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范文

时间:2023-02-23 04:22:04

经济法

经济法范文第1篇

(一)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基拙经济法是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时,为了调和社会化大生产‘J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渴望更良好的秩序。但是经济个体在社会化大生产面前是肖目的,不顾及整体的利益,不择手段的追逐利润,各个环节的冲突不可避免。因此,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核心的经济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战后,二战前,由于金本位崩溃,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仅靠一国政府实行的关税壁垒、外贸统制、金融管制己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从国际立场出发,从普遍性多边条约的角度确立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法由此产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产生的社会基础是相同的,是生产社会化,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

(二)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联系与区别

1.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二者都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关系,非经济关系都不涉足。这其中即有公的关系,又有私的关系。但具体而言调整对象又有所不同:经济法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市场调控关系、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而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是各个国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私人贸易、管理贸易、税收、私人直接投资、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组织等关系。

2.二者都是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内容丰富,但从法律体系而言,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国际经济法属于国际法体系。

3.二者都可以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维护经济秩序的作用,但经济法主耍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而国际经济法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主体方面都包括自然人、法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还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经济法主体中还包括企业内部组织。5.渊源上,有人认为,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习惯法和判例,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际组织的规范性文件,而一国涉外经济法律是一国制定的,属国内法范畴,是经济法渊源,而不是国际经济法的洲源[l]。这显然是混淆了法律渊源与法律性质的概念,我认为一国的专用实体规范既是经济法的渊源,又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二、实践中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协调

如果将经济法一与国际经济法各自要调整的内容分析,我们会发现二者有对应的关系。经济法中有公司、企业法律关系;国际经济法要研究跨国公司法律问题。经济法中有税收、财务法律关系;国际经济法中有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经济法要规范外商投资法律关系;国际经济法中有国际私人直接投资的规范。经济法要对银行、金融进行监管;国际经济法同样要对国际金融制度进行管理。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正确的认识二者所处的地位。有人认为,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和交叉关系川。我认为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下而从两个方而说明。

(一)国际经济法规则在国内经济法中的适用

1.国际法在国内法中的适用,世界上有三种做法:转化(t,一ansfer)、采纳(adoption)、混合式。我国在司法实践中采取的是混合式。人世后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wTO规则和中国签署的各项协议一部分已经被采纳为国内经济法的一部分。一方面,对以《对外贸易法》为核心的《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法》等己修改完毕;另一方而,在宏观调控管理中,为了执行《服务贸易总协定》,我国补充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执行办法》、《外商投资服务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办法》等。由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对国际条约在国内的实施没有具休的规定,所以不能指望也没有必要都转化为国内的经济法予以执行,可以直接适用。

2.在市场准人方面。我国原来的经济法规对某些领域的主休严格限制,如金融、保险、银行、电信等。现在,根据中国政府的四项承诺之一,服务业开放,外国人可以进人到这些领域中来。但《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只是成员国的对外开放义务,而不涉及对内开放义务。所以,不能以允许外国私人在中国开办银行、外资公司、货运服务公司就推定中国私人也当然的享有此项待遇。因此,国内经济法规必须在主体上有相应的配套立法,以避免超国民待遇。

3.由于国际经济法和国内经济法的共同作用,一国私人也可以和他国对外经济(尤其是贸易)方面的法律发生更密切的联系。根据wTO规则,一成员方境内的私人因另一成员方政府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通过DsB(争端解决机构裁决)。如美国的301条款:如外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法律违反了该国与美国签订的条约、协定,损害了美国贸易的利益,任何人都可以向301条款委员会申诉立案调查,之后.与该国政府协商直接采取单边制裁。所以中国也有必要将私人诉愿与政府申请相结合,使国内经济法律一,刁国家经济法律制度得以有效的衔接。

(二)经济法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耍协调各国的矛盾,统一各国法制进程。国内经济法律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例如,现在各国《公司法》,《破产法》的制定与修改成为热点,与之相适应的《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跨国破产统一规则》也纷纷出台。相反由于各国在一些领域,如产品责任领域存在较大分歧,致使目前世界上仍无一部关于产品责任的统一实体法,只能靠1972年的《产品责任法律适应公约》间接协调矛盾。

经济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法;放大效应;市场化;影响

1经济法

经济法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日本等国家。随后的英国、美国法律系统虽然也存在类似与我国的经济法法律规定,但因为其不注重法律的分类,更不涉及到民法的概念,所以自然也不存在经济法这一概念。其中存在经济法相关法律的国家,也因为对经济法定义的不同,最终实施的手段也不尽相同。经济法根据各国体制不同,其所涵盖、执行、管理的范围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综合管理的一个法律部门,其中涉及到对商品经济关系的系统调整、整体调整和全面调整。主要涉及到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各类经济组织之间关于商品物的经济关系管理和协调。

2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和形成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具体表现为市场化进程的加深、企业的形成、业务链的形成等状况。笔者针对此类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2.1何为经济法的放大效应

何为经济法的放大效应,经济法的放大效应可以看作是法律的辐射范围,以及辐射范围内所包含的具体事务。通常情况下认为经济法的放大效应为:由于商品交易所产生的增值利润,增值利润经过循环再次增长。此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交易,以及经济总量的变化过程。由于商品交易属于经济法的涵盖范围,所以此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润以及其增值行为,也属于经济法的涵盖范围。涉及到经济法对于此类过程进行调查或管理的行为现象,称之为经济法的放大效应。

2.2市场化进程的深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法带来的放大效应也进入到了各种商业活动中。其中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深入,也为经济法放大效应带来的效果。近些年来互联网电商事业的快速发展,经济法涉及到的案例也更加复杂多变。此举也可以看作是市场化深入的一个过程,随着互联网电商事业的发展,全民营销全民创业的时代也初步显现。

2.3企业的形成

经济法放大效应最主要的一个效果就是造成了企业的形成,个体户经过小规模商品交易完成对资金的积累。最后产生扩张现象,扩张到一定范围个体户转变为公司制,最后形成企业。市场经营方法以企业形式开始运营,最终形成规模较大的商品交易。经济法的放大效应对于此类经营活动有促进行的作用。

2.4业务链的形成

随着企业的形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业务交流增多,商品交易也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总量的变化,经济总量在变化的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产生一些纠纷时,经济法则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在发生经济纠纷、经济裁决时,需要经济法进行裁决和判定。最终使得双方之间形成了业务链,经济法主体行为也产生了放大效应。

3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形成机制对经济法的影响

经济法的放大效应形成机制对经济法的影响,使得经济法加强了相关法律的补充和制定、加大了相关惩罚程度、产生了召回机制、出现漏洞类竞争。针对此类现象笔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3.1加强了相关法律的补充和制定

经济法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商品交易和存在经济活动的市场行为。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市场化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种的商品交易活动以及经济交流。经济法主体也会根据其商品交易和业务变化,进行主体法律的补充和制定。最终保证法律能够适应各种的市场变化,以及业务交流。因此经济法与企业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

3.2加大了相关惩罚力度

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尤其是当前互联网电商兴盛的阶段。产生了一系列优秀的互联网电商企业例如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企业,对比之下也产生了一些较为恶劣的事件。例如近些年出现的互联网金融中的金融诈骗、非法融资等现象。涉及到经济法方面的惩罚,对于此类现象也加大了惩处力度,此举即增加了对于市场行为的威慑性,也加强了法律的严肃性。

3.3产生了召回机制

随着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产生,对于所涵盖的主体企业,及其生产产品也产生可巨大的影响。例如召回机制的产生,法律中规定一旦企业生产产品在存在直观问题,或者隐性问题没被解决时即进行交易,之后产生故障时经济法会对企业进行较为严重的处罚制度。因此企业在交易商品之后,一旦发现产品出现大规模的质量问题或者隐性问题时,为了企业利益企业都会进行召回。召回机制简单讲为企业在交易商品后,发现商品存在一些故障现象,或者可能会导致的故障现象。因而企业对所售卖的商品进行召回修复,并对消费者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或其他补偿。

3.4出现漏洞类竞争

法律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无漏洞的,经济法自然也属于这种现状。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经济法虽然也在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主体法律,但还是存在一些法律方面的漏洞。因而也产生了一些专门针对法律漏洞经营的恶性企业,此类企业往往经营范围较广,但其真正的经营项目或者商品交易往往不直接体现在经营范围内,但却属于经营范围内的某一项。因此此类企业在经营此类项目中产生纠纷时,经济法短时间内也无法对于此类活动做出裁决。

4展望

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对于经济法的影响有消极的方面,也有积极的方面。具体表现为对于市场行为的法律惩罚或奖励的状况。经济法主体的变化相对于市场变化整体来讲属于被动一方,其只能根据市场变化而产生相对应的变化。因此为了完善经济法主体法律,并对市场消极行为产生威慑,经济法应该协同政府工商部门对于企业的业务经营进行规范,对于新兴交易项目,要明确经济法的管理条款,以期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结束语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形成机制为: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深入、企业的形成、业务链的产生。其对经济法产生的影响为:加强了相关法律的补充和制定、加大了相关惩罚的力度、产生了召回机制、出现了漏洞类竞争。

参考文献:

[1]王宇松.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对经济法的影响[D].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2):21-25.

[2]刘谷月.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对经济法的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20):260-261.

[3]孙丽华.基于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对经济法的影响分析[J].法制博览,2015,(5):111-111,110.

经济法范文第3篇

(一)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产生的基拙

经济法是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时,为了调和社会化大生产‘J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渴望更良好的秩序。但是经济个体在社会化大生产面前是肖目的,不顾及整体的利益,不择手段的追逐利润,各个环节的冲突不可避免。因此,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核心的经济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战后,二战前,由于金本位崩溃,世界经济危机的加剧。仅靠一国政府实行的关税壁垒、外贸统制、金融管制己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从国际立场出发,从普遍性多边条约的角度确立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法由此产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产生的社会基础是相同的,是生产社会化,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

(二)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联系与区别

1.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二者都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关系,非经济关系都不涉足。这其中即有公的关系,又有私的关系。但具体而言调整对象又有所不同:经济法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市场调控关系、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而国际经济法调整的是各个国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私人贸易、管理贸易、税收、私人直接投资、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组织等关系。

2.二者都是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内容丰富,但从法律体系而言,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国际经济法属于国际法体系。

3.二者都可以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维护经济秩序的作用,但经济法主耍是推动本国经济发展,而国际经济法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主体方面都包括自然人、法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还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经济法主体中还包括企业内部组织。5.渊源上,有人认为,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宪法、法律、法规、习惯法和判例,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包括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国际组织的规范性文件,而一国涉外经济法律是一国制定的,属国内法范畴,是经济法渊源,而不是国际经济法的洲源[l]。这显然是混淆了法律渊源与法律性质的概念,我认为一国的专用实体规范既是经济法的渊源,又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二、实践中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协调

如果将经济法一与国际经济法各自要调整的内容分析,我们会发现二者有对应的关系。经济法中有公司、企业法律关系;国际经济法要研究跨国公司法律问题。经济法中有税收、财务法律关系;国际经济法中有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经济法要规范外商投资法律关系;国际经济法中有国际私人直接投资的规范。经济法要对银行、金融进行监管;国际经济法同样要对国际金融制度进行管理。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正确的认识二者所处的地位。有人认为,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和交叉关系川。我认为应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下而从两个方而说明。

(一)国际经济法规则在国内经济法中的适用

1.国际法在国内法中的适用,世界上有三种做法:转化(t,一ansfer)、采纳(adoption)、混合式。我国在司法实践中采取的是混合式。人世后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wTO规则和中国签署的各项协议一部分已经被采纳为国内经济法的一部分。一方面,对以《对外贸易法》为核心的《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法》等己修改完毕;另一方而,在宏观调控管理中,为了执行《服务贸易总协定》,我国补充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执行办法》、《外商投资服务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办法》等。由于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对国际条约在国内的实施没有具休的规定,所以不能指望也没有必要都转化为国内的经济法予以执行,可以直接适用。

2.在市场准人方面。我国原来的经济法规对某些领域的主休严格限制,如金融、保险、银行、电信等。现在,根据中国政府的四项承诺之一,服务业开放,外国人可以进人到这些领域中来。但《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只是成员国的对外开放义务,而不涉及对内开放义务。所以,不能以允许外国私人在中国开办银行、外资公司、货运服务公司就推定中国私人也当然的享有此项待遇。因此,国内经济法规必须在主体上有相应的配套立法,以避免超国民待遇。

3.由于国际经济法和国内经济法的共同作用,一国私人也可以和他国对外经济(尤其是贸易)方面的法律发生更密切的联系。根据wTO规则,一成员方境内的私人因另一成员方政府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通过DsB(争端解决机构裁决)。如美国的301条款:如外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法律违反了该国与美国签订的条约、协定,损害了美国贸易的利益,任何人都可以向301条款委员会申诉立案调查,之后.与该国政府协商直接采取单边制裁。所以中国也有必要将私人诉愿与政府申请相结合,使国内经济法律一,刁国家经济法律制度得以有效的衔接。

(二)经济法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耍协调各国的矛盾,统一各国法制进程。国内经济法律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例如,现在各国《公司法》,《破产法》的制定与修改成为热点,与之相适应的《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跨国破产统一规则》也纷纷出台。相反由于各国在一些领域,如产品责任领域存在较大分歧,致使目前世界上仍无一部关于产品责任的统一实体法,只能靠1972年的《产品责任法律适应公约》间接协调矛盾。

经济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法责任,经济法,关系

一、理解经济法责任

1.经济法责任的概念:《法学词典》认为“法律责任是由于违法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确认的违反经济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后果。

2.经济法责任的目的和功能

(1)法律责任的目的

目的是行动和努力最终要达到的地点或最终境界。就经济法而言,要求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利益,共同维护和促进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对应当维护的利益加以认定和规定,并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与权力作为维护手段。法律责任的目的在于:保障法律上的权益的实现,在它们受到阻碍或者干扰时,通过法律上的强制手段,使对侵害的发生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消除侵害,并发挥法律的指引和教育功能。

(2)经济法责任的功能

法律责任的目的实现和法律责任的功能发挥是分不开的,法律强制执行力的依赖于法律责任功能的发挥,法律责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惩罚、救济和教育三个方面。

第一、救济功能救济的原本意义是指把物或人恢复到违约或违法侵权行为发生前他们所处的状态。法律责任的救济功能,就是救济法律关系主体受到的损失,恢复受侵犯的权利。法律责任通过设定一定的财产责任,赔偿或补偿在一定法律关系中受到侵犯的权利或者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受到的利益损失。

第二、教育功能 法律责任的教育功能是针对违反法律规定或者侵害某一社会关系的主体而言的。通过追究该主体的法律责任,使其领悟到国家或者社会对其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并认识到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破坏性,从而在以上的社会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经济责任与经济法的主体

经济法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国家及其机关为代表的管理主体,管理主体的对立面是以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为代表的受理主体;传统的经济法责任是由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构成的。

三、经济法责任与经济法的关系

1.经济法独立: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前提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法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法律分类的一种形式。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不同部门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是不同的。比如经济法责任中的刑事责任部分,如果用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分类无法实现其责任追究目的,这就需要借助于其他法律部门发挥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独立性是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前提。经济法责任的目的在于惩罚和教育,法律部门决定了法律责任的目的和功能。从理论基础来看,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部门法,经济法责任的基本理论仍遵循法理学关于法律责任的一般理论分析。即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有关经济法律法规的行为而应承担的由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义务。其具有责任主体二元性、责任表现形式复合性、责任内容经济性和社会性,以及责任处罚的特殊性等特征。依据违反经济法的具体部门法的不同,可以将经济法责任分为违反宏观调控法的责任和违反市场规制法的责任,并且可以根据经济法实践的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的细分。经济法责任是独立于其它部门法责任理论的法律责任理论体系。

2.主体到行为的责任模式:经济法责任独立的框架以主体到行为再到责任模式为视角分析可以看出,二元性贯穿经济法责任的始终:

(1)责任主体的二元性。责任主体一般是指法定义务的违反者、法律责任的具体承受者。经济法责任是发生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问的责任形式,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有双方责任的特点。经济法责任的主体一方是行使经济管理职能的国家及其机关,另一方是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违法行为的二元性。所谓违法行为的二元性是指,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的一种行为同时触犯不同的法律法规。

(3)法律后果的二元性。关于经济法责任的构成,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基础的理论根源在于经济学中的“成本假设”理论,表现为对社会成本的补偿。经济法责任主体具有二元单向性。经济法责任构成的特殊性主要有两种情形:行为人承担经济法责任不以主观过错为必要和行为人承担经济法责任不以存在损害事实为必要。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为定责归责原则和量化归责原则,在具体的归责过程中首先通过定责归责原则定性,然后再通过量化归责原则来确定责任人所承担责任的大小。经济法关系主体和违法行为的二元性,决定了经济法责任模式的二元性。经济法责任借助于宪法、刑事、民事、行政等法律部门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可以实现权利与权力间的能动及制约,以期达到推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问的良性互动的目标。

3.特有的责任形态:经济法责任具有一系列特有的责任形态和制裁方式,这是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标志。譬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收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惩罚性赔偿是经济法独有的责任承担形态,是经济法责任主体对社会承担的责任。

4.对应当维护的利益加以认定和规定,并以法律上的责任制度作为维护手段,这是法的责任价值的根本所在。经济法是社会法,是以社会公共利益理论为理论依归,但经济法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外延与公法或私法的利益外延不完全相同。经济法强调的以社会公共利益优先的精神,构成了经济法区别于民法和其它部门法的特征,也使得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同等地位.为了实现经济法的最终价值目标。

5.经济法责任也具有区别于其他责任形式的特性.首先就经济法责任的价值讲,经济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实现目的,但经济法与其他公法部门不同。经济法由于横跨公法和私法两个领域,不仅需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且还同时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经济法给予了社会公共利益为更大的支持,原因在于不论从总量的积累还是从经济的稳定运行出发,以社会公共利益优先更为有利于实现政府的经济目标。其次经济法追寻的不仅在于社会的公正和公民利益的实现,还应当保证实现公共利益过程中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经济法律责任在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中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其发展是对经济法在实践中的性质和地位的认识不断加深的结果,同时反过来也促进了经济法其他理论问题的深化。经济法责任的完善和发展,是我国法制建堤的重要一环,对于我国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经济法的责任起到了调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涪宁.经济法责任研究[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张继恒,胡玲丽,吴丽芳. 试论经济法责任与经济法--基于对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的"突破"[J]. 企业经济.2005(06)

[3] 华锰,陈伟昌. 试论经济法责任[J].河南社会科学.2003(03)

经济法范文第5篇

第一,政府是否有有权启用经济法,在怎样的情况下作用经济法,且如何支配经济法的权利。

经济法律的主体地位与其他法律的主体地位是相同的,同时利用社会关系把他们之间权利与义务分配,并确定每个主体行为,领导在经济法主体的行为模式在一定行为。为了维护稳定,平衡社会关系,如果政府作为关系主体方就要考虑政府这强势主体身份以及相对方的利益。要从公正和公正方面考虑,明确运用公正的权利、义务进行优化。

第二,政府角色的分清和经济法价值成功实现有非常大的联系。

在法律体系当中,经济法与其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有其的特点与目标。例如公平、严谨、规范等等,有效地实现这些作用一般和经济法律关系主体选择、定位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把政府看成是制约社会整体利益或市场秩序因素之一,经济也要为其设置有关义务、责任,通过合理制约政府的行为,以此让经济法的价值可以实现。

第三,政府角色定位决定了经济法要属于哪种法律的领域。

经济法在实行上是没有办法分析其的性质,经济法到底是公法还是私法?政府是经济法执法人不是当事人?这些都是需要定位的。实际上,从深层次的内容上看,政府应该是经济法人,也是行使人,所以,经济法有不可超越的权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其私法性。所以,经济法更偏向于在公私交集的社会法领域当中。

二、经济法地位

(一)政府要为经济民主及自由服务

保证市场地位的积极、创新性完美地发挥。经济法在给了政府经济管理权同时还需要引入经济民主以及自由的制度、理念。政府要根据经济情况对经济民主和自由进行作用、保障。从广义角度上分析,经济民主要求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影响、干预的同时,要尽可能听广泛的、多方的意见,最大限度协调各方各面的利益有可能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在充分交流基础上作了广义的决定、调控,确保、促进国家宏观调控的决策科学的合理化,让经济决策可以顺利实现,减少资金的浪费。经济自由是指利用一切条件去限制政府在经济市场上的管制,由经济在市场中自由发挥其的作用,创造一切条件让经济自由地发展,政府对于经济自由要支持,在适当的环境给予帮助和减少制约。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保证市场经济自由发挥作用,才能让我国的经济市场顺利的发展。

(二)政府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政府是社会发展的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与资源、人类、环境等相互融洽,在不损害子孙后代能力的提前下,还要满足目前的需要。目前,经济法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为基础,可持续发展目的作为自己的价值,政府作为经济法的主体使用角色扮演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法是规范政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措施。以当今的经济现况分析,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三维的方法,即自顶向下的,政府是重要的当事人。政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损失的可持续性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经济利益作为一个整体,实的目标协调,推进经济法的价值。这对于市场经济主本的增加非常有处,同时,经济对政府的信任,可以让经济复苏,使市场经济更加活跃,有利促进我国的经济市场的发展。还可以显示政府在现代时代的重要任务,体现出经济的地位。同时,也是当代经济和社会服务的良好服务,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法的重要性。

三、结语

实际上,行政法是不可以代替那一些已超过了行政法调整满园的,本应该由更专业的法律调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也归入到本身的调整范围内。实际上,这并没有忽略行政法的作用,而是更加显示了对保证政府根据经济有效执行经济职能的基础作用。

经济法范文第6篇

Abstract: The status of the field in the traditional sectors, law is often ignored, or are considered self-evident, because people tend to think that the traditional sector law "status" should not be a problem. However, new sectors like economic law Law, scholars generally agree that to make a note of its status, so also created the need for its in-depth study.

关键词:经济法独立性质

Keywords: economic law independence nature

一、经济法的地位

我们通常的讲经济法的地位,实际上是指在整个法律框架、法律体系中,经济法是不是独立的体系,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它所表现的重要性如何?由于法律体系是庞杂的、多元的法律部门构造而成的。如果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则充分说明它在法律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经济法在任何层次上都在法律框架下不独立,那就是说明它不是法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在法律结构体系中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但是,由于它们各自都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它们在法律框架中的重要程度不尽相同。

二、经济法是独立的

经济法在诸多的法律体系中有着自身的基本原则,但它是完全是独立的,它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立法的宗旨,也是经济法的核心,首先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平衡协调原则,是其它法律所不及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其次兼顾各方利益公平原则,和国家宏观调控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更是经济法的灵魂所在。

我们知道,经济和行政法,在调整社会关系中体现出各不相同的国家职能。国家有两个基本职能,通常说一是行政职能,二是经济职能。这两种职能有时表现为各自分离,但有时又表现为相互结合。作为国家行使行政职能的依据是行政法,国家的行政职能的形式来完成经济职能的准则就是经济法。所以我们把民法中的等价有偿、契约自由等原则,在经济法中的某些前提下也可以适用,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结论,经济法是随着经济在民法中逐渐分离出来的。

三、经济法的性质

目前法学界关于经济法性质的理论很多,观点不一各种理论各种学说多种多样,可谓百花齐放。但我认为尽管如此,主流观点则是经济法是以公法性质为主,兼有私法性质的公法。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笔者就看到一种说法是经济法是独立于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法域――社会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经济法是社会法的学说”。这一提法显然和以上两种观点意见不一,但也表现出了“经济法”的独立倾向。

具体的经济法律、法规中既有公法规范,又有私法规范,但这不是公法私法的简单结合。经济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属于公法调整的服从关系,经济法律规范为保障国家经济运行而设立,以国家整体利益为基本着眼点,它调整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营状态,因此经济法是公法。经济法中的私法规范基国家利益为第一目的,因此不能影响经济法公法的性质。比如说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具体的实践案例中反不正当竞争法能保护私人利益,体现了私法的性质,但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基本着眼点是市场经济安定发展的秩序,而不是具体经济关系中受到损害的个人利益,其本质还是保护国家公益的公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既有独立性但也有互补作用。

四、经济与其它部门法之比较

(一)经济法与商法

我国法学界,很早就是“民商分立”和“民商合一”之说。但是,我认为,不论是从商法的源起,还是从商法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其码我国目前均没有建立商事法律部门的必要性,从商法表现出的不同形式,不同分类有的把商法合并在民法中,有的把它合并在经济法中去,这是因为随着经济法的发展及社会的多元化使在商法规定的“商人”与民法中的“自然人”和“法人”很难区别,“商人”的身份已经被社会商业化的行为淡化,它已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被区分,既然这样商法存在的基础已不复存在,但现在法学界仍有一些人认为经济法是商法的一部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来显然缺乏理论根据和实际依据。

(二)经济法与民法

现在仍然有人把经济法融入到民法中去,或把民法纳入经济法之中这显然是错误的,实际上经济法与“民法”是并存的相邻法律部门,民法调整平等民事主体这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而经济法调整的是社会的协调运行和整体经济利益,其中包括平衡协调原则,社会总体经济效益优先,兼顾各方利益公平原则,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等,他们所表现出最大的特点就是民法重在“个体”经济法,偏于“全局”二者恰可互补,但都不能相互代替。

(三)经济法与行政法

我们知道“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力的组织分工和行使、运作以及对行政权力监督并进行行政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通俗的说,当国家行政权力日益扩张时,那么,人们就会想方设法来加强对行政权的控制,甚至制约和监督,这就是行政法,但是制约也好,监督也罢,总是要寻找它的合法性,这就是促使行政法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这样的制约和监督才能更科学,但是,经济法所表现的则不是这样,经济主要目的在于宏观调控,调控的目的是国家为了弥补自由竞争的有序、良性发展,但调控并非限制。

经济法范文第7篇

摘要:经济法责任作为一种新型法律责任,给传统的法律责任理论带来了巨大冲击,以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情况下,必然形成自己完善的理论框架,更为完善的、适应现实需要的责任理论才能够建立起来,才能更好的推进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发展。关键词: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具体形式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262021 经济法责任概念界定如何界定经济法责任概念?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者对其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是指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律法规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有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义务”,或认为“经济法责任,是指人们违反经济法规定的义务所应付出的代价”。有的学者认为,根据一般的法理,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因实施了违反经济法规定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者说,是因实施了违法行为,侵害了经济法所保护的法益,而应受到的经济法上的制裁。综合理论界对经济法责任下的定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通过经济违法行为来界定经济法责任,经济法责任是因经济违法行为而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2)以经济法这一部门法来厘定经济法责任,认为经济法责任是违反了经济法律规范的明确规定应该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3)通过经济法规的违反与特定事实的出现来界定经济法责任,经济法责任是因违反一般经济法规或特定的法律事实出现而承担的法律后果;(4)通过经济法权利义务来界定经济法责任,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对其违反经济法义务或者不当经济法权利的行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综上,经济法责任就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经济法规范的明确规定,包括经济权利的滥用和不履行经济法义务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或根据法律的明文规定,为维护公共利益而依法承受的某种不利后果。2 经济法责任的分类经济法责任的分类根据标准的不同有不同的分类,依据违反经济法的具体部门法的不同分为违反宏观调控法的责任和违反市场规制法的责任。上述法律责任可经进一步划分,违反宏观调控法的责任可以分为财政法律责任、税收法律责任、金融法律责任、计划法律责任等。每一类法律责任又可细分,财政法律责任可以再分为预算法律责任、国债法律责任等;金融法律责任可再分为银行法律责任、证券法律责任、保险法律责任等;违反市场规制法的责任进一步可分为垄断法律责任、反不当竞争法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依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调制主体的经济法责任、调制受体的经济法责任;根据经济法责任承担的方式可以分为财产和其他经济利益方面的责任、经济行为方面的责任、经济信誉方面的责任和经济管理行为方面的责任。3 归责原则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归责原则是归责的基本规律,它是确定行为人的法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归责原则的核心问题是责任依据问题。对此,在法律中有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等。由于经济法在立法宗旨、经济法所保护的法益、调整手段、调整领域、主体特征及主体权利结构等方面与民法、行政法不同,因此经济法的归责原则也有自己的特点。根据责任主体的不同,适用的归责原则也不同。对被管理主体,应当采用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追究其相应的责任;而对国家管理主体,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原则与违法原则归责。市场规制与国家宏观调控是经济法最主要的部分。在市场规制和国家宏观调控中,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应受到法律规定的限制,即主要适用于政府机关不当行使经济法权利,且其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无过错责任条件。管理主体的责任借鉴了国家赔偿法的归责原则,以行为违法为归责标准,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造成他人合法权益损害的,国家就应承担责任。违法归责原则是一种客观归责原则,有利于克服主观过错与客观过错分别在主观和客观方面认定的困难。4 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认定法律责任时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和因素。一般地,法律责任的构成包括责任主体、违法行为与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主观过错等五个方面。在不同的归责原则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也不同。经济法主体可以分为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追究被管理主体的经济法责任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追究管理主体的经济法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违法原则。(1)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归责时,责任主体与法律责任的有无、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以及承担法律责任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法责任构成要件有经济法责任主体即被管理主体与管理主体。(2)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归责时,不以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为必要。但应当强调法律对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范围的限制。(3)在适用违法原则归责时,许多情况下不以损害事实的存在为必要。而突出强调管理主体行为的违法。行为人即使暂时还没有给特定人造成损害,但基于其行为的违法性也要承担法律责任。5 经济法责任的具体形式5.1 惩罚性赔偿惩罚性赔偿是经济违法主体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经济法责任之所以具有社会惩罚性,完全是惩戒经济违法行为的需要,为了有效地遏制经济违法行为,保护其他法律主体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惩罚性的经济法责任,提高违法成本,以使违法者感到违法代价沉重,风险极大,从而不敢以身试法。5.2 资质减免资质减免是指国家通过对经济法主体(特别是市场活动主体)的资格减损或免除来对其做出惩罚。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资格是非常重要的,它与主体的产生、存续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取消各种资格使其失去某种活动能力,特别是市场准入资格,就是对经济主体的一种重要的惩罚。我国在金融方面的经济法律都有相关的规定,并对一些直接责任人员也有相关的资质减免规定。如《典当行管理暂行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第(三)项,第(四)项、第二十六条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纠正,并没收其非法所得,情节严重,拒不纠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直接责任人员违反克尽职守或竞业禁止的义务的,其从事相关经济活动的资格也应当被限制和取消。5.3 信用减等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信用经济。因此,如果对某类主体进行信用减等的话就是一种惩罚。在罗马法中就有名誉减损的制度,在我国现阶段象信誉评估制度、纳税信息公告制度、上市公司的制度、黑名单制度等等,都涉及到了信用减等问题并使信用减等成为相关主体需要承担的一种广义的责任形式。这种责任方式实质上是国家或者行业协会对企业的市场主体资格的取消和限制。5.4 国家决策失误的赔偿责任经济法上的国家决策失误的赔偿责任主要是超额赔偿,包括市场规制法中的双倍赔偿、三倍赔偿制度等,国家决策失误赔偿不同与狭义上的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而可能更主要是立法赔偿,主要是基于国家机关因实施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不当而产生。国家决策失误的赔偿责任是经济法责任制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诸多学者指责经济法责任不具有可诉性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对于国家决策失误的赔偿责任应该更科学的界定,如怎样科学的认定“失误”,如何进行“赔偿”等等。

5.5 实际履行这里的实际履行不同于民法上的实际履行,这里的实际履行的结果不只对特定人有利,而且主要是国家政府履行,国家和政府的主要责任是提供公共物品,而对于公共物品的需要一般是私人物品所不能替代的,一般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如果政府不作为,可能会对调制受体产生不良影响,有时甚至会造成损害,如外部竞争环境的营造,市场秩序的维护,必要的宏观调控等等,都是应当实际履行的,在这里,不能或者不可能完全用承担国家赔偿的责任的方式来代替,也不能都用纳税人的钱(前面的赔偿)来为自己开脱。只能由国家和政府以实际履行的方式来完成。5.6 停止、纠正或撤消不恰当的调控或规制的行为国家及政府机关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的过程中,难免会因判断失误而做出内容不恰当的调控或规制的行为应及时停止、纠正或撤消。在2001年5月1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后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第十七条中就有规定:“实行本《规定》第四条第一项至第七项所列的行为以外的其他地区封锁行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分别对限定措施、关卡、歧视性收费项目、价格、或者收费标准、歧视性技术措施、歧视性待遇予以撤消或消除障碍”。其中,“予以撤消”就属于国家及政府机关应当承担的经济法责任。另外,像颁布禁止令、引咎辞职等等,作为经济法特有的一种具体责任形态,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5.7 反向制裁措施对于市场主体不当实施的某些意欲提高自己市场竞争力的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地采用与其竞争手段相一致或相对应的方法对其进行制裁,旨在造成与责任主体最初意图相反的结果此称“反向制裁措施”。反向制裁措施建立在充分发挥主审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基础之上,是经济法独有责任的灵活性最突出的表现,它不拘泥于任何传统或既存的责任形式,而是充分依赖法官的法律思维和智慧,具体案件具体分析,最终采用一种对本案而言最有效的制裁措施来惩治不法行为。参考文献[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2]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3]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戴敏.宏观调控行为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初探[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641.

经济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民商法;经济法;经济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 D91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7-0187-03

[作者简介] 罗先斌,洛阳理工学院讲师,法学学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法。(河南 洛阳 471003)

任何一部门法的产生都是依从于它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功能表现也总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之需要。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是商法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商法产生于商品经济初始时期,经济法产生于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后期。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经历了以民商法为基础的商品经济阶段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结果,是国家权力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经济法的功能,是指经济法作为一个有机体系,在一定的立法目的指引下,基于其内在结构属性而与社会单位所发生的,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运行)造成一定客观后果,并有利于实现法律价值,从而体现自身价值在社会中的实际特殊地位的关系。经济法功能实现是建立在以民商法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现在市场经济的自身缺陷和民商法对市场经济自身缺陷的克服存在的局限。

一、反对权利滥用

就人们认识社会现象的基点来讲,主要有两种方法论,即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按整体主义的观念,虽然社会有机体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个体的存在及每一个体功能的发挥为基础,但个体的存在及功能的发挥又都依社会的存在为条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及社会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经济条件下,个体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其取得的经济成就尤为重要。不仅如此,就每一个体来讲,社会总是先于个体存在。因此,从整体主义讲,处于社会有机体中的功能个体的权利,与其说是持有者之权利,不如说是权利保持者之社会的权能而己。故经济法不是在授予个体以权利,而是在积极地限制或防范权利的滥用,以担保权利人行使社会机能之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经济权利的行使,从个别的、短期看并没有侵犯另一权利,但从有机整体主义看,任何经济权利的行使都具有外部性,都可能对经济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整个经济机体的健康、持续运行,任何经济权利的行使都应有限度,超越限度行使权利即构成权利滥用。

在社会秩序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并非总是遵循社会规范进行沟通、协调和配合的。因此,偏离规范的行为是经常发生的,特别是在以民商法为基础的私法保护和倡导私权的前提下,这种现象的发生就更不足为奇。私法的基本精神就是在产权界定清晰的法律基础上,充分肯定和保障权利的自由交换,即:“私法自治”。当交易成本为零时,民商法足以使市场主体自愿、高效地达成交易,不需要公权力的介入。但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垄断和限制竞争等市场障碍出现,市场经济合理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比如,当市场经营主体依据合同自由形成卡特尔、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时候;或者依据合同自由和经营自由,通过企业兼并形成垄断,并支配市场的时候;或者依据经营自由原则,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时候;或者依据经济自由原则,间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候,等等。这就需要公权力介入私权利领域,对私权利进行限制,以防止私权滥用。经济法恰恰就是确认政府干预,通过限制市场主体的过于自利的行为,对自利行为设定法律界限的。

可见,民商法积极鼓励社会个体私权的实现,经济法为保护社会整体利益,而主动积极地介入,以防止这种私权的滥用,二者功能基础相同,功能方向相反。

二、制约权利行使过程中的非理

社会秩序与自由的对立统一为权利设定了界限,使经济法限制权利的功能具有存在基础。辩证法告诉我们权利是通过限制自由而实现的,这种限制下的和谐状态便是秩序。在社会秩序的动态平衡中,限制自由与实现权利的要求为经济法提供基础。

在法制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应当保持平衡。然而,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本身内在的本质矛盾,表现为垄断、不完全竞争、不公平分配、经济投机、总量失衡、周期性经济危机、生态失衡等市场缺陷。这些缺陷表明个人利益只有与社会整体利益平衡发展才能得到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关系复杂化,作为“经济人”的市场主体均以追求自身最大利益为目的,因而不可能自觉地反映社会需要及其长远变动趋势,也不可能自觉地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效结合,他们出于“搭便车”的最底成本算计和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会顾及对“公共产品”的破坏,更不会主动去维护。在这些方面,经济法具有传统私法所不具有的功能。事实是国家凭借和利用公权力介入市场主体的私权利,责令私权利主体支付和承担破坏成本,维护“公共产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公权为了维护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介入、干预私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恰恰是经济法调整范围。

从个人本位转向对社会本位的偏重,是西方法哲学或立法指导思想在当代的重大变化,经济法的出现正是这种变化在规范上的表现。社会本位作为一种法哲学原则并不是对个人私权本位的否定或绝对替代,而只是将传统民商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延伸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用以制约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某些非理。与民商法追求个体财富的最大化相比,经济法则强调个体为了社会整体利益必须做出牺牲。

三、确保权利实现的公平环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经济法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市场主体有效、公平、公正的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都需要经济法规制。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国家运用公权力以经济法律形式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力图使市场获得最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西方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来自于其广大市场主体的自身活力的发挥,而不是拔苗助长,更不是代替。当个体的自由得到较好保障和发挥的时候,社会发展往往显得稳定和有效。当个体自由受到较多限制或压制的时候,社会发展则往往显得固步不前甚至混乱。个体自由和发展永远是社会的主旋律,是健康社会内在的东西。所以,因市场失灵等引起的社会问题虽然需要国家外在力量的矫正,但这也只是矫正,它永远不能代替市场自由本身。任何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只能由他自己去感觉和凭自己的能力达到,他人包办不了,也代替不了,别人所能做的只能是帮助或推动而已。“经济法对市场的干预,完全缘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所以,经济法的干预范围应该严格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范围之内,因为对不存在失灵的市场进行干预,只会侵犯经济人的私权而无任何有效益的干预产出,只会减弱经济人良性的自利能力,同时激化经济人自利动机中的非理性成分,从而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规律。”

因此,市场经济下国家干预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应以市场主体的意志自由和有效竞争为标准,经济法不能取代民商法,而是以民商法为基础。而且,经济法对经济的干预不仅在于预防、克服和弥补市场缺陷,更主要的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对各种非市场因素障碍予以消除,建立公平、自由、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从而为民商法奠定和维持存在的基础。如果说民商法强调对所有的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以保证竞争活力的话,那么,经济法就是强调对部分市场主体偏重保护(弱势主体)的同时防止绝对优势主体滥用权利以保证充分竞争的实现。

四、规制经济权力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又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政府失灵”。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事实上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它不可能内化到市场主体自身自觉自愿的层面。因此,国家干预与市场主体之间永远存在着一个忽近忽远的距离,这种忽近忽远的距离必然导致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不当。同时,国家干预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而且更难以把握的行政官员的无定性的行为问题。国家权力不会自发地运行和生效,它必须由具体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工作人员来执行。而无论是各个政权机构还是组成他们的国家工作人员,均有区别于社会公众利益的自身利益。“个人利益确实是可以归之于人们所有不幸和所有幸福的根源。不可能不是如此,因为个人利益决定我们所有的行动。”国家权力执行者的自身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未必相符,当二者冲突时,权力执行者将自身利益从社会公众利益中分离出来并带入国家权力之中,造成国家权力的异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也认为,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同经济人一样是有理性的、自私的人,他们就像在经济市场上一样在政治市场中追求着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管这些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因此,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也需要规制,并且经济法规制经济权力的功能也是市场主体有效抵制政府非法干预的根据和手段,凡是没有法律明确授权的政府干预都可以看作非法干预,各经济主体可以拒绝。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其存在的根基是市场经济的不足,而且该不足同时需要国家干预和国家能够干预;其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一个能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有效驾驭国家经济发展的高效政府,以及一套能有效规范和制约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制度和程序规则;而其内容则是有关经济政策和保证这些经济政策如何出台的经济决策程序。

五、振兴和扶持市场主体的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虽仍然起着基础性作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但国家有责任培育和扶持市场主体,以克服民商法意思自治存在的狭隘性、盲目性的弊端。为了扶持市场失败者,救济社会弱者,以社会为本位的经济法应运而生。它通过扶持市场失败者,救济社会弱者,培植他们的竞争力,让他们重新获得均等的机会参与自由竞争。通过确立每个人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保护每个人作为人的应有权利,从而真正解放人,解放社会。它由作为整个社会总代表的国家站在全社会的高度进行总体规划、宏观调控,为在世界中无知的市场主体提供各种科学、权威的信息参考,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民商法的意思自治才有意义。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主体多元化,完善的市场经济必然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在内的活跃的各类市场主体体系。在我国,经济法振兴和扶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功能还应包括对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从法律上保证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市场合格主体,参与市场活动,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殖。

六、结语

探讨经济法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无一国家不采用多种法律规范,由多个法律部门构成自己的法律体系。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将法律体系中的法律规范分为公法和私法,那么经济法是属于公法,还是私法呢?公法调整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确认公权并使其服从法律规制为根本任务,强调的是运用公共权力,管理者意思先定,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私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确认私权并保证其实现为己任,强调“意思自治”,合同自由,经营自由,以个人权益为本位。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一方参加者是以社会公共管理者身份出现的政府及其经济行政机关。从上述经济法功能的分析中可知,经济法对其社会关系的调整,无一不是以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为本位并且需要借助国家权力介入私权领域的。毫无疑问,经济法是确认和规范国家运用公权力干预市场经济之法,属于公法的范畴。以往有学者提出经济法是属于公法,但在某些方面具有私法属性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重新审视民商法和经济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法学基础理论的完善,有助于民商法、经济法法律部门的建立与独立。更有助于加强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打通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有机联系的渠道,克服和避免长期以来经济法研究当中,总论和分论“两张皮”的现象,使经济法学学科体系更具系统性和严谨性,从而增强经济法的说服力。

我国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经济立法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未能对经济法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致使我国经济立法出现了本可避免的混乱,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主要体现在:经济法立法与经济立法混同;经济法立法与民事立法、商事立法关系不顺;经济法律体系内部层次紊乱,缺乏有机联系。表面看,经济立法轰轰烈烈,实际上,经济法立法冷冷清清。经济生活中,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规制这一基本的市场经济立法领域同时存在法律空白,导致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无法可依。事实上,我国经济生活中现在出现的市场秩序混乱、宏观调控不力、经济执法效果不佳等现象,不能不说是经济法功能定位不准导致的结果。以民商法为基础、经济法为保障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发展所证明。

参考文献:

[1]赵震江.法律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刘永林.法学方法论研究[J].法学研究,2001,(3).

[3]李昌麒.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8.

经济法范文第9篇

国内各种教材或著作在论及经济法产生背景时,通常存在如下缺陷:

1.分别阐述不同地域或国家经济法产生发展过程,一般是美国—德国和日本—中国,有的还涉及到东欧和苏联经济法产生发展情况,但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结论。从科学角度看,这种论述方法是不妥当的,更让人感觉到似乎世界范围内经济法产生背景千差万别,无可比性。

2.关于“经济法”的含义标准不统一。由于“经济法”这一概念可以在经济法规范和经济法部门甚至经济法学等多重含义上来理解,因此,含义不同,结论就不尽相同,甚至相去甚远。如果把经济法理解为单纯的经济法规范,必然得出经济法与国家、法律同时出现的结论。这种思路的缺陷在于,表面上以历史沿革为主线,实际却无视历史事实,更无法将经济法同其他法律部门相区分,最终丧失了经济法的独立性;如果把经济法理解为法律部门,则经济法产生不过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的事情。

可见在明确阐述经济法产生背景问题上,统一经济法的含义是关键性的前提。否则,表面上制造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虚假的繁荣,实际上却无益于该学科的发展。从其他法律学科研究的启示来看,将经济法理解为部门法,进而考察经济法产生的背景,才是合适的。

3.论者前后标准不一。其典型的思路是将近代以前的“经济法”界定为经济法规范,而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界定为独立的部门法。例如,“国家出现以后,便要对社会经济进行一些这样那样的干预、管理,发生国家经济管理关系,并以法的形式予以调整。这种调整国家经济管理关系的法,便是早期的经济法……那时的经济法不是作为独立部门法而存在的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严格地说,它只是经济法性质的法。”[1]这种对近代以前“经济法”采取“宽容”态度的本意也许在于表明经济法并非在现代社会突然产生,而是有着历史发展的渐进性和必然性。但作为科学研究的态度,这种宽容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经济法并无近代以前和现代意义上经济法之分。

耐人寻味的是,不论各种具体论说如何,他们却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垄断阶段的时代[2]。

正如李昌麒先生所言,学者们对经济法产生的表述并无实质区别[3],而这正好可以作为我们探讨经济法产生背景的共同平台和基本前提。基于此,下文将进行经济法产生一般背景比较分析,对学者达成共识的事实不再赘述,而只是针对共识本身进行更为细致的解析、梳理,总结经济法产生背景的共性和个性。目的只是尊重事物发展的“求同存异”的基本规律,并应用于我国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经济法产生一般背景比较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统一,经济法产生也遵循这一规律,即经济法产生背景虽然表面看来千差万别,但仍有共性的规律可循,分析如下:

学者们认为,总体上,经济法产生有两个渊源,即以美国为代表的暂称之为和平主义的自然演进型经济法与以德日等为代表的战争经济法(包括苏俄),前者常被称为经济法产生的“常态”,后者则为“非常态”。的确,在前者,经济法产生与战争并不直接关联,而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时期过渡的必然产物,是在和平(美国本土远离战争策源地)的环境中,国家顺应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调整经济管理职能,有目的立法的结果,并与二战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一脉相承。学界通常将竞争法比作经济宪法和经济法诞生的标志,而最早在美国产生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890)便是这个论断的注脚。而该法既与经济危机对策无关,也与战争无涉。而在后者,经济法产生却往往直接与战争的蓄意发动、战时保障以及战后重建等战争诸要素相关,体现出浓重的战争法味道,更与战后和平发展时期作为一种经常的国家适度干预手段的经济法不同。

但是这样的表述并不否认两个经济法产生渊源存在的共性。实际上,只要我们承认,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新型手段,而暂不考虑具体国家基于何种目的进行干预,我们就应得出二者之间存在共性的必然结论,即经济法产生背景源于两个基本的前提:市场经济和社会公益的追求。首先,不论美国还是德日等国,在经济法产生之时都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不同的是美国素有自由的传统,其市场经济在没有外界力量介入的情况下自然生长,充分发展,至垄断产生,负面影响凸显,国家以“看得见的手”主动进行干预。德日等国的资本主义则是在外界力量介入下(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产生的,并因为其发展时间较短,又较多地具有封建色彩,因而也成为战后经济民主化、自由化的重要原因。前者可称为市场主导型,后者可称为政府主导型。其次,经济法本质在于国家针对市场的天然缺陷进行必要干预,将个体正当利益的追逐限制在社会公益的前提下,追求二者的协调统一。表面上看,美国经济法中才真正体现出社会公益,即维护自由竞争秩序,从而维护美国的自由传统,而德日经济法由于战争法的味道浓厚,其体现的不过是被军阀、财阀控制的政府或国家的利益,而与社会公益有天壤之别。但本质上各国经济法立法都是统治阶级谋求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协调的反映。

三、经济法产生的一般背景在中国的具体适用

上述经济法产生的一般背景的两个基本前提在中国同样适用。有论者认为,中国经济法发展大致可以1978年为分界线,前一时期,国家颁布了不少经济法规,但总的来说,经济法尚不十分发达,未形成完备的有机体系;后一时期,经济法迅速发展完备,形成比较强大的独立法律部门……1992年以后经济法又进入另一个新的时期。笔者以为,中国经济法应产生于1992年后,即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后,并以1993年颁布的中国的经济宪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标志,而此前的计划体制下难说已经形成经济法。计划体制本质上属于垄断,在此体制下,国家(具体表现为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条与块)利益几乎成了唯一具有正当性的合法利益,而基于二元社会结构而存在的个人利益以及社会公益则几乎不复存在。结果是,我们既无市场经济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尊重和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基本法——民商法,也无对民商法进行必要补正,谋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协调的经济法。

然而,承认了中国与世界经济法产生背景的共性,并不是事物的全部。我们还要看到中国经济法产生背景的个性,突出表现为复杂性。中国经济法产生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时期,这个过程至今尚未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市场经济以及相应的私法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注意尽可能克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追求个人和社会利益的和谐共生。从历史演进的脉络来看,前者应当主要属于近代自由放任时期国家的任务,而后者则主要属于现代积极干预时期国家的任务。对于美国这样的“常态”国家而言,其按照“上帝的安排”,自然地完成了近代课题向现代课题的转变。但就现实国情和历史传统而言,我们则既不能由近代直接跃进到现代,也不能走必须先近代,再现代的渐进式道路,而应把近代课题与现代课题一并考虑。当然,笔者认为,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较短,商品经济传统缺失,私法文化不发达等现状,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尚未完成的近代课题上,充分发展市场经济,并大力加强民商事立法。

此外,较美式的“单一失灵”,即市场失灵,在经济法产生之初,我们主要面临着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首先更新观念,即从政府干预到“干预政府”,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经济”(而非权力经济)的需要。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当中,计划体制下政府和执法人员惯用的行政权力干预,还会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使得本来脆弱的市场经济掺杂了较多非市场因素,抑制和损害了市场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人类千百年的经济发展史表明,政府要干预好经济必须首先科学地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权限,规范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也就是说政府要干预好经济应当首先受到‘干预’,那种不受任何干预的政府是不大可能真正干预好经济的。”[4]因此,“如果(说)西方经济法从一开始产生就以弥补民商法、行政法的不足为己任,那么中国经济法的形成,则应从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为起点。”[5]而且,如果放在更宏观的视野里,“干预政府”则不仅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治的基本要求,更是行政法治,进而实现的根本要求,归根结底,从西方的历史来看,干预政府或说控制国家都是命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62.

[2][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1-2.

[3]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0.

[4]苏惠祥.经济法原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53-54.

经济法范文第10篇

一、经济法责任概念

法理学上对责任的释义有义务说、处罚说、后果说、责任能力说、法律地位说等,我国法理学界有代表性的学说是后果说与义务说。如,有学者认为责任是“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也有学者认为:“法律责任是由特定的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总之,我国法理学上把责任视为法律对当事人的一种否定态度和主体行为引起的一种消极后果。这里有必要澄清几个相关概念:

1、法律责任不同于法律义务。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虽有密切联系,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诸如性质、对应关系、范围、法律约束力等方面多有不同。比如,虽然存在义务,但义务人正确地履行了义务,也就不发生责任问题。二者出于不同的法律规定,法律义务相对的是法律权利,而法律责任相对的是国家权力;法律义务可因相对权利主体放弃权利而不必履行,法律责任之不为(依法免除除外)则导致国家强制履行。

2、法律责任不同于法律制裁。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也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法律制裁是指由国家特定的机关对责任主体,以其所应负的法律责任实施惩罚性的强制措施。二者的联系体现在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法律责任不等于一定有法律制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分为主动承担和被动承担两类,在主动承担的情况下,就不存在法律制裁。”因此,对法律义务、法律责任,法律制裁三者的关系可以做如下归纳:违反法律义务,可能产生法律责任,但不是必然也不是唯一的产生法律责任的渠道;产生了法律责任,就可能引起法律制裁,但也不是必然的结果。法律义务、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是三个密

切相关但不能等同的概念。

二、经济法责任特征

关于经济法责任的特征,学界有不同论述,概括起来,大致主要有:1、认为经济法的责任具有明显的形式上的复合性、明显的公益性、明显的不对等性和不均衡性;2、认为经济法责任的违法者损失的利益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承担的主体更多的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法人;3、认为经济法责任具有相互分离性、双重性和社会性;4、认为经济法责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双重性、内容具有整体经济利益性、功能因主体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形式具有适用范围的特定性,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一种组织(团体)责任;5、认为经济责任是违法者对社会的责任、财产责任和人身责任并重的责任、补偿性与社会惩罚性相结合的责任、构成要件具有特殊性的责任,追究经济责任的国家机关既可以是法院,也可以是行政机关;6、认为经济法责任并非纯粹而全新的责任,必须适当借助传统的责任形式,以社会性责任为固有责任。

笔者认为,经济法责任有两个突出的特征不容忽视:一是经济法责任的综合性,即经济法的责任形式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经济责任;二是经济法责任的社会性,即民事责任是个体对个体的责任,行政责任是个体对国家的责任,而经济责任是违法者对社会的责任。

三、经济法责任实现

如前所述,经济法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经济法特有的责任形式,因此经济法责任的实现也应区分对待。具体而言,当责任主体的行为具体侵犯了特定主体的民事权益时,该受害者得以根据相应的经济法规定和民事诉讼法来主张权利,追究行为者的责任,这点并无疑问,可以解决。同样,如果责任主体的行为危害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的管理权威,相关机关根据相应的经济法规定及其他法规追究责任者包括行政责任在内的经济法责任。如,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停产停业、肢解公司、公告违法记录等等,这些可以实现。问题在于借用行政法律责任的调整机制,经济法责任的实现在现行制度内可能变得无所适从。事实上,过分依赖行政权力的介入,不但难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毕竟与行政机关代表的国家利益不同,而且还会给权力寻租、增加机会,不利于控制日益膨胀的政府权力。因此,司法的最终裁判权必须得到确认和运用,尤其是追究调控主体的经济法责任时,应当由司法权力介入以规制行政权力,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然而,运用司法权力规制经济法主体行为时,问题迎面而来:抽象行为在行政诉讼领域尚缺乏司法审查的空间,在没有自己独立诉讼程序的经济法领域更是欠缺运作的余地。行政权力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具有专业、全面、灵活、迅速的特点。因此由专门的行政机关来主管无疑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较之其他管理方式更具优势。纵观我国现行经济立法,往往是规定了主管行政机关广泛的职权,而对当事人的司法救济权规定得极为抽象。国外的竞争法虽然也规定专门的主管机关,如美国的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的反托拉斯局、德国的联邦卡特尔局、日本及韩国的公平交易委员会,但这些机构一般只对违反竞争法的行为享有调查权、提起民事或刑事诉讼的权利,而没有直接的处罚权。事实上,经济违法行为无处不在,单靠力量有限的主管行政机关的执法难以奏效;而赋予其广泛的权力,对权力本身的监督是个棘手的问题;单纯依赖行政执法难以保护受害者私人的利益诉求,经济法责任中的社会性与经济性结合的特点也难以体现。使司法权在当事人有诉求的时候介入经济法责任的认定与落实中,无疑具有必要性。特别是对于调控主体的经济法责任,只能由司法权来裁判和执行,否则等于自己监督自己。

综上所述,经济法责任具有独立性地位和自身特征,应当加以归纳和研究其具体类型与实现途径,以此实现国家权力对市场失灵的良性干预,保障社会公共利益。

上一篇:园艺景观范文 下一篇:班级管理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