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成本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6:13:55

降低成本论文

降低成本论文范文第1篇

一、物流成本的涵义

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其由三部分构成:①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的费用②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的费用③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费用。

物流成本的内涵是比较明确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划分物流成本的范围,如何将物流成本准确的计算出来,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操作经验。

由于缺乏对物流成本的准确把握,给企业的物流管理带来许多障碍,不利于发现企业物流运作中存在的非效率活动,也难以对物流成本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因此,把握物流成本概念,不能只停留在概念本身的理解上,还必须对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以及物流成本分析方法等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

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物流是第三利润源”以及“物流成本冰山说”等观点都说明了物流成本问题是物流管理初期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所谓“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是指通过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继降低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另一种观点是:降低制造成本和扩大销售)消耗之后企业获取利润的第三种途径。正是由于在物流领域存在着广阔的降低成本的空间,物流问题才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物流管理可以说是从对物流成本的关心开始的。

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构成企业物流管理最基本的课题。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降低物流成本与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

(一)从企业微观的角度看

从企业微观的角度看,降低物流成本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由于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总成本,从而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在销售收入和其他成本及费用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因此会得到增加。

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知道,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价格背后体现的还是产品的价值量,即产品中所凝聚的人类抽象劳动的数量。商品价值并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时间,而是由行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当某个企业的物流活动效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物流活动效率,物流费用低于所属行业平均的物流费用水平的时候,该企业就有可能因此获得超额利润,物流成本的降低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第三利润”;反之,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下降。正是这种与降低物流成本相关的超额利润的存在,而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导致企业积极关注物流领域的成本管理,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

2、降低物流成本后,企业具备了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可以利用相对低的价格销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从宏观的角度观察

从宏观的角度观察,降低物流成本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全行业的物流效率普遍提高,物流费用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增强。

2、全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将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导致物价相对下降,这有利于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提高国民的购买力水平。

3、物流成本的下降,对于全社会而言,意味着创造同等数量的财富,在物流领域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资源得到节省。

四、物流成本水平的衡量指标

1、企业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用来衡量微观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不同的行业,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有差距的。一般说来,制造业的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高于非制造业,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居于所有物流费用的首位,其次是保管费用。

企业微观物流成本从物流活动的领域角度可以划分为,采购物流费、工厂内物流费、销售物流费、返品物流费和废弃物回收物流费等。

按照商业习惯,采购商品(制造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商业企业的采购商品)一般由供应商支付运输费用,并不计算在采购物流费用中。但是,这部分费用最终也会在产品的价格中反映出来,从而影响到物流费用的水平,对于这部分物流费用应加以特别关注。

要准确反应企业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并且使不同企业之间该项指标具有可比性,首先必须明确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制定出统一的计算标准;其次,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2、社会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社会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用来衡量社会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运输费用、二是库存维持费用、三是物流管理费用。

运输费用包括企业使用专业运输服务,支付给各种专业运输业者(包括物流子公司)的运输费用和企业使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开展运输活动所支出的费用。

库存持有费用包括用于存货的保管费用(人工费、设施折旧、材料费、水电费等)和存货所占用资金的成本。前者包括支付给仓库企业的费用和企业自己从事货物保管所发生的费用;后者参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资本投资回报率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存货金额。

管理费用包括用于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及其运营方面支出的费用。管理费用的计算可以根据历史经验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运输费用和库存持有费用的总和;或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制造业和流通业的gdp贡献值。

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水平和物流活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因此,反映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上也有所不同。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离不开企业物流成本的统计,只有在企业物流成本的统计趋于科学合理,并且有了一套完整的统计体系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从宏观上准确把握物流成本的水平。

现行的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方法,是站在货主企业,也就是物流需求方的角度去计算汇总物流费用的支出。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从国际范围来看,呈现下降的趋势。这种现象首先说明,随着企业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和效率化水平的提高,在创造同等规模社会财富的情况下,在物流活动领域耗费的资源得到降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程度得到提高。导致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

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企业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物流成本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是物流管理要实现的重要目标。尽管从物流管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已经进入了物流战略管理的阶段,但是,对于物流成本管理的任务并没有完结。从某种意义上讲,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永恒课题,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方式、手段以及范围有所不同而已。在pd(physicaldistribution)阶段,物流成本管理局限在销售物流领域,进入logistics阶段,物流成本管理扩展到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领域,物流总成本的意识得到增强。而到了供应链物流阶段(supplychainlogisticsmanagement),对物流成本最小化的追求,已经超过个别企业的边界,追求的是整个供应链,整个流通过程的物流成本最小化。因此,可以说,物流管理到了高级阶段,同样离不开成本这个主题。只要价格还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物流成本就仍然是企业物流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正是企业物流管理不断向纵深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降低物流成本的潜力被陆续发掘出来,企业物流成本水平的降低直接导致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

(2)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业作为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经营的新兴产业,它的出现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结果,是企业物流合理化的要求。现代物流业凭借其专业化的运作方式,在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活动规模化方面表现出强大的优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为企业采用外包方式推动物流合理化和效率化,继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供了条件。

(3)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品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内容和需求数量是不一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国家,总体的趋势是,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降低,以服务业为主要标志的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同一产业内部的结构同样也在发生变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中,电子产业、生物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加大。这种变化,导致物流量与gdp之间的关系,由过去的那种同步、同力度增长,转向物流量的增长幅度相对放缓,甚至出现与gdp增长相乖离的趋势。换言之,由于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社会经济增长对物流量的拉动作用在减小。

体现在物流成本方面,同样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因此,我们在对不同国家的社会物流成本水平,即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进行比较的时候,不能够忽略产业结构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注意来自不同主体的指标的可比性问题,避免简单地比较和轻易地下各种结论。

除了以上因素导至社会物流成本水平下降之外,物流服务本身的质量也会影响到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的高低。

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成本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物流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准之下的物流费用支出。物流服务水准越高,支出的物流费用自然也就越高。物流成本管理的任务是在保证所规定的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标准的前提下,使物流成本最小化。

高度化的物流需求,需要高水准的物流服务做基础才可以得到满足。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度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企业生产运作方式的变化,对于物流服务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订货周期在缩短,物流的批量在减小、物流作业频率上升,物流成本也会随之加大。此外,消费者对于物流服务本身的需求量也在增多,这也会导致物流成本的上升。

根据资料显示,美、日两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在近一、二十年中,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企业库存规模下降带来存货持有费用的节约。

我国由于在物流成本计算和统计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完整的体系,因此,目前很难准确说出社会物流成本的规模。自己还搞不清的事情,由别人推断出来,显然缺乏可信度。当务之急,是规范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健全物流成本统计指标体系。

五、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1)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健全企业物流管理体制

企业降低物流成本首先要从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入手,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要有专司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树立现代物流理念,重新审视企业的物流系统和物流运作方式,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方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寻找改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的最佳途径。

(2)树立物流总成本观念,增强全员的物流成本意识

现代物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追求物流总成本的最小化,这一点对于企业构筑和优化物流系统,寻找降低物流成本的空间和途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和来自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少企业开始把降低成本的眼光转向物流领域,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不少企业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只是停留某一项功能活动上,而忽视了对物流活动的整合。其结果,一是由于忽视了物流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的效益背反关系,虽然在某一项物流活动上支付的费用降低了,但总体物流成本并没有因此下降,甚至反而出现增加;二是将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变成只是利用市场的供求关系,向物流服务提供商提出降低某项服务收费标准的要求。如果物流服务供应商无法承受、而又可以拒绝的话,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便无功而返。

(3)加强物流成本的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物流成本计算的难点在于缺乏充分反映物流成本的数据,物流成本数据很难从财务会计的数据中剥离出来。因此,要准确计算物流成本,首先要做好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

同时,为了保证企业物流成本的可比性,需要确定一个物流成本计算的统一标准(例如,日本原运输省在1977年制定了《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用以统一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的口径。

传统的物流成本计算按照运输费、保管费、包装费、装卸费等功能类别统计,并没有与物流服务水准联系起来,也没有按顾客类别和销售业务人员类别计算物流成本,以至于物流成本上升的责任不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是采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物流作业成本法(物流abc——activity-basedcosting)。

传统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虽然通过展示成本的大小来说明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在强化物流管理意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成本数据在物流管理上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尽管不少企业已经把握了物流成本,但如何在物流管理中灵活应用这些数据却遇到了难题。这说明,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成本数据在解决物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上,在促进物流管理水平提高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在推进物流管理方面十分有效的数据,按不同的服务水平区分的物流成本,按照原先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无法得到的,而利用abc则可以掌握这个数据。通过不同作业环节的作业成本的计算获得的成本数据,可以清晰地说明物流成本增加的具体原因,从而为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思路,明确降低物流成本的责任部门。

例如,导致企业物流成本上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物流服务水准的上升,而物流服务水准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来自于销售部门的要求。销售部门出于获得用户的需要,会在物流服务上作出高承诺或者满足用户提出的苛刻要求(如提高配送频率等),从而导致物流成本上升。物流部门担负着降低物流成本的使命,但是,对于自身以外原因造成的物流成本上升无法控制是物流管理上的一个大问题。在物流部门更多的时候只是物流服务的执行者的情况下,物流部门在物流管理上要做的工作是,提供不同服务水准下的成本数据,说明成本上升的原因,分清部门责任,而最终的决策由销售部门作出。

按照物流理论,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关系,物流管理部门的任务是寻找二者的平衡点。但是,现实中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大可能的。物流部门的任务是满足销售部门提出的物流需求,物流服务水准的决策权掌握在对方手里。这里的问题不是费用的大小,而是上升的这部分物流费用是由于什么原因、哪个部门的责任导致的。物流部门具有降低物流成本的责任,但是,引起物流成本上升的原因简单的讲来自于单价和数量两个方面。物流部门只能对单价,即单位作业成本负责,而数量责任则应归咎于物流的需求部门。物流部门虽然无权干涉销售部门的决定,但是可以通过向销售部门提供详实的成本数据来促使销售部门考虑物流成本对于利润的影响,而能够影响销售部门的就是成本数据。销售部门根据物流部门提供的成本资料,会重新考虑物流服务水准的设定,或是从战略的角度考虑维持现在服务水准,或是出于盈利的考虑降低物流服务水准。

(4)优化企业物流系统,寻找降低成本的切入点

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优化,就是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现状寻找一个恰当的物流运作方式。物流系统优化是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到企业盈利水平的重大问题,应该得到企业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的物流系统。同时,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个部门在优化物流系统的过程中相互配合。

物流管理部门作为直接对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和运营负责的部门,理所应当成为企业物流系统优化的主导者。优化物流系统不仅是物流部门自身的工作,还涉及到生产、销售等部门,物流部门在企业的地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流系统化工作的质量。

降低成本论文范文第2篇

1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体制

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点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是由项目经理一个人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成本、进度、质量,做出决策、承担责任。但项目经理又要把参建人员组织起来;把职权分解下去、一层层地交付下去、明确分工、各司所职、奖罚分明。使每一个负责人都有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使每一个人抱着对企业和集体负责的主人翁意识为降低成本精打细算,作到从实际出发,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禁止用“大炮打蚊子。”所以说在项目管理中建立一个严密的成本控制体系,用统一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指导每一个参建人员的工作,力争在施工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2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2.1合同方面

按合同约定的工作范围、技术规范、图纸要求,详细的编制施工图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并以此作为制定计划成本的基础。在施工图纸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应及早的提出并要求甲方尽快给予答复,以免出现怠工、窝工的现象。对于图纸以外而增加的工程量要及时的作好施工签证并申报、签字。用合同赋予的权利合理的尽可能的增加工程收入,减少开支。

2.2技术组织方面

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依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工程应在开工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技术组织措施并列入施工组织计划,详细合理的绘制施工现场布置图以达到所用材料最省、施工最方便、减少浪费节约开支的目的,根据执行情况和节约效果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防止“理论上节约、实际上超用”的情况发生。

2.3安全方面

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办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不允许有任何细小的疏忽。否则,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必须从现场标准化管理着手,切实做好预防工作,把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4质量方面

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和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对每道工序事先进行质量技术交底,设置施工队技监点、负责对每道工序进行质量复监和验收,降低返工、停工损失;根据要求和质量标准,合理使用人工和材料,减少质量过剩支出。

2.5劳动力方面

在实行管理层和作业层两层分离的情况下,项目施工需要的人工和人工费,由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签定劳务承包合同,明确承包范围、承包金额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当实物工程量发生变化时要及时的调整人工和人工费,对在进度、质量、节约、文明施工等方面做出贡献的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反之要进行罚款。

2.6材料方面

材料采购实行“质量好、价格低、运距近"的原则,进场材料要专人严格计量。采取“量价分离"的方法进行费用计算,密切关注市场指导价,如遇价格大幅上涨,可向甲方争取按实补贴。材料的领取可采用“限额领料单”的办法,定期盘点,严格控制材料的消耗数量。随时掌握工程进度的材料实际用量与计划用量的比值。对于周转性材料要及时的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及时退出现场,尽量的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2.7机械管理方面

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合理的选用机械设备,作到既实用又经济;作好工序、工种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械效能;同时,对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防止操作不当影响正常的施工从而增加成本;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始终处于完好状态,随时都能正常运转,保持其完好的整体性。对于必须外租的机械设备,要对其性能和价格进行市场调查、摸底。

2.8财务会计方面

财务部门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并对各部门成本招待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工资支出,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的数量,把好花钱关。

3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就是根据统计审核、业务考核和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工程项目成本分析要随着项目施工的进展,动态的、多形式的开展,而且要与生产诸要素的经营管理相结合。成本分析既要注重时效又要为生产经营服务,通过成本分析,及时的发现矛盾,及时解决矛盾,避免造成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发生难以挽回的损失,而且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有效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从而改善生产经营、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1)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分析是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分析的基础。分析的方法是:通过施工图预算确定预算成本。施工预算计划成本和实耗人工、材料确定的实际成本进行“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寻求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的节约途径,为竣工成本分析和今后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供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2)月(季)度成本分析:月(季)度的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定期的、经常性的中间成本分析。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例如:在成本分析中,发现人工费、机械费和间接费等项目大幅度超支,就应对这些费用的收支配比关系认真研究,并采取对应的增收节支措施,防止今后再超支。如果是属于预算定额规定的“政策性”亏损,则就雁控制支出人手,把超支额压缩到最低限度。

(3)年度成本分析:由于项目的施工周期一般都比较长,除了要进行月(季)度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外,还要进行年度成本的核算和分析。这不仅为了满足企业汇编年度成本报表的需要更可以总结一年来成本管理的成绩和不足,为今后的成本管理提供经验和教训,从而可以对项目成本更有效的管理。

(4)竣工成本的综合分析:凡是有几个单位工程而是单独进行成本核算的施工项目,其竣工成本的分析应以各单位工程竣工分析资料为基础,再加上项目经理部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如果施工项目只有一个成本核算单位工程对象,就以该成本核算对象的竣工成本资料作为成本分析的依据,主要包括成本分析、资料节超对比分析、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单位工程的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的来源,对今后同类工程的成本管理很有参考价值。

4小结

以上论述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搞好成本控制

(1)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成本控制体系。

(2)制订和完善成本管理责任制,指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3)掌握科学、合理和实用的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综合成本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降低成本论文范文第3篇

质量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是效益的源泉。也是市场开发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业主的需求日趋苛刻,垫资、压价的幅度越来越大,工期越来越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一些影响建筑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不断暴露出来。

1、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状分析

1.1对招投标意义认识不清,导致项目招投标盲目压价

招标是为了选择一个合理的价格。达到招、投标方双赢的目的。目前,工程招投标大多是进行价格竞争,有些招标单位违背对投标报价书需全面评估、综合考虑、合理中标的原则,只注重标价的高低,低价中标。有时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顾国家政策、法规和价格规律,拼命压低标价,迫使投标单位让利垫资,任意取消国家给施工企业的合法利益,将不合理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等强加给施工单位,严重扭曲招投标的真正意义。施工单位“靠低价中标,靠索赔盈利”的片面认识把招投标工作引入误区。

1.2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混乱

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不清,规章制度不健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管理手段落后,导致经营监控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1、责权不明,使项目无所适从;或过于大胆,企业难以实施监控,结果是肥了个人,害了企业;或畏首畏尾,难以获取所需资源,难以完成项目管理责任,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达到项目管理最佳效果。

2、项目责任考核流于形式,配套措施不到位或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干好不激励,使职工失去竞争热情。

1.3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

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低价中标、不合理合同的签定,使得企业常常处于垫款施工、贷款施工的困境,项目施工管理费用严重不足,材料费、设备工具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赁费、人工费不能及时支付,长此以往,使得三角债进一步形成,相关资源价格进一步上涨,使生产经营管理举步维艰。而发包单位对工程的任意分包、肢解又给竣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结算难以按时形成,拨款也常常在各方的推脱中变得遥遥元期,形成竣工难、清欠难的现状。

1.4成本管理粗放,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降低成本是实现利润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但当前许多国有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定额、取费标准等基础内容,施工组织、管理方式还是沿用旧经验、老办法,以包代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重包轻管,不进行科学测算、成本分解,项目成本控制流于形式。造成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管理费用逐年加大,企业利润越来越薄。

1.5安全生产流于形式,安全事故频发

随着工程中标价的降低,一些项目为了降低成本,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能省则省,安全教育应付差事,安全设施形同虚设,安全资料造假多、现场实际监督少,总的来说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不出安全事故则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损失远大于安全生产的正常投入。

1.6项目团队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项目经理素质有待提高。现有项目经理队伍大多为凭多年施工经验积累而成长起来的一代,缺乏现代项目管理基本知识,技术意识、创新意识、法制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家长作风严重、团队意识不强,个人英雄主义严重,不会团结班子成员充分发挥项目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项目管理内耗多,效能低,严重挫伤员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超级秘书网

2、应对策略

2.1以成本测算为依据,确定报价策略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尤其是面对低价中标的大趋势,在投标报价过程中,要坚决防止饥不择食、饮鸠止渴的恶性循环,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仅为提高中标率而造成未中标已亏损。要坚持科学分析,慎重决策,建立科学的投标制度。一般来说,仅从工程量清单预算报价,恐怕难以中标,必须让利才行。具体让利幅度,则应以保本盈利为限度。要确定一个工程报多少价才能保本,或者有多少盈利,这就要靠准确的成本估算来决定。成本估算不能以国家定而应当以企业内部定额为依据,还应考虑到通过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消耗而使成本降低的因素。企业要根据工程量清单报价和估算的工程成本,结合收集到的业主和其它竞争对手的各种信息,研究使用投标技巧,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做到知己知彼,做出既能盈利,又能中标的报介决策。理方式等因素合理组合,既要减少磨合困难效能低下等弊病,又要防止自由组阁,形成独立王国,集体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第三,要不断提高团队素质,坚持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先导,以岗位业务知识学习、岗位技能素质提高为重点,实施全员素质提升;第四,要坚持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职工,努力培育求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务实、廉洁高效、勇于创新,充满竞争力、富于战斗力的团队精神,营造积极进取、人才辈出的良好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结语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施工企业惟有认真研究形势,不断加强项目管理,苦练内功,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复杂多变建筑市场,才能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平。企业动态联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杨斌。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力[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2,4.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深入探讨。

降低成本论文范文第4篇

化工企业属于连续性生产的企业,在实际生产管理中,对此类型的企业来说,生产系统的计划、实时调度、实时监控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是企业生产线的稳定,同时也是降低产品消耗和成本的途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企业要想在此中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及时降低成本,增强价格竞争力,同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现代化工类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成本控制不等同节约,怎样把每一分钱都花得有实质意义,是我国企业在新的竞争时代必须面对的问题。成本控制的过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调节和监督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发现漏洞,挖掘内部潜力,寻找尽可能降低成本途径的过程。对化工企业来讲,以前的成本管理是以节约为衡量标准,但按目前先进的成本管理观念,企业应从公司大的方向去实施,不再是单纯的减少成本,而是在保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然而,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成本控制问题:

(一)成本控制意识不强。首先,对控制成本最终意义认识不清。大多数企业都认为成本是越低越好,所以不管不顾的降低企业成本,甚至耽误生产并且产品质量的不到保证。其次,对成本控制的内容和范围认识不清。认为成本控制是生产环节的程序,控制范围没有包含企业的规划、采购、销售等环节,现金管理、投资融资等财务活动也未纳入控制内容,控制过于局限。

(二)控制方法落后。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应当考虑化工产品特殊的化学性质,进而进行严格、特殊的库存管理和运输等,而不应该只为追求低成本而忽略生产安全问题。

(三)成本核算分析被轻视。企业对成本核算分析并未过多看重,成本核算分析基础不成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①成本核算内容过于简单;②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③成本核算分析应用不够

(四)成本控制环境混乱,控制机制不全。首先,企业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不完整。由不同的部门共同进行成本控制,这样就会导致没有主心骨,控制过乱。没有严谨的管理制度,会使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通,导致信息滞后,从而影响生产进程。。其次,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企业虽然制定了成本控制目标,但是却忽视了对于员工的监督和考核,导致员工消极怠工,积极性不高。最后,企业人员素质低下。要使成本控制进行的更顺利,需要企业的财务人员有较强的专业性,但是现在的财务人员普遍比较松懈,专业知识不强,难以满足企业对其的要求。

三、现代化工类企业成本控制实施建议

(一)化工类企业关键部门改进措施

1、增加对公司生产中心的关注度。化工企业如果想要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就必须先完善生产机制,从根本上促进成本管理的高效进行。企业应该让每个员工都增强成本控制意识,提高生产中心在企业的地位,使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紧密联系,共同针对同一个问题合作,实现对公司成本的共同控制。

2、提高财务部门人员的财务核算能力。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规范核算过程,减少随意性,一旦确定了核算方法,就不能随意变动。

3、提高生产部门成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生产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成本的高低,只有员工本身的节约意识增强了,才有可能实现整个企业成本降低的可能。

(二)企业整体角度改进措施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改进基础设备的配置,使其在降低生产成本的任务上发挥更大的效益。着重培养企业成本管理人才,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其次,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更应该保证服务的质量,以此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另外,企业应该时刻关注成本控制技术的发展,必要时,要不断引进新技术,革新本公司的成本控制技术和方法。加深现代成本观念的灌输。企业应该通过培训等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现代成本观念的灌输,增强其成本控制意识。

四、结论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化工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对其他制造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从企业活动的范围角度,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生产的各个阶段和流程,针对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完善公司生产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成本过高,资源浪费的局面,进而增强企业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不只是化工企业,对其他类型的企业也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二)现在的企业成本控制应该从单纯的降低成本转换为成本和效益的最优化组合,达到双赢的局面。

(三)提高成本控制效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本论文在化工企业成本控制及成本管理的研究方面尚存在一定局限性,虽然系统阐述了成本控制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但是没有具体的理论模型来说明降低成本的最有效办法。下一步继续研究的问题是:结合实际案例,利用具体数学模型找出降低成本的最优方案,并使之普遍应用于其他化工企业。

降低成本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论文对泡沫沥青再生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的优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开发内容进行研究,该项目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技术性能;现状;优点;发展趋势;开发内容

Cold recycling of asphalt mixture bubble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Ma Jun-hua

(Luquan Highway Design Quality Supervision Center Luquan Hebei 050200)

【Abstract】The paper on the foam asphalt recycling technology and the advantage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technologies, research status, development of content for research, the project will have huge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Key words】Cold recycling of asphalt mixture bubble technical performance;The status quo;Advantage;Trends;Development of content

1. 前言

多年来沥青路面发生严重的早期病害,不得不使人们对此结构产生质疑。长期以来,人们普便认为半刚性基层的最大优点是板体性强,有很高的承载力,但是对它的缺点(如半刚性基层由于温缩和干缩容易引起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却不重视,一旦半刚性基层发生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是致命的。传统的做法就是“开膛破肚”式的维修,不仅工期长,造价高,而且带来大量废料无法处理。同时,经过十多年的运营,目前许多沥青路面已进入了大、中修期,每年约有12%的路面要大修,初步估计每年沥青路面废料量达220万吨,如何对这些废料采用再生技术进行回收,用于路面新建或维修工程中,既有利于环保,又可节约大量投资。尤其是在一些资源紧张地区,大量的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对于减少污染,保持水土,以较少的投资修筑更多的公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上述我国公路建设面临的迫切问题,寻找一种新型路面结构既能避免由于半刚性基层引起的病害;同时又能解决大量路面材料废弃后造成的污染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本论文对此进行专项研究,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开展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专项论文研究无论是对环境保护、减少污染,保持水土、节约投资还是对路面的使用性能,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此同时这一论文的开展也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泡沫沥青是1957年由美国Csanyi教授发明的,但发展较慢,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施工机械的发展而得到普遍的重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最初没有合适的设备提供这项技术;二是这项技术最初时属于私有专利,限制了技术的发展;第三由于近些年来对资源及环境保护的重视,人们更多地对旧有材料回收利用,从而促进了人们重新利用及开发这项技术,现在新的设备及工艺使得泡沫沥青这项技术得以更容易地实现和运用,从而在工业发达国家越来越普便地使用。Csanyi教授的研究证实,通过向热沥青中引入蒸汽可以产生大量沥青泡沫,此沥青泡沫可有效地用于稳定质量较差的砾石、砂、黄土等路用材料,形成低成本的泡沫沥青混合料,1968年澳大利亚的Mobil Oil以冷水替代热蒸汽,改进了原有生产工艺并于1971年注册专利,该方法使得泡沫沥青实用性增强,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其原理是通过向热沥青中加入少量的冷水,沥青的温度传递给水,使水产生急速的气化而使沥青的表面积大量增加,体积膨胀,产生大量的沥青泡沫,沥青粘度在短时间内变得相当低,这种状态的沥青可以很方便的与冷湿粒料拌和均匀。粒料不必像热拌沥青混合料中必须加热至高温而耗费很多能源,沥青也不必像乳化沥青一样需经额外的加工乳化。因此,泡沫沥青使用起来相当方便。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可用专门的冷再生设备在现场拌和,也可厂拌,然后将混合料摊铺、碾压成型后即可。目前,德国、南非等一些国家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比较快,并积累了一定经验,据国外许多国家的应用情况,泡沫沥青再生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1)可用于处治各种类型的材料(包括劣质的路面料)可以用泡沫沥青稳定的集料范围较广,可以是高质量的碎石,低等级的砂石料、矿渣、破碎的沥青混凝土回收材料RAP(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等,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就地取材。

(2)施工期短,养护工作量小,可尽快开放交通泡沫沥青混合料拌好后,可以立即压实,压实结束即可开放交通,施工工期可以大大缩短,尤其是在城市道路维修中,可以明显减少对繁忙道路的交通影响。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可以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如冷天和雨天,都不影响其使用性能。

(3)生产工艺简单、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利于环保。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只需将沥青加热,石料不需加热,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因此泡沫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经济、环保的道路材料。与其它冷法拌和技术相比,对沥青及水用量低,从而减少了费用。从环境角度来讲,避免了挥发物质的生成。

(4)混合料可存放较长时间,保持其工作度。泡沫沥青混合料可以储存达一个月时间,不会影响其使用性能,这样可以很方便的应用于道路的日常维修。

(5)混合料可用作修复沥青路面和基层的病害,有较高的剪切强度、水稳定性。泡沫沥青混合料增加了粒料的剪切强度,同时减小了粒料对水的敏感性。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特征接近水泥、石灰等稳定材料(半刚性材料),但其具有柔性和良好的抗疲劳特性,用其取代半刚性材料铺筑道路的基层可以有效的减少反射裂缝。

(6)有较强的抗变形和抗疲劳性能。

(7)有利于柔性路面与半刚性路面的联结。

3. 发展趋势与省内需求

近年来,河北省内的一些沥青路面,经过十多年的运营,已进入了大、中修期。同时,仍有相当数量的二级公路需要改造,但如何改建和翻修这些路面,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性能,同时又有利于环境保护,是摆在公路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不仅能解决传统道路维修造价高、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缺陷;同时将高等级道路的铣刨料用泡沫沥青冷再生,并用于为数众多的县乡道路,可以大量节省投资,又可解决旧料的处理问题。因此结合河北省乃至全国实际情况,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系统的研究,在资源有限、环保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4.1 原材料特性分析。(1)回收的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性能分析包括沥青含量试验、含水量试验、混合料的级配筛分试验研究、公路沿线主要路用材料性能调查研究;(2)泡沫沥青特性研究。以沥青膨胀率和半衰期为控制指标研究不同沥青种类、不同用水量、不同温度下沥青的发泡特性。

4.2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研究。(1)铣刨料级配组成及合成级配优化设计 ;(2)泡沫沥青最佳用量确定;(3)最佳用水量确定;(4)填料种类及用量确定。

降低成本论文范文第6篇

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将经济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反馈式流程,也即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转变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作为促进人类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已经被财经学家认为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循环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和生产模式,更是一种理财观念的更新和财务管理的新课题,引发无限的思考。

一、财务管理目标选择思考

财务管理目标一般包括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等。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既是最优选择也是一种趋势。所谓经济效益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其与其他财务管理目标不同的最突出之处在于强调社会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献能力,这不仅仅指企业依法向国家缴纳各种税收,更重要的是用发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实现合理利用资源,优化环境的目的。科学理智地选择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既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可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二、财务预测体系思考

狭义的财务预测是指估计企业未来的融资计划;广义的财务预测是指企业在经营决策前对项目建设和发展所作的可行性报告,它主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对项目未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现金流量以及估计需要的资产与所需融资等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估,作为支持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循环经济时代,要求企业家们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目标,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把提高社会有限的资源利用率和保护环境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列入财务预测和经济考察与评价体系,结合经济数据和环境数据分析作出企业决策。

三、增收节支财务管理思考

循环经济含开源节流之意,与财务管理的增收节支有同工异曲之实。

(一)开源与增加收入来源。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多环节、多层次的系统工程。企业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方面需要把一部分社会成本转化为企业成本,在企业未来收益中得到补偿;另一方面,承担产品研制、开发、应用、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投资风险与报酬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影响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政府应尽可能为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拨付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财政补贴,以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产品制作、示范试点以及宣传培训等工作。不仅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还要运用资金周转原理,科学、合理地整合现有资金,提高循环经济发展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另外,通过政策性银行优先贷款、低息或无息贷款、延长信用周期、税前还贷等方式,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动力和信贷政策支持。

(二)节流与降低成本和节约开支。循环经济不是简单的垃圾回收和垃圾处理,而是对废弃物的产生通过预防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方式加以遏止,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和过程防控。这与财务控制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原理相同。循环经济从企业的产品设计环节的节约原材料,利用可再生资源到企业的产品制作环节的节水、节电、节能源,以降低废品率到企业的产品使用环节的产品使用寿命尽可能长,应用范畴尽可能广到企业的产品废弃环节的回收再利用,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减量化——环保型(无害化)——资源化”,这就是循环经济企业产品的生产理念,这也是企业降低成本和节约开支(资源)的生态会计哲理。纵观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日本在物资与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成本运作等方面成绩尤为突出。上世纪90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成本革命”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新成本革命”绝招有三:一是从汽车零部件采购入手,只要产品符合设计需要,对降低生产成本有利就可被采购;二是统一汽车底盘,对其种类进行大幅度的合并、削减和共享;三是开发出世界上尚未发明的先进技术,并使其成为现实的标准技术。“新成本革命”为丰田汽车公司带来了成本下降3%的巨大经济效益。我国的“邯钢经验”也曾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楷模。随着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驾齐驱,将成为我国企业的管理理念。我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本质。而“加强成本核算,强化财务管理”和《财政部关于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实施方案》出炉,顺应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对财务管理的本质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徘徊在粗放型线性模式,资源投入率高,资源产出率和利用效率低,我国应制定和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如给予列入国家《节能产品目录》和《关于政府节能采购的意见》的产品、对选择绿色外贸导向型、投资环保产业、经营环境公用设施的企业和国内不能生产的治污、环境监测仪器及技术等进口产品给予税收优惠,设法降低企业成本和税费开支。

四、财务分析方法思考

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成本—效益分析”、实行全成本核算,作为企业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的一条重要渠道。“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分析的根本方法,它主要指“3E”分析,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ss)分析。经济性是指从事一项活动并使其达到合格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效率性是指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效果性是指目标实现的程度和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浪费程度,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资产安全和增值。“成本—效益”分析的理念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和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成本—效益”分析将成为循环经济的主要经济分析方法。超级秘书网

五、财务监督机制的思考

循环经济时代,财务监督更注重对影响生态环境的一系列评价指标进行监督,把循环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根据《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通过对企业效益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否以牺牲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代价,并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和谐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监督管理机制。循环经济“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和过程防控”,也体现了财务监督“事前监督”的本质。

六、财务人员观念转变与知识更新思考

降低成本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共享整合 集中管理 共享服务中心

一、共享整合的概念

1.共享的含义

“共”,指共同拥有或者承受(古今汉语词典,481页);“享”受用占有之意(古今汉语字典,1582页),“共享”一词可以理解为共同占有受用或者共同承受。在百度百科里面,共享解释为:“共享”即分享,将一定物品或信息的使用权或者知情权与他人共同拥有,有时也包括财产权。

在本论文中,共享可以理解为共享的双方或者多方,共同拥有或者共同使用一定的资源,或者共同承担一定的风险,以达到减少资源的重复投置,从而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共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照共享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共享分为自然人之间的共享和法人之间的共享。自然人之间的共享,通常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合作,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同甘苦,共患难”也是这里类别;法人之间的共享可以表现为国家之间,政府之间,学校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共享。而本论文中所讲的共享隶属于企业中的共享。

(2)按照共享的客体的不同,可以将共享分为有形资产的共享和无形资产的共享。有形资产的共享包括人力资源的共享、财务共享、设备的共享、实验中心的共享等等;无形资产的共享通常包括知识的共享、信息的共享、文化的共享、品牌的共享、渠道的共享等等。

2.整合的含义

百度百科认为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整合就是通过把不同的事物与物质,使他们相互渗透相互交互,资源共享结合在一起,也叫集成一起,让他们通过结合发挥最大的价值。不管是普遍意义上好的、坏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把它们的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本来无意义的事物变得有意义起来,让这些单一看来无意义或意义不大的事物获得超值的效果。

本论文认为整合就是对资源的一种优化配置,对要素在某一程度上进行重组,使得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更大程度上发挥资源的优势,保证资源配置达到动态的最优化状态。表现在企业当中,就是企业重新配置资源的一个过程,如企业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便是一个整合的过程。

3.共享整合的含义

在分别了解了共享和整合的含义之后,我们研究共享整合的含义,所谓共享整合,可以理解为基于共享的整合,即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以共享的思想为基础,将原来重复的、分散在各个业务单元的资源(包括设备、人员、流程、业务等)整合在一起,原来的各业务单元来共享整合后的资源,通过这种途径可以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以达到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效率的目的。

原来的业务单元共享整合后的资源,这种共享可以无偿的共享,比如通过行政手段;也可以有偿的使用,比如说是使用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或者使用外包的业务。

二、共享整合的理论前提

1.专业化分工

亚当・斯密认为同等数量的劳动者通过分工能完成比以往多得多的工作量或生产量。其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有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通常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共享整合是以专业化分工为前提的,正是由于这种专业化分工的结果,使得各业务部门那些相似的业务整合起来成为现实,整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发挥专业化带来的好处,即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共享整合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外包正式基于专业化的理论。

2.范围经济

所谓范围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生产或销售多种产品。这多种产品共享采购、制造、销售、地租、管理等各方面的费用,从而使单位产品的利润增长,这意味着只要多销,必然利厚。

企业共享整合,将下属单位都在从事的采购,销售等部门集中起来,成立专门的采购中心或者销售中心,这些共享整合后的中心,可以充分发挥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的降低。

3.规模经济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每个产品的固定成本和单位产品的综合成本会下降,生产得越多,利润就越大。这个定义是基于产品来说的,对于服务来说也是一样,随着服务能力的扩大,平均服务成本会随着降低。

企业共享整合后的单位能更好的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充分享受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的降低。

三、企业共享整合的表现形式

企业的共享整合管理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即集中管理,共享服务中心,和服务外包这三种形式。

1.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式共享整合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形式,它表现为,企业将原来分散在各个业务单元的业务或者其他资源剥离出去,成立集中管理中心,原来的各个业务单元来共享该中心所提供的业务,而服务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是通过公司的总部使用行政手段进行协调和控制的。这里提到的集中与平常我们谈到的权利的集中或者职能的简单集中是有区别的,这里的集中管理除了将权利和职能的简单集中之外,更重要的是之中之后的共享作用,下属单位通过共享集中后的资源,能获得更加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服务。

在企业中较为常见的集中管理主要表现在财务的集中、人力资源的集中、销售的集中、维修的集中、实验室的集中等等。

(2)财务的集中。具体做法是:公司设财务部,对公司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各所属单位、项目组不再设财务部门,由财务部根据经营业务情况,向各单位委派一名财务代表或若干名财务人员,下属单位共享公司财务部所提供的服务。

(2)人力资源的集中。具体做法是:公司总部设立人力资源部门,人员招聘实施集中规划,统一进行。每年初需要各单位上报人员需求计划,由人事主管部门核实并与各单位进行结合,形成公司的年度人员需求计划,招聘工作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实施。公司人员的内部调配,由人力资源部门统一进行。公司员工的培训由人力资源部门会同各单位统一制定计划,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具体的实施。公司的薪酬体系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统一制定,统一实施。公司员工的户口、保险等事务都由人力资源管理统一负责。

(3)销售的集中。具体做法是:集团公司成立销售部或者销售中心,将公司所有的产品划归到销售部(中心),由市场营销部负责公司生产的全部产品的销售业务,包括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产品投放以及销售策略制定与调整。并成立定价委员会,独立行使各类产品的定价问题。

(4)采购的集中。具体做法是:集团公司成立采购办公室,负责全公司(包括下属)的采购业务,这样可以获得采购数量增大带来的价格折扣或者增加与供应商的砍价能力。下属公司每年将那些常规物资(可预见的、经常性的采购)呈报给总公司,有总公司统一打包,直接对外进行招标,而对于那些非常规的、不可预见的、或者应急的物资的采购,可以建立专门的采购程序。

此外,共享整合还可以实现对维修、实验中心等等进行集中,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展开。

2.共享服务中心

共享服务中心(SSC)是国外企业进行共享整合是所常用的一种形式。所谓共享服务中心,将分散在各个业务单元当中那些功能相同,流程相似的业务从原业务单元中剥离出来,并进行集中整合,组建共享服务中心,要求此共享服务中心以顾客(原业务单元)为导向,向顾客提供收费服务。

这里提到的共享服务中心与上面第一点中提到的集中管理不同的在于,共享服务中心是一个利润中心,该中心向原来业务单位提供的是一种收费服务,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一种市场化交易。

3.服务外包

将服务外包也归纳到共享整合里面,主要原因如下:(1)服务外包也是企业业务整合的一个结果,在企业的整合过程中,权衡自己企业的优劣势,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交给专业化的公司来运作。(2)服务外包是通过外购的手段,买进自己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而公司内的各个部门也是来共享这些业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服务外包也应该算作共享整合的一种表现。

四、企业共享整合的效果分析

企业在进行共享整合之后,可以带来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或者服务质量的提高,但并不是所有的业务在共享整合后都会带来好的效果。

1.共享整合后,成本降低,服务质量提高

企业大部分业务在实施共享整合之后,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也会有所提高。比如销售部门的共享整合,整合后的销售部门同时销售不同的产品,能充分发挥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降低,同时销售部门统一协调与经销商的关系,增加与供应商的感情交流,服务质量也随之提升。

2.共享整合后,成本降低,效率降低

有些业务在共享整合之后,虽然成本降低了,但是效率会随之下降,服务质量也因此下降。比如采购的集中,下属单位所有的采购物资都要交予公司审批,由公司进行统一招标,这样,大大增加了审批的程序和流程,使得效率下降,甚至会影响项目的进度。

3.共享整合后,成本降低,服务质量会降低

有些业务在进行共享整合之后,虽然成本降低了,但由于整合之后造成责任意识减弱,造成服务质量会下降。

五、结论

尽管共享整合有着很多优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但不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进行共享整合,企业在进行共享整合时应该从自己的基本情况出发,权衡利弊,做出选择;同时即使适合共享整合的企业当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业务或者资源都进行共享整合,这也得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要求,甄别出适合共享整合的业务,来实施服务共享整合。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郭大力 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七页

[2]Trust moves to shared services. People Management, 2006, 12 Issue 24, p12~12

降低成本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字:公路建设 成本精细化管理 公路建设成本

Abstract: To ensure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lity, safety and cost control, strengthen highway construction speed,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fine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aspects of, which includes the project to implement the entire process of various factors, the seamless management, forming a chain of chain management, strictly comply with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optimiz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cess, each process, overcome all the details of the quality defects, maximize the role of the property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cost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U4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近年来,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公路建设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的成败。国家和地方交通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公路建设的整体管理水平,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零缺陷管理”、“精细化管理”、“软环境建设”是几年前国际上提出的三项管理标准。作为施工单位来讲,我们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精细化管理之路,加强自身竞争力,适应当前公路工程建筑施工新情况新环境。本论文将重点介绍公路建设成本精细化管理。

一、公路建设成本精细化管理

“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 可以说是一种现代管理的新理念。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细化管理就是以规范化为前提,以系统化为保证,以数据化为标准,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对象实施精细、准确、完整、快捷的规范与控制。

1.1公路建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公路建设工程成本与管理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现象。比如部分公路建设的设计先于可行性研究,使得可行性研究报告成为可批性报告;招投标工作中,有些建设单位操作不规范,使得投标报价不能很好地控制工程成本;指定分包、层层转包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为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尤其是拖欠工程款,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项目设计变更管理不规范,施工单位不按规范施工,造成设计变更多,工程成本不断增大;有的建设单位重视对质量、工期的控制,缺乏投资成本控制观念等。这些行为造成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成本严重失控,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计划,不利于国家利益,也不利于公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公路建设的成本精细化管理

现代管理认为,管理有三个层次,一是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工作内容科学量化。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市场管理机制日趋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利润的空间已逐步变小,要想创造效益,唯一的出路就是强化内部管理,苦练内功,向内部挖潜要效益。公路建设成本控制与管理是整个公路建设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限制的管理,它是公路建设管理的核心,直接影响着成本的效益。因此,加强公路成本精细化管理是目前非常现实的途径。

二、如何做好公路建设成本精细化管理

要做好公路建设成本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健全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才能使成本精细化管理行之有效、利于落实:

2.1健全完善管理体系,使其行之有效、利于落实

精细化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考系统化

思考系统化,就是要求有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兼顾总公司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以提升项目管理效率为目的,进一步完善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

(2)工作细化

工作细化,即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合理设定工作目标,专项工作专人负责,管理过程“精、细、严、准、实”,执行讲究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执行力度,做到每天每周每月按计划安排开展工作,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要分析和认识事物的本质,了解发生事情的原因,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的四统一。

(3)工作量化

工作量化,要求必须用量化的指标去衡量和检验工作目标与计划。

(4)业务优化

业务优化,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优化、工作流程的优化、生产技术的优化、监督考核的优化、确立降低成本优化的指标等。

2.2做好投资成本预测

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成本预测。所谓成本预测就是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在采取相应降低成本措施做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公路施工技术条件和发展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一定时期或一个成本项目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标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可见成本预测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单位实体降低成本, 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并据此选择最优计划方案。

2.3重视设计阶段,加强合同管理,严格设计变更,规范变更程序

设计阶段是工程成本控制的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建设工期的长短和投资规模的多少。因此要注重对设计单位的选择,对资质、经验、综合素质等应进行严格审核;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设计指标,控制工程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降低投资成本。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对分包合同及外部劳务进行发要的监管。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对变更的程序、权限进行规定,对设计变更及工程索赔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合同管理,合理使用资金,严格履行财务制度,建立资金使用审签制度,规范资金使用行为。加强计量支付管理,建立计量台账,及时掌握计量的进度。

2.4合理搭配管理人员,抓好进度控制

人是现场管理的主体,只有配备相对固定的管理人员,管理层具备清晰的工作思路,团队互助协作,做到以人为本。避免为盲目的抢夺工期进行加班加点,违背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原则。所以,合理搭配管理人员,抓好进度控制是实现公路建设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又一重要方面:

细化管理人员的目标责任,实行计划管理,层层下达施工组织计划,把计划责任分解到每一个分项工程的现场管理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落实到人,责任分明。进度管理全面落实项目进场后,及时制定合同段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年度进度计划、季度进度计划、月生产计划和短期作业计划,由项目经理签字下达各工区、工队及相关部门领导执行,实行动态管理,将公路工程进展情况严格控制在制定的总体实施计划目标以内。

2.5加强项目全员质量管理意识

控制质量成本项目部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 ,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等,都必须严格按工程质量要求作业,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要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就要对质量目标的确定有一定的前瞻性;其次,对质量目标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不要盲目追求“最新、最高、最好”的目标 ;最后要定量分析提高质量目标后对施工成本目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

三、结束语

公路建设是一个既现代又传统的行业,随着现代化施工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工程技术也越来越趋于成熟。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合理配置资源,进一步挖掘管理的潜力、人的潜力,面对良好的形势,通过“零缺陷”、“低成本”的精细管理模式。构筑精细优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文和谐的精品工程。是我们提高公路施工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文耀华;浅述高速公路企业精细化管理[J];江西煤炭科技;2010年02期

[2] 姜红雷,孙飞,刘淑坤.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研究.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10),91-92

[3] 路晓娟;当前我国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降低成本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通信;天线;带宽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4-0000-01

Broadband Patch Antenna Design

Jiang Jingjing,Liu Congmin,Chen Xingyi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210046,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s industry,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ntenna increases.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with light weight,low cost,easy to manufacture,etc.,are widely used.But ordinary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has a major flaw-the bandwidth is narrow.Therefore,the broadening of the band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Communication;Antenna;Bandwidth

一、拓宽微带天线带宽的方法

对微带天线而言,通常影响其带宽的主要因素有微带天线基底的相对介电常数,基底介质损耗角正切,辐射单元的几何尺寸、形状结构,天线的匹配网络,天线的馈电方式等。现有的众多拓宽微带天线频带的方法通常从微带天线的结构和天线匹配电路这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通过对天线结构的改变,使其增加额外谐振频点,将原有的简单RLC电路变为多谐振点的耦合谐振电路。一种方法是用寄生贴片。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扩大天线的尺寸,不论是在天线刨面还是高度方面。另一种方法是在天线结构中加载LC谐振电路,谐振电路中的容性阻抗使得天线的谐振频率低于无载天线的谐振频率,而感性阻抗使得天线的谐振频率高于无线天线的谐振频率,这样天线就有两个相邻的谐振点,从而拓宽了天线的带宽。由于现代的无线移动通信要求天线小型化,因此本论文主要采用对天线的结构进行改进来拓宽微带天线的带宽。目前普遍采用的补偿探针引入电感的方法是在辐射贴片上开出U型槽,此方法可以使得天线获得30%的带宽(S11

图2-1:U型槽微带贴片天线,且它的带宽能达到30%

二、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

对微带天线的激励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直接馈电法和间接馈电法。直接与贴片相接处的方法称为直接馈电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有同轴背馈法和微带线侧馈法。与贴片无直接接触的激励方法就是间接馈电法,此类方法主要有:电磁耦合法,缝隙耦合法和共面波导馈电法等。馈电技术直接影响到天线的阻抗特性,所以也是天线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论文中采用的是同轴探针背馈的天线模型,馈电探针可以直接焊接在贴片上。此馈电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探针可以放置在贴片上的任何位置以达到天线的阻抗匹配,主要缺点是必须在介质基底和接地板上钻出孔眼,从而破坏了天线的平面结构和对称性。

三、E型微带贴片天线的频带拓宽效果

众多文献提E型微带贴片天线的带宽可达到30%以上,现在我们选取一种尺寸的E型贴片天线,采用50Ω同轴线馈电,用CST仿真软件对该天线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一个带宽为35.4%的E型微带贴片天线。

四、频带为1.9GHz-2.4GHz的E型微带贴片天线

由于现代通信对于频段的要求,本章中具体设计了一个包含1.9GHz和2.4GHz频段的带宽为35.7%的E型宽带贴片天线。这些覆盖的频段在现代无线电通信中非常重要。为TD-SCDMA的使用频段。

五、天线介质基板的选取

由于介质基板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损耗正切角、介质厚度h对天线的性能影响很大,所用天线设计的第一步需确定所用介质基板及其尺寸。由于本论文主要讨论天线贴片部分的性能,所用选用空气介质,相对介电常数为1。通常情况下,要求基底介质厚度h

由于基底的过多向外延伸对这种场分布没有明显影响,从减小天线重量及安装面积和降低成本着眼,基底的尺寸不应太大。试验表明沿辐射元各边向外延伸λ/10就可以了。本论文中采用的基底尺寸为200mm×200mm。

六、带宽为1.9GHz-2.4GHz的E型微带贴片天线

本文此部分展示了一个E型微带贴片天线的各种性能,天线覆盖了1.9GHz~2.4GHz这一无线通信中的重要频段。天线的参数如下(millimeters):(L,W)=(70,50),h=15,(Xf,Yf)=(6,35),Ls=40,Ws=6,d=10。

七、E型微带贴片天线的增益

图4-5:包含1.9GHz和2.4GHz的E型微带贴片天线增益的变化情况

天线的增益在1.8GHz~2.7GHz内的变化情况如图4-5所示,可以看出在整个工作带宽内的点(1.9GHz-2.6GHz之间的点)天线的增益变化很平稳,最大变化幅度不超过1.5dB(8.5dB~9.7dB),最大增益达到了9.7dB。

降低成本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能源危机 发电效率 系统优化 大功率跟踪 高频逆变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23-01

1 光伏发电系统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光伏阵列和变换器为光伏系统两个重要部件,阵列输出与变换器效率对系统的整体效率有直接影响。光伏阵列成本较高,每100万平方米约需投入人民币5亿元,而目前市场上的光伏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1%~14%,且大多为非跟踪型,投入大、输出功率相对较低,和常规电能相比缺乏竞争力,限制光伏发电的普及应用。

2 通过光伏逆变器进行系统效率的优化

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的高低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整体效率有直接影响,为光伏系统的另一重要部件。目前的逆变器普遍采用低频逆变技术,属于工频变压器,体积和重量大、效率低、音频噪声大,不能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和高效率化发展。

高频链逆变技术引起了光伏同行的研究兴趣,采用高频逆变技术,既可实现输入和输出的电气隔离,又可减小体积、重量,更为重要的是,减小了变压器上的系统损耗,变压器上的涡流损耗减小;高频变压器上所用的铁氧化体,为磁芯材料,铁损较低,利于降低涡流损耗,从而降低系统整体损耗。因此,若采用高频链逆变技术,可实现光伏系统整体效率的提高。

3 辐照度对光伏电池电气特性的影响

电池温度、日照强度和太阳光谱分布对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有重大影响。辐照强度和温度可影响光伏阵列功率输出,在辐照度不变的情况下,短路电流和输出功率均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最大输出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较大。因此,应把光伏系统安装在辐照度较强的地区,以确保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可通过光伏整列的聚光装置,增大辐照强度,提高光伏阵列的功率输出。

4 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来实现系统效率的优化

光伏系统的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受环境因素、辐照度和负载影响较大,即使在相同的辐照度和外界温度条件下,光伏阵列的电压输出也会不同,只有在某一输出电压值工作时,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才能达到最大值,为最大功率点。

因此,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可通过实时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点,确保系统始终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工作,光伏阵列可实时输出最大功率,该过程称作最大功率点跟踪,这样可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当工作电压小于最大功率点电压Um时,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随电压增大而增大;当工作电压大于最大功率点电压Um时,阵列的输出功率随端电压增大而减小。最大功率点跟踪是一个自寻优的过程,在各种不同的辐照度和温度环境下,通过调节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实现最大功率点的智能化跟踪,保证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输出。

对光伏阵列而言,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在受太阳辐照度和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光伏系统的工作点也会受环境影响,如果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而光伏阵列工作点不能实时跟踪,就不能实现最大功率输出,从而导致系统整体效率降低。因此,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可实现光伏阵列在任何日照和温度,可持续获得最大的功率输出。

5 结论

光伏系统的总效率,与光伏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有关,与逆变器的效率也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可选用适合的逆变器,可部分提高系统效率。本论文提出的最大效率跟踪技术,也是提高系统效率的重要方法。

在能源紧缺的大趋势下,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光伏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部分解决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光伏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十分关键,尤其是光伏系统的整体效率提升,对光伏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俊峰,王斯成,张敏吉,等.中国光伏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 余世杰,战福忠,沈伟祥,等.光伏水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器[J].太阳能学报,1991,1(3):225-230.

[3] 马志保,孙佩石,苏建徽,等,太阳能高压钠灯高频电子镇流器的研究[J].电源技术应用,2005,20(5):72-74.

[4] 孙广胜,孔力,李安定,等.光伏电站电气设备绝缘特性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3(3):35-37.

上一篇:低成本创业范文 下一篇:初始投资成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