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实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2 16:30:59

解剖实验报告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实验报告;修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271-02

植物学是高等农林院校涉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植物解剖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植物解剖实验的内容包括:(1)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有丝分裂、组织的类型及植物各器官的结构等。(2)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形态描述,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培养学生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加强观察分析、实验设计及对结果的分析总结能力。(2)通过完成实验报告,验证并理解课堂教学中所讲授的内容,达到对所学内容总结和巩固的目的。实验报告内容的科学设置有助于学生有目的地完成实验内容,将课堂内容与实验相结合,提高实验课程的效果。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设计、实验报告册的修编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4]。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多年实验教学经验,在参考总结相关课程《实验报告册》修编成果[2]的基础上,修编了《植物解剖学实验报告册》,并且通过2年的试用,对《报告册》内容进行了完善。以下对本《报告册》特点及应用结果作简短报道,希望能为相关农林院校植物解剖学实验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

植物解剖学课程是新疆农业大学农学、园林、草业及农业资源类专业的必修课,每年为相关专业25个左右班级的学生开设该课程,课程计划46学时,实验课20学时,分十次完成。该课程有统一的大纲、指导书[4]及完整的考核体系。通过多年的努力,该课程曾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但是,实验报告一直沿用传统的图画本或实验报告单方式,报告内容根据不同老师的要求而不同,主要是绘制结构图并注字。该实验报告单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不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不能将实验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2)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结构图的绘制,甚至出现有些学生在没有搞懂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参照挂图进行结构绘制,出现只要图画好了,植物学实验成绩就高的错误倾向,影响了实验课程的效果。(3)实验报形式单一不能够完整地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完成及总结情况,削弱学生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

二、修编《实验报告册》的特点及优势

1.实验报告册的形式及内容多样化。根据试验大纲的内容,本实验报告册设置了10个实验。每个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学生在了解实验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内容及实验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绘制结构简图并注字、完善结构简图的部分内容、根据实验内容完成表格、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填空,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对课程关节内容进行总结等。该实验报告册形式多样化,解决了以往所使用实验报告单中报告形式单一的缺点,能够比较系统地总结和考核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状况,较好地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材料结构特点的实验态度,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结果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实验的效果。

2.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材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根据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本报告册实验报告内容及形式多样,如:在植物输导组织这个实验中,学生需反复地观察比较南瓜茎横切面和纵切面切片才能完成实验报告中所要求的(1)绘制所观察到的导管纵切面简图。(2)绘制筛管、伴胞横切面简图并注字。(3)完形填空等内容。新修编《报告册》,在保留传统的、以永久切片的观察为主的实验方式之外,采用了使用新鲜材料制作徒手切片为主的实验报告内容,如:在植物细胞及组织相关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使用西红柿、土豆、辣椒、洋葱等材料;在根、茎、叶结构相关的实验中,我们增加了以洋葱、豆芽、蒜台、芹菜、天竺葵等为实验材料。在制作切片、观察比较相关结构基础上,完成不同形式实验报告的内容。通过这一过程,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及实验设计能力。

3.利于资料保存,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以往的实验报告单,每个实验为一页报告纸,实验报告只记录了实验结果的内容,不便于保存,也不利于复习。修编后的报告册包括了实验内容、实验重点过程以及形式多样的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册最后附录了相关的习题,便于学生在课前对将要做的实验内容进行预习,有目的地进入实验室,在实验老师对报告内容完成批改之后便于修改,同时,在年终考试之前,本报告册是学生复习的重要资料。因此,本报告册的修编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实验报告册》的应用及评价效果

通过2014、2015年在11个班学生中试用及修改,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效果。2016年9月开始,我们将在我校其他班级中推广使用。3名使用《实验报告册》的教师认为:新报告册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时间的利用效率、师生互动及学生提问明显增加、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高、期末考试成绩有所提高。对2014、2015级117学生对《实验报告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1%以上的学生对本报告册各方面内容表示满意(见表1)。

实验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年的试用证明,我们修编写的《实验报告册》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了实验效果。本报告册的修编为我们继续修编“植物分类学实验报告册”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相关院校对相关专业实验报告册修编研究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熊英,李玲,王岚,等.以创新性、探索性实验深化机能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74-275.

[2]孟盈.细胞生物学实验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76-277.

[3]吉乃提汗・马木提,谭敦炎.新疆农林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植物学课程教学初探[J].高教学刊,2015,18:97-100.

[4]周桂玲.植物学实验指导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Revision Research on Plant Anatomy Experiment Report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 Taking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MANNULA Yimingniyazi,DILIXIATI Hasimu

(College of Prata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Plant anatomy experiment is important link in the process of botany teaching.Experiment report is the important way forthe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Reasonable setting of the experiment report will helps to improve the summarize the design ability,analytical ability of the student.By revision research andprobation on anatomy experiment report ,the experiment effect was improved.This research will examples for 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revision research of experiment report.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畜解剖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9-0242-02

家畜解剖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属于形态学范畴,其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它的实践性。本课程需要记忆的基础内容多,加之浸制标本的强烈刺激性气味,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对其兴趣不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学习兴趣,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该课程的特点,作了一些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扩展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

由于以往使用的都是内地院校主编的统编教材,有些内容与新疆本地家畜特点不同,与我实验室所使用的标本、挂图等实验器具也有

很大差异,对指导学生实验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另外,通过教学发现,动医专业的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等部分后期课程和很多科研项目大部分以兔子和白鼠为实验动物。因此,我们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以统编教材为参考书,重新编写了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教学大纲,增加实验课时和内容,阐明了各实验的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并紧密联系生产实践,使学生更好地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内容,并与后期的专业课程形成衔接。实验课时由原来的28学时增加到了34学时,使实验课时占到了课程总学时的50%;实验内容在原来的牛、羊、马、猪、鸡的解剖实验基础上,又增加了兔子和白鼠的大体解剖综合实验,并且向全校开放。通过课时的增加和实验内容的扩展,增加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和扩大了实验知识范围,因此,一方面为后期课程实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学习兴趣,从而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理论实践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

传统的家畜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一般是,上课后教师直接拿标本给学生讲解,然后学生再自己实验。这种方式主要有两个缺点:(1)占用学生有限实验时间,因为理论课上实际已经讲解了某一系统或器官的具体形态、位置和结构,实验课上再讲,就占用了学生的实验时间,形成了不必要的重复;(2)造成学生学习的惰性,教师直接讲述标本,学生被动地接受,不通过自己的动手和观察就知道了具体某一系统或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这样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能力没有得到实践,求知欲没有被调动起来。为了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在实验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其一,由原来的开始上实验课教师先讲,学生后做实验,转变为学生先初步做实验,接着老师提问、讲解,随后学生系统做实验,最后老师总结。具体方法是:第一步,实验课前安排学生依据已讲解的理论课内容和实验指导书提前预习实验内容。第二步,实验课上课后,先提问上一堂课实验内容和预习的实验内容。大约10分钟。第三步,教师安排本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具体方法和预期获得的实验效果。大约5分钟。第四步,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如有问题先记录下来。大约25分钟。第五步,随机让一两个学生讲解标本,让全体学生注意听是否正确和完整并且给予纠正和补充,教师给予评价;或者教师以边讲解边提问的方式讲解标本,解答学生的问题。大约30分钟。第六步,学生系统地进行实验,若有疑问,及时向老师提问,大约25分钟。第七步,下课前,检查实验效果,可随机提问个别学生本次实验内容,最后做课后小结,安排学生绘图写实验报告。大约5分钟。

其二,由原来的验证型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转变。家畜解剖学实验项目绝大部分属于验证型实验,现有的只有两项为综合性实验,这对提高学生对家畜解剖学知识体系的掌握,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改变现状,我们通过改进实验方式和内容,使原来的验证型实验逐渐地趋向于或转变为综合型实验,另外又增加了两项综合实验项目(兔子和白鼠大体解剖综合实验)。例如骨骼的实验,以往都是教师直接讲每一块骨的名称、特点,然后让学生去验证,属于纯粹的验证型实验。现在我们改为,让学生根据理论课知识,先识别每一块骨,然后在去区别不同家畜同一种骨,同一家畜不同种的骨以及左右肢、前后肢骨,最后让学生综合以上知识去组装出不同家畜的骨骼标本。这样就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家畜的骨骼学知识,去进行综合型实验。通过这种转变,锻炼了学生综合实验能力,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学习家畜解剖学的兴趣。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比较,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三、改革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过去只是在期末理论考试卷中涉及部分实验内容,起不到检验实验效果的目的,也使得一些学生不重视实验课。另外,实验课后学生只填写统编的家畜解剖学实习图,进行批改后作为实验成绩,实际上应该算为作业成绩,而且大部分实习图书上都有,抄袭的现象严重,达不到锻炼学生、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为了真正达到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在实验课考核和实验平时成绩的评定方法方面进行了革新。考核方式的改革:单独考核实验内容,全部实验课程结束后,安排时间在解剖实验室进行实验内容现场解剖标本考核。以实验内容为主,事先出好试题并编号,被考核学生随机抽签,对抽中的试题进行面试,最后评出成绩,并作为实验课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总成绩内。实验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实验平时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即实验考核成绩、家畜解剖学实习图填图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平时实验提问成绩。其中我们增加了实验考核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核成绩上文已经提到,实验报告成绩是,为了规范实验报告,使实验报告内容符合新疆家畜的特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本实验室编制了统一的实验报告册,在每次实验课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实验报告册中要求的解剖图,批改后作为实验报告成绩。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改革后,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基本实验技能得到加强,理论和实践综合成绩有了提高,后期课程教师反映学生对解剖知识的掌握非常扎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多为复合型和综合性,要求有较高的实践能力。高校原来的一些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各学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家畜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就是以一门学科的改革带动其他学科的改革,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近几年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反映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得到了加强,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家畜解剖学实验教学和理论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我院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今后,家畜解剖学课程组成员将进一步根据时展和民汉学生特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传活,宋小白,黎宗强,王秋华,秦津,陈晓丽,孙艳艳,杨宝卫.基于PBL教学法的家畜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129-132.

[2]董学兴,吕林兰,黄金田,赵卫红,王爱民.水产药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2):151-152.

[3]肖楚丽.浅谈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J].基层医学论坛,2010,(19):656-657.

[4]王晓辉.赤峰学院体育系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4):73-74.

基金项目:新疆畜禽及疫病标本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PT1208);基础兽医学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新疆农业大学教改研究项目(201341)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第3篇

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是运动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完善成绩评定一直以来都是实验教学工作者致力于探索的重要内容,本文总结了现行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实验教学方法、任课教师素质、实验成绩评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隶属于运动人体形态科学范畴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随着体育科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本课程的越来越为学界重视,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因为,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更好地将运动实践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育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

1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单调重复。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学科教育观念的影响,实验教学往往被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运动解剖学亦然,教师在理论教学中,一般通过文字、图片等对器官的形态结构等内容进行描述,而在实验教学中则主要是观察模型或标本,将理论课中学过的各系统,各器官形态结构进行验证性观察,实验类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内容上则是理论课程的重复,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乏味,不利于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从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传统的实验项目和内容以观察为主,按照教师要求,在标本和模型上观察组织细胞以及人体各系统的结构特点。实验类型多属于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如此安排,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禁锢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3)不能很好地与运动实践结合。学习运动解剖学是为了更好地用理论知识指导运动实践,同时也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目前,运动解剖学实验基本套用医学模式,通过实验,重点是观察和识记人体骨骼、关节、肌肉、内脏等结构,而如何将解剖学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结合却很少提及。且运动解剖学任课教师多为毕业于医学院校或医学专业,多数教师缺少运动相关经验和相关知识,从而造成在运动解剖学课程和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人体结构的讲述,缺少与运动实践的结合,但解剖学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运恰恰是动解剖学的重点,只有将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与体育运动专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运动实践服务。(4)考核评价方式有待改革。学生最终考核成绩,以理论考试为主,重理论,轻技能。实验成绩所占比例不高,而实验成绩的评判依据,主要根据学生所完成的实验报告,此种考核方法,容易造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重结果而轻过程,学生为了获得实验成绩,常更注重如何完成实验报告,而忽视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缺乏对如何完成实验的思考,书写实验报告基本上是重复书本知识,很难考量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应用于指导运动实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2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2.1教学方法(1)理论课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中,不应把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截然分开,不应将实验教学看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可以将实验教学融入到理论教学中,教师在讲述人体基本结构的同时,结合标本、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注意以运动实践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相结合。(2)实验课程与运动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积极性。运动解剖学实验应该以解剖学知识为基础,将解剖学理论与运动实践相结合,以解决体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的一门课程。运动解剖学实验课不仅要充分利用标本和模型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人体各器官的形态和结构,更应该结合运动实际情况,通过实验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体育实践中,用理论知识来指导体育教学和训练。例如:在研究运动系统时,对于骨和骨连接,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观察相关骨骼和关节的结构特点,结合运动实践阐述各关节可做哪些运动,在运动中各关节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在研究骨骼肌时,让学生观察各主要骨骼肌的起止点,走行方向,更应该结合运动实际,让学生思考,在实际运动中,不同的动作主要由哪些肌肉来完成,这些肌肉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增强肌力,各种训练方法有什么样的注意事项,教师可先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检索设备搜索问题,积极思考,然后在实验课上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讨论,最终由教师总结,如此,原本枯燥的实验课将变得生动活泼,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文字叙述必不可少,但若只是文字叙述,难免枯燥乏味,学生往往无法及时理解,故而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料或动作示范来演示骨骼肌训练的过程,通过运动实践让学生自己感受肌肉的收缩,将多媒体,运动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将枯燥、抽象的理论赋予直观、生动的形象,将静态的书本理论转化为动态实践,动静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将解剖学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相结合,让教学过程活起来,从而增强运动解剖学实验课的趣味性,丰富了教学内容,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述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可以视频动画资料演示血液流动的过程,包括血管、心房、心室的舒张和收缩以及瓣膜的开启和关闭等,直观而形象,让抽象的知识更易掌握;例如:讲动作分析实例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动作或让学生反复观察实际运动中的动作视频资料,让学生自己做动作,仔细体会动作细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体会、思考,学会把握动作要领,学会划分动作阶段,进而对各阶段的运动环节的受力情况和各关节的运动作出分析,找出原动肌、弄清肌肉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性质等。整个分析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分析,教师对分析结果进行指导和纠正,指出训练中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掌握运动训练规律和避免运动损伤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究和思考,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2.2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如前所述,运动解剖学实验课任课教师多是从医学院校毕业的,具有丰富的人体解剖学知识,但缺乏运动相关经验和相关知识,故要将运动解剖学相关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紧密结合有一定困难;由此看来,作为运动解剖学实验课任课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加强对于运动训练相关知识的学习,积极与术科课教师沟通,并适当参与运动实践,利用自身解剖学理论知识优势,指导自己的运动实践,这样在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才能更好将理论知识运动实践相结合,才能让运动解剖学实验课更生动。

2.3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传统的运动解剖学考试。一般是采用一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算出期末总成绩,而实验成绩主要评判依据为实验报告的完成程度,学生为获得实验成绩,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而忽略了实验过程,失去了实验课的意义,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很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建议期末总评成绩加大实验成绩比例,而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技能成绩和平时实验成绩两部分(各占50%);其中实验技能成绩又包括实验课上对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思考能力以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而平时实验成绩,则考查课余时间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的完成情况和对所学知识的思考情况,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将所查阅的资料和思考的心得以及思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于教学论坛中,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与教师能利用网络渠道探讨相关问题,期末根据发言情况评判平时实验成绩。这样能有效考核学生应用解剖学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3小结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后继课程的学习。一直以来,运动解剖学都被体育专业学生视为极易“挂科”的难点,究其原因,是因为运动解剖学知识量大,而传统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然而,对运动解剖学课程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运动解剖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运动解剖学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必须要端正教学的态度,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让解剖学实验教学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更好利用解剖学基础知识指导运动实践,将学生培养成为在教学、训练和科研等方面具有坚实基础的复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栋,袁琼嘉.运动解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2]程志清,孙国生.关于改革运动解剖学成绩评定方法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1):66.

[3]许丽梅“.探究教学法”在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723-725.

[4]张秀娟,李莉,王鸿翔.运动解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0.30(2):108-113.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临床应用

一、研究背景

实验教学是学生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人体解剖学主要有《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组成,实验课基本上还是按课程孤立设置,学生按照编好的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模式,学生都是在“接受性学习”,缺乏“自主探究学习”,整个实验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创新性。因此,通过对原有的实验教学定位、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对培养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校五年制医学专业采用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分别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完成的模式,我们初步尝试将原有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实验进行整合,在前期系统解剖学验证性实验学习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由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教学安排,分不同层次、由浅入深提出实验任务,学生自主选择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确定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经老师审核后开始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完成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的新模式。通过一系列的有系统、有计划的实验教学,使学生达到由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再由实践操作到创新和临床思维能力的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在时间安排上,课内课外并重,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部分标本制作的实验内容。另外,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局部解剖学的部分实验进行独立的设计,改变原来的实验依托理论的模式,要求学生根据临床手术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设计,在尸体和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局部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将现有的课堂教学、课外专题讲座、课程实验、课外第二课堂等实践形式向课外科技创新、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SRT)、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新苗计划等活动延伸,不断丰富课内外一体化自主研学平台的内涵,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学做合一,扩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内容,有效的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就是要构建教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内与课外教学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三、教学内容改革

对现有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结合教学大纲和高等教育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改革的需求,按照分层式实验教学的模式;增加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增加实验的开放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改革。

1.拓展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实验层

在系统学习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穿插讲解对尸体解剖的一般方法、解剖器械和操作方法、基本解剖方法、标本防腐固定法、血管灌注技术、淋巴管灌注方法等实验对学生进行解剖学实验技能训练。课堂并以学术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解解剖学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撰写,布置学生查阅文献,撰写文献综述。使学生掌握解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熟悉常用仪器的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及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2.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解剖学实验教学

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内容相互穿插并与临床及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结合起来。将实验课内容分为骨学、节学、下肢、上肢、头颈部、脊柱区、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感官、中枢神经系统十一部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一章节(如上肢、躯干、头颈部等)实验开始和结束都由教师进行15min的结合临床案例的前言和总结的讲座,使学生认识到解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如何与临床结合。以颈部为例,我们通过和临床医师及其他相关基础学科的教师一起讨论,把颈部的内容提炼成以下几个问题:(1)简述颈动脉鞘内结构的排列关系;(2)甲状腺切除术时,从皮肤切口到暴露甲状腺依次有哪些层次结构,术中需特别注意对哪些重要结构的处理,为什么?(3)气管切开术选择何部位,到达气管要经过哪些层次结构?(4)左、右喉返神经的来源和走向有何不同?(5)颈部皮神经的分支分布有何特点?颈部局部麻醉宜选在何处?(6)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有何结构特点和重要毗邻,对深静脉穿刺有何影响?上课时先由带教教师介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步骤、手术中应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然后将问题一一列出。

3.以创新为导向的解剖学实验教学

该部分实验分为设计创新型实验教学和课外研究创新型实验两类。设计创新型实验教学由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学生独立实施过程,教师全程指导、启发和评价,使学生从科研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文献查阅、论文撰写、报告与答辩等各个环节得到一次全面的创新能力和方法的训练。比如教师结合某些知识点或关键的实验技术,提供一些与临床联系较紧密且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作为实验教学内容以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第一、第二阶段已掌握的理论和的技能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实验,并根据完成情况提交实验报告、实验作品或学术论文。

课外研究创新型实验主要形式为:给定有关题目;各种大学生科技活动;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子课题等项目。让学生通过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1.以学生为中心,实现自主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实验指导书修改为由浅入深、由验证、综合再到设计创新的实验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验证性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学会正确查找资料,设计综合实验,正确记录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一步作出判断、推理的能力;正确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信息已解决临床应用中的问题的能力。同时借鉴借鉴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进度安排临床病例讨论课,提供相应的病例设计问题和相关的参考书籍书目,让学生围绕病例,通过书籍杂志和网络、用解剖学知识解决问题。

2.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对临床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如常见病的手术治疗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虚拟人、医学仿真技术等现代化实验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学校的BB平台、已经建好的人体解剖学PBL教学平台和人体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把虚拟实验、医学仿真实验和临床实践问题想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与创新和临床应用接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将尸体上的实际操作和虚拟仿真、现场授课和多媒体课件、网络化远程互动和掌上智能式平板虚拟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各种实验教学媒体进行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技术的临床应用性和常见手术操作的前瞻性,促进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与创新能力的结合。同时让学生了解先进的手术操作技术及其应用,拓宽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3.课外开放实验。在开放性实验室里,学生可以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从事提前设计的,教师审核通过的实验,也可以完成课外的实验,以学生为中心,自主设计制作的人体解剖学标本制作大赛。开展“解剖学实践大赛”,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自愿参加,自由组合,设计方案,拟定操作步骤和程序,在教师和实验师指导下,完善方案,独立完成解剖学标本制作和实验报告。如学生制作阑尾炎手术的解剖学入路。

4.运用先进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实验成绩采取平时成绩同实验报告和实验论文相结合的做法。鼓励学生实验中有创新。(1)实验报告为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总结能力。此部分成绩约占总成绩的30%;(2)以实验考试、考核成绩反映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考试、考核的内容除解剖、观察标本外,还应包括X光片、螺旋CT图片阅读及相关临床病例分析、讨论等)。此部分成绩约占40%;(3)学生设计方案及实施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教师根据学生查阅文献情况、实验设计水平、实验方案的实施情况、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和科研论文撰写情况综合评定实验成绩,此部分成绩占30%。

五、结语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基础与临床课程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环节,是学生巩固和深化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基础技能、发现和解决临床应用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从实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保证实验教学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不断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基金项目:嘉兴学院2012年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以创新和临床应用为导向的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改革;“十二五”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药理学)资助(浙教办高科〔2011〕132号);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心脏;实验教学;科学素养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这本书中提到: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就是发展论和行动论。发展论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行动论就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但需要“有思考的行动”,倡导成功体验。

七年级下册的《生物学》主要是学习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内脏器官解剖结构中最复杂的是心脏结构。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其结构和功能,理解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很强,但也很怕困难,容易知难而退。教师在实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设置一些由易到难、有利于抽象思维等科学素养培养的问题,使每个学生在实验观察中不仅有行动、有收获,更有科学素养的培养。我是这样进行实验教学的。

一、分析比较,精心设计,完善实验报告

以往自己的教学或同事的教学都是因时间、实验器材和教学进度等的关系,拿个实验模型、一张挂图、一根粉笔从容教学。现在我校有了班班通,实验室刚进了一批心脏模型,并且解剖过程不是初中阶段的教学要求。根据生物课标要求,比较分析后,决定让学生先观察心脏实物(猪或羊的心脏)的外形,课件演示解剖过程,拆装心脏模型,根据讨论题、实验报告等得出结论。我精心制作了相关课件,设计、完善了实验报告和讨论题,实验报告如下:

活动探究八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年 月 日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说出心脏结构,分析、得出心脏具有的功能。

2. 模仿观察心脏的方法,养成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探究准备】

1. 心脏位于__________的中央偏左下方,在________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的________差不多。

2. 心脏是一个主要由_______组织组成的中空的器官,由肌肉壁分为________个腔,上面空腔叫________,下面的空腔叫________。

3. 心房和心室之间有_________可防止血液倒流。

【实验用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与记录】

1. 将一个猪或羊的新鲜心脏放在解剖盘中,先观察心脏的外形和大小。

2. 再用手捏一下解剖好的心室壁和心房壁,________的壁较厚。

3. 观察心脏内部结构(借助模型),观察各空腔是否相通。

4. 观察心房和心室之间有__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有_____________。

5. 对照心脏解剖图,观察与各空腔相连的血管:与右心室相连的是____________,与左心房相连的是______________。

【探究结论】

心脏的结构与其_______相适应的,是输送血液的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为什么左心室壁最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与思考】

下图是心脏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③]是_________,[④]是_________,[⑦]是_________,[⑧]

是_________,其中肌肉壁最厚的是[ ],收缩力最强。

(2)[③]和[④]、[⑦]和[⑧]、[④]和[①]、[⑧]和[②]之间都有_______,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3)与[⑦]相连的血管[⑤]是____________,与[④]相连的血管[①]是________。

(4)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静脉 动脉。

(5)[③]和[④]流的是_______血;[⑦]和[⑧]流的是________血。

实验报告中,“探究准备”的内容较简单,通过课前教材的阅读,学生基本都能回答。“实验用品”都摆放在实验桌上,教师在实验前对此要作简单的介绍。“活动过程与记录”中按照观察顺序填写相关内容,使学生能有序地进行观察实验。

二、因人而异,灵活机动,促进课堂教学

1. 备学生。每个班集体在半年多共同学习、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班风,教师要深入观察,找出每班的不同特点进行因势诱导的有效教学。在我承担的每班约59人的六个班教学中发现:有积极、主动、热爱学习的班级;有爱打诨插科、品头论足的班集体;有学习目的不明确、浑浑噩噩的班集体;也有循规守矩、怕受惩罚的班级等。对第一种情况的班级可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给予适当的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讨论、交流,教师要及时鼓励、引导。对第二种情况,教师也可采用主动探究的教学形式,但要有控场能力,及时遏制不良话题,回归教学主题。对第三种情况,教师要花费一番功力,要多讲一些事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巧用谜语导入新课。第四种情况,教师要诱导、鼓励学生多发言,多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行动中有更多成功的体验,形成尊重科学的真理性,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权威性的科学素养。

2. 备教学时段。学习时间要有科学性,教师应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加以灵活调整。上午一、二、三节,学生思路较清晰,可多进行难度较大、易出错和知识点多的教学。上午第四节人疲劳了,体力下降;下午第一节注意力较分散;第三节快放学了,学生想着课外活动,心不容易静下来安心学习,就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有趣的教学来吸引注意力。

三、整理思路,归纳总结,提升科学素养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物外形,观看解剖过程,拆装心脏模型等实践活动认识心脏结构,再通过课件演示心脏工作过程了解心脏的功能,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认识。这时应及时回顾,理清学习思路,总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通过讨论、表达与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心脏结构的方法:采用了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整体后局部的探究学习方式。学习的内容包括心脏的结构及相适应的功能,心脏的工作过程。复杂的心脏结构可通过实验报告的填写、自己知识的掌握,与同学的交流,根据心脏模式图识记结构知识和相对应的功能,归纳总结出便于记忆的口诀。

四、全面分析,收集反馈,增强教学能力

人是在不断变化的,知识面也在发生变化,若及时反思、改进,有效教学能力才能不断增强。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这本书中也强调了教师的这一点。通过学生的学习发现:1. 有的知识并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教师应如何教,让学生如何去面对、钻研、兴趣、被动或敌对,态度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2. 学习方式的选择。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群体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交流,在交流中更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别人的长处,可取长补短,促进有效的实验教学。3. 在实验教学中,要不怕学生犯错误,重要的是引导,科学的道路不是笔直的,需要走弯路,从错误中找到真理,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4. 教师的职责是教学,而不是教教材。教师的知识面要广,要灵活处理教材,使学生既尊重你的教学水平,又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 新教育[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2] 姜苹.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教学设计[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3(9).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第6篇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入门课、基础课、必修课,学好人体解剖学可为后续的医学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宝鸡职院于2010年招收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现在使用教材为《人体解剖学》(罗秀成、王志荣主编,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按照我院教学计划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时间为108学时(不含组织胚胎学),其中理论66学时,实验42学时。实验教学课时数占比近四成。可见实验教学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实验课学习,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思考能力,还可以解开学生心目中对人体结构的种种迷惑。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技巧和技能及耐心、细心的职业素质。为今后的实验临床操作及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用伦理学思想来规范学生,引导学生,爱护解剖实验标本,尊重解剖尸体。增强学生对生命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生命,感恩生命的观念,强化学生的医德认知和医德情感教育。由此可见,对刚入门的医学生来说,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非常重要。

二、结合专业特色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而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正是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果缺少这个环节,为学生以后的医学临床知识学习带来隐患。例如:在讲解运动系统骨骼标本实验时,人体全身骨性标志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如胸穿、腰穿、心内注射及血管神经走形描述等都要用到。还有消化系统讲解阑尾在人体的体表投影点,是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三分之一交点处等。这是重点,以后临床工作中经常要用到。这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在实验教学上重点讲解和示教,并要求学生利用自身活标本,找到准确位置,把知识活学活用。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巩固了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趋成熟,多媒体教学成为实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新补充教学手段。解剖学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把相关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素材(如活体、标本、模型、动画、录像等)融为一体,巧妙的结合使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便于理解,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具和实验教学的不足。例如:在讲述心脏的各腔室时,心瓣膜的形态在实验标本上难以观察到。多媒体软件中模拟瓣膜的形态,应用动画展示瓣膜的活动,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瓣膜是如何关闭房室口和动脉口,从而防止血液逆流。还有讲述神经系统传导通路时,教材中所示都是平面图。而多媒体软件可将感应器官、神经元及传导通路由浅入深一一串联起来,把平面结构还原成三维立体结构,把一些抽象的、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直观化,便于理解与记忆。然而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老师的讲解。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四、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以前解剖学实验成绩占总成绩比重小,只有10%。而且评分也一般是根据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和实验标本辨认来做为实验打分的依据,这样所得实验分数缺乏客观评价体系。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学习解剖实验兴趣不高。为突出解剖实验的重要性,我们依据教学大纲,改革实验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实验标本辨认、考核方法多样化、计算平时成绩等形成多方面立体评价。增加了与临床专业有关的判断、理解、应用知识的考试比例,加大实验标本识别成绩的比例,对实验技能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由每次实验态度、动手能力、模型标本描述的条理性组成。例如: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先将实验考核内容编号,学生采取抽签形式决定实验操作项目。首先简要书写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目的、实验标本、实验方法、实验讨论和分析等内容,然后进行实验标本识别。最后根据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标本识别准确性综合打出成绩。这样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结语

总之,要提高高职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高等专科医疗卫生技术人才,除以上方法外,还有许多需改进,如教材的建设,实验指导的编写,实验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验室设备的更新等。还需遵从医学教育的规律,理论和实验一体化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真正适合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型高质量医学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作者:师哲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

参考文献:

[1]张晓东.三年制高职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探索[J].解剖学研究,2015(2)156-157.

[2]陶俊良,张东献.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局部解剖学的现状与对策[J].解剖学杂志,2015(3)374-375.

[3]蒋芳丽.浅谈如何提高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J].医药前沿,2013(7).

[4]熊彦娥,刘晓柳.在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6)59~60.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人体解剖生理学 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人体解剖及生理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生物科学类、科学教育类、医学类等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是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实验课程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巩固和强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①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增强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1 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教学中,实验教学仅被当作验证理论的一种手段,其内容大多是理论教学中的理论或定律的验证,或是现象的观察,缺乏实用性。各个实验之间互相分割、相对独立,缺乏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学生的思维也被束缚,局限于相应的理论课程和完成实验报告。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适应新时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适用于传统基本技能的训练,更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也难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并轻视实验课程的学习。在以往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采用灌入式教学,学生仅仅被动地按照课程要求和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很少,缺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启迪学生思维等工作,导致学生实验课兴趣不大,积极性较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循规蹈矩,思维狭隘,缺乏独立观察、分析、组织、探究、综合判断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创新精神,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 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对策

2.1 调整教学方式,重视实验教学过程

随着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根据相关实验项目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实验课的学时并结合实验材料有的放矢地对实验项目重新整合,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实验教学质量得到相应提高。在教学中,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富有创新性的互动式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验活动。适时渗透人体解剖生理学前沿知识,整合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好实验的讲解和演示,在示教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并且要边演示边向学生介绍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清楚整个实验过程。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规范的基本操作技术,为深入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②教师应加强对实验课前预习准备的布置,给学生拟定预纲,布置预习内容,把重点、难点告诉学生,使学生在课前预习准备时就能够对所要开展的实验项目目的明确,思考与探究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实验报告的写作是训练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报告不仅是实验过程的承载,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复习与理论教学的总结。④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应提出明确要求,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意识,同时认真讲解实验仪器的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结果的记录、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实验报告书写的要求。加强对实验报告撰写的指导,及时、耐心地进行辅导和启发;引导学生分析,独立思考,推理思维;杜绝窜改、抄袭实验结果等现象,要求学生真实记录实验过程与结果,允许实验失败,实验报告要实事求是,有科学性;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对问题加以说明和讨论,找出解决的方法。

2.2 挖掘实验资源,营造科学教育氛围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时间很有限,既包括解剖学部分又涉及生理学实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资源,对实验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在实验教学中人体各类器官组织的组成与形态、发育与功能等基本知识点通过丰富的实体标本和模型标本、实物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料,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并能收到直观的教学效果。这种直观形象的真实感有利于完成知识传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和日后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为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生理学实验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动物,实验教学中应根据部分实验内容的相关性和实验动物的一致性进行有机组合。随着社会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团结协作精神已经成为人类在社会中生存的基础。同样,实验内容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也需同学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无论是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还是实验的完善、结论的得出,都需要同学们集思广益,互相完善,团结协作,以求精益求精。通过实验课的培训,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合作态度。

2.3 更新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力是一个学生综合运用把握知识的体现,所有的教育如果最后没能提升一个被教育者的能力,这都是失败的。实验教学不仅要教育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要使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从实践的探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这样的实验内容新颖、具有挑战性,也体现了专业较为前沿和先进的内容和方法,又与学生所学专业有紧密联系,具有实用性。学生在进行此类实验之前,通过课前预习、资料查阅、组内讨论等,对实验情况有较为详细的了解。科研成果所转化的实验教学内容往往课本上很难找到现成的操作步骤,需要学生查阅大量的相关研究资料,这样充满挑战性的实验内容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积极参与到实验中去,在实验的过程受到科学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提高其科学素养。

3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素质教育,比以往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积极探索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金项目: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GG11026;GG12009);台州学院青年基金(2012QN18)

注释

①②汪朝阳,祝凤荣,张向阳等.实验报告在多元化考核与评价中的功能[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5):119-121.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地方院校 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是生物科学类、农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大学生刚踏入大学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实验课。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对复习、巩固和验证课堂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也对将来学生学习其他专业实验课程、培养操作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多年来,大多数地方院校植物学实验室硬件建设滞后,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内容僵化、考核制度片面,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情况,制约了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并难以适应植物学科本身的发展和新世纪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科学实验的思维方式,对植物形态解剖学基础实验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通过对遵义师范学院目前植物学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措施,这对激发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及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与科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现状

目前,遵义师范学院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环境条件滞后,实验仪器设备参差不齐。对于新升本科院校,学校仪器设备投资较少,加上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是基础课程,所用的精密仪器少,学生所用显微镜都是从其他实验室东拼西凑来的,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并且有的显微镜机械部分损坏严重,如镜头模糊,导致学生无法清楚辨认植物形态结构,显微镜数量不足,两个同学同时使用一台显微镜的现象经常发生。

(2)教学方法没有创新性,手段单一,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课程是学生初进大学校园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实验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老师课前准备实验材料、药品,上课时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所需材料、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毫无创新性可言,照着书上的图写出实验报告。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只要跟着老师讲解的步骤完成实验就行了,缺乏自主探究意识。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僵化、机械、无趣,学生仅仅完成了实验的部分步骤,往往敷衍了事,不去探究实验细节,做完即可,照抄书本,实验报告绘图不切实际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提高。事实上,学生对于实验的具体内容模糊不清,对于实验材料从何而来,试剂如何配制而成,为什么要用此种试剂等问题,几乎都没有理解,虽然实验书中也有相关的介绍,但没有老师的督促,学生是不会主动去了解的,这使大多数学生养成了一种惰性,致使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会感到吃力。

(3)实验课时少,期末考核方式不合理,考核效果不明显。现我院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课程每次实验教学时间为2课时,它包括了老师上课为学生讲解实验目的、过程、步骤、内容等等,所以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以往的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课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验报告绘图质量、考勤率而定,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掌握情况并没有进行考核,此种考核方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为完成实验报告而上实验课,不致力于课堂上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导致实际操作水平低下,动手能力不强,如此一来,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还会影响后续课程学习。

2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植物学实验室建设。加大植物学实验室的投入,完善现阶段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对现有的实验仪器与设备进行大清查,彻底报废不能继续使用的设备。如,更换实验室老式单目显微镜、电视显微镜,购置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设备,将以往的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中先进的技术与现代信息网络手段相结合,使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抽象的植物形态结构变得直观明了。同时,实验室设备完整了,使教师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不局限于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可以设置更多的综合实验,使学生在参与综合实验的过程中,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激发他们的潜能。

(2)强化实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观念,使学生成为主体,注重综合能力培养,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力。加强学生对显微镜的标准化操作规范,使学生反复练习显微镜操作步骤,并使学生能更准确地观察植物形态结构。依照学生显微镜的操作规范,实行加减分制度,如对操作规范的同学予以加分,对操作错误甚至导致镜头损坏者,将进行严惩。教师要充分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提前安排学生自己动手种植相关的实验材料,如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可以发放相关的实验花盆和玉米、蚕豆种子,让学生自己动手种植,并在后面观察叶片气孔器的时候,作为实验材料使用。叶片观察结束了,还可以继续保留,用于后面观察花的形态结构。对于根、茎的观察,也可以安排学生自行取材料。这种让学生自己动手种植和取实验材料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更直观地认识植物,以及在观察植物形态结构的时候更加仔细,这样增加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学习兴趣。

优化实验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同一实验,讲解多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在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方法所拥有的优缺点,使学生在以后的相关实验过程中,选择更加合适的操作方法,加强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如,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培养大蒜根尖,学生课堂上取材进行实验就可以了,对于大蒜根尖从什么地方来,是怎么来的,学生也只是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解,一语带过而己,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学生在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只停留在使用大蒜作为实验材料上,而不会想到用其他材料代替。经过改革,我们可以用两种实验材料,如大蒜和蚕豆,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前在实验室培养根尖,经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在培养过程中,不同环境条件对植物根系生长过程的影响,以及不同实验材料在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培养的难易程度有所了解,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根的形态结构。为以后相关实验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观察自己培养的根尖,了解了不同的实验材料所得到的实验效果有所不同,并且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不同实验材料在实验过程中所展现的优缺点,这样能使学生更快更深刻地掌握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中的各种技术。

通过以上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和基本知识,并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们介绍学科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g,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对今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加强平时操作考核评分,真实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植物形态解剖学作为基础实验课,以往编制的教学大纲课时少,学生每次实验课的时间有限,任课教师大多选择简单、周期短的实验内容。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空间,学生动手能力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思维能力难以增强,所以适当增加实验课时是十分必要的。

期末实验总成绩以百分制计算。其成绩由四部分构成:考勤10分,实验报告10分,平时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结果30分,期末考试分为笔试考试和操作考试共50分。在学生平时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操作结果进行加减分,这样可以迫使学生在上课之前进行预习,以及规范学生实验态度和纪律。并随时抽查以前所做实验内容,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期末实验笔试考试为20分。由教师将学生所学的实验内容组成试题,发放试卷由学生笔试作答,检测学生对此实验课程中所学到的基本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掌握情况进行考核。经过此次笔试,会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对理论课的学习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期末实验操作考试为30分,即由教师将学生所学的实验操作技能内容编号,并提供实验所需试剂、材料和器材等,每个学生抽签完成2个不同实验类型的操作,并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当场打分。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端正了学生对待实验课程的态度,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

3小结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人体解剖生理学 实验教学 改革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科学教育和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课,是上述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科学大类的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1],也是我院生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实验性强,实验课所占学时约为总学时数的50%,因此,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锻炼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的培养、动手意识的形成都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21世纪是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同时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提高,这就更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常规的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研究和实践。确立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之大趋势,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的重视,部分高校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也进行了一些改革[2-7],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我们所进行的实验改革内容总结如下,目的是为了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培养教学科研型高素质人才提供条件。

1.实验教学管理方面

为实验学生的实验课学习建档,包括预习报告、操作技能、实验效果、实验报告等资料建立档案,同时利用计算机保存每次学生实验的数据文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其资料作为实验考核评价的依据。

2.实验教学内容方面

传统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忽视各实验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缺乏综合性实验项目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因此在实验的结构和内容上作较大幅度的改革和调整,精简部分陈旧的实验内容,增添一些综合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实验,另外在实验项目的开出顺序上作合理的调整和科学的安排。另外,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从原有的MS-302生物信号处理系统(DOS状态下进行实验)基础上改换成Windows平台的生物信号分析系统,使学生能与时展同步,同时也使开出的实验质量有所提高。同时随着学科的发展,增加新的实验内容。

3.实验教学方法方面

将人体解剖学与人体生理学合为一门课程,在学习解剖学基础上从生理学实验与解剖学密切相关的特殊性入手,教师通过亲自演示和指导,使学生进行多次练习,达到强化基本操作训练的目的。同时改变“一讲解、二巡查、三批改实验报告”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增加设计实验内容,让学生自选设计实验,使得学生在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法及步骤、预期实验结果,使学生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各个环节都需动手、动脑,为学生提供独立发挥实验水平和创造力的机会。另外,实验室在时间、仪器、实验材料、试剂、实验内容等方面提供全开放的实验室条件,为学生到实验室开展自选实验提供条件。

4.实验教学手段方面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理论讲解,随着实验室建设的完善,我们增加了幻灯片、投影仪和多媒体教学。学生在进行活体动物实验之前,在计算机上先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活体实验的成功率。同时在正式活体实验之前能够对模拟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增强了实验的效果。

5.实验考核方法方面

传统实验考核是在实验结束后在某个实验方面的抽查,这对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具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平时实验考核,在传统的实验考核中,虽然也占一定的分数比例,但由于缺乏一套比较完善的评分体系,因此学生实验的平时成绩缺乏客观公正性。我们对平时实验考核体系进行改革,具体方案为:建立平时实验的实验步骤考核得分制,具体分为预习报告、操作技能、实验效果、实验整理、实验报告和老师签名等六项内容(具体见平时实验考核表,每次实验,学生除带必要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工具外,还必须同时带上平时实验考核表,格式见表1)。

同时利用计算机保存每次学生实验的数据文件,进行实验结果分析。其资料也作为实验考核评价的依据。平时实验考核的成绩和期末综合实验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总实验成绩。

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管理、考核等多个方面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和完善,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淑丽,徐兴军.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教与学.高师理科学刊.2000,20,(4):78-79.

[2]倪新强,陆源.生理学实验CAI课件的设计与应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3):20-21.

[3]董美蓉,宋悦宁.对计算机辅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思考.中等医学教育.2000,18,(2):42-44.

[4]傅丽容.高师《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生物学杂志.2005,22,(4):55-56.

[5]陈形.《人体解剖生理学字》教字改革初探.龙岩学院学报.2007,25,(2):86-87.

[6]郭增平.高师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衡水学院学报.2008,10,(1):102-104.

[7]陈文.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5,(4):106-108.

课题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b0814)

解剖实验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解剖学;网络虚拟实验系统;构建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78-03

一、传统解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医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4 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要积极创新医学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建设。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各地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直接导致学生数量急剧攀升,从而带来了实验教学资源不足及实验教学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医学类院校,实验教学环节要求严格、精准,有些实验需要反复多次练习才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目前就解剖实验教学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实验场地有限,实验轮回次数过多,实验教学模式单一。2)实验标本不足,寻找尸源异常困难。3)实验课时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实验室观看和操作标本。4)实验指导教师不足,教师课时量大,工作负荷过重。5)实验内容多,学生观看操作演示受实习场所限制,实验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解剖学实验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迫切需要我们探索出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弥补传统解剖实验教学的不足,在此笔者介绍一下网络虚拟实验系统。

二、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构建

1.虚拟实验的提出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虚拟实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它除了可以辅助高校的科研工作之外,还具有可重复使用、易于维护和能实现远程实验教学等诸多优点。

虚拟实验是一种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的新型实验教学手段,它是利用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的可辅助及可部分替代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实验效果基本等同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虚拟实验虽然建立在一个虚拟的仿真平台之上,但注重的是实验操作的交互性和实验结果的仿真性,它的出现将有效缓解很多高校在实验经费、场地和器材等方面普遍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而且开展网上虚拟实验教学能够突破传统实验时、空的限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自由地、随时随地登录网络进入虚拟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这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1]。

2.虚拟实验系统的常用开发技术及应用原则

开发虚拟实验系统可以使用的技术很多,常用的有JAVA(软件编程语言)、NET技术(面向网络的开发平台)和VRML技术(虚拟现实建模语言)、ActiveX技术(使用COM使得软件部件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交互的技术集)和FLASH技术(矢量动画制作软件)等,无论采用哪一种开发技术都有以下优点:1)开发成本低,容易实现;2)交互性好;3) 操作简单,实用性强;4)以实为本,虚实结合;5)通用性、开放性和可扩充性强,易于维护。

鉴于医学实验对真实性、准确性要求较高的特殊性,本文以开发解剖学运动系统的虚拟实验系统为例,介绍目前广为流行的、采用Flas制作的软件开发平台。结合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ASP)和数据库技术(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开发该系统。由于Flash软件具有灵活易用的特点,而且开发的动画形象、直观、逼真及交互性好,因此用它作为系统的开发工具只需要很少的投入就能开发出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2],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而且系统的实用性强,易于推广、扩充和维护。

3.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结构设计

解剖学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它运行于Windows 2003 Server的服务器上,采用B/S(Browser/Server)三层架构模式,由客户端、Web服务器和分布式Web服务资源3个部分组成。利用ASP(动态网页制作工具)搭建虚拟实验室平台的客户端,再利用数据库技术将系统的不同资源链接起来。该系统是一个集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教学指导系统和网络实验仿真系统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网上运行系统。实验类型包括演示型、交互型和验证性实验,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开发虚拟环境、实现实验仿真是虚拟实验系统建设的核心部分。

图1 解剖学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结构

4.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构建方法

(1)建立虚拟实验教学网站

利用Dreamweaver网页制作工具搭建解剖学虚拟实验系统网络支撑平台,建立用户登录帐户、设置运动系统的实验项目名称、实验要求、实验用具、实验操作、自我测试和师生交流互动等项目。

(2)虚拟实验组件的制作

1)素材收集与处理。由解剖教师按照解剖学运动系统各个环节的实验教学要求,将实验标本或图谱通过数码相机和扫描仪等设备从不同角度拍摄(每转15度角拍摄一次),并扫描运动系统的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素材经过Photoshopcs3软件进行批量处理,并按名称及章节归类,分类存入素材库,以供开发人员制作解剖学虚拟三维仿真动画使用[2]。2)制作三维仿真动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Flash软件作为制作虚拟实验组件的优点是:a.动画文件体积小(一般为几十KB至几百KB大小),网上传输速度快;b.Flas作品属于矢量动画,可以无限放大而不失真;c.交互性强,方便操作;d.实物拍摄的图片制作逐帧动画真实且效果更佳。

为减少Flash 动画所占用的磁盘空间,往往将动画中涉及的元素根据需要制作成各种元件,如影片剪辑元件、按钮元件和图形元件等,再利用Flash自带的ActionScript3.0 脚本编程语言编写调用这些元件的代码,以达到灵活控制、增强交互性的目的。具体步骤是:打开FlashCS3软件,将准备好的素材图像导入到舞台;然后,将制作好的元件放到图像的相应位置上。可采用复制的方法复制这些元件,只要修改相应的元件名称即可[3]。为了在制作中减少差错、修改及调整方便,元件和背景图像要放在不同的图层上。最后,完成单一内容的Flas影片合成后,将其成SWF文件,文件名要按事先制定的编码规则命名。每一个SWF文件将构成虚拟实验系统中某个实习环节的虚拟实验。

下图分别为用脑颅骨和骨盆拍摄后的图片制作成的Flas文件(SWF)

图2 颅骨Flas文件

图3 骨盆Flas文件

此动画文件包含用数码相机每隔15度拍摄的24副颅骨图片,将这些图片按顺序制作成一个影片剪辑原件(逐帧动画),将图像的放大、缩小、左右旋转、停止、退出等制作成按钮元件,将这些元件拖放到舞台上,并对实例进行命名,再利用Flash自带的ActionScript3.0 脚本编程语言编写调用代码。

(3)组建网络数据库

在校园网服务器上设置网站,建立SQL数据库,再将制作好的SWF动画文件存入网络数据库,供网络虚拟实验系统调用。

三、应用

虚拟实验系统要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就能够自主地完成课前预习、实验模拟仿真操作、课后巩固复习、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问题交流与讨论等学习活动。

1.实验预习

本系统针对解剖学运动系统部分,结合传统实验教学模块开展了虚拟实验教学,实验的内容包括颅骨、骨盆等几个代表性实验。每次实验课前学生先登录校园网解剖实验教学网站,输入给定的用户名和口令后登录虚拟实验系统,通过实验指导手册了解本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用具、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等。

2.仿真模拟实验

用户登录到虚拟实验系统后,选择要进行实验的项目,在对整个实验项目初步了解后即可进入操作环节;调用Flas文件,如图2和图3所示,进行模拟实验;拖动鼠标可以移动到要操作的对象上,点击“+”号可以放大对象,点击“-”号可以缩小对象,点击“L”和“R”按钮可以左右旋转对象,点击“Play”可播放动画,学生可从不同角度观察标本,辨认各个部位,点击“Stop”可停止播放。点击“各部位名称”可以观看动画中标本的部位名称及相关说明信息,点击“退出”按钮可退出本次实验。

3.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

课后作业是巩固实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学生在“模拟”实验操作结束后,点击“课后作业”,进入测试答题界面,通过回答问题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回答的结果正确与否由系统直接给出得分与正确率。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要求学生将各个实验部分进行归纳总结,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交流与讨论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其积极思考并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交流与讨论,能够使学生尽快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技巧。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后,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得到快速的解答和指导,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解剖学虚拟实验系统增强并扩展了传统解剖实践教学的功能,构建和开辟了解剖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它将学生和实验仪器联系起来,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实验内容提供了可重复操作的平台。学生可随时通过校园网登录该平台进行重复模拟解剖实验操作,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通过人机对话,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高度仿真标本的“实际”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实践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上新台阶。该系统不仅能有效地解决解剖尸源不足、标本缺乏的问题,而且节省了重复实验所带来的成本和费用[2]。虚拟实验系统在解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和现行教学模式的狭隘性,拓展了实验教学内容,有效地发挥了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作用,为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4]。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虚拟实验系统尽管有诸多优点,但与实物操作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虚拟实验的过程给人的感觉是“看得到,摸不到”,而且无法遇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等。因此,该系统只能作为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替代传统的实验教学。

附: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还有陈晓玲、王锦绣、梁明庆。

参考文献:

[1]朱利,赵卫.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南方医学教育,2008(4).

[2]张天伍,陈雪梅,等. 局部解剖学虚拟实验室的设计与应用[J].解剖学杂志,2007(5).

[3]覃洪,廖海涛,韦义萍. 《药理学》Flas素材的制作及在教学中的应用[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1).

上一篇:生物实验报告范文 下一篇:心理学实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