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12:53:31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成环境 使用后评价 POE

1 使用后评价POE简介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是20世纪60年代从环境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建筑环境的研究,英文缩写POE。是指建筑物或环境建成若干时间后,研究者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收集使用者对建筑或环境某方面的评价信息,并通过科学分析了解使用者对目标环境的评判。

POE的研究重点和应用方法是相似的。使用者是其评价核心,建筑性能是其重要概念,研究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建筑性能是POE的重要概念,它构成评价所需要的参照系统。

2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状况

目前,POE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许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发展出一系列的评价理论和方法,POE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国外POE研究的发展已有学者进行过总结,笔者则要对国内的POE研究情况作一番梳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筑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利用学术交流及翻译著作等方式,陆续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环境心理学等理论,使用后评价也随着环境心理学一起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对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由此初步展开,但在实践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理论吸收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涉足此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2年常怀生先生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首先在国内传播建成环境评价理论。他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书中介绍了日本的建成环境评价实践。1992年起,常先生着手进行了住宅、医院和办公室等建筑类型的使用后评价。他的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他还于1999年出版了《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杨公侠教授也是国内较早涉及环境评价的学者之一,他在理论推广和实践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结合视觉理论进行了许多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他于1981年将研究成果编著成《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出版。之后,他发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一文,重点介绍了英国学者坎特(D.canter)的“目标场所评价理论”和“块面语句法”。他还通过指导研究生及参与环境评价实践、结合上海地方情况做了一定范围的评价应用方法探索,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上海居住环境评价》一文中。

华南理工大学的吴硕贤先生于1990一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4城市17个居住区进行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在实践探索的同时,吴先生一直致力于使用后评价理论的推广,1998年,吴先生《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收录在《建筑百家言》一书中,文中强调了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2009年发表《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一文,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方法,再一次提醒国内建筑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吴先生还招收博士生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系统研究。

庄惟敏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他在书中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另外,庄生先还指导研究生在硕士论文中讨论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价之间的关系,提出使用后评价为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和评价方法借鉴。

胡正凡和林玉莲先生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北京大学的俞孔坚先生以生态和人文精神对景观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偏重于景观美学、偏好及敏感度评价等方面。他的使用后评价研究对象主要是城市公园等景观环境,在他指导下,其研究生对具体公园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并将实践总结整理成硕士学位论文。

同济大学的徐磊青教授目前已经是国内从事建筑和城市空间与行为关系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在硕士论文《场所评价理论和实践》中,徐磊青先生集中介绍了国外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评价理沦、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建立了上海居住环境评价模型。在博士论文中,他运用环境行为理论和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进行分析与用后评价,系统揭示了人与开敞空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朱小雷是吴硕贤先生的学生,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文中他系统总结了自己读博时期参与评价实践,在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人文”的主观评价方法体系。该论文于2005年整理为《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出版,对国内的建成环境评价产生在很大的影响。

为了了解近几年国内对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情况,笔者通过“读秀学术搜索”以“使用后评价”作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并将搜索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分类整理:

从数量上看,总体研究趋势是上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使用后评价”感兴趣;从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看,使用后评价的主要研究中心在以吴硕贤先生为核心的华南理工大学。从权威杂志的发表情况看,《建筑学报》作为学界学术方向的领军期刊,2008年后就没有再刊登相关论文,《建筑师》《世界建筑》《城市规划》等其它学界权威期刊从没刊登过相关论文。这说明尽管有吴硕贤这样的学者在呼吁关注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但建筑学术界对此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热情。

3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

结合上面的讨论,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1)对建成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研究内容偏重于对国外理论体系的推介,以及对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探索。

(2)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学术上,引领学术界研究方向的权威学术期刊,对使用后评价的关注度不高,国外大量的评价实践研究著作也没有翻译引进;实践上,主要是个别研究机构或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进行评价,少有由政府和学术组织发起的持续性评价研究实践,而且市场也缺少对评价需求的刺激。

(3)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评价结果没能有效地促进设计水平。评价对象虽然从居住区、幼儿园、宿舍、老人院扩展到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但由于社会观念和发展的限制,评价研究同设计实践脱节,评价未能从根本上提升设计品质。

(4)具体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仍十分薄弱。目前大多数实践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引用了

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中的研究方法,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本学科的、实用的评价方法体系,这也是在业内推广使用后评价的重要障碍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吴硕贤.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南方建筑.2009(1):04~07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徐磊青是国内从事建筑和城市空间与行为关系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他的研究触及了人性化城市空间的一些主题,如城市空间的安全、效率、舒适、满意和多样性的活动等。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徐磊青教授先后取得了一些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曾先后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环境中的空间认知模式――基于空间组织的防灾设计策略研究(2005~2007),和上海地下空间设计疏散效率评估系统研究(2006)。此外他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视觉线索的公共建筑空间疏散诱导性能研究(2011~2013),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友好性城市的人居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体制研究(2007~2009)。

多年来,徐教授在自身的岗位上,通过辛勤耕耘结下了累累硕果。他凭借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与实践研究成果,获200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又以《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获2002年度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二等奖。作为老师,徐教授将他的知识投于实践创造财富,又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授予课堂。课堂上他循序善诱,不断更新,在前沿探索中,他一丝不苟,求实创新,开创启发教学之路。由此于1998、2000年两度获得同济大学教师奖励金。

工作之余,笔耕不辍的他,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两部,有《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 《环境心理学:环境、知觉和行为》, 并参与编著《城市特色――历史风貌与滨水景观》,并在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三十多篇。

徐教授认为城市建设不仅要考虑“有形的”外在美的空间,还要注重“无形的”人的感受和“有形的”行为。空间、知觉和行为之间关系的融合程度,是城市空间魅力的来源,也是人性化城市的主要特征。规划和建筑设计所打造的城市空间,将直接改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影响城市的景观品质,但这些改变是藉借对人类生活的各种影响产生的,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重要的是理解这种影响的相互关系。

个人简介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建筑环境心理学

建筑设计讲究“以人为本”,人的心理行为是建筑与环境设计的依据。通过探索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对建筑设计创作的把握,创造出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独具特色的建筑空间。

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更应该努力适应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对各种环境和行为的要求,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应用和实践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建筑环境主要由空间、形态、材料、色彩等元素以及它们的组合关系起作用,在具体实践应用中,必须考虑并协调不同的设计的各方面因素,才有可能恰如其分的把握各个建筑设计,创造出积极的建筑形体和空间关系。

建筑师的设计目的是为人们塑造适宜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的建筑环境情感。所谓建筑环境心理也就是人们对建筑环境是否满足心理需求的表达。建筑必须具备有益于人的心理和

生理发展的空间,才能反映生活的真谛。

为了更好地把握建筑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考虑:

对建筑类型的把握:

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要受到其内部使用功能不同,人们行为不同,需求不同等的因素影响。因而,要加以分类讨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幼儿园建筑要求活动室采光充足,争取直射阳光,而对于展览建筑,直射采光却恰恰是应该避免的。再如,商业建筑为人们各种交流创造条件,空间外向性明显,但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则应优先考虑私密性。由此,要想将建筑环境心理学正确应用于建筑设计创作中,必须与具体的建筑类型结合分析。

对我们学生而言,图书馆建筑可以算是十分熟悉的了。对于图书馆建筑而言,内部环境主要指阅读环境,包括光环境、声环境、色彩、空气质量等,其中光环境是视觉感知的基本要素,光不但从生理上影响人的视觉,还直接表达环境氛围,营造环境舒适度,甚至影响人的情绪。例如,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学生们更喜欢选择临窗或照明灯直射下的座位读书,明亮的光照下,读者更容易处于兴奋状态,心情愉悦。另为,色彩作为一种环境刺激,是通过视觉对人们产生影响的。一般来说,暖色调,如红橙黄等,能引起人们兴奋热烈的情绪;冷色调则抑制兴奋,使人心绪平定安静。色彩的协调搭配十分重要,合理的搭配使色彩避免单一,又不会过于热烈。

2、对人们行为的把握:

一切建筑都是为了让人来使用,为人而服务的,设计从人的行为出发,也是营造宜人活动场所的有效方法。

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城市滨水地段大面积的海面形成连续的界面,空间广阔, 空气清新, 高楼林立的压抑、噪声在这里消减, 人们紧张的身心在这里得到抚慰和放松。

城市中另一独具特色的功能空间,商业步行街的设计。现代商业步行街最主要功能便是“以人为本”,为人们提供舒适购物、休闲、社会交往和娱乐等活动场所。对于步行街而言,

交通组织、娱乐休闲设施是设计要考虑的重点,人们在步行街中观光散步时,对外界环境的最低要求就是安全通畅,行走不会感到疲劳,游人可以享受步行的乐趣。,对于一条较为长一些的步行街,如果不在这条街中设置适当的娱乐休闲设施,人们活动后会感到疲劳。,一般来说,行走200步左右就会感到疲劳,所以在商业步行街使用后增设坐椅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而当这些设施不能满足人们休息的行为要求,于是人们选择就近坐下,步行街上就会产生各种的休息方式 。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街及成都春熙路商业步行街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因此,应该在步行街中增设适度的绿化休闲带,如花坛、座椅、书报亭、电话亭等各种休闲设施,丰富人们的行为类型。

人们往往是购物和休息相结合。另外,还要考虑特殊人群与步行街的关系,包括老人、残疾人、儿童等,这群人在商业步行街活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商业步行街的建设规划中,对这类人群的关注状况从一侧面反映着商业步行街环境的空间质量,同时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明风貌。

在商业步行的设计中,应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提供同询、通讯、纳凉、休憩、售报、卫生方便等功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购物环境。对人的亲切关怀还体现到很多细微之处,比如用舒适的木椅代替坚硬滚烫或冰砖的铸铁椅和花岗岩花台边座位,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要求。

3、对人们需要的把握:

人们的需求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单纯以生存的角度要求建筑物环境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同时还有对美的选择性,要求心理的舒适性。

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其实,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安全感、归属感、舒适感等一切体验,都是从空间及其情景,即居住者的行为活动对内外部空间的体验与感觉产生而来的。因此,须特别注重在设计中力求创造出亲切、宁静、安全、宜人的居住环境,满足居住者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需求。就居住环境来看,家庭影院的普及要求客厅的尺度加大;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要求对住宅层数、住宅户型、户型比例、配套设施、无障碍设计进行考虑;电脑的家庭化、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使二十一世纪的住宅不单有居住的内涵,还应有“居住+工作+购物+”。

在公共场合,如图书馆建筑中,人们愿意在开设有与外界景观相互沟通的大面积玻璃窗的餐厅就餐,愿意在靠近书架的地方阅览。因此,在建筑平面空间创作中,应表现出对这种双重目的心理需求的满足。

建筑色彩主要体现在人们视觉的感知。鉴于人具有良好的色彩敏感性,近年来,除对一般建筑的设计的色调材质更加精心之外,一些心理学家、医学家等越来越重视医院环境色彩对病人康复过程的积极作用,我们建筑师在室内色彩设计时,也应“对症下色”,根据不同年龄、病症的病人,布置不同的色调,比如在高血压病房采用蓝色给病人以安静之感,而在低血压病房则采用赫色,可提高血压。建筑师的创造性还能激发人们情感,调动人们的兴趣,开拓人们的想象,使之与建筑师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使之与建筑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与人对话。

在疏散设计中,将疏散方向设计为左拐弯,以满足人们遇到灾难,发生紧急情况下伴随逃命这一强目的行为产生的左拐弯习性,不同性质的公共建筑应将不同使用者的心理反应作为设计创作的出发点。比如在交通建筑设计中,旅客的心理特点大都表现为“生怕误了车(船、航班)而产生的焦虑心理;“人员密度大、环境噪杂、空气不畅”而产生的厌烦心理;“人员流动大,人与人之间基本上相互不认识”而产生的戒备心理。这些心理构造导致他们的行为特点是迅速 混乱、拥挤、易疲劳。因此,交通设计中应着重研究交通流线的畅通性.功能分区的合理性,空气调节的舒适性,指向的明确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就是通过对建筑环境的研究,寻求其最佳方案,根据人的心理需求调整、改善建筑环境。

我们作为准建筑师,应该加强平时的学习和观察,增强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环境的研究,创造出更具人情味,更能满足人需求的建筑和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家瑾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庆大学,2006

【2】谭英.社区情感・社区发展与邻里保护,国外城市规划,1999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建筑,建筑综合体及建成环境所开展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它关注的是建成环境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使用者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将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规划设计目标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加以比较,使用后评价者能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反馈信息,使建筑师与规划师得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其规划设计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建筑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建筑使用后评价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一、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反馈机制的作用

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人类在20世纪提出的三大理论。维纳提出控制论的核心,就是特别重视反馈机制的作用。维纳的控制论论述了人类、动物和机器是如何利用反馈信息来学习、调整并改进自身的行为。没有反馈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以射箭运动员为例,每发出一箭,都要了解所射之箭偏离靶心的信息,作为调整下一次射箭的依据,使之越来越准确地命中目标。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目的就是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缺乏这一过程,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程序就不完整。

欧美建筑界通过使用后评价发现,大量建筑物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是由于建筑设计不当造成的。这些问题若不是通过使用后评价及时发现,就可能在类似的其它工程中一再发生,甚至延续数十年而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3.“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

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创造适用、健康、安全、节约资源能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筑空间、场所等人工环境,来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包括居住、工作、生产、休闲与娱乐等各种活动)。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建筑物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优劣、质量高低的根本判别准则。

4.使用后评价的作用

一个建成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是否令人满意?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长期在其中居住、工作、生活,最有切身体会,他们的意见也因此而极具参考价值。

归纳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有助于改善建成环境的质量与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②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导则、规范和标准;

③有助于提高建筑师、规划师的修养和业务能力。《红楼梦》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也说:“木匠要巧,郎中要老”。一位成熟的、高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应同时具备木匠之巧和郎中之“老”。如果不了解使用者的多种要求,不熟悉人们在建筑空间中发生的行为模式和引发的环境心理状况,是难以胜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的。而使用后调研与评价正是建筑师、规划师了解、熟悉服务对象,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修养的一项基本功。

④有助于科学地检验和评价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优秀。如同评价影视作品设有金鸡奖、百花奖,要依赖专家的评价和观众的评价一样,对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评价,也一样既要依靠专家的评价,又要依靠群众的评价,二者不可或缺。而此二者的评价都涵括在使用后评价的范畴之中。

⑤有助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四节一环保(节材、节地、节能、节水)建筑的实现。

使用后评价的最新发展: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着重于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对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使用后评价发展简史

1.发达国家的使用后评价[1]

首个严格意义上的POE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Osmond等人于1966年对精神病院和监狱等特种建筑开展使用后调研。这些工作着重调查评估这些特种建筑对特殊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今后改进同类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建筑界有若干重要的相关论着发表。如1969年,Robert Sommer出版着作《私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基础》(Personal Space:The Behavioral Basis of Design);1974年,又出版《紧密空间:硬的建筑及如何使之人性化》(Tight Spaces:Hard Architecture andHow to Humanize it);1975年,Edward T.Hall出版了《建筑界中的第四维度:建筑对人之行为的影响》(The Fourth Dimensionin Architecture:The Impact of Building onMan’s Behavior)。可见,当时西方建筑界已十分关注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后评价的开展正是与这些理论动向密切相关的。在此背景下,1968年西方建筑界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其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设备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

学家等。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建筑界又陆续出版了一批着作,涉及使用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并办有专门的杂志,如《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 and Behavior》)、《环境心理学报》(《The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建筑学和现代建筑》(《Architecture and ProgressiveArchitecture》)等。在这些重要建筑类杂志上,也重视POE论文的发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 h r i s t o p h e rAlexander先后于1964年出版了《形式合成注释》(《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Form》);于1969年出版了《模式生成住宅》(《Houses Generated by Patterns》),后又于1977年出版了《模式语言》(《A PatternLanguage》)。这些着作对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75年,美国成立了《通用设施管理》(《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机构,开始对办公建筑的性能开展可测量指标的研究。自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已对学生公寓、医院、住宅公寓、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军队营房等建筑广泛地开展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出一套关于数据收集、分析技术,主客观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及设计导则等方法体系,包括调研、访谈、系统观察、行为地图、档案资料分析和图像记录等一整套开展POE的技术手段。

在英国,70年代也出版了有影响的关于POE的着作,如苏格兰《建筑性能研究中心》的Markus于1972年出版的《建筑性能》(《Building Performance》)一书,影响相当广泛。

总之,到8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OE已成为政府和建筑界的例行活动。一些建筑学院还将POE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除了美国以外,在欧洲、大洋洲和日本,有三个重要的组织在执行POE研究。它们是:

①欧洲的IAP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eople&TheirPhysical Surroundings》)(国际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

②澳洲、新西兰和东南亚的PAPER:《People&The Physical EnvironmentResearch Association》(《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

③日本的MERA:《Man-EnvironmentResearch Association》(《人与环境研究协会》)。

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生态建筑学和开始环境影响评价,注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与自然生态、环保的关系。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资源问题的加剧,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更加关注绿色建筑。如美国成立绿色建筑协会USGBC(United StatesGreen Building Council)。有关绿色建筑与建筑环境评价的方法体系也纷纷推出。如英国建筑研究所(BRE)于1990年推出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BREEAM)”,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3年推出的“LEED绿色建筑等级体系”;1996年由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14个国家参加的“GBC绿色建筑挑战”。还有德国的生态导则LNB及ECO-PRO、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挪威的ECO profile,荷兰的ECO Quantum,法国的ESCALE、EQUER,日本的《环境共生住宅A-Z》等。这些评价体系对建筑是否节能、环保的性能标准给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方法,并设计了各类图表及电脑软件,便于设计者或使用者评估。

2.我国的使用后评价

我国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及相关工作,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常怀生先生于1982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并于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中介绍了日本的环境评价工作。1992年常先生着手调查全国9个城市123户住宅、4个城市7家医院近60间病房,以及深圳6栋办公楼近40间办公室。其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后来,他又在1999年《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POE的理论和方法。

关于建筑物理环境的专项使用后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在80年代陆续展开。例如,杨公侠先生于1984年出版的《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结合视觉环境进行环境评价研究。

笔者曾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厅堂音质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对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的使用后评价。1990-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笔者对4城市17个居住区居民进行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

1998年在《建筑百家言》[2]一书中,笔者发表了《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强调了在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此后,笔者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生,开展建筑使用后评价的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先后有朱小雷、陈建华、尹朝晖等三位博士生毕业。另有若干位博士生仍在这一领域耕耘。他们分别就使用后评价方法体系以及城市休憩性文化广场、住宅、大学校园教学建筑以及办公建筑等建筑环境开展较为深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朱小雷博士还于2005年出版了《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

1993年,在吉林召开了我国首次“建筑与心理学”研讨会。李道增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环境行为学概论》一书。胡正凡、林玉莲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 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庄惟敏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他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我国在进入本世纪以来也有很大发展。如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合作,制订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另外《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与评价》一书也于2003年出版。同年8月,由清华大学等九家单位合作,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1996年香港地区参照英国的BREEAM,建立了HK-BEAM。1999年台湾地区也推出了《绿色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3]

三、评价学要点

使用后评价涉及评价学,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评价学的要点。

首先,评价可分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两大类,并且应当以后者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尤其是使用后评价,更关注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如满意不满意,舒适不舒适,方便不方便等。

其次,评价可以按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通常客观评价多依赖于定量指标进行,而主观评价则多以定性的方式进行,但也可以利用诸如语义学标度等方法予以量化,使之能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再者,评价通常还会依靠一套指标集(或称因子集、参量集)来进行。这些指标要求是彼此独立的,并且对于所评价的对象而言,应当是力求完备的。对各指标还应寻求适当的容限和优选范围。

探讨主客观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评价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由各单项指标的评价合成为综合评价,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另外,依靠什么人去评价,用何种技术方法去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评价学内容。

四、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

通常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有关建筑设计图纸、维修记录及变更设计的情况。若是欲进行绿色建筑评估,则还应包括用电、耗能的记录等资料。

2.现场踏勘与测量

进行现场踏勘的目的是熟悉欲评价之建筑及其环境。专项评价还应包括必要的测量:如光学、声学、热工学与室内空气品质测量等。

3.问卷调查与访谈

调查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建筑的使用者,也包括该建筑的服务与管理人员。有时还需要向相关专家(包括建筑师、规划师)作调查、访谈。例如,欲评价观演建筑设计是否良好,则可向音乐家、乐队指挥、演员、导演及剧场经理等作调查和访谈。

若涉及的调查访问对象过多,则需采用随机采样的原则来获得调查对象的样本。若所需研究、评价的项目与被调查者的身份与社会统计属性有关(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收入等),则尚须记录这些信息资料,以供后期分析之用。

设计调查问卷也有许多讲究。通常须涉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工作效率与生活方便性和心理舒适性等方面的问题。如询问何项设计是成功的?何者是失败的?某工作与活动空间的面积、体积是否足够?各房间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否恰当(包括平面关系和竖向关系)?交通面积和路径(包括门厅、过道、楼梯等)是否足够与恰当?指向性是否明确?物理环境(声、光、热、空调、通风、遮阳)等是否满意?墙、地板、天花等各界面的装修材料是否合适?建筑外观及美学效果如何?使用者在各种空间中所感受到的领域感、私密度如何?是否便于社交接触?建筑物是否便于变更使用?是否便于维修等等。同时,还可询问是否需要某些使用者认为必需,而所在建筑又缺乏的房间或设施以及使用者对改进设计的建议等。

关于空间利用率的调研,可以询问使用者在一个平均周内,花多少时间于某个空间。具体时间(小时数)可按每4~5小时分档。

为了量化主观评价,可采用语义学级差标度法来获取评分。通常采用4、5、7、9、乃至11级标度。例如:

采用4点标度的好处是不设中间态度,要么是正的评价,要么是负的评价。如:

当欲作某专项使用后评价,在设计问卷时,可以把其它项目的问题也夹杂其中,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来调研,避免诱导、暗示的作用,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到使用者的反应。

4.直接观察与行为记录

对人们如何使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进行直接观察,并利用草图来记录其行为,从中发现规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方法。例如陈建华等人[4]在对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所做的使用后评价中,就曾利用此方法发现乔木下人群的若干行为模式,包括主要使用人群的年龄、性别、利用时间和人数的分布,人群集聚特性与活动类型等,并得出在设计休憩性文化广场乔木下空间时,应注意其坐椅的布置和设计,注意周围景物的可视性等设计导则。

5.拍照与录像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人们如何利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的行为加以拍照、录像,也是行为记录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作为直接观察和草图记录法之补充。朱小雷[5]在对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广场作使用后评价时,曾于2002年4月24日下午利用拍照记录行为资料。图1是他在半小时内每隔5~7分钟对该广场的拍摄样本。通过拍照,他发现了一些空间异用行为,如有18人在中央主花坛就座,说明原设计在花坛边布置的坐位数量不足,或坐位设计不舒适。他并发现有小车开到广场中停车。这显然不符合设计者设计该文化广场之初衷,说明设计者未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护类似行为之发生。拍摄还发现跆拳道小组和交谊舞小组共同利用该场地作为活动空间,但在时间上有冲突等问题。

6.认知地图与使用方式记录

让被访者画出某建筑环境或空间的认知地图或意象图式,也是一项行为与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从中可以了解建筑等认知对象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使用者是如何感知所处的建筑空间环境的。此外,提供给被访者一些建筑的平面图,让被访者画出(或用文字注明)其是如何利用该空间的,也是一项辅助的调研方法。如尹朝晖[6]在对珠三角地区住宅实施的使用后评价中,就利用此方法了解到居民如何使用住宅的许多细节和方式。图2示出部分居民住宅的使用方式记录图。她从中归纳出居民有希望设独立书房和第二主卧室的倾向;居民有希望主卧室有私密化个人休闲空间或读书空间的倾向;有自己划分出玄关的倾向;居民有喜欢在客厅设置酒吧、装饰柜或鱼缸的倾向;以及多数居民较喜欢圆形餐桌,较重视阳台的休闲功能等意向。

7.变更设计与改变空间使用功能的记录

在了解使用者对建筑空间与设施的使用方式时,注意了解使用者是否及如何变更设计和改动原设计空间的使用功能等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这些行为的发生说明设计者的意图未能被实际使用者接受,二者发生差异。这些反馈信息提示设计者今后在设计类似建筑和布置同类设施时,应特别注意加以改善的地方。

8.利用图片或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主观优选试验

何种设计方案和建筑空间环境更为使用者所青睐?欲对此有所了解有时可利用相片、设计图案、计算机仿真乃至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给被调查、访问的对象,供他们进行主观择优试验。通常可采用二者比较择一或多者比较排序等方法。所提供的供择优、排序的图片,或虚拟仿真场景,最好在某一参量上加以变化,而其它参量尽量保持不变,以便了解被试者对某一参量的优选意向。由 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容易做到仅让单一变量变化,故特别适宜于此种主观优选或排序试验。至于所提供的图片或场景是否需要十分逼真,则应视所进行的试验目的而定。通常只要被试者能作出优选、排序判断即可。

9.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对所收集到的调研资料、信息,尤其是量化数据尚需根据评价的旨趣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处理。常用的数理统计分析包括以下几项:

⑴平均值分析:可以了解大多数人的中心判断倾向;

⑵标准差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对象意见的分歧、离散程度;

⑶相关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参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⑷独立性检验:可以检验调查参量之间是否相互独立;

⑸因子分析与主成份分析:可以了解哪些潜在的重要因子在起作用;

⑹回归分析:可以将所欲预报的参量(因变量)用一个或若干个自变量来定量地表示。

由于数理统计涉及专门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使用后评价,建筑师、规划师应当学一点统计学。现在已有专门的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利用(如SPSS统计软件)。

10.小结

综上所述,建成环境的POE主要可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其一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主要是根据现行规范、标准的一套客观指标来检验;其二是从功能层面上进行,主要涉及各类专门建筑的功能,如医院、超市、剧场等;其三是从行为层面进行。这一类的POE更加关注的是使用者是如何使用空间的,其行为规律如何,以及环境心理效应。要考虑人体测量学、人类工程学的因素,注重研究建筑空间的次序、位置、相互关系、形状、比例、尺度、细部等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包括私密性、领域感、安全感、社交距离、亲切感、方向感、舒适感及对环境的认知等。

各类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还在发展之中,尤其在国内建筑界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使用后评价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当今建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予以关注,共同推动使用后评价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W.F.E.Preiser et al,“Post-Occupancy Evaluation”VNRCompany.New York.1988.

[2]杨永生.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刘启波,周若祁.绿色住宅综合评价方法与设计准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陈建华,吴硕贤.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中乔木下人群的行为模式研究.中国园林.2002.(5):48-50.

[5]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建筑,建筑综合体及建成环境所开展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它关注的是建成环境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使用者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将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规划设计目标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加以比较,使用后评价者能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反馈信息,使建筑师与规划师得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其规划设计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建筑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建筑使用后评价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一、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反馈机制的作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人类在20世纪提出的三大理论。维纳提出控制论的核心,就是特别重视反馈机制的作用。维纳的控制论论述了人类、动物和机器是如何利用反馈信息来学习、调整并改进自身的行为。没有反馈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以射箭运动员为例,每发出一箭,都要了解所射之箭偏离靶心的信息,作为调整下一次射箭的依据,使之越来越准确地命中目标。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目的就是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缺乏这一过程,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程序就不完整。

欧美建筑界通过使用后评价发现,大量建筑物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是由于建筑设计不当造成的。这些问题若不是通过使用后评价及时发现,就可能在类似的其它工程中一再发生,甚至延续数十年而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3.“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创造适用、健康、安全、节约资源能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筑空间、场所等人工环境,来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包括居住、工作、生产、休闲与娱乐等各种活动)。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建筑物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优劣、质量高低的根本判别准则。

4.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一个建成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是否令人满意?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长期在其中居住、工作、生活,最有切身体会,他们的意见也因此而极具参考价值。

归纳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有助于改善建成环境的质量与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②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导则、规范和标准;③有助于提高建筑师、规划师的修养和业务能力。《红楼梦》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也说:“木匠要巧,郎中要老”。一位成熟的、高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应同时具备木匠之巧和郎中之“老”。如果不了解使用者的多种要求,不熟悉人们在建筑空间中发生的行为模式和引发的环境心理状况,是难以胜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的。而使用后调研与评价正是建筑师、规划师了解、熟悉服务对象,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修养的一项基本功。

④有助于科学地检验和评价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优秀。如同评价影视作品设有金鸡奖、百花奖,要依赖专家的评价和观众的评价一样,对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评价,也一样既要依靠专家的评价,又要依靠群众的评价,二者不可或缺。而此二者的评价都涵括在使用后评价的范畴之中。

⑤有助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四节一环保(节材、节地、节能、节水)建筑的实现。

使用后评价的最新发展: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着重于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对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使用后评价发展简史

1.首个严格意义上的POE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Osmond等人于1966年对精神病院和监狱等特种建筑开展使用后调研。这些工作着重调查评估这些特种建筑对特殊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今后改进同类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建筑界有若干重要的相关论着发表。如1969年,RobertSommer出版着作《私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基础》(PersonalSpace:TheBehavioralBasisofDesign);1974年,又出版《紧密空间:硬的建筑及如何使之人性化》(TightSpaces:HardArchitectureandHowtoHumanizeit);1975年,EdwardT.Hall出版了《建筑界中的第四维度:建筑对人之行为的影响》(TheFourthDimensioninArchitecture:TheImpactofBuildingonMan’sBehavior)。可见,当时西方建筑界已十分关注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后评价的开展正是与这些理论动向密切相关的。在此背景下,1968年西方建筑界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其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设备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等。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建筑界又陆续出版了一批着作,涉及使用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并办有专门的杂志,如《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andBehavior》)、《环境心理学报》(《The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建筑学和现代建筑》(《ArchitectureandProgressiveArchitecture》)等。在这些重要建筑类杂志上,也重视POE论文的发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hristopherAlexander先后于1964年出版了《形式合成注释》(《NotesontheSynthesisofForm》);于1969年出版了《模式生成住宅》(《HousesGeneratedbyPatterns》),后又于1977年出版了《模式语言》(《APatternLanguage》)。这些着作对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75年,美国成立了《通用设施管理》(《GeneralServicesAdministration》)机构,开始对办公建筑的性能开展可测量指标的研究。自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已对学生公寓、医院、住宅公寓、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军队营房等建筑广泛地开展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出一套关于数据收集、分析技术,主客观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及设计导则等方法体系,包括调研、访谈、系统观察、行为地图、档案资料分析和图像记录等一整套开展POE的技术手段。

在英国,70年代也出版了有影响的关于POE的着作,如苏格兰《建筑性能研究中心》的Markus于1972年出版的《建筑性能》(《BuildingPerformance》)一书,影响相当广泛。

总之,到8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OE已成为政府和建筑界的例行活动。一些建筑学院还将POE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除了美国以外,在欧洲、大洋洲和日本,有三个重要的组织在执行POE研究。它们是:

①欧洲的IAP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eople&TheirPhysicalSurroundings》)(国际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②澳洲、新西兰和东南亚的PAPER:《People&ThePhysicalEnvironmentResearchAssociation》(《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③日本的MERA:《Man-EnvironmentResearchAssociation》(《人与环境研究协会》)。

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生态建筑学和开始环境影响评价,注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和与自然生态、环保的关系。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资源问题的加剧,自8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更加关注绿色建筑。如美国成立绿色建筑协会USGBC(UnitedStatesGreenBuildingCouncil)。有关绿色建筑与建筑环境评价的方法体系也纷纷推出。如英国建筑研究所(BRE)于1990年推出的“建筑环境评价方法(BREEAM)”,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于1993年推出的“LEED绿色建筑等级体系”;1996年由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等14个国家参加的“GBC绿色建筑挑战”。还有德国的生态导则LNB及ECO-PRO、澳大利亚的建筑环境评价体系NABERS、挪威的ECOprofile,荷兰的ECOQuantum,法国的ESCALE、EQUER,日本的《环境共生住宅A-Z》等。这些评价体系对建筑是否节能、环保的性能标准给出系统的分析与评估方法,并设计了各类图表及电脑软件,便于设计者或使用者评估。

2.我国的使用后评价我国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及相关工作,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常怀生先生于1982年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并于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中介绍了日本的环境评价工作。1992年常先生着手调查全国9个城市123户住宅、4个城市7家医院近60间病房,以及深圳6栋办公楼近40间办公室。其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后来,他又在1999年《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POE的理论和方法。

关于建筑物理环境的专项使用后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在80年代陆续展开。例如,杨公侠先生于1984年出版的《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结合视觉环境进行环境评价研究。

笔者曾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厅堂音质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对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的使用后评价。1990-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笔者对4城市17个居住区居民进行居住区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

1998年在《建筑百家言》[2]一书中,笔者发表了《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强调了在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此后,笔者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招收博士生,开展建筑使用后评价的较为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先后有朱小雷、陈建华、尹朝晖等三位博士生毕业。另有若干位博士生仍在这一领域耕耘。他们分别就使用后评价方法体系以及城市休憩性文化广场、住宅、大学校园教学建筑以及办公建筑等建筑环境开展较为深入的使用后评价研究。朱小雷博士还于2005年出版了《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

1993年,在吉林召开了我国首次“建筑与心理学”研讨会。李道增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环境行为学概论》一书。胡正凡、林玉莲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庄惟敏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他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研究,我国在进入本世纪以来也有很大发展。如2001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合作,制订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另外《现代房地产绿色开发与评价》一书也于2003年出版。同年8月,由清华大学等九家单位合作,完成了《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1996年香港地区参照英国的BREEAM,建立了HK-BEAM。1999年台湾地区也推出了《绿色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3]

三、评价学要点使用后评价涉及评价学,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评价学的要点

首先,评价可分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两大类,并且应当以后者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尤其是使用后评价,更关注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如满意不满意,舒适不舒适,方便不方便等。

其次,评价可以按定量和定性的方式进行。通常客观评价多依赖于定量指标进行,而主观评价则多以定性的方式进行,但也可以利用诸如语义学标度等方法予以量化,使之能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再者,评价通常还会依靠一套指标集(或称因子集、参量集)来进行。这些指标要求是彼此独立的,并且对于所评价的对象而言,应当是力求完备的。对各指标还应寻求适当的容限和优选范围。

探讨主客观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评价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由各单项指标的评价合成为综合评价,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另外,依靠什么人去评价,用何种技术方法去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评价学内容。

四、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1.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通常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有关建筑设计图纸、维修记录及变更设计的情况。若是欲进行绿色建筑评估,则还应包括用电、耗能的记录等资料。新晨

2.现场踏勘与测量进行现场踏勘的目的是熟悉欲评价之建筑及其环境。专项评价还应包括必要的测量:如光学、声学、热工学与室内空气品质测量等。

3.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访谈的对象主要是建筑的使用者,也包括该建筑的服务与管理人员。有时还需要向相关专家(包括建筑师、规划师)作调查、访谈。例如,欲评价观演建筑设计是否良好,则可向音乐家、乐队指挥、演员、导演及剧场经理等作调查和访谈。

若涉及的调查访问对象过多,则需采用随机采样的原则来获得调查对象的样本。若所需研究、评价的项目与被调查者的身份与社会统计属性有关(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收入等),则尚须记录这些信息资料,以供后期分析之用。

设计调查问卷也有许多讲究。通常须涉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工作效率与生活方便性和心理舒适性等方面的问题。如询问何项设计是成功的?何者是失败的?某工作与活动空间的面积、体积是否足够?各房间之间的空间关系是否恰当(包括平面关系和竖向关系)?交通面积和路径(包括门厅、过道、楼梯等)是否足够与恰当?指向性是否明确?物理环境(声、光、热、空调、通风、遮阳)等是否满意?墙、地板、天花等各界面的装修材料是否合适?建筑外观及美学效果如何?使用者在各种空间中所感受到的领域感、私密度如何?是否便于社交接触?建筑物是否便于变更使用?是否便于维修等等。同时,还可询问是否需要某些使用者认为必需,而所在建筑又缺乏的房间或设施以及使用者对改进设计的建议等。

关于空间利用率的调研,可以询问使用者在一个平均周内,花多少时间于某个空间。具体时间(小时数)可按每4~5小时分档。

为了量化主观评价,可采用语义学级差标度法来获取评分。通常采用4、5、7、9、乃至11级标度。例如:

采用4点标度的好处是不设中间态度,要么是正的评价,要么是负的评价。如:

当欲作某专项使用后评价,在设计问卷时,可以把其它项目的问题也夹杂其中,以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来调研,避免诱导、暗示的作用,以便更真实地了解到使用者的反应。

4.直接观察与行为记录对人们如何使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进行直接观察,并利用草图来记录其行为,从中发现规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一项基本方法。例如陈建华等人[4]在对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所做的使用后评价中,就曾利用此方法发现乔木下人群的若干行为模式,包括主要使用人群的年龄、性别、利用时间和人数的分布,人群集聚特性与活动类型等,并得出在设计休憩性文化广场乔木下空间时,应注意其坐椅的布置和设计,注意周围景物的可视性等设计导则。

5.拍照与录像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人们如何利用某一建筑空间或设施的行为加以拍照、录像,也是行为记录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作为直接观察和草图记录法之补充。朱小雷[5]在对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广场作使用后评价时,曾于2002年4月24日下午利用拍照记录行为资料。图1是他在半小时内每隔5~7分钟对该广场的拍摄样本。通过拍照,他发现了一些空间异用行为,如有18人在中央主花坛就座,说明原设计在花坛边布置的坐位数量不足,或坐位设计不舒适。他并发现有小车开到广场中停车。这显然不符合设计者设计该文化广场之初衷,说明设计者未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护类似行为之发生。拍摄还发现跆拳道小组和交谊舞小组共同利用该场地作为活动空间,但在时间上有冲突等问题。

6.认知地图与使用方式记录让被访者画出某建筑环境或空间的认知地图或意象图式,也是一项行为与环境心理学的调研方法,从中可以了解建筑等认知对象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使用者是如何感知所处的建筑空间环境的。此外,提供给被访者一些建筑的平面图,让被访者画出(或用文字注明)其是如何利用该空间的,也是一项辅助的调研方法。如尹朝晖[6]在对珠三角地区住宅实施的使用后评价中,就利用此方法了解到居民如何使用住宅的许多细节和方式。图2示出部分居民住宅的使用方式记录图。她从中归纳出居民有希望设独立书房和第二主卧室的倾向;居民有希望主卧室有私密化个人休闲空间或读书空间的倾向;有自己划分出玄关的倾向;居民有喜欢在客厅设置酒吧、装饰柜或鱼缸的倾向;以及多数居民较喜欢圆形餐桌,较重视阳台的休闲功能等意向。

7.变更设计与改变空间使用功能的记录在了解使用者对建筑空间与设施的使用方式时,注意了解使用者是否及如何变更设计和改动原设计空间的使用功能等信息,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这些行为的发生说明设计者的意图未能被实际使用者接受,二者发生差异。这些反馈信息提示设计者今后在设计类似建筑和布置同类设施时,应特别注意加以改善的地方。

8.利用图片或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主观优选试验何种设计方案和建筑空间环境更为使用者所青睐?欲对此有所了解有时可利用相片、设计图案、计算机仿真乃至虚拟现实技术提供给被调查、访问的对象,供他们进行主观择优试验。通常可采用二者比较择一或多者比较排序等方法。所提供的供择优、排序的图片,或虚拟仿真场景,最好在某一参量上加以变化,而其它参量尽量保持不变,以便了解被试者对某一参量的优选意向。由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容易做到仅让单一变量变化,故特别适宜于此种主观优选或排序试验。至于所提供的图片或场景是否需要十分逼真,则应视所进行的试验目的而定。通常只要被试者能作出优选、排序判断即可。

9.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收集到的调研资料、信息,尤其是量化数据尚需根据评价的旨趣进行一些统计分析处理。常用的数理统计分析包括以下几项:

⑴平均值分析:可以了解大多数人的中心判断倾向;⑵标准差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对象意见的分歧、离散程度;⑶相关分析:可以了解调查参量之间的关联程度;⑷独立性检验:可以检验调查参量之间是否相互独立;⑸因子分析与主成份分析:可以了解哪些潜在的重要因子在起作用;⑹回归分析:可以将所欲预报的参量(因变量)用一个或若干个自变量来定量地表示。

由于数理统计涉及专门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使用后评价,建筑师、规划师应当学一点统计学。现在已有专门的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利用(如SPSS统计软件)。

10.小结综上所述,建成环境的POE主要可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其一是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主要是根据现行规范、标准的一套客观指标来检验;其二是从功能层面上进行,主要涉及各类专门建筑的功能,如医院、超市、剧场等;其三是从行为层面进行。这一类的POE更加关注的是使用者是如何使用空间的,其行为规律如何,以及环境心理效应。要考虑人体测量学、人类工程学的因素,注重研究建筑空间的次序、位置、相互关系、形状、比例、尺度、细部等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包括私密性、领域感、安全感、社交距离、亲切感、方向感、舒适感及对环境的认知等。

各类建筑使用后评价研究还在发展之中,尤其在国内建筑界还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使用后评价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当今建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希望有更多的同行予以关注,共同推动使用后评价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1]W.F.E.Preiseretal,“Post-OccupancyEvaluation”VNRCompany.NewYork.1988.

[2]杨永生。建筑百家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刘启波,周若祁。绿色住宅综合评价方法与设计准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陈建华,吴硕贤。岭南地区休憩性文化广场中乔木下人群的行为模式研究。中国园林。2002.(5):48-50.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垂直绿化的概念

墙面“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或者其他的植物材料装饰城市中各类建筑物的外墙、围墙、挡土墙,河道护坡墙以及一切垂直于地面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墙体,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墙面垂直绿化布置,达到增加绿地覆盖率,美化城市的目的。[1]

2、垂直绿化设计的功能和作用

(1)垂直绿化的生态效应[2]

垂直绿化具有增加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环境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应、对建筑物表面的保护等生态功能和效用。

(2)垂直绿化的景观效应

垂直绿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和观赏性,能够增加城市中的景观效果;垂直绿化可以覆盖建筑立面形成简单或是较复杂图案化的绿化面,也可以在墙面形成高低错落的构图效果。从而体现出丰富建筑形象、装饰城市空间环境的景观效应。

(3)垂直绿化带来的生理、心理效应

垂直绿化满足了人们接触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绿色植物可有效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室内工作者的视觉疲劳,带来安全感 [3]。

3、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的表现手法[2]

(1)运用形状构图手法的表现力

在建筑垂直绿化设计中,往往可以针对不同建筑的立面特点及环境特点,采取不同的立面构图手法,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垂直绿化效果。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的构图手法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三种。

①点的构图手法

点的构图手法可分为重点强调和点的线化与面化两种。利用点的重点强调的构图手法可以营造视线的焦点,消除了建筑立面的单调乏味感;点的线化可形成方向感,活泼感和节奏感,使建筑显得生机勃勃;点的面化可表现出特别的质感,通过对点的合理组织,还可以形成特别的图案。

②线的构图手法

线式构图方法可分为线性加强和对面的分割两种。线性加强主要利用不同方向的线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引起视觉联想和感情波动,并使人们对建筑产生延伸感和体量均衡感;对面的分割,可以消除建筑立面的沉重感和巨大的体量感,减缓人们心理的压抑,同时使得该建筑立面变的丰富,更加具有层次感。

③面的构图手法

面的构图手法可分为虚实对比、统一建筑立面和营造视线的模糊感三种。垂直绿化在建筑立面的实施,不仅使得建筑大面积的虚实对比更加富有个性和可识别性,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立面的作用;运用垂直绿化可以将建筑立面统一起来,形成较为整体的立面效果,还可使建筑形体与周边环境的差异性得到隐藏,避免建筑和环境的格格不入;适当的垂直绿化手法的运用,还可以使得植物覆盖在建筑表面上对建筑内部产生视线的模糊感,形成一种朦胧美。

(2)运用色彩的表现力

垂直绿化的色彩设计中,应遵循色彩的对比原则和色彩的协调原则。

①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主要从色相对比和明度对比两方面起到丰富建筑环境的作用,在建筑环境中增加活跃、变化的元素,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色相对比关系的强弱取决于色彩在色环位置上的相对距离,距离越大对比越明显,当植物色彩与建筑表面材料的色彩形成的不同色相的对比关系符合人眼对视觉平衡的要求时,则可产生出强烈的美感 [4];建筑立面垂直绿化中,采用的植物的色彩明度越高,则色彩会显得越膨胀,植物体积显得越大,容易使得观察者产生心理距离小于实际距离的错觉,产生空间缩小的感觉,从而通过垂直绿化植被的选择调节建筑在环境中的体积感。

②色彩协调

色彩协调使得每一种色彩元素都有一个相同或相类似的共同原素,它可是是色相、明度或彩度。过于强烈的对比关系破坏建筑环境中的色彩平衡,使人产生不良的心理感受。垂直绿化作为建筑色彩和环境色彩的过度关系,应将建筑色彩和环境色彩统一起来。

(3)运用材质的表现力

自然式垂直绿化效果呈现出原生态的美感,使得建筑显现出自然情趣,易于和周围的绿化环境融为一体。经过人工干预的规则式绿化,则使得垂直绿化的肌理呈现出整齐精致的效果,给人以严谨的秩序感。在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中,应注意不同植物材质的组合或植物和其它材质的组合的混合式材质的应用。

混合式垂直绿化克服了自然式难以控制绿化效果和规则式生硬呆板缺乏活力等垂直绿化效果方面的缺点,在较规整的植物材质中融入自然生长的植物,两者形成对比关系,使得绿化效果整齐而富有变化;而绿色植物的材质带来的轻软柔弱的感觉和其它材质想结合,则能够形成材质上的对比衬托,表达出更丰富的肌理感,为建筑立面带来富有力感的整体绿化效果。

(4)运用垂直绿化的光影表现力

光影是由于光线被遮挡而形成的投影,但在建筑立面和建筑内部空间形成的光影表现力却相差很大。合适的光影表现能营造出活泼生动的建筑形象以及灵动的内部空间环境,加强建筑的表现力能更好的反映出建筑的性质。

因为植物表面肌理的不同、植物色彩的差异,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深浅不一的光影效果,会比一般的建筑材料构成的建筑立面更富有变化和生动的律动感[5]。设计手法和所选植物种类的不同会使垂直绿化的光影表现存在差异,枝叶较大的植物,表面肌理越粗糙,光影的表现就较强。此外,垂直绿化植物的阴影与透射进建筑内部空间的光线形成规律的明暗对比,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充满了阴凉律动的光影效果。

(5) 垂直绿化的动态变化

由于绿色植物的生长会随着季节时令的更替以及自身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处于动态变化中,绿色植物将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面貌。

建筑上的垂直绿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光影都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建筑形象也随之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印象和丰富的主观感受,垂直绿化将会给建筑带来生命和生长的暗示,能够赋予了建筑更多的情感。[6]

参考文献:

[1]张宝鑫主编.城市立体绿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0

[2]张小康.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策略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重庆:重庆大学,2011.05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6

[4]郭会丁.园林景观色彩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5]丁山编.建筑景观细部创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1. 中国港台地区及国外研究状况

1.1理论方面的研究动态

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多以环境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场所理论、医疗护理的研究居多。

在环境心理学方面,有学者认为认知图理论是环境的心理特征。依据认知图理论,环境的预先勘察已经被用来协助老人适应新的养老设施,以及帮助老人找到购物中心的路;日本的井上胜也的《老年心理学》较全面的阐述了老年人知觉视觉、思维智力、动作反应的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从而产生情感动机和满足自身心理的需要。

在行为学方面,丹麦的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可以为老年设施的空间等级营造、户外活动空间、交往空间营造提供理论依据;奥斯卡纽曼的《可防卫空间》为老年设施的安全设计方面提供依据。环境行为学着重研究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人们的心理的影响,即环境是刺激,人体外部感觉器官和人体内感官与环境也有交互作用。

环境行为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老年人居住建筑的研宄提供依据,在宏观方面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人类聚居的多样性和混合性。

在场所理论方面,挪威的诺伯舒兹《场所精神》在养老设施实现原居安老,探讨如何营造老年人如何产生归属感以及对场所产生依赖和认同。

在无障碍设计方面,人体测量学(的后两项内容是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借鉴,其中最后一项还逐渐发展为人体工程学,又叫人体工效学。人体工效学科学地确定了人类生活空间的尺度和环境,不仅研究数据的应用,还有人在环境中的多种感官,以及人在环境中的能力的研究,是现代工程设计普遍运用的方法。的《人体尺度与室内空间》一书,作者对人体尺寸做了详尽归类。

在社会学方面,美国学者最早提出“空巢家庭”的概念,空巢家庭的增加对传统的家庭养老产生强烈的冲击。在社会学的研究中,试图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与其他人以及环境的相处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的理论主要有四种:①撤退理论(即老年人不再担任某种角色和责任的时候会把自己从社会结构的某些位置中撤退出来。②活跃理论即有些老年人从某种社会角色中脱离出来,还将寻找其他的代替角色。③连贯性理论即老人在适应自身能力的改变、新的境遇以及生活经历迹他们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要保持现在与过去生活之间连贯性的需要。④环境压力和个体能力理论个体能力和环境需求之间存在平衡的话,老年人就能积极地适应和应对周围的环境。

在需求理论方面,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和布拉德肖的“需求理论”,都为老年人居住建筑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层面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发展看做是一个渐进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阶段。老年人的阶段是生命阶段的第八个阶段,此时期的特点是自我整合,这为老年居住建筑中的特殊精神空间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1.2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早于中国,立法、社会保障走过了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立法先行保障下的设施分类、设施设计理念、建筑设计方面都为我们学习借鉴提供了宝贵意见。

在设计方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马赛,提出通用设计理念。1997年设计师朗麦图片来源:脉斯和其他设计师提出了第二版的“通用设计”①的七项原则②,是通用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通用设计理论实践的基础。它为多个年龄族群的居所及环境设计提供基础,这些原则可以被运用于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中。如日本的碧空老人之家的中庭设计,除去无障碍设计之外,还可以提供园艺治疗的空间、交流、防卫、相互监护、易于报警的空间。

2.国内研究动态

2.1理论方面的研究动态

在我国的养老问题心理方面的研宄中,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反馈模式”与西方学者提出的“接力模式”类似,都在探讨养老问题的“责任伦理”,为居家养老模式提供心理和伦理方面的理论依据。

天津大学徐从淮博士的论文《行为空间论》“老人行为与空间”一章揭示了老人的行为、空间、心理的关系。

山东大学吴敏的著述《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的机构养老服务发展现状研宄》以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的视角通过用数学建模法、统计学法等方法定性、定量地研宄城市和农村的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并对机构养老设施的硬件水平和服务人员的数量、服务质量、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的比例等情况都做了理想模型的分析。文章还首次对国内养老机构的服务效率进行了评价。但是没有研宄机构养老设施建筑设计的空间比例方面的理想模型。

中国老龄科学研宄中心编著的国外养老丛书系列《夕阳红工程养老丛书》介绍了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养老模式,重点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养老保险等方面介绍社会

对老年人的保障,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介绍老年人如何乐享晚年,而并非将养老当做仅仅是解决老年人温饱的最低层次的生存救助。丛书也未从如何营造适老化的居住环境的建筑设计层面进行研究。

王江平的《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对老人居住环境的室外场地、室外空间和室外设施三个层面分析老人居住外部环境的场地、空间特征,提出了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对老年设施问题进行过长期的研究。

方舒在其硕士论文《适合我国国情的老龄居住建筑类型研究》中,对合肥市的一些身体健康的老人的调研发现,大部分老人对于老年公寓和养老院来讲比较倾向于老年公寓,一方面认为老年公寓收费合理生活便利,另一方面也较为自由,能交到道合的朋友,使用者能够接近使用;提供适当的大小和空间,让使用者接近、够到、操作,并且不被其身型、姿势或行动障碍的影响。

在对现在的少子化和家庭小型化进行了研究后,提出了人们的养老观念可以由“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转向“社会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向社会寻求养老支援。

2.2设计方法方面的研究动态

王江平《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中提到了“被动利用环境设计”,主要是讲对环境设计时的一种方法,即人的通感不能全部感知的环境可以利用某一种或几种感觉(多为视觉)而被动感知环境的种环境设计力法。杨小东将通用设计理念与住宅相结合,提出“普适住宅”的构想,指出通用设计与无障碍设计的不同,并提供了解决老年人居住问题的新途径。还根据通用住宅模式对国家的一系列住

宅规范做出了补充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西)编老年人居住建筑应对银发时代的住宅策略杨小东,

钟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美)布拉福德珀金斯等著老年居住建筑李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王江萍老年人居住外环境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亓育岱主编老年人建筑设计图说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5.李志民,宋岭主编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形成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它是表现在学校范畴里的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综合来说,它的范畴很广,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基本的表层结构,如校园建筑、校园雕塑、校园的绿化美化、校园服装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如各种规章制度、守则等;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它是由描绘人们生活方式的非物质文化,如音乐、戏剧、舞蹈、表演、曲艺、语言、校风、教风、学风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中,由师生共同创造并能够促进师生健康发展的一种文化模式,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元素。因此,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一个高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利于挖掘高校校园文化的潜力,有利于人才成长,有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

2建筑文化及其教育功能

建筑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带有某种艺术价值的物质,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文化。建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主要通过不同的造型来体现,以其的特有的象征性符号及其周围的环境来表达某种蕴义,或者向人们阐明一种思想或者观念。从教育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的角度来说,建筑本质上是人与环境关系的产物。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某一个熟悉的或知道的建筑物来获取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也就是说,建筑具有诱导人的行为、营造独特的教育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筑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形式和物质形式,它的精神和行为导向功能比较明显地就体现在校园的建筑文化之中。

3校园建筑文化及其教育功能

校园建筑文化,就是通过校园建筑群体、校园环境、校园的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所体现的建筑风格及意蕴、建筑价值与精神、校园里的师生对建筑物的评价、欣赏、情感依附等一系列文明因素的总和,它是高校整体文化中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师生情感和品格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要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更要为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提供精神寄托。没有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就不可能进行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等的建设。可以说,校园建筑文化虽然不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却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高校建筑文化也是如此,它既是一种物质环境文化,又是一种依托物质环境所展现的特殊的精神氛围文化,是物质和精神性的统一,是影响高校师生的内心情感、品格、修养及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独特的高校校园建筑文化,一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向心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陶冶情操。师生生活在其中,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文化的气氛、神圣的使命,蕴含的科技技术以及大学的价值和人文精神。

4积极发挥高校校园建筑文化的教育功能

4.1规划设计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和独特教育理念,实施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校园的规划设计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文化的综合体现。如何构思高校校园发展的宏伟蓝图,校园建筑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论证,注重大学校园的整体合理布局,彰显学校的教育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通过校园群体建筑中的主体建筑,体现学校的文化品位,因为主体建筑往往是一个学校文化品位的主要物质载体和历史传统的象征,它具有比其它建筑物更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功能。

4.2精心构思历史性文化景观类建筑,提高师生品德修养,突出建筑文化教育功能。建筑与人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建筑是一种文化的工具。高校校园内应精心构思一些标志性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景观类建筑,使它能够成为高校师生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的一本生动的教科书。纪念性历史建筑物具有形式与内容的双重纪念意义,历史建筑可以为学校带来声誉,保存完好的历史性建筑代表着大学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对高校校园文化而言,历史性的建筑和环境更能体现其文化氛围。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历史性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对大学的文化品质、理想追求、历史风格,成为师生心灵世界的一种庄重之物,就象一本生动形象的诗篇,向师生述说着学校的成长、发展与它的精神追求。

4.3校园规划设计应重视建筑环境人文关怀,秉承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高校师生属于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因而具有较高的审美水平,校园规划设计要以文化的观点来提升建筑物的艺术美感。另外,从环境心理学得发展来看,应考虑高校学生的心理与建筑的形式、空间设计的密切关系。校园规划设计应尽可能创造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习、交往的空间,让师生在相应的空间内开展交流及教育行为,真正实现人与空间的良性互动。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信息的传播,更有利于彼此之间的友好接触、增进感情交流。通过彼此交流,展示自我、学会分享、学会帮助,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5结束语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化景观 校园景观 路径分配空间 路径景观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建大校园内存在着众多文化景观分部在各个交通路径中。校园内的道路分部复杂,有两个校门,长廊有东西两个出入口,教学区对外出入口很多。这些因素有可能导致交通路线的重复设置,而且容易使人在路径选择中产生困惑。因此校园内的文化景观就起了在路径选择中的导向功能。校园文化景观与天气、时间、人的心情等一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选择《建大校园景观与校园路径选择偏好》为研究题目来专门研究文化景观对路径影响的具体原因。提出合理的文化景观与路径设置原则,制定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

学习生活在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的全体师生。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校园文化景观对学生路径选择的影响。

研究中通过实地感受和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多数人对路径空间的感知体验以及在路径空间中人们的行为活动。总结归纳出影响人们在路径选择上的因素。评价校园文化景观对路径选择影响的重要性,存在的合理性。

1.4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扰,起初我们将题目写成校园景观与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但后来发现这个题目不能准确的诠释我们所要研究的选择路径的现象,所以我们将题目改为建大校园景观对于路径选择的影响程度研究。然而当我们拿着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时发现在校的同学们对待问卷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有些同学就是草草了事,而对于最尊重我们调查问卷的建筑学专业同学真的很是感谢,这样对待事情认真的态度值得赞扬。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得到了宝贵的调查结果。

2 理论研究

2.1 名词定义

①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②校园景观:校园景观是校园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文化特征,它显示在校园空间中,反映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价值趋向,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

③路径:路径空间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建筑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形态广泛地存在于各建筑、建筑群体中。路径空间连接了建筑物的功能空间,形成了空间的秩序和系统,构成了建筑的“空间脉络”。

④行为:行为是人的心理反应,行动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和探讨在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行为规律。

⑤心理:人的心理或意识是指人们心中的思想感情,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和,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⑥路径分配空间:我们姑且先用这个自创的概念。诚然,一个空间它不可能会直接对一个人分配路径产生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说,选择路径的主动权在于人自身的意志偏向。这里的路径分配空间是指几条路径出发或交汇或分歧的点所存在的空间。

⑦路径空间:这一概念主要用于与上面概念相区分。它是联系自然、建筑以及人们行走空间的连接体,它对人们的路径选择同样会产生影响。

⑧路径景观:分布于路径分配空间和路径空间中的校园景观。

2.2 针对研究对象――校园中的人们

校园环境空间与城市其他空间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所承载的活动人群不同,校园的主要使用人群是教师和学生,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向全体市民开放的,不同的人群对空间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明确环境服务对象的行为心理特点,对人群活动内容与行为心理需求进行分析,是研究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根本所在,也是尊重生态、以人为本的环境营造的真实体现。

大学生群体是由青年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遭遇过大的困难和挫折,也从小就缺乏集体环境,导致他们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缺乏自立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另外学习紧张对于心理脆弱者,也可能产生悲观失望、焦躁、嫉妒、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现代大学生交际困难也是十分常见的。一方面导致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朋友无倾诉对象,得不到心理帮助而加重心理压力,易导致心理疾病。随着网络的普及,交际困难又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交际的满足。

3 研究方法

根据物理环境的整理,总结出与研究题目相关的几个要素――宿舍、教学区、路径分配空间,路径空间。

3.1 校园基本资料(如校园内景观示意图)

3.2 路径的选择:(根据学校现有的景观分布暂定四条路径)

路径一:毫无疑问多数学生的选择,原因是:

①学校的交通枢纽长廊②几乎最近的行走距离

③最直观的路线 ④长廊入口的交通引导

路径二(长廊下层),选择原因:

①良好的视觉走廊②同样短的行走距离

③教学区景观组团的设定 ④多变的景观刺激

⑤去商业街的便利

前提:门必须开,季节不能是冬季

路径三:

①景观丰富,桥、水②图书馆便利

③宿舍区南部方便 ④稻田景观

路径四:

①操场便利 ②稻田景观

③无阻挡,路径多④桥、水等景观

⑤南宿舍区距离较近

3.3 根据路径选择性的观察

日期:2010、3、19

观察记录:

路径一――34人16:00-16:05

路径二――5人 16:00-16:05

路径三――14人16:05-16:15

路径四――2人 16:10-16:15

由于人数有限,观察做不到完全同步,仅能做到在时间段上相同,而且不计行走方向,只计通过人数。

4 调查后的路径分析

4.1 由校外进入校园生活区的路径分析

主要选择三条路径:

北大门――商业街――生活区

北大门――高层公寓――生活区

这两条室外路径拥有便利的服务设施与开阔的空间。

西门――长廊――生活区为室内路径,距离相对较短。

4.2 校门评价:

北门作为学校的主入通便利,景观构筑特点鲜明,但校外服务设施缺乏。

西门拥有便利的服务设施,但景观环境一般,校门狭窄,出入不够便利。

4.3 针对问卷中四条主要路径,不同季节、时间路径选择情况

综合比较,选择路径3的人数最多,选择路径4的人数最少。

选择路径一的主要原因:路径较短适宜早晚行走,不受气候影响。

选择路径二的主要原因:方便购物。

选择路径三的主要原因:交通便利,景观良好。只在冬季有一定局限性。

路径四极少有人选择。

4.4 户外学习地点分析

教学区庭院较封闭、宁静,是最适宜的室外学习地点,但目前庭院内座椅较少,部分庭院出入不方便,在庭院内停留的人数也很少。应针对不同庭院的情况做出调整,充分发挥教学区庭院的作用。

4.5 主要集会地点分析

长廊和铁石广场分别为室内外最主要的集会场所,应相应布置展板与电气设备接口。

4.6 休闲场地分析

中央水系、校园环路、教学区庭院为主要的休闲活动场所,针对中央水系应修缮局部亲水平台拓宽滨水步行道路。

4.7 室内外路径偏好分析

4.7.1 选择室内路径的原因分析

大多数同学选择室内路径主要是因为其不受气候影响,并且距离较短,因此有必要加强室内的景观环境,对长廊陈设进行系统规划,将绿化引入室内。

4.7.2 选择室外路径的原因分析

4.8 综合分析

4.8.1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对行走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交通的便利性以及季节或气候的影响,这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其次是交通的景观以及路上行走时是否有便利的设施。在其中一些问题上选项比较集中,证明整个校园的规划主次干道、交通要道与休闲小路分明,流线基本明确。但是需要做出局部调整:

①增加更加人性化的标识。

②拓宽局部休闲小路,使主要流线更通畅。

③增加教学区对外入口。

④对室内交通陈设进行系统规划,增加利用率与趣味性。

4.8.2 在校园的几个主要出入口的问题上,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既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并且优缺点分散于不同的几个方面。在从相同的出发点,经过不同路径到相同的终点这个问题上,路径的选择较为分散,比例也大致相同。在改造中有针对性的改变地面铺装与绿化景观,符合每个路径的功能与特点。

4.8.3 经过最后一张图的统计得出,校园内主要的景观及交通节点之中,最常有行人停留的是:教学区庭院、中央水系、稻田、铁石广场、校园环路以及长廊等六个部分。针对每个场所的功能调整景观构筑,充分发挥其价值。

教学区庭院:

①明确主题,可作为室外临时展场。②增加植被。③取消局部护栏。④增加标识。⑤添加座椅。

中央水系:

①亲水植被多样性。②滨水步行道路层次。③通过景观构筑激活龙潭广场。

校园环路:

①增设感应照明设备。②道路两侧微地形处理。

长廊

①院系展板美化。②分主题布置陈设。③完善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应用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行走在空间――环境路径空间的解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3]景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以沈阳建筑大学校

园景观设计为例.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11.04.

[4]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07.04.

[5]大学校园空间认知地图案例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园

为例.[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6][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

[7][环境心理学]林玉莲,胡正凡编著.中国建筑公园出版社,2000.

[8][空间的语言]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交往与空间]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建筑体系结构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化建筑在推动建筑体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使传统文化建筑体系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且改变了城市建筑结构的美观性。文化建筑结构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形态和内部结构环境,因此其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也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正在不断提升,在审美观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文化建筑;审美心理;环境艺术设计

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做出评价的过程,审美可以说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但是其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审美心理的形成需要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说,通过建筑结构的表达使建筑物本身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体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民族特性。文化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是群众感知建筑和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所以文化建筑的存在必须要依赖与环境,而且要与环境融合,才能实现其艺术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文化建筑的艺术特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使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符合大众审美需求,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1、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指的是允许人们参与、游嬉的,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场所,通常指的是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建筑。另外,某些游乐园、学校以及历史遗迹也可以划分到文化建筑的范畴内。文化建筑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通过文化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可以衡量城市发展的综合水平。

2、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指的是以环境为依托,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需求,运用建筑美学原理和物质技术手段,设计出符合大众精神文化追求的、具有合理的建筑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手段。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赋予文化建筑更饱满的文化教育内涵,同时也可以营造出具有人文精神特质的建筑结构。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尊重人的需求,使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环境达到和谐、一致,以此实现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对于文化建筑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其艺术性和文化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保证文化建筑使用功能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3、以环境艺术设计为载体的文化建筑

利用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为不同时期的文化建筑赋予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早在封建王朝,就应用相对独立的墙体组合来划分统治者和平民之间的领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环境艺术在文化建筑中的价值体现更加明显,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能够体现其文化价值的建筑,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凯旋门等等,因此,想要使文化建筑的价值更好的体现,必须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支撑作用来实现。

二、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文化建筑的审美特征

1、审美主体的大众性

如今,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渐增强,大众对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有着更高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是传达大众文化的重要途径,为了群众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建筑需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营造出不同的形象和空间文化,满足审美主体的大众性。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说,文化建筑应当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将日常生活作为其存在的环境,面向大众,为大众展示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一致。同时,文化建筑的室内和室外环境都应该是易于接近的,是可以为民众提供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场所。从审美主体的大众化角度来说,文化建筑要依靠自身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民众观众,才能实现其作为城市文化中心的功能。

2、信息传达的多样性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渠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网状的信息网络代替了以往在城市或者农村单一的信息交流模式,所以在信息的传播形式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文字的传播,图像、视频等方式逐渐走入大众,成为了新的信息体验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城市文化建筑必须要满足新时期信息传达的需求,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要实现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以新型的网状转播形态覆盖城乡群众的社会和生活的每个角落,使每个成员都可以获得更广阔的信息获取途径。

3、文化传达的模糊性

信息可以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两种,想自行的信息需要用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达,而非限制行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一般只能用模糊的语言表达,信息主体则需要通过自己的感知去判断。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所表达的信息,正是具有不确定性的非限制性信息,其无法通过精准的语言作为表达形式,需要通过建筑结构、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进行表达,而信息的内容则需要人们自己去联想和感知。因此,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所传达的信息内容和信息量,会由于每个人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一方面,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也不同;另一方面,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本身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在信息表达方面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所以人们无法对文化建筑传达的信息进行统一的、全面的思考,只能抓住其中某些重点内容进行思考。另外,文化建筑通常也包含大量的视觉符号,其传达的信息也由于不同人的感受和理解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4、审美直觉具有直观性

文化建筑本身包含了丰富的视觉符号,视觉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感官方式,通过视觉符号的判断,人们可以对其所观察到的世界具有直观的认知和把握。与其他类型的感官相比,视觉具有更快、更直接的优势,而且视觉感官可以将文字、图形和形象进行紧密的连接,可以将单纯的视觉感受转变为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同时存在的多层关系,增强视觉感官的判断能力。因此也可以说,视觉感官是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最直接的表达形式,也是审美直觉的直观体验。所以,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大多是利用图案、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视觉形式来呈现,而且依托视听媒介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传达,使大众对其传播的信息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三、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

1、自由、快乐的审美需求

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为人们带来自由、快乐的感受,满足群众最基本的审美需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承担了更多的文化传播的使命。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人们群众心向美好,向往自由、快乐的审美需求被推到了更高的高度上。为了满足现代人们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自由、快乐的审美需求,在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当加入更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要素,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贴近生活的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带给人们更多自然、真实的感受,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可以从艺术中感悟生活的美好,也可以充分感受到人类在环境中的地位和价值。

2、多元艺术的审美需求

多元艺术的审美需求,一方面体现在受众的感官需求方面,除了视觉感官,还需要满足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体现在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方面,可以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人们对于环境艺术的感知,要充分调动所有的感官,形成空间和时间上的共同感知,而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的构建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态、颜色、图形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官感受,甚至可以通过花草给人嗅觉上的感官提讨厌,而这些不同的感官体验都需要以人们多元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多元感官艺术的审美需求反映的是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发展更加趋向于自然和纯朴的艺术审美表现。因为自然环境便是如此向人们提供多元而非单一的感官艺术体验。

3、动态的审美需求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加深,一成不变的、被动的审美过程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文化建筑和环境艺术的审美需求,而应当为审美赋予更多动态因素,让人们看到运动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才能引领大众进入更高的审美层次中。动态的审美需求是环境艺术设计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人们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体验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外到内、由上至下不断变化的欣赏过程为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设计师,要充分利用文化建筑这种特殊的优势,利用不断变化的空间因素为大众营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不断变化的环境分为。同时,时间的推移也会使文化建筑在不同的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要素形成不同的艺术形态,满足人们动态的审美需求。另外,让大众更多的参与到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的创作中,也是满足大众动态审美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在设计和维护时邀请群众一同参与,有利于在双方之间构建更有效的沟通桥梁,可以使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成果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思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论述了审美心理视角下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在时展的轨迹下,文化建筑的审美主体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大众性,而大众的审美追求以实现人的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朱发电和落脚点,虽然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但是其受到环境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如、社会制度等等,因此,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从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出发,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文化建筑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涛.传达空间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砚祖.环境艺术的新视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樊帆.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作家,2014-01-28.

[6]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1-06-15.

[7]霍迪.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15.

[8]周剑.论文化建筑环境艺术的系统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3-11-18.

[9]万然,朱华亮.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30.

上一篇:大学心理健康课论文范文 下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