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

时间:2023-03-05 08:24:43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筑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近年来频发的安全事故,给国家及众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安全施工已经成为业内,乃至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一现实情况下,对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进行探讨,来寻求相应的优化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我国建筑业的长足、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建筑施工特点概述

我国建筑施工具有诸多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作业高度高;交叉作业多;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参与;施工工期长;对施工质量有要求,有着严格的质量规范;有施工进度要求,不得延期。正是因为上述特点的存在,才使得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二、当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一)工程各方在履职上存在问题

建设单位方面,部分建设单位未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程序办事,存在签订霸王合同、工程肢解发包、拖欠工程款、要求垫资施工等情况,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安全费用的投入,使得施工现场防护能力严重削弱,加之对工期的强制压缩造成疲劳作业和交叉施工,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监理单位方面,部分监理单位只重质量,不重安全,未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内容严格履职。甚至一些仍停滞于老的工作要求和内容上,如“三控二管一协调”等,造成法律法规中对于安全监管、监理职责方面的规定作用十分有限;施工企业方面,部分施工企业安全基础薄弱,安全责任制未落实或不健全,目标管理不到位,缺乏技术保障和技术交底。存在将施工任务承包给缺乏相应资质或不具备施工条件的作业队伍和人员,给建筑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安全管理人员在数量和素质上不足,难以满足工程要求,造成安全管理工作处于薄弱状态;其次,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方面,以农民工居多,整体素质不高,在工作方式、知识结构、意识习惯等方面,还不能与建筑业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很好地适应;此外,工地从业人员未经基本培训直接上岗的情况十分普遍,他们在安全知识与安全防范意识上十分欠缺,从而给自身与他人的安全带来隐患。

(三)恶劣的施工环境

据相关统计表明,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当中,因恶劣施工环境造成的安全事故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建筑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恶劣的施工环境:临边没有防护栏杆搭设,作业面为全封闭,搭设的安全网低于作业面高度;部分电梯井口的防护设置未各层,无护栏;通风口、采光井、预留洞口没有防护盖的设置。这种施工环境下,极大地增加了坠落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建筑施工环境具有高空、露天、工种交叉作业等因素,且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较为庞大,立体的交叉,狭小的场地,加大了建筑事故安全事故诱发的概率。

三、针对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强化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首先,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应进行安全生产责任状的层层签订,确保相关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如电工组人员应确保线路布设的合理性,对电器设备防护性能进行仔细检查,杜绝触电、漏电等问题的发生。又如机械组人员应于施工前做好机械各项性能的检查,施工中依据规程严格操作,施工后落实维修保养工作,从而将安全事故隐患尽可能地消除,最大程度上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其次,落实安检制度,配备安全员于每个分项工程当中。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为依据,同现场情况相结合,来进行逐项的检查与评分。每天安全员应进行例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对存在隐患的整改应及时。每月安全管理小组应进行安全大检查至少一次,并落实评分与奖惩;最后,强化总包、分包的资质认证与管理,严禁业主方就一个项目的肢解分包与多次转包。施工企业应细心总结,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来进一步补充完善法规、制度,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所依据,且更具制度化、规范化。

(二)强化培训,促进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强化管理层人员方面,企业应对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做定时、定期、分批的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安全生产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与法规,从而使他们对安全施工不但能管、会管,还能管得好;监理人员方面,应进行统一安全监理标准、内容、程序的制定,对安全监理行为不断进行规范,以促进监理单位安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确保监理人员到位的监理意识、能力和监督;施工人员方面,企业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和教育,保证其对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的熟知,特别是对于从事爆破、焊接、登高架设作业、起重、电气、汽车驾驶等特殊内容的工种,专业培训必不可少,且应当将“持证上岗”制度有效地贯彻落实。

(三)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建筑施工环境是否良好对于施工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恶劣的施工环境当中,施工人员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落实良好施工环境的创造,是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此外,在安全事故频发季节,如高温、严寒等条件下,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好,最大程度上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四)落实先进科研成果的应用

强调对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的积极应用,对施工工艺作进一步完善,努力促进建筑施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生产力获得解放,机械作业替代手工操作,地面操作取代高空作业,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不安全因素也大幅度减少。

结语

建筑施工是百年大计,安全高于一切,在建筑工程的现实施工中,借鉴上述对策,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实施,从而为建筑安全施工提供有力保障,促进建筑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菁华,赵延林.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4)

[2]李文平.浅议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与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6)

[3]方俊治.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研究与控制[J].现代企业文化.2010(27)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对策

前言:建筑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设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是本地建筑施工企业及施工技术人员的神圣使命。但是,近年来,随着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房地产市场的非良性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事关人员生命健康安全和建筑质量安全的安全事故的频发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建筑企业究竟怎么了?因此,关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地方政府和各施工企业的重视,近年来,建筑工程领域对工程的要求由原来的三“控”(质量,工期,成本)变成“四控”(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特别增加了对安全的控制,可见安全越来越成为建筑业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不断分析可能和已经出现的有可能引起安全隐患和事故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本文将着重探讨的内容。

1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评析

1.1各级政府对建筑施工安全重视度不够

基于我国的建筑行业管理现状,建筑施工单位一直是作为安全监管的配角在行使者“安全义务”,而主导者是当地的建设局和规划等部门,但是目前来看,这些政府部门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力度远远不够。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实施有效监管,有些地区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

1.2施工企业安全意识不强

在建筑企业层面,主要体现为安全责任意识不到位。由于一味的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企业往往没有完全按照政府部门的安全规程操作,存在侥幸心理,置员工的生命健康权利和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于不顾。于是就出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甚至有些施工单位根本就不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也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设置专职安全员,致使安全施工监管薄弱。还有些施工企业没有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施工中出现员工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不按技术交底作业等一系列现象,而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1.3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富集,出现了剩余劳动力的大范围转移,而其中的一些身体条件好又肯于出力的农民工就出现在了建筑施工队伍当中,其中很大的一部分人员严重缺少安全意识,地面和高空作业都是如此;其次,施工监管人员素质亦是偏低,由于广泛存在侥幸心理,从一线管理者直到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安全意识,或者是明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但是不愿采取任何措施。

1.4安全监理人员工作未能尽职尽责

监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一环,鉴于他们是高技术工种,人们也往往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但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只重视质量,追求效益,不重视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还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还有些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不能主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对安全隐患不能及时督促建筑企业进行整改,不能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致使安全监理形同虚设。

2建筑施工问题安全对策

2.1政府部门行使监管义务

结合本地区现状,建议政府部门群策群力,严格按照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恰当的行使监管的权利和义务。不断协调下一级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工作,统一调配人员和设备,对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彻查,并和高校和相关的科研单位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出现问题的施工单位试行,成功后加以推广。最后,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应改进安全监管方式,加大执法力度。

2.2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优异的工程质量和无安全事故的建筑施工过程要求高层次的施工队伍,包括一线的监管和施工人员以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岗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操作技能,降低每个岗位的事故发生率。还要

2.3规范施工操作

首先,要明确安全生产重在预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是保证生产安全的根本措施,要想实现预防事故的发生深入人心,并转化为施工人员的自觉行动,必须靠严格的法规制度和规章来保证。使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要严格执行现行的施工安全规范,包括《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等一系列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行业属于高危行业,整体来说其主要的特点包括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立体交叉作业多和劳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等。尤其是目前我国建设投资逐步实现多元化,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变化。鉴于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高危险性,我们应加强施工过程的生产安全管理与相关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我国建筑施工中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成因

1.1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在投资计划上做了一些体制上的改变,以往传统的建筑生产安全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当下的建筑施工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安全管理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可弥补的管理漏洞,如政府主导安全管理导致管理涣散且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相关适应的经济和法律体系并未成熟。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得到完全地落实,基本处于一种比较分散的管理状态,真正能够起到行业管理作业的扳指可数,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施行标准和管理模式的不统一,管理工作的职责分配交叉不清,最终得到的只有“没利监管失控,有利打架不顺”的现状。

同时,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日俱增,业主单位在招标过程中有意地压低中标报价,在一定程度上对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的措施费用不予认同并拒绝交付相关地安全费用,合同工期也在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被强力压缩。这样一来,施工单位就不得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忽略一些在自己看来不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有限地资金投入实现施工成本和工期目标,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1.2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

1.2.1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不到位

施工单位没有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部分施工单位虽有配备却没能真正意义上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职责,落实缺失,纵容施工劳务人员铤而走险,冒险作业,施工操作违章的情况屡见不鲜。还有,有些专职的安全管理负责人由于权限所限,在发现现场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请示上一级领导,而不能够直接向最高管理层反映。这样的情况,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情报延误,或根本无法实现向上通报和得到最终的解决结果,以致于安全隐患未能得到及时的整改。

1.2.2现场施工管理工作脱节

我国建筑施工的劳务人员多为技术水平偏低的农民工,而实施现场施工管理的技术人员数量相对较少。施工管理的模式主要是施工单位和施工队伍的工长签订一项单项工程的成本合同,包工不包料,二者分别担负的责权很明了,质量安全基本是由施工队伍来负责,而施工单位只片面地追求产值和利润。在施工过程中,抢工期、赶进度的情况非常普遍,短期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施工质量和安全却被置若罔闻,安全隐患处处存在。

1.2.3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明显不足

施工单位参与投标活动,有意压低投标报价取得中标的优势,而在中标后从各个方面刻意削减投入和开支,尤其是一些规范要求的安全设施建设投入,如劳务工具、安全网等。这些安全防护设施按照规定应该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投入,但实际上并不能够完全做到位。安全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的情况对安全生产是一种非常大的隐患。

1.2.4岗前专业培训流于形式

施工劳务人员多为农民工,要在施工准确前组织相关的岗前专业培训,主要是针对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培训学习,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作业中的一些安全技术措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防范教育。岗前专业培训是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施工单位组织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级安全教育、变化工种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班前安全教育等。问题是很大一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组织有效地培训工种,仅仅是走过场,实际效果只是流于形式。本来为培训工种作资料记录并不真实,通常都是由施工单位由资料员一手编写,对于施工劳务人员的培训却没有真正达到作用。

1.2.5转包、分包及以包代管

施工单位中标以后,将工程以分包的形式装包给施工队,施工单位和承包队伍共同牟利。施工单位凭借自身拥有的资质中标,通过中间人承包,包工队专区大部分利润,而施工单位仅仅是赚取小部分作为中标的劳务费。可以想象,这一小部分的利润根本无法满足一个完整项目部的正常运营,施工单位不得已地疏于对现场施工质量及安全的管理,而现场施工安全的管理职责主要就在施工队伍的管理。但是,施工队伍并不受上级相关监管部门所限制,任意妄为,胡干蛮干的情况都是造成安全施工隐患的重要原因。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建议

2.1中央或地方有关施工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监控

中央政府有关施工监管部门主要是通过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对建筑市场经济机制实施操控并发挥其基础性配置作用,同时保证为建筑市场创造一个相对比较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另外,还需了采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策略通过各级监管部门落实对建筑施工实施严格的监控与管制。严格推行安全施工生产的市场准入(即建筑安全资格问题)和退出机制,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把施工单位的施工安全资质关,杜绝一切依靠挂靠实现分包代管等转包现象。根据我国《建筑法》内容要求拟建工程所在当地的有关监管部门也需指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定并给通过安全资质审查的施工单位颁发安全生产的资格认证书,未取得资格认证书的施工单位将不被视为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和资格。

2.2加强各方在工程安全施工监管中发挥的作用

2.2.1业主单位

业主单位与施工单位就施工安全问题应达成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必需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劳动保护、企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生产安全的政策与方针。业主单位也要具备安全管理组织体制,对各方面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人配置齐全,并制定各级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2.2.2监理机构

加强监理机构下属从业人员的队伍素质建设,尤其是在施工安全责任无法明确确立的情况,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制衡体制和手段提高每一名监理人员的施工安全责任意识。

2.2.3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控制安全生产应施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人。施工现场环境必须要达到文明施工的标准要求,施工劳务人员必需经过严格的岗前安全生产培训教育,持证上岗。

3.结束语

建筑施工生产安全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和施工质量双重保障的基础上的。施工项目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工程,为保证施工生产安全和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我们还需进一步认真积累和总结更多的生产经验,探寻更为科学的安全管理办法,依靠落实更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检查制度,才能够真正实现事故零事故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赵建.关于对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探讨.中国城市经济,2011,(30).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从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出发,我们需要借鉴国外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思路和理念,研究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中的规律,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创造条件。

一、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在我国,建筑行业一直处于人员伤亡事故多发状态,事故发生率和人员伤亡人数长期位居我国生产性行业第二位。据统计,自 1990 年到 2007 年间,我国每年平均发生建筑施工伤亡事故 630 起,每年事故死亡人数 1500 余人。近年来,虽然总体施工伤亡事故和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但年均死亡人数仍然有千人左右。

1.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中伤亡事故多发

从我国伤亡事故统计资料分析,仅 2007年全国发生的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就有 170 余起,重伤 124 人,建筑死亡人数 259 人。所以从整体现状看,我国的建筑事故伤亡比例水平很高。保障广大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是我国现阶段施工生产中首要而又急迫的任务。

2 施工项目事故多发类别和部位

根据国家城乡建设部长期跟踪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可以基本划分为五大类别,它们分别是:高处坠落事故、施工坍塌事故、物体打击事故、触电事故和机具伤害事故。它们所造成的伤亡人数比例约为:42%~45%、15%~20%、12%~15%、10% 和 5%。

从事故易发部位来看,高处作业是事故产生的重要根源,临边洞口的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率明显较高。以 2007 年数据为例,在临边洞口处作业发生的事故死亡人数占到 19.20%;其他高处作业类型如脚手架上作业,占 12.66%,安装、拆除龙门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机过程中产生事故,占 8.38%;在安装、拆除塔吊过程中产生事故的,占 10.06%。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故易发部位还有:基坑部位,由于基坑挖掘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例为 6.96%;土石方施工部位,由于土石方坍塌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例为 4.44%;与施工机械和机具混合作业部位,由于施工机具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数比例为 4.95%;另外,还有因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导致死亡人数比例为 7.38%;外电线路死亡人数比例为0.75%;现场临时用电线路死亡人数比例为 2.77%。

3.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建筑行业中存在的施工安全问题,不仅在我国很严峻,在发达国家,该问题依然严峻。以美国为例,通常只有采矿业和农业的工人死亡率会超过建筑业的工人死亡率。据美国 2003 年的统计数据,建筑业雇佣的劳动力相当于美国全国总劳动力的5%,但是却有 11% 的致残事故和 18% 的死亡事故发生于建筑业内。从事故发生类型和事故易发部位来看,两者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一致性。根据美国 2003 年的统计资料,美国当年建筑业因公死亡人数 633 人。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原因和比例分别为:物体打击 13%、高处坠落 40%、暴露于危险物质与环境(大部分为施工坍塌)21%、火灾与爆炸 4.6%,其他 0.5%。从发生事故的部位来看,高处作业依然是事故产生的重要根源。

二、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1.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问题

(1)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尚难落实,尤其是对个人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不好操作。工程建设涉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设备租赁单位和拆装单位等众多主体,对这些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难以有效的贯彻落实。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总包单位安全意识不强,为了节约成本挤扣安全生产费用的情况屡见不鲜。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尚未有效全面展开,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尚待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方法仍过于单一化,欠缺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

(4)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和应急救援制度尚未健全。应急预案制定和应急救援制度实施在我国推行的时间不长,一些施工企业尚未制定好企业内部的应急预案,也未与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产生联动,一旦发生应急事故,将得不到及时救助和处置,导致事故扩大。

(5)安全技术开发力度和安全资源配置不足。对事故隐患检测能力和一旦发生事故后的事故处置能力均显不足。

(6)安全文化教育欠缺。施工企业普遍存在安全文化缺失,职工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

2.施工项目自身特点导致危险源易于集中

从施工环境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危险源密集,施工危险性增大。

l)施工作业中露天作业量大,时间长,其间受气候条件影响大。据统计,建筑物施工作业中,露天作业量约占总量的 70%,且易受风、雨和雷电等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施工危险性增大。

2)施工流动性大,施工环境变化频繁。由于环境变化频繁,导致施工作业人员容易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受到环境中的不利条件影响,使得危险概率增大。

从施工作业特点和作业现场条件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危险源密集,施工危险性增大。

l)施工项目工序多,变化大,环境影响因素突出。建筑施工项目从基础施工、主体工程到装修各阶段,工程内容迥异,工序和施工方法也各一不相同;同时,作业环境也随时改变,其中隐藏的危险源众多,原因各异,导致危险源的辨识困难,危险隐患增加。

2)施工项目高处作业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约占 90%,同时受到恶劣自然环境影响,在防护不当时,极易发生高处坠落等安全事故。

3)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施工作业面狭窄,交叉作业多等危险隐患。由于进度需要和实际施工条件制约,经常需要多工种、多班组在同一作业面内展开施工作业,在有限的场地集中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机械设备进行立体交叉作业,导致危险源在有限时空内高度集中,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从施工作业人员条件来看,以下几个方面导致危险源密集,施工危险性增大。

1)施工作业者劳动强度高,手工劳动多,作业人员易产生工作疲劳、注意力分散,从而出现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2)作业人员的操作过程复杂程度高。现代施工项目工艺繁多,施工条件复杂。作业人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还需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变化,随时进行施工协调,导致劳动复杂性程度增大,一旦发生疏忽容易造成事故。

3)人机混合作业,容易产生机械伤害。施工机械设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普遍使用,但从使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第5篇

现在由于建筑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进入该市场的建筑企业也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而随之出现的严重的地下非法承包交易就使建筑企业的资质大为缩水。由于建筑企业资质的降低,出现了企业所承接工程等级与该企业资质不符的现象,为事故发生埋下了隐患。有的企业只重视建设,不重视安全,对安全生产没有给以足够的投入,致使安全措施无法全部到位,从而出现了安全死角,使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标准无法达标。这就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明确建筑工程的生产责任人,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把生产和安全有机结合起来,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是杜绝和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提出安全措施,并在施工中予以严格落实。同时,要明确施工安全的目标与承诺,编制详细的工程安全计划,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起由上至下的安全体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从而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2.2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人命关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施工人员的安全当做头等重要的大事,切实强化安全意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安全重在教育,要不拘一格地对建筑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启蒙,通过举办培训班和现身说法等形式,让施工人员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同时,要通过惨重的教训来进行实例教育,以警示人们不要跨越安全红线。

2.3做好事前、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要寓安全管理工作于建筑施工过程的始终,坚持事前调查摸底,事中严格监管的安全思路,全面掌握安全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在施工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有清楚的了解,对其地物、地形和地貌进行记录、勘察,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根据实地记录和设计文件,编制好安全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以“按图施工”为原则,不折不扣地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

2.4加强施工现场的控制和管理

施工现场是安全施工的主要客体。只有牢牢把握住施工现场的安全,通过对现场不安全因素的把控,才能减少和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做到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和管理,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在主体施工时,要注意按着施工方案对脚手架和外脚手架进行搭设,并认真做好模板安装工作。在浇筑混凝土中,要加强看护和监测,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作业,避免发生坍塌事故。(2)在对钢结构施工时,要按照有关工作流程,严格制定钢结构的吊装方案,保证吊装设备的完好无缺;同时,还应做好吊装过程的操纵和控制,确保吊装的安全性。(3)在外墙交叉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作业层间的防护工作,对所用的脚手架和索具等辅设备和工具进行技术鉴定,经验收没有问题才可使用。对电气焊作业人员要严格把关,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同时做到看护人员到位、防火措施到位,避免发生火灾。(4)要做好收尾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安全细节,不能因为建安工作接近尾声就忽视了安全工作,对脚手架等设施进行拆除的时候,要请具有专业资质的公司来完成拆除任务,借以保证不出现安全事故。

3结语

本文围绕施工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论述。从论述中更加清楚地看到,要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依据建筑行业的实际特点,采取全方位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安全责任制,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实现建筑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建筑施工安全;建筑安全教育;建筑安全管理

1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面对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工程投标时的下浮率越来越大,虽然建设主管部门发文强调,安全生产措施费在投标时不计入下浮。但工程一旦中标后,许多项目部为了追求项目的盈利或最大的利润率,就把安全生产措施费挪做他用,造成投入不足。建设主管部门不能有效的控制安全生产措施费的专款专用。

1.2 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不高

当前,农民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主要力量。他们在发挥自己力量,为国家建设做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问题。为此,国家做出规定,要求工人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生产培训,接受安全生产教育。但很多施工企业的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往往流于形式,培训老师本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且培训的时间短,效果差;由于当前职工的流动性大,造成对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导致职工操作技能低下,安全意识淡薄,施工时往往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参加培训的人员从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知识没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培训结束后,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没有有效的评估和考核。

1.3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

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制定的内容不切实际或者不能有效执行。安全教育制度不健全,得不到落实,不能起到提高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安全生产水平的作用。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通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可以使施工现场中物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却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工地上虽都配备一些专职安全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责任心不强,不能真正履行职责。且企业往往迫于工期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各项规章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

1.4 监督管理不到位

各级政府和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还基本依靠安全生产大检查,缺乏日常性、平时性的监督管理,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也不够。往往是当地或公司发生了大的安全事故以后再要求工地停工,进行安全检查,为时已晚。施工单位把施工任务违法转包、分包给不具备施工条件、资质的施工单位或队伍的现象亦普遍存在。政府对这些现象的监管也不到位,有时为了一己私利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违法违规现象发生。施工现场涉及到安全的物料升降机、塔吊等特种设备的单独承包也时有发生。这些承包方往往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同时对企业的违法违规处罚不到位,企业违法成本不高,往往铤而走险。

2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对策探究

2.1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

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能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而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培育劳务公司是方向,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是重点。政府应注重劳务公司的成长,扶持培育出一批合格的、规范的劳务公司,让劳务公司为施工企业提供劳务用工,劳务公司与劳务工人签订安全方面的协议,让工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的明确也有助于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劳务公司也能成立专门的工人培训基地,所有的工人都必须经一段时间的安全及操作技能培训,并经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方能上岗作业。

2.2 落实安全生产制度,严格遵守相应的安全检查标准

为了更好的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建设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全省建设工程实际的国家强制性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以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各企业也应注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编制安全制度责任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的审核、审批和签字制度,按作业环境、作业部位及工作内容,进行分部、分项交底。交底内容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并进行逐级交底,使每一个班组、每一个操作人员,都心系安全生产责任,把管理工作纵深到底,并严格检查执行情况。从负责人到各部门、各班组再到每一个操作人员都应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并严格落实责任,严格按照安全规程、作业规程的要求作业,才能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安全生产才能得到保障。同时,企业和各级政府还应强化安全监督管理,丰富安全监督管理手段,建立安全生产良性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及安全施工方案、措施,不断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发挥现场专职安全员的动态管理作用,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制止人的不安全行为。

2.3 加大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

企业必须加大施工安全生产的投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忽略安全生产。要切实保证安全措施经费专款专用,保证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和安全器具并有效使用,严格控制安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及有关配件的采购,并建立采购台帐及检验验收记录,所有产品必须“三证”齐全,杜绝伪劣产品流入施工现场。施工企业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位,不但可减少甚至不发生事故,安全成本反而会降低,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投入的施工企业,可能短期内侥幸未发生安全事故,能得到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安全事故,得不偿失。

3 结语

安全生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企业自身应加强安全监管,提到安全生产能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降低安全成本,增强施工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丽.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对策[J].价值工程,2011(7)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管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施工安全的概念与意义

建筑施工安全在建设工程过程中以及维护工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不仅包括基本的建筑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包括建筑本身的安全、财产的安全以及对施工环境安全的建设,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其目标是保证安全生产、确保重大伤亡事故出现几率为零,将轻伤出现几率控制在百分之二以下或者更低,在保证工程结构完整与财产安全下确保工程的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

(一) 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并提高建筑效率。21 世纪以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对施工安全的重视以及施工安全的意识普及力度欠缺,导致很多重大事故,这些原本可以避免的伤亡事件给施工人员的家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保证施工安全,让施工人员体会到对自身生命的重视与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劳动积极性,从而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对施工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 保证施工安全,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和谐发展。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有消极的作用,同时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阻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积极进行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改革,保证所有建筑资源的安全,同时维护了工程的完整性与优质的质量,不仅对社会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同时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确保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更好的进行建筑安全管理的改革,进行对我国目前建筑安全现状和问题调查十分必要,只有通过现状的调查,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 建筑业安全事故频发。建筑业由于本身的特点成为了安全事故发生最多的行业,其工作特点表现出高出作业工作量多,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事故主要表现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事故等形式,目前这五种形式的事故占建筑业安全事故的80% ~ 90%,而从全国安全事故的整体来看,建筑施工引发的安全事故也仅次于矿质开采行业。

(二) 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率连年降低,但降幅缩小。建筑事故的频发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建筑施工事故发生率连年降低,重大施工事故的发生率也得到改善,但从全局来看仍不容乐观: 建筑施工行业发生事故总量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依旧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在每一年发生率降低的幅度缩小; 另外从地区来看,虽然大部分地区的建筑事故发生量达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有些地区的建筑事故发生量不仅没有得到遏制甚至与前一年同期相比有上涨的趋势,这种现状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三、建筑施工现存的安全问题

(1)建筑结构是多样的性比如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所以决定建筑的安全问题也会不断变化。有着各种各样的规模,应该说建筑产品是没有完全相同的,范围从几百平方米到数万平方米,还有着多种多样的工艺方法和建筑功能,所以对于不同的建筑,要求有不同的人员、材料、机械设备、防护用品以及施工技术等,施工过程中会由于这种差别而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2)定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是必要的,施工工地环境、进度情况、施工人员素质、地质条件、施工场地周边大环境、天气状况以及治安状况等因素都影响着建筑安全生产。(3)建筑施工过程包括复杂的作业过程和不同的施工工序,为了完成施工作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将不同功能的施工机械,多工种大量的作业人员,沉重的建筑材料和各种各样复杂的施工工序有机结合起来,而正因为工作人员的工作平台和工作业面每时每刻不断变化,包括地下,地表及高空等等,劳动强度大,所以导致施工现场事故频发的成因还有复杂的作业过程和作业结构。(4)一些施工单位一般同时有多个项目竞标,而通常在其上级公司与项目部存在分离,由于这种公司与项目部的分离的行为,导致了项目部不能充分的落实公司的安全措施,这种分离使得项目部承担了更多现场管理的责任,建筑施工企业还有由于一些不良现象而不和谐,而这种不稳定的因素还会让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存在一定的隐患。(5)有数据显示整个建筑行业素质低下,在3000多万从业人员中,有58.58%是农民工,有的施工现场农民工比例甚至占到90%,在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学习,并且对于教育培训、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加之一些用人单位忽视对工人的安全生产教育,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下面的操作工人作业时随意性很强,上面的管理层也对安全生产的管理缺乏足够重视。所以必须让工人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新工艺,让他们研究技术新课题,甚至可以采取派出去进修培训等措施和办法进行跟踪培养,提供储备人才给学科梯队。

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一) 政府法律约束以及监督手段有待提高。

在建筑施工方面,政府欠缺重视,使建筑施工的法律约束体系以及监督管理体系都得不到很好的完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进行着不断地革新,而在这一过程中,有关法律明显的体现出了滞后性,不能对我国建筑行业进行强有力的约束,而表现出的缺陷和问题不能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改进是我国政府在法律体系方面建设的不足,同时也存在地方

政府执法不严,不能将法律法规落实贯彻,对建筑施工方面的隐患后知后觉,体现出监管力度不够以及监管手段贫乏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批准、检测、验收等方面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建筑施工事故不断,这些问题以及引发的后果足以让相关部门引起反思。

(二) 建筑单位的社会责任感不足以及自省自律的意识欠缺。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同时也能够带来巨大的利润,这一特点使建筑单位过于重视缩小建筑成本而忽略了对建筑安全方面的重视。也有一部分建筑单位或个人被眼前的利益所诱导,对建筑材料和其他一些建筑资源的采购方面不负责任,同时在建筑行业中,存在“挂靠”建筑队伍,让欠缺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建筑队伍进行直接的施工,给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后期质量安全都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建筑单位缺乏安全管理结构,对安全技术的投入过少,重视工程效益,忽略安全防护,违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社会责任感不足的表现,也是单位和负责人个人缺乏自省自律意识的表现。

(三) 建筑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建筑施工人员是建筑工程的主题,他们是建筑施工的直接参与者,同时也是可能引发的施工事故的直接受害者,他们的素质包括对建筑技术的掌握以及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而现实的建筑施工中,直接参与施工的多为农民工人,建筑施工中的专业技术欠缺,缺乏安全意识,对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对没有预料到的安全问题不能正确及时的处理,很容易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形成安全隐患或直接产生重大事故,对工程质量和自身安全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五、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完善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

(一) 政府有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贯彻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当前建筑施工现状的调查,根据表现出来的问题及时的在法律法规方面进行弥补,对违规建设给予大力打击、处罚,并加大宣传力度,对建筑施工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让法律法规起到确实的震慑作用。同时加大资金的投入,对有关部门进行合理的整顿,使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款

得到贯彻和落实,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不能很好的履行监管职能的地区政府部门给予严厉批评教育。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工程的批准、检测以及验收做到认真负责,起到政府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引导作用。

(二) 施工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施工各方面的建设。施工单位是解决施工安全问题的主要方面。作为施工单位,首先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建筑资源的采购方面,要依法自律,本着对工程以及施工人员安全的态度进行工程的开展。建立安全监督机构,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员的职位,对建筑施工的安全开展给予指导。完善安全设施,对建筑容易引发事故的环节要进行安全预测并重视安全保护设施的建设,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三)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在建筑施工中介,工作人员素质起着关键的作用。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必须从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两方面入手。作为施工单位要对施工人员的录用把好关,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素质与安全意识素质,要加大投入,从长远利益出发,做好施工安全知识普及和施工技术培训,保证安全施工。作为施工人员要有树立安全素质的积极性,本着对建筑施工负责,对自身安全负责的态度进行施工。

六、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建筑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然而,建筑安全事故是影响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保证建筑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业目前重要的使命。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因素不仅体现在安全控制资金、人员素质等方面,还有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管理等原因。通过安全责任制的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实行、加强安全施工的监督和检查,可以有效的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展,保证建筑施工顺利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世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1

[2] 王守忠.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J].港工技术,2001,2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字:施工安全;类型;控制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和投资规模的加大,我国的建筑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由于建筑施工的过程复杂,周期长,造成施工现场和整个是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各种不确定和不安定的因素也随时可能发生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分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有针对性采取控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2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分析

2.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类别分析

按照住建部公布的《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统计数据分析,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类别主要要五类: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根据2004到200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高处坠落事故占在所有建筑施工发生类型里占45.73%,发生的主要位置在临边处、洞口处、各类脚手架、物料提升机以及塔吊处;工程施工坍塌、塌方等占总事故类型的18.73%,主要发生部位是土石方坍塌、模板支撑失稳;物体打击类占11.20%,主要是高空坠物;工程设备伤害、设备损伤等造成的事故占7.07%,主要部位在混凝土搅拌机、震动棒、切割机等,触电造成的施工占6.97%,主要部位是外电线路及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等,对这些施工安全事故类型以及事故发生部位的分析,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施工安全研究和指导施工企业开展施工安全防护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建筑施工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是施工安全事故的多样性和易发性,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分析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从源头切断安全隐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有效降低事故率。综合分析各种建筑安全事故,不难发现,事故的原因取决于人、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的原因主要是人员的技术水平、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以及按规矩办事的准则;物的原因主要是建筑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和其他辅助施工工具自身固有的安全隐患;环境主要是建筑本身的高空作业以及施工现场的协作、配合等。了解了主要的安全致因,就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发现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短板,加以预防和临时处置。

3 建筑施工主要安全事故类型原因分析

3.1高处坠落事故致因分析

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型中,高空坠物是发生率最高的,同时造成的伤害也是最大的,往往使人员受到较严重程度的伤害。高空坠落施工主要发生在脚手架、塔吊、外用电梯、井字架等位置或是洞口、临边作业处。高空坠落事故的特点是频率高、事故部位多、后果严重。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人员方面主要是因为安全制度不健全,施工人员违规、违章、违反劳动纪律,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无法落实到位,施工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操作存在失误,同时注意力不集中也是造成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物的方面临边、洞口、电梯井、吊篮式人货电梯等未设置防护或是防护设备陈旧,脚手架不达标也会造成事故;在环境方面安全防护措施被腐蚀,强风、高温、高寒,雨雪天气,夜间作业等自然环境因素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3.2 坍塌事故的致因分析

坍塌事故主要分为基坑、模板、脚手架、拆除工程、建筑物以及构筑物的坍塌事故等。其中基坑坍塌和模板坍塌事故占坍塌事故总数的 75%以上。其中基坑坍塌是由坑壁和地表水处理不当造成的,模板坍塌是由于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差,因支撑失稳而引起模板坍塌事故。坍塌事故的特点是事故发生波及的范围广,事故性质恶劣,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巨大,主要原因多是因为施工质量较差、材料不合格、管理不善或是赶工期、赶进度导致工程强度未达到设计标准造成的。

3.3 物体打击事故致因分析

物体打击施工的特点是事故引发原因多、突发性强、同时事故发生的部位广,具有立体性、造成的后果严重等。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洞口防护有空隙、未设置严密的多层次的安全通道、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机械设备未做好防护、施工人员误操作、安检不仔细、场地狭窄采光不足、操作人员心理素质差等都会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3.4触电事故致因分析

建筑施工触电事故的特点是季节性明显,在潮湿多雨的夏秋季触电事故多发,同时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触电事故发生的部位主要在联接部位、电线接头部位等。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外电线路防护措施缺失或防护不到位,电线破皮、老化或无开关箱,或是各种电器施工设备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触电事故。

4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措施研究

在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的常见安全事故类型以及不同类型事故发生的频率、原因、特点的基础上,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工程项目安全顺利进行。

一、建立和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施工安全必须坚持谁管生产谁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在施工现场需要成立以最高负责人为安全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严格奖惩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对安全生产职责和管理落实到位的要给予行政和经济上的奖励,对不能很好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要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在晋升、职称评比中强化安全考核,对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必须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首先施工方案的合理设计是保证工期、保证工程按照一定的工序合理有序开展的前提。同时要根据施工现场复杂的环境、复杂的施工流程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工程不会出现现场混乱,不会因为工期拖延而人为的临时加快进度、三班倒等;其次,要认真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没安全就没有质量,就没有工程的工期和工程的整体效益,所以一定要将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按照规范设置安全设备。

三、认真组织安全检查。定期的安全检查有利于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消除,是促进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有效手段。施工安全检查一定要做到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定人和不定人相结合,定措施和不定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检查、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安全问题和安全措施,实现全时段、全员、全手段的安全检查工作,真正把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落到实处。

四、重视激励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安全管理的主体和核心是人,所以要在施工现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励措施让安全管理人员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保持高昂的热情和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安全管理的工作当中,提高安全管理的绩效水平。

五、重视和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安全管理和教育重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安全管理者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术手段的培训,让其在认识到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其次是对员工的培训,需要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员工提升自我安全保护的能力。

5 结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是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信誉,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整体效益的前提。安全大于天,只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证工程按时、按期、按质量完成。本文在分析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部位的前提下,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其结果对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小刚.关于建筑生产风险的系统研究.建筑安全,2001(3):16-18

[2] 梅强.事故损失预估方法的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Vol.11(3):17-20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施工工程特点、安全管理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建筑业成为了我国国名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占全国工业企业总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左右,而且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结构的形势也日趋复杂,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建设工程的行业特点,建筑工程施工的特殊性等是建设工程业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为保护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生命和社会财产的安全,促进行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而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需依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及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

一、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施工期间不仅需要露天工作,同时还需进行高空、焊接等一些风险系数较高的作业,易于出现安全隐患。

人员的流动性大且组成复杂,人员往往是一个工程完成后,立即迁往另一工地,其人员组成既有总包企业自身的员工,又有分包单位的员工,且人员之间又有户籍、工种与文化程度的差异,给现场人员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工程变动性大,不同工程的环境、气候、设计特点、平面布置、地理位置均不一样;且每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开工至竣工,施工阶段的作业内容、条件、人员等变动均较大,给施工企业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施工期间,交叉作业多,一项工程往往由多家施工单位、多工种交叉施工,这就要求总包企业需具有较高的现场组织能力。

现场各种设施临时性强,工地的建筑物、设备和设施、机具、材料等都有很强的临时性,造成工地现场的环境复杂多变,也不利于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不确定,建筑的施工存在着各种不可控因素,其对建筑的安全质量和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具有很好的风险预测能力,将各种不可控因素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施工技术方面

科学技术是建筑工程高效建设的前提,若建筑工程安全施工技术不先进,则很难及时发现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现实中很多工程单位从成本资金考虑,不愿引进先进的安全施工技术,造成作业人员因操作失误而引起意外,甚至引发更大的工程安全事故。

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往往只追求利益最大化,轻视施工安全问题,缺乏施工安全意识,一些建筑项目的法定代表人与相关管理人员,通常存在侥幸心理,安全生产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施工安全管理也只是形式上的走个过场,且又由于建筑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对较低,难以贯彻落实施工安全制度,从而无法规范其个人行为与施工操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费用不足

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招投标的过程中,建设单位为缩减施工成本,而往往没有审查施工单位的企业管理规范、业绩情况、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等相关资质、能力,而仅是以报价的高低作为主要的选择依据,而施工单位为了拿到建筑工程项目,难免恶意压低价格,而在中标后,压低价格的部分往往从施工安全经费中扣除,导致建筑工程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施、器具等无力购置或装备不全,由此埋下了施工安全隐患。

安全管理措施不全

在建筑工程作业期间,现场负责人编制的管理制度只针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进度、成本,而对安全管理工作考虑的内容较少,造成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预防措施不到位,在施工中对于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的处理不到位,在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很多时候仅仅是流于形势。

对现场施工安全资料的管理不足,在进行安全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只是简单的复印一些资料,签字有收集人员等, 造成安全资料杂乱无章、前后不对应等,导致因未能及时反映实际的施工安全情况,而不能及时的做出有效应对风险的具体措施。

缺少有效的安全救援措施,导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相关人员不能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从而使事态进一步的恶化、扩大,使得小事故变成了大事故。例如先进多数的工程现场均未设立临时的医务室,工程各个部门的办公室也很少装设用于紧急救援、呼叫的专线电话,倘若出现安全事故,无法及时请求救援,延误了应对处理的时间,使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大型事故、人员伤亡变成了现实。

监理部门缺乏管理

施工监理部门,需负责施工安全的监督、指导、规范,在建筑工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一些工程的施工监理部门,由于其内部分支机构的随意设立,从而存在监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足、机关仪器设备不全且在工程的实际施工期间未能认真履行其监督、规范的职责,对现场的一些安全隐患及某些施工作业人员的不规范操作未能及时提出整改通知,导致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由以上可知,安全事故的产生既有其客观的原因,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针对以上情况,结合自身的一些经验,现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能够更加完善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降低整个行业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

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些措施

1、对企业招投标加强监管

在工程招投标阶段,要求建设单位应重视施工安全。例如,企业的施工方案中需包含安全生产管理方案,对其合理性、全面性进行评选,并将此项列为一项重要的评分标准;在工程报价中需单独列出安全生产费用,要求施工单位认真做到专款专用,严格禁止企业将其挪作他用。

2、理顺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落实好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统一、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体制保证。在工程施工前,针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的环节,将安全管理制度细化,分别编制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制度、质量检查制度、施工验收制度、奖惩制度、事故报告制度等,以保证施工每个阶段、环节的安全,避免不规范操作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规范安全资料的管理,建筑工程,在施工前应构建施工安全资料档案,并指定由专人对其进行整理、收集。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安全资料管理人员不允许随意的调动。在进行安全资料的收集时,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其职责,严格审核安全资料,从而保证其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实践证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为了能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各类人员及各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责、权、利不清,责任制也很难落实。

3、加强施工安全监理

建筑工程的监理部门,应督查施工安全监理总负责人,以及各个单项工程的监理负责人,组织构建工程施工的详细安全监理计划及工作程序,同时保证其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连续性、全面性及针对性。此外,还需明确施工的各个工序、阶段、关键环节及部位的安全监理方案及程序。而对于结构较为复杂、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高、风险较大的工程,应有针对性的逐个进行专项安全监理细则的编制。监理部门,还需定期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理工作进行督查、考核,从而对其进行调整、指导,以促进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4、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开展安全性评价及风险评估工作

安全性评价和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即对一个单位安全基础的现状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并对各方面危险因素的多少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明确安全防范的重点和需要提前采取的措施,以便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

5、依法管理安全生产

在工程管理中严格依法管理安全生产,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同时对企业的安全责任事故进行严查,做到安全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四、结语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各方面要求的也越来越高,导致建筑施工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相应的建筑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也需不断提高,以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廖品槐 .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施工安全现状

1、大家重经营、轻安全的思想还较为普通的存在。安全防护设备不到位,安全设施投入不足。2、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才缺失,且素质普遍较低,安全意识差。3、施工企业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教育的方式、内容、考核没有针对性。4、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时为了应付检查,与实际施工脱节,不能起到技术指导的作用。5、施工企业工期的过程中,难免一些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出现。6、随着建设工程迅猛发展,高、大、难建筑物的出现及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安全管理人员技术知识更新慢,安全生产监督不力,监管失控。

二、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1、低价中标、垫资。垫资、拖欠工程款等现象越来越严重,施工单位为了压缩成本,减少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对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施工单位不得不压缩成本,减少安全措施费的投入。对材料采购只求廉价不求质量,配备的安全、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标准,脚手架、安全网、模板支撑、防护设施等使用的材料低于标准要求或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标准,为安全生产埋下较大隐患。

2、施工单位没有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只注重经济效益,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进度、质量上,不注重安全管理,没有把安全与生产真正统一起来。管理层工作不到位,各种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有效运行,仅限于表面的宣传和检查,靠粗放的“经验型”和“事后型”管理,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松懈,全员的安全意识不能从深层次上提高。

3、施工企业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大部分的施工企业变成纯管理型的企业,虽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但每年承接几个亿的施工任务却没过硬的劳务合作队伍,施工现场大量作业人员与施工单位直接只是短期雇佣关系,作业人员素质普通较低,安全知识缺乏,对危险性认识不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既能,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现象时有发生。而从施工企业看,由于员工培训支出需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在经济上和时间上都不舍得投入,对新进场或转换工种的农民工没有任何培训就上岗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另外,随着建设工程领域高、大、难建筑物的迅猛发展及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对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有的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有的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有的是刚改行的,管理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对安全方面的知识也知之甚少,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脱节,不能起到技术指导作用,不能及时地发现排除安全隐患,致使安全生产监督不力,监管失控,施工企业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三、建筑施工安全的解决措施

1、安全是一种理念,要有安全意识。构件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营造安全氛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建设安全文化要重视安全宣传、现场安全布置及文明施工和教育培训,重视企业与工人之间协调合作的氛围,处处体现出人性化理念,把讲安全形成一种感人、科学的文化现象。运用各种宣传标语、报栏等多种方式,宣传安全生产;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对促进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很重要。施工现场实行文明管理、人性化管理,生活区、办公区与施工现场分区单独设置,要绿化美化环境,并设置图书室、活动室、淋浴室等,让工人住得舒适,工作得愉快;对现场机械设备,应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周围环境及季节、气候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指定专职人员管理;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一个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通过培训,让职工了解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工序和基本操作要点,安全教育培训结合各施工段安全防范的侧重点不同,全过程实施动态教育,“三级教育培训制度”必须落实,绝不能走过场。所有这些措施,对于营造安全氛围有着积极的意义,最终可以形成一种具有凝聚力的安全文化,使安全意识在职工思想里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明确责任,落实制度,确保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良性发展。施工作业多为高处露天作业,交叉作业多,人员集中、工序繁杂,施工机械性能和施工人员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工作复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与违章行为,并及时排除与纠正,有效降低安全事故。明确责任,就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从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岗位的操作人员,都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责任明确有助于大家真正意识到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自觉履行安全职责,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落实制度,就是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消除当前“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现象,确保安全生产各项管理制度工作良性发展。

3、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是最经济、最可行的企业发展之路。施工企业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的关系,特别是领导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管理的思想一定要改,不减少、不挪用安全防护专项资金,确保安全措施经费专款专用。安全生产搞得好的企业,不仅事故少而且经济效益也好;与此相反,忽略安全投入的企业即使一时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绝不会长久,一旦发生事故轻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重则毁掉一个企业。

4、以人为本,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素质。提升施工企业整体素质包括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施工企业必须真正重视企业内部的建设,要在服务、管理、技术水平上全面提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人员资质管理制度等;注重人才队伍建设,项目经理、施工技术人员都是建筑施工第一线指挥作业的关键人物,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人物。要从他们抓起,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坚决贯彻“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的思想,促使他们成为安全管理的带头人。同时用政策、制度引导和激励职工个人素质的提高,积极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熟悉监护施工的各项安全技术规范和规程。

上一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范文 下一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