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22:31:39

教师个人论文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人论世;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

黄助昌老师在《语文建设》2017年第2期发表的《诗歌教学:“新批评”与“知人论世”有机兼容》(以下简称“黄文”)在肯定“知人论世”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方法之后,举2008年高考浙江卷、2009年高考宁夏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目为例,说明要做到“知人论世”相当不易,完全的“知人论世”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进而指出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理论暗合西方新批评细读理论,建议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将“新批评”和“知人论世”相结合。黄文提出的在诗歌教学中将“新批评”与“知人论世”有机兼容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指导性,但文中涉及到的部分内容,值得进一步商榷与探讨。

一.正确认识“知人论世”

(一)两个例子

黄文的行文思路是以“知人论世”不容易做到为论据,来说明诗歌鉴赏中应当将西方新批评细读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其论据与结论不能形成逻辑关系。其次,黄文为证明“知人论世”之不容易,以2008年浙江卷、2009年宁夏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目为例,在论述过程中,表现出了前后矛盾。先看第一例:2008年浙江高考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选择了金王寂的《日暮倚仗水边》。诗后有一题,让考生回答“‘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黄文指出“若要‘知人论世’,就会颠覆标准答案”,由此,则黄文似在表明“知人论世”之不可取,而这与其文首“知人论世是赏析诗歌坚实可靠的基础”相违背。其次,黄文提出“若要‘知人论世’,就会颠覆标准答案”,依据是《金史·河渠志》中的一段记载:“(大定)二十六年八月,河决卫州堤,坏其城。上命户部侍郎王寂、都水少监王汝嘉驰传措画备御,而寂视被灾之民不为拯救,乃专集众以网鱼取官物为事,民甚怨嫉。……黜寂为蔡州防御使。”黄文据此得出“王寂无视民生,罔顾救灾,竟然集众网鱼而谋利,简直是在发国难财。”首先,《金史》中没有王寂的传,《金史·河渠志》中关于王寂的这部分叙述,是否可以用作对王寂“知人论世”的一手资料,值得商榷。其次,黄文根据《金史·河渠志》中的这段记载对王寂进行“知人论世”,得出了王寂为人与其诗中表达出的“秉道直行”“愁思”龃龉不合,进而得出“若要知人论世,就会颠覆标准答案”的结论。黄文在对王寂“知人论世”时,并非根据《日暮倚杖水边》一诗的写作背景,而是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对王寂“知人论世”,这与其文章所说“知人要知其全人,事无巨细;论世要知其写作的精确时间点,才不会迎合一般史料,机械地贴标签”存在前后矛盾。故,黄文所言“若要知人论世,就会颠覆标准答案”不能成立。再看第二例:2009年高考宁夏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目———辛弃疾的《鹧鸪天·代人赋》。词后有一题,问“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黄文指出对于辛弃疾,其作家作品、生平经历,考生都比较熟悉,且注释点出了词作的写作背景,考生“知人论世”,结合辛弃疾渴望收复失地却一生夙愿难酬的经历,容易想到“遭弹劾解官的辛弃疾心情必定是苦闷、抑郁、愤懑的。看似轻车熟路,实则掉入了‘知人论世’的陷阱。”[1]实际上,如学生误读,则正是因为对辛弃疾没有做到真正的、全面的“知人论世”,“掉入了‘知人论世’的陷阱”一说并无依据。辛弃疾是词人中作品最丰、题材最广、风格变化最多的一位。[2]辛弃疾自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3年)南下至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病逝,四十五年间,有二十余年被弃置不用。被弃置的时间里在江西上饶带湖附近筑室家居长达十年之久。他把带湖庄园取名为“稼轩”,并自号“稼轩居士”,由此可见他对在带湖乡村闲居生活的热爱。也正是在此期间,辛弃疾创作了大量描写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如《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鹧鸪天·代人赋》亦是此时期的作品。前两首词被选入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教师在课堂进行讲授,善于积累的学生,对辛弃疾在江西上饶的这段经历有过体认,那么在考场上解读《鹧鸪天·代人赋》正是真正的轻车熟路。黄文说“《鹧鸪天·代人赋》根探索者168本不需要‘知人论世’,其中的注释是人为的陷阱”并不恰当。《鹧鸪天·代人赋》恰恰很能说明,对于教材内常见的诗词名家们,如果学生注重积累,做到真正而全面的知人论世,对准确的解读诗歌是非常重要的。

(二)知人论世的历史源流及当代价值

1.“知人论世”作为诗学命题的源流梳理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在《孟子·万章下》中有这样一段话: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由此可见,孟子“知人论世”本意是为谈如何“尚友”古人的,但在经过自汉以后历代学人的理解和阐释中逐渐变成了一个解诗方法或文学鉴赏方法。汉代刘勰通过知人论世以论文,“他把‘知人论世’当成洞照作者之用心和作品风格特征的环节之一。”[3]清人吴淇直接将“知人论世”与诗歌理解相联系,提出“古人有诗书,是古人悬以其人待知于我;我有诵读,是我遥以其知逆于古人。是不得徒诵其诗,当尚论其人。”[4]王国维则更进一步,提出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结合便能理解古人之诗,“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5]至此,知人论世成为一个重要的诗学命题。鲁迅对“知人论世”所持的认同态度,使得“知人论世”作为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而渐被人们熟知。鲁迅在《“题未定”草(七)》中写道:“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吧。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于说梦的。”[6]“知人论世”作为解诗和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被引入语文教学领域势所必然。上世纪50年代,“知人论世一度成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7]后来也遭到了“知人论世是坚硬的、传统的、糟糕的语文教学方法”[8]这样尖锐的学界批评。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版)的颁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作为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被写入高中语文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程教材中。“知人论世”作为古典诗词鉴赏方法,成为语文教师们的共识。但是“知人论世”在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运用,依然是亟待研究的问题。2.知人论世的当代价值众所周知,自新文化运动以来,西方的文艺理论便逐渐进入中国,新文化运动之初亦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不可否认,我国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有所受益,但是走进新时代,更应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期待焕发新的光彩,把我国传统的诗歌批评方法———知人论世进行传承发扬,是当代人的责任,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知人论世”被王国维力推为治诗之法,被鲁迅赞同为文学理解的正确途径,在于“知人论世”包含了作者(人)、世界(世)、读者(“我”)、作品(诗书)四要素,实现了由读者通过了解作者本人及其所存在的社会进而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王先霈说“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结合是行之有效的文学鉴赏方式和文学批评方法。”[9]叶嘉莹女士是当代世所公认的诗学大家,其说诗几乎都是从“知人论世”讲起。先讲述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背景,然后回到诗歌文本,讲解诗句中典故的出处及含义,这些讲明白了,诗自然就明白了。叶嘉莹先生说:“读中国古诗,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有时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否则无法读懂读通这部作品。”特级名师李达均说“知人论世是鉴赏古典诗词很重要的方法,且知人论世在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具有操作的可行性。”[10]此外,关于在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中是否有必要引用西方文艺理论,叶嘉莹先生的看法值得借鉴,她说“如果对于中国的古典文学,不能在客观的、知性的、理论的方面,具有深厚的根基,便不能养成正确的判断能力,而如果盲目地使用自己的主观,或盲目的接受西方的理论,则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欣赏和诠释,便极易造成很大的扭曲和偏差。”[11]学贯中西的叶嘉莹先生在讲诗时,有时会引用西方文论,其目的在于更好的解读古诗词。立足课堂教学的语文教师,既无需迷信西方之理论削足适履,也不必害怕知人论世之“传统”,而应当充分认识“知人论世”这一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在解读中国古典诗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并在实践中运用以证实其有效性。

二.对知人论世运用策略的思考

(一)掌握灵活原则,运用知人论世进行难点突破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诗歌鉴赏的方法,“知人论世”的运用应当结合诗歌教学的需要。在一堂课中,“知人论世”占篇幅多或少,放在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由教师提供还是交由学生,交由学生来“知人论世”时,是让学生进行课堂个人展示,还是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成果来呈现等等都要灵活处理。以特级教师茹清平所授《蜀相》一课为例,茹老师在课堂开始抛出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的杜甫介绍诗人,你会在括号里填什么词或词组?为什么填这个词或词组?’”[12]这是考察学生对杜甫其人的掌握。当看到学生们对杜甫都有较深的了解后,茹老师让学生介绍写作《蜀相》一诗时杜甫的情况,这显然是论世。而后茹老师将学生们对于该诗最难理解的5个问题进行投影,先由学生们讨论,然后师生交流。其中有3个问题,学生们在讨论后仍有疑问。此时,茹老师运用知人论世,有效破解难点。如在处理“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这一问题时,学生回答不出,茹老师提示学生“结合诗题和诗人的生平理想思考”。在课堂拓展环节,茹老师投影出三首隐去作者的诗作,让学生从中挑选出杜甫的诗作并与课堂所学的《蜀相》比较异同。通过比较学生们感受并理解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这也是“知人”。课堂小结时,茹老师教给学生们赏析诗歌的方法,其中“通过多种方式与诗人对话”也是“知人”的延伸。

(二)掌握适时原则,知人论世让诗歌理解走向深入对“知人论世”的抨击多集中

于僵化的、教条式的运用。其实,这是对知人论世的误用,而恰当适时使用知人论世,即: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的把重要的、应知应会的知人论世知识介绍给学生———有时也可以是以学习任务的形式,由学生自主掌握,则能起到破解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鉴赏水平的效果。苏轼《定风波》的教学,可以要求学生课前利用网络查阅苏轼的资料,了解苏轼生平及词作的写作背景。在一番知人论世后,在时空的定位中,苏轼由一个遥远的古人,成为学生眼中一个具体的真实的人。当学生们听词作感受词人形象时,学生们心中所呈现出来的“苏东坡”不至于偏离太远。而有了对词作写作背景的了解,学生们对“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看似平淡却意蕴深远的句子,也因体贴词人而能产生更深的感悟。这里的“知人论世”构成学生感知词作的前理解,有助于学生准备把握词作情感基调和思想内容。在教学白居易《琵琶行》时,则应在难点探究环节引入知人论世。学生在面对“为何江州司马是座中泣下最多者”这一问题时,能找出白居易泣下沾襟的原因,但是对于为何白居易是“泣下最多者”难以理解。此时教师给出白居易生平经历和诗歌写作背景,学生才会明白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在其一生中是极为沉重的。也正是经此打击,其日后干预政治的热情大为减退。而《琵琶行》的创作,就在白居易由“兼济天下”到“独善其身”的思想转变期。因而,白居易泪洒青衫正是他面对残酷现实,放弃理想的无奈和压抑之泪。这里引入的“知人论世”就不再是孤立的一段人物介绍,而是促进诗歌理解走向深入的一把钥匙。

(三)掌握自主原则,让知人论世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之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校教育的功能在于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知识和技能。“知人论世”作为一种诗歌鉴赏方法,应当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运用于古诗词鉴赏中以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在此要注意三点,首先,不能期待毕其功于一役,要在反复多次的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运用。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并采用多种方式助其巩固。如引导激励学生课前搜集诗人相关信息,课后阅读与诗人有关的传记、散文,写人物小传等,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掌握,也有利于感悟诗人不平凡的人生乃至坚韧不拔之志。再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古典诗词修养,并不断学习提升。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说“我们教课介绍作者,要‘知人论世’,才能讲到点子上。”在她看来,教师自身必须对诗人有全面的了解,才不会被他人的评价所误导;同样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积淀古典诗词,提升自身修养,在引导学生对诗人“知人论世”时才能游刃有余。现行语文教材中选编的都是我国历代流传的诗词佳作,对这些经典流传的诗篇的作者进行“知人论世”亦可以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知人论世”自提出就有尚友古人的内涵,学生们在“知人论世”的同时,也是在以古人为友,以古人为师,是向古代先贤学习的过程。对每一位诗词名家进行“知人论世”就像是在读一部名人传记,诗人波折起伏的人生经历,初心不改的坚定意志,高山仰止的伟大人格,很难不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知人论世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方式。

参考文献

[1]黄助昌.诗歌教学:“新批评”与“知人论世”有机兼容[J].语文建设,2017.2:43.

[2]叶嘉莹.古诗词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367.

[3]陈允锋.文心雕龙疑思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91.

[4]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G].//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16.

[5]周锡山,编校.王国维集(第一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7.

[6]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1.

[7]胡根林.知人论世:散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支架[J].中学语文教学,2018.9:35.

[8]徐江.知人论世:语文教学的哲学错位[J].人民教育,2009.10.

[9]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92.

[10]田艳.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中“知人论世”的运用策略[D].硕士论文.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6:22.

[11]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316.

[12]茹清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蜀相》课堂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11.5/A:15-17.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第2篇

为贯彻《**市教师教育院关于**年**市教师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温师[**]21号)和《**县教育局关于**年度各类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活动安排的通知》(苍教科[**]35号)精神,努力提高我县教师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积极引导教师教育科学发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经研究,决定举办**年**县教师教育优秀论文评比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对象

凡我县各学区、中小学(含教师进修校、幼儿园)教师均可参评。

二、论文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这一主题,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各单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荐送评论文:

1.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践探讨;

2.教师个人专业成长途径和方法探索;

3.探索区域性教师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

4.推动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体制改革与重建;

5.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策略、方法和思路;

6.校本培训基地建设和校本课程研发;

7.培训者队伍建设;

8.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文章篇幅限5000字以内。要有标题、摘要(300字以内)、关键词(5个以内)、正文及参考文献。

(三)每篇参评论文必须按要求填写封面(见附件1)和承诺书(见附件2)。

(四)所有参评论文均须备有两种文本,即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纸质文本一律用A4纸打印(正文宋体5号字),一式三份,电子文本一份。

(五)已在县级及以上单位获奖或正式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均不再参加本次评选。

三、其他事项

1、各学区和直属学校将论文和《承诺书》收齐,统一按序填写送审论文《汇总表》(见附件3),送**县教师进修学校201办公室。联系电话:626868,629391,64777047。

2、送审论文篇数分配如下:

单位

直属

学校

灵溪

学区

龙港

学区

宜山

学区

钱库

学区

金乡

学区

桥墩

学区

矾山

学区

马站

学区

篇数

每校不超过2篇

30

30

15

20

20

15

15

15

200

3.每篇论文送审费30元;

4.论文送交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截止日期为**年1月10日;

5.获奖的优秀论文将颁发荣誉证书;

6.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将在“**县教师教育网”公示、交流,并推荐市级评选;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第3篇

高中语文高考150分,谁人会不在意语文?课堂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重视,如果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那么语文教学影响力必增无疑。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很多,我的思考或许理论高度还不够,但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还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重新整合课本,制定教学目的,增添适当的内容,使课堂大容量呈现,并从小细节入手,达到着重训练的目的

日e月累,对教学的影响力提升应当大有裨益。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作组合而成,简单处理,字词句段,就文章讲文章,很是到位地传授了语文基本知识,讲清了高考的重难点,但课堂也许就会变得生硬、死板,学生听课的效果就打了折扣。我们教师可以想办法从课文的广度和深度上扩展,整合课本,确定教学目标。就我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散文部分教学,我对课本进行了加工和深造,有意整合,巧妙渗透。史论文章学习,先复习《过秦论》、再讲《阿房宫赋》、再学苏洵《六国论》、后学苏辙《六国论》、再讲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并补上《伶官传》,通过学习汉人论秦过,唐人论秦过,宋人论六国之过,宋人论五代后唐之过,序列式教学,让学生深刻领悟什么是以史为鉴,懂得“哀之而不鉴之”的惨痛教训,反复诵读,并延伸到写作教学,训练写史评,锻炼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巩固议论文的写作,效果很明显。我给了《始皇本纪》几处节选,让自选角度写史评,学生兴趣极高,确有话说,文章自然流畅,其中《欲望是最深的陷阱》《名归帝王,难称仁主》《始皇之伤》《敬其气魄,怒其残暴》等文章很是惊艳,观点大胆,佐证有利,大开大阖,有古人遗风。这次史论文章的教学很成功,反响很不错。

《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春夜宴从第桃花园序》设计为情感教学,从亲情、爱情、友情等角度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通过对文中细节描写和真切文字的分析和体悟,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意。《项脊轩志》教学补充《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以及现代散文以物写人的名家作品,席慕容的《小红门》,实的《父亲的树》等;《祭十二郎文》补充学习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袁枚的《祭妹文》;当代《祭汶川大地震文》,简单介绍讣告等,打通古今,情感一致,再迁移到写作,自己的书斋,或者与人情有关的事物,要求文言写作,叙事与抒情兼具。这样类型化的教学虽然容量看似加大了,但因为无论语言和还是情感都有共通性,所以学习起来速度并不慢,我觉得这对课堂教学影响绝对有益。这次练笔由于学考,只安排构思,推后一周再写,我很是期待。

《过大孤山小孤山》《游沙湖》等归于游记散文类教学,复习之前所学《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复习文言知识,总结游记散文阅读要领,大小孤山学起来也就不再费力。

课堂是有权力保障的阵地,利用教师自身的非权力性因素,将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力最大化。

二、提高教师自己的课堂参与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讲授,而是亦作为一个学习者分享学习体会和效果,激活课堂,给学生引领和借鉴作用

语文课堂不同于理科课堂,生成性和不可控因素太多,实时调整教学方法常有之事。一种是灵活运用,现场而定。讲诗歌时,对某种艺术手法的赏析,一时兴起要求学生现场学以致用,写几句诗,或者仿写句子,老师也现场试笔,然后再分享,当然有时光彩照人,有时技不如人,不过,师生相互切磋,其趣妙不可言。学生的课前演讲或点评或感悟,由心而发,尽量用典雅的文字表达真实的现场感受。

另一种是课前已设置的活动。《项脊轩志》课前再在看教案时,看到文末归有光表达对亡妻的怀念时,一时兴起,提笔仿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未填完,上课铃已响,进教室先讲完文本,再要求学生帮我填词。时间紧迫,留成了周末作业。(今日课堂亮点,学生的答案)一下课就有学生跑上讲台和我分享:怎奈枇杷今犹在,树亭亭,白发苍。无奈枇杷树下坐,谁人在?谁梳妆?(庭中枇杷今尚在,吾儿中,状元郎)周末亦有人强烈要求周一师生分享。《项羽之死谁之过》小论文写作,先讨论,我评价他们的观点,他们也有评价我的观点,有争锋相对,甚至面红耳赤,也有不谋而合,会心一笑,课后再付之笔端,学生的见解令我赞叹。

我已尽力发挥了我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应该有所提升吧!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实际上不完全依靠老师,学生亦可

不同的学生,风采不同,术业有专攻,学生们也可以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添砖加瓦。

课前演讲就是很好的办法。要求学生分享其最擅长的、最关注的、最感兴趣的。事实上,这个年龄的他们,特别在意在公众面前的发言,很重视个人的展示,利用其此心,打造精品的课前演讲。高一偶有中断,高二至此到已到第二轮,每天必修课,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精彩纷呈,几乎无一中断;第二轮,各个同学明显有了登台之风,讲解自如多了,内容更是精心择选,语言也更为精练。我戏言第二轮就是:用来弥补自己昔日的遗憾,拯救曾经那个失败自己、超越往日精彩的自我。点评他们的演讲,有的放矢,包括内容、走姿、手势、声调、神情等,褒其优,砭其缺,我真的没有想到学生会如此重视,在意,或许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所展示的风采;同时每节课都有新鲜血液,让人很是期待。

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练,演讲与口才,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影响力吗?老师的语文、学生的语文,这才是大家的语文,大家学才是真的学,一起参与和一起分享,一千个哈姆雷特,带来一千种看世界的观点,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丰富多彩了吗?大语文,生活语文,这样我们何愁语文教学影响力呢?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54-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语言素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良好个性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目标和生命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凝聚着作家对真善美的思考和追求。阅读教学能唤醒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良好方式。本文笔者就在实践经验基础上,论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开展。

一、确定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语文教材里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根据教材文本设置与生命教育相联系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活动在有的放矢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科普文、议论文、文言文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科普说明文教会学生热爱自然界的飞禽鸟兽、花草树木,体会生命的可爱之处;议论文体现的是人生理想、做人与处世等智慧,能引导初中生思考人生价值,如何正确看待生命的意义;文言文是古人智慧的精华,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古人对生命的体验,能够汲取古人的生存智慧。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课文《花儿为什么这么红》,是一篇集科学性和文学性为一体的科普说明文。教师可以定位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在学生了解花儿鲜艳原因的基础上赏析文章的文学性,并且上升到人文角度,引导学生感悟自然界生命的可爱和美好,体现教学目标的深刻性。又如在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问与智慧》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选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在生命教育中掌握学习知识和为人处世的关系,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在青春期如何学习和做人处事。再如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文《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为此,这节课的教学应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为目标。

二、品读蕴涵生命教育的作品

针对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有着生命教育价值资源的课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生命的智慧和价值。为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首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指导学生阅读作品时,向学生提供与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拉近学生和作品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转换角色进入教材文本,身临其境地感悟作者所处的环境,从而理解感悟作者的心灵世界及生命价值。如在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这篇文章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孟子“知人论世”的观点,教师可以介绍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让学生了解战国时期诸侯国分争的社会状况,以及孟子的政治学说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当学生处在作者怀才不遇的立场上时,才能真正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意图,明白作者“知人论世”的生命体验。再比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小石潭记》这节课时,教师通过介绍柳宗元创作时仕途失意的背景,及在官场上经历的“二王八司马事件”,让学生换位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三、细嚼关于生命教育的字句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有着少年时期的困惑和烦恼。教师要抓住语文教材里一篇篇蕴涵生命内涵的哲理字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探讨对哲理字句的认识,从而获得生命智慧的启迪,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以在班级里组织专题讨论会,针对文章中“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这段文字分成几个小话题让学生讨论:1.在生命中如何看待顺境与逆境?2.如何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3.生命如何渡过才有意义?学生可自主选择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学生理解这段文字所表达的生命个体独一无二的价值,无论一个人如何平凡,也要勇敢地面对生命中的各种挫折。

总之,语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生命教育落实到关心学生的情感、身心发展等方面,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领悟生命的意义,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第5篇

(一)基于课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鉴赏方面的要求是:“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课程目标不是静态的规定,因此,教师的教学要考虑到目标的设计与过程的关联,即必须同时设计学习目标与学生的表现。而项目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做事情”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研究、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二)基于教材。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歌有以下篇目:初中阶段――《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春夜喜雨》等;高中阶段――《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蜀相》《登岳阳楼》《阁夜》。另外在《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有《“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教学资源要考虑文本的作用,要基于问题的解决。在教材中,这些诗歌分布零散,安排无序,彼此孤立,无法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认知;而杜甫传记与杜甫诗歌在教材中又分属于不同模块,联系不紧密,彼此间无法形成互补认知。因此,教师基于课标,基于教材,将其进行整合,使文本的作用从示范转向了支架,使学生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歌。

(三)基于学情。

学生对学习古诗感到困难,对古诗理解肤浅,尤其对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不准,高考古诗鉴赏得分偏低。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诗歌常识匮乏,就诗论诗解读古诗,生活、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内容积累有限等。而要想理解古诗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所包孕的意蕴美和情感美,就需要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诗人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知识。因此,我们确定了“知人论世学习杜甫诗歌”这一项目学习主题。

二、活动开展

(一)成立学习小组。

1.确定高一语文教师为此次项目学习的指导教师。

2.在全年级由学生自愿报名或教师推荐选出对杜甫诗歌有兴趣、有研究热情的6名学生,作为项目组成员。

3.明确教师任务:

(1)安排例会时间。

(2)提供阅读资料。

(3)指导阅读方法。

(4)给出研究建议。

(5)修改研究论文。

(6)修改鉴赏文章。

(7)指导朗诵技巧。

(8)配合制作视频。

(二)实施学习过程。

1.第一阶段(4月3日~4月10日):开题阶段。

教师召集项目组6名学生成员开会,明确项目主题、学习任务和预期成果:

(1)收集有关杜甫生平经历和生活时代的历史资料(包括文字、图片)。

(2)精读教材中的杜甫诗歌及冯至的传记《“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泛读课外的杜甫诗歌及分析评论杜甫诗歌的文章。

(3)在广泛阅读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自学研究角度,自拟题目,撰写研究论文。

(4)选取杜甫一生重要阶段的代表作进行分析鉴赏,完成鉴赏文章。

(5)制作杜甫研究电视片。(包括音乐、画面、诗歌及赏析文字的朗诵。)

师生共同制订了学习计划,学生根据杜甫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以及代表作品分成“长安”“成都”“夔州”三个小组,将任务进行合理分工。

2.第二阶段(4月11日~4月18日):

学习研究阶段。

(1)教师提供阅读资料,指导阅读方法。学生阅读初高中教材中杜甫的诗歌和课外的一些代表作,阅读有关杜甫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阅读有关杜甫生活的历史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的书目有:冯至《杜甫传》、梁启超《情圣杜甫》、吴光《论儒学核心价值观的普世性与当代儒学的新形态》、莫砺峰《杜甫的文化意义》、王学泰《大儒杜甫》、朱东润《杜甫叙论》、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四川文史研究馆《杜甫年谱》、叶嘉莹《叶嘉莹说杜甫诗》等。

(2)在学生大量阅读相关资料以及杜甫诗歌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研究角度,并根据学生兴趣和可行性确立了如下研究角度:生平经历、诗歌内容、杜诗格律、李杜友谊、情圣杜甫、儒学价值、诗圣精神、诗歌风格、艺术技巧等。

(3)教师给出研究建议,学生确定论文方向。

3.第三阶段(4月18日~5月10日):任务完成阶段。

(1)每一位项目组成员完成一篇杜甫研究小论文,由指导教师提出修改建议,学生反复修改,最后定稿。

(2)三个小组分别选取杜甫一生中的某一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由每一位成员进行朗诵与鉴赏,教师修改鉴赏文章,指导朗诵。

(3)教师帮助学生制作杜甫研究的专题电视片《千秋诗圣――杜甫》,电视片中由学生朗诵并解说杜甫诗歌,并为杜甫其人其诗写颁奖词。

(4)开展全年级杜甫诗歌朗诵比赛。

(5)开展“杜甫,我想对你说”征文比赛。

三、成果展示

(1)杜甫诗歌鉴赏小论文。武琦璇《杜甫格律诗之辉煌》、裴思童《杜甫和他的儒家精神》、张怡然《杜甫诗风浅析》、马赫《语要惊人字要神――论杜诗炼字艺术》、杨天《再话李杜》、刘书彤《晚年杜甫》。

(2)学生自制时长半小时的《千秋诗圣――杜甫》电视片,早读时间在全年级各班播放。

四、学结

1.专家评价:

这是基于语文学科开发的项目学习,也是跨学科的项目学习(历史、音乐、美术等)――成功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案例。项目名称表述合理,项目要素齐全,活动设计丰富多样。课标意识较强,以课标为依据,整合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本项目将学科学习目标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相整合,将个体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建议此项目学习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展开。

2.教师自评:

本次项目学习,教师基于课标、基于教材确定学习主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设计课程,“以终点为起点”构建基于表现性评价的教学流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做事情”中学习杜甫诗歌,体悟知人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师生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课内与课外资源,学生读懂了杜甫,写下的研究论文角度独特,见解独到。《千秋诗圣――杜甫》电视片更展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高水平的朗读,精妙的鉴赏,音乐、美术的素养……

这是一次学习的体验,这是一段创造的历程。我们没有停留于对诗人诗作的理解,而是最终使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凝结为素养,培养了伟大的人文情怀,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学生自评:

六个项目组成员都写了自评与收获,下面选摘两段。

刘书彤:从来没有这样走进过一个人。在从前的自己看来,剖析别人的心理和他的一生都是苍白的,“我并不是他,就永远不能完全站在他的立场上”,所以几乎没有认真地去做过这样一件事。

而杜甫,或许就是我的转折点,因为此刻,他就在我的眼前。

活动刚开始的几天,我只一遍又一遍地看《杜甫传》和收集到的几十首代表作,事实上当时的心态就是多找一点有用的资料,而没想到真的走进了他的世界。直到最后,我所整理出来的记忆让我误以为陪杜甫走完一生的那些人,就是我们。

我又多了一段珍贵的记忆。

第一次写论文,第一次走进录音棚,第一次和那可爱的5个人以及老师一起,收获了属于我们的成果。写好的内容改了一遍又一遍,累吗?不累。因为我们做这些事的每一分钟,身边的人都是鼓励的眼神和微笑。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阅读;知人论世;教学相长

Reading and the teaching center said

WUYong-fu

【Abstract】 the student progresses in the study, the teacher promotes in the teaching. Teaches both to be in during the change with study both sides, then continual readjustment, thus achieves harmonizes. In reading although has each center, but serves teaching this center. Embarks from the reading teaching, greatly may not need a Yu center. Or said if regards it is the center, was inferior to still treated as the pronunciation. Said on in the methodology significance, so long as is helpful to reads the solution, that is useful.

【key word】 reading; Judges people and the times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10-0097-03

阅读以什么为中心,可谓各有言说。最为传统的解读是以作者为中心,也即知人论世。孟子有言:“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披文入情,以意逆志,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态度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要了解古人,又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以及所处的时代。人都处于一定的时代及环境中,知人还得论世,或者说论世更能知人。王国维认为:“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这便将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统一起来了。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就读法上说甚为传统,但仍有现实意义。既有助于认识不同时代的特色,更是为了走近作者。

读书,是尚友古人的行为。至于为何要尚友古人,孟子又说:“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这是延伸,也是扩展。接理说尚友古人,自然也是多多益善。不过不见得谁都能性情相投,所以免不了寻寻觅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林语堂才把发现精神上的友人视为阅读的真正开始。他认为:“一个人如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至于阅读所得,则可迁移到写作中去。一个人在写作中很少先想好什么笔法修辞之类,而都是在行文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来,此种能力便得益于阅读中的潜移默化。这并非说读与写之间有着完全的对应关系,而是在写作中,有一个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参照的过程。有趣的是林语堂自己写作《生活的艺术》,就坦承是受到了一伙精神上的朋友的影响。他所说的朋友,主要是明清之际那些不受传统规范而又甚为看重性灵的士人。作者在梳理这样一个传统时,显然从写作的内容到形式都颇多借鉴。换言之他发挥生活的艺术,是先找到了思想旨趣的根源。

知人论世要通过文本,但不局限于文本,还有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等,都要作出相应的读解。由作者中心转到文本中心,则甚为看重文本的内涵。文本有种种不同,但大体上可分为抽象的与形象的。抽象的文本,在乎理解,有所会意。至于形象性的文本,则要懂得欣赏。就文学作品来看,文本中心即为情境。阅读就是要能进入情境中,好好体会,进而产生共鸣。文本中心,强调从文本中读出内涵。既要细读文本,又要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鲁迅说:“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这里讲文本的解读,要关联到作者及所处的社会,换言之就是还可结合知人论世及以意逆志。

由文本转移到读者,便形成读者中心。王国维这样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虽是对写而言的,其实读也是这样,要能入能出。着眼于主体,强调的是主体的能动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多元解读。多元解读本不妨各有理解,从而体现出个性化来。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不管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仍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个人。这说明强调主体并不等于排斥文本,得辩证地看。即既要有文本的依据,又不必拘泥于文本。从接受来看,阅读还有自我发现及发展之义。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到:“这就因为中国人看小说,不能用鉴赏的态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一个其中的脚色。所以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去,又多占据了贾政管束宝玉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了。”此种阅读中的角色认同,还是浅层次的,往往是自我意识不明。成熟的心灵才能发现自我,从而体现出个性化来。

各个中心之说,对应于阅读方法,实是各有侧重。大致说来,是由作者而文本而读者。就纵向而言,反映了阅读风尚的演变;但就横向来看,则又各有强调。也许,这也会构成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关系。或者说阅读风尚仍会不断地演变,但各个中心或方法也处于消长之中。传统的读法,即知人论世,主要是以解释或阐释为主。由作者中心到文本中心,则看到了文本的重要,或者说以文本为依归。但文本是静态的,还要化静为动,这便转移到读者的接受上来。接受主义代替了文本主义,无疑是突出了主体之义。但接受主义不能无视传统,如此对话理论便悄悄地改造了接受主义,从而达成读者与作者及文本的交流或沟通。直到解构主义的出现,这才颠覆了文本。但解构之后不能一无所有,仍得有所建构。从建构出发,或许对各个中心可以有所整合。阅读的演变,大致就是由解释及阐发再到解构及建构的过程。

其实中心之说,尚不止于此。朱光潜在《谈读书》中说到:“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再就是“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朱光潜所说,大致就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中心的明确,就是要有所关注。以问题为中心,可对书本材料重新疏理及整合,从而搞清来龙去脉。再就是以现实为参照,还可看出问题的现实意义。大抵读书治学,都很看重这个中心。且有时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尤其是所提问题有现实的针对性或将来的预见性。

就自主阅读来说,多个中心并没有多大的妨碍,反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阅读教学中就不然,中心多了,就可能没有中心,从而在教学中无所适从。传统的教学是居高临下的,大多是满堂灌。而今更为强调互动,但又不等于迁就。倘一味迁就,也不利于教学。如果说居高临下的满堂灌不可取,那闹哄哄的多元解读也不足道。教与学,原本处于一个矛盾之中。《礼记・学记》中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才是教学之道,也就是教与学的中心话题。从教学的中心来看,仍就是教学相长。学生在学习中进步,教师则在教学中提升。教与学双方都处于变动之中,然后不断调整,从而达成谐调。阅读中虽有各个中心,但又得服务于教学这个中心。从阅读教学出发,大可不必偏于某一个中心。或者说与其视之为中心,不如仍当作读法。就方法论的意义上说,只要有助于读解,那就是有用的。再就是如朱光潜所说,也可以结合文本的特点,设计问题来组织教学。大致说来,既要使课堂互动或对话更为顺畅地展开,又要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及人文的养成,这个中心之义就体现出来了。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第7篇

要写好毕业论文需要掌握以下要点: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自己与专业相关的兴趣点,善于积累;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丰富知识量,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和资料室大量阅读英文原著(涉及英美文学原著、语言学专著、文化知识等);尽早收集资料;讲究阅读方法,比如泛读、速读、精读等有机结合,以最大限度提高效率;根据需要做笔记、写备忘录,有必要的可以复印、抄写;条件允许的话,可做剪切整理;尽量买一些有用的书籍;如有可能,自己做些问卷调查、实地考察、采访调查、数据统计等作为自己论据的一部分,从实证的角度增强论文说服力;购买必要的多功能英汉词典备用,并习惯于使用网络词典等资源。切忌平时没有任何准备,待到指导教师下达任务时,无所适从。

2毕业论文的审查与评价

不同的大学可能要求不同,但一般来说,充分利用指导小组进行统一审查和评价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审查的情况,对于问题较多的要求学生进行答辩或口头试问。毕业论文的等级一般可分为三个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优秀一般占10%。三个等级的标准如下:

2.1优秀毕业论文的标准

内容充实、政治观点正确、学术观点和理论观点成立;立意新颖、具有独创性见解;英语专业要用英语完成,语言表达正确,文章结构合理、逻辑性强;论证过程合理,结论自然。文章的重点和中心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能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解决问题。语言准确、简洁、流畅,并有一定文采。格式规范,无抄袭。

2.2合格毕业论文的标准

内容比较充实、政治观点正确,学术和理论观点成立;观点明确,立意新颖;独立收集整理资料和论据,能够反映作者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论证过程合理,结论自然,层次较清楚,语言基本通顺。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文章结构合理、条理清楚、中心和重点突出。无抄袭。3.3不合格毕业论文的条件有下列情况之一可判为不合格:内容空洞、观点错误或论据材料不足,不能说明论点;大段抄袭他人论文资料;让他人;文章内容是他人文章稿的修订;结构混乱、逻辑不清;语言表达不通顺、语法错误较多;论文答辩或口头提问不合格;格式不规范,论点含混不清,论据不充分,无说服力。论证过程含混、思路混乱,层次不清,语言不通。有抄袭或属抄袭。

3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作用

毕业论文必须由学生独自完成。指导教师重在指导学生论文题目的选定及写作方法、推荐参考书目;指导教师不可替学生修改论文、更不可替学生做论文。因此,学生应消除让指导教师修改的想法。另一方面,作为指导教师有与学生交谈并提供指导的义务。因此,学生应尽可能多和指导教师接触,多争取指导教师的意见,以求尽可能少走弯路。尤其选题阶段,学生更应如此。当然,写作毕业论文的任何阶段,教师的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决定论文框架阶段,学生有必要极早把自己的计划报告给指导教师。只是,学生在与指导教师见面之前,如果自己没有某种程度的准备工作,那么,来之不易的会谈的时效性可能大打折扣。另外,如果认为可以从指导教师那里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及论文的结论,甚至认为,既然是老师,就应该什么都教给自己,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学生应时刻铭记:毕业论文毕竟是个人独立完成的。所以,应该抛弃任何事情都依赖指导教师的想法。指导教师的另一个作用是对学生的论文进行审查并作出评价,同时对问题较多的论文应对学生作出询问并要求回答。

4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确定及责任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由学术委员会负责(校学术委员会设立论文指导职能机构);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下由学术委员会指派指导教师;在师资丰富的情况下,可按下列细则累计加分择优确定:1)本人愿意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并积极报名;2)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多在晚上、周末或假期,因此指导教师要有奉献精神,对一切加班毫无怨言,且不计较报酬;3)有团队精神,服从安排,积极主动地配合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并虚心接受论文指导组组长的意见;4)有一定wo司操作能力;有一定学术能力及学术进取心;5)热爱并严格要求学生;6)讲师及以上职称;(7)属该专业的任课教师并熟知该专业的主干课目;8)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学位。指导教师的具体职责主要表现在:1)指导学生养成做人必备的优良品质:如诚实、勤奋、严谨、创新意识和创新行动等,关心学生身心健康;2)指导毕业论文内容:毕业论文是否紧靠所学专业、文章思想是否健康、是否有新意、是否有抄袭、全文是否连贯、是否符合相应的写作要求和规范等;3)指导的具体环节一般包括:广泛搜集资料、选题、确定题目、编写提纲、进一步搜集素材和整理参考书目、开题、进人一稿写作、中期考核、二稿写作、三稿写作、定稿、准备答辩并制作答辩用PPT、答辩并宣布成绩;指导毕业论文格式:按规定格式一一审查;4)指出学生本人思想、言行及其论文中存在的观点性问题,但不可代替学生做。

5结束语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学生的任务是“创作”,导师的职责是“指导”。毕业论文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均有各自职责的要求,这之间没有可代办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各自如何对待各自的职责和如何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读者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论述可以得到点滴启发。该文结合个人工作经历论述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第8篇

1.教师角色业务流程

教师角色主要进行三项任务:论文录入、著作教材录入、科研项目申报。以科研项目申报为例,教师首先进行项目申报,分院秘书负责教师申报任务初审,若初审不通过则返回修改,若初审通过则进入下一步主管部门审核,若通过则进行科研立项,立项后教师要更新课题进展情况,结题阶段需录入成果信息,同时项目结题后将成果计入教师档案并得到相应的考核分。

2.主管部门业务流程

主管部门主要进行项目管理、论文管理、教材管理等。以项目管理为例,主管部门需对教师申报课题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意见,项目立项后要对项目进展进行监督并反馈意见,项目结题后要进行评审并反馈结果。

二、系统功能设计

1.主要功能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开发适合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要求,能够适应我院科研项目过程化管理及绩效考核所面临的各类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科学研究信息的统一和科研信息公开;

(2)一般职业院校涉及的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

(3)建设期内各科研项目的进度管理;

(4)科研成果(如专利、论文、著作)管理;

(5)科研获奖管理;

(6)科研考评管理;

(7)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架构及与以上问题的适应性;

(8)具体开发相关的各类问题。

2.预期目标

根据对职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院科研项目过程化管理及绩效考核所面临的各类问题研究,开发出一个能够适应一般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管理,特别是能够适应我院今后科研管理工作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具体指标如下:

(1)能够识别系统管理员、教师用户、教研室用户、分院用户、部门用户等五种身份的人员,并分配各类人员的职能。

(2)教师用户能够进行公告通知阅览、个人信息修改、科研项目申报、科研进度维护、科研项目结题、科研成果上传、科研获奖信息填写等功能。

(3)教研室用户能够进行公告通知阅览、本教研室科研人员添加与查询(汇总)、本教研室科研项目审核与查询(汇总)、本教研室科研进度查询、本教研室科研成果和获奖查询(汇总)、本教研室科研考核查询(汇总)。

(4)分院用户能够进行公告通知阅览、本分院科研人员添加与查询(汇总)、本分院科研项目审核与查询(汇总)、本分院科研进度查询、本分院科研成果与获奖查询(汇总)、本分院科研考核查询(汇总)。

(5)部门用户能够进行公告通知、全院科研人员查询(汇总)、全院科研项目审核与查询(汇总)、全院科研进度查询、全院科研成果与获奖查询(汇总)、全院科研考核查询(汇总)。

(6)系统管理员拥有以上所有权限并根据需求调整和优化系统结构、功能等。

3.功能结构设计

(1)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主页设计“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与科研处网站结合为一个统一平台。

(2)进入系统后选择菜单包括“个人信息、公告与通知、课题申报、科研进度、科研成果、考核结果、统计与查询”等。

(3)“课题申报”菜单下提供网上课题填表申报格式,格式具体内容按学院课题申报内容设计。“科研进度”菜单下提供项目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相关信息。“科研成果”菜单下提供论文信息、教材基本信息、获奖信息等的填写及电子稿上传功能,并需限定填写无空字段,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如“期刊名”为必填字段以保证该论文已正式发表)。“考核结果”由科研立项、结题或获奖情况结合学院教学管理考核指标体系自动产生,以表单呈现。“统计与查询”提供部门、分院、教研室、个人的四级分类方式。

(4)按照不同角色进行统计查询设计:为教师提供历年“个人论文、科研、著作”等信息的查询和统计功能;为教研室和分院提供本部门科研、和教材编写的汇总查询;学院科研处提供历年核心期刊查询,各分院科研课题进展情况的查询,各分院课题、论文、教材编写情况的查询,各分院科研考核情况查询等。

(5)输入模块主要输入教师科研、和教材编写的基本信息,系统为教师或其他部门职工提供本人的论文录入、科研课题的录入和教材编写(已出版)的录入信息窗口。分院秘书负责对教师录入的信息进行初步审核(课题以立项和结题为标准,论文主要检查是否非法出版刊物,教材以已出版为标准)(分院、部门不负责教师个人科研信息的录入)。科研处负责对其他部门职工科研、论文、教材编写的一次性审核,对分院初审的科研、论文和教材编写进行终审。系统提供全院每年各分院、部门的所有科研成果、出版教材和的统计功能,并自动计算考核成绩。

(6)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并可采用手动备份或定期自动备份两种方式。

三、系统实现

1.软条件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是项目实施的最根本保证。我院组成“职业院校通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课题组,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网站开发能力,所有课题组成员都来自一线,项目负责人同时兼任教务处管理人员,有2人拥有丰富的网站项目开发经验。这是本系统得以实现的“软条件”。

2.硬实现

本系统在VisualStudio2008、SQLServer环境下,使用AJAX技术、ASRNET等技术进行实现。本系统紧紧围绕使用对象进行需求分析,量身进行系统设计,紧密贴合教师和部门用户的需要,并采用B/S体系构架进行系统实现,方便各类用户使用;进行大量的系统测试,减少程序中的错误,使系统更加稳定。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第9篇

初等数学,作为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部分,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其基本理论己经成熟,世界各国的中学数学内容及其理论大致一样,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但就其教育理论,几以及其包含的思想方法、解题技巧还在继续深化、发展,初等数学的研究领域日益广阔,呈现十分活跃的状态。外国的情况姑且不说,就我国而言,每年二十八家而向中学数学教育的期一刊的出版,几千篇文章的问世。

初等数学研究蓬勃崛起、方兴未艾可见一斑。研究初等数学问题,除了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外,从事初等数学教育的中学数学教师也能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处在教学第一线,对初等数学的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理解得很沉具有科研人员所不具备的教育实验环境,更易遇到具有教学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因而中学教师无疑是研究初等数学问题的丫支主力军。

然而,中学数学教师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长期以来,数学界形成了研究高等数学才是搞学问,研究初等数学就不是搞学问的偏见,使得每年进人中学当老师的大学毕业生,面对严谨而成熟的初等数学,往往误认为初等数学的问题已经研究完了,没什么研究头了,从而创造研究意识淡化,探索动力萎缩,迟迟进人不了科研之门。在中学,几十年的数学教师没写过一篇论文的现象并不鲜见。教学与科研的分离,_导致教学上的简单重复和机械模仿,教学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知识再现的僵化过程,质量的提高受到很大影响,教学难有大的飞跃和突破。从另一方面看,教师本人不从事研究和创造,体会不到教育创造带来的激情和乐趣,得不到成就感的抚慰,也会丧失进取的精神和远大志向,导致工作效绩滑坡。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们想使教育劳动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日常讲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把每一位教师引上科学研究的康庄大道,而最先成为教育劳动能手的人,就是感到自己是位研究者的人。”由此可见,强调中学数学教师开展科研活动,不仅对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教师发挥自身潜能、展现人生价值、提高职业自豪感有重要意义。

搞科研,就要产生论文,论文是科研成果的文字表述。而论文对疥个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每个数学系的学员一般都要作毕业论文,然而,毕业论文还只是科研活动的模仿和尝试,还难以称的上是真正的科研活动。因为一般大学生没有从事中学数学教育的实践活动,又寸中学教材不熟悉,初等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的并不深,难以遇到真正有价值的“困惑”,因此所选的论文题目或与教育实践结合的不紧,尸或者高大空洞,或者论述不深人,价值一般不大。

这是普通大专院校不易解决的问题,当然也平是继续教育同仁而临的任务和应解决的问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全有较长的教学实践,对中学教材熟悉,思维素质、创造能力普遍较好,所以在继续教育中给他们传授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知识,和他们一起剖析初等数学问题,帮助他们曾、结中学数学研究方法,激发他们的探索、研究意识,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他们感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创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人都有创造的天资和票赋,关键在于自身的执着追求和外界的激发与诱导。初等数学论文写作课就是遵循这条创造学的规律,从外界给学员以诱导和激发,使他们尽快上问题之路,人研究之门,将科研与教学融为一体,互相长进,写出高水平的论文,以促进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数学教育的发展。

初等教学论文写作课,它异于其它数学课的主要特征是:它并不是以完成数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传授为教学的终止线,而是传授初等教学论文的基本知识,剖析总结初等数学研究的基木方法,展现初等数学主要研究方向及动态个貌,从而进一步引导学员将数学知识转化为较强的研究、探索能力,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得到研究成果,写出论文,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教学的改革。这门课象继续教育一样,还是新生事物,其涉及的多方面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提出一些构想,就教于对此研究的同行。

我认为,这门课的结构可分为四大部分: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初等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文导读,论文写作训练。下面就这四大部分的内容、层次简述如下:

一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在这部分主要论述五个方而的问题。

(一)、中学数学教师写论文的意义。前述从略。

(二)、什么是初等数学论文。广义讲,是指对初等数学领域中某一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把这些成果系统地整理出来所写成的文章。它包括纯初等数学问题的研究,也包括在数学活动中对某一类或某一数学问题所采用的教学的手段、力一法和技巧有新的创新和发展,对教材内容提出新的处理意见,对教育思想、观念进行改革、创新所得成果写出来的文章。

(三)、初等数学论文写作的三个

要求。

<l>内容的真实性。所论的问题确实存在,所得的结论经得起检验,符合客观现实,不同于文学作品,可以“虚构”。

<2>论题的科学性。论题要反映客观规律,有一定的科学、教学价值,不能研究那种无科学意义的题日,比如某山村一老师常年研究园规、三角板三等分角问题,这种论文无科学意义,因此问题早已证明其不可能。厂<3>论证的严谨性。在论证论题时,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逻辑性强。

〔四)、写作的一般步骤为:选题、准备、撰写;修改。

<l>选题:〕选题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a>选择题月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开始不宜做过大的题日,可以小中见大。

<b>题目宜新不宜旧。论题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别人做过的题目,自己无创新之意,可不写。当然运用批判性思维,可以唱一点“反调”,尤其是教育性论文。

<c>内容应熟悉。对白己陌生的题日是不应该硬着头皮去论述的。

<2>准一备:将前人论述本题目以及相关的材料收集齐全,、吸取其精华,推陈出新,’拾级而上。

<3>撰写:(论证阶段)主要有三种方式:(a)立论:直接从正而阐述自己的观点。(b)驳论:举反例的论述,一般带有一沦辨性质。(c)分论:先分别论述与总题目相关的小题口,然后加以总结,形成自己的结沦。

<4>修改:仔细推敲,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突出中心。

(五)、论文的题目。

论文的题目决定着论文的价值和方I沁论文的题自来源于向题。数学大师希尔伯特以其亲身休会强调指出…‘正如人类的每项事业都追求着确定的目标一样,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者锻炼其钢铁意志,发现新方法和新观点,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初等数学问题研究大致可分为8个方而:

<1>对著名古典数学问题的研究。比如裴波那契数列,连分数,七桥问题,组合数学等。

<2>开拓新领域、对新课题的研究。比如自生数,超越数,特殊方程,特殊不等式等。

<3>初等数学方法研究。

<4>初等数学命题研究。

<5>初等数学解题研究。

<6>初等数学应用研究。

<7>初等数学教育研究。

曹才翰先生在87年昆明数学教育年会上提出的二十个问题集中了这方面的研究方向和主要课题。

<8>对初等数学与其它学科交叉出的边缘领域的研究。比如数学史,数学发明心理,数学美,数学语言,数学,期刊,数学人才,数学竞赛题,数学课题等。

宏观上看,初等数学研究大致分为这八个方面,具体到每一个人,如何寻找论文课题,大致有如下几种渠道:

<l>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期刊报章中来。资料是发现论文题目的主要渠道,通过对资料的阅读,可以了解别人的研究课题,掌握研究动态,找到还末解决的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课题。

<2>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来。

<3>从与别的学科的交又碰掩中来。多学科的交叉,可以对问题产生多角度的理解,产生出新的课题。

<4>从与别人交流的话题中来。

二、初等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论文是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无研究当然无论文,要想写论文、必须对初等数学进行研究。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概括数学研究一般模式为:发现,猜想,论征。赵振威教授将初等数学研究分为三类:探索性研究,应用性研究,总结性研究。这三类研究活动的研究方法各有特点,侧重,又互相渗透。下面介绍这三类研究活动的一般方法。

探索性研究主要目标是探索新知识和创造新方法。

探索新知识主要途径是对命题的研究,其方法主要是:

(a)交换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b)保留条件,深化结论。

(c)保留结论,减弱条件。

(d)推广命题。

创造新方法的主要研究途径是:

(a)从解题的实践出发,有目的地发掘解决一类或几类问题的共同模式,从中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共同方法和基本原理。

(b)对获得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阐明其基本原理。

(c)研究新、旧方一法的联系和区别,寻求新方法的完善、成熟。

<2>应用性研究的主要径有:

(a)研究定理、公式的应用规律和技巧。

(b)研究数学方法的应用规律和特‘支叹。

<3>总结性研究就是对过去的知识加以归类、整理,建立新的联系,以求得到新的方法、思想和知识体系。

“在科学中,建立新的联系就是发展和进步,知识的重新组合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而且是深化知识、追求智慧的必由之路。”在数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欧儿里的《几何原本》以及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的一系列著作,都是总结性研究成果。总结性研究大致的研究方法有:

(a)用新现点对已有知识加以对比、分类、综合,以求得新的方法、思想的产生。

(b)对已有的经验、理论、方法重新组合,录求突破,以求得最简洁、最佳的方法与途径。

三,论文导读

写论文之前,应该广泛阅读论文。通过对别人论文的阅读,可以了解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开阔自己的视野,从中体察写论文的技巧与方法。所以,学员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对论文的阅读是初等数学论文写作课的重要一环,首先,教师精选几十篇特色显著、论证严谨、观点鲜明、具有理论和教学价值的初等数学论文,分析其行文特色,和学员共同鉴赏,以提高学员自身对论文的审美鉴赏能力、有了相当的鉴赏能力,写论文就有例可仿,有章可循,模仿是创作的开始。一般优秀的初等数学论文总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新,也就是文章的独到之处,新构成论文的主要价值。新包含理论上的新发展、方法上的新突破、观J点上的新开拓,结构、论证方式和例子上的新颖、独到。

<2>论证严谨、逻辑性强,结构合理,行文简洁、流畅,视野开阔,论证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知识。

<3>用例恰当。理论与例子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互添其色。

这部分的教学方式以讨论式为宜。学员拿到论文,和教师共同探讨其特色、分析其得失,比教师唱独角戏效果会更好。

四、论文写作训练

只知道写论文的一般规律和阅读别人的论文,自己不亲手实践,是无法得其要领,写出沦文的。在本课程的最后,进行论文写作训练,提供学员实践的机会是必要的。写作训练,对于提高学员的兴趣和研究写作能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体验写论文的甘苦,学习选材、行文、论述等技巧,会起到积极作用。写作训练可采取两种方式:

<1>命题论文写作。选取教学中常见并带有一定教学价值的问题形成题目,全班学员搞命题论文写作。这种题日最好是教育性题目,几以使使大家各抒己见,形成自己的论证特色。

比如“课堂教学中反例的运用技巧及作用,‘概念课讲述方式设计”等。命题论文写作可以提高学员的专题研究能力,体验写论文的一般程序和写作过涅,对于训练选材、组材、表述、论证都有一定的好处。每人写出的论文在全班宣读,通过横向比较,使学员们对论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可互相取长补短,启发思路。

<2>自选题目写作训练。论文从选题的规律上看,应该是自选题目。因为自己对自己的兴趣、特点、长处最了解,知道自己适合做那类题目。当题目与自身特长、凝思点相一致时,自己的主体意识、思维优势就会发挥出来,论文的质量就会上升。二在自选题目写作训练期问,要求每一位学员至少完成一篇论文,: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一个总结和提高。写出的论文可在全班宣读,交流,以促进学员开展研究活动,活跃学术气氛。

论文写作训练期一间,需院、系给予支持、配合,这是论文写作训练的重要条件,这些配合、支持主要有:

(功给学员提供尽可能的资料、信息服务·

(2)全系教师积极参加学员论文的指导。

教师个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对策

作文历来是语文学科的重难点,在职业高中,作文更是语文教学的硬骨头。当前,职业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学生怕写学生,无材料可写,立意浅,层次低,甚至偏题、跑题,语言干巴不会润色等等。而部分教师因“知山有虎”,不敢“向山行”。许多学生胡乱抄一篇应付了事。

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必须正视现状,从自身方面剖析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探寻适合职高学生的教学思路。

一、深入剖析教师自身的问题

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有:

1.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的多,检点的少,流于口头,没真正落实到行动,学生积累的作文素材太少;

2.字词句的积累,仅凭教材中的文下注释,内容太少;

3.作文训练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每次都是一篇大作文。学生平时的小练笔或者仿写句子类的训练太少;

4.教师全批全改,费力而不讨好。学生参与评改、自评互评的机会太少;

5.讲评过于简单,从大方面上笼统点出问题,而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得不到科学辅导,学生每次作文的收获太少;

6.不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思路太少。

二、积极探寻适合职高学生的教学思路

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要想提升职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必须有耐心、有规划、有针对性地在学生的字词积累,思维训练中下了功夫,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地位

我们语文教师要对学生郑重声明:作文的成败意味着高中语文学习的成败,甚至影响到学生的高考和个人今后的前途命运。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2.激发兴趣

许多时候,兴趣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

(1)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

教师连珠的妙语如口吐莲花,一方面可以从语言上征服学生;另一方面会吸引学生自觉去感悟语言,在此基础上去鼓励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学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

(2)鼓励学生练在平时

一大周(半个月)一篇作文的做法,其实根本不可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将作文练习日常化,要求学生写日记,文体不限、内容健康。原创不出来的,可以摘抄一段做好点评。还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仿写句式的练习题,学生轮流值日,一人一天一题,抄到后面黑板上,第二天上课前负责讲解并组织大家交流答案。

只有练在平时,才能化大为小,化难为易,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并逐渐爱上写作。

(3)教师及时表扬

实践证明:及时表扬真的很有效。学生的那份成就感一旦被撩拨起来,会激情涌动,自觉投入到写作中甚至一发而不可收。表扬的方式一般有:让学生自己或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当堂宣读;张贴上墙,让全班同学阅读鉴赏;推荐到校报或县市等更高级别的报刊公开发表。

3.教方法

方法的指导很重要。比如高一学生初学议论文的写作时,因把握不好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往往写成“四不像”。所以,教师在指导作文时,必须强调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和作用,重点突破论据的选择、论证的方法,并提供两种议论文的写作模式,让学生先套用、再仿作、再创新。学生在照葫芦画瓢的过程中,就会慢慢悟出其中的写作技巧。

4.夯基础

(1)积累词句,好的词句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和效果

学生在筛选、摘录、诵读、记忆优美词句的过程中,会逐渐内化,再学以致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教师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督查。

(2)学习构思,精妙的构思来自清晰和睿智的思维

名家名作往往构思巧妙,对学生写作思维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很大。所以要引导和推荐学生多看名著和精美小品文。学生会在阅读感悟中自觉汲取作者的思想精华,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3)语言表达

学生连词缀句的过程就是“厚积”之后进行“薄发”的过程,在准确立意、整体构思、谋篇布局之后,将大脑中这些抽象的思维外化为书面的语言再表达出来,文章才算基本成型。成型后再去细心品读、斟酌句意、推敲词语,最后修整、完善。

5.提品位

文如其人,一点不假。职高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高低参差不齐,要想提升作文的档次,先要提升学生为人的水准。

(1)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

留心身边事,做个有心人,才会有敏锐的触角和丰富的情感。

(2)鼓励学生一方面胸怀天下,敢于做梦,树立自己人生的理想。一方面要引导他们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

(3)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职高学生在责任感方面缺失得较多。学习课文时,一定要注重知人论世,通过文章的厚重和作者高度的责任感激发和感染学生。

6.重评改

修改、讲评的方式可灵活一些。如学生自批自改、同学互批互改,小组内研讨批改、教师面批面改等。可逐级进行,也可选择一两种综合运用。

上一篇:教师业务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师阅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