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3:58

解剖学

解剖学篇1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教学;心理状态

1重视学生心理状态变化

我院是以藏族学生为主的民族院校,由于藏区特有的民情风俗,使得藏族学生对杀生尤其是尸体标本的解剖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感。医学院在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时会带领学生到实验室参观,我们通过对历届参观解剖标本室和解剖模型室的学生的观察并与之交流后发现,解剖学实验室的人体标本和模型对学生的视觉及思想冲击特别大,给他们留下了既新奇又畏惧的深刻印象。解剖学是在学生大一时开设的一门课程,授课时参观实验室的深刻印象还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在教学一开始就要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消除学生特别是藏区来的学生的畏惧心理,强化其对解剖学的新奇心理,让学生对解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1建立对标本的敬意

首先告知学生,这个尸体摆在这里成为供大家学习的标本,你们要做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其要有敬意[1]。大家也看到了,也能想象的到,这具标本的生前和大家一样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出现在这里供大家解剖学习是对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是一种灵魂的升华,我们要利用好他,为今后的治病救人打下坚实的基础[2]。

1.2相信信念的影响力

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离开家乡,从五湖四海聚集到这里,环境因素的变化要求此时的他们必须成为独立意义上的成人。在这个时候加以合适的信念引导颇为重要,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不单是为考试,而是为以后的治病救人。要知道,我们的学生今后大多是面向西藏乡镇卫生服务的,他们在那里面对的是亲戚朋友、兄弟姐妹和父老乡亲,如果现在学不好,以后还怎么给他们看病啊。《医学生誓词》[1]里的话永远不会过时,在大一塑造的思想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深远影响。

1.3加强兴趣引导

通过观察及与学生交流,我们发现有许多类似的现象:某一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不好,可在文体活动方面却是整个学院的领头人。学习中的漫不经心与排练文艺节目时的认真负责形成鲜明对比。何也?兴趣使然。如何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就成了需要我们探索的事情。为此,我们尝试了许多方法,其中在解剖开放实验中的师生角色互换方式获得了极大成功。

2开放解剖实验室

解剖实验室开放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以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指导思想,寓乐于教,寓教于学。开放之初,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经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症结在于学生对开放实验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缺乏。为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个性特征制订出多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一个新的平台,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学生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互相讲解交流,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增加对实验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了学生从不愿意来到来了不愿意走的转变[3],至此实验室开放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引导,以取得更大成绩。

3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3.1系统解剖学

模型、标本、电教[4]三者结合,进行分组实验,让一组学生自行观看教学视频,教师对另一组学生利用标本及模型进行示教和讲解。换组依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积极提问、积极讨论。

3.2局部解剖学

鉴于目前医学院标本较少的现状,为使学生能主动进行实验操作,我们采用了分组操作实验的办法。具体是,每组20~25名学生共同操作一具尸体标本。再将每个大组分成4个小组,分别操作上下肢、躯干部位(前胸部、后背区),每一大组内学生轮流操作。每组每位学生操作的部位不同,势必会出现对其他部位的了解不够,此时,课堂上的交流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先是组内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扩大到组与组之间的互讲学习[5]。每位学生把自己在解剖中的所见所感通过讨论和同学进行交流,掌握自己在解剖过程中没能亲自动手操作的那部分知识,达到通识教学的目的,从而让学生真正在“剖、查、认、定”的过程中掌握人体解剖知识[6]。

3.3针对不同的实验章节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把目标定位于知识的记忆和积累,而现代教学思想则是实现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学生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由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由讲授为主到指导学生独立学习与探究为主,采用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结合我院多层次办学情况,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将课堂的理论教学、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第二课堂学习相结合,逐步形成解剖学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模式[7],不仅加强了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而且拓宽了知识面,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4培养学生先整体后局部的学习思维

解剖学篇2

英文名称:Sichuan Journal of Anatomy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四川省解剖学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1457

国内刊号:51-1429/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解剖学篇3

关键词:人体解剖 教学 方法

解剖实验课教学是在系统解剖学教学的基础上,由学生亲自动手解剖尸体,辨识各器官和结构的正常位置、形态、毗邻、层次关系,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经过对局部结构解剖知识的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对人体结构和各系统知识的整体概念,进而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实验课的优势,与学生多交流沟通

实验课上老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只有抓住这些机会,通过交流沟通,分析同学反馈回来的信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课教学的效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要本着平等的原则,强调民主、友爱和相互尊重。对于性格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方法,对于外向、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在给予足够的宽容和谅解的基础上,因势利导,使学生思维活跃而不发散; 对于内向、拘谨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关爱与鼓励。课堂提问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与学生交流的方法。通过课堂提问,既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集中注意力; 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也会经常向教师请教一些操作中见到的变异结构,或者不能确认的结构等问题。这时候,教师要细心、耐心地给予解答。这样,教师才能逐渐在学生心中形成权威而和蔼的形象,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定期地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通常设计 2 -3 个有关教学的问题。问卷有两种,一种是授课质量评测,即在下课前把问卷发给学生,让学生对当堂课从教学设计、课件质量、教师讲授情况等进行打分,然后给出综合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对授课质量不满意的地方,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另外一种是学生对授课的意见调查。开课一段时间后,征集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的意见,学生对授课方式、方法的建议,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是否有兴趣等等。我们在集体备课时,认真总结分析学生的想法,对课程教学设计和教案书写等作出相应调整。通过这种问卷交流的方式,我们的授课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分配时间

解剖实验课时间较紧,如何合理分配,是提高解剖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合理分配时间,必须明确教学要达到的目的。一般来说,解剖实验课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是通过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解剖层次及局部结构,理解理论课讲授的知识。这两点同样重要。但是学生在上课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的错误倾向,一是觉得操作浪费时间而难有收获,与其靠自己花时间去辨清解剖结构还不如直接看书省时省力; 二是认为实验课就是操作课,就是要按照书上和录像上的操作步骤,完成每一步的要求,找到相应的解剖结构。这两种倾向都是没有正确认识解剖实验课的目的,教师要加以引导。对前者,我们在强调动手操作对于培养他们操作技能和综合判断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要给实验课操作分配一定比例的考试分数,引起学生的重视。对后者,教师需要解释每个解剖尸体标本的保存状态不同,可能有些结构难以找到,比如皮神经找到一支两支就可以了,不要求全部找到; 另外,教师可以通过示教并鼓励操作组间的相互交流,帮助操作进展缓慢的分组同学加快进度。

三、丰富教学手段,传授记忆技巧

解剖实验课的教学是在系统解剖学教学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在实验课教学中穿插着局部解剖知识的总结。但这并不意味着解剖实验课教师不必要准备教学课件。恰恰相反,因为理论课内容众多,学时有限,学生很难记忆当堂学习的内容,所以实验课教员要通过适当的讲授帮助学生记忆解剖知识。这就要求实验课教师要掌握多种教学手段,擅长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解剖知识学习的一个困难就是解剖毗邻关系难以想象和记忆。传统的挂图虽然必不可少,但是展示的结构有限。多媒体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在解剖学这样的形态学科教学中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注意选用清晰、色彩鲜明的图片。讲解局部解剖关系时,尽量找到与讲解范围一致的图片,避免使用整体图片或者与讲解无关的名词标注过多的图片。在课件中的文字书写,要避免大段的照搬书上的文字,而应对书本文字进行提升和凝练,尽量言简意赅,使用少数的文字概括总结出所讲内容。在实验课上,播放操作录像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补充观看一些三维动画和医学影像图片,让学生对解剖结构有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记忆。解剖名词众多,难以记忆,是历届学生的一致感受。众多的解剖名词经常让学生记忆混淆。教师在解剖实验课授课时应注意自己的语言,尽量采用专

业术语以加强学生对解剖名词的印象。对于一些易混淆的构造,可以将成熟的记忆歌诀教给学生,帮助学生记忆。比如鼻腔外侧壁的开口,就可以歌诀的形式记忆: 泪管开口在最下,鼻涕一把泪一把; 中道额窦上颌窦,筛窦前群莫丢下; 筛窦后群上鼻道,蝶窦隐窝只有它。进行淋巴系统的重要结构胸导管解剖操作时,可以在观察其构成和走行后,传授歌诀: 胸导管,是重点,乳糜池起腰一前; 上穿动脉裂孔后,行于胸主奇静间; 最后注入左静角,收集淋巴六大干,让学生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解剖知识。另外,如果能把所讲的知识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产生联想,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比如讲到交感神经对瞳孔的作用时,可以联系“见钱眼开”,就是看到钱后交感神经兴奋,瞳孔开大; 而讲到鼻泪管时,可以解释涕泪俱下的原因。

总之,解剖学是一门知识点众多而又十分重要的基础课,解剖实验课的效率高低是学生能否掌握好解剖知识的关键。教师应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容易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方法,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云庆,王亚云,李金莲.人体解剖学“一条龙”教学的方法和体会[J].解剖学杂志,2008,31( 1) : 139 -140.

解剖学篇4

启发式教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主动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在医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它具有内容繁琐、名词术语多、抽象难记忆、实验性强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1]。因此,应从加强改进解剖学教学方法着手,将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在传统的解剖学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为注入式教学,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听从教师的要求、组织与安排进行学习,学习依赖性较强。同时,学生因为被动接受知识,也会表现出思维不活跃以及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这样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故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式接受知识转向积极探索学习。

1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1.1启发式教学内涵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等为实际的出发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积极引导,促使其主动获取知识,是双向教学方法的一种[2]。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强调学习的主体为学生,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进行结合,对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进行统一,注重学法与教法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1.2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目的上不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中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模式上,启发式教学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目的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要素,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启发式教学不管采用何种形式进行教学,其宗旨均是强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启发式教学可以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促进实践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使其积极利用自身已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增强探索精神以及创造精神[3]。启发式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为民主合作式,可以在融洽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获得探索、求知以及解惑的乐趣,达到教学相长。

2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2.1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剖学中有较多的描述性语言,内容较为枯燥、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增加其求知欲望。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剖学绪论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目的性和积极性[4]。绪论是整门课程的开篇部分,主要是高度概括课程的总体情况,使学生对课程有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引用日出生活的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或发表见解,之后引入学习相关的解剖学知识。例如:用立正姿势引入学习解剖学姿势,以垂直线引入学习轴和面,以亲自鉴定引入学习人体的组成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剖学与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课是为了更好地引入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促进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而采用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在每个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好导课活动(通常,在解剖学教材中都有导课内容),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泌尿系统时,可利用人每天排尿量或肾炎患者病例作为导课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剖学内容抽象枯燥。教师在教学中若平铺直述照本宣科,则会令学生感觉乏味,不能提起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解剖学授课过程中应积极采用生动形象的动作、幽默的语言、活泼融洽的气氛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对解剖学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脊神经时,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给手部“化妆”来显示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皮支在手部的分布,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还可模仿臂丛、骶丛分支损伤的表现,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2.2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启发式教学主要强调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启发式教学的实施方式较多。在解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具体情况,合理采用相关的教学方式以达到预期效果。

2.2.1设问法

精彩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以积极探索的态度进行学习。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及数量,从而更好实施以设问法进行启发教学。例如,心脏停止跳动,人为什么会死亡?启发学习心脏的内容。肝硬化的患者为什么会吐血便血?启发学习肝门静脉系统的内容。内囊出血的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三偏症状?启发学习内囊及传导通路的相关内容。

2.2.2比较法

具有认识及辨别事物的特性,可以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认定。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时,通过整理归纳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表述能力,启发学生找出教学内容的异同点,提高记忆效果。例如,上肢骨与下肢骨的数目、上肢关节与下肢关节的结构特点、左肺与右肺的形态、左肾与右肾的位置、左心腔与右心腔的结构等内容都可用比较法进行启发教学。讨论法可以较好地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启发,活跃课堂气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5]。讨论过程中,可把相关的临床病例、日常知识与解剖学知识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积极讨论,以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以打羽毛球动作为例,启发学生讨论学习关节的结构和运动。以人要摄食、排便为例,启发学生讨论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呼气、吸气动作为诱导,启发学生讨论学习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可利用上述设问法的例子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相关内容等等。

3小结

在解剖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发挥,而且同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提高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启发式教学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积极推广应用启发式教学,以提高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文苑 单位:广东省江门中医药学校

参考文献

[1]李辉,吴振宇,李金莲,等.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启发式教学[J].解剖学杂志,2015,38(2):241-242.

[2]王明丽,林波,程相树.系统解剖学以授课为基础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比较[J].解剖学杂志,2014,37(4):564-565.

[3]谭刚,吴刚,蒋徐丽,等.互动式局部解剖学教学对医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影响[J].解剖学杂志,2015,38(6):755-757.

[4]刘宏伟,乔国军,唐兴国,等.启发式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5):561-562.

解剖学篇5

科学、合理、高效的安排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为了本次局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人体解剖教研室及实验室全体教师集思广益、多方借鉴,最终确定了一项符合我校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方案。

1.1克服学时限制我校局部解剖学大纲规定五年制本科生实习课为18个学时,而完整制作一具局部解剖学教学标本,即使是熟练的专业技术员也需要200-300学时才能完成。鉴于我校几届本硕学生操作情况(开颅取脑、面部深层结构暴露等几项操作难度太高,学生容易破坏结构且容易受伤,不需学生操作),需要4组学生同时操作,36学时才能勉强完成一具标本的制作。因此效仿本硕学生让一个班制作一具尸体明显不可行,需要几个班共用一具尸体。此次上局部解剖实习的本科学生共有23个自然班,8个实验室同时开课,每次安排三轮实习即可保证所有班级都上一次实习课,因此我们考虑将一具尸体分由3个班共同操作比较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1.2尸体的充分合理利用由于需要3个班协同操作来完成一具尸体标本的制作,为避免各班之间相互影响,同时考虑到班内小组的操作方便,需要将尸体分为三个部分:左侧头颈、腋窝、上肢及右侧的臀部、下肢为一部分;右侧头颈、腋窝、上肢及左侧的臀部、下肢为一部分;腹壁、胸腹腔内部结构及背部为一部分。每个班固定操作一部分,各班再根据人数按每组3-4人分为若干小组,每次实验课有3组同学动手解剖,每组再进行分工,分为主刀、助手和阅读指导,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达到了费时少、不窝工、不冲突、物尽其用、人尽其职的理想效果。

1.3打破常规教学进程由于一次3个班分别操作不同的部位,这样便无法按照以往的教学进度(第一次头、颈部及腋窝,第二次臀部及上、下肢,第三次胸腔、腹壁及腹股沟,第四次腹膜,第五次腹腔脏器及腹后壁)安排实习,必须打破实习顺序,按照各班所分部分分次操作:每次前两个班头、颈部及腋窝与臀部及上、下肢同时进行,后一个班则直接操作胸腹腔浅层及内部器官。解剖时采取组间、组内轮流操作,按先腹侧后背侧、由浅入深、上下搭配、左右交错开工的原则进行,各班操作进度可根据学生实际操作快慢适当调整,但要控制在经4次操作便基本完成。这便要求学生理论课与实习课的安排要有适当的间隔,同时也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动手操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2器械的管理与使用

解剖操作中要用到很多专用的器械,如刀柄及与其相配套的刀片、尖镊、钩镊、平镊、直剪、弯剪、拉钩、血管钳、钢锯、肋骨剪、咬骨钳、凿子、锥板锯、探针、铁锤等。由于器械的种类繁多,为便于管理,我们为每一个实验室配备了一个器械盒,每个盒内放置锤、凿、肋骨剪等大型器械各一个,刀、镊、剪等常用器械各三个,并为每个器械盒打印一份器械名称及数目明细以备师生查验。每次实习课前由学生代表到准备室领用相应实验室器械盒,并对盒内器械清点,确保无误并签字;实习课结束后学生将器械清洗并擦拭干净,清点无误后交回原处并请老师查验。为了避免学生随意损坏器械,我们还列出器械最低价格表,建立器械赔偿制度,以约束学生无谓的损坏。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在每学期的第一次实验课上,老师都会详细给学生讲授各种器械的具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各种器械。老师会在课堂上对各种器械先进行示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如碰到学生在使用器械时有不规范的地方及时纠正。教师严格按照临床外科手术操作的要求讲授,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器械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成学生养成正确使用器械的良好习惯。

3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尚待改进

此次局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会到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临床操作中的一些规范操作及注意事项;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不过在本学期局部解剖实习课结束时我们对所有实验室标本查看发现:许多实验室标本未完全利用,有些部位深层结构未暴露,有些在暴露某一结构时将周围结构损坏严重等问题。这虽与一些同学的粗心、蛮干有关,但学时不足仍是主要原因。因此一方面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同时向学校申请争取延长实习教学学时;另一方面我们准备制作一套有关局部解剖实习操作的视频,在实习课上循环播放,可使学生效仿操作,用以促进学生的操作更加规范、高效。以上体会只是对我们此次教学改革的一个回顾总结,以便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在新校区新环境下首次对五年制本科生局部解剖实习课进行教学改革,虽然我们及早准备,认真对待,但仍不免有考虑不周之处,需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解剖学篇6

结合了PBL和Sandwich教学法的应用,不单是基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掌握,更需要提前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建立QQ群,搭建起师生之间的互动网络平台。教师通过网络帮助学生对理论课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对实验课的解剖操作步骤进行预习。与PBL教学法中病例为先导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上传相关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增加局解实验教学与临床的密切程度,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还可以上传一些局解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内容,这种方式为Sandwich教学法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促进小组讨论顺利进行。如在本节实验课之前,利用网络复习理论课内容,预习甲状腺解剖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上传甲状腺体检、甲状腺手术的相关视频,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病例,发送甲状腺生理功能和国内外医学网站有关甲状腺讲解的链接,随时和学生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

2巧妙设计开场白

PBL和Sandwich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场白,不仅要引出本次课程的内容和提出学习目标,还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体现病例为先导、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特点。例如本次课程中的开场白是让学生检查自己和旁边同学的甲状腺,并提问如何辨别颈部的肿块是否为甲状腺疾病,这种方法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学生在检查过程中,自觉地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并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验中重点观察甲状腺的位置和固定装置。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系统学习医学诊断的相关内容,并将检查甲状腺的具体内容和手法作为备课的一部分。

3围绕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补充问题

在利用网络进行课前复习、知识补充完善和病例阅读之后,延续PBL教学法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弱化Sandwich教学法中问题完全由教师提出的方式。教师结合实验课教学的重难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这一方式将PBL和Sandwich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形成了紧扣教学大纲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此引导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原则:①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局解是在学生具备了系统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科,因此可以较好地和临床结合,又不至于让学生难以理解。例如可以提问为什么病人甲状腺切除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的状态。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甲状腺的神经支配,在观察标本的时候也应该特别注意。②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不能让学生简单的翻阅课本就找到答案。例如:甲亢病人会出现什么症状以及原因?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际标本上观察甲状腺的毗邻结构,并结合生理、病理生理等学科的内容进行讨论。③提出的问题不应晦涩难懂,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到答案,过难的问题容易挫伤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各小组的问题难度和数量相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使各个组能够同时完成,又不互相影响。

4分组方式多样化

PBL和Sandwich教学法相结合,不仅延续了单纯PBL教学法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特点,还汲取了Sandwich教学法随机分组和学生交叉组讨论的方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的问题都能有所了解,并且对问题进行多次讨论,形成新的意见。此外,Sandwich教学法特有的“金鱼缸式讨论”是在以上环节结束,并且教师进行了阶段性小结之后,再次进行的新一轮小组讨论。结合这一方式,既可以复习前面环节的知识点,又可以延伸出新的知识点。在本节实习课中,笔者设计的问题是病人甲状腺切除术后,出现手脚抽搐,与甲状腺手术有关系么?这一问题既可以让学生回顾前面环节中甲状腺位置、毗邻、固定装置等知识点,还提出了甲状旁腺的位置以及其生理功能的新问题。与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同,局解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尸体解剖。在上述分组讨论过程中,会穿行尸体解剖操作,学生需要认真结合标本,进行手术模拟,对所提出的临床问题思考讨论,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目的。PBL和Sandwich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钻研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课前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课中合理安排,课后及时总结。这对教师和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医学教育的完善都是非常有益的。然而,要将这种方式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解剖学篇7

1.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由于人体解剖学的知识较为松散,所以微课的时长一般为3~5分钟左右可以讲完某个知识点,如(翼点),微课的制作最长不宜超过8分钟,经研究调查表明超过8分钟,学生因长时间观看解剖视频而产生枯燥感,渐渐觉得没意思,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1.2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精讲书中的某个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等,采用多种教学工具如PPT、挂图、塑化模型、实体模型等使知识点呈现在微课里,使学生更加精简、更加直观的了解每一器官或结构的位置、形态、毗邻等。

1.3微课制作较为方便选取书本中较为难懂的知识点进行脚本编写,录制方法可采用手机加白纸的方法、家用DV、或专业摄像机等,待视频部分制作完成后,通过会声会影等视频制作软件进行剪辑与制作。

1.4自主学习方便成品的微课视频及相关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MP4、AVI、MPG、FIV、3GP等),可方便地将其保存到终端设备媒介(如笔记本电脑、手机、PAD、MID等)上进行自主学习。

2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应用

通过观看首届全国微课大赛的相关微课并结合自己制作微课,现就微课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来谈谈自己看法。(1)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当围绕教学中的某一章节的重点、难点来制作,相对容易的知识点可不做微课,浪费精力。(2)针对需要制作的知识点,应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脚本,包括讲解顺序、标本模型的选择、适合的图片等,以及对制作软件的熟练运用等。(3)要有充分、丰富的微课素材包括视频、音频、图片、教具等。素材的应用如能运用视频、三维图形处理、会声会影软件等,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制作、剪辑与合成,这样做可以使你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应用起来更加顺利。(4)微课应用主要用于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重点内容应制作人体结构静态和动态图像的展示,借以帮助人体形态学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人体解剖学教学当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它能够使学生容易了解抽象的文字知识,并使知识直观化与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及相关学科的兴趣。通过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普遍,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时间和特点,可随意进行互联网微课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通过实际教学发现微课能够在不同方面弥补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方法的不足。但微课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制作与应用还不够完全成熟,需要相关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要不断的完善,使学生能够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为学习其他相关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解剖学篇8

[关键词]基础解剖学临床解剖学分期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2-0188-01

解剖课的部分内容是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所使用不到的,而临床课却可以直接运用到各科学习中,可是我国医学课程在安排方面,解剖课和临床课的实践间隔较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基础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两门课程,依照从粗到细、从浅到深的生理认知规律分成两期进行学习,如此,基础解剖课就能够更加有效的给基础医学课进行铺垫,临床解剖课较好的给临床课做好铺垫,为了更好的执行改革,相关部门可以制定专门的大纲,印制教材。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育改革重点在于老师,如何使其教学能力由传统的解剖教学模式快速转变成具备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全面结合的教授者,成为了解剖学科系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关于传统医学院校的解剖学授课理念,通常是老师在讲解,学生在倾听,此种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程序,学生的地位缺乏有效主动性,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医学院校学科众多,各科学时过少的现象,应当加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获得知识的能力。所以,学科老师要以现实为出发点,以问题为中心,通过解决问题进行思考,设计课程内容和病案相融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老师应当为学生提出相应问题以及指导学生积极发现探索问题并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去解决现实病例,摆脱过去被动的学习模式。

二、教学实施

首先,基础解剖学内容。基础解剖学里大部分解剖学内容对于器官的位置以及形态的叙述相对简单,主要是使学生对人体各个系统的构成和连接关系具备一个大体的认知,与组织学、胚胎学的内容相结合,构成一个全新的课程,称作《基础解剖学》,满足了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需求。基础解剖学所有专业都相通,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讲解,课时约为60至70学时。教学方式通过大班授课的形式,设置少量解剖学标本实习以及组织学习切片实习。

其次,临床解剖学内容。把原系统解剖学里直接给临床课服务内容的细节部分脱离出来,和原“局部解剖学”进行结合,构成《临床解剖学》。临床解剖学教学设定在基础医学课程以后,临床课进行以前,也就是第4学期。临床医学专业以及影像专业大概需要70学时,护理专业需要60学时。教学方式适合以小班课为主要方式,并结合讲授理论、观察标本及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三、教材的编写及运用

临床医学专业以及护理专业共同使用《临床解剖学》的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具有侧重点。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重点在组织结构位置临床联系,可以分为内外妇儿五官等具体章节探讨,影像专业在《临床解剖学》的基础上加大《断层解剖学》的内容,构成《X线应用解剖学》,与《基础解剖学》一同组成此项教学改革的匹配教材,做到知识框架完整化,理论系统化,衔接有序化。

四、应用历史

放射技术专业的基础解剖学以及临床解剖学分期教学进行到现在,临床医学专业以及护理专业由于一些因素而中断。可以对基础解剖学里的组织学以及胚胎学的内容进行大面积消减,基础解剖学的学时应当降低到40学时,X线应用解剖学仅仅是对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编排的细节进行调整,学时依旧保持在60学时。

五、教学效果

第一学期学习的基础解剖学使学生对各个系统的总体概貌有了初步认识,并与组织器官的细节构成知识相结合,为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做好准备。第四学期的临床解剖学内容,是对人体所有器官的位置、相邻关系以及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对于时间的编排方面要贴近临床课,可以较好的为临床课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令解剖学教学更为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六、教学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

基础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虽然执行分期学习,可是以整体内容上看,则是一门课程,所以,对于临床解剖学的开课,应当让学生复习基础解剖学里的大部分解剖学的内容,尤其是人体不同系统的结合以及消化管、血管、呼吸道等部位的周围神经连接关系,让学生在临床解剖学中学会与基础解剖学知识的融合,构成总体的人体结构知识体系。基础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分期教学欠缺参考依据,两方面内容如何统筹不宜兼顾,临床解剖学所有部位的内容也无法轻易进行分割,此后要在教学实践里持续探寻,令内容编排更为合理,学生更易接受。对于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持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让授课更加具备吸引力,而且还要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将内容编排的更加合理、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七、结束语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论文范文 下一篇:测绘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