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2 21:24:54

急诊医学论文

急诊医学论文篇1

规培和研究生教育虽然是培养临床医师的两种不同模式,但是二者在培训的内容上存在较多重叠部分,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有很多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二者关于临床能力的要求是一致:即在培训结束时达到第一阶段临床水平。这些相同及相似点为二者并轨提供了可能性。因培养体系不同,目前的规培和研究生教育的临床轮转及考核相互衔接不够通畅。虽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毕业时已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的临床水平,但仍无法获取规培第一阶段的合格证书,毕业后不得不重新进入规培进行重复培训;而经过规培并取得合格证书的临床医师,在晋升职称时需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而在此期间还必须进行与规培基本一致的临床轮转,并参加各阶段考核。规培和研究生教育对轮转和考核的互不认可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彼此的一种否定,这无疑是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严重浪费,不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5]。在美国,医学生的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有着非常紧密的衔接[6],该培养模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修正和完善。鉴于我国目前复杂的医学教育体系和独立的规培与研究生教育,可考虑借鉴美国对于医学生的教育及培训模式,在规培和研究生培养之间寻找结合点,使二者合二为一,达到统一目标,以取得双赢结果:既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取的学位与学历证书,又保证住了规培的质量——取得执业医师证书和规培第一阶段证书[7]。

2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现状及难点

2.1急诊医学的特殊性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界面的临床医学专业二级学科,它与临床各专科既密切关联,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它是一个完整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抢救,危重病监护(ICU)等,综合、整体、全面是急诊医学的基本医疗观念。急诊医学主要的特点包括:患者发病急,变化快,时间性强;疾病谱广,病情复杂;具有先保命后治病的逆向思维模式及特殊的临床实践规律。作为急诊医师,工作强度大,医疗风险高,同时需要掌握更加宽泛的医学专业知识,对医德医风也有更高要求,职业敏感性亦更突出,对于医护配合及团队协作精神的要求也更高[8]。因此,对急诊住院医师及急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训任务更为艰巨。

2.2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式现状自2012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出台,全国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已逐步开始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试行规培及研究生培养“合一”的培养模式。首都医科大学作为试点高校之一,通过整合行规培及研究生培养于2012年制订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轮转手册》等一系列轮转及考核制度。根据急诊医学的特殊性,对于轮转采取以急危重症出现概率较高的临床科室轮转为主,兼顾其他相关专科,临床轮转总时间为33个月,其中急诊科(含急诊危重症监护室)15个月,其他急诊医学相关学科17个月,机动1个月,轮转科室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皮科、麻醉科及院前急救等。对于轮转的质量,采取严格的考核制度:每个临床科室轮转结束之后均需进行严格的出科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个科室的轮转。对于研究生的理论课程,采取在轮转的同时平行进行授课,与模拟培训、临床带教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以此加深住院医师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增强操作能力、科研能力,提升带教意识。到目前为止,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已经进行了2年,在培训内容标准上建立了公共科目与急救医学的培训内容,体现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逐步趋于完善。

2.3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型的难点在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难点:(1)轮转科室先后安排的问题。轮转主要分为急诊与非急诊两大部分,对于先轮转急诊科还是先轮转非急诊科,急诊轮转15个月是分两部分还是一气呵成,着直接影响急诊医学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的质量。(2)“双轨合一”培养的目标是让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达到并通过规培第一阶段的临床水平,可以独立、正确的处理常见疾病,应用各种紧急救援医疗技术和方法来挽救病人的生命。而现有的社会环境及研究生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科研任务繁重,这势必会占据一部分甚至较大部分临床轮转的的时间,降低轮转的质量。(3)目前各三级医院均设有急诊科,但各医院急诊科规模并不完全一致,这就造成急诊科轮转培养的不一致性。例如作为北京市急诊医学规培基地之一的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包括急诊流水、急诊观察室、急诊抢救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4个部分,在急诊轮转时主要在抢救室和重症监护室轮转,缺少急诊病房的轮转。(4)急诊科繁重的工作及特殊的上班时间,造成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及急诊带教老师很难像在普通病房一样面面俱到,对于疾病的学习多停留在症状或抢救层面,难以做到连续性和完整性。(5)急诊的特殊性要求在急诊实习和工作的医师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判断能力,这对于急诊医学研究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压力。以上难点,往往造成“双轨合一”后的急诊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时间紧、身心双方面压力大等问题,从而在培训过程中临床能力和科研能力不能同时得到很好的提高。

3急诊医学“双轨合一”培养模型的对策及展望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在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1)在轮转顺序上试行“先急诊后其他”的模式[9]。刚进入临床职业生涯还是空白的住院医师,往往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一开始就让他们在急诊科的不同医疗区域进行轮转,在有急诊特色的氛围中工作,可以充分认识急诊的专科性质,培养作为急诊医师特殊的降阶梯思维模式。(2)融科研于临床。由于急诊科的工作繁重,造成急诊住院医师较少具有自由时间。面对急诊医学研究生必须完成的研究生科研任务,建议急诊医学研究生以临床课题为主,在临床环境中进行科研工作,既不耽误临床实习轮转,又可以在急诊轮转的一年多时间内完成课题,提高轮转的效率,从而在之后轮转其他科室的时候具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实验资料的整理、统计及论文的书写等工作[10]。(3)充分利用急诊资源的丰富性,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临床科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床旁教学、病例教学。急诊作为医院急危重病的窗口,患者复杂、多样,使得急诊在教学上具有极为丰富的资源。强化急诊带教医师的床旁教学意识,从症状、体征到辅助检查和治疗,循序渐进进行言传身教,在诊疗过程中传输给急诊住院医师对分析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及医患沟通的能力。同时鼓励急诊住院医师对急诊特殊病例进行重点学习,指导他们书写个案报道[11]。(4)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定期进行科内小考核。在床旁教学和保证医疗安全的同时,加强技能操作的训练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多组织、安排病例讨论、基础知识讲课,以巩固急诊医师的基础知识,扩宽思维。不定期对急诊医师轮转效果进行考核,避免考核流于形式,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5)建立奖惩制度,适当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活补助。上级单位虽然给予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的生活补助,但仅限于基本生活费用。适当给予科内补助,建立奖惩制度,包括在轮转期间工作表现优异、有科研成功()等予以适度奖励,可以提高住院医师轮转的积极性。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多界面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它与临床各专科既密切关联,又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特殊的临床医疗范畴。对于急诊医学人才的培养,试行急诊医学专业学位“双轨合一”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改革和创新,对于加速临床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我国的历史原因,导致了各种医学学历、学位共存的复杂情况,对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在医学教学领逐步推行,对于加速急诊人才的培养、对全国的急诊医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急诊医学论文篇2

1.1内容

通过伤情评估、抢救生命、请示汇报、及时分流等环节学习如何实行捡伤分类、正确启动应急响应等级,做到职责明确,救治有序、高效。

1.2方法

理论讲授与应急演练相结合,设定不同伤情等级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培训如何正确实施批量创伤急救流程,并及时总结汇总问题,使急救流程得到不断优化。

2批量创伤急救中应掌握的关键流程

2.1捡伤分类及患者标志

捡伤标志应具有醒目、共识、统一的特点,国际上将捡伤标志称为“标签”,我国称为“伤票”。目前,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志统一采用红、黄、绿、黑4种颜色的标签,分别表示不同伤情及获救的先后顺序。其中“红色”代表伤情十分严重,随时可致生命危险,需立即进行抢救;“黄色”代表伤情严重,应尽早得到抢救;“绿色”表示伤情不严重,可容稍后处治;“黑色”代表已经死亡。根据伤票不同进行分区救治,设立抢救区、外科治疗区、候诊区等。当创伤患者到达后,根据捡伤情况将4种颜色的分类标记贴于创伤患者左上臂,并同时以编号代替创伤患者姓名,以001、002、003……排序,登记性别(因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在初诊时往往信息不全),填写创伤患者编号牌,贴于创伤患者胸前,随创伤患者流动到不同的临床或医技科室,以便对创伤患者进行快速识别。

2.2稳定生命体征

遵循“救命第一、救伤第二”的原则,对创伤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并进行紧急复苏,依据ABCDE原则进行。A: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护颈椎;B:维持呼吸和通气;C:循环支持、控制出血;D:评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伤患处及防止失温。

2.3正确请示汇报及启动应急响应等级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4级。批量创伤患者到达后由急诊科主任负责启动批量创伤患者急救流程。急诊科就创伤患者数量、伤情、需参与救治科室立即向医务处或院总值班汇报,后者还需就拟调用的人员、药品及设备请示汇报主管院长并按照程序向上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4创伤患者信息流的掌握

由于批量创伤患者人数较多,伤情等级不同,多无家属陪伴,因而,对批量创伤患者信息流的掌握对及时了解创伤患者情况,并据此合理调用人力、物力支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诊医生需及时填写“批量创伤患者信息汇总表”。

2.5应急队伍的各级医护人员职责明确

当批量创伤患者到达急诊科现场后预检分诊护士及时判断伤情等级,通知科室相关人员到位;抢救室医生即刻对危重伤患者进行急救;急诊科主任启动绿色通道、调配本科人力及估算需增援人力、物资及时汇报、现场指挥协调,应兼顾日常急诊工作的人力安排;急诊室护士长应协助急诊科主任现场指挥工作,并指派专人负责实验室检查项目的实施、掌握创伤患者流向;总住院医生作为协调员协助急诊科主任对医生的调动、发放创伤患者ID及“突发群体伤患者急诊病历”、完整记录所有群体伤“患者信息汇总表”,并及时更新患者信息流;每例创伤患者的首诊护士、医生应负责该创伤患者的所有诊治过程。

3批量创伤急救中应掌握的关键技能

3.1心肺复苏技能

按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教学培训,要求掌握心脏骤停的临床快速判断,并培养快速处理呼吸衰竭及休克的能力,尤其是失血性休克的容量复苏。

3.2儿童创伤评分(CRAMS)

运用CRAMS系统快速进行伤情评估包括循环、呼吸、胸腹部、运动及语言。CRAMS越低,伤情越重。

3.3多发伤的诊断与急救能力

在批量创伤中出现2个以上的解剖部位,其中至少1处出现危及生命的创伤称为多发伤。区分危及生命伤情的能力则是多发伤诊治的重点,如早期发现大量血(气)胸、连枷胸伴肺挫伤、腹腔内出血、股骨或骨盆骨折、动(静)脉穿刺伤、严重颅脑损伤等,牢记“救命、保存器官、保存功能”的先后救治原则。

4批量创伤应急流程中的协调与指挥

4.1建立院级应急梯队

医院常规工作中应建立突发应急事件应急队伍的组织构架包括专家治疗组的构成与职责分工。

4.2抢救物资药品充足、应急通讯联络畅通

定期检查、及时更新补充抢救设施、设备及药品,应急队伍医护人员保持24h通讯畅通。

4.3急救绿色通道通畅

批量创伤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各医疗、医技部门,如挂号、预检、实验室检查、取药及收费等处均能立即提供优先服务,以保障“急救绿色通道”快速、高效运行。

4.4创伤患者的家属、媒体管理

设立家属专门等候区,以保障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建立联络人制度,以便及时通报伤情、反映家属意愿,并做好媒体的接待和管理工作。

5批量创伤患者的院内急诊救治教学培训

突发事件的及时、正确应对关乎人民群众财产、生命安全,是考验政府协调、组织、保障能力及医疗机构救治能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日益得到国家、各级行政部门的重视。多部应急法案的出台旨在建立预案,以达到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有效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本院作为西部地区大型专科儿童医院,在突发事件的儿童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批量创伤的急救则是突发事件的重要内容。批量创伤患者的院内急诊救治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应急体系涉及多个临床科室及行政部门。医学生除掌握必要的急救临床技能外,了解、熟悉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流程、应急机制的响应模式、批量创伤患者的有序管理,对其在今后临床工作中面临突发事件的处治有重要借鉴意义。在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中以下问题是医学生急诊医学培养的重要内容。

5.1加强医学生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培训

当突然面临批量创伤事件时具有医学知识的医学生理应是急救队伍的重要成员。因此,对医学生急救思维和急救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医学生通过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的实习、轮转,加强其对危及生命状态的准确评估和正确处治。当然,丰富的急救知识是建立在各专科学习基础之上的专门临床技能,而非一蹴而就。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需持续学习、不断总结。

5.2以捡伤分类为基础的救治顺序是批量创伤救治的关键环节

强调捡伤分类在批量创伤处置中的重要作用,以急救知识为基础,根据“黑”、“红”、“黄”、“绿”的捡伤结果确定救治的先后顺序,以保障危重患者及时得到抢救机会,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捡伤等级,保障批量创伤患者得到有序、有效救治。

5.3合理优化急救流程能显著提高批量创伤救治效率

定期强化抢救技能培训,定期举行应急演练培训,并结合本院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经验,不断优化流程,尤其在批量创伤患者信息管理、急救绿色通道畅通、专人负责创伤患者实验室检查项目、专人负责医疗费用的协商管理及家属、媒体的沟通工作,做到分工清晰,职责明确。不断优化、合理的急救流程是批量创伤救治的核心。

6结语

本院在批量创伤应急的急诊医学教学中通过讲授批量创伤相关理论知识,并在讲授中分析预设的5例模拟患者(由医学生担当部分角色)的病情分类,继之组织医护人员及医学生进入急诊候诊大厅进行批量创伤救治应急演练的整个培训过程,使医学生对批量创伤患者的救治有了较深刻的印象,对其今后的临床应急事件处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急诊医学论文篇3

急诊医学是一个新兴的综合学科,正确理解其基本概念,对于急诊医学发展十分重要。急诊医学所涵盖的范围在它的名字中已有充分的体现。在英文中急诊医学为Emer-gencyMedicine,直译的概念是与紧急情况有关的医学,也就是说需要紧急看医生的情况都是急诊医学的范畴。日文中与“急诊”相对应的词为“救急救命”,似乎突出了“急”、“危”、“重”的特点[5]。中文中的“急诊医学”和过去曾用过的“急救医学”,很可能是“紧急诊断治疗”和“紧急救治”的简化形式,用于英文名词的翻译,并不能完全体现其内涵。实际上,急诊医学是相对于其他分类方法(年龄划分:老年医学,小儿医学;系统划分:呼吸病学,心血管病学等;功能划分:康复医学,整形医学等),以“时间维度”为标准(“急”与“缓”)的一种医学体系,它只是强调“急”的特性。只要是具备“急”特征的医学现象都是急诊医学的范畴。因此,理解急诊医学应多从时间维度去探讨。还要认识到“急”不一定与病情相平行,“急”可以是很轻的病,甚至是“无病”。只要患者有紧急看医生的需要,就应是急诊的范畴。所以,急诊医学不但是危重病,还应包括慢性病和疑难病等其他方面的所有急诊问题。因此,加强相关专业领域急诊问题的研究必将丰富急诊医学的内涵。

2急诊医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急诊医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而诞生的一个年轻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有浓重的社会进步色彩[6]。从急诊相关名词中就可见到社会发展的烙印。在急诊医学诞生之前,在医院里的急诊部门常常通称为急诊室(EmergencyRoom,ER),表面含义是与急诊有关的“工作室”或“诊室”。强调的是一个“房间”(Room)。它的功能只是为病房的专科医师提供一个紧急诊断和处置的场所。故急诊室一般无专业医师,只有一些专科医师临时派来应诊,并有较多的护理人员协助专科医师的工作。目前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急诊室的模式和功能仍较常见[7]。随着经济发展和急诊医学的壮大,医院里急诊部门的功能也发生了改变,它由提供诊治场所的单一功能,转变为急诊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基地。它一般由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这样,无论从功能,概念和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所以改称为急诊科(Emergen-cydepartment)。近十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急诊医学与其它医学专业一样,也有向专业化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故近来在国内外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继出现一些以急诊医学为主要专业领域的大型急诊中心(Emergencycenter),为社会提供专业化和快速的急救服务[8,9]。因此,急诊医学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平行。

3相对专业化是急诊医学的发展方向

现代医学进展使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许多专科医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日益专一化,有的仅是某病的专家,而患者是一个整体,且随着寿命延长,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病同时存在,某种慢性病急性发作或在许多慢性病的基础上又得了新的急性病,这时各个系统的疾病相互交叉发生在一个病体上,决非单一专科医生所能解决,这就需要有专门的医生对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而这正是急诊科医生应该并有能力完成的[6]。急诊医学是一个综合学科,是对医学以时间维度为标准划分的产物,其涵盖面非常广,非专业化很难提高医疗水平(真正的万金油)。如一个急诊医师同时搞内外科,是很难具备高水平的。所以,急诊医学本身的专业化,既进一步分科化是其发展方向。故在目前阶段,一些较大规模医院的急诊科应设立急诊内科和急诊外科专业组,并且每个医师都应该有自己相对较强的专业方向。这样,使急诊医师的知识结构合理化,做到博中有专,争取在某些方面较专科医师有一定的优势。其次,还应拓宽急诊专业领域,如近来出现的胸痛中心,中毒中心,创伤救治中心等。这些领域的拓展,使急诊医学这一综合学科向纵深方向发展,专业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必将促进急诊医学的整体进步。总之,急诊医学专业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急诊医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专业化,此方面已成共识。另一层是急诊医学本身的专业化,既进一步分科化。综合学科的相对专业化必将会给急诊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快速诊断是急诊医学的关键

由于急诊科具有接受任务的随机性、突发性及执行任务时的应急性、机动性、协作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要求医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确诊,采取措施,所以说,快速诊断是急诊医学的精髓。急诊医学中“急诊”二字的表面含义“快速诊断”似明确了急诊医学的宗旨。在急诊工作中,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是抢救成功的基础。因此,在急诊管理工作中,应重点考虑提高快速诊断的正确率,如①急诊科需固定一批训练有素的急救专业人才,即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熟练操作各种急救设备的高年资医生二十四小时出诊;②加强急诊人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少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③完善合理的、快速的急诊实验室检查系统,以协助诊断;④加强急诊诊断思维的培训和误诊学的研究。急诊误诊和死亡病例讨论可助于提高急诊医师的诊断水平;⑤完善专科会诊和三级检诊制度,提高会诊水平;⑥制定急诊人员工作量标准和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及奖惩制度。

5低流行率和高病死率是急诊人群的特点

急诊医学论文篇4

作者:范红权 王玉梅 夏颖佳 张铁丽

[摘要] 目的 实施急诊标准化分诊,提高分诊准确率及患者对急诊分诊标准的认知,保障优质护理服务的切实实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依据我院急诊科实际工作中可行的情况结合我国国情及东北地区文化和生活特色,讨论建立根据病情进行分诊的,文字化的分诊标准,并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结果 通过对急诊患者实施使用标准化的分诊1年余,并根据工作后反馈的情况不断修改完善该标准,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标准化分诊制度,实现了急诊分诊工作的优质化、标准化。结论 建立了急诊的文字化的、标准化分诊制度,使得分诊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在这个标准下,既为急危重患者提供了最佳的就诊流程,亦使一般患者的就诊得到合理安排,保障了各种患者的利益,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候诊期间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急诊患者的优质护理服务,从而,达到了急诊分诊护理工作的“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三好一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急诊 标准分诊 优质护理服务

急诊分诊是对患者的病情作出简短的临床评价,然后依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就诊次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急诊医疗服务【1】,我国尚未形成统一的分诊标准,各地区实行的是根据病种分诊。而先进国家及我国港澳地区所实行的是等级分诊制,即保障了急危重症患者就诊安全,又合理分配了医疗资源。我院急诊患者就诊量约490人次/日,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及东北地区生活文化特点,同时参照香港和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分诊标准,制定了我科的标准化分诊,从2010年3月至今试行近两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分诊准确率及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急诊优质护理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 我院急诊科分为急诊诊厅、抢救室、外科处置室、采血室、静点大厅和急诊观察病房。其中抢救室固定床位8张,备用4张,观察病房54张床,留观大厅10张位,静点大厅100个座椅。

1.2 方法

1.2.1 急诊分诊标准的制定 由医务部主任、护理部主任参与,组织全科医护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参考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分诊标准,及香港医管局急诊分诊标准,结合东北地区社会文化特点及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科室质控小组确定制定出我院急诊科分诊标准(表一)。

表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分诊标准

1.2.2 急诊分诊标准的实施 由具有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5年以上,职称为主管护师的急诊护士担任分诊工作,从2010年3月1日开始实施,执行新的分诊标准。分诊护士负责认真热情的向急诊就诊患者介绍宣教新的分诊标准,以取得患者的认知和对候诊的理解。

1.2.3 评价方法 通过比较2008年3月-2009年3月和2010年3月-2011年3月急诊患者对候诊时间、就诊安排的满意度及候诊患者因等候时间长而产生纠纷及意外情况的数量调查,以及新的分诊标准实施对分诊护士工作的影响,作为该研究的评价方法。

表3 两个年度急诊患者候诊时间满意度调查表

2 结果

改变了原有的分诊思维,方法,制定标准化急诊分诊,实行新的分诊流程,简洁有效的进行宣教,使就诊患者了解认同,降低了纠纷投诉的发生率,以及候诊期间意外情况的发生。将其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 讨论

3.1 国内急诊分诊现状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保政策的实施,使更多的患者涌向大医院。我院是综合性三甲教学医院,门诊日就诊量高峰时达9900人次,急诊患者日就诊量高峰达670人次,其中部分比例为非急诊患者。相应的对急诊分诊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如沿袭按病种分诊的模式,将依然存在就诊医疗投诉纠纷居高的情状,这是值得深思的。

3.2 实施新标准的必要性及对提高急诊患者优质护理服务的积极作用

新标准的实施,保障了标准中I类和II类患者的急救,提高急救质量,降低风险。文献资料表明第III类患者中25%人易在等候期间发生高危情况【3】。分诊护士要对此类候诊患者密切关注。在目前急诊医疗资源有限,就诊人量激增的情况下,实施新的急诊分诊标准十分必要。

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涉及两个特征:程序性和个人特性。其中程序性是指提供护理技术的质量的方法和程序【4】。急诊建立标准化、文字化的分诊标准,对提高急诊优质护理服务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丽萍,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急诊救治水平.中国急救医学,2000,20(2);122.

【2】 徐腾达,于学忠.国际急诊医学发展现状.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6,3(4);1439

急诊医学论文篇5

四川宜宾市紧急救援中心,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同时也有很多疾病、事故的发生率在逐年的上升,并且大部分的疾病、事故都需要进行紧急的医疗处理,因此,对急救工作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在逐渐的发展,各个医疗项目的建设工作也在有序的开展,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文章就此对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与思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

关键词 ]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b)-0075-02

急诊医学的兴起,不仅带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也为人们看病提供了便捷的通道。急诊医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综合学科,其在我国已有20余年的历史,现阶段,急诊医学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并且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对于基层医院的急诊来说,其发展的状况不是很乐观。一方面其医疗工作人员没有固定的编制,另一方面,大量的伤患前来就诊,但是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没有达到要求,从而导致了医患之间的矛盾重重。

1 医院院前急诊的现状

想要对基层医院的院前急救建设提供相应的意见,就要对医院院前急诊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首先,医院院前急诊需要新型的医学理论,对于新时期急诊医学理论其主要是分析急诊医学的出现,其实伴随着新时期医学的不断发展作为前提条件,并将救助措施作为辅助性手段,基于整体研究以及科学管理而最终产生的一类临床性学科类别之一。同时,相较于常规临床学科类别来说,此学科其具备独立性,主要涉及到院前、院内以及监护三位一体的治疗监管体系,很显然三部分不可分割,所以形成了三环理论地位[1]。

其次从医院院前急救的工作情况来看,医院的急诊科室的模式可以根据坐诊医生的工作性质简单的分为3类,第一类就是在急诊科室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并且这些医护人员都是几个固定的专科医生,比如骨科、外科等。第二类就是需要固定的急诊医师进行支援,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部分的急诊工作,但在支援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门诊和专科的帮助。第三类就是能够完全自主的完成任务。

最后,针对我国现阶段的调查来说,我国目前的急诊医学的主要状况可以说是依赖为主的形式,由于支援较少且不自主,这都使我国一直处于一种医院领导对于急诊科的不重视的状态,这样就导致急诊科不能全面的建设[2]。急诊科在医院中处于较低的位置,不能被同级的科室所重视,急诊科的职称晋升也很费劲。由于急诊室是最先接触患者的地方,其中就会出现一些暴力的倾向等情况。

2 医院院前急诊所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医院院前急诊的重视度低

急诊医学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历史,相对于其他的国家而言,其发展较晚。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依然不影响急诊医学在医疗事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据调查显示,某医院2013年从1月份到12月共收治住院病人高达7 000余例,其中急诊救治就占了1 000例,约占1/7,可以说急诊医学为医院的效益带来了积极地作用。换个角度看,急诊医学的建设不仅仅是提高了医疗事业的效益,更重要的是保护了人们的生命,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但现实中,很多人都把急诊医学看成是接接病人、抬担架、接电话等等,社会上对于急诊医学的定义很低,因此也导致医疗事业对于急诊医学的重视度不高。

2.2 对于急诊医学的管理不严格

目前,我国的急诊医学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公益事业,由于交通事故以及报警现场等很多方面的影响,都需要急诊医学的参与,但长期的运作中,就有很多问题日益暴露出来,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一些受伤人员在报警的过程中也会直接拨打120,就会造成双方之间对于报案人的争抢,从而导致一些人由于失血过多或其他原因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因此,医院对于急诊医院一定要创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案,这样才能使急诊医学发挥积极的作用[3]。

2.3 不能较好的适应院外急救

基层医院的急救工作,在遇到院外急救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为基层医院的院外急诊发展状况不是很好,当出现院外急救状况是会因为准备情况没有做好,从而只能盲目的对其进行抢救,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部分就诊人员的二次伤害[4]。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需要进行院外急救情况大部分都是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并且死亡率逐年的提高。从而医院应该考虑加强医院的院外急诊工作,在各个方面对院外急救工作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在人力、设备、车辆方面更应该给予最大的支持。

2.4 急诊医学的人员专业水平低、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因此对于从事急诊医学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进行专业正规的知识训练,这种情况在基层工作中最为突出[5]。我国目前最常出现的就是医生乱转科的现象。对于急诊科来说,其面临的思想较为严重,很多人都把急诊科看做是机构的改革,很多有专业技能的人都不愿意去急诊科,这就使得院前的急救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急诊科人员较少,由于急诊的工作任务量非常大,就会导致急诊工作人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专业培训的机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急诊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够全面且由于长时间的工作,造成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状况,这就直接影响了医疗事业的急救质量和发展。

2.5 急诊医学在急救中所用的的设备以及车辆通讯等不满足需求

一些医院对于急诊医学的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急诊科在受单位以及地域等影响,不能够有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车辆以及通讯网络等,这就降低了急救的几率,使部分的患者不能及时的得到救治。目前很多的医院都以急救的名义去购买车辆以及办理相应的手续等,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做,对于急救车以及急救设备的置办问题就是空话,因此我国目前应对急救设备的更新与添加不断的加强。

3 如何建设基层医院院前急救

3.1急诊科全面建设

目前统计来看[6],有些急诊科设立了100~500张床位,可每日的急诊量也就在10几个之间,这样的建设只能说是浪费,对于这样的建设也是不现实没必要的。对于原有的依赖型的急诊科来说已经被新形势下的急诊科所淘汰。对于现在的急诊科的建设一定要全面,其主要是支援形式为主,急诊科必须要独立,且有固定的救护人员,在急诊科重要配备5~6名的医生和7~8名的护士。一定要充分的和其他的科室进行协调工作。对于急诊室的建设成立后,一定要建立快速积极的急救队伍,这样才能使病人在第一时间得以治疗。

3.2 对于院前急救要加强开展的力度

对于需要救助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那么就需要医院的院前急诊部门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并且加强急救工作的建设。在社会各种医疗工作以及社保工作中,院前急救是影响其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在灾害发生后,对于患者的医治有着重要的地位。院前急救工作在处置伤患的过程中,要及时正确的进行操作,一旦发生失误,就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命,并且当灾害突然发生时,院前急救工作就要及时的展开。院前急救小组要进行24 h随时待命,保证对伤患进行及时的抢救,并且还应该保证抢救的成功率。这样才可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时增加。

3.3 建立绿色通道

对于我国的急诊医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构建一个绿色通道,绿色通道的建立可以提高急救的质量,对于急救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绿色通道的建设,可以使急诊人员与其他科室的人员共同值班,这样就可以在急危重症患者及时的得到救治。

3.4 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建设

据统计来看,我国大多数的医院急诊科都设立了5~6个重症监护病床,这样的建设不仅仅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方便,也使得医院的总体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了。对于重症患者病房中医护人员的选择,一定要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并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对重症患者给予最好的护理。对于护理人员,医院也可以适当的开展对于专业上的培训等,这样就能够使得急诊科得以全面的发展,使得医院树立更伟大的形象[7]。

4 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对人才的培养

由于相对于医院其他部门的来说,急诊工作拥有工作量大、薪资低、纠纷多、晋升难等缺点,使得很多医护工作人员都对急诊室望而却步,并且在急诊部门工作,还需要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在以上原因下,急诊部门工作的工作人员少之又少,从而导致了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工作不能正常的开展。实际情况当中也是这样的表现,全国各大医院,急诊部门发展较好的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基层医院急救的建设就需要培养大量能胜任此工作的人才,能在急救部门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就是可以承受大量的工作,随时都可以出诊。其次就是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因为急诊室是一个综合学科的部门。第三就是能有良好的医德,并且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不论有什么样的患者出现,都要全心全意的对其进行救治。

想要建立健全急救科室,不仅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还要求医院方面能做出一定的行动: 首先,医院的领导层要对急诊提供一些优惠待遇,从而吸引很多的人才愿意到急诊部门工作,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工作政策,使政策上向急诊部门倾斜,促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且院方要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全方位支持急救建设工作的开展。其次就是相关的医疗管理部门颁布一定的政策,能让在急诊室工作的工作人员,进入正常的岗位编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医院积极的配合,因为急诊室是需要24 h进行服务的,所以要制定相关的规定,要求定岗定编,使工作具有一定的时间弹性。

5 结语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事业也在不断的扩大中,基于目前的统计来看,我国的基层医院院前急诊的建设对于医疗事业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急诊医学现阶段正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医疗事业应该不断的强化和发展急诊医学,只有将急诊医院合理科学的落实,才能从根本上为人民的看病提供方便,也为医疗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

参考文献]

[1]涂久生,费连兵,李学义,等.基层医院急诊建设及管理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7,14(11):825-827.

[2]周靖国.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问题与处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3,26(15下旬刊).

[3]叶建华.高校医院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与管理[J].临床急诊杂志,2006,7(4):199-200.

[4]任祥美,李学贤,耿守祯,等.基层医院院前院内急救通道的建设[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16(7):408.

[5]邵久红.浅谈基层医院120院前急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医学美学美容,2014(2中旬刊):461-462.

[6]聂建平.基层医院普及工伤预防与院前急救技术的初步研究[C]//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2.

[7]王长俊.新形势下军队基层医院的急诊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3):215-216.

急诊医学论文篇6

据记者了解,楚英杰教授自1985年步入医学殿堂后,长期致力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工作,2007年后着重于心脏急危重症的预防与治疗;尤其是在急诊医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并于2014年荣获“中国医师奖”。前不久,由楚英杰教授担任主编之一的专著《再论急诊科建设》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该部著作中,楚英杰教授和国内急诊医学界的多位专家,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我国急诊医学学科的建设,站在各自的专业层面作了深入、系统的论述。此后,本刊记者就与急诊学科建设有关的诸多话题,对楚英杰教授作了深入采访。

争议:急诊科是“通道”还是“平台”?!

采访一开始,楚英杰教授首先回顾了急诊医学的发展背景。他阐述说:“急诊医学独立成学科,迄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了。最早是在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医学专业领域中的第23门专科。1980年,我国卫生部下发了有关‘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文件;1983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医院内的急诊科;1995年,我国教育部正式将急诊科列为二级临床学科。从那以后,中国急诊学科真正走上了发展之路,但是,此后的实践却表明,这是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楚英杰教授继续回顾说:“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有效的医疗保障;而医疗保障的尖兵,则非急诊莫属!急诊科是医院分分秒秒都不能关闭的一扇门窗,是医疗行为与死神较量最为激烈的主战场,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一把标尺,更是培养医生综合素养最好的基地;急诊科本应是各级各家医院发展最好的、毫无疑问地发展的最好的科室,事实却迥然不同。当前的业界共识是:急诊科的发展模式不一、急诊科的专业范围不一、急诊科的学科建设方针不一、急诊科的人才培养策略不一,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那旷世之争议:急诊科应该是条‘通道’,或应该是个‘平台’?!”

楚英杰教授解释说:“我这么说,丝毫没有不尊重同行之意,我只是想说明问题。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临床各科都在搞亚专业建设,即便是全科色彩极为浓厚的放射科、超声科、儿科等也不例外;唯有急诊科,虽贵为二级临床学科,不仅没有确切的三级学科,连专业范围都模糊不清,亚专业建设更无从谈起。然而,在现实中存在的不争的事实是,突然中风、突然心梗、突然骨折、突然肝脏脾脏破了的患者,却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急诊科。那么问题就来了:是应该让病人像接力棒一样在所谓的‘绿色通道’中转运,或是在责任很难划分的急会诊中煎熬?还是应该让医院的人力、物力、体制围绕病人、在一个能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急救平台――即‘诊治一体化’平台上展开?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话题。”

楚英杰教授认为:“由于涉及急诊学科的各种症结长期不解,造成了我国急诊科普遍表现为队伍不稳、业务不精、战斗力不强的现状。这样的急诊科,能很好地保障病人和社会的利益吗?自急诊建科30余年来,几代急诊人在实践、在思考、在探索,也在争论不休……”

现状:急诊科是未经营好的优质资源

鉴于上述思考,楚英杰教授认为:“毋庸置疑,‘急诊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急诊科的发展和建设;而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的来说,我认为急诊科是一个未经营好的优质资源。”

为什么这么说呢?他继续阐述道:“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急诊工作是多么的重要:首先,急诊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次,急诊科是医院运行之必须。一家医院无非由门诊、急诊和病房三部分组成。门诊总是夜间可以关门的;而病房,从理论上讲,无论哪个科室的病房都是可以暂时或永久性缺少的;惟独急诊科,一分一秒都不可停止运转。第三,急诊科最能诠释医疗行为之最高宗旨――‘救死扶伤’。急诊科与死神搏斗之激烈、之密集非其他任何临床科室所能比拟。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医之最大,惟急诊科为甚!第四,随着各临床科室在专科乃至亚专科建设道路上越走越深入,急诊科就成了唯一一个能培养医生全科素养的基地。”

那么,中国急诊学科建设的现状是怎样的呢?对此问题,楚英杰教授坦言:“现状毫无乐观可言!先说省级以上医院的急诊科,尽管其多数都已解决了生存问题,但与兄弟科室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受重视程度,都鲜有得意者。换而言之,很少有哪个医院的急诊科能混成医院领导的‘心肝肺尖’的。再说地市级医院急诊科,普遍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规模不大,人员不足,军心不稳,业务不精,设备不良,且更新不济,医生学术尊严不高,领导不重视……这些‘急诊人’的苦衷可谓一言难尽。至于县级医院的急诊科,那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了:除了一块牌子、两间房子和几个轮转医生外,几乎要啥没啥,用‘穷得都光了屁股’去形容,一点儿都不夸张。此外,由于急诊科发展模式不一,不仅外人诟病,自己都觉得象支杂牌军。建设模式上有搞通道型急诊科者,有搞诊治一体化型急诊科者。专业发展上有以内科为主者,有以外科为主者。亚专业建设方面,有搞重症者,有搞创伤者,有搞中毒的,也有搞其他服务者。可谓五花八门,乱象横生。而且,在极其重要的院前急救领域,有自己干的,有归120指挥中心调度的,有既归120指挥中心调度又自己另配一套人马的,还有干脆不管院前急救的等等。在组织形式上,可谓真的是‘百花齐放’了。”

问题:究竟谁才是急诊科的服务对象?!

那么,究竟哪些患者才是急诊科真正的服务对象呢?对此问题,楚英杰教授分析说:“病分轻重缓急,进而还可细分为轻而不急、急而不重、既急又重、重而不急四种类型;那么,哪些患者是急诊科的服务对象呢?无外乎急而不重或既急又重者也。疾病又分专业,专业是按系统划定的。现代急诊科工作范畴究竟该如何界定,自临床医学有了急诊科开始,就开始争论了,而且从未停止。”

楚英杰教授进一步解析说:“当前的急诊工作范畴之争,突出表现于急诊科建设的两种模式之争。一种是接力式救治模式:先有院前救援,后有急诊科处置,历经一次或数次的会诊和协调后,再转送相关科室,甚或还会有再一轮的会诊、转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看似严格的急会诊制度和貌似合理的绿色通道,在实践中却时常被打折扣。另一种是无缝隙救治,或称一站式服务模式:一旦急危重症患者出现在急诊科,相关人员、设备、技术、后勤保障乃至管理体系即云集而至,并流畅运转。大家心无旁骛、心无芥蒂,同心协力于病人的抢救。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其实是一目了然的。放眼欧美,尽管其各国急救模式不尽相同,急诊科的发展速度也不太一致,但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却是完全一致的。”

楚英杰教授还认为:“患者无论是生了什么病,其发生、发展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系统的处置本是基本要求;慢性病、哪怕是极重的慢性病被分阶段、分科室、分医生处置,也不至于耽搁,但若是急危重症被人为地切割开来――急诊科处置一段,别的科室再进一步接手、转手,这岂不是严重违背了医学的基本规律吗?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急诊科接诊的病种也在随之变化,这种变化也非常之大。创伤、心脑血管急症、呼吸系统急症和多脏器衰竭,都成了急诊的主要工作内容,而且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原有的急诊工作范畴不断拓宽。此外,有些疾病专科特征极强,仅涉及一个学科;有些是多个系统病变而牵涉多个学科;还有些则在不同的病程阶段有不同的表型,从而分别需求不同的学科。因此,现实中有很多疾病都与急诊、急救难以割裂;患者就医时,也不以任何医生的意志为转移,往往第一时间出现在急诊科。急诊医生没有理由不去履职尽责。”

“所以,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应因急诊病种的变迁,高举患者利益至上的大旗,不断深化急诊科及其亚专业建设,不断拓宽急诊工作范畴,这才是‘急诊人’应该恪守的、正确的执业理念。”楚英杰教授归结说。

呼吁:急诊科亟需设立住院病房

为什么急诊科作为一项优质资源,长期以来却经营不善?楚英杰教授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但最关键的问题是急诊科要不要有住院病房。”

他接着分析说:“目前的普遍情况是:一家医院的各个科室,包括皮肤科、中医科、康复科都有住院病房供病人接受医疗救助、供医生系统诊治病人、供医生赖以积累经验以资不断成长;唯有急诊科,在设置住院病房的问题上一直面临重重阻力。急诊医生就像失去土地的农民一般,在学科建设上‘无立足之地’。实际上,急诊科要不要设立住院病房的问题,关键仍在于急诊科业务范围的界定。1983年刚一建科,‘急诊人’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几乎所有临床疾病都被别的科室跑马圈地、瓜分得干干净净了;大大小小的专业都是既有门诊又有病房,连门诊色彩极为浓厚的皮肤科都不例外。所以,急诊科自一问世就被‘告诫’:你们只能前期处置,不得完整地诊疗某一疾病,否则,就是‘干了别人的事儿’;而且‘急诊人’认同此说法的,也不在少数。”

楚英杰教授举例说:“比如,急诊科做气管插管算不算干了麻醉科的事?急诊科使用呼吸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算不算干了呼吸科的事?急诊科做血液净化算不算干了肾脏科的事?急诊科做心电图算不算干了心电图室的事?急诊科做电除颤算不算干了心内科的事?此外,恐怕所有的医生都认为心肺复苏是急诊科的事,但为什么《心肺复苏指南》是美国心脏病学会组织专家来撰写并发表于《循环》杂志了呢?从这个角度来说,心肺复苏应该是心内科的事嘛!很多其他的临床科室都会因为患者病情变化而做心肺复苏,那算不算干了急诊科的事了呢?”

举了几个技术层面的例子之后,楚英杰教授又以几种疾病为例阐述说:“若问急性心肌梗死是哪科的病,恐怕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心内科应诊的疾病。可是,院外就猝死的急性心梗、到了急诊科正做心电图就呼吸心跳骤停的急性心梗、复苏成功但形成多脏器衰竭的急性心梗呢?还有,急性肺栓塞是哪科的病?急性脑卒中又是哪科的病?这能一概而论吗?原来归心外科开刀的先天性心脏病,现在越来越多的病人到心内科做介入治疗,连心脏瓣膜置换也开始有心内科做介入治疗了,怎么不见心外科抱怨心内科同道‘不小心干了别人的事’呢?学科交叉、融合,本来就是医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当所有关于疾病从属问题的讨论都让急诊科‘靠边站’时,急诊科当然就不需要、也不应有自己的住院病房了――这其实是忽视急诊科的重要性的一个悖论!”

楚英杰教授接着说:“急诊科的作用被忽略的另一个症结,是对‘绿色通道’的错误理解。很多时候,对绿色通道有意或无意、有知或无知的解读就是从急诊科转到另外一个科甚或再一个科。我认为,这种‘接力式救治’不是绿色通道的真正内涵,其真正内涵应该是为患者提供及时、高效、快捷的医疗救助,最能体现这一宗旨的是‘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当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所有的人员、设备、管理体系以及后勤保障都围绕着病人转,形成‘无缝隙救治’。遗憾的是,当前我们的医疗资源和医疗动机都不可能主动地汇集于急诊科,并高效地围绕着病人运转。还有,关于绿色通道的另一个问题是急会诊。这一看似非常有效、非常科学、非常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当一个病人需要收住某一专业科室时,若其不合该科室的‘口味’,会诊医生会有诸多理由予以推脱,于是,病人统统要在急诊科等着。是‘通道型’急诊科更能保证患者的利益,还是‘诊治一体化型’的急诊科更能保证患者的利益?这个答案,其实已经不辩自明!鉴于这些因素,为了更好、更及时地维护患者的利益,急诊科设立自己的住院病房,已经是大势所趋,也迫在眉睫!”

分析完以上问题,楚英杰教授乐观地认为:“急诊学科目前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无论是2009年原卫生部出台的《急诊科建设指南》,还是2011年原卫生部出台的《部级临床重点专科(急诊科)评分标准》,以及同年原卫生部出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对急诊ICU和急诊手术室的支持都非常明确,这构成了急诊科住院区域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我呼吁,急诊科是患者的生死之道、存亡之地,必须好好经营之。”

他最后表示:“总而言之,‘急诊人’无论有哪些委屈,都要始终高举病人利益至上的大旗,坚守发展是硬道理的信念,解放思想,积极进取,不懈努力,把对社会、患者和医院都至关重要的急诊科建设好,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健康中国’的建设大业!”

专家简介

急诊医学论文篇7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工作

急诊科处于医院的前沿,其中急救护理又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抢救成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也是护理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急诊科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护理的知识、技能和急危重病人的心里特征,对降低病人的死亡率,促进人类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就急诊科工作谈点浅体会。

1.完善各项制度、严格操作规范

1.1强化制度意识;有章可循,制度管人,保证制度的落实,是护理工作的标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急救护理常规,并贯彻融汇到急诊护理工作的各环节中使护理质量得以不断的提高,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

1.2严格执行签字制度;对新入院的患者重点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教,如;心力衰竭和心肌梗塞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严禁用力排便;有风险的操作如气管插管、胃管严格按规程操作,意识障碍患者防止坠床等;在治疗过程中,未经业务人员同意不能擅自离开医院,执意拒绝者,应做好解释工作,无效时及时向医生回报,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同。

1.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落实各项诊疗活动中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液、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病床号作为识别依据。开展请病人说出自己的名字,后再次核对的确认病人姓名的方法。制定急诊危重患者腕带使用制度,护送安全制度,疾病护送标准流程,确保急救转运中的安全管理。严格交接班制度。

2.加强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2.1掌握急救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尤其是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需增强对各种疾病的认识能力,具备相应的急救能力和技术。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各种急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要求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从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理出头绪抓住要点,进行横向比较,综合分析。我科每周安排专题理论讲座,教学查房及定期的疑难病例讨论,定期或不定期常规化进行模拟实际抢救患者的程序演练,如在模拟人身上进行心肺复苏,强化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有效的提高了急诊护士临床应急处理能力。

2.2加强专业技术理论培训;掌握各种急危重症护理方面的程序和处理要点,提高相应的急救、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术。我院对急诊科各级护士制定了“三基”训练方案,护理部和科室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学习急诊护理知识及相关技能培训内容的讲座,安排高年资护士进行护理教学查房;定期或不定期常规化进行模拟实际抢救护理程序的演练;定期进行护理危重病例讨论;积极组织急诊科护士参加医院每年定期进行的护士理论和技术操作考试。

2.3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组织急诊科护士认真反复学习护理记录要求,做到观察准确、及时、完整是急诊科护士临床护理中必须重视的问题。护理文书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医疗文件,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文字资料,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病人接受护理的惟一法律证据。

3.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护患沟通

注重护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急诊科接诊的患者均为急危重症,病情复杂变化迅速,短时间内即可致命,此时患者及家属常有情绪激动,稍有疏忽,极易引发矛盾,故要求急诊科护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规范自己的言行,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掌握沟通技巧规避医护风险,消除纠纷隐患,在短时间内解除患者的痛苦,取得患者的信任。

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的好坏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做好护患沟通工作,对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维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14.(1);47

急诊医学论文篇8

【关键词】 固定医师 稳定队伍 急诊医学 急诊科建设

急诊医学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新的临床医学专业。1979年它被国际上公认为独立的学科以来迄今已20多年,急诊医学在中国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进步。虽然急诊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我国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的现状,可以发现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医院急诊科发展得很好,但大多数医院急诊科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笔者认为在我国急诊医学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中,最难解决的是固定急诊专业人员,最难做的是稳定急诊医疗队伍的工作,这是阻碍急诊医学发展的“瓶颈”,是影响我国急诊医学发展的主要矛盾。

1 急诊科医师配置现状

急诊科缺乏急诊专业固定人员,无论是固定人员还是轮换人员都人心浮动,不安心急诊本职工作,这就是全国大多数综合性医院急诊医师的配置现状。大多数医务人员不愿到急诊科工作或者不安心急诊工作。

1.1缺乏急诊专业固定人员

急诊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专业固定医师为数不多,大多数综合性医院基本上是从内、外等科靠行政命令或“拉郎配”调到急诊科担任专业固定医师的,近些年来也有一些专科、本科毕业生或硕士研究生分配到急诊科担任专业固定医师的,他们均未接受过急诊医学专业教育和急救专科训练。大部分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医师采取各专业科室抽人轮换的方法来急诊工作,由于变动较快,人员不固定,因此不能有效管理,使科内无法进行业务学习、教学、科研和人才培训等一整套计划,更不用说提高救治水平,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了,最终阻碍了急诊医学的发展。这种“轮换制”即说明了目前这种不得以而为之的无奈,又形成了“没有来的不想来,来了的老想走,走不了的不安心”不良循环。致使急诊医学虽然有科室、有专业,却始终形成不了一支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使我国的急诊医疗水平一直在低层次上

徘徊[2]。因此,急诊医学专业固定医师的缺乏仍是一个突出的、严重的现实问题。

1.2 急诊医疗队伍人心浮动,不安心本职工作

调到急诊科担任专业固定医师的,大部分不安心本职工作,会找各种关系和机会离开急诊科,寻找自己专业发展的出路;分配到急诊科工作的专科、本科生、硕士生会通过考本、考研、考博等途径跳出急诊科,急诊科人才流失严重。即便是各专业科室抽人轮换来急诊的临时人员也都存在着“打短工”、“临时工”的思想,把来急诊科工作看作是一种无耐或是一种煎熬,很少有人潜心钻研急救医学,更谈不上树立牢固的专业技术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急诊急救水平的提高。没有人心甘情愿来急诊科工作,无论是固定人员还是临时人员。这些情况都给急诊工作的正常运转和管理带了许多困扰和紊乱。

2 缺乏急诊专业固定人员。急诊医疗队伍人心不稳的危害

2.1 急诊救治水平较低,急救功能不到位

搞好急诊工作首先要有一支长期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急诊科没有一支自己的训练有素、反应敏捷、急救操作熟练、基本功过硬的急诊医疗队伍,其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就是急诊救治水平较低、急救功能不到位,不可能具有处置急危重症的能力,其最终结果都将是贻误抢救时机而不利于伤病员。

2.2 难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院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的主战场,急诊科则是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重要的部门。无论任何类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只要涉及到人员伤害时,多为急性经过,故也多在急诊首次就诊。没有一支长期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极大地影响了急诊急救水平的提高,也就难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3 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由于在急诊科担任专业固定医师的,大部分不安心本职工作,轮换来急诊的临时人员也都存在着“打短工”“临时工”的思想,依法执业意识淡漠,急诊的规章制度贯彻不力,急诊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不能紧密衔接,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得不到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控制系统不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责任制难以落实,因此急诊科是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高发部门,存在着很多医疗安全隐患。

2.4 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急诊医学的发展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以空前的速度建设了现代文明,全球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着重大变革。人类的寿命在增长,疾病谱在改变,交通伤特别是陆路交通伤、生产中的意外创伤都明显增多;各种“天灾人祸”如地震、台风、海啸、水灾、火灾、天然气泄漏、踩踏事件、犯罪袭击等也接踵不断的发生,对急诊医学提出的要求远较以往更高,不但要求现场快速、准确的处理,快速安全转运,同时要求医院有一支知识全面、抢救技术熟练、反应敏捷的急诊专业队伍,能在接到病人后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最大限度减少病死率和伤残率。社会对急诊医学的需求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是急诊医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危重急症、灾难事故、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的挑战,大多数急诊科缺乏急诊专业固定人员,急诊医疗队伍人心不稳的现状难以完成使命,不仅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阻碍了急诊医学的发展。

3 影响急诊医疗队伍稳定性的原因

3.1 不能发挥急诊医师的专业特长

从事急诊专业的医师热爱急诊专业,把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视为最大的痛苦。如果一个医院急诊科仅仅停留在只能诊而不能治,仅仅担任分诊转运的功能,那么急诊医师他就会感到专业上没有前途,就不会安心急诊工作。在以分诊、应急和初步急救为主要职能的急诊科,医护人员缺乏能为社会认可的专业,由于急诊专业得不到发展,急诊医务人员就没有自己的真正地位,是医院中的弱势群体。在现行急诊管理体制下的急诊科工作,很多人感到专业发展没有前途,年轻人因学不到技术感到自卑,极大地挫伤了急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试想一个主要以手术治疗手段为显著特征的急诊外科专业,如果让其外科医师放下手术刀,仅仅从事与外科手术无关的病人分诊转运和病人的临时处理,又有哪一个立志在专业上有所发展的外科医师会心安理得安于现状呢?这是一个十分浅显易懂的常识,而我们有些卫生行政部的决策者和医院的管理者往往搞不明白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3.2 急诊医师工作极为艰辛

工作量大和工作时间长,超负荷运转,夜班多,精神高度紧张,体力消耗大,节假日无法安排休息,急诊工作的艰苦性是其它专业所没有的。

3.3 急诊医师工作难度大和风险极高

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背景复杂,急诊医生岗位责任重大,易发生纠纷,工作中难度大和风险极高,经常受到酗酒者、吸毒者、精神异常者和地痞流氓的骚扰,被打或被辱骂事件时有发生。

3.4 急诊医师的尴尬境地

在社会公共救助和保险业尚不发达的我国,急诊医师常常面临病情危重而身无分文,或者是身份不明的患者,既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又要承担费用无法落实的巨大压力,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本意想行善反要倒贴工资,追讨欠费不成功反要急诊医生来赔偿这种状况在少数医院也时有发生。

3.5 急诊医师待遇往往偏低

急诊科普遍福利不平衡,奖金不高,急诊医师待遇往往偏低。急诊科是一个担负处理社会公共突发事件的重要窗口,更多体现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急诊医生从体力上和精神上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本应得到社会的补偿,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

3.6 急诊医师晋职困难

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没有急诊专业职称晋升体系,急诊医生如要晋升职称必须挂靠其他原专业,而其他专业的评审专家很少涉足急诊医学,他们往往是从自己专科业务的角度来衡量,而忽略了急诊医学的特点和专业的特殊性,急诊医生由于常年脱离原专业,在这种职称评审现状下,急诊医师晋升职称困难。

4 固定急诊医师在急诊科建没中的意义

急诊工作是否及时、妥善,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生命安危和预后。急诊工作的状况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医疗预防水平[3]。而搞好急诊工作必须首先要有一支长期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急诊科没有一支自己的训练有素、反应敏捷、急救操作熟练、基本功过硬的急诊医疗队伍,急诊科的建设发展和提高救治水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就无从谈起。急诊医学学科要保持可持续发展,要和国际急诊医学接轨,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一支热爱急诊专业、献身急诊事业的固定急诊医疗队伍,因此急诊人才建设是急诊学科发展的根本。

5 建设一支稳定的急诊医疗队伍的对策

先进的、科学的急诊管理制度应当是应当促使医务人员热爱急诊专业,安心急诊工作,献身急诊事业的一种充满活力的制度。而大多数医务人员不愿到急诊科工作或者不安心急诊工作这种现实,这说明我们的急诊管理体制的确出了毛病,不能不说现行的急诊管理体制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现在已到了不痛下决心改革现行的急诊管理制度急诊医学就不能发展的地步了。实践证明:凡是急诊医学的发展搞得好的急诊科都是首先解决了急诊医师的固定问题,把稳定急诊医疗队伍的工作落到了实处。

5.1 高度重视固定急诊医务人员的问题

现行的大部分综合性医院急诊医生的“轮换制”是一种无能力解决固定急诊医务人员,不得以而为之的做法,是一种回避矛盾的做法,必将影响急诊科的建设和发展,从而降低急诊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要改革现行的急诊管理制度,提高急诊救治水平,切实把急诊工作搞好首先就要下决心在急诊科解决固定急诊医务人员的问题,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急诊科医生的固定制度,摒弃急诊科医生的“轮换制”。人命关天,世上再无比人的生命更为宝贵的东西,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要把解决固定急诊医务人员的问题看成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大是大非问题,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原则。医院应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充实配备急诊科固定人员,确定人员专业配置合理的编制基数。坚决反对口头上说重视,实际上不重视那种言行不一的作风。

5.2 明确急诊医学的范畴,界定急诊科的诊治范围

急诊学科和临床各学科特别是内外学科在专业上互相交叉和互补,这是现代医学许多专科之间普遍的发展趋势,最高卫生行政部门和最高学术机构应进一步阐明急诊医学概念,弄清楚急诊医学的构成和研究范围,明确急诊医学的专业特点,界定急诊科与各临床专业科室诊治的范围,规范急诊医学的运行体制和专业范畴,完善标准化管理,进一步确立急诊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加强急诊科的建设,提高急诊救治水平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从事急诊第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而并非依靠那些对急诊医学的发展说三道

四、品头论足的人,政策的制定必须从有利于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有利于急诊医疗队伍的稳定为出发点,这点对于下决心改革现行急诊管制体制的决策者来说,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5.3 做好稳定急诊医疗队伍的工作

5.3.1 稳定急诊医疗队伍最重要、最主要的问题是发挥急诊医师的专业特长,使他们所从事的专业有所发展。使命感、成就感是金钱和其它任何物质不能代替的。必须明白急诊医师要求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是宪法所赋予他们的神圣劳动权力,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角度讲,任何人都无权予以剥夺。

5.3.2 医院要为急诊科医护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根

据医院级别要求建立急诊病房、急诊ICU和急诊手术室,最大限度地将部分急诊手术前移至急诊科实施,这是急诊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稳定急诊医学队伍、促进急诊医学发展的需要。要大力提倡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一体化、ICU与急诊科一体化、创伤救治与急诊科一体化的运行体制。上海东方医院成功实施了创伤救治与急诊科一体化的新运行体制五年多来,充分体现了急诊整体救治特点,大大提高了多发伤、复合伤的抢救成功率,使救治存活率达97.5% ,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达91% ,居全国先进水平。上海长征医院实行危重病、急救医学一体化运行机制近十来年学科建设和专业技术都得到了发展 J。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集临床、教学、科研、出版、培训五位一体,在国内最早建立急诊监护室,率先实行二线急诊模式和多发性创伤的一期治疗,以严重创伤救治、危重病监测治疗、急诊微创治疗、脑复苏、院前—— 院内紧密结合的城市急救体系为临床特色,这是一种全新的进步。在该院急诊科里有一种全新型的医生,他们能够胜任常规的监护室里的工作,又能上各种多发伤的急救手术,还能自己上手术麻醉,也能自己气管插管和各种深静脉的置管。他们是一种“通科加特长”的医生。这些经验值得重视和推广。如果不能开展急诊急救工作,即便固定了急诊医师,也建起了手术室,也难以稳定人心。

5.3.3 政府和医院的各级领导对于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对于他们极为艰辛的工作给予公平的待遇,这是稳定急诊医疗队伍很重要的方面,应理直气壮地为急诊科医务人员排忧解难。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外出学习进修、晋升聘任职称、奖金发放等方面适当向急诊医务人员倾斜,给予特殊对待。真正使热心于急诊医学的优秀人才过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参考文献

[1] 崔华中,邓利芝,陈丽卿,等.对我国急诊医学发展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2):39—41.

[2] 武秀昆.急救中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1998,18(12):18—20.

[3] 王一镗.急诊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1—5.

上一篇:基础医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学科研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