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施工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9 03:21:38

加固施工总结

加固施工总结篇1

关键词:桥台台背;注浆;加固技术

山西省汾阳至离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时,桥台台背回填后,采用压注水泥粉煤灰浆液的方法,对台背进行加固处理。有效避免了桥台台背下沉和桥头跳车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技术 经济 效果。

1 施工工艺原理及特点

1.1工艺原理

桥台台背注浆加固是浆液在液压或气压作用下,通过注浆管把浆液注入台背填料中,充填、渗透和挤密台背填料的空隙,同时产生挤压效应和骨架效应,将原来松散的台背填料胶结行成一个强度高、压缩性低、抗渗性高和稳定性好的整体,从而有效降低防止或减少台背的水蚀和下沉。

1.2工艺特点

(1)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性强、节约劳力、施工场地要求低。钻孔和注浆可交替作业,施工效率高。

(2)加固效果明显,可靠性强、费用较低、经济合理。

(3)注浆加固适用与砂土、粉土、黏土、淤泥土、一般土或砂砾等多种介质,可用于建筑物基础加固、路基加固、桥涵台背加固、隧道地表加固、隧道堵漏、深基坑周围土体加固等。

(4)可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加固要求的不同,分层对待,并可反复注浆加固。

2 施工技术指标

应根据技术资料和工程实际情况拟定各项施工技术指标,并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最终确定注浆孔距、注浆压力及浆液配比等。

2.1施工技术参数

(1)注浆孔深度。台背注浆孔的深度取台背厚度加1.5m。

(2)注浆孔间距。注浆孔的间距应根据台背填料的渗透能力确定。二八灰土中取15m梅花型布置,砂砾中取2.5m梅花型布置。

(3)浆液配比。因为台背注浆的目的主要是充填挤密,可采用较小的水泥用量,在汾离高速施工中采用水泥:粉煤灰为1:3的配比。

(4)注浆压力。注浆压力应根据被加固的介质和加固深度确定,在汾离高速施工中采用初压0.5mpa~0.7mpa,终压1.5mpa,稳压时间不小于2mm。

(5)止浆帷幕。台背注浆前先沿台背周边设置一圈间距1m的止浆孔。压注水泥浆液(为及早形成止浆帷幕,可在浆液中适当参配速凝剂或水玻璃),使之沿台背周边形成一圈帷幕,避免台背注浆是浆液从周边申流。

2.2施工极具设备

普通地质钻机2~3台,液压注浆泵1~2台,水泥浆搅拌机1~2台。储浆罐1~2只,高压注浆胶管50m,蓄水池1个,台秤1个,电源线。控制箱等。

2.3材料要求

水泥:p.032.5或p.0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自来水或饮用水。粉煤灰:ⅰ级或ⅱ级。

另外。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需要的加固效果参配速凝剂或膨胀剂等外加剂。

3 施工工艺

3.1施工工艺流程

布孔钻孔和注浆设备就位钻孔安装注浆管封孔浆液配制注浆封管(封口)。

3.2施工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在注浆施工前应先平整场地,清除施工场地内的杂物;水、电及机具设备就绪;在施工场地周围做好临时排水沟.以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2)注浆加固台背前,先应沿台背周边施作止浆帷幕。沿台背周边小间距布设一圈注浆孔,帷幕孔的孔深应较普通注浆孔深1m~2m,用较小的压力压注水泥浆液,可采用分层注浆的方法逐孔注浆,最后使台背周边形成一个止浆帷幕。帷幕孔注浆72h后方可进行台背的注浆作业。

(3)注浆花管。注浆管选用直径50mm的pvc管,沿管身纵向间距200mm梅花型打设4排直径6mm的注浆花孔,注浆管顶部封孔段不打孔。管节处用套管连接牢固,套管上也要打设注浆孔。

(4)布孔。按规定的技术参数测量布孔,并用石灰或油漆做标记。

(5)钻孔。在布好的孔位上钻孔至设计深度,缓缓拔出钻杆。

(6)注浆管的安装。钻孔完成后要及时将注浆孔装入孔中,应顺孔方向轻缓插入注浆管,避免扰动孔壁,造成堵孔。

(7)封孔。注浆管安装后,要进行风空处理,以免注浆时浆液在压力作用下向上冒出。封孔深度根据注浆压力可采用1m~2m。安装注浆管时在其上部用编织袋等做10cm的封圈,然后从孔顶倒入拌制好的水泥水玻璃浆液(也可用快硬水泥做封口浆液),养护48h后即可进行注浆作业。

(8)配制浆液。按照设计及试验段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浆液,搅拌时间1.5min~2.5min,浆液搅拌均匀后.通过滤网进入储浆罐中。

(9)注浆。各管路连接好后,将吸浆管放入储浆罐内,开启注浆泵,缓缓加大注浆压力。在注浆进浆过程中,要设专人不断搅拌储浆罐内的浆液,密切注意注浆压力表、进浆量及注浆孔周围的情况。出现堵浆现象,应及时停止注浆,清理疏通管道后再注。注浆的顺序为先周边后中间。

(10)封管。注浆结束后,拆除注浆管接头。并迅速用木塞堵孔。施工时,作业人员不要面对孔口,以免浆液喷到脸上。

4 质量控制及检验

4.1施工质量控制

(1)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做好各材料的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

(2)施工中严格控制材料的称量误差、浆液的搅拌时间、注浆孔的孔位、孔深,注浆压力等。

4.2注浆效果检验

(1)统计注浆量,推算充填效果。

(2)静力触探测试加固前后台背填料强度的变化。

(3)钻孔做弹性试验测定加固体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

(4)点探法或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浆液的注入范围。

5 效益评价

加固施工总结篇2

1.1固定总价对工程造价问题优化的促进作用

设定工程成本造价的固定总价,也就是在固定总价的前提下工程造价的管理更加具有优势,也更有利于保护广大业主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固定总价前提下工程造价更易于结算管理

可以说,在固定总价的前提下,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的应对显得更加的易操作、易管理,因为工程前期的成本总价固定,在业主或是投资商不变更建设施工内容的条件下,前期规划设定好的成本造价价款便是最终承包商、施工单位的造价结算价款。这样一来,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的种种变动,规避了一些可以影响成本控制的不良因素,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的总费用,特别是对于工程项目的投资者(业主)来说,固定总价前提下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可以按照预期的规划进行应对与统计。由于没有涉及到价款的变更,就非常有利于工程造价对整项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控制,这大大降低了管理难度。固定总价前提下可以为后续的工程造价管理节省下大量的计算工作量、价位审核工作量,为更集中做好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2)固定总价前提下工程造价的管理风险大大降低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资金金额的风险是造成成本造价优化问题的一大阻碍。一直以来工程造价要对各个不同的承包单位,进行全过程一条龙式的成本消耗管理与监督。但由于施工单位的不配合,以及在利益的驱使下,基于各种建设施工理由,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款变动多频。鉴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工程规模量大,系统复杂,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也导致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管理上的漏洞,最终造成了成本造价的失控,导致了大量的资金由于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出现而白白的浪费。但是固定总价前提下,也就意味着项目工程中涉及到的成本量和成本价格上的风险都要由施工单位或是承包商来承担,这样一来,对于应对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就变得更加容易。因为成本总价的固定前提下,承包商或施工单位在投标中出现的因价款计算失误、施工过程中的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的价格成本风险等因素,都要由自己承担,固定总价的设定为投资商提供了安全的发展空间,也让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的管理工作变得可行。另一方面,在固定总价前提下,承包商还要承担起工程施工量的风险,因为在固定总价的合同中,只涵盖了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图和建设说明,在不超过固定的总成本量范围之内,承包商可自行计算工程量单价,这样的话,对于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量计算错误、漏算等经济风险,都要自行承担,这也在相当的程度上为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减少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也可以更好的应对工程造价的问题优化。

(3)固定总价前提下工程造价的管理更规范

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的解决,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造价对项目工程管理的作用。然而在总价固定的前提下,只有建筑投资商或是业主有权变更施工设计,以及增减工程量与成本价款。在没有特别重大的特殊情况下,投资商不会轻易对规划好的成本总价进行更改和变动,所以,承包商或施工单位的索赔风险几率也会大大地被降低。投资商对于工程造价的管控工作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将成本控制在预算的范围之内,在考虑到众多风险因素后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将更加规范,对于出现在工程造价中的问题也能够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和应对。

(4)固定总价前提下成本总价不变、总价控制优先

应对工程造价中的问题优化,归根到底是要排除一切可以造成成本升高、成本失控的不利影响问题,将工程成本造价控制在预期的价格范围内是工程造价最主要的工作核心。而在固定总价的前提下,规定了固定成本的总价格,工程项目的总成本一次性的定型,决定了工程造价的总价控制优先,所以从根本上就杜绝了工程造价管理会造成成本管理失控的可能。

1.2固定总价前提下对工程造价影响局限性分析

就工程项目的投资商或是业主而言,在固定总价前提下对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的应对有着诸多的管理发展优势,但是在固定总价的前提条件下,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解决也受到了相当程度上的制约。基于应对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固定总价予以的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上:

(1)固定总价前提下,不适用于优化所有规模的工程造价中的问题

由于成本投资被固定,承发包商双方自然要承担起后续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全部风险。鉴于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长、工程量规模大,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需求量更是惊人,加之金融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企业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力、变化多频的市场价格,无疑让承包商以及各大施工单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挑战。所以在进行优化工程造价的问题过程中,固定总价前提下,就制约了工程项目的规模,由上所述,超大型的工程项目施工工期过长,涉及的经济领域过于宽泛,并不适用于固定总价设定,也无法在固定总价的前提下,处理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也就是说,固定总价的前提下,工程造价的优化应对与统计工作,一般只适用于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材料价格供求较稳定的中小型项目工程,可见,适用的工程范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2)固定总价前提下,不适用于优化内部结构复杂的工程造价中的问题

成本总价格被固定的前提下,也就是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价格和数量的调整,对于内部结构相对简单的建设工程来说,施工单位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出现的计算误差相对较低、投标招标的报价价格的准确度也较高,对于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应对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都有很大帮助。但是在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中,承包商以及施工单位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由于项目工程量巨大而无法在短时间做到最精准的计算,往往在工程量的计算中出现了大量的漏算和错算的情况。且由于投资方与承包商在签订固定总价前提下,是通过彼此之间协商进行的,但是在面对规模量如此大的建设工程来自经济市场以及内部管理能力的多方面风险压力与挑战时,承包商出现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亦或是由于投资方给予的工程量计算时间短,导致了施工单位的被迫停工、逃工等不良现象时,最终还是会将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加注在投资方这边,不仅对双方的利益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成本造价的管控工作以及应对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管理阻碍。因此,对于内部结构相对简单和单一的工程项目来说,固定总价前提下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的应对更易操作,可以发挥出工程造价管理的功效。但是对于内部结构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大规模建设工程来说,固定总价的前提条件反而制约了工程造价的管理,对于解决工程造价的问题优化增加了困难性。

2固定总价前提下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的应对与统计

2.1固定总价前提下前期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问题优化

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固定总价前提下的工程造价存在着较为独特的制约因素,所以,在进行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的应对时,要结合固定总价的前提条件,来针对性地对工程造价中的各个管理问题予以应对和解决。首先,基于固定总价的前提下,要做好工程设计的价格计算费用。升级改革设计收费方法是优化工程造价问题的基础性应对策略。利用工程造价在工程项目中的实施监管者身份,采用当下最为先进的科学计算法,也就是在前期的成本价格设计阶段,在总成本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对于能够影响成本造价管理失控的诸多风险,予以预期的计算,在符合当下经济市场发展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计算出能够体现最优质优价的成本造价价格。其次,要在工程项目成本造价设计阶段,实行计划招标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项目设计方案的经济层面上的配套评价标准体系。固定总价的前提下,实行设计价格招标的制度,有利于选择出最佳的、最精准的工程量计算价格,可以为后续的施工发展阶段,降低由价格计算失误而造成的风险,有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同时,在应对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上也提供了有力的解决应对方案。

2.2固定总价前提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问题优化

无论是在固定总价的前提下,还是在一般性的工程项目中,工程造价管理上易出现问题几乎全部集中发生在施工阶段。由于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经济领域广泛,经济市场的环境更是复杂多变,导致未知性的风险因素多且难以进行预先的判断与分析。所以在应对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时,施工技术人员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经济思维,并要十分明确工程造价优化问题的应对管理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对工程造价管理中涉及到的多方面经济信息予以最全面、最综合的分析,以便最及时的应对工程造价中的问题,保证工程造价成本的最大化,避免和减少资金成本的浪费与流失,这样工程造价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工程项目的最大化社会经济效益。

2.3固定总价前提下应对工程造价的优化

在固定总价的前提下,应对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统计可以分为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优化、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优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经济优化三方面。彻底应对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将工程项目发展中的组织优化、技术优化、经济发展策略优化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最完整的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的应对策略。首先,工程造价管理的组织优化取决于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团队,实现更好的工程造价管理,离不开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所以加强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素养很有必要。其次,结合利用最先进的管理措施手段进行工程造价的优化,是实现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最佳途径,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等工程造价管理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管理人才的支持。最后,在固定总价的前提下,统计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的应对模式,管理技术和工程经济发展原则相结合的工程造价管理,才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根本性手段。因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结合技术的工程造价管理更能轻易地让所有不同利益的参与者实现一致的发展目标,也就更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对于应对工程造价的问题优化也更容易实现。

3总结

固定总价前提下工程造价的优化问题的应对与统计分析,为工程项目中的成本造价优化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管理发挥空间,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发挥的好,为工程项目实现最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性,对于未来项目工程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获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固施工总结篇3

关键词:钢筋网水泥砂浆,抗震加固施工,安全问题,防护措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从2009年起,每年的这天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在我国房屋建筑中,砖砌体结构仍占有较大的比例,只是砖砌体结构的抗拉、抗弯及抗剪强度均较低,在遭受地震荷载作用时极易造成脆性破坏。因此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提出了要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对现有危房的安全排查、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工作,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及抗震能力,使其达到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和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因此,破旧砖砌体建筑的抗震加固成为了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三年以来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在钢筋网水泥砂浆抗震加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问题,值得我们去总结和深思。

钢筋网水泥砂浆在抗震加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

安全无小事,人民的安全问题是压倒一切的工作,没有安全保证一切问题都会变得虚无飘渺,因此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更是每位公务员义不容辞的职责。安全教育内容丰富,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然而在建筑物抗震加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砖砌体建筑在结构改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钢筋网水泥砂浆在砖砌体抗震加固施工的依据是加固设计施工图。与新建结构不同,对老建筑的改造加固,必须解决新老结构和构件等的连接问题,在实际施工中总是会对既有结构和构件造成一定的损伤或破坏。而且凡是需要加固的结构,一定存在一定的质量缺陷或安全隐患。因此,在加固施工完成前,结构或构件的安全可靠性会大为降低。如果不采取可靠的措施,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结构安全问题[1]。

2.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问题

由于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施工场地及施工条件受到很多限制。具有场地狭小、安全防护难度大等特点。难免有些社会人员出于好奇偷偷的潜入施工现场,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能即时发现,很容易产生意外事故;还有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砖砌体建筑抗震加固施工过程中的防护措施

针对砖砌体建筑在抗震加固施工的特点,一方面抗震加固施工企业在施工的组织设计中,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场地的具体条件,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与措施。另一方面,建设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措施,从宏观上保证抗震加固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1.明确安全、质量责任,文明施工[1,2]

砖砌体抗震加固施工过程中,坚持以责任到人,控制每一个施工过程。在项目管理机构中,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成立项目质量领导小组,各班组长为质量责任人,建立了质量检查制度,质量上墙制度,实行工程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将所有的现场实物、操作人员、质量负责人、质量检查人、检查结果、日期等进行标识,确保质量责任落到实处。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入了解对既有建筑的结构,并且要解决新老结构和构件等的连接问题,在技术和管理上要严格把关。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整理施工物资、清理施工垃圾,要特别注意运输车辆、起重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安全方案中,应严格规定运输车辆的行车路线及运输时间;避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动的时间冲突,宁愿多等一个小时,也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着想;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的作业应尽量安排到周末进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施工双方应该尽量把抗震加固施工安排在夜间进行。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巡视,防止个别人员擅自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要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教育,各地要紧密结合工程施工的特点,在施工地点开展安全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安全知识,远离危险。

2. 加强对砖砌体建筑抗震加固工作的管理[1-3]

钢筋网水泥砂浆在砖砌体抗震加固工作中为加强施工的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加固施工质量,建设主管及有关部门应在检测、鉴定、设计与施工等各个环节,按照建设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比较详细的管理规定。工程施工中每道工序,均应由上一级负责人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进行竣工验收。同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监督站要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加强对校舍鉴定、检测、加固改造和新建工程的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应该即时处理。

结论

加固施工总结篇4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地下室顶板上施工电梯基础设计及加固形式,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满堂红架体加固方法,并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解决了电梯位于顶板的加固问题,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电梯满堂架体格构柱地下室顶板

一、工程概况

泰州万达广场工程位于泰州市海陵区,为万达集团第三代城市综合体项目,集购物、家居、办公、休闲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群体,其中住宅区总建筑面积约133931m2,3幢住宅楼地上33层,建筑总高度100m,联体地下车库为无梁楼盖结构,楼板厚度400-500mm,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

二、施工电梯设置及定位

根据本工程现场条件,考虑到材料运输能力,1#楼设置3台,2#楼设置1台电梯,3#楼设置2台施工电梯,安装高度约100m,2、3#楼车库顶板已施工完毕,电梯基础设置在车库顶板上,1#楼车库顶板未施工且厚500mm,经过计算,可将电梯预埋支架在顶板浇筑时植入,不再单独设置电梯基础。

三、施工电梯基础设计及楼板加固设计

本工程2、3#楼安装SCD200/200型施工电梯,升降机搭设高度为100m,共67节,每节自重173kg,吊笼规格3m×1.3m×2.5m,混凝土基础为4.1m×5.6m×0.4m,强度等级C35,配筋双层双向12@200, 位于地下室顶板。

3.1基础承载力验算

技术参数:吊笼重(双笼)2×1600kg,外笼重1100kg,轨道架重67×173kg,载荷重2×2000kg,对重重2×1000kg。

(1)电梯总自重=吊笼重+外笼重+载荷重+对重重+轨道架重=(2×1600kg+1100+2×2000kg+2×1000+67×173)/100=218.33KN

取荷载系数1.4,则G1=218.33×1.4=305.66KN

(2)附着架、连杆、过道、电缆按总自重的70%计算,G2=218.33×0.7=152.8KN

(3)基础自重G3=4.1×5.6×0.4×25=229.6KN

考虑到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影响,取系数n=2

则基础总承载:G1+G2+G3=305.6×2+152.8 +229.6=993.7KN

基础承载力=993.7KN/(4.1×5.6) =43.3KN/m2>40 KN/m(顶板设计承载力)

结论:基础顶板承载力不足,需对顶板底部加固。

3.2楼板加固设计

3.2.1格构柱加固

在车库顶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在车库顶板下标准节受力位置设置450×450mm的钢格构柱,其主肢采用9号角钢、缀板采用330×200×10mm钢板,格构柱上部焊接钢板与顶板顶紧,格构柱下部浇筑1000×1000mm×200mm,内配12@200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如下图示意:

单肢格构柱截面验算

(1)格构柱力学参数(L90x10)

A =17.17cm2 i =2.74cm I =128.58cm4 z0 =2.59cm

每个格构柱由4根角钢L90x10组成,格构柱力学参数如下:

Ix1=[I+A×(b1/2-z0)2] ×4=[128.58+17.17×(45.00/2-2.59)2]×4=27739.63cm4;

An1=A×4=17.17×4=68.68cm2;

W1=Ix1/(b1/2-z0)=27739.63/(45.00/2-2.59)=1393.25cm3;

ix1=(Ix1/An1)0.5=(27739.63/68.68)0.5=20.10cm;

(2)格构柱平面内整体强度

Nmax/An1=993.7×103/(68.68×102)=144.69N/mm2

格构柱平面内整体强度满足要求 。

(3)格构柱整体稳定性验算

L0x1=lo=3.00m;

λx1=L0x1×102/ix1=3.00×102/20.10=14.93;

单肢缀板节间长度:a1=0.50m;

λ1=L1/iv=50.00/1.76=28.41;

λ0x1=(λx12+λ12)0.5=(14.932+28.412)0.5=32.09;

查表:Φx=0.93;

Nmax/(ΦxA)=993.7×103/(0.93×68.68×102)=155.58N/mm2

格构柱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4)刚度验算

λmax=λ0x1=32.09

单肢计算长度:l01=a1=50.00cm;

单肢回转半径:i1=2.74cm;

单肢长细比:λ1=l01/i1=50.00/2.74=18.25

分肢稳定满足要求。

3.2.2钢管满堂架加固

在负一层和负二层相应楼板处约6×7m面积处采用48×2.75的钢管搭设满堂支架,立杆纵横间距均案700mm布置,钢管上方布置45mm×80mm木方,并使木方与楼板紧密接触,步距采用1100mm,周边外侧设置连续剪刀撑,中间设置水平剪刀撑。

(1)顶板加固验算

为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按二层车库顶板无载荷计算加固杆件受力,即采用48×3.0钢管支撑承受电梯、基础及防水保护层的全部荷载,通过钢管支撑将全部荷载传递至一层基础底板。

防水层防水层的混凝土厚度为90mm加防水卷材按100mm计算载荷

则G2=6×7×0.1×25/42=2.5KN/m2

顶板荷载:25×6×7×0.4/6x7=10 KN/m2

取静载荷系数为1.2

则顶板静荷载=(2.5+10)×1.2=15 KN/m2

基础总荷载=43.3+15=58.3 KN/m2

底部加固脚手架要求:

采用D48x3.0钢管为立杆,立杆间距600mm,横杆步距1100mm

脚手架立杆稳定计算:

每根立杆承受的上部载荷为:58.3x0.7x0.7=28.57KN

立杆稳定性计算:σ=N/φxA≤【σ】

=28570/0.784x397=91.8N/mm2

式中N-每根立杆承受荷载;A-钢管截面积(mm2);φx-轴心受压稳定性系数,根据钢管长细比l/i=1100/16.0=68.75,查表得φx=0.784。

3.3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

综合考虑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周期等因素,对以上方案逐个进行技术分析与比较见下表:

表3.1 方案技术分析比较

序号 比较内容 工艺做法

满堂红钢管架加固 格构柱加固

1 产品性能 质量轻、强度高、满足要求,可重复利用 结构强度高,满足要求,重复利用率低

2 施工周期 施工周期约3天(原有排架间距700mm,未拆除的可继续使用) 加工及施工周期约10天

3 施工便捷 便捷 便捷,但需工厂加工现场焊接

4 成本 成本(每台):1.12万元

成本总计:4.48万元 成本(每台)1.67万元

成本总计:10.02万元

方案选择 采 用 不采用

方案改进 本工程1#楼地下车库顶板未施工,板厚500mm,电梯预埋支架可在顶板浇筑时植入,电梯基础与顶板连为一体,顶板采用满堂红钢管架加固;经验算满足电梯运行要求,验算过程同上。

通过以上方案在可行性、施工周期、经济性等方面综合比较后,最终选定方案(一),即“采用满堂红钢管架加固”。该方案用材料成型快、施工操作简单、可靠性好、工期短等特点,有效解决了地下室顶板承载力不足现象,方案为完成整个工程垂直运输施工任务提供了安全保障。

四、施工注意事项

(1)电梯基础或顶板浇筑(顶板做基础)时,需留置2组同条件试块,施工电梯安装前先压混凝土试块,待强度达到85%以上后,方可进行安装。

(2)支撑搭设应严格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要求执行,且支撑立杆上下部与结构见必须设置垫板(方木),电梯试运行期间应定期对支撑系统进行顶紧处理,并严禁碰撞顶紧立杆。

(3)与楼板连为一体的电梯基础,在楼板厚度小于300mm时,不宜采用。

(4)施工电梯安装前,必须做好顶板加固验收工作,应有项目技术部门组织安全、质量人员会同监理一起根据施工图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

(5)施工电梯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满堂加固排架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待加固验收完后方可继续使用。

五、结 语

加固施工总结篇5

【关键字】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设计;施工方法

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在出现接建等功能性改变,配筋不足、强度欠缺等质量问题,抗震新要求等问题时,就需要进行混凝土工程的加固,在加固工程开展之前,加固设计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在方案制定之后,还要有对应的施工措施,这样才能达到加固的效果。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设计方法

(一)钢筋后生根技术

钢筋后生根技术就是植筋技术,就是在原有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上,钻特定直径和深度的孔,利用植筋胶把设计钢筋和原有的混凝土及其构件进行粘结和锁键,这样原本在植筋上的拉力就会通过化学的粘接剂传递给混凝土,使整体受力,减少混凝土及其构件的受力强度。钢筋后生根技术的施工方法比较简单,锚固也快捷,还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应该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展。

(二)扩大截面加固法

扩大截面加固法也称增大截面加固法或者外包混凝土加固法,具体措施是增大原有建筑结构的截面面积,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构件的正截面抗弯能力、斜截面抗剪能力、截面刚度,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在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压区增加混凝土现浇层,就能够有效起到加固的作用,在受拉的截面地段加上现浇的混凝土围套,以此来提高构件的截面面积,使原构件和新加的部分同时工作,以达到提高承载力、改善性能的目的。扩大截面加固法由于施工方法比较简单,适应性也比较强,因此运用的范围比较广,发展时间也比较长,施工经验和设计方面都比较成熟。

(三)裂缝修补技术

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加固,应该与混凝土的裂缝修补结合起来,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也是非常常见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种的,有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原因,也有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之前,要对混凝土构件的裂缝特征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产生裂缝的原因,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采取正确的措施,现阶段主要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技术有灌浆法、表面修补、结构加固、填充法、置换法、涂覆法等等。

(四)粘贴纤维加固法

粘贴纤维加固法包括粘钢加固法和粘碳纤维加固法。粘钢加固法是用胶粘剂把钢板粘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弥补构建内部的配筋不足,达到加固的目的,粘钢加固法在近些年中的结构工程加固方面发展的很快,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构件的抗拉强度。粘碳纤维加固法是用环氧类结构胶把碳纤维材料粘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通过具有较高抗拉强度的碳纤维材料来增加构件的承载力度,这种方法的应用也比较普遍,粘碳纤维加固法与粘钢加固法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在于粘碳纤维加固法质量更轻、施工更方便、强度更高等优势。

二、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设计的施工措施

(一)钢筋后生根技术的施工流程大体为以下步骤:定位放线、钻孔、清孔、干燥、除尘,以及钢筋处理、灌入锚固剂、插筋、养护、检测,其中要对锚固钢筋的抗拉力进行检测,锚固钢筋抗拉力值降低主要由三个原因导致的:一是钢筋的破坏,检测钢筋质量的标准是如果锚固的深度不小于建议锚固的深度,那么锚固胶的质量就为合格;二是基材的破坏,这与基材的强度有直接的关系,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三是胶体的破坏,主要表现在胶体与钢筋的脱离、胶体与基材的脱离,胶体与基材脱离的现象比较多。

(二)扩大截面加固法需要在旧混凝土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混凝土,为了使新旧混凝土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必须把原有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应凿毛冲洗干净,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上应该刷上界面剂。由于扩大截面加固法需要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因此截面的混凝土一般比较薄,如果用一般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很难达到技术要求,新旧混凝土难以牢固结合在一起,喷射混凝土的粘结性较大、强度高,能够使新旧混凝土截面粘结牢固,因此常常应用与扩大截面加固法中。喷射混凝土由于喷射方式的不同,可以归为干式喷射混凝土及湿式喷射混凝土两种。

(三)对混凝土进行裂缝修补应该从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适合的修补方法,一般来讲,混凝土修补方法大体分为内部修补和表面修补。内部修补法通过压力注射,在裂缝中浇筑低粘度的结构胶,结构胶需要具备流动性好、抗压力强、抗弯度高、不收缩等特点,在结构胶固化之后就能够达到粘贴裂缝的作用,还能有效防止其他物体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损害;表面修补一般利用粘接碳纤维布法。灌注结构胶的方法比较简单,在混凝土裂缝修补中普遍运用,低压的注射方法对施工设备的要求也比较低,采用普通大小的设备就能够完成,不用对建筑物进行大面积改造,很适合在正使用的建筑物中应用。

(四)在粘钢加固技术的使用中,最关键的工序当属于对混凝土表面的处理,包括对构件结合面的处理、钢板贴合面的处理,在进行粘钢加固之前,首先应该把抹灰面打掉,在认真分析构建的新旧程度、干湿程度、坚软程度等,在粘钢过程中不断进行加压、检查,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钢板结合的地方,应该根据钢板具体的锈蚀程度进行处理,用平砂轮打出纹道之后,用丙酮才干净,防止被锈蚀,用于加固的钢板在使用之前就应该进行防腐处理,比如粉刷水泥、砂浆等方式。

三、总结:

文中指出了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设计的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并针对这些设计方法提出了对应的施工措施,以达到方案设计与具体施工的完美结合,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为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与技术,在进行工程加固时,应该针对每个工程的特点、成本要求、施工条件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江建兵.叶智勇.侯宏伟.卢建平.注浆混凝土桩加固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期刊论文]-土工基础2011,25(1)

[2]虞旭东.夏晶晶浅析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1(27)

加固施工总结篇6

关键词:框架结构;加固;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323.5 文献标识码: A

框架结构建筑进行加固处理,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性能,保证建筑稳定可靠,保证人们的使用安全,能够避免因拆除重建产生的高额成本,免除因重建造成的巨大损失。据相关研究表明,对建筑进行加固处理比拆除重建节省约40%的成本,工期也能够大大缩短。因此加强对框架结构建筑加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加固设计的主要方案

实际的工程加固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的实际情况选取科学、有效的加固设计方案,并进行严谨施工。以下,笔者将对主要的多层框架结构加固设计方案进行总结。

(一)抗震墙加固法

抗震墙加固法是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加固中的一种重要方案。一般来说,当框架结构抗震能力不足或扭转效应偏大时,设计人员可优先考虑采用增加抗震墙加固方法。在具体施工中,可通过增设剪力墙或翼墙实施。

抗震墙加固法的施工技术较为成熟,然而存在废料、造价高等缺点,且施工周期长、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二)碳纤维布加固法

当多层框架建筑出现承载能力不足问题时,设计人员可考虑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法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可在建筑物构件表面黏贴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能够有效提升多层框架结构建筑的承载能力。

该方法所用材料质量较轻、强度足够,且施工较为方便,主要适用于对架结构建筑中的梁、板、柱等构件进行加固。

(三)增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加固法主要针对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在实施过程中,设计施工人员需采用与原建筑相同材料的钢筋混凝土增大原框架构建的截面积,以此达到提升整体建筑物承载能力的目的。

采用上述方法能够提升框架结构建筑抗弯、抗拉的性能,也能够修复已经存在损伤的混凝土框架截面,常用于对建筑物梁、板、柱以及钢结构中的屋架等构件进行加固。

此外,对框架结构建筑物进行加大截面加固法时,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整体效应,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局部刚度过大的状况,从而保证建筑物局部与整体承力均匀。

(四)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一种适用于多层钢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的加固方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人员需要将固定钢板包在框架结构构件的外侧,并通过精确计算,实现外包钢与原有构件的充分受力,从而实现整体建筑承载力、延性和刚度的全面提升。

外包钢加固法一般使用与对框架结构建筑梁、柱、屋架等构件的加固,特别适合对大型多层大跨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的加固。采用上述方法时,一般可结合化学灌浆法进行外包钢加固,但要保证钢结构表面的温度低于60度,当施工环境具有腐蚀性时,应当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例如,可通过采用高分子材料包裹钢型构件或采用氧气隔绝法等。对于多层框架结构建筑来说,应用外包钢加固法存在用钢量偏大的弊端,因此施工经济成本较高。

二、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加固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对多层框架结构建筑进行加固设计施工时,施工人员应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和周边施工环境的状况,通过精确计算、综合分析,确定合适的设计施工方案,因此,整个加固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笔者结合平时的工作经验,将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加固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进行实地调查

设计人员在确定加固方案之前,要深入建筑物实地进行调查,对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应包含建筑物的受损情况测定、承载能力评估等,并结合调查的内容确定初步的加固方案。

(二)对加固方案进行论证

对建筑物进行实地调查后,加固设计人员应拿出多套施工方案,并会同工程施工小组相关人员进行方案论证,从施工成本、施工流程、施工稳定性等多个方面对所有方案进行详尽考量,并最终确定出最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

(三)预备应急预案

在加固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准备相应的应急预案,从而保证施工方案的充分合理性。应急预案应与预实施方案起到互补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现有方案出现偏差,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应进行及时沟通,在保证加固施工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启动应急预案。

三、工程案例分析

(一)工程概况

某中学教学楼共6层,采用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施工。框架等级为2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3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整栋建筑于2002年3月份竣工,至今已使用11年,由于该中学规模逐年扩大,需在该教学楼基础上增建1层,考虑到增加楼层可能对原有教学楼带来多余的承载负荷,因此,需要对现有教学楼进行加固处理。

(二)加固方案

经过技术人员的测算,该栋教学楼由于使用年限过久,部分框架构件中的钢筋承载能力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一些框架结构梁端负弯矩以及跨中正弯矩也与现行施工规范不符,因此,需要对1-6层的柱、梁等构件进行加固。由于该栋建筑作为教学楼和办公楼使用,在综合多方面数据后,设计人员制定了如下加固施工方案:

1、基础加固

在原基础承台四周均布12根直径400mm成孔灌注桩,桩长12m,同时,在将原基础表面打毛后,植入钢筋后,浇筑混凝土,扩大基础截面尺寸,使新增桩基与承台连为一体。

2、主体结构加固

对存在梁端裂缝相对应的框架柱,采取扩截面的方式进行加固,目的为了改变该梁的传力途径,同时采用灌封胶进行存在的裂缝进行灌浆处理,然后应沿裂缝粘贴1条≥200mm宽的碳纤维布,裂缝每侧碳布宽度不小于100mm。在板面加固时,可以采用将混凝土的使用度增加的方式,也就是指使用双层的钢筋混凝土板或者采用密度较高,较为厚实的混凝土板进行加固。

3、针对框架中箍筋雕筋无法满足现行要求的状况,拟采用外包角钢加固法施工,以此提升建筑物的承载能力。

4、针对狂接结构梁端负弯矩以及跨中正弯矩不满足现行承载要求的状况,拟采用碳纤维法进行加固施工。

5、在缝隙处或者阳台处等的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受到较大的压力或者施重力后就会扭曲变形。

(三)施工细则

外包角钢加固施工流程如下:

1、对需要施工的构件进行打磨、洗净、除锈等工作,并用夹具固定角钢。

2、对角钢进行焊接,并用LJH灌浆料填充柱子与角钢之间的缝隙。

3、保证焊接缝高度大于6MM,确保无虚焊、假焊现象。

4、焊接、填充完后,在加固层表面涂抹水泥砂浆,厚度应大于25MM,以此提升整体加固层的承载稳定性。

(四)碳纤维加固法施工流程如下:

1、进行表面清理。需对施工构件表面进行打磨、除污等清理,并保证构件转角黏贴出呈圆弧状,半径大于25MM。

2、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在需要加固构件的表面,并进行找平处理,保证构件表面不留棱角。

3、黏贴碳纤维布。将碳纤维布黏贴于构件表面,并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该工序24小时后,在构件表面环向围束纤维布,一般来说,纤维布层数不少于3层。

五、结论

本文对多层框架结构建筑加固设计施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与综述,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加固施工的具体细则和注意事项。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符合预期设想。在对框架结构建筑进行加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对实践经验进行不断总结,敢于拓展设计思路,从而保证工程加固项目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李谅,杨建国.多层框架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J]科技风,2009(5).

[2]赵士永,强万明,李占文,边智慧.某多层框架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J].建筑结构,2007(7).

加固施工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深层搅拌桩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优点。本文讨论以水泥作固化剂的深层搅拌桩的加固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讨论搅拌桩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问题。因此,对今后深层搅拌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主要以柱状搅拌桩加固型式为实例。

深层搅拌桩是利用深层搅拌机,沿深度方向将软土与固化剂(水泥浆或水泥粉、石灰粉,外加一定量的掺合剂)就地进行强制搅拌,使土体与固化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一定强度的加固体。这种地基处理技术适用于处理包括淤泥、淤泥质土、粉土、砂性土、泥炭土等各种成因的饱和软粘土,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等地基。深层搅拌桩所用固化剂种类较多,有水泥类、石灰类、粉煤灰类、沥青类、泥浆类、化学材料类等,但最常用的仍然是水泥类,因其具有取材便利、适用土质范围广泛、加固后所形成的水泥土强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较,深层搅拌法具有施工工期短、无公害、成本低等特点,其在施工中无振动、无噪声、无地面隆起、不排污、不污染环境,对相邻建筑物不产生有害影响。深层搅拌法因其出色的工艺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形成复合地基、支护结构、防渗帷幕等。

一、工程概况

某综合楼建筑物面积约为1740m2,为八层楼,总高度约30m ,框架结构,设计采用片筏基础,埋深2.0m,持力层为素填土(仅存在于局部地区)和属冲积层中的软弱有机质土(粘土)。该综合楼地处校区内,建筑密度大,其南侧、西侧为高6~12m的挡土墙,北侧围墙外为一条自东向西流的小溪,形成2~4m高的边坡。由于挡土墙和围墙基脚入土浅,如果综合楼基础持力层选择冲积层中承载力较高的中砂层,基坑开挖的深度较大,就会扰动挡土墙和围墙地基土体,导致围墙和挡土墙及土体滑移,严重会使周边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给施工和已有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故在施工中拟采用深层搅拌桩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深层搅拌桩在复合地基中的设计应用

1、单桩承载力的计算

本工程根据室内强度试验资料选择水泥掺入比αw=15%,根据《地基处理手册》(1988)相关资料和公式[4](公式符号意义限于篇幅以下均见文献)

2、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3]

该综合楼设计采用片筏基础要求地基承载力≥180KPa,而有机质土(粘土)天然地基承载力=135Kpa。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公式:[3]

计算得m=0.228

3、复合地基总桩数(n )[4]

该综合楼设计采用片筏基础占地总面积约A=1740m2。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0.228,桩径d=500mm ,一根粉喷桩所承担的处理面积,深层搅拌桩的设计按正方形布置,a2=0.86 m2,计算得a =0.93 m,取a=0.90m,则粉喷桩中心距为a=0.90m,排间距a=0.90m,调整后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0.242,设计总桩数n=A / Ae=1740/0.81= 2148 根,因场地形状不规整,图上实际布孔数为在2204根。为了施工及布桩方便,实际桩数和桩间还应根据沉降差的要求,在实际施工中进行适当的调整。

4、复合地基下卧层地基强度的验算[4]

深层搅拌桩底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

式中:

将搅拌桩和桩间土视为一个假想实体基础时下卧层顶面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

式中:

复合地基下卧层地基强度的验算满足设计要求。

5、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当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受上部基础传递来的垂直荷载后,所产生的总垂直沉降S包括桩土复合层本身的压缩变形S1和桩土复合层底面以下土的沉降量S2,即S=S1+S2。

(1)桩土复合层的压缩变形S1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桩土复合体平均容重:

桩土复合体变形模量:

桩身水泥土变形模量:

桩间土压缩模量:

从上述设计计算可看出经过处理后复合地基的变形模量E0会比桩间土压缩模量ES提高近九倍。

(2) 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压缩变形S2按地基规范中的分层总和法并结合表1中的相关数据计算,

故总沉降量计算值:

三、主要技术要求

1、深层搅拌桩加固深度为6.00m,且桩端进入中砂层不少于500mm。

2、加固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达到180KPa。

3、采用425#普硅早强水泥,每米进粉量不少于60kg,掺入比15%,桩径d=500mm。

4、停灰面为自然地表面最低处以下200mm,布桩误差小于20mm,成桩误差小于50mm,垂直度误差小于1.5H%。

四、复合地基施工[3]

该复合地基加固工程于2004年9月18日开工,动用三台DSJ型深层搅拌机[2]。成桩施工采用四喷四搅工艺,粉体加固剂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平均每延米用水泥60kg左右,电子称计量。施工时,钻机下降和提升速度控制在1~1.2m /min,水泥浆泵送压力为0.2~0.5Mpa。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如图1。

图1 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五、施工质量控制

1、桩基施工严格遵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79)及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成桩参数均按设计要求选取。

2、保证垂直度:采用精密水平仪调平,确保深层搅拌机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导向架的垂直度偏斜不超过1.5H%。

3、保证桩位准确度:采用全站仪进行桩位定位,相邻两桩位与设计误差控制在20mm以内。

4、通过机械自动控制回转与提升及电子称计量,确保搅拌和提升的均匀性。另一方面,采取三台深搅机不同时起动,避免频繁停机。

5、采用四喷四搅工艺确保固结体的连续性,避免断桩现象,并确保桩径不小于500mm 。

6、对于遇块石或其它大片障碍物的地带(如场地东北角、中部北侧),采用人工开挖清除块石或障碍物,回填土后,再施工深搅桩。

7、施工记录设有专人负责,深度记录偏差不得大于50mm;时间记录误差不得大于2秒。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和处理情况,均如实记录,以便汇总分析。

六、施工效果

该工程施工结束后,对深层搅拌桩施工效果的检测,采用了开挖检查、现场静载试验和沉降观测等方法。

1、开挖检查

施工过程中对已施工的1、2排桩及其它部位的桩进行了开挖检查,证实成桩质量好,桩身强度高。施工结束后,对所有施工的桩进行了全面开挖,从开挖的桩头来看十分理想,满足设计要求。

2、现场静载试验

搅拌桩施工完成30d以后,进行现场静载试验,共对二十一个点进行静载试验,承压板的面积为0.81m2(即边长0.90m×0.90m)。

3、沉降观测

竣工后进行了两年多的沉降观测,从观测结果可以看出,沉降已趋于稳定。且累计沉降量为5.5cm,比设计计算值(5.9cm)小。

七、结论

加固施工总结篇8

关键词:小型水电站;总承包;合同管理;投资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工程简介:某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4.6MW,采用引水式发电,工程设计概算静态总投资2.95亿元,建安工程合同固定总价2.56亿元,总工期36个月。

一、总承包工程合同的特点

很显然,总承包工程为固定总价合同,完成该工程项目施工任务的支付总价与签订的合同价一致,不发生改变。本工程合同中约定:由于工程技术方案发生重大变更(如坝址、厂址、正常蓄水位、装机规模等变更),由此增加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除此之外,在合同有效期内,签约合同承包总价和工期不因设计变更及变更设计等任何因素调整。水电站建安工程大多为固定单价合同,即项目法人承担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量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承包人承担物价变化带来的风险。总承包合同为固定总价,承包人要同时承担工程量及物价变化带来的风险,因此,一般总承包合同单价较固定单价合同都要高。

二、总承包工程的进度结算支付

对于固定单价合同,在进度结算支付过程中,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是用作投标报价的估算工程量,不作为最终结算的工程量,用于结算的工程量是承包人实际完成的,并按合同有关计量规定计量的工程量,结算单价为合同固定单价。但对于总承包工程合同而言,其结算支付的是固定合同总价,在进度结算过程中,如果按固定单价合同的操作方式据实计量进行结算的话,势必造成工程形象面貌未实施完成,但资金就已支付完毕的情况,造成投资过程控制失控。因为固定总价合同的合同单价中隐含了部分风险工程量,即合同工程量清单所不能完全包含的工程量费用。因此,在总承包工程合同的进度结算支付过程中,必须牢牢将结算金额与对应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想象面貌相结合。

对于本工程的临建设施项目,与固定单价合同的操作模式相同,按分部分项工程实际完成的形象进度,按比例进行进度结算支付;对于引水隧洞开挖与支护项目,可将合同工程量清单中对应的开挖与支护费用进行分解汇总,并按隧洞延米进行分摊后,按隧洞延米进尺比例结算支付;电站大坝与厂房项目,可将合同工程量清单中对应的分部分项工程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与设计工程量对比,按比例进行结算支付。

三、总承包工程风险金的支付

总承包工程的固定总价合同中,一般都按合同总价的一定比例(一般为合同固定总价的10%)约定本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生风险时支付费用,是项目法人投资过程控制的方式之一。

本工程合同中约定:风险金是指包括设计变更、重大地质缺陷(坝址、厂址、正常蓄水位、装机规模等变化除外)处理费用、价格波动、国家政策变化等一切影响总承包价格的风险金额,由投标人确定并列进总承包价格;投标人应充分研究分析工程所在地环境、气候、地形、道路和社会环境,研究分析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工程技术方案,国家政策变化,结合自身经验确定风险金额,投标人必须对所获得的、一切可能影响投标报价的资料(包括招标文件提供的工程技术资料)、信息的正确性以及投标人自己的判断负全部责任;一旦中标,投标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提出额外赔偿,或延长工期的要求;若提交要求,招标人不作任何考虑。因此,风险金是合同固定总价中的一部分,用于项目法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控制和调节承包人的资金支付情况。

本工程的风险金支付方式为:风险金在合同生效后每季度清理一次,每次支付比例不得超过风险金总额的10%(如果出现重大地质风险,当期处理费用远大于风险金总额的10%时,双方另行协商),到完工时累计支付不得超过风险金总额的80%;其余在工程完工结算后28天内全部付清。风险金包含工程量增加以及物价上涨两部分,本工程将工程量增加部分定义为“专业风险金”,由各分部分项工程所对应的各自专业风险金组成;物价上涨部分定义为“材料风险金”和“设备风险金”,材料部分主要包括钢材、水泥、炸药以及柴油几大主材引起的价格上涨,设备部分主要是构成工程构件的工程设备。

由于在总承包工程固定总价合同的进度结算中是结合工程形象进度按“均等”比例支付工程款,但在承包人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地下引水隧洞施工过程中,相对于合同清单量,实际施工工程量的变化不是均等的,这就需要用专业风险金以及材料风险金来支付,得以调节承包人的资金支付情况。

在专业风险金的支付中,由承包人统计在风险金清理周期内各分部分项工程进入进度结算的实际发生工程量,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证,结合合同单价计算出当期各分部分项工程实际发生费用,对比各分部分项周期内实际结算金额,两者差值计入当期专业风险金,并进入进度结算。根据当期实际发生的签证工程量,结合合同单价分析表,可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材料核销量,依据当期物价上涨与合同材料预算价价差,可得出当期材料风险金,并进入进度结算。按照本总承包工程合同的约定,在每期支付风险金过程中,按实际清理风险金金额支付,但每次支付不得超过风险金总额的10%。由于本工程合同工期36个月,每季度支付一次风险金,因此,即使每期支付风险金总额的10%,风险金的支付也一直处于可控状态。

四、结束语

由于总承包工程为固定总价合同,在工程实施期间不像固定单价合同,不存在由于设计变更和变更设计(坝址、厂址、正常蓄水位、装机规模等变化除外)引起的合同变更,因此对于项目法人的合同管理比较单一,关键是合同条款约定要明确,以便于清晰界定合同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投资控制的关键为过程控制,使得工程进度形象面貌与资金支付情况相匹配。

上一篇:室内施工总结范文 下一篇:施工图纸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