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01 10:58:55

经济危机理论

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内容;现实思考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积淀而成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刻剖析,最终在《资本论》中完成了对于经济危机发生根源的阐述。另外,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做出全面解答,并在此创立了科学的系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同时,马克思还认为,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实质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其危机实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是一种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过剩。社会生产出的产品并没有被广大劳动人民消化吸收,而是显得过剩,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实质上留有大量剩余,继而为经济危机埋下伏笔。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

第一,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具体说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愈发尖锐,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认为,第二,经济危机的现实性。在当代世界经济关系中,危机的这两种可能性形式,取得了新的现实性形式,货币危机也转化为金融危机,并凸显为经济危机的新特征。回顾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之路,可以看到,他认为:在封建社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但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已经存在危机的两种形式的可能性。第一,商品形态变化本身出现了买和卖的分离,这种分离使原来相统一的 W-G 和G-W之间的统一。“要通过强制的方法实现……要通过强加在它们的彼此独立性上的暴力来完成。危机无非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彼此独立的阶段强制地实现统一”。种种事例表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认为的经济危机,只有在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在其它形式的经济环境中,很难形成波及范围较大的危机。因此,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属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想要彻底消除经济危机,只能是消灭资本主义;第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这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的描述。过去的经济危机发生时,其表现形式与现在有所不同,或轻或重,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具有直接的联系。现在,全球发生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为大众所看到的现象依然是商品的大量滞销,闲置的生产资料,企业、银行、商场的倒闭和破产以及激增的失业人员。伴随着这些现象随之而来的是物价的飞涨、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秩序极度混乱,股票市场、证券交易等方面受到巨大威胁。这些现象背后显现出来的本质依旧是相对于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生产过剩,即生产的相对过剩。

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思考

2008年,一定是会被载入资本主义经济历史中的一年。这一年,美国首先爆发次贷危机(即次级房贷危机)。随后在资本主义国家大面积地爆发,并且经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传播逐渐波及世界其它各国,由此导致世界经济的疲软。这场经济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截至到目前,这次危机仍然是国际上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入手,我们可以看到,这场经济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的相对过剩。首先,在美国社会中,存在收入水平相差较大的问题,而社会中的中低收入者占总人口的绝大部分,这部分人需要安家的房屋,同时需要购入生活必需品,但是,由于收入的限制,导致其购买力匮乏。其次,社会范围内,大部分过剩的房产资源需要售卖,信贷中介在此时发挥作用,将购买者与购买物联系起来。此时,金融机构充当了无担保的中介。但是由于社会购买能力无法满足房产的过剩消费,加上货币链条的中断,最终导致美国信用危机的爆发,不但冲击了国际金融领域,还冲击了国际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是从这场危机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他们在这部书中找到了自己想到的答案,并为降低危机的可能性后果努力着。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代表国家,我国在2008年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次危机的影响。如何利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更好的解决危机后的问题,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第一,缩孝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公平正义,提高社会实体购买力。这是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点之一,因为只有让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距缩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由此引起的问题;第二,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防范金融风险,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来解决,整个金融业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出口依赖。我国是一个出口依赖略显严重的国家,这在经济危机发生时,对我国的冲击巨大,所以,只有切实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才能在发生经济危机时平稳度过,免受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 周雨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决策参考,2006.

[2] 顾海良.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3] 霍其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 经济危机 理论

中图分类号: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31-03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开始考察资本主义周期性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现象。《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现实性、根源和实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研究经济危机问题的理论基石。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马克思首先从揭示危机的一般可能性开始阐述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流通形式时就明确指出,在简单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包含着经济危机的两种可能性,“危机的第一种形式是商品形态变化{1}本身,即买和卖的分离。危机的第二种形式是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这里货币在两个不同的、彼此分开的时刻执行两种不同的职能。”{2}

对于危机的第一种形式,马克思指出,“危机的最抽象的形式(因而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就是商品的形态变化本身。在商品的形态变化中,包含在商品的统一中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以及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仅仅作为展开的运动存在。”{3}简单商品流通包括两个形态变化过程:商品转化为货币(W-G)和货币转化为商品(G-W),危机的可能性来自商品形态变化在其运动中经历的形式差别――即卖和买。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就是卖,卖就是买,两个过程是统一的。可是,到了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商品交换的买卖过程由原来的同时进行变为二者在空间、时间上可以分离,彼此变得独立。商品生产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而货币却不需要立即转化为商品。于是,商品转化为货币即卖出商品发生困难,卖和买可能彼此分离。因此,“这个形式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是包含着这样的可能性:相互联系和不可分离的因素彼此脱离,因此它们的统一要通过强制方法实现,它们的相互联系要通过强加在它们彼此独立性上的暴力来完成。”{4}危机就是生产过程中已经彼此独立的两个阶段的强制性统一。

马克思在论述危机可能性的第二种形式时,指出:“货币在两个不同的时刻分别起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的作用,――危机的可能性就包含在这两个时刻的分离中。”{5}为什么危机的可能性包含在这两个时刻的分离中呢?马克思认为:“如果价值在这两个时刻之间有了变动,如果商品在它卖出的时刻的价值低于它以前在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因而也执行相互债务尺度的职能的时刻的价值,那末,用出卖商品的进款就不能清偿债务。因而,再往上推,以这笔债务为转移的一系列交易,都不能结算。即使商品的价值没有变动,只要商品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卖出,单单由于这一笔债务,货币就不能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因为货币必须在一定的、事先规定的期限内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但是,因为同一笔货币是对一系列的相互交易和债务执行这种职能,所以无力支付的情况就不止在一点上而是在许多点上出现,由此就发生危机。”{6}

在分别说明危机的两种形式上的可能性的基础上,马克思还说明了两个形式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在没有第二种可能性的情况下,第一种可能性也可能出现,就是说,在没有信用的情况下,在没有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危机。但是,在没有第一种形式的情况下,就是说,即在没有买和卖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却不可能出现危机的第二种形式。但是,在第二种场合所以发生危机,不仅是因为商品一般地卖不出去,而且是因为商品不能在这一定期限内卖出去,在这里危机所以发生,危机所以具有这样的性质,不仅由于商品卖不出去,而且由于以这一定商品在这一定期限内卖出为基础的一系列支付都不能实现。这就是本来意义上的货币危机形式。{7}因此,马克思指出:“如果说危机的发生是由于买和卖的彼此分离,那末,一旦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危机就会发展为货币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出现了危机的第一种形式,危机的第二种形式就自然而然地要出现。”{8}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以前,作为危机的可能性早就存在了,但并没有变成现实性。这是因为,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不具备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一系列条件,“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9}

二、经济危机产生的现实条件

马克思认为,危机的可能性只有在本身同时就是再生产的流通过程中才获得可以表现出来的基础。经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商业信用制度的建立以及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扩展等一系列条件的发展,危机才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因此,马克思从资本再生产总过程出发,具体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危机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一系列条件。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及其特点必然会引起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并由此构成危机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基础和条件。资本主义生产目的“首先不是‘获得别的产品’,而是占有价值、货币、抽象财富。”{10}马克思指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在实行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下,问题并不直接在于使用价值,而在于交换价值,特别在于增加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11}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和动机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就是:“进行生产是不考虑消费的现有界限的,生产只受资本本身的限制。”{12}“这种追加生产的尺度,是资本本身,是生产条件的现有规模和资本家追求发财致富和扩大自己资本的无限欲望,而绝不是消费。”{13}马克思认为危机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基础和条件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及特点所决定的。“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的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14}他进一步指出:“至于专门谈到生产过剩,那它是以资本的一般生产规律为条件:按照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也就是按照用一定量资本剥削最大量劳动的可能性)进行生产,而不考虑市场的现有界限或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的现有界限。而这是通过再生产和积累的不断扩大,因而也通过收入不断再转化为资本来进行的,另一方面,广大生产者的需求却被限制在需要的平均水平,而且根据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必须限制在需要的平均水平。”{15}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及其特点必然会引发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当生产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时,生产过剩就变得明显了。当剩余商品不断充斥着市场,直至普遍的生产过剩的出现,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才会成为现实。

马克思认为信用的发展促进作为支付手段产生危机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信用的发展使货币的观念形态得到膨胀,形成大量的虚拟资本,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张。“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的动用,也就是等于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的极度扩张。”{16}在推动商品流通扩大的同时,又为中断商品流通埋下了隐患。“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17}信用的发展推动货币支付矛盾的积累。当支付的链条越来越长、抵消支付的层次越来越复杂时,只要一个支付或抵消支付发生障碍就会形成连锁反应,危机由此爆发。“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是以信用制度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18}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所包含的矛盾爆炸式地展现出来。之所以如此,在于虚拟资本充当支付手段的量远远超过了现实中硬货币的量。一旦支付中断,都需要硬货币时,货币危机爆发。

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危机的最深刻、最隐秘的原因。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服从于整个社会的需要,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使得社会生产服从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狭隘利益。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是服从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目的,所以决定生产界限的是利润而不是劳动者的需要。资本家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不断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为了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并榨取更多的利润,资本家不得不发展技术,实行合理化,加紧剥削工人并且把自己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到最大限度。为了不落后于他人,所有资本家都无论如何不得不走上这条拼命发展生产能力的道路。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呈现不顾消费和市场的限制而无限扩大的趋势。马克思指出:“总的说来,矛盾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而不管价值及其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如何,也不管资本主义生产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如何;而另一方面,它的目的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也就是使这个价值越来越迅速地增加)。它的独特性质是把现有的资本价值用作最大可能地增殖这个价值的手段。”{19}而广大劳动者在资本家的剥削下处于贫困的境界,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日益激烈。由于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工人被迫从事雇佣劳动。资本的整个积累过程,一方面是资本家无限扩大自己的资本,另一方面是占人口绝对大多数的工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情况。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工人不断受到机器的排挤,造成大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使无产阶级的贫困加深,支付能力进一步受限。这样,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同广大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水平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而生产过剩的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猛烈破坏性的表现。马克思重点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力求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20}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竭力追求的只是攫取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中就包含着不顾市场的限制而生产。”{21}不断扩大的生产需要一个不断扩大的市场,而生产比市场扩大得快,那么,这不过是把要说明的现象用另一种说法说出,不是用它的抽象形式,而是用它的现实形式说出而已。“市场比生产扩大得慢;换句话说,在资本进行再生产时所经历的周期中,――在这个周期中,资本不是简单地以原来的规模把自己再生产出来,而是以扩大了的规模把自己再生产出来,不是画一个圆圈,而是画一个螺旋形,――会出现市场对于生产显得过于狭窄的时刻。”{22}商品充斥市场,生产过剩变得明显。市场和生产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因素,市场扩大的速度 跟不上生产扩张的速度,“市场的不断扩大可能很快被生产超过,因而扩大了的市场现在表现为一个界限,正如原来比较狭窄的市场曾经表现为一个界限一样。”{23}一个扩大同另一个扩大就可能不相适应,市场的狭小束缚和制约了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增长,两者的矛盾不断积累,直到爆发。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受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限制,这一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马克思还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这就是商品的生产过剩。马克思指出,所谓生产过剩,是商品的生产过剩,而不是产品的生产过剩。只要社会上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或者哪怕只是他们最直接的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自然绝对谈不上产品的生产过剩。相反,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经常是生产不足。但是,生产的界限是资本家的利润,绝不是生产者的需要。马克思指出:“在生产过剩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国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得到的谷物、鞋子等比任何时候都少,更不用说葡萄酒和家具了。如果仅仅在―个国家的全体成员的即使最迫切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发生生产过剩,那末,在迄今资产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不仅一次也不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甚至出不会出现局部的生产过剩。”{24}可见,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是同支付能力有关的生产过剩,在生产过剩的同时,广大劳动群众却购买不起这些商品。马克思还认为,这种相对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不存在生产的相对过剩,有的只是“富人的消费过度”。

四、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在经济危机之中,而是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每隔一定时期重演一次的周期性。那为什么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爆发呢?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经济危机是在生产迅速扩大和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发展到极其尖锐的程度,使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爆发的。危机毁掉了已经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破坏了生产力,强迫生产力倒退,去适应相对狭小的支付能力,从而使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暂时得到恢复。然而,危机的爆发只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暂时、强制性地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灭。随着危机过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它又会引起新的冲突,使资本主义经济陷于新的危机之中。这样就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周期的性质。经济危机是在18世纪周期循环的后半期开始出现的。早期的经济危机,只是局部性的。到了19世纪初,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危机。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只是从1825年的危机才开始它的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25}危机的间隔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自1815年至1847年,大约是五年一个周期。1847年危机是一个转折点。“十年一个周期,大致只是从1847年才明显地表现出来(由于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黄金开采,世界市场终于形成)。”{26}从1847年到1867年,周期是十年一次。1867年危机爆发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过渡之后,危机变得更加深刻和旷日持久,由危机和萧条向新的复苏和繁荣的过渡更加困难。马克思指出,“从1873年(从九月恐慌)到1878年这一时期,即持续危机的时期。”“这样严重的、几乎持续五年之久的危机,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27}

经济周期从危机阶段开始,一般地经过萧条、复苏、高涨,再到危机。其中,危机是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危机爆发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停滞,由于资本家销毁存货、关闭企业、缩减生产,剩余的商品在市场上被大量减少,商品供应超过消费需求的状况渐渐有所改善。这样,危机阶段就过渡到萧条阶段。在萧条阶段,虽然生产不再继续下降,企业不再大批倒闭,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商品价格暂停下跌,但商品销售仍然困难,对货币资本的需要减少,信用关系停滞,整个经济处于萧条停滞状态。为了摆脱困境,资本家继续销毁或者廉价拍卖积存的商品。萧条持续一段时间后,过剩商品的库存减少,市场销售有所好转。资本家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削减工人工资;开始固定资产的更新,以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固定资本的更新,增加了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先后推动生产资料部门和消费资料部门的生产恢复和发展。随着整个社会生产的逐步提高,就业工人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商业和信用事业也逐渐活跃。这样,经济从萧条阶段逐渐转入复苏阶段。在复苏阶段,由于市场的扩大,物价开始上升,利润逐渐增大,这进一步刺激着资本家加大投资、扩大生产。当社会生产和流通复苏赶上并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时,复苏阶段便进入高涨阶段。高涨阶段市场繁荣,生产急剧上升,工人就业充分;工资水平也有提高。市场兴旺,商品价格上涨,利润丰富,商人大批买进商品,银行贷款十分活跃,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是暂时的。生产的迅速发展,很快又超过了缓慢发展起来的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样,又引起新的危机的到来。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下一个周期。对此,恩格斯曾这样形容:“运动逐渐加快,慢步转成快步,工业快步转成跑步,跑步又转成工业、商业、信用和投机事业的真正障碍赛马中的狂奔,最后,经过几次拼命地跳跃重新陷入崩溃的深渊。如此反复而已。”{28}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大体上经过上述四个阶段,但是,也不一定每一个周期都要经历所有这些阶段。但是,危机阶段是所有的周期中都必然具有的。没有危机,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

马克思指出,固定资本更新是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在危机的复苏阶段,资本家为了摆脱困境,会进行大规模投资,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危机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资本家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首先引起了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新的需求,促使生产资料生产的部门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恢复和发展,带动了大批失业工人的就业,也带动了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恢复和发展。这样,固定资本更新带动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由萧条过渡到复苏和高涨。但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又为下次危机的到来创造了物质前提。因为固定资本大规模的更新,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快速增长,社会生产的快速增长远远超过广大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矛盾激化到一定时候,新的经济危机就会爆发。“这种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周转组成的包括若干年的周期……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29}所以,马克思指出,固定资本的周期性的大规模更新,为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提供了物质基础。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在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中建立的。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分析,形成了比较系统、科学的经济危机理论体系。首先,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从抽象到具体再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性。从资本的生产过程入手,阐明了危机的可能性。接着通过对流通过程的分析,叙述了危机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可能形式。然后,阐明了经济危机的现实表现形式。其次,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制度根源。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流通、消费、分配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马克思对市场经济周期规律的科学分析,不仅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也对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1}商品形态变化既包括买和卖的分离,又包括两者的统一。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7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8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81-58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8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87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87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87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87-588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3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74-57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64-565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94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6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03-604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10-611页

{16}《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5页

{17}《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0页

{18}《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5页

{19}《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20}《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8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96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98-599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99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78页

{25}《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7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6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3、345页

{28}《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6页

{29}《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页

(作者简介:周敏,少校军衔,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队政工系讲师,南京政治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江苏南京 210000)

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危机理论,现实价值

经济危机是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者整个世界经济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不断收缩,是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回顾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从1852年第一次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以来,每隔一定的时间,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然而最近的一次经济危机,由2008年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海啸从美国波及全世界,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体系受到重创,世界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重新阅读出版于1867年的马克思《资本论》,深刻思考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的论述

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时,提出了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同时在流通领域抽象的考察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事实证明,他的经济危机理论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1、揭示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诱因是资本的本质属性导致的,即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同时,资本家作为人格化了的资本,表现为对剩余价值永恒的追求。资本家为了能够持续的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将获得的剩余价值在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由此推动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逐渐积累,但绝大部分的资本是掌握在少数的资本家手里,而被剥削阶级却占有极少的资本。他们受到资本家的剥削,购买能力是有限的。这样,商品无法获得相应的价值补偿,造成资本不能有效地运转。这样便可能导致危机的爆发。

随着资本大量的投入到再生产中,企业的规模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量超过了社会总的需求,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的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产,资本家就无法向员工发放工资,或企业裁员,导致一部分人失业。这样社会的购买力下降,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相对过剩,即消费者有购买的意愿却没有购买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生产过剩是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就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

2、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的揭示

《资本论》揭示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也即生产力已经增长到这种关系所不能容纳的地步,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它内在的要求各部门,各企业之间及生产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使得社会的再生产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由于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盲目的提高生产力和扩大生产规模,破坏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因此,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的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因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制度。

二、《资本论》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理论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爆发的实质,对于当今的经济危机仍然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同时对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1.制度的选择。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调和的产物,选择怎样的制度就显得很重要。我国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从根本上杜绝了危机爆发的可能。因此,我们因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也有矛盾。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是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正如党的十三中全会作出的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决定,对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扩大内需。

从经济危机爆发的逻辑思路:有效地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预期消费―信用违约―经济危机,我们可以看到有效需求的不足是危机发生的逻辑起点。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应依靠投资和出口转移到依靠投资、出口、消费的协调推进,在危机的大背景下,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显得尤为的重要。通过改变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缩短贫富差距,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支出,建立和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将我国居民的购买力释放出来,利用消费红利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市场与政府的有效地配合。

马克思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是万能的。1929―1933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4年就任后,采取政府干预的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美国经济较快的摆脱了危机的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把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三中全会最新提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正确的对待“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的关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4篇

马克思在其众多的著作中,并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危机理论。马克思给经济危机下的定义,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经济和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并且带有周期性,经济危机既是经济方面的矛盾,并且是各种矛盾的总爆发,马克思以此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必然会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消灭不了的,呼应了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的著名观点。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过程

1.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萌芽

19世纪40到50年代马克思的著作《哲学的贫困》标志着经济危机理论的萌芽,并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周期,以及周期的几个环节,包括繁荣、衰退、危机、停滞、新的繁荣等。随后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生产周期的环节作了调节为繁荣、生产、过剩、停滞、危机,反复循环。在《共产党宣言》中,他通过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揭示了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制度,首次把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起来,使经济危机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

2.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成熟

19世纪50年代后期,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产生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这部著作中,其中阐释了危机理论的基本框架。马克思指出简单商品流通中,危机就可能出现,当货币行使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的时候,经济危机的就存在了出现可能性。其次,马克思证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下生产过剩是固有的,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使经济危机的存在提供了可能。

3.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

19世纪60年代,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此时的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研究的重点放在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首先马克思分析了经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揭示并分析了这种可能性存在的两种形式;其次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这一问题,揭示了危机从可能变为现实的几个前提,包括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活动,以及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1.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转化

马克思揭示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简单商品流通中,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失调会直接造成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就存在发生的可能,在这种流通过程中,买卖统一,简单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在这种交换形式下危机发生的可能很小。但当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得到发展,(W—G—W)之后,买卖双方不一定再是统一的,买和卖成为独立的行为。当买卖不一致,就存在生产过剩而引发危机。其次马克思指出危机存在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条件,包括生产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其次达到一定程度的生产,第三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商品形式和货币形式,最后就是生产中不同资本的竞争。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从生产与消费的二者来看,资本家的目的是获得最大化的剩余价值,所以不断的创造出剩余价值,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而消费力相反缩小,这时生产力越是发展,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就越不协调。生产作为生产力的表现形式,消费作为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生产和消费的不协调就演变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

3.信用制度导致经济危机存在

马克思对信用制度作了公正的评价,有促进的积极作用也有其消极作用。信用一方面能够对生产扩大起加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信用制度不断超过资本积累的限额,提倡的透支消费和违约率导致了市场的虚假需求。这时经济危机很有可能爆发。信用制度使得收入与消费需求就不再限制,市场中会出现虚假的需求与资本,从而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张和盲目扩大;最后爆发全面的经济危机。

4.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具有周期性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有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四个阶段。运作过程是萧条期,资本主义生产停滞,为复苏做准备。复苏期资本主义的经济恢复增长,各种矛盾得到缓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生产就进入高涨期,高涨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各种矛盾再次不断积累、激化,最终经济危机再次爆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断周期循环。

5.对经济危机的影响辩证的看待

辩证的看待经济危机两面性的影响。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积极的一面,经济危机的爆发会使落后的生产模式淘汰掉,产业结构得到升级,更新了固定资本,为后期的生产打下基础,促进后期发展的生产力。经济危机的消极影响是众所周知的,经济危机不仅对资本主义国家乃至对全球的影响都非常大,对经济破坏力很大,严重阻碍了全球经济、各国生产力的发展,浪费社会财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断深化。

二、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综述

马克思并没有在其著作中提出一个完整的危机理论。“在马克思生前出版的著作中,关于危机的理论探讨只不过是一些警句式的简短评论。”即使有这些困难存在,但是不缺乏国内外学者对其理论进行研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1892年,考茨基出版了《爱尔福特纲领解说》一书,他分析的重点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趋势及其长期生产过剩理论,“震撼世界市场的现代的巨大危机,是生产过剩的结果”。但考茨基并没有充分展开这一观点,他确定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生产过剩,但是他并没有将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联系起来,他只是和“与商品生产有必然联系的无计划性的结果”联系起来了。在他看来,危机存在的可能还在于生产者对产品需求的无计划性,以及在生产方式的机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互相依赖的系统也日益复杂,这就增加了危机存在的风险。最后“信用也是使现代生产方式具有弹力的主要原因之一。”说明了信用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是危机发生的可能原因。考茨基的观点是长期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成为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导向。1910年,鲁道夫•希法亭,进一步发展了消费不足论,并在《金融资本》一书中对比例失调理论做了新发展,他认为消费不足是比例失调特殊的变现,只是经济危机的条件中的其中一个。他认为在供给和需求之间没有找到均衡是危机的根源。其后希法亭使用利润率下降的趋势规律来分析经济危机出现的原因,他第一次利用利润率进行研究,并发展了这个理论。1913年,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一书中将重点放在了纯粹的消费不足论,在此书中她将资本主义积累的长期趋势区分于其周期形式。她忽略了生产的重要性,过于重视消费,认为其才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最终动力,只有通过消费需求才能生存,因此提出了纯粹的消费不足是经济危机的唯一可行因素这一观点。1994年,英国的克拉克在《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视角》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整理和评述了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发展史,全面的概括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并通过不同时期和不同观点两条主线的危机理论,进行罗列和评述。书中根据经济危机的根源将经济危机理论分为消费不足论、比例失调论、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原则、生产过剩等。克拉克指出,“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中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为薄弱、最有待发展的领域。”克拉克认为危机理论的任务就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不稳定性。

(二)经济危机的类型

奥康纳把危机理论分为周期性危机理论、结构性危机理论和局部危机理论。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学者阿特韦尔著有《60年代以后的激进政治经济学》一书,书中阿特韦尔对各类经济危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论、国家财政危机论等,最后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危机理论处于中心地位。

(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王洛林在1998年著了《经济周期研究》一书,书中总结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的周期理论,并对周期性下了定义,他的研究重点在于经济周期理论。2004年,《利润与私有制经济问题》的作者唐有东,他的研究重点在于利润率下降是具有周期性的。随后一些学者发表的期刊论文,谢富胜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1975—2008年美国经济的利润率》中观点是利润率周期性的下降导致了周期波动。胡婧发表于2014年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再研究》,文章界定了经济危机的相关概念,在阐述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和内容,再次,分析马克思对其实质、根源、周期性、对信用制度等作了论述,最后对马克思经济危机主要内容的再认识。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进一步分析及建议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成就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提出相关经济危机理论的观点和思想以后,不断有国内外著名学者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使得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不断丰富完善,如考茨基在《爱尔福特纲领解说》阐述了长期生产过剩是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随后希法亭发展了消费不足论,比例失调的根源就是固定资本的存在,并利用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来分析经济危机的原因。随后克拉克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做了整体综述,并对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危机理论作了评述。

(二)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不足

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以发展和完善,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存在看待经济危机问题时具有片面性的特点,忽视了危机的意义及其影响,如何科学应对经济危机,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发展和传承问题。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考茨基忽视了经济危机的重要性和其影响,没有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特征,并且他将一个生产部门内的生产过剩跟有限的消费能力决定的普遍生产过剩混淆,将周期的原因指向市场的无政府状态。希法亭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分析背离了正统马克思主义,抛弃了生产过剩趋势的论述,认为危机只是因为市场的不完善所引发的商业周期的阶段,危机是投资周期所固有的。希法亭的理论没有说明危机的必然性,对于希法亭的比例失调论我们可以说是对资本主义缺陷的分析,没有看到劳资之间的阶级关系层面上,而是只看到了资本家之间关系的表面上,这种观点容易变为改良主义。卢森堡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盲目扩大生产所以认为经济危机的唯一根源是消费不足。

(三)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建议

1.科学看待马克思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爆发对全世界都有巨大的影响,不仅打击了经济,还包括政治格局,文化、生活方式等都有影响。一方面,对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阻碍,社会财富大幅下滑,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经济危机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体系的弊端,还显示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制度的不合理。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使落后的生产模式淘汰更新,产业结构得到升级等。

2.重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对我们如今应对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使我们充分理解危机的内容、本质及根源,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及时剔除危机出现的可能,其次,可以使我们及时了解危机的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了解信用能够推动危机的爆发,并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分析经济危机的问题。

3.科学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应对经济危机

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应对经济危机,如何科学应对经济危机呢?经济危机的爆发都是对全世界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对经济危机也要世界各国共同携手,其次可以利用政府的作用去应对经济危机,政府采取措施参与经济生活,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第三,在经济方面,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共赢。最后,认清本国国情,经济形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

4.传承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自提出以来,后继者不断发展丰富,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某一种理论的认识不是固定不变的,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传承。在新时期,我们要克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误解,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下,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之上,联系世界,肯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敢于和善于同资本主义斗争,在新时期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四、总结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中,提出目前已经解决的问题,以及存在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观点、看法去分析经济危机问题,试图尝试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去解决目前经济危机存在的问题,经济危机的影响,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经济危机的指导意义,以及其传承与发展问题。研究中从经济危机的本质与根源揭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今后应对经济危机,促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现实危机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7—021—06

一、198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回归

1980年代,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急需理论研究的支持。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也开始活跃起来,逐步回到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1 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文本研究

这一时期的文本研究并不仅局限于经济危机内容研究的回归,也不是对已有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理论回归的同时带有学术研究特有的思考和探索。相对于时期将危机理论极端化而言,这一时期能够客观地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传统内容的回归。陆立军(1982)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危机思想的研究,强调了货币流通职能的抽象可能性,阐述了危机的周期性特征,指出固定资本更新是危机的物质基础,危机的后果是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朱慕唐(1983)通过对工业高度发达阶段劳动生产力提高、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出现的考察,分析了经济危机由抽象可能性向现实的转化。吕芳举(1983)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无序状态的分析,指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形成历程的脉络梳理方面,董瑞华(1987)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逻辑为主线,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形成历程划分为1840年代至1850年代中期的萌芽阶段;1850年代后期以《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为标识的初步形成阶段,以及1860年代前期以《1861—1863经济学手稿》为标识的成熟时期。袁隆生(1987)则聚焦于《1857—1858经济学手稿》这部著作,在分析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危机从抽象可能性向现实可能性转化的内生制度性、外生条件性因素。赵春明(1989)指出,马克思对经济危机问题的探索成果集中地反映在《伦敦笔记》第Ⅶ本中的《反思》手稿和发表于《纽约每日论坛报》的文章中。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搜集、积累了大量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情况的实际材料,提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的理论雏形,并对经济危机根源问题作了探讨。在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完整性的探索研究方面,(1983)通过对《资本论》中经济危机思想的研究,论证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遵循“政治经济学批判”宏篇巨著的结构安排的。他指出,《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通过对商品和货币的论述,道出了危机的抽象形式;第四篇第十三章中含有对危机周期的论述;第七篇第二十三章中包括对危机一般表现及特征、资本积累规律对危机作用的阐释。陆立军(1982)就经济危机理论在《资本论》每一卷中的分布情况与写作初衷作了详实、科学的分析,指出马克思这样安排绝非偶然,而是符合其所构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严密逻辑性的,是服从于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这一根本历史任务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完整论述了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根源、实质、物质基础、特点、后果,直至最后具象化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商业危机与信用危机。

2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危机问题的争鸣与探讨

1980年代中后期继文本研究初步完成之后,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的讨论,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焦点。郑邦才(1980)认为经济危机只是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现象的特指,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摆脱不了的噩梦,是最终炸毁资本主义外壳的爆破点。而另一些赞成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可能性的学者则从多个角度予以求证。王志伟(1989)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抽象可能性出发,认为经济危机是商品经济的一般形式,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故社会主义经济也存在危机的潜在基因。王初根(1988)从危机的三种不同形式出发,认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克服了危机的第一种表现形态——生产过剩性危机,但危机的第二种表现形式——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则可能使社会主义滑向结构性危机的深渊;而且,固定资本更新的危机形式虽然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调节的手段,却也同样酝酿着危机的失衡。王勤(1989)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态势出发,指出同自然界发展规律一样,经济危机是人类社会共存的经济失衡状态。

3 关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9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征发生转变,针对教条主义者抛出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过时论”,学术界开始着手研究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周建平(1982)认为,新科技革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催生新兴产业等影响,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等交织在一起。吕芳举(1983)也持相同观点,并进一步认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经济危机发生的同期性与非同期织,周期进程四阶段交替不如战前明显;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交织,物价不跌反升;经济危机周期呈现不显著的缩短趋势等特征。对于以上新特点、新变化,(1983)指出,虽然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但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未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呈现出一种缓慢缩短的趋向,经济危机的深度不如从前,但并不意味着危机将会愈来愈缓和。

可见,整个80年代的研究,从强调经济危机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开始转向辩证地审视经济危机,客观、正确地看待经济危机变化与资本主义发展,回归到理论研究本色。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文本出发,追溯其真理本体,求证其理论逻辑的完整性。与此同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秉承着“随当时历史条件而转移”这一原则,开始探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特征及其变化原因,并且展开了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经济危机可能性的探讨。198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回归,虽为以后理论研究作了铺垫,但仍或多或少地强调《资本论》关于经济危机后果的结论、关注于经济危机同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直接相关性,使得这一时期的研究在结合资本主义实际的具体危机研究上以及在我国经济运行的策略应对上缺少一种理论自觉及实践自觉。

二、199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探索

1990年代,剧变之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谷。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也随着资本主义危机形态的变化、策源地的转移、资本主义经济学者无周期论的鼓吹而处于低潮。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在1980年代的研究基础上缓慢前行。直至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出现,才使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开始出现突破,踏上了用马克思主义智慧探索中国经济的新征程。

1 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的再次审视与探索

1990年代初期,在解体的沉重打击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陷入低谷。为了回应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怀疑,牛德生(1992)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细化分析,指出经济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可变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曹新(1991)则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变形的现实,分析表明资本主义私有制越来越无力驾驭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力。周小亮(2000)将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进行比较,指出生产过剩危机的成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生性缺陷这一更为深刻的原因,而非凯恩斯主义所认为的消费不足。

2 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可能性的讨论再次泛起

逄锦聚(1992)梳理总结了1980年代末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可能性的讨论,反驳了社会主义经济危机论,指出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波动等同于经济周期,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不具有客观必然性,也不具周期规律性,社会主义经济并不能得出经济周期的结论。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1990年代后期消费不足现象的出现,学术界再次掀起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可能性的讨论热潮。李志远(1999)指出我国走出了商品短缺阶段,出现“生产相对过剩”,应重新审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生产过剩性危机并非资本主义制度特有的怪现象,而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崔友平(1999)也在评述包括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在内的多种危机理论基础上,得出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实质是无效供给过多,有效需求不足。这一论断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赞同,认为应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出现的过剩现象。社会主义存在经济危机的极大可能性,但非制度性。

3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赋予中国经济摆脱“过剩尴尬”的策略探索

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在经济危机中难以独善其身,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中国经济受到冲击,使得消费市场萎靡不振、生产过剩现象凸现。学术界开始探索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赋予中国经济走出困境的应对策略。李健英(2000)指出,虽然受历史条件限制,马克思未完成专门的宏观调控理论,但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分析,为我们构建宏观调控应对经济危机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是总需求管理的重要思想,宏观调控的关键是把握经济失衡的信用传导机制。在应对经济过剩的政策制定方面,崔友平(1999)指出,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综合市场、供给、需求等因素,多管齐下,避免孤军奋战;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强调治理政策的耦合性,形成政策合力。在具体措施上,丛松日(2000)提出,针对消费市场萎靡、投资市场不振,提出加强消费市场监管,扩大国内外市场,发挥市场竞争作用。

1990年代,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再次审视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危机原因的探究,看似是对1980年代的延续,实则同时还有着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策源地、转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危机可能性的探讨。在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危机理论研究开始积极研究中国经济的应对之策。这一阶段的研究虽初步表现出一种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但还停留在对危机策源地转移等新形式、新特点的表层认识,未能剥离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在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下,转嫁至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过剩性。因此,也就很少有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原则框架剖析亚洲金融危机等具体危机,使得这一阶段的研究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表象性研究困境,难以突破。

三、21世纪初。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突破

21世纪以来至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学界已经开始着手结合各类危机进行实例剖析,特别是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审视金融市场因素对危机作用的研究。王然(2004)指出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策源地国家,虽在发展模式上有异,但二者却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存在交集,这就不能不警示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可能存在的隐患。乔洪武(2006)则从梳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危机可能性着手,对信用、虚拟资本等一系列金融市场要素进行分析,得出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不可忽视。这一时期的研究虽为数不多,但却恰到好处地总结了亚洲金融危机、拉美危机、阿根廷危机,弥补了1990年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实例研究空白,为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挖掘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金融危机的解释力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作了必要铺垫。

2007年6月,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机再一次掀起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热潮。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以其科学性迎来了理论研究的突破。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梯度展开:

1 倡议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审视金融危机

对于这场危机的成因,一般解释为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低估风险等,然而,仅从操作层面来描述这场危机产生的技术性失误,以及对政策弊端做出解释,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对这场危机的恐惧与疑虑。学者们提出应回到马克思,明确倡议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审视此次危机。侯惠勤、辛向阳(2010)指出,金融危机发生后,甚至一些西方学者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上具有指导意义,开始回归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试图从中寻找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刘明远(2008)提出应在政治经济学视野中来看待这场金融危机,认清这场金融危机的实质仍然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顾钰民(2009)也提出金融危机并不仅仅是操作层面上的,“对当前金融危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科学的阐释,是摆在马克思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王伟光(2009)则贴近现实呼吁:“必须联系资本主义制度本质,认清金融危机的实质和原因。”何秉孟(2009)也倡导以深刻背景及制度根源来研究肇始于美国的这场危机。

2 拓展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内容研究

在2009年之前,在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中仅仅将金融危机作为一种危机具体表现形式,而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对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的挖掘与拓展成为研究热点。马艳(2009)从本质和表象两个层面解析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指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中的金融危机既包括单纯意义上的货币危机、信用危机,也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在货币领域里的反映。张宇(2009)则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发展进行了概括:它表现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及全球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陈永志(2007)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经济过度虚拟化必然造成不匹配问题,金融危机爆发暴露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匹配,金融危机实质仍是生产过剩性危机。张俊山、刘爱文认为金融化对资本主义发展有双重作用,既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新空间,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矛盾,同时又进一步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陈享光(2009)也从资本主义对抗性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金融化与危机的关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文本。

3 立足理论。探索实践层面的措施指导

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的分析,这一阶段更鲜明的特点是学以致用地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目前,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指导中国经济政策的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探讨的:一是宏观上,在方向性的总体原则方面。顾钰民(2009)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再次陷入经济危机的沼泽中,这种发展趋势验证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马克思关于资本日益采取社会资本的形式、企业资本的社会化发展,私人资本将由社会资本所取代的预见,被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所验证。张作云(2010)指出要以马克思的立场为指导,结合当代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开眼界。二是中观上,在建构应对政策方面。卢盛荣(2009)认为应从金融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层面、产业结构的调整着手。张宇(2009)则提出应对金融危机的中国选择包括完善基本制度、保障社会公平、加强宏观调控、实现自主发展等。胡磊(2010)也提出要有效扩大内需,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意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同步且防范“需求泡沫”。侯铁建(2010)认为在既有制度环境下,应着眼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有效供给;调整和改善分配结构,扩大有效需求。三是微观上,关于如何践行政策项目,特别是加强金融监管方面。程恩富(2009)提出,在扩大内需方面,中国应适当控制对外贸、外资、外技、外汇的依存度以提升自身消费能力、资本协调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外汇管理能力。针对加强金融监管问题,有学者提出深化改革完善体制,防范制度性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金融市场,防范金融危机,对资本流动实施有效调控和监制,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针对如何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有学者提出要按照匹配原则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要提高实体经济运行质量,为虚拟经济发展打下基础,虚拟经济要根据实体经济来规划发展并保持适当的超前性等。

这一阶段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结合此次金融危机实例,深入探讨,使人们重新审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互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规律,探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发生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一过度消费一金融危机一经济危机的逻辑走向,从而揭示了此次金融危机仅仅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的实体经济的生产过剩,再次彰显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真理性。这一时期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经历了一个硕果累累的相对繁盛时期。在关注焦点上完成了由实体经济危机形式到信用金融危机形式的根本性转换;在研究深度的拓展上由浅层次分析危机表现形式到解读此次危机的逻辑走向;在对中国经济的实践探索方面,由之前只关注宏观层面的策略,如强调不要过分依赖出口具化到微观层面加强金融监管、金融预警等措施,可操作性更强。但是对于马克思危机理论立论根基的研究仍处于抽象演绎层面,即对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性衍生危机的生成机制研究方面明显不足。

四、结语

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的演变 原因 启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一、在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方面:制度因素和有效需求不足因素占主导

西斯蒙第把经济危机的总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即资本主义大生产和它不合理的分配制度造成的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不足的矛盾。他认为消费不足是经济危机的前提,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破坏了生产和消费的平衡,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尖锐矛盾,这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

凯恩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也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之所以经常出现失业和危机,那是由于在通常的情况下,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即需求不足造成了失业和经济危机。

需要强调指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相对的,即社会生产的产品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相比而言是过剩了,而不是绝对过剩。但不管是相对过剩 ,还是绝对过剩 ,都是过剩。这是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共识之处。

熊彼特把创新作为他研究和解释经济危机波动的基石,从而把各种经济周期波动统一起来,以创新活动去加以说明,创造西方经济学中统一研究各种经济危机波动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研究经济危机波动的一大流派。熊彼特热衷探索商业周期中萧条走向繁荣的基本动因。

二、分析经济危机角度方面:矛盾分析法和心理分析及边际分析的较量

马克思运用矛盾分析法进行深刻的制度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与马克思相反,凯恩斯避开了矛盾分析法,避开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采用心理分析和边际分析解释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

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总需求是消费和投资之和,把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说成是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马克思的矛盾分析和制度分析要优于凯恩斯的心理分析,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在流通领域,而根源于生产领域,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此外,熊彼特对经济危机的分析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是从理论分析、历史过程和统计资料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进行分析;第二,以创新活动为中心,对经济周期的起因和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第三,不给出任何有关对策的建议。

三、在经济危机的特点方面:周期性是一大亮点

西斯蒙第断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永续不断的、永久性的经济危机而不是周期性的,因为今年的产品是用去年的收入购买的,只有今年的生产与去年的收入相适应才不会发生生产过剩,但资本主义下生产年年扩大,今年的产品总是超过去年的收入,这就发生了一种永恒的收入不足因而经常存在着过剩的产品,所以资本主义经济会永远处于生产过剩的危机中。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并非持续存在,而是每隔一定时间爆发一次,具有周期性。马克思写到"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十年。在周期性的危机中,营业要依次通过松弛、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这几个时期。"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把经济周期分为高涨、恐慌、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后期,资本家对资本品之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故使资本品逐渐增多,其生产成本逐渐加大,俱不足阻遏投资增加。由于资本家不能对"资本资产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使得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投资大幅度下降,于是经济危机就降临了。

在经济周期性的研究方面,熊彼特的四阶段模式把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 和"复苏"四个阶段。繁荣阶段和萧条阶段分别由创新和诸如投机、恐慌、经济政策不当之类的外生的、非实质性的现象所引起。同时熊彼特还指出,不同的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不同的。

四、对摆脱经济危机的设想

西斯蒙第认为这一途径是回到小生产去,发展小生产。因为小生产是为消费而生产,生产不是无限的;其产品就近销售或为人定做,最能了解市场需求状况,不会发生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不足的矛盾。而作为革命家和旧制度的批判者,马克思认为克服经济危机的途径只能是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让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的统一计划指导下避免盲目性,从而避免经济危机。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理沦为依据,得出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的结论。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使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资本主义经济就恢复均衡了,经济就能发展 ,资本主义则能坚持下去,就不能灭亡。熊彼特并没有对周期现象提出什么政策建议,但从他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冒昧地推断出,他可能承认人为的政策干预会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来自外生振源的影响,但除非禁止创新活动,来自内生源的振动将不能被任何人为政策加以消除。

五、对次贷危机的反思

从制度的层面进行考察可以发现,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依然是马克思当年分析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所导致的生产过剩,这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剖析:

首先,尽管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历史性的变革,但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没有变,其结果造成在社会财富不断膨胀的同时,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为了实现资本的贪婪本性,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采用信息技术等技术革命成果,并运用企业并购重组等组织创新实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通过相对减少员工的工资和社会福利支付以更快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积累率。这样,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在财富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社会财富分配的差距持续扩大。

其次,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强化了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导致在私人经济利润率持续提高的同时,工人实际报酬持续下降。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强调自由市场的存在与扩张,削弱政府宏观调控;强化自由竞争和资本对劳动的控制,主张减少社会福利支付等等。这些政策主张在实践中使资本对剩余价值贪婪的本性得以进一步强化。为维护私人经济利润率的持续提高,形成了"工资挤压"和"工资崩溃"趋势,工人实际工资(报酬)持续下降。

最后,在居民有支付能力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美国为了避免引发生产过剩的危机,只得通过无限度扩大消费信贷(如"次贷")的办法来刺激需求,结果无可避免地导致严重金融危机。扩大消费信贷的办法就是为劳资双方共同认同,并为政府肯定的"透支消费"。从本质上说,它只是为相对过剩的生产创造"虚拟消费"条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所以,21 世纪初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其根本原因看似一些人所认为的"消费过度",实则还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所导致的生产过剩。

参考文献:

[1]曹苏红、王立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透析当前西方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

[2]孙仲涛.对这次"百年一遇"全球经济危机的思考. 科学社会主义. 2009年第3期

[3]赫修贵.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比较. 行政论坛.1996年第三期

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007-02

1 《资本论》关于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

19世纪五、六十年代,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尚很不明显,直到1929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爆发,建立在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础上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最终暴露出致命的缺陷。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它的发生有其可能性与现实性。

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交换仅局限于物物偶然交换,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公式由原来的W--W分裂为卖(w―G)和买(G--W)两个阶段。二者的对立商品本身内在矛盾不断运动、发展甚至激化,最终必然导致商品流通过程中社会供求出现空间与时间上的双重断层,预示着商品流通中可能出现供求失衡,为经济过剩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经济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盲目性决定了微观经济主体行为选择的自主性与分散化,导致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的冲突与矛盾;生产的无限扩大与以广大雇佣工人为主体的社会有效需求的相对萎缩,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工人的有效需求,经济危机就有了爆发的可能。因此-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存在上述三个矛盾,也存在投资过度和信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经济危机在我国仍然有可能性与现实性。2008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在当前经济危机中,更要慎重把握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尽可能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损伤程度。

2 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更加频繁,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逐渐增强,贸易摩擦也逐渐升级。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跨越美国本土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以极快的速度对全球各个经济体都产生着日趋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2006年春季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一年多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恶化,并进一步蔓延到实体经济,世界经济的衰退程度不断超出世界银行和IMF的预期。中国杜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向阳认为。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放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2009年全球经济仍是充满变数和动荡的一年,整体形势甚至可能要比2008年更为严峻。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还没见底的征兆。美欧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破产还在持续增加,而且银行资产大幅度缩水。已注资200亿美元的花旗银行,目前市值缩水到1/10。另一方面,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迅速扩散。去年下半年以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业的亏损、破产和萧条还在持续蔓延,随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风险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传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一种“去全球化”的逆潮在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间浮现出来。欧渊由于原有的经济体制问题,近年来GDP的低增长,可能成为全球经济衰退中最危险的一环。2009年欧洲央行预测,2009年欧元区国家的GDP增长率将为-1%;经合组织预测如果算上所有欧洲国家,实际GDP的负增长可能达2到3个百分点。日本内阁府2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GDP在去年第四季度下滑的幅度(12.7%)超过了美国和欧元区,其出口支柱产业电子、家电和汽车受到次贷危机的严重打击。新兴经济体国家,金融危机造成外资撤退,股市缩水。本币大幅度贬值(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韩国货币均大幅贬值,幅度分别为24.8%、20.1%、8.7%、38.7%和31.3%);亚洲地区出现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所说的“西衰东乱”。当前世界市场萎缩,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趋大,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外部需求造成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很大影响,GDP“保八”的目标比较艰巨,就业难度加大。

综上所述,本次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各国纷纷出台各项政策以减弱对本国经济的冲击,甚至不惜采用贸易保护主义;对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为理论指导的西方资本主义体系运行来说,经济大幅度波动和严重的经济危机成为不可避免的噩梦。《资本论》关于经济危机的分析又在西方社会引发了对马克思及其著作的狂热追捧,那么从理论角度来看,本次经济危机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3 当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述的经济危机在当代表现出更深刻的现实性。对经济的破坏是整个世界经济史上空前的。三大矛盾依旧存在,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内部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如果我们在实际经济运行和理论研究中不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经济危机也必将在我国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经济危机做一个详细深刻的理论分析。

3.1 不同理论体系指导下产生的经济实践不同

以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为经济运行理论指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把人与人的关系物化为人与物的关系,即企业家对劳动这种要素的管理关系,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加强劳动利用率,不断追求利润的增加和财富的增值,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作为要素的劳动力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在收入分配方面,在产品的分配方面,过度追求效率,忽视了公平,仅靠政府推行各种福利政策和提供一些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公平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产生的后果就是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供求严重脱节,物质产品的不断增加即社会供给的增加与社会有效消费需求的不足并行;而美国对于由于收入低下而无力还贷者赋予较低的信用等级,导致这些人贷款困难,无力扩大生产-盈利困难,还款困难,形成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因此,与其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信用度低下的人们不还银行贷款导致银行破产,更深刻的原因应该是由于收入低下导致无力还贷,而政府又为了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等的繁荣发展,而将无抵押贷款贷给收人低的无力还款

者,最终必将导致银行破产,整个金融体系的主要链条断裂,从而波及实体经济,引起经济危机爆发。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集体的交互行为,而不是某个孤立个人的行为。经济活动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前者是人们从对自然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活动,即生产活动;后者是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活动,称为交易活动。

我国经济实践在改革开放后,GDP取得了年均9.7%的增长率,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57 :1增大到3.28:1,东西地区收入差距2006年扩大到3.25倍。对于如何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传统看法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通过二次分配解决初次分配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在一次分配中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寄希望于二次分配,很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如果在一次分配中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把二次分配作为补充手段,解决初次分配可能会遗留的一点问题,则有可能很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目前出口严重萎缩、投资疲软的情况下,要实现今年GDP增长“保八”的目标。必须依赖于扩大国内需求,而我国由于社会公平问题长期存在且日渐严重,政府从民生工程人手,把投资重点放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这给我国实体经济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拉动内需的刺激政策逐渐发挥出作用。

3.2 虚拟经济所占比重过大,经济泡沫成分过多

虚拟经济指经济活动中,以虚拟资产为对象,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经营,以谋取利润和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包括对虚拟资产的买卖、中介、咨询等。其中虚拟资产就是市场经济中所有没有价值却有价格、其价格在本质上是某种收入的资本化的资产。虚拟经济可以吸纳大量的货币资金,从房地产炒作到股票市场,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到收藏品市场-从各种债券的买卖差价到外汇市场,总之,在可以反复交易的各类资产市场之间流动,并随时从虚拟经济中流出或流入。虚拟经济是和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活动模式,在实体经济的运行中起到资金配置、对货币资金冲击实体经济的缓冲器的作用。但虚拟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增加,个人可以以炒作房地产、股票等虚拟资产增加货币财富,但一个社会不能仅仅依靠虚拟经济的发展来支撑整个经济体系。

而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即美国“实体经济”的衰落则日渐严重。第一,战后美国GDP占世界GDP的一半左右,而到2004年以后该比重已经低于30%了。第二,从战后到现在,美国GDP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果用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表示美国的实体经济(依托于实实在在物质生产和服务的产业),用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表示美国的虚拟经济(依托于房地产、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炒作的产业),美国实体经济创造的GDP占其全部GDP的比例从1950年的61.78%,下降到2007年的33.99%,且实体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制造业,1950年占总GDP的27%,2007年则只占11.7%;而其虚拟经济创造的GDP占全部GDP的比例则从1950年的11.37%上升到2007年的20.67%。美国战后的三大支柱产业,汽车、钢铁和建筑业往日的辉煌已不再,代之而起的支柱产业是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服务业。第三,上述美国官方提供的制造业统计数字仍然过高,对制造业依赖金融资产创造和炒作产生的GDP还要大打折扣。

美国的“虚拟性”在不断加深。美国债券(其中就包括次贷)、股票、外汇、期货、金融衍生品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成为美国人创造货币财富的机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保守估计,2006年底美国境内的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值约为400万亿美元,为2006年美国GDP的36倍左右。而其他国家最多只有十几倍,如日本是16倍左右、中国是10倍左右(2006年中国虚拟经济发展报告),充分说明美国经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泡沫性。

虚拟经济的不断扩张使美国人趋之若鹜,放弃传统制造业去经营金融业,放弃产品和技术设计去专供金融产品创新的复杂设计。美国特殊的经济运行方式使得美国人在国内将几乎所有能够资本化的收人流都纳入了其创造货币收入的洪流,一旦虚拟经济泡沫破灭,社会各个阶层资产大幅度缩水,必然影响到实体经济的信心。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骏民说,“当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良好时,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泛的融资渠道,转移市场运作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然而,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时,就会产生泡沫经济或者金融危机。”因此,我国既要积极利用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保障作用,又要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过多的泡沫经济。

3.3 西方经济分析过于模式化,对实际经济运行缺乏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近年来,大量经济学者采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将各种经济问题都试图用经济模型来做以解释,经济学研究逐渐数学化。虽然经济学研究领域很多有争议的问题经过严格的数学模型的论证得以解决,但对于实际经济运行的理论指导作用却越来越小。理论指导最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对实际的指导,理论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认其正确与否,并且理论有客观的时间、条件限制,不同条件下的经济理论不能直接拿来指导实践。对于经济学家可能只是理论研究的失败,对实际经济运行则意味着一个社会错失发展良机,人们遭受巨大经济损失。采用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进行激进式改革的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惨痛教训即是最好的佐证。

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主义

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自1825年资本主义第一次爆发经济危机以来,每隔若干年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扰乱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过程。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具有阶段性。

一、经济危机理论

面对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西方学者展开大量的经济研究,试图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关键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问题也做出了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述,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一)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进而会导致失业率上升,使得社会处于非充分的就业状态。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她积极的探讨如何有效的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有效的消除非自愿失业。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在文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化大工业迅速发展,机器化的大生产促进了社会化的大生产,生产资料有资本家们控制,工人和无产阶级创造的财富被资本家们所掠夺。随着社会化的程度越大,它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就越发的激烈,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会重新激化,导致经济危机再一次爆发。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处于危机、萧条、复苏、高涨这样的几个阶段,危机和高涨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经济的平稳运行,进入到21世纪,美国的经济未能及时的找到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动力。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迅速的发展起来,为了促进消费,美联储大胆的进行了各种创新,尤其是在住房按揭贷款上面。2004年开始,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加速了通货膨胀,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各种骤然的政策加剧了房地产的泡沫,从而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马克思主义对当前金融危机的解释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危机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费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社会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马克思还指出,“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因而此 次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是房地产泡沫引起的,但实际上却是由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所导致,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中国的应对措施

中国应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并积极主动的参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建,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弊端也有益处。一方面,美国的金融危机也导致了世界经济的衰退,中国处于其中的一员,无法躲避大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如,大量的外国投资从中国撤资,致使国内吸收的国外投资减少,各国经济萎靡不振,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复苏,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出口贸易受挫,出口贸易型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出口国外受挫,但是国内确是未完全开采的大市场,而且也为国家政策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次危机也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提供力反思和汲取教训的机会,要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二)促进经济增长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客观要求。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富裕。促进经济增长就要注重自身经济结构合理化,资本有机构成既符合整体经济发展需要,又立足本国国情,满足绝大多数劳动力的就业;合理规划国内消费、投资、出口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马克思经济理论,消费是生产的终极目标。如果为生产而生产,那必定造成供给的过度,出现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所以,我们必须把投资放在需求允许的合理范围内,以需求带动投资,以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合理搭配共同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深刻的解释了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不可避免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社会主义制度下,金融危机是一把双刃剑,这就需要中国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沉着应对各种困难,善于吸取经验,捉住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奇迹,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都印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欧继忠.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当今世界金融危机[J].河南社会科学,2009(3).

[2] 周肇光.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必然性―读马克思的几点体会[J].广东社会科学,2010(5).

[3] 孙业亮.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J].当代经济研究,2012(7).

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9篇

庞瑞,女,(1986.6-),安徽省临泉县,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09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当代问题

摘 要: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体系造成重大冲击。本文结合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剖析此次经济危机的成因及其影响。通过分析这次金融危机来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其目的是给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规避和防范措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稳定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金融危机;马克思危机理论;再认识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的争论在国内外一直不断。认为,《资本论》对于马克思那个时代是正确的,承认马克思经济理论在历史上的地位。但认为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不再适用了,因为美国式的经济模式已经使资本主义跳出了周期性危机规律的支配。虽然2008年经济危机已经缓和了,但是我们仍有必要通过分析这次金融危机来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其目的是给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规避和防范措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稳定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对于经济危机生产的原因,马克思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而应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1]因此,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深刻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关于资本的贪婪本性以及虚拟资本社会影响也做了深刻的分析,其主要论点如下:

1、资本家无止境地追求价值增值的本性,使资本具有向全球扩张的趋势。马克思指出:“总的说来,矛盾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而不管价值及其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如何,也不管资本主义生产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如何;而另一方面,它的目的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和最大限度地增殖资本价值。它的独特性质是把现有的资本价值用作最大可能地增殖这个价值的手段。”[2]资本的贪婪本性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

2、虚拟化的信贷、金融证券过度膨胀,必然会造成货币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大银行不仅能创造虚拟资本,而且能牟取暴利。银行通过信用创造出来的虚拟资本不是现实资本,但它能象现实资本一样获取利息和利润。虚拟化的金融证券过度膨胀,必然会造成货币危机。“流通的银行券的数量是按照交易的需要来调节的”[3],“流通的汇票的数量,和银行券的数量一样,完全是由交易上需要决定的”[4]。信用货币和现实中货币一样,完全是由现实的商品交易和流通需要所决定的,其根本就是要以实现社会生产为基础。

3、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创造出一种拿他人的、社会的财产进行冒险赚钱的欺诈制度。马克思说:“信用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投机的批发商人是拿社会的财产,而不是拿自己的财产来冒险的。”[5]在信用的形式下,资本家不仅用自己的资本赚钱,而且拿他人的财产来冒险赚钱。于是,一帮冒险家和赌徒必然应运而生。“信用使这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6]。正因为如此,现代金融家们敢把抵押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经过包装、再包装,最终变的面目全非,没有人知道它们到底包含什么内容,到底值多少钱,甚至蒙蔽了自己。

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及其成因分析

1、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此次的金融危机起始于美国,因此对美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显著的表现是股票市场大跌,“道琼斯指数在23天之内整整连续跌20天,而且每一个跌幅都超过3位数的点数。从14000点,短短的一个多月跌到了8000多点”[7],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不仅美股大跌波及全球股市,金融风暴还引起房地产证券及衍生金融证券的崩溃,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多家金融机构遭受损失,金融机构净资产零值化,许多著名的金融机构濒临倒闭或已经倒闭。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不可避免的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第一,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实体经济,外需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度下滑据海关统计,“2008年外贸出口额14285.5亿美元,增长17.2%,比上年回落8.5个百分点;2009年第一季度外贸出口额2455亿美元,同比下降19.7%1”[8]。第二,由于金融危机冲击了一系列金融系统,房地产行业陷入低迷状态同时也抑制了我国居民的消费意愿,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股市,“2008年美国数家大银行因次贷产生巨亏甚至破产引发了全球性的股灾。1月份,全球股市有5.2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其中,发达国家市场跌幅为7.83%,新兴市场平均跌幅为12.44%,中国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美国股市暴跌,引发港股及H股下跌,并通过A+H股的比价效应引起中国A股大盘下跌”[9],并且也严重影响了受投资者心理因素。第三,影响了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美国为了刺激其经济的增长,不断地降息,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货币政策的运用,宏观调控带来很大的困难,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

2、对美国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分析: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实际上是首先从实体经济危机开始的,然后通过虚拟经济危机再影响到实体经济危机,这是一个复杂联动的系统。我们有必要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1、无节制的信贷以及缺乏监督的信用监管体制导致了危机的爆发。美国居民超前享受理念促使无节制的消费和贷款,他们的消费能力远远超过其居民的收入现状。无还贷款的能力直接导致无钱还房贷,而与此同时,美国的金融机构和华尔街的那些金融“精英”们无限制地衍生金融产品,无限制地投机,无限制地追逐高额利润和高收入,制造了虚拟经济泡沫。房地产泡沫,金融衍生品过多,而且,美国的金融监管全球范围而言可以说是比较规范和完善,但是相对于日益复杂的金融工具而言则显得比较漏洞百出,正是政府监管的缺位使得这次金融危机没有在萌芽的时候被有效遏制,反而在全球越演越烈。

2、私有化、大市场、小政府、低税收的美式资本主义体制导致了危机的爆发。所谓美式资本主义,是从经济发展模式上来定义的,在学术界普遍被称之为“盎格鲁―撒克逊式资本主义”,主张实行平等、自由、便捷、节省的原则,设定有利于资本扩展的税种,减少税收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发展的损害,以便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机会、保持经济的持续繁荣。 3、美国的金融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其本质上是基本制度层面的原因,也就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腐朽性问题。面对这场来势汹涌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人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揭露危机的本质和根源,尤其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对危机的成因、根源和实质的看法更值得我们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于海清博士收集整理了欧美国家共产党人对这场危机的看法:美国共产党认为,金融化是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和治理模式的产物,它旨在恢复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势头及其在国内和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美国资本主义的弱点和矛盾发展的结果,使美国和世界经济陷入新的断层。英国共产党认为,不能把当前经济和金融危机主要归结为“次贷”危机的结果,强调原因是因为根置于金融资本的控制之下。[10]这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共产党人都比较深刻地认识到,不联系资本主义制度,不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是不能真正揭示这场危机的根本成因的。

三、从金融危机看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包括商业危机、信用危机、金融危机的实质和根源的问题上,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问题上,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问题上,马克思的剖析比任何经济学家都要深刻的多。《资本论》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

1.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依然适应。金融产品过剩,金融衍生品泛滥问题造成了新的虚假需求,这就使得生产过剩的危机更加严重。就是在这种虚假回流而可靠的繁荣时期下掩盖了实际的生产过剩。有必要对资本的本质再认识。资本掠夺的本性没变,只不过是方式改变。虚拟的资本掠夺仍然根植于实体经济资本掠夺中。

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依然适用。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科技革命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又造成结构性问题,失业率高居不下,贫困差距继续扩大,体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等;产生了新的矛盾,加速了社会分化。而经济全球化又进一步加剧了各种矛盾。

四、启示:

我国当前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也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质,中国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并且信用抵押住房贷款在我国也很盛行,在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此次的金融危机引以为鉴。

1、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吃一堑,长一智”,从这场危机中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对于确保今后我国经济长期良性发展。我们要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11]

2、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才能有效地剖析当今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经济能够化“危”为“机”的根本途径就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一年多来,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总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宣告了新自由主义及其经济政策的破产,使我们更深刻地看到了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和危害;马克思的《资本论》却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巍然屹立。我们深信,马克思及其《资本论》将永远照耀着世界人民资本主义制度,奔向光辉灿烂的共产主义社会。(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3]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 吴渝璋.浅析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和思考[J].教育经济研究2007, (3).

[8] 董哲宇,《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影响的原因及其对策浅析》,《现代商业》,2009.2

[9] 李海英.浅谈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J].硅谷,2008(13):174

[10] 于海清.欧美发达国家共产党论当前金融危机[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动态,2008:50.

经济危机理论范文第10篇

内容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仍然存在用马克思理论针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分析的某些情况,必须透过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我国出现经济危机的风险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加以防范,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不断地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词:马克思 经济危机 风险

马克思《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思想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起源

马克思认为,在货币产生之前, 物物交换的条件下, 买和卖的行为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同步的, 因此, 总供给和总需求总是平衡的, 没有什么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 使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成两次过程, 从而出现了买与卖脱节、商品卖不出去的可能。流通“能够打破产品交换的时间、空间和个人的限制”。“在这里,一方面,我们看到,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的和地方的限制,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了”。

货币产生以后,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使商品交换潜伏着经济危机。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会形成支付的连锁关系, 一旦有债务人到期不能支付, 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使一系列支付关系不能实现, 影响整个信用关系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发达商品经济阶段, 商品经济在一国经济中居统治地位, 一切生产都是商品化的, 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来实现。在这个基础上, 一方面,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每一个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目标, 这种商品本性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逐利性, 必然迫使企业生产有着无限扩大的趋势,致使市场的发展落后于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配置资源有其自发性和滞后性的弊端, 容易产生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 资源的优化配置难以一次到位, 因为,市场经济无法合理解决个别企业投资、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投资、生产盲目性之间的矛盾。因此, 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危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群众的贫穷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和社会生产的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驾驭一切的绝对规律。追求剩余价值和外部的市场竞争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生产资料和生产越来越社会化了,生产的社会性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却没有顾及到需求的限制,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所生产出的商品量的多少,取决于这种生产的规模和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而不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待满足的需要的预定范围”。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代表,资本家唯一的目标就是对价值的无休止追逐,从而导致资本积累的螺旋式上升与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 当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成本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产生了,这一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杠杆

马克思认为,信用制度成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强化和加速了危机的出现。信用制度,一方面加强了货币的支付功能 ,提高了资本的流动性,“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不过,信用可以利用,它容易得到,而且便宜”。但是在另一方面,“这种制度 …… 很快就发展成为一种专门为获得贷款而实行委托销售的制度。结果就必然造成市场商品大量过剩和崩溃”。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这二者作为新生产形式的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使命。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促进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要素”。这实际上是说,信用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另一方面,信用造成了一种虚假的需求,隐蔽了生产过剩的事实,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活动,最终必然导致生产的过剩,这个时候会出现债务偿付危机,信用出现紧缩。

马克思认为,信用危机只有在转化为货币危机的情况下,经济危机才会全面爆发。“货币会突然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价值存在 ,绝对地和商品相对立。”人们对货币的追求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所以,“这种货币危机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 。信用制度的最大益处在于促使人、 财、 物的高度集中化和生产组织的高度社会化。这又使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分开,造成危机的可能性。信用制度的范围越大,造成危机的可能性越大,危害性也越大。

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倘若没有信用体系,资本积累所导致的生产扩张将不断遭遇到工人工资收入和消费需求的限制,呈现为可以伸缩的再生产过程,但是货币经济中的信用关系不断打破对生产扩张的束缚和限制。 “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的动用,也就是等于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而达到极度紧张”。其结果是信用创造的虚假需求并不能真正解决生产与消费间的尖锐冲突, “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因此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往往会表现为货币流通的危机和信用的危机。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往往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才会发生,并且是隔一段时期发生一次。从一次经济危机的发生到下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之间间隔可称之为经济周期。马克思认为,固定资本更新的平均时间决定了经济周期的长短, “预付资本价值必须完成一个包含多次周转的周期,这个周期是由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寿命决定的,从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时间或周期时间决定的。……可以认为,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10年。……这种由一些互相连结的周期组成的长达若干年的周期,为周期性的危机造成了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经济周期由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四个阶段组成。“在周期性的危机中,营业要依次通过松驰、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这几个阶段。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的“周期性现象”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经济从出现一次危机到新的危机出现,就会形成一个经济周期。危机发生后,由于商品大量过剩,商品价格就会暴跌,促使大批企业倒闭,社会生产规模急剧缩小。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过剩商品的破坏、浪费和减价卖出,再加之企业的大量倒闭,商品的供应量大幅减少,商品的供求关系趋向平衡,商品的价格逐步回升,大量企业重新组织生产活动,资本主义生产暂时恢复平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着发生经济危机的风险

货币的出现,买与卖的分离,是经济危机的起源,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存在信用制度,就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只不过在马克思看来,简单商品经济仅仅提供了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来完成的。在科技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共同推动下,封建社会落后的生产关系逐渐被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方式所取代,简单商品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此相适应,经济危机爆发所需要的“一系列关系”也初步形成,这就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逐渐演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经济危机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基于此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现实危机只能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中引出”。虽然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也出现过类似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经济波动。这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原因,在实践上吸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加强宏观调控,努力使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从理论上讲,我国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很大的区别,但也有一定的共性,即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急剧下降所导致的经济混乱。并且,这个体制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经济危机不仅资本主义社会有,社会主义也可能发生商业危机、财政危机、工业危机等。因此,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而是各种社会形态共有的。因此要提高警惕,多管齐下,努力防范经济危机风险。

我国防范经济危机风险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努力刺激内需以避免经济大幅波动

我国的宏观调控要坚持科学的方法和适度的原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政府应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也要注意区分市场经济常态下的干预和某种特殊条件下的干预。在常态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在于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在某种特殊时期,政府加大对市场的干预力度,使经济运行尽快回归常态,但是,政府的干预也应该合理有效和公平正义,不可任意而为。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实践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模式。

在刺激内需方面,要注意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向低收入阶层倾斜,加大财政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实行较为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改善投资结构,降低贷款利率,扩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判断风险的能力

在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信用制度作为经济危机爆发的杠杆,往往会成为危机的导火线。目前,我国的信用评级制度还很不完善,必须尽快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统,有效进行信用等级的区分,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三)审慎推行资产证券化,防范金融风险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醒我们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时要更加谨慎。资产证券化有助于释放风险、活跃金融市场,但也要注意到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风险源。这就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以稳妥的态度逐步开发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以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真正让金融创新产品为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邱海平.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J].当代经济研究,2008(3)

2.王伟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和原因――重读《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

3.郭真,梁东兴.《资本论》:从物质生产角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J].哲学研究,2008(8)

4.王宇伟.从马克思的《资本论 》看美国的次贷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2009(3)

5.崔巍.经济周期、经济危机与危机治理理论的再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王元璋,游泳.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

上一篇:车辆安全监管范文 下一篇:出口贸易经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