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6 10:41:48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第1篇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央行传统审计模式的差异

《规定》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都要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央行是政府的组成部门,各级分支机构是总行的派出机构。按照《规定》理应对央行分支机构的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与履职审计、离任审计的对象都是领导干部。然而,在审计目的、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结果运用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是审计目的不同。央行履职、离任审计都是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审计,目的是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责,保证单位资产安全。经济责任审计则是专指领导干部履行经济管理职责的情况,重在分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负的责任,目的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而更好地推动本单位的科学发展。

二是审计对象不同。央行履职、离任审计的审计对象是领导干部。这里所指的领导干部包括分支机构的行长、副行长及其他行级领导干部,各级行内设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直属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按照《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仅指分支机构正职领导干部或者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职领导干部。

三是审计内容不同。央行履职审计的内容是传达、贯彻国家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情况;组织和参与决策情况;内部控制情况;履行业务管理职责情况。离任审计包括管理决策、干部管理、廉政建设、内控建设和业务管理等五个方面内容。前者是任中审计,后者是任后审计,两者都是全面审计,内容大同小异,审计结果殊途同归。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本系统、本单位预算执行、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以及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落脚点在于查明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其既可以任中审计,也可以任后审计。经济责任突出了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合法性、有效性、效益性。

四是审计方法不同。央行履职、离任审计采取进点公告、问卷调查、查阅档案等审计方法,通过座谈、函证、质询和走访等方式了解情况。审计方法较传统,重在查错纠弊,使用的大多是定性评价。履职、离任审计既可以“下查一级”,也可以是同级监督。经济责任审计通常采取“下查一级”的方式,采用召开会议、审计公示、查阅档案、听取意见等审计方法。为了客观反映审计对象经济决策、财务管理的合规性、有效性、科学性,还需要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确认其经济效益和工作业绩。

五是审计结果运用不同。履职、离任审计报告报本行行长审阅;审计工作的结果形成审计结论提交组织人事部门存档,作为今后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依据;对审计对象所在单位下达整改通知,促进其规范高效履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送达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审计结果等结论性文书报送本级行政首长,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同志;并提交委托审计的组织人事部门,有关结论也可纳入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

二、基层央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已有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暴露出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如,经济责任的归属难界定;审计工作难度大;缺乏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等。央行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范畴除了本单位财务收支、资产管理等经济责任外,还有巨额金融资产管理的责任、金融管理与金融服务的风险和责任。央行如果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则需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认识问题。央行的履职、离任审计已开展多年,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有相配套的操作规程,有较成熟的审计方案。内审人员对这些传统的审计模式较熟悉,审计起来得心应手。许多人认为履职、离任审计是广义的经济责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一样是领导干部,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没有必要。比较起来,人行的财务收支相对简单,无法反映央行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的全貌,如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否会回到央行最初的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模式。而且,《规定》要求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据此评价央行的领导干部任期内的工作业绩和绩效难以客观、全面。思想认识的制约将影响央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

其次是制度问题。央行经济责任审计还在摸索之中,有关的制度有待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内容、方法、结果的运用尚待明确。与领导干部相关的经济责任需要界定,有关的绩效评价指标建立尚待时日。如何将经济责任审计与履职审计、离任审计有机结合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三是人员问题。人才是内审的“生命线”,队伍素质的好坏决定审计质量高低。目前,各级分支机构受人员结构、业务素养等因素的制约,内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加上近年来上级行系统的内审业务培训少,高层次的内审业务培训更是缺乏,有关的学习辅导资料又难买到。现在条件下完成常规的审计项目尚可,要对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与绩效评价,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内审工作转型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各级内审人员加倍的学习与实践。

三、基层央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央行内审工作转型的要求,我们认为基层央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在《规定》明确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央行职能特点,结合央行的工作实际,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审计模式。鉴于央行领导干部大多是“先离后审”,我们建议对领导干部任中以履职审计为主,离任时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全面审计与绩效审计互为补充,形成较完备的领导干部审计监督机制。

1.提高认识,建立制度。

为了加强央行的治理,完善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机制,在央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央行内审工作转型的目标是由传统的财务、业务合规性审计向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绩效审计转变,经济责任审计包括财务收支绩效、经济效益等内容,这是与内审转型方向是一致的。我们要适时修订央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充实其中,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方案,以制度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各级分支机构的领导干部要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强对内审工作转型的领导,积极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内审人员要转变思路,加强学习,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2.明确内容,规范程序。

基层央行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首先应结合实际对各级分支机构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厘清。按照《规定》所指的内容将所有可能引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管理和监督行为纳入审计范畴,包括本单位的预算管理、财务收支、财产安全等狭义的经济责任审计范畴。同时,我们要对审计的内容进行拓展,涵盖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等广义的经济责任审计范畴,审计内容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机构金融资产的完整、安全、效益,以及央行宏观调控、金融管理、金融服务职能履行中的管理责任、法律责任为基础。具体内容包括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重要资产及重要投资管理、依法行政、主要业务管理等五个方面。其中:内部控制包括制度建立、组织管理、应急处置;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财务收支、大宗采购;重要资产及重要投资管理包括发行基金、固定资产、再贷款管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和基建项目管理;依法行政包括行政许可、执法检查、行政处罚;主要业务管理包括综合管理、发行保卫、会计国库、信息安全等。然后,在现有合规性审计程序的基础上,增加效益性审计的内容,建立一套适合央行实际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程序,明确审计底稿、事实确认、初步意见、审计报告、审计结论等内容和形式,规范审计结果的运用范围和价值体现。

3.增强素质,创新方法。

要加强内审队伍建设,必须将内审理论培训与实务培训配套进行,注重在审计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建设一支既有内审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内审人才队伍。不断创新审计方法,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经济责任审计要与经济效益审计相结合,要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注意对领导的决策、管理、资金效益的审计,注重对重大投资项目决策的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的评价;二是经济责任审计要与审计调查相结合,要认真搞好审前调查,对一些在账面上无法核实的情况要纳入审计调查的范围,及时调查取证,做到问题定性准确无误,定量分析恰如其分;撰写有份量的审计报告和调查报告,真正做到一个项目两份成果。三是要在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好分析性复核、审计抽样、指标分析等方法对资产风险、管理风险、法律风险及财务收支的效益、资产采购和管理的效益、重大投资的效益等进行分析。特别要重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加大业务风险的系统排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4.突出重点,反映客观。

央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人财物和主要的业务风险、系统风险、法律风险。因此,要在对经济活动合法性、合规性等常规审计内容的基础上,对效益性评价指标的内涵、外延进行明确界定,统一评价口径,量化评价标准,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要重点突出,既要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管理工作的“对与错”;又要对工作绩效“好与不好”给出答案;同时,对“能不能更好”提出建议;最后,透过成绩和问题,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领导干部的政策水平、领导能力、管理方法和工作绩效。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第2篇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除政府与社会共治、五位一体的协调、效率与公平统一等命题外,打造制度的笼子,对公权力运行进行规范和有效控制,成为当前的主要抓手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现有的政权结构和权力分布下,基层党委政府和部门单位“一把手”,享有高度集中的分配公共资源权力,如果责任边界不清、缺乏警示,客观上就为权力寻租和职务腐败行为留出了通道。因此,为保障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深化改革进程和促进我省“两个跨越”中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同时又精心管理和保护好干部队伍,加强对经济权力运行的规范和监督制约,就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就指出,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发挥司法、监察和审计部门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强调,要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十报告再次重申,“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成为我党监督各地区各部门“一把手”履行经济责任的重要制度手段。

在全面深化改革号角吹响的历史节点,在经济腐败案件频发的发展阶段,经济责任审计如何客观、准确地对领导干部运用经济权力进行监督评价,不仅涉及到各项改革目标的协调统一,涉及到对经济发展的助力推进,涉及到对领导干部的支持保护,也反映出我党依法治国、依法治权的能力水平。因此,在国家治理理念下对经济责任审计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依法治国的需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现代国家治理公权的共性要求,也是我党针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提出的战略任务,它客观上需要通过制度性安排,使权力相互制约成为一种机制,成为常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作为权力制约系统的设计,理应成为我党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制度,这种监督应该覆盖更多层面、更多岗位、更多的领导人员。既使公权拥有人增强一种责任自觉,也使监督的制度功能更加显现。

民主监督的需要。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化和透明政府建设的推进,作为公权力来源主体的人民群众有着监督官员履职行为的强烈要求,需要第三方的专门机关实施独立监督,并对其履职能力和成效作出客观评价。这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了党委政府连接社会的重要纽带,体现了我党依法治权的决心和信心。

领导干部自身要求。随着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推进,不同部门和岗位有了明确的责任和义务,由此激发了各级领导干部产生定期厘清自身经济责任的内在需求,希望通过不同阶段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证明自身履职行为的合法合规和廉洁性,同时及时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铸成大错。

监督目标的整合。随着国家机关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各行政和经济管理部门依托信息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部门之间信息及时交互、共用成为可能,组建专用信息平台,为组织、监察、审计等部门开展联动监督、提高目标的一致性提供了技术支撑,既提高了监督的时效性,又增强了互动性。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

制度性约束功能还不强。总体停留在审计部门的专业检查层面,审计成果尚没有真正融入到对干部管理的考核体系之中,成果运用还没形成制度。

领导岗位的经济责任边界不够清晰。相关法规定性要求多,会议部署多,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要求不规范,特别是党委主要领导经济责任界定困难。

审计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对不同领域领导干部的评价框架和指标还不细化,审计结论中对干部履职的整体评价较薄弱,评价尺度也不够规范。

如何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途径呢?

增强使用公权理当接受监督约束的现代意识,提高培养干部和监督干部工作的协调性。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能力是体现依法行政水平的核心内容,对其监督既是防止履职出现偏差问题,也是养成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意识的手段。对重点干部的培养成长过程也应该是伴随组织监督、社会监督的过程,二者同步,才可能实现党的事业和个人成长健康发展。当前,建议实行对地方党政主要责任人任期内必审,对干部升迁和群众反应强烈的必审,对从事投资、招商、信贷等关键岗位的干部必审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要服务于不同时期国家治理的重点和方向。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进行审计评价,应体现党对执政要求的导向,审计评价体系的设置,不应该是一劳永逸的,要充分体现不同时期的特点。比如,我们当前关注了领导干部承担的发展责任、民主决策责任、财政财务管理责任、经济监督责任,这是共性要求,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特定时期,还需要与改革要求相匹配,评价干部是否敢于破除本地区本单位固有的利益格局、积极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化;是否善于开拓创新、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坚定的大局意识、相互补台、敢于担当等。

积极探索领导责任划分原则和审计评价体系。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处于国家权力架构的中心环节,实事求是和准确划分其责任体系,是我们党科学执政、依法行政的要求,也是引导其工作运行模式的规范。目前,这个命题亟待破题,意义重大。党委实行集体行权分工负责,政府实行首长负责;书记是常委会召集人,行政首长是政府决策人;党委是领导核心,政府是依法行政;党委负有对各方监督职责,政府主要履行协调执行义务。两者都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责任人,又有各自的行权着力点。应立足其不同的领导方式和行权特征来探索责任划分原则,切实改变泛化“领导责任”的做法,提高审计结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对评价体系的设定,要从整体上、归纳似地对个人经济责任做出评价,既指出与领导干部责任关联性较强的突出问题,也要对其工作的主导方面予以充分肯定。

完善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控制体系。从实践工作总结,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存在几个关键环节:一是走马上任时,对自己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不清楚。二是任期内,没有定期向上级组织作履职情况报告的制度。三是离职时缺乏与下任领导的交接制度。首先细化岗位职责,组织部门应对重要岗位做出职位说明,界定履职的责任边界,筑牢责任评价基础;其次建立重要岗位领导干部每年向上级组织部门报告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制度,便于组织部门动态性地了解干部情况;最后建立领导干部离职时与下任领导交接的报告制度,包括地区或单位债务变化、重大遗留问题说明等内容。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第3篇

本文作者:韩利琴工作单位:浙江乐清农村合作银行

(一)转变思维方式,拓宽审计思路现阶段领导干部违规违法行为越来越具有隐敝性,采用常规的审计方法较难发现问题,因此审计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拓宽审计思路,不断开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新局面屯.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不深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贷款、计算机、法律等业务知识,还要善于沟通,特别是项目主审,审计组进驻前要召开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座谈会,这是双方良好的开端"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对业务经营进行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实施流程控制和动态跟踪,将不合规行为抹杀在萌芽状态;审计组进驻时在被审计对象单位张贴审计告示,提高监督力和审计的威摄力"要求被审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授权书,通过征信系统打印被审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信用报告,充分反映被审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的负债情况和个人房产明细、信用等情况,将信用报告内容与被审计对象实际收人情况对比,可以从某一方面可以发映被审计对象的廉洁自律的情况"(二)探索创新,突出审计重点对领导干部提任、离任的经济责任审计中,重点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经办和审批的贷款,大额费用支出,固定资产租出、租入、购置等,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经营效益评价情况及个人任期内考核结果、廉洁自律状况、任期内辖内案件情况等,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对被审计对象经办或审批的贷款余额按大小进行排序,前十大贷款户必查,不良责任贷款检查1%,不但对贷款资金手续的合规合法性进行检查,并追踪贷款资金流向,对抽查的贷款部分进行上门核对,核实贷款真实性;对百元贷款收息率、不良贷款比率、投资理财业务、国际业务、债券业务等开展效益评价,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不断规范和完善审计方法"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费用权、人事权、贷款权的监控,提高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人才选拔和薪酬激励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完善领导干部的动态管理,具体通过谈心、家访等方式了解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重点排查九种人,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掌握实时情况"。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以简报的形式通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情况,对经济责任审计出的有关问题,及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加大问责力度,及时发整改意见书给被审计单位,并跟踪整改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给董事会同时向监事会发起监督建议书,全方位提升监督效果;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纳人被审计对象的人事档案,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实现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信息共享"平时通过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分析、总结,注重实践经验积累,认真查找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风险点,提出重点审计范围及改进意见,为下次经济责任审计打好基础,逐步提升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进一步细化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准则,修订5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6和5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计分表6,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改进审计流程,规范审计内容"对领导干部整体评分值时,给业务发展指标情况得分赋予4%权重、经营效益评价得分赋予占2%权重,内控管理评价得分赋予4%权重,据此最终得出综合得分值,得分值在9分以上(含)履职情况为优秀、8(含)一9分为良好、7(含)一8分为中、6(含)一7分为一般、6分以下为差"通过业务发展指标、经营效益、内控管理等三个方面考核,对领导干部的履职评价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使评价指标能更客观地反映被审计对象履职情况和内控管理情况"1、业务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评价"业务发展指标完成情况是指根据领导干部任期前与上任后的存款、贷款、市场份额对比,增长率是否超过系统内的平均水平"业务发展速度评价分为较快、一般、较缓三档,评价为较快得分为9分、一般得分为8分、较缓得分为7分"例如某支行陈XX同志的业务评价,截至211年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92386万元,比29年12月末增加4987万元,增长116.98%;贷款余额8895万元,比29年12月末增加5699万元,增长135.58%;211年12月末市场份额为45.29%,比年初上升了4.31个百分点,比29年12月上升了5.31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行6.63个百分点;该支行存贷款业务发展速度相对轮决"2、经营效益评价"经营效益是从百元贷款收息率、不良贷款率、收人成本比率、资本收益率等4个指标年度增长率来看"经营效益评价分为较快、一般、较缓三档,评价为较快得分为9分、一般得分为8分、较缓得分为7分"例如:陈XX同志在某支行任职期间,211年利润总额4735.93万元,比29年增盈213万元;百元贷款收息率8.37%,比29年度增长.18%;不良贷款率.47%,比29年度下降.45%;收人成本比率125.92%,比29年度增长33.68%;资本收益率15.7%,比2(刃年度增长33.68%,该支行经营效益增长速度逐年加快"3、内部控制管理评价"内控管理通过综合管理、信贷业务、财务会计等七个项目来评价,每个项目评价计分表总分为1分,评价内容包括内部控制环境(25分)、风险识别与评估(15分)、内部控制措施(4分)、信息交流与反馈(1分)、监督评价与纠正(1分),制订评价内容中每一细项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评价标准、标准分值,根据经被审计对象确认无异议的审计记录单在评分表上标注扣分理由打出实际得分,再通过权重得出内控管理最终得分"例如某支行陈XX同志的内控管理评价最终得分88.25分(限于篇幅,七个项目评价计分表及具体计算过程略)"(见表l)通过上述的计算,某支行陈XX同志得到的综合分值为业务发展指标4%*9+经营效益2%*9+内控管理4%*88.25=89.3分,履职情况为良好,被审计对象出色的完成了受托责任"通过对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活动内部控制状况和经营绩效的综合测试和评价,以定量为主,定性为铺的评价方法更符合客观性和公正性原则,有利于人事考核和人事任命制度的改革"同时,相关部门采纳审计建议,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考核拨任用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的制度化建设"总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影响面广、责任重大,内部审计部门要紧紧围绕农村合作银行发展的中心,创新审计理念和思路,不断规范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程序,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和完善金融系统的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第4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干部、正党风、强管理、促发展’的重要措施。不只涉及一个部门、一个企业,而是全国范围内都要开展的一项审计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司杨立杰司长在2013年人民银行内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化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履职审计的基本思路是,离任审计突出经济责任,同时兼顾相关领域的内部控制。今年总行将修订《离任审计制度》,进一步改进和规范离任审计工作”。当前,人民银行面临履职环境日益复杂,内部资源受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风险隐患不断上升。而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和建立健全问责机制,促进执行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是促进领导干部尽责守规守纪守法,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为此,笔者以此文对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思路进行尝试性的探索。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在明确经济责任审计之前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经济责任,《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经济责任指的是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包括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素。

(一)审计评价和责任追究侧重于领导干部本人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领导干部,追究的责任包括领导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与以往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履职审计规定相比,这里强调了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而以往则只对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进行追究。

(二)审计标准强调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从《暂行规定》里可看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而以往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履职审计的审计标准只是合规性。

(三)评价目标是单一的唯一的经济责任

从经济责任审计定义和《暂行规定》中明确的审计内容可看出经济责任审计仅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与评价。对领导干部不涉及“经济责任”的政治、组织、行政等行为及因其行为产生的责任,如领导干部让下属论文,又如利用提拔干部机会受贿等,都不是经济责任审计所要评价的责任。而以往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履职审计中,则要对领导干部所负有的全部责任都要进行评价。

三、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框架的设定

根据《暂行规定》及人民银行的自身特点,从审计范围、评价指标、审计方法等方面入手,构建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框架。

(一)审计标准的确定

《暂行规定》所述的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根据人民银行具体情况和习惯,我们将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为真实性、合法性与合规性、绩效性。真实性、合法性与合规性也就是“对”与“不对”,即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绩效性就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二)审计范围和评价指标的确定

人民银行的主要业务包括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人民银行为开展业务还伴随着财务收支的发生。因此与领导干部密切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其审计范围和评价指标应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为纲,以各项经济活动为线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规性指标。①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合规性指标。主要包括重大重大经济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运作等事项的合规性。②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合规性指标。主要包括预算管理、财务收支核算与管理、银行账户管理、实拨专项资金管理、工会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合规性情况。③资产负债管理情况合规性指标。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再贷款、再贴现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经理国库款项、发行基金管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处置情况、存款准备金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合规性情况。④重要投资项目建设和集中采购情况合规性指标。主要包括基本建设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合规性情况。

2.绩效性指标。基层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经济性评价绩效性指标主要设有以下表中几个。

基层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绩效性指标表

(三)审计评价

1.对合规性评价。通过对文档资料的审核包括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审阅、会计账簿的审阅、会计报表的审阅、其他书面的资料的审阅,对文档之间的核对包括证证、账证、账账、账表、表表和账实核对,对审计对象是否遵循了特定的程序、规则或条例进行定性评价。

2.对绩效性评价。通过查阅资料、访谈、分析等审计方法,对被审计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评价,以确定审计对象的绩效水平。在评价过程中,各审计指标的权重确定是关键,由于人民银行不是盈利机构,带有鲜明的政策管理特色与内涵,对其开展绩效审计在指标、评价尺度的设计上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难以在价值上加以描述,专家打分法则是对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

四、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需改进的方向

(一)实行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以保障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经济责任审计触及的都是敏感问题,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如被审计单位为了团体利益,审计对象为了个人前途的影响,审计主体为了工作的持续便利开展,未实行审计风险责任追究制,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为了保证审计质量,人民银行应按审计署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令第6号)实行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

(二)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率,以确保审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目前,人民银行会计、财务资料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信息失真的现象,审计对象提供的资料可信度不高,审计结论和评价的客观性也就会降低。因此,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率,才能有效保障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的通知(中办发[1999]20号).

[2]杨立杰司长于2013年3月21日在人民银行内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固化转型成果 深化转型实践 推动央行内审工作实现新突破》.

[3]人民银行基本建设管理专项审计方案.

[4]人民银行武汉分行领导干部履职绩效审计方案.

[5]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用书:《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国石化出版社).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引言

随着国家反腐工作继续向基层延伸,在乡镇内部审计中,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正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村干部作为乡村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参与者,其履职尽责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扎实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就凸显出其重要价值。

一、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1.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对干部认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为上级党组织选拔使用基层干部提供第一手真实数据和必要的参考。以笔者所在村财务收支情况为对象,对村干部在任期内各项经济工作的完成情况、决策制定情况、国家政策执行情况和村级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其评价结果既是对本人工作成绩的全面反映,也是乡镇党委政府人事部门未来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2.预防治理腐败的重要方式

虽然村干部不属于国家干部,但按照国家规定,村干部仍然参照国家公职人员标准,接受上级组织和纪委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健全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能够规范相关审计监督制度,形成防止基层违反廉洁纪律问题的预警制度,对发现的重大腐败行为,也能够及时移交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的核查处理。

3.促进财务监管的重要凭借

当前,村级单位财务制度已逐渐由税费征收过度到了财政专项资金,但相关审计工作结果都表明,收支真实性不高、白条支出现象普遍,土地出让金成为“小金库”、公款私存等问题非常普遍,外在表象就是大量村级单位的财务监管非常混乱,给部分心存侥幸的村干部留下了可乘之机。而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就可以有效杜绝这一现象。

4.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国家一方面大力减轻农民和企业负担,一方面将村委会经济来源过度到财政供给制,大量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被下放到基层乡村,使农村行政体制、税费管理、经济体制等发生着深刻变化。而村干部作为这些专项资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对其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势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前景。

二、做好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策略

1.紧密围绕村干部履责尽责内容

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紧密围绕村干部自身工作履职尽责情况。要突出对上级三令五申的重点工作的检查力度,如撤销村委会银行账户等,确保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指示在基层得以充分贯彻落实。要加强对财经法纪执行状况的检查,如各项收入是否足额按时入账、支出是否合理合法、专项资金是否做到了专款专用、是否存在滥发福利现象、村集体财产是否存有流失问题等。对村民广泛关注的问题要加强审计工作力度,如村集体资产在承包发包处置前是否经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等讨论通过后予以公开公示、政府划拨的专项建设资金或社会捐助的其它资金等是否实现了专款专用、村务公开是否做到了及时真实全面规范等。另外,还应将村干部自身的经济收入情况和廉洁自律问题纳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容中,为村干部发放的奖金、工资、福利等,是否经过民主决议;离任时,个人占据的公用财产物资是否按时移交;村集体工程发包租赁时,是否存有并未经村民集体研究的问题等,以上村干部履责尽责情况,都应是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所应涉及的重要内容。

2.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效果评价

在对村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后做出的审计报告中,审计效果评价是非常关键的核心内容,既反映了村干部岗位上的履职尽责情况,也是本人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真实写照。效果评价要正确区分主客观原因界限,正确区分工作渎职和失误两种具体情况,区分究竟是村集体的共同责任还是村干部的自身责任,是前任遗留还是后任造成等。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如果事实没有调查清楚、政策法规规定不够清晰等,不能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要经得起群众监督。评价结果要尽量客观反映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貌,应包含村集体财务收支和债权债务的合法真实性、公共财产的保值增值状况、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经决策制定情况、廉洁自律情况等,才能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更能真实反映村干部本人的工作状况。评价时,要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既不能捕风捉影而损伤村干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也不能姑息纵容对违法乱纪问题听之任之。评价后,要利用村务公示栏或媒体等方式,将评价结果向全社会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同时以书面形式将评价结果上报给上级党委政府。

3.捋顺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机制

开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其目的不仅要是要客观公正反映村干部自身的经济责任工作情况,更重要的是捋顺经济责任审计的正确工作机制,发挥监管工作功效,防微以杜渐。要健全农村审计监督和财务委托制度,从法律层面规范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基础。应建立审计专职机构,规范审计工作的执法主体。相关部门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突出审计执法的重要位置。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支持监督工作力度,为审计机关配齐配强专业性人才队伍,保证审计工作的实效。另外,严格规范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使村干部对党纪国法知敬畏,知道事关村民的资金该如何花,怎样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督促广大基层村干部更好的履职尽责,提高自身对村集体经济的管理领导力,更好的将精力集中到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水平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所提出的建议,将有助于提升村集体经济的公开透明度,确保农村风貌的持续向好。

三、结语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程,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将其作为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抓实抓细,督促更多村干部为农民群众生活福祉改善贡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郭勇,程度平.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十二个关注”[J].农村财务会计,2017(1).

[2]蒋捷.关于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6(4).

[3]黄志辉,杨育兰.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探讨[J].南方农业,2015(10).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责任;内部审计;审计结果;变革

一、引言

2014年7月27日,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是经济责任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是继2010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颁布后经济责任审计法规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事件和里程碑。其中《实施细则》对各有关方面如何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了明确规定。这一系列举措也将同时推动内部审计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发展及其审计结果的运用。但是对什么是审计结果这个较为本源的问题却被忽视了,在开展内部审计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越来越让审计实践工作者们认为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概念有作进一步界定、分析和研究的必要。因为只有不断地完善审计结果,审计结果的运用之路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二、审计结果的传统内涵

对于审计结果的概念,尚没有明确的限定或权威性的阐述。结果的一般定义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因此目前存在的普遍观点认为,审计活动虽然不是生产物质产品,但它同样是有“产品”的,即“审计报告”,甚而更狭义的理解便是审计报告中审计发现的问题、评价及建议。

从《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传统内涵也可见一斑,见规定第三十九条:“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以适当方式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当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从这些文字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目前基本上是指审计报告。

但是如果把审计工作也看作是一种生产过程,那么作为它产品的审计报告作为生产结果,是不是过于片面,我们认为有了产品,还应该有产品介绍及产品使用说明书,这样才能让产品使用者更正确地使用它。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审计结果就是指审计报告这一传统观念。

三、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因素

1.审计报告的敏感度与责任度

由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审计对象是“人”,而且往往是本单位重要部门主持工作的“领导干部”,审计的内容是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其审计报告不同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它的内容既针对“领导干部”,也针对“经济责任”,着重审计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领导、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作出重大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决策情况,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以及个人遵守廉政纪律情况等。根据《规定》第三十九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当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

因此审计报告的意义不仅仅是促进被审计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而且还是考核和提拔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也是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的证明材料之一,被审计领导干部对报告提出问题高度敏感也是情理之中的。

2.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诸多影响因素

现实存在的种种因素如审计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力量的组织形式、审计业务的管理等诸多因素都将对审计工作的完全客观性及公正性产生影响,直至最后形成的报告。

(1)部门负责人的影响因素

目前大多内审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上都是任后审计,即便是任前审计,也会因为审计负责人与本单位的中层干部都是任期相同或相近,换言之,相同间隔期的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部门负责人在随着任期在更换,对每次项目审计的业务能力、责任意识、审计方案乃至审计力量的组织形式都会不同,审计的深度或审计报告的风格自然也会不同,这种因素的存在甚至会造成这样畸形的结果,即同一家被审计单位的前任与后任在管理模式及存在问题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因为换了不同的审计方案、审计要求,做出了完全不同评价的审计报告,也许前者还是充满赞溢之辞,后者却是问题诸多。这对于被审计人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事情,会对审计的公正性产生质疑,给审计结果运用带来不利影响。

(2)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

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会对由于重大政策变化引起的财务状态变化做重点披露,审计工作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随着国家反腐倡廉力度的加大,原先并没有认为是严重的问题显现出来了,这就象先后拿了两把不同刻度的尺子来丈量,即便是同一物体,得出的结果显然是不同的。

(3)审计发展的影响因素

经济责任审计在不断的发展及摸索中,审计政策及手段也在不断地发展及摸索,审计队伍也在变化中,审计报告的深度及力度势必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只以最终的审计报告作为审计结果来运用,不利于干部履职情况的纵向比较。这意味着衡量尺度的计量单位变化了,履职能力的“高”“矮”怎么能比较得出来。当一份审计报告放到被审计人面前,被审计人发现自己比前任更尽职,但前任的审计报告写得花团锦簇,自己却问题百出,自然会对审计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4)审计成本的影响因素

审计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理论上认为,随着审计规模的扩大、审计要求的提高,审计成本会不断增加。如果要绝对保证审计结果的精确,审计成本可以大到没有上限,而审计工作的收益却是有限度的。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受制于成本预算,某些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的审计程序经常由于审计成本的制约而不得不放弃执行。因此可以这样说,令人满意的审计质量是在一定成本水平下的效益最大化。审计成本主要由人员配给及审计时间等因素决定,人员配给及审计时间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的深度与力度。人员和时间越到位,审计深度自然越到位,相反如果严重不足,审计报告自然也是走过场式的报告。如果只重视完成的审计项目的数量,而忽略审计成本的恰当性,进而产生“前脚审计没问题,后脚被审人出事”等屡见不鲜的事情。

(5)审计地位的影响因素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上是同级审,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本身承受的压力就较大,如果本单位对审计意见的重视程度不同,审计部门的地位不同,对审计工作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影响不同,对最后的审计报告影响力也自然不同。

四、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概念变革

1.必要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知,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当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这要需要我们的审计人员本着更大的责任心去做好这项工作。但因为现实存在的上述种种影响因素,给这项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及公平性带来困难。

《规定》第三十三条要求:“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查证或者认定的事实,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以及责任制考核目标和行业标准等,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审计评价应当与审计内容相统一,评价结论应当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的客观公正及实事求是性,是审计的立身之本。所以只单纯地将审计报告做为它的审计结果,而脱离审计报告产生的背景、条件及要求,将让我们的审计结果过于单薄与片面,引发很多审计风险,其中最大的审计风险便是反映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职情况不够客观公正。

2.概念变革

(1)运用SOWT分析法分析内审的经济责任审计

自身优势S(strengths):(1)对所审的单位情况较为熟悉,比较容易深入并熟悉审计对象,较易发现问题。(2)常常会在相同间隔时间审计同一个单位,有利于相关部门进行纵向的评估比较。

自身劣势W(weaknesses):(1)与被审计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个人关系、领导层意识、内部政策等审计环境影响较大,易影响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2)审计力量有限,多数处于超负核运转状态,易影响审计质量;(3)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健全空间较大。

外部机遇O(opportunities):国家对反腐倡廉的重视,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需求与要求在同步增长。

威协T(threats):随着国民法制意识、被审计对象的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审计风险不断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通过SWOT分析法,可以看出内审的经济责任审计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其生存的机遇与威胁,如何更好地发展内审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结果作为审计工作产品,如何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更好的发挥产品的利用价值,是发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着眼点。

(2)概念变革

因此相对于其他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更应该是个多维概念,审计环境、审计力量、审计条件、审计方案都应该作为审计结果呈现给审计结果利用单位,这样一方面对于审计结果利用单位有一个全貌概念,能对审计结论产生的环境及背景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对审计部门也是一种监督,减少了走过场审计的可能性。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建议向审计结果使用者提供一个多元及多维的审计结果,即不仅仅提供审计报告,还应以简表及附件形式向审计结果使用者提供审计环境、审计力量、审计条件、审计方案、审计问题存续时间分析等重要信息。

初步建议设计这样一份清单,经审计部门填写后与审计报告一起做为审计结果文档提交给相关部门作为审计结果。

其中审计问题存续时间分析应表明所查问题的存续时间,是被审计经济责任人任职前就存在的,还是任职以后才产生的。

扩展审计结果内涵,让审计结果立体多维化的变革意义主要有:

①扩大审计结果的外延,可以让审计结果利用单位更清楚审计报告产生的背景、条件及要求,对干部的履职情况及能力有一个更立体的认识。

②有助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与成熟,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

③避免在审计力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现象。

④在实施审计监督的同时,对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也是一个监督,能够更清楚地判断审计报告的科学性,也是对以前报告的再次审视。

⑤提高审计结果的利用价值,为干部选任提供更加客观公正的依据。

⑥能够适应审计不断发展的态势,让审计结果的使用者有一个动态与全局的观念。

参考文献:

[1]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审计研究,2007(1):10-14.

[2]田朝辉.内部审计成果的利用制约因素分析.中国审计,2004(16):59-60.

[3]孙春显.试论加强审计成果转化利用.山东审计,2002(增刊2):28.

[4]王谦华.加强审计成果利用,发挥审计应有功效.中国审计,2002(5):28-29.

[5]钱世昌.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析

2010年10月,中办、国办正式颁布实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简称两办《规定》),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监督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手段,同时赋予各级党政部门内审部门依法行使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职责。各级人民银行按照“两办《规定》”,在开展全面审计、履职审计、离任审计基础上,探索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由于现阶段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处于试点阶段,为此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内容、方法等,有助于规范基层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质效。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

(一)经济责任和经济责任审计

“两办《规定》”第四条对经济责任的内涵作了严格的界定,即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内审部门依法接受组织委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的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所负责组织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被审计的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所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并提出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活动。

(二)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各级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对被审计人在任职期间履行管理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目标是通过审计,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被审计人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和职责履行情况,发挥审计结果在领导干部管理、评价和任用中的依据作用,提高干部选拔使用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是专项审计,相比其他专项审计而言有以下特点:一是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审计对象为各级人民银行履行经济责任的行级领导干部和部门领导干部。二是直接对“人”的审计。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最重要的特征体现在直接对“人”的管理上,并和对“事”的监督上有机结合,从而有别于其他专项审计单纯对“事”的审计。三是以经济责任为重点。对领导干部的全面评价,分别涉及到政治方面和经济责任方面,还涉及到业务水平、管理决策、组织协调、民主团结等方面,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仍是经济责任方面,为此经济责任审计有别于履职审计、离任审计和全面审计。

二、人民银行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一)是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推进基层行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需要。2006年,中组部出台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综合评价试行办法》,提出将上级审计部门提供的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和评价意见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实绩分析的内容之一。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还明确要求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由此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体制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措施。

(二)是领导干部履行央行职能,实现内审工作转型的需要。2010年,中办、国办颁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正式提出了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强制性规范。从人民银行履职现状来看,“十二五”金融规划提出了构建适应中国特色的银行业风险监管框架、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健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等任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保证央行有效运行的基础、维护央行权威的保障,应积极将自身工作置于央行工作全局之中,通过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审计工作的转型,从而更好地为履行央行职责服务。

(三)是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和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需要。经济责任审计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环节,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制度设计。内审部门职责就是要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发现一些苗头和问题,及时警醒领导干部,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内审人员依法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适应了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对促使领导干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推动从机制上、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按照“两办《规定》”,党政部门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是资产完全完整、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及效果、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依法履行经济职责、内部控制及制度健全有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六个方面。而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工作性质和组织结构具有特殊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组织执行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计划和金融法规制度;财务管理及经济效益;资金财产的安全完整;经济案件和责任事故;组织内部管理、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等,为此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应围绕上述内容进行,并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二是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三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四是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公允性;五是国家财经纪律的遵守情况、个人廉政自律情况。

四、基层人民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将经济责任审计视为财务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部分审计人员片面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就是财务审计,实际上两种审计的内容和性质不同。财务审计主要是审计人员对财务收支以及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不但包括了财务审计的全部内容,而且还包括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

误区二:以履职审计、离任审计替代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工作中,部分基层行以履职审计替代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以离任审计替代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际上三种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并不能相互替代。履职审计、离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分支行行长、副行长、内设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直属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审计内容主要是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法律法规、金融方针政策和有关规章制度、组织与决策、内部控制和履行业务管理职责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主要是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审计重点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和个人廉洁自律情况。以履职审计、离任审计替代经济责任审计,扩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和内容范围,与“两办《规定》”明显不符。

误区三:把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混淆。少数审计人员对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的内涵认识不清,混为一谈,致使审计报告出示的评价不客观。“两办《规定》”对领导干部的相关责任有严格界定:一是直接责任。未经民主决策、相关会议讨论而直接决定、批准、组织实施重大经济事项,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行为。二是主管责任。除直接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直接分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行为。三是领导责任。即除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外,领导干部对其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其他行为应当承担的责任。

五、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方法

基层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表明,经济责任审计技术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审计中常用的审计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账户审查法。内审人员从银行账户入手,调阅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所有银行账户,确定相关重点会计科目,运用恰当的审计方法,对相关账目及单位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二)证据审查法。内审人员运用顺查、逆查、详查、抽查、审阅、核对、计算、分析、查询、盘点和观察等方法,对取得的证据进行审查,揭示领导干部任期内资产、负债、损益及相关的经济活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测试分析法。一是内控制度测评方法。采取调查和描述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和最终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四个步骤,调查领导干部任期内与经济责任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二是财务分析方法。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被审计的财务状况、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四)信息收集法。内审人员通过发放审计调查问卷、观察、查询、函证、专项调查等方式,收集、整理和查找事实真相和线索。

参考文献:

1、叶陈云.2008.公司内部审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司.2008.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指南.中国金融出版社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第8篇

一、实行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增强审计立项的计划性

为切实加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工作效率,湘东区审计局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和纪检、组织部门汇报,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数据库,实行审计对象分类管理:一是对经济活动规模大、下属单位多、资金资产量大的重点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以及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内轮审;二是掌握经济决策权、执行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等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管理重点项目、分配和使用重点资金的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实行离任必审;三是对任职时间不超过一年、临时主持工作不超过一年的领导干部,单位资金量小、内控制度较为健全、干部职工对单位经济事项无异议、未收到其举报事项的领导干部,可免于审计。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有计划地安排审计项目,提高任中审计或离任前审计的比重,使每年度的审计项目保持均衡,避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打乱仗、走形式。

二、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组织领导

完善了《湘东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的程序、职责以及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做到联合制定审计机制,共同研究审计计划,定期通报审计情况,适时征求审计意见,实现联席会议常态化。必要时可以联合召开进点会、审计见面会、审计整改会,以及借助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能进行审计取证、重大违纪违规问题查处和审计整改问责等等,充分调动纪检、组织、监察、财政等部门参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积极性,让联席会议真正发挥作用、整体联动、形成合力。

三、突出审计工作重点,增强审计内容的针对性

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通过对其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性进行审计,来分析和评价领导干部的功过是非。在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时,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把握好“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辩证关系,既要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又要重点突出,关注其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和效果,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情况,遵守有关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情况,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等活动的效益情况;关注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关注其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职责情况;关注其对本级党委、政府重大经济发展措施的落实情况;关注其执行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情况;关注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关注“三公”经费开支情况;关注领导干部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情况;关注群众反映的疑点、难点、焦点问题等。同时,根据离任审计和任中审计的不同要求,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重点期间和重点事项,提高审计的针对性。

四、完善审计评价体系,增强审计评价的公正性

为充分考虑到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审计结果利用的便利性,要求从三个方面进行责任界定和审计评价:一是做到客观评价。即“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在评价中不能掺杂个人感情,或者受到第三人左右,或者利益的影响而做出夸大成绩、回避问题等违背事实的评价;评价要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最好有数据、事例说明,不能凭主观臆测或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来进行评价。二是做到依法评价。即“以法律为准绳”进行评价,审计评价依照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以及责任制考核目标和行业标准等,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评价。三是做到谨慎评价。《规定》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所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进行了明确。审计人员对每一项责任的内容要透彻掌握、熟练区分。在评价中坚持责权对等的原则,按照领导干部权力的运行轨迹,结合审计事实,来区分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前任责任和现任责任、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的界限。责任界定要明确,是谁的责任、什么责任要界定清楚,避免审计评价的模棱两可和责任划分混淆不清。

五、建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制度,大力推进审用结合

为加大审计结果运用,要求每年召开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对审计结果进行量化评价和亮分定档,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提供直观、可比的数据。同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使之成为衡量干部功过得失的“铁证”;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等结论性文书报送本级政府领导,必要时报送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让党政主要领导对被审计人员的履职情况心中有数,强化被审计人员依法履职和廉洁从政意识;纳入审计工作报告,向人大报告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特别是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为人大任命干部和进行干部评议提供依据;将审计整改纳入党委、政府督办事项,定期通报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对审计对象进行廉政谈话,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问责;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在干部评先表模、领导班子考核、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政风行风评议等方面,征询审计机关意见等等。以此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使用效率和水平,避免审用脱节。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民银行 离任审计 经济责任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是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勤政廉政,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开展,作为内审工作的一种方式,离任审计工作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近年来离任审计的实践看,人民银行离任工作在加强财务管理、促进廉政建设、为组织部门监督和考核干部等方面提供了一些依据,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效果却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审计的内容、手段和方式等方面,与全面审计、履职审计等审计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彻底解决对领导干部划句号的问题。如何做好离任审计,给党委提供一份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参考性强的审计报告,是内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人民银行离任审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始于1996年总行印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离任稽核试点方案》(银发[1996]182号),真正开始于1999年内审机构单设后总行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银发[1999]200号),其后,又先后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座谈纪要》、《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离任审计工作的意见》、《关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离任审计的意见或办法。这些意见或办法的出台,为规范离任审计、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实践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离任审计监督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一)审计方案内容缺乏系统观点,重点不突出,难以体现离任审计效果。《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对离任审计规定了八项审计内容,涵盖了人民银行几乎所有的业务,同全面审计的内容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离任审计报告反映的情况与全面审计报告没有多大区别,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业务操作方面,对其他问题尤其是重大决策或重大投资方面反映很少。如: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报表数据、文件报告和重大问题的报告是否真实、准确、及时;是否存在重大责任事故、经济案件;审计对象是否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是否严格执行干部管理规定和相关政策;是否违反廉政规定、侵占国有资产等,对这些敏感和重要的审计内容,报告中往往少有反映和评价,没有明确审计对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对这些问题的责任,从而造成审计效果不够明显,没有真正发挥离任审计的鉴证功能。

(二)传统的就账论账、就事说事的审计方法,难以满足离任审计的需要。现行的离任审计具有审计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审计要求高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这项工作不能简单地依靠传统的就账论账、就事说事的审计方式方法,否则,就难以达到离任审计的目的和效果。如:干部廉洁问题是离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由于目前社会风气和经济秩序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一些违法违纪问题在账面上做得很隐蔽,且有很多问题根本不在账面上反映。“就账论账”、“就事说事”式的审计方法,易造成离任审计的局限性、片面性,不能满足离任审计的需要。而对人的评价和对班子管理决策的评价则敏感性强,也比较抽象,难以把握,远不同于对项目、对单位的评价。能够对审计对象作出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仅需要经济金融、会计财务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掌握社会政治、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由于目前审计方式方法和人员综合素质的局限性,时常出现一些审计评价难、交换意见难等问题。

(三)现行的干部管理原则,难以保证离任审计的及时开展。由于干部的调动、任免在宣布任命之前属于保密的,所以一般来说,“先审计、后离任”是难以进行的,而且领导干部在未离任的情况下也不便于离任审计工作的开展。但是按“先离任,暂不办理离任手续,待审计报告批准后再任命新职务”的办法处理,给予审计组的工作时间不会很长,对于任职年限不长的对象问题不大,但对于任职年限长达十来年的就难以进行了,往往不可能对整个任职过程进行客观反映,而通常是采取重点审计近一两年的办法进行。因而在事实上会存在一段时间的监督盲区,而且也不符合离任审计制度关于“离任审计是指领导干部离任时,由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审计,并确认其应承担的责任”的要求。目前更普遍的情况是在审计对象已任命新职务后才安排离任审计,从事实上讲这已经失去了离任审计的意义,同时加大了审计人员的畏难心理,影响审计效果。

(四)系统评价体系的缺失,难以准确界定相关人员的责任。客观具体地对领导干部任职内的工作进行评价,界定其责任,是一件较难的事情。就目前情况而言,对责任的划分主要划为领导责任、主管责任、直接责任三种,但在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等评价方面,尤其是在已暴露出来的业务风险和案件等方面,尚缺乏较为系统性的评价体系。因此,对领导干部的责任划分存在一些难以确定的因素。

二、离任审计以经济责任为重点的理论依据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发展相对较完善,离任审计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对离任者经济责任的一种界定;因此,人民银行离任审计可以借鉴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成果。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经济责任审计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试行。我国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实行了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经营者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日益凸显。大家逐渐认识到以前党政部门和企业单位领导干部调动,主要凭一纸调令而不对其在任期间的业务和有无经济违法行为进行审计的做法存在比较大的隐患。于是,黑龙江、辽宁等省的审计机关在组织部门和人事部门的支持下开始试行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认可。1997年,在全面总结山东省荷泽地区干部离任审计的经验后,中纪委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1999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被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时间、审计执行机构和组织形式等作了全面规定。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实质上就是对领导干部开展离任审计并界定其经济责任的一种审计形式。

(二)人民银行关于经济责任的相关规定。为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工作,2000年2月21日至23日,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座谈会”,并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座谈纪要》,纪要中也提出了“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动因是一致的,均是源自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审计的目的也均是通过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活动进行审计,评价其工作的优劣;同时,在审计程序和审计期限上也是一模一样的。

(三)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优点。从上述理论发展过程来看,经济责任审计的优点如下:一是审计开展时间更为灵活。按《暂行规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过程中,可实行一年一小审,两年一中审,三年一大审或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审计方式大大减少了任期结束时的审计工作量,同时也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二是审计内容重点明确。主要是对其涉及到的经济活动有关的事项进行审计,这样在审计过程中更易于把握和操作。三是评价内容更为全面。经济责任审计中要求将被审计单位成绩与问题同被审计对象本人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强准确全面,也易于被审计对象接受和理解。

三、以经济责任为重点开展离任审计的几点建议

离任审计应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侧重于财务收支及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审计,并切实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界定工作。我们认为,以经济责任为重点开展离任审计要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一)离任审计与履职审计相互配合,切实解决离任审计开展时间难以把握的问题。鉴于人民银行离任审计制度规定,离任审计只能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开展审计,对领导未离任时开展的审计,以履职审计为重点,对已经开展过履职审计的审计对象,在开展离任审计时,以履职审计为基础,重点进行责任落实,对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校验。

(二)将经济行为作为审计重点,切实解决离任审计中审计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对人民银行而言,离任审计从经济责任审计视角,借鉴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如下:一是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主要包括:各项资金财产内部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二是财务收支管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预算资金的分配情况、账户管理使用情况、财务核算与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情况、工会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三是重要资产管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管理、再贷款管理、再贴现管理、发行基金管理等。四是投资决策和效益情况。主要包括:基本建设管理、采购管理等。五是下属单位财务收支管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对下属单位的管理情况以及下属单位财务管理使用情况等。六是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处置情况。主要包括: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审批和核算情况。

(三)借鉴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切实解决离任审计评价难的问题。评价可以考虑在离任审计结束后,根据审计情况,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从被审计对象的“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选出可以通过采用内审方法印证的内容进行评价。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和离任审计的审计内容紧密结合,使评价标准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均能通过离任审计检查来反映,并有相应的检查事实作为依据,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四)广泛搜集各种信息,切实解决现有审计方式的不足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很大程度上是对经济活动有关的形式开展的审计,重点在于财务收支及重大事项决策效益的审计。对这些审计指标,实际上可以利用很多监督检查的结果加以印证。如:在对财务预算资金分配进行审计时,通过上级行财务管理部门就可以了解到预算资金分配的金额、标准;在对被审计对象个人业绩评价时,在上级行的人事管理部门可以了解到其考核结果,特色创新工作等业绩;在对实物资产和重大项目投资决策等内容审计时,在上级主管部门均能找到相应的资料和报告。这些资料和报告由于是第三方提供的更具有真实性,更能被审计对象所能接受。同时,通过广泛搜集相应的信息,不仅可以节约现场审计时间,提高审计的效率,更能有效保证审计的效果。

(五)以人才培养为关键,加强评价队伍建设。离任审计将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界定,对审计的要求明显提高,对业务风险的防范更高。一是要及时将综合分析能力强、科技业务水平高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内审干部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审监督队伍。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及时更新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特别是财务经验及重要业务风险等,以适应人民银行离任审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仇娅,田震。内审审计质量控制的意义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5(3)

[2]陈默,赵玉民。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初探[J]。当代经济,2006(9)

[3]徐德。论现代内部审计的风险管理控制方法[J]。审计研究,2005(2)

[4]刘锐。内部审计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企业论坛,2006(7)

[5]尹芳,司金山。内部审计管理-审计质量的保证。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2)

[6]周光松。内部审计制度的新发展-浅谈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方法。财会研究,2006(11)

[7]冯均科。实施人体主义的内部审计管理策略刍议。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3)

经济责任履职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成果运用 首要任务 经济责任审计 作用

一、简析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其成果的运用现状

(一)概念

所谓的“经济责任审计”,指的就是: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是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者是承包期内应当担负的经济责任,并对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它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分清楚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担负起的责任,二是为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运用现状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企事业的发展速度。目前,大多数人对“经济责任审计”这一词的理解度都普遍偏低,他们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评价也不具备客观性,再加上企事业单位不完善的工作制度,使得人们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进行运用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效能。因此,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企事业部门就应当要针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应用现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合理地改善。唯有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效果。

二、试析造成经济责任审计运用现状的因素

现对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运用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的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错误的认识观

大多数人都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评判一个企业领导是否存在经济问题的主要依据。于是,在他们这种错误的认识观之下,经济责任审计就被误认为了是一次法律案例的审查。其次,有些人也觉得:倘若,在对某一个企业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当中,没有检查到任何线索,那么这样的一个审计过程,就根本不具备客观性和真实性,充其量也就只能将其看作是一场走秀表演。总之,人们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错误认识观,使得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变得十分艰难。

(二)反馈工作不健全

一般来说,审计部门在对某企业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之后,要依据审计结果作出相应的审计报告。待审计报告编写完成之后,审计部门还应当把审计报告上交到当地政府。与此同时,审计部门也要把审计报告的副本交到纪检部门,让纪检部门将审计的最终结果反馈给被审的企业领导。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审计部门却并没有严格执行审计报告的上报工作,使得上报程序与实际工作出现了极大的反差。如此一来,就会给纪检部门的审计成果反馈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进而让审计结果不能够及时对外公布,导致审计成果的运用缺失了规范性。

(三)联动体系不完善

虽然,很多地方都为经济责任审计建立起了一个联动体系。但这些地方的领导却并没有为联动体系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再加上这些领导也没有经常性的开展各种联动会议,这就使得联动体系变得越来越不规范化。与此同时,也会让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出现不能协调工作的情况,从而让其直接性的影响到了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效果。

三、探析有效改善审计成果运用现状的策略

(一)制作规范化的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项目最终的结果,是促进审计工作得到重视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工具。即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应从 “基本情况”、“主要履职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审计评价”、“审计意见和建议”五个部分,从“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真实性”、“财务收支核算及管理合规性”、“重大事项规范决策及执行效果情况”、“安全环保责任措施落实及效果情况”、“内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企业资产质量变动及持续发展情况”、“处理各方利益关系及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以及“遵纪守法和廉洁从业情况”等八个方面,客观、完整、清晰地反映被审计人的履职情况。

(二)增强后续审计工作的力度

增强审计工作以及后期检查工作的力度,并为审计工作制定出一个审计报告反馈机制,让审计部门在保证审计质量的情况下,对企事业领导进行全面、快速的审计。另外,当审计报告被上交到纪检部门的时候,纪检部门还应当要对审计报告作出合理地分析,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反馈给被审计的企事业领导。这样一来,就可以让被审计的企事业领导对审计成果进行及时、合理地运用。

(三)采取相应措施,让联动体系实现规范化

定期开展联动会议,让与经济责任审计有关的所有部门及人员都积极参与进来,比如:组织部门、审计部门以及纪检部门等,并以此来使联动会议实现正常化。要针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当中的缺点、难点以及重点,对其进行合理地分析和探讨,并从中挖掘出能够对其进行有效改进的方法。

(四)实行审计结果公布制度

将审计结果进行公开是一把双刃剑,既是对审计部门审计质量的考验,也是对被审计单位、被审计领导干部存在问题的曝光,让群众了解真相,还干部真实形象于群众,推行“阳光”管理,促使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相结合,有利于加强群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利于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迅速进行整改,可以有效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和效果,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价值,决定了它在企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面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现状的时候,有关部门就应该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从中找出能够有效改善其成果运用现状的策略,使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效果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立峰.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6):97-98

[2]邱慧珍.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 发挥经济责任审计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3,(29):110-110

[3]臧芝红,姜平.论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09,(7):295-296

上一篇:小学书记履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医保中心履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