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

时间:2023-02-21 23:19:48

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教育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时代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时序缘由。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民生得到根本改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基本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以构建并日渐完善,依法治国成为当代的治国理念和建设目标。与此同时,人们的世界观逐渐发生裂变,道德水平出现“滑坡”,社会诚信缺失,并由此导致社会运行和管理成本大大提高,社会交易风险人为陡增,社会运转不协调、不顺畅,社会效率低下。严峻的社会现实呼唤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回归与重树。

融入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环节。当下社会存在着理想信念裂变、混乱的困扰,价值观人生观扭曲乃至异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亟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任何一种新的理论和学说,从提出到为人们普遍认同、接受都需要一个复杂渐进的过程。作为一种崭新的人生信仰和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所面临的现实是人们传统道德理想信念体系裂变错位、思想困惑、认识模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给养、继承传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主流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实现全国人民理想信念的重构、整合和统一,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无尽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复杂性

个人利益至上阻却认同的能动性。个人利益的正当追求本是合理的,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下,个人利益正当追求演变为个人利益至上甚至极端利己主义,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存在质的冲突,需要正本清源,重新厘清。追求自我利益、实现自我满足既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和保障。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正是对人这一本性的认可和肯定。但是,当下的现实是人对自我利益的追求超过了一定限度。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传统理想信念体系裂变,新的理想信念体系尚未完整构建。人的自我满足包括物质层面的满足和精神层面的满足,人在基本物质需求的满足得到实现后,追求什么样的精神满足,决定着人的无私还是自私。以恪尽职守、奉献社会、帮扶别人、诚信守法等为精神追求的行为符合社会潮流,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构建和社会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竞合一致,为社会主流理想信念所倡导、推崇。

现实中的消极现象导致认同中的困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具有包容性、完整性和内在统一。较之传统理想信念体系,其突出了对个人利益的关注和认同,把个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国富和民强融为一体,使个人正当利益的追求与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宏观目标实现科学的内在统一。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文明程度与民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而且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体制改革仍处于探索之中,法治建设、制度完善刚刚起步,任重道远。一些事关民生的重要社会事务,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存在一些体制矛盾,与民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包括分配公平等与民众利益休戚相关的社会公平领域存在明@的错位和不对称;部分领导子部的贪腐堕落损害了党的形象,迷惑了人们的信仰,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路径选择

突出理论精髓,提高认同教育的目的性和层次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理论构成中居于首要位置,也是其理论精髓。富强是指国强民富,国强和民富互为一体。国强是民富的根本保障,民富是国强的立足之本和价值目标。正是有了强大的国家,才能为民富创造条件并提供必要的荫护;正是有了民众的富裕,才能为国家的强大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国强和民富相辅相成,既互为手段又互为目的。富强解决的是经济基础领域的矛盾和问题,在此前提下追求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层面的问题即民主、文明、和谐。通过人与人的友好相处实现社会和谐稳定,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把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原则落在实处。文明则是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双层发展的集中体现,既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包括以民主为核心的政治文明,三者集中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旗帜之下。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回归,是“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精神实质的拓展和扩张。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自由、平等、公正则是民主和文明的体现,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自由、平等、法治的状况和程度反映并体现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成熟完善的状况和程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直接服务于上述目标的实现。爱国既是公民应有的基本操守,也是对国家应持的根本态度。因此,爱国是一个公民的最低限度要求,是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个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和品德,是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的必需,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成分的凝练和弘扬。

直面社会问题,提高认同教育的现实感和可信度。不可否认,当下社会存在着理想信念丧失或者异化,价值观多元化,道德水准下降等现实问题。导致这些消极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社会上存在的信仰危机及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是导致上述消极现象的重要原因。信任危机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腐败现象。这需要通过正面引导让群众明白,反腐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认识上,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对待反腐;策略上,先治标后治本,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和空间;路径上,通过完善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逐步实现制度反腐,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才能让人们自觉自愿而非被动地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

变革教育理念,提高认同教育的直观性和趣味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丰富、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决定了在认同教育中必须突破传统模式、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首先,承认人们的正当利益需求,把认同教育融入人们自我利益的实现。自我利益的追求和实现是人生追求的重要层面。人们对执政党路线方针的满意度和认同度,首先取决于其给民众个人带来福利的大小,及其对个人追求物质利益所创造的制度环境的满意度和认同度。“社会和谐有两个基本纽带,一个是现实利益,另一个是价值观”。”其实,价值观也属于个人利益的范畴,不过它属于精神利益层面。引导人们追求正确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就是引导人们接受、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利益实现与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潜移默化地融为一体。其次,引导人们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以追求个人利益的热情成就公共利益。最后,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党和政府应当率先垂范,通过制度完善等措施减少、避免工作失误,通过具体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体现出对民众福利和相关切身利益的关注和提升,同时利用网络、视频等新媒体手段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实现寓教于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作用,提高社会大众对媒体传播的可信度。

(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注释]

①徐金超:《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人民论坛》,2013年第12期。

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原则;

中图分类号:D0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7-02

党的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新的要求,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并有了“三个倡导”的新理论,这就为我们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引了道路。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历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从指导思想,再到共同理想,又到现在现在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理论知识地及时更新体现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断的深化。我们知道,核心价值观在一个国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该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尽管每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有所出入,但是它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我们知道,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个国家变得和谐与稳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假如没有马克思主义,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从谈起;假如没有共同理想,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没有方向;假如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变得沉闷。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在核心价值观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认识的又一次升华。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

我们从哲学上学到过,任何知识的认识与使用都要经过反反复复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认识,所带来的收获是与众不同的。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从我国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内容,现在人们都在一步步地遵守着。但是,我们从我国的封建社会以及国外的资本主义社会上可以看出,价值观的形成依附于社会成熟的时期,而不是社会刚开始形成的时候。社会的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锻炼,才能慢慢被人们所接受。所以,现在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不仅仅是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几套不错的政策,然后进行实施。我们现在要明白的一点是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制度等并不是很完善,因此,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还并不是很健全。因此,现在我们应该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我们应该也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路程,我们要沉着冷静对待这件事情,不能急于求成。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国的发展的重要性来说是不可言喻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我国维护自己国家的形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国家的软实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意识,社会团结稳定的重要方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哲学上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意识。

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从上面所述,可以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地位以及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内容。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它的社会主义性质,那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的立场、观点方法等等。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体现社会主属性问题,并且能够使其反馈与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并且能够运用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实践,我们对它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目的就是希望其能够指导实践。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就是很关键的步骤。群众路线就是对以人为本最好的解释。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要结合着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结合者人们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在最大程度上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我们的文化系列。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不能离开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国家的传统文化属于这个国家的历史结晶,它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它是经过很长时间才形成的。所以,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一定要使其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进来”

价值观在追求人类共性的同时,也在彰显着自己的个性。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是在资本主义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吸收资本主义好的方面,摒弃坏的方面。同样,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时,我们要摒弃其“普世价值”的理念,传承其人们都在追求的价值。

(五)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放在很高的地位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向漫长但又非常重要的工程。我们需要理解其重要性。要充分地了解到其能够给马克思主义的地位进行进一步地加强,能够使党的政策更好地贯彻。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选择上,可以进行一些教育实践活动诸如红色旅游,或者是提出一些鲜明的口号等等。在这些途径的选择上,一定要尊重老百姓的意见,这一步骤是统一大家认识的必要过程。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职业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总结形成自己的职业精神和城市精神,我们再在这个基础上来丰富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我们还可以听取一些权威人士的意见,并且在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地讨论。让各种各样的人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相信一定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带来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孙其昂,侯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代性境遇与超越[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02:58-63.

【2】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8.

【3】熊艳,杨越,郭平.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提炼――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原则[J].前沿,2011,12:4-6+24.

【4】戴木才.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个维度(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二[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9-16.

【5】重庆市"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课题组,黄蓉生,白显良,李晓娟,崔健,习蓉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研报告[J].探索,2010,03:123-128.

【6】李晓东.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性质与基本精神[J].山东社会科学,2007,07:9-13+148.

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培育;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2-0100-01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信仰,一个团体要有团体发展壮大的规划,一个国家要有富民强国的目标政策。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一、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从社会做起

纵观党的历史,践行“核心价值观”始终是我们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任务。从我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教育到现在的“三个倡导”“三个代表”,都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现。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任务。至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成为我们全党全民的核心任务,是我们全社会的义务。

必须承认,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凡是个体都要存在于社会的集体中,都要为社会的集体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个体扩大到社会,才能得到标准的检验,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从童年抓起

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寄希望于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的成长方向代表着国家的发展方向。我们都有一个期盼,就是我们的后代能够让国家如何富强、发达、文明。但是,这富强、发达、文明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社会每个成员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

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是清纯的、没有是非观念的、没有固定的方向性和核心内容的,需要成人的概念灌输、方向引导和是非判别。青少年一旦形成固定的价值观体系,将成为一股新的潜流,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带动社会新的导向。

1.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从家庭做起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更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老师。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要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期,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发挥出正能量,传递出正能量,把每个家庭的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很好的代代传递下去,并让当今的每个独生子女在成长的道路上扣好第一粒扣子。

家庭中的“扣子”,就是我们每一个社会组成分子――个体的人。“敬业”的体现,在家庭中是最具体的。如果这项工作是自己所喜爱的,作为一项事业去做的时候,个体的工作者就会付出加倍的努力,这样的表现就是“敬业”。这种潜移默化的“敬业”带给学生们的是诚信、是友善、是“天道酬勤”的道理。

2. 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从幼儿园娃娃抓起

幼儿园是学生的第一个社会,成人社会的形形,像一个微型演播厅一样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每天都要在这样的判断中成长。对于学龄前的学生,“爱国”的含义是比较高深的,但他们知道友善、诚实。而平等与自由,就是同伴间的分享与谦让。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学生太小就忽视“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千万不要忘记:幼儿园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启蒙教育,是决定一生的教育。

3. 校外教育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校内教育给人的印象就是整齐划一、教法清晰、方向明确,能够起到决定性教育作用。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学生课后的影响与教育。如富裕的生活和贫瘠的日子评价标准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能否自觉遵守纪律,对于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自己能不能控制不去做――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法治观念。

少年宫是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很多学生课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这里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全社会的价值体系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少年宫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少年宫是校外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学生本身有相对的自由,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学习时间、授课教师,可以选择某一天的学习和放弃学习。学生们在这里没有职位的差别,没有贫富的区分,没有学习成绩的排名,每个学生完全是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出现在校外教育的环境中,平等地维护自己的尊严。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能让学生诚实地展示自己,公平地参与竞争,民主地适应社会的管理。

综上所述,我们很容易看出,中国文化历来强调整体思维、辩证分析,这种整体思维、辩证看问题,恰恰与马克思的哲学观息息相通、不谋而合。而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的历史瑰宝,是少年儿童建设祖国未来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从儿童抓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更要从童年做起。

参考文献:

[1]王旭丽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困境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4(12).

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第4篇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力量,我国历来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十分重视。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思政工作者的重视。在内蒙古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中,突出了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培训过程突出了实践的本质。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充分和青少年的思想特点相结合,使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青少年认识和解决人生难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内蒙古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过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内蒙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现状。

【关键词】

内蒙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基金项目】

本文为集宁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德育价值研究”(编号:jsky2016031)成果。

我国广大的青少年是接受素质教育的主体,搞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保障。青少年是将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处在一个没有发展完全的状态,因此,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塑造和培养,是青少年发展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底蕴融入到青少年的成长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观念中去引领、整合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让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四中全会的精神,在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理论结合实际,紧扣时展的脉搏,在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中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阐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有关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而凝练地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在党的十报告中,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达方式,即“二十四字”表达形式:“富强、民主、……友善”等。这二十四个字十二个词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是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努力的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教育途径,在青少年中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内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近年来,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很多专家进行着不同角度的研究。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青少年的培育方面却有着一定的不足。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涵盖的面非常广,包括青少年思想、品德、心理、行为模式等多方面。而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华的阐述。从理论上说,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

二、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现状与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向。与过去的注重理想和集体利益的取向不同,目前的青少年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有功利化的倾向。对于个人的利益和眼前利益比较关注,对于社会价值的判断标准也不是以为社会付出多少来衡量,而是把能否做到自我满足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而且当前的青少年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多元化趋势。而不仅仅是传统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独大的局面。一些享乐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思想或标新立异或自成一家,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新的难题。由于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政治教育普遍冷淡化。一些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就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没有深入的研究。高中大学的政治教育课仅仅作为一种获得分数或升学的手段,而失去了为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并不能被活学活用,而是作为考试的内容而被记忆。因此,一些青少年在政治情感上趋于冷淡化,人生态度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因此可以说,当前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面临着一定的危机,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信仰的缺失使青少年在人生旅途当中缺乏应有的方向。

三、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

(一)紧扣价值观念的教育主题,彰显时代特色。

内蒙古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对于多年来相关社会主义政治工作方面的经验,结合了本地青少年思想的特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和践行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开展活动。在针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丰富活动的开展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是内蒙古地区的特色。这些教育教学活动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且符合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青少年在这些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树立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并且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抒发自己爱国爱家的情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锻炼了自己的思想品质,加强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后备军的使命感。内蒙古地区针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升华了青少年的情操观念,对他们的品质进行了一定的砥砺,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平台。在学习和实践中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过去的教育传统,拓宽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框架,形成了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主题模式,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通过“两个转变”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在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通过“两个转变”的行动,促使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效率的提高。在这两个转变中,一是将口号变为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宣讲和口头的说明,在青少年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不仅仅是靠几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实践活动。为了使内蒙古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和践行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内蒙古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进行了专项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践行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规范,在规定中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要求更加贴近青少年的实际需要。因此,针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了一定的实践标准,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范,使针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了一定的着力点,有利于实现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二是从偏语言管理到行为服务的过程。对于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程式化的语言的教育管理,而应该使老师以身作则,切实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使老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不断整合青少年的活力,来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自觉的践行。

四、结语

青少年作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应该加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与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对于青少年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内蒙古自治区紧贴时代脉搏,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为主题,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进行了充分的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并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作者:赵永文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玉红.内蒙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2015,2

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第5篇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传递着强大的正能量,感动着、改变着、影响着广大市民。“文明”、“守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血脉。

这仅是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始终牢记邓小平同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指示和“一定要把__建设好”的嘱托,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先仰圣、创业求新、坚韧求是、包容诚信”的广安精神得到进一步弘扬,学好人、存好心、做好事、有好报的社会风尚已经形成,一座“道德之城、文明之城”正悄然崛起。

强化制度保障

让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长效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支点。市委市政府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和系列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一项必须抓好的政治任务来安排部署。

今年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的首要任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长效化,我市着眼于常态,注重在长效,不断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制度保障——

坚持在宣传学习、推荐评选、群众参与机制建设上下工夫,着力做深、做细、做实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小平故里美德少年”推选评议工作,形成学好人、存好心、做好事、有好报的社会风尚,大力营造“德城”建设的浓厚氛围。

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相关制度,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发展。

各级各单位规范入党入团仪式,在学校统一推行入学仪式、成人仪式和入团入队仪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各种有庄严感的仪式当中。

开展道德讲堂、文明餐桌等一批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面广的教育实践品牌载体。

加快征信系统建设,在重点领域建立“红黑榜”制度,推进“诚信广安”建设。

……

强化制度保障,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化、常态化,广安一直在探索。

宣传教育无缝覆盖

让核心价值观遍地开花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认知认同是关键。我市采用道德讲堂、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宣传教育无缝覆盖,让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0月14日,广安区大有乡小学校教师在校内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画。近日,广安区向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发放2000余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画,并要求其张贴在校内醒目位置,引导全体师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小学校只是宣传阵地之一。我市在城区中心公园、城市广场、建筑工地围挡、电子显示屏等地,张贴“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把街头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阵地。一幅幅主题公益广告,让人们在享受城市美丽景观的同时,也能受到正能量的熏陶。

报刊、电台、广播也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今年以来,《广安日报》、广安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拿出重要版面、重要时段,用生动的公益广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人们心里。

此外,我市各级各部门、各区市县纷纷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通过身边人的故事,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引导全市人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素质、感悟道德理念、升华道德境界,不断提升市民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

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第6篇

一、营建班级环境文化,让学生记住要求

熟记核心价值观,应该充分借助班级环境文化的布置。“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岗、诚实、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分为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班主任可采用分层的形式让学生记住。例如在编辑黑板报时,指导学生从这三个层面进行思考,把黑板报分成三个层面,化繁为简,从易到难。很多班级会在教室后墙设立特色文化墙,则可以按不同的月份,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价值观手抄报展示、价值观书法展示、价值观绘画展示等。一些班主任还在教室里设置学生赏析性评价栏,则可定名为“文明树”“友善树”“诚实树”等。

二、借助杰出人物的文化熏陶,让学生心有榜样

1. 借助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黄香温席、孔融让梨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通过《三字经》的模范人物教育学生,在家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尊重同伴;在社会要敬老爱幼,助人为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发挥先辈榜样,学价值观。现在的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很难体会革命先辈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把《小兵张嘎》《鸡毛信》等人物故事,配以合适的音乐、解说,再现他们成长的历史画面。

3.发挥同学榜样,学价值观。同学不仅是共同玩耍的伙伴,也是相互的学习进步的激发者,在共同的日常事件中体验着类似的感情,因此,在班上选取学生为榜样,同学们就会向他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评选“四好少年”“最美少年”,能为学生树立心中的标杆。

三、实施班级活动文化,让学生从小做起

1.利用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在“六一”,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核心价值观的多种教育和锻炼。每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学校可以召开少先队大会,庆祝全体同学的生日,重温誓词、唱队歌、重温队史,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表彰先进。

2.广泛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根据南粤雏鹰奖章体系积极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和争当“四好少年”活动,是非常好的全面践行价值观的方式。与同桌开展“手拉手”活动,先进帮后进“手拉手”等,这类小活动是非常好的“友善”教育活动。

3.根据学校特色,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我校开展了“少年邮局”特色活动。首先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营建,让学生熟记核心价值观;接着让学生从小公民个人的层面设计“爱国、爱学、诚实、友善”的不同邮票;班委成立一个评比小组,选出优秀的作品;得奖的学生谈设计思路;最后在特色栏中展出优秀的作品。这样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

四、制订班级制度文化,让学生接受帮助

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第7篇

江南造船在151年的漫长历史中,逐渐培育并形成了以“爱国奉献、求实创新、自强不息、打造一流”的江南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江南精神根植于江南造船的深厚历史中、诞生于江南人振兴民族工业的艰辛实践中,孕育自中华民族强军强国梦中。“江南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体现,是近现代中国先进思想文化的折射。正是代代江南人对“江南精神”的高度认同,并成为自觉的价值追求,江南造船才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并不断发展壮大,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江南造船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

一是从管理制度和机制上保证价值引领。江南造船高度重视树立全员的价值自觉意识,将价值观化为具体规定渗透到公司所有的规章制度中去,确保了江南精神以及安全、质量、人才、廉政等理念在各项规章制度中充分体现,从制度根源上确保了价值观的认同,也必须化为每个员工的自觉意识。此外,江南造船把加强价值观的培育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大战略之一,作为规范员工行为、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举措。公司高度重视价值观培育,建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研讨有关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办公室,依托党群工作部,作为协调、执行企业文化工作的执行机构。在管理体制上确保企业文化建设得到全公司范围的重视。在体制基础上,江南造船每年将文化建设纳入年度工作重点计划中,努力使江南的核心价值观在员工中有效传播,渗透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成为江南实施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强大引擎。

二是从构筑理念体系上阐释核心价值。江南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与搬迁上岛同步推进。江南造船整体搬迁长兴岛时,面临在新基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急迫要求,江南造船重新梳理和完善江南文化体系。经过全面梳理,形成了江南企业文化理念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编制了《企业文化手册》、《VI手册》、《员工手册》,实行统一基色、统一标识、统一着装,形成共同行为规范,成为指导江南企业文化工作的实操性文件。随后,江南造船持续对企业文化体系进行完善,提炼形成了“强盛民族工业,铸造海上长城”的崇高使命,以及品牌理念、造船理念、职业理念、团队理念、安全理念、质量理念、保密理念和廉洁理念,这一系列理念具体诠释了江南精神的核心价值观,也使各个领域有了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标准,对江南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一直坚持军工第一的江南还提出了把江南造船建设成为“军工历史最悠久、军品竞争力最强、经济效益最优、军民融合”为主要标志的中国第一军工造船企业。清晰的文化价值体系和明确的愿景,对于激励江南造船人践行江南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从文化建设上进行价值宣贯。江南造船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价值自觉意识形成中的作用,重点围绕江南历史、江南精神、江南榜样等方面加强军工文化建设。宣讲江南历史方面,江南造船通过江南造船博物馆、全国和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资委中央企业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园、江南原址近代历史保护建筑群等载体,全方位地展示和宣传江南造船文化核心价值观;在全国六省市开展了中国民族工业起步与发展暨江南造船建厂150周年档案巡回展,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求是》杂志发表纪念文章,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邮政分别发行全国流通的一金两银有面值的纪念币、一套四枚纪念邮票等活动,向全国展示了以江南为代表的造船人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的情怀。宣贯江南精神方面,下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等书籍,编制了《江南造船理念手册》等,组织两级中心组和班组学习;用江南不同历史时期的杰出科技人物名字命名厂区主要道路;通过《江南工人》报、网络课堂、“江南大讲堂”等载体进行江南精神的深入解读及宣贯;推进文化上舰活动,在舰船的装饰中,融入军工文化元素。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多样化的媒介,有效提高了江南精神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江南人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树江南榜样方面,积极开展选树先进模范,通过典型人物示范传播江南文化,在员工中形成了践行江南核心价值理念,传递正能量、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以点带面,培育出众多劳模和先进典型,为军民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有多名员工在国家和国际技能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四是针对不同群体搭建价值教育平台。江南造船针对不同群体来搭建不同的思想教育平台,来培育核心价值观。面对科级以上干部,开办江南大讲堂,每月举办一次,邀请资深专家、企业高管进行专题讲座,增强了干部的军工报国意识和为国奉献的情怀。针对普通员工,江南造船充分利用好内外网、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充分挖掘江南的历史故事,将能够体现江南核心价值观的人物和事件以故事的形式体现出来,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企业历史,同时接受价值观的教育。针对大学生群体,江南造船近年来重点利用持续近一年的入司培训来进行价值观教育。首先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江南历史、江南人物,每年举办新员工晚会;新进员工展示培训成果,展示对江南价值观的认识;分到部门后,每人配老师傅,在日常工作中去感知江南精神。针对劳务工群体,江南造船向他们发放《企业文化手册》,每年举办劳务工欢乐节,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举办晚会,广泛宣传江南产品的影响,使劳务工感受到企业的关心,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他们亲手建造的产品所承担的光荣使命,不断增强他们在江南工作的荣誉感,从而增强对江南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他们成为江南造船生产发展的生力军。

国有企业践行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及具体路径

价值多元和价值冲突是当代中国人价值选择、文化认同的社会现实,也是价值观培育必须直面的挑战。价值自觉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即以价值自X的态度推动核心价值观传播,使企业员工真正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主导文化有更好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结合江南造船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及培育过程,在国有企业中增强价值自觉意识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一是宏观价值观要转化为企业自身的价值观。在企业中培育和践行价值观,必须要将宏观价值观具体化为企业的价值观,必须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历史和产品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企业职工长期在企业内工作,很容易培养起对企业的认同,对自己生产产品的认同,因而也就更加容易形成对企业的价值自觉意识,进而会不断去维护企业的核心价值。只有先打通主流意识形态向企业沉淀的通道,才会实现企业和社会的良性互动,进而逐渐使企业员工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自觉。

二是文化建设管理机构必须要有价值自觉理念。虽然价值观培育是全公司的事情,但对绝大部分国有企业来说,价值观培育的领导者都是企业党委。因此,企业党委是实现价值自觉的关键,也是源头。党委要树立起自觉意识,把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首先,要加强总体规划,深入研究企业发展历史,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引导下及时提炼总结企业理念,并要科学编制计划,有效破解难题;其次,要培养建设一支优秀的文化工作者队伍,特别是要同薪酬同待遇,防止队伍被边缘化;要引导军工文化工作人员首先自己成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良好风气的引领者;要抓紧培养善于开拓的创新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要鼓励和吸纳在职工中涌现出来的各类文化艺术人才,打造一批较高水准的文化艺术团体,建设一支扎根军工科研生产一线、专兼结合的基层军工文化工作者队伍。再次,党委还应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必须主动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趋势,注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在积极利用新媒体的同时,要看到传统媒体仍然具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和市场空间,因此要融合利用新老媒体;无论是什么媒体,都必须坚守真实、优质的内容,否则不可能发挥出好的效果。

三是领导干部和文化工作者要有价值自觉意识。在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领导干部的自觉遵守和率先垂范,起着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必须增强价值自觉意识,避免简单地只用经济规律思考问题,自身要发挥践行价值观的示范带领作用。而作为价值观的研究者和传播培育者,企业管理者特别是文化工作者是实现企业价值自觉的关键。企业核心价值能否有效地传递给全体员工,首先取决于企业文化工作者的价值自觉意识。首先,文化工作者应对自身的身份、使命有着充分的自觉。文化多元、文化冲突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念混乱和文化认同危机,企业部分员工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呈现迷茫和无助,甚至出现“怎样都行”的价值虚无主义,是当前必须面对、考虑的时代社会环境,也是企业文化工作者承担着引导、培育员工价值认同的使命所在。文化工作者对这种文化价值建设者的身份认同会隐性地影响到员工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自觉。如果文化工作者缺乏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和自信,就会缺乏对从事工作的意义的深刻认识,进而影响到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其次,文化工作者要有对自身能力、素质方面的自觉,文化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能力是影响价值观培育的关键,文化工作者应有根据不同员工群体特征和特点灵活采取传播方式的自觉意识。价值观培育重点是要重视实践性与人文性,让员工感受到价值观教育是“可信的”,同时也是“可爱的”。

四是推动全体职工的价值自觉意识。企业中,价值观培育是要达到全体职工对主导价值的自觉认同和`行,这就需要构建全体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平台,使职工成为价值传播和价值实践的主体。首先,企业要了解职工的处境和需求,特别是现在很多企业都招聘了大量的外地职工,当前的房价、经济发展环境等都会让很多员工产生困惑,企业只有面对职工的情感孤独、生活压力等问题,加以引导,通过逐步增加收入、提供能力提升机会、搭建成长平台等,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使员工与企业共成长,企业的价值观才能真正树立起来。其次,价值观培育不应成为单向度的说教,而是要广泛融入职工参与的各项活动中,通过举办受职工欢迎的各项活动,规范行为的构建,共同营造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修养,使每个职工渐渐的将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活化于行。

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第8篇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此话,过耳难忘。

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而作为民族未来和中流砥柱的青年,作为青年朋友的团委组织,又该如何践行这样的价值观,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让我们看看,近期各地团组织如何身体力行,和青年朋友们一起,遵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团宁夏区委:寻找乡村好青年

为深入推进“践行核心价值观携手共筑中国梦”,9月1日,团宁夏区委在青铜峡市开展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宁夏乡村好青年成长故事分享活动。来自全区的5名“乡村创富好青年”和“乡村道德好青年”与在场的百余名团员青年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银川市青年创业奖获得者杨欢、石嘴山市示范性家庭农场创业青年徐迎平,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千方百计克服资金难、技术难等问题,带领村民共同走向致富路,一路艰辛,成就精彩青春;“全国十佳优秀大学生村官”张军明朴实能干,愿意扎根农村,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成为村民的贴心人和好朋友;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学雷锋先进个人的中宁县单身妈妈刁荣辉讲述了负债办超市,靠着诚信做人、诚信经营,热心公益、回馈社会,获得了顾客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所在超市被评为“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宁夏慈善超市”的事迹。“感动宁夏・2012年度人物”西吉县张方鼎,在讲述中也获得多次掌声。

张方鼎是西吉县新营乡腰八庄村人,2005年从宁夏大学毕业,先后在银川几家英语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却始终难忘家乡的孩子。经人介绍,他接触到澳门巴迪基金会,一个非营利性慈善组织,致力于促进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妇女和青少年的能力培育。于是,他将自己的乡村外语培训计划通过信函传至该基金会,并被该机构选拔到北京进行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张方鼎辞掉工作回到农村。他深知农村学校大多没有专业外语老师,希望通过他的努力,使更多的农村孩子获得教育公平。他将一所闲置的小学改为公益性学校,然后一家一户家访,让孩子到学校接受免费的外语辅导。至今,经其辅导过的学生达上百人,由其资助和经联系受资助的贫困学生有40多人。他在大山深处陪伴孩子们成长,坚持义务助学、资助贫困学生,虽然是“编外老师”,却让孩子们深深懂得了教师的伟大。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青春,这样的故事分享,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他们身上蕴藏的青春热情、追梦圆梦的奋斗力量和坚持不懈的顽强毅力。与会青年纷纷表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前进方向,积极投身农村这块发展的沃土,充分利用共青团组织搭建的平台,自觉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拥护者、支持者、参与者。

“寻找乡村好青年”的活动由团中央发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由省、市、县、乡团组织共同推进,引导农村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向上、向善的青春正能量,携手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前,此项活动在宁夏进展顺利,社会反响热烈。全区22个县(市、区)已全部完成评选认定工作,共产生县级乡村好青年241名,其中道德好青年107名,创富好青年134名;先后开展县级“乡村好青年”分享、代言、践行活动54场次,参与青年5568人。宁夏团区委还专门设计制作了“寻找宁夏乡村好青年”活动专题网站,利用网站平台集中展示各地乡村好青年的典型事迹,展播各地组织开展评选“乡村好青年”、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分享等活动情况。

团河南省委:一场别有新意的红毯秀

近期,团河南省委组织了一场红毯秀。

青年学子们夹道欢呼,媒体闪光灯追逐,主人公们走过红地毯,走向中国梦展示台。他们不是明星模特,不是企业家,但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

第一批走上红毯的是老兵代表。当抗日战争代表谢文静、解放战争代表李金清、抗美援朝代表柳岳继、对越自卫反击战代表冯作义老人走过红毯时,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他们一身戎装,荣立过赫赫战功,经历过浴血奋战,生离死别,虽白发苍苍,仍精神抖擞。看着昔日的战争英雄从身边走过,大学生骨干班学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主席陈浩激动地说,他们身上蕴含的浩然正气,正是他们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我们所欠缺的。我们一定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刻苦学习,不懈奋斗,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第二批走上红毯的是劳模代表。86岁的“红旗渠”修渠英雄任羊成、全国知名排爆专家王百姓、全国道德模范谢延信、“感动中原”人物黄久生、“北京好人”李高峰,在学员们的热烈欢呼声中走过了红毯。站在红毯一侧的河南大学生骨干、河南师范大学学生会主席陈辉趁机与自己崇拜的英雄任羊成握手致敬,兴奋地说:今天亲眼见到了修渠英雄任羊成老前辈,内心无比激动。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一定会追寻红色足迹,像他们那样,艰苦奋斗,实干兴邦,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砖添瓦。

第三批走上红毯的是当代涌现的见义勇为青年英雄代表。“刀下换人”的林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广庆、“舍儿救人”的青年英雄刘兴元、“三跳黄河救人”的90后学生邢二朋、“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李博亚、“夺刀救人”的15岁少年郭麟,已为大家所熟悉。在他们走过红毯时,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纷纷传来“李博亚,好样的”、“二朋,加油”的喝彩声。南开大学学生会主席胡明远激动地说:这些当代英雄,离自己很近,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前进的动力,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应该做到。

老兵代表、英模代表、青年英雄代表走过红毯后,在“走中原大地 挺民族脊梁”展板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在“中国梦”展板前,用五色彩笔与青年们共同描绘了中国“梦”。随后,英模们与学员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青年是引社会风气之先的最为朝气蓬勃的力量,青年追求怎样的人格理想、秉持怎样的道德意愿、践行怎样的价值准则,直接彰显着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昭示着未来中国的精神风貌。”团省委副书记、党组副书记李若鹏指出,“走向红地毯、在掌声与鲜花中向我们走来的,应该是这些英雄劳模们,如果他们走入了广大青年的心灵深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引导广大青少年以这些英雄、劳模为榜样,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着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更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不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第9篇

“小媒介”助力“大传播”。发挥公益广告的熏陶启迪和感化教化作用,既坚持从小处着手,围绕群众日常工作、出行、休闲、购物等方面,推出融入日常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型宣传载体;又注重从大处着眼,设置有视觉冲击力、大气美观的大型广告,实现了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的立体式、全覆盖。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已占据全市户外宣传总量的50%。注重将核心价值观与地域特色、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在公益广告中增加爨文化等元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地方化、本土化。

“小讲堂”汇聚“大能量”。全市建成道德讲堂986个,举办活动超过6100场,直接参与人数逾240万人次,涵盖了党政机关、学校、窗口单位、厂矿企业等各种行业,覆盖了公务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企业工人、新市民、农民等各类群体。双语道德讲堂、清真寺道德讲堂、流动道德讲堂大篷车、跨省区联合道德讲堂、农家大院道德讲堂、家族道德讲堂等创新品牌在省内外叫响,《信息专报》、《半月谈》、《云南日报》报道了曲靖利用“道德讲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做法,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文明网等门户网站大量宣传曲靖“道德讲堂”的活动情况。

“小人物”彰显“大精神”。把发掘、宣传、学习道德楷模,作为道德建设的“引路人”工程,每两月评选一次“身边好人”,每年评选一次“曲靖好人”,每两年评选一次“道德模范”,并坚持开展“最美志愿者”、“最美家庭”等“最美”系列寻找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传承中华美德、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楷模。目前,全市有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中国好人11人,云南省道德模范16人,云南好人4人,曲靖道德模范100人,曲靖好人290人。

“小家庭”传承“大家风”。通过群众自荐、媒体采风等方式,深入挖掘民间具有深远影响的优秀家风家训、名人家风家训。在市级媒体开辟“说说我们的家风”、“家风伴我成长”等专题专栏,生动诠释优良家风。在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动员广大群众议一议家训、说一说家风,开展写家训、立家训、制作家训“传家宝”等活动,把家风家训建设融入清明、端午、春节等传统节日活动中,把好家训、好家风融入“最美家庭”、“最美乡村”、“最美人物”等寻找评选活动。

“小主人”放飞“大梦想”。曲靖市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开展“清明祭英烈”、“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和“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童心向党、优秀童谣传唱等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用“少年梦”托起中国梦。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开展“洒扫应对”、“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日行一善”等道德实践活动,开展美德少年评选表彰、童谣征集、经典诵读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争取中央、省里支持,完成65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任务,市级财政投资100万元,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4所。成立了曲靖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3个条件成熟的社区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为未成年人免费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在年满18周岁的孩子中开展成人礼教育。举办“弘扬传统美德 传承优良家风”文艺晚会。

践行核心价值观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友善 内涵 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友善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既属于基本的主体道德品质,也属于重要的现实社会伦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言,友善之德的基础性和独特性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友善”的把握,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出发,不仅要把握历史传统,也要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代实际。

“友善”既是历史传统,又是当下的道德需求

友善,作为我们国家自古以来传承的优良品德,直接指向人际关系,其所概括和表达的是共同体成员之间如何彼此对待,采取什么样的立场、方式和态度处理日常的伦理关系,尤其是伦理关系背后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从国家层面出发,要求执政者当怀有仁心,关爱民生,这样才能构建民主的空间、和谐的国度;从社会与个人的角度出发,则要求每个个体都能心中有爱,与人为善,乐于奉献,人间才有温情,使自由、平等的幸福之花常开不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友善”确立为一项基本内容,既是对古今中外历史传统的尊重,也是对人们当下道德需求的回应,无疑是一项十分及时而必要的举措。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友善要求主体自身首先应当具备友爱之德。其一,要持平等心、相互尊重。毋庸讳言,这是友善的首要内涵。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平等”是一种现代价值,也是一项基础价值,更是现代社会的主导价值。平等观也是现代人道主义的基本方面。作为现代道德,平等与友爱的存在有所不同。友爱讲究以同情心仁慈待人,侧重道德情感,即爱意的共通;平等则直接描述和规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理念和行为态度,相比之下,平等更像是友爱之德的刚性构架、理性支撑,是其能够存在和展开的理念基础。

其二,要有礼让之德。友善不仅要认同、坚守和贯彻平等观,更要具备包容、宽容之德。这也是友善观的题中之意。平等并不是为平等而平等,而是旨在创造一种合理而良性的伦理秩序,使社会总体交往与人际关系保持健康有序的状态。面对不同主体的多元物质追求和现实利益的多样化,我们应该既讲究合作,又要进行竞争,或者通过合作以竞争。面对各种社会竞争,友善必然成为化解利益纷争的重要剂。具体而言,就要讲礼让之德。

其三,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公共意识。友善的意义和目的并不在于友善本身。如果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应当具备友善的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不管是交往的理性,还是商谈的伦理,都无法忽略友善的基本价值及友善对于主体沟通力的建设性意义,这也是公共秩序得以有效改善、人的利益最终得到实现的真正逻辑前提。

社会主义友善观是社会和谐共融的道德前提

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友善,更是一种切切实实的德。友善之德的普遍认同、内化及其普施化育,必然指向社会生活的良好秩序与和谐共融,同时也是二者得以实现的基本道德前提。

友善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共同体和意义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它既是维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共同体的纽带,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共同体提供重要支撑。就我们国家的当下发展而言,不管是在传统的“熟人”社会,还是快速发展起来的“陌生人”社会,友善的“缺失”问题都已经日益凸显。对此,我们既要看到相关问题产生的必然性,也要注意其负面的伦理效应,看到其日益暴露的消极性、破坏性。这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而言,意义十分重大。

友善是人类的尊严、安全感和享有舒适生活的内在需要。如今,现代化生活已经成为国人的普遍追求,物质追求及与此关联的物欲必然增加。与此同时,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也必然相伴相生。实际上,友善需要主体具备一定的道德自律能力,因为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如果外部伦理环境不能施以切实的约束和教化,那么友善之德就必然受到功利主义较大的消极影响。

友善是防止人际关系异化的精神力量。之所以不得民心,就在于它吞噬了友善最为基础的理性内涵,即平等心与相互尊重。但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好人主义”在当下也比较流行。这是友善另一种形式的异化。所谓“好人主义”,其实就是以狭隘的私利谋求为标准、为前提的,社会的良知与道德在它这里也不过是谋求私利的形式和工具而已。“好人主义”将友善异化为以纯粹的技术理性见长的伪善,这与专制主义一样,注定会为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观所不容、所否定。

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载体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局面,从理论高度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它与中国梦的崇高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趋势,以及内在要求是高度契合的。对于广大社会主义公民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友善观,一般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要持平等心,凡事讲究相互尊重、换位思考。多元价值观念之间形成的摩擦、冲突、矛盾,其根本原因往往不在于多元价值本身,而在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倾向、偏好之间并未坚持或者做到平等相待。持平等心,就是保持人道心,把自己和他人都当作平等之人看待,以相互尊重为基础而开展交际,赢得舒适稳妥的交往空间。

要秉持仁善、友爱之德。对于大众而言,仁爱心都不应成为一种奢侈品。一个缺乏爱心的人往往难以得到他人的友好关爱,残缺不全的灵魂总易导致人生的残缺不全。无论如何评价,这都是一种遗憾和创伤,并为良知、道德和公正所不允。一个缺乏关爱与温情的社会,从发展的长远来看,也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是要有包容、宽容之德。面对多元观念时,我们要讲究包容、宽容之德。当然,这不单单意味着一个人就能够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或者社会的大多数成员都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但包容、宽容的总体缺失,却可能造成十分消极的伦理后果。

要切实提高交往理性的自觉及沟通能力,合力创造与维护和谐友爱的氛围,养成积极达成共识、有效解决疑难的良好习惯作风。友善作为个体道德的强大力量,应该与其他品德一道,将公民塑造为善于沟通、协商全面的现代人,成为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载体。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京体育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②艾国、刘艳:《从四个维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的内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10期。

③:《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上一篇:核心力量训练范文 下一篇:司法核心价值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