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工程范文

时间:2023-03-10 12:48:49

加固工程

加固工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程 抗震 加固技术

1、常见的加固技术

《规程》规定:对房屋抗震承载力不足时,宜采用的加固方法有:拆卸或墙设抗震墙,对已开裂房屋进行修补和灌浆,面层或板墙加固,外加柱加固,包角或镶边加固,支撑或支架加固;当房屋整体性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的加固方法有增加墙段,设钢拉杆,增设托梁,增加现浇层等;对于易倒塌的部位,宜采用的加固方法有:增强连接,减少悬挑长度等。工程上用得较多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1外包型钢加固法

所谓外包钢加固法,是指在混凝土结构外部利用型钢进行包裹,促使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有所提升。这种加固法有两种类型,即干式与湿式两种。这种加固方法大多使用于混凝土截面尺寸无法增加,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又需要更高的抗震能力的建筑结构。在使用这种加固方法的过程中,一般利用化学灌浆进行加固,此时需注意型钢表层温度应不超过六十摄氏度。此外,若是环境中具有腐蚀性能的物质,应及时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

1.2预应力加固法

这种加固方法主要利用外部的预应力的钢拉杆等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承受能力要求高,但所占空间又比较小的建筑物。但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有限,不适用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的建筑,也无法用于建筑结构收缩逐渐变大的建筑结构。

1.3增大截面法、高强钢绞线网+高强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

增大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的受力面积来提高其承载能力。优点是技术简单、适应性强;缺点是需要受力构件表面上一定要平整、加固周期长、湿法作业、现场环境差。

1.4 FRP(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在构件表面上涂环氧树脂并粘贴FRP材料来增强构件的结构性能。优点:不增加结构自重;缺点是使用局限性(只针对受拉受弯构件),费用较高。

2、新型抗震加固技术概要

新型加固技术由于其能够大大降低甚至消除抗震加固施工对建筑功能的中断和影响,在不破坏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提升。目前这类技术在地震多发国日本广泛被运用,是未来新型加固技术发展的趋势。

2.1“不入户”附加子结构加固

附加子结构加固方法是将附加子结构与既有建筑通过特殊构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受力体系。此方法通过增加侧向刚度以实现整体结构抗震能力的提升和改善既有结构的受力状态,形成更加合理的受力体系,从而有效降低结构的层间位移和总位移,更充分的利用结构的抗震性能,达到抗震加固的目的。这里套用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模式”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一抗震加固方法。其特点有:大部分施工作业都在室外完成;结构布置灵活;施工周期短;建筑的功能和使用影响较小。此类型加固方式主要有:外附钢支撑、外附钢框架和外附钢支撑框架等。

附加钢支撑加固,不占用室外空地,适用于建筑物周围空间较小的情况。附加钢框架加固适用于中、低层建筑(如:小区住宅、学校教学楼、办公大楼等),前提是建筑物四周必须有一定的可使用空间,用来设置外附框架,但同时如果对外附框架增加的建筑面积加以合理利用,可使建筑面积转化为可使用面积。附加钢支撑框架加固,结合钢支撑和钢框架很好的结构性能,形成共同受力结构体制,主要适用于抗震设防要求较高的地区。

2.2消能减震技术

消能减震技术的原理是在结构抗侧力构件中设置消能部件(一般为阻尼器),通过其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来耗散或吸收由地震输入结构中的能量,减少主体地震反应,实现消能减震的目的。比较常用的有摩擦型阻尼器、粘滞性阻尼器和粘弹性阻尼器等。此方法m用于墙体较少的中、高层框架结构,通常在新建的高层建筑中采用较多,随着建筑老龄化及国家抗震要求不断提升,在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工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3阻尼器和“不入户”附加子结构加固技术的结合使用

在地震多发区和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将外附子结构与阻尼器组合使用,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提高附加子结构的耗能能力,进一步改善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来抵抗更加强烈的地震作用或者大幅的降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比较典型方法的有外设减震支撑和外附柱型消能减震技术。

外设减震支撑方法与外附钢支撑方法结构形式相类似,是指在建筑物的外侧设置减震支撑,并在钢管支撑的芯材处采用摩擦阻尼器的支撑,使其吸收地震时建筑物的地震能量来提高既有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方法。其特点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基本上不受施工的影响,而该加固技术也可以大幅度减少工时、降低造价,并且不会产生多余的建筑垃圾,符合当今流行的绿色建筑概念。

外附柱型消能减震技术与外附钢框架法结构形式相类似,是指在外附钢框架柱的中段设置钢阻尼器,用阻尼器来对外附钢框架进行减震加固,避免地震力对外附钢框架造成不利的影响,增强了外附钢框架抵抗地震的能力,进一步改善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其特点是可以避免因加固斜撑对窗户视野和采光的影响,具有建筑功能意义上的吸引力。

3、工程中的新型抗震加固技术

3.1新型抗震加固技术

在抗震加固新技术中,最为典型的是日本研发的高弹性材料加固工法。这种技术主要通过在建筑物加固过程中,在抗震带涂上粘合剂并将其固定在支柱上的方式实现的,与其他加固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且经费耗用也较少。另外,这种加固方法还能够采用预应力的加固方法,即首先对FRP施加预应力,再将其外贴到结构上,达到对结构进行加固的目的。采取这样的加固方式,能够有效克服FRP材料本身的缺点,对结构进行刚度与强度的同时加固。除此之外,增设斜撑加固、框架加固等也是有效的新型加固方式,这些方式都是通过增设的部分实现地震力的分担,进而提高建筑抗震能力。

3.2新型减震加固法

减震加固的主要原理是在结构抗侧力构建中设置消能构建,大多采用阻尼器,借助局部变形提供附加阻尼,以吸收或分散地震力,进而达到对建筑抗震能力提升的目的。加固时能够选择的阻尼器种类较多,目前大多选择摩擦型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等。摩擦型阻尼器是利用摩擦耗能装置,通过元件的互相滑动摩擦,以消耗掉原本需要结构承担的部分地震力。目前研发的这类阻尼器主要分为普通摩擦型阻尼器、pall摩擦型阻尼器、摩擦剪切角阻尼器、多级摩擦型阻尼器等类型。摩擦型阻尼器通常在结构需要承受的地震力度较大时才会启动,也就是说,针对强度较小的地震力或其他自然力的防御能力与减震能力都比较低。

3.3高性能钢丝网复合砂浆薄层加固技术

所谓高性能钢丝符合砂浆薄层加固技术,主要是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表层处理,将钢筋网铺设在其表面,再涂抹性能较高的砂浆,促使加固的部分能够与混凝土部分实现对地震力的共同承担,以达到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目的。这种技术主要通过提升建筑结构本身承载力的方式,包括承受能力以及延性等,进而实现抗震能力的提高。另外,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操作原理与抗震工作原理也比较简单,不需要过于专业的操作知识等。这种方法的施工程序比较简单,需要的经济投入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抗震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抗震加固方法也逐渐多样化。并且,不同的抗震技术有着不同的优势,不仅有效降低了地震灾害对建筑物带来的伤害,还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勋,施卫星,王进.传统抗震加固技术和新型抗震加固技术的总结与对比[J].结构工程师,2012,02:101-105.

加固工程范文第2篇

2.竖向刚度对FPS滑移摩擦摆系统隔震性能影响研究葛楠,苏幼坡,王兴国,周锡元,GeNan,SuYou-po,WangXing-guo,ZhouXi-yuan

3.串联隔震体系静力性能有限元分析杜永峰,杨静成,林治丹,寇巍巍,DuYong-feng,YangJing-cheng,LinZhi-dan,KouWei-wei

4.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串联隔震结构的振动控制杜永峰,林治丹,DuYong-feng,LinZhi-dan

5.扭转调频气压液柱阻尼器对非对称建筑的振动控制符川,FuChuan

6.约束屈曲支撑在棋盘形四角锥网架中的应用分析张秦,孟文清,孙彤,朱恩静,ZhangQin,MengWen-qing,SunTong,ZhuEn-jing

7.高性能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研究吴礼华,高日,史铁花,WuLi-hua,GaoRi,ShiTie-hua

8.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初探朱彦鹏,陶萱榕,ZhuYan-peng,TaoXuan-rong

9.FRP约束混凝土矩形柱模型的评估魏洋,吴刚,吴智深,吕志涛,郭正兴,WeiYang,WuGang,WuZhi-shen,LuZhi-tao,GuoZheng-xing

10.外挂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框架结构计算分析窦祖融,孙仁范,DouZu-rong,SunRen-fan

11.基于静力与动力稳定性的单层框架的极限位移刘迎春,巩正光,张文福,焦贵文,计静,LiuYing-chun,GongZheng-guang,ZhangWen-fu,JiaoGui-wen,JiJing

12.基于房屋后役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调整刘艳辉,赵世春,LiuYan-hui,ZhaoShi-chun

13.混凝土板墙加固砖墙抗震性能综述康艳博,巩正光,宋红,姚秋来,黄世敏,KangYan-bo,GongZheng-guang,SongHong,YaoQiu-lai,HuangShi-min

14.某超高层建筑剪力墙及柱子的加固与改造设计刘宏,熊海明,程燕妮,LiuHong,XiongHai-ming,ChengYan-ni

15.某会所承重墙体的托换加固设计刘文彬,池雪仔,何光辉,LiuWen-bin,ChiXue-zai,HeGuang-hui

16.既有玻璃幕墙结构安全性综合评估研究张山山,左勇志,霍达,腾海文,施刚,刘航,李伟峥,周乐云,ZhangShan-shan,ZuoYong-zhi,HuoDa,TengHai-wen,ShiGang,LiuHang,LiWei-zheng,ZhouLe-yun

17.基于峰值速度的生土围护墙倾倒限值分析张伟,陶忠,潘文,徐红杰,王国贤

18.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RC梁的受弯性能研究梁炯丰,熊志斌,邓志平,何春锋,LiangJiong-feng,XiongZhi-bin,DengZhi-ping,HeChun-feng

19.某高层建筑地下室梁荷载试验分析池雪仔,刘文彬,何光辉,ChiXue-zai,LiuWen-bin,HeGuang-hui

20.汶川地震中框架楼梯典型震害分析与有限元计算沈靓,柳炳康,张瑜中,吴季柏,ShenLiang,LiuBing-kang,ZhangYu-zhong,WuJi-bo

21.汶川地震中广元市桥梁结构地震破环情况调查与分析刘金龙,周文松,唐勇章,李惠,LiuJin-long,ZhouWen-song,TangYong-zhang,LiHui

22.汶川地震灾害特征与建筑物震害原因讨论郭婷婷,于贵华,徐锡伟,GuoTing-ting,YuGui-hua,XuXi-wei1.摩擦摆隔震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回顾与前瞻(Ⅰ)——摩擦摆隔震支座的类型与性能龚健,周云,GongJian,ZhouYun

2.高层建筑结构减震分析的静动力实用分析法及其应用李爱群,黄瑞新,张志强,赵耕文,LiAi-qun,HuangRui-xin,ZhangZhi-qiang,ZhaoGeng-wen

3.不规则高层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黄鑫东,刘文光,何文福,HuangXin-dong,LiuWen-guang,HeWen-fu

4.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铅芯橡胶隔震结构地震响应评估张辉,樊剑,ZhangHui,FanJian

5.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减震设计曹新建,袁万城,高永,魏凯,CaoXin-jian,YuanWan-cheng,GaoYong,WeiKai

6.大跨空间钢结构模态频率的温度影响监测与分析滕军,卢云军,朱焰煌,TengJun,LuYun-jun,ZhuYan-huang

7.高层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试验电路设计与仿真李春锋,杜永峰,史军,黄锦,LiChun-feng,DuYong-feng,ShiJun,HuangJin

8.外墙外保温结构的抗震有限元分析李永平,丁建国,LiYong-ping,DingJian-guo

9.桩基承台相对刚度变化对桩基受力的影响刘延芳,LiuYan-fang

10.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可靠性分析黄越,刘洪兵,刘江,HuangYue,LiuHong-bing,LiuJiang

11.日本《基于能量抗震设计规程》介绍徐培蓁,叶列平,XuPei-zhen,YeLie-ping

12.新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和分析王光裕,刘保东,飞,WangGuang-yu,LiuBao-dong,LiPeng-fei

13.论现行规范中有关粘贴纤维加固受弯构件的设计原理单成林,颜苓,ShangCheng-lin,YanLing

14.昔格达生土农房抗震技术研究陈伟,焦涛,孙金坤,罗强,张茜,ChenWei,JiaoTao,SunJin-kun,LuoQiang,ZhangQian

15.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试验吴波,刘伟,刘琼祥,许喆,WuBo,LiuWei,LiuQiong-xiang,XuZhe

16.带裂缝钢筋混凝土T形梁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李向民,郑玉庆,许清风,LiXiang-min,ZhengYu-qing,XuQing-feng

17.储罐底板提离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周利剑,ZhouLi-jian

18.平扭耦联隔震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李向真,向伟明,全明,徐明责,朱小文,LiXiang-zhen,XiangWei-ming,QuanMing,XuMing-gui,ZhuXiao-wen

19.考虑初始内力的钢筋混凝土圆柱抗震加固设计潘东辉,尧国皇,叶成浩,PanDong-hui,YaoGuo-huang,YeCheng-hao

20.碳纤维布在加固混凝土框架梁中的应用璩家平,璩继立,付春兰,QuJia-ping,QuJi-li,FuChun-lan

21.卧牛山煤矿组合支撑体系可靠性评估与加固维护技术研究吴元周,陈重,吕恒林,周淑春,马英,WuYuan-zhou,ChenZhong,LvHeng-lin,ZhouShu-chun,MaYing

22.综合加固技术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中的应用巩正光,王晓莉,宋红,GongZheng-guang,WangXiao-li,SongHong1.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受力性能的数值模拟史庆轩,委旭,门进杰,侯炜,ShiQing-xuan,WeiXu,MenJin-jie,HouWei

2.框架-剪力墙偏心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管民生,杜宏彪,吴炎海,周军,GuanMin-sheng,DuHong-biao,WuYan-hai,ZhouJun

3.多维地震动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任森智,RenSen-zhi

4.半刚接钢框架系统刚度可靠性对随机变量的敏感性分析侯颖,霍达,腾海文,张杨,HouYing,HuoDa,TengHai-wen,ZhangYang

5.考虑高阶振型影响的改进的多模态推覆分析方法宋怀金,SongHuai-jin

6.考虑填充墙影响的教学楼框架结构推覆分析齐彬,郭子雄,QiBin,GuoZi-xiong

7.型钢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框架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曾磊,许成祥,郑山锁,吕营,ZengLei,XuCheng-xiang,ZhengShan-suo,LüYing

8.配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于洋,YuYang

9.加强层对超高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尤丽娟,范,YouLi-juan,ChenZhong-fan

10.高位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参数影响研究祁皑,许航莉,郑国琛,范宏伟,QiKai,XuHang-li,ZhengGuo-chen,FanHong-wei

11.钢筋混凝土框架加层隔震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许航莉,祁皑,范宏伟,XuHang-li,QiKai,FanHong-wei

12.采用消能支撑减小结构扭转效应的参数分析陆伟东,蓝宗建,刘伟庆,LuWei-dong,LanZong-jian,LiuWei-qing

13.带耗能腋撑型钢混凝土转换结构减震性能分析吴轶,何铭基,周云,张春梅,郑俊光,WuYi,HeMing-ji,ZhouYun,ZhangChun-mei,ZhengJun-guang

14.二重钢管防屈曲支撑的性能研究杨叶斌,邓雪松,钱洪涛,周云,YangYe-bin,DengXue-song,QianHong-tao,ZhouYun

15.中美两国钢结构抗震设计对比分析徐海波,王广建,易方民,董可,XuHai-bo,WangGuang-jian,YiFang-min,DongKe

16.论现行规范中有关增大截面加固受弯构件的设计原理陈焕勇,单成林,梁立农,钟键聪,ChenHuan-yong,ShanCheng-lin,LiangLi-nong,ZhongJian-chong

17.用可靠度理论确定屈曲约束支撑钢框架的设计原则郭小康,李国强,GuoXiao-kang,LiGuo-qiang

18.钢管混凝土框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探讨王文达,夏秀丽,史艳莉,WangWen-da,XiaXiu-Li,ShiYan-Li

19.建筑抗震鉴定和加固设计的软件实现方法任卫教,陈岱林,孙松良,吴树森,RenWei-jiao,ChenDai-lin,SunSong-liang,WuShu-sen

20.底层框架震损结构断柱装垫加固方法研究周云,吴从晓,吴从永,ZhouYun,WuCong-xiao,WuCong-yong

21.某综合楼加层改造的抗震鉴定毋剑平,保海娥,姚志华,齐娟,WuJian-ping,BaoHai-e,YaoZhi-hua,QiJuan

22.基于模态振型和神经网络方法的人防工程结构损伤诊断颜祥程,许金余,郑飞,YanXiang-cheng,XuJin-yu,ZhengFei

23.基于粗糙集-RBF神经网络的单层RC厂房震害预测周丽萍,文劲,马蓉擘,何东慧,ZhouLi-ping,WenJin,MaRong-bo,HeDong-hui1.高柔结构风振AMD控制极点配置算法研究滕军,申崇胜,鲁志雄

2.高柔结构风振AMD控制模糊神经网络预测算法研究滕军,申崇胜,鲁志雄

3.基于IDA分析的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陆新征,叶列平

4.静力弹塑性分析在不规则结构中的应用研究张凯,刘洪兵,刘江,刘玮

5.外套增层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分析于敬海,韩宁宁

6.侧向撞击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动力响应的有限元分析张瑞坤,王兴国,葛楠,华玉

7.基础隔震结构基于能量法的反应预测杨晓婧,王曙光,杜东升,段好安

8.厦门时代广场复杂连体隔震结构整体分析乌兰,李爱群,张志强,黄伟鹏

9.非对称结构振动控制系统TLCGD的优化设计符川

10.桩-土-桥相互作用对隔震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李黎,陈元坤,杨金虎,叶志雄

11.组合式三维隔震支座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赵亚敏,苏经宇,陆鸣

12.单层连续梁桥多点地震输入拟动力实验研究陈寅,邱法维,侯杰,潘鹏,杜文博,沙锋强,王刚

13.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试验吴波,许喆,刘琼祥,刘伟

14.基于振动信号小波变换的结构损伤识别试验研究刘红坡,范进

15.确定混凝土构件钢筋实际应力新方法的试验研究李志文,潘立

16.搭接墙转换结构的试验研究陈涛,肖从真,田春雨,刘鹏

17.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FRP抗震加固研究综述马明,彭亚萍

18.框架结构增设剪切型抗侧力单元的抗震加固研究张绍武,高科峰,方波

19.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改进及其在高层混合结构地震危害性评估中的应用汪梦甫,曹秀娟,孙文林

20.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地震损伤演化规律分析左熹,杨树才,陈国兴

21.《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修订介绍程绍革

加固工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堤防工程;堤防加固;措施

引言

堤防工程是防洪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每年新建、扩建、加固及维修的任务很多,在历次抗御大洪水的斗争中堤防工程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很多堤防因为建设年代久远,施工技术及设备较落后,监督管理水平较差,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每到遭遇较大洪水时,易出现险情,危及堤后人民生命财产,所以对堤防进行加固,提高其防洪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堤防进行加固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其设计和施工较建筑物工程相对简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造成一些施工中经常遇见的问题。

一、堤防加固工程常遇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清基深度模糊不清

对原有堤防加固前,必须对其进行清基,将基面的淤泥、腐殖土、泥炭土等不合格土及草皮、杂植土等杂物全部清除干净后才能填筑土方,是保证新、老堤防紧密结合及提高防渗效果的关键步骤。在设计中,一般考虑清基深度为15~30cm,但由于很多老堤防建成时间较早,表面及周围容易发生较大变化,如:堤前和堤后存在大量鱼塘、苇塘,堤顶道路经过加固改造,堤防背水坡及堤脚有房屋建筑等。这些变化都增加了确定清基深度的难度,施工过程中的清基深度往往与设计文件中的要求不一致,带来了清基深度模糊不清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a.堤防表面及周围产生的变化使清基深度大大超出了一般设计考虑的范畴。

b.在设计阶段未能彻底摸清现状堤防情况,施工单位在招标阶段对现场查勘不细。由于设计及施工均未能较好地了解堤防现状,所以设计中不能够正确地反映清基的深度,而施工单位也无法在招标答疑和设计交底两个环节当中提出此问题,以便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

1.2 管道、栈桥等干扰物妨碍堤防设计及施工

堤防沿线往往有很多工况企业以及码头、港口等建筑物,因此在堤防前后经常会有一些输油输气的管道以及码头栈桥等建筑物,这些管道有的穿越堤身,有的则架空于堤防之上,而栈桥则位于堤防迎水面,一端与堤防相接。在堤防加固工程施工过程中,管道及栈桥会对堤防的加高帮宽以及迎水侧堤肩线的布置产生干扰。如:堤防加高帮宽会增大堤身内管道上部的土压力,对管道造成危害,有的也会减小堤顶与架空管道之间的距离而无法满足防汛抢险车辆通行和管道消防高的要求;而栈桥处则需预留通道,造成堤防上留有缺口,不能封闭挡洪等。在施工时需对干扰物体进行处理,确保其自身安全或满足相关要求后才能进行堤防施工,对堤防施工及设计均造成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外物设置的影响,属于不可抗拒的因素;次要原因是施工和设计都不够重视干扰物对堤防的影响,未能在施工前从设计角度给予充分的考虑,从施工角度给出合理的建议和处理措施。

1.3 施工断面与设计断面不一致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未进行施工断面与设计断面的复核对比,结果在工程结束时,结算工程量与招标或概算工程量相差较大,给工程量及费用的确认和审计带来不利影响。例如,某加高帮宽的堤防加固工程完工后发现回填土土方工程量远远超出招标和概算的工程量,经核查,设计断面测量有误,其高程比施工断面高0.5m,图纸中加高的土方比实际断面要低,因此概算土方工程量偏小。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设计测量有误,使工程量计算不准。另一方面,施工单位未对设计断面进行复核对比,未能尽早发现其与实际断面不符,故而不能及时发现并反映问题。

二、堤防工程加固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2.1 完善前期勘测设计

优良的勘测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准确的勘察和周全的设计也能为施工减少矛盾。堤防工程一般战线较长,勘测中,对堤防断面变化较大和地形较复杂地段应加以特别重视,在常规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断面,实事求是地反映出地形地貌的变化,为设计提供准确的勘测资料。尤其要注意对堤防高程的准确控制,如果高程有误则会使设计断面不准从而造成土方工程量的巨大差异。设计中要把平面图和断面图相结合,两者相互校对,综合考虑,可大大提高设计的准确性。设计人员应查勘现场,留心关注堤防周边的地形地貌,对水塘、植被、堤顶道路结构、堤身范围内的房屋、栈桥建筑物和管道等要特别关注,这些往往是影响堤防设计和施工的关键因素。提前考虑现状情况对设计和施工可能造成的干扰和困难,尽早在设计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而不会在施工阶段才使问题暴露,从而影响施工质量及工期。

2.2 仔细查勘现场,认真消化设计图

施工单位在投标阶段应仔细查勘现场,对施工的环境进行分析,注意场地内的现状对后期施工的不利影响,并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细致的消化,正确理解设计意图。设计图未必能够完全和准确地反映现场情况,这样会对后期施工带来隐患,如果施工单位能够留心注意可能出现的影响堤防施工的一些因素,并根据施工测量断面对设计断面进行复核,对发现的问题加以考虑或及时反映,则可使参建各方早做准备,避免施工中出现较大问题。

2.3 加强监理,确保工程质量

监理与施工单位是最早掌握现场资料的参建方,而监理则是监督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优良的关键。对于施工中发现的问题,监理应客观地进行核查,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监理单位的意见对于设计方往往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施工前仔细分析设计图,对一些容易产生问题的部位需特别重视,以便在设计交底时提出,尽早解决。对现场情况应进行分析,并判断对施工的干扰程度,及时提醒施工方加以重视。施工中如发现与设计不一致的地方,应首先查找原因并要求施工单位不得鲁莽施工而造成损失。认真复核施工断面,并与设计断面进行比较,在两者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同意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在堤防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需要设计、施工及监理三方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好本职工作,并且密切配合,才能将所遇问题解决。堤防工程虽然以土方填筑为主,但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加以重视,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找到预防和改进的措施,为施工扫清障碍,同时也为堤防工程施工总结经验,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冯安健.防洪堤防加固工程施工浅析[J].科技创新报,2012(20).

加固工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检测;加固技术

1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逐步深入,必将导致城市可利用资源压缩,城市新建工程发展趋于平缓。此外,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不少既有建筑物需要增加房屋高度、提高使用荷载、加大空间、加层等的改造。所以建筑鉴定、维修、加固和改造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2 工程结构加固技术

2.1 工程结构的检测

在需要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进行评定时,或当建筑物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或对满足某项功能的要求产生怀疑时,就需要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结构的某一部分或某些构件进行检测。由于钢结构的材质均匀,因此具有强度、塑性与韧性均能较方便地进行测试的优势。但其最大的缺点是:钢材易腐蚀,耐火性差,同时钢结构是一类缺陷敏感性结构,所以钢结构的检测主要是针对材料与连接缺陷以及锈蚀程度与涂层厚度的检测。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有:超声波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钢材锈蚀检测及涂层厚度检测等。

2.2 工程结构加固的基本方法

2.2.1 换土法

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对地基的要求时,常采用换土垫层来处理软弱地基。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强度较大的砂、碎石或灰土等,并夯实至密实。

换填法是将基础底面天然的或后天形成的软弱土层挖去或部分挖去,分层回填强度高、压缩性低且无腐蚀性的砂石、素土、灰土、工业废料等材料,压实后作为基础持力层。

常见的有换填砂卵石和灰土法。其主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换填强度较高的垫层材料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2)换填压缩性较低的材料后,可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3)换填透水性较大的材料(砂石),可使基础下面的孔隙水压力迅速消散,避免基土的塑性破坏,并可加速垫层下软弱土层的固结及其强度提高。(4)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用素土或灰土材料置换黄土,可消除湿陷变形,同时,换填后的材料因其密实度增加,还可做为防水层,减少下卧天然黄土层被水浸泡的可能性。(5)换填法除能满足上述要求外,在对环保要求较高的现代社会,它基本对周边环境不构成噪声、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地面泥浆污染等,只有一定的振动感,但波及范围较小。

2.2.2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是剔除部分陈旧的混凝土,置换成新的混凝土,新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构件提高一级,且不得低于c20级。比较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加强处理,有时也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加固。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构件加固后不影响结构原先的净空,能恢复结构原先的外观。

2.2.3 粘钢加固法

外部粘钢加固法是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不足区段(正截面受拉区、正截面受压区或斜截面)表面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粘贴钢板,使其整体工作共同受力,以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从而相应提高构件的刚度、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等方面的性能,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粘钢加固法施工方便快捷,对结构的外形、净空等影响较小,在施工过程中刘生产和生活无显著影响。

2.2.4 粘结外包钢加固法

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是把型钢(钢板)包在被加固构件的外边,即采用环氧树脂化灌浆等方法把型钢与被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粘结成一整体,使钢材与原构件整体工作共同受力。加固后的构件由于受拉、受压区钢材截面积增大,从而正截面承载力和截面刚度都有大幅度提高。粘结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能显著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而且对结构使用空间的影响小,施工简便且湿作业量较少。

2.2.5 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

外贴纤维加固是用胶结材料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贴于被加固构件的受拉区域,使它与被加固截面共同工作,达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除具有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外,还具有耐腐浊、耐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自重、耐用、维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需要专门的防火处理,适用于各种受力性质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和一般构筑物。

2.2.6 预应力加固法

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采用外加预应力钢拉杆(分水平拉杆、下撑式拉杆和组合式拉杆)或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预应力加固法广泛用于混凝土梁、板等受弯构件以及混凝土柱(用预应力顶撑加固)的加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法加固效果好而且费用低,但增加了施加预应力的工序和设备。

2.2.7 碳纤维加固法

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是指用特制的建筑结构胶将碳纤维与混凝土牢固的粘结在一起并共同工作,达到结构加固,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修补构件缺陷的目的,由于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腐蚀、耐久性好、施工简捷、没有湿作业、不需大型施工机具、适用面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各种结构形状、各种结构部位的加固修补,且不改变结构形状及不影响结构外观,又具有很好的防腐蚀性能及耐久性能。

2.2.8 植筋技术

植筋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2.3 工程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

各种加固方法的选择又根据可靠性签定结果、结构功能降低及加固原因,结合结构的特点,新的功能要求,当地具体条件等因素,按照加固效果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简便原则来综合分析确定。而抗震加固的重点则侧重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延性上。在加固设计中,同样要遵循强柱弱粱、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以保证加固后的结构有较好的延性,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耗散地震能量的能力。为了达到抗震加固的效果,又达到节省材料、降低造价目的,只要条件许可,实际加固工程中应采取多种措施尽量卸荷。

参考文献

[1] 李惠强.建筑结构诊断鉴定与加固修复[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加固工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026-01

我国的水利资源非常的丰富,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处于水体当中,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堤坝有时会发生渗漏的现象,影响了水利建设工程的正常运转。做好堤坝防渗加固工程工作是整个水利工程的重要环节,是水利工程的核心技术。工程质量是立足于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基础,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依据,防渗加固工程是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

一、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加固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当前,我国水利堤坝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非常的复杂,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水利堤坝工程的防御洪水和抵抗灾洪的能力比较弱;第二,水利堤坝的防渗工程治理的不到位,出现了严重的坝体渗漏的情况;第三,水利堤坝工程的泄水、输水的抗震能力不高,稳定性方面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同时,在当前我国的水利堤坝工程里,防渗加固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比较低,是因为我国的水利堤坝工程的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慢。虽然在整体的水利堤坝工程中,有工程的管理体系和相关的工程管理部门,但是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缺少专业的水利堤坝工程维修、维护的技术管理人员,有些地方水利堤坝工程的管理人员由没有专业技术的人员但当,严重的影响了水利堤坝工程的正常运转。

二、堤坝渗漏的原因说明

水利堤坝工程不同与其他的水利建筑工程,在建筑堤坝的时候,要考虑工程地基变形、地基的稳定性,还要重点考虑堤坝渗漏的因素。堤坝渗漏故障,既浪费了工程经济费用,又影响了水利堤坝工程的安全质量。从以前的堤坝工程经验可以了解到,很多的堤坝破坏事故,都是由于堤坝工程的地基岩土不具有挡水的功能。堤坝的地基和堤坝两岸山体渗漏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库在蓄水的过程中,产生的强大的水头压力;另一种是存在的过水通道。堤坝渗漏数量取决于水头位置的高低和通道的大小之间的正向顺从的关系。通过实际的现场勘察表明,通常在裂缝中出现的比较大的渗漏现象表现为:有些堤坝的裂缝是与水库的内外界面有连通的,带有一定的开度;还有些是不和水库的外界面有连通的,已经被填充的非常的严密,不会产生很严重的渗漏现象。所以,在对堤坝进行渗漏分析和判断的时候,要查明堤坝岩土区中有没有断层、裂隙、溶蚀等,还包括具体的现状和填充的状况。在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勘察探测以后,要及时的将堤坝的建筑选址选择在发生工程质量情况最少的地方,减少渗漏情况的出现。在实际的水利堤坝工程中,这些都是相对的概念,一般在进行堤坝建筑选址的时候, 地质的条件都相对的具有缺陷,具体表现有存在危险的水库中,大部分是因为地质缺陷的因素导致的坝基渗漏的故障。

三、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加固工程的技能

(一)堤坝防渗处理技术要点

与我国的水利堤坝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进行处理堤坝防渗加固工程处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用灌浆或是实施防渗墙的方法预防渗漏发生或是降低侵润线的工作;还有使用防止滑桩或者是压重的方法加强抗滑的能力,保证工程的坚固质量与安全性能。在进行堤坝的防渗加固工程中,滑坡是其中难度非常高的处理工作,要依据发生滑坡的具体原因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一般来讲,处理滑坡的最有效方法是降低坝体侵润线和加强堤坝土体强度的指标两种方法。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了很多的新型建筑材料。例如:在进行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加固工程中,采用了土工膜或者是复合土工膜增强坝体防渗的水平,使用加筋材料增强土体的稳定性、安全性。在进行坝基的防渗加固工程的过程中,要在上游采用铺、截、堵的方法,在下游采用导、减、排的方法,通过对上游坝基进行的铺盖工作,防渗墙和帷幕灌浆等设施工程,大大的控制坝基的渗透数量;通过对下游进行的导渗反滤体、减压井、排水沟等相关的设施工程减小了扬压力。

(二)堤坝工程灌浆防渗工艺

1.劈裂式帷幕灌浆法

这种方法多数使用在坝身的加固工程中,增强坝身的抵抗渗漏的能力。在进行现场的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堤坝区域的直程度的变化,使用简单的钻具或是浅孔轻便的钻机,以梅花的形状或是直线形进行打孔作业。以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灌浆工作,少灌多复;注意灌浆的浆液的粘稠度由小到大,一点一点的增加,压力由大到小设置,注意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依据堤坝的实际情况而定。这种灌浆方法可以保证灌浆的质量,保证灌入的泥浆在堤坝线轴的方向上形成保护层,大大的提升了堤坝结构的稳定性和防渗加固性。

2.低压速凝式灌浆法

这种方法多数使用在工程的抢险施工中,要依据管涌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钻机型号,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孔内膨胀物质的合理注入,控制好压力,保证有效的将水泥浆注入,实现控制管涌内部阻力的工作,确保更好控制管涌内部水流速度,预防水泥浆的流出,使用速凝剂,是为了更好的优化水泥浆的管涌工作。

3.高压填充式灌浆法

这种方法适合在堤坝基础灌浆工程中应用,还可以用在处理堤坝上的蚁穴、溶洞等空洞的填充工作。在进行堤坝基础灌浆技术,要选用五十米工程钻机,在设计位置进行钻孔工作,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5米到2米之间,保持灌浆的压力在127.40到166.60千帕之间。要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作业,这种方法适合由于基础质量不好引起的管涌事故的处理。

(三)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加固工程的重要措施就是使用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到现在为止,混凝土防渗墙技术有许多的施工工艺,各种工艺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进行混凝土防渗工作时,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以保障工程项目达标为基础,实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堤坝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是由水利堤坝工程加固工程中的防渗处理技能决定的,防渗技能的优劣决定了水利堤坝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是水利堤坝工程安全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说,有关部门要加强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加固工程的重视度,做好防渗加固工程监督管理工作。对于出现的堤坝事故要严格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及时有效的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制定完善的治理方案,保证水利堤坝工程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姜云天,莫成龙.浅论水利堤坝工程防渗加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7):198.

[2] 王崴崴,周丽明.浅析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9):310.

[3] 王展霞.浅析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加固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29-130.

加固工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加固处理技术;使用寿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楼林立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建筑结构加固对于保障建筑的稳定可靠、提高建筑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工程的加固措施往往是在建筑工程改建或者出现工程问

题后进行的,因建筑的不同,采取的加固措施和施工材料选用也有一定的差别。正确的建筑工程加固措施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最安全、快捷、经济的加固设计方案,以取得最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组合。

一、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应用的意义

结构加固技术,即在建筑工程中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高建筑物可靠性,让建筑工程满足建筑设计所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与适用性。提高建筑结构或建筑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减少事故隐患,提高建筑应用年限是建筑工程结构加固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建筑结构加固的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满足建筑结构强度要求。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建筑物设计应按照极限状态设计,混凝土结构需要满足结构应用要求,保证其刚度、强度与耐久性符合设计要求。然而在建筑应用中,可能会改变建筑功能,导致其荷载分布及和荷载值变化与设计冲突,导致建筑结构所具备的刚度与强度无法满足其应用要求,或建筑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未达到设计图纸要求,存在着安全隐患;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下,容易导致建筑结构损坏,造成财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为此,需要采取建筑加固措施满足其强度需求。此外,应用结构加固技术,可以满足建筑功能需要。

二、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的几种方法

混凝土建筑结构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的作用下,其功能必然逐渐减弱,为了使混凝土结构充分有效利用,常采用加设混凝土外套法、预应力加固法和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以及加大截面加固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工程加固的方法有化学灌浆法、粘钢加固法、包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以

及化学植筋技术等。

混凝土加大截面加固法,主要应用于混凝土柱和梁,通过加大混凝土截面,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混凝土加大截面加固法仅适用于原构件为普通混凝土或者砌体的工程;不得用于原构件为高强混凝土的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为:混凝土截面处理定位植筋钢筋焊接绑扎支模板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检验。

在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中注入粘结性和粘结强度优越的化学浆液进行建筑工程加固的方法称为化学灌浆补强法。当裂缝宽度在0.05L以上时多选用化学灌浆补强法,因为化学浆液固化后能很好的恢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受力状态。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表面处理埋置灌浆嘴封闭裂缝配胶注浆封口检

查验收。

1、粘钢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根据加固设计图纸的要求,用建筑结构胶把钢板、型钢等直接粘贴在需要加固的构件表面。粘钢加固法施工工艺流程为:粘钢面处理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胶粘剂配制涂胶和粘贴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检验维护。

2、包钢加固法

包钢加固法主要用于柱和梁。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混凝土与型钢粘贴面处理角钢、缀板制作安装封边,埋设灌胶嘴配置结构胶密封检查灌胶检查维护。

3、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是一项比较新的应用外黏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加固方法,现在应用比较多的是将碳纤维片材用专用黏结胶(环氧树脂等)粘贴与构件收拉区表面,使其与被加固构件截面共同工作,以达到对结构进行加固增强的目的。该方法显著的特点是具有耐腐蚀潮湿,几乎不增加结构的自重轻质高强能适应混凝土截面弯曲的粘贴要求,在几乎不增加构件刚度和截面积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构件的抗震性能和变形能力。 缺点是要做专门的防火处理易受人为损坏,如果黏结剂的性能不够好或者操作不当则会显著降低加固效果,并且由于该方法应用时间不长,使用经验比较少。 随着生产碳纤维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碳纤维的价格也在逐渐下降 ,该方法有着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构工程加固所要求的短、平、快、省的特点,应根据需要加固的构件情况,综合确定加固方案。已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经常由于下述原因出现损伤、缺陷或隐含不安全因素,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要求,需要进行鉴定和加固,如:

1. 结构设计人为错误或材料选择不当,结构建成后,发现有不安全的隐含因素;

2. 未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出现裂缝等损伤、缺陷;

3. 结构长期受环境作用,使用、维护不当,结构性能老化或出现损伤;

4. 结构变更使用性能,如加层、使用荷载发生改变等;

5. 结构遭受自然灾害,如火灾、风灾、地震等。

三、建筑工程加固设计方案选择

建筑工程的加固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加固部位的特点,以及不同加固方案的适用性,还应考虑到施工的便捷性、加固的经济效益、加固质量等因素。具体来说应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加固施工的便捷性

建筑工程加固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加固施工的便捷性,并在方案设计中体现出来。例如,某高层建筑某层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该层的框架柱进行加固。这种情况下有增大截面法和外粘型钢加固法两种加固方法选择。但加大截面加固法则技术要求稍低,且可以通过机械化辅助作业的大规模

加固施工完成,效率、安全系数更高,施工的便捷性更加突出,因此在建筑许可的情况下就应该优先选择加大截面加固法。

2.建筑工程的加固需要确定最优化的加固方案

现在建筑工程的加固方法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但是具体到每一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则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加固方法。对梁的加固应该首先选择碳纤维加固法,其次是粘钢加固法,最后才是加大截面加固法和预应力加固法。在柱的加固当中应用效果最好、最为广泛的加固方法就是外包钢

加固法。

3. 注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的加固设计当中,技术人员应该考虑到加固技术的发展情况,尽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加固效果。

四、结束语

如今,建筑改造业地位越来越重要,建筑工程的加固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在建筑加固业发展中,应综合考虑新科技新材料的选用,达到加固工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最优组合,为社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范世平,孔广亚&建筑物加固改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 ,2007,(10)28-30

[2] 危发满,浅谈工程加固的几点措施[J]四川建材,2006(6):35-39

[3]建筑结构补强加固技术编写组.《建筑结构补强加固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版社,1987:20-42。

加固工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型水库;病险问题;加固工程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ngerous problems of small reservoirs of small reservoir reinforcement project as well as the small reservoir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small reservoir reinforcement project; defects;

中图分类号:TV62

引言:

水库工程由于防洪效益、灌溉效益等经济指标优越,社会效益显著,各地方政府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先后对一些小型病险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设计,并已建设施工,正在逐步发挥效益。

1小型水库病险问题分析

1.1水库的大坝老化问题,主要表现在:

1.1.1如坡度比例比较陡,坝体透水性强,浸入的水线高,导致了坝体的失稳。

1.1.2回填土质较差,后期碾压不实,或者存在软土层的影响等导致大坝失稳。

1.1.3大坝出现变形,出现凹凸,保护坡的保护石风化破碎,导致保护石脱离变薄,块径变小,重量变轻等。

1.1.4大坝的排水设施缺乏或者损坏,整个坝体坡面的水流侵蚀严重,大坝底部的排水设置缺失或者不足达不到规范要求等。

1.1.5大坝的顶部高程不达标,无法满足实际的防护效果,坝顶过于狭窄,没有排水设施 ,冲沟明显。

1.1.6防浪墙的底部出现损坏,与防渗体出现缝隙 ,或者高度不足,墙身出现裂缝断裂变形等 大坝整体老化不符合水利设计要求。

1.2渗漏问题,主要包括:

1.2.1大坝基础渗漏:这种情况可能来自于施工时,基础清理不彻底,或者基础坐落在缝隙大、透水性大的岩层上,或者是个中防渗施工质1.2.2量不规范等坝体的渗漏:这主要是因为在施工中对坝体防渗施工监控不足,导致防渗体质量差,压实度或者渗漏系数没有满足规范,或者防渗体的设计厚度不足。

1.3放水洞溢洪通道问题,这种情况包括:

1.3.1水库的放水洞本身出现裂缝、漏水、剥蚀等;且放水洞的周边因此冲刷而产生破坏,产生渗漏的通道;进口和洞身的强度下降,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闸门和开闭装置老化、锈蚀、变形、磨损等;机房损坏,不能正常使用等。

1.3.2溢洪道在设计和施工中标准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出口泄流缺少通道;溢洪道的泄洪量不足;泄洪道控制端不规范,基岩的损坏严重,冲刷痕迹明显,缺乏衬砌;缺少消能防冲击设施等。

2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特点

2.1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主要特点有:施工点多,施工场地分散;原始地质资料、施工资料缺失。多数水库大坝和穿坝建筑物经过了若干次的加高、培厚、接长、加固等工程,工程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工程老化失修现象相当普遍,给水库安全运行留下了隐患,也给现在制订加固方案带来了较大的不利。

2.2单项工程量小,加固内容多;有效工期短,施工管理难。小型水库加固内容主要包括坝体防渗处理、坝坡稳定加固、穿坝涵洞加固、溢洪道(闸)加固、防汛道路、水情观测管理设施建设等。还要考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项目内容和涉及的专业与大、中型水库基本相同,只不过是加固规模、标准不同而已,具体表现在单项工程概算投资少,只有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

2.3地方配套资金及时到位难,矛盾处理难。小水库所在地主要是丘陵农业地区,城乡居民生活相对不富裕。需要地方配套的资金虽然在 30%左右,但绝对数值大,要地方财政短期内拿出配套资金有难度。这就影响了工程款的及时支付,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度与质量管理。

3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

3.1有关小型水库的具体除险加固措施主要有加固坝体和扩建蓄水建筑物。前者主要是以加高加厚坝体来增加水库蓄水量,后者主要是靠建筑一系列的泄洪通道以达到蓄水和泄水的目的。两种方法有时候是比较使用和相互作用的,实施到具体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还是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运用一些水库工程需要加高坝体,有点则需要采用扩建蓄水建筑,还有的两种方式共同使用。如在水库工程出现坝基不稳需要进行除险加固时,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在坝体顶部进行直接加

高,高度一般在1~2 m。另外还要在坝体的背水面进行垂直加高。

3.1.1对于大坝的护坡一般应当使用块石或者是混凝土预制块进行修砌。

3.1.2对于溢洪道的工程建设,应当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a.溢洪道的陡坡设计与当地的河道有衔接的,则消力池的深度与长度在进行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的数值,并且要加强消力池的质量保证。

b.溢洪道陡坡段出口的河床为岩石或砂砾石覆盖层较浅的,采用挑流消能较好。鼻坎和反弧半径要经综合考虑后确定。要求挑流小挑距远鼻坎工程小,一般可采用小半径、大挑角。

c. 有的山区水库,溢洪道工区地形复杂,流程长,给消能和护砌带来困难。对此,要因地制宜采用多级跌水消能,效果较好。

3.1.3输水涵洞的改建与维修。浆砌石是一种不均匀的透水砌体,若涵洞用浆砌石存在的渗漏问题比较严重,不建议采用。大口径浆砌石拱涵的渗漏处理较困难,近几年,用灌浆技术进行补强防渗初见成效。

3.2除险工程除了坝体加固工程外还要对水库工程进行防渗除险。鉴于当前小型水库存在的有关渗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裂缝和滑坡,所以在处理好坝体质量问题的基础上,对水库进行防渗也是水库除险工程的重要部分。

3.2.1土坝裂缝的处理

土坝裂缝的出现对于坝体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裂缝的常用处理方法有:

a.如果裂缝的宽度不大,并且不会继续发展的情况下,通常可以使用砂壤土从裂缝的开裂处进行灌入,并且进行捣实。对于一些承担着较为重要的防洪功能的小型水库,一般应当进行挖槽并且保证深度在裂缝以下的0.3m 处,再进行回填,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加固效果。

b.如果裂缝的深度较深而且宽度较大,在裂缝停止发展之后使用开挖回填的方式,采用梯形断面开挖的方式,在回填时要对台阶进行处理,以此保证完整的梯形断面,使得回填料能够与坝体本身形成紧密的结合。

3.2.2大坝滑坡处理措施

当坝体的地基存在着一定的软土层时,施工过程选料不当或者是碾压不实就会造成陡坡发生滑坡现象,一旦发生地震或者暴雨等情况,则会造成大面积的滑坡,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

a.如果坝基较为良好,滑坡在基础以上的地区出现,这时容易产生的是局部坍滑,可以通过适当的降低水库内部的水位来进行调节,同时可以通过排水导渗措施,使滑动的部分由于失水而发生固结,对松动的土体进行清除,然后再使用透水性较强的土料进行修复,这时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加固效果。

b.如果坝基处存在着淤泥或者是湿陷性黄土层,当其发生滑坡时,一般可以在坝基以外的特定距离内修建一个防滑齿墙,使其与地基表面产生一定的距离,然后在坝脚与齿墙之间使用堆石或者是透水性较强的填料进行填入并且压实。

4结语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措施有多种,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每个小型水库的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切合实际的除险加固措施。因此,小型病险水库通过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后,能够确保水库安全度汛,正常蓄水,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了水库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发展现代化水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伟星,董翠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7 ) .

[2]张兴荣.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

加固工程范文第8篇

(1)初步荷载值的验算。通过对工程计算模型的实际验算,本工程局部荷载值偏大,尤其是②轴的6根框柱。(2)结构加固的原则[1]: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保证新增构件与原结构连接可靠,新增截面与原截面粘接牢固,使新旧部分形成整体共同工作;避免不必要的剔凿,伤及未加固的部分;砼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提高一级,加固的砼内加入早强、微膨胀的外加剂,提高砼的性能。(3)加固范围及高度。分二批加固,见图3。②轴的框柱:6根;加固-1、1层。④、⑤、⑦轴的D/F/H/K框柱:各4根计12根;加固-1层。G/②、G/④跨中的新增框柱:2根,加固-1层。图3中,弯折线下面为第一批,椭圆线为第二批。(4)加固方法的选择。适用于框架柱的加固方法有增大截面法、外包钢法、综合法、纤维复合材料及绕丝法、预应力撑杆法,根据适用范围、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增大截面法(双侧)。(5)加固数量及断面。②轴的6根柱子:增大截面法,在框柱两侧增加新柱。④、⑤、⑦轴的12根柱子:增大截面法,在框柱两侧增加新柱。新增G/②、G/④框柱:2根独立柱;在-1层。级比原结构(C25)提高一级,即C30。考虑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选用C35砼。要求粘接力强、收缩性小,具有微膨胀性能。主筋为12m直筋,杜绝当地习惯的弯折筋进场。(3)锚入基础。本工程为筏式基础,剔凿出原柱子的基础钢筋,使柱子受力钢筋锚入基础(植筋法)或与基础梁筋焊接。柱根砼凿毛,浮灰清净,充分湿润,保证新旧砼的粘合能力。(4)主筋通长设置。柱纵向受力钢筋在柱子高度范围内为通长设置,中间不断开。对于临边的②轴柱子,在梁柱交叉位置,内侧剔凿穿过楼板、外侧剔凿梁保护层,保证梁的主筋直接穿过。(5)上兜下顶。在梁底位置,增加L形的短筋,一方面顶住梁底,一方面与柱主筋满足搭接长度。柱子顶部的钢筋穿过楼板后,在梁顶位置弯折兜抱互焊。(6)整体措施:在新旧柱之间,采用植入旧柱U或L筋,以及在施工完成后,增加扁铁抱箍,将原柱与新柱连在一起,以此增加新旧柱之间的整体受力效果。(7)每层的柱砼必须一次浇筑。由于砼中水泥具有干缩性能,所以在砼中必须掺加早强、微膨胀的外加剂;在柱砼浇筑接近柱顶时,必须在楼板上方、一次性浇筑新柱砼、振捣密实,使得新柱与梁底能够紧密结合,可靠受力。这是加固新柱的核心,是新柱与原柱形成整体共同工作的重要一环,可以有效地避免应力应变的滞后问题。(8)拆模养护。柱子模板拆除,并包裹塑料薄膜养护。不少于14d。(9)拆除卸荷脚手架。加固柱子养护28d后,拆除用于卸荷的脚手桁架及钢顶托。(10)测量跟踪观测。自结构框柱发生砼剥落以来,以及在加固过程中、卸荷后的一个月内,每天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沉降观测记录、数据分析对比。确保整个加固过程受控,沉降值稳定在最初的2mm以内。(11)拉毛抹灰。在砼表面用界面剂胶拉毛,达到强度后,做灰饼抹灰。(12)验收退场。与业主、咨询联合验收,并办理签认手续,安排退场。

加固过程的注意事项

(1)严禁连续加固及剔凿。柱子加固时必须隔根剔凿、隔根加固(即先施工1/3/5,完成后再施工2/4/6),不能连续剔凿、连续加固。否则,会造成结构楼板及梁受力的严重削弱,甚至低于加固之前的受力状态,使原结构真正成为“危楼”。这是加固过程的重要控制环节。(2)避免破坏原有结构。鉴于原框柱的砼强度较低,且边柱应力集中,在加固过程中,尽量做到对原有结构不产生较大的震动,防止再次剥落开裂。对原有框柱的抹灰层采用打磨去除,避免剔凿。(3)制定季节施工方案。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制定针对雨季的施工措施,确保在雨季期间工序安排合理,保证施工质量。加固过程的风险防范(1)加固之前的商务风险控制。加固方案必须得到授权或批复后,才能施工。工程一经加固,就改变了原有的结构受力体系,若发生问题,原设计会以各种理由推卸责任。因此,加固方案必须征得原设计咨询的认可或业主的授权。国内一般的习惯做法是,工程谁设计谁出加固设计,谁出加固设计谁承担设计责任。但是由于欠费,原设计咨询已经与业主终止合同,虽经多方联系未果。业主也无法追究对方的设计缺陷责任。因此作为总包单位,出具加固方案后,必须发商务信函要求业主或设计咨询授权批准加固设计、并对总包的加固方案进行签批同意之后,才能开始加固施工。否则,责任和风险将难以推卸,还会因为改变了建筑格局,招致业主的责难。(2)明确设计缺陷是进行结构加固的原因。在现场对薄弱的②/F~H跨及相邻几跨的地下一层梁进行了回顶卸荷后,总包单位及时引领业主及时勘察现场,明确跨中缺柱等设计缺陷及存在问题,需要业主尽快决策、进行相应加固。(3)加固之后的商务风险控制。结构加固可以有效地避免后续装修风险问题。业主于2009年8月与总包单位主动终止合同,将装修工作转包给了阿联酋迪拜家装公司。结构设计缺陷造成的工程风险与作为总包的商务风险息息相关,而且很难界定清楚。若后续装修发生问题,由于总包单位的离场使得风险变得不可控;而且,若装修期间再进行加固,费用及影响范围都将增大。所以,结构期间的加固可以主动而有效地消除后续的装修商务风险,保护公司的良好声誉。(4)制定技术措施防范加固过程中的风险。针对截面承载力不足、轴压比超标、砼强度偏低,采用了增加配筋、增大砼强度等级、两侧包套增大截面法的加固方案;针对砼有微收缩性能,在砼中添加了膨胀剂;针对梁底与新柱柱头之间容易产生沉实间隙,采用了顶板开洞浇筑砼,一次性浇筑成型的控制措施;针对加固过程中的剔凿可能会造成结构的再次被削弱,采取了“隔根”分批加固的方法等。

建立针对当地工程的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1)加强图纸预审,避免设计缺陷。由于尼日利亚建筑为英标设计,规范及理念与国内不同。虽然该工程的加固方案得到了顺利实施,但是作为国际总承包的大公司,在工程开工之前的图纸预审工作、房建的英标设计复核工作还有待加强。在开工之初,即进行图纸会审,提出合理化建议、优化设计,避免因设计缺陷造成的工程风险再次发生。(2)因国内的加固规范及工艺发展比较成熟,行业配套服务到位,专业厂家齐全。而在尼日利亚当地,该行业很难找到分包厂家,只能边培训、边施工,谨慎细致地做好每一道施工工序。通过该工程,在熟悉国内规范和规程的基础上,在了解国内加固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及引进适合项目的工艺成熟的加固技术及材料,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完善技术、总结工法、积累经验,减小损失避免走弯路。(3)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工程(例如尼日利亚卡齐纳州体育场历经19年烂尾楼工程的正在续建等),在开工之初,公司即组织专家组对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论证,在与当地经验结合的基础上,对关键技术环节做好充分论证,对工程风险进行充分预控,提前与业主及设计咨询进行沟通,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及途径,减小项目的潜在风险,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维护公司信誉,经营一方市场,创负责任国际大公司的品牌。(4)加强项目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项目的顺利成功实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生产进度、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成本、材料试验、工程资料等各个方面进行双向管理(项目、区域经理部、驻尼有限公司)、阶段考核。项目无论大小,都处于受控之中。(5)审慎承接尼日利亚私人项目,尤其是远离首都的外埠私人小项目,由于业主存在决策滞后、变更频繁、批复拖延、市场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工期往往延长,会造成公司的管理费用增加、利润减薄甚至亏损。

加固工程范文第9篇

摘要:建筑工程加固技术对我国房屋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就于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结构加固的几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筑工程加固技术的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加固技术;技术研究;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重视起来,在经济许可范围内国民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也要求了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一、需要使用建筑工程加固技术的情况

1.荷载数量超过规定,功能性建筑于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转变,譬如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将办公室改为资料库,原结构构件截面及其配筋无法满足荷载的改变,必须进行加固才能满足变化后的规范要求。

2.年月长远的建筑在材料、结构及安全方面都达不到现今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开始浮现出不少问题,因为尚未到必须重建的地步,所以可以进行结构加固加大其安全性。

3.改造工程,例如对烂尾楼的翻新改造,在原建筑的基础上增加电梯或扶手电梯等。对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横梁、墙等进行拆除、开洞或更换。这些程序免不了会导致原结构的承载体系被破坏,传力途径发生改变等现象的出现。因此,为了让人们更放心使用,必须对结构进行加固。

4.材料使用、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施工错误,如物品堆放超过实际可承受范围;结构被随意改动或因临近施工造成了损伤等对建筑安全有所影响的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在建筑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可只对局部进行修补。

二、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建筑物的寿命、结构的负荷能力、裂缝等方面都受到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将会对其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者会导致人员的伤亡。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可分为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两类,同时两者又可细分成不同的方法,因此可以就混凝土强度的不足程度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相应的处理。

(一)直接加固法

1.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是最为常用的传统加固方法,主要是用于对柱、梁、墙壁、地板等一般的构造物的混凝土进行加固。这种方法已经经过时间的考验,技术方面已经十分成熟,而且质量佳、可靠性强、操作简便,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施工者的正常使用。但此方法仍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构件截面的加大导致其质量及刚度有所改变,因此其固有频率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致使地震或风震时共振现象的产生。

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主要是以包型钢的方式在构件如混凝土的四周进行加固,其中可分为干式外包钢加固法和湿式外包钢加固法。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又可称为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其优点主要表现为操作简单、受力可靠、较其他加固办法的工作量小,适用于必须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必须大幅度提升,但又无法以加大截面的方式进行的结构的加固。其缺点为较大的钢铁使用量,而且必须在有防护的情况下才能在600℃以上的高温场所适用。而且,为了延长其寿命及耐久性,当环境中出现腐蚀性介质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3.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即为加大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满足正常的需求使用,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构件的外部。该法主要是用于与正常湿度环境中在静力影响下容易受弯、受拉、受压的构件的加固。这种方法无论对生产还是生活基本上均没有太大的影响,且不会改变原结构的外形和建筑物原油的功能。其缺点在于持续性短、耐久性差,需要有施工者有很高的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而且对四周环境有很高的要求。

4.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

此法适用于大部分的构筑物如墙体、地板,以及需要进行受力的混凝土的结构构件。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环氧树脂和增强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该种材料不但不会改变材料的原有特性,而且具备高创造性,在充分发挥与材料组合后所产生的新特性后,由可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进行加固和设计,让其性能达到最大的优化。该法拥有与粘贴钢板相似的优点,同时其对环境的要求也不高,除了耐潮湿、耐腐蚀外,对结构、耐久性及维护费用也几乎没产生任何影响。

5.绕丝法

该法虽然跟增大截面法的操作并不相同,但两者却又类似的优缺点。此法主要用于对承载能力不足的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的加固,或者某些需要把横向约束力施于受压构件的场合。

(二)间接加固法

1.改变用途法

即结构从重负荷到轻负荷的改变。例如可将某些建筑的高荷载改为一般用房的使用荷载,使荷载下降,从而提高结构的安全性。

2.预应力加固法

该法优点在于可以大幅度降低加固构件的负载能力,加固效果显著的同时能提高结构的整体受力水平。其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原建筑外观造成影响,即使适用于大跨度重型结构的加固,但湿式外包钢加固法一样无法在600℃以上的温度进行无防护施工。

3.隔震法

为了延长结构的耐久性、保证其安全性及可靠性,可以通过隔震技术减少地震发生时对结构造成的影响,将结构在地面运动强度过大之时所造成的损毁减到最低。另外,还可以采用如重新分布结构刚度等让结构动力特性发生改变的方式,用以降低结构对动力的反映,从而达到间接加固的目的。

3.增加支撑加固法

该法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容易对原结构的外观及其功能造成不利影响,并且会减少空间的使用范围,仅适合用于加固在条件许可范围内的混凝土构件。

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对于不同的加固工程除了需要选择不同的加固方法外,同时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技术。同时优化加固的方法与技术,可使加工工程能达到短、省、快、平的优点。

1.裂缝修补技术

裂缝出现的起因众多,而且其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裂缝修补技术可以根据裂缝出现的原因及其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封护修补,减轻结构的损毁程度,借以提高其耐久性和可靠性。此技术主要用于对各类存于已有建筑物中的裂缝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受力性裂缝,在进行修补的基础上,同时需要采用其他相应的加固措施。

2.托换技术

托换技术包括托架接墙、托架拆墙、托架换墙等技术,除了要对结构进行加固、复位、顶升外,还需要运用到拆除废弃构件等技术,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此技术较传统技术所使用的时间短、投入成本低、对生产和生活不会造成大影响,但其对施工者的技术要求甚高,必须由技术纯熟的工人来操作,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

3.植筋技术

植筋技术是一项快捷、简便、效果显著的锚固与连接技术,可以植入普通钢筋,同时也不限制螺栓式锚筋的植入。主要用于进行改造工程时对建筑物的加固,譬如房屋加层接柱、对增大截面加固的构件进行补筋等。

4.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

混凝土表层混封技术指的是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如化学、射水、喷砂等对混凝土表面的污迹、划痕等附着物进行清理,最大限度地恢复混凝土表层原貌。

除了上述几种技术,可以与混凝土结构加固法互相结合使用的技术还有通过对混凝土碱性的恢复阻止其被碳化腐蚀的碳化混凝土修复技术、以涂膜等方式为混凝土防水、防潮的混凝土表层密封技术等其他相关技术。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加固技术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今后在进行建筑工程加固设计时应通过合理分析,选择出最符合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加固技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子旭,浅析建筑工程加固技术的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

[2]逯鲁东,现代建筑工程加固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

[3]金焕.浅谈建筑加固技术与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5)

加固工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植筋;加固工程;施工工艺;应用

1 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随着结构使用年限的增长、建筑使用功能的改变及国家对建筑安全性的重视均使结构需要进行增强、改造和维修。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2008年,汶川发生8.0级地震,大量房屋倒塌,部分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能够恢复震后的正常使用,达到抗震性能要求,因此需要对该部位进行修复加固。

植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具有施工方便、适应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结构加固、增建、变更等的受力钢筋锚固。

2 植筋技术简介

植筋(bonded rebars)加固方法就是以专用的结构胶粘剂将带肋钢筋或全螺纹螺杆锚固于基材混凝土中的一种加固方法[1]。

2.1 植筋材料

2.1.1 锚固钢筋:植筋用钢筋应优先选用HRB335级热轧带肋钢筋或HPB235级的热轧钢筋,钢筋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1.2 锚固基材:植筋承载力大小与混凝土强度有很大关系,用于结构加固的混凝土强度应比原结构、构件提高一个等级,且不得低于C20。

2.1.3 胶粘剂:植筋主要依靠植筋胶充当介质,利用钢筋和植筋胶以及混凝土和植筋胶之间的良好粘结性能,间接地将钢筋锚固在混凝土结构中。粘接材料主要有:乙烯基酷树脂、不饱和聚醋树脂、环氧树脂等。

2.2 植筋孔径

2.3 植筋锚固深度

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规定,植筋的基本锚固深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为防止混凝土劈裂引用的计算系数;

d――植筋公称直径;

――植筋用胶黏剂的粘结强度。

3 植筋的施工工艺

3.1 施工工艺[2]:

3.1.1 基面清理:首先应将施工表面的障碍物、浮渣清扫干净;

3.1.2 定位放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植筋位置的放线定位,孔洞位置允许偏差5mm;

3.1.3 钻孔:在设计要求的植筋位置,用冲击钻成孔。为了减少对原结构的损伤,施工中应尽量避开原结构中的受力主筋;

3.1.4 清孔:清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使用高压气泵吹净孔内浮渣,吹完后用浸有丙酮的棉丝清洗干净,达到无油、干燥的植筋要求;

3.1.5 钢筋处理:把将植入混凝土内的钢筋段打磨除锈,并打磨出金属光泽,用浸有丙酮的棉丝或其他的清洗剂清洗干净;

3.1.6 灌胶:将胶液搅拌均匀加入注射器内,注射管伸入孔底开始注胶,边注射便提升,孔洞内注胶容量必须大于50%;

3.1.7 植筋:将清理干净的钢筋缓缓转动插入锚固孔内,按深度标记检查植筋深度,使其达到设计深度要求;

3.1.8 固化养护:一般植筋胶在常温下即可自然固化,24h内严禁扰动,50h后即可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2 施工要点

3.2.1 清孔 植筋孔洞必须清刷干净,以防粘接不牢。钻孔完成检查合格后,用毛刷和气泵清理干净孔内灰尘,做到孔内无明显浮动颗粒,然后用脱脂棉沾丙酮进行擦洗,使孔内达到清洁干燥;如果孔内较潮湿,用热风机对孔内进行干燥处理。清孔处理完毕后,用干净的棉纱将孔洞严密封堵,以防有灰尘和异物落入。

3.2.2 灌胶植筋 灌胶饱满是植筋技术的关键。注胶从底部向上填孔,确保密实。将调配好的黏合剂尽快注入孔中,注胶量为孔深的1/2~1/3。钢筋插入孔中至底,上下提动旋转数下,排除气泡,以保证胶层饱满。水平孔的灌注胶,应使用适当的工具将胶送入孔的最深处,由里到外逐渐排出空气,将钢筋插入。并注意边旋转边用小锤敲击,并观察做好的标记, 慢慢进入预定深度, 以便把孔内气体排出,确保钢筋锚固密实。钢筋埋好后定位,并及时封堵孔口,以防黏合剂溢出影响饱满度。

4 植筋的应用

4.1 扩建、加固等综合性改造工程[3]

哈尔滨市南岗公路客运站使用后不断进行扩建,其中包括侧向扩建及一些加固工作。在原有柱子周围增加几根柱子,通过双层双向植筋扩大承台面积。新扩建的基础和原有基础通过植筋连接在一起,采用横向植筋将扩建部分的框架梁与原有框架柱相连,扩大框架跨数和基础连成一体,上下形成整体,减少沉降。此外,对一些需要预埋和加固的部位也采用植筋技术进行钢筋生根或补强。这样在不影响客货运输的情况下采用植筋进行改造,既快速又安全。

4.2 植筋技术在一些超高层及著名建筑改造中的应用[4]

最近几年,植筋技术在一些重大的工程中应用广泛,如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海金茂大厦、八万人体育馆、中国日报报社大楼、北京国际金融大厦、深圳鸿昌广场幕墙以及天津中包大厦等维修改造工程。在这些著名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的维修改造加固工程中应用植筋技术,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表明植筋技术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开始走进我国已有建筑结构维修改造业的各个方面。

5 发展前景

已有建筑物加固改造工程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这种趋势必然会对专业加固改造技术服务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为从事植筋技术专业人员既提供了机会,也提出了挑战。在高度工业化的今天,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所处的使用环境更加恶劣。由于植筋技术具有诸多优越性,植筋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行业以及混凝土的补强工程中将会有一个美好的前景。随着植筋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和深入研究,其理论将进一步成熟,并且设计、施工、验收将有据可依,植筋技术将进一步规范化和理论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 50367―2006)[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卫龙武.建筑物评估加固与改造[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李显华,杨滨康.化学植筋在增层改造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04.

上一篇:加工贸易管理范文 下一篇:混凝土结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