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07:02:46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篇

教育界一致认混合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不仅使学生能够获得知识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对于学生形成较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都起到很大作用。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这种教学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我国这种混合式教学法主要由在线学习、实时交流等方式。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这些教学策略在一些学校中得到应用,2012预见性骨科护理年,利用混合式教学法教学设计将其应用与计算机网络教学中预见性骨科护理.预见性骨科护理紧接着在2013预见性骨科护理年,国内的一些学者针对混合式教学法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其中有的学者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在教师培训中。当前我国正逐渐的完善信息技术和其它科技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构建混合式教学法教学模式,又如何使其在学校中被广泛的使用,这对于我国目前教育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

内科护理学在医学护理专业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它在临床护理的范畴之内。我国的一些学者针对内科护理教学采取了很多教学模式,比如病例式教学法、情景再现教学法、理论主义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是以老师为主体,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依据教学的经验,如果过分的强调以老师为主体或者以学生为主体都有其弊端。

1.预见性骨科护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促进内科护理教学

针对内科护理学的研究本文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法模式,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以及综合的评估结果发现,应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以及综合评估的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所以,针对此次探究的结果可将其应用在其它的护理教学中,利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指导护理教学顺利开展,从而探索出适合内科护理教学的方法,整体上来提升内科护理教学的效果。

2.预见性骨科护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促进教师提高综合素质

实现教学目标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于护理教学模式中,因为它有着新的教学理念、科技技术的应用以及明确的培养目标,对老师的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样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根据调查显示,实验班中预见性骨科护理85%的学生认同应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因为混合式教学法模式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将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应用在教学中也能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比如一对一的沟通、远程教学、QQ预见性骨科护理等;预见性骨科护理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73%的学生认同混合式教学法模式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团结协作的完成学习,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78%以上的学生认同各学科知识的有效结合可以培养整体认知能力。所以,混合式教学法模式在护理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培养出了有较强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强的护理人才。

三、混合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针对2014预见性骨科护理年所要开设的内科护理课程,将其中的两个班108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学生作为实践的对象,分为实验班预见性骨科护理54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学生以及普通版预见性骨科护理54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学生。普通班男生3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女生51预见性骨科护理名,人均年龄21.预见性骨科护理4预见性骨科护理岁;预见性骨科护理实验班男4预见性骨科护理名,女生预见性骨科护理50预见性骨科护理名,人均年龄21.预见性骨科护理2预见性骨科护理岁。根据每个班的年龄、性别以及学习成绩的统计来比较,统计学上不存在差异。内科护理学学科的时间约为一年,以开设护理课程的第一学期作为研究时间(预见性骨科护理约4预见性骨科护理个月)预见性骨科护理。普通班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一名教授以及两名助教构成。其主要是通过老师向学生讲解护理的基本内容、课程目标、考试的重点等;预见性骨科护理还含有课后布置的习题以及答疑;预见性骨科护理通过期末的综合考查对学生以及老师做出评估分析。实验班采取混合式教学法模式的教学方式,除了增加一位技术人员外,其余的都和普通班一样,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明确内科护理学的目标以及重点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针对各教师的特点明确分工。主讲的教师主要负责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传授给学生适宜的学习方式、建立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备好各课时的教学方案。助教主要负责学生对课本的大纲要求有个基本的认识、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任务能全面的了解。应用网络技术以及学习的内容,制定激励的机制使得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及时的对学生好的表现作出表扬,对学生每次的测评成绩都进行分析。建立组内监督制度,使得每组成员可以按时完成任务。在期末的考核过程中主要包含平时表现占据预见性骨科护理10%,团结协作学习占据20%,期末成绩占据70%,各种主观考核的成绩都是由小组的整体得分、个体在小组中发挥的作用、个人的奖励来评定出平时表现分和团结协作学习分数,从而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在整个学习护理课程完了之后,全体的学生还需要对理论知识以及临床的实力再次可考核,对于学习的最终效果进行测评,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四、结语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法模式的教学方式,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的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它平衡了老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学生和老师可以共同的学习,提高内科护理的教学效果,这样也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总而言之,混合式教学法模式促进了护理教学,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综合素质,实现了护理教学目标。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现代通信技术;混合式学习; 网络教学平台;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7-88-03

Application of blended learning in the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Zhang Ruimin, Zhou Tao, Zhong Furu, Lu Pei, Zha Zhihua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our colleg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improv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by using the blended learning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network learning and fusion with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object and learning objective, using the exist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he teaching reform is explored on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organiz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learni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learning evaluation criteria.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blended learning can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requiremen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lended learn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effect

0 引言

F代通信技术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熟悉并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了解通信网的规划设计以及通信网技术的发展等知识。该课程理论难度较高,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多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1 课程现状

目前,我校面临着班级人数增加,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教学质量很难保证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难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较多地了解到学生对课程的一些想法和建议,教师不能很好的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

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开设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的形式,教师这种讲“评书式”的讲授方式,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方法单一,模式一成不变,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课程知识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随着时代进步,计算机网络已经在高校普及,目前在校本科学生普遍是九零后,学生热衷于网络新媒体,对参与度更高的新的学习方式有好奇和偏爱,更愿意在学习的各个方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1]。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导致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困难的两难现象的出现。

2 混合式学习理念与网络教学平台

混合式学习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技术和手段,并结合传统课堂的特点而产生的一种学习方式[2]。这种学习方式将传统课堂学习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3],目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突出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学习形式,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和团队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为适应目前高等教育中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开展,我校教务信息化平台引进了THEOL网络教学平台,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软、硬件环境。以往的课程教学平台基本以教师为课程创建的网络课程为主,这种教学平台只针对特定课程,考虑面比较窄。我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包括通用网络教学、研究型网络教学、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教学资源库等多个平台[4]。实现一次课程建设,满足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多种模式教学过程和环节信息化支持等多方面的要求,使教师摆脱为创建课程平台而进行编写代码的繁重的重复性工作。也为我们开展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应用

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时空的限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与协作,而且培B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1 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目标

⑴ 对象分析

现代通信技术开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等课程,对于现代通信中的基本概念、现代通信网络组成及其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我们开展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大多数学生都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他们对于网络工具和移动互联网工具非常熟悉。而且非常喜欢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各种平台与同学、老师交流。并善于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获取新知识。这些特质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来组织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的开展。

⑵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现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主要分类和特点;掌握现代通信网传输、交换和通信路由等技术的原理和规则;掌握电话通信网、数据通信网以及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性能和特点等课程的专业技术知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课程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混合式学习给学习过程带来的便利和快乐。学生可以通过研讨式课堂表达和表现自己,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学习以及测试学习效果,通过查找资料撰写报告学会知识点的总结。

3.2 课堂教学组织

在进行混合式教学中,课堂仍然是主要的教学阵地[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明确除了讲授知识外还应调动课堂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基础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讲述多路复用技术、移动通信中越区切换、分组交换网工作原理等内容时,制作视频动画来形象的模拟整个过程,让学生能够形象地了解枯燥的理论。

同时,将研讨式教学法引进课堂,以问题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整个课程设置多个探究式课题。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进行资料查找,提出思路,通过引证、举例得出结论,然后在每次课堂时间中会留一定的时间,小组制作幻灯片并选出代表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和阐述,各个小组可以对观点提出疑问并给出成绩。

3.3 网络学习

网络学习的开展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来进行。自主学习阶段,以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为主要载体,将课程讲义、微课视频和常见的疑难问题解答等资料到教学平台上,使学生能随时查阅。并将部分教学内容放到教学平台,要求学生进行自学后在教学平台上进行在线测试。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以及QQ群、微信等实现与学生的在线答疑或讨论。很多不愿在课堂提问的学生会经常通过网络提出一些问题,以及自己对于课程的看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还通过知网、图书馆、论坛、学习笔记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

以项目教学法为驱动,开展团队学习,将学生分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由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提出探究式课题让学生分组研究,小组在课下查询资料,面对面讨论和QQ、微信讨论,并撰写研究报告和制作汇报幻灯片。学生在完成探究式课题项目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为主的学习完全突破了传统课堂时空的限制,使整个学习不仅在课堂上进行,课下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时间,提高了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3.4 学习评价

传统的考核评价周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的懈怠。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我们采用章节测试、试题库进行分章节考核和综合考核,随时抽题、随时考试,阅卷灵活,可对几个知识点进行考核。我们在最近的两个学期,每学期开展4-5次考核。另外,还采用任务式考核方式,针对老师布置的探究式课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用综合知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方案,老师根据每组的表现决定考核分数。并辅以学生自评和互评考核等方式,全面测试学生水平。

根据课程教学活动我们调整了整个课程的评价体系,调整后评价体系包括:期末考试成绩(60%),线上网络学习成绩(查阅资料的情况)(10%),课题论文成绩(上传论文的质量及汇报答辩的质量)(10%),分组讨论表现(10%)和平时作业成绩(10%)五大方面。在这种评价标准上,主要以学生是否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为考量,注重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 总结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我们对比了我校电信2102级72人(未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电信2103级81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发现:学生对于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内容设计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本文在分析了学习对象和学习目标以后,基于现有网络教学平台,从课堂教学的组织,网络学习的开展和学习评价标准的制定等几方面开展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探索,既发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又将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进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实现学习环境的混合、学习资源的混合、学习方式的混合,进而实现有效的教学。加强课程改革实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其他课程也具有借鉴意义。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更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细化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内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杨铁虹,吴红.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药物分析学混合式教学的

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9).

[2] 马武林,张晓鹏.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

语电化教学,2011.5.

[3]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m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

电化教育研究,2004.3.

[4] 高志杰,范亚东.基于THOEL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

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0.4.

[5] 汪材印,张家喜.混合式学习理念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165-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只是机械地对学生灌输知识,难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从而导致经济学专业具有理论性较强、职业指向性不明确的特征。产I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下的应用经济学二级学科,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单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利用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我国经济发展和具体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主要从四个方面对高等教育翻转课堂进行了研究:(1)翻转课堂的定义(Baker,2000;Mazur,2009;Brian,2012);(2)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Bloom,1960;Savery & Duffy,1995;Sweller,1988;Chickering & Gamson,1987);(3)高等教育翻转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研究(Ayers,2006);(4)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Prince,2004;Berrett,2012;Talbert,2014)。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文献自2012年以来呈快速增长趋势,他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对翻转课堂本质的探讨(陈玉琨,2014;黄琰、蒋玲、黄磊,2014;张金磊,2013;何克抗,2014);(2)对新型翻转课堂模式的构建(张金磊,2012;曾贞,2012;钟晓流等,2013;赵兴龙,2014);(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具体课程教学实践(马秀麟,2013;翟雪松、林莉兰,2014;田爱丽、吴志宏,2014)。

3.研究述评。从国内外有关翻转课堂的文献来看,现有研究大都围绕基础教育中翻转课堂的本质、模式、教学实践及其有效性展开,对高等院校翻转课堂的研究较少,在这少数文献中,将翻转课堂运用于经济学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更少。因此,本文以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的产业经济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期为大数据时代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三、产业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1.课前。根据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产业经济学课程的课前教学主要采取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方式来进行。线上平台主要提供以下几个功能:(1)提供课程要求或重难点清单以及教学参考意见,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内容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和预习。(2)提供课程脉络树状图,以及基于此链接下的微视频。(3)学科学习网站推荐和热点问题推送。由于产业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质的经济学,它与生活中发生的最新经济现象密切相关,教师借助平台分享一些最新的视频、新闻等电子资料,学生可根据自身时间来安排学习时间。(4)问题留言。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留言,教师可以及时收到反馈,根据学生问题及兴趣调整课堂安排。

2.课中。产业经济学课程的课中教学以分组合作为基础,采取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演讲和讨论作为主要形式。我们可以综合利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分组合作教学方法。教学班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自由组合或采取抽签组合的形式形成4―6人的小组,并对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学期开头,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或网络平台设计一些选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教师设定的某一个选题,在查找文献、联系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观点,制作PPT,每次课前安排1―2名同学讲解。教师还可以在每节课前花几分钟做一个新闻速递,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关于产业发展的不同资讯,将查找的咨询整理并制成PPT。如果每堂课安排两个学生,可以采取选题演讲和热点传递交替的形式。在具体任务中,轮流指定一名小组成员作为主导者,成员之间相互做出评价,作为教师平时成绩的参考。(2)专题教学法。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比较复杂,就基本理论部分来看,理论性都很强。目前各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课时安排大多为40―50学时之间,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将全部理论都灌输给学生,再加上单纯的理论讲解会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可以依据基本理论提炼相关专题进行专项讲解。例如,产业结构部分的我国主导产业转换专题,产业关联部分的各指标计算专题,产业布局部分的产业集群专题,产业组织部分的博弈专题以及产业政策部分的反垄断专题等。专题教学的形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相结合,使学生能运用基本理论分析显示产业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大大增强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3)案例教学法。产业经济学除了理解基本理论之外,还非常强调理论的应用。特别是在产业组织理论部分,结合哈佛学派SCP分析框架衍生出来的案例比较多。例如,结合市场结构中集中度的测量方式讨论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结合形成产品差异化的因素和产品差异化的测量方式讨论现实经济中厂商的差异化策略;结合市场行为中价格行为的不同方式讨论国内外厂商进行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和价格歧视的效果;结合现实经济中的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案例讨论厂商组织调整行为的动因等。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的案例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可以结合课堂上案例讨论的内容,衍生相关课后案例供学生思考和分析,并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向教师就所分析的内容进行反馈。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有三种,即讨论式、辩论式和研讨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的过程是由教师首先对案例的基本概况进行讲述,然后提出相应的要求和讨论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自由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辩论式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提供或根据学生提供的选题选择出一个现实经济中有争议的问题,学生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确定主席及正反两方的辩手。与一般辩论赛不同的是,这里除了双方辩手的自由辩论外,还需组织剩余学生进行自由辩论。研讨式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负责提供背景材料和参考文献,学生将扮演具体案例中的决策者,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并撰写分析报告。

3.课后。产业经济学课程的课后教学可以采取开展实践周活动和撰写课程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来进行。(1)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为了更好的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克服校内资源不足的局限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已有的项目计划方案带入实践基地,或者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基地的研究项目,并采取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项目的双导师制度。这样的合作交流过程,避免了学生没有目的的参加实践教学或者在实践教学基地里仅仅从事简单机械劳动的现象,能够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条件,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2)课程论文或调查报告。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写成调查报告或课程论文,在期末时给予学生时间做课堂汇报,或者自己就某一问题查阅资料、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写一篇课程论文。撰写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21-0132-02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机体生命活动中各种现象及其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而人体生理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医学中占有不可取代的主干地位。而生理学课程的知识理论性相对较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时常感到知识抽象、空洞、难懂、易忘,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教师很难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都受到很大限制。

本课题组自2013年以来依托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平台,面向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构建了独立的、个性化、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以下为本研究的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价。

实践过程

1.对象

笔者将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班、2班学生随机设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其中,对照班200人,实验班201人。

2.教材和授课教师

传统模式教学组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组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白波和王福青主编的《生理学》教材。对照班和实验班生理学课程由不同教师担任,且其教学能力与教务处所反馈的近三年的教学水平一致。

3.方法

(1)搭建课外网络学习平台资源

搭建QQ群、博客和百度文库网络学习平台资源,其中以QQ群为主,博客和百度文库网为辅助资源。

首先,微课程建设。整个微课程设计是根据临床专业岗位培养特点、生理学的课程标准及学科特点实施的,且严格遵循前期调研总结的微课教学设计原则,即值得学、想去学和容易学。其具体步骤如下:①根据知识点选取并确定主题。②本着内容合理、精练和联系实际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③根据三年制临床专业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态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④教学目标明确,十分钟左右的微课,每讲都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渠道解决问题。⑤制订有创意的教学策略,如教学过程的情境化、问题化和案例化等。根据课程进度将相应章节和知识点的微课程上传至QQ群。

其次,借助博客上传相应章节的知识导图、图片和其他资料。

最后,教师遴选内容后,给学生推荐百度文库中优秀的知识,学生注册、登录、下载,并做好笔记。

(2)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

实验班的教学过程为,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通过QQ群学习微课程视频,并反复观看。同时,通过博客下载相应的知识导图,总结知识点。知识点的课外拓展内容为百度文库下载的优秀的相关学习资料。课中: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指导学生,每次轮一个学习小组讲解章节内容的重难点,并阐述学习视频时所遗留问题的答案。课后:教师总结知识点。对照班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布置课前预习教材内容,除了学生不观看微视频,不采用网络平台学习外,其他的教学环节与实验班相同。

4.评价方法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期末考试采用相同考题考核,同时对实验班学生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问卷调查。

5.统计学方法

对两班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检验的显著性水平设置为0.05。

实验结果

1.两班学生一般情况比较

实验班201人,年龄18.4±0.6岁。对照班200人,年龄18.5±0.4岁。两班学生的性别、年龄和入学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实验研究要求。

2.两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班学生的期末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5,P

0.01),如表1所示。

3.实验班混合式教学模式问卷结果(如表2所示)

讨论

混合式学习是数字化学习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由各自独立走向融合的产物,是对“网络化学习”的超越与提升。[1]它是在人们认识到了数字化学习的局限性以及传统课堂不可替代的情况下诞生的。[2]针对生理学的学科特点及现代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我们认为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注重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自主学习能动性的培养及侧重于知识的互动性的作用。[3]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实现网络课堂的高效利用,实现课堂内外统一的也即传统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目前,手机和计算机等数码产品在高校非常普及,这为开展网络平台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条件。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须解决的问题。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室内设计基础;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一、石河子大学室内设计基础课程发展现状

到2016年为止,石河子大学美院开设有艺术设计和美术学两个专业,艺术设计的专业方向分为视觉传达和环境艺术设计。其中,环境艺术方向专业课程有室内设基础、景观设计、陈设设计、商业环境和城市公共环境。

传统教学中,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总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教学上,教师偶有和学生讨论,但是这种互动的讨论很难让学生达到自主学习和主动提问的效果。课程发展到2011年,教师在教学中更加看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更改了教学大纲,全国各大高校也开始提出混合式教学改革,石河子大学也在课程中提出教师和学生要注重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课程组教师在课上和课下学习的时候提出了基于目标驱动下的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2016年,室内设计基础获批了石河子大学二类课程质量建设和石河子大学混合式课程建设的立项。

二、发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期基础

教学条件中的教材选用《室内设计资料集》。同时给学生推荐以下几本参考读物 :《装饰》 《 世界建筑 》 《居》 《艺术与设计》《中国建筑装饰与装修》《室内与设计》《瑞丽家居》,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自学资源网络。

而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中,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引起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各高校纷纷建立起规模不一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中心,开始“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室内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于2016年申请了石河子大学的二类课程,并立项了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建设,该课程主讲教师对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也获得了大学的优秀课程设计奖,制作的微课“室内设计基础地中海风格讲解”也获得了全国信息化大赛中微课的优秀奖。

以混合式教学理论和翻转课堂为理论基础和指导理念,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利用混合教学方法帮助、促进、引导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问题提出、问题讨论和问题解决过程,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更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室内设计基础混合式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1)在媒体资源中借助软件,将教学内容中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人工难以绘制的空间图形等以动态形式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室内设计的美感。

(2)在教W中,加入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通过微视频或者专题资源,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设计者的创新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拓宽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形成正确的设计思维。

(3)在课堂学习环境中突显学科本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引出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研讨,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比较、概括、综合,实现由被动接受知识的 “观众”成为了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探索者,借助头脑中积累的知识去思考设计创新问题,锻炼思维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方式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深度内化知识的教学目的,尽可能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4)将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学习心得、学习经验制作为微视频,这种包含学生视角的视频资源,可以使其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易产生共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教师对角色的把握。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导师(资源的提供者、协作交流中的同伴、激励者、意见领袖、学习组织的领导和学生学习服务员),教师利用建导技能创设能够激发群体创造力的氛围,对群体进行架构性、步骤化的引导,控制讨论节奏,调整团队情绪,弥补混合式教学的不足。

四、与传统教学相比 ,室内设计混合式教学的改进

混合式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对比可以从一节节内容分别进行,这样更容易看到教学上的对比,当然这种室内设计混合式教学改革不一定是走在最前面的,但是在新疆地域环境艺术设计上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性。

混合式教学经过与本专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讨论后,对本学科有了一定的特殊认识,对教学改革也做出了初步的试探,由于室内设计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殊性,我们暂时按照原面授学时不变的情况进行。教师课堂事先提出问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完成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提交作业。教师利用课下时间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上再进行分组讨论,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讨论式的讲解,最后进行总结布置作业;课下进行网络答疑,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进行的混合式教学在每个章节中进行了实施线上的预习、课上的解答、课后的辅导与讨论。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更好地做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五、室内设计基础混合式教学进行中的问题

室内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于2016在专业基础课和公选课中已进行了第一轮实验。由于是第一轮,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对于混合式教学中,微课的使用原创问题,一个微课的录制,在线上展示的虽然是六到十分钟,但是在线下制作加备课要达到一个多星期左右,可能这一个星期的微课还要是在大量的时间投入下。做好的微课可能在大纲的设计不一定尽如人意。整个课程的微课小节设计有可能是40~60个,意味着教师要投入进去大量时间,但是大多教师有教学任务与科研任务,不一定时间充足。现在摆在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视频多是网上的纪录片,只有十小节左右的内容为授课老师录制。

线上和学生的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是开贴的内容和学生的交流动力少。教师的开贴中,学生一般会回复较多,而学生的开贴中,各自回贴较少。

而在课堂的辅导中,也有很多同学不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不主动学习解决知识点,有时课上一开始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就完全跟不上来。

这是第一轮混合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相信经过几轮,这样初期的问题会一个个解决,混合式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学习,更加理解室内设计基础课程。

六、对室内设计混合式教学的进一步探索与改进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观,对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效果显著。当然,教学实践中还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模式教学的课程适用范畴、教学效率提高问题、教学监控问题、教师参与积极性调动问题等。所有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建设规划:用两年时间,把室内设计基础课程建设成有一流教师队伍、跨时代性的教学内容、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示范课程。

1.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在职攻读学位、外出进修和培训、引进新生力量等多种途径,努力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强的高学历层教学梯队。

2.教学内容建设

学校要及时补充和丰富国内外前沿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努力使本课程教学内容反映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3.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采用多种方法的结合、各种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学生的主动学、教师的合理引导相结合,搭建建构主义教学的理念,使学生自由、自主地结合各种资源主动探索性地学习。

4.加强教学管理

学校要完善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的比例构成,积极促进学生的主动意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具w实施步骤如下:逐年推进课程高质量的建设。

(1)2016~2017年,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加强网站建设。

一是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课件、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

二是完善课程网站的建设工作。

(2)2016~2017年,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研究,逐步丰富教学网站内容。

一是修订教学大纲、编订考试大纲。

二是完善教学实例库。

三是进一步修改课件和电子教案。

四是建立网上咨询和答疑系统,实现网上教学互动。

(3)2015~2017年,实现教学内容的完善、师资队伍的壮大、科研水平的提高。

一是加强教学法研究,每位教师至少公开发表教学论文1篇。

二是提高课程组教师的学历结构,鼓励教师外出学习。

三是制作教学录像,组织教研活动。教师在制作教学录像时,要做好微课的课程设计,实现课程情碎片化。

七、结语

通过本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学生学习兴趣有较大提高,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

通过本课程研究培养几位从事“翻转课堂教学”融入高校艺术类专业骨干成员,他们成为了石河子大学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课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好的体验,可以更好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成为新世纪创新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宗胜旺.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法;雨课堂;信息化教学;子程序;CAXA数字工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1-0062-04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大量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拓展了传统学校和学习的空间、时间之间的界限,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Blending Learning就是两种以上教学方式或媒介的结合,现在一般定义为在线学习或远程学习与传统面对面学习的混合,这种教学方式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将教师的教学行为由课内扩展到课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授课,学生在课后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和网络交互工具进行学习和讨论交流,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科学研究表明,带有主动意识的探求性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提升获取知识的效果。网络环境(尤其是网络教学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为混合式教与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它让学生的学了课堂外,在图书馆、寝室等能上网的地方也能发生。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及优秀教育教学资源库开展混合式教与学,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由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使用的e-Learning技术差别也很大,所以其教学成效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利用混合式学习设计的相关理论,通过将“雨课堂”网络教学工具融入到传统教学中,提供一个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交互工具的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模式。

“雨课堂”网络教学工具的优势

“雨课堂”是MOOC平台“学堂在线”推出的混合式教学工具,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并且支持多屏互动、答疑弹幕、大数据分析等功能,而这一切的实现,只基于教师们和学生们最熟悉的PowerPoint和微信。目前,它在学堂在线网站或雨课堂网站都有下载,且免费使用。

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电路原理课程主讲教师于歆杰作为“雨课堂”的首批使用者,对雨课堂推崇有加。于歆杰介绍道:“对学生而言,课内限时习题的存在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不懂’按键、弹幕、课前预习等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而课前、课后推送的PPT等资料可以让学生随时学习;对教师而言,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数据均被自动完整采集,这有助于量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把握学生的学习轨迹。”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王帅国老师认为雨课堂有四个基本特点,具体如下:①定制,“雨课堂”能使教学更具个性化;②便捷,教师可以最快部署智慧教室;③立w,教师可以做全周期的数据分析;④易用,教师学生都无需多学,直接上手。他提到,“雨课堂”是应用于PowerPoint中的一个插件,使用者利用它可以便捷地制作PPT和插入视频。另外,使用“雨课堂”也无需先做慕课,只要有意愿做混合式教学就可以,即使在传统课堂中加入这一要素也可以。

以“雨课堂”为支撑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数控专业的机械加工内容的教学一般都是和冰冷的金属和机床“打交道”,虽然对于现代装备制造业来说,数控机床加工能起到基础支撑的作用,可它却越来越难以吸引优秀的学生。如何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专业文化,值得专业教师们共同探索。

该课的授课对象为中职数控技术应用铣床加工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乐于动手探究,渴望成功,能熟练使用网络、智能终端。由于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编程指令、刀具半径补偿、二维内轮廓的编程与加工等,考虑到其今后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加工更为复杂的零件,笔者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对中级工的要求,确定把子程序的应用作为训练手工编程加工综合训练的切入点。

根据学生特点,笔者结合CAXA数字化工厂操作环境,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依托课程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及微课等媒体资源,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课前准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课后拓展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其中,课堂教学又分为任务变身、混合学习、职场体验、加工实训和三方评价五个环节。

1.课前准备

针对问题:学生自学能力普遍较弱,兴趣较低,但熟悉网络终端,使用电脑、手机时间较长。

突破方法: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

要上好一堂课,提前的预习思考必不可少,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普遍较弱,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不仅教师要有教案,而且学生也要有学案。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登录数控铣削技术教学平台,在教学资源库中下载、观看该课题的导学案,了解该课题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并进行准备,也可以用手机在微信平台中关注课程软件,参考加工指令的格式、含义以及模拟加工动画。这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学效果,从而引导其自主探究,避免盲目被动式的学习。

2.课堂教学

(1)任务变身

针对问题:工艺分析抽象,文字解说枯燥。

突破方法:学习任务“会熟练应用子程序及相关指令完成零件的加工”变成客户订单“百花糕模具的加工”,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角色扮演体验工厂岗位,完成零件的加工。

(2)混合学习

针对问题:“互联网+”时代的教育。

突破方法:微信“雨课堂”。

教师在教学讨论区播放子程序的学习课件,同时在微信上推送子程序的课程,并发出课程邀请码。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观看子程序的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学习相关知识。具体要求有:在开放式教学讨论区,已经预习并掌握知识的学生上台讲子程序格式、编程方法;回顾微课中的学习内容,随后在线测试子程序的掌握情况。

(3)职场体验

针对问题:学生习惯自动编程,懒于动手编程。

突破方法:①CAXA数字工厂PLM体验中心支持在线协作。②角色扮演,即设置手工和自动两名编程员,以便比较程序优劣。

根据子程序的掌握情况,教师指定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让其担任调度员,组织小组讨论。组长根据职能分工将小组成员分为编程员(自动编程)、编程员(手工编程)和工艺员,明确各自的主要任务(如图1)。

登录CAXA数字工厂教学平台,工艺员利用工艺软件完成工序卡片的填写,自动编程员利用制造工程师软件对百花糕造型编程仿真,手工编程员利用子程序进行百花糕一模多图样编写,调度员在线监测工作进程,仿真加工验证,组长汇总任务单,上传至CAXA教学平台进行展示。各组在CAXA教学讨论区及时调整自己的程序,做好修正(如图2)。

学生在快乐的角色扮演中,利用教学平台比较子程序编程和自动编程的优劣,初步达成能力目标,激发了学习兴趣。

(4)加工实训

针对问题:长期仿真学习编程,加工操作不规范。

突破方法:①CAXA数字化工厂可监控设备、程序联网互传。②选用食品安全及尼龙加工,满足实操、安全、真实任务多种需求。

经过比较,技术领先的小组开始上传程序加工,其他同学在教室里观看加工监控的视频,从而突破加工操作熟练度的难点。

学生在编程仿真通过后模拟企业岗位,4人1台机床,分工合作。技术员负责整个加工流程,编程员负责输入校验程序等任务,操作员负责机床操作等任务,质检员负责全程监督检测零件任务,实施“7S”管理。

教师巡回观察、记录并确保现场安全,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保证生产安全,让学生体验企业真实的加工过程,从而解决教学难点,达成能力目标。

(5)任务评价

针对问题:评价方式单一,纸质表不利于保存与管理。

突破方法:平台三方评价系y。

教师综合点评并总结,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循序渐进,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具体要求有:①课后,学生结合自己对本项目的掌握情况,在教学平台上及时进行自我评价。以组为单位上传百花糕模加工的技术文件。②订单客户对百花糕模具的实用性进行综合点评和评分(如图3)。③行业专家对各组上传的百花糕模技术资料进行工艺型评价,接轨企业标准,提升知识技能(如图4)。

通过客户评分晒出的百花糕,虽然没有工件精度的严格要求,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满足,再次激发了他们对编程加工的学习兴趣,情感目标达成。

3.课后拓展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提升综合素养,笔者安排了课后拓展阶段,布置思考题,拓展学习,提示子程序在去除余量方面的使用,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具体内容有:①学生登录课程教学平台,观看并学习教师上传的典型视频;②学生做检测题,以固化知识、开拓思维;③查看多元评价成绩,交流学习心得;④链接数控机床操作与维护专业教学资源库,扩大学习范围;⑤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效果

1.亮点之处

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空间;教学微课、雨课堂的使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CAXA数字工厂的使用,让学习任务变身为职场体验,轻松有效地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注重过程管理的多元评价,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掌握教与学的情况。

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学习方式,推动形成了“不分场所、时间都可以学习”的混合式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值得推广。

2.不足之处

自动编程软件让学生编程轮廓变得容易,却忽略了手工编程;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教学的帮助很大,但对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3.改进措施

在提高媒体质量的同时,要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以充满激情的开放心态,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勇于冲破传统思想,大胆想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法;外国文学;立体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方式,人们的学习范围和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混合式学习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校文学课的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程式化、教条化的倾向,尤其是在外国文学课堂上,由于东西方文化视角的差异,学生的接受与课堂知识传授、文本内在含蕴的传达都存在落差。采用新媒体等新兴网络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构建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制作、慕课式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模式。发挥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学习作用,既可以调整这些落差,又可以保障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实现“用中国人的灵魂”研究外国文学史的教学目的。

一、在教材处理上,改变大学生课外不读教材,上课不带教材、不记听课笔记的现象

立足权威版本,选取以郑克鲁为主编,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教材”《外国文学史》及《外国文学作品选》为主讲教材,以其他原典书目为辅助,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目,将课堂文学史教学和文学原典阅读相结合,通过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通过讲解重要作品,将之改编成课本剧或进行诗歌朗诵会等,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培养学生的听说、写作以及表演能力,从而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促进学生与书本之间的沟通。

二、在教学内容上,融合创新思维理念,将专业理论与学科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性课程内容比重,将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因受课时量限制而在课堂上不能讲解的,但有助于理解作家作品、文学大思潮、文学现象的相关教学内容留给学生做课外独立学习。具体方法:(1)每次课程之前,利用课程平台上传的教学资料、教案、课件、教学笔记、参考书目、教学视频等,要求学生自学相应章节,在课前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并总结思考题,在课后练习。(2)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网络提供教师讲义、经典作品选读与分析、外国文化背景、英文作家作品介绍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了解。(3)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上的在线测试,衡量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对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成果教师要及时汇总、整理,建立参观访问、观看影视资料的心得体会,建立社会调查报告、音视频等资料档案,并及时上传,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增长其社会实践活动能力。(5)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了解学情,并及时整理相关数据,以利于教学内容的适当增补。

如,在讲授第七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时,课前在课程平台上预习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朗诵视频,了解作家生平及社会影响,按照书目阅读作品《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理解和把握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创作的密切联系。课堂上以讲授为主,分析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以及“宗法制农民思想”与创作的密切联系,讨论托尔斯泰主义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课后学生自己总结“托尔斯泰主义”的概念,写到课堂笔记本上。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总结。

三、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多媒体教学等多角度、多形式配合课堂教学,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恢复自我主导“角色”意识,使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1.在课堂教学上,以传统的课堂讲论法、讲演法为主,辅之以多媒体,依托课程平台,适当引入慕课式教学方法。(1)发挥多媒体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密度大、容量多的特点,精选经典视频片段和图片,摘录原著篇章,利用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新信息、新动态、新观点、新数据等,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拓展学生视野。(2)利用新媒体等网络技术辅助高师文学课教学,如,利用校园网课程平台,采用微课、慕课式辅助课堂教学。通过上传教学资源,实现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具体方法是:①遵循优秀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从985、211高校引进MOOC教学视频,链接慕课中文网、网易公开课等,针对主讲教师不能亲临,无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开设课程时设置辅讲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将教学视频内容深化;②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进行辅助式微课教学,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思考。教师课堂上引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在第二课堂设计上,注重实践性教学。具体方法:(1)适当采用人性化的“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依教而学”向“先学后教”的转变。在课前预习阶段,指导学生按照思考题,自主地、以自己的节奏、用一种较放松的心态在家学习。(2)每学期预留50本图书目录,其中必读10本,学生按照兴趣在预留书目里自由阅读文学原典,选择性地做读书笔记或在课堂读书报告会上以“我喜欢的一本书”方式向同学推荐。(3)鼓励学生公开、文学作品等,完成学生对文学文本意义的补充与完善。

3.在考核方式上,避免以往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估体系。发挥网络教学作用,在课堂表现中引入在线讨论、在线测试、调查问卷等环节。具体由平时成绩、期中测试、期末闭卷考试三部分组成。在综述性论文报告、闭卷考试和平时出勤、平时表现基础上,引入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形式,学生发表作品可作为实践学分记入平时或考查课成绩,增大实践性测试部分的分值比重。

平时成绩重在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此项占总成绩的20%),由课堂出勤、课堂表现组成。课堂表现除包括学生当堂表现之外,也可通过在课程平台在线测试、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以研讨性教学方式进行。

课堂出勤占10%。教学周16~18周,一学期至少点名10次。缺勤一次扣1分。迟到或早退每两次扣1分。事病假每3次扣1分。

课上表现占10%。研讨会或读书报告会发言、课堂笔记检查、读书笔记检查;课程平台在线讨论和测试等各占5分。

在课堂表现环节尝试进行慕课教学测试方式,借助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设置进阶式小问题、小测验,学生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最终会有来自教师或学习伙伴同步或异步的解答。

期中测评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项占总成绩的30%。(1)引入半开卷考核形式。①从参考书目必读10本中,任选其一,要求当堂完成配合教学内容的从文论或文学批评角度进行的课程论文。(有原创观点,能自圆其说,字数不少于1500字。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②每章中选择一个代表性作家或作品进行续写或改编课本剧活动。(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习发表文章,学术论文,参加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活动获得奖励等,可作为优秀成绩取得的一个衡量依据。(3)每一次教学是讨论课的,可凭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实际表现为其打一个分数;有论文写作要求的,则依照论文写作情况,为其打一个分数。一个学期下来,为每个学生合算一个分数,列入本学期的期中成绩。核算百分比后记入期末成绩。

期末闭卷考试部分占总成绩50%,对期末考核环节的考题类型进行革新,减少考查外国文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题型的数量,增加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论述和作品原典阅读的文本分析题型比重,百分试卷里各占50%。五道大题中的最后一道为文本分析题,没有固定答案,要求学生主题思想清晰,利用学过的文论、叙事结构等方面观点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除上述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革新外,为适应新时展趋势,整合校际教学资源,外国文学课程可进行如下资源建设。①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通过外国文学课程平台建设将已有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上传教学材料、教学课件、笔记、阅读书目、多媒体视频、图片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对转化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编目存档,实行专业化规范管理。②参加外国文学慕课教学课题开发任务。MOOC(慕课)是一种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核心概念是“微视频、小测验、在线互动”,将在线学习与教学模式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针对外国文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现状,可以采取申报国家、省、市教育部门资助来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③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外国文学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范式。

综上所述,只有适应时展的要求,将在线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与课堂外国文学教学融合,实行多重交互的混合式教学法,才能解决外国文学课堂长期以来的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使课堂教学设置更符合培养创造型人才目标要求。改变文学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毕业生个人没有产生太大意义,缩短所学的文学课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尽量减少文科大学生因就业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参考文献:

傅美蓉.新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03).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2015―2016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校文科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创意教学; VB程序设计;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4-47-02

Abstract: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cannot catch 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lended teaching combin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 that teaching will not be limited by time, space or distance. Blended learning method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od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VB program is explored. A new curriculum system according to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is constructed, which combin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online teaching, teaching case and specialty. It applies the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s including online courses, course discussion questions, attendance and final examination.

Key words: blended teaching; innovation teaching; VB program design; teaching case

0 引言

现在的教学伴随着创意、科技的多元化,这不仅改变了师生互动关系,也使得单一的教学方式与技巧无法满足科技信息飞速发展[1-3]。在培养学生创意思考和创造能力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推陈出新,设计更具特色、更新颖的课程内容,并融合信息科技教育的运用,让学习更生动有趣,让学习者更愿意主动参与,提升学生创造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本文探讨混合式创意教学模式,以及这种教学模式所能取得的教学效果。

1 混合式创意教学

1.1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国际教育界对以美国为代表的“E-learning”实践进行深入反思之后,提出的混合式教学概念,在2003年12月9日南京召开了“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北师大何克抗教授首次介绍了BL理念[4],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强调把传统学习与在线E-learning结合,这种学习模式包含四个应用层次[5]:①Online 与Outline结合,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与技巧与在线E-learning结合;②学习目标混合,不再单一考虑网上与网下的因素,在“混合”策略的设计上以“达到学习目标”为最终目标,混合学习内容和方式更为广泛;③“学”与“习”的混合,通过“习”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是学习更高层次的目的;④学习与工作的混合,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本身就是学习。其中,如何有效利用技术来促进混合式学习以及如何提高混合式教学和学习的效果是研究的核心。混合学习具有可延伸性、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果、优化学习成本结构等优势。

1.2 创意教学

创意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启发性的教学,特点是鼓励学生去探索、创意,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考能力。创意教学的理念包含:提供给学生多元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教材,注重主动参与、资源运用、班级互动、学习动机、问题解决等几个方面。创意教学策略就是创意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同时理解更深入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

2 混合式创意教学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混合式创意教学模式的设计分为课程设计、教材设计和教学实施三部分。混合式创意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关系如图1所示。

2.1 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建设

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2012年我们申请了广东省高等院校的教改项目资助课题的研究,开发了VB程序设计课程互动教学平台,该平台界面如图2所示。

平台配有课程全文学习内容、课后练习及解答、课程PPT内容。根据创意教学的师生互动原则ATDE(ATDE原则是由问(Asking)、想(Thinking)、做(Doing)及评(Evaluatio)等四个要素组成),平台引入即时“在线交流”功能和“互动论坛”功能,适合课堂上和课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本平台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视频、程序实例和学生习作,丰富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考资源。

2.2 构建学科与专业不同的课程体系

根据我院的招生专业特色,将教学案例与专业混合,VB 课程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标准。

⑴ 课程设计必须以学院课程规划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程的设计。

⑵ 课程发展,应以学生必修科目为基础,落实学院培养应用型学生办学特色。

⑶ 专业课程及专业实习、实验、专业设计课程,应以务实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配合就业和继续深造的需要,并兼顾培养学生创造思考、问题解决及自我发展的能力,一定要使学生具有就业或继续深造所需基本知能。

⑷ 有关各专业教学大纲,可以视学生接收程度、社会需求及科技的发展酌情增减,各单元教学时间亦可视为实际需要酌情调整。比如,我们在国际贸易专业,设计了该专业结合的股票盈亏计算、汇率换算、贸易实务计算、报关流程窗体界面设计等作业案例;在物流管理专业,结合当前网购热度与货物的处理要求,要求学生设计物流处理的整个流程;在投资理财专业我们设计了基金管理、股票投资、银行理财等综合题目。通过这种与专业结合的实验,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控件、ACTIVE X控件、数组控件、菜单设计、窗体设计等单元内容,从最初的简单设计到后来的综合应用,逐步加深知识深度,在专业背景的不同之下,强调达到“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基本能力”的“三基”教学模式,完成教学要求,启发学生后续学习创造力。创造力是一个具有创造倾向的人为解决问题或产生新事物,发展创造思考或将可关联的要素加以联合的能力。课堂创造力的系统模型如图3所示。

该模型包括三部分:学生被传递的知识主体(领域)、控制知识的教师以及学生。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2.3 教学评价多元化

根据教学目标与我院考试大纲,同时结合计算机等级考试VB考试大纲的要求,采取多元化评测手段,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⑴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⑵ 教学评价

① 教学应做客观的评价,而评价内容应该兼顾认知、技能、情义等方向,评价方法应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如“观察”、“口试”、“笔试”、“实际与文档操作”等评价,教师按单元内容和性质,针对学生作业、演示、心得报告、实际操作、作品和其他表现,相互配合使用。

② 教学评价在实施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时,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已有知识能力,以建立学生学习与兴趣信心。

③ 教学评价的结果妥善运用,除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及辅导学生学习外,也作为学校改进课程的参考依据。

④ 没有通过评定的学生,教师应该分析、诊断其原因,并适时实施辅助教学;对于天赋优等或者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应该运用增广教学,使其潜能充分发挥。

3 具体实施

从2012级开始,VB程序设计成绩评定包括以下方面。

⑴ 平时部分――从在线课程讨论、课程提问、出勤等部分进行考核评定,主要侧重课程的参与度,所占比例不超过总评成绩的20%。

⑵ 课后学习评价部分――我们的教学学时从六年前的108学时减少到四年前的72学时, 2013级进一步缩减到54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上机36学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专业要求案例,通过在线论坛参与讨论获得积分,期末折合成总评成绩的一部分,所占比例不少于总评成绩的30%。

⑶ 期末考试评定――期末进行无纸化上机考试,闭卷120分钟,结合“三基”要求对整个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得分按50%左右的比例计入期末总评成绩。

4 结束语

混合式创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四年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我院学生参加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和优秀率也大幅度提高。这种教学模式目前还不够完善,课程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案例有待进一步研究,评价体系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席先杰.基于“混合学习”的静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22):15-17

[2] 贺再红.基于混合式学习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08.

[3] 史玉新,樊旭.基于建导方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7:29-32

[4] 范爱华.《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行动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修订说明中指出:“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应用性的课程,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这就迫切需新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来改变教学重心点,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让他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更好地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拓展其专业能力的一个最主要的渠道。长期以来,多数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边模仿”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式不适合学科课程特点,考核评价方式不尽合理,教学内容“一刀切”等问题,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和重视。以致于在学期末的课程结束后,学生只会简单的操作,头脑中残存着孤立的知识片段,知识点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当然也就无法解决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出现问题找到别人做好的东西直接搬过来,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重大工程。本人就实际教学结合现代教学理念来阐述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一、混合式教学法

混合式教学是以提升学习效益为目的,在教与学活动中,将在线学习形式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利用教学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利用网络交流软件,营建网络学习环境

Blog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软件,它以网络为媒介,可以迅速地自己的收获和体验,及时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成为一种个性化的展示自我的综合平台。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支持在线语音、视频和文字聊天,支持文件的共享,网络硬盘等,同时,可以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及时沟通软件之一。由于绝大多数同学都有个人Blog和QQ账号,并经常通过这两种方式上网交流和沟通,因此,将Blog与QQ结合,充分利用Blog和QQ的各种功能,搭建异步学习和同步学习的学习环境,学习者之间既可以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也可以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任务协作,不仅有助于学习者之间取长补短,分享收获和体验,相互竞争和鼓励,也有利于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教师设立教学资源专区,教学素材、大纲、课件、教案等均可在教师Blog内查阅。开设QQ群组,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QQ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情感交流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

(二)发挥网络教室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共进

在计算机专用教室里可以把知识传授与学生的上机操作同步进行。同时,充分利用QQ软件提供的文件共享功能,把所有的教学素材,如声音、动画、图像、视频等资料提前传送给学生。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把理论内容的讲授与实际操作的内容相结合。依据教学内容不同,通过Flash,PowerPoint等技术运用展示学习内容,以优化、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自主学习资源。同时,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可以着重突出,多次强调,充分利用各种视音频资源,使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熟悉教学内容,并可以在遇到难点问题时,反复观看视音频资源,自主解决问题。

(三)教师布置主题任务,学生分组合作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给出几个需要大家完成的学习任务主题,以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网络搜索引擎特性的对比分析”、“主流IE浏览器特性的对比分析”等。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尝试定义问题等方法,确定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和研究任务。基于此,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进行分组,以6个人为1个组,共分8个组,每组推举1位组长来承担组织学习的任务,组长由小组成员共同推选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随后,小组首先确定小组的任务、目标、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人员的分工,定期的会议时间,以及最终成果的呈现形式等等。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能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融入小组学习之中,有助于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问题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问题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 习的积极性。学生们都觉得最好能把现实操作出现的问题引入课堂,将课堂模拟成问题公司,将来也就能面对就业、上岗。

(一)呈现问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甚至能够联想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对比分析当前任务目标,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积极地探索各种解决方案。比如提出具体的学习问题“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首先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只是简单分析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需要的知识储备交给学生,这些需要学生在下一阶段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

(二)组建小组

小组是学习过程的基本单位,组建小组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一个和谐、严谨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在正式开始探索问题之前,学生需要组成学习小组,以便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在组内分工合作,发挥学生的不同特长、优势。例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组内负责设计实验,口才好的学生负责在班级范围内汇报学习成果,组织能力

强的学生负责计时和协调,思路清晰的学生负责记录和整理大家在小组内汇报的材料等等。在中职以大班教学为主的情况下,分组的策略一般有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等方式。而具体采用何种分组方式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的调整。

(三)制定解决问题计划

根据给出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研究,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确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及完成的时间安排,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

(四)解决问题计划的实施

根据计划,小组同学明确分工,按照计划和步骤开展工作。如果第一次行动方案就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就只需一次执行即可;如果第一次行动方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就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并进行第二次执行,依此类推,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在整个计划实施阶段,教师作为辅导者要参与到计划实施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在学生遇到普遍性问题时给予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即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这一过程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把所学的内容与将来的职业需要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让他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五)学习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一体,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仅凭一张试卷简单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本着新课改所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化的评价,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要突出评价的激励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问题解决后,小组上交成果,并进行组内自评,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讨论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最佳的解决方法,找出优点及不足,为下一个知识内容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总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行动学习教学设计中,我们一定要遵循特定的理念与原则,才能更好的进行行动学习的教学实践,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8.

[2]黄丽莉.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2008.

[3]顾巍.行动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王绪红.行动学习及其在校本培训中的应用[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混合式教学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混合式教学;问题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拓展其专业能力的一个最主要的渠道。长期以来,多数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边模仿”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教学方式不适合学科课程特点,考核评价方式不尽合理,教学内容“一刀切”等问题,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和重视。以致于在学期末的课程结束后,学生只会简单的操作,头脑中残存着孤立的知识片段,知识点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当然也就无法解决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出现问题找到别人做好的东西直接搬过来,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他们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项重大工程。本人就实际教学结合现代教学理念来阐述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一、混合式教学法

混合式教学是以提升学习效益为目的,在教与学活动中,将在线学习形式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利用教学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一)利用网络交流软件,营建网络学习环境

Blog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软件,它以网络为媒介,可以迅速地自己的收获和体验,及时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成为一种个性化的展示自我的综合平台。QQ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支持在线语音、视频和文字聊天,支持文件的共享,网络硬盘等,同时,可以与移动通讯终端等多种通讯方式相连,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及时沟通软件之一。由于绝大多数同学都有个人Blog和QQ账号,并经常通过这两种方式上网交流和沟通,因此,将Blog与QQ结合,充分利用Blog和QQ的各种功能,搭建异步学习和同步学习的学习环境,学习者之间既可以进行面对面地交流,也可以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任务协作,不仅有助于学习者之间取长补短,分享收获和体验,相互竞争和鼓励,也有利于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同时教师设立教学资源专区,教学素材、大纲、课件、教案等均可在教师Blog内查阅。开设QQ群组,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QQ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情感交流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

(二)发挥网络教室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共进

在计算机专用教室里可以把知识传授与学生的上机操作同步进行。同时,充分利用QQ软件提供的文件共享功能,把所有的教学素材,如声音、动画、图像、视频等资料提前传送给学生。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把理论内容的讲授与实际操作的内容相结合。依据教学内容不同,通过Flash,PowerPoint等技术运用展示学习内容,以优化、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自主学习资源。同时,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可以着重突出,多次强调,充分利用各种视音频资源,使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熟悉教学内容,并可以在遇到难点问题时,反复观看视音频资源,自主解决问题。

(三)教师布置主题任务,学生分组合作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给出几个需要大家完成的学习任务主题,以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网络搜索引擎特性的对比分析”、“主流IE浏览器特性的对比分析”等。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尝试定义问题等方法,确定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和研究任务。基于此,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进行分组,以6个人为1个组,共分8个组,每组推举1位组长来承担组织学习的任务,组长由小组成员共同推选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随后,小组首先确定小组的任务、目标、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人员的分工,定期的会议时间,以及最终成果的呈现形式等等。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能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融入小组学习之中,有助于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问题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问题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们都觉得最好能把现实操作出现的问题引入课堂,将课堂模拟成问题公司,将来也就能面对就业、上岗。

(一)呈现问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甚至能够联想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对比分析当前任务目标,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积极地探索各种解决方案。比如提出具体的学习问题“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首先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只是简单分析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需要的知识储备交给学生,这些需要学生在下一阶段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

(二)组建小组

小组是学习过程的基本单位,组建小组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一个和谐、严谨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在正式开始探索问题之前,学生需要组成学习小组,以便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在组内分工合作,发挥学生的不同特长、优势。例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组内负责设计实验,口才好的学生负责在班级范围内汇报学习成果,组织能力

强的学生负责计时和协调,思路清晰的学生负责记录和整理大家在小组内汇报的材料等等。在中职以大班教学为主的情况下,分组的策略一般有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等方式。而具体采用何种分组方式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的调整。

(三)制定解决问题计划

根据给出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研究,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确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及完成的时间安排,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

(四)解决问题计划的实施

根据计划,小组同学明确分工,按照计划和步骤开展工作。如果第一次行动方案就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就只需一次执行即可;如果第一次行动方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就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并进行第二次执行,依此类推,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在整个计划实施阶段,教师作为辅导者要参与到计划实施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在学生遇到普遍性问题时给予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即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这一过程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把所学的内容与将来的职业需要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让他们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能有所发展。

(五)学习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一体,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仅凭一张试卷简单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本着新课改所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化的评价,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要突出评价的激励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问题解决后,小组上交成果,并进行组内自评,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师生共同讨论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及最佳的解决方法,找出优点及不足,为下一个知识内容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总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行动学习教学设计中,我们一定要遵循特定的理念与原则,才能更好的进行行动学习的教学实践,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2008.

[2]黄丽莉.混合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2008.

[3]顾巍.行动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王绪红.行动学习及其在校本培训中的应用[M].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数据加密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电子商务教学论文范文