方面,既有海洋自然地理,也有海洋社会地理;既有海洋经济地理,也有海洋文化地理。在人文方面,既有居住海岛的相对意义的纯粹海洋民族,也有半岛的陆海兼而有之的农渔“混血”民族;既有海洋生态,也有海洋科学。在生产方面,既有海洋养殖,也有海洋运输;既有海洋渔业,也有海洋工业。在权属方面,既有海洋公地,也有海洋权属。如此等等。

总之,人类所从事的海洋活动,构成了海洋文化的全部内涵。海洋文化实际上是人类从事不同方式的海洋活动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样式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文化多学科集合。这其中,人类稳定的海洋生产方式,构成了海洋生产习惯和生活习俗,这是海洋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海洋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也由于海洋自身的特质,导致整个人类几百万年几乎没有任何海洋行为,除了浅海的渔猎活动外,人类与海洋没有构成直接的生产和生活关系。直到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定居之后,沿海的居民才对海洋渐渐关注,发明了结网的捕捞方式,渐次到深水捕捞发明了可供漂浮的船。船是海洋文明的标志物,有了船,人类才随着船驶入了海洋文明时代。直到大航海时现地球是圆的,海洋文明才成为整个人类的文明。由于海洋文明远远晚于农耕文明,长久以来海洋并没有产生海洋问题,更没有海洋国际问题。只是到了大航海时代,一些受地缘要素限制的旧大陆国家开始向新大陆殖民,海洋的国际问题随之而生。海权首先发轫,国际的海洋争端逐渐出现。海洋国家、半岛国家和陆海型国家的海域的疆界、海域的岛屿、礁盘的权属、大陆架的延伸,越来越成为国际海洋争端的焦点。近两年的南海问题、东海问题,将海洋国际争端,推向了全新时期。正是由于这种争端,使海洋文献学、海洋考古学瞬间身价倍增。但是,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对这些资料的认同受到国家立场的干扰,常常各执一词。目前,海洋考古学已经创立,海洋文献学还没有创立。在解决海洋权属问题时,还需要创立一个学科——海洋民俗学。民俗的久成性、区域性和民族性,使其具有文献学、考古学的双重功用。海洋文献学、海洋考古学和海洋民俗学,这将是海洋世纪里最具深远意义和当下意义的学科,是海洋文化研究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此倡议成立“海峡两岸海洋民俗学学会”。

二、海洋文化的历史底蕴

人类最初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是鱼类资源,因鱼而渔—因渔而网—因网而船—因船而港—因港而运—因运而通—因通而兴—因兴而盛,这是海洋文化的发育轨迹和历史底蕴。我国沿海地区的先民们,在世代依托海洋获“渔盐之利”、得“舟楫之便”的生存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海洋文化。海洋捕捞、海盐晒制、海水养殖、水产交易、海洋市场培育、海洋制造业创立、海洋运输、港口修建、航线勘测、水道开辟、海流和潮汐分析、海洋气象探究等等,这一切都源于沿海先民的海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西方曾依仗学术强势地位妄言中国古代不习于航海,造成了世界对中国海洋文化的误读。中国古代不仅习于航海,而且是海洋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是跨海远程航海最早的国家之一,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胶东半岛的烟台地区有可能是我国航海史上远海航行的初发地,渤海海峡一线串珠式的岛屿,是先民们目视脱界航行的先决条件。还应该特别申明的是,我国沿海和海岛地区的渔民们,无论朝代怎样更替,时代怎么发展,他们世代居住在那里,像农民世代没有离开土地那样没有离开过海洋。他们一直是亦渔亦农的生产方式,一直是亦渔亦农的双重身份,而且他们的身份没有被“农”化,起码直到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之前,渔民一直是仅次于农民的社会群体。因此,我国海洋文化发展虽然缓慢,但没有中断;我国海洋文明进程虽然落后,但没有停滞。我国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连续性,是我国海洋文化的特质。这是我国海洋文化史的真正面貌。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海禁”。之所以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是因为“海禁”容易产生对我国海洋文化特质认识的遮蔽性。海禁是我国古代为了维护沿海治安,保证国家安全,朝廷采取的不经官方许可不得擅自出海的禁令。这种海禁主要发生在元、明、清三个朝代。我国自汉代以来,特别是建立起海上丝绸之路以来,海外贸易迅猛发展,时至元代,规模空前。出于控制海外贸易的尺度,整治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元代世祖忽必烈于1292年8月下令暂停两浙、福建和广东的海上商业航运。后来断断续续发生过3次,最后一次是1320年,“罢市舶司,禁贾人下番”,两年后恢复。元代海禁时间长短不一,最长不超过5年,前后时间跨度整30年。元代海禁主要是限制海外商贸活动,沿海渔业生产并未受到多大影响。

明代实行海禁是为了防止沿海的军阀余党和海匪的滋扰而采取的封闭海上贸易的政策,禁止国人经海上到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人经海上进入中国进行贸易活动。1374年朝廷撤销福建省泉州、浙江省明州、广东省广州三地的市舶司,1381年下令禁止沿海居民私通海外诸国;1390年禁外藩交通令,1397年再次下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清代实行海禁的目的是“防汉制夷”,打击“反清复明”实力,闭关锁国。先后两次禁海,第一次是1655年6月禁海,并将沿海居民内迁30至50里,设界设防,1684年解禁,并于第二年撤销市舶司,设立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4处海关。第二次是1717年,实行南洋禁海令,1727年解禁。后来又有不同程度的闭关政策。其实,清政府设立的海关口岸只有4个,闭关至多也只是4个,而有通商能力的口岸有100多个,由此可知清代海禁对海上贸易活动的影响并不是全面的。所以,我国历史上的海禁在客观上是有限度的。最为严重的是明代海禁,使以海洋谋生的沿海民众的生存受到威胁,他们暗中出海、公开对抗时有发生,或者“入海从盗”、或者举家外逃。既然可以从盗入海,可以经海外逃,那就表明海禁严厉而并非“严密”,仍有隙可乘,而且海禁尽管是全国性的,但重点在南方,山东北部和辽宁沿海,情况就宽松得多。史实证明,海禁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并没有造成中国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发展的中断,断环并没有发生,况且海禁本身就是海洋文化的沧海一粟。

三、海洋文化的当代内涵

海洋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最初人类认识不到海洋的更多资源,一直局限于海上捕捞和海上运输。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强劲发育,人类认识到了更多的海洋资源,其中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具影响的是海洋油气资源。在100多年前发现并开采利用的陆地石油和天然气,使整个世界、使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能源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了,新的生活方式出现了,新的文化也出现了。天上飞的、地下跑的、天上地下转动的,都是油气的能量,油气成了整个世界的驱动力。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开采能力的提高和应用的广泛陆地油气日趋枯竭。海洋油气资源被发现,而且储藏量占地球油气总储藏量的70%,无疑对消除世界能源危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于是,海洋油气开采成为世界上具有海洋开采能力国家的角逐场。

现在,仅在南海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且从事油气勘测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就有200多个,分别来自20多个国家。海洋资源被广泛开采和利用、海洋生产的全球化,对海洋生态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在海洋的水文化环境上。水文化环境是由水而产生的人文环境和水所处的人文环境双重含义,是自然与人文合二为一的概念,人文环境依托于自然环境,同时又反作用于自然环境。海洋利益使各国的海洋战略构建以更多的海洋资源占有为基础,于是带来了海洋全球化意义下的水文化环境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发生在零海拔以上的高度,而海洋的整个实体都在零海拔以下。所以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固体的、液态的、气态的,都会随着河流流入海洋或随着空气漂浮沉落到海洋。自对海洋资源开采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到了负海拔的深海,墨西哥湾、渤海湾的油田开采都发生过极其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大量的原油污染了海洋。2011年日本核电站连续爆炸事故,使东海的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到渤海、南海甚至整个太平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延伸到负海拔以下,使海洋的水文化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海洋世纪的核心标识,是海洋全球化意义。一方面,海洋正以它覆盖全球地表面积十分之七的连续水体和丰富资源,为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和全球化文化,甚至为全球化战争,提供地理途径和资源保障。另一方面,海洋也因海洋的全球化生产而发生了水文化环境危机。海洋全球化意义是海洋文化的当代内涵。

四、海洋文化与海洋战略

由于海洋全球化意义的当代内涵,使海洋秩序成为当代世界秩序的焦点部分。海洋秩序问题往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问题,会较为集中地在海洋资源等方面凸现出来。世界秩序建立的基础是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和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前后共有两种基本面貌,一种是自然演化的从国家产生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另一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后一种是人为地由美、英、苏三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雅尔塔首脑会议上确定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世界经济格局也有两种基本面貌:一种是世界政治地理格局辖制下世界经济地理格局,这种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和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一致的;另一种非世界政治地理辖制下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这种地理格局是以自然带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地理格局。虽然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选择最适合生存的地域生存,较为集中地生活在地理的水平分异与垂直分异较为适中的温带和热带以及海拔200米之下的各种自然带上,但是地缘由于政治地理的原因差异非常之大。岛国和半岛国以及大陆国、幅员广大国和幅员狭小国,地缘圆满程度往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是世界秩序不稳定的根本因由。在陆地自然资源日益枯竭海洋自然资源被日益聚焦的今天,如何利用海洋自然资源就成了世界各个国家(包括海洋国家和非海洋国家)、拥有海权国家和非拥有海权国家的海洋战略。而且任何国家的海洋战略构建,不仅依据本国的地缘圆满程度,同时也离不开对他国地缘要素的种种参照。正因为如此,世界更需要良好的海洋秩序,在这一点上,或许人类都不希望任何一片海域变成海上中东,然而这需要全球人的理性、智慧和自觉。世界秩序与国家权利联系在一起。海洋战略构建的核心是维护和争取国家的海洋权利。这种权利主要体现在海疆、海空、海洋资源、海洋公地、海洋公地与内海权属的某些连带关系等方面,可以统称为海权。

这种海权是在和平环境里和平思维下以和平的战略立论的海权,不同于马汉在战争环境里战争思维下以战争的战略立论的海权。马汉的海权是以战争和海军达成,而和平环境里和平思维下的海权,是以历史事实、国际法律和国际文献为基础的以政治谈判和司法与仲裁的国际条约为主要手段达成的海权。所以二十一世纪的海洋战略构建,首先不是以应对战争为前提的海洋战略,而是以应对国际秩序中的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为前提的海洋战略。在这种战略里,海军从战略中心舞台退隐到了幕后,在较深的层面上作为国家海权建立的基础和后盾。因为海洋世纪到来的本身,就意味着海洋骑士时代已成过去。在当今若以海军的实力宣示已经不是以战争的战略立论的海权,就有了几分堂吉诃德的幽默,也有几分跳梁的滑稽;而以海洋文化的学术力量宣示海权,更具有睿智的大家风范和王者形象。如果说以和平立论的海权与以战争立论的海权有相同之处,那就是立论的方法都是立足于地缘,立足于对海洋国家地缘的研究。强化海洋文化研究时不我待。缺乏海洋文化支撑,不可能构建二十一世纪的海洋战略,我国也不可能拥有真正海权大国的世界地位。

海洋能论文篇7

关键词:环境公民;海洋公民;环境公民;海洋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2)02-0018-05

随着人类海洋开发活动的日益拓展和深入,海洋开发过程中的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海洋经济、海洋生态以及海洋社会之间能否持续协调发展,成为各个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因为海洋区域空间的特殊性质,海洋环境治理也成为当代国际关系处理的重要主题。本文尝试从环境公民与海洋公民的关系人手,考察海洋公民这一概念对于海洋环境治理的意义。

一、环境公民理论:背景与内容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林兵认为,中国环境问题的总体状况应当说是一种发展中的环境退化趋势。这种退化趋势形成的原因是:①长期实施的计划经济政策,其发展目标重于环境保护要求,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迄今未能遏抑;②环境管理乏力,环境政策滞后;③社会生活副产品形成主要污染源。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的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不容乐观,呈现为发展中的治理格局,既体现出一定的环境治理力度与成效,同时也存在着环境治理目标同社会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从治理方式看,我国环境治理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出台法律法规形成相关制度。这种治理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治理主体单一、环境法制存在失灵现象、规划环评程序不够完善合理、环境政策滞后于环境问题变化。

正是因为我国环境治理的基本框架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所以其基本行为通常表现为规划环评和行政执法。其中,在环境执法环节,环境治理通常以“环保风暴”的方式进行,也就是由中央环保部门在最高权力的支持下开展运动式的行动,借助阶段性速效行为来提升中国的环保工作水平。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常规的管理办法,这种自上而下、权力主导的环境执法模式存在着诸多缺陷。当然,政府主导模式有其速效和强有力的优势,但是从目前环境治理面临的复杂情境看,单一的管理主体已经不能够适应日益严峻的环境恶化压力。发展环境公民权、形成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发动公众和组织广泛参与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理性选择。

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全球范围内自上而下的环境保护运动也在日渐转向强调公众参与和社区参与的环保行动;环境治理的主体从政府行为逐渐过渡到强调公民个体与各类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事实上,欧美发达国家的转变过程开始得更早一些,与这一转变过程密切相关的环境公民理论也较早地出现。在20世纪中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现了公认的环境公害事件。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状况的持续恶化,环境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在知识生产领域,环境社会学、生态社会学以及环境政治学等学科范式也逐渐出现,这些学科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表达了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应对的理性思考。随着公众与各类社会组织环境问题意识的提升,环境治理运动也蓬勃展开。毋庸置疑,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对立逐渐加剧,构成了环境公民、环境公民权概念及其理论形成的深刻背景。

环境公民、环境公民权以及环境公民社会等概念和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其目的是要克服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公民个体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一致性,从而有助于创建一种真正可持续的社会。环境公民是指那些在面临环境问题时通过改变个体态度实施环境保护行为的个体。而环境公民权就是实施环境保护行为时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责任。随着环境公民理论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实践,自上而下的政策驱动行为和环境公民理论指导下的广泛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已经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环境治理行为的常态。

环境公民理论的核心就是处理环境治理中的个体责任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公民理论的实在论基础、论证逻辑和环境公民权基本内容等方面。

第一,环境公民理论的实在论基础。公民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实在关系问题,表征了环境公民行为有其实在论基础。个体责任与环境问题之间关联的基础,是个体与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的实在性关系。这种实在性关系将环境公民权置于物质性的环境实践活动中,使得权利和义务有了现实的归依。

从现实的环境治理实践来看,中西方采取的环境治理策略存在显著差异。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环境治理策略是给予公民社会发展的空间,表现出多主体、多中心和协同参与的特征。目前,上述治理策略在我国的影响非常有限。在环境政策制定方面,有观点认为中国的主要环境政策是由,官员在大体上不受公众意见影响的情况下制定的。而且“所有重要的环境组织,如自然之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都受政府的严格控制,其主要功能是提升中国的绿色形象,利用外国的帮助,进行环境研究,在政府绿色政策的执行方面寻求公众支持,并且将绿色价值社会化。在政策过程中,它们不允许发挥积极作用”。这种观点虽然有失偏颇,但是也大体指出了我国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既有特征。这种环境治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人为割裂了公民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实在关系,客观上增大了环境保护的难度。

第二,环境公民理论的基本逻辑。其基本逻辑是如果公民个体能够更多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于他人的环境责任,而且能够基于一种实现环境正义的天然需要而不是显示其关爱与同情之类的道德情感来履行这种公民权责任,那么社会的生态可持续性水平将会得到空前程度的提高。这个逻辑至少包括两个基本判断:一是个体具备环境问题的知识并能够进行环境问题知觉和判断;二是个体能够形成环境保护行为的动机并产生环境保护行为。从个体学习能力和行为产出或形成动机的能力来看,这两个判断都可以成立。在此基础上,个体能够将环境保护与个体环境责任结合在一起,克服个体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的不一致现象。当然,除了个体因素之外,上述两个判断的成立还需要特定的语境和现实条件。这些条件的形成又有赖于个体之外社会的、文化的环境因素。判断一的成立,至少需要进一步拷问环境知识的来源和个体环境知觉判断的一般特征与个体差异特征。判断二的成立,则要对环保动机的激活过程、环保行为的类型和内容等问题进行深入考察。在这个意义上,环境公民行为总是与特定社会环境(或社会文化)提供的语境和条件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环境公民理论实际上把个体与社会、个体责任与社会文化建构紧密的关联在一起。

第三,环境公民权在实践问题上的局限性。首先,公民的环境责任与义务具有有限性,个体间的环境责任存在差异。这既表现为环境责任意识水平上的差异,也表现为环境保护行为结果的差异。每个公民个体的生态轨迹不同,从而形成了公民的环境责任与义务,用来确保自己的生态轨迹不会减少和阻碍其他个体包括后代从事有意义生活的机会。所以,环境公民权尽管在很多方面体现为人对自然的关心,但本质上只能是一种并非无限性的人类责任。其次,公民的环境责任主要强调了公民个体对于环境问题解决的单向责任。也就是说,环境公民权主要强调了公民个体的单向性义务,强调了公民责任对于环境改善的重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公民的个体道德层面,甚至有悖于个体的现实利益诉求。

二、海洋公民:环境公民理论在海洋领域的延伸

我国的海洋环境治理实践也与一般的环境治理过程相似,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政府动员型环境治理实践来进行。这种实践活动方式一方面体现了环境治理中政府主导的特征,保障了我国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也忽视甚至在客观上压抑了社会力量积极自主参与环保实践的动机。

当然,海洋环境治理过程也存在自身的特征。从治理对象看,海洋环境问题较之于陆地环境问题更为复杂。这种复杂性既体现在海洋生态资源的流动性上,也体现在海洋环境问题的易扩散性上。从治理主体看,海洋环境治理的主体通常具有跨地区、跨国家的性质,更加强调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合作。较之于一般环境治理,海洋环境治理的难度更大,更难以确定统一有效的法律规范和一般原则。因此,更应该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弥补自上而下式治理活动的不足,发展海洋公民的理念和行为应该成为海洋环境治理的重要途径。

海洋公民是指在海洋活动过程中行使海洋知情权、海洋决策权和海洋事务诉讼权的公民及公民组织。海洋公民是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社会秩序的基本主体,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权益维护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海洋公民主要的活动方式,就是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权益维护中积极参与和影响其他公众、企业、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海洋实践过程、海洋决策过程以及海洋管理过程。

海洋公民的观念是随着海洋环境保护实践活动而发展起来的。这一概念既来自于传统公民概念,也直接脱胎于环境公民研究。传统公民概念主要讨论公共领域的问题,因而主要与公共生活、公共事务及决策等问题相关联。随着环境社会学与环境政治学等学科的出现和发展,公民的概念开始扩展到社会成员的环境心理、行为和态度领域,并被看做是一种鼓励公民行为转变的基本机制,用来降低人类对环境的消极影响,环境公民理论也应运而生,并为海洋公民概念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条件。当然,海洋公民概念的内涵更为宽泛,不仅仅局限在海洋环境治理的领域,也不仅仅只与海洋环境保护行为相关联,还涉及海洋事务的各个领域和层次,包括海洋开发、保护与管理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海洋权益维护上的公民行为等。

在海洋环境治理的领域内,海洋公民的概念发展了环境公民的理念。从两者的关系看,海洋公民这一概念满足了环境公民理论的实在论基础和基本论证逻辑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海洋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环境公民理论的实在论基础在于公民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实在关系导致了环境问题与个体责任的关联。对于海洋公民而言,其实在论基础一方面继承了环境公民的实在论特征,同时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海洋公民的实在论基础根植于比一般“人一地”关系更为复杂的“人-海”关系上。“人-海”关系即人类活动与海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以海洋为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工业革命以来,大工业生产扩展了人类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活动聚集度最高的海岸带首当其冲,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生态退化、灾害频发等问题触目惊心,人海关系向着不协调、恶化的方向急速演变。人类的涉海行为与海洋环境的恶化构成了海洋公民概念在海洋环境治理领域的实在论前提。

从海洋公民个体责任的论证逻辑看,海洋公民这一概念满足了环境公民权成立的两个基本判断:一方面,公众日益具备海洋环境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对海洋环境问题进行知觉和判断。随着全球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加剧以及海洋权益争夺日益激烈,海洋环境保护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球各国特别是沿海各国的重要议题。海洋环境保护中的个体责任问题也成为上述议题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海洋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公民的关注和广泛参与。在海洋空间内,当前公民个体已经能够形成海洋环境保护行为的动机并产出海洋环境保护行为。基于上述判断,海洋公民概念的论证在逻辑上也是成立的。

此外,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海洋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为海洋公民行为的发展提供了主体特征条件。海洋环境意识是环境意识在海洋空间领域的表征,是人类涉海行为的自我认知,是人类对海洋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意识。从当前的人类海洋实践来看,经济社会的进步仍然意味着海洋权益争夺和海洋环境破坏的进一步加剧;同时也反映出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日益扩大,新生态文明的海洋意识观念也初显端倪。这表明,公民的海洋环境意识在逐渐地提高和改善。

不同于具有封闭性的陆地社会,海洋空间(领域)的特性使得海洋社会更趋复杂。在海洋实践中,人类的涉海行为及其在这种行为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都与海洋环境的变化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总之,海洋公民这一概念扩大和延伸了环境公民理论的研究。将环境公民权与环境公民行为置于海洋空间或海洋社会这一领域,有利于进一步细化环境社会学和海洋社会学研究的领域。如果把海洋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设定为人们的海洋实践行为,海洋公民概念突出了人们的海洋开发、保护和管理等涉海行为的实践特征,能够更好地把海洋社会理论研究和具体海洋实践对策统合起来。此外,环境社会理论与生态政治理论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在海洋公民这一概念中体现出来。

三、培养海洋公民理念和规范海洋公民行为的策略

从海洋实践的角度看,加强海洋公民研究、推广海洋公民的理念具有以下意义:有助于扩大政府海洋开发与治理决策的公众基础;有助于提高政府海洋政策的决策水平;有助于提高海洋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水平,降低海洋管理的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地包容海洋环境治理的多主体特征,尤其强调海洋环境保护的个体责任;有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海洋开发保护与治理的各个环节。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公众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及其面对的挑战不同于一般的环境公民参与行为,海洋公民研究突出了海洋实践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独特特征,有助于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因此,在海洋开发、保护与治理的领域需要大力培育海洋公民理念、规范海洋公民行为。

首先,改善海洋教育的形式和水平。研究表明,较高水平的海洋教育能够更大地提高海洋公民感水平。海洋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具体途径和做法是大力开展海洋科普教育,推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海洋知识体系建设,从而提高海洋相关的教育水平。此外,海洋意识教育水平也不能仅仅依靠正式教育体制内的改革,大力发展非正式教育组织机构和非传统的海洋教育课程体系和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涉海培训活动也都是重要的举措。

其次,增加与海洋环境相关的个人接触。在个体行为层面上,培养和发展亲海洋行为是有效提高海洋公民行为水平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海岸带居民的海洋环境意识水平要高于内陆居民。公民个体与海洋空间有关的历史生存经验、家庭与工作的区域特征以及娱乐休闲的方式,都会对海洋公民行为产生影响。

再次,加强海洋保护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海洋决策参与制度。从确定社会秩序的角度看,环境立法可能是保护环境的最有效途径,可以把环境保护的个人责任、组织责任等考虑在立法程序内,使得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有法可依。在政府海洋立法与政策制定过程中,在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涉海事务决策过程中,同时也在海洋环境和海洋事务的监测与评价过程中,规范海洋公民行为,需要有制度性的保障,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政策与决策制度。

最后,大力培育海洋环境非政府组织。一方面,各类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公众与政府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对于环境保护个人与社会责任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海洋环境非政府组织活动范围非常宽泛,既包括海洋环保宣传教育、海洋环保策划组织活动和海洋环境的科学研究活动,也包括与海洋环境相关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参与、与海洋环境相关问题解决和事件处理的监测、咨询及评估事务。

上述具体措施一方面从个体行为的角度着手,另一方面从公民行为与环境、海洋立法及决策过程的关系人手,以求在社会组织和政府行为的层面上实施更为宏观的影响。

四、结语

海洋能论文篇8

关键词: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机制;演化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55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海洋经济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体,其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但究其本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演化是受自身发展规律约束的,政策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的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

1、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内涵

可持续发展起源于环境保护,但它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问题,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其实质是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持续的和谐统一。核心是健康的经济发展需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追求的目标既要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个人得到自由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不会威胁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它所关注的是各种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不单纯用GD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海洋可持续发展就是处理海洋经济、海洋社会、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四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把海洋可持续发展定义为:通过合理利用法律手段、政策机制和市场机制,依靠科技进步,尽可能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提高海洋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确保海洋社会、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并留给后代人一个良好的海洋资源生态环境。海洋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包含海洋经济可持续、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海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和海洋社会可持续。海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必然包含四层含义:一是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片面追求海洋经济的速度、产值和规模,损害了海洋的可持续,则会使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该把海洋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技术———开发———保护”体系的基础上。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主要体现在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表现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系统能高效、和谐地自我调节。在海洋经济开发发展中应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不超越生态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三是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海洋生态过程的可持续为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保证,但是,人类对海洋资源过多的需求和有限供给形成尖锐的矛盾。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观念、方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海洋资源是否可持续利用。四是社会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社会是由个体人组成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当代人的需要和后代人的需要来定义的,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的问题。要以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和世代的公平性,要求当代人不应从事通过消耗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基础以支持目前的生活水准,而把比当代人更贫困的前景和危机留给后代的实践活动。这四层含义互为依托,密不可分,四个方面融合统一构成海洋可持续的整体内容。

2、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博弈模型

2.1演化博弈模型

演化博弈论是建立在传统博弈论基础之上,假设参与人是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将动态的重复的策略调整融入到传统的博弈理论之中而发展起来的,用来分析生物、社会、经济等一系列活动变迁行为的一套新的理论。演化博弈论的思想最早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理论渊源来自于两个方面:演化理论与博弈理论。它突破了传统博弈论关于参与者完全理性的假设,认为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参与者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来决定下一步的策略。演化博弈论虽然是建立在传统博弈的基础上,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演化”。演化博弈论包含两个基本概念:演化稳定策略(ESS)和复制者动态(RD)。这一对基本概念共同构成了演化博弈理论的两大基石。

2.2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博弈模型

海洋经济管理中有众多的参与者,根据具体实施主体,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各海洋产业。其中,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海洋经济管理工作实施的基本单位。海洋产业发展需要合适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作为支撑,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协调的矛盾也推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本文中将各海洋产业作为演化博弈模型的主要参与者,旨在通过分析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博弈来透视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机制。

2.3模型假设

2.3.1海洋经济活动中的参与者是有限理性的。

2.3.2每个参与者都有两个选择策略:“独立”、“联合”。

模型中参数设置如下:A、B分别为海洋经济中任意两个有关联关系的海洋产业;S为可能的策略集,S={“独立”,“联合”};p、q分别为参与者A、B选择“独立”策略的概率;λ为海洋产业选择独立发展导致产业间矛盾产生的损失值;α为海洋产业加入产业组后由于法律法规、活动空间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导致自身能力无法尽情施展而导致的损失率;β为该海洋产业与相关产业组的关联度,关联度越高,协同效应越高;这里假定α、β值为既定的。

2.4模型构建

下面我们对博弈双方的收益情况进行分析:(1)当A、B都采取“独立”策略时,两部门获得正常收益的同时,承担由于活动交叉导致矛盾产生而造成的损失值λ;(2)当A、B都采取“联合”策略时,两部门在避免了矛盾产生所造成的损失值λ的同时,获取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额外收益,A、B获取的额外收益分别为βL、βL,但同时也会由于自身发展受限而遭受一部分损失,损失值与本产业的发展水平有关;(3)当A、B两个参与者,一个采用“独立”策略,另一个采用“联合”策略时,采用“独立”策略的一方由于对方采用了“联合”策略而免受矛盾产生所带来的损失,同时也不能获得额外收益;采用“联合”策略的一方由于加入关联产业组而获取一定的额外收益,同时也由于自身发展受限而遭受一部分损失。

当时,即一个海洋产业加入与其相关的产业组后获得的额外收益高于加入产业组时的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会不断调整自己的选择策略,逐步向产业“联合”方式发展。此时,(联合,联合)是演化稳定策略。

2.4.1若各局部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当时,海洋产业在加入产业组时会考虑加入前后收益或成本的大小,由于,即海洋产业加入产业组后总体损失值降低了,但是出于显性利润的驱使,参与者选择“联合”策略的动机并不强烈。此时海洋产业会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加入或不加入相关产业组。此种情况下,演化博弈模型没有演化稳定策略。

2.4.2若(其中,i=1,2),各局部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当时,海洋产业在加入产业组时会考虑加入前后收益或成本的大小,由于,即产业加入产业组后总体损失值升高了。此时明智的海洋产业会选择“独立”策略。此时,(独立,独立)是演化稳定策略。

3、结束语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时,着力点多集中其历史沿革、现行体制的“好坏”以及改良的路径与措施等方面,尽管也有少数学者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海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迁历程,但分析结果多停留理论层面,并未从体制形成的根源出发探讨体制变迁的内在机制。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突破方法上的单一性,从演化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找出影响其变迁的主要因素,深层次剖析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变迁的机理,探索其演化的内在规律。

参考文献:

[1]张辉.国际海洋法与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7-30.

[2]帅学明,朱坚真.海洋综合管理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探索科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环境生态保护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