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法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06:02:01

专科法律论文

专科法律论文范文第1篇

>> 数字视频远程监控系统技术与应用 电力系统中远程数字视频监控和图像识别系统的应用探析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多画面合成系统研究与应用 基于校园网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实现 高清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钻井现场的研究与应用 XX科技孵化园区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分析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在某物流中心的应用 数字视频监控应用前景广阔 无人值班变电站数字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的实现 硬盘播出系统在数字视频中的应用 基于数字视频矩阵技术监控系统应用研究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简析 数字视频化安防监控系统构建浅论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 基于ARM9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 > 公共管廊全程互联网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 公共管廊全程互联网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公共管廊 pipe rack是指大型装置管道修路敷设的主要设施,它由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横梁以及桁架所构成。可划分为单层或多层。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各企业对产品安全性意识的不断提高,公共管廊的使用空间也越来越大,如何利用互联网远程数字视频监控智能化系统进行监控,从而保障安全,成为我们议论的重点

关键词:公共管廊;互联网;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Abstract: The public gallery of pipe rack is refers to the main road laying pipeline facilities large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steel or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beam and truss. Can be divided into monolayer or multilay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specially the enterprise to product safety consciousness constantly improve, and also the public gallery of the use of space more big,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remote digital video monitoring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so as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i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our discussion Key words: the public gallery; Internet; remote digital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X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项目概况

江苏大丰港石化园管廊建设项目坐落于大丰港石化产业园区,该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石油化工产品和仓储物流为主的重石化产业,是国家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布置。大丰港石化园公共管廊一期工程总长5.76公里(以下简称公共管廊),为满足园区相关企业各类化学品、成品油、燃料油及输气等工艺物料管道敷设、输运,提供安全、有效的空中走廊。 因公共管廊敷设压力管道流体介质属于甲类可燃液体和乙类可燃气体,介质毒性危害程度较大易燃易爆。因此在公共管廊全程拟向开发投资建设互联网远程数字视频监控智能化系统,系统以数字视频、音频和控制数据的压缩、传输、存储、检索和共享为核心,以服务器与客户端为模式。可以准确快捷地判断可疑事发点和排查事故隐患,迅速进行处置,消除及控制危险源,统一管理,可提高公共管廊运营效率。

二、 系统基本功能

1、 智能监控系统

(1)、视频报警功能 :通过探测器(智能视频分析各类功能探测器等)触发报警信息,主动将关联的报警视频传送至监控中心。

(2)、现场录像功能 :现场按要求记录实时录像,720P/1080P等格式标准存储。可以进行定时录像、报警录像等设置。

(3)、远程访问功能 :通过网络浏览器专用控制软件,远程查看现场监控、历史录像,并实现对现场设备远程测控。

(4)、巡视功能: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信息,准备判断设备状态,确保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自动报告设备故障,以便设备管理,维修保养及保障系统。

(5)、兼容不同网络通信功能,可以通过ADSL、LAN、3G/GSM等网络进行通信系统断网后自动恢复,全天候联网,达到快捷方便。

(6)、系统安全措施:系统组采用基于IPSec加密通信模式进行智能组网杜绝外网不安全信息干扰,用户端设备服务器设备均采Linux操作系统,具有先天的抗病毒特性和良好的稳定性,操作终端采用简单易用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因此终端采用XP操作系统安全可靠,易学易懂,以便操作训练。

(7)、备份及恢复:系统采用DVD刻录设备进行备份,备份分为完整备份和增量备份两种,可根据要求每天增量备份一次,每周或每月完整备份一次。

(8)、报警联动功能:设定联动的关联图像出现异常情况发生预警时,自动将关联的其它图像同时显示在监控屏幕墙上,直观快速的了解周边监控环境。

(9)、报警抓拍功能:对重要的区域自动抓拍照片的用于快速查看并检索对应视频,减少视频的回放检索时间。

2、智能视频分析系统

(1)、气体泄漏报警

系统自动通过气体探测器及监控画面智能分析,在管廊上管道如果发生气体泄漏故障时,系统可准确判定具体部位,进行报警信息,智能视频分析系统采集到气体泄漏画面由工作人员手动触发报警装置,运行灵活使用方便。(附见气体泄漏报警示意图)

(2)事前预警

为预防管廊设施遭到破坏或设施附近出现可疑人员的行为视频分析系统立刻会发出预警,联动声光报警系统并在监控电视墙上弹出相关监控画面向值班人员报警。

本系统还可接受设备设施自身配置的检测装置发出信号,当设备自检装置检测到设备异常现象如输送管道因液体发生泄漏导致管道自检设备发出低压报警信号,系统可调出相关监控视频与数据,联动各个设备向相关人员报警。

三、 实施方案分析

1、根据大丰港石化园公共管廊一期工程主管廊全长5.76公里,沿线管道上按每300米设置一路高清监控点位,共计20路高清监控。每路高清摄像头安装在6.3米钢结构管架上(具体定位现场调整),前端摄像机采用高清可调固定抢式200万像素一体化网络高速云台摄像20倍,1/2.8″CMOS和200万像素室外高清网络快球,20倍机芯,1/2.8″CMOS,共计20个。

2、 公共管廊周围实时图像可在通过局域网、广域网上组成多级监控中心系统,由监控服务器软件经过交换机将网络上所有视频编码器的管理与通讯、监控设备和报警设备分组及联动、大容量视音频数据库管理等,传至视频主控服务平台。(控制室)系统软件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设计,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这样可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可降低投资总成本。

3、 系统主要功能特点

1、系统通用性好,能在标准网络环境下自由接入,兼容原有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液晶监控拼墙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2、系统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监控画面选择,对云台、变焦的行控制,预置位和镜头的轮巡,以及实现图像抓拍、录像和录像回放、报警和报警联动功能。

3、网络图像传输,网络资源占用低,在低带宽条件下传输高画质、流畅图像。

4、灵活性,能利用互联网接入技术进行组网,并通过对终端设备、网络设备的监测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专科法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庭管理;影响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的,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十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①。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平均每年上升14.18%,今年1~7月,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96%,其中在生效判决中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9.94%。2007年1月10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报告还指出,“十一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青少年犯罪率之所以如此高,是因为他们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等特点,这个时期他们的内在发展和外在环境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不稳定的心理决定了他们比成年人犯罪更轻率。本文就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做些浅显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不正常的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残缺家庭的影响

残缺家庭是指家庭出现夫妻双亡或一方亡故、分居、离婚、再婚、在押等情况,家庭结构破裂趋于小型化,传统家庭的帮助,保护和监督功能正在弱化。这种类型的家庭对青少年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由于过早的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关爱,使他们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家庭关爱的缺失造成青少年心灵扭曲,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长期的内心痛苦,心理的失衡,渐渐的使他们产生心理偏差,变得孤僻、冷漠和封闭、不愿和人交往,当心理无法得到平衡的时候,很容易采取极端的手段去处理问题。我国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家庭结构残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据国内学者钱曼君的调查,70名犯罪的青少年中,父母不全、父母离婚的有13人,占18.5%,父亲或母亲被劳教的有12人,占17%④。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于1992年在对八省市监狱、少管所、劳动教养所和工读学校的2000多人的调查表明,违法犯罪青少年中,父母离异、分居、再婚、丧偶的合记24.1%。我国社会学者还在对29个省市的城市小学中的902名离异家庭儿童和808名健全家庭儿童的对比研究中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在同伴关系、自控能力、情绪、性格、道德和学习方面都明显不如来自健全家庭的儿童。可见,残缺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有许多不利的影响,家庭解体越严重,青少年所发生的问题也会越严重,他们是成正比关系的。

(二)空巢家庭的影响

近些年来,双职工家庭,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谋生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由于父母长期忙于工作,他们无暇顾及孩子,对子女关心爱护不够,由于缺少沟通,形成思想隔阂,对子女的思想,行为也无从了解和掌握。

(三)有缺陷的父母的影响

有缺陷的父母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父母智力或身体有缺陷,如精神病、盲人等,处于这种家庭环境的青少年,家庭教育往往先天不足,在学校、社会还可能因为家庭缺陷受到歧视,使这些青少年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到社会上去寻找关爱和同情,过早的流入社会,养成不良恶习直至犯罪。二是父母素质低下的家庭,古语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古代孟母三迁其家, 目的就是为孩子选择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奥地利学者曾对398名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过调查,发现其中183名青少年的父亲是酒鬼。

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一)宠的教育方式的影响

这种家庭教育方式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也显得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或者性格脆弱、缺乏独立性、无法接受任何挫折;或者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或者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他们无法适应竞争化的社会,反而在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便会以非法手段来获得满足,以满足心理上的“不平衡”。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是当前家庭教育中尤其应该注意。

(二)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为父母因忙于自身的工作、应酬等,无暇顾及子女,放任自流。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任性与孤僻、冷漠,他们在父母身上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造成子女心理上的迷罔和疑惑,得不到父母的及时指点,内心的欲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得不到慰籍,久而久之,心理问题积重难返,进而形成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冷漠、孤僻、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等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的影响

有些父母认定“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理念,信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他们发现孩子犯了错误或有劣迹时,不分青红皂白就对孩子进行打骂、斥责、罚跪、关禁闭、甚至赶出家门。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很多恶劣后果;首先,它会严重的挫伤青少年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使青少年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还会造成孩子和父母感情破裂,形成情绪对立,互不信任的局面;其次,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常常会感到家长冷酷无情,在心理上视父母为敌,选择离家出走,流落到社会,有的在教唆犯的引诱、威胁下,堕落成罪犯。某城市1983年曾对408名少年犯进行分析,发现棍棒之下少年犯罪率最高,408人中,84%是受棍棒管教的。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家庭管理不良的影响

家庭管理包括经济管理、生活管理、学习指导和家务劳动分配等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明显的提高,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成为普遍现象。在许

多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从小对孩子娇生惯养,经济管理已把照顾孩子“需要”作为重点,孩子零花钱已占到父母双方收入的二分之一以上。久而久之孩子形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当他们物质欲望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时就可能产生违法犯罪行为。

对子女的生活指导与管理,一定要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不要过多干涉生活活动,同时,也不能持任其自然、不闻不问的态度。对于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由于他们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内在发展和外在环境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他们正处在性成熟阶段,他们人生观还未形成,对性知识似懂非懂,正需要家长给予指导。如果缺乏及时而正确的生活指导就极易受其不良影响走向堕落。

综上所述,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的影响有着密切的、直接的关系,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基地,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青少年能否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四有”新人。因此,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首先要加强家庭教育、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及合理的家庭管理方式,消除家庭,尤其是父母的负面影响,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在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占75%以上,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的成长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影响甚至左右孩子一生的道德行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文明的承继。家庭文明的承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父母的言传身教,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作用。家庭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对一个人的素质优劣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及家庭管理不仅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道坚固防线,也是造就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杨春平,浅谈青少年犯罪与家庭影响p[N],法律论文,2005-5-12

[2]吴颖琦,家庭教育缺陷与青少年犯罪[OL]法学论文网

[3]陈光学,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及对策[OL]中国法院网,2003-7-2

[4]于淑忠,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10(5)

[5]张福建,苗军芙,张桂薇编著,中学生心理与家庭指导[M],济南出版社,1993

[6]朱振宗编著,现代家庭教育[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7]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编著,犯罪心理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8]中国教育报,2002-8-9(第6版)

专科法律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犯罪行为 运行轨迹 犯罪场

一、人类一般行为形成机理

所谓机理指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道理。人类行为的形成机理在于解决人类行为产生、发展及变化的道理。社会是一个“行为场”,整个社会系统尤其是行为系统无不同人的存在有关,它们是一种由许多关联的因素组成的复杂网络。1按照一般系统理论与控制论的原理,不同的人处于统一系统中对相同的刺激输入的反应方式通常并不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对同一环境刺激输入的反应方式通常也会不同。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会对他人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揣测,也会对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做出事先估计。这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因人类本身行为的复杂性也变得极为复杂,因此对于内部含有诸多变量因素和各种类型关系式的行为系统控制自然也就是一个异常浩大的工程。而对犯罪行为的研究也应该从微观单一的方法即局限对于犯罪行为的研究视界与论证过程的方法向宏观整体方法即将研究方向概统定位于一般人类行为及与社会各范畴之间关系阐解的方法进行转变,这样更有利于揭示犯罪行为深层原因及奠定犯罪行为防控的理论基石。

(一)人类一般行为与社会关系

1.人类行为是社会关系发生的中介。社会关系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诸方面的各种复杂的关系的综合体,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关系,是社会大众在共同认可及遵守的行为标准规范下的一种互动,在这种互动中个人以其独有的社会地位为基础而扮演不同的角色。人们基于人类特有自然与社会属性必然成为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与推动者,从最早期的生存结盟到后来的发展结盟,人类基于生命的要求、发展的要求、尊严的要求以及社会联系的天然规定性,在追求需要满足的过程中,形成了人际之间的联系,而追求本身的行为就成为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不可回避的唯一桥梁或者纽带,我们可将其成为中介。比如,在茹毛饮血的野蛮而残酷的原始社会,人们依靠本身所萌发的天然依赖过着一种亲密而团结互助的生活,这种天然依赖来自最原初的主体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形态中,人类是软弱的,生产工具的原始人不可能离群索居,一旦他们脱离群体,迎面而至的残酷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乃至于弱肉强食的生物蚕食世界就会令其不堪重负而遭受灭顶之灾,离开集体的原始人根本无法抵抗所面临的任何一次的外界侵袭。在这样极端恶劣的外部环境中要满足生存的利益,就必须共同劳动、在团体中生活、做集体中的成员,任何离开集体单独的个人只会有一种命运,那就是死亡。正如古人所言“夫人宵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者也。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用仁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为贵也。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2而此时的共同劳动成为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必然凭借与社会关系的形成中介。

没有行为就没有人类与其需求之间的衔接互动,也就没有了利益与资源之间的结合。即便是同样的主体、同样的需要、同样的资源、同样的环境,但社会关系也会由于行为中行动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外部样态。比如,采用交换的行为方式获得某种物质资源,就会形成买卖关系;采用一方主体无偿给予的行为方式就会构成赠与关系;采用窃取的行为方式就会构成侵权关系。3凡此种种更加深刻地向众人展示了行为是社会关系的中介这一常理。

2.社会关系是一种利益关系。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4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紧密相关。而社会指的就是由于共同利益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所谓利益,英文中称为interest,本意为利息。在中世纪,它主要被用来表示债权人对利息的要求是正当的。后来,利益作为个人与社会的一种关系体现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美国著名的社会法学学者庞德就是将利益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的核心的。中国人则一向将利益指称为“好处”,比如《后汉书・循吏传・卫飒》中载“教民种殖桑柘麻之属,劝令养蚕织,民得利益焉。”而庞德则将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人利益是“直接涉及个人生活的要求或希望,并被断定为是这种生活的权利”,5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处罚,以个人生活的名义所提出的主张、愿望和要求。公共利益是“涉及一个政治上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要求或需要或希望,并断定为是这一组织的权利”。是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出发,而由各个人所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社会利益是“以文明社会中社会生活的名义提出的使每个人的自由都能获得保障的主张或要求”。6它包括了一般安全、个人生活、维护道德、保护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益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进步方面的利益。任何时代的历史活动都是由无数单个的具体个人的社会活动所构成,个人是最基础的人类历史的单元,个人利益则是利益动力结构的原始细胞,通过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私权关系来加以实现。随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相互渗透,某些私人利益受到普遍的公共利益的限制而形成社会利益,所以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社会利益又可以被称为微观利益、宏观利益、中观利益。7社会关系的形成是在人类不断去获取或寻求获取这些利益的过程中产生的,没有人们利益的所求,就不会人类行动的起因,也就自然不会形成行动的进取。不同的社会活动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同一的交互点是社会活动个体之间关系的重要成因,人与人的关系的形成,无论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建立,都离不开利益的导引与左右。如直系血亲关系的形成是基于人类生存与繁衍的利益需要而形成;夫妻关系的形成是基于人类之间感情及生理利益要求而形成。人们发生各种交往,进行各种合作,结成各种关系,目的不是别的,而是满足自身利益的要求。人的各种需要和利益要求直接导致人的各项实践活动,直接产生社会交往,结成社会关系。人的利益要求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实际内容,因而,社会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3.人类行为是涉利行为。从利益构成的角度来看,利益可以被分解为三个要素,分别是利益主体、主体需要和主体需要指向的对象。8利益的主体即是利益的享有者,其种类可分为个人、集体和社会等。主体是利益的载体,没有主体,利益也就没有依附,当然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正是由于主体的存在才使得利益实现具有了意义。利益主体是三个要素中最基础的要素,其他两个要素都是在这个要素的前提下而存在。而利益的三个构成要素都离不开人的行为,反过来人的行为的动因形成及展开都离不开对于利益的期待与追求。

前苏联学者列昂节夫认为“需要本身作为主体活动的内在条件,只是一种否定的,即贫困和匮乏的状态;只有与客体会合才能获得自己肯定的特征。”9也就是说由于主体活动的内在否定状态,即主体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状态。正是这种状态使得主体需要得以现实产生。比如,伤害是个体与外界生活互动过程中的不平衡状态,解决伤害问题使得人类要求健康的需要得以产生并被追求;饥饿是个体与外界交换中出现的生理不平衡状态,解决饥饿问题使得人类要求温饱的需要得以产生并被追求;物质有限是个体发展过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不平衡状态,解决物质有限问题使得人们要求财产利益的需要得以产生并被追求。个体需要是客观的存在,并不以主体的主观意识作为前提。

利益的三大要素,个个都离不开人类的行动,而反之,人类所进行的每一项活动同样也离不开利益的驱使,有时这种驱动表现为显性,是行为主体积极的追求,比如为获得政治上的利益,而积极进行各项政治组织活动;有时表现为隐性,是行为主体不自知状态下的不得不为,比如为获得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延续而进行的呼吸脉动。人类的任何一次的行为都是关乎利益要求的行为。

4.犯罪行为是极端逐利行为。当然,正如马克思所讲“利益就其本性说是盲目的、无止境的、片面的,一句话,具有不法的本能。”10事实有行为与事件之分,而犯罪是一种行为而非一种事件。研究犯罪行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搞清楚犯罪行为得以形成和进行的原因,也就是人为什么会犯罪的问题。而据北京大学的白建军教授的统计,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已达130多种,这种局面直接说明两个原因:一个是犯罪学研究的花团锦簇,一个是罪因理论的非权威困境。

西方犯罪学发展经历了古典犯罪学、犯罪生物学、犯罪社会学、犯罪心理学和现代犯罪学五个研究阶段。犯罪古典学派认为犯罪原因是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犯罪生物学派认为犯罪原因是隔代遗传;犯罪社会学派把犯罪原因归咎于社会;犯罪心理学派研究了心理因素与犯罪的关系;现代犯罪学研究则更为广泛。11

波兰学者布鲁伦、霍维斯特认为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为法律所禁止并 将受到法律制裁的一切现象的总和”。贝卡利亚认为:犯罪是一种对社会的损害,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反映。边沁认为:犯罪是人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的结果,是对社会造成危害,应受处罚的行为。黑格尔认为:犯罪是不法中的一种,是故意进行的、丢掉了法的名义或假象的不法,是公然对法的根本否定。 萨瑟兰和克雷西提出:“犯罪行为是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除非为刑事法律所禁止,否则不为犯罪。而刑事法律则是由官方机构所有关于人类行为的一套集体规范。它应毫无判别地引用至社会各阶层,而由国家对违反者施以惩罚。”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提出:“社会制造犯罪,犯罪人仅仅是社会制造犯罪的工具。”12而无论是上述哪种原因都不同程度说明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犯罪行为的逐利特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使得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空间也在不断地寻求新的拓展,但由于各项资源地限制,它的扩大面临阻碍,于是在社会中出现了这样一个没有办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空间相对较小,而人口密度却在不断增大,加之人的逐利本性,人与人之间在各种固定利益和可变利益的追求的过程中由于资源的稀缺导致摩擦与冲突的几率升高,矛盾和纠纷逐渐增多。而人作为一种生理机体的存在,其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使得其逐利行为成为必然,加之整个地球资源的稀缺状态不可能实际得到改观,那么各种利益之间的就不断发生着碰撞与争夺。社会中的各项规范,尤其是法律规范都试图去平衡各种冲突的利益,但从某种意义上却无法挡住人们基于本性而逐利的行为,于是越规行为必然在社会中发生,而严重越规行为,即犯罪行为就必然会在这个过程中孕育产生。而为了使社会共同体不毁灭以及社会统治秩序免遭瓦解,那么就必然需要对犯罪进行预防与控制。

(二)人类一般行为的发生规律

人类行为发生的规律可以概括为六大环节:环境影响、主体需要、行为动机、行为、客观结果、主体满足状况。这六大环节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环境影响指的是主体所在环境对于主体本身的作用力。环境影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消耗已有,产生了主体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存在状态下的不平衡状态;二是导引需要,产生主体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状态下的不平衡状态。

而环境影响带来的这两个方面都使得主体需要得以产生,需要是人类基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即基于人的本质属性而产生的欲望表达,其一般内容或者说是概括性内容指的是主体在环境影响下将自身的不平衡状态具体化为恢复平衡状态或达致新的平衡状态的要求。

行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事情的念头或愿望,是需要驱动主体事实一定目标的内心力量,是直接推动行为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或动因,是主观意识的内容。按照现代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行为因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趋向目的,目的实现满足,满足导致新一轮的行为循环。动机的形成过程是极为复杂的,需要的激励性因素是其形成的主导,但也还会取决于一定的行为情境和主体的人格特性。

此处环形链条中的行为指的是动机外化后的活动。行为总要以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行为形成的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主观性因素,但是行为的客观性却是行为区别于纯思想的根本。行为必须将动机外化为行动才可能完备其客观特质。而外在的行动又分为物质性行动和信息性行动,物质性行动表现为一系列的躯体动作,形成一定的物质现象表现。而信息性行动则表现为一系列的言语相向,形成一定的精神激励与压力。一个外化的行动有时是单一的物质化行动,有时是单一的信息性行动,有时有时物质性行动与信息性行动的结合。

客观结果是主体通过行为获得外界资源的状况。没有结果的行为必定是不完整的行为,要么它正在行为的进行中,要么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客观结果体现的是行为在客观领域的终结性标志,意味着行为在客观领域的谢幕。

主体满足状况体现的是通过行为的努力、行为链条的联动效应使得主体与外界社会的不平衡状态的颠覆,平衡状态重新得以建立的状态。然而这个满足的过程并没有办法阻挡住发展的步伐,新的不平衡状态又出现,形成了新的环境影响,又开启新一轮的行为过程。这是一个周而复始、永不停歇的过程。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过程,世界才有了新旧、老少、长短的对比,才有了地球的运转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法律行为的形成机理

(一)法律行为释义

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中的一类,以法律关系当事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13

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在要素,又可以称之为主观要素。一类是外在要素,又可以称之为客观要素。内在要素包括法律行为的动机、法律行为的目的及行为主体的行为认知能力。外在要素包括法律行为的外在行动、手段及结果。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法律行为虽然属于人类行为,但其形成机理却和其他的行为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其不同点体现在在其行为的环形链条中,行为主体行为认知能力的法律标准检测,行为主体的行为认知能力指的是主体对于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结果的认识程度及对于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通常情况下,各国都以法律的形式设定了既定的行为认知能力的标准,比如,中国的民法通则中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说18岁是一个判断行为人行为认知能力的一个标准。达到这个年龄即具备了行为认知能力,表明其能够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结果,也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其所为的行为才不只是一般人类行为,而成为了特殊的法律行为未达到则不具备认知能力。另外需要点明的是此处的结果虽然仍是客观结果,但却不是通常所认为的法律后果,法律后果涉及到的行为之后的法律评价,比如,实施了违背法律规范中设定的行为模式的行为则承担否定性后果,实施了合乎行为模式行为则承担肯定性后果。而无论是肯定性后果还是否定性后果都是法律行为完毕之后的问题。而行为结果则处于法律行为运行的环形链条之中,缺乏这个客观结果,行为便不是完整的,当然也更谈不上什么承担何样后果的问题。法律行为的运作机理,如图2所示:

(二)法律行为分类

法律行为的分类情况很多,其中比较普遍与意义重大的分类便是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文类,这是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为标准而对法律行为做出的分类。合法行为是行为人所实施的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与法律规范内容要求相符合的行为。违法行为则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的内容要求、应受到惩罚的行为。违法行为与不法行为指称范围一致,仅仅是强调层面上的差别,不法往往强调对于法律的违背,不强调行为主观过错问题,而违法行为则不仅强调行为对于法律的违背,还强调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犯罪行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治理中的重要内容。法律行为的分类图谱,如图3所示:

三、犯罪行为的归属及形成机理

(一)犯罪行为释义及其归属

犯罪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严厉处罚的有意识的客观外在活动。14是犯罪人的犯罪活动,是犯罪动机及其要求的犯罪结果之间的联系通道和作用杠杆。同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形成的环境因素,以及犯罪心理发生、发展的控制因素与运作结果就构成了一个行为机制。15存在这其中的道理即犯罪行为形成机理。

人的行为都有社会效应,究竟哪些情况应该被确定为犯罪?人们的认识在此有很大的差别,起初的规定比较含糊、笼统,还带有一些随机性。各国法律文件中都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地位。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该原则从立法上表明了一个基础性观点:犯罪是由法律规定的,而不是行为本身的性质,它是对社会现实行为的法律性的确认。人的行为都有社会性,各个社会主体的行为都会相互发生作用,如果社会主体的行为与其他主体不发生关系(纯个人行为、隐私),那么它就不会(或不应)受到来自法律的压力,当然也不会被定为犯罪。16在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中,冲突总是难于避免的。法律就是要将社会主体的行为纳入到一个合理的模式范畴中,以减少冲突,或矫正冲突的状态,或弥补冲突的损害,同时对冲突行为的实施者予以惩罚,限制其行为范围和能力。17所以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结构就是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是来自于实际行为,但又不是简单的实际行为,它是生活中实际行为的范式,是对于实际行为的理论抽象与奠基框架。如果人们行使的行为与法律给人们设定的行为模式出现背离,就意味着违法,如果这种背离的极端表现就是犯罪行为,可以说犯罪行为是个人极端过错行为模式与法律一般行为模式的冲突表现结果。

(二)犯罪行为形成机理

各个概念的构成是理论思索的基石,不同的目的会形成不同的理论架构,不同的理论架构会达致不同的实践预期。搞清楚犯罪行为形成机理就必须要理清犯罪要素的相关概念

1.刑法学的角度。现代刑法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在于指导刑事司法实践。在这样的目的支配下,现代刑法理论认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客观方面(犯罪活动的外在表现)、主体(达致责任年龄的人)、主观方面(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在每一个构成要件内部,又存在不同的构成要素,比如客观方面的构成要素有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间、地点、方法。

犯罪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行为人产生犯罪意识,然后将犯罪意识付诸行动,该行为被法律认定为犯罪。这个时候犯罪就产生。换言之,犯罪的形成有三个要素:一是犯罪意识,二是犯罪行动,三是法律明确规定。

而犯罪意识反映了社会的客观环境对于人的主观世界的影响,它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可以总体概括为:人与外界的不平衡状态带来的差异性的结果思维。这句话的意思实说,任何的犯罪行为都必然包含着行为人的目的,解决着行为人的某种需求,行为人必然从中受益,而之所以产生行为的需要并形成一定的目的的原因在于主体与外界的不平衡导致主体与其他主体的差异性状态,包括既得利益的差异、身份地位的差异、资源占有的差异、所受教育的差异等等。这些差异状态在行为主体大脑中经过辨别后而寻求相应的行为方式,就是俗语所讲的“罪恶的种子的萌芽、生长”。而就其差异来源,主要是物质方面、生理方面、心理方面、教育方面、家庭方面、社交媒介复杂化方面、社会治安方面、社会政治方面等。犯罪行动是犯罪意识确定之后的结果,然而又有着一定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当人们选择犯罪行为时,可能的情况有四种:一是按照犯罪意识的引导按部就班为犯罪行为;二是未按照犯罪意识仅是部分为相应的犯罪行为;三是未按照犯罪意识为犯罪行为,而是在特殊的情境影响下产生新的犯罪意识,为新犯罪意识导引下的行为;四是未按照犯罪意识为犯罪行为,放弃为犯罪行为。犯罪行动并不必然是犯罪意识的客观结果,但反言之,任何犯罪行动一定存有相应的犯罪意识却是成立的。之所以会出现犯罪行动独立性的原因是行动的具体实施总会受控于特定的时间、空间、心理等等因素。

2.犯罪学角度。犯罪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达致对犯罪行为的防控。在这样的目的支配下,犯罪学理论认为犯罪的要素主要包括主体(犯罪人)、受体(受害者)、载体(空间)等。

所谓犯罪场,是将物理学中的概念引入犯罪研究当中,来表明犯罪行为的连续性。关于犯罪场的界定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研究领域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界定。从犯罪学的观点来看,犯罪场是犯罪原因产生犯罪效应的特定领域,或者说,犯罪原因实现为犯罪行为的特定领域。18从犯罪地理学的观点来看,犯罪场是犯罪行为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实现其犯罪行为的特定空间。也就是说犯罪场是主体与客体相交融、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存在于潜在犯罪行为者体验中的特定环境。19犯罪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犯罪时间因素、犯罪地理环境因素、犯罪行为者的作用对象因素、犯罪行为的结果是信息载体,犯罪行为者是信息受体。信息载体与信息受体的结合,使犯罪行为者得以对犯罪场信息提取、处理、再现和施效,使潜在犯罪行为者变成现实犯罪行为者,而现实犯罪行为者的行为过程,导致了犯罪场的形成。任何的“场”都存在空间结构,犯罪场也不例外,其空间结构模式可以表现成这样图形,如图4所示20。

四、 城市犯罪行为形成机理

城市犯罪行为如影随形于城市产生、发展的过程,是以特定空间为立足点的犯罪行为类型。

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地域实体,是周围区域发展的中心。相对狭小的地域空间里集聚了众多的人口和巨量的物质、能量、财富和信息。21所以个体与社会的不平衡状态在拥挤的城市中更为频繁的出现,因此逐利行为愈演愈烈并最终演发成城市犯罪行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市犯罪率高于乡村犯罪率的原因。

城市犯罪的类型是非常特殊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城市犯罪所具备的这样一些特点:“现代型”犯罪不断出现、“侵财型”犯罪居高不下、追逐热眼利益,“寄生型”犯罪逐渐滋生、权钱交易土壤依存,“寻租型”犯罪时有发生、劳动就业容量被挤占,“过剩型”犯罪量大面广、步西方不良文化后尘,“堕落型”犯罪蔓延、社会矛盾积淀,“激化型”犯罪萌发、家庭功能弱化,“离弃型”犯罪增多、犯罪技术含量大幅度提高。

城市犯罪行为的构成包括三个要素:主体(犯罪人)、受体(受害人)、载体(城市空间场),如图5所示。其形成过程同样遵循法律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的运行轨迹,并结合城市犯罪的特点,如图6所示。

犯罪需要是犯罪人对其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已然状态,是犯罪人对自身与外界环境不平衡状态的认知。在犯罪需要被犯罪人以清晰或模糊的方式感知即形成犯罪意向,需要通过意向转化为动机,犯罪动机固定为犯罪决策之后,犯罪行为就进入到实质阶段,即外化阶段。犯罪决策是犯罪人对于犯罪目的、犯罪对象的选择、犯罪计划的涉及与确定、犯罪时间与空间、犯罪手段选择等问题的斟酌后并决定做出犯罪行为的心理状态。在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并达致相应的结果时,一个完整的城市犯罪行为即告成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与城市这个特定环境紧密相关,受其制约或影响,比如一般来说,城市中有住宅生活区、文化娱乐区、工业区、商业区、郊区和飞地等,在商业区,因为这个区域中经济往来活动是商业区主流,所以犯罪人处于这样的环境下,其能够感知的不平衡状态主要集中于财产获得、商品交易、金钱占有等方面,所以在商业区,“侵财型”犯罪是主要的犯罪形态。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法学院法理法史教研室主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65

1 谢邦宇、黄建武:《关于法行为的一般研究》,黎国智、马宝善(主编),《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2 班固:《汉书》之刑法志。

3 同注1。

4 司马迁:《史记》之货殖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59年版。

5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及其方法》,张智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5-136页。

6 (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1页。

7 董保华:《社会法源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8谢邦宇、黄建武:《关于法行为的一般研究》,黎国智、马宝善(主编),《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48页。

9 (前苏)列昂节夫:《需要、动机、情感》,莫斯科出版社1971年版,第5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9页。

11 王冠:《西方犯罪学理论百年嬗变脉络梳理》,《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总第151期)。

12 傅孙满:关于犯罪行为的分析,法律论文资料库/lw/lw_view.asp?no=4075。

13 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14 许章润主编:《犯罪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15 宋浩波:《试论犯罪行为机制》,《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1年2月第13卷第1期。

16 胡振民:《犯罪的实质分析》,《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7月第4期。

17 同16。

18 储槐植:《犯罪场论》,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19 孙峰华:《犯罪场地理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3月第29卷第1期。

20 同上。

上一篇:学生法律论文范文 下一篇:外国刑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