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门槛 自由创作

时间:2022-08-20 10:36:05

降低门槛 自由创作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这样介绍《电影产业促进法》:该法经过长达10多年的起草、讨论、修订并最终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这不仅是中国电影行业的第一法,也是中国文化领域的第一个行业法。它以过去15年中国电影改革发展的经验为实践参照,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体现了依法治理文化的法治探索,确立了文化领域中电影的产业属性,形成了“管、放、促”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用法律为中国电影的发展保驾护航,对于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发展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说的很明确:中国特色就是“管、放、促”三位一体,管理、放权和促进相互平衡制约发展。不过电影界人士首先看到的亮点是“放权”:降低门槛,自由创作。

降低准入门槛

此次《电影促进法》的一大亮点是取消电影拍摄许可证,简化审批手续。张宏森介绍说,统一用电影工业许可证来作为唯一的许可凭证,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简政放权。

降低电影制作的准入门槛,让更多的企业投资电影,让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到电影投资中。这是从“供给侧”进行改革,增加电影产品的供应。对此,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关玲教授对《中国名牌》评论说,相信降低门槛后,会有更多的人和机构参与到影视的创作中去,影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水涨船高。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更多的人和机构把影视作品的基盘做大了,宝塔尖也会做大,精品就会涌现。

但是张宏森强调说,电影的审查标准并未放宽,一部片至少10人审。简政放权就是放宽审查这个说法不准确。原则性问题和导向性问题并不是突出的问题,更多问题是在艺术表达上和艺术展现过程中的一些非专业,或者急功近利的低俗化倾向,以及一些细节上,或者一些镜头上和个别段落上的瑕疵。

保障创作自由

电影局的有关负责人在谈到电影创作自由时说,《电影产业促进法》通过明确规定尊重、保障电影创作自由,保护电影知识产权,电影行业协会维护成员合法权益,为电影创作人员开展体验生活等活动提供便利和帮助等措施,积极营造激发创作热情的制度环境。

电影人对创作自由的渴望并非一朝一夕。正因为这由来已久的渴望,尊重和保障电影创作自由写入电影促进法,对于电影界的触动很大,业界人士一致认为,创作自由是促进电影繁荣的基础。上影集团副总裁徐春萍从新法中获得不少启示:“新法从总则里就指明了电影的文化内容属性。因此,促进产业的目的是为鼓励创作,让一大批能体现中国审美、中国文化的好作品涌现出来。”新法实施有望改善创作的软环境,让“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贯穿电影产业的始终。

关玲教授在接受《中国名牌》的采访时说,创作自由是艺术创作的基础。电影内容需要审查,也因此杜^了一些不良,但过严会伤害电影艺术创作的氛围环境。所以创作自由与内容审查两者之间需要平衡,找到合适的结合点。电影法表示了国家对电影的态度。

期待电影大繁荣

在降低门槛,创作自由的条件下,中国电影的大繁荣能否如期而至?需要业界人士进行一番探讨。《电影产业促进法》第51条规定,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应统计、提供真实准确的电影销售收入,不得采取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观众,扰乱电影市场秩序。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表示,针对票房造假的市场管理类规定,体现出保障公平健康市场的立法目标。上海星轶影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政也对《中国名牌》表示,对影城的具体运营工作上,将会格外注意偷漏票房方面的细节管理。

在撇清电影票房假数据的同时,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尼跃红教授对《中国名牌》呼吁,希望统计局改变对中国电影的统计口径,既然是电影产业,那就不只是统计电影院线票房,应当将统计口径向下游延伸,例如应当将衍生产业统计进去。

如果只就票房论,业界依然看好在电影促进法推动下中国电影保持较高的景气度。虽然中国电影市场已是充分竞争的态势,而且已经逐渐国际化,但是中国电影仍然是中国电影,必须有中国特色。

中国的观众已经开始形成了看电影的习惯,全民观影形成潮流,这是电影大繁荣的基础;也正如尼跃红教授所说,表达中国人价值观的,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好作品正在热情的电影人手中孕育。《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正当其时,对中国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是个有力的推动。

上一篇: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避免体育伤害事故的策略分... 下一篇: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